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孝文化的认识范文

孝文化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孝文化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孝文化的认识

第1篇:孝文化的认识范文

1.人文科学是医学的重要属性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属性。因为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具有自然属性,而包括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众多自然学科又是医学发展的基础。所以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早已深入人心。同时,医学还具有显著的人文科学属性。人是医学的研究对象,而人生存在社会之中,其身体状况同其精神活动及生存的社会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不能忽视人的精神活动及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也是进行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由此分析,人文科学也是医学的重要属性。

2.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

2.1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代医学教育的基础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兴趣、爱好和品格等,是一种热爱自然,积极向上,正直高洁的精神状态[1]。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的人。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其中三项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著名教育家杨叔子院士也指出,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受教育者不仅应具有科学知识,更要有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可见人文素质教育在当代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医学教育也应顺应当代教育的大方向,确立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地位,培养全面的医学人才,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2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当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充分体现了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和人文科学属性。在这一模式下的医学发展,要求医学生达到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统一。医学生只有具备医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才能全面、和谐地发展,成为既有较高的诊疗技术,又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适应新的医学模式,顺应当代医学发展的潮流。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全面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所必不可少的。

2.3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形势严峻

199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以来,各高等医学院校都在探索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但受多种条件所限,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首先,医学学制短,人文课程设制不足。按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亚太地区精神卫生顾问会议的建议,医学教育计划中社会人文、心理学、行为医学类课程占总课时的10%。国外,如美国、德国占20%~25%,英国、日本为10%~15%,而我国只占8%左右[2]。其次,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基础较差。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多从高中阶段的理科班录取,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以攻读数理化为主,人文知识的总体水平相对薄弱,而医科大学的医学专业课任务繁重,难以在大学期间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再者,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过于偏重于自然科学,重专业,重功利,轻基础,轻素质,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仍在许多教育工作者心中根深蒂固,以致在教育活动中主观性地轻视人文素质教育。另外,许多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不系统,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3.探讨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显然,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是不相适应的。但人文素质教育又是高等医学教育一项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工作,笔者针对当前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3.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互统一的思想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工作者是引导者,引路人。在教育工作中,他们的观念会对学生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医学教育者首先应对医学有正确的认识。医学不仅仅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人文科学,它是两者的融合统一。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的陈旧观念,重视它的人文科学地位,树立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互统一的教育思想,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育工作中,传授给我们的学生,使他们学会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关爱生命,爱护自然,理解社会,热爱祖国,成长成“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3.2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丰富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英语、政治等多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中的必修课内容。但这些还不能满足高等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比如法律、法规教育。医学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在以往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并不被重视,以致当前有不少医护工作者缺乏相关知识,法律意识薄弱,在工作中不能有效地维护患者、自身和医院的利益,有的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对此,可适当增加一些与医学关系紧密的内容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从理论和实践能力两方面考查教育效果。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丰富,而医学生课程多,学习任务重,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纳入必修课和选修课。为适应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可以各种较为灵活的形式,如知识讲座,或邀请校外知名人士进行演讲和交流,开扩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使人文素质教育更为丰富与生动。

第2篇:孝文化的认识范文

摘要: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高校文化安全愈发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青年大学生的教育者,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大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其文化责任在维护高校文化安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关键词:全球化 教师 文化责任 高校文化安全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高校文化安全愈发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青年大学生的教育者,有着维护高校文化安全的神圣责任,其文化责任在维护高校文化安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提升文化自觉能力

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是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状况的反映,是他们对文化安全问题的感受和认知,是他们行动实践的基础。 [1]大学阶段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文化自觉形成的关键时期。提升文化自觉能力,就是要提升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独立反思和分析的自觉意识。然而,当代部分大学生,常会因为思想单纯、阅历不深,而缺乏文化安全意识,普遍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一般说来,心智发育正常的大学生多少都可以形成一定的文化安全意识和文化自觉能力,但深刻、全面和正确的文化安全意识和较高水平的文化自觉能力则需要我们高校教师对之进行教育、灌输和引导。多元文化面前需要教师对文化作出主动的反应和取舍。教师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教师的思想言行每时每刻都会对学生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高校教师应通过多内容、多视角的文化比较、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民族文化选择,提高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这对于培育多元文化大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树立大学生坚定的文化安全观念,不断提升其文化自觉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

