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森林防火基本原理范文

森林防火基本原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森林防火基本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森林防火基本原理

第1篇:森林防火基本原理范文

关键词:生态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S718.45 文献标识码:A

1 生态林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生态林业建设是建立在经济学和生态学基础上的一种林业生产方式,它是包含了多方面的知识和内容的可持续发展工程。这一工程是保证在破坏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多样性的基础上,向林业系统中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提升生态林业系统的生产力和输出。在进行生态林业建设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1优化组合

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不同物种之间的组合,保证林业物种之间的搭配可以实现相互之间的促进和支撑,最终实现共同发展成长的目的;

1.2因地制宜

生态林业建设应该遵循基本的生物和环境原则,合理的规划设计林业系统中的生物种群,做到林、渔、牧、农有机的结合,保证林业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结构;

1.3重视效益

应该在保证生态林业系统承受范围的基础上,尽量将生态林业的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而获得最大化的产出;

1.4综合发展

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应该从生态环境的基本原理出发,构建起多树种、多林种以及多层次的复合林业生态系统。

2 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的有效对策

2.1 依法实施生态林业建设的保护

不断加强对各种森林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而提升普通群众的森林保护和生态意识,积极推进依法护林进程。逐步健全森林执法体系,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提升执法的水平和力度,通过各种相关法律法规来对森林的资源和动植物进行保护管理,对各种乱砍乱伐及违法狩猎活动进行严厉的打击。此外,对各种森林防火防治病虫害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对各种火灾及病虫害危害消灭在萌芽阶段。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宣传建设,将生态林业保护纳入到法制化的正确道路上来。

2.2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发展观念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前社会及经济发展对生态林业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生态林业建设作为生态环境发展的基本内容,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在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充分融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保证社会经济文明建设以及环境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充分保证环境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目标,从而实现人们对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又不会对子孙后代对生态环境的需求产生影响。在林业生态补偿制度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立以林业生态补偿促进生态发展的林业保护思路,是对我国滞后的林业产业市场完善和传统林权保护的变革。

2.3 充分利用科技来提升生态林业建设的成效

在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林业科技创新及产业技术提升的作用,建立起一套生态林业建设创新体系。

2.3.1建立相应的林业科研服务体系,加大对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研究,并重视其推广应用过程,保证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和转化成果;

2.3.2建立生态林业建设与产业建设的实验基地,对相关的科研人员及技术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培训,并鼓励科研技术人员通过技术承包、咨询、参股、创办企业等方式来直接参与生态林业建设,从而使新的生态林业建设技术得到最大化的推广和应用;

2.3.3不断加强与先进国外经验技术的交流合作,通过技术及观念的引入,使生态林业建设结构趋于科学合理,提升生态林业建设的整体质量,

2.4 不断完善林业生态补偿配套措施

一般而言,相关政府具有财政预算和转移支付的能力,所以,可以利用以下的方式来完善林业生态补偿配套措施:建立相应的政府财政预算制度,在相关的财政预算项目中增设林业生态补偿预算项目,从而哼财政支出中有稳定的林业生态补偿支出;利用政府的信息资源,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国外政府的优惠贷款和援助;财政转移支付,将林业补偿机制列为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支持对象。把因林业生态补偿而造成的当地财政减收,作为安排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重要因素。

2.5 加快速生丰产用材林产业建设

按照“区域化布局,定向化培育,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原则,坚持发展乡土树种和引进外来树种(杨树、日本花柏)相结合,新造林和改造现有林并重,采取有效的经营方式,确保基地相对集中连片,形成以大基地带动大企业,大企业带动大产业的发展格局。

总之,我国的生态林业建设是一件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我们应该积极努力探索更好的建设我国生态林业的方法策略,以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韦忠儒.谈谈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5).

