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课程改革趋势范文

新课程改革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课程改革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课程改革趋势

第1篇:新课程改革趋势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0 引言

新课程标准提出之后,传统的教学策略已经很难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推进生活化教学,发挥人本原则,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达到这一目标,有必要引进生活化教学方法,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拉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发展。

1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数学属于基础学科,在小学学习阶段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但,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高度重视理论教学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严重的影响着教学的开展。在小学数学中融入生活化的内容,能够改善数学教学的现状,转变学生学习的不良状态。

新课标提出后,教材也开始发生转变。但是,教材中仍旧缺乏写实的内容,因此,讲生活化知识融入到小学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素材,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升数学教学的时效性。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开展阶段关注生活化内容的融入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开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关注小学教学数学生活化趋势很有必要。

2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2.1教学过程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过程有助于减少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情绪,转变课堂中的不良气氛,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教学时效性的提升。因此在实施教学的阶段,有必要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内容学习知识。通过这种方式,转变学生对数学抽象、复杂的认识,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如,在开展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建一个购买学习用品的情景。在情景中说明不同物品的价格并结合学生所处的阶段,综合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为学生创设问题。如,学生一共有10元钱,去小卖部购买学习用品。其中圆珠笔1元一根,橡皮0.5元一块,铅笔1元一根,碳素笔2元一根,购买完学习用品后还剩下多少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计算,很容易得出问题的答案。通过教学过程生活化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教学提升的有效性。

2.2教学内容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阶段,为了将生活化内容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关注教学的内容,发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今后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到数学知识,并在教学的阶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在学习长度单位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书本、桌子、身高等等与生活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在生活中物品的支撑之下, 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之后,学生在遇到相关的问题的时候,就会结合教师传递给自己的生活化的内容分析,思考,衡量,进而准确的确定出不同物体的长度,深刻的理解米、分米、厘米等度量单位的基本概念。

2.3教学手段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中,还有必要转变教学手段,通过生活化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有必要结合书面语,综合生活素材探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中可以结合数学游戏,数学故事等等,帮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中增加数学知识。

如,在讲解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扑克牌这种生活化的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随意抽取几张扑克牌,然后再结合加减法的训练让学生思考,通过怎样的加减乘除的方式得出结果1。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实践能力得到增强。

3 结语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得到广泛关注。在开展教学的阶段,要结合综合的教学模式,将生活化的内容、生活化的方法和生活化策略融入到教学当中,改善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确保教育事业的高校开展,为祖国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姜玉晶,箭洪洲.探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亚太教育》,2015.

[2]吴学芬.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

第2篇:新课程改革趋势范文

误区一:“狭义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自身不知如何定位。

“还课堂给学生”是新课改的要求,主要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为主”的思想。面对“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有些教师对这一改革精神产生了误解,于是课堂上“谨小慎微”,唯恐讲多了,影响到学生的“领悟”,结果是大大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甚至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忘记了自己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忘记了一些必要的教学过程、引导、设计和主题的深化、拓展,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如部分教师把“精讲”理解成“少讲”,该讲的少讲甚至是不讲,盲目地让学生自学,仅是机械地、生硬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该强调的不强调,怕讲多了占用了学生的自学时间,认为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学讨论就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便出现了放任自流现象,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肤浅的、支零破碎的知识。

其实新课程贯穿的是民主、和谐的教育理念,反对的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绝不是指要削弱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对教材和学情要有更好和更深的把握,明确讲解时机,多设台阶,多做铺垫,尽量做到“小步快进”,讲学生之所需。所以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应当强化。

误区二:课堂形式追求热烈活泼,忽视了对知识与技能的落实。

“学生是否真正动起来”在某种意义上讲,是评价一节课好坏的标准之一。但真正意义上的动起来是指课堂活而不乱,是一个开放活动与注重实效并存的课堂,绝不是不要课堂秩序的“热闹纷繁”,毫无目的的“信马由缰”。数学学习是离不开生活的,是现实的。所以教学过程要突出知识的实际背景和知识的探究过程,使其更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力求学习内容生活化、学习过程经历化,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但有些教师却本末倒置,为了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出现了偏重于教学形式,忽视了对知识与技能的夯实,常常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了一些模糊的认识,把生米做成“夹生饭”,到最终讲解时还需费尽心力来澄清这些模糊的认识。

例如:在“解直角三角形”的教学中,边角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一些教师让学生模仿书本介绍用量角器自制测角仪,并用准备好米尺等工具在校园中实地测量学校旗杆、教学楼等,很多学生都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完成了测量报告。这一数学活动明显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但倘若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而偏离了解直角三角形固有的知识要点,这些离开了理论支持的生活常识,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构建而言,不过是“缘木求鱼”、“镜中观花”,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

所以真正好的课堂氛围应该活而有序。放时,要放得让学生无拘无束,任感情思维驰骋;收时,要收得合时宜,收得恰到好处,整个课堂形如散文一般,只有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才能将课堂“画龙点睛”,真正实现三维目标,以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

误区三:教法改革追求“皇帝的新装”,课堂教学华而不实。

在新课程改革中,很多教师都努力改变原有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有些教师急于求成,生硬地让课堂多些“阳光”,让教室多些“笑脸”,让教学多些“掌声”。这种机械的“掌声”、“笑脸”,未必来自教学实际,有的仅仅是为了让课堂教学赶时髦,为了给自己的课堂教学披上“美丽的外衣”。只追求趣味,迷失了教学本色;只追求热闹,迷失了教学目标。如在多媒体教学中滥用视听效果,在课件中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使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和兴趣放在精彩的画片和悦耳的音乐中,而无法专心于教学内容,教学效果适得其反。为了让课堂多些“掌声”,滥用“表扬”艺术,这种“掌声”的作秀,仅仅靠教师的发动“来点掌声吧”,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预想效果,而且不由得让人怀疑:是给回答问题的学生一点掌声呢?还是向学生要一点掌声给自己的课堂教学贴一点金呢?总之给人以追捧“皇帝的新装”的感觉。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的不是“新潮”的表演秀,关键看是不是重实效,是不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服务,对于“三维目标”的实现是不是真正有实效。一定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朴素的讲解,简洁的黑板运用,适度的小组讨论,如果可以解决问题,就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小题大做,非得在课堂上秀出什么“花”来,这种课堂上热热闹闹,而课后学生脑袋一片空空,该记住的没记住,不需要掌握的却记下来,绝对是一种失败的教学。

