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老年人的护理知识范文

老年人的护理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年人的护理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老年人的护理知识

第1篇:老年人的护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 认知功能;老年认知障碍;安全护理;老年痴呆

AD, 即老年性痴呆, 是现阶段全球老龄化的一种现象。老年痴呆所导致的功能缺陷会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而逐渐明显, 其病死率极高。目前还缺乏有效治疗老年痴呆的特异手段, 但是, 安全护理能够使老年痴呆病程得以延缓, 同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50名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认知障碍患者, 其中有36名男性, 14名女性, 平均年龄为(71.3±6.9)岁, 通过CDR(痴呆评定量表)评分结果, 有23名患者为轻度老年痴呆, 18名患者为中度老年痴呆, 9名患者为重度老年痴呆。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加强患者管理, 避免患者迷路走失 所选取的50名患者中, 有23名患者为轻度老年性痴呆, 具体表现为轻度定向力障碍与记忆力衰退。18名中度老年痴呆患者具体表现为判断力与定向力障碍, 记忆力减退。为此, 临床护理人员必须限制轻度老年痴呆患者单独外出, 若患者必须要外出, 则必须在其口袋中装写有联系方式与疾病的卡片。将陪护卡发给中重度老年痴呆患者家属, 让其了解患者必须要由专人陪护。

1. 2. 2 病区内设防滑标记 护理人员应随时保持患者活动区域地面干燥平坦, 并于卫生间设置防滑垫, 保证走廊与浴室设有扶手。保证患者衣裤合身舒适, 鞋子合脚轻便。对于尿频与反应迟钝的患者, 在其入睡前, 为其将夜间需要使用的便器与物品准备好[1]。在本组患者中有6名患者长期卧床, 所以护理人员给予其全天安全护理服务。1名患者存在焦躁不安的情况, 时常会担心氧气瓶会爆炸, 为此, 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耐心、认真解释, 并在氧气瓶上罩绿色布罩。

1. 2. 3 确保患者安全服药, 避免患者漏服或者误服药物 对患者进食情况进行认真观察, 提醒轻度痴呆患者要细嚼慢咽, 防止患者液体与固体食物同时吞食, 避免患者出现窒息情况, 告知中度老年痴呆患者进食糊状食物, 不能进食干硬或者汤类流质性食物[2]。对于吞咽比较困难的患者, 要实施鼻饲流质, 对患者给予鼻饲流质前, 需要摇高床头35°左右, 依照患者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进食指导。

1. 2. 4 饮食安全护理, 避免患者出现误吸、呛噎 所选取的50名患者中, 有一名中度老年认知障碍患者藏药, 而且有两次出现漏服药物现象。所以之后规定由临床护理人员对所有认知障碍患者口服药实施按顿送服, 并做到发药到口, 对于存在自杀倾向、幻觉以及抑郁症的认知障碍患者和不配合服药的患者, 不仅要督促患者服药, 同时还要让患者张开嘴, 确定患者是否真的咽下药物。

1. 2. 5 加强皮肤护理 在重度老年认知障碍患者中, 经常会发生皮肤受损的情况, 因为患者感觉比较迟缓, 而且无法对自身受压多导致的不适进行正确表达, 所以极易出现擦伤或者压疮情况, 所以在患者入院时, 护理人员要对其作相应的压疮风险评估, 针对风险程度的差异性, 制定有效安全护理措施。定时对长期卧床患者翻身拍背, 而且在翻身过程中不能硬拉、硬推、硬扯, 避免擦伤患者皮肤。确保患者所摄入营养充足, 以加强患者机体抵抗力。

2 结果

对患者实施安全护理后, 患者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得分下降比较明显, 与护理前相比,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老年痴呆属于一种精神衰退、认知功能障碍以及行为异常的进行性慢性疾病, 如果不能对次病情实施悉心护理, 就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缩短患者生存期限。所以, 掌握好老年痴呆及时性、个体化以及有效性护理原则, 联合患者家属积极做好老年痴呆患者安全护理, 能够有效延缓患者病情, 使患者残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提高患者的日常社会适应能力[3]。很多家属不重视老年痴呆病情, 决定导致此疾病的主要因素是衰老, 所以, 忽略了患者日常功能训练与治疗, 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

因为目前我国的老年福利与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 要让老年痴呆患者长期住院几乎不可能, 所以, 多数时间老年痴呆患者都是由家属护理。本研究中, 临床护理人员一方面要做好认知障碍患者的安全护理, 另一方面还要重视社会与家庭功能的发挥, 为老年痴呆患者营造一个安全、积极而且温馨的治疗环境, 对老年认知障碍患者日常自理能力进行培养, 鼓励患者尽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确保患者能够在自我照顾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医院还要积极联系社区居委会, 在社区定期举办老年认知障碍患者联谊会, 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讲座, 保证社会提高对老年痴呆障碍的认识与了解。通过社会与家庭的共同努力, 可以为老年认知障碍患者实施有效的认知功能康复训练, 确保积极康复全面照顾替代以生活护理为基础的日常护理模式, 以有效延缓老年痴呆患者病情恶化。

参考文献

[1] 吴宝勤.42例老年痴呆病人住院安全的护理体会.贵州医药, 2011(07):152-153.

