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就业困境;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7.046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面临就业和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膨胀。据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消息,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65万人,比去年增加16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该问题不仅仅关系到毕业生个人未来的发展、家庭幸福和高校办学,更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2016年5月,国务院总理在人社部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必须把促进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如何保证大学生平稳毕业、实现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史上“最难就业季”背景下探讨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成因并进行对策分析,无疑具有相当强的现实意义。
1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具体表现
经济新常态下,结构性不平衡正成为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最为突出的特征。主要在供需结构、就业领域、专业方向和就业区域等方面呈现出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1.1供需结构性不平衡
供需结构性不平衡,并不是说真的供过于求,而是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错位,呈现结构性不平衡。一般大学毕业生经过高等教育,对自身期望较高,对于工作待遇、薪酬要求也比较高,热衷于事业单位、公务员等,但这种有编制、工资待遇高又有保障和发展前途的工作机会毕竟有限,而其自身能力有限,也不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导致了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员工的局面,呈现出就业的“双重缺口”困境。
1.2专业领域不平衡
无论是大学生本人还是家长,在大学专业选择上都存在着“偏重白领,轻视蓝领”的倾向,专业选择上多倾向于选择经济、管理、计算机等热门专业,而一些所谓的“冷门”专业则门可罗雀,导致专业人数分布不平衡现象成为当前大学教育的一大怪状。其实,所谓的“热门”、“冷门”专业并无绝对的划分,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部分所谓的“热门”专业反而出现了就业困难的问题。麦可思研究院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6年,应用心理学、化学、音乐表演、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美术学等六个本科专业就业率较低,而且美术学专业已经连续3年都被亮“红牌”专业。而这些专业中,不少专业就是当初高考报考时备受家长和学生青睐的“热门”专业。
1.3就业区域不平衡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更倾向于去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沿海城市去工作,而对于中小城市和西部城市不愿意去。而随着国家中西部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呈现出旺盛人才需求。据调查,2013~2015届大学毕业生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比例从2013届的52%上升为2015届的55%。其中,2013~2015届本科毕业生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比例从2013届的46%上升为2015届的48%。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比例从58%上升为61%。
此外,高等院校的分布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一般高等院校主要集中在较发达的大城市。据统计,在中国校友会网2011~2015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中,全国先后有117所高校跻身中国大学百强。其中,仅仅北京(23所)、江苏(14所)、上海(9所)、陕西(8所)、湖北(7所)和广东(7所)六个省市就占到总数的58%。高校地域分布上的不均衡,直接带来了就业区域上的不平衡:北京、上海、广东等区域人才供给充足,而中西部地区由于高校分布较少,人才供给明显不足。
2当今大学生就业困境成因分析
2.1社会因素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知识与服务密集型的现代产业(信息技术、教育和医疗等)发展强劲,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制造、建筑等)面临挑战。《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排前十位的就业行业中,信息、教育、医疗等知识密集型产业雇佣大学毕业生比例快速增加,建筑、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雇佣大学毕业生的比例下降。脱胎于传统“精英教育”我国高校由于体制、意识等多方面的桎梏,在学科和专业结构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缺乏主动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动机和能力,从而导致培养的毕业生能力结构与社会所需求的人才素质结构之间出现了结构性不适应。
与此同时,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由此也导致不同区域对人才需求在数量、质量、层次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上的不均衡,再加上高校人才培养缺乏主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加剧了人才供给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
关键词:就业困境;教育投资;信息不对称
一 、就业困境下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及影响
高等教育投资风险,是指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体(主要是学生)的高等教育阶段投入一定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开发人力资本,但在未来若干年,投资者的收益不一定能补偿投资成本的现象。根据笔者项目调研得知,大学生接受教育后的高学历不一定能有效规避就业风险。为此,政府和家庭的教育投资都存在着投资风险,产生了盲目接受高学历、“跟风”追求热门专业等现象。
1高等教育投资带来风险的突出表现
在大学生就业困境下,舆论导向倡导什么,公众就追求什么。面对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式,较高学历、热门专业成为应对择业要求的锦囊妙计,也带来了收益与成本的考量:
(1)追求高学历的投资。为规避就业压力,很多本科生加入了考研大军,但是研究生毕业后就好找工作了吗?当今社会已不是唯文凭论了,学历是受过教育的凭证,但是当本人不能学以致用为企业创造价值时,文凭也不过是一张纸。在对学历进行进一步投资时,家长和孩子一定要综合考虑,对此有一个准确定位。
(2)追求专业的投资。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存在着不确定性,许多热门的专业只是“各领一两年”,并且专业知识的更新换代也是很快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为自己补充新鲜的知识血液,不仅要求家长和学生全面充分的考虑,不可一窝蜂地追求热门专业,也要求学校主动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
(3)教育重复性投资 。目前我国四类人才严重缺乏,其中技术人才被列为四奇缺人才之首。而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大学毕业后的学生又转而返回到技校中学习技术。一些报道表明,在我们追求高学历的时候忽略了技术实践,这种观念的忽视与现实社会中的技工短缺已形成了一个空隙,即高学历人才增多、有技之士减少。抓住机遇,就可以突破困境、有所成就。
2.就业困境下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影响
在大学生就业存在困境的情况下,高等教育投资风险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投资对个人及家庭的影响和高等教育投资对国家的影响两个方面,且意义重大:
(1)高等教育投资对个人及家庭的影响。大学生 “低工资时代”来临使得大学生普通家庭尤其是农民家庭看不到希望。高额收费的高等教育的价值问题和“毕业即失业”的阴影让一些学生无所适从。对于任何一个理性人而言,如果预期收益率降低,就会降低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如果预期收益率降低到低于其他形式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就会放弃人力资本投资,转而选择其他形式的投资。长此下去,读书这条千百年来让老百姓抱之以迈向上层社会的通道关闭后,老百姓的心凉了,还有哪些家庭会将半辈子积蓄投到孩子毫无意义的读书上。
(2)高等教育投资对国家的影响。国家在高等教育投资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国家是高等教育的积极促进者,为了达到单凭市场无法达到的目标而提供某些辅助、制定某种规则。如果大学生求学的态度出现下滑、整体素质下降、毕业后无法获取合适的工作岗位,国家将无法收回教育投资的成本,更别提这些学生毕业后对国家做贡献了。这不仅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就业问题,更是一种优等人力资源的浪费,是国家和社会的重大损失。长久以往,中华民族何以腾飞?
