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群众文化;广泛性;民族性;制衡性;传承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250-01
群众文化是大众文化,其中包含戏剧、电影和网络在内的大群众文化,已经从多元化转变成了全面化,因而具备了内含多义的特性。为了阐述方便,笔者把群众文化的基本特性归纳为五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群众基础的广泛性。
这个广泛性,是由群众文化的文化主体所决定的。群众文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实践者,是全民性的,它的文化内容和价值取向通过通俗的丰富的活动形式,在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得到传播。
另一方面,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受民族、区域、季节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而全国各地均能得到发展。
第二个人方面是文化享有的民主性。
群众文化与大众文化、专业文化在文化参与和享受上的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文化享有的民主性。在专业文化和大众文化那里,人民群众在文化实践过程中,主要处于文化受众的地位,文化参与显得十分被动。群众文化由于对文化创造和文化享受的双重强调,人民群众能通过自身参与文化活动来实现文化接受与文化创造的双向转换,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
第三个方面是独特的文化传递性。
群众文化在当代文化格局来看,它处于中间位置,即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主流文化的传播需要通过一种合适的渠道,把其价值观念和内涵直接传递给人民群众。由于具备主流文化性质和与人民群众的“亲和性”,正好使群众文化成为了主流文化意识与人民群众互动的中介。在这种状态下,群众文化是背靠主流文化和专业文化,面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文化需要利用群众文化的“文化亲和性”,人民群众离不开群众文化的“主体价值实现”渠道,这使得群众文化的文化传递性具有了无法取代的独特性。这一特殊地位使其文化传递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即实现了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第四个方面是温和的文化制衡性。
随着当代中国群众文化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逐步发展,群众文化已经具备了新的文化内涵。群众文化的组织、创作、辅导、研究都扩大了文化视野,不仅考虑对象的需要,也考虑其他社会文化形态的状况,增加了与社会文化的互补意识。在这种“互补”中,通过其社会美育职能,比较温和地去调整、融合其他社会文化形态,共同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生态环境。这使群众文化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文化意义――社会文化中的美育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是指在多元化社会文化中,由经济、政治所决定的该社会的主文化,不断融合各种亚文化形态,从而营造一种“有主导”的多元文化生态环境。
主流文化在当代显示出的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是主流意识形态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生态的形成而创造的必要条件,因而,它对于大众文化(市场文化)和世俗文化的不合理要求常常采取了退让的态度。但大众文化的无节制膨胀,又势必对主流文化产生冲击。所以,主流文化在既能体现多元化文化态度,又能压制亚文化的不合理甚至“反主流”要求的情况下,需要寻求一种比较温和(对稳定性的强调)的途径,来达成以上愿望。在这种情况下,群众文化再次成了主流文化的当然之选。
第五个方面是强烈的文化传承性。
关键词:会计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重构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会计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换句话就是说,会计文化是企业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从属于企业文化,在事业单位发展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本文则主要探讨会计文化的基本内涵,然后以会计文化为基本出发点,分析会计文化的三个基本特征。在充分了解事业会计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想对应的重构策略。
一、事业会计文化的基本内涵
经过20多年的摸索与探讨,对于会计文化的基本内涵没有统一的定义,众说纷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称会计文化是由多种内容组成的,包括会计从业人员的价值取向、信念追求、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这种文化内容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在相关的文化精神背景之下形成相关的文化内涵。还有另外一种观念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之下,会计从业人员在时间活动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财富,它主要包括会计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从事会计工作的工作作风等。
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会计文化也逐步随着其发展而成熟,其主要是由诚信、独立、客观、公正、谨慎、保密这六个因素共同组成,是会计文化精神的一种传承和集合,为事业单位中会计人员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和文化力量。
二、事业会计文化的主要特征
(1)事业会计物质文化――贫乏性
会计物质文化则主要包括物质文化、手段、工具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指的就是人类在实际社会实践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这种物质财富往往是与会计相关的。会计物质文化可以称作是会计精神文化主要外在载体,物质文化是有形资产的一部分。从历史角度来看,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程度都是有先后的,物质文化往往先于精神文化,因此物质文化的发展程度都会先于精神文化的发展程度,这一点会计物质文化也证实了这一点。我国当前会计物质文化已经朝向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并且摆脱了手工做账的弊端。但是会计物质文化也存在相对应的弊端,在很多方面很不成熟,会计从业人员的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包括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也需要时间适应,并且事业单位编制紧缺,人员相对匮乏,为事业单位会计物质文化发展形成了强大的阻碍。这样一来,物质文化发展的贫乏性势必会阻碍会计精神文化的发展,从而不能形成富有凝聚力的事业会计文化。
(2)事业会计制度文化――滞后性