要抵御西方文化糟粕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带来的威胁和渗透,有效维护我国高校的文化安全,首先需要我们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深地植根于大学生的心中。[2]作为传承民族文化和先进文化的重要继承者、开拓者、传播者的高校教师,在从事日常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自身学科特点,把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到学科教学内容之中,努力实现文化安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课堂外,以各种社团活动为依托,把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到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当中,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民族文化的魅力。高校教师通过多渠道、全方位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实现了课堂和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对于不断丰富和加强大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加深他们的民族感情,从而不断增强大学生抵御风险的自觉性和免疫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有助于倡导主流文化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文化判断力

文化判断力是人对一定文化现象及其价值进行识别、选择、判别、取舍并加以改造整合的能力。如潮水般涌入的西方文化,正深刻改变着国人的文化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主流文化价值观是人们进行文化判断和选择的前提和标准。“多元文化的氛围可以为人们增加选择机会,增添生活色彩,但缺乏主导与主流的文化多元泛滥却反而增加了青少年道德选择的难度与文化受害的机会。” [3]多元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冲突,带来了多元价值观的相互激荡。由于大学生涉世不深,思想尚未完全成熟,识别能力差,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多元文化冲击下,部分学生失去了价值选择上的方向感,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力,在图谋不轨的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强烈的文化渗透下却全然不知,这就使得高校文化安全面临的风险陡增,而更可怕的是目前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此却熟视无睹,表现出一种对民族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疏离和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担负着维护高校文化安全艰巨任务和伟大使命的高校教师应主动出击,对多元文化作出主动的反应和取舍,而不只是对“给定”的主流文化进行被动的传递,教师通过给学生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形成主流文化价值观,对于引导学生学会对多元文化进行深刻反思,理性分析和鉴别,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判断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有助于培育校园先进文化,提升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安全

校园文化作为反映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亚文化形态,成为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理应成为发扬社会主流文化的宣传阵地和高雅文化的辐射源。但是,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加剧,信息传播工具的方便和快捷,打破了我国原有的一元文化状态,文化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态势,这使得处于各种文化交流与互动前沿的高校首当其冲,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严重冲击,进而对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安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核心力量的高校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推动丰富多彩、内容健康、思想向上的先进文化在校园内的传播,将对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寓于各种具体活动之中。通过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弘扬主旋律,引领校园文化正确的前进方向,为文化安全教育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和范围,对于培育校园先进文化,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文化全球化大背景下,教师文化责任在维护和加强高校文化安全建设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如果每位高校教师都能够自觉肩负起传承和重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及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任务,把完成和实现文化责任与校园各种思想教育、教育教学和文化活动结合起来,相信在纷繁复杂的全球文化激荡中必定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坚守中华民族文化之根的青年学子。

参考文献:

[1]黄家周.加强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培育工作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1(12):6.

第3篇:孝文化的认识范文

人们称颂“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自古以来就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之说。面向21世纪,我将以塑造教师良好形象为方向,以关注孩子生命为己任,以关心孩子成长为目标,在不断充实、完善自我的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具体措施:

1、拥护党的领导,响应党的号召,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社会公德,做到为人师表。

2、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关心国家大事和时事,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丰厚自己的积淀,使自己在业务上、思想上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能够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做创新型、科研型教师。

3、为学生创设温馨的学习环境,创建良好班风。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我将从班级文化建设做起,带领学生一同走进环境幽雅的教师,共创班级新风。绿色象征自由、和平与安全,它将给人清新、安详、舒适之感。我将以绿色为基调为学生装扮教室。同时以“”为班风鞭策学生共同进步。

第4篇:孝文化的认识范文

一、提高政治素质,加强自身品质修养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因此,我会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学习《教师职业道德》,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加强自身品质修养的同时,我还要深入到学生当中,给学生以思想上的正确指导。

二、提高业务素质,加强文化修养

新的课程中各个学科相互渗透,不分彼此。有时要讲好一节课往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需要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在今年,我会多读与教育有关的书籍,博览群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扩宽阅读面,加强文化修养,提高业务素质。要当个好老师,我发现只有渊博的知识还不够,还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很强的感染力,良好的组织能力也是必须的。今年,我会继续努力,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提高自己,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更大的进步。同时还要加强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多动手画画,多练书法,培养自己的一项专长。

三、爱岗敬业、以身作则

第5篇:孝文化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以“文”化人;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125-02

