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融合教育概念范文

融合教育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融合教育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融合教育概念

第1篇:融合教育概念范文

关键词:职前职后融合理念;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076-03

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可以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两个层面来理解,这两点对应于高校的两个重要职能——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落实到每个教师的工作中会各有侧重,但如何对两者进行协调,是高校提升竞争软实力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从职后的视角来审视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社会服务平台的构建对提升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并提高针对性。教师通过参与社会服务,更好地了解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人才培养更符合高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2)有利于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内容选取、教学过程组织、质量评价等)。教师通过参与社会服务,根据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和行业发展需求,更好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技能训练与课程考核更有针对性。(3)有利于提升岗位适应性,使所学与所用距离更近。

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理念及改革内容

(一)改革理念

以职前职后融合的理念,从职后人才基本素养的角度进行专业课程目标与技能目标的设定,各专业核心课程根据职后人才核心能力的要求设定课程的核心能力指标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标尺;同时以职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为载体,从内容选取、教学组织、课程评价等方面对专业课程进行深入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改革重点是构建本专业的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建设体系。

(二)改革的内容

基于职前与职后融合理念的职前课程改革内容(1)课程内容的有效性改革。教学内容选取的有效性——结合职业特点,在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处理好“高等性”与“职业性”、“知识习得”与“职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在原有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对应岗位实际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作相应选择,突出有效性和适岗性。(2)教学研究改革。以职前职后融通的视角,选择教学研究的切入点,寻找与职业发展联系紧密的选点进行教学研究,把握职后人才发展的前沿理念和发展态势,反哺专业课程教学,以科研促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3)课程评价改革。主干课程的知识及能力评价应与主要工作岗位的核心能力紧密对接。

基于职前职后融合理念的职后课程改革内容(1)以职前课程为原点,每个课程团队组建一个服务社会的项目团队。(2)以课程为原点,开发与职前课程对应的职后教育培训包。

基于职前职后融合理念的基地实践改革内容通过积极参与基地实践活动,与基地合作进行课程开发,积极参与、指导基地教学研究类课题的申报和实施,基地听课评课等活动,发挥地方高校的区域服务功能和引导作用。

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与实践措施

(一)具体实施方案

以本专业主干课程为改革原点,以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为依托,形成职前一门课程、职后一个专业发展培训项目或一个课程资源培训包、基地一个项目团队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体系。

(二)具体实践措施

基于职前职后融合理念的职前课程改革以本专业主干课程评价改革为纽带,从职后人才基本素养的角度进行专业课程目标与技能目标的设定,促进主干课程内容的有效性改革。详见表1。能力观测点检测的有效保障是:(1)“教学有效性提升的能力观测点”作为课程绩效的重要评价指标进入相关主干课程考核方案,并作为本专业主干课程质量的重要考核依据。(2)专业和课程组进行课程质量评价时会重点关注各门课程的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

基于职前

职后融合理念的职后教育课程改革职后教育课程改革详见表2。

基于职前职后融合理念的基地实践改革基地实践改革详见表3。

基于职前职后融合理念的专业教学改革成效

(一)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建立

本专业从2011年开始以学校特色专业建设为平台,探索从职前职后融合的视角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建立,目前本专业基本建立了结合岗位特点和要求的主干课程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为提升本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检测和评价标准,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于职前职后融合理念的社会服务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本专业从2011年开始探索与职前教育专业课程对应的职后培训项目的开拓,目前本专业主干课程已开拓与职前课程对应的九项职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从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共完成22次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培训,培训浙江省中小学教师1 469人,创收1 175 500元。

(三)以职前专业课程改革和职后社会服务改革为基础的项目化社会实践模式逐渐走向成熟

将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四者进行有效融合,以项目为载体,增强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针对性。让专业课程改革的理念、方法和基地社会实践相互促进,在合作共赢中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从2012年开始,本专业围绕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项目化”社会实践全面推行,从基地校本课程开发指导、与基地合作课程、基地听课评课与教研交流、与基地合作教学研究类课题的申报和实施、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培训五个方面进行改革实践,现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四)基于职前职后融合理念的教学研究对职前课程的反哺效果明显

在职前职后融合理念的教学研究成果推动下,目前本专业有“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与研究”获评国家精品课程,并正在转型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儿童文学”和“古代文学”获评学校精品课程。教学研究成果详见表4。

(五)基于职前职后融合理念的教学改革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衡量课堂教学改革最终效果的重要标尺是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在中国第三方教育数据和培养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对我校2010和2011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调查中,本专业2010和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位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的首位。

参考文献:

[1]刘明星.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基本路径探析[j].职教通讯,2011(24).

[2]贺敬宏.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探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

[3]蔡新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职教通讯,2013(26).

[4]顾准.关于高职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2(29).

[5]仇雅莉.示范性高职院校社服务的内涵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20).

第2篇:融合教育概念范文

[关键词]融合教育;高等教育;聋人;显功能;潜功能

[中图分类号]G40-05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3 ― 0135― 02

教育担负着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光荣使命,如何使更多的人接受优质教育是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维护有特殊需要群体的教育权利,及满足其教育需求,是文明社会和现代化国家的责任。自“融合教育”在国际教育界提出以来,特殊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并且伴随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残疾人高等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由于受到我国发展水平、社会认识的限制,残疾人高等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融合教育的提出和兴起,为我国解决残疾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逻辑起点和思路。聋人作为残疾人的一个主要群体,融合教育实践同样适用于聋人高等教育。

一、融合教育的发展

“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一种用来描述障碍学生融入正常学生的班级、学校、社区环境,参加学习和社会活动的专业术语,主张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能真正和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参加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潜能。”〔1〕融合教育思想的兴起和发展,与人权意识、教育以人为本、教育机会平等思想一脉相承。

特殊教育早期被拒绝于普通教育之外,在隔离环境中独立存在,与普通教育形成壁垒分明的二元化体系,至20世纪50、60年代达到最高峰。〔2〕随着国际上有关人权议题一系列公约、的影响,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针对特殊教育面临的问题,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先后颁布了法律和法规,支持把残疾儿童纳入到普通教育体系中,并支持开展融合教育。这些发达国家进行的特殊教育的变革和实践为融合教育理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我国哈尔滨召开亚太地区有特殊需要儿童、青少年教育政策、规划和组织研讨会,会上首次提出融合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6月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市召开了“世界特殊教育大会”:入学和质量(Access and Quality)”,会上正式提出融合教育这一概念,号召世界各国、各地区积极开展融合教育相关讨论和实践。

2008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其主题是:融合教育:未来之路(Inclusive Education: the Way of the Future),“当前社会的教育体系中存在着排斥和歧视弱势儿童和青少年的现象,改变这种排斥和歧视态度的最有效办法是让普通学校逐步融合化,接纳所有儿童,营造一个宽容的良好学习氛围,以引领创建融合的社会环境,逐步实现全民教育。”〔3〕可见融合教育对于残疾人融入主流社会,促进人权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引领社会公平,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社会意义。

二、发展高等融合教育的意义

融合教育理念最早是针对解决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而提出的,面对特殊高等教育乃至普通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展聋人融合教育对于发展特殊高等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融合教育对于聋人高等教育的意义

(1)融合教育可扩大聋生选择专业范围

目前,聋生可选择专业范围狭窄,直接影响了聋生挖掘自身潜能的积极性,使聋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规模受到限制。普通高等院校可在建设无障碍设施和提供无障碍的支持的前提下,积极为聋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创造条件和机会。

扩大聋生专业选择范围可通过多个途径达到,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除开设隔离的主修专业外,还可开设与健听学生融合的辅修专业,即,可以把只为聋生提供的专业作为其第一专业进行隔离教育,聋生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大部分由健听学生组成的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如:天津理工大学学有余力的聋生可以选择健听人的工商管理、工程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辅修专业,通过三年的残健融合辅修专业学习模式,聋生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水平的扩展与提高,也促进聋生与同龄健听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更好的融入主流社会,天津理工大学每年有近20名聋生取得双学士学位,这些学生的就业前景非常好。还可以通过融合教育模式让聋生参与普通专业的招录,或进行预科教育,让聋生和健听学生在同一个专业学习、生活,如天津理工大学在2013年首次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工程造价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开设融合教育班进行普通本科融合教育。

(2)融合教育促进聋生的社会化

高等教育作为学生进入现实社会的最后场所,对于青年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做好定位具有很大作用。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上的学习,也存在于学生之间的互动中,存在于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实习中。融合教育使聋生有机会扩大接触范围,丰富聋生的生活,促进聋生身心健康发展,做好定位,规划生活。残健融合教育,即聋人学生与健听学生共同学习、生活,这种模式有利于聋人融入社会,促进其个性化发展。〔4〕

2.融合教育的潜功能

美国社会学家R.默顿根据人类行动的动机与社会后果之间的差异,将社会功能分为显功能和潜功能两个层次。显功能是有助于系统的调整和适应的客观后果,这种适应和调整是系统中的参与者所期望达到的。潜功能是没有预料也没有被认识的后果,与人们的直接目的关系不密切。〔5〕融合教育的提出是为了解决特殊学生的教育问题,以及维护特殊学生的受教育权利,这是融合教育的显功能。同时,残健融合教育对于健听学生的影响,以及融合教育对于社会具有的功能,作为融合教育的潜功能,应该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视。

