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防震减灾培训总结范文

防震减灾培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防震减灾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防震减灾培训总结

第1篇:防震减灾培训总结范文

我局上半年积极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普及工作,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深入乡镇、社区、学校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一系列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同时加强群测群防机制建设和地震灾害志愿者队伍建设,继续推进地震应急系统建设等。

(一)召开全县防震减灾工作会

为了对2013年全县防震减灾工作进行总结回顾和更好地开展2014年防震减灾工作,经县政府同意,3月20日下午召开全县防震减灾工作会。会上客观总结2013年全县防震减灾工作,认真分析我县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精心谋划防震减灾工作新思路。研究了2014年防震减灾工作重点及2014年乡镇防震减灾工作考核细则,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乡镇工作考核的一部分。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加大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力度,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日、科技周等时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5月12日,我局在月兔广场设置宣传咨询台,悬挂两条宣传标语横幅,摆放十块宣传展板,由单位分管领导率本单位工作人员参加,方便广大群众现场咨询。副县长到活动现场对宣传活动进行了指导,并对我局在此次“防灾减灾日”活动中的工作进行了肯定。当晚在县城月兔广场的露天大屏幕播放地震科教片和《唐山大地震》等地震相关影片,使广大群众对地震有更直观的印象和认识。

5月13日我局工作小组在小区摆放了防震减灾宣传展板,悬挂了横幅,发放了防震减灾知识读本和知识手册,切实增强了小区居民对防震减灾工作的了解以及对防震避震知识的学习。

在5月14日至16日我局工作小组先后来到镇、镇和镇,深入乡镇为群众宣传讲解有关地震的科普常识,组织群众观看知识图片展板,发放防震减灾知识读本和知识手册。我局在小学、镇中学、小学,利用知识讲座、发放通俗易懂的科普漫画宣传手册及光盘等途径,形式多样的向学生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我局还通过微博、微信、彩信等平台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利用网络手段使更多的群众了解地震基础知识。

(三)群测群防网络不断健全

完善“三网一员”体系建设,加强对地震宏观观测员、地震灾情速报员、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员和防震减灾助理员队伍的动态管理,建立动态联系表,将换届、流动等人员变动的情况,及时在动态管理联系表中进行更新。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抗震设防要求行政审批进驻行政服务窗口工作。根据市局要求,今年5月份以前,各县(市、区)必须依法进入行政服务窗口,开展行政审批,实现所有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我局已经向我县人民政府提交《关于做好我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行政审批工作的请示》,积极争取抗震设防要求进入行政审批服务窗口,主动为当地建设工程提供服务,提高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抗震设防能力。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和推进措施

(一)加强群测群防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三网一员”体系,形成乡镇(街道)有网、村村有员、上下贯通的群测群防监测体系。举办“三网一员”业务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对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加强地震灾害志愿者队伍建设。对志愿者队伍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培训,并举行“防震减灾志愿者服务队”授旗仪式等活动。

(三)重点做好防震减灾宣传普及工作。在宣传方式上,努力创新宣传方式,既要充分利用板报、手册、标语等传统宣传手段,更要大力运用网络、手机报等创新手段,不断扩大宣传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广大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防灾减灾能力。

第2篇:防震减灾培训总结范文

一、“两保障”保证防震减灾工作顺利开展

1.组织机构完整,工作有保障

自2011年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至今,我们始终坚持“三步走”:

(1)走好基础步。校长一向重视防震减灾工作,亲自领导防震减灾工作。每月领导小组都会将前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并讨论布置下一步工作,让防震减灾工作常态化。

(2)迈好行进步。我们大力营造宣传氛围,做到教师、学生及家长人人具有防震减灾意识,防患于未然。

(3)收好立定步。认真做好活动总结工作,强化学生对防震减灾知识、技能的掌握,从而收到实效。

2.制订应急预案,过程有保障

我校始终坚持全员参与防震减灾工作。学校组织召开防震减灾专题会议,由后勤部门制定“防震减灾工作应急预案”,由相关负责人及时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德育处、大队部负责主抓这项工作,并结合学校实际,进行防震减灾疏散演习与宣传教育工作。防震减灾工作的例会制度,更是让此项工作在学校有“章”可遵,有“据”可循。

二、围绕“三固定”营造宣传氛围,落实防震减灾工作

1.固定醒目标识

校园内,防震减灾硬件设施设置到位,全校共安装指示标牌200余块。我校有南北两栋教学楼,为做到逃生线路人人清楚,在各个教室、各楼层通道处,都张贴了疏散路线示意图;在校园里竖立各种指示标识,颜色鲜艳,字迹大而清晰,对师生起到直观指引作用。

2.固定宣传阵地

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防震减灾宣传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建立了防震减灾科普展室,室内摆放了地动仪、地球构造模型、地震震级演示器以及各种文字、照片等。

我们建立了防震减灾校园长廊,将宣传栏与地震相关模型交叉进行布置,帮助学生从平面到立体了解与地震有关的知识。

我们建立了“地震后”宣传角,通过地震后现场的再现,让学生了解地震带来的危害。

我们还发挥班级板报作用,将防震减灾基本常识普及到各班。

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以事实告诉学生,只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地震,在地震来临之际消除惊慌,在镇静中求生,学会自我保护,降低人、财、物各方面的损失。

3.固定开展活动

对于小学生来说,活动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我校在精心营造“防震减灾”宣传氛围,向学生宣传相关知识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我们一直坚持“五个一”活动:

(1)开好一次主题班会。在班级工作中,积极开展“防震减灾”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全校36个教学班每班每月都开一次主题班会。活动后各班认真总结,不断改进。

(2)播放一次主题纪录片。德育处利用科普时间为学生播放预防地震的纪录片,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发生原因以及防范地震的方法。

(3)每月一次广播。利用红领巾广播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宣传普及教育活动,让防震减灾活动成为常态普及工作。

(4)组织一次知识问答。在学生中开展地震知识答题活动,在题目设计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按照低、中、高三个年龄段分别出题,让每个孩子都能够认识地震,并专设一题由家长向孩子普及地震知识,从而也达到向家长宣传防震减灾相关知识的目的。

(5)组织一次参观。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帮助学生及时梳理在活动中获得的防震减灾知识,让防患意识在学生心中扎根。

三、重视开展全校性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疏散演练活动,每次演练活动做到“三落实”:

(1)落实演练前的培训工作。让每位教职工明确防震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牢记逃生路线。后勤、德育处联手根据学校教学楼结构和班级分布特点,制定相应的防震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师生学习,从而提高全体教师防震演练的组织能力。

(2)落实演练中的责任分工。由于演练时间不固定,我们要求当堂任课教师为各班的疏散责任人。按照办公室位置,每一楼层楼梯处都有教师负责安全疏导。当听到防震预报紧急疏散铃声后,全体教职工各就各位,各班主任、当堂任课教师保持冷静并尽快做到:拔掉电源,组织学生有序地跑到室外空地上,并且远离电线和较高建筑物。由于分工明确,在统一指挥下,全校师生用了2分钟时间到达指定安全地点。演练活动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身体验了一次防震避险经历,提高了学生的安全自护自救能力。

(3)落实演练后总结工作。后勤部门、德育处、当堂任课教师以及班主任从各自角度总结每次演练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预案。学生们更是根据演练的实际情况,编出了朗朗上口的“防震减灾”三字经。

第3篇:防震减灾培训总结范文

防震减灾演练活动总结

为牢靠建立师生的平安意识,加强全校师生遭遇地震、火*等突发*变乱的应急才能,进步学生的自救自护才能,做到岑寂处置惩罚,并能指导、赞助学生科学、有序地逃离现场,避免(削减)因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家当损失,小学全体师生于20xx年5月10日上午8:05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全面的学生自救自护演练运动。

