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我们都是孤独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或者他们天生喜欢孤独,喜欢一个人静静的感觉,喜欢那种在黑暗角落的感觉,喜欢独行在夜都市中;或者他们只是一群敏感的家伙,不愿与人纠缠,更害怕受到任何的伤害,只有孤独才能保护他们脆弱的灵魂;或者他们曾受到过伤害,所以开始失望,不再信任人和事;或者……
2、孤独会让你从一个独立的角度发现契机和弊端。因此当孤独时常光顾你的时候,不要沮丧,真确理解孤独你会变的更加丰富。
3、身的孤独可以用心的丰富创造而缓解。而心的孤独,则必须学会适当宣泄,文人寄情与山山水水,斗酒诗百篇,名留千古。商者沉浮与商海,赚得家产万贯,富甲四方。弄权者驰骋与政界,励精图治,造福四方,其实他们就是孤独中成就了的人。
4、因为我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态,所以我不会觉得孤独。
5、落红是孤独的,它随着风儿飘落,没有定向……没有了昔日的火红与艳丽,没有了昔日的高贵与典雅,告别了昔日的喧闹,变得孤独了。
6、因为孤独,失去了快乐,没有了人生的意义,那样不美。或许,说这话哲人是特别的一个吧。
7、孤独是美丽的,置身于孤单之中,你会把全身心放松,感到从来没有过的清新与宁静,如果在此刻放上一曲轻轻的音乐,捧着一杯淡淡的咖啡,就像整个世界都沉睡了。
8、孤独,总会令人联想到一个形影相吊的情景,事实上,它犹如长着刺的玫瑰,尽管长着刺仍旧是玫瑰,拨开冷峻的外表,我们可以看到潜藏的一泓清泉。
9、孤独是清泉,可以滋润幸福的花草;孤独是阳光,可以温暖幸福的心灵;孤独是火把,可以点亮幸福的灯盏。
10、虽然多年来一个人生活,但他并不感到孤独。
11、当一片枯叶从枝头摇落,在空中从容地划出生命的轨迹,这是美;当一只白鹭在烟雾缭绕的水面上缓缓飞翔,一直飞向烟雾深处,这是美……但它们都是孤独的。是孤独赋予它们奇幻的色彩。
12、在孤独中我们看到了真实的自己,学会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
13、庸者无聊,天才孤独,人人都有寂寞的时光,无聊者自厌,寂寞者自怜,孤独者自足。
14、孤独,在人们心中总是与凄凉悲伤眼泪联系在一起的。可是孤独是把握人生的自控器,一个人拥有了孤独,就能从容的驾驭组自我,塑造自我。
15、人人惧怕孤独,但从来都不会去享受孤独,他们不明白,孤独也是一种生命的历程。
16、孤独的时间长了,也就再也无法回到人群中了。习惯孤独,喜欢孤独,爱上孤独,这一切是那样的理所当然。
17、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区别在于孤独形式有异。有些人是置身于一个人迹罕见的境地,()所以孤独。有些人心灵达到某种难觅知音的境界,而倍感孤独。
18、孤独是一种别样的幸福,在每个寂静的时刻,我都会忍不住去品味孤独的真谛。
19、孤独让人懂得了理解。孤独让人懂得了追求;孤独让人懂得了珍惜。
20、孤独是一种美。不知道又是哪位哲人说的,不过我并没有什么意见。虽然我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孤独,但是我知道孤独的人很难接受人们的怜悯和同情。
21、孤独是生活赋予我们的一剂苦口的良药,可以医治世俗染于我们的各种疮痍。
22、当孤独成为一中习惯,当生活再也少不了孤独,人生也似乎无法改变了。所以,最终还是喜欢与孤独为伍。
23、总觉得午夜仍在听收音机的人是孤独的。夜深了,而这些人的灵魂却是清醒的。他们能够清楚地感觉到灵魂深处的那份漂泊无依,那份孤独。
关键词:青年;孤独;社会联系;道德教育
提出,青年要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对于当代青年生活的反思和人文关怀是青年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奋斗事业的重要条件。网络及其他一系列的现代化生活环境给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日常生活体验带来了历史性的改变,孤独感就是其中之一。孤独、心理疾病、成功焦虑症、消费主义等正成为一种互相纠缠的个人身体和精神症候群,它需要我们在青年的价值观引导教育中引起重视。
一、认识孤独
孤独感是有违人性的为人所共同厌恶的感觉,禁闭与隔离是人类历史上常用的残酷惩罚手段。沙尔在《社会中的孤独》中提出,社会中的孤独“是一种普遍又极端的社会分化,它导致社会架构中的个人彼此孤立,导致他们无法有效沟通”,卡乔波等认为孤独是“缺乏社会联系”。华尔士把克服孤独上升到人性之核心的高度,他认为社会存在着爱的胶合力,它使人不再孤独,这是“人性的本质的核心”。卡乔波等认为尽管遗传、个性、个人生活史和生活境况使每个人体验孤独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孤独包含着“普遍的结构元素”。卡乔波等还通过实验发现了孤独自身以及与孤独相联系的若干人性因素,“缺乏自尊、敌意、悲观、焦虑、对负面评价的恐惧”占据了全部因素的一半,其他几个因素(比如抑郁的倾向、羞涩、内向和神经过敏等)都是人的性格因素,而前者则主要是社会性的情绪生产。历史上,人所藉以摆脱孤独的手段,主要包括亲情、爱情、友谊和宗教等。从西方文化传统看,孤独最早与爱情之间有密切关系,亚当和夏娃之间关系建立的主要驱动力就是亚当那无边的孤独,故而有人认为“爱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起源于与文明俱来的‘孤独’”。
在分析古希腊创世神话、犹太人的基督创世神话和印度神话时会发现,传统社会中的孤独感是人与他人友爱和结合的最关键因素,“从这三种文化的创世神话中可以明显看出的是,害怕孤独并渴望摆脱这种情形,乃是促使我们走向与他人结合成一体的关键核心”。阿里斯托芬的“寻找另一半自我”也是在讲述孤独和爱情之间的关系。因此,爱情是治疗孤独的一剂良药。同时,友谊也在一定的社会时期内被认为是克服孤独的重要方法之一。大量的社会学研究证实,友谊可以把一个人带入集体生活,带入公共生活,带入友爱的新境界。有西方社会学家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孤独和隔膜的时代”,“孤独是自由主义最显著的心理特征”。
