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教育观学习方式建构主义数学应用能力
21世纪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与时俱进地展开了全国范围内的新课程改革运动。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属于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数学教育,也必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教育的理念、价值和内容不断进行变革。本世纪十余年以来,我国数学教育观不断更新,从数学教育观的变化发展中,人们得到不少启示。
1、我国数学观的变化
当今世界,新知识急剧增长,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各个领域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客观上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数学修养。高科技的发展、应用,把现代数学以技术化的方式迅速辐射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储蓄、售货和个人电子产品将高速发展,数学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因此,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数学更注重应用。而对对数学本质的多元化认识(数、量、序、逻辑、符号、构造、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模式、语言、艺术、技术、文化等等),使得人们更辩证地看待数学的本质特征。
2、我国数学教育观的变化
2.1数学面向大众
“数学产生于学生的数学实践”这种意义上的数学教育包含着深厚的人本主义情怀,将极大地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和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新世纪数学教育建立在对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数学的现展、数学教育的人本主义以及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和潜在能力的全面调查与研究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服务全体学生。
2.2数学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与时俱进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03年版)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一提法反映了义务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基本精神,代表着一种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和实践体系。但是何为有价值的数学?何为必需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与无价值的数学以怎样的标准划分?这引起了数学界与数学教育界的探讨与研究,经过一系列的调研、观察与反思,新的提法应运而生,它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这一提法,体现了21世纪以人文本,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理念在数学教育中落到实处。
2.3数学学习方式更具探究性,培养学生对对数学美的欣赏和数学交流能力
一个搞数学的人,他要搜集、发现、创造或表达关于模式的事实和思想。数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跃的过程,这和被动地掌握概念和程序很不相同。事实、公式和信息有多大价值只有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支持有效的数学活动。数学应用就是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实施新课标,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其能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进行思考,找到应用数学的契机。生活造就了数学,数学又服务于生活。就像国际数学教育权威弗赖登塔尔说的,数学必须“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
2.4数学课程内容有了较大的改变
郑毓信先生指出:“数学是一种模式的建构活动,而且模式本身就是数学研究的对象。” 这种观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传播。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义务教育阶段增加了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量与计量、方程与关系等内容,高中阶段增加了数学建模、数学探究、应用数学、离散数学、微积分内容,目的在于通过这些基本领域了解数学研究现实世界的全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从普通的人类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2.5 强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
在教育领域中常常谈论的建构主义具有认知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身份。从方法论观点来讲,“人类是认识的主体,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今天人类具有高度发展的组织知识的能力。”从认知理论观点来讲,“知识不是通过感官或交流被动获得的,而是通过认识主体的反省抽象来主动建构的。”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从学生主体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出发,寻找最适合学生的高效学习方法与模式,并引导学生发展对现实世界数学的感觉及数学思考的能力。
2.6从单纯关心考试,过渡到同时对数学思想与数学文化的关注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仍然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但逐渐过渡到同时关注数学问题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数学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数学思维与思想方法有助于提高全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类巨大的精神财富。数学的严谨性和抽象性特征,使数学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选修系列对数学史的加入是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数学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3、结语
21世纪,数学已经变形为一个丰富的数学科学的集合体,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数学是一门朝气蓬勃、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因此,在当代的数学教育中,教师只有与时俱进更新数学教育观,重视数学课程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田晓娟.重视“数学应用”,渗透“数学建模” [J].科学教育,2008,14(2):6.