演练前进行班级平安教导

演练开始前班主任徐先生对学生进行平安教导,同学们个个坐如钟,认真地谛听,平安意识记心间。

1。了解“防灾减灾日”。

2。知晓防灾减灾措施。

1、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地震,要在教师指挥下捧头、闭眼,尽量蜷曲身体,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2、在行驶的汽车内避震,应抓牢扶手,以免跌倒或碰伤;低落重心,躲在座位邻近;地震曩昔后再下车。

3、在户外避震时,该就地选择坦荡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4、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该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用随身携带的物品挡在头上。

5、避震应选择室内壮实、能保护身体的物体下面或*下,容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6、掩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7、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分散演练支配

1、演练总指挥发出演练启动指令。

2、信号员发出“地震*报”第一声信号。

3、进入紧急避险状态。全校停工停课,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就地避震(约1分钟),躲在桌子下或墙角。

4、就地避震后,信号员发出第二声*报信号,所有师生做好分散筹备。所有师生员工按分散要求分散,学生统一将书包放置头顶,注意保持好分散的秩序。

5、教职工和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入临时避险区域(*场和大台阶下广场),捧头就地蹲下。各班班长、班主任维持秩序、清点人数,并实时申报年级组长→年级组长向副总指挥xx陈诉请示人数。

6、法制副校长做总结*讲话。

7、肯定无非常后,副总指挥向学校地震演练总指挥申报演练停止,请总指挥指示。

8、总指挥依照领导组组长指示宣布演练停止指令,学生以班为单位有秩序的返回课堂,教职工返回工作岗位。

当第一次消防*报声的突然响起,同学们快速躲到课桌底下、双手抱紧书包。随着第二次消防*报声的突然响起,同学们在各班先生的率领下需离开课堂,同时赓续提醒同学们“不要张皇,沿着指示灯偏向走”、“低下身子,沿墙壁右侧下楼梯”“不要急,以防摔倒”。同学们表现出很自在镇定,迅速撤离到空旷的*场上。

演练停止

法制副校长做总结*讲话:通过本次演练,不仅加强了全校师生的平安意识,同时也进步了同学们的自我掩护意识和灾害应急处置才能,把平安教导工作落到实处,达到了本次消防演练的预期目的。

防震减灾演练活动总结

自“5.12”汶川地震发生以来,我校为了进一步贯彻上级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增强学生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学生防震减灾自我救护能力。我校领导十分重视防震科普宣传,结合学校安全法制课,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使防震科普知识成为我校校本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发挥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社会功能,极大地促进了全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的提高。通过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机构健全、制定预案:

1、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防震减灾专题会议,制定“防震减灾工作应急预案”,并及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并要求渗透到各自的工作中。

2、成立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逐步强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模拟演习与宣传教育工作。

二、实施步骤:

(一)模拟地震情境,制定应急预案:

1、根据我校建筑物结构和人群分布特点,制定相应的防震应急预案,并组织师生认真学习。

2、责任分工,当堂任课教师为各班的主要具体疏散责任人。教学楼每一层楼楼梯口有两位教师负责指挥。

3、当听到防震预报铃声后,各班主任、当堂任课教师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快做到:拔掉电源,组织学生有顺序地跑到室外的空地上,并且远离电线和建筑物。

4、如果来不及,要躲在狭窄的地方或坚固的桌子等下面,并尽可能地找到一些物品保护头部,震后立即发出呼救。

5月15日,我校组织了防震减灾演习活动,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一次防震避险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安全自护自救能力。

(二)开展多形式的防震宣传教育:

采取了专题报告、科普橱窗、地震知识竞赛、黑板报等形式,强化了学生的安全自救意识,宣传了有关安全知识:

1、以班为单位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了地震知识竞赛活动。

2、教导处组织安排了全校各班的防震宣传黑板报评比。

3、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升旗仪式和校会等全校学生集合的时间,向学生介绍了地震的成因及过程,受到学生的欢迎,较好地宣传了防灾自救知识:

(1)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震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十二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在楼房里,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源,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里人多,如遇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指挥学生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宽敞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三)制定学校防震减灾地震宣传活动的计划如下:

1、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内容具体落实每一项工作。

2、每学期组织一次防震减灾专题知识讲座。

3、利用广播、板报等媒介进行宣传教育工作。

4、利用校会、班会等时间向学生开展防震减灾教育活动,内容主要是听讲座,学习有关知识。

5、定期组织相关内容的演习。

6、开展其他活动加强防灾宣传教育工作。

7、各组织成员要各负其责,认真完成各自工作。

8、平时开展各项活动及学习,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增强学生的防灾意识及防灾知识。

9、利用家长学校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协助学校对学生加强教育。

10、及时总结工作。

防震减灾演练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做好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增强全体师生的防震减灾安全意识,提高广大师生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我校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防御和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防震减灾活动,为构建“平安校园”提供安全保障。现就一年来的防震减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是健全机构,强化组织领导。在防震减灾工作中,中心校领导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紧抓实。调整充实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中心校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校(园)长为成员。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防震减灾工作。

二是强化宣传,增强防震意识。各校(园)充分利用广播、标语、黑板报等形式,加强地震科普知识普及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加强地震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教育,做到师生人人皆知。同时,各校还利用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加强对在校师生的培训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一年来,各校(园)累计贴防震减灾宣传标语200余条,出黑板报52期,开展防震知识教育26校次,受教育学生8917人,教职工503人。

三是开展演练,提高搞震能力。中心校要求各校(园)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每年不少于2次的防震避震应急演练,提高广大师生的应急避灾能力。各校全年累计开展防震演练60校次,参演师生达18840人次(其中学生17834人次,教职工1006人次)。

四是完善制度,提升救援时效。中心校于本年1月份完善修订了《XX中心校防震救灾应急预案》,且各校(园)结合学校实际,也相应制定了应急预案和演练方案。通过适时组织地震应急预案的演练,师生进一步熟悉掌握启动应急预案的方法、步骤,明确在应急行动中的职责,达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效果。

虽然我中心校在防震减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缺乏防震减灾工作经费;

二是部分校园建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达不到抗震要求;

第4篇:防震减灾培训总结范文

一年来,地震局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积极建立健全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全面推进防震减灾工作。

一、2009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软硬件建设,为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根本保障

1、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随着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更加艰巨。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就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与时俱进,使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思想觉悟、业务知识等不断有新的提高。为此,一是加强学习和培训。通过经常性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保证政治上的坚定,工作上的创新。认真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使干部职工政策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在工作中,讲大局、讲原则、讲团结,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关心。三是加强廉政建设。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放在了自身建设的突出位置,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身体力行,严格执行各级党委廉洁自律的规定。

2、建立健全基本制度。注重基本制度的建设,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县级和本局地震应急预案、值班和上下班制度、震情会商、财经纪律等一系列基本的规章制度,为实行严格规范的管理打下了基础。同时,注重从点滴抓起,抓养成,抓示范,从接一个电话、报一份材料等细微之处着手抓,使全局工作人员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

3、改善办公条件。为使干部职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注重软环境建设的同时,克服办公空间拥挤、设备落后、经费十分短缺的困难,努力争取上级的支持,积极向县委政府反映实际困难,极大地改善了办公条件。

4、积极争取地震业务用房建设项目,该项目已列入省级规划中,有望在2012年组织实施。

(二)认真履行职责,全面推进防震减灾工作

1、做好震情监测跟踪工作。一是做好地震前兆数据的观测、分析和上报工作。二是积极做好震情会商跟踪工作。坚持月、季震情会商制度,有异常情况紧急会商;及时编写震情简报向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报告。编写震情会商意见,震情简报;三是建立了防震减灾联络员和地震宏观观测员工作制度,对地震的影响和地震前兆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核实和上报。全县每个乡镇确定了一名防震减灾助理员,乐育水井、俄垤水库各确定了一名宏观观测员。

