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命科学与人类范文

生命科学与人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命科学与人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命科学与人类

第1篇:生命科学与人类范文

高等教育的宗旨是“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以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培养一个宽基础、宽口径、高情商、高素质的现代公民为目的。在这样的前提下,笔者认为开设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人类自我的认识高度

随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人类第一次从分子水平上认识自我,对于由“A、T、C、G”4个字母组成的无字天书的海量信息的理解,对人类基因组中冗余序列的功能的判断等等问题的思考和甄别,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对人类自我的认识高度,进一步拓展了人类在认识自我上的思维空间。

1.2有利于提升对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的理解和尊重

作为医药类高校,提高学生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理解,对生命的尊重,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巩固专业思想,提升专业技能,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

1.3有利于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生命现象的本质探索

应该清楚地看到,目前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如粮食短缺、疾病危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生态失衡和大量物种灭绝等问题,而解决这一系列重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命科学的发展,对这些问题的深度理解和对其本质的把握都需要大学生具备相应的生命科学知识和基础[3]。开设生命科学通识教育课程,将一些最新的生命科学理论和进展引入课堂,使学生了解本世纪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以便在专业学习中发现学科之间的交叉点,拓展学生的知识领面,既是完善自我知识结构,认识自然科学核心内容的需要,也是培养既了解生命科学又具备其他专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2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这类通识教育课程的重点不在于具体传授了多少专业知识观点和内容,而是要传授给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方式。因此,要想吸引学生选修此课程,就必须从讲授内容和讲授方法2个方面下功夫,力求内容新颖,方法得当,通俗易懂,在授课时尽可能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深入浅出,从大学生关注的问题入手去介绍以上所述内容中的最新成果和进展,这样学生才更易于接受和理解[4]。根据安徽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情况和知识基础,把学生分为医药类、文史类两大类别,根据不同类别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医药类学生教学内容选择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意识,重点讲述生命科学的一些新成就和新进展,以及生命科学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如基因编辑技术、干细胞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生态系统的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基因治疗、动物克隆、生物芯片、生物信息学、生物材料与仿生学、生物技术与人类未来等,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初步能运用生物学知识去认识生命、了解生命,同时争取对学生跨学科创新思维起到一定的科学启迪作用,对社会上的一些热点生物学问题有个清晰的认识;对于文史类学生,教学内容选择上注重安排生物学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及生物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密切关系,如生命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营养与健康、社会生物学与繁殖对策、人类遗传学与优生、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命伦理及社会决策等,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现代生命科学基础知识,认识人类自身;了解现代生命科学的新发展及其与人文科学交叉的趋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科学观,增强社会公民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

3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及考核方法

第2篇:生命科学与人类范文

关键词:通识课程;基因;细胞;文化素质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性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承担 “细胞生物学”、“现代生命科学”、“细胞与遗传学实验”等三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如何利用精品课程资源创建优质通识课程、更好地发挥国家级教学团队的作用,是我们近几年着力进行通识课程建设的重点。

一、通识教育与育人

2011年主席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大会上对青年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这三点希望可以概括为:立大志、练本领、堪重任。

这三点希望也赋予高等教育新的使命:创新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培养完整的人。提高通识教育的质量与效果,首要的是从事通识教育教师的认识高、境界高。

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育人”的主要内容是既要教“做人”又要教“做事”。首先要教会“做人”,并使人全面发展。教育的对象是“人”而非“物”,因此,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由于人有精神境界,有丰富的情感,有复杂的思想,而物无境界、无感情、无思想,这就是教育用“育”而非“制”的道理。教育必须按人成长的规律去“育”,因材施教,而非凭不顾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去“制”,按图索骥。教育要求最终“育”出的应是有人性、有灵性,而且是有高尚精神与原创能力的人才,而非毫无人味与原创能力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用文化去开发与发展天赋的人性与灵性,让受教育者既会“做人”、有德,又会“做事”、有才。做人与做事不可分,德与才不可分,人性与灵性不可分,问题只是有什么样的德,“做”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有什么样的才而已。

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学生需要综合和全面地了解人类知识的总体状况,学生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形成较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同时认识和了解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与广阔的知识视野。

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其次才是专业知识的培养、职业能力的训练。此外,通识教育中的“通”不是指什么都知道的“通,而是融会贯通的“通”,即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相互通融,遇到问题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达到不同学科文化、不同专业之间的交融。

人文素质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理性认识、理论阐述和实践规范;它包括对人的立身处世的现实规范,也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角度来解读文化素质教育,其含义有二:一是“化育”,即不是从外在的角度以政治道德伦理规范去约束人,而是将理想转化为信念,将信念转化为情感,让情感最终支配人的行为;二是将客观知识转化为一种个人的情境化的知识。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

文化素质教育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和吸取,它更是一种将知识升华和转化为内在品质和外在能力与气质的教育。通识教育并不简单就是一般的知识教育,它的特点正在于“通”字,因此特别需要发挥国家级教学团队的教学优势与特色,将所承担国家精品课程转化为优质通识课程,更好地将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以精品课程为依托,创建优质通识课程

我们的“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性教学团队”是2007年获批的国家级教学团队,也是中山大学第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该团队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在本科教学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团队承担的10门课程中,有三门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涵盖了理论课、实验课、素质教育课。如2004年获批的“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课;2007年“现代生命科学”是教育部批准的素质教育类精品课程;2009年,“细胞与遗传学实验”是中山大学获批的第一个国家实验精品课程。这些精品课程极大提高了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本科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如何使中山大学非生命科学专业的本科生享受生命科学学院的精品课程资源,是我们团队一直思考的问题。

我们团队中有三位获得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他们经过团队的培养,一位晋升了教授、另一位晋升了副教授。我们在培养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本科生基础课、专业课教学的同时,组织青年教师利用团队的精品课程资源创建优质精品课程。

2008年,我们在国家级精品课程“现代生命科学”、“细胞生物学”的基础上,创建了“现代生命科学导论”、“细胞科学与社会”两门通识课程,并被中山大学批准为首批建设的核心通识课程,每学期都开设,深受学生欢迎。在此基础上,王宏斌教授创建了“基因、疾病与健康”通识课程,并很快被批准为中山大学第三批建设的核心通识课程。至此,我们团队充分利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先后创建了以细胞、基因为核心的微型、优质通识课程,不仅融汇了本科生对生命科学的认识,也让非生命科学的本科生增强了对生命的认识。

