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 实现国家教育信息化及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战
>> 论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 论高职教师信息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偏远少数民族地区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 中职教师信息化能力建设的培养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对策 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互联网+”环境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信息化背景下医学专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的建构 信息化教学对高职院校教师能力培养探析 信息化教育环境下高职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高职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高职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构成与提升途径研究 高职教师如何适应教育信息化 教师信息化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 教育信息化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湖南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EB/OL].
参考文献:
[1]方明建.基于成人学习理论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原则和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10):33-36.
[2]王文君,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实践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3):67-74.
[3]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4]林雯.论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J].教育评论,2012(3):60-62.
作者简介:仇善梁,1983-12,江苏射阳人,讲师,在职硕士,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图书信息中心/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商务分院担任信息化教学建设工作,从事Web应用开发研究。
本论文为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编号2010055)和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编号A/2010/09/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A/2010/09/004
【摘要】职业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必须用教学信息化加以改造,完成这一改造的实践主体是教师,而职业学校普遍存在教师队伍传统实践技能较强,信息化意识薄弱,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情况,围绕职业学校教师必备的信息素养及如何提升作如下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信息素养
On the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in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upgrade path
【Abstract】
Tradi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must be used to transform the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comple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ractice subject teachers, widespread teachers of vocational schools strong tradition of practical skills, weak awaren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lower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and other issue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school around the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essential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how to improve as exploration and study.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Information Literacy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08-02
一、信息化教学是时代命题
1.1时代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远的运用,促进了教育的深刻变革,其结果必然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信息化教学。所谓信息化教学,即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信息化教育资源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更强调与产业发展的依存性,也更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用一个新手段去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成为职教同仁们讨论的焦点。在2011年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大赛上,鲁昕部长提出现代信息技术是改造职业教育传统模式的必然选择的观点。因此,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困惑应该从实施信息化教学中寻求突破。
1.2职业教育的自身需求。首先,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改革。常有老师抱怨学生素质差,其实是我们的学生不适合使用传统的黑板粉笔灌输式教学模式,事实上往往他们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专注实用,动手能力较强,使用传统黑板加粉笔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只能是失败。二是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决定了必须要实施改革。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要交给学生的是如何完成具体岗位中一项典型工作任务的技术和知识。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使用信息化手段去实现形象描述、直观再现、自主学习、探究尝试、虚拟仿真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达到改善学生学习体验,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目的。
二、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对信息这一普通存在的社会现象的认知程度,以及从各种不同的信息获取、评估、使用(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几方面)的能力。它是现代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信息社会人们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而对于教师而言,主要是指教师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而必须具备的收集、分析、处理、呈现信息以及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教师作为信息社会的普通公民,除具备一般公民的信息素养,还要具有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管理、科研等有别于其他公民的"特殊"信息素养。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方面。
2.1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素养。意识是认知层次的素养。实施信息化教学,需要我们专业教师首先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认识到信息素养能提升自我认知层次,改进自身的教学水平。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是时代命题,以及它对传统教学活动的带来的深刻影响。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是改造职业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必然选择,这样才会真正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投身信息化教学。
2.2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素养。信息技术是技术应用层次的素养,是指教师对基本信息手段特征的理解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由于其紧贴市场的特征,涉及的专业领域相当广泛,对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其信息化教学中所需的信息技术知识往往比普通教育更为复杂。教师具备了较强的信息技术素养,他们在面对不断涌现的信息技术就不会感到迷茫和恐慌,反而会积极主动地运用计算机、网络、数字媒体等手段,整合信息资源,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施信息化教学。
2.3具有较强的信息加工素养。信息加工素养是资源整合层次的素养。信息社会的一大特征是信息的浩如烟海,纷杂多样,怎样能够准确分析自己的信息需要,辨别相似的信息,获取有用的信息,并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将它们合理地用于教学,并能够较好呈现、继承和存储,解决教学问题是教师的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2.4具有较强的信息道德素养。道德素养是思想情感层次的素养。当今是信息社会,是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环境,信息的变化及其频繁,异常开放,导致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受到较大的干扰,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未定型,难以找到指导行为的参照标准。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们,他们相对叛逆,但又相对自卑,往往对世俗规则或标准有抵制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能够在获取、整合、运用和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体现道德行为规范,体现高尚的道德伦理观,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感化,形成符合信息社会需求的信息道德观。