(1)融合教育对于健听学生的潜功能

共同的学习生活,健听学生会逐步了解、感知聋生,从而逐渐消除对聋生的偏见。有研究表明,“有机会与障碍儿童互动、一起成长的无障碍儿童,长大以后会变得更宽容、更会关心他人和社会的发展,他们成年后会对社会中那些弱势人群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尊重。”〔6〕

融合教育经历对于健听学生也是一次潜在生命教育,当身体有障碍的同学不畏困难坚持学习,健听学生看在眼里,体会在心里,潜移默化受到影响,会珍惜自身现有能力、积极发掘潜能和珍惜生命。他们在帮助弱势群体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真正体会到人的幸福最主要是来自于无私的奉献、人格的自信与骄傲。〔7〕

(2)融合教育对社会的潜功能

在我国,社会对残疾人存在着相当大的歧视,在普通高校中建立融合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社会包容度,改变社会大众对残疾人的态度,使更多人重视残疾人的教育和发展;也有利于减少残疾人在进入社会并融入其中时遭遇的心理、文化和社会的障碍,提高残疾人就业机会、文化参与以及社区活动参与,从而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三、总结

开展积极的融合教育,有利于聋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聋人高等教育的融合教育模式的构建体现在:依靠普通高校硬件上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完善服务支持体系,包括计算机、投影仪、录像机、校内闭路电视、教学楼内与课堂上的红绿灯显示、提供手语翻译等;建立健全聋生的招生制度和考核制度;培训相关师资及建设相关协调部门。

我国目前融合教育的软软环境、硬件配套设施方面的完善还存在很大困难和不足,但是,只要认识到聋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社会意义和必要性,特殊教育工作者怀着“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劲头,聋人高等教育一定会不断完善。

〔参 考 文 献〕

〔1〕方俊明.融合教育与教师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03):37-42.

〔2〕邓猛.双流向多层次教育安置模式、全纳教育以及我国特殊教育发展格局的探讨〔J〕.中国特殊教育,2004,(06).

〔3〕彭霞光.全纳教育:未来之路――对全纳教育理念的思考与解读〔J〕.中国特殊教育,2008,(12):3-6.

〔4〕麻一青,孙颖.残疾人高等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12,(07):19-24.

〔5〕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61-262.

第3篇:融合教育概念范文

关键词:实践教学;民汉融合;知识网络;创新

中图分类号:G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840(2011)03—0069—03一、弓I言新疆跨越式发展需要多民族、多学科、多层次的创新人才的智力支持,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的教育体制改革。2010年12月,国务院在《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中强调了“系统推进教育改革”的精神,坚持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必须“统筹谋划、系统设计、循序渐进”的基本观点。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疆财经大学作为新疆财经类人才的培养基地,担负着新的历史使命。结合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学校制定了《新疆财经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本科教学工作科学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实践教学和民汉混合教学列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实践教学是教学改革走向纵深的重要内容,是新疆民汉人才素质培养的关键环节。已有很多学者在实践教学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如倪青义对如何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渗入信息技术进行探讨;荣瑞芬等提出确定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明确实践教学的管理模式是实践教学科学化的保证;方敏以统计学专业为例提出开放实践教学管理方法;杨慧斌等阐述了科研和实践教学的关系、科研反哺实践教学的意义;李白燕提出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而民汉融合教学既是新疆长治久安的政治任务,又是提高各民族人才素质,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在这一领域也有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李晓霞。。对新疆多民族聚居区学校教育促进民汉文化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任新丽等提出新疆少数民族教育未来的发展要破除分民族办学施教的模式,走民汉师生融合和一体化施教之路。而如何将实践教学与民汉融合教学结合起来,实现民汉教学一体化网络创新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在实践教学知识管理的基础上,探索面向民汉融合的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建立多维知识网络体系以提高教学效能,为新疆本科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提供决策支持。

二、建立面向民汉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一)民汉融合教学的内在需要民汉融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民汉学生的共识程度和建设新疆美好家园的依存度。现行的选课制虽然可以直接拓展民族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广度,但在一些专业性强的课程中,无法进行知识深化,有时还会影响课程教学的进程。在学分制班上,往往是民族学生自己聚在一起,语言、文化和技能无法有效与汉族学生融合,进而影响高校民汉融合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可以说,如何探索具有创新特点的民汉融合教学方法是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的重要组织保证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民族学生业务技能的重要手段。目前,民族学生学习主要局限于对概念的理解上,由于汉语言水平的限制和知识体系方面的欠缺,许多新知识无法实现合理的知识映射。建立面向民汉融合的实践教学知识网络模式,可以搭建现实世界到知识世界的认知平台,拓展民族学生多层次反馈学习知识的维度,提高其实践技能。

三、面向民汉融合的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分析(~)专业实践教学知识网络体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将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知识本身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通过书本、网络媒体等手段展示给学生,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并吸收。而隐性知识由于无法有效地定义和表述,给学习和研究带来很多困难。

特别是对新疆的民族学生而言,其所学知识大部分为书本上的显性知识,这些知识多为通过一些概念定义另外一些概念,而他们对于这些概念没有实物可以参照,无法在大脑中形成有效的知识映射,给民族生教学带来巨大障碍。建立实践教学知识体系,可将实物和相关的隐性知识链接起来,给学生构造一个学习网络。结合各专业特点,利用网络不仅能将现实的实物通过关系联系起来,同时也可将实践环节联系起来,构造有效的知识网络链,增强民族学生对各概念在思维层面的知识链接和想象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基于民汉融合实践小组的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分析在专业实践教学中,采用实践小组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合作式实践教学的水平。可将汉族学生和民族学生分步骤、多层次地混合编组,让他们在完成实践课题的过程中建立友谊,相互学习民族文化,增强民汉之间的认同度。同时加深民族学生在实践中对专业概念的理解,让汉族学生帮70助民族学生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如图l所示:图1基于民汉融合实践小组的实践教学模式在保证专业教学主线的情况下,可以实践小组为基础,积极建立多知识层次的教师梯队和学生梯队,对学生历史评价成绩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引导实践小组参与解决新疆信息化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拓展实践教学为新疆服务的外延。

(三)基于科研与教学互补的实践教学知识传导链分析实践教学是将科研和教学在特定环节进行融合的教学模式。科研和教学是高校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的。对于专业实践而言,可以在科研和教学协同的基础上,建立从两个维度进行知识传导的网络链。在研究型团队内,通过教师间的讨论和讲座进行知识传导,构建研究型实验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氛围。通过不同专业和研究领域的教师进行知识的交叉传导,拓展不同专业知识的外部链接,增强学科交叉性,为培养具有复合知识的各民族人才奠定基础。通过科研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知识传导,引导青年教师快速定位新的研究方向,学习新的研究方法。

另外,应该大力培养具有学术性特质的学生,从学生维度进行知识传导。建立学生参加教师课题的实践机制,通过科研讨论、科研实践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建立研究型社团,对具有一定成熟度的实践教学经验进行网络推广,通过网络链增强知识传导的网络效应。

(四)教师与学生教学知识反馈网络分析教师与学生是教学网络的两类主体,教师主要承担知识盼讲授任务,学生主要完成知识的学习。学生学习反馈情况可指引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而一些民族学生学习自主性欠缺,不喜欢提问题,如何获取这类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是当前高校民族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在知识网络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实践教学为桥梁建立教师网络和学生网络的纽带,如图2所示:图2民汉教师一学生反馈网络体系教师通过对特定民族学生的实践作业、提出的问题进行记录,用统计分析工具找出问题的分布,对于特殊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普遍性的问题可以进行网络解答。教师还应研究学生在知识网络中的度分布,适当对知识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的学生进行知识优先传导,进而实现有效的知识扩散。对于特殊学生及时跟踪其实践过程,记录学生实践作业的时间演化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实习等过程的反馈控制,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反馈网络的协同能力,使教学管理迈上新的台阶。

民汉融合教学是新疆教育对跨越式发展的创新贡献,可以发挥多民族的优势,积极为新疆稳定、社会发展服务。增强新疆民族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有助于将技术渗透到新疆建设中实际人才需求的关键环节上,为促进“新疆效能”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本文建立了面向民汉融合的实践教学知识网络创新模式,该模式可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点的融合度、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关系、民汉学生在实践层面的依存度,从科研和教学两个维度实现实践知识的网络传导,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第4篇:融合教育概念范文

关键词:混合学习;教育模式;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2-0116-02

引言

我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根据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提出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设立的大学本科各专业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是在原有“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根据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信息技术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以及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现状和水平,对教学内容、体系结构做了重大的修改,该课程指导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知识体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为后继计算机课程的选修奠定坚实的基础。[1]