三、以“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为主线,育德育才

三门通识课程以“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为主线,具有不同的定位与目标。

在国家级精品课程“现代生命科学”基础上创建的“现代生命科学导论”主要聚焦现代生命科学的一些热点,如基因、细胞、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人类基因组计划等,让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对现代生命科学有个整体概念,确立了现代生命科学的视野。

“细胞科学与社会”是在国家级精品课程“细胞生物学”多年授课的基础上创建的,以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为主线,从社会学的角度,将细胞社会与人类社会相结合,强调了社会的科学发展与和谐,牵引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基本生命观。从细胞社会“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建立“生命源于父母、安于社会、强于自身”的生存观和价值观,懂得感父母之恩、感国家之恩,通过自强,报答父母与社会。

“基因、疾病与健康”课程是由王宏斌教授创建的,主要是从基因水平上阐述对生命的珍爱,与“细胞科学与社会”互为补充。该课程通过分享现代基因组学的研究成果,讨论基因与健康、疾病的关系,将基因的科学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学生,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逻辑分析与科学的认知能力。努力启发学生独立的思辨精神与严谨的科学素养,触动从生命科学知识到生活态度与人文精神的感悟。

此外,我们于2010年创建一门名为“如何上大学”的通识课程,经过在珠海校区三轮的讲授,取得极好的效果。该课程以人生规划为切入点,将大学学习与生命的价值有机结合起来,珍爱生命,需认真规划人生、经营人生,提升生命的附加值。科学的经营人生,就需要有全面的规划,包括学业规划、时间管理、团队合作、人际交往、学习能力、文化素质提升等。

四、变革教学模式,建立师生共同体,提升通识课程效益

哲学家认为,人有两种生命: 一是自然生命,一是文化生命。人的自然生命来自于自然,而人的文化生命则来自教育。人是文化动物,生物界靠基因遗传而存在,靠基因变异而演化;人类社会则靠文化传承而延续,靠文化创新而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发展得以延续到今天,教育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教育的本质在于赋予人以文化生命,离开培育人才这一基本点,离开关注、爱护、引导、熏陶、教化、养成以使人身心健康发展,进而体现为人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离开 “以人为本”的通识教育而奢谈其他,只会使通识教育走入歧途。因此,如何变革通识课程的教学模式,使通识课程效益最大化,真正起到育人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1.建立“师生共同体”

一般而言,相当一部分本科生对通识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想“混学分”,因此,跷课、开小差现象比较严重,同时,也有部分教师将通识课变成完成学时的“挣工分”的课程,这样使一些通识课程沦为了“酱油课”!

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引导的基础上给与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 通识教育是否能达到此目的,其关键条件在于:学生是否真正遵循自己的内心做出选择,真正挣脱学分与分数的禁锢,选择有兴趣并且愿意全身心投入的课程。为此,我们将课程的第一节课设为“试听课”,主题定为“导言――大学之道”。确保学生在充分了解课程的特点与要求之后,真正依据自己的需求,慎重决定是否选修本课程,同时,我们也对一些为凑学分而被迫选课的同学说明课程的参与度与难度,对于确感有压力的同学进行劝退,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充分利用宝贵的通识课学习机会并选择适合的课程,也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实施实践与教学环节的开展,更有利于展现师生间相互尊重与信任,形成积极融洽、自由平等的“师生共同体”。

2.巧设话题,寓文化教育于科学教育之中

通识教育是以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性,培养德才兼备、知识广博、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才为宗旨。其关键是如何让本科生在通识课上,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通过个人感悟,做到融会贯通,这里需要教师的努力与智慧。

为了做到专业与人文相通,我们在“细胞科学与社会”的课程教学中,设计了“今日话题”,巧妙地将细胞生物学的专业知识与人类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讲授细胞的肿瘤发生与防治时,我们将该知识点与人类社会的腐败现象结合起来讲授:细胞的肿瘤发生主要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涉及的两类基因:原癌基因与抑基因。抑癌基因相当于人类社会的警察,或是执法机关,细胞的癌变与抑癌基因有密切的关系,这与人类社会的官员腐败有某种逻辑关系。因此,在讲授该内容时,与社会的法制建设、反腐倡廉结合起来,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从专业知识的层面懂得了肿瘤发生的分子基础,以及肿瘤细胞对生命的危害;又从人文层面懂得了防止腐败的重要性,很好地融入做人的道理。

3. 共同关注,聚焦人生

我们创建开设的“如何上大学”,本课程主要针对目前很多大学生对大学学习感到迷茫而开设的通识课程,分五个模块、十六讲,内容包括:如何制定大学及人生规划、研究性学习理念、思维导图与镜像思维、交流与沟通、团队与合作型学习、演讲能力的培养、责任与担当等。

本课程是在多年教学基础上,总结与创造的课程,国内外均无先例。使用的教学参考资料均为教学团队自己收集与总结,并借鉴参考了包括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的相关资料。该课程以人生规划为切入点,将如何上大学与生命科学紧密结合,打造有生命的课堂。为此,我们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获得灵感,设置了“Focus On Topic”栏目,即在每个主题设置一个关注的主题,以此聚焦人生。如在“为何上大学”这一讲中,设计的关注主题是:上大学承载着国家与民族的希望、祖辈与父母的寄托,以及实现人生辉煌的诸多美好梦想。以此鼓励本科生励志,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玉红,张丽,胡家会. 对通识教育的实践认识[J].高等理科教育,2011(3).

[2] 杨 凡,李 蓓. 浅谈通识意识在高等教育中的积极意义[J].高等理科教育,2010(6).

[3] 吴 影,滕玉梅.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新课改对我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2(5).

[4] 庞海芍,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10(2).

