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范文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第1篇: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海洋生态学;教学效果;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196-02

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人炸、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而生态学的理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力武器。目前全球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减少与有害污染物质严重等各种生态环境的威胁,因此在很多沿海高校的本科专业如生物、环境、生态、资源等均开设了海洋生态学课程,作为其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选修课以及通识课,希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认识和了解,甚至将来从事海洋方面的工作。

一、开设与授课内容相应的小实验

海洋生态学通常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的机会很少,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摆在教学一线教师面前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校的海洋生态学课程或生态学相关课程基本上均只开设理论课,没有相应的实验课,学生对生态学的理论及现象的理解存在很大的难度。为了改善这种现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人在讲授理论课时,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设一定的小实验。建议生态学相关的理论课程,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可开设一定的小实验,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若学分允许以及具备相应的实验条件的情况下,配备相应的实验课,则能大大提升学生对海洋生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理论课讲授中穿插视频教学

《海洋生态学》理论是比较空洞枯燥的,且一般的课程安排没有野外考察课,学生对于很多理论知识都只能依赖想象,难免觉得枯燥,可以结合相关视频让学生感受生动的生态系统。

现在网络非常发达,各种影像资料非常丰富,可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在进行海洋生态学理论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播放3-5min左右的纪录片,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在讲授温度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时,给同学们播放科教片《厄尔尼诺》,该视频介绍了厄尔尼诺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该视频的播放,同学们基本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目前全球气温变暖将海洋生物、海洋生产力造成的影响。在介绍海洋生物对海洋环境的适应性时,本人从《The Blue Planet》截取磷虾、叶海龙、比目鱼、章鱼、狮子鱼、cK鱼等视频片段,让同学们充分的熟悉不同海洋生态类群是如何适应环境的。目前与海洋生态学相关的视频有:《生命脉动》、《深蓝》、discovery相关系列、《南太平洋》、《Ocean》、《大堡礁》、《磷虾生命之谜》等等。

播放纪录片时应掌握几点:(1)有的放矢。在播放视频时应注意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当的纪录片,教师将花一定的时间收集记录片素材,并根据内容整理,剪切。(2)视频播放时间不宜过长。建议播放时间控制在5~10min比较合适。时间过长,学生将产生疲劳情绪,难以达到播放视频的效果。

三、在线授课视频学习

网络的发达大大拓宽了教师和同学获取知识的途径。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对海洋相关知识通过高等教育进行传播,这种途径当然是最有效的,但覆盖面比较窄,而且高校由于课时和学分的限制,海洋生态学往往强调理论,实际应较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国家教育部将一些优秀教学科研团队的成果拍摄成教学授课视频,如有针对高校教师培训的网络在线培训、集中培训等,免费或适当收费的挂在网络上,供有需求的人员使用。此外还有一些公开视频,如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网中有许多与海洋相关的视频。在介绍海洋面对的威胁时,可推荐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由厦门大学陈敏教授讲授的《全球变化――来自海洋的讯息》,其主要授课内容针对海洋面临的主要问题:海洋酸化、低氧区、海水富营养化、全球气候变暖对海洋的影响等方面,且每一章节一般以相关影视片或海洋出现的灾难性事件或假说展开讲授,授课非常具有趣味性;介绍海洋物理泵时,以电影《后天》为背景,介绍海洋热盐环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介绍海洋酸化时,以纪录片《Coral Sea Dreaming:Awaken》(2010)为引子,讲述海洋酸化的概念、化学机制、生物学响应;介绍海洋低氧现象时,以2006年美国俄勒冈沿岸海洋生物大面积死亡现象为起点,讲述海洋低氧现象的定义、类型、形成机制以及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海洋低氧的影响等;介绍海洋铁施肥时以美国著名海洋化学家约翰・马丁提出的铁假说为起点,讲述近十年来国际上在全球海洋施加铁肥的实验结果,评述海洋铁施肥埋藏大气CO2的可能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此外,在本网站上,与海洋生态学课程相关的授课视频还有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立广教授讲授的《极地考察与全新世生态地质学》,介绍了全球气候与对极地的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终极追求;中国海洋大学赵进平教授讲授的《海洋科学专业导论》,介绍了海洋生命、海洋生态系统、海洋污染与环境保护海洋调查等等内容。

四、海洋重大事件每周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在讲授《普通动物学》时,有每周一鸟环节,即每周介绍一种鸟类,这大大增加了学生对鸟类的认识和喜爱,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动物学这门理论性非常强的趣味性。目前人类对海洋的认识逐步深入,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是如何揭开海洋的神秘面纱的,海面面临着哪些问题,海洋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灾难事件等等,如可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有:

在讲授人类对海洋的全面认识时,可介绍英国“挑战者号”在1872-1876年的调查路线以及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介绍;在讲授海洋面临的威胁时,可介绍海洋生物入侵如引进大米草对我国沿海滩涂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讲授海洋生态类群时,可介绍海产品中毒事件,如2002年福建省3人因食用织纹螺死亡和2004年深圳市发现4宗含“雪卡毒素”深海鱼类引发的中毒事件;在讲授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时,可介绍海洋生物灭绝事件,此外很引起学生兴趣的是一些海洋灾害事件如2004年的印尼海啸、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2014年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露事件、水母伤人事件等等,让同学们了解这些生态灾害的成因及其影响,同时也感受到生态学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当然,这些增加学生兴趣的话题一般在每课前花5min左右给学生讲授,激发学生的兴趣即可。

五、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在海洋生态学的授课过程中,由于学时较少,授课内容多,往往造成了课堂上基本上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听课,产生困倦、走神、看手机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教师可采取一定的措施,建议如下:

1.加强课堂管理。如固定学生座位,对迟到、早退、缺课的同学进行严厉的处罚,加强对手机的管理。

2.带问题授课听课。每堂课开始,可适当地对上堂课授课内容提问,督促学生复习;此外,在授课过程中提问,以督促学生提起精神听课,活跃课堂气氛;对主动提问的同学或问答问题较好的同学进行适当的奖励。

3.设置讨论课。教师可针对授课内容,选择当今海洋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如海洋面临的污染问题、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等,提供一定的讨论主题,或学生自选主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专题汇报。在这个过程中,避免了教师“满堂灌”,让学生学会主动查阅文献资料,熟悉文献资料的查阅网站、方法等等,制作ppt、在讲台上讲述,教师对汇报内容进行适当的点评,这些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海洋生态学是一门基础课,且同学们大部分来自于内地,不熟悉海洋,建议海洋生态学的讲授应以海洋生态系统为主线,重点介绍海洋生态环境特点、生态类群对海洋环境的适应性、种群与群落生态学、海洋初级生产力、海洋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物流过程以及分解作用、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和海洋面临的威胁、应对措施等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海洋有一定的了解。海洋生态学课程的内容应适当体现海洋生物、生态系统与资源、环境和气候间的联系,并能以更广的视野认识到海洋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以及其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刘兵,周晓梅,郝锡联,等.记录片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家畜生态学报,2014,35(4):93-95.

[2]张建设,朱爱意,吴常文.《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1):93-96.

[3]张桂萍,茹文明,金山,等.构建适应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生态学教学模式[J].长治学院学报,2010,27(2):57-59.

[4]罗芳丽.“植物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3013,31(6):66-68.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Marine Ecology"

CHEN Tao-ying,CAI Sheng-li,LIU Hong,LI Yun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

第2篇: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范文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广东 湛江 524088)

摘要: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日益成为学术界乃至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通过从国外典型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出发,对国外典型国家在海洋生态补偿机制侧重点、国际合作方式、污染性排放物治理手段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国际比较。

关键词 :海洋;生态文明;经验;国际比较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校重大项目《广东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园园(1990-),女,江苏镇江人,研究生,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研究。liuyuanyuan413@163.com

居占杰(1962-),男,河南信阳人,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5.06.019

近年来,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文明矛盾的日益加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有不少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刘家沂通过研究近几十年内海洋生态的变化,认为在开发海洋产业的同时,也要注重海洋生态行为准则与文明理念的建立[1];马彩华等认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迟滞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公众参与机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2];伍善庆、伍锦姑提出开发海洋经济时要做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与填海建设协调发展[3];Elliott等从海洋生态补偿方面对海洋生态文明做了研究,并将海洋生态补偿分为生境补偿、经济补偿及资源补偿三种类型[4];袁路等认为海洋生态文明是自然生态系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提出涉海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海洋生态文明教育、提升海洋生态科研水平[5]。从研究的总体成果来看,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研究,陆地方面明显多于海洋方面。同时,为了降低海洋生态系统处于遭受破坏与威胁的几率,保证其自身结构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国际上逐渐转变了海洋利用的观念,从追求海洋经济的高速增长转变为讲求海洋经济的平衡发展,并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方面采取了大量的措施。但各国做法不尽相同,实际效果也千差万别,因此,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断学习借鉴,共同保护好海洋生态系统。

