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情商 情商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214-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情商教育是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高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人才是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和高尚道德品质的人才。培养高校学生的高尚品质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与情商教育工作。但由于多年偏重应试教育和专业教育,使高校学生队伍暴露出许多问题,尤其在情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较为突出,主要是忽视情商教育和高校学生自身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在当前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开展情商教育和思想教育工作,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情商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 简称EQ),主要指人的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是心理素质的核心部分,它反映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是衡量人在非智力活动中的重要指标。自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的学者塞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梅耶教授提出“情绪智力”这一概念,情商逐步被作为评价一个人做人能力的重要参数[1]。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继承了塞拉维和梅耶的观点,把情商概括为五方面的能力,即:①具有认知自我情绪的能力;②调控自我情绪的能力;③自我激励情绪的能力;④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⑤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2]。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因素,智商占20%,而情商占80%[3]。由此可见,情商既表现了一个人的涵养,也体现了一个人的能力、修养和心理素质,它涵盖了一个人对己、对人、对事的刚毅力、自制力、善解人意力和与他人热情友好相处的能力。因此,情商是人格、品德、思想、情操的集合,情商水平的高低在一个人的成功道路上起着更加关键的作用,决定着人生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情商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帮助和指导情感主体能动地掌握、运用情商知识与技术,并在实践中逐步内化为稳定的情绪情感管理能力的活动,是情商的教育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思想道德修养与社会公德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爱国教育;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和谐相处,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以面对挫折、克服困难为主的心理素质教育、法律基础教育等等。[4]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党的指导理论、时代政治、发展形势和唯物辩证法等,指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在实践中逐步内化为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活动,是思想意识的教育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塑造出理想的人格是提高整个民族精神文明水平的一项基础工作。它不仅要关注现在,更要关注未来。[5]情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情商教育,可以奠定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基础,并提供强大的情感动力支持;可以及时解决高校学生出现的一些思想问题,进而对其积极疏导,扫除思想障碍,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可以为学生今后的人生方向指明正确的航向。
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情商教育的几种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情商水平对学生有重大影响
作为老师,教育人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和情商[6],加强学习党的政策方针,提高自身修养,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多与学生沟通,弘扬社会正气,宣传好人好事。比如讲述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分析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理想信念,号召学生学习他在新时期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学习他热忱为他人排忧解难,用真情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精神境界,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和他人、个人与集体、索取与奉献、平凡与崇高等人生课题,激励更多的学生助人为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将情商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首先,严格考核。高校可以把情商教育列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课中的一项重要素质和能力考核,并将成绩计入学生的档案,以免使情商教育流于形式。其次,开展专题讲座。院系可以每学期安排2~3次情商教育专家讲座,同时通过墙报、校刊、校园网、校园文化等载体加大情商教育的力度。第三,系统设计情商教育的内容,使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要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新型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广泛性、趣味性。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由单纯的听课看书发展到了“上网漫游”。由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正处于形成时期,而网络信息过于杂乱,因此,现今思想政治教育课必须抓住学生的思想变化发展脉搏,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开拓创新,以丰富、多样、快捷、实用的教育内容来填充因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教育空白,创造出多样化的形式、方法、媒介以满足学生多层次、多侧面的需要,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三)情商教育的时间要选好,贯穿整个大学教育过程
情商教育最好的阶段是大学生刚入校时期和接下来的第一学年,因为此时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待形成时期,对于新思想、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因此,在刚入校时,学校可以组织专门的师资力量对他们进行情商培养。后续三年的情商教育也不能间断,要想提高学生的情商,让学生能够正确地面对挫折与失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仅仅靠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的指导是不够的,还要加强课下的引导,做到时刻知悉学生的近期思想状况。这主要得发挥辅导员以及学生干部的作用。高校在聘用辅导员之前,可以对候选人员进行一定的情商教育培训,然后择优录取。为学生配备专门的情商辅导老师,然后由他们对每个班的班干部进行情商培训,深入到每个学生生活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思想偏激的学生、自卑心理严重的学生、有自虐倾向的学生、心胸狭窄的学生以及悲观厌世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开导,使他们及时走出思想盲区,尽快融入到集体中来。
(四)对学生多赞美,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共同关注情商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自我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善意举动和良好习惯适时给予激励性评价,引导他们把教育要求变成自己的内在追求,主动接受外界的积极影响,自觉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控和自我矫正,以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要引导学生确定高尚的人生理想,以激发其自我教育的愿望;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思想品德规范要求,使其掌握自我修养的标准;要指导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其能够始终自觉地按社会标准严于律己。[7]再者,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至关重要,家庭和谐,孩子就会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反之,孩子就有可能形成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情商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学校这个小小的天地,还应该多多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并及时与学生家长多沟通。对于本地的学生,可以每学期召其家长开一次座谈会,对于外地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信件和电话等形式与家长双向联络,帮助家长及时把握孩子的动向,与孩子多沟通。
总而言之,在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的主体,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情商教育,通过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以教师的言传身教为基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同时辅以课下和校园外的教育,带动大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增加他们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以强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的情商水平,为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栽培优秀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徐光兴.情绪智力的测定与训练[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丹尼尔•戈尔曼.情绪智商[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7.