随着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发展,我国也开始渐渐地融入到国际社会之中,会计制度文化的建设也取得很大进步和发展。我国目前已经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比如《会计法》,包括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这样一来可以大大的推进了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但是这些法律制度都是通用的,没有充分地结合相关事业单位的特点,不能完美地与事业单位相关的会计制度和自身的特点相融合,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制度与事业单位管理等存在很大的差别,从而影响了会计功能的完美发挥,进而会导致事业会计制度文化的滞后性。
(3)事业会计精神文化――多元复杂性
事业会计精神文化是一种软文化精神,是在特定的环境之下的一种文化产物。换言之就是不同的社会环境会造就不同的事业会计精神文化,主要指的就是会计从业人员的精神道德面貌和心理素质等,从业人员的价值感念和信念追求等行为规范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最好要做到统一性和灵活性等有效结合,发挥创新精神,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为事业单位的决策等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三、事业会计文化的重构策略
会计文化当前虽然已经有了相对应的快速的发展,但是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得到完善与发展。深化事业会计文化的发展,加快相对应的发展等对于我国事业单位等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会计文化的重构策略首先要实现多元化的发展,由于我国目前国情的不同和社会发展程度的桎梏,我国目前的会计文化重构没有形成和完善,因此要采取要队形的策略,从多种渠道来获取相对应的资源。其次要实现动态发展,一个事业单位的会计文化能否跟上时代的发展,首先要跟上事业发展的脚步,会计文化从发生到发展,再到慢慢沉淀,到最后的更新、重构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的过程,同时这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除此之外,也要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要求人员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
会计文化重构的主要途径主要包括:一是会计文化的规划,必须严格遵循科学规划的原理,进行合理的分析,传统文化和现实会计文化相结合,有取有舍,有进有退,使得会计文化能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二是凝聚会计的领导力量,员工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和相处模式对于会计文化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领导要适当的改变管理模式,员工也要适可以事业单位的利益为基本出发点,为会计文化的发展创造强有力的发展条件。
结束语
一个事业单位的文化对于是都能够体现自己本身的品牌价值等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个事业单位的精神面貌和核心价值的实现和体现等有很大的一部分是由员工的形象来完成的。会计文化作为事业文化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否真的充分了解会计文化的基本特征,从而真的是否可以对症下药,提出想对应的重构策略对于事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也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整个事业文化的顺利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云,石晓磊.会计文化重构与再社会化:一个中国文化背景的视角[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2]刘冬荣,陈晟.会计文化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影响[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
青年是社会文化的集合体,社会文化形态影响着青年怎样接受和接受什么文化,这也就影响着青年文化属性的形成和确立。本文认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形态中后象征文化仍然是处于中国社会文化的基础地位,互象征文化处于当代中国文化的主导地位,前象征文化在当代中国有一定的苗头但并不明显,是中国社会文化形态的未来发展方向。当代中国的三种文化形态也就决定了当代中国青年的三种文化属性,即:后象征性、互象征性和前象征性。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探究一下当代中国青年的这三种文化属性的所处的地位和表现。
首先,研究一下当代中国靑年的后象征性文化属性。中国自古就有尊重父母、尊重传统和尊重历史的文化传统,这使得当代中国青年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品德上都具有深厚的向长者、向过去经验学习的后象征性。可以说,中国文化之所以能经历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其关键因素之一就在于中国青年一直具有后象征性的文化属性,正是这种文化属性的具备决定中国的青年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所以,后象征性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基本文化属性。
其次,考察一下当代中国靑年的互象征性的文化属性。由于当代中国社会处于互象征文化形态占绝对优势的社会,社会存在着属于不同辈分群体文化期望和文化价值,所以互象征性是当代中国青年的主要文化属性。这表现在:老师、同辈人和青年团体已成为青年人学习和获得文化信息的楷模。当代中国青年形成了以自己的同辈人作为文化楷模的文化,而这种属于青年自己的文化是当代中国青年互象征文化属性的集中体现。可以说,在当代中国互象征文化无处不在,青年人有自己的偶像和楷模,但他们很少是自己的父母或是长者,而是与他们年纪相差不是很大的同辈或年轻成年人中的精英,总之,青年人的楷模不再是或不只是自己的父母和长辈,他们更亲近于与自己成长背景相似的同辈人。
最后,重点探讨一下当代中国靑年的的前象征性的文化属性。前象征文化的基本特征是青年成为社会的权威,长辈以青年为文化楷模。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和权威仍掌握在成年人手中,前象征文化并不明显,但当代中国青年的身上已经有了前象征性文化属性的某些体现。在经济领域,许多青年人成为中国行业和企业的领军人物,他们不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更是未来发展的领路人。时代的大潮把他们推向了中国甚至世界的前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创新精神,开拓着中国甚至世界的未来;在科技领域,特别是在新型科技领域,青年人的创新、开拓的精神和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他们以自身丰富的知识和对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已经把他们的父母远远抛在了另一个时代。许多长辈不得不向青年人学习新的知识,以求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在文化领域,青年人已成为中国流行文化的领路人。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青年人的文化也会成为引领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路标。