二、就业困境下教育投资风险的原因分析
第一,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家庭方面:在报考学校时,作为消费者一方的家庭从一开始就有很强的不可感知性,对所选择学校的特色、优势不了解,不能把考生爱好兴趣和学校优势有机结合,这就存在选择学校时的信息不对称。之后再看专业,课程设置必须完全接受学校安排,而入学前家庭对高等院校的规定与安排知之甚少,孩子一旦进入高等院校,很难做出改变或中止服务。学校方面:高校只能通过档案和成绩来确定是否对考生进行录取,对于孩子的其他方面知之甚少,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学校更不能够通过该家庭孩子的能力特长引导其选择适合他的专业进行学习和深造。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家庭与国家的教育投资不能达到最优,造成了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浪费,学生在焦急的择业中怎么会有好的心理、情绪。
第二,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指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高校不能完全把握社会的变化,致使学生毕业就陷入就业困境中。从用人单位方面讲,只能从个人简历“所学课程”中了解学生接受的专业知识,而并不能确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适合企业的环境及发展。
第三,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综合实力、发展前景并不了解,不能判断自己的能力在该企业能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在到企业工作的最初的日子也不能对这个企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规划自己的发展前途,以至于浪费许多时间在对用人单位的了解与选择之中,甚至失去良好的机会陷入就业困境。
第四,学校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由于对政府政策导向的把握存在滞后,许多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上有偏差。当政府下达了命令后,学校还要花费人力财力来纠正偏差。同时,政府不能及时的走到学校中去,真正地了解学生与学校的所求所需,存在不了解高校情况的现象。这样间接地使学生陷入了就业难的现实中。
第五,用人单位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在整个的教育与用人系统上担当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由于政府不能充分把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导致了政府不能及时有效地下达命令到学校中去,以对学校的教育有一个正确导向。而用人单位也不能了解政府对学生培养的政策,有目的的吸收自己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这样也提供了就业业岗位,为解决就业难做出了贡献。
三、就业困境下教育投资风险的对策
第一,政府牵头,实现校、企、政三体联合。在当今社会,学校、企业、政府三方都不能孤立生存,必须加强密切联系。政府首先要牵头,应多了解企业与学校的现状,加强与企业、学校在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理论研究合作,只有政府和社会伙伴的良好合作才能够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学校要为了自己的学生主动出击,到企业中进行调查,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学生,不仅把企业的用人标准等向学生宣传,还要把自己培养的学生向企业宣传。企业也应该及时主动地与政府和学校交流联系,把自己的人才需求信息及时地向社会和学校。只有校、企、政三体联合,才能更有效地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使信息更加透明化。这样,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才会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不会出现教育投资的风险,毕业生能够学以致用,突破现实的就业困境,家长的钱也“投有所值”,老百姓才能看到读书的希望,社会才能安定地向前发展。
第二,学校要从调整内部专业,提高教育质量和改善外部环境三方面入手突破就业困境。首先,学校在专业设置上要有明确性,避免专业趋同而造成的供大于求的现象。要适时改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调整优化培养计划、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完善就业评价体系, 进行后续性跟踪调查。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评价体系和毕业生离校跟踪调查,对就业率过低的专业停止招生。同时在专业设置上不要划分太细,可以考虑不分专业招生或按大类招生,有限度的准许大学生转换专业。其次,就教育质量而言,一方面,各高校应尽量录取优质学生;另一方面,各高校应该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利用优良的教学环境与待遇吸引优质教师,并注重对教室的教学的管理与监督;另外,应该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氛围与学习条件,力争调动出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再次,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为毕业生顺利就业采取措施,应该注意与就业市场相联系,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模式。让毕业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就业单位,尽量减少就业风险。例如石家庄经济学院每年在校内开展的人才市场等,让毕业生们不出校门,就可以了解到全国人才市场尤其是河北地区人才的供求情况,努力使毕业生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学校把招聘会引入校内对毕业生而言是很有意义的行为,如果学校出面,经过筛选把招聘单位请进校园,对求职的学生来说收获会很大。
第三,个人加倍努力突破就业困境,让家庭投资物有所值。首先,学生个人在学习好专业知识外应该及时洞察就业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广泛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避免只学一门专业的局限,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其次,作为择业主体的大学生,在面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上要保持一个清醒头脑,充分地了解自身优缺点,在做出决定前要充分地收集信息,综合分析,准确定位,理性思考,对家庭对自己的投资和自己将来可能得到的收益有一个基本上的把握。在就业时要有成熟的就业心理,根据社会需求设定自己的择业期望值,不要总把目光放在经济发达地区、竞争数量有限的就业岗位,造成“宁可失业在城市,不愿就业在基层”,这样只能使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重点农业大学 文科生 就业困境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大学生特别是重点农业大学的文科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使其积极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解决其就业问题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重点农业大学文科毕业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过于自卑畏怯。
作为重点农业大学的文科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但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一些学生却觉得自己比不上那些综合型大学的毕业生,自卑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未走进就业市场就产生畏惧心理,参加招聘面试,心里忐忑不安,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一旦中途受到挫折,更觉得自己不如人。特别是一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女生,不敢与综合型大学的毕业生竞争,不敢应聘竞争激烈的工作岗位,在参加面试时存在自卑心理,甚至有些女生,连见面会都不敢去参加。