第2篇:老年人的护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 舒适护理;老年痴呆;认知功能;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c)-0168-02

老年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病症之一,以认知功能障碍、精神行为异常、情感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属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老年痴呆包括血管性痴呆、阿尔兹海默病及混合性痴呆。老年痴呆在我国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已经处于老年人致死疾病的第4位[1],此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为社会及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精神负担,而目前临床还无完全治愈手段,因此及早发现疾病并采取干预措施延缓病情发展是治疗的关键。舒适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也是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为探讨舒适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该次研究对该院2010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120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满足美国国立精神病学、语言技能障碍及中风研究所(NINCDS-ADRDA)《诊断与统计手册》中的有关老年痴呆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61~80岁,平均(75.10±8.12)岁,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60例,且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监测、常规给药护理等。观察组基于舒适护理理念与认知障碍护理采取以下措施。

1.2.1 认知障碍舒适护理 记忆强化护理:护理中应该通过数字、图片、实物等不同的记忆方式让患者反复记忆,并鼓励患者定期看报纸、看电视,刺激其大脑皮层,进而提高记忆能力。老年痴呆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智力下降,因此必须加强脑部练习,必要时可给予增强认知功能的药物。思维障碍患者应该给予引导,以信息和语言进行刺激,同时给予充分的关心和鼓励,使其大脑兴奋。

1.2.2 心理舒适护理 尽管老年痴呆患者的脑功能明显下降,但仍对爱和关心充满渴望,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了解其对环境的陌生感与恐惧感。首先应该关心体贴患者的生活,对其一点点的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鼓励,为其提供心理上的支持,例如:打扑克、下象棋等,使患者在玩耍中保持乐观情绪,建立良好的心态,使其能够自主从生活中发现乐趣和满足,这对改善患者认知能力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2.3 生活舒适护理 ①睡眠舒适护理: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养成正常的生活作息,睡前控制饮食,必要时可服用少量镇静药,睡前应用温水泡脚,不应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用物及食物,睡眠时间保持在6~8 h,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②安全护理:保证病房的干净、整洁与舒适,同时考虑患者可能存在空间与时间的定向障碍,当患者活动时应专人陪护,避免跌倒或走失等护理风险出现。另外应该在病房内关键处设置醒目标志,例如床位、坐便器、防滑地面等,病床应维持原状,不可随意移动。病房内若有危险物品,例如绳索、刀具等应该收回。③饮食护理:患者应多摄入高蛋白食物以增加脑细胞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促进细胞功能的活跃,所以应该多食用豆制品、瘦肉、鱼类、蛋类、谷类等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同时食用果仁、花生等有益大脑功能的食物。④环境舒适护理:病区应保持整洁、舒适,注意采光与通风,温度维持在22~24°C,湿度60%。⑤身体舒适护理:在患者可承受范围内进行一定的体力锻炼,培养患者的自理能力,包括穿衣、吃饭、上厕所等,并通过简单的智力游戏来刺激大脑,延缓疾病进程,长期卧床患者应采取气垫床或胶原蛋白泡沫敷料防止压疮发生。

1.2.4 社会舒适护理 观察患者社会角色的变化,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参与积极性,病情不严重的患者应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并定期让患者家属前来看望,维持患者与社会的正常交往关系。闲暇时可通过谈话或物品来激发患者回忆过去,刺激其产生远期记忆。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MMSM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3]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包括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与语言能力,总分30分,27~30为正常,低于27分为认知功能障碍。②家庭功能评分采用APGAR家庭功能评估表[4],包括家庭适应度、成长度、亲密度、情感度、合作度5个指标,分别对应0~2分,0分很少,1分为偶尔,2分为经常,0~3分为重度家庭障碍,4~6分为中度家庭障碍,7~10分为无障碍。③采取改编版老年痴呆生活质量评定量表(ADL量表)[5]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于护理3个月后进行评价,包括穿衣、卫生、营养、活动能力、安全性、居家生活共6个指标,每个指标分为5个等级,分别对应1~5分,1分为完全自理,2分为少量需协助,3分为部分需协助,4分为少量自理,5分为无法自理。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及家庭功能对比

2.2 两组护理前后ADL量表对比

3 讨论

舒适护理最早由台湾学者萧丰富提出,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创造性、个体化的护理模式,通过对护理活动与患者舒适感之间内在关系的研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目的为了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获得舒适的状态,可缓解病症为患者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提高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达到恢复认知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目前老年痴呆还无具有特异性的治疗方式,且此病进展缓慢,一般7个月~11年,平均4.7年[6]。患者需长期住院,且生活质量出现下降,并以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人格行为改变等为临床表现。后期会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对外界事物无认知能力和应激反应,最终因身体多器官衰竭引发感染、压疮死亡。其具体发病及病情进展机制不明,但此阶段患者的认知能力仍有较大的可塑空间。胡竹芳[7]等人研究发现,采取迎合老年患者心理的干预方法能够提高对患者行为的控制能力,改善其认知能力,进而改善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难度较大,关键在于早期的护理干预,这是延缓患者认知能力下降的关键,因此必须采取全方位的护理措施,通过覆盖各个生活细节的舒适护理可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者的身心健康,最终实现舒适护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8-9]。

该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取认知障碍舒适护理、心理舒适护理、生活舒适护理、社会舒适护理,目的均是为了提高患者的脑功能,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面对疾病。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家庭功能指标均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穿衣、卫生、营养、活动能力及安全性与护理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可证实优质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康复进程中的临床价值,与李华[10]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

综上所述,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认知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贺敏,曾俊.腹腔镜下胃转流术的手术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473-474.

[2] 李华,慕P萍,常亭玲,等.住院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3):28-31.

[3] 郑娜,沈军.养老院老年痴呆护理员压力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3):1491-1495.

[4] 江芳辉.应用整体护理干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4(8):721-723.

[5] 郑红云,蔡叶佩.老年痴呆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12-13.

[6] 盛志娟,向梅,金雅君,等.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表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2):3805-3806.

[7] 胡竹芳,吴慧群,邓乒翻,等.情感护理法对中度老年痴呆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5):1152-1154.