【关键词】馆员文化 文化素养 业务水平 改革措施
馆员作为一种社会群体的存在,其生活与职业的发展必然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社会文化模式作为外在的规约力量塑造了社会层次普遍接受的馆员行为和馆员人格规范,但这种外在的文化力对个人行为的役使无法脱离个人的内心世界而单独起作用。馆员群体基于其特定的职业生活方式而形成了独特的知识体系、个人信仰、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系统,它们作为一个复合体构成了馆员文化的主体。馆员文化作为社会的亚文化存在受到社会主流文化的规约,同时也以主动的文化选择与创造机制对社会文化进行融合。没有馆员群体的文化认同和内化,无论多么优秀的社会文化观念都无法触及馆员个体的情意领域,只能是对馆员行为的外在规制,无法转化为个体行动的内驱力。为了探明馆员文化对于外在观念的内化与抵制的机理,首先必须将馆员文化的存在特征从馆员的生态环境中分离出来加以研究。为了使馆员文化的改进和发展具有显著的针对性和明确的方向,必须在对馆员文化理想状态预期的基础上对于馆员文化存在的问题进行清晰的界定。
一、馆员文化的规范行为方式
馆员文化作为蕴含在馆员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价值、态度、信仰、思维方式等精神因素,是解读馆员生活的意义和专业发展的深层内涵的表意象征系统。从文化角度分析馆员日常的工作行为和观念系统,可以看出馆员在基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状态。
馆员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馆员群体的生活方式即受到社会主流文化的规约,又具有馆员群体特定生活方式所体现的文化要素。社会文化的要求更多地体现为外部的约束力,而馆员文化的影响是一种内部的整合力,它以缄默的形态为馆员群体的内在心理与外显行为设定了空间。馆员文化中包含有一些非正式的却普遍有效的馆员行为规范,包含一些未言明的约定俗成的思维运行规则,也包含一些群体成员普遍接受且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系统,受到社会文化精致化发展趋向的规约,馆员往往将自己的身份作为成人世界和优势文化的代言,而将读者看作是求知的文化群体。馆员文化作为规范文化的一部分限制着馆员的言行与处事。在读者面前,馆员的言行举止、着装方式、妆容仪表等要符合职业规范。馆员文化的导向作用就是规范馆员行为的看不见的“游丝软线”。所以,馆员文化是规范馆员外在行为和思想内涵的重要内容。馆员文化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德内驱动力。没有图书馆文化就没有图书馆馆员,没有馆员文化就没有图书馆。
我国将馆员的地位与教师的地位相提并论,在很大程度上馆员就是教师的一部分,所以人们称馆员位老师。尤其在高校图书馆,馆员就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成员。春秋时期老子是“藏书室之史”,就是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深受皇室和社会的尊重。馆员的地位在我国的历史上虽然和教师一样几经沉浮,但对于馆员地位的尊重和对于馆员知识与能力的重视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是历史事实,毋庸置疑。因此,人们常常看到的是图书馆员板着面孔,端着架势,俨然一副高深莫测的神圣感和对读者居高临下的神情使然。
二、馆员文化研究的意义
馆员文化的存在对馆员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馆员教育和馆员管理理念的转变。
学习化社会的来临及信息的多元流通渠道与高速的传输过程,逐渐消解了馆员作为读者唯一知识源的角色定位。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和网络信息化时代,馆员的知识储备和思想观念会显得过于陈旧而亟待更新。馆员的在职教育和继续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国外有馆员教育是终身教育。因此,“一次终结型”的馆员教育体制的历史即将结束,“多次回归型”的馆员教育体制正不断完善,世界范围内一致认为馆员应该是一个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的职业。为了馆员职业的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为了馆员各方面素质的不断发展,经常不断的学习提高是必需的。现在对于馆员的从业要求和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做出种种界定,对于馆员应有的学术水准与生活方式展开研究讨论,其思想可谓深邃,其观点可谓先进。但是,如果缺乏对于自在的馆员文化的存在状态的关照,馆员文化的传统特质往往会从根本上抵制外来的影响因素。因此,馆员的专业发展要取得实质性的进步,至为关键的第一步就是馆员文化的重塑。
三、发展馆员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以往的馆员发展研究大多是对馆员职业的想当然式的发展方向的界定,或者从馆员应具备的知识装备及道德水准的角度界定馆员的从业资格,或者从馆员的社会职责及教育功能的角度来阐释馆员的责任与义务,或者从馆员的社会定位及与读者的关系的角度来描述馆员在社会上的地位,这种近似于“白描”的研究缺乏对于馆员生活的实践基础的切实关照,把馆员当作抽象的、真空中的存在,而且是任由他人拿捏的软体,而不是把馆员看作是活生生的、独特的个人及具有独特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群体,忽略了对馆员赖以行动的文化精神背景的考察,使馆员文化研究无法深入,研究成果不多。
馆员文化研究应该由对馆员职业的外部规约式研究,改为从内部考察馆员独特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态度倾向及行为方式等。考察支配馆员的服务读者的内部因素,阐明制约馆员专业发展的无形的精神因素,探讨转变馆员的深层教育信念及职业精神的可能途径,最终是为了通过文化的重塑形成馆员的自我发展意识,从根本上改变馆员受外人规约的生存状态。只有这些方面加强了,馆员文化研究才能引向深入。
四、结语
馆员文化研究只是刚刚开始,甚至什么是馆员也没有明确的文字界定。遍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新华词典》等相关工具书都没有对馆员作专门的文字解释,“馆员”一词只是在评定职称的文件上时常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更应该为馆员“正名”。理论上的研讨、文化上的认同、操作上的可行性都有待进一步深究。作者的一孔之见只是期待引起更多业内同行的主意,如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那就是我们的最大愿望和良好初衷。通过对馆员文化的研究,对馆员地位的社会定位、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现实意义。同时对馆员的文化素质提高、业务水平提升也都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天昕.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展图书馆文化[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5,(5).
[2]戴天岫,马民虎.网络安全文化的法律对策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7,(1).
[3]尹韵公.论网络文化[N].光明日报,2007-3 -25.
