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向往自由范文

向往自由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向往自由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向往自由

第1篇:向往自由范文

江苏省常熟市谢桥中心小学六(3)班 薛雯钰

指导:黄惠娟 215523

今天,爸爸从公司带回来了一只蝴蝶。

我把蝴蝶放在一只小盒子里。它使劲地往上飞,可就是挣脱不了这“铜墙铁壁”。 我坐下来,仔细端详着这只蝴蝶。只见一对漂亮的大翅膀轻盈地挥动着,犹如一位妙龄少女正在翩翩起舞。再仔细一看,那白条纹里掺杂着缕缕黑丝。原来这是前半部分翅膀的样子,后半部分翅膀红中带绿,又透着点黄,简直美不可言。就这样,这只蝴蝶一直呆在小盒子里,我每天都能看到它努力地往上飞,但都无济于事,始终都没能获得自由,我开始对蝴蝶产生了怜爱之心。

第2篇:向往自由范文

徜徉在米兰的街头,街道两旁的古老建筑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阳光,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温情脉脉。它们这样默默的站立了多少年呢?几十年?还是上百年?它们俯视了多少人间悲喜?站在广场上环顾四周,你一定会感慨着米兰古典建筑的气势与精细。流畅的线条刻画出一个个的拱顶,在拱的顶端常常有神态各异的拱心石,有人物的欢笑,也有人物的悲伤。建筑就是生活的凝固,它不仅成为历史的见证,而今也是文化的标志,心灵的寄托。

米兰大教堂:用大理石写成的一首诗

对哥特式建筑迷而言,它是装饰精致的杰作,是“用大理石写成的一首诗”。它所使用的彩色玻璃可追溯到15世纪,是欧洲用的最广泛的建筑材料,而嵌在入口附近的教堂中殿上的玻璃是全世界最大的日晷。

米兰大教堂亦称圣母降生教堂,于公元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就位。1897年最后完工,历时五个世纪。米兰大教堂不仅是米兰的象征,也是米兰的中心。

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长158米,最宽处93米。塔尖最高处达108.5米,总面积11700平方米,内部非常宽广,可容纳35000人。教堂内外共有人物雕像3159尊,其中2245尊是外侧雕刻;有96个巨大的妖魔和怪兽形的排水口。对于旅游者,最不能错过的地方是教堂的顶层,经过919级阶梯可以徒步登顶,也可以选择乘坐电梯。顶上有135个大理石精雕细刻而成的尖塔,英国小说家劳伦斯称大教堂“活像一只刺猬”,中央塔顶圣母玛丽亚镀金雕像,高4.2米,重700多公斤,由3900多片黄金包成。

教堂共有五扇铜门,左边第一个铜门于1948年完成,展现的是君士坦丁皇帝的法令;第二个铜门是1950年所作,讲述的是圣・安布罗吉奥的生平;第三个铜门是1906年完成,重37吨,描绘的是圣母玛丽亚的一生;第四个铜门是在1950年完成的,讲的是从德国皇帝菲德烈二世灭亡到莱尼亚诺战役期间米兰的历史;第五个铜门1965年完成,表现的是从圣・卡罗・波罗梅奥时代以来大教堂的历史。

大厅内供奉着十五世纪时米兰大主教的遗体,头部由白银铸就,躯体是主教真身。教堂屋顶有一小孔,正午时分,阳光正射在地板南北向的金属条上,古人以此计时,称为“太阳钟”。

米兰大教堂是米兰的地标,整座建筑物融合哥特、文艺复兴、新古典等多种建筑风格,其位居米兰市中心,雄伟的气势,令人望之而生仰慕之心。其中教堂正面以三角形状构建而成,四周有数百座尖塔成林,和高达108公尺的主塔相衬,仿如相互扶持,伸向蓝天。

