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石油化学专业范文

石油化学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石油化学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石油化学专业

第1篇:石油化学专业范文

一、中专物流管理专业主要教学模式

1.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是最简单和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根据课本和教案进行基本的理论讲述,从而将专业性的内容以语言形式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是当前专业教学的最主要形式。

2.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的描述以及产生的结果分析,使学生与教师共同对某种物流管理工作中的特点、规律或者问题进行思维上的推断,从而分析出相关的结论,使理论教学更具说服力。这是配备讲授法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模式。

3.企业参观。

这是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将课堂环境转移到企业的具体工作环境中,让学生进行观摩、实践,对课堂学习知识有更深一步地认识和理解。在实际的教学中,这种模式被采用的机率很小,由于其操作上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没有被非常有效地运用。

4.团队实践。

团队实践需要学生自行组织或教师分配成为一个个小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特定物流管理课题的讨论、调研、分析等,这种模式是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调动起来,教学灵活性非常强,但可能会因课题设计不科学造成实践效果不佳。

二、中专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运用现状

当前中专教学中仍然是以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为最主要的教学模式,而对于实践性较高的教学模式却采用机率很低。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来说,教师选择较多的方式同样是课堂理论教学加案例分析的传统模式,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课堂气氛营造效果不良,大大造成了教学质量的水平。不过从软件教学的角度来说,一般中专院校能将先进的行业软件作为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些实用性强的软件是进行物流管理行业之后所必须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说仅仅拥有软件专业能力毕竟是远远不够的。

三、中专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不科学。

从教育理念角度来说,当前的中专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意识,对物流行业及管理工作的认知水平有限,运用这些传统的认知观点在当下时代背景下,物流专业教学必定会产生与行业现实的严重脱节的情况,从而使教学无法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只有更新教育理念,才能与物流业的发展相同步,使教学对人才能力的培养更符合行业的具体人才要求。

2.实践教学不足。

物流行业的运作及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因此只有在足够的实践学习过程中才能逐渐掌握有效的专业操作能力。然而当前的中专物流管理教学中实践教学的涉及比例极低,这是大多中专院校由于办学条件有限,无法建立自有的学生实践基地,而且缺乏与行业的交流,同时校方对实践教学缺少关注,共同造成了初中教学不足的现象。

3.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内容陈旧是当前中专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一大问题所在。随着物流行业信息的不断更新,无论是行业运营、管理还是行业的发展形势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当中专教学仍然以传统的内容进行教学,其选用的教材即使是最新改版,但也与当前有几年的间隔,所以相对陈旧的教学内容与当前的行业发展及管理具有相当的距离。

4.专业设置不科学。

就专业设置来说,中专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处理极不科学。物流管理是指某个行业(这里是物流)的管理,重点为管理,而实际上教学统统以物流作为重点,忽视管理的主导地位。这种不科学的专业设置,存在定位上不准确和不科学的问题。同时在物流管理专业的设立上,许多中专院校没有专门的物流行业研究,而是仅仅以其它教学经验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途径及方式,这样没有经过调查和研究的专业设置,缺少专业性与科学性。

四、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创新

1.教学方式的创新。

要实现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寻求各个方面的创新是必然途径。教学方式的创新一般是指对当前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严重不足的现象,进行其它多种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创新教学方式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活动的直观性和实践性,还要及时把握具体操作的方法,使学生尽量在实践学习中不因失误而对整个物流项目产生影响。下面列举两个创新教学方式:第一,示范观摩教学方式。这种方式相对实施比较简单,而且基本不产生额外成本,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在物流运转中心或者物流公司进行观摩,除了加深学生印象之外,更能促进学生以实践的方式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第二,主题教学方式。主题一般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或者要求制定,给出学生一个特定的物流管理专业主题,由学生自主寻求与之相关的材料、理论知识等,并通过事实分析或者安全参考,得出最终结论,由教师来进行点评与最后的相互交流。

2.实践教学的创新。

实践教学在物流管理行业中的重要意义已经非常明确,对实践教学进行创新的手段主要通过建立长期的实践教学规划,以基本的理论内容为基础对行业需求方向进行明确分析,并最终确定实践教学的目标和方式。在此基础上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还要建立科学的运作模式,例如将教学内容进行课题化、模块化设计,使学生逐步攻破专业学习的难题,掌握更多的专业实践能力。

3.校企结合新模式。

校企结合的模式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课题,然而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来说,这种合作机制尚待有效开发和挖掘。要解决中专院校实践教学难的问题,建立校企合作的完善机制是非常有效的手段。这样能够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互惠,校方能够在企业的支持前提下进行更加完善的实践教学,而企业与院校的合作也使其有了长期稳定的专业人才来源,从而为保持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正因校企合作模式对于院校和企业来说都有利,所以发展这种新的合作模式对于中专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优化来说,既能实现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比例,又能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全面提高中专院校的专业教学水平。

4.教学手段的创新。

最后是教学手段的创新,这是实现专业教学模式优化的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优秀的专业教师会选择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手段而获得学生的关注,同时将枯燥的理论讲解转变为生动的语言描述,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手段主要有故事讲解法、趣味说明法、直观描述法等,这些教学手段能够为创新化的专业教学模式提供极为重要的支持。

五、结语

第2篇:石油化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逆向教学 教学方法和手段 考核评价体系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学习会计理论和将来参加工作来说至关重要。加强财会专业实践教学是提高财会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由之路。高校在提高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方面应该积极探索努力创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调整课程设置,改变传统的教学规程,实行逆向教学