1.2过于盲目自信。
有些学生自认为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并没有认识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他们不再是天之骄子,而只是经过大学教育的普通劳动者。自以为在择业中具备种种优势:学习成绩优秀,政治条件好,学校牌子亮,专业需求旺,求职门路广,因而盲目自信,择业期望值很高,最后往往会由于对自己的优势估计过高,而忽视自身的不足导致在择业中受挫。
1.3患得患失。
职业的选择往往也是对机遇的一种把握。很多学生当断不断,患得患失,这山望着那山高,患得患失。很多文科毕业生都是从事文员、行政事务员等工作,但一些平时表现比较优秀、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经常是觉得这个工作太辛苦,那个工作离家太远,很多不错的工作,老师都希望他们能够及时签约,但他们一直观望,最后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一些大学生讲“级别”,觉得在校园期间我成绩比你好,荣誉比你多,理所当然工作也应比你好,却不知用人单位并非以此作为评判人才的惟一标准,这些热衷于攀比的学生最后不一定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1.4期望值过高。
很多毕业生,尤其是家庭条件较好的毕业生,尚未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拿到的薪水比别人高,对一些薪水相对较低的企业不屑一顾。他们在求职中屡受挫折后,往往会把眼光始终盯在大公司,把工资待遇和岗位作为就业的首选条件,一心只想进大城市、大机关,去沿海发达地区,到挣钱多、待遇好的单位。择业时,要么屡屡碰壁;要么对找到的工作不满意而产生“怀才不遇”的消极情绪,动不动就违约;要么态度消极,不积极主动争取,总抱怨“世上无伯乐”。
1.5诚信和法律意识薄弱。
部分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法律意识淡薄,诚信缺失状况严重,甚至学法学的学生也存在相应的问题。应聘材料弄虚作假,虚称自己曾担任主要学生干部,曾在很多大单位实习等;面试过程中不诚实,虚夸自己的能力;签协议或合同的过程中不严肃,随意违约,给用人单位、学院及毕业生本人都带来了极坏的影响。
1.6缺乏虚心学习的态度。
不少学生认为自己在家长的压迫下读了很多年的书,掌握了一定的知识理论,已经厌倦了读书生活,不愿再继续学习,对“终身学习”的理念认识不足。为学生就业开展的一些有益的讲座,也不愿意去参加,不愿意认真学习简历的制作、面试的技巧。部分学生进入实习岗位后,缺少对知识学习的愿望,适应工作岗位缓慢,缺乏进取精神。认为自己的学历比别人高,不愿意向比自己学历低但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缺乏虚心学习的态度。
1.7口头表达能力欠缺。
有些学生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学习知识上,较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拓展。特别是一些来自潮汕地区、客家地区的大学生受方言的影响,普通话与粤语表达不够标准。在面试的时候紧张、语速过快,说话不连贯、嗦,语言表达逻辑不清晰,对问题的回答不全面。
1.8依赖心理严重。
大城市能提供的工作岗位毕竟有限,大学生就业不可能局限于本地,需要走出去主动寻找就业岗位。但一些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等待学校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等待家人为他们联系工作,等待生源地的各类用人招聘考试,依赖心理十分严重。有些学生是既不想自己去找工作,也不想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既不想去实习,也不想去考研究生,问他有什么样的想法,回答是:家长怎么安排就怎么办。
2.解决重点农业大学文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途径
2.1多安排学生外出实习,转变企业对农业大学文科生的偏见。
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对于农业大学有一定的偏见,认为农业大学的毕业生都是学习农科的,其实农业大学的文科生也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不仅有着普通文科毕业生的那种思维、文雅才气,更具备踏实努力的作风。多安排学生到各类企事业单位去实习,让用人单位在实习过程中发现农业大学文科毕业生的优点,为其在将来的就业时立下良好的口碑。
2.2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增强学生动手实践教学环节。
农业大学的文科学院每年安排毕业生到各个企事业单位实习的同时,也邀请用人单位积极参与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对学院的课程设置提出意见和建议,真正实现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把人才招聘渗透到人才培育的上游链条中。定期组织人员来学院交流,加强学生的应用知识培训,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及时、有效地传递企业用人标准和招聘需求,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起就业障碍。
2.3转变学生观念,明确就业定位。
通过深入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择业能力。要让每一个毕业生认真分析就业形势,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使其思想上主动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调整就业观念,把目光转向中小企业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大胆创业,勇于投入到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去。让学生明确“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待机而发的择业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树立到西部地区、到农村、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去的就业新观念。
2.4了解市场需要,挖掘校友资源。
大力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结合招生宣传、就业信息回访、校友会联谊等机会,走访企事业单位、毕业校友,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研究人才市场的供需变化,分析市场需求规律,获取反馈信息,缩小与就业市场存在着的滞差,鼓励广大校友回学院招收毕业生。
2.5开展有效的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学生就业技巧。
采用多种形式的就业教育活动,要科学地设定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如建设就业教育见习基地;鼓励支持学生自发组建就业社团组织;参与国家级、省级、校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广告和营销策划大赛等竞赛活动;组织开展就业论坛、就业讲座、就业经验交流、典型事迹报告、模拟面试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就业技巧。针对文科生的具体就业需要,可在就业前对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进行重点的培训。
重点农业大学文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不是单方面的,需要的是来自社会、政府、企事业单位及大学生自己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社会和经济发展总是呈现波浪式前进态势,任何困难和危机都是有时限的。机制与体制的创新与改革,农业大学就业工作的不断深入,将帮助其文科毕业生在就业道路上克服种种障碍,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赵二龙,杜纪伟.大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黑河学刊,2006,(06).