[3]王金云.情商理论研究的社会价值及其局限性[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48-149.
[4]彭奕,朱强.大学生情商教育的探究与设计[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5).
[5]马红霞.浅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内容的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2008,(1)
【关键词】初中 思想政治教育 情感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71-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进行,我们需要不断探究尝试更多的有效教育途径来进行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教师长尝试通过正面灌输、疏导途径、引导自我教育、对话调节、社会文化熏陶等途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取得了一些教育效果;有的教师通过利用社会舆论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长期的思考和实践,探索出了一条通过学生的情感、兴趣结合多种教学活动,从而有效推进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通过情感教育培养情感
实践证明,情感对于学生习得的知识具有深刻的强化记忆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情感教育使学生将习得的思想政治知识通过情感的强化,使他们对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记忆和认识。情感教育还有利于帮助学生人格的完善,通过对培养情感的重视,使学生能够增强对道德的遵从力度、对法律的遵守力度,这不仅可以使学生个人的人格品质得到升华,更通过对青少年的教育有利于国家发展、社会的安定团结。
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教师可以通过讨论会的形式展开教育,结合爱的教育进行思想政治的主体教育,引导学生们一起讨论爱的艺术及方法,通过这种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情感,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实例给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同时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关爱,使学生充满自信和希望。教师可以设置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尝试将班上学生的每一次成长和进步都记录下来,学生自己可以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每节课的成长和进步,这种学习进步的积极体验可以增加他们进一步成长和发展的动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更加强烈的求知欲,帮助他们树立起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社会理想。教师还可以利用“罗森塔尔效应”给学生以积极的暗示和鼓励,并充分发挥这种效应。建立起一种相互信赖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通过教师的关爱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远大志向和学习理想,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兴趣,落实思想政治教育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对于很多东西的追求,并非出自一种责任感,而是对于这种事物存在一种热情和兴趣,使我们被吸引着去学习、去追求这种事物。我们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如果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被思想政治这一事物吸引着去学习、去追求,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使学生明确了解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性,从某种途径激发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事例导入思想政治教学,引导学生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知识分析他们感兴趣的事例。在政治思想教育中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歌曲、名人传记、寓言以及诗歌等学生喜欢的内容导入教育内容;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政治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思想政治学习中,使他们热爱学习,并从学习中获取快乐,在快乐的氛围中了解知识、领悟知识。另外,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多给他们的学习一些正面的表扬和激励,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增强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从而很好地投入学习,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开展多样化、实效性强的活动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有效的活动形式和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活动和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摆脱传统教育模式中对教学的过度依赖,使他们学会自己主动思考和探索。
教师应该对现有的教学手段进行必要的改进,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多学习并吸取别的教师所利用的一些有效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教学方式,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的结合起来,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重视对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教师可以结合“公民教育”的主题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勤工俭学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能够增强对公民职责、公民意识等的理解,并且通过组织这些社会性的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所学的社会知识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引导他们接纳社会新事物,增强他们正确判断是非的能力,让他们接受思想的洗礼。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教师可以利用情感教育引起情感共鸣,通过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利用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276-02
一、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一)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
“渗透”是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词,词典中一般将渗透引申为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达到一种通透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谓渗透, 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要素结合,把教育的影响循序渐进地辐射到环境之中。对企业而言,企业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对象的思想综合影响形成和渐次发展的规律,通过借助一定的载体,营造一定的氛围,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内化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并付诸于日常言行之中。
(二)企业中表现出的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企业是青年集中的地方,有这么一句话说:有“人 ”则“企 ”, 无“人 ”则“止”。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资产,所以,在一个企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体现在对企业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工作上。第一,渗透的潜移默化性。这一点也是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特性,不管是高校还是企业或是其他教育机构都可以运用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帮助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在渐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由量变到质变地实现教育目的,从而让受教育者在看到教育效果后心悦诚服。第二,渗透的全方位性。不同于高校主要针对的是对广大学生的抽象空洞的论理说教,企业的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对教育对象学习知识和技能过程中运用,更多的要体现在对教育对象的生活、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氛围的精心营造上渐进地给受教育者以全方位的思想教育的影响。第三,渗透的长远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企业而言,一个有用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性这一特质,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受教育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吸收和学习到最持久的知识和技能,有效提高企业培训人才的效率和水平。