不管从哪一个方向看,米兰大教堂呈现的壮丽风貌及丰富的历史内涵,都很令人感动。教堂内部也很有特色,从祭坛、马赛克画至宝物室,都值得观赏。

教堂西端是仿罗马式的大山墙,众多的垂直线条和扶壁将墙面分成五个部分,扶壁上布满神龛雕像。

这座欲与阿尔卑斯山争高的教堂,不少人称誉它是“一座锦绣的森林”。

斯卡拉歌剧院: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院

大剧院于1778年8月3日正式启用,首日上演安东尼奥・萨列里的歌剧《欧罗巴的现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剧院遭到轰炸,整个演出大厅片瓦无存。战后,意大利政府拨出巨资,以当时最高的标准重建。

这座歌剧院前后两次都是由同一位建筑师朱色佩・皮尔马利尼设计。在斯卡拉歌剧院的设计方面,皮尔马利尼只是在一个宏大的基础上,再次演绎了他惯用的新古典主义设计,这一设计最终成为了一种模式,一个反复出现的标志。18世纪末,从里斯本到伦敦,这种设计被到处模仿。歌剧院的正面看上去和旁边的宫殿风格迥异,更为特别的是,人们根本看不出这样的建筑内部拥有华丽的音乐厅和容纳3000多人的席位。

歌剧院的第一层是排成一圈的包厢,它与四层普通包厢和顶层楼座围成了一个马蹄形的听众席,使歌剧院前排座位的听众能享受到理想的音响效果,而马蹄形听众席的中间位置就是皇室包厢。

在世界艺术史上,斯卡拉歌剧院被看成是完美的化身、建筑的典范。它不仅是一座华美的大歌剧院,同时也是歌剧,尤其是意大利歌剧的象征,甚至还是意大利音乐的象征。斯卡拉歌剧院的名字对爱乐者来说具有无可比拟的魅力。在歌剧院落成的前150年中,有350部歌剧的首演都是在那里举行的,可以说歌剧院的每一次节日盛演开幕歌剧都被公认为意大利歌剧界的重大事件。法国小说家斯汤达在看过演出后,宣称斯卡拉歌剧院将会成为“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院”。

维托伊曼纽二世拱廊: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米兰大教堂广场北侧,矗立着被巨大拱门环绕的维托伊曼纽二世拱廊。这座华丽的购物长廊屋顶由玻璃和钢铁搭建而成,整体呈现十字架形状,长廊内古典油画保存维护的非常好,地面是用大理石铺成的马赛克图案,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二世拱廊是将古建筑与现代顶尖时尚完美结合的地方,巨大的拱形建筑富丽堂皇,在中央拱廊下的Prada (普拉达)精品店,装璜考究的金银首饰、时装、礼品店、餐馆,咖啡厅和书店,规模和橱窗布置都是米兰数一数二的,极具风情的橱窗布置天天更新。这里是米兰市民的休闲中心,到处是休息的市民及观光客,常年很热闹。

布雷拉美术馆:文艺复兴艺术大荟萃

布雷拉美术馆是米兰代表性的绘画馆,特别是以15~18世纪的伦巴第派和威尼斯派的作品为主,有着浓厚的北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气息。

布雷拉美术馆最早是一个广场。1572年,耶稣会接管后开始在建筑师里基尼领导下大规模改建。1773年,耶稣会被解散时,这里保持了天文台和耶稣会建立的图书馆。1776年,布雷拉美术馆正式成立,新古典建筑师皮尔马里尼领导扩建了这个博物馆。

当时,米兰的统治者是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女王Maria Theresa(玛丽娅・特蕾西娅)。她决定在这里增加一个与雕塑相伴的画廊,于1799年成功地从米兰的教堂里收集了一些油画。

整座建筑呈四方形,共两层,均有柱廊。庭院中有一座拿破仑一世的高大铜像,右手握有胜利的象征,左手拿着权仗,铜像由新古典主义大师安・卡诺瓦于1809年铸成。四周有许多科学家、艺术家的石像。

馆内著名的拉斐尔的《圣洁圣母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the Virgin),画中的婚礼在阳光明媚的广场举行,而不是在教堂进行,由最高祭司主持,约瑟正将戒指戴到玛丽亚手上。其余人物分列两侧,形成对称构图。广场石块透视线、人物阴影、背景中16角洗礼堂构成的空间距离使画面呈现无限的深远感。画面色彩鲜艳而又和谐,充满乐感,似乎婚礼在乐曲中进行,充分显示了画家的艺术造诣。