[8] 王敏,刘宇,孙静,等.伴有行为问题住院老年痴呆患者护理员的照顾体验[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8):9-12.

[9] 帅苏蓉.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21):30-32.

第3篇:老年人的护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 老年前列腺患者;术后精神障碍;护理

前列腺增生(BPH)是困扰男性老年患者的常见病。60岁以上男性>60%有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因其创伤小、安全、术后恢复快及疗效显著而被作为目前治疗的首选。术后精神障碍(POP)是指术前无精神异常的患者术后出现大脑功能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共进行TURP手术的前列腺患者98例,年龄57~93岁,平均71岁。麻醉方式均为椎管内麻醉。出现9例术后精神障碍患者,发生率为9.1%。9例患者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人,糖尿病史2人,既有高血压病史又有慢性支气管炎1人。

1.2 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患者在入院前均没有精神疾病或老年痴呆病史。大多数患者发生在术后1~4 d,夜间更为明显,出现烦躁、谵妄、胡言乱语、幻觉等精神症状。

2 原因分析

2.1 心理因素 发生POP的患者年龄≥70岁,平时大多性格孤僻、倔强。术前精神紧张、恐惧、焦虑,对术后预后担忧,夜间失眠,缺乏沟通,导致患者激动易怒等不良情绪。

2.2 生理因素 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肾上腺素皮质功能低下,机体适应能力明显降低,对手术创伤承受能力下降,容易出现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

2.3 药物因素 有报道[2],喹诺酮、硝基咪唑、糖皮质激素和β内酰胺类药物可以诱发药源性精神失常。围手术期使用雷尼替丁[3]、加替沙星[4]等药物术后发生POP的患者较未使用者常见。术后物的残留及镇痛药物的使用均有可能影响神经功能:氯胺酮可使患者神志淡漠、出现噩梦、幻觉、谵妄等不良精神反应;吗啡可产生中枢性呼吸抑制,引起疼痛、头晕、嗜睡等。

2.4 手术因素 TURP术中需持续膀胱灌洗,灌洗液可以通过前列腺创面吸收,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低钠血症,手术时间延长使创伤增大,也会加重低钠血症,引起脑水肿。如果术中出血较多、血压偏低而未及时纠正,使组织氧含量减低或过度通气造成二氧化碳分压过高,均可使脑血管收缩,影响脑组织血液供应,对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

2.5 环境因素 术后的不适、伤口的疼痛影响了患者的休息和睡眠。治疗护理多,心电监护仪、输液泵等仪器运转噪声和引起患者烦躁焦虑,出现多疑、错觉、谵妄等精神症状

3 护理措施

3.1 心理护理 入院时护士应以亲切、热情的态度迎接老年患者,认真、仔细介绍医院环境、病区环境及管床医生及护士,减轻其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感。称呼患者为爷爷或老伯伯,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更有利于沟通和交流。认真做好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让老年患者与手术成功患者交谈,安排亲友给予安慰和鼓励,消除其焦虑及恐惧心理。麻醉师和手术护士进行术前访视,让患者消除陌生感,减轻焦虑;接送患者过程中主动体贴关心患者。与患者子女沟通,让他们每天抽空看望患者,与患者交谈、聊天,消除患者低落情绪,促进康复。

3.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术前控制血糖和血压,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加强营养支持和对症处理。术前晚可适当给予镇静安眠类药物,保证患者良好的休息、充足的睡眠。术中选择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术后观察患者的意识、情绪、生命体征,监测血氧饱和度、电解质,避免低氧血症和低钠血症的发生。观察膀胱冲洗是否通畅,洗出液颜色及性状是否正常。疑为精神障碍者,立即向主管医生报告,及时对症处理。

3.3 改善环境,落实安全措施 术后给患者建立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早晚予开窗通风,温度适宜,灯光柔和。工作人员做到四轻:操作轻、关门轻、走路轻、说话轻。让患者听轻音乐,夜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操作,使患者感到舒适、安静。

3.4 舒适护理 及时有效地给予患者镇痛镇静,并保持舒适;每2小时给患者翻身拍背及按摩尾骶部,适时协助活动四肢和进行腿部按摩;做好基础护理及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元和皮肤的清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TURP手术患者的平均年龄不断上升,其手术的风险不断加大,而TOP的发生直接影响了TURP手术患者的痊愈。手术前后的心理疏导,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给患者创造安静、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能有效预防TOP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沈渔.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441.

[2] 丁满拴,郭娟.药源性精神失常.医药导报,2000,19(8):335.

第4篇:老年人的护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人;跌倒

【中图分类号】R5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207-01

我国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因年龄增大、犯病等的影响而易发生跌倒情况也逐渐增多。跌倒是指患者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触及地面。一旦跌倒极易造成骨折,严重的甚至意识丧失和瘫痪等,这使老年人的生命、健康、生活质量得不到充分保障。因此,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及预防老年人跌倒尤为重要,应该把预防老年人跌倒作为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一项指标。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2006年1月到2008年1月老年人127例(按1984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分会规定,将60岁作为我国划分老年人的标准),选取老年人的年龄在60岁至68岁之间,性别无划分,将其分成2组,观察组65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有专业护理人员对老年人进行护理干预措施,老年人的年龄、性别、体重和病例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增大以及患病数量增多,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长。如眩晕、昏厥、偏瘫、惊厥、足部疾病及足或脚趾的畸形等都会影响机体的平衡功能、稳定性、协调性,导致神经反射时间延长和步态紊乱。现对以上2组老年人中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直立性低血压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了解其晕厥史并且及时给予治疗。对患有脑血管病后遗症等平衡功能障碍者,应在职业医师协助下评定其步态及平衡能力,进行必要的功能训练药物治疗。

