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骨质疏松的症状和治疗范文

骨质疏松的症状和治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骨质疏松的症状和治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骨质疏松的症状和治疗

第1篇:骨质疏松的症状和治疗范文

世界卫生组织对骨质疏松的定义为:由于骨量减少所导致骨骼微细结构发生破坏所导致的骨强度降低、骨骼脆弱而易发生骨折的骨骼系统疾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则强调,骨质疏松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

 

人骨骼中的骨量自出生后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约在35周岁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少。当骨量流失严重,骨骼呈现疏松、脆弱且易骨折的状况,也就是患了骨质疏松。除了人体骨骼自身的代谢因素,饮食结构异常,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某些药物的使用等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女性,尤其是经绝期妇女,较男性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这是因为她们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加速了骨量的流失。

 

疼痛:最常见的症状

疼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骨质疏松疼痛时无关节红肿、积液,四肢关节活动均正常。骨质疏松骨痛与平时患者的负重活动量及气候、温度变化亦相关。骨质疏松最大的危害在于骨折,当有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时,患者表现为急性疼痛,并且可能有局部肿痛等症状出现,但在此之前有一个很长的临床前期,期间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骨痛,包括腰背及四肢关节酸痛乏力等,患者往往因此来就诊,医生也往往因此诊察出骨质疏松。

 

因此,若较长时期内出现腰背及四肢关节酸痛乏力,且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患者应想到骨质疏松的可能,并尽快到医院确诊,及时止痛,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西医:用钙剂、降钙素、骨肽等

西医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有许多药物,目前较常用的有激素补充疗法,雌激素加上黄体素,可以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阿伦磷酸盐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作用,同时具有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降钙素借着皮下、肌肉注射或鼻孔吸收,对于停经5年以上的骨质疏松妇女有效,可恢复骨量,有直接的镇痛效果;钙剂和维生素D联合用药有较好疗效;骨肽制剂,是临床新出现的用来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品,对骨质疏松亦有效。

 

但是目前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效果不是太好,且起效缓慢;多数药物需长期服用(只要停止药物治疗,骨质流失速度会开始加快),价格昂贵,老年人经济上难以承受;某些药物还可能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骨质疏松的治疗应当在医生的严密指导下进行。

 

中医:辨证服中药加理疗

中医将骨质疏松归属“骨痿、骨枯、骨痹”范畴,认为其发病机理为肾虚及脾虚,针对病机采用补肾壮骨、益气健脾、活血调肝的治疗法则。常用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补肾益寿胶囊、归脾丸、逍遥丸、龟龄胶囊等中成药,也有一些经久不衰的中药效方,经中医师辨证后患者可在其指导下服用。服用中药比较安全,且有较好疗效。

 

另外,针灸、推拿、理疗和中药熏洗外敷可有效减轻疼痛,缓解症状。但应到正规医院的针灸推拿科、康复科、理疗科诊治,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采用相适应的针法和手法进行治疗。所采用的治疗方法都以患者感舒适为原则,是一种对缓解疼痛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骨质疏松预防为主

上述方法虽然可以缓解疼痛,阻止骨质疏松继续发展,但它们均无法使疏松的骨骼恢复正常骨量,已被压缩的脊柱椎体亦无法恢复原状。因此,应以预防为主,中年以后,尤其是绝经后妇女,适当补充钙剂,增加户外活动和日照时间,加强体育锻炼,均有助于减少骨量丢失。还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保持正常饮食和作息习惯,避免烟酒过度和熬夜,适当补充饮食中的蛋白质、钙盐及各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D。另外,要重视居家安全,避免摔跤跌倒。

第2篇:骨质疏松的症状和治疗范文

对于骨质疏松症。目前医学上还没有安全有效的根治方法。不能使已疏松的骨骼恢复原状,因此正确认识、早期预防尤为重要。

前几天,刘大妈在家做家务时摔了一跤,当时出现了髋部疼痛并且大腿不能活动。家人赶紧把刘大妈送进了医院。医生告诉家人,刘大妈摔断了大腿骨。刘大妈住院并接受了外科手术。家人都觉得很纳闷,平时刘大妈身体健康,经常练太极拳、爬山、钧鱼,外出旅行,怎么只是摔了一跤就会骨折呢?医生说:65岁以上的老人一旦摔倒,有的时候可能是一场灾难,而这全是骨质疏松症惹的祸。现实生活中,像刘大妈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呢。