一、“救亡音乐”与民族音乐学理论视角概述
(一)对“救亡音乐”现象的描述
所谓“救亡音乐”现象,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随着政治背景的需要而诞生的抗战歌曲及其相关文化事象。它具有独特的时代风貌和艺术特性。“30年代初期以左翼新音乐群体的出现为标志,新兴的无产阶级音乐家开始在中国新音乐舞台上崛起。在这里,由于外部战争强大动力的驱使,一切与战争主题无关的音乐创作与批评观念都被排挤到一个相对边缘的地位。……40年代初期至后期,《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艺术创作与批评的原则,逐渐成为中国音乐创作与批评的主流观念。”笔者将“救亡音乐”现象的诸要素概括如下:(1)时间上,主要盛行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40年代末期,但在这之前也有所体现;(2)目的上,主要是为了唤醒广大人民的觉悟、提高群众的抗战意识这样一种社会功能;(3)音乐作品的内容即抗日救亡,同时抒发因日寇侵略而带来的悲愤情感;(4)作品形式上,采取有别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的形态,即借鉴了一定的西洋作曲技法或者直接对现成曲调填词,但又不像“学院派”那么专业,以达到能让大众广泛传唱的效果;(5)“救亡音乐”与政治背景密切相连,与群众运动密切相连,同时深受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
(二)民族音乐学理论视角之于“救亡音乐”的意义
民族音乐学,既是音乐学下属的一门学科,也可视为一种理论方法。它的基本特征是:“将某一民族现存的传统音乐及其发展类型,置入该民族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之中,通过对该民族成员如何根据自身文化传统,去构建、使用传播和发展这些音乐类型的考察和研究,阐述其有关音乐类型的基本形态特征、生存变异规律和民族文化特质。”在民族音乐学者当中,艾伦•帕•梅里亚姆于1964年出版的《音乐人类学》一书中,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1)民族音乐学就是“对文化中的音乐的研究”(1960);后来在70年表文章指出“研究作为文化的音乐”。从字面上看,前者可理解为“将‘音乐’这一特殊事物置于‘文化’这一复杂现象之中加以研究”,后者可理解为“‘音乐’可被看做是‘文化’的一种类型”,笔者认为两者并不矛盾。(2)音乐是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声音、行为和概念”的总和,“乐音无非是人们为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要研究音乐,就要研究人类的行为,而不能仅仅把这种研究归结为对乐音的理解”。笔者认为,用梅里亚姆的理论观点来对中国新音乐中的“救亡音乐”进行阐释具有可适用性。首先,中国近现代音乐与该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连,尤其“救亡音乐”,直接折射出了社会大环境的需求。其次,“救亡音乐”本身及其所形成的音乐思潮,成为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再次,从“救亡音乐”的音响特征可以推知人们的行为、人们的观念,这符合梅里亚姆提出的“三分模式”论,也符合民族音乐学通过文化事象来探究音乐生存变异规律和民族文化特质的目的。下文便从上述三层思路展开论述。
二、中国近代社会文化中的“救亡音乐”
将“救亡音乐”置于社会文化之中进行研究,首先需要界定哪些内容属于“文化”的范畴。笔者认为,此时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可不局限于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狭义“文化”概念,而应当理解为所有影响“救亡音乐”生成的一切社会因素,包括政治背景、社会思潮以及文艺政策,等等。中国近代的政治背景,早就成为孕育“救亡音乐”产生的土壤。从中国新音乐产生的源头来看,它并不是中国传统音乐自身发展的产物,而是源自外部社会政治对音乐艺术的要求。20世纪初的大量工农革命歌曲和根据地歌曲就是“救亡音乐”的先声,而更早期的“学堂乐歌”也为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打下了基础。它们都源自中国近代国破家亡、敌寇入侵的政治环境。随着国难日益深重,中国近代的社会思潮愈发激进和多元化。从最早的“睁眼看世界”开始,到国内一系列的文化运动,都是文化大环境的突出显现。早在1923年,郭沫若即提出文学新运动的方向是“要在文学之中爆发出无产阶级的精神”。“20年代革命文艺及其思想的萌生,无疑为30年代救亡音乐思潮的崛起提供了思想上的准备。”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后,又先后成立了八个左翼文化组织,后来联合为“左翼文化工作者总同盟”,这标志着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政治对文艺的要求越来越突出。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中国文艺便有了发展方向、前进动力和最终目标。讲话中指出,“文艺服从于政治,今天中国政治的第一个根本问题是抗日。”同时,“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也成为文艺批评的标准。从“救亡音乐”作品的本体形态来看,可以发现它受到政治背景、社会思潮以及文艺政策的直接影响。以40年代李劫夫创作的叙事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为例,其歌词内容能够焕发起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愤恨,同时抒发对抗日小英雄深沉的哀婉及敬重;而曲调具有一定的民族风格,形式较简单,容易传唱。这种特征的音乐作品,只可能在那样特定的年代及特定的政治文化氛围中产生,其焕发广大群众感情共鸣的作用也是和当时其他诸多文化事象一脉相承的。
三、作为中国近代文化的“救亡音乐思潮”
(一)“救亡音乐”文化属性的最典型体现——“救亡音乐思潮”
根据梅里亚姆的观点,我们不仅要关注音乐之外的文化环境对音乐的影响,还应当将音乐本身作为文化来对待。音乐既然是人类的精神创造物,那么其具有文化的意义毋庸置疑。依笔者理解,此处所分析的“作为文化的音乐”,应当重点强调音乐相较于其艺术属性而言的文化属性,也就是音乐如何与前述影响它的那些“非音乐文化因素”联系在一起,并融为一个大文化概念。中国近代的“救亡音乐”现象,如前所述,包含了救亡音乐家、以抗战歌曲为主的音乐作品、群众的新音乐运动、救亡音乐思潮等诸多要素,这些都属于音乐文化。而在这当中最具文化属性,也就是最直接与前述“文化中的音乐”之“文化”因素(不含音乐的“文化”)发生联系的,应当是救亡音乐思潮。因为这是一种观念形态,它直接受到政治背景、其他领域的社会思潮以及文艺政策的影响,然后再进一步影响音乐本体的艺术特征。由此可知,“救亡音乐思潮”是“救亡音乐”现象当中最能体现音乐文化属性的一部分内容,它受到其他社会文化的影响并以此指导音乐创作和传播的理念,同时也迅速地与其他文化思潮融合起来,成为整个社会文化突出的一部分。
(二)“救亡音乐思潮”的主要内容及其文化意义
