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设文化强市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文化工作;重要性和建议
群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之外,为满足自身精神需求,主动参与的各种文艺娱乐活动。在当前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精神需要不断增长,社会文化消费日趋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广大文化工作者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推进文化创新,有效开展群众文化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1 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1.1 发展群众文化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前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对对满足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仅要使人民物质生活丰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实。”从为人民群众服务,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宗旨出发,必须积极发展群众文化。
1.2 发展群众文化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建设不仅要实现物质富裕,还要实现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群众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文化素质,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2 当前群众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当前,网络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方便快捷获得各种文化信息,对于信息的获得也变得更加主动,在此种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变得困难起来,很多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在认识上发生了变化,认为群众文化工作的作用在不断减弱,在思想意识上降低了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视程度。
2.2 基础投入不足
虽然在文化场馆的建设上,各级政府都投入了不小的人力、物力,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重硬件投入而轻软设施的建设,重建设而轻管理,从总体上来说,基础投入无法满足现阶段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需求。而在某些经济相对较为落后的地方,财政困难导致在群众文化建设上的整体投入都呈现出严重的不足的现象,这对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2.3 缺乏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人是一切活动开展的根本,缺乏人才,工作开展势必是事半功倍。就当前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现状来说,缺乏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一大问题。新时代具有新特征,一些基层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对于时代的发展变化认识不足,对于时代的特征无法准确把握,这对群众文化工作来说,是十分不利的一面。文化工作的开展,势必要清晰的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人才是十分关键的一环。
2.4 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单一
活动内容单一是群众文化活动吸引力降低的一大因素。从群众文化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丰富内容、创新活动内容方面存在着滞后的现象,时代性与时尚性不足,有些活动内容已经沿袭多年而没有创新内容,缺少时下年轻一族比较感兴趣的活动项目,致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受众越来越小,影响力与品牌效果也大打折扣。
3 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建议
3.1 群众文化工作必须以道德意识为导向
群体性的文化活动不仅传播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的文化艺术素养,而且体现了社会群体的道德意识,具有社会政治导向的功能。当前,我们提倡大力发展群众文化,一定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鼓励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通过多样化的文艺活动鼓舞人、塑造人、引导人,利用群众文化为社会的发展打造良好的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2 发展群众文化必须加大财政投入
群众文化事业是公益性事业,发展群众文化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政府一是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财政对群众文化设施的经费预算,加强对文化设施建设的监管,多建群众喜爱的文化设施。二是要加大群众文化活动的资金投入,并监管好资金的使用流向。只有群众建立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所需的物质基础,才能确保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3.3 群众文化要体现出当地特色
群众文化活动来源于群众的生活,反映群众的现实生活,与群众的日常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发展群众文化要体现出当地的文化特色。一是要充分利用本地已有的资源,比如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等。二是要加强对优秀民间文化的挖掘和整理,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积极宣传,促进各种贴近民间生活的文化活动的传播和发展。
3.4 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效应
群众文化活动的一大特征就是对民间文化以及地方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发展,因此,注重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进行建设与保护,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
有句说的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对于地方文化的发展与继承,群众文化活动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必须要在坚实的文化基础上来进行。对于一些有着强烈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工作中要加强引导,要有品牌意识,要注重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要与时代相结合来不断提升此类文化活动的品牌效应。
3.5 要不断创新文化活动方式
群众文化具有通俗易懂、活泼多样的特点,其主题接近普通人的心态,以亲切、生动的形式反映丰富多彩的群众生活。因此,发展群众文化要不拘泥于形式,要体现出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只要敢于创新,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抒发人民群众的情感,其生命力都是十分旺盛的。
3.6 必须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首先,培训围绕“孝悌”,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从心开始,从家庭开始”的口号,培训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内容都围绕这一主题。的确,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每个家庭健康了,何愁社会不健康呢?正如人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组织健康了,身体能不健康吗?培训内容讲到“家和万事兴”,而家庭和谐的首要标准是“孝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礼仪之邦”,历代王朝都很重视“举孝廉”,人们心目当中也是以“孝敬”为荣,以“不孝”为奇耻,这次的每个培训内容都与“家庭”和“孝悌”有关,契合了人类最基本的感情,使大孝者更加自励,中孝者愈益自勉,小孝者猛然自省,不孝者幡然醒悟,大不孝者无地自容。所以“孝悌”培训紧扣人们心灵深处的老弦,触动人们最敏感也最脆弱的神经,提起了一个近几年被社会冷淡、被大家遗忘又热切盼望找回来的感觉。所以这样的培训是大家热切期盼和急切需要的。
其次,这个培训的组织者、倡导者和老师们都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这个培训的发源地“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是中华传统文化培训的起源地,这个镇子经过三年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化使犯罪率为零,基本达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程度,可见其神奇的魅力。任教者有世界著名的佛教大师、国内外知名学者、部分一流大学博士和全国部分成功的教育工作者。这些教师的培训都是“无偿”传授,几次培训都是一些做慈善事业的企业提供赞助,还为培训者免费提供食宿,不带任何政治目的和经济企图。他们是真正的奉献者。一些青年和中老年中医为培训者免费推拿针灸,现场传授健身、养生方法,这些“义工们”为你端饭盛汤,为你扫地整床,为你指引带路,你的疑惑和困难人家都提前了如指掌,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全是“免费的午餐”,我觉得即使一个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动的,何况我们这些即将迷途的羔羊?真是“以身示范、善莫大矣”,因此,最好的老师是做得比说的还好的人,最好的领导是做的比说的多得多的领导。
