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

第1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前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但是,不可否认,一些与时代相背离的传统思想,包括家庭教育思想,作为文化遗产也同时影响到我们的价值取向,它们成了种种规范,束缚了父母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家庭教育科学化的羁绊。中国父母心中有许多潜在的“规范”,这些规范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思想里。尽管我们很难讲出这些“规范”是什么,但是,当孩子的言行与我们潜意识中的这些“规范”不符时,父母就要对孩子进行不同程度的干涉。

二、中国当代家庭教育之弊端

说到中国当代家庭教育的弊端,主要是指许多家庭中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的不科学,本人从当代我国家庭教育现状中存在的主要弊端,选取了以下的典型加以论述。

(一)过度溺爱,过度保护,抑制了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

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中国家长溺爱程度之深,很在一部分原因还是由于我国的隔代教育造成的。

(二)管得太多,干涉太多,惩罚太多,孩子累父母也累

在中国特有的传统观念之中,父母和孩子的地位是不存在。所以父母对孩子有一切的干涉或者惩罚,认为这都是理所应当的。中国的孩子一出生,以后的道路就已经被父母安排好了,孩子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教育是一个过程,让孩子逐步的成长,,给孩子太多的干扰,限制孩子天性的增长。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优秀能干的父母经常试图用自己的光环套给未来的孩子,他们用自己的能力来取代孩子的一面。

(三)性教教育近乎空白,以至于成为孩子顺利成长的绊脚石

在中国,虽然有很多的父母认为青少年的性教育死有利于促进他们本身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可是大多数孩子在家庭的性教育形势却很严峻。因为中国父母本身就几乎没有正式的、系统的接受过性教育,性知识,性教育的旧思想状态很差。传统观点使他们羞于谈论这方面的问题,也有家长认为性是可以自学的。在“性”这个问题面前,大多数父母都选择逃避或沉默来面对这个问题。事实上,中国青少年的性教育缺乏不是一天二天养成的,父母让它自学,学校教师、教科书的观点,这些教学方法让青少年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而不是通过正常途径获取知识,大大提高不健康的性心理,性犯罪、青少年可能是未成年少女怀孕和其他社会问题的主要人群。

三、家庭教育的一些建议

(一)注重家庭教育的本质

家庭教育其本质是一个家庭一起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没有在一起的时间的家庭是一个虚拟的家庭。作为父母更多的是关注是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并不断对孩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目标。事实上,孩子在成长的关键在于自己父母,必须不断地建立成长的目标,不断的学习,自我完善。这是一个在学习实践的反应,促进智慧的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二)提高家庭教育的文化内容

在提升的“文化内容”,第一点是要促进“观念能力”的概念,家庭教育的内容。家庭教育不是目前最主要的模式,首先是需要建立一个新的概念。随着现代科学思维发展,肯定是可以找到良好的教育模式的,甚至可以创造出新的教育模式。盲目地使用传统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手段是不能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简单地增加投资经费或许不会带来家庭教育的成功。核心是充分发挥智力的优势,文化融入到他的智慧来指导家庭教育的艺术。

(三)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家庭

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气氛是非常重要的。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是每个父母的愿望,即使这样他们也愿意苦点、累点。但是平时应该多沟通,及时指导孩子解决问题,同时理解孩子的困难,让孩子一步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信任孩子,耐心地说服、引导,帮助孩子建立强大的自信心。通过有效的沟通,建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一种默契,民主的关系,平等的家庭。

四、结语

第2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家庭教育 社会性发展 儿童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社会性发展作为人类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个体“成为”社会与“成为”自己的过程,对一个人的人格、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情感发展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儿童的认识和研究。而家庭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基地,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不少研究者对两者间的关系都做了实证研究。笔者对这些研究分别按家庭关系、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结构分为三类,分析目前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的实证研究的概况。

一、家庭关系与同伴关系

近年来,研究非常关注家庭关系对同伴关系的影响。Ladd和Golter考察了学龄前儿童和他们的父母,发现那些有更多亲密玩伴的孩子的父母比那些没有多少玩伴的孩子的父母,更多地报告自己经常安排孩子与更多的同伴接触。不仅如此,父母与孩子一块讨论同伴交往问题也有益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依恋理论的创始人鲍尔比认为儿童与母亲之间建立的依恋关系将成为儿童与其他个体建立关系的内部模式,并决定儿童与其他个体之间关系的特质。

一些研究者发现,在亲子游戏中父母与孩子交互作用的风格,对发展年幼儿童同伴交往能力有特殊的意义。还有一些研究表明,亲子游戏,尤其是体育性质的亲子游戏,为儿童习得情绪识别和情绪调节技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背景。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还认为在亲子游戏中儿童可能发展处于同伴交互作用的游戏模型。其他诸如父母的人格、家庭氛围等也会间接地影响儿童的同伴交往。

辛自强、池丽萍2003年采用McMaster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对246名小学3~5年纪儿童的家庭功能进行了测量,并收集了有关同伴接受性、问题行为和孤独感等方面方面的数据,试图证明儿童的问题行为是把家庭功能和儿童同伴接受性联系起来的中介变量。采用LISREL软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其构想的理论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和数据。该模型说明,儿童的外部问题行为在家庭功能与同伴接受性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内部问题行为是家庭功能影响儿童孤独感的中介,而外部问题行为与同伴接受性依次组成家庭功能与孤独感联系的另一间接作用路径;不仅如此,家庭功能对儿童孤独感还有较强的直接作用。

二、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Symonds)。他提出了亲子关系中的两个基本维度:一是接受-拒绝,二是支配-服从,以此来说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他在研究中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采取宽容民主教养方式的父母,一般受教育程度较高,儿童在这样的家庭中易形成爱珍分明的社会行为,如亲社会的攻击行为和领导行为,儿童的求知欲高、好奇心强并极具创造性。