论文摘要: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遵循新的设计理念,改变传统的资源设计思想。因此,扩大资源开发主体,选择恰当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设计面向学习者的“学教并重”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等新型资源设计理念的贯彻,保障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质量,能够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和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信息化浪潮在教育领域的涌动,使信息化教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教育超越了时空开始向所有人开放,实现了学习的开放化和个性化。教育信息化改变了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传统的印刷资料等教学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教学需要,以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为基础设计、开发、存储和处理支持教与学活动的新型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资源,由于其处理数字化、存储海量化、管理智能化、显示多媒体化、传输网络化、交互性强等特点,有效地满足了信息化教育的需要,是支持信息化教育活动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政府都在探索课程改革,我国政府为了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首先在基础教育领域实施了新课程改革,以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培养大量符合信息时代要求、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新课程改革对信息化教学资源提出的新要求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针对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选择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和全面实施,都对信息化教学资源提出了新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新课程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内容是面向学生的“以学为主”的“学习型”资源。要求改变过去资源建设主要为教师教学服务的“以教为主”的“助教型”资源建设思想。新课程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不但要便于学生掌握系统知识,还要支持学生为中心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如研究型学习、协作学习、问题导向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倡导体验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既能帮助教师“教”得更好,又能帮助学生“学”得更快、更好、更轻松。
2.新课程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结构是“主题单元型”的系统化和结构化资源。需要根据先进的教育理论对教学资源进行精心设计,改变过去对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的简单堆积和对教学内容的简单呈现的做法。在“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主题进行深度挖掘,引导学生思考,以启发、探索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体现教师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角色。
3.新课程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形态上重视动态智慧型资源建设。以往的资源大多以静态素材库、课件库、教案库、试题库等形式存在,以硬盘或光盘为存贮介质存放在服务器上,供师生下载使用,资源内容更新缓慢,没有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将各地的智力资源利用起来。随着互联网的核心转向人力资源的“互联”和人的智慧的“互联”,“人”作为一种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继续加强着眼于“物”的静态的资源库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发展着眼于“人”的动态资源建设,使师生在交流、互动与合作中发展。
4.新课程改革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是“智能化的知识管理”型资源。从资源系统性和结构性出发的传统管理模式,难以适应信息更新快、传播迅速的信息时代的要求,学习者和教师面对越来越多的教育信息资源,要能准确、有效、迅速地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必须改变传统的资源管理模式,采用“智能化知识管理”方式,使知识的获得、储存和传播更优化和合理,充分利用各种智能技术,使师生借助知识管理平台共享和利用知识,激发师生生产和创造知识,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理念
信息化教学资源要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必须改变传统资源设计理念,体现新型教学资源设计理念,具体表现为:
1.选择恰当的原则与方法指导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国内学者提出了一些资源设计的原则.主要有多媒体软件、网络课程和网络课件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原则,例如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是:(1)个性化;(2)协作化;(3)多媒体;(4)动态化;(5)交互性;(6)共享性。还有学者提出了网络课件的设计原则包括:(1)交互性原则;(2)界面直观友好原则;(3)培养创新能力原则;(4)科学性原则;(5)协作性原则;(6)教学设计原则。其中教学设计原则指出要注意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结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知识表现形式,设计能够有力地促进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策略。除了这些针对特定类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原则,国外还提出了一般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应共同遵循的原则与方法。英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署向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者,提出了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的十条原则与方法,具休为:(1)说明信息化教学资源与非信息化教学资源相比较的优越之处;(2)提供合适的教育刺激和反馈;(3)提供适合学习者的挑战性任务;(4)适当的情景下,鼓励协作学习;(5)让使用者可以发掘、改造、鉴别资源,以满足其特定需求;(6)在适当的情景下,让学习者可以选择和安排使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顺序;(7)支持用户定制资源;(g)根据学习目标,恰当运用多种媒体(如图表、动画、图片、视频和音频),吸引学习者参与学习;(9)在适当的条件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记录工具;(10)充分利用所使用的平台能提供的一切功能(例如PDA、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在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过程中,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指导下,既遵循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的一般原则与方法,还要根据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内容、类别与形式遵循特定资源的设计原则,精心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
2.要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设计面向学习者的“学教并重”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是一项以帮助人们学习为目的的事业”。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当前许多教学资源是为教师的学科教学提供素材、教案、试题、课件等,以“学”为中心,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资源比较少,要转变以“教”为主的教学资源设计,坚持“学教并重”的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资源设计要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以“学”为中心的思想,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活动理论等学习理论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教学资源,开发不仅能促进“教”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主体的多元化。