2、积极稳妥处置好地震事件。2009年,我县发生的最大地震是9月30日的2.0级地震,但人没有震感。县地震局及时向县委、县政府作了报告,并积极稳妥地作好处置,耐心细致地做好人民群众的释疑答疑工作,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百姓安定。

3、加强地震应急系统建设工作。一是起草并报县政府下发了《××县地震应急预案》,各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也得到不断完善,地震局内部也制定了详细的地震应急预案。二是加强应急装备的准备工作。为地震应急提供基本的设备保障。三是收集建立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对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医院、民居、交通、重点危险隐患点、地图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搜集整理,全面推进防震减灾工作。 5、切实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涉及全县所有乡镇,事关农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做好该项工作,有利于改善农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县地震局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按照要求严格实施480户拆除重建和1200户加固改造任务,确保质量,使加固和重建的农村民居真正成为地震安居房。

(三)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 2、加大信息宣传力度。县地震局把信息宣传作为提升地震工作社会影响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年初制定工作目标责任,明确宣传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年末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干部职工参与信息写作的积极性,撰写信息,宣传工作取得了

明显实效。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局在防震减灾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防震减灾有些工作需要进一步理顺、规范。二是专业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工作人员少,而且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岗位,需

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培训。三是工作经费十分紧张,地震应急装备的配置、监测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日常的业务培训、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等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2012年工作计划

回顾2009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效,但离党委、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2012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内部管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工作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加强队伍建设,充实工作人员,加大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力度。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明确目标责任,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尽职尽责工作。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勤俭节约,廉洁办事。

(二)做好震情监测跟踪工作。在做好地震前兆数据的观测、分析和上报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震情会商跟踪工作,坚持震情会商制度,及时编写震情简报。加强对防震减联络员和地震宏观观测员的培训和指导。

(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地震应急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自身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建设,完善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装备建设,搜集完善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探索组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

(四)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联系,严格依法办事,不断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提高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抗震设防能力。

(五)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保证按时、按量、按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六)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采取各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地震科普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和农村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应对地震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明确宣传工作的任务和要求,激发干部职工参与信息写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信息宣传力度。

(七)组织实施好县级地震机构业务用房建设项目。

第5篇:防震减灾培训总结范文

经市委同意,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传达学习回良玉副总理在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回顾总结2008年全市防震减灾工作,安排部署2009年防震减灾工作。自治区地震局马贵仁副局长一行在百忙之中莅临指导会议,在此,我谨代表固原市委、人大、政府和政协表示诚挚的感谢!2008年,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有关厅局的充分肯定,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关心支持我市防震减灾事业的各级组织、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市广大地震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

前面,市地震局乔局长做了全市防震减灾工作报告;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民政局、建设局、商务局、卫生局分别作了表态发言,马贵仁副局长做了重要讲话。守俊局长的工作报告和各县(区)、各有关部门的表态发言,总结工作实事求是,分析形势客观准确,目标任务明确具体,工作措施切实可行,都讲得很好,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特别是县(区)发言,希望都能落到实处。为切实做好我市2009年防震减灾各项工作,我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地震是群灾之首,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深、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之大,没有任何一种自然灾害可以比拟。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波及半个亚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波及我市造成房屋倒塌267间、裂缝5714间,窑洞倒塌、裂缝2600孔,涉及农户4113户,直接经济损失2939.1万元。固原与汶川同处我国南北地震带,地质构造复杂,有六盘山东麓断裂带和南、西华山断裂带,属中强地震多发区,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突发性强、震源浅、易成灾的特点,具有发生强烈地震的构造背景。更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2009年度全区地震趋势会商意见认为,2009年或稍长时间宁夏及其毗邻地区存在发生5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我市是一个潜在的地震危险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地震形势比较严重,切不可掉以轻心。各县(区)政府、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都要充分认识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深刻汲取汶川地震的教训,切实增强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宁夏地震局关于2009年度宁夏地震趋势会商意见和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意见>的通知》、《固原市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工作方案》精神,加强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建立健全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保障有力、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防震减灾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突出重点,明确任务,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基础性工作

(一)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市、县(区)地震部门要强化“震情第一”观念,统筹部署地震监测预报的相关工作,健全震情跟踪制度,加强地震监测,强化“三网一员”建设,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震群防群测网络体系,切实提高群测群防综合能力,做好地震宏、微观异常的观测、落实、收集、上报工作。对出现的地震宏、微观异常要及时调查、核实、报告,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周、月会商,按时上报会商结果。

(二)加强抗震设防监管力度。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办法》,依法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当地基本建设管理审批程序,加强对抗震设防工作的管理。发改、国土、建设、规划等有关部门,要将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作为新建设项目审查的必备条件。对未办理抗震设防要求确认手续的房屋建筑项目,发改部门不予办理审批或者核准手续,建设、规划部门不予办理规划和施工许可手续,国土资源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重要工程、生命线工程、特殊工程以及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建设部门要按照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规范,严格履行职责,依法管理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与施工,对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要责令相关单位进行改正,直至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对于经改正仍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或者拒不改正的,不得出具竣工验收报告,并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该房屋作为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向社会公布,使用单位不得投入使用,开发企业不得向社会出售或者出租。新建中小学校的主体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提高为乙类或者在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基础上提高1度设防。各类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建筑,必须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工程建设强制标准、施工技术规范进行选址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地震部门要按照职能和工作要求开展工作,加强与部门的联系、协调和配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加强抗震设防监管工作;对所有建设工程项目的抗震设防及监管工作都要建档立卡,登记造册,详实记录抗震设防和监管情况,规范管理内容,使之成为制度化。按照职能和职责分工要求,要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位,是谁的职责,谁就负责,谁就承担责任,确保各项建设工程项目达到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三)积极开展已建工程的抗震性能普查工作。各县(区)政府、市直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现有建设物特别是学校、医院、城镇居民小区、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房屋建筑抗震性能进行普查,并将普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对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现有房屋建筑,制定抗震加固计划,并将计划的实施情况向社会公布。同时,要依据普查情况和抗震加固情况建立档案,登记造册,明确责任主体、相关内容和任务,确保现有房屋建筑能达到抗震要求。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逐步开展市区活断层探测,为工程建设的科学选址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和民居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我市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民居抗震能力弱,存在很大隐患,还有许多群众在窑洞、土坯房居住,一次小的地震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几年我们积极实施危窑危房改造工程,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危改”积极性。在汶川特大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成了农民的“救命工程”。因此,我们要下决心继续把这件关系民生和安全的工程抓好,直到全部消除危窑危房。各县(区)政府、民政、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居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抗震设防的指导和管理,推广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经济适用、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提倡房屋建筑采取轻型结构体系和轻质保温隔热材料,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淘汰窑洞和土坯房。新建农村民居点应当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适度控制建筑密度,留足地震疏散通道和疏散场地,保证农村居民住房整体抗震安全。建设主管部门要对农村居民住房建设选址予以指导,向农村居民宣传住房抗震设防知识;定期对农村建筑技术人员进行抗震设防知识培训;指导农村居民对自建住房进行抗震设防,不断提高农民的居住安全水平。

(五)强化宣传,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是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基础。只有搞好公共安全教育,才能让公众在面对灾难时,不致惊惶失措、盲目无序,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各县(区)、各部门和新闻媒体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地震信息、宣传防震减灾工作,要严格按照“内紧外松”原则,正确引导舆论,牢牢把握好社会宣传尺度,确保社会稳定。教育、地震、科技等部门要重点抓好一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报社、广播电视、科协等部门要免费刊登、播放、发放防震知识科普宣传资料、宣传片,市地震局要利用已建成的固原市地震信息网,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通过开展防震知识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工厂、进乡村、进家庭等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三、完善预案,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工作