第三,学会“孝悌”就会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孝”就是尊敬父母长辈,并且“视诸父,如己父”,“悌”就是尊敬兄长,并且“视诸兄,如己兄”。 一个孝敬自己父母的人那他必定也会尊敬别人的父母和其它长辈,敬老爱老的晚辈,必定会按照父母的教诲做人做事,古人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那“听了老人言”,掌握前一辈人的生活劳动经验为我所用,必定会少走弯路,甚至像牛顿一样“站在前人的肩上看得更远、走的更快。”听从父母兄长的话,家庭必定长幼有序、其乐融融,不会搞得“兄弟相残、父子相欺”,以至于尔虞我诈、乌烟瘴气。像“孔融让梨”一样,“本子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事情也就会少之又少,社会不就和谐了吗?一个尊敬父母和兄长的人,他走向学校就会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诲、知道父母的辛苦,必定会勤奋学习回报父母和老师,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品德高尚的学生。走向社会,他也必定会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服从单位而后服从领导的人。这样的人多了单位也就和谐了,这样的单位多了,社会就和谐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达到这样的境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一定会大踏步迈进。
第四、在当前经济社会推进“中华传统文化”,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必须稳步推进。近日,沙雅县第三小学启动“传唱感恩歌曲,诵读圣人经典”活动,师生兴味盎然。这是全校师生学习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政协十一届四中全会报告中关于“中、小学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述的具体行动。
关键词 煤炭企业 群众文化 思考 建议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3-000-0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煤炭企业经济效益步入低迷,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益彰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已意识到群众文化及其建设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如何建设良好的企业群众文化,已成为煤炭企业研究的全新课题之一。
一、新时期加强煤炭企业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建设煤炭企业群众文化,是企业员工的人性要求。煤炭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一种存在,它的主体是人,它其实就是人性本原中携带的一种要素,是具有潜力的发展的要素,也是人的生理需求、爱的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统一体。煤灰企业文化活动,具有娱乐性,美的功能以及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人无论高低贵贱,对文化活动的爱没商量,洋的、土的、雅的、俗的皆有不同,受众也不同,但活动的向心力以及传播的能量是无有二样。
(二)建设煤炭企业群众文化,是企业员工和谐相处的需求。群众文化活动的带动性、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有着深远的意义。集团公司举办的“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幸福华煤”职工大讲堂,由公司领导和公司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各二级单位职工代表及家属1500余人一同聆听了讲座。当前,煤炭行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要把学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华煤“聚力”企业文化结合起来,进一步坚定推进企业实现安全、科学、和谐发展的信心,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三)建设煤炭企业群众文化,是企业职工人格升化的需求。对于文化活动,它对人的心灵触动,对人格意义上的升化也是起着一定的作用。在华煤集团砚北煤矿举办的道德劳模宣讲、4・29警示日干部、职工、家属现身说法、家协成员座谈会等活动中,置身于其中的干部、职工、家属纷纷受到教育和启发。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安全和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多么的紧密不可分,使聆听的讲座的干部、职工、家属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并引以为鉴。
二、新时期煤矿企业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企业群众文化工作者观念落后,创新性思维方式有所欠缺。目前,一些企业在群众文化建设上虽然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却没有形成吸引力较强的文化特色和氛围,群众文化对企业发展建设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群众文化的形式依旧定型于传统的、陈旧的和落后的基础之上,缺乏先进的、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意识和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形式单一、不能满足企业职工需求。近年来,煤炭企业在繁荣矿区职工群众文化生活方面做了一些成绩,但活动的内容、形式以及文化工作者的工作方法与群众“要文化”的强烈愿望相比、与构建和谐矿区,提高广大职工群众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难以满足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三)企业一线员工对群众文化与经济效益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文化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一线员工对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着重经济效益轻文化建设,片面的认为“发展经济是硬道理,文化建设是软指标”,“搞生产是挣钱,办文化是花钱”,群众性文化娱乐场所不建全,文化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不能正常开展工作,行同虚设。
三、新时期加煤炭企业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企业群众文化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树立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当前以文化推动发展、以文化凝聚人心的背景下,群众文化工作者就必须及时转变观念,必须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能够突破传统的思维,敢于抛弃那些不适合企业生存发展的落后观念和陈规陋习,通过借鉴和自主创新,创造出新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同时,必须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从群众的实际情况出发,搞好调查研究,要根据员工群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层次、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等需求,科学合理地开展工作。
【关键词】文化;促进机制;战略
一、引言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精神。一个城市文化品位越高,文化氛围越浓,城市就越有辐射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淄博是齐文化发祥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革命文化波澜壮阔,民间文化各具特色,现代文化异彩纷呈,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市。在新时期新阶段,淄博市要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的历史性跨越,不仅需要构建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文化发展模式,而且需要围绕该模式,全方位构建支持其运行的促进机制。
二、淄博市文化强市促进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文化发展是一个自然的演进过程,也是在一定制度环境下的生长过程。”文化强市促进机制的作用就是为了创造城市文化发展所需的条件,形成适宜的文化发展环境。我们认为,淄博市政府在设计这一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环境和机制的作用,通过环境和机制来吸引、聚集、利用一切优质文化资源,实现各要素的组合、集结、协调和优化,促使淄博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的历史性跨越。
基于上述观点,我们认为,淄博市文化强市促进机制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机制设计要与淄博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吻合,与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要求相匹配,与保持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目标相一致;机制规划要统筹兼顾,整体布局、突出重点,多管齐下,有所侧重,同时还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根据以上思路,淄博市文化强市促进机制的设计起码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一)前瞻性原则
淄博市文化强市促进机制建设一定要有长远眼光,克服急功近利的文化建设思想,充分权衡文化发展的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在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上,必须登高望远,不能只看眼前而不顾长远,只考虑短期效果而不考虑长远效果。在预测未来的前提下,把握社会需求和全国乃至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向,根据本区域的文化资源优势选准未来文化发展主攻方向。
(二)系统性原则
文化强市不能只停留在狭义的文化建设方面。系统性原则要求在文化强市促进机制的设计上,要坚持全面协调、科学发展的实践思路,运用系统科学和开放思维,着重把握好文化强市的社会系统环境和支持条件。城市是一个巨系统,它由众多的子系统构成,主要包括城市文化、经济、旅游、建筑、景观、城市精神等。各个系统都有它们自身发展的规律,它们的发展和完善,是整个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规划的有机构成部分。城市文化发展促进机制的设计就是用城市文化做统领,服务并促进各个系统的优化与协调。
