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孝文化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人文科学是医学的重要属性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属性。因为作为医学研究对象的人具有自然属性,而包括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众多自然学科又是医学发展的基础。所以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早已深入人心。同时,医学还具有显著的人文科学属性。人是医学的研究对象,而人生存在社会之中,其身体状况同其精神活动及生存的社会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不能忽视人的精神活动及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也是进行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由此分析,人文科学也是医学的重要属性。
2.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
2.1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代医学教育的基础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兴趣、爱好和品格等,是一种热爱自然,积极向上,正直高洁的精神状态[1]。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的人。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其中三项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著名教育家杨叔子院士也指出,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受教育者不仅应具有科学知识,更要有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可见人文素质教育在当代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医学教育也应顺应当代教育的大方向,确立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地位,培养全面的医学人才,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2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素质教育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当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充分体现了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和人文科学属性。在这一模式下的医学发展,要求医学生达到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统一。医学生只有具备医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才能全面、和谐地发展,成为既有较高的诊疗技术,又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适应新的医学模式,顺应当代医学发展的潮流。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全面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所必不可少的。
2.3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形势严峻
199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以来,各高等医学院校都在探索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但受多种条件所限,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首先,医学学制短,人文课程设制不足。按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亚太地区精神卫生顾问会议的建议,医学教育计划中社会人文、心理学、行为医学类课程占总课时的10%。国外,如美国、德国占20%~25%,英国、日本为10%~15%,而我国只占8%左右[2]。其次,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基础较差。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多从高中阶段的理科班录取,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以攻读数理化为主,人文知识的总体水平相对薄弱,而医科大学的医学专业课任务繁重,难以在大学期间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再者,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过于偏重于自然科学,重专业,重功利,轻基础,轻素质,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仍在许多教育工作者心中根深蒂固,以致在教育活动中主观性地轻视人文素质教育。另外,许多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不系统,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3.探讨加强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显然,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是不相适应的。但人文素质教育又是高等医学教育一项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工作,笔者针对当前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3.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互统一的思想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工作者是引导者,引路人。在教育工作中,他们的观念会对学生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医学教育者首先应对医学有正确的认识。医学不仅仅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人文科学,它是两者的融合统一。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的陈旧观念,重视它的人文科学地位,树立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互统一的教育思想,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育工作中,传授给我们的学生,使他们学会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关爱生命,爱护自然,理解社会,热爱祖国,成长成“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3.2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丰富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英语、政治等多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中的必修课内容。但这些还不能满足高等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比如法律、法规教育。医学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在以往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并不被重视,以致当前有不少医护工作者缺乏相关知识,法律意识薄弱,在工作中不能有效地维护患者、自身和医院的利益,有的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对此,可适当增加一些与医学关系紧密的内容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从理论和实践能力两方面考查教育效果。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丰富,而医学生课程多,学习任务重,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纳入必修课和选修课。为适应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可以各种较为灵活的形式,如知识讲座,或邀请校外知名人士进行演讲和交流,开扩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使人文素质教育更为丰富与生动。
摘要: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高校文化安全愈发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青年大学生的教育者,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大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其文化责任在维护高校文化安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关键词:全球化 教师 文化责任 高校文化安全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高校文化安全愈发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青年大学生的教育者,有着维护高校文化安全的神圣责任,其文化责任在维护高校文化安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提升文化自觉能力
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是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状况的反映,是他们对文化安全问题的感受和认知,是他们行动实践的基础。 [1]大学阶段是人才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文化自觉形成的关键时期。提升文化自觉能力,就是要提升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独立反思和分析的自觉意识。然而,当代部分大学生,常会因为思想单纯、阅历不深,而缺乏文化安全意识,普遍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一般说来,心智发育正常的大学生多少都可以形成一定的文化安全意识和文化自觉能力,但深刻、全面和正确的文化安全意识和较高水平的文化自觉能力则需要我们高校教师对之进行教育、灌输和引导。多元文化面前需要教师对文化作出主动的反应和取舍。教师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教师的思想言行每时每刻都会对学生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高校教师应通过多内容、多视角的文化比较、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民族文化选择,提高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这对于培育多元文化大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树立大学生坚定的文化安全观念,不断提升其文化自觉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
要抵御西方文化糟粕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带来的威胁和渗透,有效维护我国高校的文化安全,首先需要我们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深地植根于大学生的心中。[2]作为传承民族文化和先进文化的重要继承者、开拓者、传播者的高校教师,在从事日常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自身学科特点,把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到学科教学内容之中,努力实现文化安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课堂外,以各种社团活动为依托,把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到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当中,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民族文化的魅力。高校教师通过多渠道、全方位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实现了课堂和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对于不断丰富和加强大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加深他们的民族感情,从而不断增强大学生抵御风险的自觉性和免疫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有助于倡导主流文化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文化判断力
文化判断力是人对一定文化现象及其价值进行识别、选择、判别、取舍并加以改造整合的能力。如潮水般涌入的西方文化,正深刻改变着国人的文化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主流文化价值观是人们进行文化判断和选择的前提和标准。“多元文化的氛围可以为人们增加选择机会,增添生活色彩,但缺乏主导与主流的文化多元泛滥却反而增加了青少年道德选择的难度与文化受害的机会。” [3]多元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冲突,带来了多元价值观的相互激荡。由于大学生涉世不深,思想尚未完全成熟,识别能力差,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多元文化冲击下,部分学生失去了价值选择上的方向感,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力,在图谋不轨的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强烈的文化渗透下却全然不知,这就使得高校文化安全面临的风险陡增,而更可怕的是目前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此却熟视无睹,表现出一种对民族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疏离和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担负着维护高校文化安全艰巨任务和伟大使命的高校教师应主动出击,对多元文化作出主动的反应和取舍,而不只是对“给定”的主流文化进行被动的传递,教师通过给学生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形成主流文化价值观,对于引导学生学会对多元文化进行深刻反思,理性分析和鉴别,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判断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有助于培育校园先进文化,提升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安全
校园文化作为反映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亚文化形态,成为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理应成为发扬社会主流文化的宣传阵地和高雅文化的辐射源。但是,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加剧,信息传播工具的方便和快捷,打破了我国原有的一元文化状态,文化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态势,这使得处于各种文化交流与互动前沿的高校首当其冲,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严重冲击,进而对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安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核心力量的高校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推动丰富多彩、内容健康、思想向上的先进文化在校园内的传播,将对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寓于各种具体活动之中。通过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弘扬主旋律,引领校园文化正确的前进方向,为文化安全教育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和范围,对于培育校园先进文化,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精神文化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文化全球化大背景下,教师文化责任在维护和加强高校文化安全建设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如果每位高校教师都能够自觉肩负起传承和重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及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任务,把完成和实现文化责任与校园各种思想教育、教育教学和文化活动结合起来,相信在纷繁复杂的全球文化激荡中必定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坚守中华民族文化之根的青年学子。
参考文献:
[1]黄家周.加强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培育工作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1(12):6.