德国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提出“教育是一种文化过程”的观点。办大学本质上就是办文化。高职教育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活动,从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到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始终体现着以“文”化人的思想和实践。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有着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职业化”教育的文化特征,其文化品位影响着其所造就的人的品位。要提升文化育人的效果,必须强化其文化特征,涵养其文化底蕴,拓宽其文化载体,不断创新文化育人的路径。近年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实施“文化兴校”战略,把文化建设放在内涵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凝炼精神文化、培育创业文化、融合校企文化、繁荣社团文化”等为路径,逐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育人新模式,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一、凝炼精神文化,以学校精神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信念追求和道德水平,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是学校文化的精髓与灵魂,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战略、学校精神、校训校歌、教风学风等。学校精神文化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左右着学生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起着春风化雨、熏陶感染的育化作用,其作用和影响具有内生性、深刻性和持久性,能对学生产生终生的影响。

近年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明确了“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倡导“求真务实,和谐创新”的校风和“爱生敬业,知行合一”的教风,以及“尊师明理,勤学求实”的学风。学校坚持把校史校训的宣传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的全过程,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注重对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拍摄制作校史宣传片,扩建了校史展览室。同时开展校训解读活动,不断深化提炼“诚毅勤朴”的校训内涵,使“诚以待人,毅以处事,勤以治学,朴以求真”的校训精神深入人心,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成为学校师生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内在素质,成为师生员工自觉崇尚并认真践行的“座右铭”,较好地发挥了百年校史校训的育人价值。通过校史校训的宣传教育,增强了师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凝聚了人心,激发了学生求知创新的愿望,推动了学风、教风、校风建设,使校史校训成为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助推学校科学发展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培育创业文化,以浙商精神锤炼学生的创业能力

弘扬校园创业文化是培养新一代创业人才的必然选择。校园创业文化是以创业为核心价值的一种文化形式,是学校师生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心理意识、行为方式、精神面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管理制度、组织机构和环境氛围的总和。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发扬“敢为天下先,敢争天下强”的浙商精神,积极探索“全真环境创业教育”的新模式,将创业教育全面融入到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之中,形成了以“课程教学、创业基地、第二课堂、就业指导、管理保障”为平台的“五位一体”创业文化培育体系。学校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园,由创业学生自行向工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向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在经营活动中严格按照市场化运作,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优胜劣汰。在入园企业6个月孵化期结束后,学校根据企业经营业绩和综合测评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创业团队成员,颁发创业证书并给予创业学分。学校依托浙商企业的资源优势,以“弘扬浙商精神,培育创业人才”为宗旨,开设了“浙商企业家大讲堂”,广邀浙商企业家来校进行演讲和报告。企业家们精彩的演讲,演绎了创业的艰辛、经营的甘苦、管理的智慧、人生的感悟、企业家的责任,给了学生思想的启迪、心灵的震撼、智慧的激发、精神的力量、成功的勇气,使广大学生领略了浙商企业家“走遍千山万水,讲遍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浙商企业家大讲堂”拉近了学校与企业家的距离,成为学生“感悟创业人生”的精神殿堂。学校每年举办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创业创新大赛,成了校园文化活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营造了崇尚创业、激情创业的文化氛围。

三、融合校企文化,以企业精神涵养学生职业素养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校企文化融合,是高职教育实现职业人才培养目标、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美国斯坦福大学之所以能获得“硅谷企业文化发祥地”的美誉,就是因为斯坦福大学一直与企业界保持着密切而富有成效的联系。高职教育必须正视企业文化对职业化人才成长的重要价值。如何让学生树立对特定行业、特定岗位的文化认同,缩短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距离,快速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自然融入现代企业文化之中,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角色的转变,这都要求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中融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元素,营造与职业化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职场文化。

工学结合成为学生感受企业文化的重要平台。校企合作是企业和学校在各自不同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办学机制。通过校企合作机制,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企业,真实地感悟优秀的企业文化。2006年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了“浙江商业职业教育集团”,并成为理事长单位,与近百个成员单位和著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催生了以“雷迪生酒店管理学院”、“中冠装饰学院”等为代表的校企深度融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把课堂搬到了企业,学生有近1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顶岗实习”,开展现场教学。校企双方共同确定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共同编写教材,共同承担教学任务,采用弹性灵活的课程安排、教学组织与管理等方式,将教、学、做有机地融为一体,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使学生在获得职业技能的同时,增强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增进对企业的情感,加快了学生的社会角色转化,促进了学生社会心理的成熟,使学生融为企业的一分子。学校还与数十家著名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开设了40多个校企合作订单班,既缓解了企业的人才急需,也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实习和就业平台。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摒弃了“在教室里讲耕田”、“在黑板上学开车”的弊端,实现了学校教学与企业岗位的有效对接,学生以“职业素养好,动手能力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受到企业热捧。

