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组织能力提升方案范文

组织能力提升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组织能力提升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组织能力提升方案

第1篇:组织能力提升方案范文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进行高效课堂教学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对教材、学生以及教学目标的认识能力;对教学案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的设计能力;对所教授的知识以及学习方法的传播能力;对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师生之间教学互动的交往能力,还有就是对教学的动态情况以及实际效果的反思能力。这六项都是一名优秀教师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尤其是最后一项,教师的反思能力,其反过来制约并提升前五项能力,教师的反思能力最高效,其具化的举措就是坚持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人专业的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反思实际上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技能的一种综合诊断和深层剖析,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深入思考,客观地总结教学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有意识地反省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哪些教学方法是高效的,哪些教学技能是有所欠缺的,哪些教学手段是可以改进的,甚至还可以更深层次地反思本人所坚守的教学理念以及所实施的教学实践存在什么问题,自我认识后及时纠正并更新,达到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的目的。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与深化,教师的教学反思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学校都要求教师在备课教案的最后一栏填写教学反思,而教师自己所填写的教学反思也只有自己可以看到,根本不存在公开批评或变相批评的问题,纯粹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客观评价,教师反思的过程无疑也是教师整理教学思路的心路历程,是总结经验教训并找出教学中成败优劣的重要过程。所以说,坚持教学反思是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必由之路。

误区一:教学反思侧重于记录课堂上的情况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其实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涉及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课堂上的情况。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记录解决的方法,学生的这些困惑往往就是本节课未能解决的难点,是下一节课的延续,也是本学科在教学上要取得突破的关键点,设计出恰当的崭新的教法以及习题来帮助学生消化该知识才是当务之急,必要时还要对该知识点进行难度分解,这些都应该记录在教学反思当中。

误区二:教学反思侧重于记录一节课的失败之处,还可以更多地记录一节课最成功最闪亮的地方。把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记录下来固然重要,而且这些疏漏与失误能为日后的教学工作作前车之鉴,但成功的课例同样不可多得的经验啊,对于教师而言同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同样可以让自己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加以完善,逐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误区三:教学反思侧重于教学结束后的反思。其实教学反思的内容应该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中去,包括在备课阶段,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还有常规的教学过程的反思以及课堂以后的反思,最后就是对评价测试方式以及评价结果的反思。进行这一系列的教学反思,最终必然是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再设计与评价案的再设计,根据每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得来的信息,及时修订教案和测试方式,使教学更实效。

误区四:教学反思侧重于记录自己发现的局部的问题。其实教学反思的内容如果只记录自己所任教的班级所出现的问题,往往就会缺乏共性,陷入局部问的泥沼,难以准确地诊断出“病情”的根源并制定出恰当的方案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共同研讨,集体反思!本学科教师一起在集体备课时探讨上一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其共性并一起研究最佳的解决方案,集体的智慧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见解,将这些独具一格的解决方案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反思,其实也是在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学工作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而科学的教学反思可以协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指引教师进行长期的教学工作并不断完善。笔者坚持:正确而科学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学能力的提升功不可抹,是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以及提升教学能力的必由之路!坚持教学反思,提升教学能力一定会有质的飞跃!正确而科学的教学反思真正地体现了教师教学能力中的反思能力,反思能力又反作用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中的认识能力,设计能力,传播能力,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教学反思涉及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在各个不同的教学活动环节中要重点反思不同的内容。

1.设计阶段的反思。主要是要求教师对将要开展的教学活动的设计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有: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如何达到这些教学目标?完成教学目标相应采取了哪些教学措施?采取这一系列的教学措施预想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设计阶段的反思重点在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中的认识能力,设计能力和传播能力。

2.教学过程的反思。主要是要求教师把注意力放在组织教学过程上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地处理动态的课堂教学。反思的内容有:如何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采取的教学措施是否适用于大部分学生?每一名学生的需求是否都给予了满足?教学过程的反思重点在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中的传播能力,组织能力和交往能力。

3.课堂以后的反思。主要是要求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有:是否完成预想的教学目标和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所采取的教学措施优缺点在哪里?如何改进?教学活动中收获的实际效果如何?和预想的教学效果存在什么差异?如何对起始阶段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以后的反思重点在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中的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和设计能力。

第2篇:组织能力提升方案范文

一、灵魂之曲——核心竞争力是组织能力发展的指导思想

组织能力发展无疑涵盖着十分广泛的内容,提升一个组织的能力其实不仅仅是单个员工的个人能力的提升。组织发展与人力资源发展的不同在于,人力资源发展关注于组织内部个体的成长,而组织发展关注于体系、流程、结构的发展。组织能力的提高,首先依赖于公司总体战略方针,辅以相关各种工作计划的实施,包括组织架构、愿景建立、变革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其实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套用目前很流行的一个说法:组织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DNA。一个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的企业,势必具备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比如三星和3M都以创新能力见长,Dell以个性化服务闻名,Toyota以高品质打造品牌价值。沃尔玛更是以低成本领衔全球。可见在明确企业战略之后,只有开拓出属于自己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产生出相对应的组织机构的能力,进而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有了明确的企业战略而没有强的组织机构的能力。战略仅是一纸空文。就企业内部而言,从领导层到普通员工,共同关注的焦点也应该是核心竞争力,员工的很多想法和建议。往往会为将来组织能力的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