1.2.2对照组中老年人由专业护理人员从老年人各自的生理因素分析其有可能发生跌倒情况的可能性以及给予其帮助以避免跌倒危险,做好跌倒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老年人的站立和行走进行测试,定量测定步态失衡;专业护理也应对老年人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健康、保健知识宣传并帮助老年人分析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给予充分的讲解和指导,让老年人对跌倒所能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充分明确以及如何加强自我防护的安全意识,对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意义十分重要;专业护理还应帮助老年人了解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居住和生活的环境才适合自已,居室布局应简洁,通道及两边应无障碍物,做到合理、安全。如:老年人较常走动的地方应保持良好的采光条件,大型家具集中堆放于老年人不经常进出的地方,地板和卫生间应做好防滑措施,卫生间开间小,多类器具棱角多,特别注意进入卫生间入厕和洗浴时,应在地面平整铺设防滑毯,楼梯间和卫生间应设有扶手,安装通讯设备并保持通畅,以做为应急联络,便于跌倒时及时呼叫急救。

根据以上方法对老年人追踪2年的调查,将发生跌倒次数记录下来,采用队列对照的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通过以上方法,2年以来两组跌倒次数记录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进行护理干预后的老年人跌倒次数较少,并且减轻了严重危害的情况和避免了发生死亡的情况。

3讨论

跌倒不仅引起老年人生理、心理损害还对社会经济存在影响,老年人跌倒的因素众多,包括生理因素(如步态和平衡功能下降,听觉、触觉和视觉的下降,骨骼肌肉系统的退化)、自身疾病因素(心律失常、颈椎病、关节炎及肢体疾病等)、健康教育因素(对健康知识和跌倒后果的严重性的不了解)、环境因素(周围环境昏暗、没有扶手、地板易滑)等。通过专业护理的干预措施不但能减少老年人跌倒次数,而且还能尽量避免或减轻因跌倒发生严重乃至威胁生命的程度。跌倒是与老年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预防老年人跌倒是解决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专业护理人员对老年人跌倒干预措施可看出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更有效。因此我们提倡老年人进行专业护理照顾,应该直接推广老年人的专业护理。

对预防老年人跌倒专业护理干预是个重要环节,因此,对于专业护理制度、专业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就至关重要。专业护理过程中应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在发现问题和隐患时能及时作出解决措施。护理人员应该定期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和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应急预案。同时,要加强护理人员学习老年护理知识,了解并掌握老年人生理特点、疾病的特点和护理要点,对预防老年人跌倒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莫新少,韦琴.新时期书写护理记录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现代护理,2003,9(7):553

[2]朱秀勤,范丽风,郑亚光.糖尿病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0):6556-6558

第5篇:老年人的护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 心理问题;护理措施;老年人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43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216-02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不断改变,我国人口老年化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与老年人有关的问题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其中心理问题尤为突出[1]。为了对老年人所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并针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住院病历管理处随机抽取住院中400例老年人的资料进行分组研究,对针对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后的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从所有老年人中随机抽取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0例经住院规范管理老年人组成研究组,而未经管理的200老年人组成对照组,对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即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组中女性患者54例(27%),男性患者146例(73%),年龄介于56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64±1.7)岁;对照组中女性患者49例(24.5%),男性患者151例(75.5%),年龄介于61岁-75岁之间,平均(65±1.2)岁。两组老年人在年龄及性别等方面的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而研究组则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针对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人在接受不同模式的护理后在身心健康以及心理知识掌握等方面的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l5.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 结 果

通过对比两组的护理结果显示,在对研究组老人进行心理护理后,其在身心健康以及心理知识掌握等方面的情况较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X2=20.9015,P

3 结 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不断改变,我国人口老年化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与老年人有关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我住院通过针对老人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发现效果显著,相比于对照组,老人在心理知识掌握程度明显较好[2]。

3.1 心理问题

3.1.1 孤独失落 有许多老年人会因退休,生活节奏被打破,而且子女不在身边,缺乏亲情之间的交流,很容易因生活方式的改变产生孤独抑郁等不良心理。另外,由于生病身体机能下降,活动不方便也会令其产生失落感和无助感。调查发现,住院中空巢老人以及丧偶的单身老人的表现尤为突出。

3.1.2 焦虑 由于老人身体机能下降,疾病也逐渐增多,严重增加了老人的心理负担,怕病怕死怕行动不便而且不想因自己的身体而耽误子女的时间,增加子女的经济负担,在生活中常常会变现为沉默寡言等[3]。

3.1.3 依赖心理 由于老年人因身体机能下降,自理能力大大下降,而且常常会伴有多种老年疾病,需要人来照顾,尤其是希望子女能够在其身边。而且老人会因感觉自己没有价值,加重子女的负担而产生依赖心理[4]。

3.1.4 恐惧心理 对医院陌生环境的恐惧,对疾病未知的恐惧,对死亡的害怕和担心等等

3.2 护理措施

3.2.1 由于有许多老人对自身的疾病不了解,常常会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应先针对患者的心理活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疾病不同阶段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向其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导,告知老人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老人了解自身的情况,减轻其紧张、恐惧等心理,树立生活的信心。

3.2.2 由于许多老人因身体原因,缺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可在医院里组织老年人进行健康娱乐活动,如唱歌,跳广场舞,下棋,打太极等,增加老年人之间的交流,这样不仅帮助老人锻炼了身体,还能丰富其精神生活,重新融入集体,减轻其孤独感。