误区四:不问效果地追求大容量,忽视教学效果的落实。

第3篇:新课程改革趋势范文

曲式与作品分析 教学改革 音乐教育

曲式与作品分析(以下简称曲式)课程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也是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和声、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几门课程为学生全面理解音乐、分析音乐、创作音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曲式课程作为其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学生普遍对其较为重视和怀有一定的兴趣。曲式课程一般开设在学生本科阶段的第三学年,开设时长为半年到一年,衔接和声与复调,主要内容是讲授音乐的结构方式和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由于现有的教学思维、教学模式的一些局限,曲式课程的教学尚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问题包括:首先,曲式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使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系统理论体系。其次,曲式课程与艺术实践类课程脱节,使学生不知道学到这些课程后应该如何去应用。这些问题导致学生虽掌握了理论知识,但并没有真正理解音乐,无法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音乐的各个专业门类的艺术实践中。如声乐、器乐、钢琴专业的学生学过曲式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碰到了作品却无从下手;很多学生在学完以后虽然感到学习到了音乐的理论知识,却不一定能养成良好的音乐逻辑思维习惯。最后,现有教材中的音乐谱例严重不足,总体来看音乐作品的覆盖范围有限。同时,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分析谱例也严重不足。由于曲式与作品分析脱胎于西方古典音乐理论,缺乏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内在联系,为了让学生理解中国本土音乐的音乐风格和语法习惯,有必要适量增加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分析的内容。为了对曲式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笔者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践与探索,形成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谱例选择注重经典性、实践性与民族性

曲式教学中会碰到大量的谱例,除了教材所提供的谱例之外,为了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亟须编订曲式与作品分析的附加谱例集。对于谱例的选择可以兼顾经典性、实践性与民族性等方面。首先,谱例的选择要注重经典性,由于教材中的经典范例不足,可以适当补充学生应该熟悉的艺术作品,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不同体裁的经典作品,如舒伯特即兴曲、门德尔松的无词歌等。除了钢琴作品以外,也可适量加入一些总谱内容锻炼学生读总谱的能力。例如格里格《阿尼特拉舞曲》、维瓦尔第《四季》中“春”的第一乐章等。其次,谱例选择要注重实践性。要采用一些学生在表演实践中时常碰到的作品。为了帮助学生在听音乐和学习钢琴、声乐、器乐等技能课时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可以采用钢琴教学、声乐教学、器乐教学中的常用教材,选取合适的曲目进行分析。如最为常用的钢琴教材《钢琴基础教程》,或声乐教材中学生熟悉的艺术歌曲,如《我亲爱的》《西班牙女郎》等。同时也可以在分析其结构特点之后,请学生或教师进行现场表演,在表演中体现出师生对于音乐结构、音乐风格的理解是如何影响其表演实践的,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最后,谱例选择要注重民族性。在讲述乐段与乐句时,可采用中国民族音乐的范例,如《寒鸦戏水》等作品。也可选择陈钢、何占豪的《梁祝》呈示部为例,笔者将其小提琴及钢琴伴奏谱收入谱例集中,作为讲授奏鸣曲式结构的重要范例。曲式课程中的范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范例的取舍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较为全面的范例讲授与分析,学生可以提高对于作品的熟悉程度,并能有效地影响其表演实践。

二、适当采用比喻教学法

曲式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较为困难的理论课程,为了从学生的感性经验出发,使他们能够理解复杂的理论问题,可以适当采用比喻教学法。“复杂的东西,要让学生明白,借用比喻是个好方法。”①在黄辅棠的《音乐结构分析与教学随笔》一文中,将主题与对题比作夫妇,近关系转调比作兄弟姐妹,远关系转调比作堂兄弟姐妹或表兄弟姐妹。笔者在课堂中也时常运用比喻教学法。以奏鸣曲式为例,奏鸣曲式的难点是对于其结构的记忆和理解,为了让学生理解奏鸣曲式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三部性结构,以及呈示部之中主部与副部的对比、再现部中副部对主部的调性服从,笔者尝试将奏鸣曲式比喻成一个爱情故事:呈示部是初相识,展开部是热恋中,再现部是结婚后。呈示部中的主部、副部分别是男主角和女主角,他们具有各自的个性和不同的调性。连接部比作媒人,通过媒人使原本不相识的男主角和女主角互相认识。结束部比作旁白,对这一部分做出总结或结束。展开部比喻为两人热恋中,原本呈示部中的主部或副部主题在展开部中很不稳定,不断地展开和转调。再现部比喻为结婚后,这时的副部主题回到主调,也就是夫唱妇随,结婚以后的副部调性服从主部调性。再以回旋曲式为例,回旋曲式由叠部和插部构成,其定义为“主要主题(叠部)作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复出现,每两次之间按照一定的关系插入各不相同而彼此相关的部分(插部),最终统一的曲式”。笔者在讲授回旋曲式时,将其比喻为一场综合音乐会。每次出场的主持人都是同一个人,主持人报幕之后,不同表演者的节目穿插演出。叠部如同主持人,插部如同穿插其间的不同节目。叠部要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笔者就让学生注意“叠”这个字当中,“又”字出现了三次,这一点与叠部出现次数的要求相同。回旋曲式一般以叠部作为结束,就如同节目演完之后,最后由主持人宣布音乐会结束。任何比喻都有其不足之处,比喻教学法的运用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清晰地理解和记忆曲式中的一些较为艰深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希望学生不要认为曲式课是枯燥的内容,而是师生一同感受和分析音乐的内在美。学生在听过教师采用比喻教学法讲授的课程之后,能够较快地领悟复杂的理论内容,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也很快记住了知识点并能够加以应用。