二、我国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实现的途径
目前,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中,特别是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管理者并没有重视这一块,甚至认为这与企业本身的经营或可持续发展毫无关系,多此一举。这就表明,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是落差断层的,需要我们更加的重视它,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的去寻找其实现的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应该注重提高教育者的渗透意识
中国企业思想教育的目标就局限为培养员工遵规守纪、服从管理,把它仅仅看作是一项由党委负责的政治任务,平时也只是应付,更不用说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很好的渗透下去。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制度文化的影响不够等等原因。现在也有一些企业在这些方面做的比较好,这里笔者提出一些没有得到广泛重视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1、尝试赏识教育
有学者定义“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赏识教育使员工产生认同心理,悄悄润入员工心田,在心灵深处积淀下来,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理想信念,不自觉的实现教育者的预期目标,提高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
2、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者只有更新了教育理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身作则,发挥自身榜样作用,才能真正从实际出发,在企业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创造一些与现代时代接轨的教育员工的方式,比如设立一些宣泄室、出气室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应该促进受教育者主动渗透
1、情感上使受教育者得到肯定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意思就是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人的感情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然这就首先要求教育者在重视言传身教的同时,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与受教育者平等相处,才能彼此之间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要把受教育者放在中心的位置上,肯定他们的工作和学习,关心他们的生活,这样才能激励他们主动参与。
2、培养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这些思想品德要求和理论有没有与受教育者的内在思想层面发生矛盾运动,提高员工的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在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者更要重视培养企业员工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习惯,使员工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加强自育、自律。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应该增强载体的渗透性
1、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
利用文化特别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先进文化所具有的渗透性强、影响持久全面等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文化活动中。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运用,“软管理”和“硬管理”、“软约束” 同“硬约束”互相配合,从而把企业与员工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同心协力,开拓进取。
2、重视媒体的渗透作用
在现代企业中很多都是年轻人,他们有的有技术,有的有知识,善于接受新事物,对于他们来讲,现代传媒已成为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可深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迅速并及时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比如,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红色网站,在网站上举办一些及娱乐与教育于一体的活动。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应该提升环境的渗透性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环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要寓教于景,以景促教。企业运用环境的暗示性,使之成为感化员工的大熔炉。
1、物质环境的渗透
在我国各个省区我们都有很多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在这些建筑里与我国的历史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描绘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当人们在参观这些的时候,、产生的民族的自豪感,就是有意识的对人们进行的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那么企业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教育引导自己的员工,也可以通过建立一些标志性建筑、企业徽章等,发挥物质环境的教育渗透作用。
2、制度环境的渗透
这里不重点讨论企业如何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奖惩准则来约束、协调受教育者言行,而是讨论一下道家的“无为而治”理念,以此实现渗透性思想教育的自动化管理。所谓“无为而治”,其实是“君无为而臣有为”,也就是要注重员工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3、精神环境的渗透
精神环境是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风气、人际氛围、凝聚力等都属于精神环境。这一点,很多国外企业做的比较好:他们以塑造“企业人”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追求,以对员工的高度负责赢得员工对企业的高度忠诚。而我国企业现行的教育培训,绝大部分停留在对员工知识、技能及业务素质的培训上,鲜有对员工认同企业、归属企业的训练。所以,我国的企业更要在这方面下功夫,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和员工的忠诚度。
参考文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公民教育;价值观;主体自身
人们将在21世纪面临着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将明显加快,改革的继续推进,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尤其在知识经济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突破口
首先,公民教育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充实。公民教育所注重培养的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主要是以宪法意识为核心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公民教育所强调的宪法教育从根本政治原则上为人们划定了一个言行范围和准则,因而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公民教育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公民教育把立足点放在公民上,涉及的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它把公民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界定为:国家权力来源于公民权利,在根本上统一于公民权利;同时要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原则,一切以人的权利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再次,公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常规化与稳定性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日积月累的功夫,要常抓不懈。在大规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与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法治建设相适应。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创新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目的主要是要确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内在统一的新价值观。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政治工作是无法回避利益的,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已把人们的利益动机和欲望充分激发出来了,思想政治教育如果闭口不言利,是根本无法生存的。
