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范文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第1篇: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学校发展计划 校长 支持性环境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正在进行的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教育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学校发展计划则是一套从国外引进的比较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和技术。在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要联系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实际,正确地履行校长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角色职责,为新课程改革营造一个适宜的管理环境,去统领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一、新课程改革中的软肋

——新课程改革需要寻求一个支持性的管理环境

较之以往,新课程改革的确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涉及到学校各个方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当新课程改革实施到了一定深度,触及到学校的文化、制度、管理理念等深层次问题的时候,教师们就会感觉到无奈和无助。教师们迫切需要一个为他们提供开放的、自由的,能够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的,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充分施展才华的支持性的管理环境。然而,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个软肋就是一个从制度层面、从学校整体出发的管理良性环境没有先期建立起来。尽管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学校也能够对原有的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做局部的改革,但显然这样的做法是被动的和辅的。解决这一软肋的关键人物在于学校校长。校长必须为学校进行新课程改革提供一个支持性管理环境,这对校长来说是一个新挑战。

在新课程改革中,校长的关注点在哪里?何为校长应为之事?这些问题应引起校长足够的重视、思考和正确定位。校长应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主动者,去统领全局,去寻觅和建立一个能从学校整体上,从制度层面上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一个支持性的学校管理环境。学校发展计划无疑是一个可供校长选择的较为理想的选项。

二、学校发展计划与新课程改革

——学校发展计划下的学校管理适合并能够支持新课程改革

学校管理的现有基础基本上是适应传统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必须对其进行变革,才能利用学校管理的推动力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课程改革无形中成了学校管理变革的动力。学校管理的变革主要涉及到学校的部门设置、管理层次和幅度;责任、权力、资源的重新分配;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再造;学校文化的设计等。新课程背景下寻求的学校管理变革可以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下几个方面:1.以扁平化组织结构取代科层式组织结构;2.构建学习型学校;3.确立校本管理模式;4.变革学校领导方式;5.建立新的合作型教学文化;6.倡导行动研究等。新课程实施需要建立这样的新的学校管理模式,而这一系列的变革是需要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契机来触发,需要一个思想来引领的。学校发展计划则可以充当这一角色。

无论是在学校发展计划下的学校管理,还是新课程改革,都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文化、社会的相同背景,都体现了现代教育、现代学校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其底蕴和渊源是一致的。

两者所处的层面不同,但相互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显然,前者对于后者是一种根本性的支持,能为后者提供一个适宜的良性的管理平台,一种安全背景,一种自由氛围,一个制度支撑,一种生长的“土壤”。这正是前期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许多学校所缺失的,是许多校长在新课程改革中需要寻觅和建立的一个新的学校管理模式。而这一新的管理模式是可以在学校发展计划的技术及理念引领下建立起来的,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的。

三、新课程改革应成为学校发展计划制定与实施的重要关注点

——校长要制定一个能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的学校发展计划

总体上说,旧的管理理念及模式与新课程改革是格格不入的。在全国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一些学校管理层面引入了学校发展计划。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因此,校长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必然要把新课程改革作为一个热点来关注,从而制定出一个能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的学校发展计划。

(一)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过程中,校长必须明确和处理好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如果从学校管理学角度来考查这两者关系的话,学校发展计划引发的学校管理改革必须承担起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性管理环境的历史使命,即在学校发展计划下学校能形成一个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通的全局性的管理制度、工作平台、文化背景,去正面服务新课程改革。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主动统领和倡导新课程改革,使校内形成一种新课程改革的驱动力。

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过程中,校长必须将新课程改革纳入视野。一方面校长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计划的全过程中必须深切关注新课程改革。另一方面,不能将学校发展计划的实施与新课程改革割裂开来,学校发展计划不应是充当一个被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角色,而应该做新课程改革的主角,将新课程改革主动纳入到学校的发展计划当中去,从学校整体层面去规划和推进新课程改革。

(二)既然学校发展计划与新课程改革是一脉相承的,学校发展计划就可以也应该要有意识地将新课程改革的一些具体策略、行动纳入到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使这两者同步发挥各自的作用,相互交融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比如在学校发展计划具体的目标和措施上,应该有目的有步骤地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任务加以体现,并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的实施得以落实。还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学校发展计划目标体系去构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去推进新课程改革。比如,第一步可以是建立一个与新课程改革目标一致的学校管理制度,第二步是围绕新课程改革实施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抓好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第三步回到课堂上来,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实施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2篇: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改革