第3篇:生命科学与人类范文

【关键词】 基因组学;教学改革;CAI课件;蛋白质组学

生命科学是21世纪学科发展的主流,人类的医学史证明了仅依靠单一学科,如:细胞学、发育学、肿瘤学、人类遗传学或分子生物学难以完成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保护。人类基因组学的产生和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的完成,使得人类能够对生命现象进行系统和科学地认识,揭示疾病产生的机制以及长寿与衰老等生命现象。本科生通过对基因组科学与人类疾病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什么是基因组科学,其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如何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为今后更深入地在临床上应用这些知识为患者服务或是继续更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1 课程改革的特点

弥补本科生对于生命科学,特别是基因组科学与人类疾病关系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将来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或是对于走上临床认识疾病、治疗疾病有促进作用。本课程是我校在本科生中新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本课程的开设得到了学校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经多次论证和在学生中征求意见,学生的反响强烈,因此可以看出本科生对于本课程有极大的兴趣,期望通过老师的讲授能对于人类疾病从基因水平有全新的认识,对自己 的科研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2 教学研究探索的几个方面

2.1 更新教学内容 课程讲授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前沿领域的热点问题。主要课程安排如下:前言;人类基因组计划与DNA测序(包括基因组测序的发展、方法、DNA测序的规模化与工业化);cDNA测序和基因表达谱的研究(包括cDNA文库的构建、全长cDNA的克隆、基因表达谱的概念及其在医学应用中的意义);人类基因组DNA序列变异及其分析方法(包括人类基因组序列及其变异、基因组序列变异检测的常用方法及基本原理、突变检测在识别疾病相关基因中的应用);基因治疗(包括基因转移和基因治疗的早期历史、基因治疗的现状、遗传型基因治疗、表遗传型基因治疗、基因治疗的问题与展望);基因工程技术(包括理论依据、基因工程技术的内容—目的基因获取、克隆、表达、基因工程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现状);生物信息学(包括生物信息学的概念、产生的背景、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生物信息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蛋白质组学(包括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及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 的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蛋白质组学研究发展展望);生物芯片(生物芯片的原理、种类及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生物安全(包括生物安全的概念及含义、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医药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生物安全、国内外生物安全法规及管理)等内容。

2.2 本课程将采取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人数安排一定的动手操作实验的课程[1,2]。

2.3 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 一方面,可以加深同学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对于条件不允许的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了解实验过程[3]。

2.4 将科研的思路、科研的方法融入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课堂教学中和课下作业安排一定量的文献检索、文献翻译阅读、科研方法设计、预测实验结果等内容。

2.5 改革考试形式 采取闭卷笔试与课下查文献、答题相结合的形式。

2.6 改革课程用教材 重新更新编写适合本科生参阅并适合当前基因组科学最近发展的教材,并计划出版发行。

3 教学效果的学生评价

听取学生反馈意见分为3种形式。

3.1 采用不记名问卷的形式反馈学生意见 问卷内容包括实验内容的安排、教师授课质量、希望的授课内容方式、感兴趣的实验内容等等。

3.2 建立学生公共信箱 一方面可以将某些授课内容、习题、思考题等通过公共信箱让同学下载,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将公共信箱作为与老师的互动平台,及时反馈对课程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老师定期浏览信箱,及时调整课程安排。

3.3 整学期课程进行中期和结课前安排两次学生课堂讨论 讨论时间20min左右,及时反馈信息,提高理论与实验教学质量。

总之,本科生的基因组科学与人类疾病课程是一门较新的课程,在诸多方面需要进行改革探索,以适应当前生命科学发展的需要并满足学生汲取新知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常冰梅,王惠珍,张悦红.医学七年制生物化学教学方法探索.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6):37.

第4篇:生命科学与人类范文

关键词 生命科学馆;核心能力;多媒体教室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068-02

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已由防病治病为主逐步向以维护和增进健康、提高人类生命质量为主转变。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适应医学教学模式的转变进行思考和付出实践是其重要职责。医学院校建立生命科学馆,展出基础医学形态教学的人体正常和病理标本,这一融生命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基础医学教学基地,对推动医学教学改革,服务社会实施健康教育,以及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1 医学院校建立生命科学馆的意义

大学的校魂是人文教育。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激发学习热情的最好方式。生命科学馆通过展出人体解剖标本、病理标本、组胚、病原学标本,打破传统基础医学各学科界限,实现基础医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形式的创新。多学科标本、视频和电子书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同一场馆体现,多元化、综合化体现人体结构和功能由正常到病变的演变,实现基础医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形式的创新。

生命科学馆的建设和应用研究,有助于塑造医学生职业发展应具有的良好职业素养和健全人格,自觉遵守从医职业道德。生命科学馆将基础医学知识交叉整合、融多学科为一体,形成基础医学形态教学的公共平台,通过开放式学习和一系列实践教学的改革举措,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高质量的医学行业人才。同时,生命科学馆实行对社会开放,有助于提高广大民众的身心素质,服务于健康城市建设,可以获得更广泛的社会效益。

2 生命科学馆对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作用

生命科学馆搭建了基础医学形态教学平台,实现了基础医学教学内容的整合,基础医学教育与生命教育的整合,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命科学馆的建设对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作用 生命科学馆的建设包括场馆的设计、多媒体教室和科学馆视频、电子书等基础医学资源库的建设,其中可以组织学生查阅大量与展馆内容相关医学基础知识,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与生命科学馆设计目标相契合的各展区展板的内涵建设,有助于发现学生的知识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展馆的标本其中一部分是校内教师组织学生成立解剖兴趣小组来自行制作完成的,其过程可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也都得到同步提升和锻炼,并增强爱惜生命和献身医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生命科学馆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及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作用 生命科学馆的应用必然带来学生开放式学习、第二课堂活动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1)在解剖学、病理学等实践课和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直接可以进入科学馆,在同一场馆学生可以将正常人体的结构和病理异常的大体结构进行比对,通过纵向思维,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基础医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髓。2)促进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手段的改革。引进的开放式解剖学辅助教学系统,微电脑人体大、小循环演示仪,生理机能测试系统,LED医学健康教育视频等,可以给予学生对于人体结构和功能直观立体的学习感受,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3)教师在授课中设立疾病与人体结构、致病因素的各种问题,采用PBL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学生通过对场馆展出内容的认真学习和领会,得出问题的答案。

学生在一系列教学改革中,思维思考能力、自我学习与解决问题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同一场景下,实现医学基础知识的对接,打破传统基础医学学科界限,凝练核心课程中的关键知识,将其融会贯通,集科学性、艺术性、思想性和人文性于一体,为学习者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供有力支撑。