[2]曾庆双.影响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及对策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
关键词:经济困难 就业心理 择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066-02
1 前言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求学期间学习、生活和求职等基本费用的学生。目前,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总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0%-25%,其困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8%-10%。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心理,是指上述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以及在寻求职业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
象[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就业大军中的一支特殊群体,其就业心理更加复杂、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的现状分析
2.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的积极表现
2.1.1竞争意识强烈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相比其他学生而言,独立意识更强,更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公平、公正的就业机会。为此这类学生在校期间不仅会为了减轻经济负担去争取勤工助学机会,还会积极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提升自己就业时的竞争能力。
2.1.2择业心理更为理性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从总体上讲更为理性,并表现出“先就业后择业心理”的理性就业行为。与此同时,和条件较好的学生群体相比,他们因为经历贫困的磨练从而会加倍的珍惜和把握就业机会,在职业选择上更为果断和坚定。
2.1.3注重自身品质的提升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一般从小经受生活的磨炼,自然而然的养成了很多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 如学习刻苦、积极上进、与人为善、为人正派、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服从安排、能吃苦耐劳、责任感强、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等[2]。
2.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
2.2.1就业心理压力过大
首先,自卑心理过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受到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使他们发觉在许多方面与其他同学差距悬殊,自我贬低或轻视自身就业能力。其次,更容易焦虑抑郁。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临近毕业时,得为如何偿还货款和择业而焦虑抑郁。
2.2.2缺乏充分的职业规划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对自身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性格等缺乏正确、清晰的认识,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另一方面,对社会各职业缺乏足够的了解,容易忽略长远的职业规划。
2.2.3从众心理的不良影响
“学而优则仕”的“精英情结”导致了社会价值取向的单一: 推崇白领和脑力劳动,歧视蓝领和体力劳动。我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尊重脑力歧视体力”的择业观念,严重影响了出身农村和城市低保户的学生群体的就业、择业方向。
2.2.4不合理择业信念的束缚
地域选择方面,许多大学生仍然固执地将去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作为求职的首选,对人才短缺的中西部城市不屑一顾;工作性质方面,目前有七成大学生找第一份工作的主要参考依据仍是“专业对口”;职业理想方面,错误地认为一定能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优化措施
3.1政府层面
首先努力发展经济,从根本上拓宽大学生就业空间。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计算方法,GDP 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会增加80~100万个就业岗位[3]。其次,努力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经济与资源配置差距,提高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第三,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尽快构建专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信息平台。第四,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增加就业岗位。第五,监督用人单位使其充分尊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人格利益和其他利益,减少性别歧视等各种就业歧视。
3.2社会层面
目前社会上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仍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只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经济上的无偿资助,他们就能走出困境。其实经济困难大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资助,他们更渴望社会对他们内心感受的关切。如果社会能给他们提供更多勤工助学和有偿实习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读书,这样在他们心理上不但不会有那么多的自卑感,还可以使他们更好的融入集体和社会[4]。从而使他们逐渐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战胜困难,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3.3学校层面
3.3.1主动培养就业指导意识
指导与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要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问题,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更好的为经济社会服务。高校就应该积极、主动的培养就业指导意识,更要深入学习和实践中国梦理论,并在其引领下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指导意识。
3.3.2搭建立体化就业指导平台
首先,组织力量编写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的就业指导教材。其次,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咨询室,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辅导。再次,更多地建立勤工助学与校企合作就业教育基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贴近社会实际的求职实战演练,提升自身就业能力[5]。
3.3.3开展全方位就业指导工作
认知指导方面,要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正视贫困、正视自我、正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竞争。知识指导方面,要
积极引导经济困难大学生抓住课堂学习机会,夯实专业基础,努力拓展知识储备。能力指导方面,要引导经济困难大学生主动锻炼自己的沟通、决策和组织管理能力,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心理指导方面,积极开展面对面的或网络个性化、人性化的就业心理辅导,解开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结,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质。就业信息获取指导方面,要指导经济困难学生主动从各级就业主管部门、新闻媒体、网络和人际交往圈子中获取、收集相关就业信息。
4 结语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其就业状况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面对就业竞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相比其他学生尤为复杂多变。为此,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并充分调动多方面的力量,采取多种措施予以防治和疏导,进而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目标。
参考文献:
[1]丁登先,赵莹静.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才智,2013(9):43-45.
[2]罗筑华.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意义、原则及策略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4(3):89.
[3]范明.社会经济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2003,(2):3 .
[4]毕明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5):233.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帮扶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1―0017―03
一、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困难形成原因
就业困难的形成既有个人、家庭层面的因素,也有社会层面的因素。社会因素是指不同时期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形势等,这是宏观的,是学生、学校都无法轻易改变的。
1.个人、家庭层面
(1)个人层面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主要来自于城镇低保家庭、失业家庭以及偏远山区家庭。这样的成长背景下,学生主要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学习非常认真刻苦,几乎大学每天的日常生活就是“教室―图书室―宿舍”,所有的精力几乎都用于学习相应的专业书本知识,而不太参加学校的社团、集体等活动,自身的沟通、组织等综合能力在大学期间都没有得到提高,毕业后还和高中生一样,只是个会学习、会考试的学生,缺少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又或是缺少实践、动手能力。第二类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进入大学与部分地区、部分家庭经济优越的同学住在一起进行接触后,发现贫富差距太大(如:有的同学一餐费用就是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或者发现不同的成长背景导致他们先天条件落后(如:有的同学从小学习乐器获得相应证书,或者高中毕业就已经取得雅思等成绩),使得部分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让他们觉得社会不公、低人一等,对自己的未来产生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对课业敷衍了事,对学生社团活动没有热情,虚度四年的大学光阴,有的甚至没有达到学业的基本要求,由于挂科严重没有取得相应的毕业证、学位证。
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由于受到经济原因的限制,尤其是女大学生,在形象体貌方面可能会有一些不利的影响。同时,由于家庭、个人长期的积累导致他们中部分同学产生了自卑或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这些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平时表现,间接地影响他们的就业,而且在求职过程中直接影响他们的求职表现,最终导致就业困难。
(2)家庭层面
对于高校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来说,在社会资源背景等方面,他们的社会关系能够加以利用的比较少。再加上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父母大多数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社会地位都比较低,他们无法给予子女相关就业发展和信息渠道的帮助,使得这类大学生接触的信息量比较狭隘。此外,缺乏家庭经济的支持,导致他们在找工作过程中错失相应的培训机会,与其他人相比这方面能力有所缺失,失去一些需要投入较多求职成本的工作机会。