3.2.3 指导老年人接受衰老的事实,让其了解到随着其年龄增长,身体素质也逐渐下降,不需要过度看重自身的生理变化,应放松心情,享受晚年的快乐生活。另外,要告诉其应保持乐观的心态,充分挖掘自身的快乐。让其了解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以及人生价值[5]。

3.2.4 鼓励老年人对于老年期的退行性变化和对老年期的疾病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和评价衰老,健康和死亡。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年老并不等于无为,无用。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生死观,正确的老年健康观为:能保持生活自理,有社会功能,并最大限度的发挥自主性,但不需要没有疾病。鼓励老年人勤用脑,多用脑,同时适时的对老年人的视听嗅触得器官进行适当的刺激,可增进其感知觉功能,提高记忆力,弥补和延缓衰老,强化老年人的智力素质。帮助老年人熟悉医院环境,并随时给予指导,适时予以关心,让老人觉得不管有什么问题医护人员是和他在一起的。

综上所述,针对老人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其身心,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程金莲,韩世范,石贞仙,等.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10,16(06):47-49.

[2] 钟文贵,李舒梅,吴建波,等.老年人幸福度和抑郁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12(06):346-347.

[3] 许淑莲,王翠华,将龙,等.离退休干部的生活质量与自觉幸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7(02):63-65.

第6篇:老年人的护理知识范文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社区卫生服务也相应的从单一化、片面化扩展为以整体化、多元化为主体的服务体系。这些根本转变给新世纪的护理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从而对护理职能的转变及护理角色的多元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护士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判断性思维能力和人文关怀等,以上这些都需要在长期的护理实践中去积累。医院高年资护士经历了临床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技巧,她们转入社区将为提高社区护理起到突破性进展。

1 社区老年人护理现状

随着时代进步,社区护理也正式迅速发展,为慢性病患者及不需要住院的患者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如今全国各大医院几乎都设有依托医院而生存的家庭病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中心下属的服务站,但社区护理人员短缺、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等因素使社区护理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另外,笔者了解到我院三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不同程度存在医疗设备短缺、专科人才配备不全的问题。因此,急需一批专业化知识化的社区护理人才。开展老年人社区护理工作的范围窄,应向经济落后的地区、基层和农村推广,达到老年人均能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社区老年人都不同程度存在孤独感,随着年龄增长与生理功能退化、躯体疾病和功能障碍以及对人文、事物反应的迟钝,再加上现在家庭大都老年人独居,缺乏与人交流的机会。由于机体疾病、自力能力下降以及家庭经济负担加重、给儿女造成不便等问题的发生,心里上产生忧虑感和恐惧感。

2 社区老年人对高年资护士的需求

1993年我国提出了健康老龄化观点,为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医疗保健需要,我国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老年社区护理,但目前由于资源与人力问题困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80%的老年人处在身心健康的临界点或已处于亚健康状态,经济情况造成一部分孤寡老人就医难,而健康观念又使一部分老年人不愿就医。没有平时保健预防疾病的措施,小病积成重病或大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成为护理工作的机遇和挑战,社区护士在老年健康护理方面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如评估老年人护理需要、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康复护理、维护良好的生活质量等,这就更需要一批高素质、临床经验丰富、有较深阅历、知识面广的护士到社区从事护理工作。如何提高老年人的保健观念和健康水平,这也需要懂得老年人的特性,抓住老年人的心理和亲人般的温暖去说服和感染他们,使其感受到社区保健和预防的好处,让他们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及家庭小型化的发展,社会流动频繁,家庭照顾老人的成员和时间急剧减少,无法给老年人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再加上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日益增多。医疗费用不断上升,社会保障体系欠完善,这就使得老年人不愿进医院,而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提供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的基本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以护理为主,治疗为辅,这需要护士长期和患者接触。

3 高年资护士对社区老年人护理的优势

高年资护士善于交往,能与各种人群进行良好的沟通,责任心强,具有较强的临床经验,有耐心、爱心,善解人意,专业知识面广,护理技术周到娴熟,能让患者放心和信任,工作能力强,处理事情胆大、细心、沉着、冷静,有能力和胆量处理突发事件,具有慎独精神,能充分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这对社区老年人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7篇:老年人的护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有效沟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140-02

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数量不断呈上升的趋势。因此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也越发的强烈。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机体逐渐出现一些生理方面的变化,例如视力下降、失眠、食欲下降,免疫力低下等。再加上健康和环境的变化,还会出现了悲观厌世、不愿与人沟通等些心理方面的问题[1]。因此,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沟通技巧显得格外的重要。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2012年在我院入住的400名老年患者。其中男,256例,女,144例,年龄60~87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73例,大专以下文化程度的306例,文盲21例。生活能自理的376例,生活不能自理的24例。

1.2 心理护理的概念:

所谓的心理护理就是根据心身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机制,经过心理护理,使患者得到心里上的满足,能够充分的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能积极地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2 护理措施

2.1 老年人的心理症状及采取的措施

A 孤独寂寞

多数的老年人由于离退休、丧偶,人际交往减少,家庭和社会地位的改变等,因此使老年人感到空虚寂寞,还会产生隔绝感或孤独感的心理,进而感觉烦躁无聊。作为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与患者进行谈心交流,谈话时要认真聆听,语气和蔼。多与患者共同分享过往的美好回忆和快乐。另外还可以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例如下棋、书法、绘画、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等。帮助并鼓励患者在活动中寻找一些生活中的乐趣,充实自己,从而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

B 焦虑、恐惧

由于大多数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病情比较复杂,再加上对环境的陌生和对疾病的不了解,心理上会产生恐惧、忧虑和不安,从而表现出冷漠或急躁的心理。作为与患者密切接触的护理人员应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无微不至的照顾。