当前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确立起正确的利益观:一是要向群众讲清利益关系,进行正确的利益引导;二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群众的实际利益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利益.必须引导群众改善物质条件,满足精神需求,创造幸福生活。
三、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手段的创新
在信息社会时代,实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已经成为必然。首先,这是因为适应信息时展和网络发展的新要求,信息社会信息来源的多元化,速度的快度化,渠道的多样化,信息覆盖广等特点要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高效必须要重视自身的载体创新;其次,在当今新形势下,要抢占意识形态的制高点,必须要重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不断创新,不断运用新的载体以传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可以说,会不会运用和挖掘新的载体已经成为制约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效果的重要因素。
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身的创新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的主要目的是确立教育者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辩证统一的新主体观。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总是视教育者为唯一主体,而忽视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把教育对象仅仅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这就必然导致思想致治教育中的强制压服和单向注入,影响和压抑了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的教育过程既是教育者按照社会要求积极组织、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对象基于自身认知水平和内在需要而主动选择教育内容和自我教育的过程。
因此,我们必须克服片面的唯教育者主体观,同时,也要防止片面的唯受教育者主体观。要确立教育者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辩证统一的新主体观,在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作用的同时,着力激发和引导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使之能够以主体的姿态积极参与教育活动,主动接受教育和开展自我教育,自觉地按照社会要求塑造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起着积极地作用。尤其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
参考文献:
[1]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型.教育研究,2002(10):6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3]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1―42
[4]郑永延.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摘要: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媒体技术,通过生动形象的表述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文通过对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了解了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以及创新途径。
关键词: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征
在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然步入到了信息时代。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进行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和缺点的,如何有效的进行网络教育,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是现阶段教育中的重点以及难点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的同时,高校要对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作为创新教育途径研究的出发点。
一、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网络的数字化传播手段,利用网络技术平台通过自主、平等的的传播理念,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规范以及网络信息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形式,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第一,形象性的基本特征。网络信息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可以通过真实的表达效果提高信息的感染力,加强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充分的运用网络信息传播平台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感染力,通过网络信息对大学思想政治进行加工处理,可以改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把抽象的、枯燥的的理论知识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提高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
第二,时效性。网络信息平台打破了空间以及时间的限制,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便捷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信息了解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宗教的等各方面的实时资讯,提高资源的使用率。
第三,交互性。网络教育模式提高学生与教师的沟通联系,改变了传统的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网友之间的沟通联系,通过不同阶级、文化背景、年龄以及地位网络的讨论交流,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通过思想的碰撞交流,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程度。
二、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1)明确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和必要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部门要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要构建一个系统的网络教育平台,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梳理网络思想政治思路、凸显网络教育的创新性,要规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全面的规划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提高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
在大多数的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中都存在着阅读量低的现象,这与思想政治网络内容的枯燥性、单一性有着一定的关联。因此,在对思想政治网络的建设与维护上网站内容作为主要出发点,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占有份额,完善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如可以再校园网站上设置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如针对时事热点事件的热点评论、综合性新闻的综合新闻以及网上党校等特色板块,让学生通过对热点事件的评论分析,培养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的正确导向,也可以通过加设大学生的学习、就业咨询以及校园活动等板块,通过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校园论坛、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通过在线的实时互动,有针对加强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素养,加强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
(3)提高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要想有效的提高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要构建一个高素质人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此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不同专业的教育人才都有着一定的需求,对此,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网络编辑以及网站维护人员的重视;第二,加强网络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加强对等政治信仰、素质的培养,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通过正确的政治思想对学生加以引导。