曼提尼亚的《圣图》(Cristo morto)中可以看出与中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格有所不同。利用了透视画法,将横卧着的耶稣置于眼高的位置,从脚底开始描绘的独特的画,令人过目难忘。

圣玛丽亚感恩教堂:完整的建筑联合体

圣玛丽亚感恩教堂是米兰的一座完整的建筑联合体。始建于1460年,1492年由布拉曼帖扩建,精巧的四廊也是他的作品。

沿着诺尔多车站前的波卡其奥大街走200米,往左拐,能看见一座茶色的、有大圆顶的教堂。教堂面向留有浓厚古旧时代色彩的马金塔大街。圣玛丽亚感恩教堂是米兰的古迹建筑之一,达・芬奇创作的巨画《最后的晚餐》就画在这座教堂旁的修道院餐厅的墙壁上。

达・芬奇于1496年开始动笔,1498年才完成。这幅巨画宽8.5米,高4.97米,画中的人物比真人大一半,画面描绘的是耶稣与12个门徒共进晚餐时的情景。画面富有节奏感,同时显示了画家善于描绘人物心理的才能。

斯福尔扎城堡:见证沧桑历史

斯福尔扎城堡是米兰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是城市历史沧桑的象征。在14世纪时由斯福尔扎伯爵作为城堡而建,而后成为斯福尔扎家族的住所,整个城堡是方形平面的,有一个大公园,四周围有高墙。城堡内部有5座博物馆,收藏了很多具有很高艺术和历史价值的作品,里面有米开朗基罗的遗作《抡达尼尼的圣母哀痛耶稣》。

这座用红砖砌成的巨大城堡是维斯康蒂统治时期的一座防御碉堡,于1368年建成,城堡的防御工事部分由达芬奇规划设计。城堡曾一度遭到米兰居民的破坏,经过该家族巩固权力整修后,于15世纪中叶形成今日的规模。古堡周围有护城河环绕,正面两侧各有一座圆柱形的高塔望台。

梅阿查(圣西罗)球场――世界著名足球场

梅阿查球场的前身是圣西罗球场。始建于1925年8月1日,于1926年9月15日竣工。这座当时能容纳35000名观众的建筑仅用一年便完工了。

圣西罗球场是当地一间小教堂里的一位著名的圣徒的名字而起,是皮埃罗・皮尔利(1909〜1929年之间任米兰市长)献给他心爱的球队――AC米兰队的礼物。

中央球场总长为105米,宽是68米,体育场位于当地的赛马场附近,距离米兰市中心仅6公里。圣西罗球场是AC米兰的标志,在这里曾经举办过无数次的世界级足球赛事,它是世界最著名的足球场之一。球场有专门为AC米兰和国际米兰各自设立的博物馆。

第3篇:向往自由范文

2、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3、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4、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第4篇:向往自由范文

一个人刚刚获得自由,就像刚出笼的小鸟,我渴望自由,但这时间的锁却永远无法打开。干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觉得时间过的一分一秒都是那样艰难,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恰恰相反,似乎一眨眼时间就过去了。

有人说,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不会永远沉睡下去,突然有一天,这头狮子突然苏醒了,它的怒吼惊动了全世界。不知可不可以这样比喻:我现在的生活就是一头沉睡的狮子,总有一天,他会苏醒过来,我自己的小天地,将是——自由。

虽然,有首诗是这样写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溺爱必然是祸根。

吸取教训细思忖,鲜花凋谢怨谁人。

第5篇:向往自由范文

关键词:自由;个人;社会;内心

自由是一个我们都不陌生的词汇,可是当自己深究这个词的意义时又总会茫然,好像它就是一个被符号化的象征,象征的背面是一片空白,我想着是否寻找它的反义词,却发现,可以成为它的反义词的词汇又如此之多:束缚,安逸,习惯,压迫,极权……虽然叔本华曾经说过:读书是最不耗费脑力的。但人生实在太短,个人的经历也实在太浅薄,人总是会被幽禁在自己的意识中,无法超越自己,我孜孜以求的答案可能就是局限在自己的感官范围内。所以,我只好求助于书,求助于那些不一样的大脑,也许巨人的肩膀可以借我窥探一下世界。