自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面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目的在于改变过去基础教育长期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以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要在高等师范教育中广泛实施新课程改革并取得预期成效,需要各方面特别是教师的支持。教师既是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也是具体的实践者。教师如果缺乏贯彻实施新课改的主体意识、参与能力和素质,即便设计再完美的课程,也无法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新课改的目标也无从得以实现。教育部明确指出:“师范院校与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因此,高等师范教育作为教师培养和培训的主要渠道,理应按照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以便培养出更多符合新课改要求的中小学教师。高等师范课程质量关乎师资培养的质量与水平,高素质师资力量的培养与高质量的教学课程密不可分。基于培养合乎新课改要求的合格教师的需要,创新和改革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势在必行。

一、新课程改革的内涵与特征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人的自由发展,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统一的价值理念,其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以人为本、综合化和现代化等特点。

(1)实现课程功能转变。改变以往课程体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培育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使其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培育合作精神,打破传统的以升学取向和精英主义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2)新课改对现行课程结构作出了重大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体系的同时,大幅增加了致力于培养学生实用技能和科学素养的课程,综合实践和科学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新课改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注重不同课程领域特别是像体育、艺术以及综合实践类活动等课程对学生能力发展的独特作用,逐渐淡化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强调学科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3)课程内容与社会和时代紧密联系。新课程致力于改变传统课程内容“难、繁、偏、旧”以及过于偏重书本知识的特点,强调课程内容与生活、社会和时展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体验,增加与终身学习有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内容。新课改视域下的课程体系力争体现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注重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能切实有效地反映当代学生的生活经验,改变传统课程与社会现实相脱节的状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新课程改革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和价值理念,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

1.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在德、智、体等各方面培育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它纠正了以往教育课程偏重于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良好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新课程改革确立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高等师范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它不仅要求高等师范教育所培养和培训的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同时要求在未来的教育实践过程中能有效运用新课改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以便全面推进实施新课程改革。

2.新课程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影响

新课程具有均衡性、选择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它改变了传统课程内容所特有的难、繁、偏、旧等现状,增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和时展的联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体验。新课程内容上的变化要求高等师范类学生在未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时展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处理好不同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并能结合当地实际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将教育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付诸实施。

3.新课程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实施过程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发展方向,改变了过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权威,以单向“灌输式”教学为主的弊病,强调师生之间是一种基于平等互信的新型师生关系,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到课程实施过程中去,知识的传授是基于师生之间双向互动与交流的过程,每一个人都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学习过程不再像以往那样枯燥乏味而成为具有愉悦感的体验过程。

三、新课程视野下的高等师范课程改革与创新

作为新课改的关键和核心内容,课程改革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高等师范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高等师范院校应高度重视其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其在培养综合性人才、调整专业设置、强化教学内容适应性和时代性等方面的作用,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实践环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课程目标上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课程是高等师范教育的核心内容,而目标是课程设计的灵魂。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只有确立合理、有效的目标,才能更好地为新课程改革和中小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师资力量,践行其教育使命。

在课程目标的构成要素中,课程价值取向是其最核心的基本要素。换而言之,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的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其课程设置、结构特点、内容体系和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因此,树立正确、合理的高等师范教育课程价值观,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等师范教育创新与改革至关重要。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决定了高等师范教育必须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强调以围绕“育师”、以学生发展的内在线索和逻辑来构建其课程目标及其价值观。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目标,就要根据高等师范教育特点和新课改的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差异,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积极创设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其得到全面自由发展。

2.课程内容要求统筹结合学生生活、

社会和时代要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程结构所体现出来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淡化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强化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综合,确保学生能得以全面、均衡、自由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必须贯彻新课改教育理念,创新和改革高等师范教育理念,培育全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创新和改革高等师范类课程体系,加强综合性课程、普通基础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以及选修课建设,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和权重,让学生接触和体验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促使其向基础性强的通识教育方向发展。同时还要特别关注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课程是体现教师专业特点,并区别于其他教育职业的重要标志。

3.课程设置要求多样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课程设置是课程理念的集中体现,高等师范院校应在认真研究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合理化调整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1)增加综合性课程的比重。课程的综合性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增加高等师范综合性课程,不是将传统分科专业简单拼凑起来,而是在原有的基础知识和结构体系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使之融为一体,形成新的、具有单一学科特征的知识体系。如有的学校开设了“大综合文科教育课程”“大综合理科教育课程”,前者将现有历史、教育、语文和政教融合在一起,后者则将数、理、化等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有的学校在大一、大二时期开设综合性课程,到了大三、大四再开始分科学习,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强化专业学习等,在扩大学生专业知识面的同时,又不放松其专业学习和训练。