四、繁荣社团文化,以时代精神引领学生和谐发展

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增长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情趣,增进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特色鲜明、格调高雅、具有时代感、富有吸引力的各种社团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现自我、锻炼自我、塑造自我的广阔舞台,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组建了近百个理论型、科技型及兴趣型等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学生社团组织,按照每个社团“有一位指导教师,有一个挂靠单位,有一项特色活动,有一定经费保障”的学生社团“四个一”建设要求,培育了“戏曲社”、“魔术协会”、“建模协会”、“创新协会”等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精品社团、特色社团、优秀社团,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融入到社团活动之中。按照“大型活动届次化、精品化,中型活动社团化、特色化,小型活动班级化、经常化”的活动思路,广泛开展文化艺术节、技能节、“新生杯”演讲比赛、“金话筒”主持人大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大学生辩论赛、“周末文化广场”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化、特色化进一步彰显,形成了一批贴近学生、富有时代气息、内涵丰富、品位高雅、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辐射面的文化品牌项目,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健康文明、和谐融洽、温馨友善、生机勃勃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振奋了精神,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提升了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应强. 大学的文化精神与使命[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2]眭依凡. 大学的使命与责任[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第6篇:孝文化的认识范文

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有关的德育教育活动还没有落实到位。例如,在教学实践中,德育课程受到了来自文化课教学的强烈冲击,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个别小学教师,特别是一线的小学教师对德育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事,与自己无关。在小学德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很多班级并没有认真对待,导致活动结束后,没有留下任何的数据材料,这种资源上的缺乏,不利于后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难以实现最终的德育目标。

二、学校制定德育发展的策略

1.学校要完善德育硬件设施

学校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形成完善的考核制度,把德育工作纳入到教师考核范围里,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学校要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德育学习环境,设立德育工作重点建设项目,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持续发展,培养一支专业的德育教师队伍,让每名参加德育活动的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德育工作的具体特征,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德育教材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依据,德育工作要立足于实践,保证德育效果的实效性。

2.学校要提升德育文化软实力

第7篇:孝文化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文化育人;小学德育;困境;有效策略

如今,在小学的文化育人过程中,小学的德育仍然存在很多教学弊端,比如,教师采用的一般都是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教学环境缺乏丰富的文化氛围,还有从事小学德育的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不高等多种原因,导致小学的德育无法满足新时代德育的内在需求。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现在从事小学德育的相关职教人员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一、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实施方式单一

现在的小学德育,大部分都是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品德课教育采用的手段也是较为单一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时,大多数运用的是示范法、疏导法或者是评价法等,教师很少会用到实践性的教学方法。现如今,要想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师就应当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比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户外活动,或者是其他各种实践活动,活动的开展可以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小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的教学引导,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德育效率。但是,大部分从事小学德育的教师并没有正确地意识到当代的教育形式,从而导致了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与德育的相关知识产生了严重的割裂现象。因此,教师需要在文化育人的背景下,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拓展教学文化的内容。

(二)忽视环境的重要性

人是依赖环境而生存的。当环境发生改变时,人类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对小学生进行的德育也应该遵循这一个道理,当周围的环境氛围好了,学生才能受到好的启发,学生的行为方式才能发生改变。但是,从如今小学德育的成果来看,教师在利用环境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一方面有所缺陷,小学生自身的道德意识的形成处于重要时期,小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于孩子的溺爱,导致学生的性格较为嚣张,不懂礼貌,家长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生自身道德的培养,这就直接导致学生的心理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环境对于小学生自身德育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较好的学习氛围。

二、文化育人视野下提高小学德育的有效措施

(一)尊重学生的性格发展

职教人员在文化育人的背景下,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还要观察学生的性格发展特点,并尊重学生的自身性格发展特点,有效促进小学德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在学习上自主性不高,部分小学生缺乏道德意识,学生家长也会普遍认为学生只要成绩好就行了,并不重视学生的德育,教师注重教育中的教学,不注重育人。因此,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教材教学,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正所谓“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小学的德育主要从小事做起,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指导学生从小的事情开始做起,孔子就说过“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教师在教育方法上,必须因材施教,尊重学生自身性格的发展,以小学生为主体,考虑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内在需求。