2.学校层面
(1)专业相关的实践内容较少
目前的大学教育已经成为大众化教育,一纸文凭对用人单位已经没有吸引力,他们更看重的是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实践性能力。而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最有效的环节就是学校开设的专业实践内容课程。然而,学校往往因为专业课实践学时太少,或者合作的实习单位少等原因,对这一环节的设置并没有那么丰富,所以才会出现本科生找工作反而没有专科生好找的情形。
(2)帮扶后置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求职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该在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之中不间断地锻炼和加强,因此,就业帮扶工作应该贯穿于学生大学四年的培养全过程。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帮扶工作都是在毕业季通过校园招聘会的举办、招聘信息的、就业讲座的举办等来进行。这样开展的帮扶工作显然是滞后的,等到毕业的时候发现了家庭经济困难中的就业困难学生后再采取相应措施,一般都收效甚微,几乎不可能短时间取得好的成效。
二、学校如何有效提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能力
1.做好基本的经济资助
经济困难是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它不但会直接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错失部分需要一定成本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机会,还会间接影响到这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此,学校通过“奖、助、贷、减、免、补、勤”这样的资助体系来做好基本的资助工作,尽可能覆盖到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学生,这样才能解决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问题,从而为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打好基础。
2.提高资助结构中勤工助学比重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地域差异、城乡差异带来的经济上的贫困差异,以及由于见得少、锻炼得少形成的能力差异。在传统资助方式上增加勤工俭学的比例,借用罗斯福“以工代赈”理念,高校中多设置些有技术含量的科研辅助岗位、行政管理辅助岗位,在工作成绩方面增加一定的奖金项目,吸引并从实际角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问题。积极参与到高校各部门工作中来的同学,除了能获得相应的报酬减少经济压力,还能无形中获得能力的提升、经验的积累,能形成正确的工作思考方式,形成成熟的社会职业认知感和责任心,这将是他们未来人生规划和发展中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尽管在社会上兼职也能获得报酬,但由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在社会中饭店、娱乐场所打工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对未来的发展是不利的。同时,通过这种资助方式也传递着“劳动光荣,按劳分配”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不易,意识到通过积极参与劳动可以获得报酬,明白有付出才有收获,有付出才有改变。
3.设立就业资助资金
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由于一般学校和国家给予的补助都不会特别多,只能帮助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而毕业季找工作时期的花费比较多,对他们进行合理的补助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找工作。比如正装补贴、求职交通补贴、培训补贴等,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良影响。
4.构建长效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帮扶机制
(1)人员配备方面
形成以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各院团委、班主任一起参与的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大学生帮扶队伍。由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各院团委开展相应的能力提升活动,提升就业困难学生的能力;由辅导员、班主任多和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大学生沟通交流,针对性指导,帮助他们提高综合能力。对于那些心理和能力特别有困难的学生重点关注,对他们的短板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2)能力培养方面
在大一入学初就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档案,在大一和大二学年中,利用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等,对每位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方向做测试,对学生成绩、综合能力做记录,对相应的职业能力做评估,找出差距,引导他们形成职业意识,确立职业目标。并引导他们多参加学校和社团的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组织等综合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只会学习。在大三学年中随着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多设置些实验课、实习课,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可以开设丰富的第二课堂,如会计、CAD等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以提升他们的综合就业竞争能力。在大四学年,进入毕业季,要重点培养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从多种渠道,如网络、报纸、新媒体等收集各类就业创业信息。另外,还需要进行求职技巧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重点进行简历制作技巧、求职礼仪、面试技巧、就业政策介绍等内容。多创造机会增加他们对社会的认知程度,拓宽交际圈,增加与同伴和老师的互动,主动进行职业探索,对就业形势、职业态度、职业心理、职场经验等相关内容的生涯资讯进行学习了解。
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引导他们树立清晰明确的创业意识和坚定的创业信心,了解制订计划的重要性。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和相关书籍的阅读,掌握创业计划书的写作方法,争取获得创业计划支持。
5.建立心理帮扶机制
心理影响着人们的内心想法和情绪,进而对人们的行为举止产生影响,所以要高度重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建立心理帮扶机制。
(1)建立以学校心理指导中心、学院心理专项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三级联动机制。
(2)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心理帮扶体系。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力量,在多开展常规的自强教育、自信教育、挫折教育、激励教育等内容的活动或者讲座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指导和服务,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中存在心理敏感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形成强大的心理支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学生存在的自卑、“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问题,多进行沟通谈话,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教会他们相应的自我调节办法,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培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方面的正能量,提高他们的责任心、感恩心、宽容心、进取心,从而形成开拓性、耐挫性等人格素质。并及时干预负面情绪,缓解他们的敏感性和自卑心等负面情绪。积极关注,不仅关注学业成绩的提升,还要关注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肯定他们的进步,积极引导,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通过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自身的沟通、协调、合作等职业能力。
(3)利用好新媒体进行宣传。利用新媒体微信、微博等定期简短的“心灵鸡汤”等正能量信息,不断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开设微博、微信群、QQ 群等,为同学们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分享相关就业信息、实习信息。
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个人如何提高就业能力
1.学好专业知识技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的本职就是学习专业知识,在大学期间的专业知识是否完备、成绩是否优秀是许多企业在录取时候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就业。所以在大学期间学好专业知识,有一个优异的毕业成绩是获得一份好工作的重要筹码。另外,国家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在找工作时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2.参加学校活动,提高综合竞争力
大学生活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学校社团活动。积极参加,融入到各种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去,有利于工作能力、团队意识、责任心、沟通组织等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在就业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有些企业会更加看重这些方面的能力,在面试过程中这些能力的体现直接影响到能否成功就业。
3.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持久奋斗力
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不断提高自己,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临到毕业时,使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都能达到岗位的要求。
4.充分认识自我,增强心理素质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可能会发现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一些成长环境优越的同学比有一定的差距,应该充分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在大学四年中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提高自身综合能力,而非产生自卑心理,或者只会怨天尤人。其次,在进入毕业季时,可能会发现找工作的时候与一些家庭背景深厚的同学比缺乏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基础。此时应当积极采取主动措施,认真学习基本的就业技巧,努力争取就业机会。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改革与前进,经济的新常态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伟大的民族梦、中国梦的实现更依赖于目前正在高校接受教育的莘莘学子,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正是莘莘学子中的一部分,如何培养好他们的就业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是我们应当不断去探索实践和总结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将他们培养为家庭、国家、社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9-11-23.
[2]刘特奇.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08).
[3]冯云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建议[J].中国成人教育,2013(16).
