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景区推广策划范文

旅游景区推广策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景区推广策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景区推广策划

第1篇:旅游景区推广策划范文

关键词:广西汽车旅游;旅游营地;营地发展;建议

汽车旅游营地是指在交通发达、风景优美之地开设的,有一定场地和设施条件,专门为自驾车爱好者以及其它汽车旅游者提供自助或半自助服务的休闲度假区。主要服务包括住宿、露营、餐饮、娱乐、拓展、汽车保养与维护等,是满足现代人休闲时尚需求的旅游新产品。

随着国内高等级公路路网的完善、私家车拥有量的提高和自驾车旅游的快速增长,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开始借鉴和模仿国外汽车露营地(Auto Camping Travel),逐步研究、建设和发展我国汽车旅游营地(又叫自驾车旅游营地或房车营地、汽车营地等),取得了一些成效。自2008年广西开始,北京、山东、广东、浙江、四川、江苏、天津、云南等省市都先后建立了首批(家)汽车旅游营地。

广西一直努力推动汽车旅游营地的发展,自2007年开始,广西陆续推出了全区汽车旅游营地发展规划和汽车营地星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并着手建设第一批汽车旅游营地;到2015年,广西已建成14个汽车旅游营地并对外营业;到2020年末,规划将建成30家汽车旅游营地。

一、广西汽车旅游营地建设现状

(一)广西汽车旅游发展现状

本世纪初,自驾车旅游这一新兴的旅游方式开始在广西迅速发展起来,到2015年,自驾车旅游已经成为了广西旅游出行的主流方式,成为广西旅游的热点,这与近十几年广西高速公路的不断完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私家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等分不开。

广西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在10年间(2005-2015年,本段同)增长了近3000公里,基本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10年间年均增长了9.13%,到201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已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私家车保有量在10年间年均更是增长了23.17%,为居民汽车旅游出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015年,广西旅游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据统计,2015年1-11月,广西全区接待入境过夜游客约429.19万人次,同比增长7.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约18.54亿美元,同比增长12.71%;国内游客人数约3.05亿人次,同比增长16%;国内旅游收入约2898亿元,同比增长26%;旅游总人数约3.09亿人次,同比增长16%;旅游总收入约3011亿元,同比增长26%[数据来源:2015年广西旅游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计划]。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1-11月,广西接待的游客人次中,自驾游人次占比达70%以上。自驾游更是广西周末和节假日旅游的主力军。2015年春节假日期间,共有6.24万多台自驾车辆进入桂林阳朔,桂林阳朔、龙胜、南宁青秀山、大明山以及崇左大新德天瀑布、名仕田园、北海银滩、巴马等等重要景点所在地车流量较平时增长约3成左右,柳州市自驾游与团队游客比例甚至高达9:1假日七天; “十一”黄金周期间,自驾游仍是广西旅游的主角,桂林阳朔、龙胜、兴安,南宁青秀山、大明山,北海银滩,巴马,崇左大新德天瀑布、名仕田园,桂平西山等重要景点自驾游游客约占景区接待总量的75%以上[数据来源:广西旅游在线-2015年国庆假日旅游信息综述(第8号)]。

为适应蓬勃发展的汽车旅游新业态,广西一直努力推动汽车旅游营地的建设和发展。2007年底,广西推出了《广西汽车旅游营地发展规划(2008-2020年)》,并启动了广西首批14处汽车旅游营地建设。2008年,广西有9家汽车旅游营地正式对外营业。2009年初,广西推出了《汽车旅游营地星级的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2015年,广西已建成14家汽车旅游营地并对外营业。

(二)广西汽车旅游营地建设现状

广西已建成14个汽车旅游营地,分布在全区9个地市中,其中桂林较多,共4家营地。具体情况如下表:

地市 汽车旅游营地

南宁 乡村大世界农村休闲汽车旅游营地

桂林 乐满地休闲世界汽车旅游营地、愚自乐园汽车旅游营地、超然派山野运动度假汽车旅游营地、外雕塑艺术汽车旅游营地

北海 北海田野观光休闲汽车旅游营地

百色 横山古寨民族文化休闲汽车旅游营地

河池 宜州刘三姐风情园

崇左 大新明仕汽车旅游营地

玉林 海峡两岸农业交流示范园、朗仕田园

梧州 梧州运动健身汽车旅游营地、

贺州 姑婆山度假氧吧汽车旅游营地、紫云洞天休闲观光汽车旅游营地

广西已建成的汽车旅游营地具在以下特征:1、在原有景区基础上加建;2、营地内只提供停车和帐篷露营服务,其他住宿、餐饮、观光、娱乐等需求依托于景区原有设施;3、基本配套了水、电、路到达场地内,但没有标准的汽车旅游营位;4、基本建起了洗浴室和后勤服务中心;5、加建起来的营地场地均不超过8000平米;6、经济效益较差。

从广西现有的汽车旅游营地现状来看,均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无论是从营地的数量、规模、质量还是从营地的投资、经营、效益等方面来看,都与政府规划和设想的相距甚远,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

二、广西汽车旅游营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用地情况各异,获取用地时间较长,用地价格偏高

2015年12月,国土资源部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印发了《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国土资规〔2015〕10号),明确提出房车营地用地按旅馆用地管理,可以说为汽车旅游营地的用地性质明确了方向。由于政策滞后原因,目前,广西已建的汽车旅游营地用地情况各异,有的为出让地,有的是集体用地,有的是“只征不转”地,有的是流转地,造成了用地管理的混乱。

同时,现有的汽车旅游营地大多离城市建成区较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没有规划预留相应的用地类型,导致汽车旅游营地在选址和立项中多以单独选址项目开展选址和立项,增加了项目前期工作时间。同时,在用地指标、用地审批等方面,由于是新增用地,较其他用地类型,在审批方面层级更高、程序更多,项目用地获取时间较长。

再次,众所周知,旅游项目一般回收期要十几年甚至更长,但是,在现有的土地政策中,旅游用地未单独设立基准地价,在地方政府评估地价时,主要参照商业服务类用地基准地价,造成旅游用地出让价格偏高,最终增加了项目的投资成本,进而影响项目投资的积极性。

(二)营地建设简单粗放,配套设施不齐全,特别是针对汽车旅游的硬件和软件服务不齐全

受营地投资资金较大、游客消费习惯还未形成、整体业态发展较慢等因素影响,目前,在投资建设营地上,“现有景区顺带做”、“花点小钱简单做”心态很普遍,很多已经建起来的汽车旅游营地只是在景区原有设施的基础上整整场地、拉拉水电就做起来,是原来景区新增加的一个内容,只简单提供帐篷露营服务和汽车停车服务,其他服务如餐饮、观光、休闲、住宿等只能依托于原有的旅游景区既有设施,缺乏针对汽车旅游的服务如加油服务、维护保养补给和营区内特有的功能等,导致现有营地沦为原有景区的附属产品,这样的营地显然不会有更多人性化设计,更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营地经营举步维艰,甚至有些已经荒废掉了。

(三)专业人才不足

在我国,汽车旅游营地属新兴业态,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不足,广西也是如此。广西汽车旅游营地专业人才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旅游规划类人才不足,二是旅游建设类人才不足,三是旅游经营和管理类人才不足。目前,广西汽车旅游规划类人才,主要集中在一些高校和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旅游主管部门,这些人员对汽车旅游营地有了较深的认识、较为专业,但总量还是较少。现有的汽车旅游营地建设和经营管理人才主要脱胎于现有旅游景区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一部分来自社会其他各行各业。行业协会、专业公司、主管部门的人才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是很强,全区具有相关专业技术的建设和经营人才缺乏。

(四)规模较小,经营简单,未形成规模和特色,未形成市场吸引力和影响力,经济效益较差

由于现有的汽车旅游营地绝大部分都在原有景区“加建”而成,为此在规模都偏小;在经营上,汽车旅游营地只是作为原有景区的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小区域经营,在建设和经营上均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具有主题内容、配套设施完善和相关旅游产品丰富的项目,没有形成规模和特色,未能形成市场吸引力和影响力,经济效益较差。

(五)现有汽车营地较为分散

2007年,广西编制了《广西汽车旅游营地发展规划》,全区汽车旅游营地布局为“2纵3横3圈10线”,覆盖了广西全域。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由于各地市旅游资源、招商引资等情况不同,规划的汽车旅游营地在实际中并没有建设实施到位,全区已建成的14个营地分布在北海、百色、贺州、南宁、桂林等9个地市,只形成了“点”,没有形成“纵、横、圈、线”等的布局,呈现较为分散的局面。

(六)营销不到位

一是政府宣传推广不到位,很多人并不知道汽车旅游营地为何物,大部分人认为汽车旅游营地就是提供最简单的野外露营服务,更有甚者认为汽车旅游营地就是一个“升级版”的停车场;二是还未形成全区系统的汽车旅游营地营销宣传活动、计划、方案等;三是各经营主体较少宣传汽车旅游营地,加之经费不足和各个营地各自为阵,汽车旅游营地出现“门庭冷落”现象。

三、广西汽车旅游营地建设发展建议

(一)加大规划实施力度,以全局化布局全区汽车旅游营地

加大《广西汽车旅游营地发展规划》的实施力度,在全区重点汽车旅游线路上、在距离大城市2-3小时车程范围内、在重点旅游资源周边布置汽车旅游营地,引导和支持投资商在上述区域内投资建设,尽快完成广西汽车旅游营地规划“2纵3横3圈10线”的布局,使全区汽车旅游营地形成“点、线、面”的发展态势。

(二)加强旅游产品设计,以主题化建设汽车旅游营地

在以《汽车旅游营地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A级景区划分与评定》等为标准做好水、电、路、污水、卫生等设施建设的基础之上,更重要的是:在旅游功能和旅游产品等方面转型升级,以主题化建设广西汽车旅游营地,赋予汽车旅游营地“生命”和“灵魂”。要更加注重开发游客参与、体验、互动的旅游产品,与相关行业、相关企业相结合,经常性的举办音乐节、美食节、啤酒节、动漫节、儿童主题活动和各种主题派对等各种有特色的主题活动,把营地建设成为一个不用需要依附景区景点也具有自己独特吸引力、能开展独立运营的设施齐备、产品丰富的“旅游主题乐园”、“营地社区”,将项目建设成为一个集景区、娱乐、服务、休闲、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度假地、旅游目的地。

(三)加快项目建设速度,以规模化发展汽车旅游营地

按照广西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区要建成不少于30个汽车旅游营地,任务较重。为此,要加快已立项和在建的汽车旅游营地的建设速度,争取在规划期内完成目标营地数量的建设,甚至更多,使全区营地在数量上形成规模。同时,在单个营地的规划和建设上,也要体现规模,要按照“主题化”、“社区化”、“综合化”等方向规划和建设汽车旅游营地。还有,汽车旅游营地的投资经营企业也要形成规模化。要鼓励和支持区内大型旅游投资企业、旅行社、电商等建设汽车旅游营地,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按照连锁、加盟、股份合作等经营模式、线上线下经营模式建设和发展广西汽车旅游营地。

(四)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以专业化培养汽车旅游营地建设和运营人才

加快引进、培养汽车旅游营地建设与运营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完善汽车旅游营地人才培养机制。在广西高等院校、专科学校开设汽车旅游营地相关课程;在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协会、露营协会、人才交流中心等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大型旅游企业等开设汽车旅游营地专业人才在职培训教育机制。同时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奖励机制,对汽车旅游营地建设和发展、经营等做出突出贡献、取得专利、取得相关专业技术认证资格等人才给予适当奖励。

(五)加大旅游营销宣传强度,以整体化开展全区汽车营地旅游营销

政府要加大汽车旅游营地的宣传推广,逐步引导居民消费汽车旅游营地产品的习惯;在每年全区的旅游宣传活动、旅游推介会、旅游大篷车等设置汽车旅游营地宣传推广专题;自治区政府和部门安排经费用于和扶持全区汽车旅游营地的宣传推广,地方政府要按比例配套相应的营销扶持资金。经营企业以联盟、协会等形式统一开展汽车旅游营地的宣传推广活动;业主在每年的经营预算中也要加大汽车旅游营地的营销宣传推广费用预算,形成全区政府、部门、协会、企业等全社会整体化营销局面。