1国外典型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

1.1美国

美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立法是于1969年颁布的《国家环境政策法》,在环境保护方面,该法是美国由“治”转变为“防”的态度转变标志。海洋生态安全主要由国家海洋大气局负责,作为海岸带管理的专门机构——联邦海岸带办公室,于1973年在该行政机构设立。除了日常的海上执法外,还必须对海洋环境进行预测、监察及分析[6]。为了防止海洋生态系统的恶化,海洋保护区从1975年开始得到大批量的建设,到20世纪保护区数目已达20个,其中包括面积达到14万 km2,在当时是世界最大的位于夏威夷西北部的的海洋保护区[7],多部门分工负责是保护区采取的主要日常管理模式。为了防治陆源及海上作业污染,除了颁布法律及国际公约禁止污染性废弃物排放入海、举办国际溢油会议,反映防治油污染科技的应用与发展,在实际操作方面,美国还突破了体制内管理的局限即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管理[8]。《联邦环境政策条例》规定,评价单位拟定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后,应寄送有关的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并在地区报纸上公布以征求意见[9]。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联邦政府设计了专门的救助网站、热线电话,将事故的现状、处理阶段,如何提起赔偿诉讼,如何与各政府机构进行沟通等最新的相关新闻公布于众,让公众及时、便捷地获取信息。除了动员全美的志愿者积极参与,联邦政府还主动接受各种组织和个人提供的技术、服务和物资等援助,并发动人们向各级机构报告污染的情况[10]。

1.2日本

日本的海洋污染防治法规是以1993年颁布的《环境基本法》为母法而进一步修定完善的,《环境基本法》对环境问题、国民的责任和义务、行政指导作了要求。之后颁布的《海洋构筑物安全水域设定法》与《海洋基本法》,是日本迈向海洋国家的战略构想在法律层面上的体现。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海洋国家,日本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以《海岸法》为执行依据,向有海洋开发许可证的个人或企业征收土石开采费或海域占用费,征收的费用用于维护海洋生态的可持续发展[11];参与、举办各种形式的国际间或民间海洋环境保护活动;进一步构建全国范围的环保型经济社会体系,并以1994年制定的《环境基本计划》作为法律后盾,以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鼓励国家、地方自治体、企业和个人共同参加环境保护、公平负担环保费用;在控制陆源污染物方面,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以法律的形式作了明确的职责分工,并鼓励社会团体进行监督[12]。同时,为了提高企业的环保与责任意识、增强其投入治污的积极性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保证政府制定的政策能得到贯彻落实,中央政府针对企业发展实际,在企业减排方面融入了激励及规制机制[13]。除了严格控制污水排放和污水浓度,减少污染负荷总量外,日本还投入大量财力,从事于污水处理设施的研制,完善公共下水道[14]。

1.3韩国

韩国定期对海洋污染状况开展调研,及时进行打捞清理,在原有海洋废弃物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推进了海洋废弃物综合处理系统开发。通过开展放映环保宣传片、实行“全国海洋大清扫2001”等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了民众的海洋保护意识。除此之外,为了倡导市民切身参与到宣传和管理中来,政府还成立了专门的以民众与政府合作为基础的环保部门。《缔结渔业协定后渔民及水产业发展特别法》在2001年进一步修正之后,在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增加了养殖业排污费用,所征收的排污费,用于保护水产资源及改善海洋环境[15]。为了推进滩涂的可持续开发,韩国政府以湿地保护区为中心,在观光旅游方面编制了滩涂、生态观光指南,并加强了湿地保护设施的建设。在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方面:1997年与中国政府签约环保合作项目——韩中黄海调查项目[16];1994年作为正式成员参加西北太平洋保护行动规划;2002年与UNEP签署了协定书,积极推进UNEP/NOWPAP在韩国成立事务局。除此之外,韩国还参加了由联合国开发署(UNDP)和国际海事组织(IMO)管理和监督、全球环境基金会(GEF)支持的东亚海洋环境合作机构。

1.4其他国家

《海洋法》的制定,使加拿大成为国际范围内第一个拥有综合性海洋管理立法的国家,该法是依照《联合国海洋公约》制定,并于1996年公布实施。除此之外,为了调整近海天然气和石油开采及运输,防止由于这些生产性活动导致的海洋污染,加拿大颁布并实施了《加拿大石油和天然气管理法》。法国对于水域污染的管理更为严苛,第83-583号法律于1983年7月通过,该法案以国内立法的形式着重规定了对污染问题的处理办法,违规者情节严重的甚至获刑事处罚。英国尤其重视以法律的形式保障海洋环境、“防、治”海洋污染,早在1974年,就制定了《污染控制法》,该法涉及海洋生态安全的治理问题,此外还有《公共一般法和措施》、《海洋倾废法》、《大陆架法》、《商船油污防治法》、以及《油污染防治法》等[17]。2010年,在处理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方面,英国石油公司(BP)的处理方法堪称典范,也为日后国际上在解决海洋溢油损害评估与补偿等问题做出了指引。在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德国一方面追求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另一方面也高度重视环境的保护工作,即在宏观上平衡、调控两者关系,尽量避免极端的环境保护行为和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率[18]。欧盟除了例行港口的检查外,还设立了海面航行船只黑名单,低于排污标准的船舶禁止驶入欧洲港口[19]。欧洲开始生产不污染环境的超级油船,船上装有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和垃圾处理设备。新西兰政府于2000年保护生物多样性战略(NZBS)。2002年保护部(DOC)了“为保护海洋建立社区支持,保护海洋中的特殊场所”战略[20]。联合国为保护海洋环境,组织并实施了14 个全球区域行动计划,且为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国际法基础。

2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比较

2.1海洋生态补偿机制侧重点不同

海洋生态补偿即国际上所说的“生态或环境服务付费”,即以可持续利用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综合运用行政及市场手段,完善激励或惩罚机制,以减少外部不经济[21]。通过德国、英国和日本三国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在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德国最大的特点是资金到位、核算公平,重视采用多种经济手段,如采用“绿色”税收政策,增收环境保护税;英国侧重补偿资金的运作及对受害者的支持;日本则由政府出资垫付,再根据法律由各单位分摊。以海岸工程为例,德国不莱梅港工程损失了89 hm2自然滩涂和16 hm2湿地,损害了滨海生态系统,鉴于此,港口管理部门出资进行保护,在建设前开展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对可能性的问题进行防治、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了一系列配套修复工程并进行修复跟踪监测[22]。通过污染物总量控制、生态补偿等一系列法律措施,经过多年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其海域水质、海洋生态环境较上世纪有较大的改善,成为世界典范。2010年位于墨西哥湾的英国石油公司(BP)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导致的原油外溢事件使墨西哥湾生态环境遭遇了“灭顶之灾”。事故发生后,BP及时建立专门的事故赔偿基金,花费200亿美元用于赔付事故的受害者,为了保证基金流向的透明,将该项基金的运作权委托给专门筹建的海湾海岸索赔机构,对受害人的索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的处理方法堪称典范,也为日后国际上在解决海洋突发事件的损害与补偿等问题做了引导。为全球的海洋溢油赔偿、海洋生态损害评估与补偿等问题做出了指引。日本主管大臣在新建、改造及修复相关海洋保护设施时,用国家相关资金进行垫资,先行施工,施工竣工后,由应该分担负担金的都府县或者其他海岸管理者所属的地方公共团体,按照国家规定的负担金缴纳款项直接向国库缴纳。