(2)增设通识教育课程。强化学生的人文教育,关注学生人文、情感、意志和社会责任感等品质的培养,提高与学生人文素养相关专业课程的权重。新课程改革十分关注学生道德品格的培养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教师要想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也必须养成高尚的道德风貌。通过增设一些具有丰富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通识教育课程,辅之以教师卓有成效的课程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促使其走上教师岗位后,再用其良好的精神风貌影响中小学生。

4.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新课改确立了全新的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其基本内涵是:基于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激发其学习热情和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目的,对教学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其教学结果,同时更应该关注其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其学习结果也要重视其学习过程;既要关注课程体系所体现出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知识接受程度等方面的发展。课程评价应从统筹专业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学管理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高等师范院校应着手建立多元的、开放性的、科学的、动态的课程评价体系,以促进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往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高等师范院校课程创新与新课程改革的对接是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只有实现两者的成功对接,才能使新课程改革全面有效实施成为可能,才能为中小学校培养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进而有效发挥新课程改革之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巨大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范文

论文摘要: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篮球已成为高中的一门选修课,更受学生的喜爱。通过对高中篮球课准备活动的作用,改变准备活动的内容、组织方式等来增加新颖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更好地为新课程改革理念服务。

一、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是改变传统的局限教学论角度进行学科教学改革思路,倡导从课程论角度思考学科教学[1] 。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2]。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自从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理念在高中体育课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篮球教学中更是发挥了显著的效果,准备活动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它能更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高昂,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有利于篮球课主要内容的学习。

二、高中篮球教材的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前,篮球教材有专门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单个技术的学习和简单组合技术的练习,进而学习较为复杂的组合技术练习,最后在正式比赛的实践中巩固和提高篮球技术水平。而新课程改革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篮球专项教材。而主要内容的由各个学校的老师根据本校学生的原有基础制定的,不同的技术水平有着相对应的学分,所以不同学校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目标。虽然二者的主要内容不尽相同,但其内容都包含着篮球裁判知识的传授。

三、 准备活动的作用和意义

准备活动作为体育课组织结构的一个部分,主要是为体育课基本部分的教学和练习服务的。它的目的是使练习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得到很好的准备。从生理上讲,有效的准备活动可使肌肉、韧带、关节得到舒展,增强肌肉的血流量,提高机体和肌肉的热量和温度,改善肌肉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加强肌肉的放松与协调能力,预防肌肉的损伤,克服机体的惰性,让身体的各运动器官得到充分的准备。合理的准备活动,无疑能提高练习者完成某具体动作的幅度与力度,使练习者的练习效果得到很好的提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准备活动可以合理地利用有意注意规律和无意注意规律来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学生的疲劳,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以饱满的情绪、振奋的精神投入学习[4]。

四、 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高中篮球教学准备活动的基本方式

1.篮球教学准备活动中采用篮球游戏的方式

每个人都喜欢玩,中学生也不例外。实际上,游戏也是玩的一种。篮球课的结构跟其它体育课一样,也是由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个部分组成的。开始部分时间较短,以准备活动为主,为基本部分的学习起辅助作用。这时,准备活动可采用有针对性的篮球游戏的方式。篮球游戏是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把各种篮球的基本技术改编成游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从而掌握篮球运动知识和技能,增强体质、娱乐身心的一种活动[5]。如:课的主要内容为运球。这时,就可以采用“运球抢球”的游戏。方法:10人为一组(分四组),使用半个篮球场,其中两人运球,其余人分散场内移动,如运球者在边运球边追赶中,用手触及谁的背部以下部位,则两个交换角色。

2.篮球教学准备活动中采用音乐的方式

体育课的不同阶段应该选择不同的音乐,促进教学过程的实施。学生在上篮球课时,心率是逐步上升的,所以准备活动应是循序渐进的。因此此时选择的音乐应该是有着节奏鲜明、活泼欢快的特点的,它所起到的作用是迅速调动学生的兴奋性、积极性,同时使整个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轻松和愉悦的气氛,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快乐体育应根据实际情况首先在篮球教学准备活动中体现出来。然而,这过程最好分前后两部分进行,前一部分节奏稍慢,逐步加快过渡到后一部分,为篮球主要内容的练习做铺垫。