一、人与人之间的自由

卢梭的《孤独漫步者的遐想》给我一个触动,一个关于人和人之间如何让彼此自由的解答。

我们总会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取暖就如刺猬一样,既要在一起,又要为彼此留够充足的空间,所以有了彬彬有礼这样的行为规范,显得恭敬而又疏远人性中恰恰就有这样的一个共通的弱点,人们对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往往思虑过多。当花甲之年的卢梭再次回忆自己的一生,当他身边已经没有了那一双一双紧紧盯梢的眼睛,当卢梭开始慢慢卸下防备,归于宁静时,他开始娓娓道来,他热爱的土地与植物,他曾经的朋友与友谊。卢梭提出“自给自足之人皆无害人之意” ,于人无害,因其自爱;有我可以,我执不必。从自我保护的自尊心回归自我肯定的自爱心,找回自身内在的价值,他在遐想与散步中回归宁静。

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伤害的只有名誉,而名誉客观而言是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但主观而言,使我们对他人评价的在意度。如果想从他人眼中逃脱,从别人话语中拿回自己的自由,那就做愿做的人,别溺死在别人的话语中,同样的,让别人能自在,别妄想用话语去干扰他人的行动,人和人之间的自由在于拿捏好那份距离,你永远无法是别人口中的你。

二、人在社会中的自由

人由群居到氏族再到契约社会的前进无疑是一种进步,或者说是用最小的牺牲获取最大的利益。只有联合才能一起走下去,这是人类在进化史上学会的最有力的生存法则,但联合却不意味着个体的相加,而是个体的取舍,如果我们接受契约,那么我们就必须服从契约,任何反抗都意味着对某些既得利益的损害。

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真正触动我对社会的思考。我们似乎没有否认社会制度权利,从一出生开始我们就在享受这个已成型的社会提供的一切便利,已经默认了当初签下的契约,不管这个契约是否相对的公正,我们都有维持下去的义务;但另一方面,我们又被赋予了质疑的权利,质疑我们得到的服务与付出的劳动是否等量。毕竟,民众通过智慧、专业知识与热情劳作换来社会科技、经济发展,从而稳固整个社会。

《独立宣言》中的开篇所说:“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自明的,人人生来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定的不可让与的权利,这些权利有生活的权利,自由的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取得这些权利,人类创建了政府,政府则从被治理者的同意中得到权利。任何政府形式一但有背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改变它或废除它,组织新的政府……”这就是我们能争取自由的理论基础。

也许我们需要守护的就是人身上本就有的人性,理性与本心,也许我们需要索取的自由就是伏尔泰的警句:“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我们可以去质疑历史的真伪,但我们无法去质疑那些人类璀璨时刻带给我们的震撼。不管何时,不管你有多普通多渺小,你也始终掌握着选择的权利。这就是人在社会中拥有的自由。

三、人服从于内心得自由

当人对世界的理性和幸福的热望,却碰到了这个非人的毫无意义杂乱无章的世界,荒谬就产生了。所有追求的破灭和价值的沦丧,所有这些令人认知失调的苦难,让人对生活和生命几乎丧失兴趣和信心的,就是荒谬。当荒谬实实在在摆在我们眼前逼迫人做出选择时,有人选择了自杀,不管是哲学上的自杀――遁到上帝来生中去,还是生理上的自杀,这些选择或许被看做一种尝试――人向自然的发问:死亡会给一个人的生存及其对生存的认知带来何种变化?但这却是一种愚蠢的尝试,因为选择死亡就意味着毁灭,当探求答案的意识和身体有任何一方毁灭时,问题也就无解。加缪却在《西西弗的神话》中给出了另一个选择:坚持奋斗,努力抗争。他给用自己的言行给出了一个命题:人可以纯粹地为一个人活。

如毛姆在《刀锋》的扉页上写着:“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正如荒谬不易被看破一样,现实中的一切物质也不易被放下,人拥有太多,所以也被束太紧,刀刃实在是太锋利,你我又岂能随意跨越,自由其实就是一场与世界决裂又与世界和解的过程,决裂的是世界强加给你的,和解的是你从内心出发在世界寻到的。