孤独是这个时代中“被现代人遗忘已久的大课题”[6],孤独感是今天一系列社会因素带给青年人的心灵感受。网络等电子媒介把全世界的人联系在一起,电视机、电话和国际互联网不断制造大众看客似的聚集的感觉,我们随时可以跟远在天边的亲友或陌生人交流叙话,现代科技让我们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梦想。当代人的遥远意识不断被重塑,地球村让我们感觉跟全世界的人的距离真的很近,但是这种生活却很容易变成孤独的生活。“我们不仅存在于一个陌生人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着孤独感的陌生人的国度”。大众在一种由技术和现代政治构筑的人性空间中时刻面临着孤独风险。当今社会盛行一种快速开始和快速结束的浅层互动,与深度的人际互动相比,前者倾向于把别人视作手段,而后者是把别人视作目的。人每天海量地接触着陌生人,礼貌式教养是基本的互动技能,但这种互动在精神上是肤浅的。深度的人际互动是一种心灵的互动,是真心实意的互动,而这种互动在今天被认为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而它才是具有慰藉心灵之意义的精神互动。生活化的喧嚣热闹更多的是孤独的狂欢。现代社会自我标榜的“宅男”“宅女”的“宅”一族的崛起是青年“孤独一族”的崛起,他们“宅”在自我世界里,在网络中借助消费等游戏式的生活进行浅层次的交往,这种以消费和消遣关系为基础建立的人际网络使人感觉不到友爱,而只是一种孤独心理的浅层次的慰藉。
二、青年人缘何孤独
(一)压力压力是青年人不断产生孤独感的重要原因之一。“压力是你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压力来源于你必须适应的变化,从物质世界里最极端的危险,到坠入爱河或者获得期盼已久的成功的喜悦”。青年人的生活情境瞬息万变,他们需要随时对自己的生活作出反应。有学者把现代青年人的压力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是生活环境中的需要适应的事件,如天气和噪音等;第二是社会压力源,如求职、人际冲突、财务问题和失去亲人等;第三是生理性压力,如青春期更年期焦虑、锻炼不足、营养不良、睡眠不足、衰老疾病和抑郁等心理压力等;第四是具有个性特征的对外部解释理解差异带来的压力等[8]。社会通过大量的社会交往和联系让人卷入更复杂的生活中,青年的很多压力都是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带来的。
(二)核心家庭的产生青年的孤独感与工业化社会塑造的现代家庭以及由此产生的就业、居住等一系列社会性的生活安排有关。吉登斯通过对英国这一典型的现代国家的研究发现,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和其道德的情感抚慰功能正在出现危机,婚姻的推迟、离婚率的升高、大量单亲家庭的出现、拒婚人群的扩大以及家庭规模的最小化,使很多人出现了因家庭抚慰功能降低而产生的孤独。吉登斯惊呼,家庭正在把英国人送进一个“孤独者的国家”。现代家庭以规模非常小的核心家庭为主,这意味着传统的以家庭为基础的情感互动正悄然发生变化。核心家庭经常远离庞大的亲属网络,不能够像传统的家庭那样利用较大的亲属关系为人的精神生活提供支持和慰藉,快速的人口流动推动家庭越来越趋向于简单化,“便携式”家庭几乎成为现代家庭的标准。马斯洛认为,“我相信我们社会的流动性,传统团体的瓦解,家庭的分崩离析、代沟,持续不断的都市化以及消极的乡村式的亲密,还有美国式的友谊的肤浅加剧了人们对接触、亲密、归属的无法满足的渴望以及对战胜目前广为蔓延的异化感、孤独感、疏离感的需要”。
(三)电子交流方式对生活的控制对电子交流方式的依赖也是青年孤独感增强的重要原因。在线交流降低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社会含义,在线交流的私密性的提高伴随的是亲密性、生动性的降低。“因特网的大量使用和孤独感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空前便捷的联系带给人大量的孤独感,人在机械的交流和以跳动的符号支撑的看似丰富的交流中越来越缺少亲近感,且逐渐走向疏远。卡乔波等把不亲自出席的,人与人之间的,依靠电子技术的联系称作社会交往的零食,并认为这些社交零食永远替代不了心灵的正餐。人的心灵需要的是有意义的联系。当人们越来越依赖虚拟技术条件下的联系并沉迷于这种密切联系的兴奋中时,社会已经陷入精神风险。
(四)无聊无聊是现代性的产物,无聊的蔓延使它成为一种极具影响力的文化现象,它几乎是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专利。“可以断言:无聊是伴随着现代性而凸显出来的典型现象”。无聊具有强大的、隐秘的、摧毁性的力量,人的整个意义系统会被无聊吞噬。孤独与无聊相伴,无聊是现代青年孤独的重要原因。无聊不是指无所事事,而是感觉不到生活与做事的意义,这种意义很大一部分是由社会提供的,无聊的蔓延是社会意义系统出现了故障。“我已经将现代的无聊定义为‘个人意义的缺失’”,“要想真正地理解人类存在,必须以根本的意义缺失为基础”[2]95,它与孤独时常源自同一个社会原因,而且无聊感会生产和强化孤独。
三、孤独的道德后果
在人的社会化和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孤独是我们最担心的价值观事情”[13],孤独的思考对理解人类生活的基质至关重要。现代资本主义的生活被不断指责正陷入空洞、盲目、苍白、愚蠢、病态和危险之中,而“孤独只是疏离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用来缓和人与人之间敌意的一种手段”,“孤独的人自我纵容、自私、鸵鸟主义和逃避社会责任”[14]。孤独不仅以隐蔽的方式影响人的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更为严重的是它对社会的发展构成持久的威胁。
(一)孤独带来冷漠和疏远
孤独是人精神异化的一种表现,孤独不仅给个体带来身心困扰,而且困扰着社会的发展。孤独在根本上是有违人的天性的,孤独可以摧毁人的道德感受力,会威胁到一个人的基本生活,例如使人产生精神疾病,甚至出现自杀这一否定自我生命意义追求可能的倾向。长期的孤独会让一个人逐渐丧失爱的能力,“摧残人的精神的,不是死亡、疾病、磨难和贫穷,而是对孤独和在这个世界上得不到爱的恐惧”。
孤独的人的基本特征通常是冷漠和疏远。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在别人眼中往往是冷漠、难以接近甚至心胸狭隘的,而不是热情或者对他人和社会充满了渴望的。孤独的人切断了通过他人建立自我意识,并在生活与社会中建立社会认知的通道,他对社会和他人的认知是失调的,他也隔断了依据外部反馈和互动去调节自我行动与意识的反应过程,孤独的人内心面临无边的惶恐。孤独的长期作用,会使我们对所有的社会联系感到失望并对交往生活失去信心,因为孤独会破坏人的意识的自我调节能力,产生错误的社会认知,而这种破坏最终会扭曲人与人之间正常的社会联系。心理学研究发现,孤独的人会更倾向于难以原谅别人,难以对别人敞开心扉。心理学家加德纳和布鲁尔通过心理实验发现,人的自我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个性孤立的自我、社会的与他人有关联的自我和集体的自我,当一个人陷入孤独时,他作为一个人就是不完整的,他囚禁了后两种自我,同时使第一种自我的生活也陷入了沉寂和无聊。