近年来,以网络为载体的在线教学利用网络平台介入教学活动过程,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知识传导,极大加强了教育活动创新、学习资源分享以及教学质量提高,因此,探究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变革因素,发展更适合财经应用人才发展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使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混合教学模式实践

1.混合教学模式

混合教学是指能够将不同的技术手段、学习理念和应用模式进行融合,从而实现教学的一种策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有融合多种教学资源,综合讲解、小组讨论、网络交互、项目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才能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只有将传统课堂与网络学习等各种学习因素融合、互补应用,才能使教学达到预期效果,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最终将不同的学习资源进行重新组合,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混合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核心是将传统的学习模式融合数字化、网络化学习方式,在体现教师启发、引导、监控作用的同时,展现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混合教学成为激活现代学习课堂、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重要方法。

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特点,充分考虑到各种教学模式的应用特点和教学实际,我们将网络课堂和传统课堂进行有机融合,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混合教学模式实践,发挥不同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特点,重点研究了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课程环节设计、网络平台要素建设等内容。

2.课程环节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的概念、发展、应用、系统组成、工作原理以及计算机未来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应用方法,以Windows XP为例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组成、文件管理方式以及基本操作方法、Word 2010字处理软件的应用和文档处理方法、Excel 2010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PowerPoint 2010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应用等内容。课程原有计划学时36学时,在网络授课条件下,我们遵循原有的课程架构,同时加入了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支持、成绩考核、答疑辅导等教学环节,对部分重难点安排“自主学习+在线测试+课堂辅导+论坛答疑”的形式,督促学生认真对待和掌握。

3.网络平台要素建设

根据课程大纲的实施要求,我们严格按照相应的知识点配置了教学微视频,以屏幕录制为主,每个视频时长为10~15分钟,具体的微视频内容根据章节的侧重点不同,由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辅以实际操作,力求将每一个知识点讲清讲透,同时,考虑到前三章内容以概念讲述为主,上机实验的机会较少,我们对其进行了录播处理,尽量为学生营造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氛围,并充分利用课堂要素,如黑板手写,减少学生的距离感,增强吸引力。

在我们设计的混合教学模式中,学生除了能够直接在线观看教学视频外,还可以取得单元练习、单元测试、教学样例等多种辅助教学资源的支持。平台的易用和良好交互是广大学生学习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生刚接触平台开始,我们就采用集中讲解、宣传手册、指导视频等方法帮助学生进入角色。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在解决学生的使用问题时,充分利用了电话、论坛、微信等多种手段及时处理,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

良好的交互性是混合教育模式中重要的一环,教师通过论坛答疑、在线测试和交流建设多维的学习情境,实现了“教、学、测一体化”的网络在线学习管理系统和机制。

总结

教育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使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学习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地运用混合教学方法,不断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2-112.

第5篇:融合教育概念范文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以信息化环境下的整合教学为代表的新型教学形式,正日益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引起课改专家与广大教师的高度关注。

如何跨越整合理念、技术以及策略的高门槛,并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实现有效整合与高效整合,真正惠及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促进信息化背景下师生的同步发展,我校在整合理念、技术应用以及资源建设等方面引进了概念图这一先进的工具。

概念图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康奈儿大学诺瓦克教授等人,根据奥苏贝尔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工具和思维工具。在西方国家,概念图在中小学教学中运用非常普遍,有着很好的教学效果。目前随着建构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尤其是以Inspiration为代表的,一批功能强大的概念图绘制软件的普及与推广,概念图的时代特征更为明显,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更加广泛,它不仅可以用来评价学习,建构知识,进行头脑风暴,合作交流,促进意义学习,还可以用来进行网络课程开发、信息化教学设计及整合教学课件制作等,作为指导师生整合教学的实用性工具化平台的价值日益显现。

概念的界定

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相互关系的图示方法,是一种崭新的教学工具和思维工具。“以概念图为支架的整合教学”是指以概念图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概念图应用软件为基础性整合平台,并可实现与信息化媒体资源,以及Blog、Moodle等信息化专家平台多元整合的教学形式。

理论与实践基础

主要理论基础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信息技术和脑科学现论。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运用概念图提升整合教学能力的师训研究

课题组从概念图在整合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出发,通过报告、示范、展示、研讨、评优竞赛与网络研习等活动,结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与专家引领等行动研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辅助以考核、激励等策略,点面结合,分层递进,整体提升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二)概念图在整合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深化概念图的理论研究,从教与学两方面梳理概念图与教学的内在联系,发掘并拓展概念图在整合教学环境中的功能与应用方式。按学科分类下设11个二级子课题,通过概念图在不同学段与不同学科中的运用,探索和形成可推而广之的应用策略,指导和优化以概念图为支架的整合教学实践。

(三)概念图在整合教学中应用模式的建构

以概念图软件Inspiration为整合教学实践的基础平台,积极探索这一软件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整合方式,同时重点研究概念图Inspiration与Blog、Moodle等信息化专家平台的有效融合。

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探索并总结了概念图及其软件Inspiration在教学中的六大应用功能

鉴于概念图绘制软件Inspiration良好的易用性和功能性,课题组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教与学中的各种典型案例,提出并总结出了概念图及其软件Inspiration在整合教学中的六大功能:知识可视化的表征功能、高级思维的发展功能、合作交流的媒介功能、促进教学的评价功能、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与课件开发功能,以及构建网络课程的设计功能等。

传统的概念图通常是用手工绘制的,只要有纸和笔,即可绘出教学需要的各种概念图。随着课题研究的推进,目前手绘概念图已逐步成为师生常态的思维工具与研习策略。实践表明:师生共绘概念图不仅仅可以促进教,而且同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它既可以充当教的平台,也可以作为学的工具;既可以建构知识与思维路径,也可以同步发展认知与思维能力。

以概念图为支架的整合教学实践表明:作为一款集整合技术、功能、理念与应用策略为一体的信息化专家平台,概念图Inspiration软件的推广与普及,能够有效促进信息化背景下师生的快速成长,符合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需求。

(二)总结并提出了概念图及其软件Inspiration与课程整合的两大操作策略

策略一:“放眼网络、内外整合”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建构策略

课题组积极地引导教师把目光投向网络,重点依托互联网免费性、共享性资源,以及学科软件平台,提升信息化资源建构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引导把教师有限的时间放在资源的合理选择,以及与课程的有效整合的设计上,从而极大地解放了教师的劳动,有力保证了整合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如生物教学中引入的Flasteethwise,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互动探究认识牙齿、组装牙齿,而且还可以练习如何正确刷牙等,很有趣味性;如在数学图形教学中引入的七巧板Java动画资源软件,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多样化的造型,尝试各种拼接技巧,同时还提供涂色美化的功能,学生非常喜欢;再如在物理光的色散教学中引入的Shockwave动画资源,不仅可以定性地比照各种色光透过棱镜后的偏折情况,而且还提供了偏折角度的测量工具,帮助学生进行定量研究;他们在弥补学生直接经验和生活体验不足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学互动过程,有力支撑了新课标各学科的教与学。

策略二:多元教育信息化专家平台整合策略。

同概念图软件Inspiration一样,博客、魔灯以及一些学科类的教育软件,功能强大且简单易学,是实实在在的教育信息化专家平台。但是这些平台往往各具优势与不足,多元教育信息化专家平台整合策略旨在通过以概念图为支架的多元平台整合,取长补短,弥补概念图单一平台在整合教学中可能存在的功能不足,拓展优化概念图的资源开发功能、网络互动功能与课程开发功能。

(三)基于Inspiration等信息化专家平台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初步形成

本课题组在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并没有一味地纠缠于空泛的理念、策略以及纯粹的技术培训与灌输,而是独辟蹊径,通过引入技术零障碍,但又饱涵当今先进教育理念与策略的概念图Inspiration、博客Blog、摩灯Moodle等信息化专家平台,帮助广大一线教师又一次快速成功地跨越了整合技术、理念以及策略的“高门槛”。

Blog具有很好的互动特征,但由于本身技术的限制,它的页面结构和呈现方式,则明显逊色于Inspiration的表现。鉴于此,课题组在网络教学实践中成功引入整合策略,实现了Inspiration和Blog两个零障碍专家平台的优势互补。借助于Inspiration与Blog的课外整合,有效打破了时空等因素的制约,实现了隐性课堂显性化,封闭课堂网络化,静态课堂动态化,交互形式多样化,教师同行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课件与Blog进行深度研习和交流反思,有效推进教师网络教研共同体建设,促进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的共享度。

相对于Blog而言,Moodle在教育教学领域则显得更为专业,功能也更为强大。不仅在信息管理方面支持的类型更为丰富,而且最为突出的是,互动形式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回复,还可以是投票、讨论、测验、评价、问卷调查等,既可以很好地满足网络课堂教学的需要,又可以在远程网络教学与管理方面游刃有余。而且概念图Inspiration与Moodle的整合也有利于改变Moodle课程界面过于线性化、单一化的不足,课题组相信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Inspiration 和 Moodle 与网络教学的整合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亮点,值得期待。