二、发展的三重奏之曲——组织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一重: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企业的经营模式与文化观念对员工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往往员工都习惯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去处理每次发生的问题,很容易在总结困难时把外部的情况和困难列在最显著的位置,等待组织的指令和帮助。然而,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传统的思维模式可能会造成组织反应的滞后,尤其现在的市场是如此细分和专注。因此,首先应该做的是突破企业原有的传统模式。让员工改变思维模式。改变思维模式是组织能力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激发员工内在的动力,起到改变现状。让员工自己思考更合适的工作模式,走出传统模式造成的束缚。在进入实质性的组织能力评估和提高过程之前,这种改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要使企业的竞争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需要设立一个规范的行为准则,去引导员工的工作方式和态度与企业的发展需要保持一致,从环境上造就一个改变现状的气氛。[第二重:提高员工的个人能力。一般来说,个人能力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业技能,包括产品知识、相关技术等;另一种是核心技能。主要包括团队协作、风险承担、主动性、应变能力和自学能力等等。但是提高员工的个人能力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要以核心的竞争力为基准找出各个部门的专业能力的要求,并作为招聘、绩效评估、未来升迁潜的依据。因此,提高个人能力的关键是首先与核心能力相关联。在这点上,可以协同一些专业机构做研究调查,进而整合和确定岗位的要求,设定相关所需要的岗位能力都要能提升和体现公司的核心能力。最后,就要使用评估工具对每个岗位进行评估,然后对评估结果作个体和整体差距分析。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有相当的时间跨度。评估过程一般从自评开始,所有的评估结果都需面对面与员工沟通。一线经理与员工都会参与发展计划的制定及未来实施情况的跟踪。评估的每个能力项目的行为标准也要能够量化,一方面便于做差距分析,一方面能够保持其公平和准确。差距分析对于组织能力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将涉及到组织未来的行动方案和发展计划。

第三重:建立完善的员工管理模式。市场是时刻变化着的,这就要求组织的结构也必须时刻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改变其模式,如此才能将员工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组织的架构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员工的平台,领导层所要做的,就是如何让这个平台越来越高,而不失稳固。搭追一个适合自己组织目标的员工平台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需要对市场有敏锐的观察和组织SWOT的有效洞察。打个比方来说。若是一个以关注渠道为核心的组织,就需要减少汇报的层次,并充分授权给下级经理,使之更走近客户和终端用户。同时也需要改善内部的流程,加快信息的传递并配以明确的业绩考核系统,能够让员工看到明确的目标,让其准备好接受挑战的能力。概括来说,员工的管理其实也是一个快速反应的过程。组织需要根据市场需要不断做出重新设计与改变,相对应各个工作岗位的要求也有可能随时都在调整,这就对员工的能力有了很高的要求,也需要组织管理层在员工工作部署上高瞻远瞩,给予每个员工在自己领域的空间。这样的组织才可能成

为高效、高业绩的组织。

三、生命之曲——组织能力发展的过程分析

组织能力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后续行动计划。

1诞生:组织现状分析与能力发展框架。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以目前组织情况的分析为主。主要包括:市场需求的分析报告、组织的SWOT分析。从这些分析中,可以了解目前社会经济处于什么样的状况,这些将直接影响到客户对于商品/服务的需求、客户的购买力等等。组织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关系程度,往往也受到同行业竞争力的影响,基于目前的基础上。首先必须了解到组织目前所具备的竞争优势。结合所欠缺的地方,做出一个合理的组织能力发展蓝图,来支持企业的未来发展,迎接行业内竞争的挑战。所以,组织能力发展框架是经过了对组织的全面分析后才应运而生的,它需要经过整个组织的反复讨论和专业机构的指导建议。一般来说,它主要包含领导力发展、组织/工作岗位设计、企业文化和员工能力等。当然这只是四个大的方面。具体的工作需要落实到以后的实践行动中。

2成长:组织愿景与远期计划。在充分掌控了组织目前的状况分析后,需要对组织的愿景与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发挥组织能力发展的作用。更好地将各项工作的效果体现出来。第一步是确定组织未来的发展战略计划。一个明确的目标能使得组织的发展更有针对性。当然战略目标的合理性也是需要保证的。第二步就需要将企业的目前情况与未来期望作对比分析。这个分析所基于的便是市场对于组织能力的要求,竞争化的市场要求组织内部的每个职能部门也需要时刻变化。因此,对于组织远期架构的清楚认识十分有必要。最后一步就是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体的、系统的、有计划的组织远期结构蓝图。这将会直接决定组织提高能力所需的工作要求、能力和培训随之要做哪些调整。

3成熟:差距分析与人力资源战略。仅仅组织结构的调整是根本无法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的,因为组织能力才是决定竞争优势的关键。当缔造出组织未来的架构蓝图的同时,基于人力资源角度的差距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在发展与提高每个岗位能力之前,需要对组织的人力资源系统、思维模式、企业文化、行为模式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必要对于人力资源系统的每个方面进行有效与客观的分析,比如招聘、晋升、培训、激励、沟通、组织结构等等。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采取实际行动去加以完善。在很大程度上这将影响到组织能力的未来发展。

