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班级管理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完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提升学生的凝聚力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需要不断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方案的实行,加强方案的规划与设计,在完善校园文化的同时提升班级文化建设。让每一个班级在文化的影响下,创建自身的特色,实现班级管理的提升。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实行文化建设评估方案,定期对文化建设以及班级管理效率进行评估。学校领导要加强对职业学校的重视,不断完善自身的评估机制,实现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提升。
2学校的物质保证提升班级文化建设促进班级有效管理
班级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班级文化建设反应一定的精神文化,从物质层面出发,体现一定的职业特色。物质文化建设体现在座位以及教师墙壁板报的设计,例如在班级座位编排上,好的编排方式能够使班级不失活力,学生还能够遵守纪律。在班级黑板报的设计中,可以加入职业道德等内容,从而彰显文化特色。
3完善文化建设的制度性为班级管理提供保证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都具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了自身评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提出一些有关文化建设的思想内容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也可以采用自我激励的形式,加强学生公信力,提升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人物,在管理过程中要发挥榜样的作用,及时的帮助学生建立好自身的职业导向,为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4结束语
关键词:初中 班级管理 方法
初中是学生接受文化知识教学的重要阶段,学好文化知识课程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传统教学观念约束了学生思维的发挥,重视教师的讲解,师生在课堂中缺乏必要的互动交流。基于初中班级管理机制改革下,如果能够找出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创建符合中学生学习需求的班级管理模式,那么将能大大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师生之间相处融洽,共同努力完成各项文化教学指标。
一、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班级管理方案相对落后
教师对班级管理方式过于单一,不仅影响初中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也降低了初中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成效。新一轮初中教育质量评估结果显示,一方面,我国初中学校文化课程教学取得了优异的工作成效,中学生文化课程理论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另一方面,文化课程教学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弊端,尤其是学生应用文化课程知识的能力薄弱,影响了课程知识使用价值的体现。
(二)初中班级缺少民主意识
班级管理制度应该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制定。但是目前班级管理的现状是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的程度低,缺乏必要的民主管理体制。虽然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学会自治自理,但是很多初中班级的班干部相对固定,使一些学生形成了“干部作风”,自认为“高人一等”,而多数学生却缺少锻炼机会。
二、提高初中班级管理水平的方法
构建和谐的班级自主管理体系,不仅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还需要家长的配合、相关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学校配套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并让学生的身心在其中得到锻炼,个性和创造性得到体现和发展,是教育工作者特别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思想
初中学校是中等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校内管理工作也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新时期教育部门对初中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给予了宏观性的指导,要求初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及时调整现有的学生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越的校园学习与生活环境。初中学校作为中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课程知识,为中学生未来接受更高层次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保证了初中班级管理达到预期的成效。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初中学校也开始对校内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整,“以人为本”思想在初中班级管理改革阶段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1.“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
“国家发展靠人才”,教育是培养各类人才的主要方式,不断完善中等教育体系是加快人才培养的最佳路径。中学生是初中学校提供教育指导的主要对象,只有学生参与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出初中学校的教育价值,倡导“以人为本”是初中学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思想。对于初中学校来说,“以人为本”则是“以学生为本”,学校一切的教育活动必须依赖于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便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未来初中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
2.初中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综合策略
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下,我国初中学校学生管理有了先进的技术为支撑,这为“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实施提供了诸多帮助。初中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应充分利用上述有利的条件,以校内学生管理实况为基础展开工作,这样才能发挥出最佳的学习管理成效。我认为,初中学校学生管理的主要对策:
(1)秩序方面。教育部门宏观指导下,学校文化课程教学开始进入新一轮的改革阶段,各类文化课程均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教学调整,旨在为中学生提供更为优越的专业学习条件。学科评估是初中学校教改里的重要内容,经过学科教育评估创建多元化监督体系,督促教师时刻反省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朝着文化课程创新教学方向发展。
(2)培养方面。初中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将管理与加强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初中学校要全面推广技术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战略模式,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专业人才的职业价值得以实现。
(3)校规方面。班级管理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教育机构共同提出的学科教改活动,安排专业教育研究人员或学者从事课程的评估活动,以获得最为公正、专业、可靠的班级管理结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倡导了“人”在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教导学生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初中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加强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
1.初中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新时期教育部对人才教育工程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要求各地初中学校拟定切实可行的教改方案,着重解决学生在初中教育期间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心理问题逐渐成为困扰中学生的难题,易受到多种因素干扰而出现异常心理状况,进而影响了其校园的正常生活。异常心理对于中学生而言,不仅是心理上的异常状态,更对学校生活及学业造成干扰,严重影响学生正常的课程学习。初中学校必须深入分析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重视和加强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
2.初中班级管理中心理辅导的对策
鉴于心理问题对中学生健康水平的不利影响,初中学校需结合所得的原因进行分析,拟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引导学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免疫力。
参考文献:
[1]李宏友.班级管理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9(5).