2.2国际合作方式存在多样化差异

由于海洋流通介质环流性的特点,海洋生态问题一旦发生很可能会蔓延到全球。因此,国际合作有利于推动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国际合作除了有利于技术、信息、人员的交流,且全球生态环境的共同改善所产生的效益将大大超过各国单独行动所带来的生态效益。虽然大多数国家逐渐融入国际合作机制中,但采取的国际合作方式存在一定的多样化差异。以日本和韩国为例。作为四面环海的岛国,日本的海洋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占据较大比重,因此,海洋环境的保护活动是日本国际合作的重要项目之一。除了作为正式成员国参加联合国环境署为保护海洋环境组织的14 个全球区域海行动计划之一的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积极推动IMo即国际海事组织在国际范围内推行的海洋环境保护协定的达成之外,日本还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海上保安厅于1990年与美利坚合众国海岸警备队缔结备忘录,内容包括互相交流相关防止海洋污染的信息,开发、探究人才交流的方式、途径等,定期互邀进修生了解学习海上防灾、海难救助的知识,并组织各种技术转让、召开专家会议;为了促进中东和平,日本于1993年举办了中东环境讨论会,并在1994年派遣专家前往印度尼西亚传授防除溢油技术[23]。1997年韩国与中国政府签约环保合作项目——韩中黄海调查项目,开展该项目主旨是获取大量黄海公海海域环境质量状况的科学监测资料。1994年韩国作为正式成员参加NOWPAP,即西北太平洋保护行动规划。2002年与UNEP签署了协定书,积极推进UNEP/NOWPAP在韩国成立事务局。在韩国设置的事务局,反映了韩国在UNEP/NOWPAP中的积极立场。除此之外,韩国还参加了由国际海事组织(IMO)和联合国开发署(UNDP)管理和监督、全球环境基金会(GEF)支持的东亚海洋环境合作机构。通过以上比较可以发现,韩国参加了大量的国际合作项目,但是,日本除了参加国际行动计划、支持国际海事组织外,还积极主动派出和邀请人才进行经验交流,派遣专家去国外推广、传授经验、技术,且举办了各种长期、短期的经验交流学习会,国际合作方式多样。

2.3污染性排放物治理手段的区别

以日本、美国和韩国为例。在污染物的治理过程中,日本地方政府是主力军,政府则更多地扮演了指导和协调者的角色,通过提供大量的数据资料及相关行政手段,辅助地方政府制定科学可行的陆源污染治理政策,并对中央和政府的污染物治理职责作了明确的分工,且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同时鼓励公众、社会团体及非政府组织进行监督。此外,日本越来越意识到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提高国民环保意识的重要性。2003年制订的《环境教育法》,使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个正式拥有环境教育法的国家。随着综合海洋政策本部于2007年建立,污染物治理政策的实施推进力度更加集中而全面。同时,为了提高企业的环保与责任意识、增强其投入治污的积极性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保证政府制定的政策能得到贯彻落实,中央政府针对企业发展实际,在企业减排方面融入了激励及规制机制。从1979年开始,日本政府制定了区域范围性质的COD总污染物量的控制标准。除了严格控制污水排放和污水浓度,减少污染负荷总量外,日本还投入大量财力,从事于污水处理设施的研制,完善公共下水道。据报导日本东京对沿岸、内湾、海域内运河进行常年水质测定,规定每月进行1~4次常规调查,并设立39个自动监测站,每小时监测一次。此外,“第一青海丸”、“第二青海丸”和“清流”号,每年对海域污染、赤潮及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两次调查。美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在法律层面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入海标准,如《海洋倾倒废弃物禁止法案》、《环境保护署关于海洋倾废的规则》、《海洋倾倒法》、《船舶污水禁排条例》等,除了禁止将污染物排放入海外,还规定了五种海洋倾废许可证,即临时、普通、研究、紧急许可证以及特殊许可证,同时规定了具体执行标准,涉及国际层面的废弃物倾倒违规事件由国务院专门机构负责协调处理。为了将禁止污染性废弃物排放入海进一步提升到国际高度,美国于1969年及1972年,先后颁布《公海公约》及《防治倾倒废物和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国际公约》。韩国定期对海洋污染状况开展调研,及时进行打捞清理,在原有海洋废弃物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推进了海洋废弃物综合处理系统开发。1999年开发了海上漂浮垃圾打捞系统,在国东港、统营等海面打捞漂浮污染物1 138吨;2000年完成了146处港湾的水中废弃物调查,并在釜山多大蒲港等24个海域打捞数值为12 687吨的废弃物;随后,巨文岛港等处于2001年的打捞数值上升到7 000吨。除此之外,韩国还根据调查情况实时制定了各港湾废弃物数据库及分布图,定期开展打捞工作;2001年开发了处理废泡沫塑料的机器并展开防治陆上废弃物入海设施的研制,设计了专用焚烧炉来集中处理海洋废弃物。通过开展放映环保宣传片、实行“全国海洋大清扫2001”等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了民众的海洋保护意识。除此之外,为了倡导市民切身参与到宣传和管理中来,政府还成立了专门的以民众与政府合作为基础的环保部门。通过以上比较可以发现,在污染性排放物治理方面,日本由政府主导对公众进行宣传教育,在强化了相关环保政策执行效果的同时也从公众角度即内因方面提升了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增强了对污染治理政策的认同感。同时,无论是政策制定还是具体实施,并没有教条地按照行政层级划分,中央政府没有干扰地方政府的因地制宜,在推行、实施污染物治理政策过程中,并没有单一地运用行政手段,而是通过教育、法律、经济、行政等综合手段实施污染治理政策。美国在控制污染物排放方面,更多地侧重于通过以法律的形式将各种要求、标准、责任人、实施人等确立下来。最具有特色的是所制定五种污染物排放标准,并由专门部门负责处理污染事件,提高了工作效率。韩国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打捞及制定政策工作,态度严谨、工作持续化,且不断研制新的打捞设备以进行长期的打捞工作,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视为长期性工作。和日本一样,韩国也开展了海洋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成立合作管理机制,倡导市民参与管理。

3结束语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文明建设的基础,在追求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着眼于海洋的可持续发展,以海洋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与海洋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与利用。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已经意识到海洋生态系统日益退化,认识到海洋保护的重要性,并做了大量的防治工作。但各国在政策制定、具体措施、实际效果等方面又各有不同,因此,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断学习借鉴,共同保护好海洋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

刘家沂.海洋生态损害的国家索赔法律机制与国际溢油案例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283

[2] 马彩华,等.略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与公众参与[J].中国软科学,2010(S1):172-177

[3] 伍善庆,伍锦姑.浅议填海有道与建设海洋生态文明[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11):63-65

[4] ELLIOTT M,CUTTS N D.Marine habitats:Loss and gain,mitigation and compensation[J].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2004,49:671-674

[5] 袁路,林年冬,叶春海.涉海高校加强海洋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9(11):29-31

[6] 张素君.海洋生态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31-33

[7] 林新珍.美国海洋保护区法律制度探析[J].海洋环境科学,2011,30(4):594-598

[8] 浦安康.2001年国际溢油会议论文简介[J].交通环保,2002,23(4):42-46

[9] 金福海.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几个问题[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63-68

[10] 王慧.中美海上石油泄漏应急机制的比较研究──以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和大连湾石油泄漏事件为例[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3):84-91

[11] 张继伟.海洋环境风险的生态补偿机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33-35

[12] 张继平,等.中日海洋环境陆源污染治理的政策执行比较及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12(6):45-48

[13] R.Kent Weaver,Paul B.Stares.Guidance for Governance .Japa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2001:71-88

[14] 蒋加伦.海洋生态环境管理对策探讨[J].东海海洋,1992,10(1):73-80

[15] 刘洪滨,杨伟.韩国的海洋环境保护[J].太平洋学报,2008(6):77-87

[16] 吴险峰,韩鹏.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现状与展望[J].环境保护,2006(10B)68-70

[17]曹洪军,宫小伟.海洋生态补偿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学术交流,2013(8):115-118

[18] 傅秀梅,等.中国海洋生态资源环境问题与海洋生态补偿对策分析[J].海洋湖沼通报,2013(2):146-154

[19] 刘惠荣,孙彦.海洋环境保护立法的国际比较[J].海洋法苑,2006(2):71-73

[20] 黄蕾.新西兰海洋保护区政策评述[J].国际瞭望,2006(7B):76-78

[21]郑苗壮.海洋生态补偿的理论及内涵解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2,21(11): 1911-1915

第3篇: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监测、环境监测、地理信息系统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at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th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task,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monitoring index of technology and methods are introduced, with China's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research work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work.