(六)加大项目扶持力度,以体系化完善汽车旅游营地政策支持

在财政扶持、税费优惠、土地利用、评级奖励、投资融资、项目前期等方面依法制定和出台对广西汽车旅游营地建设发展的扶持政策,形成体系化的政策扶持机制。在财政上,政府通过旅游发展委员会在每年的旅游发展资金中安排一些扶持资金,用于汽车旅游营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营销推广等;在税费优惠上,按国家鼓励类旅游产业投资项目减免企业所得税,享受其他税收优惠政策;在土地利用上,实施区分对待,用于建设永久设施的土地归为旅馆用地,不用于建设永久设施的其它用地,按原用地性质管理,或可转为景观用地;依法降低用地价格。在评星奖励上,积极鼓励汽车旅游营地评星,对评上相应星级的企业予以相应的资金奖励。在投融资上,按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甚至更低的利率给予汽车旅游营地贷款,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推出汽车旅游营地行业发展扶持基金和贷款。在项目前期审批中,各部门要加强联合审批制度,缩短项目审批流程。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汽车旅游营地项目规划审批,加强汽车旅游营地项目前期、建设、经营、营销等的指导。相关部门可以研究并出台汽车旅游营地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相关规定和认证。鼓励发展汽车旅馆、汽车租赁公司、汽车旅游服务中心、汽车旅游保险、汽车旅游营地电商等业态。

参考文献:

第2篇:旅游景区推广策划范文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旅游局的指导下,全区旅游行业紧紧围绕“项目拓展年”和“半年攻坚”目标任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创新体制机制、推进项目建设、扩大旅游消费、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开局。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0.25万人次,同比增长98.09%,其中过夜游客169.95万人次,同比增长91.5%;实现旅游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119.06%;旅游固定资产新增投资11.2亿元,超年度计划86.67%;完成招商签约项目2个,协议资金153亿元,超年度计划53%。

(一)理清发展思路,旅游规划获得新突破

以开展建设特色旅游展示区专题调研为抓手,通过考察学习外地旅游业发展先进经验和对全区旅游资源情况的理性分析,进一步理清了全区旅游业发展思路,确立了打造江南城区“人文遗产旅游”、东南片区“生态休闲旅游”、西南片区“农耕体验旅游”三大旅游航母集群的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旅游困局与突破》专题报告,编制完成了《区旅游业发展规划(修编)》和《区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两个《规划》已报经区政府批准正式实施。全区旅游业发展思路更清、目标更明、措施更准。在两个《规划》的指导下,一批重点旅游项目规划得以启动和完成。围绕人文遗产旅游,编制完成了旅游区总体策划、题刻文化长廊设计方案、综合旅游区规划、泽胜温泉城设计方案、雨台山修建性详细规划,启动了榨菜博物馆、古城等策划规划工作。围绕生态度假旅游,编制完成了旅游度假区总体策划和道路交通规划,开展了旅游总规编制和大木山自然保护区规划修编工作,审定了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游客中心、五星级酒店、提档升级等修建性详细规划。围绕农耕体验旅游,编制完成了市区龙潭科技新城总体规划、陈万宝—青羊湖旅游区策划、水磨滩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等。

(二)紧扣重点任务,旅游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1.精品景区建设成效明显。市委、市政府把列为全市六大精品景区之一,要求尽快完善接待功能,提升接待水平,加快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打造成为具有世界震撼力的精品。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旅游行业自加压力,开展了成效卓著的工作。一是以8个景区项目、4个配套项目为重点内容的精品景区提档升级规划获得市级部门批准,按照核心区、带动区、辐射区三个级次划定了精品景区范围,确定了重点建设内容。二是经过半年时间封闭施工,基本完成水下博物馆内部陈列改造,丰富了参观内容,提升了接待能力。三是12个景区和配套项目中的9个项目顺利实现开工,当年完成投资10.18亿元,其中,锦绣洲广场、大剧院、配套休闲广场、专用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题刻文化景观长廊基本完工。四是市区联动,共同组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面启动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2.半年攻坚成任务全面完成。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决定》,全区旅游行业积极投身半年攻坚行动,为顺利完成全年旅游工作目标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是争取市旅游局支持,年1月27日市旅游局与区政府签订《加快旅游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市旅游局在旅游规划、目的地建设、重点项目、宣传营销、游船停靠、旅游节会、旅游商品开发等方面给予区支持,涉及资金1000万元。二是编制完成《区旅游业发展规划》并获区政府批准。三是全面完成半年攻坚项目建设任务,全区旅游行业共承担半年攻坚旅游任务14项,其中建设类12项。区旅游局按照“六定一包”责任制,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局领导、科室和具体责任人,成立全区重点旅游项目工程指挥部和协调领导小组,与旅游专项领导小组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建立完善半年攻坚任务“一把手”、分管领导责任制,例会制,旬报、月报制,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跟踪督办制度,考核奖励制度等工作机制,确保重点旅游项目责任明确、目标具体、措施到位。全年召开旅游项目建设协调会31次,编制旅游项目快报65期,区政府形成《议事纪要》18期。北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泽胜温泉城项目、蔺市古镇项目、上山公路项目和水磨滩互通立交工程项目均实现开工,巴国故都·枳城(古城)、天宝湖旅游区、青羊湖旅游区、龙潭古镇等前期项目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3.旅游开发力度空前。从创新旅游发展体制机制入手,围绕旅游区三年建成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奋斗目标,大手笔推进旅游开发。一是成立旅游开发管委会,由区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分别担任管委会正、副主任,管委会办公室设在区发改委,发改委、交委、城乡建委、财政局、国土局、规划局、林业局、水务局、旅游局、综合执法局、乡政府、大木乡政府等作为成员单位,承担相关职能职责和工作任务。二是组建了区交通旅游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旅游区一级开发业主,采取回购、联合等方式,负责旅游区整体规划和分片开发。年基本完成景区整体回购,全面启动旅游区规划编制工作。三是各成员单位和交旅集团相互配合,完成了旅游区小产权房、征地拆迁范围、农业人口等基础调查工作;启动了自然保护区规划、饮水工程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景区提档升级规划等调整和编制工作,为2012年全面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4.其他旅游景区乘势而上。在产业政策扶持和精品景区建设双重推动下,各旅游景区竞相争艳。国家森林公园、大木花谷、、山、816核军工洞、御泉河等接待人数呈现不同程度增长,部分景区接待和收入均实现翻番。全区已开放的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达到160万人次,同比增长30.2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78.39%。

(三)塑造整体形象,旅游宣传营销增添新措施

全区旅游行业继续深入实施“大宣传、大营销”战略,通过加大旅游宣传营销投入,增添旅游宣传营销措施,不断增强旅游产品的对外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全年累计投入旅游宣传营销经费2824万元,开展了系列成效明显的宣传营销活动。一是首次尝试把特色旅游产品推向境外市场,先后参加了第14届海峡两岸旅游行业联谊会暨大陆赴台旅游宣传推广活动,第六届海峡两岸台北旅游展,中华文化旅游主题年港澳地区启动仪式暨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全市六大精品景区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巡回推介活动,、点易园、等旅游产品引起港澳台地区旅游业界的广泛关注。二是继续扩大旅游产品在国内的影响力,参加了西安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玩耍川渝—好耍大篷车巡游宣传推广,第二届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都市旅游节暨第三届城际旅游交易会等系列活动。三是自主开展区内旅游宣传营销活动。组织开展了中国旅游日区宣传推广活动,共印发宣传资料12万余份,发放礼品、门票2万余份。四是发挥名媒的影响力和传播优势,在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如画江山》,旅游卫视《人人游》,电视台投放旅游宣传片和宣传广告;在《旅游杂志》、《假日自助游》等开版宣传,邀请《新三峡100问》编辑组考察旅游。全年在中央和市级媒体宣传报道旅游187条,其中广播电视新闻46条,报刊新闻57条、专刊/版9个,网络新闻73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提高服务质量,旅游行业管理增加新抓手

一是以提高旅游服务综合满意度为抓手,努力推升全区旅游服务品质。积极争取区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区旅游服务综合满意度考核工作的通知》,第一次把提升全区旅游服务品质任务列为9个区级部门的工作内容,逐项进行任务分解、落实相关部门职责,营造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顺利完成区考核办下达的目标任务。二是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力度,加强旅游安全检查和督查。联合区级相关部门在节假日前到A级景区、星级饭店开展道路交通、森林防火、消防、食品卫生、特种设备等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责令限期整改,确保全年旅游行业安全稳定;开展了旅游企业安全管理三职人员岗位培训,重新修订了《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三星级以上饭店完成了消防“四个能力”建设达标工作。三是加强行政审批和执法工作。全年完成审批事项5项;联合区工商分局对区内旅行社、分社和门市部开展执法检查,全年查出各类问题41个,责成旅行社逐一整改落实;全年共处理游客投诉3起,满意率100%。四是完成三星级以下饭店和3A级以下景区的年度复核工作,复核通过率达到100%,全区星级饭店整体服务水平继续保持优良,博物馆被评为市文明旅游区。五是在全区旅游行业积极开展“唱读讲传”和服务技能培训活动,在全市旅游系统红歌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在全市旅游饭店职业装服饰设计及服务情景剧表演并分别获得铜奖和优秀奖;全年培训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500人次。六是全面完成旅游行业年度统计、财务年报工作,年国庆黄金周旅游统计工作获得市局表彰。

(五)提高办事效率,机关作风建设出现新气象

一是建立健全了每月一次的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每周四下午全体机关干部集中学习制度,通过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二是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和领导分工负责制,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加强班子成员沟通协作,形成了“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良好局面,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着力抓好《廉政准则》和换届纪律要求的学习,坚持教育在前、防犯在先,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项目建设、资金拨付等重要环节,坚持集体讨论,及时研究,切实做到防微杜渐,树立了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四是积极开展了“创建旅游名区,争当旅游服务明星”的创先争优活动。五是积极开展“三进三同”、稳定、“三项治理”、“人民好公仆”教育实践活动等工作。六是提高工作效能,不断强化机关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依法行政,强化政务公开。

全区旅游工作虽然取得了新的成绩,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旅游经济贡献率不高,我区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GDP的2%,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较低,重要性尚不明显;旅游企业尤其是旅行社“散、小、弱、差”现象突出。二是旅游重大项目形象进度缓慢。尽管招商引资上了一批旅游大项目,但受宏观政策和市场因素的制约,旅游大项目普遍开发建设速度不快,工程形象进度严重滞后。三是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档次较低。五星级酒店发展缓慢,通往主要旅游景区的公路弯多路窄,等级标准不高,中型以上客车通行受到限制;城区通往景区的旅游公共交通仍然难以开通。四是旅游宣传营销气魄不大。还缺少旅游宣传营销专门机构和旅游宣传营销专业人才,宣传营销规模小、声势弱的情况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没有真正形成。

二、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全区旅游行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渝委发〔〕35号)精神,紧扣“城市突破年”主题,确保旅游大项目建设和旅游宣传营销“双突破”,努力推动全区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确保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450万人次,增长12.5%;力争达到530万,增长32.5%;确保旅游收入突破16亿元,增长50.9%;力争达到20亿元,增长88.68%;旅游业固定资产新增投入突破26亿元,力争达到30亿元,招商引资协议资金100亿元。

(一)继续加强旅游规划编制

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先策划、后规划、再开发”的原则,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为旅游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一是编制完成全区红色旅游规划大纲。二是编制完成《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大裂谷景区总体规划》、《大裂谷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大裂谷景区综合服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大裂谷景区度假酒店集群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国家森林公园天堂小镇概念性规划》、《角邦寨旅游区总体规划》和《文馨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并通过评审和审批。三是编制完成龙潭古镇旅游规划和天宝湖旅游区策划。四是启动全区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五是指导其他项目业主全面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二)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按照“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原则,强攻精品旅游区、旅游区开发建设,带动和助推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一是继续深化精品景区提档升级,新增投入20亿元。完成4A级景区申报;榨菜博物馆完成策划、规划和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综合旅游项目基本建成运动公园一期,加快推进五星级酒店和会所建设;泽胜温泉城建成温泉泡池、入口景观工程、特色商业街和配套接待设施;全面建成旅游码头并投入使用。二是加快推进旅游区建设,新增投入6亿元。开工建设游客中心、度假酒店和安置房;全面启动景区提档升级;围绕避暑养生休闲进一步丰富森林公园旅游项目,切实做好建设旅游小镇的各项前期工作;大木花谷要加大投资力度,扩大规模,提升品质,推出新的景观。三是继续推进816核军工洞、蔺市古镇、沙溪温泉、雨台山等景点开展提档升级,打造乌江画廊观光游旅游新品。四是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长江三桥至、熊家沟至旅游公路,开工建设武白路改扩建工程,完成旅游码头廊桥和旅游趸船建设。五是围绕“一带两区”继续策划和重点推出古城、文馨湖、角帮寨、金子山等旅游招商项目,力争年内完成招商签约项目2个以上,协议资金超过100亿元。