冯长春先生在《中国近代音乐思潮研究》一书中对“30—40年代的救亡音乐思潮”有专章介绍。笔者现对该内容作一概括。首先,从本质上看,“救亡音乐思潮”源自中国人民反对列强侵略,期盼富国强兵,以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要求。它的核心内容,要求“音乐要为抗战服务,音乐是民族解放运动中重要的精神武器,音乐创作应以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伟大主题为宗旨”。其次,从“救亡音乐思潮”的崛起和发展来看,它是从左翼音乐运动兴起至国防音乐口号提出,再到新音乐运动与新音乐思想而逐步形成规模的。当然,救亡音乐运动全面展开以后,“新音乐”的定义也被狭义化,即不再全指学习、借鉴西方音乐作曲技术而创造的新的音乐形态,而是成为“无产阶级革命音乐”或“抗日救亡音乐”的代称。再次,从新音乐的理论基础及其美学原则来看,“救亡音乐思潮”一直主张“音乐作为武器的功能观”、“为政治服务的创作原则”、“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民族化与大众化的美学要求”等等,这就使其与新音乐创作实践始终密切联系在一起。最后,从新音乐创作的历史局限来看,存在“以救亡歌曲为中心的创作思想”、“以思想性为标准的价值观念”、“创作上的技巧贫乏与八股倾向”等方面,这显然也是“救亡音乐思潮”当中某些片面与矛盾的观念所导致的。以上内容,表明“救亡音乐思潮”深受时代背景和其他文化影响,同时也与新音乐创作和新音乐运动紧密联系,共同显现出音乐的文化属性。这便是研究“作为文化的音乐”之典型。
四、“救亡音乐”的“概念”、“行为”、“音响”之关系
(一)梅里亚姆的“三分模式”概述
在梅里亚姆所著《音乐人类学》一书中,他提出“有关音乐的概念化、有关音乐的行为和乐音本身”的研究。在进一步的解释文字中,他从乐音开始,认为“乐音是具有结构的,它虽然也许是一个体系,但不能脱离人类存在,乐音必须被看作是创造它的行为的产物”。接着,他将行为的层面分为“身体的行为”、“社会的行为”、“言语行为”等种类。然后他指出,“行动本身还要依靠作为另一个层面的、有关音乐的概念化的层面来支持。……如果没有关于音乐概念就不能引起行动;如果没有行动就不能创造出音响。发现音乐的价值就是在这个层面上,而且这些价值的确是通过这一过滤器而体现出来,并最终形成作品的。”最后他还提到,“这个作品对听众产生了影响,听众依据概念性的价值观来判断演奏者的能力和演的正确性。”依笔者理解,在梅里亚姆所提“三分模式”中,音乐概念为第一性,音乐行为为第二性,音乐音响为第三性,但听众可以根据音乐音响做出音乐行为的反馈,从而又影响到音乐概念,而反馈的依据也是听众自有的音乐概念。所以,这三个要素实际上最终形成了一种互相影响的循环模式。
(二)梅里亚姆“三分模式”在“救亡音乐”现象研究中的应用
从中国近代“救亡音乐”现象中的诸要素及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可以看出:第一,由该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救亡音乐思潮”,可视为“救亡音乐”的“概念”,在这一概念的影响下,可引起人们的各种关于“救亡音乐”的行动。第二,“救亡派”作曲家群体的音乐创作,可视为“救亡音乐”产生过程中的“行为”,该行为受到概念的支配。第三,“救亡音乐”作品本身,即为音响。这种音乐形态具有其特有的结构和体系。梅耶尔曾说“一切音乐都具有某种共同的东西”,对于“救亡音乐”来讲,它是中国新音乐史上的一个类别,所以具有借鉴西方音乐“共同的东西”的性质,并以此焕发广大群众的情感共鸣。第四,“救亡音乐”由于是焕起广大人民抗敌斗争的武器,所以必然在群众之中广泛传播,并根据实际需要而决定其流传的程度。这也是一种“音乐行为”和“音乐概念”互动的方式,而且行为当中包含了身体的、社会的、言语的等多种可能的类型。在这个关系中,“三分模式”中的三个要素真正结合到了一起。所有这些,都是“文化中的音乐”,并且也是“作为文化的音乐”的集中体现。
五、总结
关键词 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1 体育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共同目标
1.1 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有相同的教育目的
体育教学的目的旨在增强体质,掌握体育的“三基”及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体来说,增强体质就是发展身体形态结构,促进身体机能发展,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掌握“三基”就是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是进行道德品质与行为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素质教育包括进行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业务能力素质、劳技素质、审美素质和身体素质的教育,而身体素质是整个素质中最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和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一致的。
1.2 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有相同的基本特征
体育教学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全体型;二是全面性;三是主体性。而素质教育也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最有利的教育模式,也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因此,学校体育教学的独特功能跟素质教育要求达到的目的是吻合的。
2 体育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2.1 体育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智力素质
在体育教学及活动过程中,各种技能的形成有赖于大脑的功能,通过观察模仿和掌握各种技术和技能会促进大脑技能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学本身也是一个开发智力的过程。因为学生在活动中既享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又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调节情绪,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效果,促进科学文化素质和智能素质的提高。
2.2 体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品德
由于体育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属性,通过从事体育运动,有利于发展集体意识、协作意识、进取意识。学生在体育教学和活动中都要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表现自己的意志和体力。所以,体育教学过程中既是思想意志、情感与能力的大较量,又是获得身心锻炼的教育过程。教师通过掌握各种信息,因人而异的诱导,使每个人都能在意志上得到磨炼,把思想作风和品德教育融于教学活动之中。而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其它教学过程所不能替代的。
2.3 学校体育教学有利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具有凝聚功能、协调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等。体育是社会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精神,民族的凝聚力,一个民族蓬勃向上的朝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不仅体现在满足人体的需要与满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方面,而且更多地体现在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方面。因此,体育教学及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是至关重要的。