三、曲式的学科综合与曲式知识竞赛

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个音乐学科知识的能力,教师可以将曲式分析的内容与西方音乐史、中国音乐史的内容加以结合,引导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体裁、背景、风格等方面做出分析与思考。以维瓦尔第的《四季》“春”的第一乐章为例,笔者在给学生讲解、讨论此作品时,注意加入一些对于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的讨论内容,例如引导学生观察和学谱中的通奏低音,引导学生倾听音乐中的古钢琴音色,引导学生阅读“春”的十四行诗,并讨论标题音乐的概念。又如,在讲解勃拉姆斯的《幽默曲》时,给学生提供不同版本的音像资料并引导学生讨论版本之间的区别,尤其是讨论到小泽征尔、帕尔曼、马友友共同演绎的《幽默曲》版本时,学生往往具有浓厚的兴趣。笔者还尝试于每学期的末尾,在课堂内举行一次曲式知识竞赛。笔者将全班学生按学号分为两组,每组每人依次答一题,每组可以有三次求救机会,如果不使用则由对方组推选代表回答。最后总分最高者即是“优胜组”。所有问题的答题过程必须关闭课本。比赛中答题最为准确、精彩的一位学生可获得“最佳答题奖”。比赛中设立自由问答环节,设“最佳问题奖”一个。问题包括四个大题,分别是曲式相关概念、音乐史相关知识、现场音乐分析题、自由提问环节。前两个大题均为教学中讲授过的知识,现场音乐分析题则主要为现场听辨,教师播放一段简短的音乐,让学生对音乐的某一个方面进行分析,如音乐的配器、和声特点、结构特征,或让学生回答音乐的风格与时代等。通过竞赛学生获得了一定的提高,更为深切地感受到理论知识与音乐内涵的联系,并对音乐的结构有了更多探究和思考的兴趣。

曲式课程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学习深入理解音乐结构、音乐风格、音乐思维的重要课程,曲式课程的本质不仅在于学生学习音乐的结构,更在于学音乐。曲式与作品分析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将以培养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使学生将逻辑思维和结构思维运用到音乐中来,从感性欣赏上升到理性分析,最终指导学生的音乐实践。

注释:

①黄辅棠.音乐结构分析与教学随笔[J].人民音乐,2002(1).

参考文献:

[1]彭志敏.无形的变化,有限的更新――关于《曲式学》或《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内容的扩展与选择[J].黄钟,2006(4).

[2]黄辅棠.音乐结构分析与教学随笔[J].人民音乐,2002(1).

第4篇:新课程改革趋势范文

关键词:教育改革;培养方案;创新;能源动力工程

作者简介:代元军(1978-),男,河南正阳人,新疆工程学院电力系,副教授;李保华(1979-),女,河南新安人,新疆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讲师。(新疆 乌鲁木齐 830091)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工程学院重点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3-ZD11)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075-02

能源,是世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动力,能源的科学开发和优化配置,是当今各国现代工业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乃至富民强国的必由之路。新疆有着极为丰富的能源资源。据统计,新疆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预测资源量,分别占全国陆地预测资源量的30%、34%和40%,光、热、风等资源也在全国占有较大份额,这为新疆建设国家能源战略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疆如此丰富的特色资源下,新疆高校能源与动力本科专业如何设计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创新和一体化,是摆在能源与动力工程教育者面前的难题。

一、新疆经济发展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预测

首先,一方面随着煤炭的大量生产,通过建设大型电厂,把煤转变成电,利用“西电东送”两条750kV的高压交流电网和一条800kV高压直流电网把电输送到疆外;另一方面新疆的新能源领域快速发展,铸就太阳能、风能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辉煌业绩和企业的规模扩张。目前新疆发电企业和新能源企业向大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必然会对技术人员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能源与动力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是建设现代化能源企业的当务之急。

其次,新疆现阶段煤电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主要依靠内地大企业引进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来实现,其设备技术和管理已接近中国先进水平。然而,新疆地处偏远,引进高端人才困难,劳动力成本高,人员不稳定。目前煤电行业和新能源行业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管理先进,另一方面是与之配套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却严重不足,从而使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无法发挥应有的水平,甚至不能正常运行,导致事故发生,人才本土化培养的问题日益突出。[1]

根据《2009-2015年煤炭煤电煤化工人才发展规划》,到2015年,新疆煤电装机3450万千瓦,新增装机约2630万千瓦,可向我国东部送电1100万千瓦,预计新增煤电行业从业人员2万人,热电行业存在大量的人才缺口。同时,在新疆地区,新能源产业人才也是非常缺乏,人才培养不能够满足新能源市场迅速发展的需求。

所以加快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步伐,促进新疆煤电工业和新能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有利于加快解决高层次人才培养本土化问题,实现当地招生,当地培养,当地就业;有利于培养高层次新疆少数民族工科人才,促进少数民族整体素质及文化水平的提高。这对新疆煤电行业的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新疆长治久安、社会稳定、各民族不断富裕发挥重要作用。

二、新建本科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据现行的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由原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流体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热能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动力工程和冷冻冷藏工程等9个专业组合而来。[2]目前能源与动力工程致力于传统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如何更高效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也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来将广泛应用的氢能。动力方面则包括内燃机、锅炉、航空发动机、制冷及相关测试技术。这是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

过去,新疆工程学院热能动力设备及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从事热能动力及其控制设备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管理及一般热力与控制工程设计,具备基本的经济与管理、社会与人文、环境与保护等方面基本知识的第一线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3]随着新疆工程学院的升本,学校在2012年开始制定能源与动力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了顺应国内外尤其是新疆地方特色的能源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对培养目标的提法进行了多次修改。在2013级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培养目标已修改为:“培养适应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型工业化建设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专业应用能力突出,获得工程师素质基本训练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新能源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4]

三、新建本科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思路

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中没有专门设置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但是在机械工程专业中,都开设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等课程,其中机械工程专业把传热学课程作为专业的必修课程。为适应现代工业的快速而巨大的发展,美国、日本和德国一些发达国家不断地对高等工程教育进行着改革。[5-7]

目前,新疆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方面的改革要体现出“常规能源、新能源、节能减排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相结合,适应时展,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充分考虑学生自我发展,培养创新人才”这一总体思路,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来体现和实施改革意图。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思想上,归纳起来可以说是“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手脑并用,鼓励创新”。

四、新建本科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教材建设和课程设置

教材建设对于能源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意义重大。通过编写适合新疆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新教材,对于内容陈旧或重叠的课程和学时,进行合理精减和合并,拓展和新增反映社会人才需求趋势和专业发展的课程,来体现课程体系的创新改革的设计思想。

