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素质方面个人总结范文

心理素质方面个人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素质方面个人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素质方面个人总结

第1篇:心理素质方面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心理素质;能力培养

心理是人体大脑的特殊机能,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应。而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演奏者能否成功完成演奏的关键。目前高校钢琴专业的学生对钢琴演奏技巧的掌握基本达到了娴熟的阶段。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音乐心理素质而使得在进行正式演出时往往效果会大打折扣。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演奏者包括长期从钢琴演奏的钢琴家在上台表演时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紧张现象。而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主要来自于内在的主观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两者的相互影响导致演奏者水平的体现和音乐质量的呈现都有所降低。本文就将从内外两部分分析影响演奏者心理因素的原因,并针对性地给出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与建议。

1 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产生缘由和表现

1.1 影响心理素质的主观因素

由于个人的心理素质不同从,因此在钢琴演奏的水平发挥上也呈现出不同的水准。而演奏者自身的主观因素是影响演奏效果的因素之一。首先是演奏者独特的个性特征。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每个钢琴演奏者也拥有者独特的个性特征。而个性特征主要可以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而外向型的演奏者性格表现得开朗,充满着激情与兴奋,因此心理的波动性就会相对小一些,在进行钢琴演奏时曲目的发挥相对较高。而对于性格内向型的演奏者来说,其性格表现得沉闷,心理素质低,易造成心理情绪的波动,其演奏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两种心理素质的反差使得最终的演奏达到了不同的演奏效果。其次是自我评估。高校钢琴教育在对学生演奏技巧的教学方面取得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从演奏者自身角度来看,对自我水平的非准确性定位,导致过高或过低的定位自己,因而使得在演奏时影响到一首曲目的准确表达。正如民间谚语所说:“艺高人胆大”,一个有勇气并且对自水平评估准确的演奏者往往能将曲目的情感准确表达,而畏首畏尾,只能将心理压力无形的增加,最终只能失败的结果。最后,影响演奏者心理因素的主观因素是演奏者经验积累。一般来说,高校钢琴学生在演奏经验方面是普遍欠缺的,而这些学生由于缺乏经验的积累使得演奏时常会因为陌生的外部环境产生紧张心理,最终导致演奏失误的增多。但对于一些优秀的学生来说有着一些登台表演的经验,因此这类学生能够及时在舞台上调整心态,能收放自如地完成演奏。

1.2 影响心理素质的客观因素

相比较主观因素而言,客观因素是比较多变的。客观因素可以分两点。第一,观众的变化导致心理的逐渐变化。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钢琴教学时,通常是通过自身的演示加以教学,对于学生来说,独自练习时尚无心理因素的羁绊,但当进行课堂演示时,由于老师和学生的在场,可能会因为紧张心理导致发挥欠佳,但是当面对变化不定的观众时,则必然趋于紧张。第二,变化的外部环境。舞台的情况变化很多,从灯光效果到乐器效果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面对这些陌生环境和突况,对心理的考验是极大的,因此对于舞台演奏经验缺乏的学生来说,无法圆满地完成演奏。

2 高校钢琴教学学生心理调控方法

2.1 从演奏者心理素质差异出发,开设心理减压培训课程

心理素质是由于个人不同自身条件和生活经历而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程度的心理调节能力。高校钢琴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特质,如为难心理、紧张心理等。而克服这些心理需要开设一些相关心理减压课程。比如国外的一些艺术院校都设有艺术心理学课程。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不同的人的心理可分为抑郁质、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四种类型。而面对不同的心理特质的人可以开设不同的课程,例如,对黏液质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课程设置主要加强学生果断的品格和能力。对多血质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课程设置在调动学生热情的同时也不同兴奋过度。因此,高校钢琴教学需要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特质开设针对性的减压课程,让学生在明白压力由来的同时,通过课程训练缓解直至解决问题。

2.2 端正态度,建立良好心理预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皮尔曾说过:“成功是一种态度”。作为高校钢琴专业学生而言要以严谨的态度,深刻认识自己所掌握的钢琴演奏水平,不能过分地表现和夸耀自己。同时,高校教师也要帮助建立良好的心理预期,良好的心理预期包括熟悉演奏环境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当演奏者养成了正确的心理预期时,才能在考验中坚持下来。态度与心理预期的建立,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善于与老师和同学沟通分享心得体会;第二,坚定的演奏意志和集中注意力;第三,积极主动参加各种音乐会表演。只有将以上几点加以实践,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才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其钢琴技术水平也会有所进步。

2.3 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准备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对于演奏者来说是同样的道理。因此良好的精神和过硬的身体素质是进行演奏的前提也是建立过硬心理的必要条件。高校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方面目前还是以借助体育课程的教学为主,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练习快节奏曲目调动学生身体机能。其次精神面貌的准备。良好的精神面貌对自己本身来说就是一种心理暗示。因此高校教师在对钢琴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时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的精神面貌,无形中改善心理紧张感。通过对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的准备,在客观上提高个人素质的同时也在主观上改善和提高了心理承受预期,进而更有利于演奏时的表演。

3 结语

今年来,在高校教育整体大发展的背景之下,高校钢琴教育面领着新的突破。不难发现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钢琴课程教学的同时,一方面注重钢琴技术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却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本文对在对高校钢琴专业学生演奏时的心理因素和调控进行分析的同时,提出规避不良心理因素的方法,并认为只有学生将熟练地演奏技术和较好的心理控制能力结合起来才能将音乐效果最完美的演绎。

参考文献:

[1] 翟h坤.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训练[J].北方音乐,2016(09).

[2] 黄卓.论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与状态调控[J].长沙大学学报,2015(01).

