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媒行业概况范文

传媒行业概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媒行业概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媒行业概况

第1篇:传媒行业概况范文

[关键词] 北方联合;中南传媒;出版经营

[中图分类号] G23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4-58-4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 is in a period of the achievements maintaining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ransformation and system reform. The publishing groups after transformation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o find out their own strengths and shortcomings, which has an important value in promoting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ublishing groups in our country. Therefore, this paper is going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two publishing groups of Northern United Publishing and Media and China South Publishing and Media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ublishing groups’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operation & management, and put forward several targeted suggestions for their operation & management.

Keywords:Northern United Publishing and Media (Group), China South Publishing and Media Group, Publishing Operation

1 两大集团概况

众所周知,北方联合出版传媒和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两个出版集团,与新闻集团相比更像是初出茅庐,两家出版集团分别位于辽宁省和湖南省,在出版转企改制政策的推动下顺利转制。两集团具体概况见表1:

首先,国内的这两家出版集团则仍是局限在国内挂牌上市,上市地点也都一致性地选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刚刚完成转制的两家出版集团能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成千上万名工作人员辛苦努力的结果,不仅为集团的融资获得了新渠道,而且为集团“走出去”打下了基础。其次,中南传媒和北方联合则是主要从事出版、发行等传统业务,对于多媒体融合趋势尚未做出明确或大规模的重组措施。最后,国内的出版集团大都由地方出版集团控股,甚至是地方政府为实际控制人,其中的国有色彩浓厚。如2014年中南出版传媒64.69%[1]股份由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实际持有者是湖南省人民政府,这种由省政府控股的企业对于政府政策的依赖性较大,缺乏应有的活力,要真正在市场上与其他集团抗衡还需要在企业组织结构、产业布局等方面做出一定的调整。

2 企业经营管理

2.1 出版集团的组织框架

北方联合以及中南传媒都是拥有诸多从事不同业务的子公司的综合性传媒集团。

北方联合直接设立或投资的子公司和孙公司各8个,子公司中从事出版业务的4个、从事发行业务的2个、从事流通与印务的各1个,孙公司中从事发行业务的4个、从事流通业务的2个、从事图书进出口与印务的各1个。北方联合统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6个,从事出版与发行的各3个,孙公司1个,从事的是广告业务。北方联合公司主要集中在沈阳地区,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把部分是全资子公司,控股较少,靠公司自己的整体实力支撑整个子公司的运营。北方联合经营的地域限制仍未打破,业务集中在传统的出版、发行、流通、印务等方面,媒介融合趋势不明显,更为确切地说是尚未做好多媒体经营的准备,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政治体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集团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有关。

中南传媒直接设立或投资的子公司有5个,1个从事信息咨询与广告业务,其余从事的是发行业务;中南传媒统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所得子公司14个,11个从事发行业务,其余三个分别从事广告、印刷和出版物销售业务。与北方传媒一样,中南传媒也以传统出版发行为主营业务,公司分支组织的总体上数量不及北方联合,相较而言中南传媒起步晚且整体实力较弱。但中南传媒却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首先,相对于北方联合而言,中南传媒集团在多媒体、跨区域经营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极大地改观;其次,该集体不仅注重自主创办企业,还通过控股的方式加强自身实力,弥补自身在多媒体、数字化经营和广告等业务方面的不足,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结构转型。

2.2 法人治理结构及治理规则

国内各大出版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都是极为相似的,甚至可以说是雷同。北方联合公司在股东与股东大会、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董事与董事会、监事和监事会、信息披露与透明度、投资者关系管理、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等方面的法人治理结构与中南传媒极为相似,就连两大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也都是大同小异,且治理的章程更是互相雷同。在这种相似的经济管理制度规定下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否相互区别、能否特色鲜明,能都满足口味各异、眼光挑剔而犀利的读者,能否适应市场经济这个试金石对于国内改制后出版单位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会是企业应该慎重考虑的事。经改制择优上市后的中国各大出版集团摆脱计划经济的框架后,走出彼此间的雷同相似,挖掘或创造各自特色,发挥优势,建设本集团特色品牌,抢占市场先机才是正道。