(三)公益性原则
文化事业是政府提供给全体国民的公共产品,是政府从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出发,用纳税人的钱为全体国民举办的公益性事业。这就决定了政府在促进文化发展的制度和机制设计上要从服务行政的视角考虑问题,公共文化发展不以营利为目的,公共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益性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区别于一般市场经营性文化服务的本质特征。
(四)可持续性原则
“文化可持续就是立足传统文化创新,寻求现代化的内源道路,保持民族文脉,既形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又不断为民族文化注入新的精神,形成超越现实的境界追求。”淄博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且独具特色,是齐文化发祥地、陶瓷丝绸之乡、鲁商发源地、聊斋故里。如何发掘、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使其转化为产业优势,如何实现这些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文化产品的可持续生产以及文化市场的可持续开发,等等,是政府在促进文化发展的制度和机制设计上必须着重考虑的几个重要因素。
三、构建淄博市文化强市促进机制的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原则,淄博市文化强市促进机制建设,除了要继续执行和完善现有的财政、税收、金融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之外,还应通过下列机制的建立和补充,与前者配套,形成更为完善的文化强市促进机制。
(一)城市精神支撑机制
城市精神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对城市的未来发展具有灵魂支柱和动力源泉作用,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引导与激励作用,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人文精神的培育和提升。
淄博是齐国故都,是齐文化发源地,是世界足球起源地,是蒲松龄的故乡,是我国最大的陶瓷科研基地、中国五大瓷都之一,是名闻遐迩历史文化名城和工业重镇。在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积累形成了许多多可圈可点的精神风貌,“诚信、务实、开放、创新”,比较集中地展現了新时期淄博城市精神的主要內涵。
我们应吸收其具有时代特色的合理内核,重构当代淄博人文精神,使淄博人文精神成为城市文化思想支撑体系的核心,从而成为调动和激发全市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培育和弘扬淄博人文精神,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建设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个方面。面对这一庞大的文化建设系统工程,如何构建以淄博人文思想为核心的城市精神支撑机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文化人才激励机制
关键词:传统民居;生态价值观;生态建筑设计;创新;方法学
Abstract: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ecological values and concepts of traditional residence from three aspects of spatial patterns, materials, technology, and summarize the thinking methods widely used in the innovation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related design cases in order to provide ideas for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Key words:traditional residence; ecological values;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innovation; methodology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44(2010)05-08(8)
作者简介:鲍宗豪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
文化强市已成为我国不少省市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文化强市本质上要解决的是一个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的问题,回答如何在文化全球化①背景下选择“强市”的文化战略问题,回答如何在实施文化强市战略过程中转变方式,改善城市发展的“软环境”,增加城市发展的“软实力”问题。
一、文化全球化:文化强市的战略视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全球投资、跨国资本的全球流动,形成一股势不可当的全球化的潮流。随着全球化广泛而深入的发展,文化全球出现了网络化、市场化、人本化、生态化的新特点。文化全球化趋势中的新特点应成为21世纪中国确立文化强市战略的新视野。
1.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网络化
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特点集中表现为利润高、竞争力强的网络服务业、网络文化生产方式的形成。其一,网络文化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正在成为未来社会生产方式的重要部分,并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该生产方式的表现是:生产主体使用的劳动工具由物品形态向电子形态转变,劳动对象由实物变为虚拟,人和自然空间的关系变为了人和数字空间的关系,生产力占有的劳动资料从实物变为了电子网络;其二,依托电信业与互联网,以低价位、高服务迅速崛起的手机短信息文化服务业――“拇指文化”产业,每逢节假日、特殊纪念日便“井喷”,成为业界创利的宠儿;其三,电子娱乐游戏业虽依托网络服务发展起来,但实际上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产业门类。现在网络在线游戏,各种游戏软件产品、加上数量庞大、花样繁多的电子游艺机,共同构成当今世界发达繁荣的电子娱乐游戏业。
如果将依托互联网(即网络)高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产业作为网络文化服务业来统计,那么,2007年江苏省网络文化服务增长61.42%;山西省网络文化服务增加值增速达到36.4%;湖南省网络文化服务比重由2006年的1.6%提高到2.8%。②网络“高技术”含量的背后是“高文化”,“高文化”的实质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智商、商品味、高消费的需求在文化上的反映,进而刺激“高技术”的开发以满足“高文化”的需求。
2.大众文化的市场化
英国及西方各国大多数文化研究者,一般都把“大众文化”当做“流行文化”的同义词。在流行文化的意义上说,西方的大众文化不仅在全球化,而且已经完全市场化。20世纪末以来,大众文化席卷了我国包括精英文化在内的诸多领域,乃至有改变传统影响之势。
在我国,大众文化的市场化表现为:一是“时尚化”。时尚是大众文化中一个比较核心的范畴。时尚是一个多元的符号体系。服饰、饮食、汽车、体育运动、流行歌曲、影视等等,无数的载体符号将时尚印在语言系统上,显现为一个流动的多元的文化群落。当代城市时尚主要表现了城市中产阶级更新潮、更个性,更能标示自己对于生活方式与众不同的希冀和向往,从而使得自己在想象中突出自己的个体存在。
二是“休闲化”。随着科技发展、生产率的提高,一个人一生用来工作的时间已由19世纪的50%下降到20世纪的20%③。工作时间的减少,使人们有越来越多的时间用于休闲。在我国,人们越来越重视休闲,大小“黄金周”给休闲提供了客观条件。但同时,伴随着文化全球化浪潮而登陆中国的西方“快餐文化”、“休闲文化”、“消费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使当代青少年津津乐道于西方的节庆日、影视歌曲,推崇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而唯利是图渗透到人际交往与社会生活中,使以诚信礼仪著称于世的华夏人际关系,一再受到影响和侵蚀。因此,我们要研究城市休闲生活如何顺应文化全球化发展的特点,如何将丰富的华夏文明资源(如儒家的“仁学”、道家的“道论”)通过“现代转换”,使当代我国城市生活适应文化全球化的需求。
三是“狂欢”。“狂欢”理论源于巴赫金对欧洲历史文化与文学的研究,在他看来,民间广场的狂欢节是“彻底非教会和非宗教的”。纵观欧洲狂欢节文化,其特点在于:无等级性,宣泄性,颠覆性,大众性。发端于2005 年的湖南《超级女声》已连续举办了三届,随后而来可谓姊妹篇的《快乐男声》举办了一届。节目涉及面之广,参与人数之众,节目收视率之高,参与手机短信投票观众之多以及情绪之狂热,所引起的社会反响之大,可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每一场节目都掀起全民性狂欢。后超女时代湖南电视又以“雷文化”④打造“媒介奇观”。再看新浪网站的广告词:“这年头,没个‘围脖’,还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此“围脖”并非冬日来临用于御寒的脖套套,而是互联网又一热门产物――“微博”,“微博”的实质也可以说是嘈杂私语编织大众狂欢。
3.全球文化的人本化
全球文化发展的“人本化”,本质上也是面对现代化进程中“人”的价值的种种缺失而倡导的回归自然、回归人自身(满足人的需求)的“人本化”。文化全球趋势中的“人本化”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文化的理念,如对历史的重视,并实用性地采用诸如建筑构造、建筑符号、建筑比例、建筑材料等历史建筑的因素,以增加城市建筑的文脉性,注重人、建筑和自然的关系,凸显城市建筑与空间的人性与情感;二是当今的一些世界文化大城市,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都关注自己的人文品味、人文魅力、人文精神。如纽约、伦敦、巴黎等,都是人文城市,有自己的人文精神。如纽约,多种族的移民城市――在多种语言、多种文化交融中形成的多元文化精神,这是纽约城市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伦敦,以理性与自由为特质的城市人文精神,不但是英国民族精神的缩影,更是带领英国人文精神发展的旗舰;巴黎人以无与伦比的自信以及敢于冒险敢于创新闻名于世。巴黎的理性和批判精神,是巴黎城市的基本素质,又是巴黎的人文精神。埃菲尔铁塔是现代科技的产物,更是法国人人文精神的代表和象征。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形成的不同的城市精神,反映了我国城市精神文化建设的不同特点。
4.全球文化的生态化