笔者认为财会教学实行“观察学习理论学习+实验应用综合实习”的模式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开始理论教学之前,先进行1-2周的观察、体验活动。在这段时间使学生产生充分的感性认识,使其在学习时能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

第二阶段,进行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分章节安排实验。在每学期末要选择主干专业课安排1-2周的综合实习,一般在实验室进行,主要通过实务操作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三阶段,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综合实践教学。头4周,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习。把学生分组定岗,利用模拟企业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岗位的职责及操作规程。中间8-10周让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项岗实习,在这段时间主要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为毕业后直接上岗做好准备。最后2周进行实结编写实习报告。

2 丰富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2.1 多渠道收集各种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以便供学生观察和使用。

收集会计资料可以到银行、税务等部门购买空白凭证;可以昌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进行搜集和积累;可以和关联单位协商获取或购买其超过档案保管期应销毁的会计档案等方式。将收集到的会计资料整理汇总建立资料库,在教学过程中供师生浏览和查阅。

2.2 建立这完善财务模拟实验室。

由于财务活动的特殊性,财务信息涉及企业的机密,学生到企业实践比较困难,所以财会模拟实验室在财会实践教学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实验室是各高校提高实践教学的必由之路。高校应加大投资力度建立教学必须的财会实验室,如:手工模拟实验室、电算模拟实验室、综合实验室、数据资料室等。

2.3 校企结合建立实训基地。

高校应利用自己的人力资源的优势,对当地的企业进行帮扶,建立良好的校企关系。选择若干合适的单位作为实训基地。通过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

2.4 建立校内实习商店和校内服务机构。

高校可以将校内商店和校内服务机构由财会专业的学生进行日常核算和管理,由教师或学校指定的人员加以监督,这样既节省了实习经费还能为各系部提供部分经费。

2.5 学校可以筹建记账机构。

高校具有人才优势,鼓励教师获取执业资格证书。学校可以注册记账机构,为财会专业的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

3 加强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水平

指导会计实践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学校一方面要鼓励教师进修,另一方面也要为教师创造条件。按照工学结合要求,调整师资结构,安排相应课程主讲教师到各类企业或会计事务所顶岗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另外,高校也可聘请校外中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来校兼职,为学生讲解实际中的案例,让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做到进一步的结合。

4 逐步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使学校的实践教学不断的提高和完善

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快速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

首先,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都要加强指导和管理,每次实训都有实训报告或成果,由专业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并作好记载,按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记入课程成绩。实训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次单独记人成绩档案。对于实习考核可通过实习报告、现场操作、理论考试、设计和答辩等形式进行,可以由学校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联合考核,不仅考核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水平,而且考核学生的工作实绩。

其次,建立一个教师评价体系。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出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具体明确的质量标准,并通过文件的形式使之制度化,严格规范执行。再结合同行评价结果、学生评教结果,在学年度末给每位教师写出评语,同本人见面,并纳入人事考核之中。

最后,合理使用考核方法。实行统一考核与独立考核、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统一考核是指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综合起来加以统一考核,独立考核是指将社会实践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过程进行考核。这样就要求学生既要注重理论学习,又要注重实践学习。结果考核就是根据实践教学的成果来评定大学生的实践课成绩,过程考核就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全过程进行考察和评价,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应坚持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的统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和真实地反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成绩。

5 结束语

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既是教育的目标,又是经济目标与市场目标。在信息化时代与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而对于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人才的培养需要实践氛围的熏陶和实践环节的训练。所以为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需完善课程设置,在讲授理论的同时要加强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完美结合,培养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第3篇:石油化学专业范文

以山西假酒案导入本节课内容。甲醇、乙醇都属于醇类化合物,那么具有什么样结构的化合物叫醇呢?酒后驾车非常危险,交通警察是如何检查司机是否是酒后驾车呢?其原理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2讲授新课

引导学生根据甲醇、乙醇的分子结构总结醇的定义。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醇的分子模型,让学生对醇的结构有直观的认识,同时以甲醇为例讲授醇的结构。对于醇的分类,给学生写出不同类型的醇,让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卤代烃分类方法,判断属于哪种类型。指导学生掌握类比学习法。对于醇的命名,由于学生已经熟悉系统命名法的原则:即选主链、编号、命名,所以写出不同类型的醇,让学生讨论命名,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醇的化学性质

先从醇的结构分析醇可能的化学性质,强调官能团对化学性质的决定作用,再结合多媒体课件,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详细讲解并指导学生学习醇的各类化学反应。醇与金属钠的反应以及邻二醇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反应迅速,而且反应现象明显,因此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通过演示实验,探究醇和醇钠的酸碱性强弱以及邻二醇的特性,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醇与卢卡斯试剂的反应教学法,写出反应式,并说明实验现象,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结构醇的反应活性,醇的结构与反应活性的关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醇的脱水反应,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将抽象的理论直观化,形象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指导学生通过对比掌握分子内脱水和分子间脱水的反应条件。醇的氧化反应,结合课前提到的交通警察如何快速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

4醇的应用

通过介绍乙醇、苯甲醇、甘油、甘露醇等在生活和临床上的应用,让学生意识到学习醇的重要性。

5小结及练习

第4篇:石油化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能源化学

作者简介:孟广波(1961-),男,辽宁新宾人,沈阳工程学院机械学院,教授;毕孝国(1962-),男,吉林辽源人,沈阳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教授。(辽宁 沈阳 110136)

基金项目:本文系沈阳工程学院2012年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Z120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145-02