4丰收:实际行动的实施。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实施具体工作来弥补组织内部的各个差距。这些工作将涵盖人力资源供求、员工提高、人才管理、绩效管理、激励与认可等方面。当然,组织的思维模式、组织文化和沟通在需要时也能够辅以具体行动来进行改变。所有的这些行动计划都必须设立对应的KPI予以衡量。还应根据企业未来长期的发展计划设定年度的目标,在每个年度结束后对该年度的工作效果进行评估,以期在下一年度的工作中能取长补短。当然,并不是说所有企业在实施了以上步骤后都会取得收获,关键在于是否具备一个有效的、系统的组织能力发展计划。当所有的具体行动都与组织战略发展保持一致,并取得了意想中的工作效果后,组织势必将迎来一个丰收的季节。

第3篇:组织能力提升方案范文

在我国民间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医扁鹊。他给魏王治病,成功地把魏王的病给治好了,魏王就夸奖扁鹊说,他的医术天下无双!但是扁鹊却不认同他的这种说法。魏王说:“为什么?”扁鹊说:“我们一家有兄弟三个,我大哥的医术最好,二哥次之,我的最差。”魏王问:“为什么这么讲呢?”扁鹊说:“我大哥他治病是治病情未发之时,而我二哥治病是治病情刚刚复发之时,我治病是病情已经严重之时,大家都说我的医术很好,是大家都不知道要‘未病先治’这样的一种理论。”

这个故事对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对于健康意识普遍提高,我国的医疗改革方案最终还没有出台的情况下,“未病先治”是一个非常好的治疗手段。人体保健是当今的热门话题,相关产业也颇受世人关注,但保健的“深度”更是关键。“未病先治”是医者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诺金人的保健理念。人人都希望身心健康,而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中却存在诸多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据悉,全球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就达350万。人一旦患上机能性疾病,就很难治愈。

事实上身体具有强大的自我调节、自我平衡、自我修复、自我更新、自我再生等一系列功能,这被称为身体的“自组织能力”。自组织能力强,身体就健康,抵抗疾病的能力就强。反之,自组织能力的减弱,意味着人体机能的下降,人体就会处于亚健康状态,更易感染疾病。只有提升自组织能力,才能抵抗机能性疾病的侵袭。如何提升身体自组织能力?中国诺金国际生物科技集团(以下简称“中国诺金”)的科学家们潜心研究,不断丰富科研理论成果,直指疾病之源的微循环障碍。微循环理论生物成熟,是人体机能研究从宏观深入到微观的重要里程碑。而直接解决微循环障碍,是众多专家学者可望而不可及的。作为深度保健的领军人物,中国诺金首席科研专家、世界自然医学研究博士邹万生,利用打通微循环的“钻头"一氧化氮,运用现代生物工程SOD(固相分散术)技术合成微分子植物液,快速溶脂排脂,并结合“药食同源”食品配伍,生产出“体悟”系列产品。该产品不但可以疏通微循环,解决微循环障碍,而且可以为人体补充各种营养元素,为组织细胞的营养补充、正常代谢提供能量,从而提升身体的自组织能力,达到预防机能性疾病的效果。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民生周刊》曾对这一研究成果进行公布。

深度保健的成功不仅来自创新的科研成果,也源自中国诺金背后强大的动力与支持。

中国诺金是以高科技技术为先导,以药食同源保健食品产业化为目标,集种、研、产、销为一体的综合型健康产业集团,集团旗下设郑州万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万生生物竹林分厂,中国诺金长沙、深圳、沈阳分公司,诺金哈尔滨物流中心,温州文成青钱柳种植基地,长白山原材料基地,安徽安庆养殖基地。这一完整的产业链为开发深度保健产业提供了渠道。

第4篇:组织能力提升方案范文

关键词:民航;签派员;素质;飞行在航空运行中,飞行签派放行承担着组织、安排和保障飞行器正常飞行的管理工作任务,签派员是一系列工作的直接决定者和执行者,只有签派员熟练掌握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执行签派放行与飞行监控,才能够有效提高航班运行的安全性。目前,我国航空管理中的签派员数量较少,高素质的签派员更是凤毛麟角,如何切实提高签派员的基本素质,充分凸显有限数量的签派员的工作价值成为民航公司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笔者将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1 重视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学习

签派员的工作中涉及到多方面的综合性知识,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持,工作就无法有效开展,因此签派员要充分认识到专业知识在工作开展中的重要性,脚踏实地的钻研学习专业知识与技术,对公司内部的签派流程和应当遵守的原则实现系统的掌握,学习不同的飞行签派放行方法,以便于在遭遇不同突况时灵活的运用有效的签派方法提高民航的安全性。例如,签派员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中重点包括的一项内容就是气象知识,可以说气象是签派员做出签派放行决定的重要考虑条件,签派员只有具备明辨天气符号与气象代码、读懂天气图表、根据天气图表与实况或预报对未来一定时间范围内天气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的能力,才能够做出争取的签派放行决定,气象条件复杂多变,签派放行在气象条件影响下会出现各种无法预测的危险,签派员就需要具备应对多变气象的能力,通过准确分析天气的形式制定切实可行的飞行方案,签派员在这一过程中既要遵守签派放行的最低天气状况要求,又要及时抓住签派放行的时机。