Keywords: ecology and ecological monitoring, environment monitor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 X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环境问题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问题,而且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人们开始认识到,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对环境生态的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动态监测与控制体系,这就是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国内生态监测现状

近年来,我国提出的“地球动态观测信息网络”、“我国代表类型区生态状况和变迁规律的大尺度时空观测研究以及发展趋势预测”,“中国资源生态环境预警研究”等方案及计划,均侧重生态监测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中科院的“我国生态系统研究站网”研究计划(CERN)已经实施,生态定位站进行了大量的生态研究工作,成果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新疆、内蒙、洞庭湖、舟山等生态站的建立,为生态监测提供了广大的应用前景。国内在生态监测指标及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中山大学与华南环科所在海南岛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提出生物量、多样性、稳定性和清洁度四原则和20个指标参数,并将每个参数按生态学特征及影响划分为5个等级。吉林环科所对东北自然保护区生态指标体系研究中,将生态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五个指标。从国内已有工作来看,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在生态监测中发挥作用。

三、生态监测的重要性

生态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从不同尺度上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生态监测,又称生态环境监测。在监测对象上,生态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从环境监测发展历程来看,目前所指的生态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它具有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有机综合影响的优点。

四、宏观意义上的生态监测

监测对象的地域等级至少应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宏观生态监测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数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其次也采取区域生态调查和生态统计的手段。

五、微观上的生态监测

监测对象的地域等级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微观生态监测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工作基础,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信息。根据监测的具体内容,微观生态监测又可分为干扰性生态监测、污染性生态监测和治理性生态监测以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监测。宏观生态监测必须以微观生态监测为基础,微观生态监测又必须以宏观生态监测为主导,二者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应包括宏观和微观监测两种尺度所形成的生态监测网。 六、生态监测的特点与任务

(一)、生态监测的任务

加强对生态系统现状以及因人类活动所引起的重要生态问题进行动态监测;对破坏的生态系统在人类的治理过程中生态平衡恢复过程的监测;通过监测数据的集积,研究上述各种生态问题的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建立数学模型,为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价打下基础;支持国际上一些重要的生态研究及监测计划,如GEMS(全球环境监测系统),MAB(人与生物圈)等,加入国际生态监测网络。

(二)、生态监测的特点

生态监测的特点综合性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生态监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涉及到农、林、牧、副、渔、工等各个生产行业。二是:长期性,自然界中生态过程的变化十分缓慢,而且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控功能,短期监测往往不能说明问题。长期监测可能导致一些重要的和意想不到的发现。 三是:复杂性,生态系统本身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生态监测中要区分自然因素(如洪水、干旱和水灾)和人为干扰(污染物质的排放、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这两种因素的作用有时十分困难,加之人类目前对生态过程的认识是逐步积累和深入的,这就使得生态监测不可能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七、生态监测体系与优先监测项目

生态监测指标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生态类型及系统的完整性,一般说来,陆地生态站(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等)指标体系分为气象、水文、土壤、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六个要素:水文生态站(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指标体系分为:水文、气象、水质、底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底栖生物和微生物八个要素。除上述自然指标外,指标体系的选择要根据生态站各自的特点,生态系统类型及生态干扰方式同时兼顾以下三方面,即人为指标、一般监测指标和应急监测指标。态指标是生态系统中受外来环境压力下,能满足生态系统中层次生物正常生活和循环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状况的指标;压力指标是关于自然力和人为因素影响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的指标。应当看到,复杂的生态环境决定了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多样性、可变性,生态监测内容涉及面之广,远远超过了环境质量监测和工业污染源监测。目前的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对监测部门显得太多,监测方法不规范,微观和宏观生态监测尚未有机结合,特别是一些指标和方法路线应当有一个统一的规划。

八、结语

生态监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环境监测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环境监测的最终结果是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从而提出污染治理方案。生态监测将为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服务,提出生态环境规划、生态设计方案,目的是建立天地人和的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单纯从理化、生物指标监测来了解环境质量已不能满足要求,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庞永师.建设工程监理[M].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2]尹常庆.对环境监测工作定位的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1998.

第4篇: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海洋生态文明;海洋经济;海洋强国

作为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广阔的海洋国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对海洋的开发和保护并不十分充分,海洋经济发展依旧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十报告着重强调要“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这不但表明了海洋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同时也表明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因此,积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已然成为当前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海洋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当前,学术界对于海洋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尚不统一。其中,基于对其价值导向的考量,有学者认为海洋生态文明是以人海和谐相处为主题,以科学开发为重点,以增强海洋意识为导向,以保护海洋环境为支撑,以科技和管理创新为驱动,全面改善人类海洋开发利用观念、方式的一种文明形态。基于对其内容体系的思考,有学者认为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是实现人、海和谐共生,推动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并认为其主要包括意识、行为、道德、制度、产业五个层面的内容。基于自然观的研究视角,也有学者认为海洋生态文明实际上指的是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来维持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以自然的客观规律为基础,所建立的一种保障人、海关系健康发展的文明形态。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海洋生态文明实际上涵盖了一套十分丰富的理论内容,它既非一味地强调海洋开发,也非单纯地强调海洋保护,它最终寻求的是一种“人与海”协同发展,“经济与环境”双重并重的最佳平衡状态。在这一状态下,它既有利于人类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无害于海洋生态系统的长久稳定,并能使二者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因此,海洋生态文明实际上指的是人类在保障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状态下,对其资源、空间进行科学开发利用,从而推动海洋经济的循环发展,实现人海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形态,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则包括与海洋相关的意识、环境、产业和管理机制四个方面的内容。

二、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1、海洋生态文明意识落后

我国早在古代就已提出“顺应自然”的生态价值观,但在传统生态意识中却极少强调海洋生态文明意识。虽然,近年来“维护海洋生态稳定”的呼声开始在国内有所增强,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当前海洋生态文明意识较为落后的现状。首先,传统海洋意识中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落后观念仍根深蒂固,以“利本位”为主导的对海洋资源的疯狂开发和捕捞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其次,海洋环境保护的群体意识并未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上升到应有的水平,“置身事外”的心理依旧使内陆居民对于内陆污染源通过河流污染海洋的现象熟视无睹。最后,公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长久以来对于海洋生态的漠视和无知,使得大多数公民既缺乏与海洋生态破坏者作斗争的勇气,又缺乏参与建设的热情。

2、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我国海洋环境质量尤其是近海海域的海洋环境质量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据《2015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我国,不仅海水富营养化,海洋生物物种锐减,海洋生态失衡的问题较为突出,同时部分近岸海岛环境状况也不容乐观。纵观发达国家的海洋经济发展史,发展初期也往往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而我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客观规律和基本国情的主导下,这一现象则显得更为严重。对其污染来源进行分析,内陆地区产生的工业废水、农业污水以及生活垃圾,临港工业、海滨旅游业等沿海产业集群产生的废水、废物,海上石油、天然气开发以及化工物品运输所造成的泄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海洋污染的三大主要源头。

3、海洋资源开发不合理

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这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然而,随着对各项海洋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我国开始面临严峻的考验:一方面,资源过度开发问题严重,在我国长达1.84万千米的大陆海岸线当中,已有超过一半的海岸线已成为人工岸,已严重威胁到了海岸生态链的稳定,同时对渔业资源的过度开采也同样致使海洋物种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另一方面,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大力发展填海造陆等海上工程来扩展海洋发展空间的做法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特定海域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往往造成生态的恶性循环发展。此外,海洋产业结构单一,布局不均衡,也造成特色海域的优势难以发挥,致使海洋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

4、海洋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海洋事业起步较晚,管理制度中也存在较多问题。首先,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尽管我国部分海洋法律已经对海洋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作出了规定,但是由于立法主体混乱,立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往往致使我国的海洋法令难以维持系统性和连贯性。其次,管理部门权限划分不明确。由于权责不清,不但降低了部门联合执法的行政效率,同时也使得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再次,缺乏相应的应急机制。惯性思维下的海洋管理,往往更习惯于对传统海洋事务的处理,而一旦发生诸如海上漏油等突发事件时,则往往表现乏力。最后,尚未形成有效的追责机制。由于相关处罚规定并不明确,管理部门在对破坏海洋生态的行为进行界定和处理时,往往缺少相应的追责机制作为保障。

三、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不但是自然生态观的现实实践,同时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属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范畴[8]。因此,在对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进行探究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其长期性和艰巨性,并在此基础上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

1、强化宣传引导力度,全面提升生态意识水平

充分发挥“意识先行”的积极作用,面向全社会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宣传力度,争取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公民海洋生态意识落后的现状。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形式积极宣传“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依法用海”的中心思想,使公民从心理上充分意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我国市场经济的带动作用,通过公开竞标、广告招商等方式将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外包”给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打破传统地域限制造成的公民对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置身事外”的消极局面,使得内陆地区的居民能够在积极参与建设的同时共享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2、引入科学有序的环保机制,综合治理海洋环境污染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改变传统发展模式中片面注重经济效益的惯性思维,不断强化海洋生态污染治理。建立河海污染防治一体化机制,在内陆重点流域加强环境监控,严格控制化工废弃物的排放总量,对于不符标准的排污企业应及时予以警告。改变传统“重陆轻海”的思维定式,对陆地工业废水、农业污水以及生活垃圾进行科学处理,避免陆地污染源对海洋环境造成间接破坏。建设海上生态保护示范区,及时处理海洋突发性污染事件,对特定海域生态环境进行重点保护。始终坚持走“科技兴海”之路,积极进行科技创新,研发新式防污治污设备,不断健全生态环境监测、预报系统。