之后,日本心理学家诧摩武俊和美国心理学家鲍德温(baldwin)等都进行了母亲养育态度与儿童个性关系的研究,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鲍德温采用家庭访谈和观察家庭互动的基本频率的方法,重点研究了父母的宽容民主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

三、家庭结构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第3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心理健康;策略

小学生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此阶段教学的重点就是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其中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进行教授。从世界范围看,国际间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的核心竞争力是整体国民素质。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而心理健康教育好坏决定整个素质教育水平,同时影响着国民整体素质提高。

一、核心概念阐述

心理学是最初兴起于美国的教育教学课程,其倡导者是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赛里格曼。而我国在实行心理学教育后,将该课程名称定义为“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主体对心理状态的积极调控,发挥身心潜能的过程。心理健康主要体现在人们对于周遭环境变化的适应程度,且其认知能力、情绪反应和意志形态都能达到良好的可控状态。

(二)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概念起源于英美国家,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校本课程已成为新课改的重点内容,尤其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校本课程主要是基于学校和当地的教育组织,是相对于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从一定实际意义上考虑,心理健康教育决定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通过研究农村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有助于不断提高农村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水平。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从80年代初期起步,也有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如中小学校普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已取得不少的成功经验。但农村地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起步较晚,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有独特的心理特点,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受一定条件的制约。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第一,多数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子女跟随爷爷奶奶或外祖母、外祖父生活,孩子家庭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第二,学校应试教育严重,考试成绩仍是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唯一标准,学生的课业负担重。从老师的角度分析,老师希望学生积极学习,提升学习成绩;而家长抱怨孩子叛逆心理严重,不好管。

第三,由于家庭的原因,我们学校有一部分的留守学生。他们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直接监护管教,往往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不好,心理状况欠佳,健康成长受到严重影响。

第四,虽然我们学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有统一征订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但是里面的内容并不完全符合我校农村学生的实际,使用起来针对性不强。

三、农村地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策略研究

教材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来说,合适的教材对于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部分的学校都实行统一订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但是由于各地区各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有别等,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不当或者直接不安排,教材使用率低,从而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因此,作为农村学校和授课教师应做到:

(一)校本课程教材的拟选

首先,心理健康课程校本教材的選择与课程内容的拟定要进行问卷调查,在充分了解本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及主要问题的前提下进行,结合相关的问卷调查分析数据,整合现阶段农村学校心理健康问题的种类。

其次,要按照教材的要求设计贴近农村学生生活的情景,编制适应农村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校本课程教材,并将教材有效印刷,发放给师生课堂使用。

(二)创新教育理念、增强师资力量

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更何况是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要想实现农村学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走向高效,要以学校为主体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理念。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资金投入,通过各种渠道,例如互联网等,安排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能够得到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借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师资力量。

(三)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由于农村家长的整体素质较低,家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辨别出孩子的心理问题,导致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早的发现与干预。因此,加强家长心理素质的培养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存在很多实际问题,教育的形式性较强,而缺乏有效的教育实践。总体来看,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匮乏,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落后,为了促进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发展,还需要社会、学生家庭、学校、教师之间积极配合,先从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做起,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许成龙.浅谈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02:130-1. 

第4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关键字 公民 学校公民教育 途径

20世纪末以来,中国发生了变革性的发展,市场经济勃然兴起,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制度、社会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逐步以一种独立、自由、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大多数的社会活动中来,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给当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公民教育成了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犹如檀传宝教授所言:“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由于和谐社会建设对于社会公平、正义或者对‘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迫切追求,由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合理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公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提高理性的公民素养已经成为目前中国教育理所当然的重要任务。”由此可知,公民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

一、公民及公民教育的概念

(一)公民

“公民”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界定,具有鲜明地时代特征。对公民的解释一般认为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在希腊文中“公民”这一词汇是由城邦衍生而来的,其意思为“属于城邦的人”,“城邦正是若干公民的组合”,“若干公民集合在一个政治团体以内,就成为一个城邦”。简单总结古希腊语中的公民是在各城邦中拥有政治参与权和决策权的那部分平民,此时的公民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此时的公民概念是尚处于萌芽阶段的不成熟的概念,目前普遍意义上的现代公民概念则是源于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公民一词的广泛使用是在“天赋人权”、“在民”等思想中而深入人心。法国大革命之后,资产阶级在建立国家的时候以契约为基础将人民联合成为一个共同体,公民被要求遵守自然法则的同时也被赋予了真正的权力。公民资格理论创始人、英国社会学家T.H.马歇尔比较系统的解释了公民身份,在其著作《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一书中,马歇尔认为公民身份表现为由公民、政治、社会三大因素所构成的基本权利以及相关的制度安排。首先“公民权”既指公民有占有财产签订定契约的权力,诉诸法律获取公正审判权也指公民有思想、信仰及言论自由。其次“政治权”是指公民所享有的参与和行使政治权力的权利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最后“社会权”是指公民享有公共教育、社区安全、医疗卫生等社会福利的权利。与这三种权力相对应的保障机构分别是法院、国会和地方议会、教育及社会公共服务系统。

马歇尔对公民的解释虽然受到的许多的质疑,但是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同。《辞海》中将公民定义为:“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大英百科全书》中“公民是个人与一个国家的关系,受那个国家的法律所规范,也在那个国家拥有相应的义务及权利。”正如史密斯所说,无论公民概念附丽再多其他因素,其核心意义依然是指在一个某种形式的民主政体下有权以某种方式参与政治的人。

(二)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是塑造公民的教育。公民身份的性质决定着公民教育的方向和目标。自由主义者追求私人领域的个人自由,认为国家社会是个人自由的工具,公民是一种法律地位。自由主义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遵守相关法律制度,不妨碍他人的消极公民。自由主义者认为价值观是多元的,他们反对国家以及学校教育对家长和儿童教育选择权的侵犯,认为国家对于公民的价值观、教育等的选择应持中立态度。而共和主义则强调共和国优于个体,主张公民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关心国家事务。共和主义的公民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公共精神的积极公民,他们倡导国家社会在公民教育中起积极主动作用,并强调教育、宗教、军事训练对于公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公民的核心意义,笔者认为公民教育是使公民明确自身作为一个公民所应享受的权力和承担的责任,并依据相关的客观条件来行使其权力与义务。