C 健忘、多疑

由于老年人自身的生理特点,普遍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出现健忘的症状。患者对自己的疾病十分关心,稍有不慎,就会对各种治疗和护理产生疑虑,担心治疗后的效果。护理人员应对出现这样问题的病人给予理解,多于病人沟通,聊聊家常,增进与患者的关系。

2.2 语言是有效沟通的主要方式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良好的心理沟通能够提高患者对生活和疾病的信心,促进康复。

A 加强护理人员的文化修养和专业技能的学习

护理人员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扩大知识面,丰富自己知识的内涵,才能善于运用良好的讲话的方式和态度,充分了解老人心中的疑惑,从而使老人配合治疗,提高老人的主观能动性[2]。

B 耐心询问、仔细观察患者的需求

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患者的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才能灵活应用语言进行沟通,稳定患者情绪、做好心理护理。

C 注意讲话的方式和态度

尽量用询问、建议和商量的语气与老年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感到很亲切,排除老人的陌生感与紧张感。在平常的各项护理工作实际中,要做到言谈举止适度,面带微笑,注意吐词要清楚,尤其注意要在言语方面尊重老人。在指导患者如何配合的同时,转移其注意力,减轻不适感,操作后耐心询问老人的感觉,为进一步治疗、护理奠定良好的基础[3]。

D 礼貌待人、尊重老年患者

心理护理的关键就是对老年患者的尊重、理解和爱护[4]。与文化层次较高的患者沟通时,可以适当多使用简单的医学术语;与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特别是和来自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患者进行沟通时,要做到语言通俗易懂,易于患者理解和接受。称呼患者时,须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职业、文化程度等给予患者一个亲切、恰当、易于接受的称呼,让患者能够心情愉悦接受治疗和护理,满足患者的自尊心。

3 结果

400例老年患者中未发生护患纠纷,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100%。

4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学也发生了变革。因此,提高护理服务的优质化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越来越被人们重视[5]。针对老年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伴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不断的发生变化,所带来的一些新的社会问题时时刻刻地影响着老年人,造成部分老年人性格孤辟、倔强,性格幼稚。根据不同的病人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或消除老年人致病的心理因素,密切护患关系,促进病人康复[6]。必须帮助老年人改变不良的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不断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自身健康的群体水平[7]。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充分理解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及个性特点,尊重老年人的生活传统习惯和文化,采取适当的有效的沟通方式、方法和技巧,使老年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并积极主动配合接受治疗和护理,对疾病有良好的认知和接受能力,增加对医疗和护理人员的信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作为护理人员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把自己所学的各类知识融汇贯通,把这些融合在平时的沟通中,才能更好的为老年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赵辉.老年患者心理护理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 (32):141-145.

[2]朱秀祯.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和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3):5668.

[3]潘红梅.老年人心理健康及护理现状[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9):824-825.

[4]苏金满.心理护理在老年护理应用中的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8):710-711.

[5] 孙爱国.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7):622-623.

第8篇:老年人的护理知识范文

摘 要 目的:调查评估银川市糖尿病老年患者整体幸福度和自护能力的现况,分析糖尿病老年患者整体幸福感与自我护理现况之间的相关性,为建立适合银川市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保健护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三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25名糖尿病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由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量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N)、自我护理能力量表三部分组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放325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92.3%。糖尿病老年人主观幸福度得分5~46(25.96±9.52);老年人自护能力得分23~145(97.80±23.82),29%的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处于高等水平,63.3%的处于中等水平,7.7%的处于低等水平。不同自护能力的幸福度有差异;MUNSH总分与自我护理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

关键词 老年人 幸福度 自护能力

我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态势,将导致各种医疗服务及护理需求迅速增加,使医疗保障制度筹资能力下降[1]。本研究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和自我护理能力量表,以期探讨老年人幸福度与其自护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促使患者积极参与自我护理活动,增强老年人自我保健能力,让其度过幸福的晚年。

资料与方法

对2012年9~1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住院的325名糖尿病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

纳入标准:以年龄60~80岁,确诊2型糖尿病、住院时间>1周、意识清楚、有阅读能力或可用言辞表达的,与调查人员沟通无障碍,经研究者说明研究目的后,被调查对象愿意配合本研究者。

排除标准:排除年龄>80岁或

调查方法:由提前接受过培训且在本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对于2012年9~1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用统一指导语向被调查者详细说明量表填写内容,当场收回。

调查工具:调查问卷包括三部分:糖尿病老年人一般情况调查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N)、自我护理能力量表。①老人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姓名、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等项目。②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N),由24个条目组成,其中正性情感(PA)和负性情感(NA)各有5项,正性体验(PE)和负性体验(NE)各有7项。评分标准:对每一项目回答“是”记2分,答“不知道”记1分,答“否”记0分。幸福度总分=PA-NA+PE-NE,为了便于计算,加上常数24 ,记分范围0~48。得分越高说明SWB越高。幸福度总分≤12分为低SWB,≥36为高SWB,中等水平SWB的得分介于两者之间。③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该量表共43个条目,分为4个项目,即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以及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能力量表总分为172分,根据总得分情况,将自护能力分为高、中、低3个水平,其中评分>总分的66%为高水平,33%~66%为中等水平,

统计学处理: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糖尿病老年人幸福度与自护能力情况利用均数与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一般资料中性别各预测因素与患者主观幸福度及自护能力关系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其他各预测因素与患者主观幸福度及自护能力关系采用方差分析,幸福度与自护能力的的关系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出。