(二)拓展学科教育

随着教育政策的不断改革与更新,现在德育以小学生为主体,而且,德育课程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另外,学校为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课程中还增加了更多的课外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德育时,必须先明确教育的主要目标,为课程引进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学校普及德育这一宝贵的校园文化,让全部小学生都能感受到这种文化氛围,从而健康地发展。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更多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慢慢地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比如,学校在讲解关于“孝”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有关“孝”的例子用多媒体放映出来,就犹如“孔里凿冰”的动画片,利用学生爱看动画片的特点,教导学生“百行孝为先”,这样的课程设置方式,有利于教师进行德育的工作。

(三)提高师资团队综合素质

现在,学校中教师是德育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的道德素质不高,他是无法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的。因此,只有全面提高师资团队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将教师的行为作为学生道德发展的榜样,在教师的高尚品德的熏陶下,学生的道德素质才能提高,才能有效地提升小学德育的教育质量。因此,在进行德育教师的选拔时,不仅要关注教师资源,而且要观察教师的道德素质,对教师进行全面的考察。只有教师团队的综合道德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

(四)行动来感化教育

爱是一切发展的重要源泉,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他必须做好本身的示范作用,将爱心传递给他人,将爱心给予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传递给他们的幸福,并乐于将这种幸福与爱心传递他人。比如,教师平时应当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多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传递给自己的温暖,教会他们要与学生互相关心,互相照顾。教育的重点在于育人,教师只有在文化育人的背景下,用自己的情感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对学生进行精神培育,才能完成小学生情感的升华。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师必须坚定文化育人的理念,探索出真正有效的促进德育的道路,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

作者:郭葳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校

参考文献:

第8篇:孝文化的认识范文

一、美国的报业史与客观性的诞生

在《发掘新闻》一书中,迈克?舒德森针对新闻的行业历史、专业意识形态发端进行案例研究,描绘了在美国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新闻职业意识形态形成的过程。作者追述了重要现代价值――客观性在新闻业中的社会发展历史,他始终坚持对客观性在新闻也不可动摇的地位进行反思。

他通过描绘美国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社会的三个阶段变化,从而勾画客观性成为新闻业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史:第一个时期,大众社会逐渐从传统社会中衍生出来,报纸的社会市场化意识兴起,大众化的报业也由此兴盛起来,新闻成为一项职业,小报也流行起来;第二个时期,大众社会继续蓬勃发展,经济成为社会的纽带,消费文化在当时已经普遍存在,随着当时中产阶级的发展,报业开始偏向信息取向,重视事实;第三个时期,资本主义出现经济危机,科学主义和怀疑主义开始引导人们思考,报业遭遇了政府控制和公共业的质疑,新闻从业者、研究者开始探索,新闻的客观性这种职业意识形态逐渐确立。

历经百年,美国步入现代社会,其中最重要的特征在于,社会的个体化加深和信赖感日益缺失。客观性随着现代社会而来。客观性成为一种重要的精神,一方面是出于特定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个社会也有维持这种需要的机制。

二、客观性之惑

客观性作为一种职业意识形态,成为备受争议的新闻业回应质疑的话语之一。

首先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客观性如此重要?

对于美国社会,它是源自对非理性的恐惧。社会对所谓非理性的都市大众、外国移民和犹太人的恐惧,渐渐淹没了社会对民主的信念,渴望能有效地控制非理性。对于新闻业,它是源于价值危机。客观性是一种意识形态,虽然不是必须存在的,然而在这一行业中,人们奉为圭臬,尽管在实践活动中一次次得到的是对它的否定,意识到它或许是一种虚妄的追求,却还是作为衡量的标准,同时它也是一个避风港。

于是,我们得到的答案是,“客观性”能够给目前的新闻话语一种最好的解释。

意识形态是生产合法性的途径之一。生产何种意识形态,是某一主体在特定社会生态中与政治、经济因素互相碰撞之后的结果。卡尔?曼海姆认为,人们所处的社会位置,决定了他看问题的社会角度。他强调了知识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知识不仅取决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及阶级利益,而且根植于特定的文化类型之中。构成知识信念的是社会而非个人。

而实际上,对客观性的依赖中存在强烈的不安。无论是美国社会,还是新闻业,他们需要客观性,同时又对它保持强烈的怀疑。理论上它是一种科学的理想,在实践中它是一种工具。

在美国,可以用盖伊?塔奇曼“战略性仪式”来形容新闻业利用客观性的行为。“新闻从业者一旦出现错误或受到抨击,就可以拿它当作挡箭牌。这样看来,客观性就是一套具体的惯例习俗,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就是因为它可以降低记者为其文章负责的程度。”记者们知道这一点。

三、写文化:消解客观性的疑惑

在探究客观性的产生过程后,我们知道客观性并不是一种社会自有的话语。那么我们可以问:这种话语真的是不可替代的么?如何超越客观性对新闻人观察、书写世界的限制?