第2篇:心理素质方面个人总结范文

现代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决定教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面。教师的品德素养,是在思想品德、政治素养、文化知识、教育教学技能等方面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并通过自觉的锻炼和培养所能达到的水平和程度。也就是说,教师的心里素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培养出来的,而这种社会环境是随着社会前进而不断发生变化的。

心理素质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心理影响下形成的一个比较固定的心理特征。具体的说,就是一个人的品性、德性、脾气、气质、气度、心性、禀赋、观念、待人等各方面的道德、规范。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面对是涉世不深的男女青少年,教师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提高心理素质,较强职业得道德修养。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发现:

一、教师应该具有慈母般的胸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教育的基石。一个不关心孩子、不爱孩子的老师,是不会教好学生的。有些老师,严格有余、关爱不足,惯作严父、不做慈母,心理素质不好,火爆性子。这也要发脾气,那也要发脾气,使学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弄得师生关系十分紧张。造成学生不能尊其师,以致不能信其道,影响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所以,教师应该具有慈母般的胸怀。

二、教师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

人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这时候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切勿将自己在生活中的不愉快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到学生身上。有些教师,收到一点挫折、遭受一点打击,总是怨天尤人,恨这恨那,将自己的不愉快往学生身上发,这样,既伤害了学生又损害了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利于教育教学。

三、教师应该一视同仁

教师教育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切不可因个人好恶、私人恩怨,厚此薄彼,产生偏心。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教育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不要是优秀生就关心照顾,后进生就不管不问,排挤在外。要一视同仁,关心每一个学生。多少年来,人们都在高喊“向科研要质量”,但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此不以为然,除了思想素质等因素以外,主要的是教师个人对教育的丰富内涵理解肤浅,在一定程度上视“教师”为“教书匠”。把充满艺术与活力的教育实践降格为照本宣科,死记硬背,把以育人为根本的教育事业仅仅当成个人的“谋生手段”,因此,无法意识到教育领域内蕴藏着巨大的资源,既可对学生潜能开发,又可对教师补充能量。只有富有个性、一专多能,善于创造的教师,才会在拥有足够知识量的基础上,把握住教育的契机,给学生以知识的滋润、知识的启迪、能力的培养、真善美的熏陶,让学生游艺于知识的海洋中,苦而不累,劳而不疲,主动自觉地学习研究,不断提高自己。因此,凡欲当一名合格教师者,既要严格自律——不因为我而误人子弟,又要激情自励——因为有我而让学生成才。教师应以德育德、以才育才、以情激情、以行导行。只要教师个人崇尚道德,推崇学问,追求成功,其驰聘的天地将更为广阔,前景将是无限光明的。

四、学会倾诉,让失衡的心理恢复正常

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会遇到不愉快或烦恼的事情。有事还会危害心理健康。遇到这种情况,若能找朋友谈一谈,将自己心中的苦闷倾吐出来,压抑的心情就可能得到缓解或减轻,失衡的心理也会逐步恢复正常。在倾诉过程中,你可以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理解,获得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五、教师应注重自身学识的提高

科学知识的不断增长,教育内容的不断更新和深化,教育手段的日趋现代化,都不断地在告诫每一位教师,不重视教育科研,不重视教育艺术与方法的教育是其活力枯萎的源泉。多少年来,人们都在高喊“向科研要质量”,但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此不以为然,除了思想素质等因素以外,主要的是教师个人对教育的丰富内涵理解肤浅,在一定程度上视“教师”为“教书匠”。把充满艺术与活力的教育实践降格为照本宣科,死记硬背,把以育人为根本的教育事业仅仅当成个人的“谋生手段”,因此,无法意识到教育领域内蕴藏着巨大的资源,既可对学生潜能开发,又可对教师补充能量。作为教师只要重视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就可以从中悟出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从而深化自己的教育思考,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完善自己的教育艺术,使个人的教育遵循“实践——总结——创新——再实践——再总结创新”的规律,不断攀登新的高度。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新世纪的人民教师,若都具有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必然会使整个教坛姹紫嫣红,气象万千,会使教师在实践中摘取更丰硕的果实。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常识告诉我们: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科学文化知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目前,世界范围内新科技、新知识日新月异,特别是知识经济的来临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中国教育正在形成“终身教育观”,以改变传统的“一次教育,享用终身”的教育观。现代教师必须面对现实,不能只着眼于已具有“本科”、“研究生”学历的自我满足心态,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要有面临被可能淘汰和“下岗”的忧患意识和心理准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在全社会必将形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人才结构以及多次就业、多重就业的态势,以改变传统的“从一而终”的就业观念。教育手段的日趋现代化,教育内容的不断更新,必然淘汰落伍者。这种挑战必然要求教师必须尽可能拓宽知识,不断丰富知识的储备,教师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方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使个人的教育遵循“实践——总结——创新——再实践——再总结创新”的规律,不断攀登新的高度。

六、结束语

第3篇:心理素质方面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就业

汉仕提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它们共同组成广义的心理素质的内在结构。各因素间相互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

心理素质应当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方面。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往往会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其他素质。尤其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心理素质更是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一、大学生心理现状及表现

(一)自卑心理。自卑是指个体遭遇挫折,无法达成目标时的无力感,无助感及对自己失望的心态。在大学生群体中则表现为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某些方面不如其他人的消极的主观体验。部分大学生在生活中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与不良因素,在面对竞争的压力时,不去努力争取机会,只一味认为自己不如他人,或埋怨家庭和环境。他们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丧失就业机会。