实现医学基础形态课程教学和职业素质教育共融 生命科学馆将生命的结构和生命的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在了解生命和探究生命之中,进行生命价值的讨论和思考,拓展了医学基础教育实践基地的内涵。1)生命科学馆实现了人文知识转化为内在的人文精神,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医学知识教育与医学伦理教育的结合。2)“医乃仁术”是从医人员医学求善的人格典范。生命科学馆中人体结构的展示和教育,使学生更加深刻领悟医学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教育引导学生将医学从善的人文价值体现在“以患者为中心”的信念中。通过人生命价值的至上性教育,引导学生选择医学事业就意味着必须有责任、义务、奉献和担当。3)在生命科学馆中各种疾病小常识穿插其中的展示,无不蕴含设计者关于“诠释生命、了解医学、维护健康”核心思想的表述,使人们了解生命的真谛,知道医学的奥秘和掌握健康维系的方法。并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融合美学、人文和基础核心课程,利用丰富的实体标本、文字材料和电子资料,揭示人类健康和疾病两种状态下生命活动的本质规律,力求让学习者在身临其境中体会人类生命之奥秘,感受生命之珍贵,理解医学在维护人类健康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生命科学馆的建设将医学基础形态教学与生命教育两者融为一体,在传授医学知识的基础上涵养了精神,使学生在学习生命的本质之时,升华为生命意义的领悟,热爱生命、珍视生命、尊重生命并爱护生命。同时,对学生进行医护人员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这样的教育会对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

在健康教育服务社会中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 围绕健康城市这一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生命科学馆特有的丰富内容决定了其具有服务社会、提高全民科普和健康教育知识的重要作用。利用电子触摸屏内的各学科知识链接,不同层次的参观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在感性认识的背后寻找更深奥的理性认识的答案,让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群都可以找到他们需要的人体的奥秘及健康知识。科学馆建成后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宣讲团和志愿者服务小组,利用课余时间为社会各界人士进行展馆的解说和简单的咨询活动,以使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抗压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3 关键问题

1)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能否达到很好的统一,满足开放式教学和对社会公众开放的需要,真正使学生的思考、创新和学习能力提升,有助于促进社会民众的身心健康和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的需求。

2)如何融入生命的教育,从了解生命的本质到提升、明晰生命的价值,形成独具特色的基础医学实践教学基地。

生命科学馆的建设,从多方面、多角度为实现医学院校培养技能型医学人才的目标,教育广大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媛媛,李超彦,李占生.人体生命科学馆的建立和开放[J].卫生职业教育,2011(13):116-117.

[2]周红,令狐彩桃,曾柱,等.生命科学馆的医学人文价值调查分析[J].医学人文教育,2012(5):59-60.

[3]刘湛,牛家锋,李松奇,张从海.人体生命科学馆建设初探[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1(4):81-82.

[4]李逸凡.认清职能提高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43-44.

[5]陈园.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及其途径[J].企业导报,2011(11):210-211.

第5篇:生命科学与人类范文

英文名称:Amino Acids & Biotic Resources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8376

国内刊号:42-1398/Q

邮发代号:38-30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5

期刊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第6篇:生命科学与人类范文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2)

【摘 要】生命科学是20世纪发展最快、成就最多自然科学。DNA分子结构、遗传规律与染色体理论、器官移植及病毒的发现是20世纪生命科学里程碑式的发现(明),因为这些成就而获得诺贝尔奖获奖的科学大师,为揭开生命的奥秘、探索生命未知世界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值得我们铭记。

关键词 生命科学;诺贝尔奖;里程碑式成就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奖以来,已成为全世界科学、文学和经济学界的最高荣誉。其中自然科学的三大奖项,极大鼓舞了全世界科学工作者探索未知世界、勇于创新、追求真理的激情,促进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技新成果引领的技术革新和产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世界与人类的生活。生命科学也是20世纪发展最快、成就最多自然科学,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奖者,特别是生理或医学奖的科学大师,为揭开生命的奥秘、探索生命未知世界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我们更应该铭记的是,在众多的获奖者中,有几位杰出的大师,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为人类开启了认识生命的新大门,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成就。

(1)克里克(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英国物理学家;沃森(James Dewey Watson),美国遗传学家;威尔金斯(Maurice Hugh Frederick Wilkins),英国物理学家,三人因建立了DNA的双螺旋模型 (1953年),使生物科学从细胞水平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而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世纪50年代,人们已清楚知道DNA是生物体普遍存在的遗传物质,但DNA的结构如何?它是如何传递遗传信息并且在代代相传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的?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1951年,学物理专业的威尔金斯首先用“X射线衍射法”得到了第一张DNA衍射图,1952年英国女科学家罗莎琳德·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制备了DNA结晶体样本,并拍摄到更清淅的B型DNA衍射图,证明DNA分子是双链结构,并且是同轴双链,她还计算出该螺旋的螺距和直径。沃森和克里克从DNA能稳定传递遗传信息的角度出发,受富兰克林照片的启发,提出了并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对两条DNA单链间的联系——碱基互补配对做出推断并验证。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很快提出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假设,1969年破译了全部遗传密码,编制出了与化学元素周期表具有同等意义的遗传密码表,完善了“中心法则”等。DNA的分子结构的发现及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是生命科学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进入分子生物学领域,使人类第一次从分子水平认识了生命的生长发育、遗传、繁殖、进化等复杂生命现象的本质,为进一步揭开DNA的神秘面纱,全面诠释生命的本质奠定了基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也进入“高铁”时代,遗传密码的破解、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及人类基因测序等科学成就层出不穷,也不断改变人类的生活。DNA的分子结构的发现也成为20世纪自然科学新的“三大发现”(另2 个是相对论、量子力学)。令人惋惜的是,罗莎琳德·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这位用X射线衍射法发现DNA结构和病毒结构的女科学家,因英年早逝,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2)托马斯·亨特·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1866~1945)美国生物学家,被誉为“遗传学之父”。一生主要从事胚胎学、遗传学研究,因创立了关于遗传基因在染色体上性排列的基因理论和染色体理论,以及遗传学第三定律而获1933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在摩尔根之前,孟德尔已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提出了遗传学第一、二定律(基因分离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但并未被重视。摩尔根在以果蝇为材料的杂交实验过程中,证实了孟德尔定律的正确性,同时又有新发现,即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规律——连锁与互换规律,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伴性遗传,提出了性染色体概念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线性排列的理论。摩尔根的研究,完善了孟德尔的性状遗传理论,确定了基因与染色体的载体关系,为现代遗传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正是在他的影响下,遗传学迅猛发展,成就辉煌,使20世纪成为生物科学的“遗传学”时代。