二、当前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阻滞因素

(一)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

公民意识匮乏在我国经济发展背景下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公民意识淡薄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形成阻滞。作为现代社会民主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公民教育对公民素质的提高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我国尚未开设专门的公民课程,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了公民教育的使命。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中体现了一定的公民教育内容,但由于公民教育的不系统,导致公民教育难以贯穿一个学生成长的各个年龄阶段,对学生的影响是片段的、不全面的。我国公民教育缺少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的公民教育队伍,公民教育与法制教育、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与政治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是有区别的,公民教育在师资的非专业性直接影响公民教育的成效。

(二)我国学校公民教育途径单一,缺少合作

我国公民教育的主要途径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教育是我国公民教育的主要渠道。学校教育固然在公民教育中起到主导作用,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不可忽视,对于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影响是相辅相成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可以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使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受到一贯的、全面的教育影响。我国公民教育途径以学校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公民素质的手段,其对学生公民素质的影响是有限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配合缺一不可。公民教育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对学生发生教育影响。既需要学校教育的系统的公民教育,也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互助,以及社会教育的点点滴滴的渗透。

第5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价值观是一个人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的总和,价值观决定了人行为的心理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的深入影响,多元的文化和价值观对人们的影响日益加深,青少年时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培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崇高的价值观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重任,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情况严峻的形势下,树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变得十分重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因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然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共识[1]。徐国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主义最根本、最核心的观点和看法,贯穿于社会主义的学说、运动、制度和形态之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驱使和内在要求,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2]。毕孟琴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对人类未来社会价值的基本看法和总体要求[3]。田海舰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于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能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并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4]。

综合以上观点,本研究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思想,以“以人为本”为起点和归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和灵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道德准则,以“集体主义”为重要原则,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最终诉求,这六个方面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工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统帅作用,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力量和强大动力。

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的现状

现在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方面都发生着剧烈而深刻的变化,面对着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人们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青少年是祖国发展的未来、民族进步的希望,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如何引导青少年平稳过渡这一关键时期,并且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价值观是一项艰巨的社会任务。但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不均衡,这种发展的不均衡主要表现为不同个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年龄分布不平衡、相同年龄不同个体间发展的也不平衡,甚者存在部分青少年有一些不良的倾向。产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信念的迷失与淡漠

科学的、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将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造力,鼓舞人们的斗志,振奋人们的精神[5]。盲目的、低级的理想信念则是成才道路上的绊脚石。形成正确的、崇高的理想信念对当今的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崇高的理想信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帮助他们走向成才之路的关键环节。

(二)价值取向的扭曲与颠倒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人们的思想也日益受到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而趋向复杂。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大肆入侵,使得原本勤劳致富、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逐渐被丢弃,相反的是拜金主义、贪图享乐、唯利是图、浪费挥霍等不良思想,混淆了是与非,美与丑的标准[6]。

(三)道德素质的滑坡与匮乏

近些年,青少年不尊敬父母、师长的情况屡见不鲜,更有甚者步入歧途,犯下罪行;还有一些青少年在公共场所乱写乱画、破坏公物、在禁烟场所肆意吸烟等破坏公共环境的行为更是司空见惯;还有不少青少年犯下偷盗、伤害他人等罪行,近几年来,青少年的犯罪率居高不下,并呈现上升的趋势[7]。这些现象都表明,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滑坡和匮乏。

(四)荣辱观念的偏差与错位

我们在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培育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更不要忽视。第一,青少年的荣辱观培养呈现重大节、轻小节的状况,第二,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与实践的不平衡;第三,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行为评价缺乏统一标准。

(五)责任意识的缺失与逃避

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中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青少年不懂感恩,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意识淡薄,这都不利于培育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都表现在:在家缺乏孝心;对社会缺乏良心,对自然缺乏爱心[8]。

三、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失的原因分析

当代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现象不是个案,也有其形成的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家庭教育走向误区,具体表现在:一是学习成绩至上,家长忽视对青少年的品德教育;二是部分家长或心灵施暴、或过分溺爱,走入完全两个极端;三是过高期望,家长不能够从青少年的实际出发;四是部分家长只顾“言教”,忽视律己,做出错误引导。这些误区虽然体现出家长对子女无限的爱,但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极为有害的,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进程。青少年犯罪率的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是家庭环境造成的,因此,家庭教育的质量应该成为整个社会深刻反思的问题。

其次是学校教育重智轻德[9],具体表现在:一是知行脱节,忽视社会实践;二是教师的职称评定和业务考核内容不合理;三是教师对学生的评定标准过于单一;四是学校缺乏德育的环境和氛围。学校教育是树立青少年社会主义价值观形成的主战场,学校教育的偏差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严重的影响。

再次是公共传媒存在误导,具体表现在:一是劣质影视作品泛滥;二是一些网络游戏内容低俗;三是手机新媒体传播失范。公共传媒一方面开拓了青少年的视野,提高了他们获取信息的效率;与此同时,它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大量的信息洪流流入青少年的大脑,冲击着他们的价值观,如果家长和学校引导不善,它将会阻碍青少年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工作。

最后是青少年自身缺乏自觉性,具体表现在:一是处于心智半成熟阶段,辨别是非能力差[10];二是精神空虚、浮躁,对学习无明确目标和追求;三是自我意识太强,集体意识减弱;四是理论脱离实践,缺乏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五是意志品质薄弱,缺乏自主自控能力。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在青春期,青春期的他们充满着朝气、积极进取、富有好奇心、富于创新精神、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是受到他们自身生理和心理上不成熟的影响,再加上对外界刺激的无抵抗性,因此,在他们树立人生观的过程中存在着问题。