为探究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运用科学计量学的前沿研究方法,基于CNKI数据库收录的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领域主要期刊数据,应用CiteSpace信息软件系统,就关键词、作者及机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用人单位、就业指导、求职过程等问题为我国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等为被引频次较高的经典文章。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机构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温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创业;研究热点;作者分布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2014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突破700万,就业问题没有最难,只有更难。近年来,国家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相继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政策,研究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文章也越来越多。本文选定近10年来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期刊做计量研究,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梳理,为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的改革提供学术支持。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运用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软件,对下载近10年来CSSCI来源期刊收录的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1472篇文章,包括《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等基本载文信息的多个论文指标进行文献分析。
二、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对数据的热点关键词进行统计,得到关键词4181个。通过相近词合并,在关键词排序当中,大学生(644次)共现词频最高,排在第二位的关键词是就业(390次),这表明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大学就业,有高度聚焦性。排在第三、四位的是创业教育(159次)、创业(76次),排在第五、六位的是高校(75次)、就业指导(66次)。这表明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许多理论与现实问题,创业、用人单位情况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是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其中高校扩招和就业为研究热点运用软件的因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文章的关键词进行聚类,该领域研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
因国际经济危机持续,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加之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数量众多,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学者认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等都有直接影响[1]。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困境的七大诱因为大学扩招导致论、体制弊端论、劳动力市场结构缺陷论、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设计局限论、结构性或摩擦性失业论、高端产业发展不足论、就业能力欠缺论[2]。九个因素为团队合作、创新与问题解决能力、内省性、专业技能、实践经验、职业动机、就业信息获取、求职方法及自我定位[3]。四个维度即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个人特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4]。还有学者认为就业信息的网络化与合理应用、指导内容的多样化与方式创新、主体需求的个性化与互动交流等有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5]。卓越导向和成长导向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正影响,环境因素的引入对预测个体创业意向有增量效度[6]。
(二)高校扩招背景下用人单位意向和就业指导问题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良好趋势,但在宏观就业形势方面,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总体上不容乐观[7]。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规模日益增加,从2000年开始,大学生的就业难上加难。2000年时,我国高校仅毕业107万人,到2015年毕业生规模达到749万,增长达到7倍。从招生规模来推测,2014年以后五年内,应届毕业生规模都在700万人以上。大学生就业问题,在许多地方凸显出来,每一个毕业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8]。因此国家必须调整高等教育发展规划,适当控制招生比例,保持适度规模,从而降低高校扩招所带来的毕业生就业风险[9]。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虽然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但很多大学生把报考研究生当成了规避就业的理想选择,大学生毕业行为选择受到社会、家庭、同龄群体和个人实际情况等综合因素的影响[10]。
三、作者与机构统计分析
(一)研究作者统计
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研究团体日渐扩大,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对作者及作者发文频次进行统计发现,CSSCI数据库共收录了1921位作者(含合著作者)的1472篇论文,其中发表过2篇论文的作者有169人,发表过3篇及以上论文的作者有72名,黄敬宝发文量最多,黄兆信、曾尔雷和施永川组成团队,徐小洲和梅伟惠组成团队,再加上孟大虎和岳昌君这两位作者,是近几年研究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人物。
(二)研究单位统计
研究单位分布能反映出我国不同高校在该领域的研究实力。通过统计,在2004-2013年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发文27篇,居载文作者机构发文量之首;温州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共发文20篇;浙江大学发文16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发文15篇;中国人民大学发文13篇。由此可见,研究该领域的核心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东南沿海地区,研究大学生就业的核心力量聚集在北京,西部西南地区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略显不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稳居机构发文之首,核心作者群的实力最为雄厚。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是近几年研究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机构。
四、发表期刊被引用统计
据数据统计,《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三大期刊的文献被引用的频次较高。在作者发表的论文中,由曾湘泉独自撰写的《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一文在《经济研究》发表,被引用421次,是就业文献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文章认为,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设计的局限,客观上夸大了这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程度[11]。排在第二位的是谢志远刊登在《教育发展研究》上的《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97篇论文引用了该文中的数据或观点,该文指出大学生出现“就业鸿沟”的根源在于院系的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脱节,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真正原因是学生就业能力不足[12]。而木志荣的《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一文,则从大学生创业的角度指出了当前推动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的两个重心,一是建设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二是组织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13]。此外,吴志功和乔志宏的《美国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理论评述》、房国忠和刘宏妍的《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等高频被引文献对美国的大学生生涯发展、就业指导与创业模式等进行了阐述,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五、结论
本文运用CiteSpace信息软件系统进行科学计量统计,通过对我国高校近十年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①关于中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学术研究紧扣新时期国家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政策调整、就业指导与求职过程、劳动力市场与专业设置、用人单位的调查、职业选择及影响因素等主题,这些学术研究也为国家就业、创业政策的改革完善提供了思路。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是该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单位。③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呈多学科交叉趋势,与相关领域的研究比较紧密,与时代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剑平.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5(4):317-319
[2]边文霞.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与面临困境动因研究成果综述[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4):92-97
[3]罗峥,方平,付俊杰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初探[J].心理学探新,2010(1):74-77
[4]李恩平,牛冲槐,董国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探讨与对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10(3):168-170
[5]余蓝.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路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1):140-142
[6]陈丹,王文科.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13-119
[7]刘大为.全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1
[8]周骏宇.大学生就业难,都是扩招惹的祸?[J].社会,2004(6):1
[9]马宁,陈立文.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J].河北学刊,2005(6):205-208
[10]徐晓鹃,冯刚,马宏.大学生就业与报考研究生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地区某高校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7):45-48
[11]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6):87-95
[12]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90-92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就业困境;《劳动合同法》;对策分析