(3)卡雷尔(Alexis Carrel),现代器官移植技术的先驱,主要成就是血管缝合技术、活体组织体外培养;1912年获诺贝尔奖;爱德华·唐纳尔·托马斯(Edward Donnall Thomas),美国医生,1990年,与约瑟夫·默里(Joseph Murray)一起由于在“人体器官和细胞移植的研究”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主要成就是解决了器官移植中的接受者与供体间免疫性(排异性)难题,并于1969成功进行了异体间的骨髓移植,并将骨髓移植技术广泛用于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约瑟夫·默里的主要成就是于1954年成功完成了人类第一例器官移植手术——一对双胞胎间的肾脏移植。三人获奖时间跨度比较长,但他们共同解决了器官移植最关键的技术难题,既有开器官移植之先河的探索,又完善了移植技术,从此人类器官移植技术迅猛发展,移植领域不断拓宽,目前人类已掌握了除头颅以外的人体各个器官的移植技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造器官、基因再造器官等技术将为器官移植开辟新纪元。

(4)病毒的发现:关于病毒导致的疾病,早在公元前二至三个世纪就有关于天花的记录,也有通过接种治疗天花的记载。但对病毒的确切认识则是在19世纪末。1898年,荷兰微生物学家马丁乌斯·贝杰林克(Martinus Beijerinck)在总结了前人实验的基础上,以烟草花叶病为研究对象,确定病毒是一种不同一细菌的感染性病原。并命名为virus(病毒),即第一个发现并命名了烟草花叶病毒。1935年,美国生物化学家和病毒学家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Wendell Meredith Stanley)发现烟草花叶病毒大部分是由蛋白质所组成的,并抽取了病毒结晶体。将病毒成功地分离为蛋白质部分和RNA部分。斯坦利也因为他的这些发现而获得了194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1955年,通过分析病毒的衍射照片,罗莎琳德·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揭示了病毒的整体结构。病毒的发现与结构的认定,标志着人类对生命的认识进入新纪元。首先是拓展了人类对生物界的认识,生物分类单位“界”中,又增加了“病毒界”。目前人类发现的各种病毒有4000多种。其次在医学研究上,打开了人类认识疾病的新视界,各种由病毒引起的疾病陆续被确定和发现,治疗手段也日新月异,大部分流行几个世纪的传染病被消灭。同时,因病毒的结构简单、“身材”微小,方便“携带”基因等优点,成为分子生物学、遗传与基因工程、免疫医学研究领域的新宠。

参考文献

[1]柯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主要贡献[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1987(5).

第7篇:生命科学与人类范文

Nature at Work

The Ongoing Saga of Evolution

2010,400p

Softcover

ISBN9788184899917

国外科技新书评介2013年第3期(总第311期)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国外科技新书评介2013年第3期(总第311期)达尔文是进化论的集大成者。贝格尔号的航行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学术生涯,他从此献身于生物演化研究。同样地,统计遗传学家Haldine在印度的研究工作,不仅深化了达尔文的演化论,也催生了现代遗传学。Haldine有着传奇的身世和生活,出于对自身的期许和对古印度文明的仰慕,在去世前4年,他加入了印度国籍。这些科学史上的轶事切合了题目中“传奇”的含义。

本书共有5部分23章。第1部分 遗产连续体,含第1-5章:1.人类的祖籍和达尔文对一切生命的统一学说;2.化石Ida:与人类演化的联系;3.达尔文的演化理论:适者生存;4.Haldane在印度的生活和研究生涯——与达尔文相参照;5.达尔文:从人类学到不可知论的驱动力。第2部分 病毒、细菌和真菌,含第6-10章:6.植物病毒的亲缘地理学演化;7.HIV1病毒在印度的演化;8.达尔文与微生物演化;9.蓝藻、藻类、微管植物的演化关系:达尔文演化论的启示;10.真菌的生物多样性的系统发育和演化。第3部分 进行中的昆虫演化,含第11-14章:11.新种形成的生殖隔离机制:来自果蝇的证据;12.自适应和昆虫;13.蚊科演化:模式演化节拍和新种形成;14.授粉生物的传奇。第4部分 基因组学,含第15-16章:15.达尔文演化论和基因组学的发展;16.病原选择压力和人类先天免疫系统的分子演化遗传学。第5部分 独特的个案分析,含第17-23章:17.与印度板块漂移模型相关的特种宏观进化;18.验证工业黑化-干燥假说:一个达尔文演化论的新案例;19.疟原虫的起源和演化:间日虐和恶性疟;20.土壤线虫类的演化趋势;21.羊膜动物大脑皮层的演化:基于神经元类型的解剖生理比较;22.药用和芳香植物:演化中的次级代谢与生化合成通路的多样性;23.喜马拉雅山区生物资源的保育:生态、经济和演化等方面的前景。

V.P.Sharma创立了印度国立疟疾研究所,在疟疾和病原生物学领域有着40多年的研究经历。他是印度科学院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由于在防治疟疾领域贡献突出,荣获了国际上和印度国内多个奖项。

本书出版得到了印度科学院的赞助,是2009年纪念达尔文诞辰200周年活动的一个文集。本书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各章作者都是印度相关领域的专家。它适合生态学、演化生物学、遗传学、古生物学、医学领域的科学家和学者阅读;同时也有助于了解印度在这些领域的科研组织和研究水平。

魏玉保,博士生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第8篇:生命科学与人类范文

关键词:生命科技 发展 伦理价值 冲突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062-03

人类一直在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的撞击与融合中寻求发展,而一次次的撞击无时不对科学技术与伦理的发展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近现代科学的发展,没有什么比生物医学科技制造出更多新的伦理难题了。一方面,生命科技在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拓宽了我们的视野,生命科技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人类有可能进入一个按照自身需要改造和创造生命及新物种的科学领域,它标志着人类在更深层次上认识自身有了坚实的科学依据。但同时,随着生命科技的深入发展和广泛运用,传统的生命伦理秩序被打破,并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价值冲突的主要表现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尤其进入到了21世纪,生命科技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正由于其发展往往具有超前性,而生命伦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又往往滞后,再加上社会舆论对生命科技的鼓吹,以及别有用心社会力量的诱导,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的碰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当前其冲突的主要表现。