[2]张亚男.班级管理贵在常抓不懈[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11(1).
[3]李建青.班级管理点滴谈[J].山西教育,2011(1).
[4]孙有胜.初中班级管理三步曲[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4).
[5]顿珠次仁.也谈如何优化初中班级管理[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11).
[6]刘华.新课改视角下的初中班级管理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7]陈法友.中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8]蔺国霞.中学班级管理现状调查分析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9]姜君.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及解决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2.
[10]贾宁.新课改下初中班级自主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1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2011.
[1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一)提出特色班级管理的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就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明确教育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发展,为社会现代化服务。其次,要有全面的人才观,清楚社会对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多规格、多层次的。教育的成功在于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还要有科学的质量观,明确分数不等于质量。权衡一个学校的标准,不能只看分数或“升学率”,还要看是否培养了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落实这种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要求学校既要面向全体学生,选择适应学生的教育;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发掘学生的发展动因,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学校发展首先理念要先行,思路决定出路。近年来,本校提出以“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初中学校”为办学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秉承“立德、崇学、砺志、有为”的办学方向,牢固树立“依法治校,文化育人,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治校方略。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强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充分地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鼓励学生立好志、读好书、做好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实基础。在办学指导思想的指引下,三中人肩负起“爱我三中、校兴我荣”的使命。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切实地履行了人民教师的职责。《课标》强调:“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班级是学生学习、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基地,是培育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班集体是由不同家庭和社区(村镇)文化背景,不同个性品质,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结合而成的文化生态群体,是学生心灵碰撞最直接、最微妙的场所。寻求班级的发展,提升精神品质,丰富文化内涵,提高现代人的综合素养,要求我们要重视班级特色建设,以良好的特色文化氛围感染学生,提升学生集体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推动班级凝聚力,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提高班级整体水平及班级竞争力,形成正确的集体主义精神;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特色班级及其重要意义
特色,就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所谓特色班级,即品牌班级,是各班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班主任(含科任)依据自身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特长等因素,持之以恒地开展的有独特教育风格的班级特色活动。特色班级应有自己的班风、学风、班歌、班口号、班集体荣誉感和良好精神面貌等。要形成特色,简单一点讲就是持之以恒的做某件事,主题明确,坚持并使之积淀,良好的积淀就会形成班级特色。特色班级是有独特的班级氛围、教育风格,能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其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等,区别于其他班级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的班级。一个班级的发展,就是学生的发展。鉴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倡议开展“班班创特色,班班有特色,特色之花齐放”的创建特色班级的活动。在创建特色的班集体的过程中,让教师和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特色班级的创建,可以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二、实验内容特色化架构下的班级管理,重点实验研究以下内容
1.探讨推进“生本管理”的新模式。即“以学生为本”,凸显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自我管理。这样的预设模式,符合成长发展的阶段需要,创设了特色化架构的德育体系,本源的理论框架。行为习惯养成,学习成绩的评判及考量,应当重设原初的具体指标,把同学的认知态度、情感、价值观、创新特性的思考精神,主动接纳知识这样的心态,都涵盖进拟定的考量指标中,不单纯注重分数。探讨为学生搭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平台,增强班集体荣誉感。
2.探讨如何注重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把班级特有的文化建设,当成切入点。从平常的课室布置、班级口号、誓词、班级精神等方面,依循育人为本这一总指引,建构班级的新颖文化。动员全班同学参与,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集思广益,形成个性特征鲜明的班级文化。
3.探讨如何注重挖掘学生潜能。结合学生成长心理特点,研究学生的内心情感,发现学生特有的潜能,调动学生认知的热情,激励和赏识学生,协助学生树立信心,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
4.探讨如何转变育人理念。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培养德育研究意识和能力,摒弃传统育人观,牢固树立育人为本,为每一位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基的育人理念。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核心研究方法为行动研究法,同时伴以观察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反思研究法,测量法,问卷等方法。通过两年的研究,进行多次过程性评价和定性分析,总结出研究经验,以校本教材和论文的形式形成研究成果,并把优秀的个案或作品向广大教师推广和借鉴。