(二)偏执心理。偏执在心理学中称为偏执型人格障碍,其特征是对挫折过分敏感,对侮辱不能原谅,猜疑,将别人中性或友善的行动错误地重构,歪曲为敌意或蔑视,对个人权益具有好斗而坚决护的意识。容易产生病理性嫉妒或过分地认为自己重要,经常有过分的自我援引。这种心理在大学生就业中更有突出的表现:他们追求绝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往往将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问题归结于社会的不公平,这是对公平的偏执。

(三)从众心理。许多大学生从小缺乏独立能力,自我解决问题能力差,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尤其在择业时缺乏主动性,缺乏对现实就业市场和政策的充分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主动收集与分析判断,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凭着感觉随大流走,盲目从众。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就业的关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就业压力大越来越成为引起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根据有关部门估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将达到600万,比2008年增加近50万人,创历史新高,而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11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查,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占新增岗位总量的22%。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岗位的有限增长、社会有效需求赶不上毕业生规模增长的问题逐步显现。

在这种特殊的就业环境下更需要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心理素质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只有拥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一切困难来临时沉着应对,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冷静处理随时遇到的问题。

三、大学生就业常见的心理障碍

(一)就业压力与焦虑心理。目前,我国城镇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达1000万人,另外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寻求就业机会,但新增就业岗位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劳动就业存在巨大压力。这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更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使大学生在就业时越来越感到焦虑与恐惧。

(二)承受挫折能力差。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在求职时能一次成功是每个大学生所希望的,然不少大学生会遭受挫折,这时他们就会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怨天尤人。他们对求职中的挫折既缺乏估计也缺乏承受能力,不能很好调节自己的心态,也不会通过总结求职中的经验教训来获得下一次的成功。在遭遇一次次挫折后渐渐失去信心,于是就有人出现求职恐惧症,当机会来时却犹豫不决,顾虑重重,不能真正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才能而被淘汰。

(三)就业的心理期望过高。大学生都有一种骄傲心理,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因此对就业的期望相当高。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的工作,过分讲究福利以及专业是否对口问题,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可是现实就业岗位大多不像大学生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都比较弱,因而可能处于失落中不能振作,丧失许多的就业机会。

四、大学生应调试心理状态以适应社会发展

就业本身就是一个大学生对社会认识的过程,因而在此过程中遇到困难,遇到心理冲突与困惑都是正常现象。在遇到这些问题时,我们应该在合适的心理状态下寻求正确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对自己充满自信。自信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在就业过程中应对自己充满自信,在面对困难时才能有足够的信心与勇气,才不会轻易就被打败。要相信困难只是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而已,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二)合理定位,调整就业期望值。大学生在就业前应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定位,确立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在就业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期望值,以达到用人单位和自身均满意的“双赢”局面。

(三)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在就业过程中总不可避免遇到许许多多的挫折,在面对这些挫折时,大学生应调整自我心态,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用冷静坦然的心态来面对挫折,客观分析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以达到提高自身的目的。

结语:综上所述,心理素质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肖汉仕.心理素质的结构及其内外关系.中国教育学刊,1999,4:26-29

[2]梁宝勇.关于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结构的思考.心理学,2005,5B4:27-30

第4篇:心理素质方面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钢琴;演奏;心理素质

师范类音乐学学生在钢琴演奏中,不仅要学会演奏的方法,更要学会如何克服紧张等心理活动。这就需要培养一定的心理素质,本文就此谈一些看法。

一、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分析

(一)钢琴演奏练习过程的心理分析

钢琴演奏在练习过程中一般会经历三个心理变化过程:1.练习初期的新鲜感钢琴练习刚开始往往是很有新鲜感的,这一阶段除了模仿还会进行技能的协调,对弹指熟练掌握,强调肢体动作的连贯性,但细节不丰富。在心理方面,起步期也不会很紧张,还处在一个学习和总结归纳的过程中,对钢琴乐曲的理解力与技术的掌控力处于上升状态,也鉴于刚开始对钢琴演奏的这种兴趣,练习者会很放松,注意力多集中在作品本身和技术层面。而随着练习过程的进展,练习者在技术上、审美上、音乐表现力方面的进步促使他们追求更加层次深的内容。2.练习中期的稳态感练习者在经过一段周期的练习后,内心已经掌握了自己的一套演奏框架,对于技术和审美的提高也进入了一个稳定的状态,不同的练习者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和表现也会不尽相同。而这一阶段,如果仅仅是为了追求演奏技巧的娴熟度,那么钢琴演奏也就失去了富有魅力的层面,创作和创造的意识也会被压缩到最低。因此很多练习者会在中期出现单纯的机械性练习心理,却忽略了钢琴演奏的真正价值,忽略了音乐作品所具有的特殊艺术潜质。同时也要看到,在练习中期有些能够有希望成为钢琴演奏家的练习者们会将重心和注意力放到对演奏作品本身的理解、感知和创新上,他们会思考如何从练习中得到升华,如何从心里驾驭作品。因此这两种不同的心态都有可能在训练的中期出现,两种心态和追求的差异也会促使形成不同的练习高度。3.练习后期的超越感在经历了训练初期的熟悉和中期的强化之后,进入到训练的后期。在后期中钢琴的练习者基本已经掌握了演奏钢琴的基本技能,也能够在动作和心理上做到一定的协调。练习者的紧张感逐渐被这种对乐曲的熟练驾驭而冲淡,他们内心意识会抬高到一个对音乐信息和特色进行再加工再创新的阶段。练习者会把在训练中得到的总结和感悟实践在这一阶段的练习中,提高对作品审美、情趣方面的感知,希望将作品的最高感染力表现出来,同时练习者不仅局限于灵活结合这些东西,还希望能在乐曲中加入新的表达或者表现的成分,形成与其他人截然不同的风格体系。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绝大多数钢琴练习者都会经历从初期的新鲜到中期的稳定,再到后期的创新和突破。相应的在演奏技艺方面也会呈现出稳定的上升曲线,但由于个体的心理存在差异,对作品本身与钢琴演奏的理解程度存在区别,也会影响到他们最后所表现出的演奏效果。