当然随着整合教学的发展和需要,网络互动平台也会不完全局限于Blog和Moodle,教学中教师们可以结合整合的理念加以发展和充实,但是就现阶段而言,这两个平台应该是当下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网络互动平台的首选,因为它们既不需要额外的经费,也没有高难度的技术培训,但是确功能强大,非常适合整合教学的现实需要。

(四)以概念图为支架的整合教学师训策略与模式日趋完善

课题研究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培训与发展的过程,在启动阶段,课题组主要围绕与概念图有关的理论专题研习、技术培训展开工作。整理了《概念图参考文献专辑》,涉及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的数十篇文章,供教师学习参考,有效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深化了对概念图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学校每学期均组织2次以上的专题学习,有效推进了以概念图为支架的整合教学逐步走向深入。

随着课题研究的逐步深入,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段、不同教师的整合教学开始呈现出许多个性化的亮点,当然也伴随着出现了许多问题与困惑。对此课题组及时开展了以概念图为支架的整合教学展示研讨、教师论坛,以及理论与技术的高级培训,坚持扶持与推进相结合,在有效分享科研集体智慧的同时,有效化解了新的矛盾和困惑,课题研究得以进一步深入和深化。

第6篇:融合教育概念范文

为了保证受教育者的公民权,更为了其在未来对公民权的有效行使,学界提出了融合教育的理念。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融合教育致力于保证所有人,包括青少年和成年人,根据他们自身的教育需求、教育期待以及受教育的权利来拥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到受教育的过程中来。

融合教育需要我们掌握每个学生关于社会公平概念的理解、信仰以及学习的潜质,需要让这种已了解的概念型框架以最好的方式嵌入到教和学的过程中,也需要用更广阔的视野看待课程,包括课程的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

当今社会,传媒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促使我们的生活发生改变,同时它也在影响着我们的想法、看法、态度和意见。每个社会人都在面临一种媒介化生存的问题,传媒不仅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建构社会的变化发展,作为舆论公器、信息来源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前进的方向。当我们在教育的大框架下谈到学生公民权的教育作为一种权利的时候,必须要更广泛、多元、开放、深入地了解传媒教育在教育和课程中的重要角色,从课程的视角探讨传媒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

传媒教育的角色和功能有:(1)它包含对教育的长期的展望;(2)它是一种包括了文化、社会、个人的多样性的课程;(3)传媒教育由一系列的知识和能力组成,它包括公民自,地区和国家以及全球范围内关注问题的综合体,还包括探讨实施和享有公民权利方面有关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多样性。[2]

从传媒教育的角色和功能可以看出,传媒教育本身属于融合教育,在媒介化生存的背景下,传媒教育更是融合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形式。在传媒教育课程的具体设置中,更应该继续贯彻融合教育的目标和追求。

一、传媒教育的培养目标

传媒教育旨在使学生成为一个能够在批判性地接受媒介信息和创造性参与媒介生产的基础上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有效发挥自身公民权的人,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

二、传媒教育课的课程目标

(1)拉近学生和传媒之间的距离,批判性理解传媒和传媒所提供的信息。帮助学生形成对媒介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使其能够客观地评价媒介的性质、功能和局限。在信息社会里,认识媒介将会成为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学生应该清晰地发现传媒所提供的信息对自己和社会的意义,更要学会如何搜寻对自己有意义的信息。

(2)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传媒信息的传播链中,利用传媒发出自己的声音。学生应该准确了解自己的信息需求,并利用传媒以及相关媒介技术来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以帮助和促进自己的健康发展,既实现“人―媒”之间的互动,又促成“人―媒―人”互动链的形成,[3]更使自己积极参与到社会整体的运行中来,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

从传媒教育课的课程目标可以看出,传媒教育中带有对整合学生的价值观,树立学生正确的态度,培养其作为独立个体应具备的行为、能力和知识,使学生们能够处理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塑造和加强他们的公民行为的期待,希望以此来发展和改变我们的社会。

三、传媒教育的课程内容

(1)传媒所提供的信息是人为建构出来的“事实”。由于传媒在信息传播链条上的上游优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传媒塑造了人们对世界的态度与看法。传媒提供的信息事实上是经过重重的人为包装、修饰以及裁剪过后的产品,是经过议程设置和把关人而成的加工品。传媒教育试图解构这些隐藏在媒介信息背后的机制,让学习者知道节目时段、内容安排、收视率、广告对象、市场利益是如何运作的;让受众了解传媒为何会呈现这样的面貌,让受众真实感受到传媒自身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从而更加真实地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的原貌。

(2)媒介信息通常含有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以及商业动机。媒介本身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产物,是意识的载体。而意识不可避免地带有国家、阶级和阶层的烙印,代表着各个阶级、阶层和集团的利益。所有的媒介产物不可避免地都含有意识形态或透露某种价值观。比如宣扬某种生活方式或价值理念,并传递关于两性、种族、职业、年龄等各个层面的文化内涵。商业化社会的今天,大多数的传媒都已成为商品或商品的载体,成为可以获得利润的经济体,受众从传媒中得到的信息往往是许多政治与商业力量博弈的结果。以电视为例,无论是新闻节目、体育比赛直播还是综艺娱乐节目,都要以收视率为参照,因为收视率意味着吸引了多少观众以及能否得到广告主的广告投放。

(3)传播技术的发展对传媒、对人类社会进程的影响。传媒技术特性决定了人类接受信息的方式,也决定了信息传播的形态。每一次传播技术的进步都会带来传媒的巨大变化和发展。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电在传播领域的应用,广播电视的出现和发展,都是如此。它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社会结构层面的变化,也包括人们思维模式甚至是世界格局的更为深刻的改变。伴随着电子技术的巨大发展和广泛应用,传媒正在构建人类公共生活的全新方式。

四、课堂教学可采用的授课方式

(1)讨论式教学法。教师要及时地把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比如明星的包装、炒作和绯闻,国际传播中西方媒介利用话语权优势对中国的歪曲报道等集中起来进行“头脑风暴”,帮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正确面对传媒生态并培养独立思想和人格,树立正确价值观。

(2)实践教学法。学生既要学会对传媒的传播符号进行解码,还要具备自我编码的能力,主动地创造自己的媒介产品,参与到整个传媒运作的流程中。这种创造活动可以简单如排列一系列新闻照片,也可以复杂如拍摄一个与自己成长有关的纪录片、制作一个有思想的专题片等等。在有了制造媒介产品的经验之后,不少学生就能抓住传媒自身的内涵了。

总之,传媒教育是融合教育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是一种包容性的课程和教学实践。传媒教育课程的开设应该从低年级开始,目的在于教育机会和个人发展的民主化。传媒教育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公民权利的理解,更将影响到其在未来社会生活中对公民权利的行使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反过来,与学生进行传媒教育的学习直接相关的一些能力,比如批判性思考、创造力、公民权利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的实现和发展都要通过全面公民教育为代表的融合教育的发展为基础来实现。旨在知识社会里增加机会,缩减教育不公平的融合教育也在推动着传媒教育的继续前行。对传媒教育的推进者而言,现在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让年轻的一代了解有关传媒的知识,更是要发展他们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公民所应具备的能力。公民能力的提升、公民社会的构建才是传媒教育的终极追求。

参考文献:

[1][2]Renato Opertti.curricular contribution for media education: A process in construction[A].Mapping Media Education Policies in the World:Visions,Programmes and Challenges[C].New York:United Nations Alliance of Civilizations,UNESCO,European Commission Grupo Communicar,2009.

第7篇:融合教育概念范文

【关键词】三维一体复合教学;多媒体手段;教学理念

1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构建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必将带来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三者间的革命性重构。目前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模式有十几种,而采用的主要教学手段有传统课堂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和网络技术教学手段三种。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所授课程内容的特性、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教学手段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有机的融合为一体,设计出适应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其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是复合教学结构的构建思路的重要体现之一。该理念在成果中主要体现之一就是为课程教学模块的分类构建与实施、针对教学模块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2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特点

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辅助和补充,使文字、图形、动画、声音以动态的方式呈现每个知识点,极大的增加了信息量,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联想,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信息描述的生动性、丰富性和宽泛性,并能一定程度上提高信息传递的容量和效率。

3 常见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分类

静态文字(字体、文字大小、颜色变化等)

动态文字(文字出现的动作、或强调时加动作)

公式动态推导设计法(FLASH技术)

使用画笔板书重点补充提示

静态图解说明

动态图解说明

算法设计过程演示

算法执行过程动画演示(FLASH技术)

程序实际环境演示

影像材料

网络资源切入

软件环境切入

4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复合教学结构理念的体现

三维一体复合教学结构主要是通过依据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选择教学模式和合理的使用现代教学媒体这个基本点来体现“主导-主体兼容”的设计理念。该理念在成果中主要体现为课程教学模块的分类构建与实施、针对教学模块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等。例如:

对于属于概念型、原理型的教学内容,由于易于发挥教师主动施教的作用,以实施传递-接受式、概念获得式和奥苏贝尔式等教学模式的教学模块及其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依托来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其中多媒体实现部分主要以原理执行过程动画演示(FLASH技术)、静态或动态文字、动态图解说明等来做展示。