四、研究过程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创建特色班级动员大会,对课题组成员及全校班主任进行新课程德育理念的学习,转变教师的教育管理观念。
2.各班成立创建特色班级机构并研究确定特色班级主题,制定方案。选择班级特色主题。根据学生的特点,班级优势与不足,班主任的优势等,结合班级发展的需要,讨论、确定本班特色(如礼仪示范班、纪律示范班、教室规范、美化示范班、课间操示范班、早到先读示范班、节能示范班、清洁卫生示范班、值周示范班、着装、发饰示范班、安全规范示范班等等),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目标。围绕班级文化特色,师生共同制定的目标作为指导日后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使班级文化建设能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渐进,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充分酝酿,精心设计团体活动,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从中不断显现特定的文化价值。因此,在设计班级文化团体活动时,要注意全员性和活泼性,即全体同学都乐于参加,勤于参加。
3.形成班级创建方案,填写特色班级申报表。
4.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对各班创建特色方案进行审评。
5.各班级按方案开始创建活动。如布置教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群策群力,立足于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着眼于突出独特的文化内涵;设计班级标志,包括班级口号、班徽、班歌、班训、班级公约等。要求动员全班同学参与,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集思广益,形成个性特征鲜明的班级标志;健全班级特色活动规章制度,形成正确的舆论环境,养成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在创建过程中,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对各班创建活动进行检查、调研。
6.学期末进行特色班级评估验收,总结并表彰挂牌。评估验收主要依据学生是否知晓并愿意积极参与;创建目标是否实现(根据创建申报时提出的量化目标进行考核);创建特色活动的档案资料是否齐全,如文字资料、相关照片、海报等;学生对本班特色的认可度,并能得到兄弟班级及任课教师的认可,对兄弟班级能起到一定的辐射、影响、示范作用。
7.对研究中获取的各种资料进行归类、分析、整理,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五、班级管理的凸显成效
本研究在新丰县第三中学初中三年级的六个班中进行,其中实验班与对照班各三个班。以特色班级管理模式为自变量,以学习动机、学习成绩、班级体建设水平为因变量,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特色班级管理的对比实验。班级特色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实验班的学生动机明显优于对照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对照班有显著提高;有效的提高班集体建设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班;成功的班级特色管理模式方面的改革能够带来巨大的管理效益。通过一年多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凸显成效,在“礼”、“静”、“净”、“序”等多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同学的班级荣誉感,有很大提升,测试的成绩明显提高。经由师生努力,校风及学风有了明显进步,校容及校貌也有明晰的变化,家长及社会的满意度,不断上升。德育考核的优良率,高达95%以上,违法犯罪率为零,流失率被管控在1%以下。实验班的同学参与韶关市年度的“英东杯”竞赛、作文比赛和书画比赛,成绩优秀。学校中考成绩进一步得到提升(实验班罗琳山同学获取了韶关市2013年中考状元)。2014年中考,更是硕果累累,全面飘红。新丰县中考总分状元和第二名及第三名均出自本校。九年级三个实验班有20多名学生荣登县单科状元榜。县总分前10名我校有6人,县总分前20名我校有16人,县总分前30名我校有19人,县总分前50名我校有29人,县总分前100名我校有45人,县总分前200名我校有84人,县总分前500名我校有210人,县总分前1000名我校有371人。考上新丰一中突破500人,成为全县输送最多高中生源的学校,赢得广大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赞誉。学校连续两年荣获中考团体第一名、中考优胜学校、中小学学校管理综合考核一等奖、韶关市安全文明校园、韶关市德育先进单位等荣誉。如今,学校正向有秩序的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健康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人文校园的良好氛围迈进。通过实行特色班级管理模式,学生主体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带来了巨大的教育教学效益,促进了教育工作者探索提高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也造就一批能构建班级特色文化、教育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和育人艺术水平。通过班级文化的构建,更加丰富了校园文化,提升了学校品位。
六、结论
本研究证实了初色班级管理有显著效果,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初中班主任教师对特色班级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视。希望更多的初中班主任可以把特色班级管理当作一种模式应用到实践中去,并进一步改进优化。结论一:班级管理应突出体现“生本管理”的特色。该模式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出学生潜力,转变育人理念,具有成效性的新颖模式。“生本管理”的新颖模式,摸索了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树立了改革和创新意识,培养德育研究意识和能力。也为学生搭建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平台,增强了班集体荣誉感。结论二:班级管理应加强和注重班级文化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具有奇特的感染力、约束力,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注重班级独有的文化建构,用具有特点的班级文化,激发同学热情,让同学体悟出主人翁的地位。班级文化特有的建设,应渗透到多个环节。例如:让同学创设新颖方案,变更现有的教室布置,增添特色明晰的板报专栏,折射出平日的生活状态。可以让同学自主探究,拟定代表班级特色的、带有吸引力的口号,以便展示出班级的最佳风貌。只有集思广益,才能建构最佳的文化氛围,让同学觉得班级就像自己的家庭。结论三:班级管理应突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生为本”,侧重赋予同学应有的主体地位。初中时段中的各科目学习,都要凸显学生这一主置。特色明晰的班级管理,还要变更惯用的评价指标。创设的素质评判指标,应包含多重的层级,而不只包含单一化的成绩。平日的课堂环节,应把自主特性的探究、学习组的协同合作,设定成侧重的部分。注重对同学的奖励,以便调动学习热情。结论四:班级管理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初中的教育中,应能彰显出同学的独特性,促进全面发展,培育出高素质的优秀学生。要深入挖掘班内的学生潜能,注意辨识个体差别。班级包含着不同背景的学生,来自不同村镇,不同家庭。这种差异特性的背景,造就了差异架构下的个体素养、多层级的爱好及兴趣。不同性格的同学,来到同一班级,难免凸显性格碰撞,班主任应培育同学的协作意识,在协同及合作中,挖掘潜力,形成最佳的个人素质。传统情形下的育人理念,侧重交给同学一致的知识,以便提升应试水准。应当变更这种认知,转变偏旧的育人理念,接纳多样化架构下的差异,进一步改进教育方式,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方式、新途径,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总之,只有不断创新转变育人理论,摸索一条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才能提升班级的整体实力。树立正确的舆论,指引同学朝向正确的方向,锻炼自我,融入班级的集体。教师应耐心协助同学,化解平日遇到的生活疑难、学习之中的困境,有助于增添凝聚力,也增添了班级活力。