一、学校文化管理的内涵解读
基本概念是正确思维的首要条件,如果对基本概念的内涵没有明确的认定,那么研究的尺度就难以确定,研究也就难以细致深入、切中要害。正如列宁所言:“要进行论争,首先就要确切地阐明各个概念。”因此,我们要探讨学校文化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首先就必须对学校文化管理的概念与内涵进行明确的界定。但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人们对学校文化管理的概念和内涵并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很多学者都有自己的阐述。如孙鹤娟认为,学校文化管理是整合利用学校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从而实现学生主体的价值创生和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同时促进教师主体行为提升的手段;沈颖认为,学校文化管理主要是通过对文化的经营整合,如思想观念的确立、价值取向的认同、文化氛围的创设、协作意识的强化等,挖掘干部教师的内在潜质,实现干部教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观这些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学者们对学校文化管理的界定共同之处在于:都重视人的情感和价值等“软”要素在管理中的作用;都强调以共享的价值观念为核心;都强调把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作为管理的最终目的。
据此,我们可以对学校文化管理作如下界定:是在尊重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上,以人为出发点,以确立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为核心,通过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组织文化和组织精神,从心理和行为两个方面激励和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从而达致管理目的,促进师生员工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一种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学校文化管理摒弃经验管理的人治和过于强调规章制度的法治,是一种基于对人价值观的管理,其核心在于形成师生员工的高度价值认同,形成学校特有的组织文化。正如著名学者马尔库塞认为的那样:“观念和文化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学校文化管理正是通过确立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来激发师生员工的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在以文化育人实现“人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卓越的教育质量。学校文化管理作为一种学校管理新理念、新策略,已成为当今学校管理的新境界,标志着学校管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同时也为学校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思路。
二、学校文化管理的模式导入
1.以人文化的管理理念关照人。管理的魅力不在其本身而在于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如果说理念是学校的运作“灵魂”,那么人文化的管理则是理念的载体。传统的学校管理强调学校组织的权威性、等级性以及各种行为的规范性,不太重视人的情感、个性等因素的作用。而文化管理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管理的最重要的资源,即重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能动性,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挖掘人的潜力,更强调人的观念和情感在管理中的作用,强调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功能。因而,学校文化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以人文精神为指导,确立人文化的管理理念,从而为打造和谐的文化管理模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应该强调和重视“人”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程度地实现师生员工的自我管理;另一方面,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还要有目的地去锻炼人的意志、智力和体力,使人获得超越于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
2.以人本化的管理队伍服务人。建立一支既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又懂得科学管理理论和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学校管理队伍,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有力保证,也是推进学校文化管理的基础和关键。但是,就当前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管理人员的管理理论水平普遍不高,管理实践能力偏低,能熟练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开展工作的不多,能创造性地开展管理工作的就更少了。因而,要推进学校文化管理,就必须着力打造一支人本化的管理队伍,以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师生员工。一方面,学校管理者要增强服务意识,做到定期或不定期从管理实践中探索服务的真谛,拓宽服务的空间,提升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要组织学校各类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与教育思想,培养他们坚定的政治素质、不计较个人得失与淡泊名利的思想品质,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我们还要关心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进修学习等方面对管理人员予以政策上的倾斜,以保证管理队伍的稳定性。