心理学家通过实证研究还确证,“孤独的普遍结构与布鲁尔和加德纳的构成自我的孤独的三个基本量关系密切”,个性的、联系的和集体的自我使人分别产生三种社会联系,即独立联系、相互联系和集体联系,通常情况下三种联系高度互动,使人感到生活的快乐与意义,而当陷入孤独时,人往往只能体验到一种简单的联系,生活就会陷入沉寂。孤独者对社会的道德认知和自身调节行动会同时出现问题,孤独的人习惯以社会疏远的预设去看社会,同样的生活经验,孤独的人感觉到的更多的是冷漠、排斥和拒绝,而不是友好和善意。孤独的人隔断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传导机制,它倾向于冷漠、敌意和社会抱怨。“孤独……让我们在寻求温暖和伙伴的同时,在想接近的人面前表现得无情而刻薄”,“孤独的人无论做什么、看什么,他们远比其他人更关注其中的社会联系和社会排斥”。孤独还是现代人心理和社会性情感创伤的主要源头。卡乔波等通过实验证实,现代社会“针对人的身体即情感的‘袭击活动’中,孤独是罪魁祸首”,孤独是现代社会人的精神困扰的“毫无疑问的主角”。
(二)孤独威胁公共生活
“社会”概念在人的孤独感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精神健康学、心理学等学科中,“社会孤立”都是一个关键概念。孤独的人不仅主动地减少社会联系,削弱信任与帮助他人的倾向,而且还会拒绝来自外部的关怀。大量研究证实,孤独感越强的人越倾向于拒绝他人在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孤独看似是个人的精神事件,但是在事实上却对社会生活、社会道德状况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人的情绪与心理高度依赖自我调节功能,社会的压力使人不断感觉到排斥感。孤独使人的道德认知出现偏差,孤独的人不仅无法很好地付出友爱,也难以恰当地认同和接受他人的友爱。当人们感到孤独时,他对外界的整体反应容易陷入极端,或是迟钝和麻木,或是忽然过激亢奋,孤独者不仅对坏事的反应更激烈,对好事的体验也变得迟钝。孤独的人还常常怀疑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能力。心理学家罗鲍迈斯特和特吉认为,孤独是一种被社会排斥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阻碍我们展现许多人类最为关键的特征”。孤独对友爱的伤害还表现在孤独使人体会不到友爱的满足感,使人愈发远离友爱,孤独者对世界的基本的反应是自我保护,而不是关怀他人和对外开放自我。长期的孤独生活会改变青年的世界观。
孤独者以自己的心灵世界去解读外部的世界,他觉得社会与他人除了让他烦恼担心之外,没有给他多少美好的东西,没有让他更加幸福,对外的防备让他疲惫和懊恼。这种心理使孤独者不仅疏远世界,而且长期的孤独生活还会让他倾向于仇恨这个世界,进而更加疏远他人,更深刻地感受到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孤独常常导致一种封闭的生活和一种愤世嫉俗的世界观,它会进一步削弱我们对他人和外部世界的信心,让我们愈发与人疏远,而这很可能会让感到孤独的人最终被他人和社会真正地排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足和孤独感的增强会影响社会性的团结。孤独不仅是社会领域的事情,它也是公共生活的后果。普遍的社会联系构建的友爱是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激情与创造力的源泉,而孤独恰恰相反,孤独是一种缺乏社会联系的状态,它会让生活陷入可怕的寂静和无意义的状态,孤独会将个人和社会的精力和创造力消耗殆尽,切断社会联系给予我们的无穷的滋养,遮蔽社会交往和友爱对个人创造性之间的协同。
四、对孤独的道德教育应对
青年人的心理困扰除了通常被理解为个人困扰并以个体治疗方式解决之外,今天还必须从公共的视野来思考。“要知道许多个人困扰不能仅仅当作困扰解决,而是必须按照公众问题和历史形塑问题来理解。要知道在公共论题中,人的意义必须通过将这些问题和个人困扰及个人生活问题相联系才能显现出来”,公共的政治同时也必须以更具生活化的眼光去关照看似个体性的问题。在亚里士多德的道德观中,他认为孤独是要尽可能地从生活和社会中清除出去的,“在论及友谊在人的幸福中所扮演的角色时,他如此写道:以为孤独的人能拥有至高的幸福,未免荒唐;没有人会选择拥有一切孤独的生活。人是政治的动物,天生要过共同生活”。
由于孤独是对社会联系的测量,所以克服孤独,通过集体和组织的情感支持使物种保持强壮,使它们的行动逻辑中具有更多信任、利他和利群的道德性是物种的重要的行为原型逻辑,越是高等的动物这一点越是明显。在任一社会状态下,每个人在心灵深处都会体验到一定的孤独和无助,这是人精神成长的基本养料,它促进着人的道德感的成长,但是这种孤独与无助超过一定程度就会使人陷入恐惧、绝望与冷漠。因此孤独体验中也蕴藏着道德建设的契机,因为当人决心摆脱孤独时,常常会被迫转向与外部的关系,他们会就近建立亲情、友情和其他社会性的友爱,比如开始更多地参与公共生活。走出孤独的泥沼需要主体和社会的努力,孤独的生产者也同时携带着打开孤独的钥匙。现代社会是教育的时代,孤独的克服还高度依赖教育,它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等体制力量的支持。孤独者最需要爱,孤独者看似独立实则是缺乏依恋,感受孤独的人需要生活和精神上的引领,同时需要一种强大的社会结构性力量去引导人们走出孤独。
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有助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个人在精神上的现实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战胜孤独还需要每个人主动地去建立与他人之间的联系,从最基本的礼貌、尊重和信任一直到坚固的友爱关系的建立。社会生活中的积极的感受,包括交往的快乐、孤独减少的轻松等,都是克服和减少孤独的一剂良药。
[参考文献]
[1]约翰•卡乔波,威廉•帕特里克.孤独是可耻的[M].焦梦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华尔士.爱的科学[M].郭斌,李文,译.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
[3]林之树.动荡的伊甸园[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130.