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由此,培养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系着少年能否健康成长;第二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第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和前提;第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青少年是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者,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责任,可谓任重而道远。因此,青少年,能否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指导,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着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五、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

培养当代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理论指导,更加需要实践的支持。这就需要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现状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找到最为有效的培养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第一,家长必须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的修养,走出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误区。应具体做到:家长应该从重智轻德的误区中走出来,从各个方面关爱青少年,让他们能够成人,成才;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因龄施教;充分尊重个体,能做到因材施教,巧引善导,努力追求青少年全方位的合理化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能够以身作则;除此之外,家庭教育现状的改善也需要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积极配合。党和政府需要积极建设家庭教育这项民心工程,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关心并支持家庭教育的改革,从而帮助和配合家长搞好树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

第二,学校应该努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具体做到以下几点:教育工作者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11];教育工作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此外,学校教育还应该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配合和支持,近几年来,党和政府着重改善学校里的教育,依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结合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展开有成效的教育活动,做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一是党和政府要积极配合学校深入开展关于新时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活动。二是党和政府要依托和协调有关部门,因地制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多办实事。

第三,公共传媒应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体系,具体应做到:一是公共传媒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坚持弘扬主旋律;二是公共传媒要净化网络环境,发展健康有益的网络文化;三是公众媒体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影视剧作品中;四是积极开发绿色网络游戏避免青少年被不良信息污染;五是努力开辟引导青少年积极向上的新阵地;六是充分利用公益广告来带动青少年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第四,青少年应努力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应做到:一是全面学习,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我修养;首先,青少年要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其次,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树立科学的法制观;二是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增强自身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第6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幼儿园教育幼儿家庭教育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的意义与作用也日益突显。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幼儿园教育也随之备受关注。幼儿园教育是人类教育的奠基阶段,对人的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影响作用。同时,与之并列的幼儿家庭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两者都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只有让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取长补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两者的教育优势。

一、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

(一)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包括了幼儿园教育、幼儿家庭教育与幼儿社区教育。前者属于正规机构内教育,后两者属于非正规机构内教育。作为正规学校教育的幼儿园教育是整个幼儿教育的核心,属于学校教育体系。并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幼儿进行保育工作,是注重保教相结合的教育机构。幼儿园教育使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发展。体现出了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教育方针,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幼儿家庭教育

幼儿一出生就与家庭相接触,父母对幼儿的教育于不知不觉中渗透在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家庭教育是贯穿在幼儿一生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生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可见家庭教育包括了两方面:一是在家庭教育中既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有子女对父母的教育;二是只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幼儿家庭教育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连续性等优点。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这是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二、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正规的幼儿园教育,还是非正规的幼儿家庭教育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他们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幼儿园教育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影响,就必须重视探讨幼儿同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样,幼儿家庭教育要想能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也需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

(一)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起到指导作用

幼儿家庭教育具有极强的封闭性、随意性和片面性,这些不利因素将会制约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其教育性质决定了自身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是重要的,并且也伴随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但同时必须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这样才能使其尽力保证做到科学、合理。

(二)幼儿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教育目的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的。并且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幼儿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随意、灵活和针对性的特点,与幼儿园、社会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反作用力

幼儿园教育要想能获取到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幼儿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幼儿家庭教育如果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儿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使幼儿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保持了其完整、连贯性,并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教育成效;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很好的配合幼儿园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幼儿园教育的开展,使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大大下降,这将会影响到幼儿的发展与进步。家庭教育还是检验幼儿园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家园合作共育的策略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与家庭相互合作、交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教育形式。可见,家园合作是一种双边互动活动,幼儿园与家庭对幼儿教育都应该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一)幼儿园多开展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促使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活动最为有效的活动形式。亲子活动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沟通,并进一步加对深彼此间的相互理解,是幼儿园与家长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参与亲子活动,家长可以了解到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对幼儿园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家中所授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有助于保证幼儿知识的系统、连贯。亲子活动可以加强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使家长从各方面对幼儿有所理解,这为幼儿园与家长相互配合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使家长能做到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教育,以确保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

(二)幼儿园和家长应经常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家园合作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与家长的参与态度。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和相互信任,是保证家园共育能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幼儿教育是一个大概念包含许多方面的教育,所以对幼儿的教育也是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除了幼儿园肩负教育幼儿的职责外,家庭同样也应承担起教育幼儿的职责,并且两者在对幼儿教育时应尽量做到相互沟通、理解和支持,这样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能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第7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论文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误区

狭义的家庭教育投资是指家庭为经济尚未独立的子女接受各级各类教育所支出的资金费用。广义的家庭教育投资是指家庭为子女或其他成员接受教育而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总称。本文指的就是这种广义上的概念。

一、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误区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家庭已经逐步成为教育投资的重要主体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质量,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当透过旺盛的教育投资热潮来冷静地思考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投资时,我们不难发现,里面依然存在着许多明显的问题。

1.投资理念偏斜且较为盲目从众

现阶段,许多农村家庭偏颇地认为,金榜题名、考上名牌大学就是其教育投资的直接目标,而提高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则是其根本目的,家庭教育投资理念偏斜严重。同时,投资盲目单一、从众逐流的问题也十分突出。许多家长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就为其“规划”好了“宏伟蓝图”,抱着“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想法,自己省吃俭用,却为子女报各种学习班,盲目地进行教育投资,一心希望子女上重点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成为“人上人”。

2.重视智力投资而轻视德育投资

作为一种投资,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投资也追求回报率的最大化。因此,能够带来较大回报的智力投资备受人们的重视,几乎吸纳了农村家庭所有的教育投资。他们为子女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教辅材料,甚至东拼西借地缴纳高昂的择校费,以使子女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他们十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于道德品质、劳动技能等则较为轻视,缺少应有的德育投资。