寂静的疾病

当人们正竭力应对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顽疾时,又一种危害程度并不比之逊色的疾病也在悄然袭来,这就是被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的骨质疏松症。之所以说它“无声无息”,是因为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隐匿性病变,有骨痛症状者不足60%,又常常与退化性骨关节炎的疼痛发生混淆,很容易被忽视。

骨质疏松有哪些症状

骨质疏松症具有“四高一低”的特点,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费用和低生活质量。大多数人在患病初期到中期都不会有明显的感觉。当发现腰背疼痛甚至骨折了才去诊治,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它的三大表现是:疼痛、身长缩短和骨折

骨质疏松是怎样引起的

原发一种与年龄有关,老年性骨质疏松,另一种为妇女绝经后的骨质疏松。

继发主要包括废用性营养不良性骨质疏松等皮质醇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总之,它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激素水平的下降以及年龄的老化密切相关。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饮食不均衡、光照缺乏、运动不足和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酒、吸烟、喝咖啡等,均易导致骨质疏松症。

去医院需要检测哪些指标

实验室检查:主要检测骨形成指标和骨吸收指标。

x线检查:是评价骨质疏松的重要检测手段。

骨密度的检测:是当前塌有效的骨折风险预测指标。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应从年轻时做起,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坚持体育锻炼,多晒太阳,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更应及早重视。  另外,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三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或用固体骨肽制剂骨肽片进行预防,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得了骨质疏松如何治疗

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既要“治标”又要“治本”,骨质疏松的治疗包括两部分:一是病因治疗,即“治本”,二是对症治疗,即“治标”。

第3篇:骨质疏松的症状和治疗范文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低骨量、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人们称其是一种静悄悄的流行病,因为它的发生、发展都在无声无息中进行着,没有明显的症状,极易被人们忽视。多数人早期无明显症状,而当骨量丢失12%以上时,就会出现腰肌酸软、腰背疼痛、跟骨疼痛、长管骨隐痛、乏力畸形等表现。另外,骨质疏松会大大增加骨折的几率,患者可因剧烈咳嗽或汽车的颠簸而发生骨折,并可能因骨折压迫神经,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甚至瘫痪。所以,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应尽早排查。

卫生部《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指出,有以下因素者属骨质疏松高危人群:老龄(女性65岁和男性70岁以上);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尤其是髋部骨折家族史);低体重(特别是女性);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少;饮食中钙或维生素D缺乏;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患有肾病或肝病、糖尿病、肾结石、高血钙、甲状腺机能亢进、副甲状腺机能过盛、风湿关节炎、僵直性脊椎炎及某些癌症患者);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类固醇、抗痉挛药、利尿剂、抗凝血剂、胃药、止痛药和抗抑郁药会导致骨骼中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流失)。

骨质疏松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比不治疗好。及早得到正规检查,规范用药,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骨折发生风险,缓解骨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所以,以上高危人群,即使没有症状,也应该定期到医院检测骨密度。目前,排查骨质疏松的临床检测方法有3种,包括X线检查、超声检查和骨密度仪检测,其中骨密度仪检测最受体检者青睐。

1. X线检查:这种方法是最先用于检查骨质疏松的方法,在骨量减少达到30%以上时能通过X线检查出来,所以对于早期骨质疏松很难发现,容易遗漏。目前只有一些基层医疗机构仍采用此方法来诊断骨质疏松。此方法的优点是费用低、辐射量小,尤其适用于团体普查,但它无法定量地判断出流失骨量,不利于早期诊断。

2.超声检查:测量穿越骨组织时的超声速率或超声衰减,能反映骨密度、骨弹性和骨的微结构,进而预测骨折的危险性。此法具有无放射性、价廉和能移动等优点。

3.骨密度仪检测:这是现在最简单、最有效的检查骨质疏松的方法,通过测定椎骨相对密度(RVD)来评定骨质情况。RVD的正常值为1,表示椎体密度高于椎间盘。如果RVD值为0,表示椎体密度与椎间盘密度一样,就是患有骨质疏松,如果RVD为小于0,表明椎体密度比椎间盘要小,则是严重的骨质疏松。