在舒德森的报业社会史的图景里,这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答案。舒特森认为,新闻业还未出现一个崭新的理想来成功地挑战客观性理念,但仍然存在着一线希望,大家暗怀着对客观报道的不满,期盼着新事物的到来。我们对人类的了解并没有取得飞跃性进展,人类至今依然是主观的动物。

实际上,对“文本客观性书写”的疑惑不只存在于新闻的书写。在人类学中这也是一个长期讨论的问题。人类学家深入田野撰写民族志向外界展示人类文化的丰富性,他们的记述同样难免受到“主观臆断”的质疑。像新闻专业人士一样,人类学家的民族志就是他们精神与世界联系的物质载体。“在民族志研究中,作者便是他的年代记录者,同时又是一位历史学家,他的材料无疑很容易就可以获得的,但却又是无比令人困惑而且复杂费解的;这些材料并不收录于固定的、物质性的档案内,而是存活在活生生的人的行为与记忆之中。”

学者深入田野之后得到的关于当地人的描绘,对于他们文化所做出的解释是否能够完全还原这些人的本真面貌呢?答案是否定的,与新闻业对自身的怀疑一样,这种现代的自反性笼罩了几乎所有学科。

对于这种疑虑,格尔茨同他引导的阐释人类学给出了一种解释。让我们来看看人类学家是如何消解这种方法论疑虑的。格尔茨认为,文化是一张“意义的网”它存在于行为事件中,我们通过识别和观察行为过程,对文化加以洞察。他认为书写的文化应当称为“文化的解释”,“在人类学著述中,我们称为资料的东西,实际上是我们自己对于其他人对他们以及他们的同胞正在做的事的解释之解释”,这种解释可以称为“深描”(Thick description)。于是,我们可以把对研究对象的描绘,称作“写文化”。

坚持民族志方法是一种“写文化”观点的研究者承认书写中所还原“真实”的局限性,他们一直坚称,没有绝对的客观和置身事外,反倒是你承认自己参与其中,然后在参与和书写的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够促使你更加理解研究的对象。承认了“写文化”与客观“还原文化”之间距离,反而能够更加主动的拥抱一种“反思性”(reflexivity)。“所谓的反思性就是研究者意识到对现实的描述不是并不是现实,自己在描述时就已经创造或者构建的所描述的东西。”通过反思性分析与实践,研究者构建了自己的描述,进入了研究者的世界,清楚为什么构建,构建了何种内容,让自己理解了研究对象,也更加地坦然面对客观性的质疑。

第9篇:孝文化的认识范文

(西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信息中心 重庆 北碚 400715)

【摘要】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立德树人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柱。近年来,西南大学切实发挥综合性大学办学优势,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发扬”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校风,着力加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校实际的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之路,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 西南大学;校园文化;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立足实际

西南大学1995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高校,1999年成为教育部首批批准建立的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学校高度重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工作,构建了完备的工作体系,形成了”学校统一领导部署一一专家决策咨询一一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协作 文化素质教育中心负责具体实施 学生社团积极参与”的工作局面。学校立足本校实际,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人点,加强各部门各院系共同合作,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一条富有西南大学特色的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之路。

一、校园文化育人载体建设

北碚历来就有重庆”后花园”的美誉,而西南大学就是镶嵌在这个后花园里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一走进校园,无不被这里成片的参天大树所折服,让人们想象它那饱经风霜的一百年;一来到共青团花园,就会让你真实地感受到充满青春活力的美丽校园,到处洋溢着如诗如画的文化气息。它依山傍水,花红柳绿,鸟语花香,是读书治学、陶冶身心的好地方。雨僧楼、荟文楼、兰华楼、漱溟楼、半月楼,桃花园、丹桂园、宓园、博雅苑,崇德湖、文渊湖、尚善池,槐树山、樟树山、栾树山,含弘大道、学行大道,融汇广场、逸心广场、半月广场……无不摇曳书香,流溢雅致,散发着高等学府特有的灵性与品味。近年来,理科实验大楼、中心图书馆、体育馆等一幢幢建筑拔地而起;爱因斯坦、袁隆平等科学家的雕像,四通八达的校园柏油路,郁郁葱葱的行道树,窗明几净的教室……无不彰显着浓郁的大学气息。这些是近年来成为学校快速发展的缩影,是打造良好环境育人的重要载体。