2.3 出版业务财务状况分析

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是对公司经营效果的记录和准确反映。对出版集团财务经状况进行分析,对于全面把握一个集团总体经营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以集团的财务收入状况为切入点,从出版收入在产业收入中的状况和集团跨区域收入两个方面对两大集团的财务状况作简要阐释。

2.3.1 中南传媒财务经营状况

中南传媒目前在国内出版传媒界,属于经营有方的。无论是公司股票市场,还是资本运营状况都是业界值得称道的。笔者此处就其营业收入构成进行简要概述,以点代面,以求展现中南传媒的财务状况。

2014年度,中南传媒主营业务收入为57.616 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上涨22.95%,主营业务成本为35.161 1,较上年同期增长24.76%,销售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0.89%,为38.97%[1]。具体来看,公司出版板块营收涨18.64%,主要体现在出版板块营业收入和销售毛利率的下降。因为一般图书方面,公司图书出版启动事业部制改革,出版潜能得以激发,品种和经营规模大幅增长,当当、京东、亚马逊等网络书店的采购销售额增加,由于网络书店的折扣较大也足以给公司带来较大幅度的营业增长,但公司收入最主要的收入还是政府农家书屋采购大幅增加带来的超常营业增长,但是这一部分数据存在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证明公司正常实力。

综上,中南传媒营业模式的几大特点:第一,营业收入各自所占比重来看,中南传媒主要是依靠教材教辅的出版和销售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其次是出版物印刷、物资供应和广告收入,主要业务还是集中在出版传统业务,主要收入也是依靠传统的出版经营模式获取。第二,报纸的衰落趋势在本公司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是整个社会上报业本身的衰落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公司调整其经营策略,逐步转变其主营业务结构所致,公司大多报纸都已经开通网络版,逐步废弃传统纸质版,只是时间问题,但是网络版的营业收入具体如何、以怎样的模式实现网络盈利,目前环境下还不甚明朗。第三,出版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集中在省内,跨域经营未有大突破,这一点是出版集团依靠传统经营模式难以改变的,况且经营模式的亦非说变就变,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才能彻底转变,需要集团当家人和员工共同努力,更需要民众的理解与支持。

另外,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依靠教材教辅拉动,而教材教辅资料目前在国内各省出版集团中都有专门的部门去出版,在目前可预见的时间里,要想实现大规模跨区域销售还是较难实现的,公司要依靠教辅的传统出版实现跨区域经营发展,实现出版业务的大飞跃是不可行的。这一方面又不可偏废,公司可以联合若干地区的出版集团共同开发教辅系统,未尝不可实现。

2.3.2 北方联合财务经营状况

北方联合虽是中国出版上市第一股,但是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并不太理想。具体见表2:

从上述两表中可以看出,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是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的,但无论从行业还是产品看,北方传媒的整体营收基本都呈现出负增长的态势,这对于整个产业的长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另外,集团的收入主要靠出版物的发行获得,集团业务还是较为传统的出版经营模式,新媒体的引进与应用不足,出版转型在集团中表现得并不突出。这一时期出版业务及教辅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比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面向省外的市场教辅图书销售下降及智品书业(北京)有限公司经营规模减小。报告期内发行业务收入和营业成本同比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公司所属新华书店北方图书城有限公司受营业场所搬迁影响销售导致。

在2014年10月,北方联合公布的第三季度报告指出,从年初至九月底实现营业额101 437.33万元,较2013年同期下降11.41%,其中: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7 006.8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5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 865.42万元,较2013年同期下降23.12%[2]。主营业务下降是因为公司所属新书书店北方图书城有限公司受营业场所搬迁影响,销售下降;面向省外的市场教辅图书销售下降;智品书业(北京)有限公司经营规模减小导致销售下降。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利润同比下降的原因是本期重点图书等政府补贴同比减少;智品书业(北京)有限公司销售下降导致本期利润同比下降。

北方联合2014年度报告中指出,集团该年度收入中,省内和省外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都有所下降,省外降幅为23.99%,说明2014年度集团的跨区域经营效果并不理想[4]。再者,集团年度营入总额为5.589 2亿人民币,不足一亿美元[5]。