第4篇:骨质疏松的症状和治疗范文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指随着年龄不断增长,骨成分减少,骨质变薄,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的退行性疾病[1]。近年来,亚洲国家其骨折发生率在不断增 长[2]。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由骨质疏松而导致的股骨颈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危害性较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们对本院骨科112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有效防止骨质疏松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骨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12例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69例,年龄60~93岁,平均(76±8)岁。

1.2方法 将本组发生骨折的直接因素分为:室内滑倒、运动中跌倒、登高跌倒(包括上下楼梯和上下公共汽车等)、无诱因(全身酸痛、驼背等,经检查有骨折)所有患者通过X线骨密度检测显示所有均符合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且排除继发性骨肿瘤、骨炎症性病变、软骨病及暴力所致的骨折[3]。

2结果

2.1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 跌倒是导致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本组研究中患者室内跌倒45例占40.2%,运动跌倒32例占28.6%,登高跌倒28例占25%,无诱因7例占6.3%。

2.2性别与骨折 本组研究中女性患者69例占61.6%,男性患者43例占38.4%。

2.3不同部位与骨折发生的情况 本组研究中发生骨折的部位为股骨颈骨折的62例,占55.4%,椎体骨折的41例占36.6%,桡骨骨折的9例占8%。

3护理干预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键在于早期预防,预防重于治疗,应针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以减少骨折的发生。

3.1心理护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处于机体下降阶段,而骨质疏松症又伴有多种症状如腰背疼痛或骨关节疼痛,有些患者还可出现低钙性手足抽搐等,重者则全身疼痛,这些现象均会使老年人感到烦躁、恐惧等,因此疏导老年人的心理障碍使其建立自信是很关键的任务,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战胜疾病最好的武器。

3.2饮食护理 老年人应从每日的膳食中摄取丰富的钙,不应

3.3适当的运动 运动的缺乏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减少,接受阳光照射的机会减少,维生素D的合成下降,亦不利于钙质的吸收。若老年人活动能力无障碍,可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步行、慢跑、太极拳、五禽戏等。朱欢丽[5]研究表明有氧运动不仅能增加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椎和股骨上端的骨量,同时能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对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预防跌倒和骨折有积极作用。

3.4药物干预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临床常用药物有口服钙剂、降钙素、维生素D3等。钙和维生素D3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药物,绝经期的女性合理补充雌激素可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

3.5安全防护指导 针对骨折的诱发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减少骨折的发生。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室内跌倒是发生率较高的危险因素,因此对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应该给予指导,特别是一些高危人群,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患者等。针对这些人群应该告诫指导患者一些安全防护措施,用物摆放有序,室内灯光应该明亮,卫生间设扶手,选择合脚的鞋子,转身的动作宜慢,对行动不便,下肢肌力下降的老年人应使用助行器,必要时有家属搀扶。

3.6健康教育 骨质疏松曾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生理老化过程,现在认为是可以防治的,通过多种形式、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可以预防或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6]。对不了解骨质疏松症状的老年人进行骨质疏松症知识宣传,如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戒除不良嗜好及不良生活习惯,充分做好医患沟通,以达到早发现和治疗以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4讨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增高的趋势,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属于骨脆性骨折增加导致的骨折,也称脆性骨折,它通常在轻度的外力作用下发生,本组病例中股骨颈骨折占的比例大,可能与老年人神经肌肉协调性下降,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的调控功能降低有关,其次股骨颈是躯干重力作用的一个受力支撑点,容易受外力作用发生骨折。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的原因,与女性绝经、雌激素下降有关,随着月经停止时间的增加,其骨量、骨钙也随之减少,因此大部分女性步入老年期的时候都会出现骨质疏松的现象,而一旦受到外界作用就会发生骨折。通过本次研究可发现大多数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都发生在室内活动,因此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适当运动、药物干预和多层次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它能使患者及家属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治疗模式由以往的"被动治疗"转换为"主动康复过程",不但治疗效果明显改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疾病复发率.在倡导健康促进、三级预防的今天,本科对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也应从老年的早期,甚至从青壮年入手,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得理想的骨峰值,坚持适当的负重运动,减少骨量的丢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定期体检,特别是60岁以后最好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以便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当出现骨质疏松时积极采取措施防止骨折的发生[7]。

参考文献:

[1]沈霖.骨质疏松症[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10:233-290.

[2]王丽娇,宋萍,肖莉.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4):2250-2252.

[3]张鑫,刘波,刘辉.等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及相关影响因素[J].中医正骨,2012,24(3):33-35.