(4)加强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
第一,完善大学网络信息过滤审查监管制度。学校要通过对学生的发帖、评论等信息进行审查,对于存在的焦点问题、涉及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存在的不文明以及违法信息要进行清理消除,通过对不良信息的监控等手段营造一个完善网络系统。第二,通过学生网络道德、法律以及安全知识的教育,加强大学生的辨别能力,抵制网络上存在的不良文化以及信息。
(5)提高对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
在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提高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加强网络教育的系统性以及科学性。在现阶段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则会社会化、规范化的基本特征,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尚处于探索之中,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技术支撑。因此,高校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展开相关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通过对网络信息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总结出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点,通过对大学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特点、规律的总结,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全面的推进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结束语
在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通过学生的实际情况的了解,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作为出发点,不断的探索出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要充分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现代设计平台提高对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务均.搭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经验与做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32(10):56-58.
一、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兴起的原因
微信作为一个新兴的网络社交平台,被大学生广泛使用和喜爱。微信也成为了许多喜欢“尝鲜”人群的社交选择,它支持跨通讯运营商、跨操纵系统平台经过网络迅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并支持多人群聊和定位功能的手机通信软件。大学生总是在时尚最前沿的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特征决定了他们是主流的微信用户。据调查,58%的大学生在使用微信,没有使用的也有48%准备近期开通使用。[1]可见,微信的魅力和影响是深远的,大学生喜爱尝试新鲜事物的特点,确定了微信会在大学生群体中掀起使用。因此,微信日益成为大学生获取新闻信息、人际关系交往、自我言语表达、社会参与的重要媒介。
二、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微信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普及
首先,微信作为社交平台的新宠,其多样化的功能满足了大学生对外界的了解需要。通过微信平台,所多人愿意把自己的观点、心情、身边发生的新鲜事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渴望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共鸣。并且通过微信互相交流、分享,增强他们的存在感。微信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表达空间,他们愿意在微信上互相交流、谈论国内外新闻,学校生活等等。微信作为学生的私人空间,也是学生对于其思想和生活状况最直接和最真实的表达。通过微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了解到大学生真正的思想状况和思想动态。
其次,微信提供了一个大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自由交流平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学生不愿意说真话的现象,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封闭式的,这个现象成为现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困境。[2]教育者不妨通过微信平台可以不定时的了解现代大学生的思维,平常多和学生互动交流,加强师生之间的信任与平等,无形中激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长,更好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最后,微信创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微信平台的使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与方法。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微信自由地进行思想沟通,快速了解到各个方面的信息,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时,微信打破了传统地呆板,僵化地教学模式,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增?M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
2、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一方面,大学生对于外界的好奇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得到满足,因此,每天刷微信成了大多数人的必修课,微信占据了大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微信信息良莠不齐,导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变得模糊。微信上的信息是复杂多样的,既有积极向上的信息,也有消极落后的信息。这些讯息混杂在一起,使大学生容易遭到种种不良信息、不道德行为甚至是违法行为的不良干预。而且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人不分时间、地点的聊天,刷朋友圈,同时,微信圈子的建立也为大学生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现象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学风考风。
另一方面,过渡沉迷于微信的虚拟世界,大大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实际上,着迷于微信的大学生到处都是,上课睡觉前吃饭时都依附于微信,过渡沉迷于虚构社会中,性情也变得孤僻。甚至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认识偏差,自以为现实中的人不值得交往,只愿意在微信上与人交流,忽略了现实社交的重要作用,导致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3]
三、运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微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大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应该走进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大学生的微信行为进行观察和剖析,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使用微信。使学生的微信行为保持良好的状态。通过各种活动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微信使用观,微信内容应该符合现实的道德规范。在微信上,大学生不要轻易相信谣言,不传播谣言,做一名理性的微信使用者。例如,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微信使用方面的讲座或者讨论,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探讨微信的起源和发展,微信沟通的便利性和优缺点。
2、有效利用微信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微信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在传播信息过程中有着强大的功能。同时,微信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微信公众号的推送中应该挑选符合社会正能量的内容,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使大学生在微信的使用过程中有效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朋友圈分享的内容和生活状态对其思想状况和心理行为进行及时分析,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与教育。纠正他们的认知错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避免学生思想滑坡。
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教学;强化途径
引 言