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多,人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充分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大量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难题。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发展学生就业能力,改善大学生就业困境,对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地方性高校是指省属高校或直辖市类高校,由地方财政负责经费支出和运行管理。地方性高校以教学为主导,高层次人才稀少,学校建设困难,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进而造成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就业困境。
一、《劳动合同法》实施对地方性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
1.积极影响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有利于维护地方性高校大学生权益。就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处于劣势,用人单位克扣奖金、增加员工工作量的现象较为普遍。《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员工试用期有明确规定,有效保障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有利于构建和谐工作环境。《劳动合同法》对无故解除劳动关系、延长工作周期、克扣员工工资等情况处以严格的法律制裁,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减少了用人单位和工作者之间的矛盾,创造了互信、自由、公平的工作环境。
2.消极影响
用人成本增大,岗位竞争更加激烈。《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严格规范企业用工制度,使企业无法随意筛选、试用、辞退员工。用工过程的合法化,导致企业用工成本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减少对地方性高校大学生的招收,更乐于招收工作经验丰富的社会人士。对试用期也有明确规定,缩短了企业对员工的考察时间,企业对应届毕业生持观望态度。与岗位需求相比待就业人数正逐年增加,进而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一个岗位多人需求,企业选择权更多,学生的就业难度增加。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提高了企业合法用工的成本。企业要雇佣高素质、高质量人才,降低企业人才培养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许多企业的招聘要求和策略发生改变,对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工作经验要求更多,以保证员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企业在发展中不断提高对从业人员的岗位要求,地方性高校毕业生面对如此苛刻的要求时,难免会出现能力储备不足、社会适应不良等情况,错失就业机会。《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改变了就业市场,加大了地方性高校毕业生与企业人才发展的供需矛盾。金融危机使很多企业转行或倒闭,工作岗位骤减,原有的企业招工发生改变。企业缓招或停招地方性高校大学生,校企合作事业发展缓慢,企业将人才招聘的重点转向劳务市场,基础性岗位招聘偏向职业技术学院,企业对地方性高校人才的需求下降。
二、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1.就业观念落后
地方性高校位置相对偏僻,就业信息相对封闭。一方面学生多来自农村,就业观念较为传统、就业思想落后、就业主动性不强、“等、靠、要”观念强,所以很容易错过就业机会。高校所设专业社会需求性不高,出现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另一方面学生眼光过高,高不成低不就,认为在企业、公司工作既不体面又不稳定,一心想挤入国企单位。学生存在过高就业憧憬,不愿到基层、偏远地区工作,进而出现就业困境。
2.没有充足的就业准备
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就业意识淡薄,就业心理不充分。对就业现状出现无所适从、从一而终、自卑受挫等心理倾向,这些不良心理造成就业困境。很多学生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认为毕业后学校会分配就业,不愿意自己主动找工作,不愿与人沟通交流,面对企业竞争无处下手,错失就业机会。此外,地方性高校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有限,专业知识不牢固、操作技能不扎实、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淡薄,自身能力难以满足企业岗位要求。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知识水平和技能有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成熟。
3.就业政策不健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校的就业制度也发生了变化,由计划经济时代包分配转变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局面。就业市场的选择性和被选择性逐渐明显。虽然国家出台的一些就业政策缓解了高校就业难题,但对于地方性高校来说,效果并不显著。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鼓励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导致地方性高校缺乏高层次人才,学生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文化素养远低于知名高校,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阻断了学生就业渠道。
4.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
地方性高校普遍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不同专业之间重复严重。普通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稀缺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几乎所有地方性高校都设置了英语、会计、计算机专业,而这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明显加大,工学专业开设较少,就业就相对容易。一方面是高校建设资金有限,工学专业建设投入较大,且缺乏教学经验。另一方面高校专业开设太过盲目,没有考虑到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进而导致专业结构不合理。
三、地方性高校就业困境应对措施
1.加强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联系
地方性高校应以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技能强、文化素养高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尊崇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为地方发展提供充足人才,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地方性高校就业部门要加强对市场需求和人才能力的研究,积极开展市场调研活动,建立市场需求预测机制,完善本校就业统计系统,及时调整专业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满足岗位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地方性高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力度,不断扩大订单培养范围,建立企业与地方性高校的长期合作关系,以企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开设企业发展需求专业,努力为企业培养更多专业性人才。积极开展顶岗实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采用“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合作企业工作,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难题,又可以减少企业人才培养成本。
2.拓展就业市场,完善就业信息
地方性高校要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在发挥本地就业市场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拓就业市场。地方性高校由于自身条件制约,导致就业信息落后。因此高校要加大对就业信息的完善力度,建立就业信息交互平台。就业信息平台要实现两个功能:第一,就业信息供求沟通,及时就业信息和反馈求职信息,提供网上就业信息咨询,拓宽求职渠道,提高求职效率;第二实现学生与用人单位信息的双向查询,在公布用人单位信息时,出示学生的毕业认证信息,树立地方性高校知名度,促进高校就业的良性发展。
3.改变就业观念,增强心理培训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了各种不适心理,如自我意识强、合作意识弱、人际交往能力差等,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首先,高校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保证就业选择与实现人生价值的一致性,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基层、西部建设,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其次,加强对地方性高校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针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心理辅导或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心态,通过理性的自我调节,尽量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建立法律制度,加强法制教育
地方性高校应以《劳动合同法》为基础,建立就业法制教学体系、就业培训体系、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法律意识和法律保护能力。教学中积极开展就业法律知识宣传和维权知识教育,提高应届毕业生就业合同维护意识,避免劳动纠纷和侵权事件的发生,学校设立就业机构,为学生提供维权保障。《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地方性高校发展既是挑战又是一种机遇。高校发展中要加强对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的研究,结合地方优势,开展调研活动,准确了解企业单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保证就业选择与学生人生价值的统一性,推动地方性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就业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盛子建.农村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分析[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2]林致远.普通高校就业弱势大学生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06).
[3]赵明.当代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0).
关键词:就业难;择业观;策略
就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价值的实现,也关系到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教育投资的回收,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的更好实施。”[1]
一、大学生就业难常见的不良现象
目前来说,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日益凸显,它就像是就业市场上的一个恶性“肿瘤”,不仅极大阻碍了高校学生的顺利就业,还影响着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性别歧视;女大学生相比男性在就业时面临更大的困难。当前,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女大学生就业不理想或不能就业;相对于男大学生来说,女大学生找工作的时间相对较长,用人单位对女生的就业条件要求相对苛刻;女大学生的总体就业质量相对低于男生等。女性就业竞争压力不仅增大,而且在就业质量总体上也不如男生。[3]
2.大学生就业中频繁跳槽现象;近几年来,大学生“闪岗”、“月抛族”越来越多。据麦可思研究院的《2011年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2010届全国大学毕业生有34%毕业生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其中本科生24%,高职高专44%,而这些离职行为有98%为主动离职,即跳槽。[4]大学生频繁已不是个别事件,而成为一种趋于普遍的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另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频繁跳槽,导致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不信任和对高校教育质量的质疑,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责任意识不强,诚信不够,奉献精神不够,耐挫能力差等深层次问题。