[4]李燕燕,韩继红.中医食疗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症状和骨密度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6):490-492.

[5]朱欢丽,刘晓晴,夏秦.运动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和骨代谢影响的研究[J].中医妇幼保健,2007,22(9):125-1252.

第5篇:骨质疏松的症状和治疗范文

据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会调查报告,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已达6千多万,约1.2亿中老年人需要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我们曾对武汉地区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进行调查,约25%中老年人患骨质疏松。随着人口老年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还将增加。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发骨折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骨量减少是指骨矿物质和骨胶原、蛋白质都减少,而不仅仅是缺钙。

从目前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看,钙剂是基础用药,但它并不针对骨质疏松的病因;雌激素可以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密钙息、邦特林、福善美等可以治疗各类老年性骨质疏松,但长期服用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近年来,国内不少专家根据中医“肾主骨”的理论,采用补肾中药治疗骨质疏松取得较好效果。该治疗有一个显著特点,即对患者出现的软弱无力、腰腿疼痛、腰膝酸软等骨质疏松症状改善明显、迅速,许多患者在骨质疏松检测指标尚未出现明显改善前,临床症状就已缓解或消失,且很少发生副作用。

补肾中药为什么能够防治骨质疏松?学者们利用各种先进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对中医补肾填精的名方“六味地黄丸"(组方:干地黄、山萸肉、淮山药、茯苓、泽泻、丹皮)等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发现该方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既不同于西医临床上常用的单纯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如雌激素类),也不同于单纯促进骨生成的药物(如氟制剂类),而是“标本同治”。具体地说,补肾中药防治骨治疏松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发挥作用的:

(1)促进血中性激素和钙调节激素水平回升,兴奋垂体―肾上腺轴或垂体―性腺轴的功能,提高体内(尤其是骨组织)雌激素受体数量及敏感性。

(2)直接促进骨细胞的增生分化,使骨形成增加。

(3)直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使骨吸收减弱。

(4)改善肠道对钙离子的吸收状态,使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和利用增加。

因此,在专业医师的处方下服用六味地黄丸等补肾中药,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

虽说骨质疏松是老年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但它并不是一种可治可不治的疾病,也不能等到症状出现、骨折发生时才治疗。进入中年后,人们就要绷起“预防骨质疏松”这根弦。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最佳预防和治疗应从40岁开始。若从这时起,适当服用一些补肾药物是可行的,但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六味地黄丸为例,每次服用4~6克,一日一次,空腹温开水送服。不过,老年阳虚者不宜服用本品。此外,平时生活中还应注意调养精神、合理饮食、增加光照、戒除烟酒、慎用药物、体育锻炼等方面的问题,将对骨质疏松的预防裨益匪浅。

防治骨质疏松,需要全方位:

一、调养精神

人体的精神活动与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调养精神的关键是尽量保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因为精神因素的改变,将影响内分泌功能,而内分泌失调又是形成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精神调养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环节。

二、饮食合理

饮食调养对提高骨骼质量十分重要,可将骨质疏松的影响减少一半。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而维生素D和钙在骨质疏松的预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平时需要适当吃些猪肝、蛋黄等含维生素D的食物。胡萝卜烧排骨可提供胡萝卜素与钙磷,能使骨髓生产细胞的能力加强,建议作为常备佳肴。牛奶和乳制品是钙最丰富的来源,它在人类食品中的含钙量首屈一指。平时还应多吃些肉类、豆类及其制品、虾、海带、紫菜、芝麻酱、黑木耳、红枣、瓜子、花生等含钙较丰富的食物。核桃仁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钙,磷、铁、镁、锰等,是食补中的佳品。近代名医张锡纯说:“胡桃为滋补肝肾、强健筋骨之要药,故善治腰腿疼、一切筋骨疼痛。”有条件可常服之。

三、增加光照

多晒太阳以增加自身的维生素D。因为阳光可以将皮肤中的非活性维生素D转变为活性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共助骨质生成。

四、戒除烟酒

吸烟增加骨质融解,尼古丁使神经释放儿茶酚胺致低氧血症,助长骨质疏松。酒精对肾有一定的损害,使肾对钙、磷的重吸收功能降低。

五、慎用药物

慎用、少用或不用导致骨质疏松的药物,如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苯妥因钠、打痫酮等)及镇静药(眠尔通、安定);必须应用时,也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正确合理用药。此外,咖啡因、致瘾、肾上腺皮质糖类激素等滥用,均可促使骨量丢失。

第6篇:骨质疏松的症状和治疗范文

1、什么是骨质疏松症?分为哪几类呢?