3.以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引导人。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教育家维多里诺就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和教育制度在任何时代都应该是相同的,那就是作为人而追求人的进步;在于培养人类的智慧,发扬人性、完善人,其目的是‘人’不是‘人力’。”刚性的、基于科层制的制度安排虽是支持学校组织运行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但本末不能倒置,维护学校组织的文化特性和文化精神才是现代学校制度建构的根本取向。因而,学校文化管理不再仅强调硬制度的约束作用,也不是全部否定科学管理的内容,而是以制度管理作为前提和基础,使规章制度更适合人性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突破传统管理制度清规戒律式的规范功能,赋予规章制度以人性化,让规章制度的“人文性”替代传统管理制度仅有的“规范性”,让各种管理制度运行的渠道畅通无阻,这种运行机制的人文性内涵就是:竞争、激励、参与和发展,最终达到“发展人”的目的。
4.以人情化的管理氛围激励人。管理主体的人性化观点认为,对人的价值和效用的判定及其领导方式,将极大地影响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双方,即学校人在管理中的效用发挥和管理成效的大小。文化管理不是传统的控制,而是以“软性”管理为主,即通过文化的力量的引导,彰显文化的感染力,建立起成员内部合作、友爱、奋进的文化心理环境,以及协调和谐的人群氛围,自动地调节组织内全体成员的心态和行动,并通过对这种文化氛围的心理认同,凝聚其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渐地内化为成员的自觉行动,使群体产生最大的协同合力。因而,在学校推行文化管理,还必须营造人情化的管理氛围。具体来说,就是要以文化为基础,以人为出发点,以和谐的团队为组织,以和谐的文化氛围来渲染学校内部管理,促进人与学校、人与人及人自身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进而提升学校内部管理的效力,促进学校整体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学校文化管理的实践原则
1.价值引领的原则。价值观是内化于人们意识之中的一般行为判断标准,是无形的,它决定着一切具体的外在行为准则之间逻辑上的一致性,并在具体的文化规定发生矛盾和对立时帮助人们作出“正确”的选择。因此,在学校组织中实施文化管理,必须遵循和坚持价值引领的原则,要通过调整、创新和整合,塑造正确的学校共同价值观,使师生员工深刻领悟到“学校精神”,自觉接受其中蕴含的有关要求,进而努力完成学校教育的目标和自身的发展。
2.教师优先的原则。美国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加尔布雷斯在其“权力分配论”中指出:在任何社会中,权利总是与“最难获得或最难替代的生产要素”联系在一起的。教师作为学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承担者,更是最难获得和最难代替的生产要素。无论是提升学校的外部形象,还是保障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最终都取决于教师努力的程度,都必须依靠教师。因此,在学校组织中实施文化管理,还必须遵循和坚持教师优先的原则,重视教师自身主体价值的实现。
一、提高政治素质,加强自身品质修养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因此,我会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学习《教师职业道德》,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加强自身品质修养的同时,我还要深入到学生当中,给学生以思想上的正确指导。
二、提高业务素质,加强文化修养
新的课程中各个学科相互渗透,不分彼此。有时要讲好一节课往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需要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在今年,我会多读与教育有关的书籍,博览群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扩宽阅读面,加强文化修养,提高业务素质。要当个好老师,我发现只有渊博的知识还不够,还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很强的感染力,良好的组织能力也是必须的。今年,我会继续努力,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提高自己,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更大的进步。同时还要加强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多动手画画,多练书法,培养自己的一项专长。
三、爱岗敬业、以身作则
【关键词】“雷人”时尚 消费文化 符号消费
2008年以来,谈起“时尚”,Lady Gaga就不会被忽视,其千奇百怪的打扮(如蝴蝶发髻、内衣外穿、闪电眼妆、胶质涂层等等)在全球掀起一股 “雷人”时尚潮流。“雷”已成为Lady Gaga公众印象的代名词。她的另类、怪异是对当下主流文化的一种叛逆,也是对传统时尚规则、秩序的挑战。
从流行时间来看,时尚有“为时尚早”的流行时尚和“长时崇尚”的经典时尚。Lady Gaga属于哪一种时尚?传递着什么样的时尚意涵?她自己曾说:“可能流行的平庸衣服不适合我,我要一心创造属于自己的流行时尚。”不难看出,她以“Lady Gaga”这一名字符号为载体,以“雷人”为内容力图构建一种“为时尚早”的流行时尚新样式——“雷人”时尚。“雷”让其时尚吸引人注目,“火”让其时尚具有流行性。 “Lady Gaga”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消费文化现象。本文正是从消费文化角度对“Lady Gaga”时尚文化现象进行解析。
一、“雷人”时尚的建构过程
霍尔将文化理解为符号表征。无疑,消费时代的消费文化现象很好地诠释了文化的符号化、消费的符号化。可以说,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所进行的符号意义的生产。它遵循着 “构建传播阐释”这样一种逻辑顺序。Lady Gaga“雷人”时尚的诞生是一个典型的消费文化生产过程,我们可用下图描绘其生产、构建的全过程:
图1-1、Lady Gaga时尚生产、构建图
具体来说,雷人时尚的生产包括三个主要的过程:
过程一:Gaga自身、专业造型团队、时尚品牌、商业策划使“Lady Gaga”符号化、价值化
人们看到“Lady Gaga”不只是想到Gaga本人,更会把它当做是“雷人”时尚的符号与象征。在符号化、价值化的过程中,Lady Gaga专业造型团队、时尚品牌、商业策划等共同串起一条暗示性“意义链”。首先,Gaga的敢想敢穿真实地表征了“雷人”时尚,成为可被模仿的时尚榜样。其次,专业造型团队、时尚品牌在倾力堆砌、构建其时尚形象的同时将其符号化,使之成为“雷人”时尚的象征符号;再次,商业策划将已经符号化的“Lady gaga”进一步价值化。消费社会中,一种时尚符号只有真正能够带动消费、产生价值才能实现时尚的意义。这样,各个环节紧密相扣,不可分割,共同塑造Lady Gaga的时尚形象,构建“Lady Gaga”时尚符号,使其看起来具有“特别意义”,令其市场价值得以实现。