关键词:大数据;教育管理;信息化
现阶段,各大院校信息化建设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数字化业务系统的功能进一步扩展,在不同程度上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随着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已进入大数据发展时期,此时,软硬件系统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如何有效发挥上述海量数据的隐藏价值,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成为研究者重点关注、思考的问题。本次研究以大数据为研究视角,重点阐述大数据对教育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一系列有效开展教育管理改革的方法以期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一、大数据时代对教育管理信息化产生的影响
(一)赋予教育活动更大的灵活性
大数据是依据现代信息技术大规模、复杂的数据集合,其具有规模性、多样性的特征,信息处理和存储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于通过充分挖掘和分析数据,构建师生合作、互动平台,鼓励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和互动,充分发挥大数据的教育教学效果。为尽可能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新时期各类教学必须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前瞻性,从而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因诸多因素的影响,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在提升教育活动灵活性等方面无法获得较好的成效。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受教育者可依据自己的需求挑选学习内容,如此就能有效提高受教育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有利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基于传统教育活动下,日常出现下列情况:老师不停地讲解、学生也在认真听讲,但很少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回答问题。由此表明,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强,这种教学课堂无法获取良好的效果。在大数据技术应用之后,学生答题、复习等信息可以及时被有关设备监测并记录,老师通过深入分析学生的各种信息,并第一时间向学生反馈其日常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性,进而改善师生的关系。大数据发展背景下,学校师生几乎处于“透明”的生存状态,每个人在数据空间内均会留下痕迹,展示师生的需求意愿等情况。管理人员只要收集和分析有关数据,便能真实掌握现实师生的行为,准确定位师生的实际需求,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效果。
(三)有利于快速普及优质的教育资源
现阶段,我国计算机普及率达到较好水平,此时,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电脑展开学习。因每个受教育者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每个人偏向的课程有所差异。大数据背景下,人们可依据自身的需求选择课程,那些处在偏远地区的受教育者可享受全国乃至全世界优秀老师的指导,这种方式不仅达到按需教学的效果,也有利于快速普及优质教育资源,进而提升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
二、大数据时代如何开展教育管理改革
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无法预料,其覆盖面、处理能力等方面均无法准确掌握,但始终追求更加卓越的发展。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紧跟时展进程,在明确教育建设目标基础上,为提升教育管理效率保驾护航。众所周知,高校管理工作设计部门比较复杂,信息传递准确性、时效性不佳,此时,如何做好教育管理改革工作尤为重要。
(一)大力推行信息化改革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从根本上颠覆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此时,每位教育人员要树立大数据思维模式,善于开展数据分析,以此制定最佳的管理,促使教育教育改革顺利进行。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者的经验和高校办学理念不再是教学的主导原因,利用数据辅助教学,以期提升高校的教学效果。同时,根据学校整体发展层面开展教育信息化改革工作,构建相互交流和共享的平台,满足大众对数据的需求。众所周知,构建信息管理系统是保障大数据技术顺利实施的基础,只有建立数据管理体系,方可充分挖掘大数据带来的有效信息,提高各方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创新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
使用大数据技术重点在于教会人们如何应对数据问题,即:追根溯源,找到引发问题的主要原因,以此提出恰当的解决对策。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中,数据存在完整性不足、连贯性不佳等问题,导致决策者制定的决策出现片面性、主观性较强的问题。使用大数据技术后,有利于及时克服以上弊端,更加民主地解决上述问题。教育管理信息需要教育者在管理手段上广泛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借助教育管理软件对日常教学管理中的选课、排课、教务等环节实施高效、准确的管理,以此适应院系和学院之间的管理要求。
(三)提升教师的素质水平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句简单的话就概括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必须付出十倍乃至百倍的精力加强业务学习和管理,使自己真正成为解惑者。想要成为新时代的学习者还应具有改革意识,在掌握原有专业知识基础上,不断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重点强化自身解答问题、查找资源、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等能力,利用一切机会了解各信息设备的运行原理,在学习过程中有目的提升数据的检索、存储等熟练程度。必须注意,为尽可能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学校必须设置科学的激励机制,事实证实该措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四)强化信息化管理各环节
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建设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校园网在日常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师生进行教学、科学研究等环节中存在诸多隐患,如:病毒入侵、传播不良信息等。此时,做好高校网络安全的建设和防护工作,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内容。通过入侵检测系统,对系统中的漏洞进行扫描,及时督促商家更新软件,确保数据的安全。大数据发展阶段,数字化管理主要展现在数据的采集工作。强化高校对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采集,方可储备一定的的数据信息,以此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同时,利用已采集的数据信息,在合理的方式下获取真实的数据,实时掌握各项数据,以此提出更好的应对措施。加之,在大数据背景下对科研、管理等信息进行整合,如:教师的信息、学生隐私等,整合数据信息有利于维护师生的隐私,有效保护各个方面的数据信息,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三、大数据技术在教育管理信息化中的应用展望
通过对学校的各个信息系统数据、多方采集的信息资源(包括楼宇门禁、校园局域网、供电管理、音视频资源)、社交网络等信息的多维度融合,数据关联分析、挖掘,可以发现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够在以下领域得到深度发展:(1)学生管理:可以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心理情况、学习情况,全面客观地记录学生成长轨迹,通过多维度反映学生发展状态的数据,为学生辅导员多方面了解学生提供新渠道,为授课教师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指导服务、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挖掘学生的兴趣度提供可信依据,还能为学生选择就业方向等工作提供指导;(2)教学管理:结合教师在课程平台中的问题答疑及作业布置情况、上课学生出勤情况、登录无线局域网(Wifi)情况、学生考试情况、课堂的视频资源、学生评教信息等数据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有利于规范组织教学、示范教学;(3)院校管理:大数据时代,管理者可以通过学校师生员工在数据空间的信息痕迹,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借以洞悉兴趣爱好、需求意愿、性格特征等内心世界,预判现实中师生员工的未来行为,准确定位师生的需求,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4)后勤管理:通过学生的餐饮数据可以调整食堂的布局和用餐的品种以及用餐时间的保障,通过课表信息、学生进出教学楼的信息对教室电源控制管理起到节能效果等。
总之,在大数据时代,利用大规模数据使碎片化的数据转化为容易整合的主体,借助集成和分析操作,让更多人了解大数据的本质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展现教育管理信息化教学改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论文以大数据技术为研究视角,深入分析大数据对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影响,并提出大数据时代如何进行教育管理改革,以期为更好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借鉴和指导。
参考文献:
[1]李亚翠.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迎来大数据时代[J].大学教育,2015,11(3):181-182.
[2]曲遥.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管理模式改革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4):253.