骨质疏松是一种退行性疾病,被称为“静悄悄的非传染性流行病”。虽然早在1885年欧洲病理学家Pommer就提出了骨质疏松的概念,但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才给骨质疏松一个明确的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容易导致骨折的全身骨骼退行性疾病。

骨质疏松症有三种类型: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一种生理性退行性的骨质疏松症,就是常言所说的“人老骨脆”。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于其他疾病或药物等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如内分泌改变、糖尿病,长期应用强的松、地塞米松、考的松等糖皮质激素药物,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等导致的骨质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8―14岁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遗传家族史,女性多于男性。妇女妊娠及哺乳期所发生的骨质疏松也属于特发性骨质疏松。

2、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和运动的杠杆,由外层皮质(骨密质)和内层松质(骨松质)组成。骨松质就是骨小梁,如同海绵,内有骨髓,它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即老骨不断被吸收,新骨不断生成。正常人大约35岁之前,骨生成多而骨吸收少,骨皮质不断增厚,骨小梁变致密,骨骼发育到最强壮时期,达到一生中最高骨量。之后,由于破骨细胞的吸收增加,成骨细胞功能的衰减,骨吸收渐渐多于骨生成,也就是骨丢失和骨重建处于负平衡,骨皮质渐渐变薄,骨小梁渐渐变细甚至断裂(实际上是一种“微骨折”),骨髓腔逐渐增大,逐渐就形成了骨质疏松。

3、引起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有哪些呢?

骨质疏松虽然是人体老化的自然现象之一,难道我们对就它束手无策了吗?不是的。让我们看看引起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中,哪些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哪些是人力能够改变的,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的能动性去预防它,阻止它的快速发展,这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无力改变的因素是:

(1)、性别:骨质疏松钟爱女性。一是因为女性天生骨骼较小较轻,二是因为雌激素对骨代谢有保护作用,女性体内雌激素的少,可以加速骨吸收,因此就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2)、年龄: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

(3)、家族史: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的遗传性。

(4)、种族:身材高大的女性及亚洲女性有较高的患病率。

能够改变的因素有:

(1)、吸烟和大量饮酒:烟酒可以导致性腺功能衰退影响钙的吸收。

(2)、营养因素:俗话说:“铮铮铁骨钙当家”。长期低钙饮食、挑食、节食、素食、对奶类制品不能耐受、长期饮用咖啡或浓茶的人,较易发生骨质疏松。

(3)、运动:骨骼需要抗衡地球引力而承受一定的压力,使其变得强壮。例如制动卧床9个月,等于骨骼老化近10年。相反,过度运动也对骨骼有损害。

(4)、接受光照:光照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它可以帮助钙剂吸收。

4、骨质疏松有哪些临床表现?

(1)疼痛。

这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

(2)身高变矮、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的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它又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是脊柱的中段――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更容易压缩变形。我们常看到,人老了就变矮了,甚至“弯腰驼背”了,这都是骨质疏松造成的结果。

(3)骨折。

这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

本来老年人多数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脊椎压缩性骨折造成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换气量明显减少,致使患者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5、骨质疏松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呢?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小组提出了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方法。退行性骨质疏松症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依靠临床表现、骨量测定、X线片及骨转换生物化学的指标等综合分析即可判断。其中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因此,骨量测定就显得格外重要,再结合生物化学检验,就可以确诊了。

6、骨质疏松症防治的理念和建议有哪些呢?

(1)预防骨质疏松最正确的态度是“未雨绸缪”

骨质疏松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明智之举是从幼年时就要注意强壮骨骼,35岁以后就开始有意识地去预防。女性尤其应该注意,不少中青年女性对时装、化妆品、减肥的关注,远远超过对可能会发生的骨质疏松的关注,宁愿花时间去研究时装和化妆品,却不舍得拿出时间到大自然中活动活动,晒晒太阳,或者在家中搭配一些对补钙壮骨有益处的饮食,以为骨质蔬松是老年人的事儿,离自己还远着呢。事实并非如此。35岁以后,骨代谢开始呈现负平衡,骨吸收大于骨生成,45岁以上的女性最好每年测量一次骨密度,以了解自己的骨质情况,积极做好预防工作。