全球文化的生态化集中体现在以下两大层面:一是城市规划与人居环境的生态化趋势。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最早由希腊学者道萨严迪斯(Doxiadis)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提出; 1976年、1996年联合国第一次、第二次人类住区会议的召开,对城市人居环境研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第二次人类住区会议,又称城市高峰会议,加深了人们对城市和城市化的认识,界定了城市人居环境的概念。二是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自然遗产加以保护,这是从人文层面体现的世界文化的生态化。日本最先提出了建设“遗址公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遗址公园”模式的出现,虽然有来自公众对旅游业发展的要求,但更深的社会背景则是社会对古代环境的向往和对本民族历史的关心。通过遗址公园来复原古代人类生存环境的典型范例,既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又提醒人们关心和爱护人类未来的生存空间。
我们说“文化全球化”不等于“美国化”,但不等于说不要警惕当前全球文化帝国主义、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21世纪初以来,全球文化帝国主义借助信息与传播的优势,已由“意识形态”的帝国主义进入到“传播”的帝国主义,日益主导世界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美国文化批评家萨义德1993年出版的《文化与帝国主义》一书,把文化与帝国主义的行为直接联系起来,揭示了在帝国扩张的过程中,文化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英国威尔斯大学教授马丁・巴克在其著述中指出:“‘文化帝国主义’似乎是说,帝国主义控制他国的过程,是文化先行,由帝国主义国家向他国输出支持帝国主义关系的文化形式,然后完成帝国的支配状态。”⑤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不仅在军事上无国可敌,而且在经济发展上远远走到了其他国家的前面,在综合实力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美国的电影、电视节目、快餐、饮料和有限公司被视为传播了使当地产品和价值观边缘化的美国文化。美国化成为西方居于支配地位的一个标志。实现这一点的主要工具是跨国媒介和通讯工业,它们通过诸如《豪门恩怨》等节目高扬了财富与消费,甚至通过描写蝙蝠人、超人以及虚构英雄的影视作品和连环书刊促进了社团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精神和价值观,试图让世界各国人民确信,“美国生活方式”不仅适宜于他们,而且是他们国家的未来。⑥
上述文化全球化趋势中呈现的新特点,是21世纪中国确立文化强市战略的重要背景。但是,如何以文化全球化为背景形成一个“文化强市”的战略?关键是要解决好文化强市的战略选择问题。文化全球化既为一个城市文化战略的选择提供了客观背景,又为一个城市科学合理地确定文化强市的战略定位、路径及其策略提供了可能,即为一个城市在科学合理地确定文化发展战略,进而在文化全球化中胜出提供了可能。任何文化的“强市”都是生活于一定社会时空范围内的人们对文化“强市”的选择。因此,文化强市战略的确立还必须要以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为基础。
二、城市社会空间:文化强市战略的社会基础
文化强市要“强”文化产业,但更要“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软环境”。文化产业是城市发展的一种“软实力”,但还不是“软实力”的全部。在城市“软实力”与“软环境”相对一致的意义上看,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城市空间社会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既能为城市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均衡、协调的发展空间,又能为城市市民满足文化需求、保障文化权益提供公平、公正的空间。只有形成了城市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和谐发展的社会空间,才可以说该城市在转变发展方式,改善城市发展的“软环境”、提升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方面走出了关键性一步。因为城市空间并非纯物理的安排,常常体现了存在于城市社会空间中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战略观、战略规划、战略选择。离开了对城市社会空间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城市市民公平公正地享有文化权益常常会流于形式,或只是一种“理想”。在上述意义上,我们必须探讨文化强市的社会空间,必须把城市社会空间当做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实现可持续推进城市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战略的社会基础来认识来规划。
1.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的社会空间
城市空间结构由各构成要素在城市地域范围内的有序分布和组合而形成。城市的一切功能活动都是在各类基本城市物质要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城市各要素有着不同的组合方式,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也就带来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类型。
20世纪初,西方学界出现了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它是运用古典人文区位学观点和经济学观点来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观点和学说。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学说,一是以美国社会学家R. E.帕克、E. W.伯吉斯等人为代表的有关城市生态的“同心圈理论”;二是以C. H.霍伊特为代表的“扇形理论”;三是以C.哈里斯为代表的“多核心理论”。这些城市空间理论的贡献在于从经济的视角来探索城市空间的结构,但并没有将城市空间的研究与阶级、种族等社会文化因素相结合,也看不到地理学政治的影响,当然更没有涉及城市空间的性别视角。
1974年,法国新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出版的《空间的生产》一书,提出了“全球化空间”、“城市化空间”与“国家化空间”三个层面的空间分析理论,同时更聚焦于“社会空间”的分析,进而揭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社会关系。美国后现代地理学家爱德华・索亚提出了“第三空间认识论”的观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的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在《网络社会的兴起》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流动空间”(Space of flows)和“地方空间”(Space of places)的概念。种种空间理论的思考大致有两种向度:一是把空间视为具体的物质形式,可以被标示、被解释;二是关于精神的建构,关于空间及其生活意义表征的观念。正因为如此,一些后现代思想家又运用“间性空间”理论考察纽约、伦敦等城市文化的混杂现象,或提出城市空间重构理论。
西方后现代思想家的“空间转向”,及其对“空间”的反思不仅体现在城市设计、城市建筑、城市地理等学科中,而且对城市化、城市公共空间的重构产生了一定影响。我认为,更值得重视的是:西方后现代思想家对城市空间的反思,实质上是反思西方城市在经历城市化、现代化,进入后现代城市社会之后,反观城市空间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尤其是列斐伏尔、卡斯特对“社会空间”、“流动空间”的关注,哈贝马斯对“公共空间”的分析,实质上给正在进入(或将进入)现代与后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家的提醒:我们既要看到我国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空间分化问题,更要重视在规划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公共文化设施以及布局文化产业园区时,从城市发展的战略层面,从城市市民公平、公正的享有文化权益的社会空间视角,对城市紧张的物理空间进行战略布局,重塑城市社会空间,从而可持续地推进城市的文化产业和社会文化事业。
2.城市社会空间的“分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迅速发展。到2008年,我国的城市化已达到44%左右。在快速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城市社会空间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一是城市化、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分化。中心城区和郊区虽是城市地理空间的区分,但本质上反映的是中心城区与郊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反映的是不同族群、不同人口素质的差异。我国的郊区的城市化虽然改变了“传统郊区”(即基本以农业为主的区域)的状况,但是,中心城区仍占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地位,具有郊区无法相比的重要性:中心城区是高利润率产业与高收入社会群体的首选之地,并在不断排斥低利润率产业与低收入社会群体;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仍远远高于郊区;中心城区的产业密度包括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密度都高于郊区;中心城区的综合也是郊区所无法比拟的。同时,低收入社会群体特别是外来人口主要滞留在城市边缘的郊区。
二是城市空间的贫富分化。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出现了以豪华别墅区、高级公寓区和高标准小区为代表的高收入居住区;以安居工程和经济实用型小区为主体的中低收入居住区;以旧城衰败街区、经济效益差的工厂企业单位旧有公房、自建简陋房和政府新建廉租房为代表的低收入居住区等。富裕人口和贫困人口都会不自觉或被迫向他们所属的阶层聚集,形成“富人区”和“穷人区”。“富人区”占据城市核心地段,享有便利的交通,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较高的生态质量和景观品质。而弱势群体只能被迫迁往郊区或被指定的低标准社区,使得贫困人口的社会交往网络进一步恶化,通勤成本上升;穷人社区的教育也很可能受到影响,从而造成新生代的就业能力降低,失业加剧,构成贫困的积累循环。
3.城市社会空间的“重塑”
针对我国城市化、现代进程中社会空间的“分化”现象,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关注社会空间重塑问题:
一是城市人性化空间的重塑。在中国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中,城市建立在适应农业文化的土壤之上。但是在传统城市街区的空间设计中,非常讲究街区空间的收放,它体现出古人对于空间的丰富多变性的追求。街道的宽窄的处理,在人们向前的移动中不断地调节着人们的视线和心理感觉。传统的城市街区中,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的凹凸不平实现了视线的跳动感,别有韵味。
