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体育 课余训练
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训练作为中学课余体育活动的一项特殊组织形式与活动,在促进中学课余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热情,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如今提倡青少年身心健康,我们如何更好的提高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训练水平,应该是我们中学体育老师深刻思索的问题。
一、现阶段中学体育课余训练的困惑
1、学生课业负担重,训练的系统性得不到保证,这是直接困扰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的最主要原因。
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15—17岁)时期应是具有田径才能的运动员展露头脚的时期,也是运动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专项训练阶段。此阶段的训练时间,训练强度,训练量都将大大增加,唯有如此才能为运动员今后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基础。然而这时期正是高考制度下最为繁重的时期,文化学习和课余训练产生了激烈的矛盾。由于社会环境、升学就业压力迫使课余训练让步,运动训练时断时续,甚至是被迫中断课余训练。主动训练的系统性难以得到保证。
2、地方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对青少年竞技体育运动不重视,是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课余训练发展的最深层原因。
现如今,城乡的体育设施依然落后,全民的体质测试水平,特别是青少年体质依然下降。其根本上在于地方各级政府及教育的主管部门对体育不重视,更何况课余的体育训练了。田径运动是最为彰显人的能力与价值的一项运动,受众广,参与人数多。然而在现阶段中,青少年田径比赛随意更改,推迟,取消,特别是在教育系统内普遍存在的。没有形成规范合理、系统的田径比赛制度,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积极性大为挫伤。
3、各运动项目对运动等级评定的不一致性导致田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课余训练中参训运动员的积极不高。
在青少年体育竞赛中,球类项目比赛运动员技术等级评定是根据本次比赛的等级和球队所获的名次而定的,其标准是浮动的,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田径竞赛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是明文规定的,成绩是电子计时的,都是客观、准确的。懂体育的人都知道田径项目及其它计时项目运动员技术等级是较球类项目来说是最为可靠的。各项目对运动等级评定的不一致性,导致运动员在升学进入高校单招考试中的不公平,影响了田径运动员今后的发展。
4、教练员工作负担重、专业性不强、训练效率低。
现阶段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课余训练的教练员都由体育教师担任。由于既要完成好教学、教改任务,又要兼顾田径课余训练;既要上好体育课,提高广大学生身心健康,又要选好、训练好运动员,展现他们运动潜能,身心疲惫。另外田径课余训练和田径体育教学应属于不同专业领域的两个范畴,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科学,随着科技发展,科技在田径运动训练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二、提高与改进中学体育课余训练的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体教结合”,各部门协调配合,促进中学体体育传统学校田径训练发展。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外体育训练和比赛,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主体性教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中学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实际上就是使具有田径特长的中学生运动员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形式与内容。“关注每一名学生发展”、“以生为本”是主体性教学的核心内容。各个部门只有真正认识到改进与提高中学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不仅是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和学校体育发展需要,而且也是具有田径运动天赋学生运动员的内心需求。我们发扬体育部门在科技和经验方面的优势,坚持“体教结合”,通力协作,才能为中学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与平台,为其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2、完善中学体传校田径课余训练规章制度,确保田径课余训练工作有效务实。
完善的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课余训练的规章制度包括有:《田径课余训练考勤制度》、《田径课余训练备课制度》、《田径课余训练赛前集训制度》、《田径课余训练参赛制度》、《田径课余训练运动员补课制度》、《田径课余训练奖惩制度》等等。只要是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我们不怕订得细,细而不乱、细而不繁,因为这都是为促进田径课余训练发展的,都是为确保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只有在完善的中学体传校田径训练规章制度的保证下,生动活泼,科学有效的田径课余训练局面才能得以展开。
3、减轻教练员工作负担,加强专业培养,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中学体育传统学校的领导应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核准该校田径课余训练教练员的工作量,在体育教学方面不能和其他教师同等对待。田径课余训练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与正常体育教学差距很大,运运员的肌肉类型,机能发展规律,素质敏感期,个性特点,运动技术的经济性等等都是体育教学中不曾深入了解的知识。更何况随着科技发展,田径训练的科学性不断向前发展。田径课余训练教练员固步自封,闭门造车是绝对不能的,必须加强专业培训,了解运动训练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并且不断总结经验,整合原有的训练理论,研究探索适宜不同运动员,不同项目类型的科学的训练理论和方法,提高田径课余训练的有效性。
4、加强对青少年体育竞赛管理,严格运动员竞赛参赛制度,确保竞赛的公平。
论文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豫东农村中学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经分析认为男女同学发生体育伤害事故差异明显;体育竞赛是发生体育伤害事故比率最高的运动形式;体操类项目是发生体育伤害事故最多的项目。
近年来,频发的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难点问题,同时也成为困扰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大顽症。在学校伤害事故中,体育伤害事故占有相当的比例,这是因为,学生在学校必定要参加体育活动,而学校体育一般是以学生为对象,对抗性强,极具竞争色彩的活动,加之未成年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机能尚未成熟完善,他们的基本运动能力和运动水平较低,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易发生伤害事故。事故在给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带来终身不幸和痛苦的同时,也给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造成教学管理上的困惑和不安。研究豫东地区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和形成原因,有利于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的法律保障,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和“健康第一”教学指导思想的落实。