对于操作性强和典型性程度高的教学内容,强调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和易于体现学生主体学习性,以实施自主-辅导式、探究式抛锚式等教学模式的教学模块及其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依托来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其中多媒体实现部分主要以操作过程的程序实际环境演示、动态图解说明来做展示。

对于为有效的实施战略或更好地达到某一特定目标而采取的特殊措施策略型教学内容,以实施案例式、探究式抛锚式等教学模式等教学模式的教学模块及其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依托来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扩展学生思路,锻炼学生利用现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多媒体实现部分主要以软件环境切入实例来做展示。

对于拓展性和适宜个性化发展的教学内容以实施巴特勒的自主学习式、自学-辅导式等教学模式等教学模式的教学模块及其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依托来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其中多媒体实现部分主要以静态文字测试、影像材料等来做展示。

5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总体构架

5.1 总体构架

数据库及应用课程的课堂教学环境是依托多媒体课件,多种教学手段结合的综合体,课件内容的表现形式按照对应三级教学模块的规则来确定。

以SQL查询一章的教学内容构建的三级教学模块,见表1,来介绍课件制作的构架。

课件中考虑包含以下内容:设计一级菜单分别为课程目录( 包括绪论、数据库管理、SQL、程序设计、面向对象可视化编程等5个教学阶段) 、动画学习、虚拟演示、典型案例系统、习题测试、历届考题。其中课程目录、动画学习、虚拟演示、典型案例系统、习题测试为课件的主要功能部分。每个教学单元由若干帧面所组成, 帧面间的跳转由AuthorWare 提供的交互方式完成, 帧面所包含的素材( 声音、音乐、动画、图像、文本等) 存放在素材库及外部文件中,以便于素材的管理和资源的共享。进入界面如图1所示。

5.2 各模块功能设计

主页面由两部分组成: 主画面和主菜单选项。本课件主页面采用菜单设计,免去了每个页面单独设置导航功能的繁琐,操作更简洁,主页面如图2所示。

(1)课程目录(对应知识属性为概念型的知识点,如Select语句的语法规则)

按照各阶的内容的要求分若干标题, 并以阶名为索引建立的超文本链接, 当移动光标到各标题上时,鼠标形状变成小手状, 同时该标题改变颜色, 右边并伴随显示出每一阶的标题的链接, 点击按钮则进入相应内容的学习。

(2)原理动画学习(对应知识属性为原理型的知识点,如Select语句的执行过程)

数据库及应用课程大的内容模块由两部分组成:原理+应用,原理部分内容苦涩难懂,如何以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示给我们的学生,将《数据库及应用》中原理所描述的执行步骤、执行过程中数据及结构的变化情况、执行结果等内容清晰地播放出来,使学生通过观察内部执行过程,从而深刻理解并运用它,特别设计了此模块。通过动画、文字使难以讲清的概念、理论为可见可理解,且使用按钮,教学内容与进度可以通过按钮控制,易为学生理解接受。原理动画学习界面如图3所示。

(3)虚拟演示模块(对应知识属性为操作型的知识点,如SQL中的简单、多表、子查询)

应用部分的具体工具软件的操作由于课堂演示时间有限,如何便于我们学生课后随时回放,进行复习巩固,强化对操作方法的掌握,特别设计了虚拟演示模块,给出了常用操作的Flash演示,配合教师同步录音讲解录音使效果更佳。虚拟演示界面如图4所示。

(4)典型案例(对应对应知识属性为策略型的知识点,如多类查询的组合)

如何以具体案例做展示,使我们的学生一开始就带着问题,带着兴趣,设计了此模块。从需求模型、E-R模型、关系模型和最终的数据库,及内嵌式的可执行程序,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欲望。典型案例界面如图5所示

【参考文献】

第8篇:融合教育概念范文

关键词:全纳教育;体育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7—0096—06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全纳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被教育界认可,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蓬勃发展。全纳教育提倡包容与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与排斥,它的课程教学是为所有学生提供相同的教育,接受普通教学,而不是有分类、有差别的不同教学,如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特殊需求,教师就应提供额外的帮助和支持。然而,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在常规群体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全纳教育,接纳所有学生并满足所有学生的不同需求,是我们普通教学中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学校体育教学同样如此。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全纳教育既是全纳教育在这一领域的尝试,也是重构当前教育体制的新尝试。本文阐述了全纳教育内涵与宗旨,并分析了全纳教育理念下的融合体育教学,构建出融合体育教学体系,让学校体育教学适应所有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学校体育教学,从而让所有学生获得适合他们需要的体育教育,让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质水平得到最大可能的提升与发展。

1 全纳教育的内涵与宗旨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并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首次正式提出“全纳教育”思想:主张人人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学校要平等地接纳所有学生,强调学生参与的过程和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种思想得到了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热情支持。2008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在日内瓦召开了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主题是“全纳教育:未来之路”,旨在探讨如何促进以教育公平与平等为基础的全纳教育的发展,政府应在促进全纳教育发展方面发挥何种作用等问题。大会分析了全纳教育的发展状况,深化了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应用,并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年的《全纳教育指南:确保全民教育的通路》,其对全纳教育的定义是:“全纳教育是通过增加学习、文化和社区参与,减少教育系统内外的排斥,应对所有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并对其作出反应的过程。以覆盖所有适龄儿童为共识,以常规体制负责教育所有儿童为信念,全纳教育涉及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结构和教育战略的变革和调整。”

目前,全纳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已成为一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潮。世界许多国家在进行研究过程中,构建了全纳教育理论体系并初步形成流派,随之发展的课程教学也发生了一系列变革,教学制度、教学理念、教学实践的变革亦应运而生,这些对全纳教育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毋庸置疑,全纳教育倡导的让所有学生(包括严重残疾学生)享受平等的、有效教育机会,对现行教育体制中存在的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进行反思和变革,制定并实行新的政策等思想一直是大家所公认的全纳教育理念;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所有学生享有受平等教育的权利作为全纳教育的宗旨永恒不变。

2 倡导融合体育教学

2.1 融合体育教学的提出

没有任何一个政府或社会只关注普通教育的发展却忽视特殊人群对特殊教育的需要。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是协调发展的教育体制,这是不可争论的事实。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进一步深入,人们提出融合教育思想。从哲学意义上讲,“融合”源于“隔离”现象的存在,以及人们认识到“隔离”对人类发展的弊端,而产生“隔离”的原因则是人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因而,归根到底“融合”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差异。其发展经历了分隔式教育、最低限制环境及主流式教育、融合式教育三个历史时期,80年代中期,Will(1986)引入“普通教育尝式”(REI)即融合教育的早期概念。然而,融合教育的思想直到80年代后期才开始得到充分的重视。尽管融合教育在教育理念中起步较晚,但却被广泛运用,不仅在美国,连香港和台湾也把它深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中。在融合教育中,体育教育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台湾教育法规文件中明确规定,体育是必修课,残疾学生不得免修体育。那么究竟如何完成融合体育教学呢?残障学生进入普通学校普通班就读后,又该如何让他们与普通学生一起从事体育运动的学习呢?简单而言,就是在常规体育教学中进行特殊体育,即同一体育课堂活动中进行的个案体育教学。而融合体育教学就介于常规体育教学与特殊体育教学两者之间,他们之间关系如下图所示:

2.2 融合体育教学对象融合体育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践行全纳教育思想的体育教育活动。美国人Wiseman在1994提出特殊体育教学对象有:智力超常学生、智力低常学生、体带残伤学生、身有疾病学生、学习问题学生、其他特殊学生。因此,融合体育教学应该是包含班集体中所有学生的教学活动,这里不仅包括Wiseman提出的特殊体育教学对象,也包括正常体育教学对象中体育、智力各方面能力相近的学生。具体来说融合体育教学包含特殊体育教学(其殊体育教学远远大于残疾人体育教学)和常规体育教学。融合体育教学是让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享受平等的体育教育资源的教学活动。这种体育课堂反对因体质、运动水平差异所产生的歧视,平等地接纳所有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尊重差异、关注差异,因材施教,同时关注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发展,真正做到不遗弃、不放弃。

2.3 倡导融合体育教学的意义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将特殊学生囿于在一个特殊的教学课堂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些学生长大以后还是要面对社会、接触社会,当他们从一个隔离的“小世界”进入复杂的大社会时,在人际关系、合作与沟通等方面都会面临很多问题。融合体育教学有着常规体育教学与特殊体育教学共有的特点和优势。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让特殊学生回归到“普通轨道”上来,让特殊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普通”,将特殊学生的体育学习、人际交往及体育实践活动包含在普通学生的主流内。而全纳教育提出的“全员参与”,是个体作为社会一分子,以社会主人的身份参与自己的事情,目的是要改造这个社会。按照全纳教育的观点,所有学生都是体育教学的主体,都应积极参与和投入到体育教学过程来。“全员参与”反映了全纳教育的民主观。所以融合体育教学注重的是每位学生的运动参与,每一个人都是体育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感受这种民主体验,对学生以后走上社会以及改造社会具有极大的意义。