(三)全面开展旅游宣传营销

围绕“推广总体形象、推销特色线路、做大游客总量”,努力加大宣传营销投入,全方位开展旅游宣传营销工作。一是面向全国开展旅游主题口号和LOGO征集活动,借助活动提升旅游知晓度。二是分层级巩固和推出各类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不断扩大旅游宣传营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是向央视及省市级以上媒体投放旅游形象宣传片;拍摄以旅游资源为背景的电影或电视剧。四是组织一批专家进行旅游文化专题研究,编辑制作“一首歌曲、一部宣传片、一套丛书、一本指南手册、一台文艺节目”。五是充分利用名人效应,邀请知名人士策划旅游宣传营销方案,制造旅游宣传热点,参与旅游宣传互动。六是重新设计推出旅游精品线路,建立专门的旅游营销机构,在全国主要城市和周边大城市设立旅游营销办事处,开展常年性的旅游营销推广活动。七是修订完善《市区对组团来涪旅行社奖励办法》,继续执行对组织游客来涪旅游的旅行社、游船公司实施奖励优惠。

(四)不断规范旅游行业监管

以游客满意为目标,围绕巩固和提升区旅游服务综合满意度,打造一流的旅游服务品质,创新和加强旅游行业监管。一是加强与区级相关部门和市级有关单位的配合,以提升旅游服务综合满意度为抓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塑造良好的旅游服务形象。二是联合公安、工商、交通、卫生、质监等涉旅职能部门,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和执法检查活动,规范旅游市场。三是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配合区质监局,大力推进博物馆、旅游区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组织开展绿色旅游饭店、星级旅游饭店、A级旅游景区的评定和复核,年内完成博物馆4A景区、美心红酒小镇3A景区申报评定工作;指导金科大酒店、华地王朝大酒店的五星级酒店前期创建工作。四是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开展导游年审和落实导游IC卡检查制度;抓好旅游行业统计信息报送;加强旅游投诉处理,旅游行风建设,开展行业诚信建设,提高行业自律;加强行政审批服务。五是加强旅游行业员工的服务技能培训。五是继续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六是加强旅游业安全监管,开展旅游行业经常性安全大检查,确保旅游行业平安稳定。

第3篇:旅游景区推广策划范文

2009年,陕西省旅游局提出:全年陕西旅游业的预期目标是接待境内外游客10650万人次,同比增长16%;旅游总收入7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

日前,本刊记者就2009年陕西旅游业如何落实上述总体要求以及实现预期目标采访了陕西省旅游局局长董宪民。

记者:2009年陕西旅游业如何面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努力保持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

董局长:面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首先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积极应对,认真谋划陕西省旅游业的各项工作。在困难中应对新挑战,在挑战中抢抓新机遇,实现全省旅游业平稳、快速发展,使旅游业成为陕西最具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同时,我们要紧紧抓住和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战略机遇,利用国家投资和社会资金,推进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开工建设和加快建设一批重点旅游项目;积极推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开展奖励旅游,引导大、中、小学生开展修学旅游;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国家和省政府支持旅游企业发展的政策,努力为旅游企业减负。

记者:2009年陕西省将以哪些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实现加快旅游产品体系建设?

董局长:首先,加强旅游规划、项目策划和招商引资工作,继续完善各市和重点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工作。在规划的指导下,集中力量建设标志性品牌旅游项目和景区,配套形成区域性旅游目的地景区,积极培育省际旅游线路和区域精品旅游环线。要着力提振旅游投资信心,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鼓励大集团、大财团进入旅游业,投资旅游产品开发,引导投资向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领域投入。积极协调组建陕西旅游投资公司,强化旅游产业长期的投、融资平台建设。紧紧抓住各类重大旅游招商活动,组织优势项目积极参展,吸引投资,进一步促进陕西省旅游投资的增加和渠道的多元化。

其次,在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旅游景区、生态旅游景区和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方面,陕西省要进一步强化西安国际旅游大都市的中心地位,继续抓好临潼旅游区、延安旅游区、华山旅游区、法门寺旅游区、秦岭生态旅游区、韩城古城旅游区六大品牌旅游景区的建设,加快法门寺文化景区、华山旅游景区、黄帝陵旅游景区、长青―华阳旅游景区、金丝峡旅游景区、南宫山旅游景区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推出黎坪国家森林公园、木王国家森林公园、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等生态旅游新亮点,增强景区的供给能力。继续加快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旅游线路的建设,年内建成开放延安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要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此外,结合国家节假日制度调整,我们将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围绕城市形成乡村旅游发展带,使乡村旅游成为扩大内需、拉动城市居民消费的新热点。同时,积极发展温泉旅游、冰雪旅游、体育健身旅游、自驾游、会展旅游、修学旅游等旅游休闲新亮点。

在推进公共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陕西省要统筹规划和引导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各级政府加强旅游咨询服务、旅游信息提示、旅游投诉处理、旅游紧急救援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旅游集散中心(游客中心),旅游厕所,道路标识、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旅游交通、通讯、金融、卫生等相关配套服务。加快陕西省“12301”旅游公共信息平台和陕西旅游网建设,提升公共信息服务水平。

我们还要大力推进我省创建国家公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文化旅游示范区、特色旅游名镇(村)示范试点和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工作,继续抓好传统景区的提升工作,做好旅游景区等级评定工作。

记者:在加大旅游市场宣传、促销方面,陕西今年有哪些重大举措?

董局长:面对外部旅游环境的变化,陕西始终把国内市场开发放在重要位置。我们要加大国内旅游宣传力度,大力推广针对国内游、省内游、短途游、自驾游的旅游产品。紧紧抓住“后奥运”、“世博会”旅游发展机遇和各类旅游展会等旅游发展契机,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全面启动与北京五大国际旅行社总社以及北京、江苏、河南、四川、河北、山西、新疆等省(区)达成的合作协议,通过省际联合、政企联合开拓国内旅游市场。集中精力做好华山、法门寺文化景区和郑西高速铁路开通的宣传推广。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等国内高端客源市场的媒体互动,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努力保持三大重点高端客源市场稳步增长。大力开发省内旅游市场,鼓励各市开展“本地人游本地活动”。

在巩固国内旅游市场的同时,要毫不松懈地开拓入境旅游市场。今年,陕西要重点加强对台湾、日韩、欧美旅游市场的宣传推广,联合北京、上海、桂林以及中国五大国际旅行社总社,推出一批文化旅游产品;要加大力量,集中人力、财力,利用开通台湾、新加坡航线,积极拓展台湾、新加坡市场,吸引更多的台商、外商来陕西观光投资。

同时,将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联合推介,捆绑营销”机制。在近几年实行部门联合、政企结合、内外结合以及商务、文化、文物、民航、铁路、电信与旅游联合促销的基础上,按照“政府主导,联合推介”旅游整体形象,企业主体“捆绑营销”旅游产品的原则,重点建立省、市旅游部门,拓宽推广渠道,旅游企业跟进营销的机制。采取集中采购、适度补助等优惠政策,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交易会、富有影响力的旅游形象广告片的投放、广告牌的设立以及旅行商考察和媒体采风等活动。广泛利用驻外使馆、国家旅游局驻外办事处、海外华人社团、友好城市、国际会议等海外资源为企业拓宽、延伸营销渠道。继续在机场、车站等游客密集场所设立大型旅游宣传广告,使旅游宣传品进入机场、车站、高速公路休息室以及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高档餐馆。

今年,陕西旅游要尽快确定自己的旅游宣传口号和形象标识,并通过旅游形象推广、媒体广告以及专项推介等营销方式进行全方位推广,扩大陕西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市场影响力。

不断创新促销手段,在做好旅游交易会、推介会、巡回促销、媒体宣传等传统促销方式的基础上,创新开展论坛、国际会议、名剧、名人效益等多种促销方式。策划举办“中国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节”,打造陕西主导性旅游文化节庆品牌。

记者:在区域旅游协作方面,陕西如何与省内、周边以及跨省合作建立区域旅游联合新格局?

董局长:在省内合作方面,我们要整合资源。建立以西安为中心,以咸阳、宝鸡、汉中、延安等主要旅游城市为依托,以兵马俑、华山、法门寺、壶口等核心景区为龙头,向周边城市群辐射的区域联盟,推进省内旅游大协作。在产品和线路方面,进行丰富和延长,在产业要素上找亮点、找载体、找卖点,让更多的游客在省内流动。

周边合作方面,要形成线路。继续加强同西北五省区联手打造无障碍旅游区,与河南共同推广王朝游,与内蒙共同推广大漠风情游,与山西共同推广黄河文化游,与湖北共同推广华山―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游,与四川共同推广三国文化游。

在跨省合作方面,要与各省形成市场互动格局。陕西将遵循“市场开放、信息共享、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合作原则,以产品为纽带,以地缘为载体,在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大力推进与省外旅游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京、沪、桂、广、陕合作区,鄂、渝、川、陕合作区,晋、豫、陕合作区,丝绸之路合作区,蒙、晋、陕合作区,红色旅游合作区,古都之旅合作区七大旅游合作区。全面落实已签订的合作协议,在联合开发、联合促销上出实招、见实效。

记者:在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监管方面,陕西旅游如何壮大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维护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董局长:2009年陕西旅游业要加强依法行政和全行业法制建设工作,进一步转变职能,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各旅游经营服务单位要加强“五・五普法”,进一步贯彻落实《陕西旅游管理条例》和其他法规。

在旅游市场监管方面,要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继续加强各级质监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旅游市场监管和黄金周联合执法检查工作,积极处理旅游投诉,切实维护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实施质量提升计划,做大做强旅游企业。要全面实施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抓好各项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体系,提高旅游企业服务质量,提高旅游企业自律水平,提高国民旅游素质,全面提升旅游全行业服务质量。

在旅游饭店管理方面,陕西要加快引进国际知名饭店管理品牌,大力培育本省饭店管理品牌,支持饭店改造升星。引导饭店加强文化建设,培育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主题酒店、连锁酒店和度假酒店。

积极鼓励旅行社做大做强。积极引导大旅行社向集团化、中型旅行社向专业化、小型旅行社向网络化方向发展。积极贯彻新颁布的《旅行社条例》,落实导游员薪酬管理制度。

全省4A级以上景区要加大对旅游服务的投入,带头推行景区数字化建设,加强旅游安全设施建设,率先达到国内一流景区管理服务水平,提升景区的文化含量、科技含量和娱乐含量。

记者:面对丝绸之路申遗以及丝绸之路入选国家旅游线路等机遇,陕西如何做大做强丝绸之路旅游?