第2篇:森林防火基本原理范文

    林业标准化体系包括2个部分,即林业标准系统和林业标准化运行系统。林业标准化运行系统是个动态系统,负责标准的制修订、实施、评价、监督等职能,如果只从静态上看,林业标准化运行系统可以看作是林业标准化组织机构系统。此外,林业标准化科学理论系统蕴含在整个标准化系统之中。林业标准化系统总体结构见图1。林业标准化运行系统按照其子系统的职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制修订子系统、实施子系统、监督子系统、评价子系统,科研子系统等(图2)。上述结构还可以作进一步的细分,并且对子系统及子系统间的连接(关系)赋值,转换成集合或矩阵,作进一步的系统分析[1-12]。

    2林业标准体系简介

    林业标准体系从宏观描绘出了林业标准化活动范围和总体发展框架蓝图,能够反映林业标准发展水平,能够看出林业标准化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为安排标准化工作提供主攻任务和依据。同时,通过林业标准体系框架蓝图可以提出需要制定的标准种类和数量,避免计划的重复性和盲目性,加快林业标准的制订速度,并不断完善,使林业标准体系更加适应时展的要求,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2.1林业标准体系层次划分林业标准体系的层次划分,不同学者所处的领域不同,划分的方法就会出现差异。一般情况下,根据林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按照林业生产过程,把林业标准化体系划分为四级。如果林业标准在整个标准体系中所在分类地位为“纲”,则林业标准”纲”下的四级分别为目、科、属、种,分别对应林业标准的一级标准(专业分类)、二级标准(学科分类)、三级标准和四级标准。

    2.2林业标准体系结构依据林业标准体系的层次划分,可以绘出林业标准体系结构图(图3)。依据标准类别,林业标准、体系可以分为质量标准、岗位规范、技术规程、基础标准;依据林业工作过程,分为营林标准、森林保护标准、森林工业标准、林业管理标准;依据森林产出产品,可以分为森林环境标准、木材产品标准、森林化工产品标准、森林食品药品标准、林业机械器具标准。林业标准体系的划分不是唯一的,各类别之间的界限不一定明确,有的标准可能横跨几个类别。

    2.3林业标准体系要素林业标准的产生与林业生产过程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一项林业标准可以简单地认为就是某一个林业生产过程的要素化描述,对于复杂的林业生产过程,还可能是几个林业标准的并集或交集。因此,林业标准体系要素可分解成林业生产过程要素、林业生物特性要素、林业投入品要素、林业环境要素和林业管理要素5个方面。林业生产过程要素主要包括营林生产技术规程、生物灾害管理规程、林用设施建设技术规程、风沙治理技术规程、野生动物保护技术规程、森林公园建设技术规程、自然保护区建设技术规程、森林防火技术规程、野生动植物繁育技术规程、林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林产品包装和标识标准等方面。林业生物特性要素主要包括林木花卉种子质量标准、林木花卉种子繁育(包括组织培养、转基因等)技术规程、野生动植物品种质量标准、野生动植物品种繁育(含转基因)技术规程等。林业投入品要素主要包括林用肥料(化肥、液肥、叶面肥、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产品质量标准、使用技术规程,林用农药产品质量标准、使用技术规程,林用机具产品质量标准、作业技术规程,野生动物饲料产品质量标准、使用技术规程,野生动物饲料添加剂产品标准、使用技术规程,林用兽药产品质量标准、使用技术规程,森林资源监测设备质量技术标准、操作技术规程等。林业生产环境要素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环境、水资源、光热资源、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及野生动植物繁育环境要求标准、林区能源建设标准、森林生态环境安全性评价技术标准、森林工业环境安全标准等。林业管理要素包括:林业基本术语、林业岗位规范、森林生态保护执法规范、林业检验鉴定技术规程、林业资质认证规范、林木材积表、森林资源评估技术规程、森林灾害评价技术规程、森林灾害监测技术规程、森林资源开采(林木采伐及其他野生动植物采挖、猎取)技术规程、林地管理规范等。

    2.4林业标准体系核心内容林业标准体系的核心内容首先是森林保护技术规程,其次是营林技术规程,再次是森林工业标准中的林产品质量标准。只有森林保护技术规程制定得切合实际,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施起来林农易于接受,那么设定的森林保护目标才能实现,才能保证森林生态安全。只有营林技术规程制定得科学、简单易行、具有先进性,才能实现森林资源的稳定与增长、森林资源质量的提高,才能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才能为林产品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只有林产品质量标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且与国际标准接轨,才能保证林产品安全,促进林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才能提高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由此可见,这3个标准是保障生态安全、繁荣生态文化、发展林业产业的基础性标准,是整个林业标准的核心。林业工作管理标准等则是围绕这3个标准,根据林业发展实际,充分考虑林业生产过程中各管理要素和森林生态特性,建立在科学、适用和对现代林业的发展有指导作用的基础上,从战略的高度解决林业发展存在的难题。