3.加强以学科知识点为组织的结构化教学资源设计。据调查,按学科知识点组织、结构化程度比较高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更受中小学教师特别是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欢迎,但这类教学资源还不多。在当前从面向学科的教学资源设计向以主题资源设计过渡过程中,开发了一些优秀主题资源和主题资源网站,有利于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探究学习。在西部信息化教学设施短缺、教师是信息化教学资源主要应用主体、其资源整合加工能力不强的情况下,主题资源不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在开展主题资源设计的同时,加强以学科知识为组织的结构化教学资源设计,既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又保持各学科知识点的相对独立,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设计便于直接应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4.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媒体技术。信息化教学资源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在资源设计过程中,在确定了资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后,选择媒体技术时,要考虑国内各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实际,考虑师生获取新媒体的可能性,利用现有的媒体技术能开发的教学资源,不片面追求新技术,尽量选择在大部分中小学比较普及的媒体技术来设计开发教学资源,注意照顾学校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选择恰当的媒体技术,增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5.提高资源开发人员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资源建设,设计者既要熟悉教学内容、新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知识,还要熟悉各种媒体技术和工具,具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当前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接受过专业训练和相关培训的人员还比较少,要开发出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必须提高教学资源开发人员的资源设计能力。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而这些误区则会直接导致课程改革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最终可能导致课程改革的失败。
误区一:忽略三维目标中的“双基目标”
传统课堂教学非常强调“双基”目标,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我们发现:一是部分教师,接受新理念快,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追求课堂活泼,注重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忽视了“双基”的落实;在这种错误理念的指导下,课程改革将会由过分注重了“双基”的落实的极端走向只重情感而不重视“双基”的极端。其实这两个极端有一个共同点,都没有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学生在知识积累上就会存在严重的问题,最终学生会因为知识匮乏而对学习产生厌倦之情,会导致课程改革的失败。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它是在注重“双基”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时,在注重“双基”的基础上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去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学生既积累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还具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
误区二:让学生完全主导课堂
新课程改革最大的变化是改变了课堂上师生的角色,教师由原来的主角变成了导演,学生则由原来的配角变成了主角。新课程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而部分教师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存在偏颇,导致课堂上出现这些不良现象:课堂上教师不加任何引导任由学生自由发挥,课堂上你一言我一语,唱歌、跳舞、争论等,课堂气氛看似非常活跃,形式多样,改变了以往课堂的沉闷。然而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是追求形式上的活跃,而是追求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质疑、对抗时的思维活跃。在上面错误理解理念的指导下,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教师失去导演者的身份,变成一位看客,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教学则会变成一部毫无内涵的泡沫剧,学生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
新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就是教师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简明指出学习目标后,指导学生经过独立自学发现疑难和问题。教师对学生讲明自学要求,指导自学方法,并基本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自学情况,了解和梳理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在学生展示时,应给与及时的指导,在质疑时出现脱离问题核心的应予以提醒,而不是任由发挥。让学生在教师的导演下,尽情地表现自己精彩的一面,从而使课堂内容充实,让学生收获颇丰。
误区三:只褒不贬的评价模式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知识的讲解是通过学生的展示来完成的。起初,大多数学生胆小、内向、不自信,展示时表现出:声音小,不敢面向全体同学,语言也不够流畅。针对这些情况,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展示自己精彩的一面。绝大多数教师采取多褒少贬的方法,让学生先建立起码的自信心,从而达到踊跃展示自我的目的。然而,随着这一办法的实施,部分教师把这个办法当作了评价学生的唯一“法宝”,把多褒少贬演变成了只褒不贬,不管是否真正应该表扬,一律用“很好、很不错”来评价。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夸奖,不但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使学生失去参与展示的激情。
我个人认为:在评价学生的展示和发言时,应该客观评价,并要分情况而定。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我们应该采用多褒少贬,我们可以从他们优秀的一面做出肯定的评价。而对于那些性格外向,没遇到挫折的佼佼者采用少褒多建议的方法,教师对他们亮点做出肯定的同时,还应该作出中肯的建议,以防他们盲目自信,从而好高骛远。这样才会使他们的不再盲目自信,不会好高骛远。而对于那些因为懒惰而没有认真完成导学案,影响展示效果的同学,应该从树立责任心方面去评价他们,使他们树立起起码的责任心。
课堂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整体、全面的发展,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不同的维度,全面衡量。进而培养学生对人和事的客观评价思想。
[关键词]教育管理 课程观 教师观 教材观 学生观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我国深化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它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与传统高中教学模式差别很大的改革构想,是涉及基础教育的根本性改革,必将带来一场高中教育从理念到实践上的全方位的新的变革。因此。转变传统观念,以新的理念导引全面实施的高中新课程。是我们目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这是为新课程培养新观点、高素质的教师的必然需要,也是决定新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一、管理观点的改变:实现管理的人本化
传统管理的基础是制度化,它注重对管理对象的规范与约束,注重对管理过程的控制与监督,它以其刚性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校管理的主要对象――具有独立人格的教师和正在成长的学生的发展。实施新课程,首先要求管理观点的改变,即学校管理要把入的因素看做是有效管理的核心因素,要变传统的相对束缚人的个性的刚性化管理为充满人性化情感的“人本化”管理,达到人本化和制度化的和谐统一,促使被管理者对指令或目标发自内心的认同。实现管理的人本化,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师生为本。坚持以师生为本,就是以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本,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为本,坚持为学生服务的办学观念,着眼学生健康发展。优化整体育人过程,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观的改变:实施新课程的核心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1.课程目标观的转变,要通过转变观念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新课改倡导教学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是体现教学和理的内核,我们应该继承。过程与方法既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改注重对教与学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拓展与开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改注重教与学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和价值观体现,是在前两个目标层面上对教学目标的深层次开拓。