七、现有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初中生正处于特有的“叛逆期”和“转型期”,为班级管理带来了困难。有的同学家庭特殊,家庭教育不能到位。教师工资待遇仍旧偏低,不能激发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热情。如何理智思考当前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和年龄特点,破解学校德育瓶颈问题,是教育工作者要长期面对的课题。
(二)摸索改进方向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管理策略探析
引言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按照既定的目的与计划,采用一定的措施引导学生对教学资源进行组织协调的过程。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班级管理也被看作是维持班级秩序的有效途径。而中职院校的事务管理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班主任本身的教育作用,另外一方面则是引导学生发展,这两个维度的内容共同构建了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1.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问题
1.1院校管理机制的不利影响
通过对近年来中职院校的教育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部分中职院校缺乏良好的管理体系,自身的发展也陷入了被动局面。因此,越来越多的院校期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进行改革和纠正。在时代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如果院校本身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必然会导致班主任管理工作缺乏系统化安排与科学指导工作。
1.2学生个人素质问题
在当前的高考制度之下,很多学生受制于学习成绩问题,被迫选择职业院校进行就读,对于某些学习兴趣较低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厌学情绪在中职院校表现得更加显著,如上课玩手机、睡觉、不完成作业等,这些情况的出现都说明了学生的个人素质存在问题,这种现象需要得到有效控制。
1.3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未落实到位
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水平,同时班主任的个人素养与班级进步之前同样具有密切联系。目前社会所需求的“双师型”人才,在中职院校中的配备不足。很多教师虽然在理论知识层面上非常专业,但缺少实践的前提下,在日常教学当中也无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这说明强化中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仍然是未来班级管理重点,尤其是专业班主任的培训工作。
2.深化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方案
2.1强化约束体系的作用
在约束体系方面,中职院校的办学目的在于培养社会所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为了让学生毕业之后能尽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就需要做好学生从学校人到社会人之间的角色转换,这需要良好的制度建设作为基础,以提升学校、班级的管理水平,塑造健全人格。一方面,各个部门需要发挥作用,共同参与到管理工作当中,与班级管理之间形成对接。另一方面,还需加强日常行为的管控工作。具体来看,德育教育应该成为教育的核心内容,教育方式上可以选择社会、学校、家庭的三方协调体系,提升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班主任也应该加大对“问题”学生的改造力度,为日常管理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1]。
2.2学生管理与培养工作
在学生管理方面,班级的学习管理和思政工作需要落实到位。对于一些中职院校来说,学校教育与班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专业人才,但是要完成这一任务,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教学与掌握,还需要下发到每个班级的教学管理过程当中。而中职班级的管理问题应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实际状态来决定,从而更好地对学生的现状进行了解。当然,学生也需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尤其是某些对学习缺乏兴趣或性格孤僻的学生,还需关注其心理健康层面的基本要求,必要时可以将班级管理与心理学教育相结合[2]。
2.3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对于中职院校的班主任建设工作而言,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当下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教师队伍的质量需要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相适应,使得管理工作质量符合教育工作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教师的个人素质,一方面,教师本身要提升其个人修养,树立专业威信,另一方面还需要研究教育理论和班级管理的方法研究,尤其是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主动研究中职班级的管理与学生心理状态,了解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与学生保持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一、共创和谐奋进的年级团队
高考要取得成功的关键就是需要全体年级老师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作为管理者,要全面了解年级老师的具体情况,学会倾听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对老师们多一些人文上的关怀,做好信息反馈、宣传、解释、督促工作,及时协调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消除不满情绪,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形成安定团结的工作氛围。同时邀请学校领导深入年级,了解年级情况,为老师们鼓舞士气。
二、切实加强班级管理工作
班主任的工作态度、管理理念直接影响到班级、班风建设,高三年级班主任教学与管理工作双肩挑,任务重,压力大,但班级管理工作绝不能放松。班级管理工作重在细节,出早操,查午休晚睡是班主任们必做的常规工作。每周星期天晚上召开班主任会议,除安排布置年级工作外,更多的是相互交流班级管理经验。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和师生交流会,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合理诉求,化解师生之间的误会和矛盾,消除学生消极、悲观情绪,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重视三生(优秀生、后进生、特长生)的管理