[3]潘安,徐玮.教育管理信息化新发展:走向智慧管理[J].东方教育,2015,15(2):226-226.
[4]倪雄师.基于大数据时代校园管理信息化的创新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21(10):8-9.
关键词:协作;交流;教学信息资源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1-0020-03
一、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的英语师资团队建设不断发展,英语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教学手段不断丰富。作为一种新形态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教学是一个互动、整合与实践的过程,用多媒体以及信息网络来辅助教学,符合新时期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来说,更应全面提升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新教学理念和内容,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语言应用服务机制。但信息化的不断普及,使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高职院校如何抓住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机遇进一步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如何做好教师间团队分工?如何做好英语教学信息的获取、传递、利用?信息化教学团队的建设迫在眉睫。
二、高职院校进行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就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英语人才培养现状来看,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有所欠缺,教师在重视程度上尚且不足。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法,使原本就复杂的语言学习更加枯燥无味,这与信息化教学的宗旨和目的是相互背离的,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教学质量。建设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团队对于提高师资力量,促进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已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因此,各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更新教学理念,加大信息化设备投入,在有效范围内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大力弘扬教育信息化,使其不可避免的渗透到了高职教育中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这为高职英语教学信息化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和平台,很多院校纷纷建立局域网和多媒体、微信互动平台,为英语学习提供了全面又个性的教学服务体系,也为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
当前,各类院校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善的英语教师教学团队,但各个教学团队间的联系和互动不够密切,团队之间交流较少,教学经验分享不足,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在师资团队建设过程中人力的浪费、智力的浪费、教育资源的浪费。高职院校建立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团队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根据学生的专业对口方向、个人学习特点,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英语教学,有助于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信息化建设能够密切各院校之间联系,密切师生联系,从而能够更好地提出教学方案以及改进方法,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效率。
三、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团队应当具备的特点
(一)沟通协作
信息化的一个要义就是密切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之间的联系,通过促进教师与教师间交流、教师与学生间交流,深化相互之间的了解程度,进而推动教师之间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课堂师生互动方式转变。另一方面需要高职院校内、外部英语教师加强协作,从而培养教师之间合作意识。通过合作备课,提高备课质量;通过相互学习,改进每个英语教师各自的教学方法;通过合作教学,提高课堂内容质量,进一步促进英语课堂效率提高。
(二)科学创新
首先是科学精神,教师团队的科学精神更多的是指治学严谨的教学理念,信息化教师团队建设后,教师获取的教务信息较多,容易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甄别能力,选择最适合现阶段英语教学任务的信息作为备课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治学严谨的态度,因此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团队需要具备的第一个精神就是科学精神,要尽一切努力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其次是创新精神,即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团队信息化之后教师能够了解其他院校的英语教学相关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参考、借鉴的方式反思自己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然后提出改进方案,进而更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理念和教学方法。
(三)持续实践
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不同于一般的本科类院校,高职院校有更加针对企业实用的特点,因此其英语教学就需要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性,即教学内容需要针对学生专业对口企业的需求,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需要利用信息化团队优势善于捕捉这类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提高高职英语课堂的服务性特征。
在保证实践性的基础上还需要稳定持续性,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信息化团队建设的稳定持m性包括两个内涵。①团队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性。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信息化团队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且其效果展现也有一个较长的周期,因此在信息化团队建设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信心,保证信息化建设持续进行。②实践性特征的稳定持续性。高职院校的特点需要不断为企业提供可以信赖的服务型人才,这就要求英语教学需要有针对性,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要利用信息化团队资源开放的特征,开辟更广阔的英语教学资源平台,推进企业服务型人才培养。
四、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一)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相应的信息技术水平
对高职英语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是进行英语教师信息化团队建设的基础工作,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是建成信息化团队的基础条件。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个人教学能力不存在问题,能够通过交互式英语教学完成大部分的教学任务,但是在信息化团队建设需求下,教师就显得力不从心,教师个人的信息技术水平较低阻碍了教师团队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因此对于高职英语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极为必要。主要培训内容有基础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包括主要办公软件,尤其是PPT的使用技术,以及其他的视频、音频编辑软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英语教师自主制作课件能力,课件是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依靠信息技术而完成的课程主要内容的集合,是信息化时代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次还需要对英语教师进行其他移动设备使用技术培训,主要是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旨在加强英语教师对相关聊天软件的使用效率,例如QQ、微信等,通过这些软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学总结、教务讨论等工作,也是信息化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二)建立更加广阔的资源共享平台
英语教学只局限于课本是无法达到实用性和应用性的,因此在建设信息化教学团队的同时应当扩大网络教学资源信息平台,实现院校之间、教师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主要有教学课件共享、教学音视频共享、教学英语文本共享等三大信息模块。利用信息化团队优势,做到最高效率的教学资源共享和交流借鉴工作,能够有效规避其他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并且可以通过教学经验借鉴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在建立更广阔的资源共享平台的同时应当完善教学资源数据库的管理方案,对英语教学信息资源平台进行分类管理,主要可分为三个模块,即课前备课资源、课中授课资源、课后练习复习资源。并完善用户登陆系统,方便教师、学生调取、使用各类英语教学、学习用资源。
(三)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外界交流
信息化团队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这就要求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团队必须是建立在和外界的密切交流之上。首先是校际交流,各院校的英语教师应当在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通过互相借鉴、学习来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而信息化团队建设能够缩短校际距离,使教师间交流变得极为便捷,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当合理利用信息化团队这一特点,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协作。其次是校企交流,信息化教学团队不能固步自封,应当不断获取外界实时信息,尤其是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对口企业的供职信息,根据供职指标,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习的英语课程更加针对对口企业需要,为学生未来考虑。条件较为优越的高职院校,可以在多媒体的基础上引进双向播控技术,实现校企之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最后是国际间交流合作。扩大信息化团队的优势,通过广泛获取国际间交流合作信息,积极参与国际间教学交流合作,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英语语言使用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并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来对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补充和改进,进而推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提升自身素质