我国的主要出版集团已经转企改制,但是在上市数个年头后,对国家的政策依然具有极大地依赖性。国内各大出版集团对社会资金的利用普遍不充分,如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在2014年上半年对2007年至今募集到的61 790.55万元资金,实际真正发挥作用的仅有26 526.47万,且其中6 000万元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对于尚未使用的资金存入了经公司董事会批准成立的募集资金专户中,资金利用率不到30%[5]。这不得不说是上市公司的一大缺陷,也反映出转制后的上市出版企业对资本运营管理的不足。

3 建议

通过对中南传媒和北方联合的比较我们发现在出版企业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整体运营效率不高;第二,应对数字化冲击的意识和观念不强,企业仍然维持着传统的运作模式,调整大都是微调;第三,企业内控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第四,跨区域经营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数字化冲击下,出版企业面临结构的调整与重组,故建议:

3.1 转变传统运营模式,数字化中求发展。

改变传统出版的困境就必须转变运营模式,在出版中加入多媒体、数字化的因素,实现出版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我国的出版商已经落后国外一大截,更不能不积极应战。

3.2 加强地区间的新型项目合作。

在出版业务中与其他企业合作,开发新教学辅助系统,然后出售系统使用权获取盈利,对于突破地区限制,以及探索企业盈利新型模式极为有益。特别是当前的高质量的幼儿、小学及中学教学辅助系统的构建,若这样的系统构建成功,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整个社会将产生极大的作用。

3.3 完善出版产业链,促进企业多元发展。

以全媒体产业为龙头,聚集国内外优秀文化品牌资源,提升包括连锁体系、发行体系等在内的产业链价值,建立传媒、数字出版物的新型连锁模式,依靠多种网络终端,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

3.4 “走出去”的同时,更注重国内市场。

国内是一个具有极大潜力的市场,有大量潜在客户需求存在,这部分还有待开发。充分开发国内市场是国内出版商打好根基的基础,对于中国出版商来说要比“走出去”来得更为实际且更易行,故在强调“走出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自己身后的庞大市场。

参考文献:

[1]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半年度报告[R].2014.

[2]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年度报告[R].2015.

[3]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年度报告[R].2014.

第2篇:传媒行业概况范文

关键词: 维亚康姆 MTV中国 SCP分析

一. 分析对象简介

1. 维亚康姆概况

维亚康姆旗下的产业涉及电影、电视、广播、出版、广告以及与娱乐相关的其他各个领域,拥有众多知名的传媒品牌。在经营活动中,维亚康姆媒介产业集团主要经营收入来自电影和音乐、录像出租及游乐园,其次来自广播电视和出版业。

2. 盈利王牌--MTV落户中国

目前,维亚康姆的盈利王牌MTV已覆盖了全世界的95000万用户及几十个国家。MTV的国际化品牌战略就是“进入任何一个它能够进入的市场”,其方法是:进入市场,建立一个桥头堡,并且从那里开始进行“侵略性扩张”。

不仅如此,MTV在进入每一个新市场的同时,也在强化其抓住地方观众的能力。其本地化战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内容本地化,MVT国际频道60%至70%的内容是在它的市场相关地生产的。二是渠道本地化,MVT会有效利用当地市场优势媒体渠道传播自己的节目。三是人才本地化,本地化主持人是MTV的特色,也是MTV能在全球迅速发展的法宝。

处于传媒业初步发展阶段的中国对于众多传媒巨头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市场,他们均在探索在中国发展的途径,追求高额的媒介市场回报。1997年,雷石东亲自踏上中国寻找商机,把维亚康姆的MTV引入中国。

1995年,维亚康姆公司旗下的MTV全球音乐电视台进入中国与国内电视台合作开办了《MTV天籁村》、《MTV光荣榜》、《MTV学英语》和《明星档案》四档节目,以收取版权费或换取广告时间的形式在全国38家电视台播出,受众约达4000万。目前,MTV已经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设有三个分公司,并与多家媒体合作输出节目。2003 年4 月26 日MTV 正式在广东省有限电视网落地,24 小时播出的音乐电视节目被传送到广东省的100多万个家庭中。