3. 篮球教学准备活动中巧用其它球类的方式

在篮球教学准备活动中,引入其它球类的使用。比如实心球。具体作法:两人一组(一个教学班分为若干组),背向对方站位,取好位后双脚不动,两人共同使用一个实心球。A拿球通过转身从某一方向把球水平递给B,B则从另一方向把球水平递给A;同样的方法,A通过胯下把球递给B,B则从头顶把球递给A。几次之后,反方向进行。实心球小而重,学生在传递的过程中必然要增加力量才能控制好球,进而控制自己的重心。这样的内容会使学生感到新颖,如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等素质。也可以利用其它球类,比如排球。

五、结论和建议

1.结论

在新课程改革下,根据篮球教学工作的特点,准备活动依据课的主要内容制定相应适合的练习内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教学质量,旨在为新课程理念服务。因此,准备活动中采用各式各样的教学内容、改变组织形式是必要的,是适应时代的需求的。

2.建议

在当今体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广大体育老师必须对现有准备活动锐意进行改革,勇于创新,充分发挥教学艺术水平,竭尽全力设计出更多、更好且充满活力的教学方法,充实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自觉锻炼的积极性,让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徐焕凤,汪潮.试论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4(8)

[2]钟启良,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3

[3]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室.体育与健康[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2

第4篇: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范文

一、加强教师与教师的合作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单兵作战”,依靠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上的问题,普遍存在着“单干”的现象。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彼此之间的孤立与封闭现象,学会与他人合作,包括与同学科教师的合作、与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

二、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合作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它不仅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考虑较多的可能是如何“教”,而在新课程中,则要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我们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以学生的求学需求为主线,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师生关系时所指出的:师生应该是共同探求真理的志同道合者,师生之间必须进行平等的交流。新课程中这种师生关系的转变,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可以自由地提问、质疑。在学生心中,老师就像他们的朋友,而教师在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也易于抛开以往那种居高临下的权威,真正和学生打成一片。教师可以坦诚地对学生说:“我也不太清楚,咱们一起探究。”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与学生一起分享。

三、加强教师与家长的合作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新课程改革牵涉到千家万户,有必要让家长们也了解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路。教师要积极地与家长合作,向家长们做好新课程改革的宣传工作。如给家长开设课程改革的专题讲座、开家长会、请家长进课堂听教师上课、参与评课、邀请家长共同来参与孩子的综合实践活动等方法,让更多的家长来了解新课程的科学理念、认识新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关注新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

第5篇: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问题;分析

笔者所在地区为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城关,在2009年9月进行中学教育实习时发现,在新课程背景下,一些学校不仅没有认真贯彻实施新课程改革,甚至利用了新课程改革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新课程改革实施的难度之大,已经到了让人无法想象的地步。笔者对此深感震惊,于是笔者相继走访了福清的几所中学(从一级达标校到未达标学校),与学校中的化学老师进行了交谈,并认真旁听了一些老师的课,运用了质性研究的方法,从中总结出了福清中学化学实施新课改后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

1.教师教学理念守旧,缺乏创新精神

许多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并没有顺利完成自我角色的转变,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还停留在“高分就等于好学生”的认识上,依然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后,化学课本中实验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了,为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教育传播过程从教师传播知识转向学生自主体验的过程。但是,许多教师却不愿意让学生进行试验,甚至是不愿意进行演示实验,认为是在浪费时间,宁愿让学生在课堂上死读硬背,只要求学生能再考试时能把实验现象写就行了。部分教师甚至还认为课程改革加重了他们的负担,他们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满堂灌”和“注入式”教学,要实行新课程改革,他们就要丢掉过去的一些东西,重新想思路、重新写教案,在教学中是“面对新教材,仍使用旧方法”,不能按新课改新要求的课堂要“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去饯行。新课程倡导的化学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在多元、动态、开放、探究,创新中主动的地领悟知识,获取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师是教育的先行者,如果连教室都不愿意跟随新课程改革的脚步,试问新课程改革怎么能顺利实施呢?