过程二:大众传媒使“Lady Gaga”时尚扩散、流行
媒介化时代,文化符号往往借助大众媒介广为人知。Lady Gaga的“雷人”时尚是一种流行时尚,“流行”二字就注定了这种时尚须在短时间、大范围内为人所知。正是借助网络、电视等发达的大众媒介,Lady Gaga时尚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并改写着当下的流行趋势。媒介对时空距离的突破让 “雷人”时尚的复制、生产变得更轻松、更快捷,可以同步地输送、扩散至全球各个角落,这有助于雷人时尚成为影响迅速、影响广泛的流行时尚。
过程三:受众(粉丝)使“Lady Gaga”释义多元化
雷人时尚之流行,不仅依赖于商业利益驱动下的文化生产,也不仅依赖于大众传媒的传播,更取决于受众对它的主动理解、接受、建构,特别是对其时尚意义的解释和建构,这是Gaga时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同完整而有效的传播离不开受众的反馈一样,Gaga也需要受众(粉丝)对其时尚释义后的及时反馈。Gaga自身及团队通过符号化的“Lady Gaga”表达他们的意图(过程一),受众在特定的情境下(过程二)接受到这一符号后便对其意义做出反应、解释,最终调整、选择自己的行为。至此,一个完整的意义解释过程便在以符号为中介的互动中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符号的生产者、传播者和释义者之间相互分离,生产者不拥有对文化符号的绝对领导权和控制权。所以Gaga时尚符号被无数不确定的大众所接收、释义后便呈现出多元甚至截然相反的状况。有人深恶痛绝,认为这是对传统与道德的逆反;有人积极效仿,觉得这是对当前懒散与松软时尚的颠覆。无论如何,这都是符号互动的结果,也是“雷人”时尚循环再生产下去的条件。
二、Lady Gaga“雷人”时尚的符号学分析
进入消费时代,社会所倡导的是对不断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追求与满足。通过象征性符号的生产和操纵,人们在“伪象征”的规则下被动地陷入“你追我赶”的欲望消费游戏之中。这些“伪象征”所代表的是由符号话语所制造出来的暗示性意义和符号价值。伴随着这样的消费形态衍生出与传统的功能主义风格截然不同的波普主义、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Lady Gaga“雷人”时尚便是符号消费时代构建出来的一种后现代主义时尚。通过象征性符号的制造将凸显性、渴求、社会认同等元素融入到“Lady Gaga”这个精心打造的时尚符号之中。这具体表现在符号的个性、欲望和阶层区划这三个方面。
1、符号与个性表征
Gaga的夸张、另类传递着“雷人”时尚的意涵。歌迷把追求个性、释放自我的需求投射在她身上,认为选择Gaga式“雷人”时尚就是选择了一种差异性符号,一种可以彰显个性、表达自我的符号。实则不然,消费时代规模化的生产和商业化的运作使得一切都显得如此“大同小异”,Gaga时尚一经推出便被复制化、流行化,其个性早已不复存在。再者,Gaga所倡导的个性也只是表面的个性,因为她绝不希望公众跳出她所构建的符号体系,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符号,更多地希望公众只是被动地等待、观摩、接受、认可进而趋同由她所构建的符号,最终淹没在她所建构的时尚符号体系中。如此一来,“雷人”时尚符号才具有引领流行、倡导消费、实现价值的可能性。
2、符号与消费欲望
符号可以引起人们的消费欲望,对于符号的消费是一种欲望的消费。西美尔曾说:“时尚以随意的态度在此情况下推崇某些合理的事物,在彼情况下推崇某些古怪的事物,而在别的情况下又推崇与物质和美学无关的事物。”①为何时尚能以如此肆意的姿态存在呢?因为当前的消费逻辑早已由先前的使用式实用逻辑演化为“观”、“看”等欲望式的“符号逻辑”。 时尚以不断更迭的符号营造着伪善的情景和欲望,以暗示性的意义刺激、操控着消费者的欲望,使他们陷入一种无意识的状态。追随、效仿、痴迷Gaga式“雷人”时尚的年轻人有多少不是陷入了“为时尚而时尚”的无意识境地之中呢?鲍德里亚曾说过消费的主体,是符号的秩序。消费Lady Gaga时尚的人们早已不是真正的主体,符号制造者通过构建符号的秩序获取了话语权力而将消费者的欲望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欲望是可以随时被引诱、被刺激的。如现实中那样,不管Lady Gaga以何种装扮出现,她总是能引起追随者们“关注推崇效仿”这一程序化过程,而这样的机械过程恰是符号刺激消费者欲望的外在表现。
3、符号与社会阶层划分
鲍德里亚指出:“消费的一个基本机制就是集团、阶级、种族(及个体)的形式自主化”。何谓“形式自主化”?在他看来,现今的消费社会中,“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做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②的确,人都有向更高阶层靠拢的欲望。消费符号的制作者利用人们的此种心理,特意将欲望以等级化的符号体现出来。如果说在消费中,人们面对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有可能平等的话,那么在深刻等级化的符号面前将失去这种平等,符号化的消费就是要制造等级。Gaga优越的出身为“雷人”时尚的等级化提供了条件:出身于纽约上东区的富商家庭使她具备创造、引领时尚的物质基础和威信。那些追随“雷人”时尚的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会对自己进行一种“社会编码”,即不自觉地将自己编入与Gaga相似的社会等级与关系秩序之中,并幻想着可以与她共同分享其他阶层所不具有的符号。这种对符号等级化消费的欲望造成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畸形消费形态——炫耀式消费。由于消费的超前性、新奇性、奢侈性以及对符号的盲目崇拜使得人们陷入“欲望购买炫耀更强欲望再购买进一步炫耀”的消费怪圈之中。他们完全将符号的差异当作了现实人生中的差异,其优越感、身份地位感就建立在这虚幻的符号等级上,如此导致了消费心态的畸形化。
时尚的样式有千万种,Lady Gaga引领的“雷人”时尚是消费社会中人为构建出来的象征性符号体系和文化。通过分析Gaga时尚我们不难发现,消费时代,产品的符号价值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使用价值,消费中的人们不在乎产品能够真正给自己“带来什么”,而在意产品能够使自己“成为什么”。
参考文献
①齐奥尔格·西美尔 著,费勇、吴晏译:《时尚的哲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73
②让·鲍德里亚 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有关的德育教育活动还没有落实到位。例如,在教学实践中,德育课程受到了来自文化课教学的强烈冲击,没有得到教师的重视。个别小学教师,特别是一线的小学教师对德育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事,与自己无关。在小学德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很多班级并没有认真对待,导致活动结束后,没有留下任何的数据材料,这种资源上的缺乏,不利于后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难以实现最终的德育目标。