3 体育教学中如何来贯彻素质教育
3.1 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
长期以来,在学校体育的理论研究中围绕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展开讨论,但争论的重点都没有把问题提高到素质教育这一关键的认识问题上来。而是把体育知识灌输和竞技运动技术传授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把体育教育的意义从“育人”降为单纯的“传技”,从而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促进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因此,只有树立了素质教育观,才能深化对学校体育理论上的认识和指导改革实践。
3.2 强健身体,全面发展
“强身健体,全面发展”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首要目标。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按照体育的总目标,通过体育教学首先使学生的身体均衡发展,体质健壮,生理机能、心理素质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应变能力。其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等精神面貌,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的美德。
3.3培养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体育教学要充分利用理论课、座谈会、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对学生进行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通过教育对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预防疾病,保持旺盛精力,乐观愉快的情绪,健康的学习、生活、完成学业,将来为社会多做贡献有积极意义。人的素质是终生表现,体育应伴随其一生,实现终身体育。要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建立良好的内在的体育活动动机。要创造各种条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场地器材要满足学生学习和活动需要,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为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广告摄影的历史演变及内涵
广告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特殊现象,广告摄影是一种相对较独立的设计艺术,兴起于20世纪期初,不过当时广告商对广告摄影并不持蓄势待发的态度,仅仅是期待广告摄影能够把产品真实的一面有所展示,同时摄影复制技术也相对落后,只能凭借简便的复制印刷手段来传播图片,一方面会占据很长的时间,另一方面成本也并是所有的广告商都能够接受的,这就成为了广告摄影在市场中发展的最大瓶颈。在随后的几十年中,数字和信息技术以一股全新的力量加入到广告摄影中,使绘画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更加突显真实的图像和光影,同时显著提高了广告传播的速度和真实度随着技术的持续提高和设备的不断改进,广告摄影技术也开始稳步发展,以直接、快捷、真实的独特性在平面设计领域中占有其他形式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使得商业与艺术浑然一体。
2广告摄影的基本特征
现代广告摄影在摄影科技成果的基础之上,以影像文化为背景,利用视觉的呈现,探索深刻的艺术刺激。究其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是传达信息的真实性,广告摄影的投资主体大多是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其根本目的在于宣传产品信息,并形成社会效果作用在产品销售之上,这种强烈的目的性决定了传达信息真实性的特征;其二,是摄影作品的展示性,广告摄影的对象绝大多数是实物产品,针对的是消费者,物品的优势与特征应在简单的画面中重点突出;其三,是创作设计的艺术性,广告摄影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相统一,情感设计与技巧不容忽视,艺术性的核心在于给观赏者美的视觉刺激,形成愉悦的心情并对产品引发兴趣,借助精巧的光线完美呈现物体颜色,对拍摄对象的合理解构是摄影的前提,决定广告的图形基调,色彩是人体视觉刺激的最重要途径,光影本身也需要色彩的辅助表达,不同的色彩将深刻影响观赏者的审美感受。
二、广告摄影在设计学中的审美要素
广告摄影的设计学范畴广泛,一方面体现了设计学的思维和智慧,另一方面也强有力地彰显了艺术美学与审美学的完美结合。美是广告摄影在设计中矢志不渝的追求,更是获取观者视觉的最大吸引力。剖析广告摄影在设计学中的审美要素,是将其基本特征、技术手法融入平面设计领域的关键所在
1光影要素
对胶片精确把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创作成功与否,光圈设置、逆光效果、曝光程度等,如果这些操作不当,会对整个画面造成致命影响。因此,光线是摄影创作必不可少的先决因素。在充分掌握布光基础后,需要精准呈现出质感的光源和光性,使其能够均匀辐射在光源面,准确掌握发光面积和灯距,以便能够快速达到控光、光轴和照射角的最佳状态,在最小化的光源基础上实现与背景光的融合,突显创作内涵与产品特征。
2色彩要素
广告摄影中的色彩要素是一种形象语言。在任何一个设计中,色彩都不存在相沿成习的美与丑,如果摄影师能够以精准的控制、深入的理解和正确的运用,就能得到出乎意料的色彩画面效果。色彩的主要功能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表现服务,充分发挥想象力在作品中摆上能表达感受的颜色,这正是广告摄影中色彩要素的运用真谛。设计学角度的色彩运用无章可循,不完全依托于任何一种科学理论,而是摄影师观察、体验和亲身经验的总结,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意念的再现不同的色彩在特定的环境下将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代表着不同的心理特征。有的时候,色彩可以演化成产品的一种符号,色彩与广告画面融为一体,成为一种代表深入人心。除了特定环境的把握,不同的商品色彩处理也要加以区分、区别对待。色彩的形式要素与色彩感受是构成产品色彩的两个基本要素,相互作用突出表现为色调。主导色调与流行趋势并非一成不变,在捕捉时不可僵硬,要灵活变化
3戏剧要素
戏剧性效果是表现冲突矛盾的外化形式,更多的常见于舞台艺术和影视作品中,近年来与平面设计学原理相结合,为广告摄影注入了新鲜血液。广告摄影中制造矛盾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个画面都可以借助形体、文字、光影的变化加以把握,甚至在三维立体画面中还可以运用蒙太奇镜头技术来烘托主题,在有限的、静态的平面空间做到上述变化实属不易,但往往事半功倍。在无声的空间诉说有声的语言是平面设计中广告摄影的最高戏剧特色体现。这种戏剧要素可以是矛盾的,也可以是充满和谐的,总体来说,对抗的成分越大、画面承载的矛盾越多,艺术的绝对值就越大,内涵表现也更加丰富。总而言之,设计的戏剧要素就是将这些变幻莫测的矛盾合理、有序地安排于一个画面之中,引导观赏者不知不觉地走入艺术故事的陷阱与仙境。