结 果

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92.3%。

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主观幸福感现况及影响因素: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主观幸福感现况:糖尿病老年人幸福度得分5~46(25.96±9.52),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得分分别为0~10(5.02±2.48)分,0~10(4.23±3.02);正性体验、负性体验得分分别为0~14(7.01±3.51),0~14(5.85±3.87)。18.7%的老年人幸福度处于高等水平,71.7%的处于中等水平,9.6%的处于低等水平。

图1 糖尿病老年人幸福度总分情况

糖尿病老年人幸福度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经单变量统计分析显示主观幸福度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性别、年龄、户籍、名族、文化程度、有无配偶、曾职业、交谈、职业、性格上无显著差异(P>0.05)。

个人经济收入越高、无并发症者其自我护理能力越强,并且并发症越多平均得分越低(P

自护能力现况及影响因素:①自护能力现况: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23~145分,平均97.80±23.82分,29%的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处于高等水平,63.3%的处于中等水平,7.7%的处于低等水平。经研究测得Cronbach'sα0.86。老年人自护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②自护能力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性别、户籍、民族、文化程度、性格等因素与自护能力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自护能力在年龄、所在地、婚姻、收入等因素上有显著差异(P

糖尿病老年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见表3。

通过线性回归得出:a=0.199,b=6.470,标准回归系数Beta=0.499。回归系数t检验:t=9.94,P=0.000

图2 自护能力与幸福度关系

讨 论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25份,剔除25份不合格的问卷后,收回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92.3%,无效问卷25份中:16份是由于老年人在开始时表示愿意,调查过程中突然不配合而没有完成;9份是由于填写错误。

糖尿病老年人总体幸福度情况及影响因素:①糖尿病老年人总体幸福度情况:糖尿病老年人幸福度得分5~46(25.96±9.52),跨度较大。18.7%的老年人幸福度处于高等水平,71.7%的处于中等水平,9.6%的处于低等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糖尿病老年人主观幸福度整体处于中等水平。②一般资料中预测因素对幸福度的影响:本研究表明常住和暂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王枫等研究的结果一致[2]。没有发现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龄、婚姻和民族等方面的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段老年人总的幸福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国内研究一致[3]。表明老年人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年龄,年龄对其生活信心、心理健康状况影响不大。而幸福度在文化程度上也无差异,不同于王枫等的研究。这可能与其他预测因素的干扰有关。但发现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在月收入水平、所在地、自我照顾方面、与子女关系、有无并发症、社会支持度、应对方式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月收入水平越高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越高[4]。目前大多数老年人养老金主要来源是退休工资和子女供养,较高的养老收入能满足老年人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爱与归属感。主观幸福度在所在地上出现的差异是由调查者主观因素引起的。自我照顾方面饮食控制、血糖监测、遵医服药做的越好幸福度越高,可能与自我照顾意识强,善于学习新知识、自我调适,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关[5]。较有糖尿病并发症者无并发症的老年人,疾病经济负担低,生活质量高,主观幸福感也增强[6]。本研究发现,老年人被提供社会支持情况、支持利用度、被理解尊重程度与主观幸福感总幸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李淑霞等的研究一致[7]。这可能是因为社会支持可以提供患者所需的信息和经济支持,可以帮助分享他人的建议和想法,从而内心产生幸福和愉。社会支持可以成为一种促使老年人战胜疾病、接受治疗和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8]。积极的应对方式也会显著提高老人主观幸福感,这与徐仁华的研究结果一致[9]。家庭和社会的支持都能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首先必须要从家庭成员、亲友、团体或组织方面增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其次要提高其经济水平,保证养老金定时、足额发放,同时促进家庭养老体制的完善。还可以社区为基础,以农村为重点,开展老年健身、老年保健、老年病防治与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活动以增强老年人自我照顾能力及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研究者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议,可以发展老年康复医院及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等。最后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同时也要积极开展老年健康教育,提供更多自我照顾技能,提高自老年人我调适能力,促进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度,推动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

自护能力概况与相关因素分析:①自护能力概况: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跨度较大。说明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个体之间差异性较大,但总体水平呈中等。这可能与老年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养老保险体制不断健全及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增强有关。②自护能力的相关因素分析:本研究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未发现糖尿病老年人的自护能力在性别、户籍、民族、性格上无差异。与孙巍等的研究结果一致。随着文化的交流不同民族的自护能力无显著差异。性格与文化程度未对得分造成影响,可能除与研究对象的不同有关外,还与一些研究所采用的自护能力测量量表不同有关,真正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可能由于调查员主观因素引起自护能力在所在地上的差异。而自护能力与收入、疾病严重程度及社会支持水平有显著相关,与郎巍的研究一致。经济状况好的的接受过较多的文化教育,也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精神状态。有合并症者因本身的疾病或患者有某种疾病后造成身体的虚弱或缺陷均可影响自理能力。社会支持度可以提供个体所需的物质和精神支持,有利于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自护能力在年龄、家庭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

自护能力与幸福度的相关性:老年人幸福度与自护能力的线性回归系数0.499,P

完成简单的自我照顾解除其自卑、无助、沮丧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自护能力越强,自我保健意识强,善于学习新知识、自我调适,保持良好的情绪。自我护理技能强的患者,能够自我调节日常生活,自我行为管理,自我坚持治疗和自我监测疾病。自我责任感越强,能对疾病知识正确认识、疾病知识的提高及自我护理技能也越高。从而提高患者主观幸福度。

提高自护能力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树立信心以及提高生存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本研究结果能为医院护理工作人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老年人的自护能力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高丽敏.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研究-从医疗保障视角[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3):19-21.

2 王枫,王茜,庄红平,等.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0,23(12):9-12.

3 赵艾君,张佳琪.影响唐山市区老年公寓老人生活质量因素的回顾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681-3686.