1研究对象和方法
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研究法对随机提取的商丘、开封和周口3个地区50所农村中学1000名12岁至18岁的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界定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是在学校组织实施的校内外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和课余体育训练),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体育场、馆和其它体育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运动损伤是运动中由于外部或内部的力量或暴力造成的身体损伤或持续的创伤,一般包括肌肉拉伤、关节扭伤、运动擦伤等。运动损伤应当包含在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内,运动损伤只是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一种。在区分轻微、严重伤害时,不能主观判断,而应当根据医院的诊断来判定。
2.2豫东农村中学体育伤害事故现状分析
2.2.1豫东农村中学体育伤害事故频数分析。在979名调查对象中,其中男同学532名,其中发生过体育伤害事故的有239人,女同学447人,其中发生过体育伤害事故的93人。曾经发生过1次体育伤害事故的学生有169名,占所有调查学生的17.3%,其中男同学98人,占所有人数的58.0%,女同学71人,占42.0% 。60名同学曾经发生过2次伤害事故,占所有调查学生的6.1%,其中男同学40人,占所有人数的66.7%,女同学20人,占所有人数的33.3% 另外有103名同学发生过多次体育伤害事故,占调查学生总数的10.5%,其中男同学101人,女同学2人。上述数据显示,豫东农村中学生发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几率相对较高,并且具有相当高的频数,占了调查学生的33.9%。男女同学的体育伤害事故比例相差很大,特别是在多次发生体育伤害事故中,男女生差异极其显著。
2.2.2豫东农村中学体育伤害事故组织形式。调查显示,豫东农村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发生次数最多的体育运动形式是学校组织的体育竞赛,占46.0%,其它依次为学生社团或俱乐部自发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或锻炼、学校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体育课堂教学、学校组织的课余体育训练,分别为23.6% ,12.3% ,10.6%和7.5%。研究结果符合体育运动的规律,体育竞赛对抗性强、竞争激烈,尤其是学生喜爱的同场竞技类项群的篮球和足球比赛中,学生身体接触较多,活动强度大等特点,这也说明学生在体育竞赛中最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2.2.3豫东农村中学体育伤害事故活动形式分析。目前豫东农村中学都是执行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大纲》,大纲中所规定的体育教学内容也就是广大中学生最经常参加的体育活动。通过调查显示,体操技巧类项和体操支撑跳跃类项目是豫东农村中学最容易发生伤害事故的体育活动项目,占所有体育伤害事故的26.5%,原因可能与该项目自身特点有关,另外学生在练习中由于生理、心理等因素以及保护等措施不够造成意外伤害有关。后面依次是足球、篮球和田径,分别为22.4% ,19.1%和16.8%,同场竞技类项群的项目最大特点就是身体对抗多、竞争激烈,使事故发生时防不胜防。
2.3豫东农村中学体育伤害事故的对策
2.3.1强化防范意识,落实体育安全防范措施。思想上树立积极的防范意识,是做好预防工作的前提。豫东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应树立起积极的防范意识,把预防体育伤害事故的工作列入学校体育工作日程。学生是安全工作的主体,学生自我防范意识高了,才可大幅度降低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另外体育教师应充当“体育安全教育知识”宣传员的作用,争取让所有的学生都从体育教师处获得“体育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重点讲解常见运动损伤的防护和体育保健的常识;并让学生知道,身体素质条件、饮食状况、睡眠质量与体育活动的关系极为密切,从而使学生建立和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和运动的习惯。
2.3.2加强学校的安全教育、管理。首先依据有关规定,对于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体育场馆、场所配备数量足够的、合格的安全保障人员,如保安人员、消防值班人员等。其次是要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认真贯彻“预防为主,教育先行”的方针,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特别是要加大体育竞赛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各级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成立学校体育竞赛组织委员会,要责成有关老师和学生专门负责体育竞赛的安全管理问题。组委会成员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向学生介绍安全参赛的要求,以及参赛的道德规范,使学校体育竞赛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文明化。最后是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安全工作责任制度。为确保学校的体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应建立健全以分管校长为首的分级负责的体育安全管理保证体系,使体育安全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专管成线、群管成网、责任明确、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成立校体育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体育安全工作,规划学校体育安全工作总目标,建立体育安全工作管理制度,评价各部门体育安全工作的成绩。
2.3.3提高教师自身实力和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体育教师是防止学生受伤的第一防线。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的主要组织者实施者,对学生体育伤害有直接的责任。体育教师首先要加强师德教育。体育教师要高标准,严要求,自尊、自爱、自律、自信,教师应成为学生最直观、最亲近、最有效、最利于效仿的楷模。其次体育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材教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体育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制定合理的学年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在课堂上采取合理的教法,科学地安排练习顺序。最后就是教师要掌握简单的伤害事故的处理措施。在体育教学、训练中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教师应充当第一救护人,及时处理事故,将损失减到最小。