在班级群体中,优秀生和后进生分别占据两头,加强对他们的管理,能够促进中间层次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带动整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即形成“抓两头,促中间”的管理思路。对优秀生,每次考试后,帮助他们进行客观分析,进行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对后进生,不放弃,不歧视,不冷眼相对,一视同仁,从多方面做好思想上的鼓励和转化工作。而特长生作为学校二本上线的主力军,文化基础较差,大多是班上的后进生。进入高三后,年级上每月都召开特长生动员大会,让他们感到备受重视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文化与专业两手齐抓的意识。专业特长高考过后,专门建立特长生文化辅导班,对特长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辅导,以提高他们的文化成绩。
四、重视学生思想疏导工作
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大,容易产生急躁、烦躁、疲劳、焦虑、自卑、兴奋或紧张等心理状况,情绪波动较大,如果不及时给予疏导,将会到影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严重者会产生心理问题,走向极端。为此,除学校安排的每班每周一节心理课外,年级上实施了导师制,要求导师定期对学生进行谈话交流,特别是每次考试前后,更要加强对学生个体指导和分析。班主任经常深入教室、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特别要关注班上的弱势群体,及时掌握班级学生心理动态,适当组织课外活动,调整学生学习状态。同时,邀请学校领导深入班级,了解班情和学情,对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树立学习的信心。
五、关注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年级组,我们首先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校毕业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高考备考方案为行动指南,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认真落实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积极探索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注重实现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即从多讲到多练的转变;从重布置向重检查、重落实的转变;从过多关注知识的完整性向关注学生学习实际的转变。通过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变”,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初中学校是中等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校内管理工作也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新时期教育部门对初中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给予了宏观性的指导,要求初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及时调整现有的学生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越的校园学习与生活环境。初中学校作为中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课程知识,为中学生未来接受更高层次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保证了初中班级管理达到预期的成效。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初中学校也开始对校内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整,“以人为本”思想在初中班级管理改革阶段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1.“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
“国家发展靠人才”,教育是培养各类人才的主要方式,不断完善中等教育体系是加快人才培养的最佳路径。中学生是初中学校提供教育指导的主要对象,只有学生参与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出初中学校的教育价值,倡导“以人为本”是初中学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思想。对于初中学校来说,“以人为本”则是“以学生为本”,学校一切的教育活动必须依赖于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便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未来初中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
2.初中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综合策略
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下,我国初中学校学生管理有了先进的技术为支撑,这为“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实施提供了诸多帮助。初中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应充分利用上述有利的条件,以校内学生管理实况为基础展开工作,这样才能发挥出最佳的学习管理成效。我认为,初中学校学生管理的主要对策:
(1)秩序方面。
教育部门宏观指导下,学校文化课程教学开始进入新一轮的改革阶段,各类文化课程均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教学调整,旨在为中学生提供更为优越的专业学习条件。学科评估是初中学校教改里的重要内容,经过学科教育评估创建多元化监督体系,督促教师时刻反省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朝着文化课程创新教学方向发展。
(2)培养方面。
初中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将管理与加强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初中学校要全面推广技术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战略模式,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专业人才的职业价值得以实现。
(3)校规方面。
班级管理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教育机构共同提出的学科教改活动,安排专业教育研究人员或学者从事课程的评估活动,以获得最为公正、专业、可靠的班级管理结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倡导了“人”在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教导学生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初中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加强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
1.初中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新时期教育部对人才教育工程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要求各地初中学校拟定切实可行的教改方案,着重解决学生在初中教育期间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心理问题逐渐成为困扰中学生的难题,易受到多种因素干扰而出现异常心理状况,进而影响了其校园的正常生活。异常心理对于中学生而言,不仅是心理上的异常状态,更对学校生活及学业造成干扰,严重影响学生正常的课程学习。初中学校必须深入分析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重视和加强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