董局长:近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中国国家旅游线路初步方案》征求意见稿,初步拟定首批12条国家旅游线路,以此作为国家旅游总体形象的有力支撑,丝绸之路成为首批12条国家旅游线路之一。从目前公布的国家旅游线路介绍看,丝绸之路上的主要景点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保存释迦牟尼佛骨的法门寺、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长城嘉峪关和汉代烽燧遗址、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丝路重镇高昌故城遗址。

第4篇:旅游景区推广策划范文

今年,__县旅游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主攻“三区”建设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旅游景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举全局之力扎实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坚持走旅游招商引资发展道路,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模式,强化旅游行业职能管理,加强旅游团队作风建设,努力打造__魅力文化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县旅游业逆势飘红,共接待游客人数为79.7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50340.8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52%和11.25%。全县旅游经济实现稳定、有序发展。

下面,我向大会主要报告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旅游招商引资、旅游宣传营销和景区建设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谋划。

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旅游景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扎实有序推进旅游特色景区建设。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招商,提出__旅游必须把握生态、围屋、温泉、人文”特色,坚持走旅游招商引资发展的道路,打造__魅力文化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坚持“千年古县,最美小城”的形象定位,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模式。

(一)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景点景区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旅游接待能力水平低,旅游产品开发配套服务滞后;

(二)旅游景区建设历史遗留问题多,龙头景区车八岭、总甫温泉签约时间长,开发效果差,开发商存在观望思想,实质性旅游投资不到位。同时项目方规划随意性大,控制性详规编制滞后;

(三)部分职能部门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差,存在办事推诿扯皮现象,缺乏担当和创新精神;

(四)旅游项目用地规划严重制约旅游项目引进开发建设,旅游征地青苗补偿房屋拆迁阻力越来越大,阻工闹访事件时有发生;

(五)旅游团队配备偏弱,县委县政府提出主攻“三区”建设,我局在编干部职工6人,人力物力财力不足严重制约旅游景区建设的跟踪协调服务工作。

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树立用谋划改变__旅游的总体理念,引进战略投资者突破发展瓶颈,推进旅游景区建设飞跃发展。

(一)抓重点项目服务。__年旅游重点项目主要有车八岭旅游开发、深渡水生态瑶族乡旅游、农家乐休闲旅游三大项目。我局将在原有专人跟踪服务的基础上,俯下身子务实工作对三大项目建设现状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拟定工作计划和倒逼时间表,确保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项目投资入库和建设投资到位;同时对项目存在问题制定协调办法和对策,对症下药为项目方排忧解难,保证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二)谋招商引资成效。旅游招商遍地开花,有的放弃,重点围绕棕榈园林、香港茂名商会、广东商会、江门江苏商会,推出中古坑、刘张家山、阿公岩、东湖坪项目,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跟踪服务好客商,确保2-3个项目正式签约落地。

第5篇:旅游景区推广策划范文

通常造成销售上的淡季有许多原因,有消费意识、商家购货意识、企业投入传播意识、销售目标意识、传统观念意识等,所以客观的造就了对市场的另一种思考,淡季销售如何面对?

海尔张瑞敏曾说过“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淡季的思想”。在旅游行业也是一样,旅游企业淡季销售往往是企业进行调整的时期,也就是企业进行储备力量的时期,比如,产品调整、人员调整、制度创新、管理培训等,这样一来,旺季时常出现拥挤与徘徊现象,而淡季则比较空虚,市场的投入也较平淡,造成的错觉就是淡季销售的无力,与投入与产出难成正比,企业也不愿意在淡季进行集中力量操作市场。

到底淡季如何来进行市场操作,这就需要了解淡季形成的现实背景,然后才能够对症下药,通过对规律的剖析,进行淡季销售的策划与销售工作。

通常旅游淡季有许多原因,有消费者意识、企业本身意识、企业投入传播意识、销售目标意识、传统观念意识等。

旅游淡季:“淡”在什么地方?

商业市场有“金九银十”之说,服装市场有“换季抢钱”的热潮,三个黄金周更是旅游业每年争金夺银的佳期。

但是,随着天气转冷,旅游淡季已然来临。从十一月起国内不少景点门票和酒店都开始执行淡季价格。故宫从票价由旺季的60元降为淡季的40元,颐和园的票价也由30元降为20元,九寨沟门票由220元降至80元。敦煌也推出了十分诱人的优惠套餐景区的门票全部实行10元门票的优惠……

可是,降价优惠总归是一个执行了很多年的旧有方式。怎样从旅游淡季中突围而出,是目前困扰各地景区景点,甚至是餐饮、娱乐、购物等相关行业的最大问题。

通常旅游淡季有许多原因,有消费者意识、企业本身意识、企业投入传播意识、销售目标意识、传统观念意识等。

消费心理淡

在一般市场的基础上,是消费在左右市场,而不是市场在左右消费,这样的结果就是暴露了市场的脆弱,商家无法根据自己的产品制造市场机会,而是要等到季节的到来,这一点尤其是旅游业更加突出。在我们国家休假日是计划式的,全国人民都赶在三大黄金周出行,也难怪要有淡季了,平常都很忙没时间嘛!

从营销策划的角度看,要启动消费心理,就必须把消费心理的关键环节打破,那就是消费力度的强化刺激,把产品的所需与正常的消费观念结合起来,比如黄金周之后,旅游业会出现一个淡季,就需要启动游客的消费热情,变消费心理障碍,让其在节后或节前旅游…… br>

流通意识淡

一般情况下旅游企业迎合的是消费旺季,所以在传统的基础上没有进行产品的周转,而直接影响到了厂家对市场的判断,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就打算在消费旺季狠宰猛捞够了,淡季就偃旗息鼓休息。

而大部分旅游景点迫于淡季的原因,对流通的管理与研究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没有与上层的旅行社一起来转动产品与市场,无论从促销角度或者推广角度,都显得不够。

传播意识淡

在传播意识上,销售淡季的传播呈现出广告力度传播淡也比较明显,无论是采用何种销售模式,在这个时候,好像没有几家旅游企业愿意拿出更多的资金来促销,而是相对处于一个稳定的时期,而这个时期的推广力度不足也是淡季延续的原因之一,市场消费的火种烧的不旺,而导致市场诱惑力下降,直接来说是对消费刺激的不足,也是对消费推动不够强化的表现,在这个基础上,要想转化对传播的意识改变,是需要承认市场,是可以通过媒体传播来改变的,而不是不变的。

要改变传播意识淡的局面,需要花较大的力气来营造传播的意识氛围,从而来转化淡季推广薄弱的局面。

定位意识淡

从淡季销售的现象来看,旅游企业抓住游客消费的定位意识仍然比较淡薄,结合对销售的目标需要改变传统意识,也就是目标销售的针对性不够强,往往采取的是大面积办法,有些甚至是没有目标的促销,专项促销与季节促销往往比较浅薄,造成目标消费者流动于可买可不买的心理状态,而非主流的消费形式,这样一来,造成的消费浪费是淡季策划不力的主要原因,也是对消费目标形不成一种气候,从而出现淡季的客观原因。

传统观念淡

由于旅游企业对于各种传统形态的不改变,很难深入了解消费的各种意识形态,这样的结果是对消费现象的一种破坏,也就无法转变淡季的格局,因此,转变旅游企业内部格局是需要领导市场的最基础部分,而这样的深入必定需要专业人士的深入调查与科研,现在流行让市场营销人员附带做市场调研工作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重点就是要强化市场部门的优化,从各种角度看,目前我们的旅游企业缺少市场研究与判断,靠一把手或者几个主要市场人员在做市场分析,因此,谈不上专业,也谈不上有新的创造,造成观念上无法进取。

销售淡季,有些是市场本身造成的,比如我国现今的休假方式,三大黄金周人们扎堆消费反而造成淡季的消费潜力不够,有些是旅游企业自己造成的,计划与创新不够,而有些是心态造成的,认为游客在淡季绝对不愿意消费,沉积下来的变成一种习惯,所以淡季与旺季的根本区别在于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达到自己的销售目标。

旅游淡季不能只是降价 袁连光

秋去冬来,南方旅游逐渐进入了淡季,旅游景区、航空、酒店、旅行社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招徕客人,旅游市场硝烟四起。如何让淡季旅游不清淡,如何让淡季旅游旺起来,成为旅游各行业关注的共同话题。

就旅游而言,旅游的主体是游客,旅游媒介主要是航空公司、旅行社以及其它旅游交通,旅游的客体是旅途中的风景、旅游景区、酒店等,旅游主体――旅游媒介――旅游客体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旅游产业链。进入旅游淡季,旅游主体规模下降,旅游媒介、旅游客体的服务接待能力过剩现象明显。而要解决服务接待过剩问题,首先得从旅游淡季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缺少休假.由于十一黄金周过后,人们普遍忙于年终的工作,为完成年终任务加班更成为家常便饭,而旅游过后必定需要一定时间的恢复,周末出游的人也相应减少。

气候变冷冬季来了,似乎人们都进入冬眠状态,而老年人最为明显。老年人是当前团队旅游的主力军,在上海旅游市场中,老年游占领了60%以上的市场,而老年人出于身体健康考虑,冬季出游相应减少,使旅游市场缺少了一股强大的主力军。

缺少卖点.南方的景区景点多以山水旅游为主,进入冬季后,山水旅游的吸引力降低,山水旅游黯然失色。航空公司、旅行社、景区、酒店虽纷纷采取降价措施,但 是由于旅游产品缺少亮点,低价对旅游的拉动作用非常有限。

上述三条是形成旅游淡季的主要成因。如何使淡季旅游不清淡,如何让淡季旅游旺起来,本文将通过笔者的观察,重点分析酒店、旅游景区和旅行社三部分。

酒店:特色打包+低价促销

酒店可以分为经济型酒店和商务型酒店两种类型,其针对的客户人群有所差异,同时在旅游淡季采取的策略也有所不同。就旅游而言,经济型酒店主要针对的是普通的旅游人群,同时旅行社是他们的重要客源组织来源,商务型酒店主要是针对商务、政务人群,客源相对稳定。

低价促销-低价促销是酒店在旅游淡季普遍采取的策略。商务型酒店的客源相对比较稳定,虽然旅游淡季对其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有限,一般在淡季的时候会采取会员住房馈赠、宴请等。而经济型酒店,普遍依托旅游人群,在旅游淡季旅游人群减少,各家一般采取低价结合特色餐饮等措施吸引旅游人群。

打包促销:在旅游淡季,低价促销是景区、酒店以及航空公司较常用的市场营销策略,但单独一个景区、酒店或者航空公司的低价促销对于一般游客的吸引力不大,而且拉动需求能力有限,同时独立营销的费用较高。在长线旅游中,景区、酒店、航空公司共同联合,以旅游景区为卖点,以高品质的酒店服务和低价的机票为驱动,吸引主要旅游集散地的游客,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各大城市。

旅游景区:资源整合+亮点营销

旅游景区在淡季时,为使淡季旅游不清淡,需要重点加强两方面内容-一是要加强练内功,二是要加强外包装。所谓“练内功”就是旅游景区提高整体的实力,由于旅游旺季时工作过于忙碌,培训学习的时间较少,进入旅游淡季,工作闲暇时间增多,景区需要有效的利用闲暇时间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总结工作经验,弥补工作中的不足,提高景区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服务质量,使景区保持良好的士气。所谓“外包装”就是景区要结合季节特点充分挖掘自身的特色,增强景区的卖点,提高景区的吸引力,同时有效结合周边旅游资源,通过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景区的发展。

资源整合营销-在南方山水旅游变淡时,温泉旅游成为了一大热点,南京汤山温泉,宁海温泉,武义唐风温泉等都是苏浙沪游客的热门首选。上海作为旅游集散地,是各个旅游景区争夺市场的热点,从上海出发一般由沪宁高速通往宁海温泉,由沪杭高速通往武义温泉,沿线景区纷纷在线路的营销推广中,将自身串接到线路中,从而增加了游客量。由于长三角旅游资源雷同性较大,依托区位优势,景区将自身作为陪村,整合周边旅游热点资源,也不失为淡季旅游的一大策略。

旅游亮点挖掘,深度营销.冬季湿地湖泊旅游进入了淡季,但千岛湖的旅游却是依然火爆。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千岛湖常年重点开展商务旅游、会务旅游,而商务旅游、会务旅游并不会随着季节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因此千岛湖能够保持稳定的游客量,带动千岛湖稳步的发展。近来,沙家浜旅游成为沪上旅游的热点,以红色旅游为卖点,通过巴士移动电视宣传上海老红军重访沙家浜事件,引起社会的关注。由于旅游淡季各旅游景区景点宣传力度减弱,因此能够达到有效的传播。

旅游推介会、旅行社是当前一般景区客源组织的主要来源,也是旅游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在旅游淡季,政府的旅游推介会轮番上阵,旅游景区也趁此机会邀请各家旅行社踩线,顺势推销旅游景区。通过旅游线路的设计,与其它的景区景点有效结合,在来年的旅行社旅游线路营销中,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

旅行社:创新思路+合作经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旅行社在近几年数量增长迅速,旅游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在旅游淡季来临时,部分小旅行社采取暂停营业的办法,而另一部分旅行社则采取其它措施,多渠道提高旅行社的经营收益。

合作经营:冬季沪上温泉旅游、冰雪旅游成为热点,由于众多的旅行社共同推出这些相同的线路,旅行社通过合作拼团的形式,组成团队出行,以散客价收取费用以团队价出行,赚取相当丰厚的利润。这一合作方式虽在其它季节也存在,但由于冬季旅游热线较少,旅行社推出的热线大都雷同,因此旅行社之间的合作更为紧密。