2 重视决策能力与组织能力的提升

出色的决策能力与组织能力是作为一名签派员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飞行器的整个运行过程都是在签派员的直接决策、组织之下完成的,因此组织能力与组织能力的提升对于签派员签派放行工作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飞行器的飞行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签派员的存在就是为了尽可能的提高飞行的安全性,如何在复杂的形势下设计出最优的飞行路线、降低飞行风险是签派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例如当飞行器未起飞时发现其中只有爆炸物品,这时候签派员就应当发挥作用,保持沉着冷静的态度,准确锁定飞行器的位置、精准监控飞行器的实时状况,将情况及时上报给值班负责人、机场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根据负责任的要求将置有爆炸物品的飞行器拖至安全地带上。因此飞行签派员可以通过积极参与专业培训和积累工作实践经验的方式来提升决策能力与组织能力水平。

3 重视服务意识的树立

究其根本,签派员是为旅客的安全与公司的利益服务的,签派放行工作与其他专业性工作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对签派员包括语言表述、问题讲解、思维理解等在内的基本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一服务要求签派员就要重点提升相关素质水平。在民航公司中,签派员通过无线电话与飞行器驾驶员保持通话联系,很大程度上签派员下达的直接指令将决定飞行器的下一步行为,因此签派员的通话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在通过过程中专业用语的应用是否表述简洁正确、其发音是否清洗准确、语速是否恰当合适,数字的前后停顿是否明确等都极为重要,除此以外,对签派员语言技巧的要求还需要能够达到及时抓住时机,在飞行员精力最为集中的时候将信息准确的传达。签派员作为一名服务人员需要在工作岗位上时刻保持旺盛的精力,要为他人服务首先要保证自己的体力是充足的,所谓的带病上岗和疲劳工作都是签派工作中不允许出现的情况,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签派工作的准确性,签派员要将服务意识建立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进而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4 重视工作责任意识的培养

飞行签派员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确保飞行安全与提高工作效率这两方面职责展开的,因此签派员的工作责任意识在工作的完成中尤为重要。首先,签派员需要和签派发行的航班的机长共同负责航班的飞行签派放行、航班飞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飞行计划的制定以及航班的延误等内容,这时候,签派员就要有团结意识,通过和机长之间加强合作、相互配合来实现工作的高效完成,减少其中存在的危险性因素。其次,签派员需要单独对签派放行的航班实施动态的监控,及时的掌握航班运行的具体信息、与航班正常密切相关的信息、做出取消或变更航班放行的决定,一切决定的做出都要建立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不能够凭主观臆断随意做出决定,应当为自己的行为、为他人的生命利益负责。

5 重视沟通协调能力的提高

在签派员具体的工作流程中,签派员良好沟通协调能力的运用能够推动工作质量的提升,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签派员与外部单位在进行沟通时沟通协调能力价值的体现。外部单位如空中管理部门等对航班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飞行器在外站的运行协调与运行保障都离不开相关外部单位的帮助,而签派员就是直接的工作沟通者。第二,签派员与飞行器机组在进行沟通时沟通协调能力价值的体现。但飞行器遭遇突况时,签派员需要及时的同飞行器机组进行沟通,将地面上的相关信息告知机组,基于机组成员以信心,避免因为机组成员恐慌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第三,签派员彼此之间在沟通时沟通协调能力价值的体现。签派员工作通常都是执行换岗工作制,每一个前派员都在一定的时间内负责相关工作,因而签派员彼此之间的沟通十分重要,直接决定了工作交接的效果,避免重复工作或者遗漏工作问题的出现。

在航班运行中,签派员自始至终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航班的安全性提高具有重要影响,签派员应当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民航公司提高专业知识与技术的积累,全面强化组织能力、决策能力与沟通协调能力,树立工作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灵活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为航班的顺利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赵珊.航空公司飞行签派员非技术能力研究[J].价值工程,2014(13).

[2]陶纯.对新时代背景下签派员基本素质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4(05).

第5篇:组织能力提升方案范文

为了使我校全体师生了解消防基础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掌握对突发火灾的应变、逃生技能,确保师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2017年5月12日上午第二、三节课,我校组织了消防演练活动。演练一共历时30分,参加人员全体师生共900人左右。演练紧张、有序进行,并取得圆满成功。通过此次消防演练,不仅增强了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同时还掌握了一般灭火器材的操作使用步骤及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这次消防演练活动,安排周密,从演练策划、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到正式演练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学校的领导都给予了很大的关心、支持和帮助。闫校长作为学校第一责任人和演练领导小组组长,对这次演练工作高度重视,认真审定演练方案,确定演练目的、原则和规模,还亲自对演练工作进行部署,亲临演练现场进行指挥,下达演练命令,观察演练情况,对演练工作实施全面控制。

学校主管安全的演练领导小组副组长史主任,身先士卒,对演练工作的全过程进行领导和指挥,主持并参与演练方案的讨论和修订工作。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根据消防领导小组要求,从我样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本次消防演练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一次火灾事故的应急演练。其主要目的是使每位参与者能学会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火场逃生基本方法,提高自我安全意识,化解风险。经过认真研究,拟定了“学校消防演练方案”。为了使得演练方案安全可行,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

三、积极参与,演练效果呈现良好

消防演练于2017年5月12日上午第二、三节课分别进行。师生大家一起学习消防基本知识,了解常用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体会了如何正确的使用灭火器消防演练紧张有序,安全保证工作到位,演练达到预期效果,最终获得了圆满成功。