[4]大卫•艾尔金斯.超越宗教:在传统宗教之外构建个人精神生活[M].顾肃,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75.
[5]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M].彭斌,吴润洲,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85.
[6]梁永安.译者序:孤独的时代不孤独的思考[M]//菲利普•科克.孤独.梁永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16~17.
[7]菲利普•津巴多.害羞心理学[M].段鑫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6.
[8]玛莎•戴维斯等.放松与减压手册[M].宋苏晨,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40.
[9]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20.
[10]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程朝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0.
[11]莫妮卡•T.惠蒂,阿德里安•N.卡尔.网络爱情:在线关系心理学[M].何玉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5.
[12]拉斯•史文德森.无聊的哲学[M].范晶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3]乔尔•M•卡伦,李•加思•维吉伦特.社会学的意蕴[M].张惠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49.
[14]菲利普•科克.孤独[M].梁永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159.
[15]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M].陈强,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45.
人是要有朋友的,要到社会上去交际的,不能孤独,除非迫不得已,除非他是冷血动物。
社会上,在平常的时候,他们只是平淡的人。在气愤的时候,他们全都看不顺眼。在孤独的时候,才会知道,任何一个人都是可以帮助自己的人。
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真正理解朋友的重要。而且不单单是朋友,或许任何一个人豆科以帮助自己。
孤独,普通人无法承受,孤独,是寂寞,没有交际能力的表现,孤独,也代表着世界上没有可以交的朋友。
我们是人,心里流着的是热腾腾的血,是有血有肉的!我们需要人,需要朋友。在开心的时候,是朋友陪伴自己,使自己开心。在悲伤的时候,是朋友帮助自己排忧解难,消除自己的忧愁。
或许你的仇人也是你的朋友。他曾经给你带过烦恼。但是,有了他们,有了吵吵闹闹,生活才会热闹起来。不像邻居之间从不交往,互相就是高大的防盗门,让人们无话可谈。
现在的高楼大厦更是,让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少交往,只有防盗门。不像过去的四合院,大家开开心心,热热闹闹,在一起有声有笑。完全成了一家人,融成了一体。
顾名思义,《孤独六讲》是一本讲述孤独的书。蒋勋先生说:“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该书总共分为六辑:残酷青春里的野兽般奔突的“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绑的“伦理孤独”。蒋勋先生还说:“《孤独六讲》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他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将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融为一体,直面人心最脆弱、最惶恐的部分。
现代人时常把孤独挂在嘴边,孤独俨然比流感更具传染力,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沾染过。吊诡之处在于,最害怕孤独的现代人内心往往最孤独。现代化发展对人类而言,直观的正面影响是个体意识的形成和独立人格的确立,但随之而来的孤独便也成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群居动物本性使然,当人们感受到孤独时,第一反应是回避它。这样能从中解脱吗?答案显而易见,逃避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更何况是人与生俱来的孤独。
“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的,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提及孤独,人们都避之若浼,仿佛一旦被贴上了孤独的标签,就被社会打入了冷宫。于是,人们被孤独感驱使着去找寻远离孤独的办法,但想要打破孤独的举动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群体文化致使我们不敢特立独行,受儒家文化中庸之道的影响,没有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人们想方设法和大众趋同,努力和社会环境融合,但大家忘了如果是为了沟通而和别人沟通时,所有的语言都会显得不合时宜,所有的玩笑都变得异常苍白且生硬。紧接着,人们会陷入无法和别人相处的虚无之中,一遍遍提醒自己要打破这种孤独,最后却越来越孤独。毕竟,一个人如果不会和自己相处,必然也不会和别人相处。这也说明,一切由所谓孤独感带来的负面影响,其实都是自找的。
孤独不是洪水猛兽,并不需要我们惶恐地远离。人们之所以害怕,大多是混淆了孤独和寂寞。书中也提到: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害怕孤独的人,就会寂寞。城市像是由钢筋、水泥构筑的围城,人们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每个人小心翼翼地为生活而奋斗。随着科技和社会不停地发展与变迁,世界早已不如当初木心先生诗中所描绘那般“车马邮件都慢”了。在这个充斥着快餐文化的时代,人们其实很难拥有真正的孤独。手机产业的革新,让即便相隔万水千山的人也能在小小屏幕里相见;社交媒体的壮大,使每个人身边都有一群点赞之交。但快速进步的通讯科技,仍然无法照顾到我们内心里那个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有时候站在繁华街道旁,看着道路上人来人往,人们会觉得城市比沙漠更为萧索。每个人离得那么近,却全然不知对方心事。与孤独处在一个完全对立的位置,那是寂寞。
人们却不甘寂寞,努力地找寻人生另一个半圆,渴望和另一半相识、相知、相爱,在里认识更加真实的自己与对方。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在《会饮篇》中写下寓言:每一个人都是被劈开的一个不完整体,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s不一定找得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这正好说明了孤独是人类的本质,也如马克思的那句话――人生而孤独。
窃以为在蒋勋先生眼里,大部分现代人或许是失败的。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与革命的慌乱,保持着平凡可贵的理念,把生活过成一滩毫无波澜的水。这样的人,连生活都缺乏热情,拿什么谈孤独与美学?