二. MTV中国SCP分析

1. SCP分析模型

SCP(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

ce,结构-行为-绩效)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大学产业经济学权威乔・贝恩(Joe S.Bain)、谢勒(Scherer)等人于20世纪30年代建立的。该模型提供了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SCP 框架的基本涵义是,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在各个方面的经济绩效。

SCP分析模型图为:

外部冲击,主要是指企业外部经济环境、政治、技术、文化变迁、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变化。本案例中,外部冲击则表现为MTV进军中国所要面对的特定因素,如中国媒介发展与运作的大环境,尤其体现为政策与法规的限制。行业结构,主要是指外部各种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所在行业可能的影响,包括行业竞争的变化、产品需求的变化、细分市场的变化、营销模型的变化等。企业行为,主要是指企业针对外部的冲击和行业结构的变化,有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企业方面对相关业务单元的整合、业务的扩张与收缩、营运方式的转变、管理的变革等一系列变动。最后是经营绩效。本文主要介绍MTV进军中国多年来的“收获”,包括其越来越精良的节目和越来越多的年轻受众和广告收入等。

2. 落户中条条框框的穿梭

中国传媒行业概况。在我国,MTV所处的电视市场,竞争相对充分的要数卫视频道。总体来看,我国电视行业集中度仍然偏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众需求“碎片化、分众化”的结果。在有线电视方面,我国虽然拥有1.53亿用户规模,但并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有线网络,也未能催生出有规模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这些用户分别属于全国300多家省级和地区级有线网络公司,归全国各省、地市政府部门“块块管理”。

政策法规壁垒。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对于媒介产业的限制在渐渐的放宽,在一些与传媒业相关的行业及领域做出了开放承诺,这给维亚康姆进军中国提供了先决条件。

从大门紧闭到渐渐放宽,尽管中国的政策给了维亚康姆进入的机会,但无论是白纸黑字的资金投入限制,还是约定俗成的自上而下的运营模式,这些存在的政策壁垒仍然是MTV要穿越的条条障碍。

另外,国务院、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部门虽然宣布了原则上的指导意见,允许部分外资参与国内电视节目制作,但将这些指导意见制定为法律还有一定的延时性。因此,维亚康姆进入中国后,由于中国的市场运作尚不完全规律,处于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所以,即便掌握了政策的走向,也很难在实际操作中拿捏各种各样的“度”。

技术现状。随着我国互联网的逐步普及、新媒体技术的持续引进和发展,对于包括MTV中国在内的媒体来说,技术现状为其今后的发展搭建了平台,如何利用这个平台拓展自己的内容与传播渠道,则是维亚康姆在中国所要思考的另一个问题。

3. 在中国的音乐电视节目中竞争

本土节目。在政策与法规壁垒的重重保护下,中国本土节目似乎是MTV中国更为强势的竞争对手。CCTV音乐频道一类的专业音乐频道,以及各个省市级电视台的娱乐频道或音乐节目,似乎更能迎合中国传统受众的视听习惯。这便需要MTV开辟一条差异化路线,争取自己的受众群体。

针对这种竞争情况,MTV中国则锁定了更为集中的受众群体。在谈到定位时,中国地区总裁李亦非表示,该节目的主要受众锁定在15-35岁的青少年群体,将这个年龄段的人瞄准为音乐电视的主要消费群体。这个群体易于接受新事物,大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对信息有敏感度,追求轻松的休闲方式。

三. 因地制宜――MTV在中国的作为

1. 公关活动

中国的媒体是特殊的,媒体的核心领导者不是由资本权力而是由行政力来任命。能够真正影响媒介运作的与其说是资本的力量,不如说是人际配合的沟通、共识和默契,这是与西方媒体经营上最大的不同。为此,维亚康姆积极走上层路线,在合作对象的选择上采取的是先中央再地方的策略,努力进行政府公关活动:

1999年9月,维亚康姆公司赞助了在美国举行的“中国文化周”的主题活动, 雷石东也同时担任“中国文化周”顾问委员会的顾问,与此同时,维亚康姆公司还在中国中央音乐学院设立了奖学金;2001年、2002年雷石东两次访问中国期间都拜会了主席和其他政府官员。维亚康姆与中国富有成效的沟通方式为维亚康姆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创造了很好的条件。2003年春节,维亚康姆公司独家出资赞助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访美巡回演出,在当地引起轰动……