能源是现代文明的动力,人类社会的进步无不以能源的利用为基础。[1]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能源化学工程基础理论和技能,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已经成为该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标志,更是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保证。因此构建有效、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突出该专业教育特色和提升办学成效,实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能源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社会实践、校内外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基于目前我校能源化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状况,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改善实践教学效果。

一、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科学制定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目标的设定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教学方法和措施的运用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我校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能源化学工程基础理论和技能,面向电力、供热、化工、环保、煤炭等能源转化领域,从事污染控制和减排工艺的设计、运行及生产过程控制、相关产品研制与开发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根据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想满足人才培养要求一定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转变教育思路,更新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的执业能力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就会在用人市场形成良好的口碑,对提高学校和专业的声誉与知名度大有益处。能源化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制定得是否科学、准确对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至关重要。由于能源化学专业学生面对的是电力、供热、化工、环保、煤炭等能源转化领域相关的岗位群,专业口径宜适当放宽而不宜过窄。为此要突出应用性特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意突出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岗位要求,培养适应企业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为达到以上目标,我校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除理论课的课内实验外还安排了42周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其中包括社会实践、校内外实验、实训、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

二、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基础,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各个环节

根据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特点,针对课程实验、校内实训、校外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活动等六个环节,从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界定,使它们不仅各具特色,而且相互联系,系统地为培养具备高素质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服务。

1.校内实验、实训

校内实验、实训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要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验、实训效果,一方面要加强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加设备台套数。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提高设备利用率。除课内安排的实验外,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在遵守实验室开放制度的前提下,综合已学到的理论知识,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设计实验方案,研究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大力改进实验、实训方法和内容,减少验证型实验项目,增开设计型、综合型实验项目,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以前以教师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实验课堂的主角。教师只需提供实验任务书和必要的实验设备、器材,在实验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学生可根据自己对实验任务书的理解,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步骤,独立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让学生在实验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享受成功的喜悦,领悟科学的真谛,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2.校外实习教学

校外实习教学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生,四年中有两次校外实习,即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实习的主要目的是熟悉与专业相关主要设备的结构和基本原理,了解工厂生产过程。目前两次实习均安排在生产工厂,由于安全等因素,学生根本看不到设备的具体结构,学生被安排跟班运行,但无法亲手操作,只能了解一点外观现象,无法了解设备的结构及事故处理操作。为改善实习效果,在去现场实习前,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和虚拟实验室,让学生观看和动手操作,发现问题,到现场后可有的放矢地带着问题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3.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教学则是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也是工科学生必备的职业技能。现有的课程设计大都是对所学课程相应部分的验证,注重计算,缺少将所学知识综合起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因此,在课程设计的选题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4.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则是一次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过程。从选题、开题、教师指导到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等一系列工作都要注意收集本专业的最新信息和资料,注意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在选题上尽量做到结合现场实际,真题真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毕业设计的目的,以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尽快进入角色。

5.课外实践活动

学生在学好有关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实践技能的同时,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经常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知识竞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社会调查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满足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

实践教学环节能否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实践教学效果如何取决于诸多因素,但具有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合理、敬业爱岗、教学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目前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教师大多来自全国重点大学,并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专业理论知识水平较高,并具备基本课堂教学能力,但实践教学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还有待加强,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恰恰强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教师在具备深厚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现场的设备结构、系统组成,将实践教学要求与企业要求紧密结合,实现由传统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向应用型教师队伍的转换。

为尽快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采取两方面措施:一方面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鼓励教师结合现场实际,开展科学研究,既解决现场生产难题也丰富自身的实践能力。理论教师兼任实验课程并参与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和企业的实际工作,建立一支“双师”型实践教学队伍。另一方面从企业聘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熟悉现场工作流程的校外兼职教师参与学校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四、以加强实践性教学设施建设为依托,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实践性教学必须借助一定的设施、设备条件进行。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实验室建设,努力改善实验设施和环境。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制作仿真、动画等多媒体课件,大力建设虚拟实验室,以此作为实验、实习课程的辅助教学手段。高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只会理论研究,更应该为社会服务,本科生教育的质量最终要由市场和用人单位来检验。[2]所以在完善校内实验、实习基地的同时,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首先向企业提供人才培养方案,协同企业一道按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要求共同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厂校双方要本着互利互惠、共同促进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在资金投入、甲乙双方职责等问题认真磋商,达成一致。在此基础上签订厂校合作协议,挂牌确定实践基地,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五、以规范管理、完善评价为保障,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根据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特点,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制定实践教学的相关规章制度,如《实验室开放制度》、《实验室守则》、《校内外实习管理办法》、《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管理办法》等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完善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及指导书、任务书等教学文件,使实践教学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成立实践教学督导小组,监控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环节的整个教学过程,使实践教学平稳、有序、高质、高效地运行。

为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应多角度收集评价意见,如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实习接收单位评价、系(分院)自评,专家评价等信息,真正做到以评促建。学生评价主要是从自身的学习感受来评价学习过程的效果。教师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态度以及实习接收单位的接待情况。实习接收单位评价主要是从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技能、实习纪律、校方的实习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专家评价是针对实习情况对学生、教师、实习接收单位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指导改进实习效果。

六、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在学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具备扎实的实践技能,才能满足用人市场的需求。特别是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就业渠道是面向电力、供热、化工、环保、煤炭等工业企业,只有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才需求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高庆宇.能源化学化工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9,(2):20-23.