(一)认真修改、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各县(区)、市防震减灾各成员单位要依照《固原市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县(区)、本系统地震应急预案,增强可操作性,从物资储备、救援队伍建设、市场供应、组织抢险、道路维修、生活保障、卫生防疫、新闻等方面对预案进行完善,细化、强化工作措施,明确部门职责,做到四落实即责任落实、措施落实、人员落实、物资落实。全市各机关、学校、城市社区、医院、商场、影剧院等人口密集场所,也要编制应急预案,报市、县(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防震减灾领导各成员单位,必须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必须尽职尽责,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要严格值班纪律,落实值班责任,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确保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能够迅速响应,高效运转。

(二)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武警、消防、建设、卫生、供电、电信等行业要建立地震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地震灾害救援训练,并配备必要的地震灾害救援设施。救援队伍的人数、设备等情况要报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有震情需要救援时,在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抢险救灾工作。5月12日前后,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分别牵头,地震部门配合,指导、督促机关团体、学校、商场、企事业单位开展应急模拟演练,努力提高地震应急能力。

(三)做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各县(区)政府、市建设、城管、民政等部门要按照《固原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实施方案》(固政发[2008]4号)文件要求,把应急避难场所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今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住宅小区开发,按照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人均有效面积不少于1平方米,服务半径500米的标准设计建设,达不到要求的,建设、规划等部门不得办理准建证;固定避难场所按照人均有效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服务半径2—3公里的标准规划建设。

(四)建立地震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各县(区)政府及市民政、卫生、商务、粮食、等部门要做好粮油、食品、药品、帐篷、衣被等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财政部门要落实必要的地震应急专项资金,确保震后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四、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面推进我市防震减灾工作

第6篇:防震减灾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防震减灾 案例 应急管理 政策建议

我国是灾害多发国家,其中,地震在所有的灾害中造成的损失最大。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洋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因此,我国的地震十分频繁。虽然我们无法阻止突发灾害的发生,但是有效的应急管理可以减少其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一、案例

我们以2008年日本岩手•宫城内陆地震和中国汶川地震为例看一下灾害受损情况。

1.日本岩手•宫城内陆地震介绍

东京时间2008年6月14日上午8时43分,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7.2级、最大震度达6强(日本标准)的内陆直下型地震。地震震中位于岩手县内陆南部,震源深度约为8公里。其中,岩手县奥州市和宫城县栗原市的震度达到6级强。余震发生420多次,摇摆强度与阪神大地震相当,是日本观测史上地震加速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共造成2.9万多户停电,3800户断水,75所学校设施受损,13人死亡,10人失踪。

2.中国汶川地震介绍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此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遇难人数和失踪人数总共已超过8万人,不可计价和间接损失不计其数,文物损失、档案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等未入统计,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占总损失的七成,地质灾害发生1.2万多处,直接经济损失8451.4亿元。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其中以川陕甘三省震情最为严重。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因此破坏性巨大。

这两次地震都使得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及生命线遭到破坏,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尽管日本岩手、宫城内陆地震是直下型的,震级比中国小,但我国所遭受的损失是惨重的,究其原因固然有我们反思的地方。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防震减灾方面,我国已经做出了明显的成绩,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我国的救援工作得到了国际和国内的肯定,但是目前我国的防震减灾体制还不够完善,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我国的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中国在防震减灾方面的法律、法规有《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等,目前,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部门预案,以及大部分省市级应急预案的编制已基本完成。日本的灾害对策法律共53部,按照内容和性质分为灾害对策基本法、灾害预防和防灾规划相关法、灾害紧急对应相关法、灾后重建和复兴法以及灾害管理组织法五大类。因此,与日本相比,中国的条例多,法律少,灾害管理组织和规划体系还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健全。

2.保险机制

(1)缺乏保险机制。我国基本上没有地震险,并且在其它大部分可能涉及的险种中,地震险也被排除在外。比如,在房屋险、财产险中,保险公司不赔偿由于地震带来的这两种财产的损失。只有寿险、个人意外伤害险可能对地震造成的损失进行赔付,但也要看保险公司的合同规定。我国的灾害损失远大于一些发达国家,但是在巨灾保险赔付数额及风险转移上还远不及发达国家。

(2)缺乏国家的支持。我国巨灾保险业务的经营模式是商业化模式,保险业总体规模较小,缺乏精确的巨灾风险评估技术,巨灾承保能力有限。由于以上特点决定了巨灾保险不是保险公司所能承担的,需要国家层面的支持与协调。

3.应急物资

(1)数量不足。地震发生后,一方面,由于灾区受灾可能非常严重,致使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等可能遭到严重破坏,此时灾区需要大量救援与生活物资等。另一方面,由于震前国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中央储备库中物资数量不足。因此,需要同时从全国各地调运物资,运输路程远,时间长,应急物资数量不足的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2)种类不足。目前,我国储备的应急物资主要是食品,其中水的供应仍然比较缺乏,医疗、防疫、救生器械也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救援的需要。并且由于灾后交通不便,有些手术需在野外进行,与之配套的野战手术车也严重紧缺。其它的一些生活必需品,如妇婴用品,衣物等也存在着不足。

总体来说,目前,国家储备物资调配仍然捉襟见肘,国家物资储备库也并未充分展现其战略意义,国家物资储备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仍然欠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国家物资储备的体系和能力建设迫在眉睫。

4.震前预报

目前,中国内地尚未建立规模性的城市和重大工程地震预警系统,仅在少数重大工程中建立了小规模的地震报警系统或地震人工紧急处置系统。其中,广东大亚湾核电站1994年建成地震预警与紧急处置系统。此后,秦山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也相继建成了类似的地震预警与紧急处置系统。2007年,冀宁输气管线也建立了地震监测与报警系统。而日本拥有全球首个紧急地震速报系统,与日本相比我国还相差很远。

5.应急指挥系统

目前,我国的应急指挥系统多分布于相应的行政系统,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要由地震系统建立,水灾应急指挥中心主要由水利系统建立,这些并非属于政府的综合性应急指挥系统。所以,如何发挥各应急指挥中心的作用,使其成为综合性救灾指挥系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尤其作为应急指挥中的情报体系,更应该统一化和标准化,使灾害发生时,各部门的灾害情报都能汇总到应急指挥中心,有效地进行救灾抢险的指挥和调度。

6.教育体制

日本为了增强国民的防灾意识,把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训练日,建立了相关的培训制度和协作体制。地方政府免费提供防灾手册,学校开设防灾必修课,企业和家庭平时备有必要的救灾食品和手电筒等物品,防灾知识做到全民皆知。而我国只是初步建立了防震减灾管理体系,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减灾工作的若干意见、全国学校减灾应急预案等,缺乏具体、统一、标准的明文规定。相对于日本来说,中国的防震减灾教育还不够健全,没有普及。

7.避难场所

一方面,房地产开发商将大部分土地用来做楼盘开发,很少考虑公益性的设施,在居民点和附近设立的一些小公园和小广场,也只是用做休闲的,没有考虑特定时期避难空间对于居民的重要性。因此,造成了在地震来临时没有避难场所的局面。另一方面,在我国的幼儿园、各学校体育场、各类主题公园、大小广场、绿地等,虽有避难通道,但没有标示出避难场所的名称、面积、容纳的人员数、交通通达方向、收容居民的地理范围。因此,地震来临时会造成很大的盲目性。

三、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在防震减灾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如下建议:

1.制定防震减灾规划、计划

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根据国家地质状况,按地震易发性分门别类地制定防震减灾规划、计划。国务院防震减灾会议负责编制实施防震减灾基本计划:发生警戒宣告时关于国家防震减灾的基本方针,防震减灾强化、应急计划,综合防灾训练;指定行政、公共机关,防灾会议,特定的民间组织负责编制实施防震减灾强化计划:防震减灾应急对策,灾害发生时能够紧急利用的设施,大型防震减灾训练等;市街村的防灾会议负责编制实施:防震减灾应急计划,防震减灾应急对策,大型防震减灾训练。