2.课堂教学观的改变。新课程在课堂教学定向突出了这样几个方面:①课堂不只是教师的舞台,更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交往行为,是以交往为媒介,在有效的地交往与互动中,使学生内化知识,增长能力,养成情感。②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不能只把学生看成被动的接受体,而要把学生看成是有着独特的个性、鲜活生命力的个体。教师所做的不是强制地灌输知识,而是从内部去激发学生,不是由知识走向学生,而是由学生走向知识。③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④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育智慧充分体现的场所。
3.课程结构观的改变。新课程注重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将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层次,加大了学校课程设置的自。因而学校课程结构观念的改变应以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为重点。同时,新课程将重建高中课程内容,学习内容将被分成若干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所包含的各学科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每部分分成若干学习模块进行学习。新课程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学生自主选课制度,学生可择班上课,学校将形成教学班与行政班并存的状态。
4.课堂模式观的改变。由目前相对稳定单一的教学模式向开放、多样的全新教学模式转变。必须摈弃强行灌输――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建立积极引导――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由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重分数、重结果向重能力、重过程转变;由侧重于教师――学生单向信息交流的重传递向师生双向综合信息交流的重发展转变:由重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5.学生评价观的转变。目前学生评价客观上已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其主要表现在①评价功能单一,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忽视改进与激励。②评价标准单一,注重学业成绩,忽视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③评价方法单一,注重量化评价,忽视质的评价。④评价主体错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新课程“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精神的学生评价观念,应是建立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之上的,要更注重评价的发展性、过程性和动态性。
三、教材观的转变:“教教材”到“用教材”
传统课程重视“教教材”,而新课程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即教材不是唯一的、万能的,教师只能用教材教,而不能简单的教教材。新课程认为教材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它既包括以教科书为主的图书教材,又包括视听教材、电子教材,还包括来源于生活的显示教材。
“用教材”,就是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它倡导的是教师将个人对教材的理解、经验和知识投入到教学中,学生也可以多角度地学习教材,大胆阐发自己的见解。新教材是新课程理论的外化,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取舍,增添内容,形成具有个性的自己的教材,真正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
四、教师观的转变:从“传授型”到“科研型”
实现由“传授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是新课程对教师更高更新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中,教师承担的角色不仅仅是传授者,而要承担管理者、组织者、服务者、激发者、交流者、咨询者、反恩者等多种角色。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地注重本体的尽情发挥,而应更多地思考和研究如何组织和服务。要求教师在师生互动中,以研究者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教育教学活动的新动向、新问题,深入地探索、思考,及时反思,捕获瞬间的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新课程的注重个性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决定了教学研究同于以体的只有个别教师参与的课程研究和经验总结及论文的撰写,而是人人参与的以学校为本,课堂为本的校本教研,立足课堂、珍视经验、注重归纳、比照反思、完善设计、实践检验,边研究、边解决、边提高,是教师由“传授型”向“科研型”转变的必由之路,
这样自觉地把教学与科研和谐地结合。才能使教学始终充满活力,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最终成为学者型教师。
五、学生观改变:真正实现学生与教师人格平等
实现学生观念的转变。就是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充当着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选择者,学生成绩的评价者等角色。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期以来,学生个性得不到张扬,创造性得不到发展。
毋庸置疑,产品设计专业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专业角度来讲,产品设计抑或工业设计是一个内涵广大的范畴,每位从业者及未来从业者都对其且应对其有独特理解。传统的以课程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大多还处在一种“约定俗成”的状态,每门课程固有的大纲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教学内容的灵活配置。教学范畴及涵盖领域的拓展对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据调研,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在设定产品设计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时,均能认识到课程大纲只是该门课程的纲领性指导,具体教学内容是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调整的。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为了应对教学检查和教学评估,各高校的相关大纲却背离了这一指导原则,对每门课的具体内容、教材选用、所占学时等均进行了严格限定,最后形成的文件大多已在根本上扼杀了教学调整的可能,而且这种现象非常普遍。鉴于此,为了真正实现产品设计教学的灵活性及创新性,在设定新的教学体系及教学大纲时,决策者及参与教师应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解放思想、拓展视野,从前瞻性的视角设定各门课程的大纲内容,既能形成可供考核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同时又不过多限制不同教学主体及教学对象的再创新可能,切实实现教学大纲的纲领性指导作用。如此,才能使教学大纲能够应对一个大纲调整周期内出现的教学及学科前沿变化。
二、系统规划,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产品设计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需要教学大纲提供应有的路线指导和调整空间之外,还应在具体课程教学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系统规划和精心设定等来确保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产品设计虽然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仍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及学习模式。以经典的、可推衍的教学及设计理论为指导,以设计项目为中心,合理安排设计理论与实践课题的教学次序及比重;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将“大班授课”的理论讲解、“小组研讨”的案例分析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实时交叉学习。在保证理论支撑的前提下,教学过程中还应因应产品设计的专业特点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这种加强不应只是口头上的严格要求,而应贯穿各类课程的始终。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设计案例中,侧重于设计计划的整体实施过程;二是多个设计环节中对方案进行模型研究的能力锻炼,包括草模、过程模型、功能模型及原型机制作等。针对第一个层面,多数设计院校传统的做法是拟定适合的虚题,让学生就此展开,将之前所学的理论在其中得以运用深化。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更适合的题目,拟定更合理的课题要求和标准,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充分应用。缺点是有可能流于纸上谈兵,与市场无法衔接或应用价值不高等。近几年随着各学校产学研合作进程的推进,许多高校都开始注重并开展了与企业的项目合作,将企业的一些实题带入课堂,给予学生更真实的设计体验。这种方式也越来越成为时下流行的或者说被追捧的一种方式。有些老师和学生甚至觉得如果不做实题,课程作业就毫无意义。这恰恰是又走了另一个极端。因为纯粹以企业的题目和要求作为课程目标和要求,时常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毕竟国内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对设计的关注和认识目前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要求往往会有各种局限,或局限于单一的经济效益,或只求产品“改头换面”,更有甚者,有的企业会直接提供“模板”,要求学校“参照”“改良”,其目的不言自明。如此引导,对设计教学产生的不良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尤其对于初学设计的学生,这种不良体验会直接影响其正确设计观的构建。当然,此问题并不是产学研合作方式的问题,而是如何操作的问题。要想改善,需要多环节共同努力。但作为教师,能够完全控制的就是慎重选题。市场上有不同层次的企业,企业有不同层次的命题,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培养目标来选择恰当的题目引入课堂。不能一味追求短期的所谓“成果”,而忽视了长期的、实际的效果。注重对学生正确设计观的引导,通过课题的“虚实”结合,让学生在全面、多样的设计实践中循序渐进,厚积薄发。