第5篇:石油化学专业范文

一、教师必须明确一体化教学优化的必要性

要想让电子专业一体化教学良好进行,一线教师必须认识到目前技工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初中基础知识薄弱、大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缺少兴趣等现状。电子专业的学生到校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习电子设备操作、电子装接技能、设备电路故障的维修及简单原理分析。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紧扣学生学习目的以及他们的兴趣方向,加强实践锻炼。在教学中要按学生实践内容需要进行相关的理论教学,让学生对电子器件先有感性认识再到理论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及学生到校的学习目的。

二、通过调整教学计划,进行一体化教学的优化实施

以培养无线电装接工为目标的三年制电子专业学生为例。针对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每一个学期均应安排适当的实习课程。尽可能地在一体化教室开展日常教学,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多讨论、多操作、多总结。二是在每一门理论课的讲授过程中应加大实习课的比重,真正突出技工学校“重技能”的教育目的。例如在讲授《电子技术基础》时须结合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单结管等元件的检测,让学生自己动手,将理论与实践贯穿起来。三是教学应与社会生产需求接轨。目前社会生产中除了使用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等基本元件,还大量使用贴片元件、集成电路、MOS 器件等。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也必须增设《贴片元件的识别》《贴片元件的焊接工艺》《静电手腕的使用》《电子测量与仪器》等实操性强的相关课题。四是适当调整课时安排,许多技工院校基础课占用的学习时间太长。例如《机械制图》在电类学科中的作用较小,而许多学校占用的课时数却较长。而像《potel 电子线路设计》等实用性强的课程应该相应地进行增加学习课时。五是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例如《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脉冲与数字电路》等应提前完成。这样不但有利于电子专业课的教学,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三、通过改善教学方法来加强电子专业一体化教学的优化实施

技工院校上课不但是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授操作技能。例如在讲授《音响设备原理》时,应适时让学生们组装调试收音机、音箱。又如在讲授《无线电整机工艺》,每讲解一种元器件的识别方式时,就必须及时地让同学们去认识元器件,让每一位学生进行元器件的检测。同样,在《彩色电视机原理》的教学中,也应该在完成部分的理论教学后,及时地组装一台电视机,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迅速转化成自己的操作技能,真正做到突出技能教育,同时也巩固相关知识。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必须经常结合生产中的实际范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路故障的解决方式来进行教学。例如:在讲解热敏电阻的检测时,结合彩色电视机中常出现的色偏差现象是由于消磁电阻损坏的原因进行讲解。消磁电阻器的主要作用是为消磁线圈提供消磁电流,它 是 一个 正 温 度 系 数 的 热 敏 电 阻 器(PTC)。通过检测其电阻值,可判断其性能好坏:要常温(25℃)下用万用表的 R×1 挡来测量。一般消磁电阻器分为两端和三端两种。两端消磁电阻的阻值约为18Ω;三端消磁电阻的阻值约为 18Ω、32Ω 和 ∞。在正常时,其测量值应与其标称阻值相同或接近(误差在±2Ω)。当用升温的电烙铁靠近消磁电阻器并测量其阻值,正常值应随温度上升而电阻增大。又如:在讲解石英晶体振荡器时联系摇控器或收音机;在讲解超声延迟线的检测时联系在日常生活中超声延迟线工作不良,常会造成电视图像的屏幕上光栅变粗,出现百叶窗似的明暗相间的水平条纹,而且慢慢地朝上方爬行或图像的轮廓部分出现爬行,正常的超声延迟线用万用表的 R×10 挡测量超声延迟线的①、②输入端之间和③、④输出端之间,以及输入和输出端之间的电阻值,均应为 ∞,否则说明超声延迟线已损坏。

四、通过优化课堂流程来加强电子专业一体化教学的优化实施

一次完整的一体化教学课程,需把握几个重点课堂环节。第一,课前需归纳、准备的有:教学目标,包含情感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习对象能力分析;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第二,课中实施过程要有:分组讨论、收集信息,导入任务;教师演示讲解操作要领;学生实操,练习并完成工作页;师生互动、反馈、评价;展示成品。第三,课程收尾要有:课题知识小结升华,课堂实践小结升华和作业布置。只有完整地实施一体化教学流程,在实施过程中不留于形式,才能真正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通过课外兴趣的培养来加强电子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效果

技工教育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最终目的。积极地展开课外兴趣班,经常性地进行技能竞赛、小制作比赛等,能较好地促进学校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实施。例如在电子专业中,可利用下午第三节课或晚自修时间开展一些组装电子门铃、声控开关、彩灯闪烁电路等专业活动,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一体化教学在课后能得到进一步的实践贯穿。

六、通过教师的继续教育来加强电子专业一体化教学的优化实施

第6篇:石油化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氛围 直观 主动 作业 拓展

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对导游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旅游系导游专业的学生需要开设专业基础课《中国传统文化》,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浩繁,受课时所限,如何使学生适度、够用,并掌握一定的研究能力,为将来从事导游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呢?笔者承担该课程的授课10年,进行了传统文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目的是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要点,从旅游文化的视角,结合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及旅游业发展实际将之分门别类归纳为十六章,结构合理,视野开阔,兼顾知识的全面性与实用性。

一、结合导游工作实际归纳梳理教学内容

提纲挈领,才能抓住中国文化的根本与精髓。结合导游工作的实际,我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梳理,制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表,如下:

《中国传统文化》一般开设一学期,为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涉猎较多的内容,重点章节采用课堂讲授的形式,部分章节列出思路,学生课外自学,课内与课外积极联系。表格的内容在第一节课开课的时候即向学生说明,便于他们对本课程的学习规划有个全面的认识。学期最后课程结束之前安排2个课时的分享课,学生自由讨论,分享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表格所列的教学内容中,《中西文化概论》讲授的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别,《诸子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讲授儒、道、法、墨、杂、纵横、阴阳等诸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以及学说。《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是重点章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它们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都有影响。把这三者的知识融会贯通,就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有整体的把握。绘画、书法、茶、戏曲、音乐、建筑、饮食、陶瓷和导游的工作息息相关,这些部分作为主要内容课堂讲解。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酒、舞蹈、节日、服饰等内容列出提纲,指导学生自学。

二、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众所周知,学英语有语音室,学物理、化学有实验室,学法律有模拟法庭,同样道理,学习传统文化也需要有古色古香的氛围,但现实条件不具备,只能把普通的教室花些心思略作改动。

为营造学习气氛,我精心选择了《梅花三弄》、《阳关三叠》、《高山流水》等古琴曲作为背景音乐,上课时使用多媒体播放,音量调控恰到好处,飘渺悠远,以不影响讲课的声音为宜。有时,点燃一支檀香,学古人焚香读书。讲茶文化时,把茶艺请到课堂,邀学院的学生社团茶艺表演队表演清妆宫廷茶舞和乌龙茶行茶法,幸运的学生喝到了冲泡得法的铁观音,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上了几节课后,学生们受到感染,自己动手装饰教室,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有的班级窗户上贴了学生们自己的剪纸,有的班级在教室里养了几盆兰草,还有的悬挂了学生们的书画作品。

笔者还尝试大胆革新,春暖花开时,曾经露天上了两节课,在桃红柳绿的草坪上大家席地而坐,沐浴着春日的阳光探讨传统文化,深受学生们欢迎。

三、创新直观教学手段

如何讲授才能提高效果,引人入胜?把抽象的文化用易感知的方式讲解。在讲中西文化异同时,我使用了音乐欣赏的方法。选择中国古典名乐《春江花月夜》和欧洲古典名乐《命运》作为对比让学生欣赏。听完曲目之后,让学生回答欣赏这两段音乐的不同感受。《春江花月夜》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全曲就像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贝多芬的《命运》则意境开阔,曲调雄浑有力,旋律优美流畅。随后介绍了中国的音乐评价标准,哀而不伤,乐而不,和为贵。由音乐欣赏导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以内蕴、柔婉、深沉为特色,西方文化则外张、阳刚、激越。然后从休闲方式、宠物、服饰、建筑、民间故事、古代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等方面详细讲解中西文化的异同,使学生对中西文化有初步认识。

中国文化的千姿百态与盛大气象,是儒释道三家互相渗透、综合作用的结果。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是我所讲授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点内容。如何才能形象地说明儒、释、道的密切关系,向学生解释中国文化的根本与精髓呢?我收集到一幅少林寺《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的拓片,碑正面有明代朱载育绘制的线刻人头像,整幅图看上去是佛教圣人释迦牟尼的正面像,若遮住画像中线一边,左面则显现出道教圣人老子的侧面像,右面则显现出儒教圣人孔子的侧面像,碑上部还有唐肃宗李亨写的题赞:“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百家一里,万法一门。”圣像一侧是根据东汉班固所著《汉书・艺文志》刻出的九流的名称: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此外,我又请书画社的学生书写了国学大师南怀瑾客厅的条幅: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碑刻拓片和书画作品的课堂展示,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互融互补的格局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直观教学是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使抽象的概念例证化、具体化,为学生掌握理性知识创造条件,此外,还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刺激认知和提高兴趣的功能。我围绕授课的主题搜集教材以外的书籍和图片资料、实物,并按照学生能接受和感兴趣的方式编排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发、制作本门课程的教学课件,运用电脑、实物投影仪、VCD光碟等多种手段结合相关章节的内容进行教学,加强了学生对所讲内容的认知,避免了空洞无物、纯理论化,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我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公布自己的电子信箱,推荐学生浏览相关网站,利用学生对网络的积极性加以引导,让学生在网络上获取传统文化知识。

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倡导研究性学习

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重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话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我注重课内与课外

的积极联系,为检测学生课外学习情况,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尝试着把课堂的前5分钟交给学生,作为传统文化论坛或文化展演台,让学生们就某个问题各抒己见,或做传统文化才艺表演,学生们很积极,因为时间有限,很多学生在每次下课后预约下次的课前时间。

用学生参与的方式改革课堂教学。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是教学得以真正展开的关键。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到成就感,才能使学生多与教师、同学交流,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学生自己从各种书籍、报刊、网站上寻找、加工传统文化知识,既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开阔了视野,激发起学习兴趣。如在讲戏曲文化的前3周我先布置“京剧的起源发展”和“昆曲的发展繁荣和衰落”两个问题,要求学生们分组课外准备,上课时为大家讲解。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收集了图片、音像资料辅助解说,比被动听讲感知更深刻。

五、合理布置多种层次的作业

作业类型分为思考题、课外阅读、资料收集、专题研究、实地考察等项内容。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以外,自己能够自学,更多、更深入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第一节课开课的时候我即向学生公布传统文化阅读书目,这些书籍在学校的图书馆都可借阅。让学生突破教科书及教师讲授的狭小范围,鼓励他们在教材基础上尽多地阅读有关课外读物,形成对教材的补充和延伸。要求学生记录读书的时间表,并交两篇读书笔记。资料收集也是检验学生课外自学的方法,前些年学生在期末结束的时候经常交一个厚厚的笔记本,都是摘抄、剪贴的传统文化知识。近年,我逐渐要求学生交电子版作业,并分门别类建若干文件夹。专题研究要求学生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面。多年的实践表明,喜欢茶文化的学生占大多数,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还是有吸引力的。在书本学习之外,我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去读无字书,参观郑州市内的河南博物院、大河村遗址、商城遗址、茶叶市场等;假期回家,考察家乡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并作SWOT分析。