对于革命孤独,蒋勋先生提出了一条非常新颖的理论:革命跟诗有关,跟美学有关,而它最后导致的是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因为唯有孤独感会让人相信乌托邦。
革命者自己营造出的乌托邦国度,多半是现实里无法完成的梦想,总是会受到世俗之人所嘲笑,因为他是孤独的。革命者通常年轻,你很难见到年事已高的老人或执笔或演讲或斗争来进行革命,他们被现实打磨成最适合的状态,他们在历尽沧桑之后选择了务实,早已丧失向社会宣战的力气,尽管他们曾经也是血气方刚的少年,也曾为了梦想奋不顾身。
革命者选择这条路并非仅是因为不满现状,或者说对现实不满是孤独的具体表现,巨大的孤独感迫使他们通过革命来消解或完成内心的孤独。例如,书中所提到舍弃爵位、土地、财产,毅然出走的大文豪托尔斯泰,痛苦于贵族身份和沉沦糜烂的贵族生活而带来的不安与焦虑,他选择进行一场自己的革命,以消解孤独为名,出走为始。当他舍弃一切踏上征途时,这场革命便演变成和当时的阶级制度所斗争,在黑暗的沙皇时代,超越现实的革命毋庸置疑是失败的。蒋勋先生将革命者定义为“某一程度现实世界的失败者”,所以托尔斯泰的失败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书中谈乌江自刎的楚霸王项羽,谈投汨罗江自尽的屈原,谈刺秦王的荆轲。无一例外,他们都失败了,但他们的失败惊天动地,至今还被人们谈论和歌颂。后来,蒋勋先生将革命者视为一个怀抱梦想而梦想在现世里无法完成的人。梦想越是无法完成,越具备诗的美学性。不论是项羽、屈原或是荆轲的告别画面,都让我们看到一个革命者孤独地出走,而他们都成了美学的偶像。
“完成美学的诗需要孤独感,可是现世的繁华难以保持孤独感。所以我说‘革命者’是现世的失败者,因为他们没有成功而保全了革命的孤独。”
革命者的孤独是源自于他们对理想追求时的精神洁癖,为之奋斗是内里由匮乏走向圆满而完成孤独的过程,孤独感是革命事业的催化剂。那么,当同样拥有理想的现代人谈孤独的时候,都谈些什么呢?
现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渴求和他人对话,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被孤独支配的那一个。咖啡店里,你一句我一句没有冷场地聊着八卦;大排档里,勾肩搭背地对酒当歌、谈人生理想,这两个场景描绘了大部分年轻人的简单而充实的社交生活。他们善于交谈,善于调节气氛。如果问他们经历过的趣事,他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上半天,但如果问他们多久没和自己对话了,可能答不出来。这样的年轻人总是和别人对话,却从未问问自己最近过得好吗。他们不缺朋友,寂寞跟他们毫不沾边,但他们是孤独的。他们更不缺梦想,道理谈起来一大套,但为什么无一例外地想尽办法逃避孤独?我思索了很久,细想起来这应该源于内心的匮乏感。如果到公共场合闲逛,人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每个独自行走的年轻人,几乎都戴着耳机玩手机。我问过几位好友,除了喜欢听音乐外有其他原因吗。有人说,想和他人进行一个区隔;有的说,为了装作有事可做;还有人说,不想被打扰。归根结底,人们不想被别人觉得自己孤独。
然而,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急着说话,但谁也没把话说完,那他什么时候是最孤独的呢?当我们深陷群体之中,能感受到最深刻的孤独。因为只有和他人相处,才会发生对立的情况。设想一下,如果你和几个好友聊天,他们不明白你所谈为何,你的慷慨激昂、侃侃而谈却迎来他们面面相觑的沉默,此刻不被理解的你必定是孤独的。即使我们与最亲密的人拥抱在一起,我们还是孤独的,在那一刹那就让我们认识到伦理的本质就是孤独,因为再绵密的人际网络,也无法将人与人合为一体。
被爱环绕的人不敢孤独,爱是无法对抗的,我们可以对抗恨,很难去对抗爱。亲人朋友掷地有声地发问:“你拥有这么多关心的人,为什么会孤独?”被伦理绑架之后,孤独感显得格外昭彰,人们仍然不被理解,仍然孤独。但孤独是需要正视的,无论它带来了什么,人们都必须去面对。在社会挣扎的每个独立个体,像是一把碎片,需要不停的拼凑,才能组成完整的形状。这段痛苦难熬的时光,就是完成孤独的过程,正如书中最后所提,在破碎完整中找回自我。
“孤独的同义词是出走,从群体、类别、规范中走出去,需要对自我很诚实,也需要更大的勇气。”
现代人最缺的就是勇气,在温室里长大的花朵永远耐不住沙漠里的风沙。接纳孤独,是找回自我的第一步。最后,人们也许会发现,木棉花的骨子里其实住着一棵仙人掌。
蒋勋先生谈了六种孤独,看似大相径庭的几个因素,构成个体生命最圆满的孤独状态。他在新版序中写道:“我想在一个城市的角落孤独坐着,看人来人往,看忙碌于生活中的众生,有片刻孤独,坐下来,为自己泡一杯茶,为自己按摩一下疲倦的肩膀,跟自己在一起,听自己内在的声音,做自己的朋友,更爱自己一点。你要足够完整,才能健康地去爱其他的人,去照顾和负担其他的人。”
从高一到高二,已是一年过半,却感觉是一场旅行,是孤独的。
记得高一时,同学之间互不熟悉,天天都是埋头做作业,把自已乔装成一个“ 假忙人”,这样似乎就听不见外面的喧闹,感觉自己并不是一个融入不进别人圈子里的人。可心从来骗不了自己。目光也骗不了自己,总往门口张望,期待有某个人呼唤自己,我们可以勾肩搭背地从楼道走过,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一起去闻那桂花香。九月,已是桂花开的时期。家里也有许多桂花树,早前,有许多小伙伴一起去摘桂花,我们捣碎它,装在瓶子里,说好做成香水等来年桂花再开。而今,与身边的人只是陌路,来来往往的人并不熟识,只能趴在桌子上,一遍遍地算那道怎么也算不出来的数学题,孤独,肆无忌惮地侵蚀着我,让我最后缴械投降。
政治老师说,喜欢群处而独处是内心孤独的人是空虚的。是的,不知道自己的精神力量在哪,一颗心不知往何处安防,仿佛抽掉全身的内骨,最后也只剩空壳了。