2.3.4健全学校的卫生保健制度,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学校要有合格的保健教师,并且建立学校的卫生保健制度。同时根据学生身体状况安排活动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掌握学生是否有特殊体质或某些不适宜剧烈运动的疾病,以便在安排有关活动时加以严格控制。学校应要求家长定期为学生作体检,以保证学生在校参加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安全。加强保健教师和体育教师的沟通和联系,以便体育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不过在实施过程中,学校体育教师出于职业的需要可以了解,但是要注意为学生的疾病保密,以免造成对其隐私权的侵。
3结论
3.1豫东农村中学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频率占所有学生的33.9%,发生过2次以上体育伤害事故的占所有事故的16.6%。男女同学的事故发生比率分别为43.0%和18.7%,男女同学发生体育伤害事故比例相差很大,特别是多次发生体育伤害事故中男女生差异极其显著。
关键词:中小学 课外体育锻炼 组织 管理
我国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的抓手作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这种形式逐渐显现出不足之处,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要求有更多的组织形式与之相适应。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最好补充,充分利用好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一、 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
1.健身性
健身性是学校利用课余体育锻炼的本质特点。在这里的健身性是指体育活动是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有益于身心健康。
2.娱乐性
娱乐性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可以而且应该得到快乐的心理体验。学生的体育锻炼是一种课余的、自愿参与的体育活动,非强迫性的体育活动。娱乐性是学生参加这种活动的必要条件,否则,他们就很难持久地进行这类活动。
3.全体性
课余体育应是体育教学课的延伸,当然也应该是全体学生参与的活动。
4.主动性
主动性是指学生在体育的深刻理解后表现出来的积极参与、持之以恒的特点。
5.灵活性
灵活性指体育活动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的特点。在追求健身目标上,一个人对运动形式的选择是可以多样的。
6.艺术性
当前,艺术,特别是音乐、造型和舞蹈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学校体育锻炼中。实践证明,体育活动中配以音乐,不仅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陶冶身心,使人的身体更健康。这种特点对学生有着极大的益处与吸引力。
二、组织与管理
1.“两操”
坚持开展“两操”活动。早操和课间操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重点内容。通过“两操”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和集体观念,并起到增强体质和调节学生身心的作用,这对培养学生动静结合,接受自然力锻炼,消除脑力疲劳,提高学习效率起着积极作用,对造就校园严肃、紧张、活泼的良好学习环境十分重要。
课间操组织形式的改革。课间操的组织形式应围绕课间操的目标,根据季节、气候、学生人数、学校场地设施等情况,采用合操、分操、任意操、课间体育活动、课间跑步等各种组合形式。夏季以合操为主,采用单操轮换模式用音乐和操型变化调控;春、秋两季合操与分组活动相结合;冬季以分组活动为主,增大活动量。
2.业余运动队训练
加强专项运动队的训练,在开展群众性课外活动的基础上,应集中挑选在某一专项上有特长的学生组成运动队,并加以科学的训练,以提高本项运动技术水平,更好地促进群众性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时也为各班培养一批体育活动骨干,以促进各班级体育活动的开展。
学校领导既要重视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又要重视体育特长生的学习。班主任、任课教师和体育教师要对体育特长生齐抓共管,综合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
每学期开始、期中、期末召开联席会,班主任、任课教师、体育教师分别介绍思想表现、学习情况、训练情况,做到对每个体育特长生的各项情况心中有数,便于齐抓共管。分管校领导也参加联席会,便于掌握情况,协调工作,以进行综合管理。
3.体育竞赛
举行各类体育竞赛,通过举办全校性的体育竞赛,可以调动全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检阅学生的体育活动技术水平,通过竞赛,学生的组织纪律、班级之间的团结也得到了加强,集体主义精神得到了增强,而且各班的体育骨干也在竞赛中锻炼了组织能力,从而带出一批体育活动的骨干力量。实践证明,每次竞赛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举办各种形式的竞赛,可以促进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和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
学校群众体育竞赛内容与形式的选择,应根据种地不同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民族习俗、状况和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特点,综合考虑科学性、实效性、趣味性、有恒性和适用性而又不泛竞争性等要求,逐步形成具有本校本地区特色的竞赛体系,形成本校的传统制度。
4.俱乐部
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和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纪分组开放和实施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单项俱乐部制,是课外体育锻炼的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各俱乐部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为学生提供选择自己的练习手段、练习强度、练习伙伴,创造自主练习的氛围。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培养自发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5.体育节
竞赛是推动体育活动开展的有力手段,特别是当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提高之后,渴望竞赛的欲望将会更加强烈,这就需要为他们提供用武之地。
关键词:民族高师院校;田径运动会;改革;民族体育
一 问题的提出
在素质教育已经深入人心的时代,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基本能力和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思想观念,掌握并学会运用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增强体质。多年来我们也一直在积极提倡开展小型多样的竞赛活动,但大多停留在一般性的口号上,缺乏有力的具体组织措施,未能形成规模和影响。学校举办的较大型的竞赛,其内容也不外乎田径、球类等项目,费时又费力,绝大部分的内容与形式没有跳出竞技体育的“围城”,没有走出新路子。在社会变革日益深化的今天,高校田径运动会的吸引力和教育功能也日趋减弱。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高校田径运动会的吸引力和教育功能,有必要进行改革。
二 研究方法