(二)钢琴演奏表演过程的心理分析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曾经说过,练习和表演是两个概念,不可能同时存在。在表演中,演奏者面对舞台环境、面对观众,此时的心理与练习的心理是完全不同的,且这些因素会影响到演奏者内心的变化以及作品最终的呈现效果1.表演中紧张心理的分析表演中,钢琴演奏者容易出现“紧张”的心理表现,心理的紧张会导致技术上的跟不上,对不上点,反过来技术又会进一步影响心理紧张,如此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乐曲表现力的失控状态。钢琴演奏者在表演场合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心理,只是不同的人临场对紧张的控制有差异。面对陌生的环境、舞台和观众,表演者紧张常常表现在会出现心跳加速、表情不自然、眼神出现游离、注意力不集中、情绪高涨、呼吸急促等生理现状。甚至一些心理素质不好的演奏者在表演中还会出现记忆空白、键盘分辨不清等情况,如果对紧张感不能瞬时控制,就会影响到正常发挥。2.引起心理紧张的原因表演中出现的紧张来自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来说,由于表演的舞台和环境、观众和练习中会存在很大的不同,引起表演者的内心慌乱。表演场合人越多,越容易引发紧张,如果观众更加专业,表演者会更加紧张。第二,在钢琴表演中,场地和环境比练习时要更加宽敞,气氛也会更浓,灯光和音乐都比较正式,演奏者从练习到表演中的过渡和转换比较快,表演者的适应不够及时,就会产生紧张心理。从主观来说,演奏者的性格、技术、演奏经验和阅历与出现的紧张程度关系很大,如果演奏者的性格比较开放,其在表演中反而会更加兴奋,更有助于表演的效果。演奏者如果表演的次数多了,经验丰富了表演会更加放得开。另外,表演者自身的技术水平对紧张的影响也比较大,一个技术水平不高的演奏者往往会对自己的表演不自信,尤其面对专业人士很容易紧张,如对自己的技术足够自信的情况下,紧张感也会降低很多。

二、钢琴演奏心理素质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一)演奏者心理的差异性问题

在对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的培养方面,往往教师都不注重对于练习者个人性格方面的认知。大对数情况都是一刀切,即对不同性格的练习和表演者都采用同一种培养方法,不能做到“以人文本”。不同的人在生理、心理、审美、情绪控制、作品感知方面差异很大,如果对这些因素不能具体到个人,很难克服培养对象的心理素质。

(二)演奏者的心理预期问题

钢琴演奏者有的越练越自信,有的对自己的技术和心理素质不自信,更不愿意在公开场合表演,对于这种不同的心理变化,教师往往没有引起重视,采用一种急功近利或者消极帮助的方式去指导演奏者,而没有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提升他们对于钢琴演奏的兴趣和热爱,显然,对培养对象的心理预期要求越高,有可能会导致不爱练习的人更加厌烦钢琴演奏,本来就惧怕表演的人内心更加紧张。

(三)心理素质培养训练问题

钢琴演奏心理素质的培养中,训练的方式方法不当,也会影响预期的培养效果。练习和表演的环境有差异,观众有区别,对表演者本身的要求程度也不同,因此教师和培养对象会把练习过程和表演过程分的很清晰,这就心理方面给练习者造成一种心理暗示,让他们很“自觉”的把训练场地和表演场地进行了不同的“对待”,而真正表演的时候,演奏者一时很难从长期的训练中走出来,对陌生环境无法短时间适应,就会出现紧张。这种下意识将训练与表演分开,对表演者心理素质的培养很不利。

三、对策

(一)注重演奏者个体间心理的差异性

教师在改善演奏者心理素质的过程中,要从演奏者个体角度出发,对演奏者的气质性格、情绪调控、临场发挥综合考量,找出情绪失控的原因,加以针对性辅导。对不同性格和个性、不同专业技术水平的演奏者要进行针对性、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如果演奏者本身性格就很开放,对陌生环境适应快,就多从技术的角度进行心理指导;如果演奏者的情绪控制不稳定,临场发挥容易失误,就应多从疏导内心、树立自信、鼓励的角度提升他们对于钢琴演奏的热爱,时间久了,这种基于个体心理层面的培养就会出效果。

(二)指导演奏者拥有良好的心理预期

在指导演奏者进行练习的同时,需要与演奏者进行积极的沟通,使其在应对演奏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问题保持平稳的心态,认识到成功是需要多次努力尝试,而对于多次失败的演奏者则要纠正其消极的演奏心理。紧张分为积极紧张和消极紧张,积极紧张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稳定演奏者心理情绪、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让他们在表演前得到放松;对于消极练习和消极紧张的情况,指导者不应对他们的预期值过高,要从钢琴演奏的特点出发,循序渐进指导和培养他们在练习和表演每个阶段出现的反应,让他们逐渐熟悉表演的环境,增强自信。

(三)从实践训练中提高心理素质

基于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对训练舞台和表演舞台的不同要求,指导者应在训练中要求演奏对象通过不断的舞台实践积累演奏经验,或通过模拟舞台演奏,设置突况来提高演奏者的舞台应变能力。指导者不应过度强调表演舞台的特殊要求,对演奏者心理的培养应建立在让他们认识到每一次训练都是一次表演,每一次表演都是一次普通的训练,这种有意识的模糊两种舞台的边界,随着演奏者学习和演奏经历的积累,他们就会游刃有余地在舞台和训练场合中切换并驾驭。同时在训练中通过模拟舞台演奏也可以让演奏者较快地适应表演,克服紧张心理。总之,钢琴演奏作为一门实践性的艺术,对演奏者的心理素质的要求高,如果心理素质不好,对作品的呈现具有很大影响。

参考文献:

[1]艾希.钢琴演奏者心理调节与心理素质培养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3年.