托马斯・潘恩的名作《常识》中的有这样一句话:“那些想收获自由所带来的美好的人,必须像真正的人那样,要承受支撑自由价值的艰辛。”我们渴望着美好,也准备着为此有所付出。我们要明白:世界时刻都有痛苦,而人类作为上帝的杰作也有缺陷,我们不追求完美的,但要学会承受着不完美去竭尽全力。

参考文献:

[1]让-雅克・卢梭:《孤独漫步者的遐想》,钱鑫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

[2]叔本华:《悲喜人生――叔本华论说文集》,范进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3]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场》,傅惟慈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

[4]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董乐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5]加缪:《西西弗的神话》,杜小真译,西苑出版社,2003年。

第6篇:向往自由范文

爸爸给我买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我很想申请一个邮箱。爸爸知道后说:“你申请了邮箱,告诉我地址,我以后天天给你发个邮件,和你谈谈心。”我高兴地回答:“好,现在就申请。”于是把电脑打开,上了网。回头对爸爸说:“和我一起申请邮箱吧?”

我们开始申请邮箱了。我到了cn.zuowenku.net上,找到了申请邮箱,那是一个图标,一点,马上出来一个画面,画面上便出现了填写用户名,我填了baobei字样,按了确定,上面说对不起有人使用了这个用户名,请选择其它的用户名。于是我又在后面填写上了十个2,按了确定键就成功了,baobei2222222222,虽然很长,但这个名能用。

下面有很多条件,有些要求人们不要用邮件箱发有病毒的邮件……我看完后,按了我同意,下面是填写个人资料。第一个填姓名,也就是填你的尊姓大名。我就填上了张翔,然后还要填密码。密码就不要告诉大家啦,要保密哦。还有好多要填的项目,我不能一一给大家介绍了……填写完后按了确定键。顿时画面就出现了一个恭喜申请成功。

哈!我很高兴,申请成功了。我把这个地址告诉爸爸,是:baobei2222222222@zuowenku.net爸爸对我说:“我以后每天给你发个邮件。”我咪着眼说:“好呀!我也给你发。”爸爸笑着说:“好。”我听了非常高兴!

我真高兴呀!

第7篇:向往自由范文

但经过我一番“不理性”的分析,发现我并没有疯(嘻嘻哈),而是得了破天荒严重的“超级妄想症”(唉呀呀),其表现症状如下:

一:跟星星说话

那是病发的第一天,我独自坐在房间的窗台上,望着遥不可及的夜空,想撷下几颗闪闪发亮的小星星,做我书包的饰品,可是碰不着,捉不住,接着自言自语起来了:“我想摘你下来,好吗?”“好??难了!”“那也是好啊!到底有多难啊?”“难到不能再难!”“那难到不能再难到底有多难啊?”……(我再写下去,恐怕大家要晕倒了)

二:宣布成绩

第一节上语文课,宣布第一次模拟考的语文成绩。“李家威,106。”“刘晓艾,107。”“五秀文,109。75。”……老师顿了顿,“全班最高分,黄德尊,116.5!”噢!是我哎!哈哈!我兴高采烈地接过了试卷,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中回到了座位上,糟了!脑子又不受控制了:“116。5?哦,作文扣2。5分,阅读扣1分,要是下次认真做好阅读题,拿它个满分,作文写得更好一点,不扣分,那就120分啦!语文满分,到时全班表扬,全级表扬,全世界表扬,大家找我签名,比布殊醒目,比小泉帅气,比拉登出名,哈哈哈哈……”

三:精华

第8篇:向往自由范文

周华健的《忘忧草》歌词:让软弱的我们懂得残忍,狠狠面对人生每次寒冷,依依不舍的爱过的人,往往有缘没有份,谁把谁真的当真,谁为谁心疼,谁是唯一谁的人,伤痕累累的天真的灵魂,早已不承认还有什么神,美丽的人生,善良的人,心痛心酸心事太微不足道,来来往往的你我遇到,相识不如相望淡淡一笑。忘忧草,忘了就好,梦里知多少,某天涯海角,某个小岛,某年某月某日某一次拥抱,轻轻河畔草静静等天荒地老……