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团队建设除了要注意开发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之外,还应做好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教学归根到底还是依赖于教师个人的教学技能素养,信息技术只是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手段。目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学习工具不断涌现,教师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加快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才能使信息化教学团队发挥出最大优势。
(五)将面授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
高职英语教师可以创造性的将面授教学和网络学习中各自的优势融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教师对本班级的学生可以建立一个网络自主W习平台,并在主页上本章节的目标要求、重点、难点、学习资源链接等,提倡学生发挥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不断提高语言的应用实践能力。这样既方便了学生的提前预习工作,也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学生可以将不懂的问题在平台上提问,使自学与思考相结合,方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进程,能够在课上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
[关键词] 基础教育信息化; 负效应; 社会影响; 投入失衡; 整合失业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柳春艳(1979—),女,甘肃兰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E-mail:。
在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与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基础教育信息化在信息基础设施及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加强信息素养、信息化应用以及信息化管理方面也有了极大改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继续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重申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立定目标,到2020年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由此促进教学手段、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这份纲要为继续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提供了依据,也为长期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工作人员树立了标杆。然而,在执着于将信息技术的优良血统嫁接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同时,教育信息化的运营却逐渐呈现出了负效应,并且这种负效应在基础教育信息化中的呈现形式更为独特,带来的社会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在追逐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同时,需对其运营的负效应及社会影响进行研究。
笔者认为基础教育信息化运营负效应主要呈现在“投入失衡”和“整合失业”两方面。本文将分别从建设层面和素养及应用层面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运营状况进行剖析。从空间来看,“投入失衡”和“整合失业”是并存现象,但从时间来看,二者并非是平行并列关系,前者是导致后者的部分原因。
一、 投入失衡
本文从投入力度失衡和投入方向失衡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投入力度失衡
1. 整体投入失衡
判断教育投入是否失衡, 关键是看教育的供给与需求是否匹配、均衡,供小于求或供大于求都是教育失衡现象。教育的供给,主要看对教育的投资,这里的投资不能只局限于资金或物质,精神投资和心理投资也应该成为其主要构成部分。就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投资而言,突出了两个现实矛盾:(1)从基础教育长期追逐升学率的现实角度看,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供给大于需求。与政府行政部门大力倡导的教育信息化相比,高分和高升学率更能引起社会的一致关注,虽然基础教育阶层也会顺应政府和时代要求,在信息化教育方面做一定努力,但是,他们更愿意迎合社会整体需求来提高升学率。因此,如果现行的教育制度及评价体系不作彻底变革,即使投入再大都不能改变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2)从发展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长远立场看,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供给小于需求。应试教育是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要变革一种历史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只靠现有的教育信息化投入比例来创造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更是一件难事。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变革传统教育结构、培养创新型人才,它必须要配合各部门各阶层彻底变革现有教育体制中的弊端,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知识认同感,健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从这个角度看,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是一个持久、长远、全面的工程。从上述两个矛盾可以得出: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不太适应教育需求。教育制度与社会现象及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按照现有制度制定和投资一定不能适应教育现状,更不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
2. 区域及城乡投入失衡
在我国,无论是财政总预算还是教育预算,区域及城乡存在显著差异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查阅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1]显示,、青海、宁夏、甘肃等老少边地区的教育经费虽然每年都有增长,但仍然是全国投入比例中最少的,平均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的15.35%,并且相当一部分要维持高等教育,将这个比例映射到信息化教育中就更显杯水车薪。200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城市、县镇、农村地区生机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城市地区生机比达到20:1的学校达到了80%,县镇地区为54%,农村地区仅为37%,而且有40%的农村中小学没有计算机[2]。2012年底,笔者对甘肃省榆中县的8所农村小学进行了调查,情况最好的机房能够满足最小班额平均1.7人一台计算机,这与东部发达地区1:1的生机比还有一定的差距。2012年调查数据显示[3],上海市农村中小学的师机比为0.97:1,而甘肃省榆中县的农村小学师机比为7:1。上海市农村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中,硬件配置、资源建设及人员培训所占经费比例为11:4:5,它们的目标是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向深化应用阶段发展,而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小学还在为缺乏基础设施犯愁。
教育的供给关系在这里找不到均衡,无论中东部还是西部地区学生,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学生,他们都是创新型人才的储备力量。如何获得同等的教育待遇、如何发展成相同的创新型人才等。这些都是教育投资必须考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3. 特殊关注的少数民族地区投入过度
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社会稳定等因素影响,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格外受到社会关注,对这些地区的教育投入除政府加大统一划拨比例外,社会捐助也是其主要来源。于是,大量的物力、财力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涌入其中。然而,这种投入并没有引发这些地区的基础教育变革,有些甚至成了学校负担。以捐助的计算机来说,笔者在走访舟曲的几所小学时发现,大量的计算机闲置在库房,究其原由,要么是教师的信息素养跟不上,教学中无法使用,要么是捐助数量过多,无处安放。遗憾的是,新闻还在继续报道某某公司再次为某某灾区的师生捐助了多少台计算机。这种特殊关注在点燃学生求知欲望、带给教师教学希望的同时,也造成了重大的教育浪费。同时反应了另一个问题:政府部门和学校要建立规范化的资金筹措和管理机制,明确政府、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管力度,使资金筹措方式和渠道规范化、常态化,形成长效机制。
(二)投入方向失衡
1. 大力建设设施及资源,放任教学应用效果
笔者赞同何克抗教授对教育信息化两个阶段的划分。第一阶段强调软硬件基础设施在数量上的快速发展;第二阶段强调要通过教育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实现教育质量的显著提升。[4]由此来看,教育信息化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提升教学质量。然而,基础教育信息化在二十多年的推进过程中往往驻足并满足于基础设施及资源建设,迟迟不愿进入第二阶段。毫无疑问,设施及资源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和本源,没有它们,教育信息化无从谈起,同时,它们也只是手段而非目的,长此以往,信息化教学将本末倒置。在全国基础教育条件及设施相对完善的同时,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和研究重点也应逐步迈入第二阶段,即由技术与资源建设转向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使信息技术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但是,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普遍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建设,却很少把信息技术与提高教学质量放在一起衡量,放任教学应用效果,将使用信息技术当成了教学目标。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忽视了投入应该带来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偏重教师基础素养提升,忽视深化能力培养