三、通过演练,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通过消防演练,师生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自救的能力得到加强。

1. 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有所增强,对消防安全常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 对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有所提高,现场演练人员能有效组织、迅速地对火灾事故警报做出相应反映,对今后应对突发事件很有益处。

3. 演练前组织的消防基本知识培训,使师生的消防安全知识、突发应急能力、事故发生后逃生技巧得到了提升。

4. 演练过程中,参与人员都能遵守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团队凝聚力得到了升华。

第6篇:组织能力提升方案范文

构建学习型组织被认为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因此,国内外许多企业都在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另外,作为新型工业化国家,我国许多产业都是刚刚起步,面临经济国际化、市场全球化、技术进步加快的大背景,我国企业的组织学习、组织创新的现状如何?其组织学习以及组织创新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经营绩效?这不仅是学术问题,也是企业实践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企业经营战略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其结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组织创新

组织创新是指组织采用一个新的理念或行为,因此创新可能是一个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新的技术、或是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多元观点认为不管是产品还是过程观点,只着重在“技术创新”层次,而忽略了“管理创新”层次,因而主张将“技术创新”(包含产品、过程及设备等)与“管理创新”(包括系统、政策、方案以及服务等)同时纳入创新的定义之中。在目前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多元的创新观点更符合企业的竞争需要和实际情况,因而,我们理解的组织创新主要是企业的全面创新,既包括管理创新,也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心理学对影响和推动组织创新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分析。归纳起来,主要影响因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大类。1.组织内部因素从企业组织自身的角度讲,有三类影响因素对于激发组织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即组织结构与资源、组织文化和人才资源等。(1)组织结构因素。根据大量的研究结果,组织结构因素对创新的作用很显著。(2)组论文格式织文化因素。创新型组织通常具有独特的组织文化,例如,鼓励试验,赞赏失败,注重奖励等。研究表明,创新型组织的文化以创新导向为核心。(3)人才资源因素。人才资源是组织创新的基本保证。创新型组织积极地对其干部员工开展培训和发展,加快知识与经历的更新。同时,通过职业生涯设计,给员工提供高工作保障,鼓励员工成为创新能手。一旦产生新思想,创新者会主动而热情地将新思想深化提高并克服阻力,以确保组织创新方案得到推行。2.组织外部影响因素从组织的外部环境因素讲,市场的变化和组织所处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环境等都会影响组织创新的整个过程。(1)产品与服务市场变化。市场变化是组织创新的首要外部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需求变化。组织作为市场中的供给方是为满足需求而存在的。另一重要的市场变化是竞争变化,激烈的竞争往往使组织更倾向于成为适应市场的创新型组织,并通过更低成本和更高质量取得竞争优势。此外,资本与劳务市场变化也能激发创新。例如: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结构最适于激发创新,某些风险资本专门寻找有发展前途的小型创新公司,实行高风险,高回报率的投资策略。(2)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因素。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因素是推动管理创新的重要外部因素。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层次的不断提高,使得管理理念与文化价值观的更新日趋急迫,成为组织创新的必要条件。而管理理念与文化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因素变化的制约,例如,政府的政策、法令、法律、规划、战略等,都直接对组织创新行为具有指导意义和约束力。组织创新过程是一个系统,不仅会受到组织内部个体创新特征、群体创新特征和组织特征的影响,还要受到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制约;组织创新行为又会直接影响组织绩效,包括市场绩效、竞争能力、盈利情况、员工的态度等。同时,组织创新是一个渐进过程,往往从技术与产品开发入手,逐步向生产、销售系统、人力资源、组织结构发展,进而进入战略与文化的创新,表现为一种渐进创新的过程。超级秘书网

二、组织学习

组织学习一般是指建立在组织过去知识和经验记忆的基础上,通过共享信息、知识和各种学习模式建立的一种学习过程和学习机制。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组织学习的概念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学者对组织学习已从心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把组织学习看作是形成未来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种学习机制在于组织能否通过学习提高对产品、技术和管理的创新能力,形成新的特殊资源,再对这种资源的有效利用形成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建立在组织学习机制基础上的管理创新机制是公司形成管理优势的源泉。在组织学习中,每个成员对学习过程和结果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但组织学习绝不是个体学习的简单加合。组织成员和组织之间的交互行为、组织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组织文化的构建是组织学习的重要特征。组织学习的实质,不是把散沙式的个人学习装到一个大沙盘里,而是以团队式组织作为学习的主体。而那种个人学习的集合,是一种非凝聚状态的“组织学习”,承袭的依然是提升个人能力就可以对组织发展做出贡献的老观念。他们没有看到个人知识的提升并不能确保组织能力的提升。要实现组织整体能力的提升,必须使经验、知识和技能在不同的部门和人员之间有效传递,而且交汇融合,共同分享。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组织能力,形成共同愿景。实际上,由组织的生命发展周期来看,组织学习就是组织创新的过程。从组织孕育到成长再到成熟直到衰退,必须对组织进行不断创新,才能使进入衰退期的组织蜕变,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否则便会消亡。而知识、技术、制度的创新,正是推进组织学习的重要条件。

第7篇:组织能力提升方案范文

中国企业经常会面临一种困境:企业骨干一走,整个部门运作就可能陷于瘫痪,人才的流失导致企业衰败的事例经常发生,我们经常在组织制度创新面前茫然无策,在组织变革管理上乏善可陈,企业因此暮气