第二个层面一直是我国设计专业培养的弱项。这只需要简单对比国内外设计教学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就可以看得出来。从德国第一所世界知名的设计院校包豪斯,到今天代表一流设计水平的设计学府洛杉矶艺术中心、皇家艺术学院、罗德岛艺术学院等,无一例外,动手实践环节是各学校设计课程强调的重要内容。所以,这些院校的学生往往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草模型的研究,中期模型的实验以及最终成果模型的制作上,以此来检验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和严谨度。国内的高校则不然,一般只是在专门的模型课程中,学生才会真材实料、真刀真枪干上一番,而实际上却是把别人的设计做成模型,真是“名副其实”的模型课。除此之外,只有在少数一两门高年级的专业课程中安排几个或十几个学时,让大家实验。实际操作中,大家往往会聪明地选择比较省力的方式代替,从老师到学生都比较怕“麻烦”,“怕”动手。连作为大学学习最终要环节的毕业设计模型,都基本由专业模型公司代劳。这样的代工模型对于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来说几乎没有任何价值。亲自动手或参与制作草模型和研究模型对于设计方案的推敲、推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避免学生只注重绚丽的软件效果图表达,使学生对自己设计的产品有更真切的体验,提高产品的可用性。故此,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应留出足够的动手实践时间。制作模型的基本技能可以通过模型课程的学习及各专业实验室的课余教学培养,让学生掌握常用加工设备的操作方法及常用材料的加工方法。实践环节的设置,应遵循由简入难,随课程深入逐步加大工作量及难度。让学生逐步建立起动手兴趣,收获动手制作的乐趣,并逐渐形成在“实践”中思考设计、做设计的习惯。
三、明确目标,注重课程目标的考核与终极目标的实现
从产品设计基础到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再到产品系统设计以及产品创新设计,作为产品设计的核心课程,各环节设置应目标明确,注重短期课程目标与长期培养目标的统一。系统制定各课程目标、任务书及考核标准等,要求各任课教师对课程群有整体认识,并明确自己所承担课程的位置及作用。同时,为了使学生更加有的放矢,在课程之初,便将该课程的性质、目标、任务、考核要求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提前告知学生。前期课程应为后期课程做好足够充分的知识储备,求全不求深。具体来说,就是在低年级学习过程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知识广度,促进其对设计有较全面的认识,培养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随后,逐渐深入,注重知识的深度。先培养兴趣,引之主动探索,再渐入“正规”,理性思考,最终实现感性和理性的自然融合。课程任务的制定自然也应以此为目标,合理设计。考核方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计,根据不同课程特性,对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考核。考核过程可以有课程群内其他老师参与,加强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使考核结果更趋客观,也更好保障各课程之间的贯穿、衔接。
四、结语
一、把握新课程的性质,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树立科学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高中历史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历史专业研究人才,不必过于注重和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专业性,而是要通过历史这门课程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这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课改的实验中,历史教学不能再仅仅局限于知识掌握与能力的培养,更应在此过程养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关心自身发展和人类命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师生共同体验、探讨、领悟历史,大力提升师生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研究新教材,构建既符合课标要求又适应学生实际的历史教学内容体系
我校使用的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科书,它具有体例新、容量多、学术性强、难度大、融通古今中外、内在逻辑严密等特点,它给历史教师展示才华带来了机遇,也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要积极应对这种挑战,历史教师应该重视以下问题。
1 分析教材结构和内容体系的变化,解析其内在联系,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人教版新教材单元设计依据不拘泥于《内容标准》,有所创新,内在逻辑严谨,真正体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新课程特色。比如《必修Ⅱ》,按新课标内容标准有八个专题,先是探究中国经济从古至今的演变,然后再来探讨世界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即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以及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最后探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由中国再世界然后中国融入世界这样一种编排体系。我们应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认真体会编者的意图,解析各单元和每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地使用教材、理解教材。
人教版教材的课文附件部分也很有特色,大致包括“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本课测评”和“学习延伸”等内容,给我们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了许多素材和信息,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活动方案,我们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好这些课程资源为教学活动服务。
2 注意初、高中教材的衔接,必要时为高中学生“补课”,简要补充某一历史问题的来龙去脉。比如:必修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讲了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四节内容,主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突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古代中国朝代更替,但大部分学生不太清楚,在这里老师就应该给学生补补课。必修①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中,为帮助学生理解曲折的含义,建议老师们补充一些关于的历史,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这段历史,又能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所以,我认为注意初高中的衔接就是有关知识的衔接和历史兴趣的衔接。老师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自己的经验做好这件事。
3 以课程标准作为指挥棒,关注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以往的历史教学是一套教材,而现在是“一标多本”,那么高考怎么考?当然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国家所修订的历史课程标准,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忽视教学目标的惯性思维,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课标这个核心,并且注意拓宽知识面,关注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三位一体”表现在课程目标上,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