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对各学科教师都进行了信息技术基本素养的培训,但是,这种培训只集中在基础软件的使用,并没有深入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优化教学的方式、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多种手段与方法,更没有对教师如何进行教学方式变革、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自身专业能力发展等知识深化能力进行培训。也就是说,基础教育信息化培训对教师基础素养提升投入过度,对深化能力培训投入严重不足,使得培训流于形式,不能真正满足学科教师实现有效信息化教学的需求。教育信息化投入与其他教育基础设施投入最大的差异在于除了高额的建设费用外,维护、管理、人才培养费用要远远高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此,只做前期的投资远远不能收回教育成本,更无法看到教育效益。
3. 重教法轻学法,有碍于创新人才培养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反复强调教师在整个“授业、解惑”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素质、教法决定了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受到教学质量的影响。这种思想长期影响教学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结构形式,教学中一直沿袭重教法轻学法的习惯,信息化教学也难逃此劫。中小学信息化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却很少提及学生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教与学是两个互动的过程,且“教”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终极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那么,“教”的落脚点在“学”,这个“学”包含学生和学习两方面。因此,只有关注学生和学习过程,才能真正落实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础教育信息化虽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但是其运作方式还是未能逃脱“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实际投入中只考虑教师的单一培训,却忽视了教师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有失教育本源。
二、 整合失业
教育信息化的直接呈现方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呢?本文参考何克抗教授的观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5]。从其内涵看,这种整合是一种深层次整合,而非表面的、肤浅的混合或融合,它涵盖了整合的目标、内容、途径及方法。这个定义清晰地表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变革教学结构,而变革教学结构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终极目标,也是整合的落脚点。为了变革教学结构,首先要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使得信息化教学具备外在形态,然后考核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是否通过完备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实现了新型的教与学方式,只有在信息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达成这两个属性,才能真正变革教学结构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媒体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精髓。这个理论清晰地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育中的地位——信息技术是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的传承载体,与教师和学生一起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动角色,而不再是简单的被动教具。
但是,现实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与力度远远达不到理论要求,“整合失业”现象显著。借鉴马宁、余胜泉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层次划分的观点[6]及何克抗教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研究观点,[7]笔者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扮演的实际角色为依据划分整合层次,并以戏剧为类比对象对整合层次与整合内涵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一)装饰性整合
装饰性整合在农村及偏远地区比较普遍。由于大力建设基础教育信息化设施及资源,大部分学校的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善,在多媒体教室开展教学活动已比较常见。然而,从不使用信息技术的课堂也不在少数。教学内容依然由教师“独唱”完成,学生只是听众,教学方式依旧是粉笔、黑板、教材,信息技术被硬生生地拖入教学环境,默默地闲置在一边,充其量算是教室饰品。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好比戏剧舞台上的幕布,只起到将后台演员与前台观众隔离的作用,用来区分多媒体教室与否,而无关乎是否使用,是否有效。这种整合方式经不住任何考量,貌似营造了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实际是虚设信息化教学氛围,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整合。
Key words: enterprise;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informatization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236-03
0 引言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势必需要既掌握专业技能又富有信息素养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具有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学习能力、信息应用能力、信息协作能力、信息创新能力的员工已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
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服务,为企业输送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围绕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进行校园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既是国家对高校信息化建设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实现校企对接,为企业培养信息人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应用,高职院校信息化的建设已使高职院校从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渐转化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复合人才、实现科学育人提供了条件。目前,随着国家对高校信息化建设要求的提高,高职院校已普遍将信息化建设任务提到学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上来,大部分高职院校能够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实施统一规划、分步分级实施,信息化校园的建设使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均利用校园网络,依托信息技术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提高了效率,但从培养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学生的信息素养角度来看,校园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1 高职院校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校园网络等信息化硬件建设发展较快,但信息资源建设较欠缺
校园网络建设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硬件设施建设到位可以保证网络应用支持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在校园网上的平稳运行,为学生学习、研究、活动提供高质量网络服务。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信息化硬件建设,肯于投入资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网络服务较为完善,部分学校无线网的建设已经覆盖了校园,网络教学环境均大幅度改善,信息化应用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夯实。但相比硬件的建设,网络资源建设方面则存在明显不足。
首先, 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方面的培训还较为欠缺,缺乏对应于校园网络应用平台的有效应用设计和相关的应用培训,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不足,信息化资源建设内容单一,课程的信息化建设还未在大多数学科中普及应用,信息化技术并未充分与教育教学模式的改变有效结合,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作用不明显,对现有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利用率不高。
其次,信息资源共享效率较低,整合度不高,利用率还都处于较低状态,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中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和低效的传递性,信息化建设往往缺乏多部门合作的统一规划,各部门各层次建设多处于各自为战、重复建设的状态。
再则,教育资源的建设管理不到位,责任不清。对于已经建设完成投入使用的教学资源,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维护,更新不及时,有些课程已根据需要进行了课程改革,但配套的资源库建设却未进行即时更新,内容已陈旧,许多资源存在不同程度的过期和闲置荒废现象。各部门往往重视利用平台进行信息和信息宣传等较易完成的收效快的工作,但对如何充分利用资源平台,开发适合教学管理、教学研究、自主学习等形式的综合利用方面投入精力不足,教师对资源平台的使用大多局限于课件的下载、教学资料的上传,缺乏有效的师生交流交互、教学活动反馈等活动,平台的利用率和使用情况缺乏监管,并没有切实起到促进师生教学学习的预期效果。
1.2 信息化建设存在一定的功利性,造成资源建设的浪费