[2]刘小静.钢琴演奏的不良心理因素与心理素质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9):274-275.

[3]丁艳.关于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培养的探究[J].音乐时空,2013,(12):186.

[4]杨妙.钢琴演奏中心理素质的培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4):262.

[5]刘青.论钢琴演奏者的演奏准备及舞台演奏中的心理素质问题[J].西安音乐学院,2013,(08).

[6]赖天舒.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分析与心理调控[J].湖南师范大学,2010,(11).

[7]张瑜.论怎样培养钢琴演奏者良好的舞台心理素质[J].音乐时空,2014,(24).

第5篇:心理素质方面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军校学员

心理素质途径

一、军校学员心理素质培育的目的和意义

军人的心理素质是战斗精神的重要构成要素,军人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军人的作战动机和对战场信息的判断。决定着军人战斗精神的发挥。近年来,从我军院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上看,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中大约20%的学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或者比较差,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环境的不适应、人际关系失调、定位不准确以及情绪抑郁等。一些对比研究也表明,军校学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尽人意的且心理健康水平随年级的升高而有所下降,和地方院校的同龄大学生相对比军校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低于地方大学生,特别是在情绪抑郁焦虑等方面对比较为明显。

因此,军队院校要结合院校实际情况以及部队的需要。合理制定学员心理素质培育计划,有效开展学员心理素质培育的各种工作,这样对于军校学员素质能力的培养以及未来军队战斗力的生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素质培育的主要途径

1.科学筛选,重视学员心理选拔和评估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完成各项训练和作战任务的必要条件。军校要借鉴外军的有益经验,注重对军事人才的心理选拔,严把军事人才的心理质量关;要通过家访、调查问卷以及心理量表等多种形式全面了帮官兵的思想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及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心理品质;对有家庭遗传病史、个人精神病史、严重心理障碍以及有可能产生心理疾病潜质的人。要及早作组织处理:有条件的单位要建立官兵的心理档案。这样,不但能减少平时和战时心理疾病发生的潜在可能,同时也减轻了心理训练任务,提高了心理训练的起点。此外还需要定期对学员进行心理测评,对学员在校期间的心理状况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对在心理测试或咨询中发现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者,及时转送专业医疗机构诊治。

2.构建学校一学兵队一区队班三级预防和干预机制

军校学员如何完成成长成才的时代要求是一项严峻的考验,这就需要军校引入心理辅导和干预机制,即建立学校一学兵队一区队班三级预防和干预机制。

军校应设有心理咨询室和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负责心理预防教育和心理辅导。军校新生入学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告知他们将面临的各种环境变化及可能会产生的心理问题,并提供自我心理调适方法。此外。还有根据军校大学生的特点,采取选修课、专题讲座、广播、网络、板报、心理剧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及保健知识,不断优化自身的个性品质,增强抗挫折能力。学员队要配强心理教育的队干部。各学员队领导应及时掌握所属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和报告问题,与校心理咨询师和学员家庭保持密切联系,对心理不适学员及时提供帮助,解决一般性心理问题,同时将将学兵心理素质培育的好坏作为学兵队干部业绩考核的一部分。区队一班作为学员日常训练和生活的基本单位,是预防和发现学兵心理问题最前沿。一方面,区队一班骨干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观察力;另一方面,应定期召开由心理咨询人员、学兵队领导以及区队骨干的心理分析会,分析总结前段时间心理素质培育工作的得失,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和疑似人员进行排查,最后形成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

3.开展心理训练,磨砺学员心理品质

目前,心理素质训练已成为外军常规性的军事训练科目,这些国家的军队通过模拟战场环境和结合日常管理教育、作战训练等活动,培养他们完成战斗任务所必需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活动能力,并且呈现实战化、基地化、模块化和技术化等特点,这对我军校学员的心理训练提供了很大的启示。

(1)虚实结合,模拟实战进行训练

心理训练尽量模拟和贴近实战环境,这是外军尤其是美、英等军队开展军人作战心理素质训练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因此,可组织学员参与对抗演习、生存训练、舰艇远航等形式训练学员克服困难、提高心理耐受性:选择高温、严寒、高海拔、时差、恶劣气象条件以及封闭空间等各种极端环境下训练学员的环境适应能力;选择难度较大的战术想定作业,提高军人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水平。此外心理训练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虚拟现实训练具有环境逼真、场景多变、“身临其境”感强、训练针对性好和安全经济、可控性强等特点。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各种战场环境(如坦克、火炮、飞机和舰艇等),为学员创造一种险象环生、几近“真实”却没有硝烟的立体战场环境,增强心理训练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2)科学施训,因人而异进行训练

心理训练要依据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来确定心理训练的方法和内容,以保证心理训练的健康发展。因此在训练方法上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在训练过程中,心理训练要采用多样的刺激、多种的方法,如贴近实战训练、放松训练、暗示训练、催眠训练等。在训练对象上,心理训练要结合学员的个体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由于遗传因素、家庭环境、文化程度、兴趣爱好及主观努力各不相同,学员的身心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区别对待、困人施教,对不同的学兵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进度,以保证其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和均衡提高。因此,应采用共同科目和加强科目相结合的训练方式,一方面,利用共同科目进行心理训练,提高学员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对训练过程中表现较差的学员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加强训练。