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一直是高校教育中的热点问题,对于如何构建有效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扮演的角色日益多元化,而传统教育形态下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如教育流于形式、内容滞后等问题,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作用造成影响。所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势在必行,应务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践行好真实教育,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一直是困恼其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有教育方式的不当,也有教育内容的滞后。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缺乏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灌溉式教学、牵引式教学,仍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角,支配着教学的组织开展。教师以“独断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实质性的参与及实践。这种看似和谐而健康的教育形态,所培育的“乖学生”是不全面的,学生难以在主体地位的支配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育人”的教育过程,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体,势必将思想政治教育拖入尴尬的境地,流于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架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僵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利于教育的改革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滞后,与现实存在较大反差。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现实存在较大反差,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甚微,这也强调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应强化教学内容的改革。从实际的课堂来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过于空洞、抽象,大讲道理,条条框框的教材内容,一股脑的灌输于学生。教师对于当前社会的敏感问题、热点问题,缺乏实质性的涉猎,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中渴望回归现实的学习夙愿。同时,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已发生转变,如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出现,以及社会腐败、公共道德缺失等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未能重点突出,而是一言而过或避而不谈,进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难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多元化社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教学反差的存在,不仅让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心生疑虑,而且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反而形成制约教育发展的阻力。
二、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当前,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于如何更好的改革教育方法、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模式。具体而言,可以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多元化教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摆脱当前教学困境的重要举措之一。教学方法创新关键在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多元化的教学,依托于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态,更能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价值。(1)传统沉闷的课堂教学氛围,强调在教学中开展互动式教学的重要性。互动式教学可以强化师生双边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有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2)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实施案例教学法,有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案例目标的作用下,实现师生间的双向交流,提高了教学的主观能动性;(3)在现代教学模式下,多媒体教学的得到广泛运用,并具有良好的辅助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依托其音声、动画兼备的特点,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运用网络技术,拓展课堂教学空间,丰富教学资源,实现高质的课堂教学;(4)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完整性。思想政治教育应落实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落实实践教学环节,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二)夯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与实践性。教学是师生双边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以生本理念为导向的教学,强调互动主客之间的良流。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其在思想意识上形成强烈的自主性,便于形成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同时,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奠定了基础。基于坦诚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得到启迪,促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有所收获,形成师生双向参与并实践的教育模式。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僵化程度突出,以灌溉式教学为主体的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及实践。所以,构建“”的教育模式,是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尴尬境地的重要出路口。该教育模式旨在将教育对象置于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培养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和处理矛盾问题。同时,这种教育模式所形成的教育作用力是综合的,不仅让学生学习到、掌握好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凌空于现实的教育,其教育内容也应推进学生的真实生活,实现“真实性”教育,这点对于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其实,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而言,教育内容的真实性越强,其对学生所形成的吸引力越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让教育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呈现出其教育的真实面,让学生信服思想政治教育,而非教育的“一厢情愿”。并且,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话、大话的传达地,而应坚持实事求是,让学生能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的认识、剖析当前的社会问题及现象,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鉴别能力和政治认识能力。
多元化的社会环境,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不再单一,而更多地是在教育中干预正视敏感的、热点的社会问题,拉近学生与现实的心理距离。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现实问题的讲解,教师不应一言而过或者回避,而应该更多地是正面引导,让学生以正确的思想认识问题、剖析问题,敢于讲真话、实事求是。这样状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提高了教育的价值。并且,国家主流思想难以有效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教育的过程中,筑建了一道无形的墙,将真实与空洞性隔离。这也就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真实的生活,让正确的主流思想真正渗透到教育之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仍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有效教育模式,旨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作用。当前,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务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教育方法、形成真实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全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好其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谭志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2(09).