从教育学角度分析,将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融合在一起,这不仅可以降低对特殊学生的体育教育成本,让特殊学生有机会接触到较有天赋的教师,接受高质量的普通教育,使他们向着教育系统正向的改变,而且还能让所有人主动关心他人,让每个学生和同侪建立起新的社会关系。融合体育课堂通过各种体育教学途径和方法,促使班上少数体质、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和一些特殊学生在体育知识、体能、技能以及身心健康水平等方面与班上其他大部分学生相适应、相融合,打破年龄、性别、智力和身体条件等限制,为所有学生提供一个平等的受体育教育的机会,从而营造一个团结、友爱、互助、包容的体育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下,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之间可以建立多重价值观念,相互帮助、合作学习,不断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特别是可以让那些特殊学生享受到较高质量的体育教育,真正实现互利互惠的融合教育基本价值观。

此外,从法学角度分析,融合体育教学最大程度地尊重了人权。全纳教育核心理念是让所有人都享受平等教育的基本权利。融合体育教学提倡常规体育课堂应给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体育锻炼和学习机会,容纳所有的学生。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对象的多质化,教师常常忽视了对一些特殊学生(如肥胖、智障、残肢及患疾病限制运动的学生)的教学,或者将这些特殊学生与正常学生分开来进行教学。这种体育教学状况,已成为一种常态或者说是惯例,并逐渐习以为常。用社会学发展视角和人权观来看待现行隔离特殊学生的体育教育,毋庸置疑,这种做法是剥夺了学生受平等教育的基本权利。相反,融合体育教学则主张不管学生具有何种特殊性,都应尊重他们的受教育权利,其主张所有学生都融入普通体育课堂,享有平等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的学习,平等地享受体育教育及均衡地占有体育运动资源的权力,从而满足学生的各种不同体育需求。

2.4 普通体育教学与融合体育教学的比较众所周知,当前各级学校一般是按照行政管理方式将学生进行班级编排,即行政班,一般由四五十人组成,包括男生和女生。正常情况下,行政班所有学生是在一起上课,体育课也不例外。由于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年龄、体质等方面能力大体相近,普通体育课的课堂目标和体育教学内容相对统一,教师注重的是全班大多数人的体育学习目标和体育行为习惯的形成,在实施体育教学时,一般是关注学生共性的发展,如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状况,故而在教学上表现比较单一,只能让大多数普通学生达到目标要求。而少部分普通学生由于身体素质水平、兴趣爱好以及体育项目运动技能差异性等原因,不能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那些智力、体质、体能低下以及有运动障碍的特殊学生则更不能达到体育课的要求。他们好像游离于体育课堂之外,有的呆在教室,不去上课,有的即使到了体育课堂,也是在一旁见习或观看,老师出于安全因素考虑,亦不怎么过问。这样的体育课堂不仅没有促进这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无形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这些特殊学生似乎成了体育课堂教学的“盲区”。

融合教育要从理念走向实践,离不开课程的支持,而实施一个“适应多元差异的共同课程”,是融合教育的必然要求。体育课程也不例外,融合体育教学对象的多元性决定着融合体育教学课堂的多重属性。第一,融合体育教学课堂包括常规体育教学、特殊体育教学(特殊课堂、特殊学校)在内多个层次的课堂教学;第二,融合体育教学课堂经常采用适应调节性手段。如:常规体育教学中,学生能力相似,不怎么需要调整教学手段,而特殊体育教学中,不同个人问题,经常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第三,融合体育教学需应用更多相关学科知识。如:常规体育教学需要教育学、体育学、锻炼学、测量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而特殊体育教学则需要教育学、体育学、锻炼学、测量学、心理学、社会学、病理学、损伤学、康复学、护理学、生态学等学科知识和技能。这种多重属性决定着全纳体育课堂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体育教学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学生的实际体育需求,为此,我们提出融合体育教学。大量研究表明,残疾人应该也能够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平等的教育机会并不相互抵触。融合式体育教学不仅有利于特殊群体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其他学生的发展。从学生接受平等的教育机会方面来说,融合式体育教学尊重和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让所有学生在一个公开、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和锻炼,激发每个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体育运动能力,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全面进步与发展。这种赋予权利的巨大好处在于给了特殊学生个人很强的社会认同感以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并且帮助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潜能。从学生获得体育知识和技能方面来说,融合式体育教学为特殊群体学生提供了和其他学生同等的竞争机会和环境,为所有学生提供了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性的平台;从培养学生人格方面来说,融合式体育教学环境能够帮助特殊群体学生和其他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和合作,学会接纳、包容及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体育课堂的体育人文关怀与爱护。

2.5 融合体育教学——现代适应体育发展的趋势按照Tony booth的观点:融合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全体儿童的全面参与”,这一价值与平等、公平、尊重差异以及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社会等理念紧密相联。具体说,融合教育的理念是让有残疾的学生跟同龄正常学生一起在常规学校接受教育,促使他们适应主流学校的校园生活,发挥潜能,让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给残疾人提供最大的发展机会与空间,以实现残疾人的人生价值。而融合体育教学则起源于一个著名的布郎案例:1954年在美国堪萨斯州某一学校将身患残疾学生布朗放在特殊学校进行教育,布朗表示强烈反对,认为他没有享有同等受教育权力!但学校认为布朗享受了同等受教育权力!最后布朗家庭律师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申诉,美国最高法院认定该学校违背了每个人都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力!无有独偶,同样在美国,一个与融合体育教学紧密相关的案例,一名十四岁学生肖恩申请加入课外野营活动被拒绝,就因为他是弱智!而肖恩家庭律师认为肖恩有同等权力参加野营;但学校认为他不能!最终美国怀俄明州立法院认定该学校违背了美国残疾人同等权力法案!这些都是实施融合体育教学的法律案例。目前,发达国家均开始建立与完善有关融合教育的法案,如美国残疾人康复法(1973):消除歧视法;美国残疾人教育法(1975):公共教育法;美国残疾人权利法(1990):同等机会法;美国残疾人运动法(1995):公平参与法等都确定了融合体育教学的法律依据。

另一方面,个体差异存在于任何场景中是一普遍法则。即使是常规体育教学中也有:男与女,高与矮、快与慢、重与轻、强与弱、急与缓、好与差之分,还歧视什么带有残疾与不带残疾的学生呢?实施融合体育教学是人的多质性和体育多元性的必然要求。社会的多元化结构包含各类人群,决定着不同人个体的多元体质,表现出不同的身体条件;体育运动项目的多元性以及每个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能力的差异性决定着体育课堂的多重属性,这些特点呼唤着一种既适合普通学生又满足特殊学生共有的体育课堂教学,融合体育课堂教学就是二者的结合点。与此同时,在特殊学校或者是特殊体育教学中,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特殊性,缺乏严谨的体育教学目标和计划,教学方案和措施缺乏参考点及过份主观等因素,导致出现了特教师资不足以应付诸多特殊学生体育需求的现象。所有这些缺陷可以通过融合体育教学给予弥补,从而使得融合体育教学成为一种新型体育教学方式被人们所倡导与接受。

3 融合体育教学的实施策略

融合教育是让所有学生有权利在最少限制的环境中掌握知识、获习技能,特殊学生也是班上的一员,学生良好的学习应以单一教育系统替代普通、特殊二分的教育系统,而且通过家长、教师、学生交互影响的力量来促使融合模式比分离模式更易成功。在群体体育教学课堂上,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的“融合”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常规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学生学习策略一直没有变化,难以满足学生多样性的特殊需要。教育体制的单一,缺乏变化,已成为实施融合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障碍,为此改变普通的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系统化、整体化的融合体育教学体系,在常规体育教学中对特殊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融合体育教学体系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践行融合体育教育思想,根据具体学生个性特征设置体育知识结构和技术、技能水平,设计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统一整体。

3.1 对体育教学进行“通用性设计”Marc Harrison是“通用性设计”的奠基人,他提出“设计为所有能力水平的人”的观点,“所有能力”包括能力衰弱的老年人、能力不足的儿童、能力缺失的残疾人。“通用性设计”开始主要是针对所有人使用产品或环境的设计。“通用性设计”集中体现了能够为最大范围内不同能力的人们所使用的产品与服务的一种观念或哲学,它的概念已摆脱了仅为少量特殊群体提供特殊服务的传统范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融合性和创造性的思维。为了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并对课程进行统性设计,美国应用特殊技术中心了学习的通用性设计指南(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UDL1.0),经过通用性设计的课程可以增减,甚至可以取消课程,不断地对课程进行“修补”用以适应困难,从而满足所有学生(包括残疾学生)的教育需求。

在大班额的集体中伴有少数特殊群体学生的情况下,体育教学往往比常规体育教学更艰难、更复杂。学习“通用性设计”理念无疑是解决这种困境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一方面它考虑到大多数学生集体的需求,设计统一体育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它通过创建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设计灵活的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促进个体学习的进步与发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尽管体育教学内容是“通用性设计”、是统一的,但针对特殊学生实际情况,在身体练习,技能学习、成绩评定标准等方面还是灵活性的区分开来。既不将统一的教学内容“隔离”特殊学生之外,又让所有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全班所有学生中平凡的一份子。