1 访谈法:结合我院田径运动会的状况对有关专家、教师、运动员、观众进行调查,了解学院田径运动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从大量文献中获取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三 结果与分析
1 比赛项目的设置与体育课教学内容不相符。民族高师院校的田径运动会其项目的设置基本相同,都延续了竞技体育的模式,项目有:短跑、中长跑、跨栏跑、接力跑、跳高等等。而体育课教学则是主要围绕一些球类的基本技术、体操基本动作、素质测试和武术类的内容进行教学,基本没有涉及到田径比赛的所有项目,造成学生对田径竞技比赛项目的技术动作、技术要求、竞赛规则不了解。
2 项目设置没有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学校运动会是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的一个窗口,它集中体现了学校群体工作和体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和质量,是学生展示体育运动能力的大舞台,是全体学生的体育节日。但因为种种原因造成学校运动会项目内容设置的偏差,不适合全体学生身体锻炼和体质发展的需要,竞技性过强,技术难度过大,使全体学生参与学校运动会的积极性受到很大伤害,几乎背离了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如:跨栏跑、三级跳远等,就一般学生而言,是很难达到这些项目的技术要求的。
3 竞赛规程的制定没有很好地贯彻全民健身的思想。由于比赛的项目多为竞技体育的比赛内容,因此竞赛规则的制定基本上采用竞技体育的形式,要求较高,执行规则严格,没有充分考虑到基层学生的实际素质水平,竞赛规程做了许多的限制,如:每单位参赛运动员人数作了限制,个人报项的项次作了限制等等,造成各系大多数学生不能参加比赛,违背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在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的今天,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能力和习惯。学校作为全民健身的一个重要场所,理应与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相吻合,与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生活体育、康乐体育和终身体育等有机结合起来,但由于目前学校体育竞赛的田径运动会,其内容与形式基本都延续了竞技体育的模式(当然竞技运动项目中确有一些为学生所喜爱,具有一定的健身价值的内容,但是如果单纯将群体竞赛的内容局限于竞技项目),确实难以完全达到促进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开展的目的。
4 比赛的形式、方法过于竞技化、专业化。传统的田径比赛延续了竞技体育的固定模式,运动员参加径赛先进行检录,然后预赛、复赛、决赛,田赛中前三次试跳(掷)结束,按照成绩选出前8名进行后三次试跳(掷),比赛中裁判员老套地按照规则组织比赛,缺乏灵活机动,再加上运动员缺少比赛经验,因而感到无所适从。多年来由于受传统及思维定势的影响,娱乐、趣味项目在高校运动会中也一直很少开展,这样必然会使运动会显得过分严肃而缺少热闹和欢乐。另外,学校运动会都保持和社会及各专业队的比赛的内容一致,形式评分标准相同,偏离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束缚了学生个人潜能的发挥,影响了一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以上因素,使学生产生了消极比赛的情绪。
5 裁判业务素质、业务水平低,工作效率差。民族高师院校运动会裁判员大都由体育专业的教师和部分学生共同担当,学生裁判员人数占2/3以上,由于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基础差,并缺少专业的培训,学生对规则、比赛方法不熟悉,特别缺少相应的裁判工作经验,在裁判工作中各裁判工作组不能很好地协同工作,常常造成误判、漏判、错判等现象。出现这些情况不仅会影响整个赛程,而且还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情绪,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
6 比赛经费投入少。民族高师院校大都地处经济落后地区,教育经费投入较少,场地、器材、设施条件较差,因而,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有些难、险、重复乏味的项目很少开展或没有教过,但在比赛时还是作为竞赛项目让学生报名参加,造成了教学内容与田径比赛项目设置不一致。如:径赛项目中的跨栏跑,田赛项目中的铁饼、标枪、跳高等项目,造成在运动会中看到的是诸如不断踢倒栏架和摔倒、方向不定的投掷、起跳不断地犯规的现象。
7 比赛项目过于集中,缺少长效激励的功效。田径运动会一般为期2-3天,考虑到各高校扩大招生规模的实际情况,2-3天的田径运动会已远不能满足广大师生参加体育锻炼与体育竞赛的需求,同时也不能达到体育大众化的目标。
四 建议
1 改革竞技运动项目,面向全体学生。竞争是体育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运动竞赛中,而学校体育竞赛既要具有健身性与趣味性又要面向全体学生,否则将难以贯彻终身体育的宗旨,推动群众体育活动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展。这就要求结合学生特点与知识层面,富有创意地开拓那些简便、有效、有趣的大众化竞赛项目。即非竞技体育的比赛项目,如我院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设的异程接力、8×200米接力、实心球投准等比赛项目,使学生在团结、竞争和快乐的气氛中,既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又受到集体主义教育,培养了竞争精神,促进了学生锻炼的自觉性、积极性的提高,达到了学校体育健身育人的目的。
2 引入民族体育项目。民族高师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群众基础好,普及面广,项目简单、实用、易行,有些项目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因此,可以选择一些项目进入学校体育竞赛。当然,选取的内容应当适合大学生生理、心
里特点,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一方面要考虑它的健康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项目的适宜地域、季节和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在校内普及的情况。要根据“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观,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3 改进田径竞技项目,适应大众健身需要。传统的田径竞赛项目都以走、跑、跳、投等基本技能为基础,对参赛运动员素质要求较高,必须有良好的技术和身体素质作为保证,如跨栏跑、铁饼、标枪等,而基层运动会参赛的运动员水平都比较低,没有经过严格正规的训练,作为组织者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和素质水平,合理选择比赛项目,将一些难度大,技术复杂的比赛项目进行简单化、实用化,降低其难度,使其更具有健身的价值。例如,我们增加的实心球投准,该项目除了具有趣味性、娱乐性外,同样也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运动员在相互配合完成比赛的过程中,除了要具备一定耐力素质外,还应该具有一定力量素质和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这对于普通的学生而言,只要平时加强训练和准备,都能够达到比赛所需的各项素质要求。
关键词: 高中生 体育 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体育锻炼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可以帮助学生在校期间更好地锻炼自己,为将来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与生活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呢?