许多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而是为了完成高校信息化建设指标要求,为了评估的需要而建设,建设中存在很大程度上的盲目性、攀比性,建设目的并未从长远角度充分考虑如何利用信息化设施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不能与学校的长远发展、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紧密结合,往往为了建设而建设,许多资源都是低水平设计和重复建设,或是书本教材的搬家和简单的素材堆积,造成资源的堆积重复。如许多院校为了充实教学资源建设,将资源库的建设作为任务强行布置给教师,缺乏合理的激励措施,一些微课、幕课的建设按照课程硬性分配建设指标,教师在被动中完成工作,积极性不高,往往是应付了事,一些不适合进行微课、幕课学习的内容也被滥竽充数地填充进来,实际教学中很少利用,也无法做到资源的整合和互助,形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网络环境在学校教育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资源的建设中,大多是购买或对外部资源的引用,依据学生特点自我开发的优质教学资源较少,没有形成规范、高质量、有特色的教学资源开发理念。
1.3 信息化建设与专业发展建设结合不足,存在脱节现象
目前,许多院校还未从一定高度上做好信息化建设与专业发展建设相结合,进行特色发展的合理规划,信息化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一直存在,这两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项目往往各自规划,分头建设,优质的硬件资源不能及时高效地用于专业建设中,重复建设情况也时有发生。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大力发展改革专业建设,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信息素养提升方面有待提升。
1.4 信息化建设中缺乏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整体实施方案
21世纪是一个强调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网络信息时代,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已不仅仅是信息技能层面的问题,而是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协作能力、信息创新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是在一定的环境影响和主动教育共同参与下逐渐形成的,不是通过一、二门课程就能简单实现的,学校应创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氛围和建立合理的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目前,高职院校对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建设往往有明确的整体实施方案和目标,但高职院校的最终目标还是为社会输送人才,如何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形成促进学生适应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的培养方案,还有待于完善。
2 积极推进高职院校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远、漫长的过程,信息化校园建设还需从网络硬件为主的建设时期向硬件、软件资源齐抓共管的阶段迈进。
2.1 校园信息化硬件建设与软件资源建设有效结合,努力建设数字化校园
高校信息化建设正推动着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全面变革,从而提高工作、学习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管理水平,高职院校应对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成立工作小组,做好责任分工,将国家对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建设标准与学校的实际相结合,与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重视信息化网络硬件设施建设,建立统一身份认证、网络体系化、教育资源管理平台互融共通等多个信息技术构建的数字化校园系统;建立高覆盖率的无线校园网络,无线网络的建设可以节约建设成本,突破有线网络节点限制,加强网络应用的方便性、灵活性,无线网络的建设是高校进入现代信息化校园的重要标志;进一步加强网络应用支持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结合教育教学开发网络教学系统,开发信息交换的公共平台,加强信息系统为主的建设,实现信息自动化;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做好资源建设的合理规划,将其与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制定激励政策,促进教工进行资源建设的积极性,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重视信息技术团队的建设,做好硬件设施及软件资源的维护更新,做好多元化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办公和管理信息化平台搭建维护等信息技术服务支持。
2.2 做好信息化资源建设整体规划,加强学生网络学习能力
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考虑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将信息化硬件、软件建设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密切结合,采取不同的网络平台支持,促进学生网络协同学习、探究学习从而提升学生信息综合素质。
建设网络协同学习平台,促进学生网络协同学习,让学生通过网络,于身处不同地区的网络学习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在互助学习中完成作业任务、课题研讨、热点讨论等,突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学习内容,发现学习中的新问题,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建设交互性网络平台,促进学生网络探究学习,构建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探究性学习环境,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自身的学习、生活、社会发展的探究中获取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调查、说明、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建设教学资源库,促进学生利用资源主动学习,教师进行课内外课程或活动设计,设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起探究欲望的问题情境,学生根据问题解决需要和教师提供的引导资料查询相关资源库资料,收集信息,在信息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对信息加以分析与判断推理,找出问题的答案,然后提交讨论,在教师的监督、引导和评价反馈中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对解决和探究未知领域的方法积累了经验。
2.3 完善校园网络一卡通系统的建设,促进学生信息能力的提升
现在国内许多一流大学“校园一卡通”建设已经卓有成效,通过身份认证,实现了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一卡通的建设可以避免重复投入,提高建设进度,为系统间的资源共享打下基础。学生凭借“校园一卡通”,可以完成网络教学学习、持卡消费、借阅图书、参与管理等所有事物,感受了信息技术的无处不在,在一卡通的使用中,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对信息化设施的熟悉和使用,为参与信息化的建设服务打下基础。
2.4 加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使其成为学生获取资源的重要手段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图书馆的使用除了包含纸质图书和文献资料的使用,也逐渐过渡到更多的其它的信息资源,如电子图书资料、图像、声频、影像、数据等数字信息的使用查询,学校图书馆需要不断运用现代化信息来处理技术和多媒体信息技术,对资料进行加工处理,构建全方位的信息系统,进行图书馆间的区域、资源共享,共同开发利用,使得图书馆具有多功能、大型信息化的数字图书馆功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给学生信息传递网络化的便利条件,提供多种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服务,学生能够高效率的利用和整合这些快速发展的信息资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对员工的岗位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获取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最新的资讯和最前沿的信息将越来越重要,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使用将使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快速提升,使学生就业竞争的有力手段。
2.5 积极探索专业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的相互融合促进
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能够积极将现代化教学手段融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为人才培养服务。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现代科技用于校企共建、专业培养的方法和措施。
目前,许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课堂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作品与产品“四合一”。但资源的缺乏和企业参与的困难阻碍了这一模式的实施,可以考虑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
①校企共建基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按照企业岗位调研,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联合开发基于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建设网站,编制教学资源,组建现代学徒制课程,形成企业和学校资源的共建共享,学生通过这种资源共用的信息化平台网站资源进行学习,及时了解课程内容,了解企业文化,熟悉岗位职责,自主参与企业培训,从而节省了师徒制的面对面培训时间。
②信息化技术如网络视频会议的引入,可实现跨越校企教学的空间距离,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场景可通过视频会议现场直接展示给学生,一些富有经验的师傅操作技能的展示也可通过该种方式实现共享,还可实现教师或企业师傅对学生现场操作的远程实时控制,实现资源无时间、空间限制的共享,实现远程学徒制,把学徒制的现场引到学校课堂,有限的优质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也可部分缓解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当前,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也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在此过程中,信息化视阈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中职德育想要突破瓶颈,提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就必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推动自身的改革和创新,将信息化手段恰当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促使技术与教育深度接轨融合,从而获取新的发展空间。[1]