六、拓展延伸课堂学习

本课程一般每周两个课时,时间有限,远远不能保证学习传统文化的时间。必须引导学生自学,变传授灌输为自主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以外,还应精益求精,善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尽力使自己具有某一方面的专长,更深入一步地掌握某项传统文化的内核。学生奠定了优秀旅游从业人员扎实的人文基础,才能传播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满足旅游者较高层次的求知需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优秀的校园文化也是传统文化教学的良好平台,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01年,导游专业的学生自发成立了旅游爱好者协会,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宗旨,举办传统文化讲座,模拟导游,组织学生出游,现在已经有成员200余人。04年成立了茶艺表演队,吸收有器乐和舞蹈特长的学生,自编自排了5种表演方式,多次和专业表演团体切磋技艺。这些社团活动大大拓展延伸了课堂学习。

七、教学相长对教师业务能力的促进

第7篇:石油化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前言: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人们对孩子教育予以高度关注。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环节,关系到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纵观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幼儿知识教育是其教育教学重点,但在培养学生其他能力上存在不足,使得学前教育人才的综合素养不尽人意。高校作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主阵地,要推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不足

(一)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展形势下,我国国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前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环节。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不少高校扩大了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或新设了学前教育专业,让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数量大幅度提升。从数量上来说,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本能够满足幼儿教育的发展需求,但从质量上来说,却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升。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大,让整个教学流程受到干扰,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质量不尽人意。在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模式下,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教育能力,但在其他能力上往往存在不足,教学经验多以教材为基础,在对幼儿教育活动进行创新上存在不足。

(二)学前教育课堂体系有待改进

在当前教育发展形势下,绝大多数高校均秉承与时俱进的原则,积极推进教学模式创新,但在教学理念上存在一定不足,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符。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灌输式教学模式一致存在。受这一教学模式的影响,不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为,必须将教学放在如何提升幼儿成绩上,丰富幼儿的基础知识积累。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存在一定缺陷,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造成负面影响。高校要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推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一步优化,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素质教育的洗礼,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进一步认识幼儿教育,并学习和吸收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及思想。然而,当前部分高校未能关注课程体系变革,主要着眼于教学模式,使得所取得效果相对有限。

(三)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固化

不少高校均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但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均在形式上进行改动,将理论知识讲解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对于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使得幼教人员的综合能力有待提升。在当今时展形势下,幼教行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幼教素养,但在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上存在不足,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整个教学活动缺乏感染力。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健全和完善,仍采用统一标准评价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不少学前教育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往往不能及时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在处于幼儿方面的问题时,常常手忙脚乱,找出到及时有效的应对方式,在实践经验及应变能力上存在不足。

二、促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对策

(一)调整学前教育教学形式,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如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成为教育重点。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任课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方式、角色扮演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并引导学生基于幼儿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及内心需求,为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奠定基础。幼儿年龄较小,认知能力相对有限,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故而常常出现提出让大人尴尬或难以解答的问题。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这一点,并进行情境模拟,让学生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应对,以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灵活有效地解决各种幼儿问题,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对传统教育理念进行调整,构建健全的课堂体系

高校在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时,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改变以往将知识性教学作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吸收和学习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为此,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传统的教育理念,调整实践课程及理论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在丰富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大多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对游戏具有浓厚兴趣。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幼儿教学规划,并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主题,通过开展这种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幼儿和学生能够友好的交流沟通,并能够自主规划和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打造出一堂优质的幼儿课堂奠定基础。

(三)制定健全完善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评价体系

所制定的评价体系及执行情况和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质量具有极大关联。在之前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内,知识能力教育被作为关键环节。但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对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量大增。为此,评价体系要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高校要秉承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评价习进行创新和调整,将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等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不再单纯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及专业能力的提升,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园、托幼机构等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工作能力及专业知识,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尊重和爱护学生,明确学前教育在孩子成长发展中的重要性,挖掘各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对幼儿教育工作进行深层次研究,从而发展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然而,要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较高难度,并不属于单纯的技能学习环节,而是在理念上的深入。高校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后劲能力。

(五)适当添加新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不少幼儿园推进了课程体系创新,将现代化课程体系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如多元智能理论。然而,不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不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表现不佳,由于未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学前教育。为此,高校在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时,要对这些新理念及体系进行科学分析及研究,组织教师到其他院校或地方进行参观学习,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有效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切实提升高校学前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及自身在就业时的核心竞争力。部分幼儿园注重教学模式创新,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开展了别具特色的课程,诸如幼儿戏剧、幼儿种植园。通过开展种植课程,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播种等环节,深刻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提升学生爱惜粮食的意识。通过开展幼儿戏剧课程,能够给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锻炼幼儿的表现能力及表达能力。为此,高校在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时,要适当引入这些具有创新性的课程,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及方式,并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运用能力,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总结

第8篇:石油化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幼师;钢琴课程;教学;多元化发展

幼师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钢琴课是幼师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技能课。音乐理论与演奏技巧相结合是钢琴课程的一大基本特点。钢琴课程多元化的教学与训练,能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和弹奏技巧,初步掌握不同风格、体裁的优秀作品,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欣赏音乐的水平,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一、钢琴课程的定位