会奖旅游:到了旅游淡季,会奖旅游是旅行社争夺的热点。这一季节公司以及行业年会增多,一般公司都会在年底前组织一次奖励旅游,但由于僧多粥少,旅行社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会奖旅游一般都不喜欢走常规旅游线路,对于旅游服务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也是对旅行社的线路活动策划能力的考验。旅行社也要积极参与各类培训,提升旅游线路和活动策划的水平。

踩线摸查:各地在上海的旅游推介会热火朝天的举行着,旅行社也纷纷组团前往踩线,进行实地的摸底考察、观察服务质量、景点特色、研究线路为来年的旅游营销推广做准备。同时,旅行社也会接收到大量新景区景点的传真邮寄资料,为了给旅游者提供不一样的线路,旅行社会根据他们的要求尝试着结合其它景区景点,同时在推出这一线路时进行实地的踩线摸底,使行程安排万无一失。

无论是景区、旅行社还是酒店、航空公司,旅客都是上帝,只有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根据季节的变化不断地出新出奇,才能够拉动旅游需求,推动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

如何让旅游淡季不淡――以活动营销带动旅游淡季市场

张稳柱

随着冬季来临,大部分旅游目的地进入了传统意义上的淡季,如何激活冬季旅游市场,以缓解旅游经济运行中长期存在的季节性不均衡难题,以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旅游淡季的形成

形成旅游淡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受地理、气候、资源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但也不排除长期固有的观念、旅游引导等方面的因素。在一年中,随着季节的变化,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省份)都会明显的划分咸淡旺季,一般以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份为所谓的“旅游淡季”,每年4至10月为所谓的“旅游旺季”。每个旅游目的地的淡旺季的日期可能有所偏移,具体淡旺季的比例也有所差别,但淡旺季的分界都是很明显的。由于各地旅游产品仍然以观光型为主,结构单一,加上人们老观念及宣传导向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旅游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大量旅游目的地主要依靠某一种受季节性变化影响很大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而没有其他可以补缺的旅游产品,那么这一旅游地在通常的旅游淡季中,就会出现大量旅游设施闲置,部分酒店赔本经营,大多数景点“门可罗雀”,大量的旅行社进入歇业状态。这样造成的多重影响是极不利于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的稳定,旅游产业数量的提升和旅游产业规 模的壮大。

活动营销让旅游淡季不淡

针对以上分析,其中有些原因对旅游淡季的影响是无法克服的,如气候条件,但是像诸如观念的影响、产品单一、宣传的导向、缺乏创新性营销等通过独特的策划是完全可以弥补的。

由于各地旅游产品大都以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为依托,开发的产品大多还是以观光类为主的粗放型,产品单一,结构不合理,缺乏吸引旅游的兴奋点,造成了旅游淡季的形成,那么在旅游淡季,旅游地就应该创造刺激旅游者前来旅游的兴奋剂,而创造这些兴奋剂,就要对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风俗习惯进行科学分析,然后策划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结构合理。品种多样的旅游产品,其中借助活动营销不乏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如山西省晋中市2006年元月份的社火节民俗活动就吸引来京津的大批游客。逛榆次老城,游常家庄园使这个旅游淡季“旺”了起来。2007年1月,山西省旅游局在太原九龙国际滑雪场举办的“‘奥运北京,大运山西’暨山西冬季旅游启动仪式”是为2006年11月“小店冰雪艺术节”的助力,使得山西太原在淡季冰雪旅游成为时尚,冬季旅游火热起来。四川的冬季旅游起步较早,“中国南国冰雪节”经过数年努力,已成为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冬游品牌,2006年12月,以四川世界遗产景区为核心的“四川遗产之旅”联盟,在京隆重推出“百万打造四川冬游黄金品牌”促销活动,使得四川成为我国冬季旅游市场中活跃的一员:今年冬季来旅游的客人比往年多,主要原因是自治区旅游部门亮出了“冬游,享受阳光”的旅游口号,打破了游客对“冬天寒冷,不易进藏”的认识:重庆首届三峡红叶节的举办,通过对红叶旅游的打造,把冬季三峡旅游由淡季变为旺季,香港的“缤纷冬日节”更是年年为香港赚来钵溢盆满。

旅游淡季营销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和成功案例借鉴,要想使淡季旅游不淡,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1、应针对淡季开发出有吸引力的新的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同时要在活动营销上下功夫,以丰富产品内容。造成吸引游客的兴奋剂。“发个短信就能获得免费游览景区的机会,幸运游客还能终身免费游览山东省境内120多家景区”――最近,山东省旅游局、山东省旅游信息中心发动全省120多家旅游景区参与的“八十天环游山东”活动是山东省应对旅游淡季的首次大规模互动活动。

2、进行科学的旅游宣传促销。在旅游淡季,旅游目的地要改变过去那种“等客上门”的做法。要自己走出去,把客人请进来。要加大对营销宣传的资金投入,同时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要根据目标市场,采取科学的宣传营销策略。针对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山西省旅游部门在京津的“奥运北京,大运山西”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就有很好的针对性和目标性,效果明显。

3、要转变观念,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策略,要改变那种一到所谓的旅游淡季,就认为旅游者暂时不来了,促销活动不做了。宣传力度减少了的被动做法,要积极开拓思路,改变经营观念,牢固树立“销售无淡季”的意识,要加强沟通,建立合作机制,同时采取一些打折、买赠,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营销手段,最终实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目标。

以游击的方式营销旅游淡季

胡 森

文章的开始,给您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预算只有6D0元,您将如何策划一个充满创意的淡季营销活动呢?答案是没有固定的。

近日重温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发现:游击作战智慧对旅游经理人有莫大的借鉴意义。笔者在此提出游击营销概念的初衷是为缺乏经费的中小景区提出一条与大集团对抗的方法,教它们如何用很少的钱达到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营销目的。

游击营销的特征――注重与消费者建立个性化的联系、互动性的传播途径、强调体验、营销费用低,游击营销的灵魂――利用非常规的营销手段达到目的。我们旅游企业的营销人员面对淡旺季交替,心中暗想如何提高旅游客流量呢?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总结的几条实际操作办法,仅供参考。

以价格杠杆的方式

我国尚不发达的经济现状决定了绝大多数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发个短信就能获得免费游览景区的机会,幸运游客还能终生免费游览山东境内120多家景区”――山东省旅游局、山东省旅游信息中心发动全省120多家景区参与的“八十天环游山东”活动正式启动。这是山东省应对旅游市场淡季的首次大规模活动。对游客来说,很多想去黄山旅游又犹豫不决的人,多半是对电视画面上满山黑压压的人头给吓坏了,而这种情况在淡季几乎不会发生,所以现在去黄山是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地面尚处深秋,山上已经进入冬季,可以看到著名的黄山雪景了,巍峨山势因为银妆素裹而更显壮观,似雪非雪似霜非霜的雾凇奇观又给山色增添了许多精致。走累了,去泡个黄山温泉,更能给冬日带来暖意。

黄山的旺季门票价格是202元,12月开始一下跳水到122元,原先65元的索道票价也狂跌了30元。九寨沟的淡季门票是170元,比原价足足便宜了140元,住宿价格大概为原价的4-5折。现在去,预算可以大大节省,何乐而不为呢?

创新项目策划的方式  利用淡季,搞好旅游经营项目策划和旅游产品开发。湖北恩施的腾龙洞,为克服高大空洞的缺点,在洞内设计了两个大型节目,一是激光秀,二是民俗歌舞《夷水丽川》。激光秀的内容有待改进,《夷水丽川》是相当不错的。广东的封开梦多奇溶洞,利用游路曲折多变的特点,设计了多个梦境歌舞场景.阿拉伯歌舞、日本艺伎、海底美人鱼、阿里巴巴藏宝、少数民族大型狂欢等等,让人感觉就象做了很多断断续续的梦,游客的口碑也很好。

每年“五一”黄金周过后,三亚的旅游接待情况就开始迅速下滑。6月和9月被三亚旅游界认为是“最难熬”的月份,期间,三亚酒店业受到的影响最大,一些五星级酒店的平均入住率下滑四五成。当国内许多旅游城市因暑期而进入旅游旺季时,三亚旅游界却在思索如何改变淡季的营销颓势。2007年,三亚终于打出一个响亮的牌子――清凉一夏,三亚度假。中国最南方的城市,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

让消费者从一个心目中固有的“热带鱼”印象,改变为清凉都市的形象,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事件营销的方式

英国知名的康宁广告(Cunning),2003年底想出一个全新的广告媒体――额头广告。康宁公司租下一群大学生的额头,把广告画在学生的额头上。这些学生在一个星期内,每天至少要花3小时出现在公共场所。这种广告方式一出现,吸引了从《泰晤士报》到《每日镜报》等几乎所有英国媒体的关注,甚至吸引了《华尔街日报》以头条加以报道,而这种广告的价格,一 星期只要90英镑。

笔者参加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白云山景区提交的08年策划案很有异曲同工之妙-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在景区200多米长的瀑布上创造世界吉尼斯纪录――中国最长的婚纱:其二,在闹市区我们招聘了20名身着绿军衣,手持红宝书的“活人雕塑”上书“黄金周哪里去,白云山最美丽”,从而引起话题和媒体的关注。

在销售淡季中,某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可能导致销售由“淡”转“旺”。如俄罗斯总统普京造访少林寺之时,原本不算什么旅游旺季,但是由于他的到来,不仅提高了少林寺的人流量,更是提升了少林寺品牌。

今年11月18日,张家界天门山邀请法国“蜘蛛人”阿兰・罗伯特攀天门洞。当日上午11时40分许,距离“蜘蛛人”挑战天门洞还有一个多小时,洞底已聚集了上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以及游客。法国“蜘蛛人”阿兰・罗伯特在经过近1个小时的无保护徒手攀登,成功登上左侧高度约200米的岩壁,顺利完成挑战计划,用激情、勇气、技巧上演了一场精彩的绝壁芭蕾。处于淡季的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比以往热闹多了。“走,去看‘蜘蛛人’爬天门洞。”这成了人们口中的热频语句。蜘蛛人的案例让我们认识到在旅游淡季中消费者仍存在需求,景区只有寻找并抓住需求,经过科学的营销策略来引导它,才能够最终实现在淡季提升销售业绩的愿望。

比如旅游景区或旅游局想要寻找一位明星担任代言人,不如通过各种渠道――如各大慈善机构、媒体记者、经纪公司等,将专门设计的数十款风格独特的、以保护自然环境为主题的T恤衫(加印景区的名字),送给尽量多的一线明星,他们经常穿着T恤出现在公众场合,接受记者拍照,进而推广了景区品牌。

在淡季中,事件营销运用之妙在于“余震效应”。笔者所在的公司为郑州一家旅游企业策划了全国首届高跟鞋跑步大赛:始于十一,办于光棍节,收于感恩节。前后长达两个多月,和市民狠狠地互动了一把。客户隐性广告收入经初步估算,也有50万以上,但实际花费不到2万。

激励业务员的方式

通过与旅行社的沟通和种种促销手段来吸引其进行淡季销售。宣扬在淡季发团的价格优势、返利政策、利润空间,并可以通过各种奖励手段刺激旅行社发团到景区。

其实,淡季营销有利于景区的营销效果。常规的旅游景区都选择在旺季展开大型宣传营销,而在淡季采取全面紧缩的营销战略。消费者面对各种众多而繁杂的宣传营销可能会产生犹豫的心理,不利于消费决策的做出。对于那些不具备资源和区位优势的景区,旺季实行营销很容易受到强势景区营销的影响而遭受“忽略效应”,造成营销效果甚微。选择在淡季营销,可以避开营销的竞争,产生良好的效果。

我们要给景区营销部的各区经理在淡季营销的问题上统一思想,虽然业务的骤减往往使众多的业务员甚至片区经理缺乏工作热情,产生懒惰心理,没有精种去开拓市场。但是景区若想在淡季提升业绩,必须加大对业务人员的激励,刺激其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淡季选择激励业务人员,不仅可以提升销售业绩,还可以寻找到新客户,同时拉住业务员的心,可谓“一石三鸟”。