一、信息化视阈下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特征
(一)师生之间互动性更强,地位也更趋于平等
传统的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以老师为主体的,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教学设计的初衷往往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师生及生生间的互动较少,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有效突显。介于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内容本身就显得比较枯燥乏味,学生渐渐失去了对于德育课的兴趣,课堂效率逐步降低。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主动建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则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需借助多种信息化手段,丰富课堂资源,营造形象化、可视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机会和条件。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得师生间的地位趋于平等,互动更为频繁,从而建立起师生学习共同体。在这样的协作学习课堂上,学生成为了?n堂真正的主人,通过师生间的“共省”,学生就可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知识建构。[2]
(二)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并具有一定的共享性
由于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建立在计算机、互联网以及通讯技术的基础上的,且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海量资源的资源库,学生以及老师可以针对自身的兴趣点、疑难点、需求方向等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获取需要的知识和内容。这些教学资源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也比较丰富。比如一些教学软件、各种形式的数据库、论文成果及微课慕课视频等,对于这些教学资源,每个人都可以对其进行添加,不断丰富其形式和内容,而且也可以将这些有效的资源通过互联网进行分享,提升其共享性。
(三)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要使得学习更具效率,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化教学就具备这一功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与学习内容,对学习地点以及学习进程进行自主选择,对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搜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在此基础上,老师只需对学生进行学习上的引导,对其参与学习的过程进行客观的评价,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并督促其及时改正。同时老师也可以向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供学生使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3]
二、中职学校德育课信息化教学的价值意蕴探析
将信息化教学应用于中职学校德育课,摒弃了传统教育的弊端,顺应了时展的潮流,更是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必然趋势,这使得中职德育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其价值也是多样化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一)顺应教育体制的改革趋势,更加符合现阶段学生的特点
因为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理念也渐渐朝着“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方向发展,而国家针对中职教育也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即以信息化教育为主要目标对职业教育进行建设,所以说将信息化教学应用于中职学校德育课顺应了教育体制的改革趋势。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涉及的概念性知识比较多,而且部分知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懂;其次,大部分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逻辑思维也较差,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导致学生的德育课成绩普遍比较低,但是中职生也有自身的优势,比如思想活泼、有一定的可塑性,对于事物有一定的模仿能力,作为信息原住民的他们对于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也比较容易接受,将信息化教学应用于中职学校德育课更加符合现阶段学生的特点。[4]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水平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有兴趣就能创造良好的学习动机。中职德育课堂由于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概念性的知识居多,使得学生在理解和认知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抽象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逐渐失去了对德育课学习的兴趣。而通过将信息化设备运用于德育课堂所形成的是一种动静结合资源体,它们所呈现的不仅有文字,还包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其他媒体信息,具有表现直观、色彩丰富等特点,进而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感性参与性,引发其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水平。
(三)教学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当前,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式正在逐步实现由“制造适合教育的学生”向“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转变。究其核心价值就在于我们做所的教育要适合每一个学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句话深刻的点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所以,对于德育课老师来说,就要基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以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样化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对学习资源、教学方式等进行调整,使得德育课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接近学生的心理特征与个性特点,使不同天赋的学生以适合自身特点与学习需要的方式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促进个性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关系到国家基础教育的成败,关系适应信息社会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成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教育信息化离不开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教师的信息化是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信息素养的需求。教师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学过程的主体这种观念中转变,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品德。要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育教学中,实现学生是客体和主体的统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多阶段的连续过程,从技术层面讲,教师的信息化过程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过程;从教育层面上看,教师的信息化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的过程。教师的信息素养就是指教师基于信息化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根据社会信息环境的发展,对合适信息进行检索、分析、加工处理、获取以及利用以解决教育和工作、生活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信息化教学中资源的使用和开发能力,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融合的能力,培养学习者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的观念、意识和能力,更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掌握最佳的学习方法。
二、依托信息能力建设项目,提高课堂整合能力
近年来,教师参加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微软“携手助学”培训项目、2014年吉林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从各个层面对教师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保障。教师通过学习,不仅提高了个人的信息素养,而且学会了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学生在网络或移动学习环境中有效沟通与合作的指导策略与方法,提高了技术解决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常见问题的能力,全面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网络教学平台等资源,这些都为以后的学科整合打下坚实理论与技术基础。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中,信息技术只是信息化教学的一个表面特征,在更深层面上,它涉及现念的指导和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通过帮助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或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从而使信息化教学表现出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中是否使用信息技术、使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如何使用信息技术都应以服务于课程、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前提,必须符合学生的发展这个终极目标。