发现异常现象时,应按下面顺序以各种计划为基础实施防震减灾应急对策:连续观测,气象局发现异常现象,观测信息,气象局向中央汇报地震预知情况,宣告警戒,实施防震减灾应急对策。要高度重视常态下防震减灾管理体制的建设,强化灾害应急机制的建设。

2.完善物资储备体制

借鉴日本的经验,按最小单位街村确定避难场所、储备救灾物资。救灾物资的储备也可以利用街村内的商店、药店等。物资的储备要由专人负责,既要保证一定的库存又要及时更新避免浪费。开展必要的防震演习和自救互救技能的培训,提高国民的防震减灾素质,在全国普及防震减灾教育。

3.完善法律体系

要建立建筑基本法,依法解决建筑中的各种问题。要严格审查建筑物的设计标准,严格执行抗震标准,施工现场要严格检查,提高各种建筑物的抗震性。对于一些老旧的建筑应加以翻新、加固、甚至进行重建。要建立灾害保险法,落实巨灾保险机制,使人民群众的财产通过投资的形式依法得到保障。建立灾害管理组织法,依法实行灾害救助工作。

4.应大力投资研究、建设紧急地震速报系统

健全预警网络及社会预警体系,将预防与应急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预警在预防与应急中起到良好的作用,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转变,开创政府应急信息化建设,尽快提升我国的地震测报速报水平。

5.规划应急避难疏散路线和场所

在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如影剧院、商场、图书馆、学校、车站等应设置宽敞的安全出口并标明疏散标志,避免混乱、拥挤、堵塞等事件。在选择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时,面积要开阔,高大建筑、电线,地下管线要少。避难场所可以利用现有的公共设施如广场、绿地、公园、体育场等,且尽量使其均匀分布,以利于群众迅速到达。

四、结语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因此要充分做好应对各种灾害的准备。虽然我国在防震减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防震减灾体制还不够完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灾害应急体制。只要不断地吸取各国防震减灾的成功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防震减灾体制才能建设得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岩手•城内陆地震[EB/OL].

[2]赵亚辉.中国坚信:一切可以从头再来[EB/OL].

[3]杨华.日本防震减灾经验借鉴[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4):19-26.

[4]杨东.日本的灾害对策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州学刊,2008,(5):95-97.

[5]谢世清.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缺位及其原因[J].经济研究参考,2008,(60):18.

[6]刘宗熹,章竟.由汶川地震看应急物资的储备与管理[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8,11(30):52-55.

[7]我国将建地震预警示范系统 预计下半年启动[EB/OL].

[8]滕五晓.日美地震灾害紧急对应对中国灾害应急体制建立的启示[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24(3):323-328.

[9]日本重大气候灾害的影响及其对策与技术措施研究[EB/OL].

第7篇:防震减灾培训总结范文

为迅速、有序、高效地组织应急反应行动,提高本区抗御地震灾害整体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编制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地震专项应急预案》和《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区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1.4工作原则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依靠科技、整合资源,协同行动、专群结合。

1.5组织机构

1.5.1组织领导

《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本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由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区政府是本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区应急委决定和部署本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其日常事务由区应急办负责。

1.5.2领导机构

根据市政府和市地震局的要求,成立区防震减灾联席会议,隶属于区应急委,平时负责区内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协调,震时自动转为抗震救灾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地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1.5.3办事机构

设立区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办公室在区地震办,作为区防震减灾联席会议日常办事机构。

1.5.4工作机构

区有关职能部门和各街道、镇是区地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工作机构,担负区防震减灾联席会议部署的日常相关工作,并在区域地震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按照区地震应急预案要求承担相应的应对、处置工作。

1.5.5专家机构

区防震减灾联席会议根据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平时为区域防震减灾提供政策咨询和工作建议,发生地震突发公共事件时,参与区抗震救灾指挥工作。

2预防和预警机制

2.1信息监测与报告

2.1.1信息监测

建立区防震减灾测报网络体系。各街道、镇和重要监控目标单位应指定专人作为联络员,平时配合区地震办收集、传递、分析本区域地震活动和前兆信息;震时及时向区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本社区震情、灾情、民情及应急处理情况。

通过区有感地震应急处理中心的震情实时监测系统,与市地震应急处理中心联网,快速、及时掌握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震情,为区震情分析、震灾处置提供基础材料。

2.1.2信息报告

一旦发生地震突发公共事件活动和前兆信息,有关单位和社区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立即根据其性质和威胁程度,将有关信息报告区应急联动中心(110)、区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办公室。

区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办公室接到报警信息后,应马上掌握和汇总相关信息,分析判断是有感地震还是破坏性地震,及时提出应急处置意见,并按照相关规定,迅速向市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办公室、区应急办报告。

2.2预警预防行动

区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办公室将根据市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办公室、区应急办的指令,随时进入警备状态。

2.3预警级别及

2.3.1预警级别

按照地震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并参照市有关规定,本区地震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2.3.2预警信息

根据地震信息有关规定,需要通过区应急委报送市应急委,由市政府地震相关预警信息。

3应急响应

3.1应急响应

3.1.1地震突发公共事件分级

参照本市规定,本区地震突发公共事件按可控性、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处置要求分为四级: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大突发公共事件。

3.1.2响应等级

对地震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级,本区建立四个响应级别,即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和Ⅰ级(特别严重),应对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大地震突发公共事件。

3.1.3响应程序

对应急响应级别,区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办公室将根据市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办公室、区应急办指令,分别启动区有感地震应急预案、区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以及各相关职能部门、街道、镇的应急预案分预案。

3.2指挥和协调

3.2.1本区域发生一般、较大的地震突发公共事件

指挥机构:区有感地震应急处置中心(由区防震减灾联席会议自动转为)。

区有感地震应急指挥中心主要成员部门分工:(略)

3.2.2本区域发生重大、特大的地震突发公共事件

指挥机构:区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

区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主要成员部门分工:(略)

3.3应急处置

3.3.1一般、较大的地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

由区有感地震应急处置中心按区有感地震应急预案处置。

区有感地震应急处置程序(略)

3.3.2重大和特大地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

由区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按区重、特大地震应急预案处置。

区重、特大地震应急处置程序(略)

3.4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根据地震突发公共事件的等级以及可能引发的一般次生灾害,由负责应急物资供应的有关部门提供抗震救灾人员必须的头盔、应急灯、常用的救援工具及安全防护用品;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化学品、放射性物质以及火灾等严重次生灾害,则由消防队、民防特种救援队等专业应急队伍,使用专用设备实施抢险救灾,以避免应急人员不必要伤害。

3.5群众的安全防护

根据地震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采取保护群众安全的必要防护措施和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应在社区建立紧急避难场所,各街道、镇应急领导小组事先要向群众交待应急疏散撤离方式、范围、路线、紧急避难场所的位置,紧急情况下组织、指挥群众安全撤离灾区;区公安部门应制定应急安全保卫措施,及时维护灾区现场社会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区民政部门应建立救济物资供应站,及时向受灾群众提供救济物品;区卫生部门应组织医疗应急救护队,及时向受灾群众提供医疗救助。

3.6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

根据抗震救灾的需要,区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报请区应急委同意后,可动员区域内企事业单位、社区内个人参加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参与抗震救灾。

3.7地震突发公共事件的调查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

按照中国地震局公布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规定》要求,由区地震办会同区民政局负责进行地震灾害的调查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有关部门予以帮助。

3.8新闻报道

根据国家和市有关地震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规定,对现场新闻媒体活动实施管理、协调和指导。

3.9应急结束

地震应急现场危险状态消除和得到控制,由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请示区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同意后,宣布解除或调整应急相应等级。区域地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完成,由区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报请区应急委同意、必要时请示市应急委后,方可宣布解除、调整应急相应等级或终结报告,终止应急状态,转入常态管理。