3.2 制定个别化的体育教学方案

融合教育并不排斥个案教育,相反包容个案教育。融合体育教学对象是包括特殊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因此在注重学时,也要重点关注和满足特殊群体个性的体育需求。特殊群体学生就其自身而言,他们在心理素质方面具有与其他同学不相同的特点。一般来说,他们自身的消极情绪是困扰他们前进的“天敌”。个案体育教学的本质强调尊重人和人的个性,强调个性体育潜能和优势的发掘、发展,让每一个个体找到自己的体育专长。当他们情绪低落时,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理解,期待与信任。当他们努力进步时,根据“霍桑效应”,在成功处激励。

个案体育教学就是按照特殊学生个人教学计划而进行的体育教学,个人教学计划包括:学生资料、测评方法、学生类型、教学时数、现时水平、年度目标、短期目标、评价周期等。特别是一些带有残疾的学生一般都有自己的具体问题。如针对一名患肌肉萎缩症的学生,他的个人计划目标是减慢肌肉萎缩进程。在融合体育课堂,教师可以让他个人选择轻阻力性力量练习;患二型糖尿病学生,个人计划目标是降低体内血糖水平,教师可让他进行中强度性走跑练习;患重度关节炎学生,个人计划目标是提高关节灵活范围,教师则可指导其进行缓慢充分伸展等练习。由此可见,个案体育教学目的就是针对特殊学生实际情况,实施个人体育教学,满足个案学生的特殊需要。

3.3 对特殊学生进行差异体育教学

融合体育课堂的教师和所有学生都要尊重并接纳学生的差异性。融合并不是排斥差异,相反融合是尊重与包容差异,并依据学生个性特征采取差异教学。差异教学是指将学生的个别差异视为教学的组成要素,教学从学生不同的准备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与成果,最终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差异。教学内容的差异涉及若干个元素,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主要包括概念、原理或法则、活动、技能和情感态度。在差异体育课堂教学中,依据学生(特别是特殊学生)智力、体力、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适时调整体育教学内容是获得体育教学成功的关键。差异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受到整个教学计划的宏观控制与学习目标微观调整的双重作用,因此要保持宏观与微观的协调一致至关重要。既要保证宏观体育教学计划中绝大多数学生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又要充分照顾特殊群体学生体育学习目标的达成,根据特殊学身体状况、生心理特征、体能特点和运动水平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调整,以满足他们对体育教育的需求。

其次是教学过程差异。体育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普通体育教学通常采取行政班级授课,其特点是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如教学内容、目标、方法与手段的统一等),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应有的体育学习和锻炼,从而影响了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运动技能的形成和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为了克服这些缺陷,融合体育教学主张加强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特殊学生之间的差异既包含生活经验和体育知识方面的差异,也包含智力、认知水平以及运动能力方面的差异,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体现这些差异性,可将全班学生按照体能、运动技能水平进行分组,如:将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相近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这样全班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教师就可以在班上体育骨干帮助下,针对每组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得每个学生都取得发展与进步。与此同时,既要根据大多数学生体育能力和运动水平,选择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教学方法,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针对个别学生因材施教的体育教学方法。如对智力水平较低的学生要使用更多分解法和直观的动作示范,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掌握动作要领、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在进行练习时也要多加帮助与辅导。对患有疾病有运动限制的学生,多采用保护与帮助,减轻运动负荷、运动量,减少运动幅度和难度等方法,引导他们克服困难,获得成功,体验体育成功的快乐。同时,教师还应专注学生的能力,而非学生的障碍,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体育能力的基础上都得到进步与发展。除此之外,学生之间也要承认彼此的客观差异性,在体育学习和竞赛中,相互保护与帮助、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第三是教学评价差异。融合体育教学差异评价是在尊重学生智力、体力、运动能力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对学生体育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的、动态的评价。差异评价的前提和基础是对特殊学生原有的体育知识、技能的前期诊断。通过调查、访谈、测量与测试等手段进行预期诊断,掌握特殊学生的体育功能性差异,然后分析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兴趣和体育水平提供一整套方法并选择体育知识、技能建构模型来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融合体育教学差异评价的关键是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形成性评价,即在学生完成体育目标任务的课后评定。评价时要顾及大多数学生的客观实际,确定统一的体育学习评价标准,又要考虑学生在体能、技能、兴趣等个性方面的差异,关注学生个人自我体育学习前后的发展与变化,建立学生学习进步档案,制定出个性化的评价标准。总之,融合体育学习评价始终是以人为本、以尊重所有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淡化学生之间的评比,帮助学生学会将课程目标和自己的过去进行比较,并在比较中客观地了解和评价自己,从而为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

3.4 加强体育教师培训与合作融合体育教学需要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沟通和协作,因此要切实加强体育教师与特教教师之间彼此的合作,相互学习,满足所有学生的体育需求。每个学校尽量配备特殊教育专业的老师,并对相关授课的体育老师进行辅导,在了解“特殊”学生的特性之后,提出注意事项,“对症下药”进行施教。鼓励体育教师经常参加有关特殊教育教学及融合教育教学的在职培训和学习,不断积累融合体育教学经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体育教师培养方面,高校也应最大限度的利用仅有的特殊教育课程帮助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优化教育资源。

3.5 营造和谐体育课堂氛围,加强同伴间的互动与协作融合体育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将不同身体、心理和运动技术水平的学生(甚至是残疾学生)融合在一起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成效,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全面提高,需要营造和谐体育课堂氛围。在融合体育教学课堂中参与者没有“你”、“我”、“他”的概念,只有“我们”的概念,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一份子。体育知识、技能学习的过程既是营造民主、平等、欢迎接纳所有学生的过程,也是所有学生感受个体独特的身体、心理体验并与他人共享成功的过程,更是他们受欢迎、受尊重的过程。针对班上不同的特质学生设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以同伴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建立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保护,相互帮助,共同排除体育学习中各种障碍的合作学习模式,鼓励同伴互动学习、相互接纳,让他们融入到集体学习中来。同时对所有学生都寄予希望,将“特殊”一词看作人类差异的一种正常现象,不歧视和排斥任何有运功障碍的学生。

3.6 加强学生心理疏导无论是体质还是技能的差异,抑或是心理的缺陷,教师都要对所有的学生同等要求和对待,从内心给予关怀,并努力做好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转化工作,在体育学习和心理上进行同位鼓励和支持。有意识减弱其群体心理的边缘化趋势,弱化普通学生的优越感和排斥心理,进而实现两个群体间的心理沟通与融合。

4 结语

第9篇:融合教育概念范文

一、行动研究的背景

德才中学是一所以农民工子女为主体的初级中学,倡导融合教育是该校一贯的教育理念,学校为此还开展了单独编班和混合编班的实验尝试。德才中学的融合教育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我来自农村,我很优秀!”“尊重、平等、欣赏、融合”。为了深入探索在班级层面开展融合教育的具体策略,王一凡老师以行动研究者的身份走进了德才中学,成为一名农民工子女班的副班主任及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任课教师。作为教育部―世界银行合作课题的重要参与者之一,王一凡老师的研究成果为整个项目提供了宝贵的案例经验,也为相关理论探索带来了一定的启示。本文以王老师的项目研究成果《花开有声:我在农民工子女班当副班主任》一书为素材,并结合项目组在武汉进行的相关调研,对王一凡老师针对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问题在课堂层面进行的实践进行总结与分析。

二、问题情境与干预策略

王老师在《花开有声》的前言中写道:“历时一年的一线教学实践,给了我走近、了解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机会,并为实施系列干预策略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王老师既是实践者也是研究者,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他是一个负责任的班主任;与此同时,他还始终在分析反思农民工子女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王老师和七(7)班的班主任赵老师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每当遇到困难,赵老师都会及时和王老师交流;而赵老师所具有的一线经验也在解决问题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总体来看,这项班级层面的行动研究发现并解决了以下问题。

1.农民工子女自信心不足

七(7)班一共有47位学生,来自5个省24个州县。王老师发现,这些孩子在对于家乡和自身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

首先,尽管孩子们内心里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乡,但因身处大城市,能处处感受到城乡的差别,内心又会有冲突感,不敢将自己对家乡的感情表现出来。王老师就利用讲授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机会,让大家共同仿编教材介绍自己的家乡,并组织了“美丽家乡”展示会。之后,班里又开辟了“美丽家乡”园地,以展示孩子们对家乡的眷恋,很多孩子都惊喜地发现原来自己的家乡也很美丽。事实上,融合教育的核心就是要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尊重多元文化的环境,让他们增强对自己的积极认识,进而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其次,“农民工子女”的身份也让孩子们产生了不如城市学生的自卑感,主要表现在行为比较拘束,胆子也不够大。王老师认为,孩子们自身还有些胆怯,而集体亮相有助于提升他们展示自我的勇气,于是安排了集体晨跑活动。刚开始同学们还能自觉参与,但很快一部分同学就坚持不住了。王老师和班干部商议后,举行了这样一次讨论会:“人生的路上,能不能停下我们的脚步?是什么羁绊了我们前行的脚步?”当知道有的同学是怕别人嘲笑他们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时,王老师告诉大家“操场犹如人生赛场”。他感觉到,集体晨跑能激发起大家的上进心和拼搏精神。