但是,现在的城市街区,似乎已很少看到这种收放互换的传统空间布局了。笔直的水泥路两侧,仍是笔直而整齐的建筑物,高低参差,毫无美感。站在街的这头,一直看到街的那头,整条街可以一览无余,也更不用说像划蛋糕一样条条块块的千人一面的居住区了。⑦从目前的中国城市看,汽车道、停车场、步行道、广场、绿地、游戏场、运动场、花园等公共地段成为禁入或不适宜活动的空间,它们的“公共空间”的意义被扭曲了。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快速的城市现代化、汽车社会化迅速改变了历史延续下来的城市的空间结构。汽车社会化一方面是由于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单位、族群加入汽车社会而使城市不断向四周无序蔓延;另一方面也冲击着传统的城市街道空间,正在摧毁历史城市的结构。汽车成为城市社会空间中交往的主导,行人要战战兢兢、避让汽车。结果,以人为本变成以车为本,以汽车的社会化空间拓展为本。
同时,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新起的大量的房地产楼盘,对新型楼盘小区的居住者来说,具有某种空间合理占有性,可是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它是一个个的封闭式空间,这种封闭的空间越多,城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公共空间就会越少,这是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布局和建设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实际上,任何违背人性的想法、做法,都是与城市风格追求的终极目的相违背的。
二是城市社会文化空间形态的重塑。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它不同于过去的城市时代,而是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的新的城市世纪、城市时代。针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与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弊端,正在全球流行的新城市主义,初衷是要控制城市无序扩张,引导城市核心价值的发现,恢复传统的城市魅力,反对不理智的郊区无序蔓延,重建城市,建立适宜居住的真正的社区。它从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中发掘灵感,并与新经济时代各种要素相结合,重构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邻里社区来取代缺乏吸引力的郊区模式。新城市主义强调的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社会和谐思想,应成为21世纪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更科学合理地重塑城市社会空间、构建和谐城市社会形态的一种重要借鉴。
三是城市空间的社会文化价值重塑。在群体认知层面,对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认识与评价是人们对城市的个性、地域文化、环境文化整体的认知与评价。尤其是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社会空间结构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不断地在发生变化;然而,在城市社会空间形态的变化中,恰恰体现着该城市市民满足文化需求、享受文化权益的状况,反映着该城市市民社会文化价值取向与文化观念的变化。
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重构方面,最为成功的是巴塞罗那凭借城市社会空间的合理布局,重构了公平、公正的城市社会空间。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政策自1981年开始实施起,得到了历任执政者和规划师的贯彻和延续。在30多年来的时间里,持续改建和创造了450多个社会公共空间,这种持续的城市发展政策,保证了城市始终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同时,巴塞罗那社会公共空间政策包括了对整个城市的关注。在所有的街区都开辟公众活动空间,郊区和城区,贫困地区和富裕地区都一视同仁。这种彻底落实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善了城市的社会生活品质和景观环境,也有效避免了由于旧城改造和更新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
总之,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社会空间的构建,要以“人性化”空间重塑为核心,以社会空间资源配置的中性化、均衡化为途径,在重塑城市社会空间形态、发展城市空间社会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形成一个既能促使城市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又能保证社会文化事业繁荣、满足大多数市民文化需求,保障大多数市民文化权益和谐共生的社会空间。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社会空间的构建,不仅将为城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而且将成为城市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发展“软环境”品质的战略空间。
三、系统构建:文化强市战略的选择
文化全球化趋势中的新特点,以及城市社会空间的构建,是文化强市的战略大背景、文化强市战略的社会基础,也可以说是文化强市的大原则、大方位。那么,如何选择文化强市战略呢?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曾在20世纪80年代向中央建议,“要以系统科学方法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借鉴钱老的建议,我们从“系统构建”的层面提出文化强市的战略。文化强市涉及文化强市的战略理念、战略目标与定位、战略任务、战略选择,以及实施战略的措施保障等。这里以沈阳市为例重点阐释文化强市的战略定位及其战术问题。
1.沈阳文化强市战略定位
沈阳文化强市战略定位还应符合以下目标原则。
一是独特性,即唯有沈阳才有的、能充分体现沈阳特色的文化;这种独特性既是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且又在现实中有着独特的影响;
二是领先性,不仅指沈阳的文化战略,其发展目标的文化与同类对象(城市、城区)相比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而且具有发展前景,能影响周边或更大范围的文化发展;
三是前瞻性,即沈阳文化发展的定位既是立足现实、符合现实(状)的,又预示着未来、在未来也具有影响力、辐射力、发展力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沈阳作为拥有清故宫、清福陵、清昭陵三处世界文化遗产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东北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决定了它的文化发展战略定位:要以“能反映全球文化发展趋势、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引领东北区域文化、适应沈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满足沈阳市民公共文化增长需求的理念”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科技领先、生态设计、法制保障”的发展路径,凸现沈阳人“大视野、大气魄、大战略”的文化精神,建设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文化、创意文化相结合,面向东北亚区域且辐射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强市。
为此,沈阳市的文化空间布局,要从单一中心型文化空间布局向圈层构造型空间布局转变,文化的类型,要从雅俗文化的分割对立向多样文化兼容并举的互动态转变,文化管理的模式,要从以政府为主体的行政管理向政府主导的公共治理转变,文化的交流,要从全国交流的吸纳型中心向区域乃至全国交流中心的辐射型转变。
2.沈阳文化强市战略选择
根据沈阳文化强市的战略定位,沈阳文化强市战略选择要突出以下四个方面:
――“跨越式”发展战略:要在未来“十二五”期间充分展示东北地区乃至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创意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大城市的风貌,就不能按常规发展,而是要通过“跨越”传统的发展路径来实现,要有新的突破,包括对文化企业进行并购和控股、文化大市场培育、文化资本运作、文化产业高地构建、一流文化艺术人才聚集等等。
――“引进式”发展战略:当前必须抓住21世纪初全球城市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大好时机,积极引进一批在国际上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企业集团,在全球文化市场经济的境遇中,引进全球范围内的文化资源。如多媒体影视、多媒体音乐、多媒体美术、动漫创作等设计、制作、出版、发行、经营企业,形成依托网络、数字技术、数字艺术产品的研发、制作、发行、销售相接的良性发展的动漫数字文化艺术产业链和生态链,使沈阳成为令人瞩目的“中国动漫之都”。
――“差异化”发展战略:一方面以沈阳自身的特色文化为基础,另一方面要善于包容和引进各种具有差异性的现代工业文化、创意文化,以“东北文博会”为龙头,积极筹措举办国际现代工业文化艺术节,不断提升其在国际上的文化知名度,形成具有世界多元文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化创作、交易、展演、展览、高雅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创意文化艺术板块。
――“集聚式”发展战略:“集聚式”文化发展战略的实质是:要使沈阳成为吸引跨国集团、著名文化企业、海内外各种文化人才、各种影视、戏剧、精品集聚沈阳,使沈阳成为全国现代工业文化、创意文化、文化服务业的集聚高地,从而对东北地区、对全国乃至世界现代工业文化、创意文化的发展产生强有力的辐射效应。
3.沈阳文化强市的战术
面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文化产业竞争日趋酷烈的现实,“精准化”应成为沈阳文化强市的首选战术。所谓“精准化”战术,是以对文化战略的理论研究与科学规划为核心,以准确的全球文化市场调研和理性的综合判断为前提,在最大限度地减少盲目投入、压缩发展成本的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稳中求胜的文化强调运作模式。
具体而言,一是以清醒的现实态度拒绝各种“忽悠”与“煽情”。就文化产业而言,它是一个与感性审美活动密切相关的领域,因而特别容易被各种“幻觉”和“幻术”引诱或蛊惑。在资金普遍困难、产业发展空间紧张的当下,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看守好有限的资金和优势,避免由于普遍撒网或战线拉得过长而丧失或降低竞争力,这是文化产业决策与实施中最重要的细节性原则。从国际上看,号称世界最豪华的迪拜“棕榈岛亚特兰蒂斯”酒店,在国际金融危机来临之时,仍斥资2000万美元举办开幕庆典。本指望以此招徕生意,但结果却是血本无归。再以中国近年来兴起的“印象文化产业”为例,如广西的“印象・刘三姐”、浙江的“印象・西湖”、开封的“大宋・东京梦华”等,大多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实际文化产值不高,有些已在勉力支撑。