4后期处置

4.1善后工作

4.1.1实施经济救助

地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后,区财政局和区民政局要迅速采取措施,组织实施经济救助。

4.1.2安抚、清理及防疫

区民政局要迅速设立灾民安置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站,做好灾民安置和救济款物的接受、发放、使用与管理工作,确保灾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并做好灾民及其家属的安抚工作;及时处理和焚化遇难者尸体。区卫生部门应立即派遣医救防疫队进驻灾区,抢救输送伤员;及时检查、监测灾区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并向受灾人员提供精神、心理卫生方面的帮助。区市容部门应立即组织实施污染物收集、灾区现场清理等工作。

4.1.3补偿、褒奖及抚恤

区劳动保障局、区民政局要制定地震灾害事故赔偿的规定,确定赔偿数额等级标准,按法定程序进行赔偿。对因参与地震应急处置工作而伤亡的人员,应给予相应的褒奖及抚恤。

4.1.4组织恢复重建

区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要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对受灾情况、重建能力以及可利用资源评估后,认真制定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生活的计划,并迅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组织恢复、重建。

4.2社会救助

4.2.1组织社会救助

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性救济救助制度,积极鼓励和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救济救助。

4.2.2明确救助程序

明确政府救济、司法救济的程序、方案;组织协调社会、个人或境外机构社会救助程序和要求,并明确捐赠资金和物资的监督与管理等事项;有条件的,还可明确社会心理上援助的单位和方案。

4.2.3规范捐赠管理

全区救灾捐赠活动实行归口管理,由区民政局根据受灾情况和实际工作需求,统一组织实施灾时应急动员捐赠行为,必要时可建立专项救灾捐赠基金,用于抗震救灾。

4.2.4经常性捐赠与应急捐赠

将经常性捐赠与灾时应急动员捐赠有机结合,广泛动员红十字会、慈善基金会等公益型社会团体和组织开展互助救济活动;加强与国际红十字会等国际有关组织的交流和合作,做好吸纳国际援助的各项工作。

4.3灾情调查和总结

区地震办会同区民政局应迅速开展地震灾情的调查分析、检测,提交震害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综合评估总结报告,及时报送区委、区政府和市相关部门,由市有关部门作出最终评估。

5保障措施

5.1队伍保障

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和重建以及地震科普队伍的建设与投入,建立一支与区防震减灾工作特点相适应的地震人员队伍。

区公安、消防、驻区武警、医疗救护、民防、建委和社区保安等抢险救灾队伍是发生重大、特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主要救援力量,承担本区的抗震救灾任务。必要时可由区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向驻区部队求援。

5.2财物保障

资金、物资是保证地震应急工作的物质基础。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应当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财政预算中预留相应资金用于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应急与救援、灾后恢复重建以及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在本区统一的救灾物资存储、调拨和紧急配送系统中,确保抗震救灾所需的救灾器材和生活必需品的应急供应。通过建立应急生产启动机制,实现救灾物资动态储备。积极开拓与市政府有关委、办、局和兄弟区县的物资调剂供应渠道。

区经委负责组织、协调救灾物资的储存、调拨和紧急供应。其中本区医疗单位的药品储存、供应由区卫生局负责。

区民政局负责设立灾民安全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站。

发生重大、特大地震突发公共事件时,区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可依法向社会统筹、征用救灾所需的各类装备、物资等资源。

5.3交通运输保障

交通运输必须保证地震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展。震灾发生后,区公安分局交警支队要及时对灾情现场实施交通管制,根据需要和可能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

区建交委负责救灾交通设施的抢修和修复。

5.4通讯与信息保障系统

依托和利用政务网和公众网,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应急通信体系。

通过区府800兆集群通信网实施与市应急联动中心、市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和区应急办的应急指挥通讯保障。

通过区有感地震应急处置中心信息平台(待建)与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实行震情信息、专家决策、应急处理指令的双向视频音频传递。

区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整合全区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必要时,可以紧急调用或征用其他部门和社会通信设施。区信息委负责组织协调全区信息、通信管理资源与技术支撑。

5.5建设工程质量保障

区地震办负责本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监管工作;区规划局负责将防震减灾的要求融入区建筑总体设计规划中,并把好建设工程立项前的抗震设计、施工管理、质量监督工作。应依法加强区域内在建或改建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坚决杜绝质量低劣的建设工程,切实保障各类建筑物以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5.6社会稳定的保障

社会稳定是保障抗震救灾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区公安分局负责社会治安管理、灾害事故现场的警戒,应确保社会稳定,遏制灾区犯罪率的上升。开展群防联防,积极发挥街道、镇、社区保安在维护区治安和社会稳定中的协助作用。

5.7医疗救护保障

区卫生局负责震时医疗应急及救护的实施。全区各医院应做好应急医救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受伤人员的及时抢救和治疗。发生重灾时,应立即组织医疗急救队开赴受灾现场实施抢救工作,并向灾民提供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帮助。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灾区的消毒与疫情的监控工作,应加强饮水和食品的卫生管理,及时控制和隔离传染源,防止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6宣传、培训和演习

6.1宣传教育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是地震灾害中非工程预防的重要措施。要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纳入区法制宣传教育计划和学校科普教学计划;要向全区公布有关地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简本、报警电话,广泛宣传地震应急法律法规,使单位和个人明确在防震减灾中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大力普及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等科普常识,增强市民防范意识,提高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6.2培训

加强区防震减灾联席会议领导成员、地震应急管理人员和抗震救灾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抗震救灾技术装备的建设和先进救援器材的配备,提高地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和快速抢险救灾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6.3演习

适时开展抗震救灾训练、演习,增强救灾队伍的实战技能、各部门协调配合能力,不断完善、充实区地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7监督检查与奖惩

第8篇:防震减灾培训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地震灾害的治理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和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随着地震灾害治理步入人本化、科学化、法治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在我国地震灾害治理的制度建设中初步确立了知识共享制度。会商制度有机地实现了多种监测成果和科技人员群体智慧的结合;资源共享制度有机地实现了地震灾害治理中物质技术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有机结合;信息公开制度有机地实现了地震灾害治理信息的共享和满足公众知情权的结合;地震灾害治理知识的普及与传播制度有机地实现了地震灾害治理中知识共享与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提高的结合。

所谓知识共享是指通过单向的、双向的或多向的知识传递,实现个体、群体、组织等不同的知识需求主体之间各种形式的知识交流与互动,以此促进知识所有人、拥有人、占有人与其他主体分享知识以及知识被共知、共用乃至整合使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在社会知识化发展中由于客观存在的知识不对称和知识鸿沟仍在深化。具体到地震灾害的治理,由于防震救灾中受难群众的巨大的多方面知识需求和政府决策的巨大的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需求,加之,防震救灾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和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在社会发展知识化、社会建设科学化、知识受益大众化的今天,防震救灾无疑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知识工程,而实施和完成这项高度知识化的工程必然有赖于有效的知识共享制度与机制。知识共享因此成了各国地震灾害治理必然选择的重要制度。

5.12发生在四川汶川等地的特大地震灾害,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为历史罕见,抗震救灾工作也由此面临着诸多困难。有效克服和战胜这些困难必然要求实现各方智慧的有机结合,实现知识共享。事实上,在四川汶川等地的特大地震灾害的防治中,各类知识共享的平台和机制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如,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中地震专家现场解说防震救灾的知识使人们从中学到了有效防震救灾常识,一定程度增强了人们科学防震救灾的能力;又如,一些专业性的网站第一时间了“地震灾害救灾防病知识”,既普及了地震灾害中科学的防病知识,增强了人们的在地震灾害面前自救能力,又实现了灾害防病知识的社会共享;中国心理学会于5月15日发出致全国心理学工作者和心理咨询、治疗专业人员的倡议书,承诺中国心理学会将重点支援四川的心理专业人员在灾区成立心理救援站,并对有关工作人员做专业培训,内容包括了解灾民心理、PTSD、干预策略和方法(包括各种可能的治疗)、对救援人员,如军人、医护人员、社会救援人士和大众进行心理教育,预防可能产生的替代性创伤。