降低费用的方式

销售淡季业绩会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当景区通过各种营销手段的努力之后发现对客流量的提升不成正比,这时就应该考虑”降低费用=增加收入”这一等式了。费用的降低主要来源于景区淡季营销费用的降低。营销费用主要由业务招待费、公关费、差旅费、办公费等基本运营费用和营销推广费等构成。由于国人对所谓感情营销的推崇,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居高不下的营销费用一直令企业叫苦不迭。对此,景区在销售淡季应加强对营销费用的控制,减少耗费。建议景区营销部员工都建一个景区的博客或者播客,这样可以在网络上推广风景、动态、信息、图片等。

(1)加强对业务员监管。

(2)制定出合理的营销费用比例,并将营销成本控制在这个比例之下:

(3)建立健全营销费用监审机制,如将票据报销冲抵和票据凭证背后依据相结合,如对景区营销推广费用的报销,必须要求提供第三方监控证明及效果反馈资料,

(4)加强对各目标市场营销推广活动的巡查及控制。

针对文章开始的问题,笔者的方案是如果只有600元的预算,我们建议景区买下两百张彩票,将它们寄给送客量比较大的旅行社并附上一张总经理亲笔签名的信,内容是”这张彩票或许能帮你们成为百万富翁,但是销售×××景区(线路)成为百万富翁的可能性更大”。诙谐的活动寓意将成为经销商们全年津津乐道的话题。

创造力,在这次花费不多却极大地抓住了客户注意力的营销活动中,是惟一的法宝和利器,也是游击营销成功最为关键的因素。嘿!如果你想在旅游淡季投入些什么的话,可以,不过你不一定非要投入资金,你最根本的投入应该是时间、精力和想象力。希望能给各位业界同仁些许思考。

旅游淡季营销六大注意事项

越是旅游淡季,销售营销的思路与步伐更加需要谨慎。一方面可以为旅游旺季打下基础,另一个方面将为自主销售奠定力量,而非盲目跟随策略,在众多的旅游市场战术、战略里面,跳出来,形成一种淡季优势,将成为利润增长的重大关键点。

直接促销:旅游促销要讲究效率成为目前促销工作的重点。如何达到应有的效果,关键是要直接,无论活动促销、奖励促销、优惠促销、动态促销、情景促销等。均需要直接做好促销者与消费者面对面的需求.直接促销的优势是淡季在一线销售的重要手段,也是在较短时间里面进行转化消费者的最好注解。

优势互补:旅游旺季销售的众多促销条件与销售资源是对淡季销售的有力促进,优势互补强调的是处理多余。简化程序,感动客户。建设一条快速的销售通道,比如会员制老带新的促销、多带少的促销、近带远的促销等,连动销售,成长淡季销售的各项功能。

突出传播:旅游淡季销售需要有针对性的传播.包括各项广告与推广活动,要建立在淡季销售特点的基础上。传播要落地,要与销售模式与促销方式结合起来,针对性与应用性要强,传播的过程要简短,品牌与文化传播可以少些。功效与利益传播可以放大些,因此,传播的重点要放在一线。

选择重点:选择重点是旅游淡季销售的重要环节,重要表达的意思是对重要的消费者、重要的传播途径、重要的促销方式、重要的商业渠道、重要的销售区域,重要的销售活动、重要的推广模式、重要的销售人员等等,越是淡季,越需要改变传统,打破传统。因此。重点的选择是非常有必要的。

链接环境:销售环境的链接非常重要,任何一种销售无论是什么季节,均需要有连动的基础,这样才能够造成一定的销售势头,保持一定的销售面貌,形成淡季销售的现象也是有传播性的,所以打破旅游淡季销售也需要有传播的功能,这样的淡季销售才有意义。

第6篇:旅游景区推广策划范文

记者:据记者了解,2011年是江西旅游业大丰收的一年,全省旅游接待人数达1.6亿人次,同比增长47.8%,增幅位居全国首位;旅游总收入1106亿元,同比增长35.15%,增幅居全国第4位,江西正式迈入了旅游千亿元俱乐部。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您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王局长:2011年,我省旅游行业扩大开放,锐意创新,加大旅游宣传推广力度,有效拓展客源市场,

“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旅游市场繁荣有序,旅游产业发展红火,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其重要的因素是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了浓厚的氛围。

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高位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苏荣书记两次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勉励我们“事在人为、业在人创”,这对全省旅游行业是巨大的鼓舞和激励。鹿心社省长批示:“我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潜力大,赞成从更高层次上谋划推动,将旅游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朱虹副省长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炼确定了“江西风景独好”旅游主题口号,协调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央视网等主流媒体加大江西旅游宣传,并亲自带队赴国内外推介江西旅游,对江西旅游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精力。

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势推动下,全省以大开放的视角引导,以大联合的行动促进,以大手笔的举措拉动,不断调动全省上下多方面的积极性,从而营造了发展大旅游、培育大支柱、形成大产业的良好氛围。

记者:江西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发展势头强劲,江西省还提出了“建设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产业大省”的发展战略,那么当前江西旅游业发展格局到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王局长: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并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打造。各部门各领域密切配合,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旅游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和创新举措。政府大力推动、各方积极参与、全社会大办旅游的格局基本形成。旅游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这个方面:

红色旅游发展强劲。我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推出一系列红色培训拓展项目,寓教于游,寓教于乐,深受游客喜爱,成为红色旅游和老区经济的有效增长点,也促进了老区整体形象的提升。2011年,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5560万人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4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5%和34.5%;完成红色旅游一期规划项目18个,总投资超过5亿元,红色旅游重点景区环境、配套基础设施等条件得到改善。

温泉旅游脱颖而出。各地加快推进温泉旅游项目建设,新开工建设投资额在亿元以上的项目16个,其中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6个。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在建温泉旅游项目35个,总投资213.2亿元。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国家旅游局批准在婺源设立国家级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我省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实施乡村旅游品质提升计划,积极推进A级乡村旅游点创建工作。同时,积极推进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创建,吉安市青原区漠陂村和九江市庐山区海会镇获评第二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截至目前,江西已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5个,各类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点)600余处,休闲农庄630多家,创评了9个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村)等。

生态旅游快速推进。推进了鄱阳湖生态旅游区建设,编制完成了鄱阳湖生态旅游区规划。启动了生态旅游示范工程建设,创建了一批生态旅游示范设施。靖安县宝峰镇毗炉村被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区试点单位。

休闲旅游、自助旅游、商务旅游渐成气候。我省旅游正从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等多种旅游形态转变,旅游消费水平逐步提高,自助旅游成为我省各地旅游接待的重要组成部分。萍乡武功山景区被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评为“全国风景名胜区自驾游示范基地”。

记者:目前江西省旅游业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将如何面对并克服?

王局长: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不得不客观地面对旅游业发展的不足,面对这些现状,我认为必须牢固树立“三种意识”:

要树立危机意识。目前全省旅游发展形势很好,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旅游产业发展规模与全省丰富的资源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全省有品牌影响力、有产业规模优势的旅游产品和精品景区较少。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我省旅游产品品质不高,景区综合配套功能较弱,策划创新不够,投入不足。全省旅游文化项目严重缺乏,符合游客需求、创意新颖、市场畅销的产品稀缺,影响了旅游产品的魅力和丰富性,导致旅游产业链不健全,总体效益体现不出来。我省旅游品牌的影响力仍然不大,市场辐射半径较小,中远程市场游客少。同时,各类旅游专业人才匮乏,与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要树立机遇意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旅游产业有了很好的基础和规模,积蓄了发展的力量,我省旅游发展进入了历史机遇期。任何经济发展都有其周期性规律,如我们能在新周期的节点上把握机遇,脱颖而出,就可能实现新的突破。同时,随着国家关于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促消费宏观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长,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总体目标,极大地为我们拓展了发展的空间。

要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是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原生动力。如果因循守旧,步人后尘,简单地模仿抄袭,缺乏个性,起点不高,很容易陷入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和恶性竞争的泥潭。全省旅游资源丰富,大量旅游资源亟待开发,各地发展旅游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我们一定要注重突出资源特色,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找准市场定位,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靠策划创意来凸显优势,求新出奇,才能取得佳绩,才能可持续发展。

记者:“江西风景独好”的旅游品牌已逐唱响全国,接下来江西旅游品牌的推广将如何继续占领宣传高地?

王局长:“江西风景独好”这一旅游宣传口号推出后,我省策划了一系列宣传营销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这一旅游品牌迅速唱响大江南北,为江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推动力。今年,我们还将采取一系列的宣传举措,以提升这一旅游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继续加大“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广告片央视投放力度。2012年我们将集中全省力量,加大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投

放,鼓励和支持积极性高、有条件的设区市、重点景区扩大在央视的宣传力度。同时,要相对集中资金、集中区域、集中时段在各类媒体上加大对“江西风景独好”品牌形象的持续宣传推广,进一步扩大江西旅游影响力。

举办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争取国家旅游局支持,集中力量举办一次高规格、高水平的世界旅行商大会,广邀境内外大旅行商参加,以扩大江西旅游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

积极开展国内市场营销活动。省旅游局组织整合全省旅游宣传资源,实施“点对点”客源市场营销,按照“营销主题化、市场区域化、覆盖网格化、推广集约化、形象最优化”的原则,整合媒体、旅行社和游客输送渠道,统一政策,统一品牌,统一形式,联合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做大旅游市场。

持续加大境外市场开发力度。以各种中外交流活动为平台,举办以“江西风景独好”为主题的旅游推介活动,将其培育成我省入境游新的增长点。

继续拓展新媒体营销。启动“江西智慧旅游”工程,打造江西智慧旅游网,与淘宝网合作推广销售江西旅游产品。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强化旅游景区、城市和旅游企业移动互联网的应用。

记者:您在2012年江西省旅游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那么,未来江西将如何实现旅游业新跨越,有哪些目标规划和战略部署?

第7篇:旅游景区推广策划范文

一、我国滨海旅游发展现状

我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可管辖海域,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6500多个大小岛屿,海洋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经过多年来的开发建设,我国滨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各异的旅游区,包括A级以上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洋自然保护区等。这些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带来了我国滨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1.接待游客总量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国大陆滨海旅游接待的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0年—2012年,沿海城市接待的入境游客从4311.6767万人次增加到4548.9008万人次,年均增长2.75%;2009年—2011年,沿海城市接待的国内游客从91807万人次增加到135467万人次,年均增长23.8%。2011年,沿海城市接待的游客总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各沿海地区接待游客数量不均衡,其中,浙江省接待游客总量最多,广东省接待入境游客最多,浙江省接待国内游客最多。

2.滨海旅游业增加值持续增加2010年—2012年,沿海城市的入境旅游收入从2526576万美元增加到2908256万美元,年均增长7.55%;滨海旅游业增加值由5303.1亿元增加到6931.8亿元,年均增长15.35%[1]。滨海旅游不仅是我国海洋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沿海地区都将滨海旅游业作为重要的产业。

3.滨海旅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接待能力逐渐提高旅行社、旅游饭店是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的旅行社、旅游饭店得到了长足发展,为滨海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旅行社数量不断增加随着滨海地区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旅行社特别是国内旅行社的数量增加很快,打破了原来国旅、中旅、青旅三大旅行社的垄断经营局面。2012年沿海地区共有旅行社12773家,实现营业收入1926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26.12%、89.95%。从沿海省(直辖市、自治区)旅行社总量地区分布来看,2012年,江苏省旅行社数量最多,占沿海地区的15.63%。(2)旅游饭店规模稳步增长旅游饭店是发展旅游产业的主要基础设施,其数量规模和服务水平是衡量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2012年,沿海地区共有星级饭店5309家,客房数754199间,床位数1356182张,客房平均出租率57.77%,实现营业收入1356.24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1.28%、3.29%、9.83%、-4.4%、9.58%[2,3]。从沿海省(直辖市、自治区)星级饭店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山东省、浙江省占有绝对优势。2012年,广东省拥有星级饭店927家,客房数139488间,床位数225488张,分别占全国的17.46%、18.49%、16.63%(见图1)。