在课程设置方面,将原“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共计96学时)合并为“机械设计基础”(72学时);原“公差与互换性技术”和“机械工程材料”(共56学时)合并为“公差与金属材料”(24学时);原“热工仪表”和“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共80学时)合并为“热工过程检测技术”(48学时),原“制冷技术”和“热泵技术”(共64学时)合并为“制冷原理及设备”(64学时)等。新增风能利用技术40学时、太阳能利用技术40学时、节能技术32学时,动力工程前沿12学时、新能源工程前沿10学时、制冷空调工程前沿10学时等合计学术前沿专题讲座32学时,以讲座的形式由相应领域的专家负责编写大纲和主讲。

五、新建本科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采用彻底的专业课程选修制

充分利用新疆工程学院的学分制和选修制,根据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市场需求及学生的志愿和兴趣,实施更为彻底的专业课程选修制度。

在2013级培养方案中, 除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外,其余专业课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共91.5学分,供学生从中选修69.5学分。并且要求高年级学生在选择专业方向课程时,用“交叉捆绑”方法必须选择部分专业选修课(例如对“热电工程”方向捆绑部分“新能源工程”,对“制冷空调工程”方向捆绑部分“新能源工程”),以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

六、新建本科院校能源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一直以来,作为具有典型实验研究特点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实验教学方面主要开展较多的演示型和验证型实验。该种做法使得学生实验技能欠缺,尤其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中,其创新能力显得不足,常常在毕业设计阶段特别明显。而目前国外大学的工科专业专门为高年级学生开设了能够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学分探索型实验课程,目的是用以加强工科学生的动手能力。[8-10]

通过充分调查和研究,在新疆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安排了36学时的“自主创新专业实验”教学环节,以扩展和补充专业实验教学的内涵,提高专业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培养具有工程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实验教学环节主要面向三、四年级学生,以解决来自于工厂企业生产一线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或者以参加相关专业的大赛为出发点,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个人要求,设计或者完成实验。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在于实现“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的创新实验教学理念,使每名高年级学生都能在一种开放的环境和氛围中进行学习和创新训练,得到不同程度工程师的训练。

七、结束语

在新疆经济大发展的推动下,新疆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教研室通过积极调研和深入思考,在发挥传统专业优势的前提下,明确突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工程创新思维和工程创造能力,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才会选择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并在实施过程中加以修订和调整,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如因大面积的专业选修课带来的教学资源(如教师、教室、实验室、图书等)不足、教学组织和安排困难等问题也还有待继续研究、实践和总结。但无论如何,作为一个传统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改革与实践方面的努力应该不是多余的。

参考文献:

[1]秦春艳,才博.新疆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J].2009,15(22):3-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01级专科专业培养方案[Z].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2001.

[4]新疆工程学院.2013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Z].新疆工程学院教务处,2013.

[5]王秋旺,陶文铨,何雅玲.从国外传热学教材谈起[J].中国大学教学,2000,(6):38-39.

[6]何雅玲,陶文铨.从两本特色明显的国外热工教材看我国工科机械类专业与教材改革的趋向[J].中国电力教育,2002,(4):89-97.

[7]时铭显.面向21世纪的美国工程教育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38-40.

[8]陈介华,陈明清.中日高等教育之比较[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1,2(3):304-307.

第5篇:新课程改革趋势范文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角色教育理念社会价值反思

2010年以来,随着进入21世纪后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陆续制定、完善和颁布,它将在以往的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对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全面的规划,这将是有史以来变革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对教育改革的全新部署。可是,在如此重大而又严峻的社会大背景下,我们的教师队伍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呢?

对此,我深感疑虑,尤其是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两次跟随“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的优秀学员(政治学科的一线骨干教师)学习和接触的过程中,并在经过研究生的专业课内容的学习以后,我的忧虑不但加深。结合已学的知识,以一个敬畏者的心态经过仔细的反思后,我想对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自我认识和定位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一、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自我角色该如何定位

一直以来,在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下的教育模式中,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历来是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的主体。随着其主体性的日益彰显,学生往往被当作被动的被灌输知识的客体,这在目前全国各类学校的教育中极为普遍。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造就了学生对学习的厌恶情绪、对生活的倍感无趣,进而抹杀了其作为生命个体的思维发展和自我存在的意义。总之,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失去了做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社会存在性。而在其中,教师也在有意或无意中充当了造成这一恶果的帮凶。

在现代教育理念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这种转换,却让许多老师感到茫然,尤其是在广西壮蔟自治区今年也即将实施新课程改革试验的大教育环境下,好多教师更是多了一份慌乱和无所适从。

二、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教育理念的激烈碰撞

新课程改革所引入的现代教育理念与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在教育的目标上,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将学生教育成人、成材,但在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培养方式上―即其所执行的教育理念也是时刻在激烈碰撞的。

新课程改革下的现代教育理念,其强调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体验过程,即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理解和记忆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和价值观。也就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状况,作为辅助的桥梁,通过适度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自我成长和自身发展,从而在社会中形成生活的智慧乃至学术和人生的智慧;并通过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反思、追问和顿悟’,从而升华为一个自主性的、社会化成长的学生自我发展的主体。这充分体现在“教育”的“育”字上。这一点上学期在德智外国语学校,从与其校长的教育理念的交流中,到其讲叙学校的办学思想―“让学生‘象大树一样成长’”和其学生在外人面前所表现出的良好素质中可以看到。也可以看出一些有眼光的教师在课程改革这方面所做出的一些适当和有效的探索与尝试,但可悲的是绝大部分教师到目前为止还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三、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对社会价值取向把握的冲突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禁锢,尤其是高考制度不合理方面上纲上线的限制,好多教师尤其是面对高考升学压力的一线的老师们,似乎在无意识中形成了一种荒谬的共识――‘课改是个屁,分数是个宝’。而且在实际生活中,新课程改革所体现出的社会价值,在其现实利益与个人前程面前就更加显的苍白和无力。

当然,也有些有智慧、有眼光的教师能够看到新课程改革的价值意义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所在;但在现实生活中,在其价值取向中,其偏重的依然是高考方案及其背后所隐含的利益和实惠。为此,在轻重缓急中其撇清的永远是新课改,课改方案也仅是点缀和陪村而已。

四、在新课程改革中该如何促进教师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和实践

随着当今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实施, 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研究制定工作自2008年启动以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和对教育场域中的职业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此,就如何促进教师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实践新课程改革,我想提出如下感受和建议。