二是以严密的理性计算锁定具体可行的目标。这要求将自身的优势和当下的风险与机遇结合起来,不是盲目地贪多求大,而是以“精确打击”的方式使自己最有可能获得的资源与利益迅速成为现实。
[关键词]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
大庆市八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宏伟目标,全市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新挑战、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不断加大流域治理和地面水环境整治力度,全力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继续深化污染防治、农村环境连片治理和生态市建设等项工作,让大庆的天空更湛蓝、水质更清澈、空气更洁净、环境更优美。因此,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事关全社会、得益全社会的庞大系统工程,其管理水平是一个城市市民素质和政府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开放意识、文化水准和社会公德的集中体现。搞好城市环境卫生对于维护城市市容,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市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深入,市容环卫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市容环境卫生面貌大为改观,但是,日常环卫工作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如何攻克这些薄弱环节,以适应城市和谐发展与文明创建的客观需要,已成为我市当前市容环卫管理的首要任务。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发动公众参与管理, 提高市民环境卫生意识
城市环境卫生事业是全社会的公共事业,市民的参与是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基本条件。市容环卫部门应以市民需求为核心,以市民满意为目标,把市民变成消费者而非管理对象,经求市民对市容环卫公共服务的意见和要求。市民以主体身份参与整个市容环卫服务过程,并发挥决定、支配和主导作用,政府要建立与群众良好的沟通机制,将决策意图传达给公众,重视顾客对市容环卫服务提出的建议。发挥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招募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市民组成志愿者队伍参与管理、教育和引导社区居民养成卫生习惯,共同自觉遵守社区公约和维护街巷新村环境卫生。形成市容管理社会互动机制。我们要不断加强市容环卫宣传力度,广大新闻媒体和教育系统必须给予支持和配合。提高社会公众对市容环卫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市容环卫管理的积极性。引导市民自觉改变陋习,激发市民踊跃参与美化市容环境的积极性,使市民群众自觉地维护城市的整洁,避免各种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二、强化行政管理机制改革
在健全市、区、街道(镇) 三级行政管理构架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完善行政管理、市场管理、社会管理三大体系。管理实现高效能。即职责明确,机构精简,人员精干,运转高效,进一步明晰政府市容环卫管理部门的职责,精简和科学设置内设机构,配置适应岗位需要的人员,对环卫部门的中层管理人员实行竞争上岗,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并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将各项指标分解量化,做到“点、线、面”责任明确。进一步实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向区县转移、下放具体事务和事权,实现市容环卫管理从以条管理向以块管理、区域管理方式转变,实行政事分开,管理与服务分离,进一步理顺政府、社会、企业、市场的相互关系。加快形成“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模式。实现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培育行业协会与中介组织,实现政府部分管理职能的下放和转移,把部分事务性、技术性、程序性、操作性的管理职能转移到中介,形成管理型、服务型和企业型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体系。
三、加速环境卫生的产业化进程
有计划的开放环卫作业服务市场,建立科学的“市场准入”标准和要求,凡是符合标准和要求的企业或个人都可以进入环卫服务市场。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继续鼓励不同经济成分、不同行业的企业从事环卫经营,放宽外资企业进入环卫市场的条件,引进竞争机制,开展公平竞争。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筹集市容环境建设资金,建立多元的社会参与机制,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近几年,我国加快了环卫作业市场改革步伐,培育和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环卫实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形成政府和社会资金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环卫事业单位企业化转制。二是扶持发展一批私营、个体、合资合作环卫作业实体。建立健全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允许和鼓励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快环卫龙头企业组建,建成具有较大规模的、能跨地区跨行业作业的环卫企业,最终形成以垃圾收运处理企业为龙头的环卫产业链,实现环卫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制度体系
市、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要分别建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督查机制,加强执法督查。要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参与监督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制度形成内外结合的执法监督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效率和水平。制订完善《城市环境卫生作业服务单位资质管理办法》、《作业服务市场准入和招投标制度》和《环卫作业服务质量标准》,以使环卫作业市场纳入法制化轨道。完善垃圾收费政策。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环卫作业服务定价机制,理顺收费机制,规范收费管理,探讨收费方式,降低收费成本。制定城市管理绩效评价考核体系,设立市、区政府城市管理工作绩效专项奖,对活动中的先进单位、个人实行表彰和奖励。建立城市管理新闻制度。市、区城管办要定期或不定期向新闻媒体通报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营造良好的城市管理工作社会舆论氛围。
五、结论
城市有人而兴,因兴而活,因活而宜,管理的目标不是制约而是规范,不是索求而是服务,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不仅需要自身努力和社会各方面支持而且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上也应给予倾斜和扶持,形成合力,以推进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事业持续快速发展。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
参考文献:
一、“十一五”以来市区发展简况
1.实施扩容强市战略取得一定进展
在“九五”和“十五”末期,先后把原双辽的辽河农垦管理区、梨树县的叶赫镇划入四平市区,使城区面积增加814平方公里。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的目标,城区平均每年扩容在1平方公里左右。扩大市区规模和城市容量,为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2.市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加强市区城市道路建设。在市区建设了东丰路、师院北路、南湖大路、西郊街、迎宾街北路、兴平街、东山大街、东盛大街、南迎宾街、九经街北段、六孔桥路等主干道和北山路、北二纬路、南四纬路等次干路。
改造和完善了市区给水排水设施。改造和完善市区给排水管网工程。调整市区供水结构,实行了24小时供水,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提高了供水能力。
不断加强供热供气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天然气,继续实施热网改造工程,天然气供气能力达到7万立方米/日左右,普及率达到83.5%。市区新增供热面积350万平方米,设置换热站23座,城区集中供热率85%以上。
住宅建设日新月异。坚持以提高档次、改善环境为重点,保持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市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共拆迁164万平方米,在棚户区新建227万平方米,市区建设锦绣家园、宏泰家园、西苑花园、平西花园、东山花园、阳光新城续建、方正花园、海丰园续建、东丰园居住区、三中南片小区等,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和环境。
3.市区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十一五”期间的前3年(2006、2007、2008年)市区共新建项目560个,重点建设了四平卷烟厂新型卷烟、昊华“双2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聚氯乙烯、通钢新型钢绞线精密冷轧带钢、天成60万吨玉米深加工、红钢100万吨钢、金士百80万吨啤酒等一批重点项目,有效地拉动了四平经济发展,并为后续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
二、市区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投资成本高
市区上项目所需投资明显高于外县(市)。一是市区上项目与外县(市)上项目相比,就土地征用而言,土地价格远高于外县;二是在城市内上项目,涉及的动迁等费用高;三是所需劳动力成本也将高于外县(市)。
2.扩容难度大
在“十一五”规划中虽然提出了实施扩容强市的思路,但截止目前并没有大的扩容动作,或者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只是按常规进行了城市扩容。就市区结构看,辽河划在市区内也不是很科学的,需进一步的规划和调整。
3.地域有缺陷