二、学校制定德育发展的策略
1.学校要完善德育硬件设施
学校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形成完善的考核制度,把德育工作纳入到教师考核范围里,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学校要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德育学习环境,设立德育工作重点建设项目,推动学校德育工作持续发展,培养一支专业的德育教师队伍,让每名参加德育活动的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德育工作的具体特征,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德育教材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依据,德育工作要立足于实践,保证德育效果的实效性。
2.学校要提升德育文化软实力
高校图书馆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做出了较大 贡献,它的文化建设要顺应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 现高校的时代主题。图书馆文化建设是图书馆广大员工 和读者用户共同的智慧结晶,在这一文化阵地里他们共 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图书馆文化建设在体现大 学风貌和大学生活的同时,要面对机遇和挑战,更应从 新的高度推进图书馆管理科学化,做好服务工作[1].
1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 1.1提高文化层次提高图书馆的文化层次使其与大 学文化相适应,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与高校图书馆新的机 遇和挑战。目前一些大学正在建设“211工程”、“大学形 象设计与塑造工程”及改革校内管理体制,图书馆要利 用好这些契机,使自身的文化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2].
1.2实行民主管理目前,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和 谐的人际关系和高效的工作业绩是成功管理的标志,民 主管理的关键是倡导关心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要考虑员工的人格是否得到了尊 重?主人翁心理是否得到了满足?员工们的工作热情是 否极大地激发出来?例如:员工可以适当参与图书馆工 作的决策、对财务活动进行监督等,发挥民主权利[3].
1.3注重文化实践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须经历一个 长期的过程。确立科学的文化内涵,进行广泛深入的宣 传,并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长期不懈地坚持,使之成为 职工的共识和习惯。只有在实践中建设图书馆文化,才 能保证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包括文化分析、文化完善及贯彻执行.
2.1文化调查与分析在建设与完善图书馆文化之前 对现行的文化现状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找出实际存在 的问题和不足,摸清情况,在进行评估时应以客观真实 为主要准则,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考察,只有这样才能 对图书馆文化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估。特别是对服务质 量、馆员精神状态等的分析及成因,包括文化理念到文 化的推广和执行,可采用一些适宜的方法,如因果分析 法、比较分析法等.
2.2文化完善高校图书馆在围绕提高学生整体素 质,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前提下,完善文化理念,在继承 现行文化中合理、积极部分的同时,要着力制定图书馆 切实可行又有前瞻性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例如,从实际 出发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包括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 制。文化完善不但要体现图书馆整体利益,还要凝聚全 体员工为图书馆事业奋斗的理想追求.
2.3文化落实这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步骤,简 而言之就是文化的养成,即形成意识阶段。要经过科学 的实施和贯彻执行,当规章制度所要求的行为方式成了 员工的一种行为习惯或是内化为员工的心理需求或是 成了一种意识时,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不断地被 激发出来,服务就会越做越活、越做越实.
3文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3.1大力培养用户的信息能力大学生信息能力强弱 关系到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这是一个颇有现实意义的 课题。高校图书馆的人力—熟悉文献资源加工和检索的 工作人员、物力—馆藏资源和检索体系等都构成了在信 息能力培养上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 国家的图书馆都在积极地发挥其专业特长,开展用户信 息能力培训和教育工作[4].
3.2对图书馆员的文化要求图书馆员为了能担负起 这样的重任,应该具备合理、先进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 敬业精神,以期能够胜任本职工作。按照美国著名图书 馆学家谢拉的观点,图书馆员都应是学者,须具备高深 的多种知识,能够解答用户的各种知识信息。因此,图书 馆的人才培养不仅要满足当前图书馆工作的需要,更要 重视人才结构的培养,要有前瞻性的目光,在人才的储 备上可适当超前于当前发展的需求,使人才结构呈可持 续发展的特征,并且把馆员的终生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 战略任务来抓.
4服务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点 服务文化就是服务与文化的结合,也就是说服务有 了文化的支撑便会产生创新服务,快乐服务,从而达到 优质服务。馆员的情操和素质在优质服务中得到陶冶、 净化和提高,读者在优质服务中受到感染、愉悦和满足, 图书馆在优质服务中健康发展.