2.评价体系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

教师A说到:“其实有些教师并不是不愿意跟随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给学生更多自由和发挥的空间”。但是,在学校压力下,他们没办法按照新课程的标准来上课,必须将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唯一任务,将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唯一方式,将考试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

在学校方面,现在学校对教师进行评价时,首先看的就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每次考试一结束,就先计算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等,以这些数据来评价老师的教学工作。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是否得到了发展学校似乎并不关心。

3.中考的制约

中考一直是学校、老师和家长一场关注的话题。它关系到学校的升学率问题,是学校教学的指挥棒。[1]在福建省中考中,化学学科成绩是不纳入中考成绩总分的。学校、老师和家长都认为学生不应该在化学学科上浪费时间。有些学校甚至还把初中化学列入了“次要科目”的范围,一周的化学课只安排1~2节。而这宝贵的1~2节化学课又会时常“无情”地遭到其它“主要学科”任课老师的"抢夺",加中了学生的负担。这样或许能让有些学生在中考时获得比较优秀的成绩,但这简直就是饮鸩止渴,很多学生在初中毕业后居然连最基本的元素符号都写不出来。学生以这样的化学基本功进入高中,根本无法跟上高中的化学的课程,学生们又得面对一个新的难题了。

综上所诉,我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制约因素有三个:教师观念守旧、评价体系和中考的导向。想要真正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计划,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以上的三个问题。如果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还是注重学业评价内容,而轻视非学业评价内容,那么,教师的导向性作用就仍表现为“为人物而教”,则无疑又会产生新一轮的应试教育将课程改革引向新的歧途。[2]

【参考文献】

第6篇: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范文

一、教育理念依赖引进,忽略了教育的中国化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与灵魂。但是一味的去引进甚至模仿所谓的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思想,这却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的。再先进的东西也不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特点。凡是引进的乃至创新的思想或事物,都必须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它必须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和时展的特征来逐渐演化自己,使自己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为社会所用,这才是它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关键。

二、课改专家中相当多的人不具备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的经历和经验

专家引Ф杂谛驴胃牡氖凳┦遣豢苫蛉钡幕方凇5是课改专家当动相当多的不具备基础教育的教育经历和经验却给新课改的推进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和阻力。

首先,专家对于教材的认识只是基本的理论上的认识,并没有教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真正的指导和效用。基于上述基础,对于下级执行单位所作出的指导难免会出现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这不仅使教育理念有了偏差,更对一线教师的工作造成一定的误解和操作上的困难。

其次,专家不能对现存状态下的学生有明确的认识,这对于教育理念的引导和教材的编审和选用造成一定的难度。

三、课程教材本身对课程改革造成的阻力

在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基本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程体系,这其中就包括了教科书编审制度与选用制度。但教科书在近十年的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使用确也存在诸多问题。

1、教材对于新课程的辅助不能完全起到效用

21世纪的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因为两者在词义上本来就并非反义词。而在我们的新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仍能看到应试影子。对于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应试教育的痕迹还是过于明显。教材的内容仍然被禁锢,不能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2、教材偏离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及生活经验

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仍然发现有些知识对于对应阶段的学生在理解和把握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会使学生对于学习产生严重的疑惑甚至丧失兴趣。教材会出现偏离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现象,对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教科书在编排和选用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这一因素。

四、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造成的阻力

教师在新课改过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新课改的引领者和实施者,教师直接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与效果的取得。但是在新课改过程中教师的较色转变却存在着种种问题,给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造成阻力。

1、教师观念不能完全转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师范院校对于自己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也有引领性的指导,在教育学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引导,使在校的师范生接受了一定的新课改的理念,

这为其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而对于一些学校中工作多年的骨干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却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他们工作经验丰富,与新的教育理念相比,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更愿意接受和坚信自己的工作经验,而恰恰在这些所谓的宝贵的经验当中就存在着一些理念和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相违背,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在认识新课改的过程中,这部分教师由于对新的理念和模式的认识有偏差,固执的认为改革只是流于形式,而他们认为这是对只是本身的淡化与冲击。作为教育者,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教授知识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在新的理念下,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目标的渗透于升华。

所以,在对基础教育工作者培训过程中,应该进行更加全面的的教师培训和思想转变,尤其是对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更加注重理念上的培养和转化,以便于使这部分教师尽快走向高高的教育讲坛,转变自己的角色尽快的适应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角色转化的要求,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去开启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新天地。