首先,知识和能力是学生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在课程学习的“质”方面,指的是课程内容质量高低关系乃至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学应以课程资源为教学对象,面向生活,历史教学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会焕发它的生命力。在“量”方面,强调关注目标底线,“顶”的程度要根据学生情况处理,不能过分拔高。实际上,无论是关注“质”还是“量”,教与学就是实实在在围绕课改精神进行富有个性和创意的实践与探索,就是通过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健全的思维方式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方法内化为学生一生成长的动力的过程。
其次,过程与方法纳入课程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教学过程中师生都不能“套上枷锁去跳舞”。这指的是要有平等和谐、互动开放、体验感悟的基本理念。教师自己要避免“一个头脑两个系统”。两个系统一个对外,应付检查开优质课耍弄教学手段;一个对内,“穿着新鞋走老路”。教师更不能抑制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学习主动性、学习创造性,教师要树立发展本位的教材教育观,要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再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它拓宽了课程教育目标的内涵,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更加强调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做人。它更注重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以及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为人类和平和发展做贡献等人生理想。作为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了解并把握好上述课程目标对于学生而言,意味着“学会求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对于教师而言,意味着观念的更新和学科教育重心的转移;对于本地区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广而言也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拓宽学科知识面,主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新一轮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全新的价值理念,这也对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历史教师知识结构的水准将对历史课程改革的成效产生显著的影响。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了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内容更多也更深。例如必修课②“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个专题,“新课标”要求通过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概括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再将这些特点综合起来,认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还要通过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的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原因。这个专题从涉及的历史知识到运用的思维方法和指导理论,都是比较深奥的。这些更多更深的内容需要教师加强自身专业素养。
四、教师必须更新观念。重新认识学生特点和教师职能
关键词 工程测试 研究生课程 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8.026
Graduate Course Engineering Test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Reform Practice
ZHAO Yan, DAI Rong, LIU Chuanbo, CHEN Zhen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0)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graduate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s to explore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innovation,the formation of integrated solutions in solving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in the course of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so that learning is to become an approach of drawing students into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actice, and the enlightenment of problem consciousness has become the"energy storage"of scientific thinking for their future research work.
Key words engineering test; graduate courses; reform practice
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是我院机械工程和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硕士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与学位课,主要讲授测试系统构成和测试信号处理相关知识,以及典型工程量感测方法及系统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进行工程测试所需要的传感检测技术、测量信号处理技术、工程测量系统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正确设计、合理配置测试系统、提供测控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该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迈入专业领域、培养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引桥。为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几年来,针对工程测试及信息处理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只重视理论和知识的讲授,而轻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知识的传授置于教学的中心位置的现象,我们开展了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和课程建设。
1 课程的发展与现状
武汉理工大学是全国较早在研究生中开设“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的院校之一。在1998年率先在机械工程硕士专业中开设了“测试与信息处理”课程。2002年,课程由机械专业的一般专业课升级为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学位课。同时,为了强化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测试与信息处理”课程更名为“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材所沿袭的,基本上是应试教育思想,“以讲授知识为主”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①教材则注重基础理论、公式推导、内容系统性,对科研和工程项目案例反映少,即使有一些例子,也只是将完整的项目抛去,只取项目中的相关部分的内容,如:信号处理方法部分,会举出相关分析的例子、频率分析的例子等,但缺乏整个项目的全貌。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对所讲授的内容常常产生困惑感―― “我学的知识有用吗?能够用在什么地方呢?怎么用呢?”长此以往的结果是使学生逐步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好奇心,只关心考试的结果。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对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将针对性强、直观性强的典型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案例引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好奇心,使他们逐步了解和体会基础理论知识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的不可分割的作用,建立面向工程观的教育理念,这是本课程改革要达到主要目的。
2 课程改革的实践
对研究生而言,了解工程实践活动中对解决问题时知识的集成与应用创新的过程比仅仅“知道”知识更重要。②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训练场”,而课程的学习则成为学生进入科研实践活动的引桥,“问题”意识的启蒙就成为科研思维的“储能仓”。所以,研究生课程改革的实质就是要探索能否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和培养学生在科研及工程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与探索的精神、以及知识挖掘、集成、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养成。