(2)治疗骨质疏松的态度应该是“亡羊”急需“补牢”

如果已经发生了骨质疏松,不能听之任之,不能让“窟窿”继续增大,尽力阻止骨折的发生。骨质疏松患者需要终身服药:钙剂、维生素D、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如合成鲑鱼降钙素,或使用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女性患者可适量补充雌激素。用药治疗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饮食和运动永远是防治骨质疏松的最佳良药

实践证明,长期卧床的老人尽管补充许多钙和维生素D,但他们的骨质疏松照样发展;宇航员的饮食中并不缺钙,但他们在失重状态下大量丢失钙而造成的骨密度下降,需在返回地面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这是因为户外运动一方面可以接受光造、增加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营养,另一方面适量的负重和运动可以刺激骨组织对摄入体内的钙及其他矿物质的利用和吸收,保持骨骼健康。

第7篇:骨质疏松的症状和治疗范文

中、晚期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并不困难,但早期确诊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增加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提高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和警觉性。以下知识是你应当知晓的。

你是不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以下八类人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1.激素水平异常者:低性激素、低降钙素、低生长激素、高甲状旁腺素、高甲状腺素血症等患者。

2.身材较小,体重过轻,骨架较小的人群。

3.各种因素导致较早进入更年期的女性患者(45岁之前)。

4.缺乏体育锻炼的人群。

5.亚洲人种的女性。

6.生活习惯极不规律或有吸烟或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

7.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8.有骨质疏松的家族病史的人群。

日常细节看你是否可能骨质疏松

在日常生活中,骨质疏松症通常会产生一些症状。如果你能及时觉察并正确认识这些症状,对早期发现骨质疏松有着重要意义。

1.疼痛:绝大多数的骨质疏松患者都有疼痛的表现,最常见的是腰酸背痛或全身性的酸痛,尤以脊柱、肩背部以及髋部最常见。这种疼痛大多没有具体诱因,有时被当作过度疲劳和肌肉损伤来对待。引起疼痛的原因主要有破骨细胞活性增加而造成夜间疼痛,由于微骨折而引起的疲劳性疼痛,以及肌肉异常负荷引起的疼痛,等。

2.易骨折:患者常因轻度外力或日常活动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部位为脊柱、髋部、腕部和肩部,但其他部位亦可发生。其治疗较一般骨折困难。

3.身高下降,脊柱畸形:主要体现在老年患者中,最常见是出现脊柱后突畸形(驼背)、胸廓畸形和身高缩短等现象,大多由骨质疏松诱发椎体微骨折引起的。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的重要环节

实验室检查是确诊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依据,主要有三类。

1.骨量测定:主要有X线摄片、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EXA)与双光子吸收测量法(DPA)、定量CT(QCT)和骨的超声波检测、微CT(Micro CT)三维图像重组等方法。其中双能X线吸收法(DEXA)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一般认为,如果测得的骨矿物质密度(BMD)低于青年人的标准值2.5个标准方差值,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2.骨合成代谢指标:PICP(I型胶原羟基端延长肽)、PNIP(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β-ALP(骨碱性磷酸酶)、osteocalcin(骨钙素)等。这些指标的水平与骨丢失率增加存在正相关关系。如果这些标记物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绝经前女性平均值,则表明骨转换增强,提示骨质疏松的发生。

第8篇:骨质疏松的症状和治疗范文

关键词:骨碎补;化学成分;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及骨的微观结构退化,致使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方面的疾病[1]。骨质疏松症多发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人群,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四肢关节痛、足跟部疼痛以及一些抽筋等症状。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领域具有很深入的研究,许多学者从"肾主骨"、"脾肾相关论"、"血瘀论"等病机进行组方用药,取得了卓著的疗效[2]。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此药材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维管束呈黄色点状,产于湖北、浙江等地。现代药理学证实骨碎补具有活血化瘀、促进骨折愈合、防治骨质疏松、护牙健齿、消炎、镇痛、抗氧化、抗过敏、降血脂等多种药理活性[2]。由于骨碎补对骨损伤、骨质疏松症等骨代谢疾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在此综述近年来骨碎补防治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已期对该药材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资料。

1 骨碎补化学成分研究

从骨碎补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木脂素类化合物、黄烷挥发油等[3]。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二氢黄酮、黄烷-3-醇(又称儿茶素类)及其衍生物等;其中二氢黄酮的代表柚皮苷是骨碎补的主要成分。目前很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酮类化合物防治骨质疏松症。