3.重视物质投资而轻视情感、文化、时间投资

谈起教育投资,大多数家长都会狭义地理解为物质的投入。他们认为,只有为子女提供充裕的资金,让他们学好、吃好、穿好,才有可能实现教育目标。因此,大多数农村家长都致力于努力挣钱、挣更多的钱,将眼光放在物质投资上。他们很少与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与子女之间的隔阂愈来愈大、代沟愈来愈深、情感愈来愈远,缺乏应有的情感投资。他们希望子女好好学习,然而却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缺乏应有的文化投资。他们忽视与子女的互动交往,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子女玩耍,辅导孩子学习,缺乏应有的时间投资。

4.重视子女投资而轻视自身投资

大多数家长认为,家庭教育投资即是为了让子女成才,这样,作为家庭教育投资中回报率较高的对子女教育的投资,成为大多数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重心。而家长素养对子女的影响,则没有受到起码的重视,许多农村家长平时很少读书看报,更不用说业余进修了,缺少应有的对自身教育的投资。

二、浅析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出现误区的主要原因

致使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出现种种不合理问题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涉及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

1.社会方面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十分突出,城市与农村差距较大,城市对农村人口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然而,传统的户籍制度却大大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的流动。同时,近几年随着我国就业压力的急剧加大,教育程度越高,选择的范围则越广,就业机会也就越多,工作保险系数也就越大,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也就相对较高。因此,为了拿到城市的“绿卡”,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选择接受高等教育,以期通过作为高级知识人才来改善家庭生活,实现人生理想。这就致使我国农村家庭不得不大力投资教育,以至于出现不合理问题而不自知。

2.学校方面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现实背景下,升学率成为学校排名的一个重要依据。受“经济杠杆”作用的影响,排名靠前的学校就会获得较多的社会资源与发展机遇。[1]因此,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疯狂地补课,举办各种补习班,农村家长也就不得不投入一些不必要的教育投资。与此相似,学校对教育目标的定位以及对学生的评价也主要都是围绕着学生的分数来展开的。这也就从侧面迫使家长进行大量的、盲目从众的智育投资,以期使子女的成绩遥遥领先。

3.家庭方面

家庭,是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出现种种问题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它包含许多方面,但从整体上说,可以大致归纳为非经济原因与经济原因。

非经济原因:主要表现为“唯读书论”的传统思想残余及“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态;爱慕虚荣及攀比炫耀的负面心理;错误的投资动机及不健全的人才观念;家长知识文化水平及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等。在这些非经济原因的作用下,我国农村家庭逐渐呈现出了一种畸形的教育投资理念,盲目从众的、想当然非科学地将焦点聚集在智力投资、物质投资以及子女的投资上,使得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出现了病态的发展。

经济原因:从纵向来看,近几年我国农村家庭收入逐年增长,为其进行家庭教育投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然而,受上述非经济原因的制约,较为充裕的经济条件却又造成了过度与无效的投资。从横向来看,虽然我国农村家庭经济水平逐渐提高,但与城镇家庭相比,其差距依然很大。因此,为了与城镇子女齐头并进,实现自己的教育目标,大多数农村家庭都会倾向于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子女的智力教育中,而较少对自身的教育、子女的德育进行应有的投入。

三、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走出困境的可行性对策

1.社会:改革户籍制度,缓解就业压力

为了减少农村家庭教育投资中出现的非理性行为,我们必须改革户籍制度,削弱城乡间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壁垒。我们要以国际惯例为蓝本,逐步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以及其他派生户口类别的分类,逐渐建立健全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以居住地登记为基本形式、能准确反映我国公民职业现状及居住情况的新型户籍制度。同时,我们也要积极采取措施,缓解就业压力,不断拓宽职业类型,逐步建立起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为不同层次的人才提供多种不同的职业,使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避免农村家庭为了改善生活、实现人生理想而盲目加大教育投资。

2.学校:科学合理定位,提高教育质量

我们要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改变目前主要以升学率为学校排名标准、以学生分数为教育目标定位和学生评价依据的现状,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多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学校和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另外,学校也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学生在学校获得良好的教育,使其家庭教育投资物有所值,减少农村家庭为子女购买资料、额外报班等一些不必要的投资,从而实现学校教学的丰富多样化,学生发展的全面综合化,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适宜有效化。

3.家庭:自觉主动努力,改善投资质量

第一,我国农村家庭要树立科学的投资理念,拒绝盲目从众的投资。农村家庭要努力克服“唯读书论”的思想束缚,摆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态,逐渐改变以往错误的投资动机,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要充分了解子女,知道其长处,掌握其短处,努力克服爱慕虚荣、攀比炫耀的负面心理,切实做到量力而行、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投资。

第二,我国农村家庭要注重加大德育投资。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努力突破学习即是接收、积累文化知识这一概念的桎梏,加大德育投资,逐步实现从单纯关注成绩到重视健全人格养成的转变,使子女真正成为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具备学习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经得住挫折考验、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的全面人才。

第8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关键字:个体化 自我认同 个体家庭

一、自我认同的相关理论

1.自我认同的理论视角:个体化

个体化(indivisualisation)概念源自于社会学概念,指的是与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同步的“个体解放”。在西方社会,个体化的进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西方中世纪末期,社会劳动分工不断深入和普遍展开,人们普遍从传统的社会和家庭结构中脱离出来,完成了第一次个体化的进程。二是在20世纪60年代,社会进入了一个“后现代”的新的历史时期,传统的一些理性、主体、信仰、宗教等都失去了他们崇高的权威和约束力,人们从心理上不再受传统的束缚,每个人都就可以自由的去选择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从而从思想上完成了个体化的进程。

有关西方个体化的理论研究,各个学者也都有自己的理解和主张。霍华德认为个体化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概念;鲍曼认为个体化是放在结构中来说的,是个体从“承受者”到“责任者”的转变;吉登斯认为个体化是与“生活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自我实现是个体化的核心内容;贝克讲个体化描述为有关社会制度以及个体和社会关系的一个结构性、社会学的转换。