1.生殖干预技术遭遇伦理困惑。一般意义上的生殖干预主要是利用生物医学技术在生命体诞生过程中对生殖各环节实施有目的行为影响,如人工授精、试管婴儿、设立精卵库、代孕技术、避孕技术等。2002年2月,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伦理学中心主任斯科特.盖尔芬德博士为此还专门组织了一个关于人造子宫和设计婴儿伦理问题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名称叫《自然母亲的终结?》,言下之意是随着人造子宫的研究向前推进,那种在母亲中怀胎分娩的自然生育方式或许会终结。”不可否认的是,从医学角度来讲,人造子宫(如果技术上可行)确实能够解决人类生育中的某些难题,但人们也对人造子宫技术所牵扯到的法律、伦理、道德等问题不得不表示担忧。其实,这反映出的是人们一直以来对生殖干预技术的担心。一方面,因为“这种人为的干预打破了自然生殖规律,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遗传性状,使生命的产生具有强烈的‘人为’色彩,使人成为生殖的选择者、设计者和干预者,这种方式必然会引起人们关于生育模式的思维方式的改变。”另一方面,它还冲击人们传统的生育观念,给父母子女亲情的严格定义带来疑问,对“血缘”亲情关系定义直接构成挑战,还关系到各种社会权益保障问题,引发夫妻关系、夫妇的权利与义务、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等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可见,生殖干预技术不仅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且要以对传统观念(尤其是宗教文化和伦理观念)的突破为前提。

2.“克隆技术”引发伦理价值的反思碰撞。从克隆人体胚胎,然后到克隆人,克隆技术的不断突破,生命科技不得不面对社会价值的两难反思,引发科技与人性的深层次的争论。就目前来看,世界宗教界、民间和政府大都不反对用于医疗治病的胚胎克隆,但绝大多数明确反对克隆人。2002年4月,美国前总统布什呼吁参议院通过法律,禁止克隆人类,包括禁止克隆用于研究的人类胚胎。布什在一次向175名医生、科学家、议员、宗教界人士和残疾人的演讲中指出:生命在于天然创造,而不是日用品。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不能以牺牲人类的良知为代价,当我们寻求可能发生的事物时,我们必须记住问一问什么是对的,我们不能忘记即便是最神圣的结果也不能用来证明手段是对的。在美国,曾有一个民意调查显示,有五分之四的人都反对克隆人类,但这些持反对态度的人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反对美国联邦政府出资资助干细胞研究。毕竟,克隆出人体器官用于移植的治疗思路太有诱惑力。另一方面以美国男科研究所所长授帕诺斯、扎沃斯为代表的三个号称“科学狂人”科学家等社会部分力量仍然坚持并积极从事克隆人的实验和研究。克隆技术这些生物、医疗技术上的潜在风险,以及对社会可能产生的冲击,对传统伦理观念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并提出了许多生命伦理学现在还难以解答的难题,而事实上这些难题的提出和解决又需要我们以辩证的目光加以看待。

3.“安乐死”面对的生命伦理的质疑。人没有选择生的权力,有没有选择死的自由呢?怎样面对安乐死不仅是一个医学话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人们从伦理、道德、法律等不同维度去思量。东方传统和西方的宗教文化表现出来的对待死亡的态度一般是顺应自然,提出要尊重人的生命,要尽一切可能去拯救人的生命。当前人们对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因此保护、延续生命的行为被认为是绝对的善,反之,医务人员放弃抢救濒临死亡的患者的行为则是恶,何况是“赐人死亡”的行为。如对于一个垂危不可救治而自身又倍感痛苦折磨的人,采用先进的生物医疗技术去挽救是对这些临终病人的“延长生命”,还是“延长痛苦和死亡”呢?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何在,安乐死是不是符合人类的伦理道德呢?虽然对实施安乐死限定了严格的条件,但有谁能确保安乐死不被滥用呢。正因为如此,大多数国家仍然反对安乐死。目前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承认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但曾一度出现了许多打算安乐死的人涌向荷兰求死的怪现象,这也不得不引发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去思考。

4.器官移植掀起道德争论的波澜。20世纪6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开展了人类各种同种器官移植以来,移植数量逐年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后,移植学出现突破性进展,器官移植日益成为常规手术,同时脑移植也成为医学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心脏、肝、肾等都已可以成功地移植了,器官移植无疑是医学上的一大进步,也为患病者带来了福音,但面对带来的伦理问题却经常难以给出合理答案。如捐献者与接受者的矛盾;什么时候可以移植?移植后的人社会关系如何定位?等等。就一般移植而言,也面对如移植是否符合传统伦理(特别是对身体、发肤很看重的中国传统伦理);身体能否成为商品,供体是否可以自由买卖,如何定价,谁有优先权;废弃的病损器官归属问题等伦理争论。一方面社会大力提倡遗体、器官捐赠的风气,以造福别人,但同时捐赠器官必须出于自愿,不得强迫,才是合理的手段。可见,关系器官移植的实施还有不少社会伦理问题要面对。

5.“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伦理的较量。所谓的“人类基因组”指的是人类体细胞核中一套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它包括约6万到10万个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1990年正式启动,于2000年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2001年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进入全面解析人类基因组,绘制“全基因组序列精细图”的阶段。“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意义的片段,它携带遗传信息的由成百上千个核苷酸组成,是基本的遗传单位。它决定人的所有形状,甚至包括智力与行为。医学研究还表明,不仅是遗传病,而且许多非遗传病的发生也与人的基因有关。”医学研究还表明,不仅是遗传病,而且许多非遗传病的发生也与人的基因有关。这项工作的研究进展已使我们对于人类自身(人类疾病与健康、包括生育健康)、人类的前途与未来有了新的认识。然而HGP的研究“在建立‘人类知识库’,提高人类生存质量,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社会和伦理道德问题。”如:基因研究和人类的尊严、遗传信息的隐私权及获知权、基因组图谱的信息使用与人的社会权利、基因组信息对个人的影响、基因资源的专利与资源争夺、基因决定论还是非决定论、基因组研究成果应用的不可预测性等。特别是遗传信息的隐私权问题,如当前社会一部分人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一样,若基因歧视再进一步,势必以基因划分人群,所谓好基因、优良基因人群与坏基因、缺陷基因人群,出现新的社会对立和分裂。

二、价值冲突的主要特点

1.冲击传统伦理。生命科技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它标志着人类在更深层次上认识自身有了坚实的科学依据。但随着生命科技的深入发展和广泛运用,传统的伦理秩序被打破,并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如:对生命本质的重新认识及定义;人为干预生殖过程与自然规律之间的矛盾;如何正确理解遗传、发育、进化的统一性;对健康的重新定位;对民族、传统意识文化的冲击;转基因技术对人类生命健康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负面影响等等。