3、增强科学开发能力,统筹规划空间产业布局

改变传统海洋经济粗放式发展模式,依据“五个用海”的总体要求,对海洋功能区域进行科学划分,不断提升综合开发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逐步淘汰原有的污染重,产业效益不高的海洋产业,加大对海洋生物医药、矿产开发、绿色能源利用等新兴产业的投入。合理规划沿海地区发展,避免开发项目对同一地区过度与重复的开发,充分利用我国海岸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沿海地区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高效能海洋经济产业链条。科学统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针对不同海域的资源状况,采取集中与适度相结合的开发模式,科学开发海岸线资源、海岛旅游资源以及海洋渔业资源,避免无序开发和恶性开发。

4、完善海洋法律体系,创新海洋管理机制

树立“依法治海”的法治意识,并以此为基础,科学划分部门权限,积极加强海洋管理创新。明确立法主体,加强立法交流,从多个层面入手制定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法律,确保其系统性和连贯性。创新部门管理机制,明确部门权限,加强各主管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积极开展多部门、跨区域的海上联合执法。健全海上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强化工作人员专业训练,完善环境监管配套设施,提升对突发性海洋事件的处理能力。明确海洋生态破坏的追责机制,加大处罚力度,严厉打击恶性破坏海洋生态的行为,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根本上保障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

参考文献

[1]曹英志: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J].生态经济,2016(1).

[2]杜强:推进福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9).

[3]俞树彪:舟山群岛新区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考[J].未来与发展,2012(1).

[4]陈建华: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4).

[5]马彩华、赵志远、游奎:略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与公众参与[J].中国软科学,2010(S1).

[6]2015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EB/OL].

[7]罗新颖: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J].发展研究,2015(4).

第5篇: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范文

多样性的生态服务功能

尽管滨海湿地仅占地球表面积的1%,但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自古以来,在滨海湿地采捕鱼虾蟹贝便是沿海居民的主要生活方式,“晒海取盐”或”煮海为盐”是沿海地区富国强兵的重要经济支柱。在近代,沿海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与滨海地区的海港码头等便利的交通条件密切相关。据统计,目前世界各国建在滨海地区的国际货物贸易港口超过2000个,全球货运贸易量的九成以上通过这些港口运往世界各地。沿海地区也是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全球约40%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滨海湿地不超过100公里的区域。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对滨海湿地有着强烈的依赖性。

滨海湿地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以鸟类为例,我国滨海湿地栖息的水鸟约有230种,占全国水鸟种类总数的80%以上:每年迁徙期在黄海滩涂栖息的鹆鹬类数量达500万只,广袤的滨海湿地为鸟类提供了繁殖、迁徙停歇和越冬的场所。滨海湿地也是鱼类的觅食地和产卵场,除深海鱼类外,大部分鱼类会在生活史的某一阶段在滨海湿地出现,而珊瑚礁则是全球鱼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一些海洋生活的爬行动物,如海龟,需要滨海湿地为他们提卵场所,而大量的虾、蟹、贝类常年或生活史某一时期在滨海湿地上生活。因此,滨海湿地也是渔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增温效益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挑战,而滨海湿地在维持大气碳氧平衡、减缓全球变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滨海湿地每年向大气圈释放大量氧气;另一方面,滨海湿地的碳素积累对减缓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上升具有重要意义滨海湿地积累着大量的无机碳和有机碳。由于经常处于水份过饱和的厌氧状态,滨海湿地中的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十分缓慢,因此滨海湿地可形成富含碳素的土壤层,从而起到固定二氧化碳的“碳汇”作用。

如果湿地受到破坏,其固碳功能将将大大减弱,而且湿地中的碳素也会被氧化分解,湿地将由“碳汇”变成“碳源”,这将加剧全球变暖的进程。研究表明,占陆地面积4%的湿地固定了陆地生物圈35%的碳素,总量达770亿吨,是温带森林的5倍;单位面积红树林固定的碳素是热带雨林的10倍。

滨海湿地也是沿海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特别是具有植被带的滨海湿地,可以减缓波浪的向岸速度,大大减轻海浪的冲击力,起到保护海堤和近岸设施的作用。研究表明,80米宽的盐沼加上3米高的海堤,其防海浪冲击的能力相当于12米高的海堤。科研人员对1999年印度奥里萨邦超级飓风和2004年印度东南部的海啸造成的人口死亡情况分析均表明:与没有红树林分布的沿海地区相比,具有红树林分布的地区的死亡人数明显减少,而且沿岸红树林的宽度越大,邻近村庄的死亡人数越低。因此,在飓风、海啸、台风高发地区,滨海湿地对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在调节水文过程、降解污染物以及净化水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特别是由于常年或周期性的水流促进了营养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滨海湿地是营养物质循环效率最高、初级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与相同面积的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可以支持更多的消费者。1997年,Costanza等13位科学家对全球主要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以货币化的形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尽管湿地的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的1.5%,但它却提供了全球可更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40%。而其中盐沼、河口湾等滨海湿地又是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类型:每公顷滨海湿地所提供的生态服务达4052美元,年,远高于森林(969美元/年)、草原(232美元/年)或农田(92美元/年)。

地球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

尽管湿地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但人类研究湿地、认识湿地的历史却只有400多年。而人类对滨海湿地的认识要晚于对沼泽、泥炭地等湿地类型的认识。在过去的400年间,人类对湿地的认识有着曲折的过程。早期由于人类缺乏对湿地价值的全面了解,滨海湿地与其他类型湿地曾一度被视为蚊虫孳生的荒芜之地,这导致大面积的湿地被圈围并开垦为工农业用地。

荷兰曾是湿地圈围大国,有关围垦的文字记录可追溯到11世纪初期。通过修筑堤坝并利用风车排出围垦区内的积水,荷兰获得了大面积的土地用来开展农业生产。一千年来,荷兰修建堤坝的总长度达2400公里,圈围区域的总面积超过7000平方公里,这其中60%为滨海湿地。上世纪20-30年代实施的须德海圈围工程最为浩大:通过修建30公里长的大坝,荷兰将4000平方公里的北海海湾变成了内湖,即艾瑟尔湖。随后,通过修圩、排水等措施,对围垦区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的开发。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围垦区内开垦的农田面积达1600多平方公里。上世纪50年代末,为了防止海浪对内陆地区的威胁,荷兰实施了庞大的三角洲计划,通过修筑堤坝将六个主要河口近1000平方公里的滨海湿地圈围起来。这些围垦活动导致了滨海湿地的大面积消失。

从全球范围来看,上世纪最后的50年是湿地消失最快的时期。全球超过总面积三分之二的湿地在这段时间消失。例如在美国,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约9万平方公里的湿地由于围垦或开发而消失,其中大部分为墨西哥湾地区的滨海湿地。

目前,全球所有生态系统都受到了人类活动不同程度的影响。位于人口密集的滨海区域,其受影响程度尤为严重。在过去的100年间,全球不同类型滨海湿地的面积均呈快速减少的趋势。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滨海湿地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为强烈。以红树林为例,从1980年到2005年的25年间,全球红树林的面积减少了20%。目前,全球红树林总面积不足14万平方公里,而且受围垦和开发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红树林的面积仍以每年1%-2%的速度减少。科学家预测,如不能对红树林进行有效的保护,在100年之内,红树林可能会从地球上彻底消失。

除了大规模的围垦活动导致滨海湿地面积快速减少之外,人类活动也导致了滨海湿地健康状况的急剧下降。例如,大量污染物排放导致滨海湿地的环境日益恶化,过度收获导致渔业资源日趋枯竭,高浓度的氮磷营养盐随江河径流输入到滨海湿地导致生态失衡。另外,全球变暖所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也加速海岸带的侵蚀从而使滨海湿地的面积进一步萎缩。据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一半的滨海湿地将受海平面 上升的影响而消失。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滨海湿地已成为全球最为脆弱的生态系统类型。

认识与保护――任重而道远

随着人类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的提高,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人类对湿地的态度发生了根本转变。一方面,湿地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使人们认识到湿地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湿地丧失与退化所带来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湿地逐渐成为政府和公众关心的焦点。1971年2月2日,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署了第一个全球性的政府间湿地保护公约――湿地公约。该公约旨在通过国家行动和国际合作来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尽管湿地公约早期更多关注依赖湿地生存的水鸟的保护,但随着人们对湿地认识的不断提高,湿地公约所关注的对象也不断拓展,目前已涵盖了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湿地公约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截止到2010年底,全球已有160个国家成为湿地公约的缔约国,总面积超过1.8亿公顷的1900多处湿地被指定为国际重要湿地。