悠悠的清唱,打动了我的心弦。也许真有那轻轻河畔的忘忧草,让我不再沉醉,不再迷茫,不再忧郁……这首《忘忧草》与我似乎心灵相通,每当我听它时,就陶醉其中,可能是我有如此悠扬明朗的旋律似的经历吧。是我多愁,是我善感,我是喜欢回忆的,我是喜欢内心的雨季的。

“忘忧草,忘了就好,梦里知多少”。梦中的我,采撷一株忘忧草,捧在手心,看它嫩嫩的翠绿的娇叶在凉凉的微风中颤抖。河上涟漪层层,河边飘洒着柳絮,零星点点。天像是要下雨似的,灰灰的一片。我不禁自失,似乎想让雨洗净内心的忧愁,也把忘忧草洗礼得更加翠绿,而伫立在河旁。淅沥的帘帘细雨,飘飘然从天而降,轻轻地滴在身上。我的血顿时沸腾起来,轻唤云厚,直呼广山。只感到苍茫天地间,万物俱灭。忘忧草孱弱的身子终于禁不住风的召唤,被它卷走了,打着旋儿,消失在风雨中。我的血液停止了沸腾,身子也轻了,似乎要飞起来。啊,我也变成了一株忘忧草!尝试着摇动身子,迎来的却是激动与欣喜,我不知道什么是忧伤,也许真的忘了。寂寞的霏霏雨夜,只我孤独一人,守一份脆弱而无忧的心情,在这点点的风絮中摇曳。

呵,好一个忘忧梦。

其实我本来就应是一株忘忧草,不知忧愁。我愿用心情的笔去谱写生活,哪一次愤懑,哪一次踌躇,哪一次委屈,哪一次惊喜,哪一次舒畅,这些自己独有的花絮只化作篇篇墨迹留在纸上,待某天拿出那发黄的记忆晾晒,发现当初曾经无法逾越的鸿沟,只不过是灿烂日子里飘过的一抹灰色的云迹。此时的我期待着那时的感受。青春就是锋芒,我渴望蓝天白云,也向往狂风暴雨,可生活给予我的总是“也无风雨也无晴”,乌云下的每一粒微尘都散播着寂寞。忘忧草不软弱,忘忧草坚强!学着对生活残忍,而不是信誓旦旦。在阴沉的气氛中挺直身子。心里有彩虹便不需要外界的补充。每一个沉甸甸的希望都化作沉甸甸的压力,每一个沉甸甸的压力有都化作动力,动力最后变为微笑。其实我最喜欢“相识不如相望淡淡一笑”。在茫茫人海中,总会有一些人,是熟悉的陌生人。他们也许与我们擦肩而过,可你似乎却找到了一种淡漠中的热情。两人都早已在心中勾勒出彼此的身影。我就喜欢这样的心照不宣,这样的默契。虽然不曾讲话,但一个“淡淡一笑”就足够了。这些人不需要寻觅,也许他们远在天涯,但却是最近的知己。多情应笑我,天真近傻,幼稚似憨。我还是渴望乐天派的,我不愿让忧郁伴随着一切的一切,我愿做一株忘忧草,不再沉醉,不再迷茫,不再忧郁……

第9篇:向往自由范文

《小王子II》讲了一个大王子,他只看到自己,却看不到别人,完全地把自己封闭起来。他把自己想成:心底好,善良,是一位充满爱心的人。他到处去救人,以为这样就会给人们带来快乐,可是他看不到自己的缺点,给别人只会带来痛苦。

而小王子就不一样,他有爱心,完全给人们带来快乐。

大王子等于把自己封闭起来了。他以为自己什么都好,这样,他帮助别人,别人还会受到伤害,连他的妻子、儿子,也受到了很多伤害,甚至,连他长得什么样子,儿子都忘记了。

我认为小王子是一位哲学家。他快乐、善良,讲话很有哲理性,大家都很喜欢他,就连小动物也喜欢小王子。

相关文章阅读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