四平市区界于长春与沈阳之间,存在许多有利因素,但也有许多不利条件,四平市区接受长春辐射不如临近的公主岭,接受沈阳的辐射受到省际间封锁,接受的辐射很有限。辽宁在省际交界处已建开发区,试图用优惠政策吸引四平市区相关企业。
4.享受政策少
四平市的铁东、铁西和辽河农垦管理区,在经济发展中所享受的优惠政策明显低于外县(市)。如省里为了支持工业集中区建设,给每个县(市)软贷款2000万元,铁东、铁西和辽河农垦管理区都没有享受到此政策。去年省里给外县(市)的以奖代补的资金近600万元,市内3个区也没有得到。
5.优势发挥差
四平市具有城市基础设施、人文历史、科技文化、区位交通、资源环境、产业基础等优势,但这些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旅游、商贸、物流等服务业方面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6.主观意识弱
大多数人对加快市区发展、优先发展市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发展城市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的认识也不够,普遍存在顺其发展、任其发展的心理。在发展意识上缺少加快市区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
三、加快市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理论上认为,经济增长极作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力量,它自身不仅形成强大的规模经济,对其他经济也产生着支配效应、乘数效应和极化与扩散效应。这3种效应的产生,充分显示了经济增长极的重大意义。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带动辐射作用,在经济学中也可称为增长极的作用,中心城市也最容易成为增长极。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上,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发展历程看,都是实施了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我们要加强宣传,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增强加快发展市区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政策扶持,优先发展
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议有关部门出台《关于加快优先发展四平市区的若干意见》,对“优先发展市区战略”要引起市政府及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提高对“优先发展市区”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在部门职能上要对市区的发展给予倾斜。制定优先发展市区的相关政策,在财政、人才、资金、项目摆布、所属区的发展空间上给予优惠,以加大对市区发展的扶持力度。
3.科学规划,扩容强市
要把“加快发展、优先发展市区战略”的发展思路纳入四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在“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加快发展、优先发展市区的发展思路,从市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以及重大项目的摆放上,对市区发展给予优先考虑和重点支持。在中长期规划中要对市区发展进行重点规划,特别是在扩大城市容量和规模、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方面,对市区发展给予更大的倾斜和支持。在扩容强市方面建议要科学规划和调整。
4.强化基础,增强辐射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增强城市集聚能力的重要方面。四平在区域交通的大格局中有优势,特别是通过城市周边通道的大建设,高速公路的完善,拉大城市格局,扩大服务半径,集聚更多的物流。四平是一个适宜人居的城市,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四平已成为国家级卫生城、国家级园林城,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居奖,被国家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我们要继续狠抓国家环保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建设,加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进一步美化城市居住环境,吸引更多的人到这里居住置业。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 市民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340-01
城市化进程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越来越快速,越来越明显。市民文化作为市场经济下城市化进程的伴生品,它的价值也显得尤为重要,市民文化是凝聚着城市基因的,它构成了一个城市人文景观的独特魅力。在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加快的进程中,城市人口也在急剧的增长着,使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当然城市市民文化的发展相对落后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我们要注重城市市民文化的建设,不断的加强市民文化的教育,使市民文化得到提高,使市民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增加城市的文化内涵,使城市的文化品位、城市品质有进一步的提升。
一、市民文化建设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不足
市民文化包括共同的心理习惯、道德情操、价值取向、、理想境界还有审美意趣等等,它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市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还有其他形式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流传并承袭下来的,它并不是某个人的意愿,也不是城市市民心性的简单集合,它所代表的是广大市民共同拥有或是相通的思想感情和意志,它是广大市民的普遍欲求、愿望和利益的集中反映,而且它是随着历史发展条件、社会环境的变迁而发展并变化的。市民文化是城市文化语言的重要载体,市民文化在欧洲中世纪已经形成,从它产生发展到今天,市民文化已经是城市之中大众文化根本属性的主要表现,它展示着城市的精神气质,也记载着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市民的文化建设也有其特有的问题。
1.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不足
文化设施的主要作用就是为文化服务的,其在各个方面满足市民文化生活的需求,例如:社会的公共活动地区、建筑物设施、文化设备及其组织机构,是整个城市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建设不能缺少的组织形式以及不能忽视的物质依托。文化设施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准和文明程度。但是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让原本就不算充足的文化设施显得更加的不足了。近几年来,在城市进步不断加快的步伐中,我国的文化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地取得进步,但是因为固有的传统文化设施在经营管理体制上存在的缺陷,使我国的城市文化设施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如:对于文化设施的资金投入、设施的容量、设施功能及分布的地区,文化设施的种类以及设施的文化服务水平等等方面,文化设施在这些方面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能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这其中集中程度高、设施区域间差较大,存在的差异大、文化设施的数量严重不足,有的地区多,有的地区少是文化设施不足的具体表现。
2.新增的城市人口的素质和文化修养不够高
城市市民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主体,在城市发展扩大的同时,城市的人口也在不断的增多,这些新增的城市人民他们大多是来自于农村和城市周围的郊区,它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相对于城市的人来说是比较低下的,他们的构成也比较松散,它们使城市的市民结构越来越多元化。这些新增的城市市民大多数都是外来打工的人员,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他们很难与城市原有的人融在一起,与城市原有的人没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不利于管理,而且这些市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最好的也就是高中文化,它们的文化素养和原有的城市市民相比相对较低。
二、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市民文化建市的几点建议
1.大力建设文化基础设施
文化设施的建设是城市市民文化建设的关键部分,因此在城市市民文化的建设中一定要特别注意。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一定要有合理的布局,合理的网络分散结构。城市的政府机构要大力投入文化建设的资金,并且要积极的鼓励学校的有关部门将自己内部的文化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倡导市民学习文化,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地方政府要充分的认识到城市市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大对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使其能够满足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使城市市民的文化素养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符合国家的考核要求,使城市市民的文化生活得到改善。
2.使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融合和在一起
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体表现,也是其文明财富的总和和结晶。人类自创造文化之始,就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了,无论是何种方式的教育,文化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有更高的文化素养,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使人们有文化归属感。在现代社会中,大多数的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打工,他们在自己生长的土地上也养成了一定的文化习惯,有着与城市人民不同的文化模式。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发展市民文化,使外来文化与城市原有的市民文化相互融合,让外来人员能够快速的适应城市的生活,这也是城市市民文化建设的关键之处。