反思是自我更新意识的体现,也是实现自我更新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注重把握在教育过程中倡导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善于促进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社会化成长,即“从做中学”,教、学、做合一,教师应把教学、研究、学习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活方式,将反思和自我专业发展作为一种职业人成长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中,要容许教师自由地选择专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以激发其参与专业学习和实践新课改的动机。并设置有利于适宜自我更新的环境、创造教师学习的必要条件。

五、结束语

第6篇:新课程改革趋势范文

一、新课程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传统的教育只重视课本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至于思想道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等均被挤到了无足轻重的位置,造成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致使学生素质片面发展,很难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而新教材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为根本特征,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为目的,因此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学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比较接近生活,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富有趣味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直线的斜率时,教材首先从分析“坡度”这一学生熟悉的概念,得到直线的倾斜程度的量斜率,然后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初步感受直线的方向与直线的斜率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体会到要研究直线的方向的变化规律,必须学习直线的斜率,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教材能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比如在教材中设置了思考、探究、实验、阅读、链接等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新教材将习题分为“感受、理解”、“思考、运用”、“探究、拓展”三个层次,为不同的学生学习提供了发展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教材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新教材在版式上设计比较新颖,图文并茂,如章头图等形象直观,引人入胜。

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程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这就要求彻底改变教师主宰课堂,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变学生为课堂的主人,改变灌输的“一言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改变过去“自问自答式”的启发式教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尊重、关心、理解每位学生,既要做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又要做一个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如讲解子集、全集、补集时,教师要敢于把时间放给学生,让学生从前一节内容出发,让学生自己举一些集合的例子,引导学生用Venn图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到子集的概念,然后通过例1让学生自己按一定顺序写出所有的子集。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三、新课程改革要求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教师业务能力的高低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大部分教师多年重复着同一学科,又不进修学习,形成了只能凭借教参、教案才能上课的局面,而现代知识、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这些教师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新课程改革重视人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宽,而且专业知识要深,教学能力强,要创造性地上好每一节课。例如:采取科学的、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自主、能动地学习;在课堂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案,上好有自己特色的每一节课。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用平等协商的方法帮助学生制定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和实施计划,使学生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和将要做什么,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经常变换教学方法,以新颖的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具有一定的审视数学美的能力。

四、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中心。教师应指导学生去主动地学习,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发挥眼、耳、手、口、脑多种感官的功能,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新课程提倡学习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要敢于把时间放给学生。如: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图像,感受函数的单调性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与数形语言转换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椭圆时,教师可通过引言和生活中的实例,比如学校的操场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再让学生自己画图,来揭示椭圆上的点所要满足的条件,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细致而艰巨的教育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主要在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落实新课程。

参考文献:

第7篇:新课程改革趋势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师 情绪问题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B-0059-03

课程改革不仅是一个认知问题、文化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心理问题、情绪问题,身处课程改革漩涡中的教师,其深藏于内心深处细微的情绪,一定会与变革的许多具体行为紧密相连。因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果希望一线教师能够持续而稳定地参与进来,那么教师的情感因素必须得到关注。

一、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的情绪反应

实施课程改革,必然会打破教师原有的格局和维持的稳定,意味着教师须重新定位和改变旧有的行为,这样的变化显然会导致教师情绪状态的变化。那么,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会有哪些情绪反应呢?

(一)积极参与的兴奋型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出于对旧教育体制和教育秩序的不满,并期待改革现有的教育弊端,他们会充满憧憬并积极投入课程改革,情绪反应处于兴奋与喜悦状态。这一类教师所代表的群体,一般是学校里有较丰富的教学技艺、有超前的教学理念的改革型教师,他们在教师群体中一般走在改革的前列,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兴奋型教师,心态积极,从容不迫,是引领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他们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走出一条能促进自我更好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之路,

(二)跟随大流的迷惘型

有部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无法理解到位,并担心影响自己学生的考试成绩,因而对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并不乐观,对改革充满了迷惘与困惑。这一类教师因为对改革的困惑和压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又容易产生挫败感,更让教师对新的课程改革失去热情和信心。但面对课程改革的大趋势,这些教师又不能无视,所以改革过程中他们一般都是目标不清,跟随大流,对整个改革过程处于观望和摇摆的状态。这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教师群体,他们对课程改革的态度暧昧不清,但是也不会明确反对或抗拒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也会服从大局,按照整体改革之路按章行事,是典型的随大流者。

(三)内心抗拒的怀疑型

新课程改革意味着要打破旧有的内容和秩序,这势必会冲击部分教师的利益和稳定,这就导致有部分教师怀疑和反对课程改革。改革需要重建秩序,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应对变化,这也使得部分安于稳定的教师本能地产生一种厌烦,他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效果表示怀疑,对参与改革的老师冷嘲热讽,对改革过程中一些做法内心抗拒。所以,新课程改革中这一类教师走的还是老路子,面对新课程改革做样子演戏,课程实施中没有任何实质性变化,用的是新教材,教学还是老思路,是一种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怀旧者、怀疑者。

二、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复杂情绪的背后原因

(一)外部因素

1.新课程改革的组织者对教师的情绪因素重视不够。新课程改革一般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作为顶层设计的课程专家、课程组织者,关注的是课程本身、课程实施的技术路线,而教师的情绪体验则很少被注意到。课程顶层设计者难免会一厢情愿的认为,既然新课程改革的愿景及蓝图已经设计好,作为一线教师,他们应该会无条件、全身心地投入。但一线教师毕竟不是课程专家,教师工作本身的烦琐、量大、费精力,加上对新课程改革的效果抱有怀疑,造成教师心态极其复杂。

2.自上而下的改革让一线教师被动进入。新课程改革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由行政部门强力推进的,较少考虑一线教师的心态和意见,一线教师的声音难以在改革中得到充分体现,这让教师产生了一种错觉:改革就是行政意志、长官意志,一线教师就是被边缘化、被忽视。这种心态导致一线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怀疑与抵制,觉得改革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事,是学校领导的事,而不会意识到课程改革是教师的义务,是其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显然,这种“上”“下”疏离的改革状态,无法真正提升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二)内部因素

1.教师自身的情感需求缺乏对改革和变化的抗压能力。新课程改革意味着教师原有的稳定、舒适和安全的秩序会被打破,他们需要重新面对不确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从教师的现实心理来说,留恋安全、稳定的生活是很正常的。因为一旦教师熟悉了自己的教学生活和教学行为,教师就会觉得在一个平静的环境里活动感到安全、舒适、稳定,如果这个平静的环境被打破,则难免会遇上无法预想到的困难、危险和挑战。所以教师一般都不愿现有教学状态发生大的波动,宁愿留在一个波澜不兴的环境中安静、稳定地教学。