2.初中班级管理中心理辅导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职业素养;班级管理
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施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
1.1培养的目标
如今,我国畜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也越来越受到相关企业的关注。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背景下,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要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现代畜牧业对人才的要求还包括管理、经营、职业意识、遵纪守法以及团队协作等各方面的能力,而不仅是一个只懂得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中职学校在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实践之中,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结合现今相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来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率。
1.2培养的意义
职业规范、职业心态、职业道德、职业形象以及职业能力是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具体内容。简单来说,可以将其分为两个大类,一是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包括专业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等,这是学生可以在畜牧兽医类企业立足的基本;二是所具备的隐性能力,即心理素质、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职业道德、意识等,这些内容主要影响着学生在未来的发展。总之,上述两方面的内容是当前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必备的职业素养,相关中职学校在培养的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中职畜牧专业学生班级管理特点
2.1中职学生的特点
现今,中职生大多都是“0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还有一些学生从小就缺少父母的关心与呵护,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普遍存在厌学、自律性差和时间观念薄弱等,同时也不愿吃苦,缺乏责任心与合作意识。对于他们而言,中职阶段的生活只是换了一个环境享乐,并且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很多认为将来不会从事相关的工作,加之社会不太认可,他们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职业认同意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足。另外,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有较强的叛逆心理,即便家长与教师说得正确,他们也会反着来。中职学生往往会比较难管理,也就无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2.2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班级管理特点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畜牧兽医专业受到的社会认可度比较低,在招生方面会有一些困难,加上中职学校的教学设施有限、师资队伍不齐等因素,使得很多中职学校在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中只会关注到学生的基本技能,而在职业素养方面就存在着重视度不够的情况[1]。同时,很多班主任,为了应付学校以及上级教育部门检查,过分强调纪律、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忽视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并不能达到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他们也无法适应职场,很多学生就会换工作或者改行。
3中职畜牧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
3.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
在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相关企业与单位对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更加重视,相关的中职学校应该结合社会与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就业为导向的职业素质及教育。在具体的教学改革中,首先要从课程体系的优化入手,将诚信教育、法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责任意识教育等内容融入到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之中,同时要将职业素养的培养放在首位,并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其中主要包括职业能力教育、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几方面的内容,职业能力涉及畜牧兽医专业基本的知识、技能和顶岗实习能力;职业意识教育涉及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等内容;职业道德教育则涉及企业入职培训、企业的安全教育以及职业角色意识训练等。只有明确教育教学的内容,才可以为后续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促进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水平的提升[2]。
3.2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与方法
3.2.1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模式
相关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时,应先建立一个可行的培养模式,例如某中职学校在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就依托当地的一个“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了职场环境,并基于当今社会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需求和中职学生的成长规律,构建了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工学交替职业素养培养模式。第一年,学生在学校先学习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并到企业见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第二年上学期,在校学习主要针对单项技能的实训,并在企业进行单项技能的实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态度;到第二年下学期,则进入到企业进行轮岗实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第三年是综合实训与顶岗实习,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在这种“阶段式”的工学交替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中,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学生也会获得健康的发展。