1995年10月,为了便于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开展湿地研究、信息交流和保护的活动,位于亚洲、欧洲和美洲的三个湿地保护组织:亚洲湿地局、国际水禽与湿地研究局和美洲湿地局合并为一个“地国际”组织。1996年10月,湿地公约常委会将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提高全社会对湿地价值和湿地保护的认识。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各国政府对湿地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转变,从湿地开发的推动者变为湿地保护的倡导者。在这方面,发达国家走在了前列。例如在1985年之前,美国政府曾通过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农业补助来鼓励公众将湿地开发为农业用地;但在1985年,美国在食品安全法中添加了“湿地破坏者条款”,明确规定将湿地开垦为农田将不再从联邦政府获得补助;在1986年之前,美国政府向湿地开发者提供税收优惠的政策以鼓励开发湿地,但在1986年颁布的税收改革法不仅删除了相关条款,而且提出对保护湿地的个人在税收上给予奖励。另外,美国政府在1988年提出湿地“无净丧失”政策、1990年颁布的滨海湿地规划、保护和恢复法案等都大大推动了滨海湿地的保护。2004年,美国政府又提出了更进一步的湿地保护目标:在未来5年,美国净增加湿地面积300万英亩,同时,使湿地的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目前,美国湿地总面积不断下降的趋势已经得到扭转:在上世纪50-70年代,美国每年湿地总面积约减少50万英亩;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每年湿地总面积约减少6万英亩;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基本上实现了湿地“无净丧失”的目标。到本世纪初期,美国的湿地总面积开始净增加,每年约增加湿地3万英亩。在滨海湿地的保护方面,尽管滨海湿地的面积仍在不断减少,但减少的速度已经大大放缓,从上世纪50年代每年减少约5万英亩下降到本世纪初每年减少3万英亩。近年来,美国政府已将滨海湿地的恢复作为湿地管理主要目标,加利福尼亚州、路易斯安娜州等地都制定了滨海湿地的恢复计划。

在荷兰,一些环境保护组织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对修筑堤坝围垦湿地的活动提出抗议,并成功迫使政府放弃一些湿地围垦和开发计划。例如,1972年,在当地环保组织的抗议下,荷兰政府将原先设计在盐沼湿地的河道改为从农田区域穿过,从而使30平方公里的盐沼湿地得以保存。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反对围垦湿地的呼声越来越高,1988年,荷兰弗里斯兰省北部的盐沼围垦项目经过20多年的论证最终被否决。1989年,荷兰在自然政策规划中明确提出保护包括滨海湿地在内的所有湿地类型,维持湿地的基本特征。这标志着有着1000多年传统的围垦活动在荷兰成为了历史。不仅如此,荷兰政府还提出了一项滨海湿地恢复计划,旨在用30年的时间把2400平方公里的农田逐渐恢复为湿地和湖泊。

我国的大陆海岸线达18000公里,滨海湿地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比邻滨海湿地的海岸带及其周边地区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区域。例如,环渤海湾、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经济总量占全国的一半。高密度的人口和高速的经济发展给我国的滨海湿地带来了巨大压力。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四十年间,我国围垦的滨海湿地面积接近滨海湿地总面积的一半。尽管我国在2000年公布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一些沿海省市,如辽宁省和广东省,已颁布了湿地保护条例,但在滨海湿地保护方面却步履维艰。

近十年来,我国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大面积的滨海湿地随着围垦开发而不复存在,高强度氮磷污染频发,水产品的过度收获使渔业资源面临枯竭,外来物种入侵大面积发生,在滨海湿地设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际重要湿地也不断受到开发活动的“蚕食”。再加上海平面上升等全球变化的影响,使本已十分脆弱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处于崩溃边缘。

第6篇: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海权;海洋观;小学生;资源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国际法基础上的300万余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然而,我国与海上相邻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海洋纠纷。维护我国的海洋,不仅要善于利用法律武器,同时我们也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牢牢树立当代的海洋观。

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时代,赢得海洋或许要比赢得陆地更为有利。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一个地理单元,其资源和价值已逐渐被世人所认识和重视。

海洋不仅孕育了我们,还是文化的摇篮。各国海洋史上都有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证明了地球是圆的麦哲伦、七下西洋的郑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更有流传到今的海洋史上的重要战役。如、中日、等。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一个开发海洋的新时代已经来临。在开发海洋中,人们将更有效地从海洋中取得更多财富。为什么说海洋是个蓝色的宝藏?因为海洋中有大量的淡水资源、化学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空间资源等。矿产资源中的石油、天然气由于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和人类对这些资源的大量开采,陆地上的这些资源将日益枯竭。这使人类的目光转向海洋,或者另找新能源。

据估计,海洋的石油蕴藏量约为900亿吨,仅北冰洋的石油储量就可供世界用上50年。目前为止,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大陆架和深海石油的勘探与开采,发现了500多个油气田,一个为期十年的世界海洋边缘钻探计划的实施已近尾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获得了快速发展,国家对海洋资源开发投入力度逐年增加,为海洋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九五”期间,沿海地区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比“八五”时期翻了一番半,年均增长16.2%,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据国家海洋局统计,2004年我国海洋产业的总产值达到1284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其中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的海洋产业总产值均已超过4000亿元。随着海洋油气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滨海旅游资源、海水利用等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力带动了海洋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世纪,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海洋经济的增长将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目前中国海洋开发的综合指标仅为3.4%,这不仅低于海洋经济发达国家14%至17%的水平,而且低于5%的世界平均水平。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及有效利用无论在思想认识上、技术装备上、经济效益上还是在科学管理上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不足,这已经成为阻碍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与科学管理已成为我国缓解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国家实力的战略选择。

据国家海洋局2005年1月9日的《2004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2004年,我国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6.9万平方公里,较上年增加约2.7万平方公里。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渤海湾、江苏近岸、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局部海域。同时,陆源污染物排海严重是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一项对沿海工业污水直排口等四大类43个排污口进行的重点监测显示,受陆源排污影响,约八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污染严重,约20平方公里的监测海域为无底栖生物区。此外,我国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缓解。由于陆源污染物排海、围填海侵占海洋生态环境及生物资源过度开发,莱州湾、黄河口、长江口、杭州湾及珠江口生态系统均处于不健康状态。再者,由于沿海开发程度的增高和海水养殖业的扩大,也带来了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业自身污染问题;海运业的发展导致外来有害赤潮种类的引入;全球气候的变化也导致了赤潮的频繁发生。《公报》同时显示,去年中国近岸局部海域沉积物污染严重;近岸海域部分贝类受到污染;大面积赤潮和有毒赤潮多发,全年共发生赤潮96次,赤潮累计发生面积较2003年增加约八成多。海洋环境污染已成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开发总体水平不高,海洋产业起步晚,基础相对较弱,但真正制约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还是滞后的现代海洋意识和海洋观念。由于我们以往对国土的理解仅限于以陆地为主的概念上,对海洋国土知识重视不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对海洋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这就需要我们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国土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公众的海洋国土观教育,强化海洋国土意识,树立正确的海洋国土观、海洋经济观、海洋政治观和海洋防卫观,增强公众对“海洋国土”的忧患意识,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国土资源,把海洋资源与陆地资源、海洋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联系起来,促进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

总之,合理有序开发海洋资源、科学管理海洋资源是一项涉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涉及国家能源、外交、军事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举措,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第7篇: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旅游环境;保护;环境伦理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180-02

一、旅游环境问题简述

随着旅游环境问题的出现,分析和探讨旅游环境问题的学术著作和论文不断涌现。加拿大学者Geoffery Wall 和Alister Mathieson[1]分析了旅游活动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和冲突关系,冲突关系主要指旅游活动对植被、土壤、水质、野生生命、地质等干扰和破坏,对海岸线、海洋生态系统、山区、极地环境、热带雨林等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汤春琳和唐翀[2]从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土壤板结五个方面分析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汪朝辉[3]认为目前旅游发展中暴露出来的环境保护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环境承载力超载、政府管理不到位、环境监测系统有待完善等方面。陈国生[4]认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利益驱使的短期行为已严重危及旅游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因缺乏合理规模和有效规划,近年来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也破坏了旅游业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由于超容量接待游人,也造成了严重的旅游环境问题等。孟永琴[5]认为造成旅游资源破坏和旅游环境质量下降的因素主要来自片面强调生产造成旅游环境破坏和旅游活动本身带来的环境问题。总的看来,旅游环境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有:

1.旅游企业的忽视。许多旅游企业在开发景区之前缺乏详细周密的规划,对景区定位不明确,目标市场不清晰,导致在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和对景区特色的削弱。可能出现由于开发者的无知,导致濒危物种的灭绝。例如张家界核心风景区内有两条高空游览索道和近四百公里的高标准游道不仅破坏了森林植被,将区域生态环境弄得支离破碎,而且压缩了珍稀动物的生存空间,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还有些企业一味地追求景区的经济效益,不考虑旅游的社会效益和景区环境承载力的阀值,由于旅游者的大量涌入导致了景区植被的破坏和土地的板结,特别是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如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故宫的门槛都被踏平。

2.政府部门的管理不到位。自改革开放旅游业加速发展以来,中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旅游环境保护法规的出台,虽有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等环境保护法规。其次,相关政府部门对旅游法律法规的实施管理不到位,虽然有法可依,但没有做到有法必依。再次,没有权威的旅游环境管理部门,一个景区往往由几个部门领导,管理机构和管理层次混乱,这些给旅游环境保护带来极大的不便。例如黄山风景区的多头管理现象给旅游环境保护带来的不便。

3.来自旅游者的破坏。由于大众旅游的兴起,特别是旅游旺季,大量游客同时涌入景区,由于游客人数超出了景区接待能力,使得一些历史古迹和自然风光受到严重破坏。如长城上的台阶已磨得高低不平,越来越薄。再者,由于旅游者个人原因的限制,没有意识到个人对环境小小破坏的严重性。如有些人随手摘下一朵花、随手扔一个塑料袋等等。

二、旅游环境保护的现状

面对以上分析的众多旅游环境破坏问题,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等意识到问题存在的严重性和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并且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许多专家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林越英[6]着重从经济方面考虑,提出十种旅游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如旅游税、旅游发展基金、旅游风景区资源税、信贷、保证金与押金、排污收费制度、保险、环境污染和破坏罚款赔款和物质奖励。张国勇等[7] 从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法律与行政管理工作,搞好对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规划和控制景区的环境容量等三个方面提出保护措施。汤春琳和唐翀[2]提出完善现有的相关旅游法律法规;引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加强旅游企业和政府间的相互合作;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旅游地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重视导游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王木树[8]强调旅游环境的科学保护、生态保护、文化保护和审美保护等。肖红根[9]提出对一个景区的旅游环境保护,应和该景区的发展演变的历史阶段相对应,呈周期循环保护状态。即根据景区发展的每个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各个击破。笔者认为旅游环境问题的出现,其内在原因是人们缺乏环境伦理意识,以人为中心,其他非人类存在物(诸如树木、花草、动物、生态环境等)都是为了人类生活得更好而存在的。在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下,旅游环境保护只得依靠经济手段、政策手段等外部措施来制约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因此,本文将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来探讨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

三、旅游环境保护的环境伦理思考

中国古代的游记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学思想,比如中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在游历楚地时看到“自州至永明,松之夹道者七十里”,不禁由衷地赞叹“栽者之功,亦不啻甘棠矣”[10]。这流露出人应爱护自然、珍惜资源的思想。然而,大自然的经济价值可以换算成金钱,审美价值则根本不能换算成金钱。任何自然的经济价值是有限的,而自然的审美价值是无限的。特别是,自然物的审美价值是不可再生的,已经破坏,任多少金钱的投入也无法恢复[11]。然而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大多数开发者只注重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开发或优先考虑经济价值,而忽视旅游资源审美价值及其他价值的开发和保护。1999年10月,《全球旅游伦理规范》在世界旅游组织第13次大会获得107个与会成员的“一致通过”,并于2001年12月21日得到联合国大会决议(A/RES/56 /212)的核准[12]。这标志着伦理思想在旅游业中的逐步受到重视。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应把环境伦理思想的贯彻放在重要位置,这才能从根源上消除旅游环境的破坏。只有人人都意识到旅游环境的重要性和旅游资源的稀缺性和价值性,才能人人做到自觉地保护旅游环境。具体看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环境伦理教育。旅游从业人员是旅游环境保护的主打力量,环境伦理思想应成为其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景区景点的开发规划人员、导游人员和景区的管理人员,环境伦理思想应成为其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只有人们把环境伦理当成是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后,在具体的实际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才有望从根本上消除。

2.对政府主管部门的从业人员的环境伦理教育。旅游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能否避免只看重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经济价值的缺憾,能否平衡资源和环境的众多价值,能否做到善待自然和生态系统,都有赖于政府主管部门从业人员丰富的环境伦理知识。因此,政府主管部门从人员的环境伦理认识水平的提升,也将促进旅游环境保护和避免不必要的破坏。

3.在大学开设环境伦理的相关课程。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国内外许多大学都设立了旅游学院(系)。在学校课程的设置方面,应把环境伦理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使其成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我们需要更多的人从事环境伦理方面的研究,丰富环境伦理思想。而旅游伦理思想的研究则更加迫切。

4.在景区景点设置小标语,随时提醒游客。在景区景点游览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许多路标指示牌,提醒游客各个景点的具置。那么我们也可以在景区景点设置许多小标语,随时提醒游客善待花丛树木,善待大自然,善待生命。比如,在坦桑尼亚门雅拉湖国家公园有这样一则告示:“我们不想提醒您,那样会使您羞愧;在你来到这里之前,这里的一切都很完美。”当然,这些标语告示的设计和在景区的具置需要景区开发管理人员的智慧和理论知识的积累。

5.在导游的讲解过程中,注重环境伦理思想的讲解。导游人员对景点的讲解过程中,除了注重讲解景点的特色和与之相关的典故等内容之外,还要注重讲解过程环境伦理思想的应用,特别是在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动植物园等以自然资源为主的景区,善待生命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应成为自然保护区讲解的重点内容。对游客的环境伦理思想的灌输除了游客自觉学习以外,主要通过导游的讲解、标语的提示等间接手段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加]Geoffery Wall,Alister Mathieson.旅游 变化 影响与机遇[M].肖贵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43-178.

[2] 汤春琳,唐翀.中国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7).

[3] 汪朝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4] 陈国生.旅游环境保护与政府干预[J].旅游科学,2004,(9).

[5] 孟永琴.浅谈旅游环境保护[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8).

[6] 林越英.论旅游环境保护的十大经济手段[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6).

[7] 张国勇,张建立,燕浩鹏.浅析旅游环境保护[J].商场现代化,2006,(10).

[8] 王木树.谈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1).

[9] 肖红根.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10]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55-1262.

第8篇: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范文

1.1养殖鱼类质量降低

对任何行业来说,质量保证是行业发展的前提。但是,我国的渔业的质量却没有随着市场的增长而增长,相反我国的鱼类品质越来越差。虽然20世纪50年代末期,我国成功突破了4大家鱼的人工培育方法,改变了我国4大家鱼一直依靠人工捕捞鱼苗的情况,推进了我国淡水养鱼业的发展。我国还对外引进了白鲫鱼、罗氏沼虾、淡水白鲳、罗非鱼等优质鱼类品种,还开发了牙鲆、银鲫、团头筋等野生鱼类,还对鲤鱼的品种进行了选育。但是,相比鱼类的巨大市场我国可人工培育的质量优异的淡水鱼类品种还不多。我国鱼类市场上出售的鱼类大多是没有经过人工改良的野生品种,而且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很多鱼类品种都在退化,成熟期变短、生长速度变慢、抵抗各种疾病能力变弱、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我国渔业的发展。

1.2我国渔业的抗风险能力低下

随着我国经济和经营理念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渔业也经历着从粗放型养殖模式向集约型养殖模式转变。生产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我国的水产养殖技术总是在创新-适应-报废-接着再创新的怪圈中循环,造成我国的水产生产水平不稳定的局面。科研成果的滞后性使我国的水产生产水平总是达不到最高标准。科研工作者对水产生产科学知识的普及力度也不够,使得渔民完全没有能力抵抗病害和人为灾害。由于鱼类市场化时间比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抗病抗灾系统,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并不能准确地诊断出鱼类的病原菌,不能实现鱼类疾病的对症治疗,这也制约了我国水产业的发展。