2、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认识的偏差

新课程改革对于任何一个工作在一线的教师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和行为的冲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给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在这个实施的过程中,又有多少老师给孩子们上了一节又一节的夹生课。为了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形式上无限的向素质教育转变,但是课堂的实质又有多少转变呢?加之应试的威慑,不得不使自己的课堂夹生了。起初上课成了一堂一堂的表演课,教师卖力的作秀,学生努力的配合,一时之间,这样的所谓新颖的课堂大放异彩,大受欢迎。此时,学生的感受呢?学生只是一次次配合这样的表演,使所学知识不得落实,使能力得不到培养。我们欣赏并向往国外的教育模式,学生三五成群的围坐在教师周围,能够随时的探讨老师的问题并发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但是我们忽略了我们的教育实际,无论从理论思想上,还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素质,但是形式上却在高度模仿,这就出现了形势与内容的相符,学生就可怜的在这样的夹层中学习。近几年来,我们通过深刻的思考和反思,我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对于新课改的阻力和学生的影响,所以我们从那样的精彩课堂逐渐的走向平淡,而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由于转变的速度和角度有些突兀,所以一部分教师的课堂突然不知所措,所以直接由精彩绝伦直接回到了最为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又一次尝到了夹生饭的味道。因此,这必须值得反思,应该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高度统一,真正的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下基础,为提高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准备。

3、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存在偏差

在新课改推进的进程中,对于教师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在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的授课模式下,我们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一变革似乎淡化了教师的绝对的领导的地位,但是这要求教师自身的素养提高的一个新的高度。在这样新型课堂中,要求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必须透彻、到位。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已经初步形成了自主学习的意识,而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难免会偏离学习的内容或是在探究的过程中偷换概念等问题的出现,此时,教师就必须发挥“教材教师合一”的作用,给予学生及时且恰当的点拨。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大大增加,作为起到提纲挈领的教育者,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对整个课堂以一种全新的模式无形中进行引导和把握,即便在新课改的模式下也必须使课堂的主流思想明了,而不是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热闹和氛围上的热烈,必须是新课改模式下的实在课,进而完成教学教育目标。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一些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仍停留在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前,在一纲多本思想的指导下,虽然不同版本教材内容不尽相同,但每本教材都是耐人寻味值得体味的,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对教材有深刻而明确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做到将具有深度的知识简单化,而将较为浅显的内容深刻化。

五、W生对于新课程改革造成的阻力

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到学生的因素。这对于课程改革有着很大的意义。在对于学生的准备工作,也确实做了很多的准备,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起始年级的原则。但是,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养成的,因此,也有很多人提出将学前教育纳入到基础教育阶段,这其实是十分有必要的。从孩子的启蒙阶段进行新课程的改革,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于新课程理念和模式的接受,也便于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模式的开启和推进。目前的阶段,学生总是带着一定的受教育经验去审视和接受后来教育的思想与模式,二者势必有一定的差异和差距,因此,学生的内心也会存在矛盾和冲突,这也会使学生陷入困惑。

六、落后的考试制度改革成了新课程改革的桎梏

新课程改革踏着时代的春风吹遍了教育的园地,而应试的模式还是挥之不去。无论是在教师还是学生心中,每当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的时候,师生头脑当中闪现出来的不是知识本身对于现实的意义及对于学生的深远影响,而是都纷纷考虑这个知识点在考试过程中会以怎样的命题方式出现,这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无疑是致命的一击。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不能完全面向素质教育,为应试留有余地,因此总是不能完全放开自己的课堂,而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同样为应试做准备,很多时候不得不将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进行条条框框的限制。这就使得整个新课程改革在应试的阴影范围内进行着带着枷锁的尝试,势必会举步维艰。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应该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太多的阻力,而阻力的攻克在于对于教育本身即教育模式的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张传燧.课程改革在路上:历史、现状与未来课程・教材・教法,2015(8):1―9

第7篇: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范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席卷了中国基础教育,如火如荼地在城镇、乡村中小学课堂中演绎、升华。从根本上讲,新课程的实施有赖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悟和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体遵循,因而教师的素质便成了推行新课程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为此,教育部作出决定:中小学教师要先培训后上岗。就目前新课程教师培训来看,已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化的课程改革骨干队伍,为今后教育革新积累了经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教师教学行为出现喜人变化;重研讨、重反思、重互助的教研风气悄然兴起,新型的校园文化正在形成;行政、教研人员及广大教师自主学习、提高的愿望空前强烈;各方力量对基础教育的关注与投入前所未有,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新型的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引起更广泛阶层人士的思考与关注。然而,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实施已经走过了十一个年头,当我们在欣喜之余,静下心来回顾一下我们走过的这一段历程,就不难发现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值得商榷和反思的问题。比如,课程改革理论的适应性问题、课程目标的城市中心取向问题、课程内容的逻辑架构问题、课程实施的形式化问题、课程评价改革的滞后问题以及教师培训等问题。课程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正在影响并消磨教师对新课程的热情和信心。面对这些问题,导致一些教师产生了很多疑虑:课程改革会不会半途而废?考试评价能否相应改革?家长、社会是否理解支持?于是,对新课程改革持观望态度的有之,持否定态度的有之,持形式上迎合、实质上反对的两面性态度有之……在课程改革中,广大农村教师由于地缘劣势、信息不畅、教学设施简陋、自身因素等,使他们在遭遇新的课程环境、新的课程研究范式中,传统课程文化与新课程文化相抵牾,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方式激烈对峙,进而在新课改进程中沦为一种“边际人”。其内在心理处在一种失范状态,交织着退缩、彷徨、奋进的各种心态,既有希望又常怀失望,既急需选择又别无选择。在边际人身上痛苦与憧憬并存,颓废和发奋同在。农村教师在新课改进程中总体上呈一种消极状态。这些问题、态度,也许是任何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必然,但是,如果不进行价值引导,任其泛滥,就可能演化为一种主流价值取向,成为课程改革的强大阻力,甚至颠覆整个改革。