3.2.2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班级企业化管理
在学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安全以及纪律等都是以班级为单位,他们的学习以及成长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班级管理的影响。中职学校在实施“阶段式”工学交替职业素养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班级的企业化管理,这对于学生是否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企业化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将班级当作一个企业进行运行管理,通过企业文化与班级文化的融合,让学生可提前感受到企业的氛围,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3]。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将企业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等渗透到班级的管理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一个班就是一个企业,可以选择相应的名称来命名班级,如诚品人才培育班、铁骑班等。
3.2.3构建企业化评价方案
在教学中,需要有客观、完善与科学的评价方案,以此来保证教育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对于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而言,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来构建相应的评价方案。不过,与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案不同,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评价方案要参照企业的评价方法,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员工发展的量化考核方案,主要考核学生员工的能、德、勤、绩,其中“能”主要包括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实训中的表现、在学生会以及班级事务中的表现等;“德”主要包括工作的态度、团队协作的态度以及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勤”主要是指出勤的情况;“绩”则是从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技能比赛等方面来评价。基于上述4个方面的考核内容来建立常规的管理机制,形成“周评比、月评比、学期评比”的机制,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所以,对于相关的中职学校而言,既要从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还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帮助。
班级管理 学生 个性品质
所谓创造性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具有创造的意向、创造的情感、创造的意志和创造的性格等独特的心理品质。它包括自信、勇敢、独立性强、有恒心、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呢?经过多年班级管理的实践,我认为,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就是要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通过尊重、信任、引导和激励等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己个性和才能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班级管理的目的不是管住学生,不是要让每位学生成为循规蹈矩的人,成为规章制度下的一颗听话的棋子;而是通过管理来育人,促进学生自主、健全发展。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要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的开放度。众所周知,缺乏独立自主精神的人是不可能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如学期初,组织全班学生针对“如何建立班级的规章制度”展开大讨论,让每位同学都参与,提出自己的建议,通过集中制订出包括学习、纪律、卫生、礼仪等几大块的《班级公约》。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发现不足或不合理的地方,又在召开班会时对《班级公约》进行必要的改进或补充,尽可能体现出管理的人性化。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干部带领全班同学制订和落实班级工作计划,并由学生及时验收计划的完成情况。同时,按小组组织学生轮流布置板报,每月一期,版面安排、艺术插图均由同学结合班内实际情况和学校重大活动进行编排设计。经过锻炼,黑板报一期比一期优秀,内容一期比一期丰富。从班规的内容、工作计划落实记录表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板报等各个方面,可以看出同学们具有的独立自主精神,需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加以正确引导和培养。
二、实施民主管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如何处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班级集体教育的关系呢?这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难题。我在班级管理中引入了民主制度,用民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了班级集体教育。
1.民主选举展示个性。如在组建班委会时,首先通过召开班会,公布竞选规定(包括竞选的岗位、参选人员条件),号召有竞选意向的学生做好竞选准备。然后让选手在全班发表竞选演讲,阐明自己任职后如何履行职责。最后由全班学生评议,实行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新一届班委会。
2.民主决策尊重个性。民主管理的关键是使班集体成员具有主人翁意识,形成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不是班主任“给予”的,而是在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活动中形成的。班级的各项事务和各种制度都应在学生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消除分歧,统一意见后贯彻落实,那么就应该采用“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民主决策方式。这样制定的活动方案和规章制度,可以得到班集体绝大多数成员的认可和赞同,不合作或“敌对”情绪自然就会消解。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热情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学生个性
在班队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把学生推到班队活动的前沿阵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和特长,定期举行各类集体活动。