三、广告摄影在平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平面设计是将图形、文字、图像按照一定的比例和规则加以组合,在二维平面上形成图案,营造视觉效果,表达不同情感、思想的印刷品或宣传品。一幅卓越的设计作品首先要具备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吸引力。广告摄影要想在平面设计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影响其他艺术创作,需要从真实、审美及便捷三个优势方面加以打磨。
1广告摄影在平面设计中应保持真实性
广告摄影的真实性在平面设计中可谓首屈一指,其他艺术手段难以达到。与其他形式相比,广告摄影图片能够将产品信息直接、形象地展示出来,广告摄影的关键在于能够留住观者的眼球,使人在瞬间留下深刻的印象。艺术对许多人来说往往是抽象、遥远的,但广告摄影艺术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通过直观表现的优势吸引人们来了解产品并且信任产品,产生一鸣惊人的强烈画面感和功能形式。
2广告摄影在平面设计中应融入审美性
广告摄影以产品为主要拍摄对象,通过反映产品的形状、颜色、功能、用途等独有的特征来提高吸引力,将这种出身商业化的技术应用于平面设计中,极大地扩大了摄影的应用范畴,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觉审美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广告摄影已经成为平面设计不可或缺的分支,并且成为平面设计的重要因素。
3广告摄影在平面设计中应体现便捷性
数字技术时代,广告摄影图片浩如烟海、包罗万象,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全新的视觉传媒体系。广告摄影以其良好的交互性、传播性为平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任何一个与产品相关的画面都可以做为平面设计的创作源泉,引发设计灵感。在此角度而言,广告摄影以全新的图像交流方式,重新定义了地域文化的共同点,一方面传播了产品信息,另一方面传达了艺术手法和设计理念,推进平面设计向更完善、更新奇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沿河县;广场舞;现状;对策
自1995年6月20日体育总局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城市社区居民从事体育活动锻炼是贯彻和实现这一方针的重要体现。近两年,时尚的广场舞在沿河县开展得如火如荼,许多居民养成了早锻炼的习惯,而且每天吃完晚饭后都喜欢在人多的聚集点散步,这个现象使得人们自发或者有组织的聚集在各个广场、社区公园等地方以各种不同的表演形式来展现给人们。舞蹈音乐则以红色歌曲、民族音乐、流行音乐及迪斯科四大类为主。我觉得这些现象可以说明广场舞已经是当今居民们健身的一种重要运动。
在陶醉于我县广场舞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参与这项运动形式的人们越来越多,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指导人员组织力度不够以及人员较少,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缺少完整的管理制度等问题极大的约束了广场舞的发展。为了能让更多的居民加入健身行列中,以及丰富居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本课题将对沿河县社区居民参与广场舞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调查并且文献资料法、问卷访谈法、分组对比法、实验观察法等有效的措施,通过对基本特征、参与行为方式、练习场地、设施设备、组织管理制度、专业指导员数量、宣传力度、政府部门重视程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了推动广场舞运动更科学、更广泛地发展以及科学的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为沿河县的社区体育活动锻炼提供一些有效的改善措施及为社区居民能够更好地融入健身锻炼中进行调查研究和对未来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广场舞的发展趋势展望进行参考。
如今广场舞不但作为艺术表现形式,更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已越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大众极为推崇的一种娱乐健身方式。因为广场舞是实现健体、健心、健脑、健美为一体的运动,現代社会由于竞争和压力的增大,使人们的衰老速度加快,而跳广场舞则可以消除大脑疲劳和精神紧张,增强体质,延缓衰老,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另外,它还可以作为一种交流方式存在,有许多中老年人自从借着参与了广场舞锻炼自身的同时又扩大了社交范围,摆脱了孤独、隔阂等问题。
国内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全民对身体的健康也有了很强的意识,政府也对全民的健康高度重视,1995年6月20日体育总局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
广场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广场文化重要表现形式的广场艺术,更呈方心未艾之势。而广场舞的功能和表演区域发生重大变化。从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政府在县以上的城市建立了许多文化广场。由于广场舞蹈艺术的特殊性,在娱乐中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健身作用,使广场舞成为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城市舞蹈。在全国各地从早到晚都能看到广场舞的影子。
一、地域建筑文化
“文化”一词至今未有确切的定义;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地域建筑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与其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社会环境形成特定关系,并体现地域基本特征的建筑。地域建筑文化正是这种地域生活方式和文化在建筑中的反映,它具有时空性和地域特征,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地区文化,它们根植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之中,数不尽也道不完,正是它们孕育了本地区的建筑文化与特有的“场所精神”。
二、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