重重。

事实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发挥每一位员工的能动性和智慧,把他们对组织的贡献列入到企业日常管理中,让每一位员工都对组织作出贡献。

在现有的组织里,员工工作范围的限定,即员工从事何种业务工作仅仅是每个人应该承担的最基本工作。企业的管理者对员工的要求不能局限于此,他们在完成业务工作的时候,还需要对组织有所贡献。

这种贡献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对组织中“人”的贡献,诸如招聘到合适的员工,为组织培养优秀的人才等等,另一方面则是指对组织制度的贡献,需要员工创新制度、创新流程……

而这种员工对组织的贡献往往比对公司业务贡献显的更为重要。在企业界,优秀跨国公司对此极为重视。惠普制定出知识大师计划,在每个工作领域挑选出两三个最出色的人选,如产品技术大师、人力资源管理大师等,鼓励这些优秀员工把他的知识贡献出来,整理成书面的材料,让公司的员工共同分享,他们的个人智慧渐渐变成了企业层面的制度。

但能够提升组织能力的不仅限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或者技术骨干基层员工的智慧,往往让人惊叹不已。普通员工常会对组织提出非常有价值的建议。

第8篇:组织能力提升方案范文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本质及内涵

行动导向又称实践导向、活动导向、行为引导型,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当今世界上的一种先进职业教学理念,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的目的。目前,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更需要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来达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综合目标。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积极作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颠覆。通过在笔者学校近三年的全面推行,全系所有教师在所有课程中均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这一方法。教师的教学理念有较大的转变,授课能力、授课水平有明显提高,授课技巧、授课方法更加多样化;学生学习意愿、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专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跨团队合作意识渐起。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推行,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一体化实训环境的改善和教学资源的开发,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实施和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推进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过程中,笔者学校从教学管理、教学服务、一体化实训环境、教学资源开发、教师培训、教学材料保障等各方面进行了积极配合,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形似而神不似

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实质的理解和把握有待提高。形似而神不似,即课堂上推行行动导向中现象与本质的问题。现象一:通常课堂很活跃,气氛很热烈,但却偏离了教学目标,学生不满意,什么都没学到。现象二:发放大量学习材料,让学生埋头苦干,教师围绕课堂转,接受学生提问,两节课还好,半个学期下来,学生极为不满,抱怨正常上课成为练习课等。这两种现象的本质是教师是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和实质没有真正了解,没有理解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实质意义。

2.教师师德、世界观和个人价值理念还需不断提升

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指导者、参与者、咨询者。事实上,100个学生有100种思想,学生在广泛搜集信息、制订计划、展示、评价等环节中,对信息的甄别,对社会种种现象背后问题的理解,与教师的责任心、世界观、个人价值理念密切相关。教师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

记得在一堂课上,笔者问学生学习的目的,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回答说为找一份好工作,而找一份好工作的目的就是挣钱,升职的目的就是挣取更多的钱。从表面上看,这样回答无可厚非,也在情理之中。但我们并不是在培养挣钱的机器,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不能忘记我们是在育人,是在培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目前社会的浮躁,校内也并非净土,若教师不遵循师德,不去完善自身世界观和人生观,不加强修养,不向下一代传达正确的个人价值理念,那么,后果将是非常可怕的。让学生接受正面的、人性的、积极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责任,更是教育的本质任务之一。

3.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亟需提高

在行动导向教学课堂中,为什么有的教师实施成功,有的教师却非常费劲,难以推进?

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掌握大专业或大学科领域中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若教师本身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有限,那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将很难正确地指引学生,特别是无法对学生作品或观点进行正确的点评和指导,令学生对教学结果非常失望,“传道、授业、解惑”成为空谈。

4.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亟需提高

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课堂是思想者的狂欢、知识的殿堂,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驾驭能力以及快速的反应能力、应变能力,才能推动课堂教学,否则课堂将是一盘散沙。那么,教师怎么才能增强教学组织能力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包括设计任务、分好小组及准备各项教学材料等;其次是了解学生的性格、心理,并善加运用,做到有效掌控。

5.教师教学方案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方案是课程的设计和策划稿,理应包含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目前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教学任务选取较为随意,考虑不够周全,甚至无法匹配职业岗位的要求;一个任务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较为欠缺;教学方案设计较为简单,缺少必要的设计环节;评分标准形式多过实质;时间分配考虑得不够周密等。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缺少企业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设计方法的指导,可根据自身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和学习,学校也应通过多安排教师下企业和开展教学设计指导等教研活动,以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案设计能力。

6.教师听课、评课技巧和水平有待提高

听课、评课的目的是吸众家之长,弃自家之短,成自家之长。笔者学校通过拥有优秀教学能力教师的示范课对全系教师起示范、带领作用,推行一年来,引领效果明显。但部分教师听课、评课的技巧和水平有待提高,还需学会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反省和完善教学。

7.学生对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认识有待提高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回归教学本质的要求。但在实施行为引导教学法的过程中,笔者经常发现学生不愿配合任务或者应付了事,主动学习的热情不够,学习兴趣不浓。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习了十多年,对新型课堂需要有一个理解、接受和认可的过程,加上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精力分散、学习效率低,因此,大部分学生对自我隐性能力和显性能力的培养认识不够。我们每个教师都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宣传者和实施者,只有学生理解并接受,培养的目标才可能实现。