学校组织召开的田径运动会、庆“六一”文艺汇演等活动,都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展示创造性个性的好机会。每次活动前,我都要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活动方案,选拔在这方面有特长的同学组成领导小组,让学生自己开展工作。如“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中,队员们精心筹划每次活动内容,做绿化保洁使者、打扫教师宿舍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做到了周周有汇报,月月有总结。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了,个人特长发挥了,组织活动经验丰富了。在我看来,要让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就必须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来实施班级管理,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情认识,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而且还能寓教于乐,将繁琐的管理规则置身于饶有兴味的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自我管理、自我督促的自觉性。
四、建立“家校联系制”,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
所谓“家校联系制”,就是以班主任为核心,由全体课任教师组成的“班研制”,经常进行家校沟通联系的制度。它能及时了解学生成长的环境、在家的表现、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观念,可以使我们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做出判断,进而实施个性化教育,并对家庭教育进行有效指导。其实很多班主任都采用了这一做法,但要使其制度化、规范化,保持家校联系畅通有效,发挥其个性化教育效应,却又是许多教师难以长期坚持的。为了发挥家校教育效能,我建立了一整套家校联系的规章制度。
1.要求自己每学期对班级学生进行家访的人数为班级学生数的50%,全面了解学生在校外生活中的习惯、兴趣、爱好、特点、特长等各方面情况,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等,并记入学生个性化成长档案,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个性化发展提供依据。同时,向家长提供学生在校的各种表现,对家庭教育进行方法指导。
【关键词】 大学城空间;班级管理;作用
世界大学城是一座网络虚拟城市。她是运用Web2.0、Sns、Blog、Tag、Rss、Wiki等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理论、XML、Ajax等理论和技术设计并以网络交互远程教育为核心、综合了远程教学、网络办公、及时通讯、商务管理、全民媒体、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等功能的一座既虚拟又真实的大学全球一体化远程教育互助平台。在此可以科研成果、发表文章专著、开展学术争鸣、组织远程协作的科研平台;是全球知名专家为导师的学习平台。
世界大学城空间历经几年的时间,已经在全国高职教育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教师利用大学城空间开展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职业教育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在高校教师利用空间教学的同时,高校辅导员也在开拓自己的大学城空间班级管理新模式。
一、大学城空间与QQ(空间)的区别
在大学城空间没有出现以前,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生联系主要是通过QQ进行。老师可以建立QQ群,在群里信息。或者在QQ空间中留言。大学城空间与QQ空间有比较大的差别。
1、“用户圈”不同
QQ空间的用户可以是任何人。然而大学城空间的用户则是高校教师和学生。在QQ空间里用户的职业没有任何的限制,所以在QQ空间里没有“圈”的感觉,即便是你建立了你的“圈”,在你使用的时候“圈”外的人同样也可以和你联系。然而大学城空间却不同,在大学城空间里,由于这里只有老师和学生,所以更有“学校”的感觉。
2、大学城空间功能性更强
大学城空间具有海量的学习资料,这是QQ空间不具备的,在这里学生可以随时查阅资料。大学城空间还有老师,在这里学生可以随时与老师联系,向老师咨询问题。大学城空间里还有专业的交流群组,如“数控交流群组”、“象棋社”、“13504班”等等。
3、大学城空间可以促进学生学习
从建立大学城空间的角度来说,大学城空间如果想建设的漂亮,就必须掌握flash、dreamweaver等软件。有人会说“那不是更麻烦了吗?”,因此,学校可以通过评奖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从学习课程的角度,教师通过大学城空间教学。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空间学习课程,能更有效的激励学生的学习。
二、大学城空间班级管理的内容与作用
大学城空间管理班级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设立新闻专区
利用空间及时班级动态和学生处信息。班主任在班级集体大学城空间主页上建立“信息动态模块”,滚动播出班级的最新信息。学生可以及时通过这一模块了解班级动态。
2、建立奖励评奖评优考核专区
评奖评优是学生最关心的事情,辅导员利用表格及时总结,更新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做到“有根有据、公平、公正、公开”,提高自己的管理效率。
3、设立贫困生动态专区
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工作,是辅导员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随着国家对职业院校发展的大力支持,助学金、奖学金的增加。贫困生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受到学生和家长非常高的关注,如何才能将助学金发给真正需要的人,成为辅导员的重要责任,然而在具体进行这项工作的时候,很难对贫苦程度进行量化。因此,建立“贫困生专区”,让全班同学关注贫困生的真实情况,对于当面不好意思说的话,通过大学城空间反应给老师,让班级管理更加合理和顺利。
4、发挥专业指导的作用
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辅导员,除了班级的日常管理以外,还需要对学生的专业有所了解,帮助学生做好“大学三年的规划”,然而职业院校的辅导员大部分都不是专业课教师,那么有了大学城空间以后了,可以通过大学城空间建立“专业指导区”,班级的集体空间,做一个单独的区域链接着学生大学三年的所有专业课教师,这样学生虽然是大一,也不用为不认识专业课教师,无法获得专业知识和就业方向而感到迷茫了,辅导员也不用为不精通专业知识而感到苦恼了。
5、成为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交流区
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学生的生源比较复杂。因此在班级管理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通过大学城空间建立交流群组,避免了和学生的直面接触,很多学生不愿和老师面对面的谈心。通过空间,让他们更加放松,可以和辅导员说心里话。辅导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对于促进班级的管理起着极大的作用。
三、大学城空间班级管理对班级管理的促进
大学城空间的班级管理对班级管理起着促进作用。通过大学城空间进行班级管理,辅导员即便不在学校,也可以信息,不会影响班级的日常工作。建立班级集体空间,让学生更加团结,学生在打开大学城空间的时候都要去看看班级有什么事情,对班级的关注度增加了,不再是班干部知道的事情班上其他同学不知情,而是全班参与的班级管理。例如:班级要举行集体活动,辅导员或班长可以立即在大学城空间中活动方案,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不在因为班会时间仓促而无法做决定。在大学城空间里,学生可以经过思考,投票选出活动方案等等。
四、小结
利用大学城空间进行班级管理是职业院校新型的班级管理办法。它能有效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用大学城空间实施班级管理,可以使辅导员实现无纸化办公,使辅导员从繁琐的班级管理中解脱出来,尤其是兼职辅导员。大学城空间管理这一变革必将为职业院校辅导员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 姚群.高校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J].教书育人,2005 (11).
[2] 潘玉驹.论高校学生工作的理念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 2006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