一、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过程的能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学生对学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适应性的强弱表现,也就是学生随着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和生活方式的能力。
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
(一)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
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参加运动竞赛中,学生往往情绪高涨,潜意识和潜在的思想作风很容易完全的表露出来,而在规则、裁判、舆论以及精神文明规范等有效的教育措施下,学生就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规范的约束。学生的规范意识会逐渐增强,学生将逐渐学会在规范的约束中进行体育活动,而这种体育教学过程是在极为自然且生动活泼的运动中进行的,因此具有良好的效果。所以,体育教学有助于学生法纪观念的形成,对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心理承受能力
独生子女在当今学生中所占比例相当大。由于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多数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存有缺陷。当他们在某一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导致人的性格偏离正轨,影响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而克服障碍和挫折正是运动行为的一个显著特征,同时体育的实践性、技能性、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特点也决定了体育活动更多的表现为不断遭遇障碍和挫折,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和提高的特色。因此学校体育教学不单纯只是运动技能的传授,对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创新精神和心理承受能力也同样有重要的意义。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显著特征就是学生学习的集体性。因此,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团队行为具有其他学科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这种团队精神对于大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通过集体项目的学习和竞赛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体会到团队的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交友、正确地处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感受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团结友爱、关心支持、鼓励帮助、尊重信任和理解体谅,这对培养大学生具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的策略
1、注意发挥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作用
人对社会适应的很多方面,主要表现在是否适应身边的集体。如果一人能融入身边的集体,并在其中体现自我价值,那么,他就有了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基础。因此,集体是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纽带,而集体教育也是学生社会化的媒介。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自制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大小、已经具备的规范意识和评价能力的特点,组织恰当的团队活动,尽可能地通过稳定的或临时性的学习小组、课余体育社团和课余体育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自学自练、自己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和矛盾,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竞争是推动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学校体育教育在体现人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方面最具有说服力。
1)、体育竞赛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体育竞赛是最直接,最不加掩饰的竞赛方式,呼唤着人的本质力量。在体育竞赛中,可以酿造一种紧张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对竞争的热忱,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潜力,并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遵守规则,对学生个体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对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2)、在一些集体项目的竞赛中,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如比赛,接力跑,体育游戏等活动中,让同学之间互相理解、鼓励、配合与支持,切忌埋怨、责备,使学生逐步认识到良好的合作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感。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中等运动量体育锻炼的中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化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的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常人。体育锻炼可改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体育活动的丰富性和课外活动的自主性,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锻炼身体的重要途径,而且在这些活动中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和交往,会使人忘却孤独、苦闷、消除不良情绪,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身体健康状况。当一个人情绪低落或遇到不开心的事时,往往容易冲动,想要发泄。如果我们平时注意引导,通过转移其注意力,改变发泄渠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目前,在校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水平较高,再加上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娇惯,使孩子养成任性、怕吃苦等不良习惯,而田径运动恰好又是一项又苦、又累、需要较大毅力才能完成的体育运动,如何有效提升农村小学田径训练,作为一名基层体育工作者,在这方面也作了一定的思考,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应予以重视:
一、加强宣传,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认识
田径作为奥林匹克家庭中最庞大的“家族”,田径历来是各届奥运会的关注焦点,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运动竞技水平,田径成了一种标准。田径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础,跑、跳,投,速度、弹跳、力量等,凡是运动科学所涉及的部分,在田径中都能找到,田径运动是一项古老的运动,起源生活,作用于生活,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文化内涵,田径运动作为各项运动的基础,也现代奥运会主要竞赛项目,具有极高的竞赛价值和欣赏价值,深受大家喜爱。因此,我们体育老师,首先自己要对田径运动要热爱,要深度熟悉田径运动各项目,包括竞赛的各项规则、欣赏水平等。然后,通过体育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们了解田径运动的特点、竞赛形式、竞赛规则、田径运动的小故事、名人轶事等等,从而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对田径运动的认识。
二、培养学生对田径训练的兴趣 ,增强团队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农村的孩子生性大多好动,平时参加的活动较少,对体育活动大多学生都抱着浓厚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参加。但是长时期体育专业训练,大部分队员都觉得枯燥乏味,尤其是和的训练,又非常辛苦。如何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是老师们感到棘手的问题。除了做一面鼓励,表扬之外,我们通常采用的有效方法是:
1.展示体育魅力
课余体育训练、体育竞赛的魅力之一就是具有鲜明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在枯燥、乏味的小学田径训练中,我们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训练内容尽量丰富多彩,具有趣味性,谨防挫伤队员积极性,合理安排一些竞赛活动,依实际情况在表扬、肯定的同时,运用适当的、适时的批评,展现田径训练的挑战性。在校内通过墙报、图片、电视等形式的宣传工作,展现体育浓厚的内涵,及对他们身心及社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满足他们接受刺激、追求乐趣的需要。
2. 让学生体现自我价值
给学生展示才能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满足学生展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是提高小学生对田径训练的兴趣,促使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向训练队靠拢的重要条件。没有学生谈何训练?为此,在学校内经常组织一些竞赛,给他们以展示才能的机会,做好激励机制等工作。学生从事体育竞赛后,对取得良好成绩和表现出优良作风的队员进行表扬和奖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满足他们体育运动中最普遍最强烈的需要——自我价值的需要,激励其他队员为优良成绩去努力拼搏,同时也提高了队员在广大学生中的地位,让有天赋的学生向田径队靠拢。为训练队不断有好苗子补充,形成梯队建设打下基础。
3. 寓“训练”于“玩”之中
比如让参加中长跑的队员进行一次‘‘越野”比赛,看谁是“越野小能手”,这样既激发了他们的好胜心,感受到体育训练的挑战性,又提高了训练成绩。老师在秒表上做做“手脚”。“送”一些成绩给队员,让他们尝到训练的甜头,每次训练的成绩不断的进步中,而且是“捷报频传”,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常常都以一个获胜者姿念出现,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 树立队员间的团队意识
加强队员之间的凝聚力,让他们为能成为田径队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彼此之间能相互鼓励,“快乐着彼此的快乐,幸福着每个人的点滴进步”,让他们“要我练”为“我要练”的快乐气氛当中。
三、选好运动苗子,建立梯队模式
成功选材就等于训练成功的一半,有好苗就有出成绩的希望。因此,教师应时时处处留意,并及时做好记录。我们在平时工作注意观察学生各方面身体素质,选取其中素质较好的苗子进行重点关注对象,并认真记录,询问学生父母身体特征,到达中年级后,及时对其进行初步培养,通过专业项目,测试学生在哪方面有突出素质。
四、加强多方合作是农村小学田径训练的有效开展的最佳途径
1.协调学生学习、生活、训练之间的关系
在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为了训练出较高的竞技水平,也难免会或多或少占用一些时间,从而影响学生其它各科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与训练两者产生了矛盾。
如不能很好地解决此问题,小到影响训练队的生源问题,大到影响学生的终身。本着“一切工作为了学生”这一原则,作为体育教师,要有正确的态度,力争想办法把此问题的负作用降低到最小,甚至可以向两者相互促进的方面而努力。这里体育教师与各班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协调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我们与家长、任课教师要加强联系,交流看法,及时了解队员各阶段的身心状况,改进工作方法,让学生能更好地训练,健康地成长。
2.拉近师生距离,提高队员思想认识
新时期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的、相互信任的。作为体育教师,体育不但要教给学生训练方法,提高他们运动的水平,还要经常找他们谈心,交流情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对他们学习生活多方面关心、照顾,使师生关系变得和谐。在田径训练队中,我们要致力营造一的民主氛围,给他们充分的自,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3.换位思考,获取家长的支持
1建立一支学生裁判员队伍是高校篮球运动发展的迫切需要
众所周知,篮球运动在我国是一项大众喜闻乐见的健身娱乐活动。由于其简易有趣,且活动方便,从而吸引了各年龄层的爱好者参与其中。尤其是在普通高校,篮球可谓当代青年大学生最为关注和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普及程度之高,远胜于其他运动项目。同时,大多数高校都成立了篮球社团,并以社团为单位自发组织训练和比赛。但随着近十年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在校生人数屡创新高。根据教育部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人数已超过2230万人,相比2000年556万的在校生规模翻了逾4倍。在升学率逐年攀升的情况下,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情更是有增无减,赛事活动日趋频繁。在此条件下,负责学校体育工作的一线体育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也愈来愈重,根本无法满足学校各级各类体育竞赛裁判工作的需要。但可喜的是,在各高校青年篮球爱好者中,不乏具备一定篮球技术水平和篮球基本知识的学生,为篮球运动所具有的巨大魅力所感染。而且,他们每个人对篮球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与激情,希望能够在篮球场上展现自己的能力和风采。假如利用课余时间,从他们当中选拔和培养一批品德高尚、业务过硬的学生裁判队伍,势必将成为校园篮球主题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由此,既能缓解教师裁判人力的不足,同时也可提升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增进他们对篮球运动的理解,更可切实增强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符合高等教育培养全面素质型人才的需要。
2如何选拔学生篮球裁判员
2.1应了解学生的道德作风及个人修养篮球裁判员是球场上的法官,其主要职责就是要保证比赛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因此,在选拔学生裁判员之初,应将学生的道德作风及个人修养作为首要筛选条件。篮球是一项身体接触、力量对抗都十分频繁的运动,且场上情况瞬息万变,双方利益争夺非常激烈。这就要求裁判员首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公无私的职业精神,在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力求做到执法公正、准确无误,绝不能有丝毫偏袒心理,最大限度地保证判罚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由于大学生的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已趋于成熟和稳定,为了能够建立一支恪尽职守、作风优良的学生裁判员队伍,应优先考虑在道德和品行上表现较好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
2.2应注重学生的身体条件和体能篮球裁判是一项脑力与体力并重的工作,学生在具有甘于奉献精神的前提下,其身体条件还应满足一些具体要求。在篮球比赛中,裁判员作为比赛的法官,必须不断调整和移动自身的位置观察比赛,以便准确地掌握场上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做出公正的判罚。这就对裁判员的身体机能和体能素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在选拔学生裁判员时,应考察其身体各方面生理机能,内容包括视力、身高、体重、速度、耐力、反应等,这些都将直接关系到其日后能否胜任临场裁判工作。
2.3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由于在临场工作中,裁判员要承受不小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而且一般来说,个体心理负荷的承受能力差异较为显著。因此,在选拔过程中,心理素质水平的考察也十分重要。一名合格的裁判员需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在激烈的竞赛环境中,能够保持良好的情绪和适宜的兴奋性和紧张度,不能随场上情况的变化而起伏。同时,注意力需高度集中,对场上出现的各种情况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相信自己能够应对场上出现的任何情况,对关键场次关键球敢吹敢判。
3如何对学生篮球裁判员进行培养
3.1重视学生裁判的职业道德教育篮球裁判员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公正执法,而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构成了篮球裁判员的基本道德素质。当比赛中双方利益发生冲突时,裁判员要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则为准绳,公正地做出判罚。如果执法不公,就违背了裁判的职业道德,而失掉了准确,裁判工作必然成为众矢之的。因此,首先应使学生牢记在临场的执法过程中必须保持公正、不偏不倚、认真对待比赛中出现的每一个细节情况。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作风严谨,态度和蔼,果断而热忱。