第6篇:心理素质方面个人总结范文

本文提出心理素质与健康的概念,并通过理论研究结合实践分析,通过管制员心理调查等信息的搜集,提出管制员从自身角度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健康心理的方法和建议。此外,本文还探索了管理层如何通过改善管理方式和完善激励机制达到提高管制员对工作的认可度,对领导的支持度,心理满足感等,从而改善精神疲惫和工作倦怠等状况,以提高工作积极性和降低民航运输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素质培养 管理激励体制

【分类号】:F426.31

一,绪论:

管制员需要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

1,爱岗敬业,对管制工作认可,有成就感。

2.能正确客观认识自己,扬长避短。

3.善于与人相处,能与他人合作完成工作。

4.有较好的学习能力,从经验教训中学习,不断提高个人能力。

5.能够理智和冷静的考虑问题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二、管制员心理调查结果和现状分析:

由于在管制工作之中,不同年龄,不同职位甚至不同性别的管制员在工作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的压力感和心理困惑,此次调查主要是通过抽样访问方式进行,对广州区域管制中心50名管制员进行抽样调查访问。

通过调查访问,主要得出从在以下影响管制员工作时心理和情绪上的问题:

1 工作压力大,工作内容枯燥乏味。 88%

2 社会地位和认可度不够。 68%

3 培训和业务学习方式简单,内容乏味. 66%

4 对报酬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满,报酬激励作用差。 60%

5 休假少,业余时间少,生活不丰富。 52%

6 职业生涯提升和发展空间小。 46%

7领导对职工的关怀较少,沟通流于形式。 36%

8 其他 8%

由此可见,管制员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空管工作本身的工作性质等一些不可逆转的客观因素决定的,另一个就是由于管理和激励体制的还不够完善和健全。

三、如何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获得心理健康

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学习,精研业务,培养良好职业道德。

管制员应该戒骄戒躁,在工作之余积极学习业务相关的知识,提高英语水平和其他各项业务水平,因为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减轻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积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的价值并不在只在于他的收入,而是在于他能为社会发挥的价值,民航是一个高风险,高科技的行业,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每个管制员都应该充分认可自己的价值,同时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

其次,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放松,热爱生活。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重要保障。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缓解管制员疲劳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度的锻炼和健身都被证明对缓解工作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参与体育锻炼能够增加社交机会,增强自我尊重、自我概念和自我功效的控制,对工作感觉、应对压力的能力和参与的动机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瑜伽、适量的户外运动、与同事朋友以及家人多谈心多交流沟通,定期和家人郊游旅行都可以帮助管制员放松身心,减轻紧张感,使管制员平静,从而达到缓解工作压力的作用。

另外,拥有一颗平常心,培养一样积极健康兴趣爱好。

在生活和工作中,管制员应该拥有一颗平常心,做平凡的工作,过平凡的生活,戒除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期望,脚踏实地从眼前的小事做起,在工作之余,培养一些陶冶情操的兴趣爱好,如书法,音乐,绘画等,既可以缓解工作上的紧张情绪,又可以填充业余生活,带来身心上的愉悦,填补内心里的空虚和焦躁。

四、通过完善管理和激励体制来提升管制员的心理素质:

1,营造良好而宽松的思想环境,满足管制员的尊重需要。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应发掘不同管制员的才干,给管制员提出自己想法和参与决策的机会和平台,用真挚的情感对待每一个管制员,对管制员信任和尊重,尊重其人格,自尊心,自爱心,进取心,好胜心,尊重其的优点和缺点。当管制员发生错误时,不要只是简单和粗暴的批评职责,而是要指出正确的方向支持其弥补错误和改正错误。

2,增强情感激励,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良好的组织氛围往往取决于领导管理风格和关怀。人文关怀是情感激励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激励是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以感情联系为手段的激励方式。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努力为管制员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工作环境。领导与管制员多进行沟通,交换意见,交流感情,有助于改善上下级关系,形成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进而提高管制员的士气,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3,扩大报酬激励激发管制员的工作动机。

组织行为学把工作报酬分为内部报酬和外部报酬两个方面,内部报酬主要包括:参与决策,更大的工作自由和权限,个人成长机会,工作趣味性与多样话等因素;外部报酬分为直接报酬,间接报酬与非金钱性报酬,其中直接报酬指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加班费,利润分红等;间接报酬指保险,带薪假和额外津贴;非金钱性报酬主要是指办公设备与工作助理,班内休闲时间,工作分工,职务头衔等因素。

从上可以分析得,空管工作本身的“内部报酬”吸引力较小,主要因为工作本身缺乏创造性和趣味性,员工必须长期面对较强的工作压力,多少员工的工作自由和权限受到职业限制或者上级领导的领导风格影响,同时,晋升的渠道狭窄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制员个人成长的空间,使得管制员不能从工作本身得到内在激励。另外,空管工作的“外部报酬”也欠缺激励性。薪酬等级具有高度刚性,只按照是否放单,是否取得执照,工作年限等简单化的分类管理方式造成某种形式上的平均主义,打击了部分管制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很难保证公平性,由于各个岗位的特殊性,很难建立合理的职位评估标准和绩效评估指标,从而使得各个单位和岗位薪酬难以保证公平。

五、 总结和展望:

空中交通管制是民航事业安全平稳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空中交通管制员则是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心理环境,必然能够从减少人为差错的方面降低民航空管的安全隐患,从而推动整个民航事业的发展。心理健康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需要管制员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自我修炼,不断自我充实和调整,也需要空管系统的管理体制和激励体制的不断完善。只有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共同促进才能是管制员获得健康的心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促进中国民航事业的高速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彦妮.基于心理契约的空管人员激励机制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0-52