    3我国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依据与对策

    3.1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依据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主要依据是:①国家法律法规;②林业法律法规;③标准化法律法规;④国家标准;⑤国际国外先进标准以及标准化管理经验;⑥其他行业标准和地方、企业标准中可供采用的先进成果;⑦林业标准化过程中的先进成果和经验;⑧国外先进的林业标准化研究成果;⑨先进的林业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⑩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市场化经济水平与消费动态、国际贸易动向等。其中①~④为硬性依据,林业标准化活动不得与之抵触。其他依据均为软性依据,是提高林业标准化水平的主要渠道。

    3.2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对策林业标准化就是以森林保护技术规程、营林技术技术规程、森林工业标准为基础,以产品标准为形式,以林业管理标准为手段,建立完善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为辅,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林业标准,满足我国林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做到林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标准可循,促进我国林业发展。①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逐步完善我国林业标准体系统筹规划,对林业标准制修订的近期、中期、长期计划统筹规划,逐步完善,确保标准制定的科学性、适用性和超前性要求。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从当前关系到生态安全、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以及涉及到国计民生、人民生命安全林产品的质量标准、林业管理标准制定为重点,分类制定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在总结我国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的生产实践基础上,积极引进吸收转化国际国外先进标准,使我国林业发展与国际接轨。对于林产品标准,包括森林工业产品,要围绕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重视研究采用高新技术,提高产品档次,开发一些质量高、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的林产品标准,通过林业标准化协调消费、流通和生产之间的关系,为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打下基础。②由上到下,有序推进,逐步建立我国林业标准化体系。首先,加强国家级和省级林业标准化机构建设,建立常设的标准化制修订、实施与监督机构,负责林业标准制修订、实施、监督;建立标准化信息管理中心,负责标准化信息、咨询与标准化反馈信息处理;建立林业鉴定与评估认证机构,负责林业有关认证、监测、检验、评估与鉴定工作。其次,加强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林业技术推广和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将林业标准化工作纳入林业技术推广和行业行政执法日常林业工作中,使得林业管理工作规范化,林业先进技术得到及时推广。再次,加强林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在农林院校林业类专业中增设林业标准化课程,组织有关农林院校、林业研究院所开展林业标准化科学研究,提高我国林业标准化研究水平和人才队伍的实践能力。③多措并举,循序渐进,逐步推进我国林业标准化工作。首先是加强林业标准化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使林农了解林业标准化,尤其是要通过宣传,强化领导和林业管理工作者林业标准化意识,在林业工作者中普及标准化知识。其次,将林业标准化工作融入林业日常工作中,尤其是要将各种林业行政执法、林业项目工程建设以及其他行业的涉林项目工程,纳入林业标准化管理,这样不但规范了林业行政执法和林业项目工程管理,提高了林业行政执法水平和林业项目工程建设质量,也促进了林业能力水平的提高,还大大促进了我国林业标准化进程。再次,加强林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通过林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的示范效应,起到林业标准化榜样和带动作用,有利于林业标准的实施;通过林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实施试验,及时发现林业标准化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林业标准的修订,有利于提高林业标准化管理水平。最后,加强林业鉴定与评估认证工作,尤其是要加强对林业孟杰:我国林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技术等级、林业劳动技能等级、林产品质量等级鉴定认证工作,加强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与监察工作,加强林业岗位责任规范实施与监察工作,加强林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与监察审计,从制度上规范林业工作,促进我国林业标准化进程,提高我国林业现代化水平[5-11]。

    4我国林业标准化体系的管理林业标准化体系的管理包括林业标准的制修订、实施、评价和监督。林业标准化全过程是在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和林业法律法规约束下,结合林业的特点展开的。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