3.2切实掌握规则理论的要义教师应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读规则,重点解答疑难问题,并利用电化教学设备使学生对规则和裁判法有一个直观形象的理解。规则是临场裁判员执裁的唯一依据,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要研究规则、理解规则和通晓规则的解释。此外,在规则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应介绍现代篮球技战术发展的最新趋势,以使学生在临场执法中,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技战术打法有所心理准备。
3.3规则理论需与实践相结合在学生基本掌握篮球规则的理论知识后,可通过教学模拟比赛组织裁判实践。首先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场上裁判的跑动路线、选位方法以及鸣哨的技巧,熟练使用裁判手势。其次,通过模拟特定比赛场景的方式,锻炼学生临场裁判的能力,培养场上意识,并可在实践中派遣有经验的教师同场进行演练和指导,使学生不断丰富裁判经验,以期最后达到独立执裁的水平。
3.4在实践中逐步提高执法水平由于篮球运动具有快速多变的特点,不仅要求裁判员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判断能力、手势和鸣哨的协调配合,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在关键比赛中,现场观众人数较多,气氛热烈紧张,尤其在比分接近的情况下,更需要裁判排除干扰、秉公执法。这就需要裁判员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多吹、多看、多思考。在学校举行的各类篮球赛中,组织裁判学习中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担任裁判工作,通过正式比赛的锻炼,提高判罚的准确性和控制比赛的能力,逐步达到独立完成比赛执法任务的水平。
3.5由裁判员向篮球竞赛组织管理者的过渡为了提高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结合篮球裁判员的培养,当裁判员的业务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可适时安排他们承担校内各级比赛的组织编排、裁判以及管理等工作。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系统的训练和培养,使他们逐步由单纯的裁判员向竞赛的组织管理者进行过渡。
4小结
1.增强学生体育行为的主体性。不断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和运动锻炼需要是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动力,而只有能够真正促进人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教育才能够被人们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在传统实践教学中,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和运动锻炼计划时都过于重视体育教学的工具性,忽略了体育教育的人文价值,教学过程的技术化与程序化也使学生对大学体育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和动力,其主体精神也逐渐丧失。而人文精神的渗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开始关注、反思自身存在。同时也能够有效缓解技术理性对人的统治,而体育行为的释放也充分体现了大学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也不再局限于体育测量和比赛,还有健全的、进步的人文精神。
2.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和需求也存在一定差异,体育源自于劳动、军事和游戏,这也充分反映出了体育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体育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仅增添了大量的体育项目,也发掘出了更多新颖的体育功能。现阶段,人们对体育的需求还局限于增强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方面,也有很多人将其作为社交途径,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来实现健身、健全人格等目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体育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体育是在理解和认识学生本质的基础上开展的,其设立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体育的实际需求,以及促进体育本身的育人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大学体育教学强调,在对学生身体进行科学、全面的利用和改造的基础上,还要对培养学生良好人格,以及对学生内心精神世界方面的引导给予充分重视,进而使大学体育教育的人文价值,能够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
3.提升体育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逻辑是为了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充分满足人的主体需要,同时也是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学体育教育事业也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不断探索和创新,进而全面满足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需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际关系疏离、道德素质下降和信仰危机等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而想要这些问题得到科学有效的解决,其关键在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新颖丰富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还要将体育的人文精神,以及合作思想等内容融入到体育教育与运动锻炼的各个环节,并科学整合体育理念、精神,以及体育道德与规范,充分重视起对学生道德、人性和审美等方面的人文精神教育。
二、大学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途经
1.转变大学体育教育理念。当前,大学体育教育一直受到工具理性的束缚,而这种工具性与形式合理性也掩盖了大学体育的本真意义。因此,必须构建新颖、科学的大学体育理想,并将崇尚自由,以及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作为新时期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及时转变以技术和竞技为主的教育理念,摆脱锦标性的功力思想,并巧妙整合体育教育理念和人的自由与尊严。各高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也不能局限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还要充分重视起综合素养教育,注重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从而真正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的知情意行有机结合,进而促进大学体育教育质量和效率实现逐步提升。
2.创新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当前,很多高校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还处于教师讲解、示范体育动作,学生模仿、练习的层次上。这种教育模式虽然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但是却无法使大学体育的独特作用全面发挥出来,同时,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也往往制约了学生主管能动性的发挥,只是一直在被动的学习和接收知识。而大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过程中往往注重的也只是学生运动技巧和要领的掌握程度,却常常忽略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没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也使得学生的人文精神无法在体育教学中得到科学有效的培养。因此,各高校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出更加科学的教育模式,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模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型的拔河比赛,并指导学生来示范动作,也可以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体育运动项目,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全面提高。