图书馆文化的发展是图书馆发展与创新的重要驱 动力,文化建设是图书馆文化发展永恒的主题,它将渗 透于图书馆发展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顾永时.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思路[J].图书馆理 论与实践学,2003,(2):29-30.
张昌山.大学图书馆文化构建[J].云南高教研究, 1999,(1):88-91.
吕天然,王革丽.对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 的再认识[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6,(3): 1 7-2 0.
一、美国的报业史与客观性的诞生
在《发掘新闻》一书中,迈克?舒德森针对新闻的行业历史、专业意识形态发端进行案例研究,描绘了在美国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新闻职业意识形态形成的过程。作者追述了重要现代价值――客观性在新闻业中的社会发展历史,他始终坚持对客观性在新闻也不可动摇的地位进行反思。
他通过描绘美国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社会的三个阶段变化,从而勾画客观性成为新闻业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史:第一个时期,大众社会逐渐从传统社会中衍生出来,报纸的社会市场化意识兴起,大众化的报业也由此兴盛起来,新闻成为一项职业,小报也流行起来;第二个时期,大众社会继续蓬勃发展,经济成为社会的纽带,消费文化在当时已经普遍存在,随着当时中产阶级的发展,报业开始偏向信息取向,重视事实;第三个时期,资本主义出现经济危机,科学主义和怀疑主义开始引导人们思考,报业遭遇了政府控制和公共业的质疑,新闻从业者、研究者开始探索,新闻的客观性这种职业意识形态逐渐确立。
历经百年,美国步入现代社会,其中最重要的特征在于,社会的个体化加深和信赖感日益缺失。客观性随着现代社会而来。客观性成为一种重要的精神,一方面是出于特定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个社会也有维持这种需要的机制。
二、客观性之惑
客观性作为一种职业意识形态,成为备受争议的新闻业回应质疑的话语之一。
首先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客观性如此重要?
对于美国社会,它是源自对非理性的恐惧。社会对所谓非理性的都市大众、外国移民和犹太人的恐惧,渐渐淹没了社会对民主的信念,渴望能有效地控制非理性。对于新闻业,它是源于价值危机。客观性是一种意识形态,虽然不是必须存在的,然而在这一行业中,人们奉为圭臬,尽管在实践活动中一次次得到的是对它的否定,意识到它或许是一种虚妄的追求,却还是作为衡量的标准,同时它也是一个避风港。
于是,我们得到的答案是,“客观性”能够给目前的新闻话语一种最好的解释。
意识形态是生产合法性的途径之一。生产何种意识形态,是某一主体在特定社会生态中与政治、经济因素互相碰撞之后的结果。卡尔?曼海姆认为,人们所处的社会位置,决定了他看问题的社会角度。他强调了知识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知识不仅取决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及阶级利益,而且根植于特定的文化类型之中。构成知识信念的是社会而非个人。
而实际上,对客观性的依赖中存在强烈的不安。无论是美国社会,还是新闻业,他们需要客观性,同时又对它保持强烈的怀疑。理论上它是一种科学的理想,在实践中它是一种工具。
在美国,可以用盖伊?塔奇曼“战略性仪式”来形容新闻业利用客观性的行为。“新闻从业者一旦出现错误或受到抨击,就可以拿它当作挡箭牌。这样看来,客观性就是一套具体的惯例习俗,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就是因为它可以降低记者为其文章负责的程度。”记者们知道这一点。
三、写文化:消解客观性的疑惑
在探究客观性的产生过程后,我们知道客观性并不是一种社会自有的话语。那么我们可以问:这种话语真的是不可替代的么?如何超越客观性对新闻人观察、书写世界的限制?
在舒德森的报业社会史的图景里,这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答案。舒特森认为,新闻业还未出现一个崭新的理想来成功地挑战客观性理念,但仍然存在着一线希望,大家暗怀着对客观报道的不满,期盼着新事物的到来。我们对人类的了解并没有取得飞跃性进展,人类至今依然是主观的动物。
实际上,对“文本客观性书写”的疑惑不只存在于新闻的书写。在人类学中这也是一个长期讨论的问题。人类学家深入田野撰写民族志向外界展示人类文化的丰富性,他们的记述同样难免受到“主观臆断”的质疑。像新闻专业人士一样,人类学家的民族志就是他们精神与世界联系的物质载体。“在民族志研究中,作者便是他的年代记录者,同时又是一位历史学家,他的材料无疑很容易就可以获得的,但却又是无比令人困惑而且复杂费解的;这些材料并不收录于固定的、物质性的档案内,而是存活在活生生的人的行为与记忆之中。”
学者深入田野之后得到的关于当地人的描绘,对于他们文化所做出的解释是否能够完全还原这些人的本真面貌呢?答案是否定的,与新闻业对自身的怀疑一样,这种现代的自反性笼罩了几乎所有学科。
对于这种疑虑,格尔茨同他引导的阐释人类学给出了一种解释。让我们来看看人类学家是如何消解这种方法论疑虑的。格尔茨认为,文化是一张“意义的网”它存在于行为事件中,我们通过识别和观察行为过程,对文化加以洞察。他认为书写的文化应当称为“文化的解释”,“在人类学著述中,我们称为资料的东西,实际上是我们自己对于其他人对他们以及他们的同胞正在做的事的解释之解释”,这种解释可以称为“深描”(Thick description)。于是,我们可以把对研究对象的描绘,称作“写文化”。
坚持民族志方法是一种“写文化”观点的研究者承认书写中所还原“真实”的局限性,他们一直坚称,没有绝对的客观和置身事外,反倒是你承认自己参与其中,然后在参与和书写的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够促使你更加理解研究的对象。承认了“写文化”与客观“还原文化”之间距离,反而能够更加主动的拥抱一种“反思性”(reflexivity)。“所谓的反思性就是研究者意识到对现实的描述不是并不是现实,自己在描述时就已经创造或者构建的所描述的东西。”通过反思性分析与实践,研究者构建了自己的描述,进入了研究者的世界,清楚为什么构建,构建了何种内容,让自己理解了研究对象,也更加地坦然面对客观性的质疑。
(西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信息中心 重庆 北碚 400715)
【摘要】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立德树人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柱。近年来,西南大学切实发挥综合性大学办学优势,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发扬”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校风,着力加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校实际的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之路,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 西南大学;校园文化;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立足实际
西南大学1995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高校,1999年成为教育部首批批准建立的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学校高度重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工作,构建了完备的工作体系,形成了”学校统一领导部署一一专家决策咨询一一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协作 文化素质教育中心负责具体实施 学生社团积极参与”的工作局面。学校立足本校实际,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人点,加强各部门各院系共同合作,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一条富有西南大学特色的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之路。
一、校园文化育人载体建设