教师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态,主要的原因在于,任何的课程改革都会打破教师现有的平衡状态,为其带来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感。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都在开展课程改革,都难以避免遭遇这样的困境。无论是课程内容或增或删,还是教学方式或改或变,教师都要去适应。课程内容增加了,教师原有的知识可能难以应付,这就需要教师花费时间和精力重新学习;课程内容删减了,教师原来积累的教学经验就派不上用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对课程改革或迷惘或抗拒,大多还是因为他们对改革预期的未知和原有稳定的秩序被打破而失落造成的。

2.教师自身的职业理想缺乏内部动力机制。很多教师并不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做,在他们的眼里,教师职业就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这导致教师积极进取的意愿不大。教师职业的稳定性与封闭性,也让教师感到没有什么压力和挑战,不像其他的一些事业单位和企业岗位充满竞争意识。教师的这种心态表现在职业上就是,没有什么明确的理想追求,不会主动更新理念。这样的职业理念,造成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动力不足,特别是教师发展的内部动力不足。教师一旦缺乏这样的内部动力,对待教学工作就会缺乏热情和投入度,教学行为就成为一种简单机械的重复行为,时间长了,教师的职业倦怠症相对于其他行业就更为严重。

3.教师自身对情绪的驾驭不力。相对于其他行业,教师职业承载的压力是比较大的,有来自家长的殷切期望,有学校领导的升学关注,还有社会对教师的道德约束,这些压力都直接或间接地转嫁到教师的身上。而教师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却不为人所关注,加上教师生活空间狭窄,基本上都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少,大多处于“情感自闭与缺乏交流”的生存状态。在这种单一的生活状态下,教师的精神和情绪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精神萎靡、容易生气发怒、工作消极懈怠等。教师本身又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掌控,一旦出现负面、消极的情绪,就不能很好地驾驭自己的情绪。

(三)课程本身

1.新课程理念与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发生冲突。新课程改革“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但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停留在传统的认知上,难以马上转变或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去实践新课程。比如课堂教学,现在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必然会带来课堂教学的变化,传统的知识授受型教学显然已经落后,但是教师在重讲授还是重探究、重知识还是重能力、重规范还是重个性等具体教学操作上还无法适应,这种教学行为的变化,使教师感到茫然无措。另外,新课程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也出现一些极端或片面的做法,如对新课程理念“变形”理解、探究讨论课的五花八门、多媒体的滥用等,让教师也从内心上感到反感。面对课程本身这些不确定因素,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情绪变化也就难免多样而复杂。

2.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挑战。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程能力方面,教师既要具备课程组织和课程开发能力,还要具备相应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以及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课程的能力;在育人及管理能力方面,教师既要有实施心理教育的能力,还要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我发展的能力;在教学研究方面,教师既要具备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智慧,还需要有一定的教学研究与反思的能力。但不少中小学教师因为教学中的工作量和压力较大,极少有时间去更新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造成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没有得到及时提升,面对新课程改革时,往往感到应对无措,能力不足,而教育教学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培育又难以一蹴而就,因而教师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变化,常常产生无力、迷惘和畏难情绪。

3.课程培训不到位,对教师情绪疏导不够。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也在进行各类教师的培训工作,但考察这些培训发现,培训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培训质量不高,特别是缺乏对教师情绪方面的引导。课程培训的不到位,一方面是因为培训组织机构在教师培训需求上做的工作还不够,没有详细分析教师真正的需求去合理设计培训专题,只是以行政文件的方式强制性要求教师参加;另一方面就培训专家来说,这些专家一般以高校、教研机构为主,他们对中小学第一线的教学现状不太熟悉,不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困惑和需求,培训内容可能就不切合实际,往往是从理论到理论,使学习者产生“学与不学一个样”的想法,再加上部分培训专家本身的能力不强,培训时照本宣科,这种灌输式的讲授让参训教师反感,造成培训专家与参训教师彼此之间的情绪对立、相互轻视。就参训教师来说,一些教师安于现状,本身就是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心理来培训的,培训时人到心不到,把培训课堂当成休息场所。这就使得教师本来急需的课程培训和专业引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应对策略

(一)课程环境的改善与保障

1.讲求培训的实效性。调查显示,教师最希望接受的培训内容是“教学技能”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教师的培训需求是“实践推动型”,希望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教师的这种现实需求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培训最有实效的两条路径,一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问题解决,帮助教师思考课堂教学,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二是职业理想的认同度渗透,促使教师内在改变,走专业发展之路。

2.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我国教师教育在职前职后的衔接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师范院校把学生培养成“成品”后推向中小学,但却缺乏后续的支持和指导,工作后教师基本上缺乏专业的指导。这种教师培养体系是不利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知识与能力的更新如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教师就有可能被时代淘汰。因此,教师的再培训与专业指导在今天是必要的,特别是教师的专业指导。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与中小学协作,发挥各自拥有的资源优势,推动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比如,高师院校教师可以走入中小学课堂,与中小学教师一同面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开展专业的课堂教学研究。

3.学习共同体的创建。从教师文化来说,教师是相对保守、封闭的一个群体,教师的合作精神比较欠缺,教师与教师之间极少在教学专业上互为沟通。教师合作不仅有助于教与学的改善,还能推动学校变革的有效实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条现实的校本路径。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状结构的社会,很多工作需要分工合作才能高效率完成。中小学校建立教师间的学习共同体,就是一个互享智慧、思想碰撞的过程,是以集体的智慧共同面对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的专业过程,比教师单打独斗式的发展更有效果。

(二)教师的自我调控

1.保持积极认知的心态。从哲学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好与坏、利与弊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既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如果教师更多地看到新课程改革所体现的新理念、新思想,看到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就会积极面对,并从中获得快乐的体验。一旦我们对某个职业倾注了积极的情感,职业的琐碎和单调就会转化为事业的进取和憧憬。

2.提升职业的认同度。职业的认同度源于教师对自己职业特点、意义的深入理解,以及对教育、教学、师生关系的重新认识,并因此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许多优秀教师之所以能够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正是基于他们对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的深刻理解、对所从事职业的热情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愉快的情感体验。职业的认同度,决定了教师在自己职业领域里走得多远,而职业认同度高的老师,在工作中也更容易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