为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增强研究生整体素质和工程综合实践能力,依靠学校的重视和大力资金投入,我们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电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建成了“传感器及工程应用综合实验室”、“振动测试系统”、“快速可重组传感器测试虚拟实验平台”等多个综合性实验平台。利用这些教学资源,采取实虚结合的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约30多个工程实物实验与仿真实验,用实验来代替因学生理论基础不足和缺乏工程实际经验而造成的难懂、抽象和枯燥的习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建设上述立体化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将涵盖本课程重要知识点的典型科研项目提炼后引入到教材和课堂中,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了解如何将专业知识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中进行整合集成创新、形成解决方案的过程,从而使得课程的学习达到牵引学生进入到科研实践的引桥的目的,为他们今后从事科研工作积累加速前行的“能量”。
我们还将据教师在车辆性能测试技术、机械故障诊断、传感器设计等领域的研究理论和成果,提炼为课程的实验和教学内容,逐步完善以工程测试典型项目为主线的教学内容。例如,我们选取了典型的串起测控技术各重要的理论和基础知识点的“列车纵向冲动的检测”作为振动测试实例,教材中将此内容单独成章,改变以往将多个涉及局部知识的案例“洒”在各章的内容中的做法。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列车纵向冲动既有评价指标与测量方法分析(1学时)、纵向冲动关键影响因素及评价标准分析(2学时)、智能检测系统的构建(3学时)、振动信号的采集与分析(2学时)。通过这个关于列车纵向冲动的测试实例,讲述工程测量与数据处理的全过程,包括问题的分析、测量对象已有理论分析的研究、测试系统的构建、测量结果的处理以及实验数据的规律性分析。
教学基本要求是是学生掌握测量与数据分析的过程及振动测量的方法。掌握对实验方案的分析与设计,对实验数据的归纳及相关规律的挖掘。
通过案例教学,将工程测试技术的理论用科研项目的研发过程串起来,学生“看”到了从何处入手来构建一个面向对象(这里是列车纵向冲动)的振动测试系统、构建的测试系统中软硬件的相关知识、测试结果的分析方法如相关分析法、能量分析法、频率分析法等是如何用于列车纵向冲动测试中的? 懂得了理论知识是有用武之地的,不是空洞的。
3 教材的改革
目前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目标还处于“知识本位”的状态,这也导致大多数研究生教材的内容只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介绍而缺乏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引发的理论和应用过程的交融、提炼和探讨,结果是教材内容趋于“本科化”,失去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辩驳、整合、集成的作用。
所以,在教材的改革上,我们尝试将科研案例转变为教学内容,如将列车纵向冲动的检测作为振动测试实例一章的内容,并依据列车纵向冲动的检测项目科研工作的实施规律展开内容的讲述,例如,对振动测试实例的内容编写中,首先告诉学生对列车纵向冲动的检测这样的一个实际问题,先得分析该问题的相关背景,前人对该问题的研究及评价方法,再通过自己研究关键影响因素(以确定主要测量参数)、搭建测试的软/硬件系统进行测量,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最后是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而找出有关的规律。这样,在课程内容上,就将如何“解决问题”(科研工作的目的)作为本课程教材的主线条。这就使得《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教材侧重于提高学生研究工作的能力。
教材共分两部分: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和工程测试技术应用。第一部分讲解工程测试技术的基础理论,内容共分6章。第1~6章介绍测量与试验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测试方法的分类与非电量测试系统的构成,测量与标定的关系,测试的输入与输出结果的表达,测试系统基本硬件构成,测试系统动力学基础及测试系统动态测试的性能,测试系统动特性的技术指标、不失真测试系统构成的条件,数字信号处理及小波分析。第7章为振动测试―系统构建及信号处理方法,第8章为温度测试―系统构建及信号处理方法,这两章属于科研项目的提炼,目的是用案例串联前几章的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清楚地学习到从何处入手来构建一个面向对象(如列车纵向冲动振动或温度)测试系统、构建的测试系统中软硬件(如传感器、信号变换器、显示装置等)的相关知识、测试结果的分析方法(如相关分析法、能量分析法、频率分析法等)是如何用于列车纵向冲动(或温度)测试结果的分析中的?改变了以往理论知识脱离实际应用的现象,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工程测试技术应用能力。
回顾课程的发展和成长,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过程。展望未来,有信心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努力做好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作贡献。
注释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成绩;不足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代表着中国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方向。自2005年秋季开始试行新课程模式,我校改革已经推行了三年。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历史课上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教师要不断反思改革中的不足,不断完善课堂教学,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一、成绩
1.教师的发展与教学理念的转变
(1)教师在学习实践中的发展。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历史教师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和素养有明显提高。学校和本学科组利用校本培训、公开课、集体备课讨论、自主学习、校际之间的交流研讨等形式组织历史教师学习新课程目标、理念和教学要求。通过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实践中提高,我校专职历史教师的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历史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发展。
(2)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新课程改革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高中历史新课程阐明了课程的六个方面的理念,指明了课改的方向和要求。在三年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我校历史教师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努力用新理念指导教学。
2.优化教学实践
(1)加强集体备课,实现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面对新的教学理念,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教师起初是惶恐不安的,设计一堂什么样的课才能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因此,教师们只能聚集在一起共同商量、讨论,互相发现优点和不足,共同设计课堂教学。随着课改过程的深入,这种不自觉的商量和讨论成为了自觉的、定时定点的集体备课。集体的智慧优化了课堂教学设计,大家既是合作者,又是相互促进者,推动了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发展。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在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校教师努力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打造精品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抛弃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形成个性化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不再把传递书本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和目的,而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学”上,使学生“学会学习”。
3.课堂和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能力
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笔者注重探索学生历史作业的改革。在传统的习题练习之外,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和现实热点,在课堂和课外适当布置学生完成一些多元化、个性化的历史作业,如历史小论文、历史小报、历史漫画、研究性课题等。这些历史作业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巩固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能力。
二、不足
1.注重学生能力的同时忽视知识目标的达成