4.滨海旅游业碳排放规模可观由于大众旅游者追求舒适的特点,导致旅游业某些部门的能源消耗并不小,特别是豪华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4]。根据2010年国家旅游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旅游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旅办发[2010]80号),五星级饭店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综合能耗平均值为60.87kg标准煤,四星级饭店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综合能耗平均值为47.29kg标准煤,三星级饭店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综合能耗平均值为40.36kg标准煤。A级景区游客每人次用电量为1.42度,游客每人次用水量为0.17m3。根据国外多项研究,汽车每人每百千米能耗为1.8MJ,飞机为2.0MJ,公交车为0.7MJ,火车为1.0MJ[5]。随着我国滨海旅游业规模逐年增大,其能源消耗将十分惊人。根据研究测算,2012年我国滨海旅游业碳排放量为44959.08万吨,我国旅游业碳排放量为581059.1万吨[6],滨海旅游业碳排放约占我国旅游业碳排放量的7.74%。滨海旅游业六大部门的碳排放依次为:滨海旅游交通42148.04万吨,占总量的93.75%,住宿598.5万吨,占总量的1.33%,餐饮14.31万吨,占总量的0.03%,购物1543.24万吨,占总量的3.43%,游览315.15万吨,占0.70%,娱乐339.84万吨,占0.76%。根据研究测算,我国沿海地区国内滨海旅游总碳排放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浙江、山东、辽宁、广东、上海、福建、江苏、河北、海南、广西、天津。人均国内滨海旅游碳排放从大到小依次为:海南、浙江、江苏、辽宁、广东、山东、福建、河北、广西、上海、天津。沿海地区入境滨海旅游总碳排放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广西、山东、福建、辽宁、河北、天津、海南。人均入境滨海旅游碳排放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天津、广西、江苏、上海、海南、山东、福建、浙江、辽宁、广东。

5.沿海地区正积极探索发展低碳化的滨海旅游在国家积极发展低碳化旅游业的背景下,沿海地区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滨海旅游的低碳化发展。如上海市旅游局印发了《2013年上海市旅游饭店业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福建省旅游局了《关于加强星级饭店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闽旅[2010]186号);天津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设计中,提出积极打造低碳城市的目标,到2020年全部采用清洁能源,100%为绿色建筑;《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6月)提出,大力提倡发展低碳经济,全力实施低碳旅游。

二、滨海旅游低碳化发展的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思路

滨海旅游低碳化发展,涉及旅游系统的各个方面。结合低碳经济、低碳旅游发展的政策和经验,围绕低碳旅游系统,形成了滨海旅游低碳化发展系统的公共政策体系。

1.低碳旅游系统构成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7]。旅游过程中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体现低碳经济的理念,践行节能减排。低碳旅游发展过程中,低碳理念、低碳参与者及低碳实践三者之间相互依存,构成低碳旅游系统[8]。低碳理念主要是指引导低碳旅游的低碳理论和主导思想,指导低碳参与者和实践者的具体行动。低碳参与者主要指参与低碳旅游的利益相关者,在我国主要体现为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三大部分[8]。低碳实践主要指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全过程在内的一切低碳实践活动,涉及旅游企业、景区、交通、酒店以及低碳消费行为等多个方面。低碳理念、低碳参与者、低碳实践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核心在于公共政策的构建,需要通过共同政策调控、约束、引导和规范低碳参与者、低碳实践者同时践行低碳理念。

2.滨海旅游低碳化发展公共政策体系基本框架低碳旅游公共政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促进低碳旅游发展而制定的指导旅游行政部门、旅游经营单位和旅游者的行动依据和准则[9]。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需要多项政策保障、引导和规范。因此,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需要的是公共政策体系,而不是一项或两项政策来实现。滨海旅游低碳化发展公共政策体系的建立需要以低碳理念为指导,以低碳技术在滨海旅游业应用为基础,通过规划、标准、考核制度等公共政策的构建,以及充分发挥公共政策体系的引导、支持、约束等功能,引导滨海地区旅游企业、景区、交通、酒店以及游客落实低碳消费行为,促进滨海地区旅游业低碳化发展。依据现有的低碳经济和低碳旅游的政策体系,结合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需求,可构建滨海旅游业低碳公共政策的框架,滨海地区低碳化旅游的发展需要在国家有关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战略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滨海旅游低碳化发展的公共政策需要符合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在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滨海旅游业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制定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调控整个滨海旅游业的低碳化发展。按照总体规划的部署和要求,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需要积极践行低碳旅游。这个过程中,需要约束、引导和支持。其中,通过制定并实施低碳旅游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标准来约束政府和企业的低碳旅游实践;通过低碳旅游指南、低碳旅游财政政策、奖励政策等来引导企业和旅游者的低碳旅游活动;通过低碳旅游试点、低碳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和应用来支持低碳旅游实践。整个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公共政策体系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整体。

三、滨海旅游低碳化发展的公共政策体系构建

依据滨海旅游低碳化发展的公共政策体系基本框架,从落实低碳旅游发展的现有政策和模式、出台滨海旅游低碳化的发展政策、积极探索和开拓滨海旅游低碳开发模式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公共政策建议。

1.落实低碳旅游发展的现有政策和模式(1)严格贯彻国家有关低碳经济和低碳旅游发展的制度政策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低碳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以及战略规划,同时要符合国家发展低碳旅游的相关政策规划要求。国家近些年来颁布实施了多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如《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发展低碳经济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绿色旅游饭店》标准(LB/T007.2006)等。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助于低碳旅游发展的政策。如2008年,国家旅游局了《关于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若干意见》,并提出了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对策。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推进节能环保,倡导低碳旅游方式”。2010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再次将旅游业的节能减排工作细化。2010年6月,经国家环保部批准,中华环保联合会和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景区分会颁布了《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评分标准》。2010年8月23日,第五届中日韩三国旅游部部长在杭州签署了《中日韩共倡低碳旅游倡议书》,再次表明了中国政府层面介入低碳旅游发展的决心。2011年12月15日,《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其中提出“坚持节能环保,推进低碳旅游方式”原则,以及“倡导低碳旅游新理念”。在发展道路中提出了“走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的道路”。(2)严格实施旅游业低碳发展的考核制度进一步严格实施《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国发[2007]36号)等利于旅游业低碳发展的考核制度,提高各沿海地区对滨海旅游业低碳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将低碳旅游发展纳入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同时,根据核算标准,按规定做好旅游业各项能源和污染物指标统计、监测,按时报送数据。要对节能减排各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和巡查,确保各项数据的真实、准确。要做好低碳旅游发展的统计工作,为合理考核提供参考依据。(3)完善低碳旅游试点体系目前,部分沿海城市在探索和实践低碳旅游试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杭州推出了13条适合游客“单车游”的路线,并配备了多个自行车租赁点,不仅很好地进行了节能减排,也是推进旅游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在此基础上,国家海洋管理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共同根据《全国低碳旅游实验区评分标准》,选取一些沿海地区低碳旅游发展较好的低碳旅游城市、低碳旅游景区,重点建设“低碳旅游示范区”、“低碳旅游示范景区”、“低碳酒店示范单位”等,在财政政策、海域使用、海岛使用等方面给予倾斜性支持。通过低碳旅游试点的建设和发展,以实现“以点带面、辐射全局”的作用,带动全国滨海旅游业整体实现低碳化发展。

2.出台滨海旅游低碳发展的政策(1)制定滨海地区旅游业低碳发展规划在对我国滨海旅游业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低碳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滨海旅游业发展趋势,充分考虑现有低碳城市、其他行业低碳技术发展和应用的现状及趋势,统筹考虑旅游企业、景区、交通、酒店以及游客等多种有关要素,以低能耗、低污染为总体指导思想,制定滨海地区旅游业低碳发展规划。明确减排总体目标,合理分配与滨海旅游业有关的交通、住宿、旅游活动等组成部门减排的具体目标,合理分工沿海11个省(市、区)的减排目标。同时,结合目标的实现,明确滨海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重点任务。(2)制定和实施滨海旅游业低碳认证制度国家海洋管理部门会同交通、环保、旅游、统计部门等,针对与滨海旅游业相关的交通运输、住宿、餐饮、休闲娱乐、旅游商品、旅游景区等方面的碳排放,制定科学、完善、可操作性强的低碳评定标准,进行严格的评定分级。滨海旅游业低碳发展的核算标准,要突出“滨海”的特色,滨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低碳旅游发展有所不同,在核算标准中应给予重视。比如,旅游酒店要突出海鲜类饮食的低碳核算,旅游交通要突出海洋交通的低碳核算等。在制定合理的碳排放量核算标准和评定分级标准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实施低碳旅游的认证制度,建立健全低碳标志标准。(3)制定滨海旅游低碳发展指南低碳旅游的实践者涉及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旅游服务人员、游客等多个组成部分。沿海地区有针对性地制定低碳旅游发展指南,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对于提高公众低碳旅游意识、指导低碳旅游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旅游企业,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国发[2007]36号),同时引导企业遵守国家有关低碳经济发展的法规、规划和政策,应用低碳技术,实施“绿色管理”。对于沿海地区旅游景区,除了要贯彻执行有关低碳节能的法律法规、引导低碳技术应用外,还要制定滨海旅游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的有关要求。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污染趋势尚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对于旅游服务人员,引导对游客开展宣传教育普及活动,鼓励低碳生活方式和行为,推广使用低碳产品,弘扬低碳生活理念,推动游客广泛参与和自觉行动。旅游业的节能减排的重点在旅游过程的吃、住、行三大环节[10]。对于游客,可以要求参照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编制的《全民节能减排手册——36项日常生活行为节能减排潜力量化指标》,倡导低碳或无碳交通、住宿、饮食等方式。(4)制定滨海旅游低碳发展的奖励和财税政策鼓励政策对于引导社会公众实施低碳行为非常重要。因此,建议制定践行低碳旅游的鼓励政策,包括低碳生产和运营、低碳消费的鼓励政策。对于低碳旅游发展中做出表率或突出贡献的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游客等给予表彰和鼓励。一方面,通过鼓励政策的激励,促使有关单位和个人积极发展低碳旅游;另一方面,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有关的单位或人员积极用实际行动发展低碳旅游,开展旅游活动。此外,落实低碳旅游发展的共同财税政策,通过税收、政策补贴、政府扶持资金,引导绿色建筑、低碳交通、森林碳汇等低碳技术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的实际应用。同时,突出滨海旅游与内陆旅游的区别,在海洋交通、碳汇渔业等方面出台倾斜的财政扶持政策,引导滨海地区低碳旅游发展。根据滨海旅游业各组成部分的特点,可选择旅游住宿、旅游景区、海洋旅游交通工具等启动二氧化碳排放税征收试点工作。

3.积极探索和开拓滨海旅游低碳开发模式滨海地区旅游可分为滨海旅游、海岛旅游、远海旅游。不同的旅游活动区域,需要不同的旅游产品支撑。国家海洋主管部门与旅游、环保等部门合作,积极探索和开拓合理的滨海旅游低碳化开发模式。(1)滨海型低碳旅游大部分滨海旅游集中于滨海地带,旅游活动范围涉及近岸海域及沿岸陆地区域,相对于海岛型、远海型旅游,旅游活动区域范围具有不确定性,同时与邻近陆域具有交叉性,低碳旅游管理相对复杂。因此,滨海型旅游需要在当地低碳经济发展的总体框架下,适当分割出低碳旅游的范畴,进而进行碳排放的定量分析和监测,制定可考核的低碳管理指标。同时,重点引导陆域低碳交通、绿色建筑、绿色饭店、低碳景区等技术应用。加强滨海湿地、陆地绿地和森林的保护,引导近岸生态养殖,充分发挥碳汇的作用。(2)海岛型低碳旅游我国海岛地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在不同自然生态条件下,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大部分岛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适宜旅游的时间长达五六个月,这种气候特征对开展旅游及其他海上活动十分有利,也是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大部分海岛地区远离大陆,四面环海,海岛旅游发展相对独立。同时,由于海岛地区土壤贫瘠,外来物种受限,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损害很难恢复。因此,海岛型低碳旅游的发展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重点引导:界定明确的碳循环指标体系,定量分析岛上的碳排放,加强碳排放的监测,制定可考核的低碳管理指标,加强碳排放的调控;大力发展观光旅游,适度发展度假旅游,减少生活垃圾排放,引导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合理安排游艇、游船、交通船等交通设施,引导低碳交通技术应用;有效保护海岛森林和周边海域水质,打造森林公园和海洋公园。(3)远海型低碳旅游远海旅游主要依靠游轮进行旅游,远离近岸海域。远海型旅游的活动区域相对固定,因此远海型低碳旅游需要以邮轮为主体,加强碳排放的定量分析和监测,制定可考虑的管理指标,重点引导邮轮及其附属设施、生活设施、生活垃圾处理等方面低碳技术的应用。