2 骨碎补防治骨质疏松细胞水平的研究

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骨骼的代谢过程是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不断协同代谢的过程,当这种作用过程由于某种原因发生了失衡,将会造成骨质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导致骨质腰酸背痛、骨质疏松、骨折等一系列的骨代谢疾病。随着现代中医药不断研究发现,骨碎补提取物不仅可以促进体内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同时可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与增殖。

唐琪等检测到0.01mg・L-1骨碎补醇提液,1mg・L-1骨碎补水提液及柚皮苷显著促进成骨细胞株MC3T3-E1增殖,提高活跃期S期细胞的百分率,减少静止期G1期细胞百分率,增加细胞钙化点面积百分比,促进细胞骨钙素合成和分泌,促进细胞钙化[4]。刘金文等[5]研究实验采用大鼠长骨骨髓体外培养的方法,通过检测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阳性细胞生成数,发现骨碎补可抑制骨髓体外培养中破骨样细胞的生长,主要抑制破骨母细胞向多核破骨细胞转化,但与浓度有关。

3 骨碎补防治骨质疏松动物水平研究

骨碎补防治大鼠去势引起的骨质疏松:妇女绝经以后,雌性激素分泌会大幅下降,随之骨流失会加剧,骨代谢增加,骨密度下降,从而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发生率很高,为研究此作用机制,以雌性大鼠去除卵巢为实验模型,研究骨碎补防治大鼠去势引起骨质疏松的作用机理。

田刚等[6]研究者实验证实,给大鼠灌服骨碎补水煎液3个月后,可使外周血清中异常增高的IL-1、IL-6和BGP含量显著降低,而使异常降低的CT含量显著增加。这一结果表明,骨碎补对卵巢切除所致的骨高转换有明显的抑制效应,进而达到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李展春[7]等研究表明,去卵巢组大鼠的骨密度、微结构和力学性能比假手术组大鼠有明显下降,通过骨碎补治疗后,不论是骨密度和微结构还是力学性能,均有显著改善和提高。

4 骨碎补防治骨质疏松临床个体的研究

研究发现,防治骨质疏松易发生人群为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前者主要是绝经后女性雌激素不足,后者主要是人在年龄增大后,各种生理功能出现退后,这些因素可以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张春琪等研究者通过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治疗,证实骨碎补总黄酮用于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腰背骨痛,腿膝酸软,畏冷肢寒等症状有明显优势,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丁晓刚等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治疗显示:骨碎补总黄酮不仅能缓解患者的腰腿疼痛,而且能提高骨密度。

5 防治骨质疏松的其他机理

血瘀的致病机理为微循环障碍以及血液流变学改变、血流动力学障碍、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红细胞是影响血流结构及血液流变性的重要因素,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变化和能力降低,使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很多营养物质不易吸收与运输,造成血管堵塞或微循环障碍使骨组织、肾脏、性腺等与骨代谢密切相关脏器缺血缺氧,钙等矿物质不易吸收与运输 。经研究骨碎补总黄酮可降低血液黏度, 抑制红细胞的聚集指数, 并可减少血小板的聚集性,改善血液流变;并具有促进微循环障碍的功能。因此,骨碎补在明显改善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状态,活血化瘀的同时,并升高血钙水平,促进钙、磷沉积,提高骨密度。

中医学研究中没有"骨质疏松症"的这一名词,在很多的中医药文献的记载中"骨痿"、"骨枯"、"骨痹"的描述与现代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极为相似,中医学理论认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肾功能密切相关。肾虚是本病的主要病因,肾为"先天之本"、"其充在骨"。据《雷公炮灸论》记载骨碎补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止痛通络的功效,主治肾虚腰痛、筋骨损伤等症。因此, 按照中医理论骨碎补可以治疗肾虚引起的骨质疏松。

6 展望

骨碎补为历代常用药物,对其应用和药理作用机制已经有了大量深入、广泛的研究,但其在分子生物学方面机制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补肝肾、强筋健骨类中药是否具有相似的调节靶点、调节强度、量效关系及其依时间变化的动态曲线,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 为了解决骨质疏松这一高发病症,对骨碎补深入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忠厚.中国人骨质疏松症的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1): 2.