4 Wang HH,Laffrey SC.Preliminary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instruments to measure self-care agency and social support of women in Tai wan.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2012,41(11):256-258.

5 Dov Shmotkin,Amit Shrira.Happiness and Suffering in the Life Story: An Inquiry into Conflicting Expectations Concerning the Association of Perceived Past with Present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Old Age[J].J Happiness Stud,2012,13(1):389-409.

6 李儒林,张进铺.重庆市企业员工生活满意度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N].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3):213-214.

7 李淑霞,李亚洁.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护理能力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护理学杂志,2011,26(6):15-16.

第9篇:老年人的护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 心理护理;老年人;护理措施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我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老年人口不断增多,预测到2015年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到21世纪中叶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4[1]。老年人由于年龄增大,机体衰老,伴随着老年疾病,心理上会慢慢出现一些问题。因此老年护理不仅需要解决其存在或潜在的身体健康问题,还要注重实施心理护理,以达到身心健康的整体护理,从而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1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症状

人的衰老是人体的一个自然发展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器官结构发生变性,功能衰退。老年人由于生活环境、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的骤然变化,伴随着身体衰老引起的多种疾病,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症状[2],机体的衰退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都是老年人容易患病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明显的生理病变之后,又可引起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心理表现。

1.1失落抑郁老年人由于工作上的成功,被同事们尊敬和重视。离开工作岗位后,由于各种原因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不再被采用和重视,极易产生失落悲伤感,从而封闭自己,动作迟缓,少言寡语,造成心情抑郁,遇事灰心,悲观失望,不再表达自己的意愿,拒绝与他人交谈。

1.2孤独寂寞性情固执、怪癖任性。老年人在青壮年时为国家作出了贡献,既认为年轻人是祖国未来,同时又对他们不服气,总认为自己经验丰富,以致性情固执,怪癖任性。老年人由于离退休、丧偶等原因,人际交往减少,大部分时间需要自己度过。心理上往往会产生与世隔绝的孤独寂寞感,进而感到烦躁无聊。长此以往,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1.3健忘多疑由于老年人年龄增加,身体衰老,智力水平也会随之下降,表现为近期记忆力减退,常常出现健忘症状;由于大脑皮质功能的减退,心理活动发生变化,往往也会出现多疑、孤僻的症状。

1.4恐惧忧虑由于担心患病、自理能力下降等会给家庭加重负担,老年人心理上会产生恐惧感或忧虑感,从而表现出冷漠或急躁的情绪。

2老年心理护理措施

针对以上老年人日常生活或患病情况下出现的各种心理症状,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措施[3],以达到老年护理疗效的实现,使老年人能够健康长寿。

2.1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环境是支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良好温馨的环境可以改善人的心理,减轻老年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和忧虑感。在注意病室清洁幽静的基础上,注意病房的安排,尽量将同一社会层次的老年患者安排在同一病室,使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语言,心灵容易沟通,保持心情舒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把病房布置成家庭模样,使患者有住在家里的温馨感觉。也可以设置老年干部活动中心等类似的康复娱乐场所,增添老年生活乐趣,实现老年人早日康复。

2.2做好老年人健康教育作为老年护理工作人员,要有针对性地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疾病,减少老年人的狐独、恐惧、抑郁的心理意识。安排一些有益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如下棋、老年保健知识讲座等。护士要善于察颜观色,多与他们谈心交流,谈话时要语言亲切、态度和蔼。多听他们对往昔的回忆,共享对年轻时回忆的欢乐。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做好生活护理,对他们的合理要求尽量给予满足。帮助老年人树立坚强的信念和正确的生死观,从生活中寻找生存的意义和乐趣。鼓励老年人要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不良情绪进行自我调节,适当参加社会交际活动,充实精神生活,从而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消除或减少各种心理问题。

2.3护士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从事老年护理工作,要求每位护理人员从尊老、敬老、爱老做起,开展人性化护理,用亲人般的情感为他们做康复所需的基础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时时、处处、事事给予理解、尊重、同情、体贴,护理上做到有情、有礼、有心、有益。多安慰鼓励,营造融洽愉快的气氛,使老年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依赖感和安全感,消除他们的疑虑和误解,树立康复的信心。主动征求他们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感到受到重视与尊重[4]。要注重经常性地和老年人沟通,不要怕麻烦,常谈他们的往事;听他们说话时要专心,回答询问语速要慢,声音要大。老年患者一般都盼望亲人来访,护理人员要有意识地告诉家属多来看望。要关心他们,了解个人爱好,了解一般家庭情况,使老年人感到很亲切。嘱其亲朋好友多给予支持和关怀,以使护理效果更加满意。

2.4指导老年人掌握心理调节的技巧在老年人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多鼓励他们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如唱歌、跳舞、听音乐、打太极拳、练气功等。这样能保持机体代谢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延缓衰老,从而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获得更多交流、倾听的机会,消除不良的情绪,使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另外生活要有规律,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时,要避免过度劳累,勿过饱饮食,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防治血管硬化、改善心脑血管状况以及补充多种维生素的药物。给老年人用药,种类以少为宜,剂量以小开始,尽量做到安全、有效。最主要的是让老年人保持心情的舒畅与平稳,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3小结

在老年护理工作中,要达到基础医疗护理和心理护理的系统化整体护理疗效,心理护理起着重要作用。采取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方法,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事而异,可以有效减少或消除使老年人致病的心理因素,防止疾病的恶性循环,缩短医疗护理疗程,既减轻了个人、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又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充分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姜丹,胡亦心.老年护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护理杂志,2005,22(4):54.

[2]张理义.临床心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0.

[3]王亚杰.老年人慢性病的心理护理[J].医药产业资讯,2007,16(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