当“美丽家乡”成为教室墙面上的一抹亮色,集体晨跑也成为校园中的一道风景的时候,孩子们对自己的看法也跨越了一些常见的刻板印象,开始从自卑拘束转变为自信大方。初来学校时,同学们不敢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于是王老师倡议:凡是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大家都用掌声给予鼓励。随着掌声的不断响起,同学们慢慢建立了自信,而且“这种自信不断地相互感染,彼此传递”。再有,当看到同学们只在班级前面的空地上打羽毛球,而不敢到教学楼前面的广场上玩的时候,王老师就和大家一起玩。并且在玩的过程中,自然地将场地范围扩大。王老师认为:“他们扩大的不仅是打球的边界,还有心灵的半径;他们缩短的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更是与老师、与城市学生、与这座城市的心理距离。”

王老师发现,从形成集体归属感再到每个人都找到自信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应当说,是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带给每个人自信,这对于初到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尤其重要。

2.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差问题

王老师在书中提到了令人担忧的作业现象。如初一上学期,尽管老师们付出了很大努力,但班上抄袭作业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而且作业的完成质量也不够好。寒假开学后,老师发现四门功课都没有完成的有19人,还有5人的作业是请人的,另外有3位同学竟然将作业本撕了。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和每个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如对于三位作业本被撕了的同学,王老师首先弄清楚真实的原因。他和班主任赵老师没有过多批评这些同学,只是要求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补上自己的作业。当同学们都完成了寒假作业后,班里召开了“我们的寒假作业”主题班会,分享了大家在此过程中的想法和思考,也奖励了作业写得好的同学。之后,同学们对作业的态度逐渐地发生了改变,作业的完成情况也比以前好多了。这个案例显示,一些农民工子女课外得不到父母在学业方面的督促和帮助,教师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况多和家长沟通,帮助学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

另外,有些学生在家乡没学过英语,来到武汉后在英语学习上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也有一些学生是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了困难。这些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致使班里的课堂纪律一度出现了问题。一位同学在周记里写道:“老师,我不想上课说话,但是管不住自己,因为数学与英语我听不懂。”还有学生说:“老师,其实我也很难受。”这些话语引起了王老师的思索,他认为应当针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需求提供分层学习机会,而且要给予学业困难学生更多的关爱和鼓励。

3.自我身份认知上的困惑

王老师了解到,班上的47位学生,有9位在武汉市读的小学,16位是在家乡读的小学,其他的则随父母辗转过很多个地方。王老师上历史与社会课的时候,发给每个人一小张白纸,请大家绘制一张自己的名片,要求是:“让我们彼此一下子能认识对方,并留下深刻印象。”同学们设计的名片各有特色,有的是一首打油诗,有的是一幅画,有的是对未来的畅想。一位叫阿娟的女孩首先介绍了自己的名片:“我在上面画着星星、月亮、太阳与‘0’,星星代表我妈妈,她每天要起来很早去卖水果;月亮代表我姐姐,她每天都要学习到很晚;太阳代表我爸爸,他是一个泥瓦匠,他给别人造房子,遮风挡雨,也是我们家的支柱;‘0’则代表我自己,现在不能给家里做任何事,学习也没有搞好。”说完后她就低下了头。这时教室里响起了同学们的掌声,王老师问大家:你们为什么给阿娟掌声?有的同学说,“她第一个介绍自己的名片”,“她的名片很有创意”。也有人说,“她深知父母的不容易”。王老师顺势解读了自己对“0”的看法,认为“0”的意义很丰富,它可以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也可以是一个新的开始。而阿娟今天第一个发言,就是实现了“0”的突破,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农民工子女一般来自多子女家庭,而且家庭的生活负担比较重;来到城市后,能更深切地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甚至也会对城乡差异产生更为具体的感受。这些变化会对他们的自我认知产生影响,其中既有积极的方面,也会有消极的地方。以阿娟为例,她对于家庭的爱和责任是同龄的城市儿童不具备的,但与此同时,她也背负着更大的压力。

王老师在实践中感觉到,农民工子女来到城市后,还可能会因为与父母的代沟问题而产生一定的怨恨情绪。如同样是过生日,家庭条件好的家长会给孩子庆祝一番,但有的父母却忘记了自己孩子的生日。面临这样的情境,一些孩子心理上会有冲突感,甚至会对父母产生误解。

另外,王老师发现,自己的班上有30位男生,17位女生。女孩子们普遍觉得自己的父母重男轻女,家中存在男孩子被娇宠、女孩子家务负担重的现象。对此,王老师提出了“穷,不养娇子”的观点。王老师还有针对性地对男孩子进行了劳动技能教育,并通过班会提醒家长改变自己的教养观念。

以上实例说明,农民工子女的自我认知过程有其独特性,而且心理上也会有比较强的冲突感。教师要敏锐地发现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帮助学生悦纳自我及其家庭。

4.与城市的融合问题

王老师发现,同学们虽然来到了武汉,但活动范围比较有限,对城市资源的利用更是不足。为此,王老师利用自己的各种朋友资源,拓展了孩子们了解武汉、接触武汉市民的机会。如组织大家游览华中科技大学,请大学生志愿者和大家交流,安排公益电影。在七(7)班教室的墙上还贴着一首诗:“身上穿着破棉袄,一直往前跑……不要害羞,越过沙丘,前面就是绿洲。”这是电影《乡村女教师》中的一首诗,是王老师的一位书法家朋友送给同学们共勉的。

三、融合教育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在课题组的基线调查中,很多老师认为农民工子女最有优势的地方是吃苦耐劳、自理能力强、节俭;最不足的方面是见识少、自信心不足、交际能力弱等。王一凡老师在行动研究之前对七(7)班开展的心理健康调查也显示,学生们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学习焦虑感比较强,交际能力也比较差。针对这样的情况,融合教育实践需要解决学生与自我、家庭、班级、社会的积极互动问题。

1.尊重并接纳学生的多样性

与普通孩子相比,农民工子女有着不同的就学和生活经验。如果将这些经验看做教育资源,就会挖掘出很多有价值的内容。王一凡老师的成功之处,恰恰是尊重并接纳了学生们的多样性。他所设计的“美丽家乡”展示会,给自己做名片活动,甚至他对于学生没有按时完成寒假作业的处理办法都反映出一个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理解和关爱。另外,教师也要意识到,农民工子女的家长也有其特殊的优势。农民工在城市打拼不容易,他们的辛苦努力需要得到孩子们的理解,他们的创业精神也需要孩子们去继承。此外,农民工子女的家长也有城市家长不具备的一些能力,如七(7)班图书角的书架就是一位家长义务做成的。

2.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

农民工子女来到城市后,对自己的家庭、对自身、对所处的城市经历了一个再认识的过程。来到城市之前,幻想着城市的高楼大厦,但来了以后却只能居住在环境较差的城乡接合部。此外,面对早出晚归的父母,孩子们也会产生复杂的心情。一方面,他们因父母忙于生计很少有时间陪他们而心生抱怨;另一方面,孩子也因无法分担父母的压力而愧疚。王一凡老师清楚地知觉了学生们心理上的这种冲突感,并利用多种方式调整学生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例如,同学们办了一份给家长的报纸,名为《我们的成长》。其中有一个栏目是“我们的座右铭”。学生们在其中写道:“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农民工子女需要解决的另一个困惑是如何确定自己的理想。如果理想定得太高,有的同学会感觉离自己太遥远;而定得低了,又怕人瞧不起。如七(7)班教室的墙上,有一个“梦想园地”,孩子们有的想当老师,有的想当厨师、裁缝、警察,还有的想当明星。王老师积极地肯定了同学们的想法,告诉大家理想没有高下之分,重点是朝着理想去努力。

3.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形成的主要基地。王老师提出了“无论我们来自何方,追求进步是我们共同的愿望”的班级建设口号,并从班级文化的精神层面(如班级目标、班级道德、班级舆论、人际关系和班级风气等)、制度层面(如常规管理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物质层面(如室内环境的布置等)尝试进行了班级文化的建设。“我来自农村,我很优秀!”就彰显其中。

4.扩展学生与社会互动的机会

表面上看,农民工子女来到城市后,就可以接触到城市的各类教育资源。但实际上,根据王老师的观察,情况远远不是这么令人乐观。由于父母早出晚归,家里生计也比较艰难,农民工子女往往很难充分地走进城市。于是王老师带领学生游览风景名胜,参观大学,请志愿者到班级做辅导。经过王老师的穿针引线,学生们获得了很多体验性学习机会,甚至当教育部和世界银行专家参观德才中学时,王老师都会请他们和自己的学生对话交流。王老师认为,其实社会上有很多热心人都希望能帮助到这些初到城市的孩子,他起到的就是桥梁的作用。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