四、结语

第8篇:旅游景区推广策划范文

2017年1月20日,国务院批复《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打造面向东盟开放高地为重点,构建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为基础的城市发展群,目的在于将北部湾区域建设宜居城市,发挥北部湾“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作用和对沿海沿边开放互动、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独特支撑作用,此举对北部湾区域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同时国家旅游局长李金早于2016年在中国旅游报指出必须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全域旅游已经成为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向,而北部湾区域旅游需要转型发展和提升,必须在全域旅游发展新思维指导下进行规划和发展,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全域旅游作为加快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为北部湾区域旅游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依据。随着全域旅游模式的推进,该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体不高且地区发展不平衡,地级市之间、地区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可持续发展优势差异明显,旅游存在旅游体系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和旅游品牌发展不突显等问题逐渐突显。本文通过概述全域旅游的优势,着重阐述了全域旅游视角下北部湾区域旅游的发展措施和策略。以钦州市的旅游发展为例,以期能促进北部湾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从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的转变,有效地融入全国以及中国-东盟区域旅游的发展大潮中。

一、推行全域旅游的优势

(一)保障特定区域的生活品质

对全域旅游特定区域进行统一筹划建设时,将使当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城市景色交相辉映,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设置多元化的公共基础设施,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交通体系,为广大居民的出行提供保障。当前,国家旅游及相关部门提出并实行了“厕所革命”的倡议,该倡议一经推出,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响应,为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全域旅游各类措施的全面落实,不仅为城市带来了良好的休闲舒适的环境,而且未来有望实现更多宜居、宜游的休憩型旅游景点。2016年,北部湾的钦州市在“厕所革命”倡议下,全市在景区景点、生态农庄、生态乡村等地进行新建和改造旅游厕所各10座。这些厕所的新建和改造为旅游景区环境带来更加适宜的休憩条件,进一步推进了该市旅游发展的新局面。

(二)推动了关联产业的发展

全域旅游中所说的域除指地域外,还指的是与旅游存在一定关系的行业领域,随着旅游业和农业、林业、工商、体育等各类行业的融合协作,充分突出了优势的产业资源,“旅游+”已经是现代产业的主要增长点,随着全域旅游的形成与发展,国家整体消费水平将得到提升,为生产注入全新的创新动力。体育旅游品牌成为2017年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式。目前,钦州市的“旅游+体育”产业模式已开展多年。自12年蚝情节举办以来,钦州市举办中国-东盟(钦州)狮王争霸赛决赛,亚洲水上摩托艇公开赛,钦州茅尾海国际帆船赛,中国自行车公路巡回赛(钦州站),全民健身跑等系列体育赛事,这些赛事的举办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带动了钦州茅尾海、I海广场、千年古陶城等城市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为进一步推进“旅游+体育”的产业模式,实现全域旅游全面发展,2017年钦州市加强“旅游+体育”模式的产业融合,举办全国青年沙滩排球,钦州市望海岭滑翔伞全国邀赛,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2017年全国跳绳王联赛,2017中华龙狮公开赛,2017年中国公路自行车巡回赛,八寨沟登山跑等各种赛事,有效地实现了产业的联动发展。

(三)大幅改善居住环境

全域旅游对特定区域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综合治理城市恶劣环境,以及加强景区管理力度后,促进了城镇生态化发展,从改善环境的角度强化了城市整体品质。通过实施各类工程如绿化工程、搬迁工程等,确保城市功能的综合化,提高城市整体环境质量。促进景区自然资源的充分运用,旅游对环境具有优化功能,使特定旅游区域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成为人们旅游度假的首选之地。钦州市在推进全域旅游区域初期,对该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加强了三娘湾旅游景区,八寨沟旅游景区,五皇山旅游景区等景区景点生态建设,建设了千年古陶城-钦州园博园生态园林,以及在城市内实施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大力优化该市的城市环境,从而使这些景区景点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二、全域旅游视角下北部湾区域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发挥党政主导作用,建立先进完善的旅游治理体系

1.构建具有综合协调功能的旅游管理机构

尽快建设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局等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监督管理、旅游经济发展情况监测、产业协调等工作,全面发挥整体协调能力。旅游部门应从全域旅游的角度出发,开展统一的区域规划、优化配置各项资源、全面优化等工作,聘请一批专业程度高的旅游管理人才及人员对旅游发展提出设想和合理规划。钦州市旅游部门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针对钦州市内旅游资源状况和旅游资源规划等方面,聘请钦州市高校钦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旅游专业教师进行钦州市内的相关资源调查,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旅游扶贫专项规划》一书,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和资源优化,实现旅游扶贫领域的专业化研究。

2.加快实施新导游革命

首先,尽快构建涉及导游员工注册登记、年度审计考核、执业标准等在内的法规文件,构建完善的企业合同、规范守则等制度要求,为整个导游队伍提供有利的制度保障。其次,在全区导游的基础上设立相应的网络化服务管理系统,将旅游城市、北部湾区域各特色旅游点作为关键部分,将导游的资历、执业现状以及信誉度等作为基本内容,设立由区、市、县各司其责的导游服务管理体系,强化对全体导游的管理力度。此外,建立健全导游准入及退出机制,将重心放在构建年审统计与导游IC卡计分管理体制上,颁布实施导游IC卡使用年限与相关的退出流程,使导游执业行为更加的规范。

(二)加强产业融合,推动旅游产品体系全面发展

1.落实“旅游+”理念,有机融合并发展各关联产业

首先,旅游+互联网;提高旅游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在各旅游景点如景区景点、机场、乡村旅游区等设置无线网、3G网、4G网,尽快构建智慧型的旅游景点和旅游企业,或生态乡村和农庄。如钦州三娘湾旅游景区已经完成设计构建智慧旅游系统,该系统运用互联网技术对景区的播音系统和解说等系统智能化,有效地推进智能化旅游的实现。建立先进的旅游数据平台,贯彻落实大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加快旅游+互联网的创业发展进程,实施以“旅游+互联网”为中心的现代化示范基地;广泛关注计算机网络支付、电子门票等新兴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北部湾区域旅游资源和消费市场之间的有机结合,开启旅游智能信息化发展模式,以微博、微信、APP等各类先进手段,构建网络化的旅游营销流程。其次,旅游+关联产业拓展模式;注重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步伐,将旅游与农业融合起来共同发展,加强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特色旅游景点等项目力度。优化调整北部湾区域国家公园体制,加大森林公园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全面推行森林旅游、生态旅游、森林体验等各类独具风格的项目。创建体育旅游景点,向广大游客提供龙舟、漂流等运动休闲活动,将各类户外休闲活动融入进特色旅游景c中;举办能够与旅游有效融合的体育比赛项目。

2.积极研发特色旅游产品

根据北部湾区域优美的山水环境,推动养生旅游产品的发展,促进区域医药文化与养生旅游产品的有效融合与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养生产品。出于对休闲度假、特色项目、观光体验的考虑,全面推广农事体验、农家乐度假、山水田园度假、健康养生等各类风格独特的生态乡村特色的农家乐模式的旅游产品,加强创新发展,推行乡村民宿、森林人家等以乡村为中心的新兴旅游项目。优化调整国家公园体制,充分利用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自然生态资源,注重研发休闲度假、森林人家等若干个产品项目,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森林体验服务。

三、结语

第9篇:旅游景区推广策划范文

黑龙江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大省,但是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单靠旅游资源的优势来吸引游客,坐等游客上门的做法已经很难唤起消费者的热情了。要想提高旅游景区、景点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诱发人们的旅游动机,则必须靠独特的、有魅力的旅游信息的宣传。旅游广告的制作与投放应该讲求技巧与策略。

一、旅游广告的受众策略

利用广告来传达旅游信息,首先要对传播对象进行细分,依据不同的受众层面设置不同的广告内容,想依托一条广告来抓住所有受众的心,这在受众多元化、个性化的今天,是不可能实现的。应该根据受众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广告创意表现,用不同的广告激起不同人群的旅游热情,进而扩大信息的影响面。

对受众进行细分的方法主要依靠人口统计指标、地域指标、消费者心理特征等分类标准对受众进行细分,比如,依托人口统计因素进行划分,主要考虑受众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等因素,通过对具有相似特征的某一类人群投放具有针对性的广告,由一步步抢占小众的心智资源,进而抓住大众。假使我们以年龄作为受众细分的基础,那么可以将受众具体划分为针对老年人的银发群体。针对青年的消费群体,针对儿童的受众群体,分析不同年龄段的受众对旅游的动机和需求。

二、旅游广告的创意表现策略

近几年来,无论是省内的旅游景点还是旅游城市,都相继推出了一些旅游广告,宣传本地、本景区的旅游产品和城市形象,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传黑龙江的作用。但是,综观这些旅游广告。表现形式几乎都是以展现自然风光、城市建筑为主。将不同景致的画面拼在一起,似幻灯片一样播放,且各城市与各城市的景观很相像,没有情节,没有个性。

例如:哈尔滨松北文化旅游局拍的“大乘景色、百变风光,松北天堂”的广告,在21分钟的时长里,将松北的所有景观,从自然生态到开发建设,方方面面一一道来,尤其是最后提出了要将松北区建设成为“‘四个唯一’和‘五个100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构想,即建成“唯一的政区型开发区、唯一的国家级生态城区、唯一的高标准大手笔城市规划区、唯一的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示范区”,“规划建设100平方公里水面和湿地、规划建设100平方公里森林和绿地、规划建设100平方公里新兴产业园区、规划建设100平方公里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建设100平方公里新的商业居住区”,使得旅游广告变成了一个十足的招商引资广告,而且广告时间太长,很难使受众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

广告创意表现,主要是在广告战略目标的指引下,解决旅游广告如何去说的问题,即怎么样表达信息才能引起受众的注意,进而对旅游产品产生兴趣,前往旅游目的地。在进行广告表现时,除了以理性诉求直接传递黑龙江的旅游景观的信息之外,还可以尝试用以下列方法进行表现。

1.表现旅游者到黑龙江后获得的全新情感体验。广告可以讲述旅游者到黑龙江旅游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可以展现黑龙江独特的旅游景观对游者内心情感的触动,让游客以自己的见闻来感染其他受众也融入到这种情境中来,以此来获得受众的情感认同。

2.在广告中选择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来宣传龙江的旅游产品。挑选公众喜欢的名人来作为广告的代言人,借名人的知名度、美誉度来扩大黑龙江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通过名人的行为,来带动追随者去仿效。

三、旅游广告的媒介策略

所谓媒介策略,就是指旅游广告应该选择怎样的媒介进行投放。由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不同的受众也具有不同的媒介接触习惯,因此根据旅游信息的内容、广告的表现形式、广告的目标受众等因素,而选择适当的媒介极为重要。

目前黑龙江的旅游旅游广告多使用传统媒介,而其中又以电视为主要载体,广播、报纸载体次之,网络广告、手机广告、户外广告以及杂志广告投放较少。尽管电视媒体覆盖范围很大,但目前电视广告的千人成本已经相当之高,再加之广告播出时噪音干扰过多,其有效到达率并不高,而网络广告和户外广告相对来说千人成本较低,到达率较高,且对象化突出,是可以利用的低成本、高收益的广告投放载体。

1.网络媒介。网络广告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到上网群体的特征、网络的符号表达方式、网民的信息接收习惯等等。旅游信息的传递,若只是以简单的文字介绍或者是单一的图片展示,则很容易被浩如烟海的信息所淹没,而且,像“黑龙江旅游网”这样的网站里所的旅游信息,也只能是对有主动了解黑龙江旅游信息需求的人有作用。我们的旅游网络广告的设置应该主动出击,靠生动、鲜活、个性化的表现来刺激起网民的欲求。

2.户外媒介。户外媒介是传统媒介当中到达率高,而且千人成本相对较低的媒介,其表现形式直观,主题单一,视觉冲击力强,诉求点突出,所以更易记忆。目前做城市形象推广、旅游产品推介等活动,可供选择投放的户外媒介主要有射灯广告牌、公交候车亭、地铁海报、车体广告、机场广告、单立柱、楼宇广告、三面翻、社区广告等等,由于这种广告在不知不觉间进入受众视野,进而融入百姓生活,所以宣传的效果甚好。在黑龙江地域之外的城市,进行旅游活动推广,使用户外广告,可以针对不同区域的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审美观念、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广告内容,以期为推广地受众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