3.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重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正视自身在体育运动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懂得利用自身优势来弥补不足之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在体育运动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并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同时还要针对性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以及运动锻炼方式,进而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也使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潜能得到全面发掘,也让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与定位。另外,教师还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精神与观念。同时,对于学生市场出现的一些厌学、抵触等情绪,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适当的处理和引导方式,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学习体育的乐趣和价值,从而吸引更多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浓厚兴趣,全面提升人文精神。
4.开展新颖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关键途径。体育竞赛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不断增强学生的团队与竞争意识,也使学生在体育竞赛者获得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同时也能够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树立良好的合作精神。因此,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体育运动特点,开展更加适合大学生的体育竞赛活动,进而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同时还要适当降低学生参与竞赛的门槛,进而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科学的锻炼。还要多开展一些女子运动会,并适当增加一些充满趣味性的体育项目。比如,踢毽子、跳绳等项目。不断提升女生的参与意识,开发学生潜力,进而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更好的培养。另外,还要适当的将体育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不同更新和改进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各高校还应该大力开展全民体育,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比如,可以设立体育俱乐部,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来选择运动项目,并利用课余时间来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男生可以参加一些篮球、足球项目的俱乐部;而女生则可以选择一些瑜伽、体育舞蹈等项目的俱乐部,让每位师生都能够获得自由的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同时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体育设施和场所,鼓励更多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运动锻炼,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结语
学校体育学试题
课程代码:0048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哪项是学校体育中促进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
A.把人际关系的发展渗透到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
B.激发运动动机,培养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C.发展学生身心健康
D.广泛开展学校体育竞赛,培养竞争与协作意识
2.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并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
A.情感 B.意志
C.注意 D.思维
3.以下关于学生身体形态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学生身体形态发育会出现两次高速增长阶段
B.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具有平衡性
C.身高增长的速度相对要比体重快,存在“身长体轻”的特点
D.学生在高速增长阶段后,增长速度会逐渐减慢
4.下列哪项属于学校体育结构要素的内容?
A.社区体育 B.劳动教育
C.德育教育 D.教育活动和家庭中的体育
5.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是体育课与
A.体育教学 B.社会体育
C.学校体育 D.课外体育
6.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应达到的总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的通称是
A.领域目标 B.水平目标
C.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
7.下列哪个选项是学校体育目标的性质?
A.各阶段共同性 B.具有目标的模糊性
C.具有一定的曲折性 D.不同目标的联系性
8.我国学校体育的本质目标是
A.增强学生体质 B.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C.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 D.提高学生意志力和加强团队意识
9.体育课的结构应遵循______规律。
A.新陈代谢 B.人体机能适应性
C.运动技能形成 D.学生身心变化
10.语言法的主要形式是讲解、口令与指示和
A.口哨 B.暗示
C.口头评价 D.反馈
11.下列哪项属于常用的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方法?
A.反复训练法 B.间隔训练法
C.循环训练法 D.游戏训练法
12.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一般训练的区别?
A.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业余性 B.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基础性
C.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广泛性 D.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专业性
13.课余体育比赛的方法有淘汰法、循环法、顺序法与
A.间隔法 B.直接法
C.重复法 D.轮换法
14.下列哪项属于对学生管理的内容?
A.改进学生错误动作 B.对运动技术的指导
C.对自律意识的培养 D.对体育器材的管理
15.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三种模式是
A.岗前培训、院校培训和假期培训
B.院校培训、学位课程培训和校本培训
C.假期培训、院校培训和短期进修培训
D.岗前培训、院校培训和校本培训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6.体育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就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
17.人体只有承担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18.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应越大越好。
19.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
20.体育课结构一般分为准备部分、开始部分、基本部分与结束部分。
21.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原则是依据超量恢复原理提出的。
22.体育课程实施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实施阶段。
23.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时要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24.技术评定属于体育课的客观评价。
25.重复练习法在两次练习之间没有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6.持续训练法
27.完整教学法
28.课时教学计划
29.竞技状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30.体育教学中教师运用的直观法有哪些类型?
31.运用探究式学习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32.学校运动队组建的程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