钢琴课程是一门综合运用音乐理论知识在实际练习中完成技能技巧练习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学习弹唱、即兴伴奏、歌曲创作等课程的基础和前提。具有技术性强的特点,难于掌握。因此,强调钢琴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发展至关重要。这门课程对于幼师专业学生的培养职业能力和养成职业素质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它不仅可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而且更对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具有深刻意义。

由于大多数幼师学生在上学前从未接触过钢琴,同时错过了钢琴学习的最佳学习期,而且每个学生在兴趣、能力和性格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不尽相同。所以,幼师专业学生的钢琴教学是综合培养具备初级钢琴弹奏技巧,使其能胜任幼儿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熟练弹奏幼儿歌曲并能够给儿歌编配伴奏,组织幼儿音乐歌唱教学,音乐游戏,音乐律动等能力。

二、钢琴课程设置多元化的科学性

钢琴课程是幼师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技能课,是一门音乐类的综合学科,具有技术强的特点,难于掌握,所以需要花费大量的练习才能够形成能力。

钢琴课教学是以键盘实际演奏为主要内容,以综合的音乐理论知识为指导,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因此钢琴课程的设置要以就业为导向,明确教学目标,体现科学性和多元化。要适合于幼师综合发展的需要,符合幼师钢琴课程的教学特点,要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合理科学的开展有特色的钢琴课程教学。在教学中运用现代的、多元化的钢琴教学方法,会有效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难题。

三、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发展

幼师专业学生能够在校进行系统学习的时间非常毕竟有限,因此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设定与拓展非常重要。

要做到理论知识与演奏技巧的同步学习在钢琴教学内容的展开和深入的同时,把单一、枯燥的技术技巧练习同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学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钢琴课兼顾技能、技巧训练与理论知识的同步学习,把相交叉学科知识综合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完成课程的整合。

弹唱和即兴伴奏是幼师实际工作中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因此,在教学建设的初期就要重视弹唱、即兴伴奏等课程的教学,在提高学生钢琴演奏水平的同时,应更多地重视运用钢琴进行即兴伴奏和弹唱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幼儿歌曲还是成人歌曲,都能让学生在音乐中学的更多的知识,在感受伴奏的快乐和成就感的同时,在练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谱与即兴伴奏能力,为学生就业需要做好准备。

拓展教学课程的内容对于一个幼师学生来说,三年的学习时间比较短暂,接触到的钢琴作品比较有限。因此,在教学曲目的选择上,不强求横向的发展,而改取纵向的广泛涉猎。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中外钢琴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各种风格、流派的作品,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更好的欣赏音乐,感受美好生活。

探讨“钢琴教学法”的教学目前幼儿园开设的课程丰富多彩,很多大中城市已经把钢琴课当成普及教育了。因此,在钢琴教学的后期加入“钢琴教学法”的研究与探讨,帮助学生更好的开展幼儿园实际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相长。

四、钢琴课程教学形式与方法的多元化发展

幼师专业的钢琴课程教学大多采用集体课与个别课的形式,并分成小组上

辅导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弹奏技能,以就业为导向,使学生成长为适应当前幼儿园工作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1.集体课教学

钢琴集体课的教学以班级为单位,主要完成基本讲授和课堂练习的教学目标,以知识性、理论性、系统性为主的内容组织教学,使学生在理论上真正了解钢琴的演奏与弹奏方法的原理,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与教学手段,使用钢琴、电钢琴及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代替传统教具展示课堂内容,生动的展示了钢琴艺术。开展了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的教学活动,将知识的讲授、课堂练习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讲、练、做一体,“讲中学,学中讲”,让大课具备小课的功能,突出技能的培养。

课堂中,教师一般分为常规训练和课堂练习两部分。常规训练中包括音阶、琶音、和弦等钢琴基本练习。让学生在活动手指的同时,强调钢琴弹奏的基本弹奏技巧,熟悉不同的调式调性,为弹唱、即兴伴奏等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课堂练习部分,通常分六个步骤。首先,介绍乐曲的整体风格,创作背景与作曲家介绍,使学生对作品进行整体认知;第二,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展示乐曲,提出问题,通过分析,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直观感受,加强对乐曲的理解;第三,教师范奏,分析、讲解乐谱,讲授重点;第四,开展多种练习方法,学生进行有效的集体课堂训练;第五,学生自主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在课堂上掌握乐曲的演奏;第六,集体演奏,通过课堂展示考察教学综合效果。

2.小组课教学

因为幼师学生人数较多,技术较差、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小组课的教学形式特别适合于幼师专业的学生学习,在幼师实际教学当中应用的较多。通过分组形式的教学可以对学生弹奏情况进行逐一的检查,有效地利用课堂,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和辅导,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钢琴的弹奏技巧。

3.个别课教学

个别课是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最普遍的教学方式,是因材施教的最好的教学典范,一般情况下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个别课的教学,教师可以深入、具体的观察和解决每个学生在演奏中所存在的不同问题,是对技术和艺术处理等方面针对性最强的教学,适合于不同程度的学生。 但是,由于幼师学生较多,因此,个别课的利用率并不高,局限性比较大。

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学,扬长避短,将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有机的结合,多种授课方式并存,实现授课形式的多元化。

教无定法,变换多元的教学模式,可以大幅度的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等还颇具革命性、创造性的加入了游戏法、多媒体辅助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教学法的方法。达到“教、学、做一体”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信心。