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重要的历史知识。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后两者,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但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强调了基础知识就背离了新课改的初衷,这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2.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忽视教师的作用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独霸课堂,课堂要让学生建构。“教师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了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在听课中,笔者欣喜地看到,大多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学生敢于、乐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个性得到了张扬。但新课程更强调“教学是多边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师生是平等关系”。令人遗憾的是,有时在气氛热烈、民主的课堂里却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教师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角色。
3.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忽视传统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新思维;研究
从新课程改革方案的提出到现在各个试点的全面实施已历经十年之久,是历次课改中时间最长、教材变化最多的一次。这就意味着每个教师都将面临新标准、新内容、新目标等一系列的全新课题,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新课改的教学工作呢?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构建新的教学思路,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建立的几种新思维。
一、教师在课堂上要扮演新的角色
传统教学观念一直认为教师就是每个学科的“知识权威”,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是毋庸置疑的。新课改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扮演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又不能放任自流,因此,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做好学生的组织协调工作,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另外,还要指导学生为自己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方案的改进
以前教师备课主要是备大纲、备教材、备教参,这样虽然可以加强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突出课本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却严重忽视了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特长的发挥。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紧扣教材和教参,把握教学目标,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因此,教师备课时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设计相关的教学情境和问题;确定恰当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安排教学活动;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演示活动、实验以及小组活动做好充分准备;设计对每个教学环节和学生的评语等。教师在备课时要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既符合学生的智能和认知水平又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
三、由重“教”转向重“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教,要求学生适应自己的教学,不太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实际需要。这种以教定学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不仅影响学生潜能的挖掘和个性特长的培养,还会压制学生灵活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注重学生的学,也就是提倡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的培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自主是基础,探究是关键,合作则是对自主和探究的补充和促进。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引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问题;以提出质疑、观察比较、实验分析、交流讨论、归纳整理等环节去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探究方法,如要点记忆法、图示法、分类法、比较法、分析法等,通过对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和运用,使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变成“会学”。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学习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感受成功的喜悦,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四、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发展的方向转变
传统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一般比较单一,主要是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学任务也是教师以教材为中心,传授课本上的知识,照本宣科即可。只要教师抓住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全面讲解,让学生听懂,再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教学任务就算完成。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能力的发展为本,要求在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又要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所以,课堂教学的过程既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多种能力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环节的不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要求学生预习新课,标注难点,并与其他学生合作交流解决困难,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际操作,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展示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各种巩固练习,锻炼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
五、建立新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既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前提又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因素。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是比较专职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权威。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发号施令,独断专行,学生只能埋头苦学,认真听讲,顺从又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所有命令,更不允许在教师讲课过程中插话和提问,或者交头接耳,否则就会受到教师的训斥和惩罚,个别严重的情况还会受到体罚。这种专制式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整天提心吊胆,教师专横跋扈,课堂气氛十分紧张。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不仅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会直线下降,学习成绩自然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建立融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而新课程的改革也倡导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要互动合作。这就要求师生互相关心和尊重、坦诚相待,平等合作。教师要真心接纳和信任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和理解学生,在学习上鼓励和帮助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敢于想象,勇于提问,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推动师生的交流互动,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