3.学会有效的自我调控。情绪心理研究表明,“稳定性和控制性这两个维度与人的自信心和对今后的期待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心境,影响工作效率”。可见,情绪的稳定需要自我的有效控制,情绪的有效调控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进行:一是对职业工作成败的恰当归因,工作中的成败不完全是能力的问题、努力的问题,很多时候还是运气的问题、机会的问题、工作难度的问题,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恰当归因,就能避免一些不应有的消极情绪、负面情绪影响自己的发展;二是一旦负面情绪袭来时,学会寻找适当的渠道宣泄,与朋友同事加强沟通交流,参与适当的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让消极情绪得到化解。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2]缪榕楠.情感智力与教师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J].教育探索,1999(8)

第8篇:新课程改革趋势范文

一 对农村新课改成效的拷问

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所提出的“我国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城乡教育的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的问题是长期存在的,也是要求教育工作者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正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2011年教师评价新课改的网络调查报告》显示:教师们对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成效评价不高,对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评价表示“很满意”的教师仅占3.3%,表示“满意”的教师占比21.3%,有62% 的教师基本认同“新课改在城市还可以,问题主要是在农村学校”。拷问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特别是在课程改革方面,农村基础教育至今仍然突显应试倾向,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模式陈旧单一、教师主宰课堂教学、自导自演、重知识灌输、习惯题海训练、师生苦海行舟、学生两极分化,新的学习无用论又在农村蔓延。

中小学课程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十年的课程改革应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所建树,但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境况依旧,新的“学习无用论”又在农村地区的蔓延,使教师深深感受到社会对教育改革的期盼与舍弃,使不得不更加深入地思考课程改革的深层问题:中小学教育该到了关注学生能力、关注学生终生发展的时候了,课程改革也该到了教师课堂实践变革的时候了;几个教师、几所学校的课程改革典型代表不了农村教育整体,全体教师期待的是每一位教师的每一节课都能成为课程改革课、都能优质,我们期盼优质课堂常态化。

细细考量,导致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效低下、困扰农村中小学课堂优质、课程改革常态化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教学管理,二是教师素质。而教师素质更为根本,因为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直接实施者。由于历史的原因,时至今日,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水平仍不容乐观,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结构不合理,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能力依然欠缺,由此造成很多农村中小学不是不愿实施课程改革,实在是无力实施课程改革。

二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重新定位

新课程改革与前七次相比,称得上是决心最大最彻底的课程改革,旨在实现由传递知识向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人的根本性转变,要求课堂教学发生质的变化。教师必须从单一的课堂主宰、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激励者、服务者。学生要从被动地接受学习、知识储存器,转变为学习的主体,要学会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会为自己终生发展负责。两个转变合二为一,就是要形成从“教师教”到“学生学”。这种转变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十年仍未完成,这也是课程改革十年成效低下的集中体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坚守了多年的对教师的注解,到了该重新考量的时候了。新课程来了,教师,你该是什么,该做些什么?思量十年的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研究“教”的多,分析“学”的少。教师强调学生难启发、不配合,课堂难以为继,甚至到了遗弃传统课堂,新课堂尚未掌握,走到越改越不会教的可悲地步。学生聪明、富有个性的优势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成为导致课堂效率低下、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创造者,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帮助者、引导者,这就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定位。课程改革十年了,做教师的应该问问自己:“我做到了吗?是否依然关注‘教’而忽视‘学’呢?“如果是这样,我们将永远不会到达课程改革的彼岸。

三 走进课程改革深水区,教师教育需加力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需要教师教育的强力支撑。

“不培训不上岗”,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因此可以说,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实践层面是从教师教育开始的。然而课程改革十年,除了几所课程改革典型学校的涌现,诸多教师的课程改革能力没有形成。课程改革十年成效低下,隐含的是教师教育成效的低下。作为培训人,当中小学课程改革走进课改深水区,人们由“说理念”到“看课堂”的时候,想起自己的责任——教师教育,请加力吧!让每位教师富有实施课改的能力,都能成为课改支点,特别是作为教师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自己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任务相对城市更为紧迫而艰巨。

第9篇:新课程改革趋势范文

一、学校管理改革亟待新课程价值观的厘清

学校管理改革的脚步从来没有也不会停止,因为它是与我国的各项体制改革休戚相关的。经过了近几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大量的实证研究不断地给教育管理理论界吹来新鲜空气,学校管理改革也由激情时期进入到理性反思时期。

我们知道,目的是指行为主体根据一定需要,借助于价值观念的中介作用,对行动目标或后果的预想。这种预想充分反映主体的价值追求,并能够引导人们按照预想控制与协调行动,来实现其价值追求。那么在教育领域,任何时候,任何团体或个人,共同的教育目的与关于教育行动的独特追求,都是至关重要的。教育目的的不同选择,亦受不同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20世纪以后,随着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育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教育目的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不管是何种倾向,其共同的目的就是: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等相融相通、相互促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当然新课程改革势必遵循这一目的的要求的。

新课程改革力求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关注人的全面健康地发展,在课程体系中能够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管理平台,体现新课程指导下新的价值体系。

二、新课程价值观的诠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价值观,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与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概括地说,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其根本价值就在于把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置于教育的首要任务,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以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为本,达到新课标的教育目的。

新课程价值观的基本特征是关注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当我们开始进入科技高度发达的新经济时代,竞争的激烈,使学生们一踏进校门就开始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或是被选,教育目的随之进一步具体化。每一名教育管理者都应该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个体主动、健康发展的能力是基础教育开发人的生命潜能的最本质的任务,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

人只有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创造人生,才会活得有意义、有智慧、有尊严、有深层次的快乐和幸福。[1]而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不断发展,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加之基础教育的本质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形成新课程价值观念体系。新基础教育课程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共同和谐发展,它的主要内容不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通过教学活动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我们的基础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其内容和要求既应该是基础性的,又应具有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新课程价值观与学校管理改革的关系