2.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

自我认同(Self―identity)最初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在“后现代”西方社会,它是人们通过内在的自我参照系统,结合自我经历而形成的自我反思、自我认知。与现代性理论联系密切的自我认同理论在西方学者,尤其是西方现代学者的深入研究里,以安东尼?吉登斯的研究为代表。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即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由此,自我认同是建立在个体的自我认知基础之上,是个体化的结果。

吉登斯对自我认同的阐述,首先运用米德的社会符号学观点来分析自我认同在语言上的表现。他认为,从语言形式上看自我认同的支撑性的话语特征就是“主我/宾我/你”的语言分化。自我知觉条件的凸显是从语言、概念、术语的意义中获得的。吉登斯进一步考察了自我认同与身体、耻辱感、尊严感、自豪感以及理想我之间的关系。吉登斯认为,自豪感、耻辱感和尊严感是在他人与自我的关注下,一种源于自我预设的理想是否达成的自我认知感。

3.上野千鹤子“家庭自我认同意识”理论

家庭自我认同意识(family identity 简称FI)是日本学者上野千鹤子首先提出来的,它是由“自我认同意识”从个人扩展开来的被进一步应用于各种集体自我认同意识。她指出,家庭的构成有两个层面:现实的和意识的。现实的家庭表现为家庭的实体形态,而意识的则表现为凝聚家庭形式和内容的核心。上野千鹤子之所以使用“家庭自我认同意识”这一术语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家庭已经失去了实体的自然性而渐渐被看作是多少带有人为组成的组合物。其次,迄今为止传统上被视为家庭实体的东西与FI之间出现了偏离。第三,虽然家庭自我认同意识也不过是由每个家庭成员所承担形成的,但是FI可以记述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的意见分歧。

1.个体家庭,传统家庭的变迁

社会的发展必然带来社会的变迁,而家庭变迁便是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家庭的构成分为现实的(实体的)和意识的,家庭的变迁也可从实体和意识两个层面来分析。

1.1实体家庭的变迁

国内曾有过几次关于家庭变迁的大型调查,其理论基本都是依据“经典的家庭现代化理论”,它具有庞大亲属群体的父系扩大家庭式传统社会的主要特征,而核心家庭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家庭变迁就是从落后的传统扩大家庭转变为现代进步的核心家庭。

20世纪60年代,理论界对家庭的研究从静态的、整体观的分析中更多的关注动态的、个体的情况。“经典的家庭现代化理论”遭到质疑,其中质疑者帕森斯(parsons,T.)和古德(Goode,W.)从个体化和家庭自我意识角度分析,提出了“发展的家庭现代化理论”,在随后的研究中学者们根据不同家庭变迁的实际情况,依据发展的家庭现代化理论,提出了比如单身家庭,夫妻家庭,主干家庭等概念。社会变迁导致了家庭的变迁,而家庭的变迁显著点则是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这个实体由原来的单一传统的扩大家庭转变为形式多样的现代家庭。

1.2意识家庭的变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以及个体化理论的崛起,社会对家庭的思考从整体转向个人,而“个体化理论”更为强调了个体间的亲密关系对家庭构成的影响,上野千鹤子提出的“意识的家庭”则是个体化对家庭构成的直接表现。

意识,大脑对于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意识的家庭是个体对家庭这个客观实在体的自我认识,随着社会的变迁个体对家庭概念的意识也在变化着。李银河等学者2008年对我国转型期五城市家庭变迁的调查就充分显示这一点。而沈奕斐对“个体家庭(iFamily)”理论的分析和实地的考察更是清晰的阐释了“意识家庭”的意义:“两扇门,一碗汤”的两户一家、双职工家庭需要第二个“妻子”的一户两家等都从个体的角度说明了个体理论阐述的个体化意识对传统家庭意识的解构。

2.个体家庭的构建对儿童自我成长的影响

社会转型期带来的家庭变迁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最终都会落实在具体的家庭成员上,家庭教育的初始性机制决定了这种影响对儿童尤其是心理的成长能起到关键性作用。

2.1儿童与家庭成员之间“家庭自我认同意识”的冲突

由于“个体化”产生的“家庭自我认同意识”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从对家庭的理解上的异化开始转变到了对成员之间感情的异化。相对于乡村家庭,城市中的家庭更具有现代的家庭自我认同意识。在沈奕斐对上海实地调查的例子“心形图案”家庭中,家庭自我认同会使家庭成员、尤其是祖孙之间的情感疏远。而在乡村家庭中最典型的就是留守儿童的家庭抚养。在留守儿童看来,不在家的父母仍被看做是家庭成员,而部分抚养儿童的祖辈或者其他亲属则不被视为家庭成员。这种感情上的异化直接导致了家庭成员,尤其是祖孙辈之间紧张的情感关系,也会造成儿童的情感认知冲突。

2.2个体化历程:儿童毕生发展的视角

人的成长即是个体化的过程,从毕生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个体化过程是贯穿于整个心理发展过程之中的。随着家庭自我认同意识的兴起,这种自我认同意识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影响对儿童“个体化”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个体从婴儿期到成年早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在与家庭保持联结关系的同时获得独立自主,由此家庭中各成员之间的“家庭自我认同意识”对培养儿童的“个体化”成长可以起到家庭教育初始性机制的作用,这对个体未来走向社会形成独立的自我认知和情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个体家庭:现代儿童健康成长的结果

个体家庭的理论视角是个体化,而传统家庭的变迁和个体家庭的演变也是人的个体化的发展结果。

关于个体化理论,Mahler认为人在出生后的前三年里会首次出现分离―个体化的过程,即儿童在心理上与父母分离进而发展自我的独特特征的过程。布鲁斯将个体化的概念扩展到青春期,认为青春期是第二次个体化时期,青少年与内化的父母形象分离开,成为成人世界中的一员。Mazor和Enright提出了个体化的社会认知模型,认为个体化开始于儿童晚期,持续到青少年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能在更高的水平上对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作出解释。可见,个体化的过程不仅仅是人从出生后由家庭逐步走向社会的一个个体成长过程,它也是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结果。