[2]黄炒龋马勇.中医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组方配伍规律探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11):926-928.

[3]彭双,韩立峰,王涛,等.骨碎补中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1(2):122-125.

[4]陈瑶,刘忠良,赵勇,等.骨碎补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药学学报[J].2012,28(5):454-457.

[5]刘金文,黄永明,许少健,等.中药骨碎补对大鼠骨髓破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J].中医研究,2005,18(7):5-7.

第9篇:骨质疏松的症状和治疗范文

然而,大多数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效果都不尽如人意,骨质疏松所导致的腰背痛、骨折已成为老年人的严重威胁。治疗骨质疏松症,只用一种药“单打独斗”疗效有限,要有效抗击骨质疏松,必须强调“多兵种作战”。下面,就先来看看治疗骨质疏松的“常规武器”有哪些?

治疗骨质疏松的四类“常规武器”

一、钙剂+维生素D

中老年人骨量的流失主要就是钙的流失,人体对钙的吸收必须要有维生素D的协同。所以,钙剂与维生素D是骨质疏松防治的基础药物。

市场上补钙产品五花八门,但人体对不同的钙剂的吸收率相差并不大。需要注意的是,补钙的方法十分重要,首先是适量补钙,最好分次进行,临睡前服用更佳。下面,介绍维生素D和常见的几种钙剂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使用方法。

钙尔奇D。为碳酸钙与维生素D3的复方制剂。碳酸钙含钙40%,人体吸收率可达到40%左右,且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是较佳的补钙产品。但因碳酸钙的溶解吸收需要胃酸参与,故不适合于胃酸分泌少的人。

葡萄糖酸钙。含钙量9%,口服吸收率27%左右,对胃肠道刺激性较小,价格也较便宜。但因其含钙量较低,需用大剂量,服用不方便。同时因其含糖分,也不太适于合并糖尿病患者服用。

维生素D。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防止钙流失,引导钙沉积于骨骼。通常情况下,只要人体接受适量的阳光照射,就可以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但对于南方多阴雨的地区以及接受阳光照射较少的中老年人,如果服用的钙剂中不含维生素D,就应该进行额外的补充。

二、雌激素补充剂

对于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补钙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的高低,只有在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补钙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将是徒劳的。下面,介绍几种适合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使用的雌激素补充剂。

利维爱。利维爱是目前应用广泛的雌激素补充剂之一,可减少绝经后妇女的骨丢失,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但雌激素补充剂可能会增加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用药,同时在用药期间做好体检随访。

易维特(雷洛昔芬)。易维特是一种新型的雌激素补充剂,能对未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妇女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而且还可提高骨密度,从而有效地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与老一代的雌激素补充剂相比,易维特不刺激其他组织器官的雌激素受体,也就不会增加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的发病率,使用更加安全。

三、二磷酸盐

二磷酸盐的代表药物是福善美,又名“阿仑磷酸盐”。它可阻断破骨细胞启动破骨过程,阻止骨骼中钙盐逸出,因而对骨质疏松有治疗作用。

但是,服用福善美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强调空腹单独服用,用药后1小时再进食。同时,由于二磷酸盐对食管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患者服药后应保持半小时以上的坐位或立位,已有食管炎或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应避免选用。

四、降钙素――密钙息

密钙息是降钙素类的代表药,它可抑制骨盐的溶解与转移,减轻骨质丢失,同时对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缓解作用十分明显。目前该药有鼻喷剂可供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密钙息是一种生物制剂,有少数患者可能会在使用药物后出现轻度的皮下血管扩张、恶心等不适,其中多数患者症状可在数小时内自行缓解。

多“兵种”合理组配,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前面已经讲过,仅靠某一种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是难以奏效的。那么,对以上各个“兵种”,应该如何进行合理组配,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呢?

(1)钙剂+维生素D:是中老年性骨质疏松治疗的基本选择,药品价格便宜,易于长期服用。

(2)钙剂+维生素D+二膦酸盐,或钙剂+维生素D+降钙素:是骨质疏松治疗的最常用手段,三种药物联合,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并避免彼此不足。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的患者可选择这种组合。

(3)雌激素+“1”:即雌激素+维生素D、雌激素+二膦酸盐或雌激素+降钙素,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研究证明,在雌激素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维生素D、二膦酸盐或降钙素,可获得单纯应用雌激素治疗更好的临床疗效,且雌激素有效剂量减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