3.要有独特的城市文化特色
城市文化的建设能够对城市的市民进行引导,它决定着城市市民文化的具体的发展规划和方向,能够提高市民的文化水平。要加强城市的文化建设,就要凝练独特的城市文化特色,要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城市的发展历史,保护好城市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建筑,这是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标志,一定要合理的使用和进行保护,使城市市民文化建设可以发展得更好。另外政府还要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管理,要改革原有的方式,使其适应大多数人的发展,要努力的使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相融合。
结语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文化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可以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步伐,对城市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一个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改善过程。我们必须要把市民文化建设好,以提高城市的整体文化素养和文化面貌。
参考文献
[1]倪志娟.中国城市文化的内涵和特点[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02)
一、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市文化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目标,深化改革,创新思路,开拓进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
现状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市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加快发展,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文化活动阵地巩固拓展,供需矛盾有效缓解。
现状二:公共财政投入逐年加大。我市现有直属文化事业机构 4家,各级博物馆3个、图书馆5个、文化馆5个、报社1个、广播电视台5个;包括市县新华书店5个、影剧院4个、文艺表演单位2个。各级标准化文化广场 、演出场馆33个、村文化活动室 71个。市、县、乡(镇)3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逐年加大,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文化事业、保障文化活动,为文化发展提供了保证。
现状三:社会文化日益繁荣。以群众性文化活动为龙头,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产品丰产丰收,较好地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
现状四:文化遗产保护取得进展。每年修复一批文物古迹,充实文化内涵,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全市馆藏文物达5000余件。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的实地调查结果统计,境内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1200余处。
现状五:文化市场管理逐步规范。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开展专项治理,文化市场管理实现“全覆盖”、正常化,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得到解决。
现状六: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近年来,文化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锐意进取,有为有位,部门形象不断改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二、影响和制约吴忠市文化事业发展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广泛深入地调研,调研组认为全市文化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相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与建设吴忠特色文化的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认为制约着我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有六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创新意识不强。传统思维模式没有打破,社会各界对文化工作认识不够,没有认识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二是文化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文化基础设施是加强文化建设的根基。由于近年来吴忠市各县(市、区)各级财政收入有限,制约了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三是人才结构不合理,总体素质偏低。由于文化经费短缺、留人体制机制不健全、培训渠道不畅通等原因,导致我市文化人才队伍严重老化,专业人才逐渐减少,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四是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我市的文化事业经费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全市用于扶持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相对投入不足,致使全市公共文化阵地建设严重滞后,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五是文化产业发展缓慢、规模偏小。我市文化经营单位众多,效益不佳,普遍存在着规模小、产业层次较低,缺少具有吴忠特色的骨干产业群体,更缺乏向国内市场拓展的能力。。
三、建议及措施
(一)提高文化事业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一是充分认识加强文化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文化工作,创新文化工作观念,开展文化工作不死板、不保守、不僵化。在内容上、对象上、渠道上拓展基层文化工作领域,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形式,引导文化工作新方法、新思路、新途径,不断增强文化工作的时代感和影响力,使文化工作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
(二)出台吴忠市文艺精品创作奖励意见。为激励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植根于吴忠深厚的文化土壤,充分挖掘和利用吴忠的特色文化资源,创作出更多具有吴忠特色、吴忠风格、吴忠底蕴的精品剧目,对文艺精品创作提供有效的保障和奖励机制。
(三)召开全国回族文化论坛。充分利用吴忠“中国回族之乡”回族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以市委、政府的名义,邀请全国知名的回族学者、专家到吴忠,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全国回族文化论坛,请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深度挖掘回族文化、探讨回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提出吴忠的精品文化、精品剧目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从而起到推介吴忠、宣传吴忠的作用。
(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我市文化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文化人才缺少。为解决我市文化建设的人才dylw.net 问题,建议市委、政府:一是出台政策和计划,加大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训力度;二是精心策划实施优秀人才引进工程;三是以人为本创新用人机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文化事业单位建立进人公开招聘、用人竞争上岗的机制;四是对全市乡镇配备文化专干,司法、农牧、水利、财政都在乡镇配备专干,惟独文化没有,制约了文化事业发展。
(五)加大对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一是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实行重点扶持;二是吴忠市的文化事业经费每人每年按照人均1元的标准给予投入。三是出台有关政策和措施,加大文化建设的招商引资,引导民间资金保护和开发利用我市的文化遗产。
(六)制定出台文化事业发展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方面兴办健康文明的公益性文化事业,促进城市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对改进城乡文化设施落后状况将起到积极作用。
四、今后我市文化工作思路及重点
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围绕建设和谐富裕新吴忠的总体要求,主动服务市委、政府中心工作,切实发挥文化在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改善民生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全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在新的起点上为吴忠“十二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开好局,起好步,为吴忠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以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力求文体广电事业建设工程实现新突破。
(二)以重大文体活动为载体,力求文体活动品牌培育工程实现新突破。
(三)以培育文化精品为载体,力求文化精品引领工程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