[2]李维善.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J].才智,2010(12).
[3]王喜,陈怡娟.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研究[J].才智,2012(14).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提升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1(b)-0163-02
一直以来,我们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市场经济以及各项事业建设都呈现出一片盛世繁荣景象,这其中都离不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的作用分不开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人才的宝贵资源,对其进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并为我国的建设与发展使用,是当今教育的一大重要课题。作为民族希望和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与建设者,他们的思想正素养如何、好与坏不仅直接影响着中国未来的生存与兴衰,更影响着祖国命运前途、国家治安的好与坏。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在2004年8月首次提出了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总书记曾做了重要讲话,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正教育,根据时代的鲜明性指出了指导思想与指导方针,提出了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巨大能效,同时还要不断研究与创新对大学生思正教育工作的新途径。这次会议的提出说明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重大、意义深远。实际生活与工作中,很多大学生他们心理脆弱、缺乏理想与信念等,思想道德不高尚,为什么回农村有这样的现象呢?这是值得每一位思想政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文章根据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析,并重点对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几点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创新途径。希望该文的阐述分析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责任意识薄弱,缺少辨别能力、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是当代的一群活泼、阳光向上的青年,他们爱国、爱党,不久接受新鲜事物快、而且思维敏捷,为我们国家实现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是一群重要的主力军。但是随着社会多元化趋势的发展,他们缺少社会责任感以及艰苦创业的精神,责任意识非常薄弱。同时,他们积极向上、愿意主动参加社会上组织的一些公益活动。但有的时候,由于很难掌握自我缺少辨别能力。在当今社会建设与发展中,很多大学生愿意发挥自身的作用,愿意为祖国建设做贡献,这样的认同与想法很正确没有错误。但是他们的认识与社会主流发展是同步的,在社会快节奏的步伐中,他们缺少自身的修养,更缺少认真履职的精神,认识与实践容易脱节。
1.2 很多大学生重视个人主体,集体意识薄弱
他们有远大的抱负与理想,但很多时候价值取向容易有误,在利益面前轻视集体利益,比较重视个人利益,经常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很多时候,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处事原则,同学之间、群体之间互作意识有待加强。
导致大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就是:一方面在家里是独生子女,在父母和长辈的宠爱中长大,缺少自信心、心理脆弱缺乏自信心,长此以往存在恐惧心里。另一方面,很多时候由于受到社会一些不良风气影响,很多官员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失去了最初的想法c认识,他们为了个人需要,竟然把入党作为他们实现自己利益的一个途径手段。
2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创新途径
2.1 在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充分运用音乐、动画、图片、直播等手段,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形式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吸引大学生网民的“眼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例如:我们结合唐山文明网推出3D版《道德堂》网上修身平台,加强大学生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收到了较好效果。《道德堂》是一款以网络页面游戏为基础的思想教育课,其核心构架在于通过营造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使修身者心灵得到净化;通过诵读、巡礼、道德生长日记等,将具有正面力量的道德文化经典日日浸润,转化为思想观念、道德情怀、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共同构筑人民精神家园的目的。这款游戏内容丰富多彩,操作简便易行,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我们利用这一优势,将其引入教学之中。我们教会学生在网上注册、登陆,每次网上修身20分钟,在游戏中接受“爱国、博大人格、巡礼箴言、生发善心”四方面的教育,以后每次课教师针对一个方面提问,以督促学生每周两次接受道德教育,通过道德文化经典浸润,感悟其深刻内涵,懂得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道德堂》以丰富多彩的网络游戏为载体,把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寓于游戏之中,通过多媒体网络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避免了道德说教的现象,使道德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了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目的。
2.2 在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可把思想政治教育由“枯燥”变得“生动”,由“单调”变得“多色”,由“静态”变为“动态”。例如:在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部分内容时,针对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成就,让学生在网上查找我国新农村建设成就的图片、视频资料等,并在课堂上一一展示,然后讨论,那些成就值得学习、借鉴、推广,结合家乡实际,为自己家乡的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等。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展示图片、视频资料和讨论,可将“枯燥”变得“生动”, 由“单调”变得“多色”,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变被动为主动。