五、钢琴课程教学的多元化考核

钢琴课考核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练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及时评价,适时的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可以有效的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评价方式注重诊断与指导的功能,突出激励的作用。

钢琴课考核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方面: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考核、实践教学考核、艺术实践考核。

课堂教学考核内容可以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可以发挥考核的长效机制,建立每个学生的个人档案,把学生平时课堂上和检琴时的表现记录下来,让学生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在钢琴学习上的成长轨迹,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及时调整学习的状态和方法。

总结性评价是是对学生钢琴课程学习的综合性的评价,包括期中、期末考试得出的结论。这种的评价方式相对更为客观、准确,方便于教师更准确的把握学生学习的状况,合理安排接下来的学习内容。

实践教学的考核主要包括钢琴基本功大赛、技能竞赛和见习、实习等,艺术实践包括校内、外演出,音乐实践,毕业汇报演出等。通过实践教学的考核内容在实践中检验钢琴课程的学习成果,同时,通过演练,培养学生的表演欲望和自信心,帮助学生找到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实际演练中检验学生学习成果。

钢琴课程的教学在幼师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实际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任重而道远。采取多元化的钢琴教学,可以多角度、多方位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单一、枯燥的技能课变得轻松、愉快,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技能技巧的学习,使我们的钢琴教学取得更大的成效,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得心应手,最终实现钢琴课程科学设置的初衷。

参考文献:

[1]陈晶.《浅析幼儿师范专业钢琴课程课程设计》[J].《科教创新》2010年,第11期

[2]张殿坤.《关于幼儿师范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的思考》[J].《艺术教育》2010年.第06期

第9篇:石油化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高校动画专业 教学 问题 探索实践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动画产业的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发展正朝着多元化、世界性的方向发展,对动画产业相关的人才需求层次越来越广泛。但从我国高校教育培养方式上来看,高校动画专业毕业生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没有明显的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动画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强高校动画专业教学的探索与时间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一、高校动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动画专业的教学忽视理论教育

当前很多高校动画专业的教学存在单纯注重学生技能,忽视理论教育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社会中大部分人认为动画教学就是电脑软件与美术创作的简单叠加,无形中给动画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二是学生希望毕业后找到满意的工作,高校要提升自身的毕业率;三是动画相关企业希望招聘到毕业后就可以随时上岗的学生。这三点原因是导致动画教学中忽视理论教育,注重技能培养的主要原因。从长远角度上看,学生没有经过综合理论的熏陶,很容易缺失工作的潜能,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高等教育综合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不利于动画产业的发展。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前高等教育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主要以教师课堂教授知识为主,注重基础知识与理论知识的讲解。作为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它具有以下弊端:一是专业所需要学习的内容与动画行业的真实需求不能够紧密结合;二是动画专业中的不同课程之间缺乏连续性与连贯性。

(三)高校教学与企业合作教学相结合潜在的弊端

高校教学与企业合作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目前很多高校正在尝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主要目的就是将企业的研究开发项目引进高校专业教学过程当中。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具有以下弊端:一是动画企业本身不是专业教育机构,完全由企业把控专业教学不符合教学规律;二是企业经常将一些重复性高、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安排给学生学习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学生缺失专业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二、高校动画专业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完善新型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系统

新型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系统的完善主要体现在下面的表格中: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此系统不仅可以实现课程之间的相互串联交叉,而且可以实现传统教学模式向多层次、创新型、宽口径及重应用的现代动画教学模式的转变。

(二)注重数字动画技术的培养

动画的发展需要技术的支撑,其中最重要对的技术是数字动画技术,主要体现在三维动画的应用中,它使得三维动画更具有真实感与立体感,更能捕获观众的眼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动画产业的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高校缺乏三维动画专业教师,这使得学生在三维动画的学习方面缺乏专业的指导,对现代动画技术的发展缺乏相应的敏感与感知,对一些新型动画软件不甚了解,严重制约着我国动画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动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字动画技术的教学,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字动画技术水平是当前检验高校培养动画专业人才的重要标准与途径。

(三)开设创意性强、实验性强的课程

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要在高校动画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开设一些创新性强、试验强的课程,努力给学生创造自由学习创作的空间与时间。首先要引领学生对一些原创短片进行新一轮创作;其次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时代元素对原创动画中的艺术造型进行创新性的设计与开发,使之更具有观赏性与商业性价值。

(四)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进度,开设不同的课程

动画专业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具有实用性与复合性的特征,对动画专业的人才要求很高。因此,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要设置不同的课程:

对于一些低年级学生的教学,要通过对经典作品解读的形式来打牢学生的影视理论基础,达到丰富动画理论知识的目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一些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动画项目的活动,或者邀请一些动画行业的专家进行动画行业发展前景及就业趋势的讲座,从而达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水平的目的。

对于一些高年级学生的教学,要通过引进一些有针对性的动画项目,加强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训练,努力提升学生的实际技术操作能力。首先要了解学生在专业发展方向方面的想法,努力针对学生的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其次在训练方面,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与特长引进具有针对性的动画项目。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画技术的兴趣与热情,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技术操作水平,提升学生动画方面的综合素质。

结语:

随着世界动画产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动画专业教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动画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在很大才程度上影响着动画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但在现实的生活中,高校动画专业的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矛盾,在强化动画专业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改革动画教学模式,形成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是推动动画专业与动画行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周志奇.转变高校在动画产业链中的地位——谈动画的实践教学改革[J].美术界,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