第7篇:心理素质方面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钢琴演奏;艺术素质

一、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钢琴演奏者所具备的心理条件,这是钢琴演奏者成功完成演奏的基础条件。心理素质是指心理活动能力、心理控制能力、承受能力及意志品质的总和,是一种复杂心理活动的过程。良好的演奏心理素质是钢琴演奏者不可缺少的素质条件,是演奏表演成败的重要因素。作为演奏者要想演奏出美丽动听的声音,首先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且具有心理调节能力,在面对巨大压力时,控制和调节尤为重要。钢琴演奏者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表现能力,具有适宜的表现欲望和一定的自我驾驭情感的能力,才能正常地发挥艺术创作水平。

钢琴的表演受特定的表演环境所制约,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表演靠大脑意识的传输,受心理活动的支配。表演中的心理变化,直接关系到表演的成败。表演时要求表演者神情专注,完全投入到音乐作品中,才能充分表现作品。但在表演时,往往会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如表演的环境,台下观众的反应等等都会对表演者的心理产生干扰。心理复杂的情绪变化,必定对表演产生直接的影响。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学习层次与学习状况,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具有不断学习的态度和顽强的精神毅力。

自信大方、沉着冷寂也是钢琴演奏者应该具备的另一个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不过硬,上台演出时就容易出现畏惧、恐慌消极情绪,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能力水平的正常发挥。由此可见,演奏时人的心理素质对演奏效果起到重要的影响。演奏者应具备积极的表演心理状态,积极主动的调节心理活动,灵活、协调的配合方能在舞台上从容表现。

二、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钢琴演奏者应具备的能力,是表演者舞台表现的基石,是各种素质的综合。例如:理论知识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升、作品音乐表现能力的训练。这些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演奏者对专业知识和音乐知识理论的学习和基本功训练的积累。理论知识的不断学习,能够帮助演奏者从理性的角度更全面、更准确的把握作品、理解作品内涵。技巧基本功训练则能够有效提升演奏者对作品的表现。演奏者只有从理性与感性的双重角度出发,才能全面、深入地诠释作品内涵。

(一)理论知识

钢琴演奏者必须重视基础演奏理论的学习与积累。演奏理论的学习包含多个方面,如相关辅助课程的学习,《视唱练耳》、《心理调节与控制》、《钢琴演奏技巧训练》、《作品分析》等,这些基础知识包括的方方面面是演奏者必须具备的前提,也是更好的完成作品演奏的基础。掌握了这些知识,演奏者才能从理性的角度掌握表演的知识。这样在舞台上完整的完成作品演奏是表演的目的。

除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外,与音乐表演相关的其他知识的提升学习也不能忽视。如对音乐美学、艺术概论、表演能力等知识的了解,这样有利于提高演奏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情操。

(二)审美能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作品的鉴赏及表现能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抽象意境,直接影响对作品认识的准确性和理解的深度,从而体现了演奏者鉴赏能力深浅。

音乐的感悟首先来源于意识,再经过艺术思维的加工来理解音乐。音乐需要审美来欣赏,音乐审美的提升则通过理解音乐的能力来体现。且审美过程中首先要认知美、理解美才能欣赏美。音乐本身表面由音色、音强、节奏表现出来,再结合音乐深层的意象塑造、意境表达展现出来。有了美的体现和表达,才能更好地阐释音乐。因此实际在演奏作品之前,需要真正读懂音乐,领悟音乐内涵。音乐感知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乐感”。乐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来加以提高,听觉的训练是提高乐感感知能力最直接的方式。

第8篇:心理素质方面个人总结范文

周丁

(山东省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山东 济南 250010)

【摘要】跳水是一项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有很高要求的运动,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竞赛中。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必须要做到注意力高度的集中,而且心绪平静无外来杂念才能正常或是超常发挥出自己的跳水水平。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跳水运动员,一方面要具有专业的技能,另一方面还要有比较强的情绪控制力,以防各种可能的突发状况,妨碍了自己水平的发挥。

关键词 跳水竞赛;运动员专业程度;心理培训

少年跳水运动员一方面要接受跳水专业的训练,另一方面我们体校教练要对他们进行一些适合他们年龄段的心理强化训练。我们要做到从少儿时期开始就开启适合的心理强化培训,我们要按照运动员的兴趣爱好进行专业培训,按照各自性格差异进行强化心理训练,使得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心理控制力,能够在任何时刻控制调节好自己的心绪,果断自信地应对各种突变状况。

1少年跳水运动员必要的心理培训

跳水比赛的运动员不单要有相当的跳水技能以及优异的身体素质,并且还要有好的心理素质。在比赛中虽然是比对手的能力技巧,但是如果是实力相当的运动员比赛,很多时候都是心理素质比较好的能够获胜,如果在比赛中缺乏好的心理素质,就会因为自己的紧张而失败。跳水是一项讲究心理与骨骼肌的配合协作的运动,生理上要达到好的状态就必须要配合心理调节。运动员只能在心态较好的时间里才能使身体里的神经、骨骼肌等正常工作。运动员心理情绪波动较大时,诸如紧张、忧虑不安等心理就会造成骨骼肌或者肌肉抽搐僵硬不灵活,从而也就直接导致运动员发挥失误。尤其是少年时期的运动员,他们的心理是不成熟的,对一些有趣的感兴趣的东西会投入很大的精力和热情,然而一旦遇到一些不顺心或者是不如意的情况就会产生负面情绪。而且年少的运动员没有太强的自控能力,外界的一些负面因素都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影响。另外跳水运动本身要求极高,对他们的身体心理要求很苛刻,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少年时期的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训。