新课程价值观在课程改革中,特别是学校管理改革中处于核心指导的地位。究其本身来说,它既是新课改“三位一体”中的重要的一个维度,也是教育价值本位的构筑基石,追本溯源,通过层层剥离新课程改革的各种活动行为,新课程价值观自然浮现。课程改革进程中,其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新课程的变化是否有价值或价值大小的观点和评价标准。教育工作者们在理解新课程标准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从学生的个体需要的尺度出发,确立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进行相应的教育行为和管理。我们知道,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阶级有不同价值观,同一事物不同人也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训,还是教学体制的改革,凡此种种教育行为的实践,只有与适应时代形势的新课程价值观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的推动学校管理改革的成功进行。

因此,新课程价值观的构建,改变了以往过多强调知识技能的培养的僵化状态,纠正了以往教学实践中对价值观的教育尺度把握不准的情况,解决了以往思维单向渗透的问题,使各个学科从根本上真正有机的结合,促进和优化了课改过程中学生个体个性发展,并糅合平和民主的学校管理氛围,提高了学校管理改革层次和水平。

科学的管理必须以学校为龙头,只有学校的管理者真正动起来,教师们真正动起来,学生们真正动起来,新课程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我们提倡:以学校管理促进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创新学校管理,充分挖掘和开发学校存在的潜力,释放学校生命活力。

目前我国学校管理改革出现两种价值发展方向:一是教育的价值取向从单纯的传递教科书上所呈现的现有知识向促进人的主动健康发展转变;二是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从批量生产式的集约化大班教学,向适应个性充分发展的精细化小班教学或个别化教学的转化。[2]鉴于此,笔者认为,学校管理改革必然要遵循这种态势,而新课程价值观恰好也直接表明了我国教育改革的这种趋势,这就决定了学校管理改革必然与新课程改革密切相关。没有学校管理改革的支持和推进作用,新课程改革就无法得以进行,即使其价值观再先进,再完美,也只是空中楼阁,无法企及。同样,学校管理改革也必须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倡导新课程价值观,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才能激发教师的课改热情,改进学校的教育生态,发展学校管理的良性运作。

我国的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在不同的地区,包括许多偏远地区,学校管理改革是否能够进一步顺利进行,新课程改革能否完全普及实施,很多人都心存疑虑。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课程以其价值观为纽带,携领学校管理改革,可以较好的改善在我国非知识经济地区的教育状况。只有以新课程的价值观为目标导向,新课程才能在解决问题中前行,学校管理改革才不会在质疑中成为纸上谈兵。

如上所述,新课程价值观核心地位的确立表明:新课改提供给学校管理改革的不仅是方法,更是态度;不仅是树立责任意识,更是树立机遇意识。

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价值观

基于新课程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建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价值观。其突出特点就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为特色的学校管理。

1.人本管理观

教育的本性是人文的,教育工作的目标是生命的成长,而不是机器的生产、生物的克隆,因此教育管理也必须是人本管理,新课程要求教学要有的放矢,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样,管理是也应具有靶向性,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行为将直接影响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因此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挖掘教师的潜能。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3]学校管理正是围绕教职员工和学生,所不同的是需要更多的责任心和有效的管理行为。它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整体提升,从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去尊重师生的个性,尊重、发展师生的个性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时代的潮流中生机蓬勃,奋发有为,实现生命的价值,推动社会的发展,真正体现学校管理的功能。

人本管理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为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服务。承认人的发展能动性,从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去尊重师生的个性,从生命的视角去确立我们的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法,使学校成为师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摇篮。因此,学校管理坚持人本管理观,必须坚持以下五个基本观点:一是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二是交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三是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四是强调个性发展;五是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4]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教育真正回归到关注人类自身,把基础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序曲旋律,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都突出了对学生主体或教师主体的关注和尊重。学校管理者充分认识这一点,把管理的重心真正转移过来,把人本管理落到实处,积极推行人本管理,有利于学校管理的良性发展。

2.校本管理观

我们研究教育改革理论也好,课程改革理论也罢,其核心都是围绕具体的学校实践,学校在教育中所处的位置使得“校本”逐渐也必然纳入教育研究者的视野,任何课程改革,若忽视具体的学校实践,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反过来,只有经由学校这一环节才能践其言,成其行。[5]

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进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问题就在于没有在学校尤其是具体的学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忽视了课堂,忽视了教学,忽视了师生关系的调整等,再好的教育主张都只能是外在于学校的。此外,相对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而言,学校是教育中的正规的、独特的机构,突出学校在各类教育中的作用,把具体的、特殊的学校实践作为具体的操作核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学校是建立以校为本的主体,体现在学校的所有制形式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包括课程管理的其他各个方面,提出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类,其中学校课程在中学阶段可以占到课程总量的16%,这实际上给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契机,也是给校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管理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且对于加速我国课程建设民主化、科学化进程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校本管理观强调以人为本,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广大师生,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发展,从而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主要包括管理权力下放,自主决策、特色课程开发等,给学校以管理的自,针对学校实际进行管理工作是校本管理的基本主张,让教师参与到校本管理中来,使教育研究成果和新课程改革的真正得以实施是校本管理观的基本命题。校本管理统领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是一切校本研究的灵魂和统帅。综合而言,校本管理观是学校管理价值观的首要问题。

3.文化管理观

文化是最能体现核心价值观的载体,通过文化管理,创造一种自然、民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学校组织氛围,使学校的每一分子都能以学校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产生归属感、使命感、责任感。最终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体,即培养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负责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和谐发展的人。[6]教育文化管理不仅仅指知识的传播方式和培养学生修养的目标,还包括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对课程改革环境的关注。教育文化管理理念的提出,意在释放文化育人功能的原动力,以其先进的思想浸润于校园、作用于师生的情感,培养出适应主流社会文化取向的优秀人才。教育文化的提出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取代过去知识育人观念,以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新课程改革。因此,学校应依据本组织的个性特征,因地制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校园文化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4.开放管理观

教育本身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有序的管理系统。在学校管理改革过程中,建立比较稳定的社区联系网络和校外教育基地,完善的校内信息反馈系统,形成开放管理的格局,是现代学校必须的外部条件。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日趋紧密,与外部环境的能量交换日趋充分,管理活力更加充沛。

以人为本身就是一种民主开放的管理理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管理工作的时代性、实用性、创新性、人文性,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自创性,加强学校的开放管理,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叶澜.“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发展研究,2003(3).

[2]中国教育报,2004-12-20:3.

[3]成达如.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2).

[4]朱永新.教育小品[J].黑龙江教育,2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