二、“无为”与“有为”之辩及其对新课程改革之功

“无为”与“有为”是《老子》一书中非常重要的思想,所以它包涵的东西很多。一般来说,“无为”指创造者在创造过程中不自大、不主宰、不干预、不强行。创造者在创造的过程中不被任何知识教条、观念、经验教训等主观意识所左右,是创造者在创造过程中对事物多种可能性进行分析和选择时所必备的一种心态与方法。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指要无所作为,而是指在创造的过程中,不要从早期的经历和学习中所形成的知识和观念出发,而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如果用早期的观念去干预今天的创造,就属于有为的行为。而早期的观念,一种是从早期经历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中来,一种是从别人的说教和书本知识中来。所以,老子反对用知识教条去干扰创造的过程,反对以“智,即知识”治国,主张“学不学”,“常使民无知无欲”,其实他反对的就是把学到的知识当成真理、当成教条在创造的过程中去胡乱使用、生搬硬套。只有做到了“无为”,才有可能会大有作为。因为,只有在“无为”的时候,人的头脑才是最清醒的,不会受到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创造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创造者的创造力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当前正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酝酿素质教育思想,到90年代末期发动新课程改革,历时10载,经历教育思想的宣传与动员,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使本次课改染上了“草根”色彩,体现了民意。因此,在这种视角下,也可以说,本次新课程改革是从“无为”而生“有为”。它要求实际工作者不能囿于“教条”、“权威”、“范例”,而应该遵循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立足本人、本校、本职工作(此即“无为”),针对学生实际,寻求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之路,实现自身专业发展、学生快乐成长(此即“有为”)。

三、农村教师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的“无为”与“有为”

基于上述“无为”与“有为”之辩及其对课程改革之功,作为身居课程改革一线的广大农村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改革观、明确自己的角色意识和角色功能,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作用,做到在新课程改革中有所不为又有所为,这才是应有的积极态度。新课程改革认为,基础教育每一堂课都是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室”,教师即研究者,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检验与修正新课改理念。基于教师的角色立场,我们不能使课程评价改革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一蹴而就,我们不能改变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与安排,我们不能认为我们现有的条件还很简陋而阻止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不能让教育决策者如我们那样关注很细致的情节而体现我们别样的声音……明确我们的角色,我们有很多客观上“无为”的地方,所以才不会仅仅从我们自己的立足点出发去以偏概全,对整个改革作出方向性的评价。“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定位自身角色,明确使命,而“有所作为”。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农村教师理应从自身角色出发,立足教育实践,从本人、本校、本职工作和学生实际出发,寻求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之路,是大有作为的。

(一)树立必要的教育信念

课程改革首先带来的是观念的更新。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课程改革首先是一个以转变不适宜观念为前提的学习过程,其次是一个以反思已有经验为基础的实践过程。对于教师而言,这样的学习是对自我的积极否定,而这样的实践则是对经验的扬弃,使这种学习和探索过程更加符合教师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是每一个试图缩短观念与行为差距的教师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事实上,很多中小学教师所具有的信念多与课程改革的理念不相符合,他们大多仍以个人原有的观点来进行教学,造成课程改革的理念无法有效施行。所以,教师是否能够改变原有的教学信念与方式,配合新课程的精神进行教学,是个亟待探讨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具有自觉自愿进行理论改造的热情,而通过走教师专业发展道路,提高教师素质是必要的出路选择。