这不仅是中国心理学会的在地震灾害治理中的专业承诺,更是中国心理学会作为专业学会以其特有的专业集体智慧向社会在地震灾害治理中所作的知识共享承诺。四川汶川等地的特大地震灾害治理中类似的知识共享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本文拟从历史的知识共享实例和现实公共政策制度的梳理中,着力探讨我国地震灾害治理中知识共享的制度,以期能对我国地震灾害的治理的制度化建设有所助益。

1 历史经验表明:规范化、制度化的知识共享有助于防治地震灾害

在我国防震减灾的历史上,“群防群测”式的知识共享创造了大地震防震减灾的奇迹。1975年2月4日19点36分发生在辽宁海城的大地震被准确预报,这使得辽宁省南部的100多万人及时撤离了他们的住宅和工作地点——仅仅在撤离两个半小时之后,海城就被7. 3级的强烈地震击中。在6市10县的震区范围内,城镇房屋毁坏508万平方米,农村民房毁坏86. 7万间,却仅有1328死亡,占全地区人口0. 16‰,有效的地震预报大大降低了这次地震的灾害损失。在世界历史上,成功地预报7级以上的大震,这还是第一次。震后,美国、新西兰、日本、罗马尼亚、西德等十多个国家的地震科学专家和国际学术组织的成员纷纷到海城考察。他们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的成功是由于能够及时地收集大量地震前兆的异常情况,并且及时归纳、分析、总结的结果[1]。这其实就是震前的知识共享的威力,更确切地说是“群防群测”式的知识共享机制的威力。

海城地震能够被成功预报,专业的地震工作者功不可没,但当时实行“群防群测”的方针,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海城的这次预报来说,正是密布在辽南的群测群防网点收集到了大量的地震前兆现象,如蛇、鼠、鸡、青蛙等动物异常,以及水异常等,并且及时汇总到了地震专家面前,地震专家在汇集各方信息与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做出了果断的判断,才使得当时的辽宁省地震办公室和国家地震局能够作出大地震就在眼前的判断,敢于发出临震预报,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正是群众的智慧和地震专家团队的防震减灾集体智慧的共享实现了这次地震灾害的有效治理。

2 我国防震减灾公共政策中知识共享的制度

所谓公共政策是指以政府为主的社会公共机构根据一定时期特定的社会发展目标,以政策成本和政策效果的比较为依据,对一定的公、私行为采取约束和指引,所制定的法律、法规、计划、规则、项目等[2]。美国政策科学的著名学者厄尔逊有一个经典的表述,他说:所谓的公共政策也就是政治家及立法者所制定的,由行政管理机关所执行的法律和法现行的防震救灾的法律、法规、规章、决定、规划等,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7)、《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199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国家地震应急预案》(2006)、《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 -2020年)》(2007)等。可见,我国防震救灾的公共政策体系初步形成。根据这些法律、法规、规章、规划等规定,下面着力对我国防震救灾公共政策中知识共享的制度作简要分析。

2.1 会商制度

会商制度在我国是伴随地震预报的出现而产生的,早在1966年邢台地震后,提出:“地震是有前兆的,地震是可以预报的”[4]。当时地震预报的专门机构尚未组成,由中国科学院、地质部、石油部有关机构兼管地震工作,发生震情,由几个部门的有关地震监测人员,一起商讨地震趋势,便产生震情会商会的形式。70年代初,国家地震局建立,地震预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有了组织保证,在当时的《地震预报条例》上即明确规定地震监测部门“一般每周会商一次,特殊情况下,要紧急会商,会商要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5]。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震情会商也由此成为我国执行地震预报任务的根本制度。

经过30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国各级地震部门已经形成完整的震情会商体系。实践表明,建立地震灾害治理的会商制度,可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知识、经验丰富的各类专业人员的智慧,在执行某一灾害治理方案前,对该方案所能达到的目标与实施手段进行多方位、多视角研究、探讨,并经过充分会商后抉择,达到用最小的代价,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的目的。可见,会商制度是运用多种监测成果和发挥科技人员群体智慧的好形式,由会商制度形成知识共享成果——会商提供的预报意见是政府地震减灾决策的科学依据。定期和不定期震情、灾情会商会、自下而上,层层上报会商意见,已经成为我国地震监测预报法定制度。1998年国务院的《地震预报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机构应当组织召开地震震情会商会,对各种地震预测意见和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形成地震预报意见。市、县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机构可以组织召开地震震情会商会,形成地震预报意见,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机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7)第1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第40条对会商制度也有明确的规定。

2.2 资源共享制度

一般说来,资源共享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如一个国家、若干区域或相关组织)的所有或部分资源在整合的基础上,提供给特定的组织成员、特定的服务机构、用户或社会公众来分享利用。资源共享的目的在于使相关的范围内的组织、机构和个人都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效整合的资源,其实质在于资源在一定空间和地域内的有效整合与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特定主体的资源使用需求,进而使得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地震灾害治理,尤其是特大地震发生后的灾害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的社会性系统工程,其调动社会资源之广泛、配置社会资源之迅速、利用社会资源之迫切、资源使用惠及对象在一定区域之普遍、资源使用对民生和灾区社会稳定影响之深刻远非社会常态运行时所能比,更为重要的是这时的资源利用带有很强应急性、集成性和公共性,因而对资源共享的深度和广度要求更高也是必然的。也只有这种更高层次和水平的资源共享,才能实现地震灾害治理中的知识共享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试想想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物质技术资源共享高水平的知识共享何以有物质技术支撑;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各类专业人才资源的共享高水平的知识共享何以产生;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组织管理资源共享高水平的知识共享何以运行和实施。正是基于此,在总结我国以往地震灾害治理资源配置与利用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的地震灾害治理建立了相应的资源共享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7)第33条明确规定,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灾区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各方面力量,抢救人员,并组织基层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非地震灾区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震情和灾情,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对地震灾区提供救助。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应当对地震灾区提供救助,责成经济综合主管部门综合协调救灾工作并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统筹安排救灾资金和物资。《国家地震应急预案》(2006)更为明确的规定了资源共享制度,根据该预案,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是处置本行政区域重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事件的主体。视省级人民政府地震应急的需求,国家地震应急给予必要的协调和支持,发生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事件由国务院实施国家地震应急,发生重大地震灾害事件由中国地震局实施国家地震应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行动。

2.3

信息公开制度

在社会信息化、知识化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当代,实现知识共享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是信息公开。由此,当代政府治理变革中公开、透明的理念十分强调政府信息的公开及相应的公民知情权的实现。其深刻的意蕴在于: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传播构筑政府与公众的信任与良性互动,使公众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获得持续信息支持和知识支撑,进而对政府治理过程实施有效监督。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信息公开、透明正逐渐成为现代政府的行为准则和目标。公开、透明的基本要求是:行政权力运作的主体、依据、程序是公开的;行政权力运作的过程是开放的,公众可以依法参与。如果政府权力的运作规则、方式乃至程序不为公众所知,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各种政策都是在神秘的氛围中出台的,那么政府与公众之间必将产生距离和隔膜,同时这种“暗箱操作”还将带来腐败问题。因而,在现代政府行政改革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中心主题就是建立阳光政府。随着社会信息化、知识化,信息、知识传播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是依靠个人和个人、个人与传媒、个人与组织、个人与政府、个人与社会的自觉表达和信息获知来维系与建构的,离开了对信息自由的选择和知悉,离开了畅通的信息交流和传播,人、组织、政府就丧失了自身同社会互动、联结的纽带,就会失去自立于现代文明社会的起码资源基础。依法知悉、获取、交流、传播信息是人作为社会关系中的纽结本质上应享有并不容侵犯的一项基本权利[5]。为此,国家在宪法上或在法律上确定公民的该项权利,并以法律保证实现该权利。人们将此权利称为“知的权利”、“了解权”、或“知情权”等。在当代社会信息化、知识化的发展中,知情权深刻意义就在于从法的角度体现了文明社会对人与信息关系的一种深刻的认同,表达了现代社会成员对信息资源的一种普遍的利益诉求和权利意识,从而为当代国家的公民权利建设展示了一个重要的、不容回避的认识主题。