再如,学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在网上查找惊人的浪费现象,严重的环境污染,下载图片、视频,通过课堂展示,学生们震惊了,因为他们看到了资源浪费已经严重到何种程度,污染已经威胁到每个人的生存,这时学生们就会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意识到为了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作为大学生应该怎么做,并能身体力行,付诸行动。这不仅是由“枯燥”变得“生动”,由“单调”变得“多色”,更是“静态”变为“动态”, 学生不仅积极参与课堂,更是付诸实际行动。
3 结语
总之,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采取不同、有效的创新途径并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响应党的号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采取实效性、针对性的思想政教育策略,把大学生培养成一支具有高尚道德、高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祖国繁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最终以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的最佳能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丽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122-124.
一、拓宽思想教育课程的教学渠道,进行创新教育
思想政治课程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是思想政治课程一向被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的,而且是需要大量的进行背诵以应付考试的课程,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只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课堂中教师一味的进行讲解,学生并不知道学习思想政治的乐趣何在,导致课堂效率很低,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教学渠道上进行创新,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在课堂上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是越来越常见的事情,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一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将一些书面上的知识点转化成图像、视频的形式,图文并茂的为学生讲解其中的道理,让枯燥的政治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网络成为人们之间进行交流、发表意见的重要平台。学生喜欢通过网络的形式来发表一些自身真实的想法和思想状态,所以学校要抓住这一点,充分的利用互联网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的教育。比如:可以在校园的局域网中建立校园论坛,让学生对学校内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之间能够有平台进行交流和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校方要及时的进行学生思想动态的观察和研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另外还可以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室,让学生通过网络的形式方便的进行心理咨询,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将网络融入于思想政治的教学中来,这也符合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产生了更加密切的联系,能够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辟网络教学的新途径,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工作取得进展。
三、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进行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内容是多样化的,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讨论问题,共同利用教育资源。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学生要学会对信息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这是学习思想政治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师要在这方面的教学中做好引导工作。教师需指导学生认清政治形势的发展,能够合理的判断是非曲直,并且找出与实际相关的事实进行论证,让学生彻底的明白和理解。另外,可以利用互联网对政治教学的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思想政治本身就是与当代时事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互联网信息更新的快速性正好满足这一要求,可以随时更新知识,在媒体环境下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学习,增强学生的知识面,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方案,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四、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学要想让学生投入更大的兴趣去学,那就要充分的揣摩学生的心理特点。现代科技发展下的学生,对于一些高科技的交流方式是比较感兴趣的,直接式的交流可能得不到学生真实的想法,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也要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在教育的形式上进行创新。比如:现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一般都是通过一些软件,通过电脑或是手机进行沟通和交流,每个学生基本上都有自己的QQ 号,教师也可以加入到学生当中来,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一个QQ群,通过聊天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听过谈心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另外,在班级选举的时候,可以改变传统的唱票形式,可以让学生通过手机短信或是飞信的形式进行投票选举,这样既能够保证公平性还能够对学生的选举内容进行保密,在平常的生活中也可以常关注学生的微博或是博客,观察学生最近的思想动态有没有什么变化,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状态,如果真的出现思想上的变化的话,可以及时的对学生进行纠正指导,避免错误的思想观念对学生的发展造成影响。通过各种交流聊天软件,也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增进感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课堂气氛变的更加和谐融洽,这样的新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对于学生来说脱离了枯燥的课堂说教,以这样的形式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让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不再产生厌烦的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