北碚历来就有重庆”后花园”的美誉,而西南大学就是镶嵌在这个后花园里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一走进校园,无不被这里成片的参天大树所折服,让人们想象它那饱经风霜的一百年;一来到共青团花园,就会让你真实地感受到充满青春活力的美丽校园,到处洋溢着如诗如画的文化气息。它依山傍水,花红柳绿,鸟语花香,是读书治学、陶冶身心的好地方。雨僧楼、荟文楼、兰华楼、漱溟楼、半月楼,桃花园、丹桂园、宓园、博雅苑,崇德湖、文渊湖、尚善池,槐树山、樟树山、栾树山,含弘大道、学行大道,融汇广场、逸心广场、半月广场……无不摇曳书香,流溢雅致,散发着高等学府特有的灵性与品味。近年来,理科实验大楼、中心图书馆、体育馆等一幢幢建筑拔地而起;爱因斯坦、袁隆平等科学家的雕像,四通八达的校园柏油路,郁郁葱葱的行道树,窗明几净的教室……无不彰显着浓郁的大学气息。这些是近年来成为学校快速发展的缩影,是打造良好环境育人的重要载体。
在大力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学校也十分注重校园文化软环境的建设。加强校园交通管理,规范校园交通秩序,建设了畅通的车行环路和便捷的步行道路相结合的交通体系;保障学校生活安全、食品安全,防止灾害事故发生;关注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建设和完善教职工活动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学生食堂;进一步改善医疗保障条件;打造多层次的校园绿化景观体系,营造建筑与园林互为背景、相互渗透和融合的优美环境。
二、建立文化育人的机构,做好制度保障
文化素质教育”雨僧计划”,是我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品牌和特色建设的重要途径。为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来确保该项工作的落实。
1.成立由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西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对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领导。
2.聘请一批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教育方面的专家,成立西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对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
3.建立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落实文化素质教育管理的人员、经费和场地,确保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4.加大对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建立文化素质教育专家库,制定培训规划,建立激励机制。 每学期各职能部门都将学校要求的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工作与部门日常工作计划衔接起来,统筹规划、认真落实、逐项考核。文化素质基地下设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统一规划和协凋,负责就课程建设、场地安排、专家聘请、讲座筹备等各方面的事宜。[1]
学校为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经费和物质条件保障,并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考评,对讲座的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定期开展检查和督导工作。还与社会各界开展了多方面的合作,以此来推进我校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文化素质教育纳入本科人才培养主渠道
学校秉持着提倡贯通古今中外,融会科技人文的人才培养理念来指导本科教学。近年来,学校深化课程改革,以通识教育的理念重新评估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学校为综合类大学专业众多,学科齐全,为了使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学校将课程基本分为两大模块:一是全校通识教育课,即面向所有本科学生的课程,分为通识教育必修和通识教育选修两大类;二是学科课程,即按学校的学院结构和学科特点,分为师范类、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和工科类五大部类,也分为学科必修和学科选修。与此同时,大学汉语、大学英语、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等素质教育课程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文史经典、哲学智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经济管理、生态环境、艺术审美、教师教育、技能技巧九大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素质教育课程,拓宽学生选课空间,满足了综合人才的培养要求。优化教学体系、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积极建设教学队伍——高端立意、系统推进,教学体系改革为西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打造了精品载体。
充分发挥课堂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强化课程建设。近年来,学校加大投入,整合全校优质教师资源,组织教学团队实施素质教育课程建设。2012年,学校再次组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立项申报工作,从400多门通选课中,筛选出16门进行先期建设,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3年,已有《跨界思维》等国家级视频资源公开课4门已经上线;建成了《美学与人生》等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计算机网络》等校级品牌课5门;《社会凋查与统计》等研究性课27门。
支持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学校每年推荐11类120本(部)经典名著,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包括寒暑假)自由选读,对1年读完10本(部)专业以外的推荐书籍且考核合格的,不仅可以取得”名著阅读”通识教育成绩,还可以获得”名著阅读”学分;对3年读完30本(部)专业以外的推荐书籍且考核合格的,还能得到学校颁发的《名著阅读A级证书》。2013年4月15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大学生读名著难在何处?》一文来报道我校名著阅读开展实施情况,《中国青年报》也针对此项尝试发表了《西南大学”读名著拿学分”引发师生争议》一文,一时间引起了较大反响。
四、弘扬主流文化,积极提供健康向上的交流展示平台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育人环境的时代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西南大学历来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指导地位,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学校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举办业余党校,吸收大批优秀学生参加党校学习,成为党的积极分子;支持学生成立研究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讲团、宪法宣讲团等一大批理论学习社团;牵头举办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递正能量的相关讲座。