回应上述时代要求,国务院颁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并于今年5月1日生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的安排实际上是提供了“双引擎”的动力装置:一是规定政府应依法主动公开信息。条例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二是公民、法人和组织可以依法申请行政机关披露特定信息。从这种制度安排看,公民、法人和组织的申请本身就可以构成直接推进信息公开的社会性力量。从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安排看,政府向公众开放信息,不是恩赐,不是“自我革命”,而是一项法定义务,是对公民知情权的回应。

具体到地震灾害的治理来说,及时、准确的地震预报信息可以提高政府和全社会防震减灾工作和活动的效率,安定人心,减少地震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但是,由于地震灾害信息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重大信息,对社会秩序和民众生活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加之,实践中出现的虚假信息和多渠道信息给社会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和不良后果。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确立了地震预报统一制度,并对地震预报的程序进一步予以明确,对不符合地震预报程序要求的地震预测意见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16条、第31条的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制度。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任何单位或者从事地震工作的专业人员关于短期地震预测或者临震预测的意见,应当报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处理,不得擅自向社会扩散。地震灾区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震情、灾情及其发展趋势等信息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地震灾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告震情和灾情。

2006年颁布的《国家地震应急预案》更进一步明确了地震灾害治理中的信息公开制度,细化了地震灾害治理中信息及时公开的具体要求。根据该预案,中国地震局负责汇总灾情、社会影响等情况,收到特别重大、重大地震信息后,应在4小时内报送国务院办公厅并及时续报;同时向新闻宣传主管部门通报情况。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中国地震局和有关省(区、市)地震局依照有关信息公开规定,及时公布震情和灾情信息。在地震灾害发生1小时内,组织关于地震时间、地点和震级的公告;在地震灾害发生24小时内,根据初步掌握的情况,组织灾情和震情趋势判断的公告;适时组织后续公告。

2.4 地震灾害治理知识的普及与传播制度

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这是对科学素质内涵作出的定性表述。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概括为“四科,一能力”,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2条关于“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的要求。在界定公民科学素质基础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主要方式、途径是科学技术知识教育、传播与普及。学校科学教育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起着根本性的基础作用。大众传媒开展的科学技术传播,已成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知识的重要渠道,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公众开展的科学技术知识普及活动,对提高全民特别是没有系统接受基础教育的劳动者的科学素质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可见,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科学技术知识教育、普及与传播。

对地震灾害的治理来说,由于地震知识、防震救灾的知识常常是人们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更为专业的科学知识,因而更需要相应的普及、教育培训及传播制度。实际上,这种普及、教育培训及传播的过程,也就是地震灾害治理公共知识的共享过程,也是地震灾害治理中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过程,更是地震灾害治理中知识共享水平提升的过程。基于地震灾害治理中公众对科学知识的迫切需求和国家在地震灾害治理中对公众科学素质提高的迫切要求,我国的地震灾害治理的各类公共政策均对地震灾害治理知识的普及、教育培训和传播做了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7)第5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防震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这就从激励防震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的研究成果推广的角度为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提供了制度保障;第23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公民在地震灾害中自救、互救的能力;加强对有关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抢险救灾能力。依据该规定,防震减灾知识的教育、培训和传播是各级政府的法定义务,这就使防震减灾知识的教育、培训和传播有了政府责任机制的保障。

2007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更是对突发事件(包括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培训与传播做了具体的制度安排:

(1)政府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度。根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 (2)专业和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联合培训与演练制度。根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合作,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 (3)军队、武警和民兵的应急救援专门训练制度。根据规定,中国、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急救援的专门训练。(4)公众的应急知识普及、传播和必要的演练制度。根据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5)学生应急知识的教育制度。根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国家地震应急预案》(2006)从宣传、培训和演习三个方面重申上述制度。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更是着眼于未来,提出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努力全面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其一,强化各级政府的防震减灾责任意识,建立地震、宣传和教育部门,新闻媒体及社会团体的协作机制,健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网络;其二,建设国家防灾科普教育支撑网络平台,通过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实现交互式远程防震减灾专业技术教育;其三,将防震减灾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知识受教育程度;其四,建设以虚拟现实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主体的科普教育基地。

3 结 语

地震灾害的发生,尤其是破坏性的地震灾害的发生,对政府的应急管理、社会动员与灾害治理能力是个综合的、严峻的考验。由于地震灾害的治理关乎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关乎灾区的经济重建、社会和谐与安定,更关乎民众对政府的信心、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与良好信任关系的建立,因而地震灾害的治理应当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应急管理体系之中。中外地震灾害治理的历史经验表明,随着社会发展的信息化、知识化,社会建设的人本化、科学化,治国之道的民生化、法治化,地震灾害的治理也在步入人本化、科学化、法治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在我国地震灾害治理的制度建设中,知识共享制度的建设已经初步在地震灾害治理的公共政策体系得以确立,其中会商制度有机地实现了多种监测成果和科技人员群体智慧的结合;资源共享制度有机地实现了地震灾害治理中物质技术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有机结合;信息公开制度有机地实现了地震灾害治理信息的共享和满足公众知情权的结合;地震灾害治理知识的普及与传播制度有机地实现了地震灾害治理中知识共享与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的提高的结合。

参考文献

[ 1 ] 常梦飞,防震.请借鉴历史经验[N].检察日报, 2008-05-14.

[ 2 ] 吴鸣.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4.

[ 3 ] 吴汉东.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政策科学分析[DB/OL].中国民商法律网. http: // civillaw. com. cn/Article/default. asp? id=37505/2008-05-18/2008-05-20.

第9篇:防震减灾培训总结范文

县属学校,各乡镇(街道)中小学、中心幼儿园: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九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 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省民政厅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学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通知》(x教办函〔2017〕x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深入宣传地震科普和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县教育局、团县委、县科技局、县民政局、县人防办、县红十字会、县科协等单位联合决定在全县学校幼儿园组织开展2017年“防灾减灾”专题教育宣传周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围绕主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各校要紧紧围绕主题,采取多种形式,营造活动氛围。要在校园醒目处张贴宣传标语或利用电子屏幕播放滚动字幕;出一期以“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确保师生平安”为主要内容的防灾减灾专栏或板报;针对“地震、火灾、雷电、水灾、风灾”等自然灾害的预防知识上一节防灾减灾课;通过告家长书或倡议书形式进家庭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观看展板和影视片、聆听讲座等宣传形式,开展宣传警示教育,普及应急避险知识,提高逃生避险基本技能,提升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二、认真组织开展防灾应急演练

各校要以“5.12”防灾减灾日活动为契机,结合学校实际,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组织师生开展一次以应急疏散、逃生自救为重点,包括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震减灾、防地质灾害、卫生防疫等方面的应急演练活动。演练活动要实现全覆盖,做到人人知晓,积极参与,以提高全体学生防灾自救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5月12日在金岸小学开展2017年“防灾减灾日”应急疏散演练观摩暨防灾减灾知识技能现场展示活动。(具体方案附后)

三、深入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

各校将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与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紧密结合起来,要重点对学校的楼房悬挂物、排水设施、供电线路、消防通道、房舍安全(特别校园及周边建筑物外墙脱落物)、建筑附属物等方面的灾害风险隐患进行排查,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及时消除各类隐患。要动员学校师生人人参与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并及时整改,全面提高广大师生的应对灾害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