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建筑文化遗产,是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每当人们置身于历史街区或传统村落时,总会觉得非常亲切和温暖,被那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场景所打动,这种强烈的场所感正是由生活在特定的地域街区、建筑和广场中的人群,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长期积累发展而来,并形成特定的地域建筑文化环境。它不仅是社会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也是精神文明的一种反映,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是人们认同和依恋的生活场所。经济全球化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导致了建筑文化的全球化,对地域建筑文化产生了猛烈冲击,使得民族和地域文化失去了归属感和凝聚力,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发展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在建筑设计创作中如何辨证地对待“地域性”与“现代”的问题,如何传承和发展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使其得以再生,已成为促进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1.地域建筑的适应性
传统地域性建筑历经几千年的沉积,发展到今天,仍然不失其魅力,最主要的因素是其对于地域的适应性。建筑师在进行地域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对传统地域建筑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了解其存在的独特价值。
(1)对地域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由于建筑所处的地域的不同,其地形、地貌等自然生态条件也不同,这就要求建筑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
(2)对地域经济技术的适应性
地域建筑总是适应当地的经济条件的,并采用与地域相适应的建造技术及地方性建筑材料,形成一套比较生态的建筑技术。
(3)对地域文化的适应性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活动的现象和产物,是不同地域社会、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要素的综合体,理应具有鲜明的时空和地域特征,这是不同地域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必然反映。因此,地域建筑必须适应特定地域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和等,才能形成有特色的地域建筑文化。
2.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策略
新形势下,地域建筑文化的再生,不仅仅是对传统建筑的简单模仿与复制,还包括保护、传承与创新等多个层面。面对新的创作环境和要求,建筑师不能一味地接受西方的建筑风格和技术,要理性地学习各个国家优秀的建筑文化,同时注意挖掘地域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优秀地域建筑文化,将它们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既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也要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增强人们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认同,创新地域建筑文化特色。设计者在创作建筑设计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进行地域建筑的再生。
(1)传统地域建筑造型的模仿
传统地域建筑都有一些代表当地建筑文化的显著的外观造型特征和当地特有的建筑细部构件,设计者在创作现代建筑设计时,应将这些重要的地域建筑造型和细部构件在现代建筑中重现,再现传统建筑的造型特征,使现代建筑造型具有传统地域建筑的风格和空间形式。例如,传统建筑坡屋顶、青砖灰瓦等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这在各地古建筑保护中是常用的手法。
(2)传统地域建筑符号的再现
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这些人类文化的具体精神形式均统归于符号的范畴④。建筑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正是通过符号来表达地域文化的。设计者对具有文化特征的建筑符号进行提取、总结,将其具化为一种可识别的图形符号,进而成为地域建筑文化的象征符号,并作为传承地域文化的载体,结合新的建筑技术与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加以运用,使这些融入了地域建筑符号的新式建筑成为城市空间环境的组成,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
(3)传统地域建筑符号的抽象变异
传统地域建筑空间及其特征构件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蕴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传统建筑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一些建筑构件也已经不具有当初的功能,新型建筑材料及建造技术的出现,加速了传统建造技术的更新。因此,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要认真研究传统地域建筑符号,对其进行抽象变异,运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对地域建筑进行再设计,创作的新建筑不仅具有现代化的特点,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建筑文化特色。
(4)地域建筑材料与技术的现代更新
设计者在创作现代建筑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地域传统建筑的外观符号元素,还要了解这些符号与地域建筑材料与技术的内在联系。传统建筑材料及技术许多都是低级的,现代社会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短缺,能使用的原材料太少,且价格昂贵。因此,采用现代材料与技术来再现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符号,不仅可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还能创新建筑空间与造型。除此以外,设计者还要注意节能环保材料的运用,不但要再现传统建筑意境,还应满足生活、工作的舒适度。
3.地域建筑文化再生的原则
在现代地域建筑再生创作中,除了要注意的设计策略的应用外,还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把握地域建筑特色,延续传统地域文化的原则;
(2)坚持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地域建筑创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