2.对“人的定义”、现有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提出挑战。从社会学的角度说,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关于干预技术、“克隆人”的争论,必然涉及“人”的观念反思。生命伦理学的争论,提出了“人的存在”的内部界限或极限的问题:究竟如何理解“人”的生命或存在的空间与时间界限?笔者认为,人是一种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动物。也就是说,种种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因素,恰恰是无法从技术上“克隆”出来的。因为从自然生命的“人体”到完整意义的现实“人”之间,客观上有一个社会发生的过程,主观上也有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的界定问题。人类的繁衍受到生命科技的影响,由于生殖干预、克隆人有悖于传统由血缘确定亲缘的伦理方式,几千年牢固的血亲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定位也必然要受到质疑和挑战。

3.提供便利与增加危机并存。生命科技的发展充分展示了人类的创造力、征服力,但其技术所带来的对人类、社会潜在的威胁也构成了人们对生命目的和社会价值伦理的莫大嘲弄。除了上述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外,还存在着很多有关制约生命科学发展的危机。例如用遗传工程方法制成对人有危险的微生物或是新种生物完全可能造成人类对未来的恐慌;生物武器和毒素的研制和使用尽管与科学的道德规范相违背,但已确确实实地出现在具有毁灭性的世界军事战场上。尽管科技本意是好的,是中性的,但由于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必要的防患意识,使得生物技术产品的作用与人们的期望背道而驰,造成各种危机、毁灭性灾难等。人们已充分认识到,生命科技在改造和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增加给现代文明带来危险的可能性,曾发生在日本东京的沙林毒气事件和美国的炭疽菌事件等都是一个个血的教训。

三、价值冲突的成因分析

1.生命科技本身是一把双刃剑。生命科技与其他科技一样,由于独特的客观规律、价值尺度而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其对生产、生态环境、文明的影响自然会显示出其双重性的作用。生命科技在人们摆脱自然界的威压,争得相当的人身自由的同时,又给人类降下了潜在的危机,如1960年避孕药的出现,但随之就是各种性病的泛滥。我们知道,生命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不仅涉及到从事科技工作的当事人,而且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每个成员。因此生命科技的研究成为人们探索生命本质,攻克重大疾病,提高生命质量的一把钥匙,但同时,我们也必须面对各种生命科技等带来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

2.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发展的不同步性。从历史的角度观察,人类的道德水准与科技水平呈现交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意味着人类的生命道德水准和生命科技水平处于均衡发展的状态。恰恰相反,生命科技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处于日新月异的活跃变化状态;而生命伦理作为一种较为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包容了许多世代相袭的观念,没有大的触动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这便导致了人类对生命科技的认识与接纳水准与生命科技水平之间经常处于矛盾状态。表现之一是人类生命科技水平超前和生命道德水准相对滞后。因此,新的生命科技出现必然导致生命伦理的真空或对未来恐惧。

3.传统消极科技观的影响。在20世纪以前,即使是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巨大作用的人们,也只是把科学技术看成外在于社会、从社会之外作用于社会的独立力量。只是到了20世纪,人们才充分意识到科学技术是处在社会之中、受社会影响和制约的一种社会建制。就认识根源来看,生命科技的负面效应首先要归咎于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于受实践水平的限制而导致的对自然过程的复杂机制认识不足;其次是价值观上的原因,即人们在选择、运用生命科学技术时的某些短视行为,只顾眼前的效益和具体的、局部的或个体的利益满足,而忽视了人类长远的、整体的基本利益。

4.生命科学技术的非人性化发展。满足人性的内在需求,塑造完美的人性,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遗憾地看到,生命科技的残缺经常被忽视,任何人为的东西都不如自然的生命那么和谐,原因就在于自然的生命经过了几十亿年的进化,已经形成了高度协调的体系。过分夸大科技的作用,只会导致生命科技与人性需求的异化,遭受自然和社会被动的惩罚。就社会因素而言,生命科技所追求的目的、实施方式和后果,都要受科技主体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的制约,在不同的人文、社会、经济、政策条件下,不同的技术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效应。人类现在只是构建了基因草图,可以想象,如果实现基因重组的话,基因工程无限制地使用会导致一些不可逆转的后果,那样就可能出现新的物种,尔后可能构成现代人类自然物种一个崭新的但人类自身可能无法控制的生态环境。因为在自然环境下,每种物种都有天敌,天敌之间相互制约使得自然界的平衡不至于被打破。人为制造的东西,由于没有天敌,很可能出现极度的繁殖,进而出现生态失衡,给原来天然物种带来危险。

5.社会控制力的缺失,为生命科技成果滥用提供了可能。作为新生事物的生命科技往往是在人们的观望中诞生的,社会和政府以及相应的学术科研机构的约束都显得滞后。加上部分科学家、企业,包括大众媒介坚持技术无论点,技术至上主义过于甚嚣尘上,生命科技的运用容易失去方向和控制。自从近代科学诞生以来,我们所面对的更多地是一个自然物的世界、甚至还有人类自身(现代医学中的器官移植)都已成为科技利用的对象,而真正的自然、或者说本原性的存在却隐而不显。正如一位学者指出的一样:科技的敞开越是透亮,自然的隐匿越是深沉。更进一步地说,不仅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西方特有的狭隘的科学思维,对于科学内在价值的剥离,构成了世界现代化的支柱。市场利益与科技猎奇心理导致了生命科技滥用的内在动因。因此,现代社会在道德、思想和机制上都缺乏一种对生命科技负面作用的制约体系和应对灾难的准备,这本身就必然会产生生命伦理困惑,甚至是一种更可怕的灾难。

6.世界伦理一元与多元的矛盾。信息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使得科学研究、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加强,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地区、民族伦理观念的冲突。如:在对待人的生命优先价值上,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派是以施悲曼为代表,认为人的生命都是等价的,这种价值具有绝对性,神圣性、不容挑战和质疑,人的生命在任何阶段和情形下都应该得到维护和关照。因此反对堕胎以及宣布脑死病人为死亡等善意的对人的伤害。另一派则是以哈里斯等为代表,他们认为,人之所以在其他生物面前有优先权是因为人是有道德行为、道德意识的主体,是有自我意识的理性之人,因而认为只有具有理性之人才谈得上拥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一种结果的完全道义上的生命权利。同样,对生命科技理解和运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看法是存在不同的。在对待克隆人、克隆器官,以及在器官移植等方面,东西方、不同的宗教文化地区也都会出现分歧。如在对待基因技术知识产权,美国就与许多国家都有争议。因此,在21世纪初就有不少学者和国际伦理研究组织建议成立地区性伦理协调组织,沟通和协调一些伦理观点,以便促进包括生物人体试验在内的研究工作开展,近年来,这一领域的问题也日益得到各界的关注,或许这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