(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与创造者,因此教师素质是决定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学校用人制度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针对目前教师培训的状况,今后教师培训发展的一个方向是要充分体现主体性、个性化、回归教学实践。在课程改革中,教师作为一个成人学习者,他的需要、兴趣、个人经历、自身的学识都会影响其学习效果。在教师培训中,应当以教师学习的风格、时间、地点、水平、速度的差异而提供最适宜的教育。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上,应该将教师作为学习的主体,创造机会让教师参与探究的过程,在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当前,提高教师素质的主要途径是与地方师范院校建立校地、校际合作,通过行动研究,进行校本研训。校本研训是以课程实施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的教师培训,因此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佳途径选择。它所具有的“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实践特性,使其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学校改善。校本研训的建立,需要两个基本的保障条件: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即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与专业研究人员对教师的理论指导。因此,我们一方面需要继续加强教师合作文化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在中小学与地方师范院校之间建立校地、校际伙伴合作关系,保证沟通网络的畅通,从而为校本研训的实施提供保障。

(三)实现教育创新

第8篇: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范文

〔中图分类号〕 G4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9—0031—01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大背景下,校长领导学校实施新课程改革,主要是通过领导课程改革来实现的。校长课程领导力水平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进程和质量。因此,校长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对高中新课改的有效实施起着关键性作用。新课程改革要求校长必须要有课程领导意识,新课程改革也考验着校长课程领导的能力和水平。

一、 课程领导力的理解

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指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团队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通过制定和实施学校课程规划,调控课程管理行为,实现课程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包括对课程理念的准确理解和对课改方向的把握,对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对学校课程的总体规划、有效组织和科学评价等。

新课改下的校长课程领导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因此,学校管理首先应当确立以激励人、发展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人本思想,积极创造具有亲和力的人文成长环境。课程设置首先要有效实现国家课程改革体现的三维目标,同时,要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将国家层面规划的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转变为适应本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创造性实践,这既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也是衡量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课程领导力对高中课改的影响

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校长课程领导力引领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决定着课改的落实和成效,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由于校长在学校中地位和作用的影响,可以说,课程领导力是校长角色所有能力中最基础、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首要能力。校长课程领导力包括了校长的课程规划、实施、管理和课程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能力,是校长的核心领导力,也是校长的首要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更应该是校长立足本校实际,站在课程领导的“制高点”综合运用各类课程资源、灵活实施各类领导而产生的课程改革精神落实的校本推进力,从而有效促进师生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凸显办学特色。

三、高中新课改下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的思考

1. 作为课改引领者,要提升课程理解力。校长对课程改革的领导,不但要体现在组织管理上,更要体现在思想的引领上。校长首先要对新课程理念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对学校课程实施现状有客观的判断、科学的决策,课程的实施才有正确的方向和坚实的基础。在执行国家课程、领悟精神实质的同时,也要能根据学校实际、学生水平、教师特色,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

2. 作为课改设计者,要提升课程规划力。校长对学校课程的规划和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既要充分考虑国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开设的基本要求,又要从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特色以及学校的课程开设能力出发,科学规划学校的近期、中长期课程开设计划,建立完善的学校课程长效机制。

3. 作为课改实践者,要提升课程实施力。首先要开齐课程,就是学校能够把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开齐。其次要开足课程。就是学校按照国家规定的课时数开设课程,即不超课时开设课程,也不减少课时开设课程。最后要开好课程。即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或校本课程标准,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课程标准目标。

第9篇: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范文

一、课改基本理念的贯彻落实

众所周知,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已经习惯了“以师为本”,等待知识的灌输。但是,这种思想是严重不利于课改基本理念的贯彻落实,也不利于学生健全的发展。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首先就是要做好思想上的转变工作,将“以师为本”转变为“以生为本”,确保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有效地贯彻落实课改的基本理念,为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二、多样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

教学方法是影响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课改理念是否有效贯彻落实的基础。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做好教学方法的转变,要有效地将课改倡导的“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有效地落实到实际教学之中,以确保学生在主动求知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以“自主学习”模式为例,对如何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进行概述。

例如,在教学《双曲线》时,为了有效地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我选择了“自主学习模式”。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椭圆”的相关知识,接着,引导学生在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的情况下与“椭圆”的相关知识进行对比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渗透类比思想,而且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三、多元评价体系的有效建立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引起评价体系的深刻变化,高中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体制等方面。”也就是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建立多元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在教师恰当的评价中重新找到学习数学的信心,同时,也使学生在教师多角度的评价中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立足于数学教材,转变自己的角色,要认真学习、有效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数学课堂中获得综合而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