三、个体家庭的构建分析对儿童成长的研究价值

1.理论的研究价值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西方一些价值观念的涌入,以“个人主义”为代表,不仅造成与我国传统观念的冲突,而且对社会和家庭的结构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国学者沈奕斐的“个体家庭”概念部分是基于上野千鹤子的以“个体化”为理论视角的“家庭自我认同意识”提出的,关于个体化和自我意识相关理论,国内外学者已有大量的且较成熟的研究,然而关于“家庭自我认同意识”以及“个体家庭”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却是凤毛麟角,我国正处在转型期的当口,因此,对于个体家庭的构建对儿童健康成长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研究价值。

2.现实的研究价值

2.1有效缓解社会整合力所面临的挑战

社会主义国家的结构形态可称为“总体性社会”,具有很强大的社会整合力,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便是最有利的证明。但是社会差异化和个体化的发展使社会必须关注不同的个体,这恰恰是对传统社会整合力的一种间接性的分化,这种分化甚至瓦解最终是要落实到具体的个体身上的。

个体化并不是完全的个人主义,个体化从某种角度讲,它是在不影响他人和集体的前提下去完成自己的追求。通过家庭教育,在个体家庭构建的环境中对每个个体尤其是儿童进行如何调整个体与总体、个体化社会与总体性社会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顾及个体化进程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缓解社会整合力所面临的挑战,充分发挥社会整合力所具有的优势。

2.2有效缓和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焦虑感

社会的个体化在促进了多元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相对于乡村的熟人生活,城市人与人之间摆脱了血缘邻里关系的束缚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冷漠。在一个充满“差异”和“他者”的个体化社会里,个体普遍处于一种惶恐不安的矛盾和忧虑中。

个体家庭的构建就是在充分尊重家庭各个成员个体化的前提下来完成自我的个体化,它能优化个体整合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同样可以适用于家庭以外的社会环境。因此个体家庭的构建可以有效缓和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焦虑感。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关键阶段,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都会逐步的凸显。家庭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来说具有最初始的,天然的影响和优势,基于个体化理论的家庭自我认同意识,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对儿童或者未成年人完成个体化的进程,为他们进入社会这个大家庭做好前提准备,使其能够健康的发展今后的人生与道路。

参考文献

[1] 章国锋.后现代人的个体化进程的加速[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04)

[2] 沈奕斐.个体家庭iFamily: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个体、家庭与国家[M].上海三联书店.2013

[3]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88

[4] 贾国华.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评述[J].江汉论坛.2003(5)

[5] 佘凌,罗国芬.家庭自我认同意识理论: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新视角[J].河南大学学报.2008(01)

[6] [日]上野千鹤子.近代家庭的形成与终结[M].吴咏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 李银河等.转型期中国城市家庭变迁―基于五城市的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M].北京.2013

[8] 郭志刚.当代中国人口发展与家庭户的变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年

[9]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自我认同意识研究:一项二手分析[J].青年探索.2012(01)

[10] Colarusso C A.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phenomena in adulthood: General concepts and the fifth individuat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2000,48(4)

[11] 王国霞 盖笑松.个体化概念辨析[J].心理学探新.2011(02)

[12] Blos P.The second individuation of adolescence.Th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1967(22)

第9篇:家庭教育的核心概念范文

近些年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父母亲叹息不知道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常常面对自己的小孩感到头痛不已。从报刊杂志上也不难发现不少发生在家庭中的触目惊心的案例,其中因为教育冲突,有关父母亲被子女杀害、子女离家出走、跳楼、服毒自尽等的家长与子女关系不协调的案例,以及许多未被报道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问题孩子”,都集中反映了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的弊端。具体表现有以下:

(一)家庭教育好走“极端”

第一,家庭教育好走“极端”主要是棍棒教育法。中国有句俗语叫“棍棒出孝子”。不可否认,古今中外,一些家庭“棍棒”式教育也有其积极的作用,的确出了不少人才,但“棍棒”未必就能出人才。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动不动以棍棒相加,以分数压小孩学习。或加倍罚作业、罚站、罚跪,双休孩子上“家教补课”;或逼学钢琴、跳舞、书画等五花八门的项目,剥夺孩子的休息时间,导致一些孩子被严重摧残了身体和幼稚的心灵,致使部分孩子对其父母产生厌恶和恐惧感,有的甚至自杀、离家出走,有的还有杀亲人的念头和恐怖行为。如发生在2000年的浙江金华徐力杀母事件,震惊了中国教育界。第二,“溺爱宝贝”。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教育向“溺爱”的倾向发展也在不断蔓延,成了众“亲”捧月!由于家长缺乏科学的教子观念,有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有的家长将孩子置于“保险柜”里,整天捧着哄着,舍不得让孩子受到各种委屈或挫折;有的家长双方教子观念不协调,你管我宠,时常在教育孩子面前发生冲突、摩擦等等。这些做法往往使孩子养成许多坏习惯和不良品质,变得自私、孤独、怯弱、冷漠,捣蛋、搞破坏、说谎等,从而偏离全面发展轨道。马卡连柯说过:“溺爱虽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是会使孩子遭到毁灭。”第三,放纵不管型家庭教育。有的家长在严教与溺爱间无法把握其适度的分寸,或是自身根本不知道家庭教育的意义与作用,对孩子不闻不问,犯了错误轻描淡写地说两句,对孩子物质上的需要和精神上的需要置若罔闻,来一个折中主义。这样的折中不仅有愧于为人父母,更有愧于社会。家庭教育咨询机构的开办,可以为家长纠正这些错误的教子观念,为有疑难问题孩子的家庭和学校班级提供针对性强的教育咨询,帮助孩子和家庭回到健康成长和发展的轨道上。