[本文为南充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生命伦理视阈,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系列成果]

参考文献:

1.南方周末.2002.3.21

2.倪慧芳,刘次全.“基因与生殖干预中的伦理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第15卷,1999(1)

3.尤鲁明.人民日报,2002.4.11

4.刘学礼.生命科学的伦理困惑.2001

5.上海三联书店编著.上海支部生活编辑部、学技术的现在与未来:生命、农业.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1

6.倪慧芳,刘次全.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人类基因组研究中的社会学、伦理学和法律问题”.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7.张凤莲.人类沉思.济南出版社,2000

第9篇:生命科学与人类范文

我校现有的公共选修课程中,既适合理、工科又适合文、管、艺术专业的为数不多,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针对这种局面,在现代生命科学课程已初具规模并已成为我校重点推荐的公选课的基础上,继续面向各专业学生开设食品营养学、普通药物学的生命科学系列课程,不仅丰富了我校公选课的种类,而且使学生对生命科学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生命科学类系列课程立足于对理、工、文科等非生物学类学生进行生命科学的素质教育,以生命为主线展开讨论,使学生了解学科间的交叉点,激发其创新思维的火花,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使学生了解有关食品营养学和常用药物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掌握合理搭配食物、保持膳食平衡、合理用药的具体措施,为科学饮食、提高自身保健意识、抗病防病提供了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法。

(一)精选教学内容

现代生命科学课程,突出介绍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及热点问题,突出生命科学与理、工、文科各领域之间的交叉,精选教学内容,定位于基础性、系统性、趣味性和学科交叉性。以教材《基础生命科学》[1]、《生命科学导论》[2]为主要蓝本编写教案,内容从生命的物质基础到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进而讨论“克隆”、“癌细胞”等热点问题;从物质代谢深入到生物遗传的本质,在分子水平上阐述遗传疾病等的奥秘;从生物技术到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从生物材料到人工器官,明确仿生学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同时还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环境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来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国内外科学图册和网站上采集丰富、精美的图片和信息补充到电子教案中,以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一些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实验设计和研究经历,以及他们获得这些知识的著名实验,如Loewi的双蛙心灌流设计、著名的肺炎球菌实验、遗传密码的破译、PCR技术等,使学生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乐趣。

对于系列课程的开设,本着实用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系列课程之一———食品营养学,根据相关教材[3]重点介绍营养素的概念及生理作用、营养与疾病、营养与健康长寿的关系,强调保持膳食平衡及合理营养的重要性,补充讲授食品营养学应用的热点问题,如减肥、美容、糖尿病、补钙等内容,并通过视频向学生宣传食品的安全和卫生知识、食品新资源的开发以及世界食品的发展趋势等国内外在本学科新的研究进展。学生既学到了有关食品营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合理搭配食物、保持平衡膳食的具体方法。系列课程之二———普通药物学,其开设的必要性是针对大多数学生有自我药疗行为,且有错误诊断和不合理用药的倾向,这种情况已通过开放式问卷形式加以证实。因此,有必要对综合性高校非医药专业学生开设药物学公选课,以提高广大学生的合理用药水平。参考非医药专业的《普通药物学》[4],重点介绍常用药物的防治作用及不良反应,内容包括:药物的基本知识,常见疾病的用药知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生殖与泌尿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用药方法,抗生素与维生素专题,各类药物的禁忌症及不良反应防治,家庭常备药物介绍等。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将人体系统的组成与结构适当补充到相关章节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抗病防病能力和科学用药水平。

(二)多元化考核

选修课教学中,学生方面的瓶颈主要在于学习积极性不高、到课率低、混学分现象严重。为促进学生乐学、爱学、会学,在轻负担、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境界中得到积极、主动、全面的发展,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变期末考核为随堂测验、课堂提问、专题讨论、联系专业的小论文以及对本课程提出建设性建议等多元化的素质考核,学生可以发现并提出自身感兴趣的具体问题,使学生思维活跃,把学生从只注重记忆知识结论的传统学习法引向注重探究问题所需要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来,并结合盖章形式抽查考勤,期末综合记分给出考核成绩。例如,在讲授食品交换份法时,要求学生以自身为对象进行能量和营养素的计算,结合自身的喜好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在介绍体重指数(BMI)时,要求学生通过计算,判断自身的营养状况,并提出合理的调整措施。通过课堂讨论形式进行相互交流,学生们的兴趣高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每次课的出勤率都达到95%以上,学生的满意度达90%以上。

二、优化实验内容,培养实践能力

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遵循实验项目的科学性、趣味性和与实际生活的贴近性的指导思想,面向非生物类本科生开设实验项目。对已初具规模的现代生命科学课程,实行独立设课实验,开设的实验项目有: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叶绿体色素的层析法分离、牛奶中蛋白质的分离提取、生物样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现代工业水质分析等,使学生既学习和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技能和分析方法,还学会了离心机、酸度计、分光光度计、电导仪等常规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深受学生的欢迎。此外,注意把当代科学的研究热点及校内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学生的实验内容,既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又有很强的实用性。例如,结合本系教师的科研成果,设计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毒蛋白的合成及杀虫实验、污水的生物处理实验,一方面使学生了解生物合成与生物降解的原理及方法,同时又加深对现代生物技术重要作用的认识。食品营养学、普通药物学课程,配置开放性实验,供选题目有:酸牛奶的制备、常用消毒药品如紫药水、碘酒的配制等,由学生自主选择,也可由学生自己拟定题目,实验步骤的制定、仪器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数据的处理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均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独立完成。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较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班教学已成为我校公共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信息量,借助PPT软件,开发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视听结合、感染力强等优点,将书本知识变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目的。例如,在讲述遗传密码时,设计体外翻译系统的动画实验,通过慢放、定格、特写等方法,真实、艺术地展现遗传密码破译的全过程,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新颖有趣,再加上教师的适时讲解,学生可轻松地掌握细胞中64套密码子与20种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从而也加深了对遗传的中心法则的理解。总之,正确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突破教学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具有许多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例如,信息量较大,教学节奏较快,容易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一方面要把握好度,注意控制演示速度,使可视信息与教师的教学思路同步。另一方面,由于页面的切换还容易造成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缺乏整体的认识和思考过程,利用板书、讲述、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弥补上述不足。此外,将传统教学设计的一些演示实验、教具模型等穿插在多媒体教学中,可进一步强化教与学的互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