8.教学配套资源有待改善

行动导向教学法对学校软、硬件环境,对一体化学习工作站的规划和建设,对实训项目和教材等教学资源的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9篇:组织能力提升方案范文

一、陶醉于导师们的精彩评课中,认识到自身教育观念的误区

以前总觉得,只要能够把课上好,就是一名好老师。而通过本次培训,我深深认识到自己观点的误区。

在培训过程中,我有幸见识到导师们的名师风范,同时在课堂实践活动中,我们不断地听课评课。在每次课后,我们的指导老师都能对所听的课结合理论知识作出非常到位的点评及提出很多很好的建议。在评课方式上,导师们是风格各异,如:周剑芳老师,郭清好老师评课时,她们总是能够从教师个人素质,教学设计,游戏的处理,课件制作,课堂组织情况,作业布置等每一个环节出发,为上课的教师提供详细的,非常到位的点评,指出本课优点,并对教师做得不足的地方给出很实在的意见与建议。

潘老师和黄老师则用另外一种方式去点评,在每节课之后,她们都能用非常精湛的语言做出精彩的点评,而且一语中的,发人深省。记得第一次讲师团活动,黄志敏老师就送出“课堂因错而精彩”,“人因为有才而有胆”等鼓励我们主动争取机会上课的妙语。在评课时,亦分别给每节课作了精炼的评价,如顺峰小学的“三实”:平实,扎实,实在;中心小学的“活泼,创意,灵气”等等。

**老师则用“真、实、灵”给我们指出了教师上课必备的三要素,并告诉我们:课堂设计要有秀气,教师上课要有灵气。而且在每次评课,她都能用一个小故事或寓言激发我们的思维,启迪我们去思考。最记得潘老师在评价周老师给我们的那节示范课,她用“真功夫“一词就准确地概括了周老师这节课的精湛,再通过一个魔豆的故事,巧妙地给我们揭示了周老师这节课的精华:引导和领悟的艺术,即每做一步都有一个小结去引导和带动学生思维判断。也是由于导师们精湛的评课能力与艺术,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在佩服他们的同时,我亦深深认识到自己的观点是多么的肤浅与幼稚。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单有课堂实践能力是不够的,能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渗透的老师才是一名真正的优秀教师。

二、转变学习的观念,促进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的提升

正是由于导师们精湛的评课能力与艺术以及教育组领导的悉心安排与要求,我在结对活动中开始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开始反省,并将本人对自己“上好每一节课”的要求提升到“上好每一节课,听好每一次课,评好每一位老师的课”。我开始揣摩导师们的评课方式,研究她们评课的规律,并开始在每次的听课活动中模仿导师们的评课形式,专心听课,做记录,并在听课本上详细分析该节课的可取之处以及还能进一步改进与提升的地方。

在每次听课前,我都会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熟悉教材,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以待能够在课上看清教师完成情况;另外自己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大概知道如果自己上这节课会如何去上;为更好地评课做准备;记录自己对本课内容处理有疑惑的地方,以备在听课过程中更具目的性,重点了解上课老师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在听课过程中,我则根据周老师评课的方式和思路,记录听课内容,关注教师教学环节的设计,留意教师是如何导入新课,如何处理新知识的操练、巩固与拓展,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关注教学中重点、难点的突破,留意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运用何种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关注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记录教师是如何调动课堂气氛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解决课堂突发问题。关注本课教师运用的教学手段及媒体的运用情况,认真琢磨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另外,我还十分注意教师如何设计板书,看板书是否突出了本课重难点,是否脉络清晰,详略得当;记录教法学法的选择与应用,记录情境创设、过渡的语言、引导的技巧、激励的方法、组织活动的方式。注意教师是如何布置作业,作业的布置对新知识的巩固与拓展又是否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在听完课后,我会根据课堂所做的听课记录,学习导师们的评课模式,对本课做出详细评价,并针对自己课前的思考,整理听课笔记,力求从中吸取更多的精华。一段时间下来,我觉得自己不但评课水平有了提升,在教学上,也上了一个台阶。

三、增强了课堂组织能力,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

在模仿导师们评课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去评一节课,同时,我亦将每一节课的精华吸收并加以运用,为自己的课堂添加一份姿彩。

同时,在培训期间,导师们娴熟的教学技能,多姿多彩的教学策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次听课后,我都会反复揣摩该节课教师运用的教学艺术,再联系老师们的评课,不断思考,并取其精华,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从而提升自己的课堂组织能力以及课堂教学艺术。

随着时光的流逝,为期一年的讲师团结对活动也已经结束,回想这一年培训,收获颇丰,感慨良多。

在这一年里,我的观念、思想在不断更新;我的教学水平在不断提升;我对教学的种种疑难也逐个解决。对英语教学,自己也有了新的见解和思考;同时亦认识到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及该努力的方向。

一、陶醉于导师们的精彩评课中,认识到自身教育观念的误区

以前总觉得,只要能够把课上好,就是一名好老师。而通过本次培训,我深深认识到自己观点的误区。

在培训过程中,我有幸见识到导师们的名师风范,同时在课堂实践活动中,我们不断地听课评课。在每次课后,我们的指导老师都能对所听的课结合理论知识作出非常到位的点评及提出很多很好的建议。在评课方式上,导师们是风格各异,如:周剑芳老师,郭清好老师评课时,她们总是能够从教师个人素质,教学设计,游戏的处理,课件制作,课堂组织情况,作业布置等每一个环节出发,为上课的教师提供详细的,非常到位的点评,指出本课优点,并对教师做得不足的地方给出很实在的意见与建议。