时间久了,也学会如何生活,而不是如何度日,在班上空闲时,心情不错了写作业,有什么想说的用笔记录下来,去操场溜达几圈,书店买买杂志……何乐而不为?所谓孤独,有时也许只是自己给自己套上了一层枷锁罢了,限定了自己是孤独的,于是外面的风景也就看不见了,两只眼睛和心也就成了摆设。
因为,孤独是人类的本质。
这一观点早在柏拉图的作品中就已被提出,而中国人对孤独也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见解。《诗经・王风・黍离》中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蕴含着一种“即使我说了,你也不懂”的孤独感。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屈原的《离骚》饱含着孤愤,苏轼则在黄州心酸地体悟“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成功的武侠小说中,绝世高手们也都会有孤独感。古龙在《楚留香传奇》中写道:“孤独是山峰给征服者唯一的礼物。”金庸塑造的孤独求败,仅仅听名字就让人感到“精神上的孤独和荒凉”。
孤独与生俱来,无处不在。人到世上注定要体会孤独。如今的青少年普遍都会感到“别人不懂我”,这“不懂”就是孤独的体现。于是,大家都害怕孤独,逃避孤独,甚至想要消除孤独。他们觉得孤独是一种残缺,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孤独是个人的一种体现,一个人只有发现了自我,才能发现孤独。儒家思想就欠缺对个人的重视,它强调的是集体,“修身”也只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个人是基础,假如忽视了个人的孤独,整个社会都是空的。有人说:“这是集体热闹、个人孤独的时代。”当特立独行为时代所不容,孤独也就为世人所摒弃。
然而,蒋勋先生却渴望孤独,珍惜孤独。他认为孤独非但不是残缺,其中还有一种很饱满的东西存在。孤独是对自我的认识与成全,“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就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综观成就显著的那些名人们,他们都与孤独为友,并且乐于与孤独为友。司马迁、竹林七贤、梵高等等,他们无不在孤独中迸发出生命的光彩。“所有哲学的思考都是孤独的”“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蒋勋先生如是说。
—题记
辛弃疾言“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的唉声叹气,岂不是无病吗?
每一颗心都是孤独的,可每颗孤独的心都不敢靠近,因为害怕伤害与被伤害,而在黑暗中徘徊。于是大多数的人,隐藏着一颗孤独的心,在繁华喧嚣中寻求表面的热闹。看着谈笑风生的人群,看着一张张笑的很牵强的面孔,我只是对自己说:“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
“高山流水”注定只是昙花一现,“管鲍之交”流传的也只是佳语。
孤独是诗,一首漫长而晦涩的诗。我只有在生活的磨砺下,慢慢去体味它的意思。琢磨它的真谛,试着把首诗诠释的更完美。
喜欢独守这份寂寞,喜欢品味这种孤独。
关键词: 《心是孤独的猎手》 孤独 孤独意义
《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对孤独的解释是:“孤独,一种缺少亲密社会关系而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孤独感和独处状态不同。失去亲人或丧失友谊会产生孤独感,即使有许多人在场相慰往往也无济于事。另一方面,并无孤独感的人有时却有强烈的独处需要。”这意味着,人注定是孤独的,不论生老病死,人只能自己面对,他人难以分担,而个人情感的不被理解和难以找到共鸣就更不必说。因此,孤独是人类的普遍情怀,尤其是那些对孤独及其带来的痛苦最为敏感的作家们。卡森・麦卡勒斯在经历了婚姻的迷茫后写下了其代表作《心是孤独的猎手》,出版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这部小说有着醒目的时代印记,“文化革命、社会革命、思想革命”是二十世纪重大事件的内核,这种思想和社会结构的动荡使一些敏感的知识分子感到行动的动机模糊,生活的动力消解,无所适从,身份丧失,于是在一些人看来,二十世纪人的心中充满了黑暗的恐惧和西西弗斯式的无奈和绝望。可以说,对精神隔绝心理和孤独心理的思考贯穿了《心是孤独的猎手》这部小说。
大多数人都会在某个时期有痛苦、磨难、失落、受挫或者失败的经历,那段时期是如此令人不安又是如此旷久弥长,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灵魂的黑夜”。纵观《心是孤独的猎手》全篇,一直都被孤独的意念紧紧纠缠。它讲述的是以聋哑人辛格为核心和四个各不相同的小人物之间的故事,这四个人物分别是丧妻的咖啡店老板比夫・布兰农,酷爱音乐的房东小姑娘米克・凯利,黑人医生梅迪・柯普兰和工人运动积极分子杰克・布朗特,他们都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目标,然而却不被人所理解,他们万分地孤独,常常被孤独的阴影所笼罩;聋哑人辛格和他的好朋友斯皮罗相依为命,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为他们听不见也不会说话,过着仿佛与世隔绝的生活。然而斯皮罗却疯了,被送往疯人院,辛格只有一人过着孤独难耐的日子,可幸的是还有朋友的精神寄托;而那四个与世格格不入的小人物也逐渐在辛格这里找到他们自己的精神寄托,以此来回避内心,这里就形成了一个链子。阿尔伯特・加谬的《西西弗斯神话》中有一句话用来说明现代人的绝望心境:“在真正意义上,只有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自杀。”在斯皮罗死后,似乎是一种对身份缺失的恐慌,对生活动力枯竭的绝望,辛格选择了自杀,至此,贯穿全文的那条无形链子也就彻底断裂了。而那四人失去精神寄托,又回到了他们原先的隔绝状态。