1.2鱼类饲料产业化水平低下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我国的水产养殖总量占据世界养殖总量的70%以上,所以,我国水产饲料的消费和生产也处于世界之最。但是,由于我国渔业市场化起步较晚,政府对渔业的重视程度也不够,相关领域的研究也较少,造成了我国的水产饲料生产工业和工艺较发达国家的饲料生产工业差距很大。我国已经开发出来的饲料大多针对半成鱼或者成鱼,能够用来饲养幼鱼的饲料很少。而且饲料直接关系着鱼类的成长期和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饲料工业的落后也造成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落后。我国的饲料生产量不能满足我国水产业对饲料的需要量,造成了我国不得不从国外进口昂贵饲料的局面,增加了养殖成本,制约了我国水产业的发展。

2我国渔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为了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对鱼类食物的需要,也为了提高我国渔民的经济水平,应该加快现代化渔业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设,将渔业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充分表现出来。

2.1渔业要以人为核心

渔业的领军者要明确市场风向,使渔业结构和鱼类品种与时俱进,带动我国渔业朝着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努力增加渔业利润。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渔业结构保障渔民的经济来源,保持渔民养鱼捕鱼的积极性。渔业管理者还要努力为渔民建设减灾防灾体系,为大户型渔民开设养鱼保险,保证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2保证鱼类的质量

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是各个行业的生存法则。鱼类养殖业也要树立起牢固的质量安全意识,保证水产品的安全,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健全水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水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大力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2.3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为了使我国水产业具有长远的发展前景,我国的渔民应该使用合理的养鱼捕鱼模式,在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开展好对鱼类生长环境的保护工作,保护并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保护野生鱼类的生长空间、保护好濒危鱼类,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一致,全面推进资源保护和环境修复事业。

2.4走自主创新之路

第9篇: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范文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这就使得畜牧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由粗放型生产模式向现代化、集约化方式转变,且程度越来越高。要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改善生态环境、进行无害化处理,还应资源化利用畜禽废弃物,使畜牧业生产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协调进行。因此,畜牧业发展具有双重任务,在防止畜牧业对周围环境污染的同时,还要避免周围环境对畜牧业生产的危害,以保证对环境的保护和畜牧业生产健康持续的发展。

1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

1.1对大气的污染

规模化畜禽养殖在有氧的条件下会产生两类物质,分别分解为CO2、水和最终产物。这些物质在厌氧的环境下可分解产生带臭蛋味、酸味、烂白菜、鱼腥味等带刺激性的气体,若量少可直接稀释到大气中,不引起公害问题。但量大且长期高浓度的臭气排放,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危害,并影响人体健康。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一份新报告,与运输业相比,畜牧业产出的温室气体更多,以二氧化碳当量计算占总量的18%。如果将土地利用和土地用途变化的排放量包括在内,畜牧业占人类活动的CO2排放量的9%,但是所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比例则高得多。它占与人类有关的N2O排放量的65%,而N2O全球暖化潜能是CO2的296倍,其中大部分来自粪便。此外,它还分别占人类排放氨(主要导致酸雨)和甲烷(是CO2暖化潜能的23倍)总量的64%和37%。

1.2对水体的污染

畜牧业是对地球日益稀少的水资源破坏最大的产业之一,除其他方面之外,它导致水污染、富营养化和珊瑚礁退化。主要的污染物是动物粪便、抗生素和激素、制革厂的化学品、用于饲料作物的化肥和杀虫剂。大面积过度放牧扰乱了水循环、减少了地表和地下水资源的补充。还有大量的水被用于饲料生产。据估计,畜牧业是造成我国南海磷和氮污染的主要内陆根源,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些污染物及其他物质通过泄漏,经过土壤渗透到地下水,并直接通过侵蚀和径流以及动物接触流水而进入水域。此外,农作物生产造成的污染中有16%是来自于饲料种植。有研究表明,进入到一个水流域的66%的氮和78%的磷,来自于被浪费的动物饲料和动物所排粪污,其实研究所在地区的大部分农场都是把种植经济作物和畜牧生产的土地分开的。显然,与种植业相比,畜牧业是水道的一个主要污染源。一旦进入水体,在粪肥中的污染物会对水生生物和人类生命造成极大损害。2000年的一项报告指出,粪肥污染物是造成鱼类死亡的最大问题。史密斯等人发现,淡水中磷和氮过量是导致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这改变了水生态的化学、热及辐射环境,对原生种群造成不利影响。这些元素在海洋中的积累使得有毒浮游植物大量繁殖,从而导致鱼类死亡。当氮释放到大气中,也能成为全球性的污染物,但最终还是回落到远离的水道。

1.3粪肥对土壤的影响

动物粪肥的成分是有据可查的,而且这些成分对水域的影响也正在深入的研究中。2002年美国环保局的报告列出了动物粪便的主要污染物为氮(N)、磷(P)、钾(K)、有机化合物、固体、病原体、盐、微量元素和挥发性化合物。畜牧养殖产生的粪污未经任何无害化处理直接进入土壤,土壤中的微生物将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后,一部分被植物利用;另外的被微生物降解为水和CO2,净化和改良了土壤。一旦粪污的排入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降解不彻底或发生厌氧反应,产生恶臭气体以及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改变了土壤的原有成分和性状,使土壤的基本功能不能发挥。此外,粪肥中的部分高浓度有机物会与污物一同进入土壤,引起土壤中某类物质(如重金属)含量异常偏高,破坏或改变了土壤自身的结构,对生活于其上的人和动物也造成了不利影响[1]。

1.4造成土地资源的退化

畜牧业的发展还是土地资源退化的一大根源。由于要开辟新的牧场,大量的森林被砍伐,畜牧业的发展是森林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20%的牧场因过度放牧、土壤侵蚀和板结而退化。而这一比例在旱地则更高,原因是牧区管理不当和畜牧业政策不足,导致荒漠化蔓延。如我国西北地区的许多草场由于过度放牧造成土壤表层缺乏植被覆盖,而大面积的,有些地区甚至即将被沙化或已被沙漠逐步侵蚀。

2治理措施

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大幅提高,畜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大量有害气体等,引起了大面积的环境污染。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畜牧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对其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畜牧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5]。

2.1推广生态养殖,减少污染源

在大规模的集约化畜牧生产大背景下,遵循生态学原理,降低环境污染,发展生态农业是畜牧业生产的有效途径。建立生态工程,以农牧结合、渔牧结合、林牧结合、果牧结合等多种方式建立牧沼、沼果或牧菜粮、牧鱼并举的生态畜牧小区[3-4]。将畜禽粪便低费用处理后,能够用于淡水养殖业或种植业。如将畜禽粪便加工成颗粒肥料用于种植业;还可建立种草—养畜—粪尿还田的农业生态链;也可发展沼气农业,充分利用畜禽粪尿生产的沼气、沼渣、沼液,沼液、沼渣可做肥料用于种植业,沼气可用于居民的日常生活,不仅对环境十分有利,还能降低农药化肥等的使用[1]。应把畜牧生产放在一个大农业生态循环圈中,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3]。

2.2畜牧场地的适当选择

养殖规模场的建设首先应考虑交通因素:应与公路有一定距离,在解决用水方便的情况下,应选择建在远离工矿区、城市和人口密集的地区;同时考虑到粪便可供应农田用做优质肥料,而粮食作物和副产品又是畜禽饲料的来源,所以建立养殖场要在周围有足够的果园、园林、农田、苗圃、鱼塘等地区,以便更好地将农林牧有机结合[4-11]。采用林木兼作和水土保持的方法,并适当地将畜牧业移出敏感地区;在土地利用(以畜牧为基础的)中实施环境服务付款计划以利于减缓和改变土地退化现象。

2.3注重卫生管理

提高畜牧和饲料作物生产效率,改善动物膳食种类,减少饲料的肠内发酵以减少甲烷排放,同时建立沼气厂对粪便进行再利用处理。对畜禽圈舍应及时清粪、防潮除湿(具体可用石灰撒于圈舍地面),减少舍内微生物和微粒,合理组织舍内通风,使舍内保持干燥。在圈舍内尽量做到粪水分离,尽可能保持环境的干燥[9-10],以减少微生物及病菌的孳生。可使用除臭剂除去畜禽排泄物中的恶臭,经过厌氧处理的畜禽粪便可直接用于沼气生产或用于农作物施肥[4-5]。

2.4加强饲养管理

倡导科学用药,限制抗生素类药物的大量和过量使用,将药物残留对畜禽及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优化和加强死畜的无害化处理,及时清理圈舍,将病死畜禽进行深度掩埋或焚烧等科学处理,防止病菌的传播,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高畜禽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率,也是治理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加强定点屠宰的管理与建设,做好畜禽血液等废弃物的回收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5-11]。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