(二)家庭教育的教养环境不良

家庭教育的教养环境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家庭环境虽不是为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孩子施加教育影响而精心设置的,它是家庭各种生活活动空间的载体。但这些客观环境会不知不觉地刺激孩子。目前部分家庭的教养环境存在相当大的弊病,从而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第一,部分家庭父母离异,无法给孩子完整的爱,使孩子健康的心灵蒙上阴影。缺乏父爱或母爱的孩子都会影响孩子个性的良好形成。据某些教育实践调查表明,离异家庭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双差生。许多到教育咨询室咨询的家庭也是单亲家庭。第二,家长的道德水平不高。家长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例如,父母亲爱说脏话,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脏话连篇。父母亲爱占便宜,随地扔垃圾、吐痰、在家聚赌、搓麻将等低素养的行为严重干扰着孩子向良好方向的发展。

对于家庭教育的种种弊端,家庭教育咨询机构的开办可以发挥查找家长教育方法和态度、家庭教养环境等多方面的失当之处,纠正教育孩子的过激行为和过高要求,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杜绝“高压”粗暴做法,尽量多一些理解、鼓励、关爱孩子的身心发展。家庭教育咨询者充分运用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对前来咨询的家庭人员查找孩子成长困难的原因所在,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并长期跟踪建议的执行情况,耐心地帮助孩子和父母正确成长。

二、开办家庭教育咨询机构是家长学校的补充

家长学校是业余性质的成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八十年代中期,家长学校作为教育战线的新生事物出现后,各地纷纷效法,几乎遍及城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真正能坚持下来,并对家长进行科学家教知识和方法教育的却不多。原因在于,第一,办学主体认识不足。家长学校按办学主体分为两种:社区家长学校和学校(幼儿园)家长学校。各个办学主体对举办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和目的性认识不足,有的在办学过程中遇到困难,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甚至有人认为学校每学期都召开家长会,平时教师进行家访,就叫做办家长学校。其实为名不副实。第二,不切实际,效果难以体现。开始,许多学校为了追求“百分之百”的教育面,而将各年级全部家长都请进家长学校接受理论教育,时间一长,矛盾逐渐暴露。如此一来,教学不能从实际出发,不突出重点,满把抓,家长学校的实践性就不得以很好地发挥。第三,家长学校的管理缺乏物力、财力和师资上的支持和保障,使其难以坚持有效地办下去。第四,家长学校在分析和帮助问题孩子上,没有切实地能够从细致上帮助其走出困境。

开办家庭教育咨询机构,对家长和孩子进行一对一的教育咨询和辅导,可以补充家长学校办学及其功能发挥的不足。曾有老师如是说:“我们这个时代不缺乏众多的科学的教育理论,也不缺乏能力超群的教师,但十分缺少对家长成长的一对一的教育咨询和辅导!”本人曾在一教育咨询机构见习,聆听咨询者对父母和孩子的咨询过程,并跟踪其结果,认为家庭教育咨询机构可以起到有效教育父母和孩子的作用。另外,开办家庭教育咨询机构,还为家长获得家教知识开通了一个新的渠道,针对困难的问题把家庭教育的理论知识向家长进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较之家长学校可以促进家庭教育理论得以更深刻地运用与发展。这也是我们每一个致力于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的人的研究初衷。家庭教育咨询机构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构架中介的作用。

三、开办家庭教育咨询机构是终身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

教育它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人在学龄阶段所接受的学校教育,而包括了他终身成长所能受到的各种形式的教育。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咨询机构的开办有其重要性。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首先提出终身教育的主张,认为受教育应当是每个人一生的过程,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候,随时都可以以最好的方式获得必要的知识。纵观一个人的一生的角色变化,大多数人都要经历着孩子、学生、劳动者、夫妻、父母、爷爷奶奶、亲朋好友角色等。且在大多数角色时期,人都可以在那一时段接受到为适应与发展角色所需要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教育,如在学前期,接受幼儿教育,在学龄期接受学校教育,在工作期间接受劳动和职业培训,在进入老龄期,有老年人教育。但甚少有正规的家长教育。社会开办家庭教育咨询机构,当人们在担当父母亲(家长)的角色时,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指导,以帮助他们成功地实现角色转变,使孩子能够在家庭里健康成长。“终身教育的概念,重要一点是教育要贯穿于人生的始终,所以要使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起来”。终身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承认人的个性因素,遵循人的个性发展规律,让所有的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学习的机会。它消除了一次性教育带给人的失败的苦恼,允许并提供人们多次选择的机会,使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机会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家庭教育咨询机构的开办,使众多没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的父母有机会再次学习,清楚地认识自身的不足,认识到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怎么样教育好下一代。

终身教育的落实,家庭教育是根基,父母自身不仅须有终身教育的观念,也要支持孩童的学习,一起营造家庭的学习氛围。家庭教育咨询机构的开办与发展,为父母成长为有素养、高素质的家长提供可能的机会。从准父母到父母,从缺乏科学家教知识的父母亲成长为成熟的家长,家庭教育咨询机构是一个家长成长的好地方,符合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是终身教育的需要。

家庭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启蒙之地,父母亲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把启蒙老师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素质、科学的教子观念的家长,家庭教育咨询机构能够担当此任。国家教育机构及社会组织应大力倡导这种机构的开办和发展,并帮助其成长壮大,让其为我们的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家庭的和谐幸福尽一份力量!“我们的教育不应是也不可能是培养少数的成功人士,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代又一代合格的父母亲!”合格的家长,从家庭教育咨询机构走出来!

参考文献:

[1]持田荣一等著,龚同等译.终身教育大全[M].中国妇女出版社,1987:6.480.

[2]张玉林.论目前家庭教育的弊端与对策[J].贵州教育(半月刊),2005,(15):21-23.

[3]纪森,韩永炼.谈如何巩固家长学校[J].镇江高专学报,1995,(2):71-74.

[4]康万栋.办好家长学校的几个问题[J].天津教育,2003,(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