与安逸舒适的时光对比,痛苦和迷惑的经历反而更可能使人了解自己的灵魂深处,黑夜是一场精神磨难,仿若置身于悬崖边,如果你竭尽全力要摆脱黑夜,你可能就无法领悟它给你的启示,但若你能泰然自若地在悬崖边感悟黑夜的馈赠,你将收获非凡的人生经历。麦卡勒斯并非一个悲观主义者,尽管她一生数次陷入精神崩溃并尝试自杀,但她的一生同样也在进行着与死神的艰难搏斗,与病魔抗争了20多年,她热爱生活,热爱家人和朋友,麦卡勒斯喜欢做一个爱者,并怀着一颗极度敏感的心去感悟世界。她反复进行着孤独意念的思考,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直觉似的生命哲学,而这套生命哲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她力图挣脱出灵魂的黑夜的结果。小说中的人物过着孤独痛苦的日子,他们对现实生活感到不安,对目前的生活提出疑问,可是他们心中的那份对生活的美好向往,那种新的突破和渴望给了我们希望,因为这种孤独意识使他们有了对绝望的反抗,有了对人类的挚爱,对人生的挚爱,对人生真谛的不懈探求。
早在1941年麦卡勒斯就坦然接受了她的生活将永远孤独的事实,可是她还是会有意无意地竭尽全力去消解孤独。小说中的人物借助酒精、音乐和信仰来排解他们心中无尽的孤独。工人运动积极分子杰克总是一副醉醺醺的样子,他很迷恋酒,也很贪杯,他是一个激进的工人运动分子,亲眼目睹了整个世界的政治制度都是建立在谎言的基础上,阶级间的对立和不平的事实让他厌烦,他想建立真实的制度,可是却得不到他人的理解,隔绝由此无情地产生。因感到沮丧和失落,他试图寻找补偿,他渴望同伴,常常独自流连于比夫的小酒馆。正是凭借酒精带来的快乐和麻醉,杰克暂时忘记了烦恼,沉溺在内心是清醒的仿若“世人皆醉我独醒”中,而压抑已久的孤独得到消解。音乐没有国界,它有利于消除孤独、愁闷等忧伤情绪,同时也拯救了小姑娘米克的灵魂,米克的一生都与音乐绑在一起。信仰是个人的精神堡垒,它赋予了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强者的孤独会因自身信仰的卓尔不群而获得独立人格,获得人生的创造力。杰克为劳苦大众被迫接受不平等的工作条件鸣不平,黑人医生梅迪终身致力于黑人的解放事业,他们带着热烈的信仰通过对孤独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表现对社会人生的束缚的反抗。小说中的人物或通过借助酒精麻醉自己,或通过音乐暂时忘却孤独,或沉溺于信仰来寄托孤独的情感,从而消解孤独。
通过对孤独的消解,小说中的人物常常具有一种深沉的精神力量,可以说孤独是他们生命的本质,在小说中最有力量的人就是那些孤独的人,因为他们以巨大的思想张力透视着整个世界和人生。在孤独意识的生命体验和人生实践中,他们摆脱不了纷繁的事务性琐事,却保持一种清醒的意识,一种怀疑的精神。黑人医生梅迪的追求是高尚的,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黑人事业,他的追求来自于他清醒的认识和对种族的深厚感情。他是个清醒的智者,自己的困难和经历,以及对周围的观察,使他意识到种族主义是黑人苦难的根源。他的孤独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己人民的麻木,二是种族主义的存在,换言之,也正是由于他敢于对那个不公的社会提出质疑才会有如此清醒的意识,而这种意识也是他孤独的根源,这让他深刻感受到了世界和人生的荒凉,可这孤独让他感受到的荒凉的同时又赋予了他开展自我拯救的精神力量。这样看来,孤独意识在小说中具有不可思议的审美意义。单单看孤独这一个词语,人们可以联想到一系列的有形或无形的东西,一个形单影只的人是孤独的,又或是让人想起人类那无尽的心灵世界。在孤独这种冰冷的意象色彩中,小说中的意向语言被表现得出神入化,因为那是用整个生命精神酿成的,传达出了真实的寂寞情感和孤独意识,哪怕是在阴沉幽冷的孤独意识中也孕育着揪人的热量。无疑,孤独是美的,是一种沉郁的美,一种哲理的美,一种隽永的美。这种美,让人心灵战栗而又发人深省,曲折绮丽而又轻柔飘忽,成功地传达出了一种象征与朦胧的艺术美。对于比夫、米克、梅迪和杰克来说,辛格的死是一个谜,是一个沉痛的精神打击,在与心灵的对应当中,孤独意识展现了散文诗特有的艺术之美。麦卡勒斯对失去精神寄托的四个人物都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呈现给读者的是一种精神力量,小说结尾处梅迪说:“我相信现世的公正……相信对我们的公正,对我们黑人的公正。”对杰克的描述:“无论如何,他在前进。这一切都会重新开始……他心中有希望,也许他的旅程轨迹很快就会呈现。”还有关于小米克的:“如果一件事有意义,就肯定有用……没错!没问题!有用。”我们也可以在比夫身上看到一线光辉:“当他最终回到屋里时,清醒地调整了自己,准备迎接早晨的太阳。”小说的最后使人感到一股深藏在心灵深处的生命潜流在奔突,在明与暗、过去与未来、生与死之际,从而显现出人类心灵的深度、生命的力度,也透露出人们不懈地探求人生意义的思想光芒,以及追求卓越艺术美的光芒。
孤独给人带来了痛苦,是生命中最深刻、最黑暗、最迷惘的时刻,仿若灵魂的黑夜;但它同样也赋予了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就像一个在悬崖边舞蹈的灵魂痴迷地创作他自身追求完美的舞步,正是那种精神力量赋予了他巨大的人生创造的力量,才能在边缘地带显现出生命的奇葩。麦卡勒斯说她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精彩的孤独的区域,里面只有简单的小说和内心思考,随同小说中的人物经历爱、痛苦、绝望,以及最后那焕发希望的“生命的活力”。麦卡勒斯在人生的黑夜中将孤独的心灵体验化作人生的基本经验,并贯穿在小说创作中,将人类孤独意识建构在文本中,由此来倾诉生命的孤独情怀,将个人的孤独上升到人类普遍的情感和哲学高度,为我们提供或淡泊或悲怆或舒缓的艺术审美感受。
参考文献:
[1]荆其诚.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2]张爽.卡森・麦卡勒斯小说创作心理与人物心理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
【关键词】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孤独;说话
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分为两部分:“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写了两个普通小人物的故事。普通人的生活是平淡无奇的,刘震云却在这平淡无奇中揭示出了普通人内心的孤独,因为孤独,小说中的两位主人公一直在寻找“能说得上话的人”,“孤独”与“说话”贯穿小说的始终。小说将近跨越了百年,百年之中,风云变幻,物是人非,不变的却是内心的孤独与找寻,无法磨灭的是内心的“孤独”与“说话”。
一、《一句顶一万句》中的“孤独”与“说话”
《一句顶一万句〈出延津记〉》的主人公杨百顺的故事可以说是一部“改名史”,从做豆腐起,到杀猪,到染布,到信主破竹子,到沿街挑水,到去县衙门种菜,到卖馒头,再到去宝鸡,他的名字随之从杨百顺到杨摩西,到吴摩西,再到罗长礼。杨百顺因着迷于罗长礼的“喊丧”而引出一系列的故事,也由此品味着他人生的孤独,为了内心的孤独有所寄托,他一直在奔走,一直在找寻“能说得上话的人”。后来能与养女巧玲“说话”,巧玲却在跟他去找吴香香时被人拐走,他又踏上了寻找巧玲的路,一路上他又继续品味着内心的孤独。
《一句顶一万句〈回延津记〉》的主人公牛爱国是杨百顺养女巧玲也就是后来的曹青娥的儿子,牛爱国在情感上的遭遇从妻子与人、私奔到出去假找与杨百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牛爱国也是怀着内心的孤独在一直漂泊,他也一直在找一个能“说话”的人,从冯文修到杜青海,到李克智,到与章楚红,到后来奔赴延津,最后为了一句话而继续奔波。牛爱国为一句杨百顺临终前要对巧玲说的话,一句章楚红没说出的话,一句他要对章楚红说的新话而一直奔波,这几句话是什么我们都不知道,也许这几句话是同一句话,也许这其中的一句便是顶一万句的那句话,也许……
“话,一旦成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命的颓废,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便如影随形地产生了。”杨百顺和牛爱国便是如此,他们接触到的那么多孤独的人也是如此。
二、《一句顶一万句》中的人物消解孤独的方式
在人生的旅途之中,孤独是一种必然,我们总会与之不期而遇。面对“孤独”,我们无处可避,但是我们又无法忍受那种全然的孤独带来的痛苦。于是,寻找消解孤独的方式便势在必行,“说话”便成了《一句顶一万句》中不变的主旋律,成了《一句顶一万句》中消解孤独的主要方式。
“说话”不仅仅是语言上的简单沟通交流,更是一种心理上对彼此的认可。不管是杨百顺还是牛爱国,他们都是因为与妻子“说不上话”而导致家庭破裂,继而踏上漂泊的旅途,寻找“能说得上话的人”。一切都与“说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为没有“能说得上话的人”,他们陷入孤独,因为“孤独”他们寻找“能说得上话的人”。“说话”是“孤独”的罪魁祸首,却也是消解孤独的重要方式。
《一句顶一万句》中的故事情节繁杂,人物众多,然而这些繁杂情节中的众多人物最终归结到对一句话的寻找。因为难以忍受全然的孤独,他们历尽艰辛,他们一路漂泊,找寻“能说得上话的人”,找寻能慰藉心灵的那“一句话”。“一句顶一万句”,这“一句话”在《一句顶一万句》中就是决定生死的关键,就是生存的目的,就是支撑主人公活下去的理由。为了“说话”,《一句顶一万句》中的人物敢于抛家弃子,敢于承担世俗的批判。一切的一切,都只为消解内心那无法磨灭的孤独。
“说话”是一种倾诉,是一种对“孤独”的宣泄,是一种最基本的精神需求。为了消解内心的孤独,他们找人说话,寻找“能说得上话的人”,而之所以寻找,是因为生活中那个“能说得上话的人”还没有出现。他们饱尝艰辛,只是为了“说话”,只是因为无法忍受内心的孤独,而去寻找一个“能说得上话的人”,寻找一种消解孤独的方式。
《一句顶一万句》中的时间大约跨越了百年,刘震云在这百年的时间中描述了一个关于人的内心秘密的历史,一个关于“孤独”与“说话”的故事。小说以杨百顺和牛爱国的故事为主线,围绕“孤独”与“说话”这两个问题展开,引出了一系列故事。两个人同样为了摆脱内心的“孤独”而踏上寻找能“说话”的人的路程,一“出”一“走”却是为了相同的目的,“孤独”使他们不停地漂泊,使他们遇到了那么多“孤独”的人。如果说“孤独”是这部小说永恒不变的主题,那么“说话”就是这部小说的核心内容。“说话”这个最普通最平常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的行为在刘震云的笔下被演绎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百年史诗,一部关于人的内心孤独与疲惫的巨作。
无法磨灭的“孤独”与“说话”,百年的历史变迁磨灭不了人内心的“孤独”,改变不了人为了摆脱“孤独”而找人“说话”的漂泊,“孤独”与“说话”将简凡的个人故事与对百年历史的叙说有机结合在了一起。不管是出走还是返回,都是对他们内心“孤独”的宣泄,经历了无数“说得着”和“说不着”的人,他们饱尝了人生的艰辛,品味着人生的“孤独”。小说围绕寻找“能说得上话的人”来构建,一直在强调寻找,结尾以牛建国寻找一句话而结束,一句杨百顺临终前要对巧玲说的话,一句章楚红没说出的话,一句他要对章楚红说的新话,这几句话是什么,这几句话是不是同一句话,哪一句是顶一万句的那句话,我们都无从得知,这是刘震云给我们留下的一个谜。这个谜由“孤独”与“说话”引出,这个谜也引发我们对“孤独”与“说话”的思索。
我们一直奔跑,我们努力寻找,然而最终谁都无法阻止命运转盘的转动,谁都无法摆脱如影随形般的孤独,我们依然载着“孤独”踽踽前行在寻找“说话”的路上。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