三、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具有模拟性,更能生动真实地展示原来无法直接展示的东西,会使课堂图文并茂,使学生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时,他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一个优秀的课件设计,不仅是一种艺术美,而且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情绪高涨地学习,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如: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伸出爱的手》一课,通过视频展示“千手观音”剧组成员黄阳光、张海迪的生活和奋斗历程,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知识,也使学生学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如何尊重、理解、帮助残疾人,学生关注社会,心中有他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符合学科整合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化;教师专业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普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教师要把信息技术熟练地运用于教学之中,要把信息技术更加有效地与教学研究结合起来。进而要求教师教育观念和手段的变革,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一、信息化环境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在信息化环境下,由于教育设施、教育资源、教育空间的变化,通过信息资源支持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从而对信息化时代的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一)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就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和多种媒体资源开展学习活动。
(二)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知识内容的设计者
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要由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知识内容的设计者。这既要求教师具有一般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也要求教师学会将传统的能力素养与信息素养、现代教育理念方法融合。所以,教师要分析学生对学习的需求,从多种媒体的优化组合、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使用等方面进行教学一体化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做好教学设计,做好教学课件,准备好教学资源。
(三)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学习者
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应该是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提高的学习者。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打破了人们交往的时空界限,人网、天网、地网与其它教育资源的整合,为教师的学习创造了无限的空间。学校可以聘请专家进行网上培训、指导、诊断、评价。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校本教研相整合,提高信息素养和教学水平,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交流,提高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获得专业发展的动力。
二、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途径
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工作。教师要有一定的信息技能,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掌握常用软件工具的基本操作;掌握信息技术检索的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检索并获取信息。首先,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让教师从观念上更新,理解整合的内涵: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求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应该同时具备专业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最后,提供展示平台让教师通过"设计--实践--反思--再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师运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活动的能力。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培训,采用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并通过公开课、课件制作竞赛活动等展现教师的学习效果与信息技术能力。使教师学以致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并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
三、信息化环境下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策略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生机,更带来了冲击和挑战,社会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化的社会中,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
(一)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
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并能够在教学中恰当、熟练地应用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备与自己专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结构,这个知识结构包括:一般的教育专业知识、与教材有关的专业性知识、教学推理能力和信息资源设计应用能力。例如,教师要确定某个教学主题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以及明确每种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信息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网络通讯技术,能够设计开发教学资源,并将它们融于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必要的、最佳的学习环境。此外,教师还必须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信息资源、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完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意义的建构。因此,教师要有正确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态度,能认识到信息时代有效获取及利用信息的重要性;确立有效利用信息进行终身学习的新观念;具有利用信息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愿望。因此我们组织教师开展现代化教育理论的学习,使大家明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趋势、现代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从全新的视角出发,挣脱传统教学的羁绊,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观念。
(二)加强实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理论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应融人鲜活的教学实例,使理论课教学从"抽象"走向"生动",并把教学设计、试讲、试教、说课、评课等教学活动整合起来,让学生亲历和体验教学实践,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理念。还可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加强培训,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提升对教学理论的理解和认识,比如对教师进行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就是一个很有好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通过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强对现代教学理论的理解和认识的能力。
(三)加强反思,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教育实践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能力与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教师专业能力中的核心内容;研究能力和水平体现着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密切结合,是教育教学创新对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证。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是教师将所学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转化为实际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也是获得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学会将自己置于研究之中,把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如撰写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开展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会等。我们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它是通过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总结其收获和成功,存在的问题和失败原因等,以改进教学实践为目的研究。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所以,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特别是教学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更好地加速其专业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是一个适应性社会过程,它的发展取决于它是否能很好地适应教育环境及如何为教育服务。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回顾过去,反思有哪些成绩值得发扬,有哪些教训需要吸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培训学习、不断实践、展望未来,为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继续迈进。我们将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学校全方位工作实现教育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