潘老师和黄老师则用另外一种方式去点评,在每节课之后,她们都能用非常精湛的语言做出精彩的点评,而且一语中的,发人深省。记得第一次讲师团活动,黄志敏老师就送出“课堂因错而精彩”,“人因为有才而有胆”等鼓励我们主动争取机会上课的妙语。在评课时,亦分别给每节课作了精炼的评价,如顺峰小学的“三实”:平实,扎实,实在;中心小学的“活泼,创意,灵气”等等。

**老师则用“真、实、灵”给我们指出了教师上课必备的三要素,并告诉我们:课堂设计要有秀气,教师上课要有灵气。而且在每次评课,她都能用一个小故事或寓言激发我们的思维,启迪我们去思考。最记得潘老师在评价周老师给我们的那节示范课,她用“真功夫“一词就准确地概括了周老师这节课的精湛,再通过一个魔豆的故事,巧妙地给我们揭示了周老师这节课的精华:引导和领悟的艺术,即每做一步都有一个小结去引导和带动学生思维判断。也是由于导师们精湛的评课能力与艺术,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在佩服他们的同时,我亦深深认识到自己的观点是多么的肤浅与幼稚。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单有课堂实践能力是不够的,能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渗透的老师才是一名真正的优秀教师。

二、转变学习的观念,促进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的提升

正是由于导师们精湛的评课能力与艺术以及教育组领导的悉心安排与要求,我在结对活动中开始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开始反省,并将本人对自己“上好每一节课”的要求提升到“上好每一节课,听好每一次课,评好每一位老师的课”。我开始揣摩导师们的评课方式,研究她们评课的规律,并开始在每次的听课活动中模仿导师们的评课形式,专心听课,做记录,并在听课本上详细分析该节课的可取之处以及还能进一步改进与提升的地方。

在每次听课前,我都会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熟悉教材,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以待能够在课上看清教师完成情况;另外自己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大概知道如果自己上这节课会如何去上;为更好地评课做准备;记录自己对本课内容处理有疑惑的地方,以备在听课过程中更具目的性,重点了解上课老师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在听课过程中,我则根据周老师评课的方式和思路,记录听课内容,关注教师教学环节的设计,留意教师是如何导入新课,如何处理新知识的操练、巩固与拓展,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关注教学中重点、难点的突破,留意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运用何种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关注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记录教师是如何调动课堂气氛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解决课堂突发问题。关注本课教师运用的教学手段及媒体的运用情况,认真琢磨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另外,我还十分注意教师如何设计板书,看板书是否突出了本课重难点,是否脉络清晰,详略得当;记录教法学法的选择与应用,记录情境创设、过渡的语言、引导的技巧、激励的方法、组织活动的方式。注意教师是如何布置作业,作业的布置对新知识的巩固与拓展又是否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在听完课后,我会根据课堂所做的听课记录,学习导师们的评课模式,对本课做出详细评价,并针对自己课前的思考,整理听课笔记,力求从中吸取更多的精华。一段时间下来,我觉得自己不但评课水平有了提升,在教学上,也上了一个台阶。

三、增强了课堂组织能力,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

在模仿导师们评课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去评一节课,同时,我亦将每一节课的精华吸收并加以运用,为自己的课堂添加一份姿彩。

同时,在培训期间,导师们娴熟的教学技能,多姿多彩的教学策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次听课后,我都会反复揣摩该节课教师运用的教学艺术,再联系老师们的评课,不断思考,并取其精华,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从而提升自己的课堂组织能力以及课堂教学艺术。

反思+实践=进步。在不断的反思中,每一节原本我认为设计得非常完美的课都会出现不足,甚至千疮百孔,但与此同时,我亦得到了补救这些疮孔的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坚持自己的教学反思,并争取一切机会学习,争取更大进步。

五、适当给自己定位,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记得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泰山归来小五岳。不知此刻借用此名言是否合适,经过这一年的结对活动,目睹了名师们的风采,我深深地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

第一,目光不够深远。

在参加讲师团活动之前,我觉得自己有时会有点自满,或者说自负,会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以为获过不少的奖励,就足够在教师这行中自在生存。而经过这一年跟名校名师的接触与学习,以及导师们的鼓励,我为自己之前的观点而自嘲,但也因此有了新目标。我不会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作为一名资历不深的教师,我知道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不但要有强硬的教学组织能力,更要向研究型,学术型的教师发展。我永远不会忘记导师的鼓励:做最好的老师。我始终相信,只要我努力,就有希望。

第二,理论知识不够充足。

总是听到别人说,很多老师很有能力,却一直不能被人挖掘,原因就是这些老师上课上得很好,但是却不能将自己的优势用文字表述出来。归根结底,就是缺乏理论知识的支撑。而讲师团的老师,就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她们不但课上得好,相关的理论知识用起来也是一套一套的。她们的学识不得不让人佩服。由此,我亦深刻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加强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教学,再从教学中得到提升。

第三,聆听学生的时间不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