尊重高等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建立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对本科生而言,学校每年开设300多门通选课,供学生自主选修,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开展”雨僧讲坛”(专家主讲)、”学行论坛”(老师指导,学生主讲)、”含弘讲堂”(师生均可主讲)等活动,每年均在一百场以上;开辟西大”青春缙云红色家园网”、”素质教育雨僧网”等网络空间,累计访问量超过1000万人次;编辑出版素质教育《雨声》专刊54期,共计发行135000本;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每年”请进来”演出2-5场,”走出去”表演5-10场,深受学生喜爱。这些举措,不仅弘扬了主流文化;而且强化了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鼓励和支持优秀学生社团的发展,使学生社团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载体。学生社团活动是深受学生欢迎,实效明显的文化素质教育途径之一。学校重点指导和扶持开展了一批特色鲜明、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的文化和学术活动,延伸了课堂空间,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国学知识竞赛、外语文化节、民族文化节、哲学月、国际文化节、模拟联合国、运动会、音乐节、”三下乡”社会实践、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大学生艺术团、女子国旗班、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重点项目,促使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蓬勃开展。西南大学国学苑是一个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经典的学生组织。该组织开设了书法培训、古典乐器演奏、国学大讲堂、经典晨读等一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活动,每年一度的国学知识竞赛更是全校的一场国学盛宴,总能在学生中掀起一阵国学旋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西南大学,学术、公益、体育、文娱、实践五大类上百个社团,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开拓了展示个性、挖掘潜能的广阔天地。各类社团形成百花齐放、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全面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外学校特设国际学院,与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大学的交流计划、暑期学生考察计划、研究生支教计划、博士生宣讲团计划,西南大学每年有大量出国及祖国各个地区访问交流的师生,在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的愿景下,西南大学不断提升国际性,旨在培养出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
五、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由原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经过强强合并组建的西南大学,有着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目前国内学科最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之一,面向学生开展人文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集中体现为厚重的历史文化优势、复合的学科结构优势和完备的师资队伍优势。学校注重对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进行梳理研究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大学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组织实施校园文化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校史馆、档案馆等场所的育人作用。学校素质办定期编辑出版《西南大学雨僧》杂志,面向全国高校和校内学子发放;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每年组织制定并实施新生入学教育方案;各学院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史、院史等参观学习、讨论交流活动。
发掘校园文化资源、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延续我校历史文化传统,在突出”求知”特色上下功夫。我校努力从百年历史积淀中汲取宝贵教育资源,重视以”含弘光大、继往开来”校训和爱国主义传统熏陶学生,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良好校风。唱校歌、讲校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吴宓班”、”袁隆平班”、”师元班”、”神农班”、”侯光炯奖学金”是西大学子心目中的崇高荣誉,袁隆平塑像、纪念碑等人文景观,是爱国爱校教育的生动教材。所有这些,激励学生弘扬西大精神,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六、几点思考
目前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把文化素质教育当成文艺教育,流连于唱歌、跳舞、插花、打高尔夫球,这实际上一种形式主义,更多的是流于形式;二是打着文理相通的旗帜,止步于理科生学习几门文科课程,或者让文科生学几门理工科的课程,这实际上效果并不明显。实质上,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是人文素养的培养,而这更多的需要通过文学、艺术、哲学、历史、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教育,使大学生成长为独立自由的合格公民,学会规范个人行为,提升个人素质,最终提升整个社会的素质。
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有两个方面的事情可以做。
第一个方面是课程建设。我们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尤其是核心课程的建设,这个核心课程的要旨主要是通过精读经典,体会文明精髓,陶冶情操,提高修养。鼓励阅读原著和原典,鼓励批判独立思考,鼓励通过讨论和社会实践,真正理解知识,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意识。
还有就是基本能力和素养教育课程,包括社会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学习、实践、创新能力,包括阅读、写作、思维、表达能力,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方面是要建设高雅、文明、和谐的校园。现今,功利性文化以俗文化,娱乐、消费文化的形式大行其道,社会受到歪风邪气的不正之风的侵蚀,道德水平令人担忧,因此创造一个崇尚学术、追求卓越、艰苦奋斗和勇于担当的氛围,以及相互尊重、相互关爱、诚信公正和遵守纪律的道德环境就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开展各种丰富的校园文化、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弘扬优良学风,弘扬正气,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
第三个方面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重大问题研究,形成有社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作为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需要进一步发挥试点和示范作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工作,深入研究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如何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深入研究先进文化对文化素质教育的指导作用;深入研究文化素质教育的规律,努力探索文化素质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深入研究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西南大学正以来第十个岁月,未来,西南大学将继续在理论研究、制度创建、师资队伍、活动创办等方面深入探讨,强化大学生能力培养,积极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走出一条具有西南大学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之路,为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搭建一座又一座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智慧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