在大力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学校也十分注重校园文化软环境的建设。加强校园交通管理,规范校园交通秩序,建设了畅通的车行环路和便捷的步行道路相结合的交通体系;保障学校生活安全、食品安全,防止灾害事故发生;关注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建设和完善教职工活动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学生食堂;进一步改善医疗保障条件;打造多层次的校园绿化景观体系,营造建筑与园林互为背景、相互渗透和融合的优美环境。

二、建立文化育人的机构,做好制度保障

文化素质教育”雨僧计划”,是我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品牌和特色建设的重要途径。为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来确保该项工作的落实。

1.成立由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西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对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领导。

2.聘请一批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教育方面的专家,成立西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对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

3.建立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落实文化素质教育管理的人员、经费和场地,确保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4.加大对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建立文化素质教育专家库,制定培训规划,建立激励机制。 每学期各职能部门都将学校要求的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工作与部门日常工作计划衔接起来,统筹规划、认真落实、逐项考核。文化素质基地下设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统一规划和协凋,负责就课程建设、场地安排、专家聘请、讲座筹备等各方面的事宜。[1]

学校为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经费和物质条件保障,并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考评,对讲座的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定期开展检查和督导工作。还与社会各界开展了多方面的合作,以此来推进我校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文化素质教育纳入本科人才培养主渠道

学校秉持着提倡贯通古今中外,融会科技人文的人才培养理念来指导本科教学。近年来,学校深化课程改革,以通识教育的理念重新评估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学校为综合类大学专业众多,学科齐全,为了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学校将课程基本分为两大模块:一是全校通识教育课,即面向所有本科学生的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必修和通识教育选修两大类;二是学科课程,即按学校的学院结构和学科特点,分为师范类、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和工科类五大部类,也分为学科必修和学科选修。与此同时,大学汉语、大学英语、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等素质教育课程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文史经典、哲学智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经济管理、生态环境、艺术审美、教师教育、技能技巧九大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素质教育课程,拓宽学生选课空间,满足了综合人才的培养要求。优化教学体系、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积极建设教学队伍——高端立意、系统推进,教学体系改革为西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打造了精品载体。

充分发挥课堂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强化课程建设。近年来,学校加大投入,整合全校优质教师资源,组织教学团队实施素质教育课程建设。2012年,学校再次组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立项申报工作,从400多门通选课中,筛选出16门进行先期建设,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3年,已有《跨界思维》等国家级视频资源公开课4门已经上线;建成了《美学与人生》等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计算机网络》等校级品牌课5门;《社会凋查与统计》等研究性课27门。

支持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学校每年推荐11类120本(部)经典名著,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包括寒暑假)自由选读,对1年读完10本(部)专业以外的推荐书籍且考核合格的,不仅可以取得”名著阅读”通识教育成绩,还可以获得”名著阅读”学分;对3年读完30本(部)专业以外的推荐书籍且考核合格的,还能得到学校颁发的《名著阅读A级证书》。2013年4月15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大学生读名著难在何处?》一文来报道我校名著阅读开展实施情况,《中国青年报》也针对此项尝试发表了《西南大学”读名著拿学分”引发师生争议》一文,一时间引起了较大反响。

四、弘扬主流文化,积极提供健康向上的交流展示平台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育人环境的时代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西南大学历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指导地位,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学校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举办业余党校,吸收大批优秀学生参加党校学习,成为党的积极分子;支持学生成立研究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讲团、宪法宣讲团等一大批理论学习社团;牵头举办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递正能量的相关讲座。