3.求职频遇“尴尬”;调查显示,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3%。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大学生在就业时就会频繁遭遇缺乏实践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为人处世能力的考验。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本文主要从大学生择业观的角度分析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故土难离,较少考虑先就业,再择业;不少毕业生倾向于考虑距离家庭或熟悉地方较近的工作环境,而对于偏远或条件艰苦的工作环境则较少考虑,因此当大学生选择局部或者区域性就业,在就业地域选择上容易受限。另外受父母观念影响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家乡,而较少考虑地域偏远、易就业的地方。
2.自身综合素质制约就业;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一些大学生在校时只满足于完成应学的课程,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动手能力较差。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应对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心理承受能力和主动推销自己的能力较差。往往遇到困难心理压力太大,碰到机遇又不能当机立断,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的场所紧张、胆怯,不能自信的展示自己,由此错失了就业的良机。
3.自我期望较高;虽然当前的就业市场不容乐观,在求职应聘过程中,大学生对市场的了解度不够,期待较大,遇到合适工作但是可能又对某一方面并不满意,比如薪资、工作环境、工作强度等等,因此就陷入了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另外还有部分大学生持有消极的就业观。不切实际的就业观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对策
1.毕业生方面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黄才华学者认为正确的就业观应包含以下几方面:“⑴不在乎单位的性质;⑵主动就业观;⑶不惟对口,用所长;⑷先就业,后择业;⑸自谋生计,自主创业;⑹不求安逸求锻炼;⑺乐于奉献,发展自我。”[5]因此毕业生要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包括以下内容:首先,转变单一的就业出路,珍惜各种就业机会,不能单纯依赖政府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工作,大胆尝试,突破自我,寻求适合自己的工作。其次,先就业,再择业。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挖掘自我潜力,增强发展空间。再次,大学生要有敢于创业的决心。总之,就是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敢于迎接挑战。培养良好的心态,诚实守信,尽快适应从学校到社会这样一个角色转变过程。
2.高校方面
首先,学校方面要更新观念,转变机制,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要按照社会的需求进行调整,要充分地认识到毕业生就业是关系到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大事。学校要主动与社会用人单位联系,向用人单位宣传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调整情况、毕业生资源情况等等。其次,高校教师在进行就业指导时,也要注意对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的引导。高校教师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时,可以在就业指导课的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下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进行;既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讲座进行,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去公司企业实地考察。
3.企业、政府和毕业生家庭方面
首先,企业要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高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科研、技术开发方面的人才,中低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具体应用操作方面的人才。只有合理地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各个层次对人才的需要,从而达成人才资源的储备。另外用人单位在介绍之时要有针对性,以便于毕业生对企业全面了解,真正实现“双向选择”。其次,政府要积极推行政策鼓励大学生就业,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再次,高校毕业生的家庭方面,要鼓励大学生敢于走出去,给予他们锻炼自我的能力,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做他们家庭支持的坚强后盾。
四、结语
总之,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双管齐下,综合治理,需要大学生自身、政府、企业、高校、家庭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破解这道难题。
参考文献:
[1]贵.大学生成功就业十个要[M].新华出版社,2010:8.
[2]何春蕾,许愿.女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2,(3):95-97.
[3]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68.
【关键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受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而高校女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其就业困难的问题尤为突出。由于历史、性别、年龄、身体条件等方面原因,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遭遇重重障碍,她们的就业之难已日益凸显,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指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上相对于男大学生而言处于弱势地位,叶文振教授认为这是一种“同民不同工”或是“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机会不平等
就业机会不平等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应招机会不平等。在招聘中有用人单位存在只聘用男生的情况,甚至一些类似会计、人事、文秘等比较适合女性的工作,也因男生为稀缺资源而拥有优先录用的优势。另一方面是招聘录用标准不平等。据调查,现在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女职员时往往带有许多附加条件,如身高、户籍、形象、婚姻、生育情况等,其中最“性别分明”的一点就是女职员在一定期间内不得怀孕,理由是生育子女要离岗抚养孩子,影响企业工作的连续性,增加了单位的成本支出。有些单位虽未做硬性规定,但一旦生育离岗,升职加薪都将受到极大影响。在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加在意女性的生育问题。
2、就业待遇不平等
就业待遇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同工不同酬,有些用人单位夸大了女性就业的负面效应,造成给女大学生拟付工资明显低于男生,形成女大学生不合理的就低上岗。由于就业难度大、获得报酬少或工作与自身能力不符等原因,使得女大学生所获得的职业质量远远低于其职业预期,对职业满意度较低。
二、高职院校女大学生自身特点及就业心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教育时代,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面临社会、家庭以及自身各方面的压力,表现出一系列就业心理问题,致使她们在就业问题上出现严重障碍。
1、自卑和自大
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己的能力、学历和性别没有信心,不敢积极参与竞争,同时在求职过程中也会因为屡次遭拒而加剧自己的自卑心理,久而久之出现一些消极沮丧的心理障碍;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对于就业形势的认识过于理想化,对工作待遇期望值很高,缺乏脚踏实地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2、迷茫和等待
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由于对职场没有做充分的了解,对自身也缺乏足够认识,面对招聘信息和签约时显得无所适从,比较迷茫,也有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前怕狼后怕虎,不去积极争取,等待学校的安排和理想的单位相中自己,表现出听天由命的消极被动心理。
3、攀比和从众
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看到其他同学选择了条件较好的单位,认为自己不能比别人差,盲目的攀比心理致使高不成低不就,工作迟迟不能落实。此外,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相对缺乏独立性,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凡事喜欢从众凑热闹。由于盲目应聘者本身态度不够端正,缺少准备,往往屡试不中,影响求职信心。
三、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困境原因
1、用人单位期望值越来越高
高职院校的扩招使得就业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当一些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全日制本科学历”和“男性优先”的基线时,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忧虑恐慌。“而就业市场机制尚未健全,配套的政策法规和措施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公平竞争的就业新机制没有真正形成,这都给学历和性别处于劣势的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1]
2、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部分专业设置不能有效地按市场需求来调适。往往是根据老师的条件开设专业,这就从源头上成为了制约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2]
3、忽视职业生涯规划,自我定位不准
高职院校虽然设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大班化的教学使得学生中很少有人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重点课程,自身重视程度不够。相反,把主要精力都花在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上,甚至出现只听专业课的情况,导致自身职业目标不明确,自我定位不够准确。
四、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解决对策。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明确就业方向
高职院校应通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系统化,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加深对该门课程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并通过开展各类竞赛、活动、讲座、交流会等形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适当调整期望值,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
2、开展就业心理教育,加强就业指导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心理咨询中心及心理辅导员,缓解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治疗工作,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促进她们人格健康发展,帮助她们克服不良的心理因素影响。
3、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创造就业机会
高职院校应积极开放办学、注重校企合作和长期合作关系,一方面,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较好地适应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另一方面,通过长期合作关系,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保证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对接,从根本上解决一批有实力的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吴炜.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初探[J].出国与就业,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