2跳水运动员需要进行心理培训

2.1心理训练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我相信在一些业余体校的跳水技能训练时,通常都会出现孩子们不敢跳水或者是不敢在一些器械上训练的情况,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辅助心理指导并帮助他们客服这种害怕心理。 我个人认为这个时候,教练就要起很大作用,他们一方面要为孩子们讲解清楚技能关键点并且做正确的示范,另一方面还要经常鼓励孩子们,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帮助他们客服心理障碍。我们还可以让一些表现比较好的同学为心理上害怕的学生做示范,可以更好地激励他们相信自己。我们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了可以帮助跳水运动员破除心理障碍的训练方法。我们可以把一些较为繁复难学的动作分解成单一的动作来训练。例如前后空翻的动作可以进行分解,从起跳到最后的翻腾可以分成五步进行,使孩子们可以在简单动作中掌握要领,使动作更加到位精准。还有对一些不好分开的动作可以采用降慢做动作的速度的方式来教学,如此就可以降低学员学习难度,把握动作的关键,不会产生惧怕做不到位的心理,使教学质量向更高的台阶进步。

2.2依据个人能力进行不同的训练

每个运动员的生活环境和习惯都不一样,这也就导致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承受力是不同的,此时就需要教练准确把握每一位运动员的心理缺陷,然后针对他们个人的薄弱地方进行相关的有效的强化训练。有时候一些运动员因为承担太多的期望和责任就会太过重视比赛的结果,在赛前就会产生很多紧张忧虑的情绪;还有一些运动员会产生对胜负不在意不关心的心理,不重视比赛的情况。这两种心理状况可以说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心理状态,我们就要用完全不同的方案来对他们做心理培训,不能等量齐观地处理。我们可以留意运动员在平常生活训练中的一些行为习性来把握他们的心理缺陷,另外还可以多多与运动员沟通交流来了解,尤其是比赛之后可以加倍准确地把握他们的心理状态。

2.3针对核心力量的训练

我们所有训练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运动员可以再比赛中爆发实力,成为比赛的大赢家。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显示出爆发力就必须要有平衡的身体素质和强有力的心理控制能力,而且运动员在日常的训练中要自己去领悟感觉。所以我们在日常的训练中要加强体能、心理以及爆发意识的培训。一方面,就运动员自身的体能和技巧训练要注重力量的积累,而且要掌握体能恢复的技巧和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运动员爆发力的强化和控制。运动员要学会把握机会,例如在冲刺等的关键时刻,可以激发出自己的爆发力来取得比赛的胜利。另外爆发力和运动员的个人身体心理状况密切相关,很多都需要运动员亲自去探索。

总而言之,跳水运动员需要进行心理和身体的协同培训,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水平发挥情况会受到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影响。我们运动员只有精确驾驭和控制内心波动,才能在比赛中很好地利用运动技巧获得冠军。

参考文献

[1]赵淼,曲明,殷晓伟.提高自由泳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12):91-93.

第9篇:心理素质方面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150-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086

素质教育标志着基础教育全方位的深化改革。对于小学语文学科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我认为应遵循小学语文的性质、特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即指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那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下面,笔者对此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蕴藏着科学道理。如《画杨桃》中体现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蛇与庄稼》告诉人们面对事物之间复杂的联系应仔细研究把握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古诗《题西林壁》强调冷静客观地进行调查分析全面正确认识事物;寓言故事《刻舟求剑》要人们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等等。通过一些蕴含哲理的课文教学使学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自己的行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因此,我在具体的教学中十分注重诱导学生探索知识,激发学科学兴趣的培养。例如,教《夜宿山寺》这首诗时,我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意识地提出一些有关科学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和思考。这首诗是唐朝伟大的诗人李白写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这座楼很高,一举手就能摘下天上的星星;“不敢高声语,恐惧天上人”这后两句的意思是在楼上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那些住在天上的仙人。学生对举手可以摘到星星的夸张手法和不敢高声说话怕惊动天上仙人的丰富想象理解不够透彻。于是,在学完诗后,我启发学生思考:李白真的能举手摘到星星吗?星星能摘到吗?天上有仙人吗?学生总结出登山运动员攀登的高峰比李白游山投宿的山高,都不可能举手摘星星,宇宙中星星离地球很远很远,让学生懂得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来表现楼的高,以此扩张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科学的热情。再如,教学《揠苗助长》这课时,我先给学生解释揠苗助长的意思是用拔苗的办法帮助禾苗长高。之后,我们可以这样提问:那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为什么不想别的办法呢?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应该用什么办法禾苗就能长高?这样就能启发学生根据自然界植物生长的规律,总结其原因,结合当今农业科学的发展让学生去研究,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为什么都有黄瓜、葫芦等蔬菜上市,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语文教学努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职责。而且,古人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我们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给人以知、解人以惑,更重要的是师人以德,授人以道,即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同以往“基本工具”或“基础工具”的提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对语文学科性质新的表述。大纲还在序言中增加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的内容,并在“教学目的”中增加了陶冶情操、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审美能力等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意志的发展,精神世界的开拓,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如教学《的睡衣》时,教师要使学生懂得一生为革命操劳,为党和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对自己严格要求,过着朴素的生活,始终保持了艰苦朴素的本色;教育学生要爱惜衣物,爱护学校一草一木,不乱花钱。学习后,有的学生还说:“我以后衣服旧了洗干净穿,衣服破了让妈妈补好再穿。”再如,《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文章讲了白求恩是加拿大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把自己当成一名八路军战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抢救伤员的事迹,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学完这一课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从身边小事做起,互帮互学,形成了良好的班风的活动。

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