尊重高等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建立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对本科生而言,学校每年开设300多门通选课,供学生自主选修,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开展”雨僧讲坛”(专家主讲)、”学行论坛”(老师指导,学生主讲)、”含弘讲堂”(师生均可主讲)等活动,每年均在一百场以上;开辟西大”青春缙云红色家园网”、”素质教育雨僧网”等网络空间,累计访问量超过1000万人次;编辑出版素质教育《雨声》专刊54期,共计发行135000本;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每年”请进来”演出2-5场,”走出去”表演5-10场,深受学生喜爱。这些举措,不仅弘扬了主流文化;而且强化了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鼓励和支持优秀学生社团的发展,使学生社团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载体。学生社团活动是深受学生欢迎,实效明显的文化素质教育途径之一。学校重点指导和扶持开展了一批特色鲜明、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文化和学术活动,延伸了课堂空间,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国学知识竞赛、外语文化节、民族文化节、哲学月、国际文化节、模拟联合国、运动会、音乐节、”三下乡”社会实践、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大学生艺术团、女子国旗班、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重点项目,促使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蓬勃开展。西南大学国学苑是一个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经典的学生组织。该组织开设了书法培训、古典乐器演奏、国学大讲堂、经典晨读等一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活动,每年一度的国学知识竞赛更是全校的一场国学盛宴,总能在学生中掀起一阵国学旋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西南大学,学术、公益、体育、文娱、实践五大类上百个社团,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开拓了展示个性、挖掘潜能的广阔天地。各类社团形成百花齐放、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全面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外学校特设国际学院,与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大学的交流计划、暑期学生考察计划、研究生支教计划、博士生宣讲团计划,西南大学每年有大量出国及祖国各个地区访问交流的师生,在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的愿景下,西南大学不断提升国际性,旨在培养出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

五、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由原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经过强强合并组建的西南大学,有着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目前国内学科最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之一,面向学生开展人文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集中体现为厚重的历史文化优势、复合的学科结构优势和完备的师资队伍优势。学校注重对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进行梳理研究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大学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组织实施校园文化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校史馆、档案馆等场所的育人作用。学校素质办定期编辑出版《西南大学雨僧》杂志,面向全国高校和校内学子发放;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每年组织制定并实施新生入学教育方案;各学院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史、院史等参观学习、讨论交流活动。

发掘校园文化资源、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延续我校历史文化传统,在突出”求知”特色上下功夫。我校努力从百年历史积淀中汲取宝贵教育资源,重视以”含弘光大、继往开来”校训和爱国主义传统熏陶学生,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风。唱校歌、讲校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吴宓班”、”袁隆平班”、”师元班”、”神农班”、”侯光炯奖学金”是西大学子心目中的崇高荣誉,袁隆平塑像、纪念碑等人文景观,是爱国爱校教育的生动教材。所有这些,激励学生弘扬西大精神,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六、几点思考

目前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把文化素质教育当成文艺教育,流连于唱歌、跳舞、插花、打高尔夫球,这实际上一种形式主义,更多的是流于形式;二是打着文理相通的旗帜,止步于理科生学习几门文科课程,或者让文科生学几门理工科的课程,这实际上效果并不明显。实质上,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是人文素养的培养,而这更多的需要通过文学、艺术、哲学、历史、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教育,使大学生成长为独立自由的合格公民,学会规范个人行为,提升个人素质,最终提升整个社会的素质。

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有两个方面的事情可以做。

第一个方面是课程建设。我们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尤其是核心课程的建设,这个核心课程的要旨主要是通过精读经典,体会文明精髓,陶冶情操,提高修养。鼓励阅读原著和原典,鼓励批判独立思考,鼓励通过讨论和社会实践,真正理解知识,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意识。

还有就是基本能力和素养教育课程,包括社会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学习、实践、创新能力,包括阅读、写作、思维、表达能力,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方面是要建设高雅、文明、和谐的校园。现今,功利性文化以俗文化,娱乐、消费文化的形式大行其道,社会受到歪风邪气的不正之风的侵蚀,道德水平令人担忧,因此创造一个崇尚学术、追求卓越、艰苦奋斗和勇于担当的氛围,以及相互尊重、相互关爱、诚信公正和遵守纪律的道德环境就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开展各种丰富的校园文化、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弘扬优良学风,弘扬正气,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

第三个方面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重大问题研究,形成有社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作为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需要进一步发挥试点和示范作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工作,深入研究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如何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深入研究先进文化对文化素质教育的指导作用;深入研究文化素质教育的规律,努力探索文化素质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深入研究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西南大学正以来第十个岁月,未来,西南大学将继续在理论研究、制度创建、师资队伍、活动创办等方面深入探讨,强化大学生能力培养,积极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走出一条具有西南大学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之路,为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搭建一座又一座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智慧之桥。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