2. 与“主流”合作,拓展渠道

秉承“国际化思考,本土化运作”的经营理念,MTV在全球拓展时,往往与当地的既有的频道合作,并针对当地观众的欣赏口味和管理规定来对节目进行特别处理。雷石东说:“我们所做的工作不是把纽约或欧洲的音乐带到中国来,而是通过和中国公司建立伙伴关系开发中国本地的音乐,把中国的音乐和文化带到全世界。”这种引进来与推出去共存的方式,固然有益于MTV中国的长期发展。

自中国放松对外资投资国内制作公司的禁令后,维亚康姆率先在市场取得了突破,雷石东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组建合资企业,项目主要是儿童节目。此后,它宣布与北京电视台结成制作联盟,集中于音乐和娱乐内容,并在广东省扩大音乐频道MTV的发行。2003年,MTV音乐频道得以正式在广东省有线电视网落地。

3. MTV经营绩效

在中国,维亚康姆首先通过向全国上百家有线电视台出售MTV制作的节目来打入内地市场,目前“MTV天籁村”、“MTV学英语”、“MTV光荣榜”和“MTV明星档案”四档节目通过各地方有线电视台进入中国家庭的户数达到6000万户。其中“MTV天籁村”已成为国内收视率最高的国外合作类节目。维亚康姆在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传播渠道。

维亚康姆在中国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广告收入;二是收视费;三是特许经营费,利用既有的品牌派生其他的产品或进行合作。根据已有的数据,2003年,MTV全球音乐电视网的全球业务收入达40亿美元,其中15%的业务来自亚洲,而在这15%的业务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

其实从维亚康姆的中国策略中不难看出,这个企业永远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下一步要怎么做,并且已经积累了国际化运作的种种经验和套路,在MTV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维亚康姆只是在不断试探一个适合在中国行动的节奏和策略,并等待中国媒介环境的进一步放宽以发挥其更大的潜力。

虽然在维亚康姆的政府公关下,MTV中国得以步步为营的发展,但总体而言,无论是冠名举行的活动还是对传播内容的制作都显现了其谨慎、保守的行为准则。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程度渐渐加深、传播渠道的日益多元化,中国受众对新事物的接纳、理解速度也不断提高,并与国际逐步接轨,从这个角度看,MTV中国可以依托其母舰的雄厚实力,进行从公关策划到节目内容的试探性改进。

参考文献:

[1]李群,郭莹,王旭.维亚康姆成功经验探析[J].新闻传播,2007(7)P31-32

[2]吴飞.维亚康姆集团的全球发展观 [J].环球传媒,2003(4)P70-72

[3]苏珊珊.中国娱乐传媒产业运营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4]源自智库百科定义wiki.省略/wiki/SCP

[5]数据源自中国传媒业上市公司研究分析报告(2010版)

[6]黄进.中外传媒资本运营比较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05

[7]刘黎.论中国媒介产业资本运营的战略谋划[D].湖南:湖南大学,2007

[8]周鸿铎.[M].世界五大媒介集团经 营之道.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9]雷晓艳.维亚康姆的经营战略以及对中国传媒的启示[D].西安:西北大学,2006

第3篇:传媒行业概况范文

关键词: 重庆民营影视;产业发展;影视制作

近年来,伴随着重庆直辖以后经济的高速发展,重庆市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其中,影视制作产业作为重庆市创意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视,发展速度较快,影视制作整体实力不断提升,下游市场需求也不断扩大。目前在重庆的影视剧、电视节目的创作生产领域,民营资本投资投产的比重正在迅速增加,涌现出了一批具备一定影响与规模的民营影视企业,

一、重庆民营影视制作机构发展概况

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国审批合格的《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的机构共有132家,审批合格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机构共有4 057家,2010年全国甲种和乙种机构加起来共有4 189家。2006年,重庆市获得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共有57家,2007年增长到78家,2008年增长到96家,2009年增长到119家,至2010年,重庆市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迅猛发展达到127家,①是2006年的228%,纵向来看呈现一种稳步发展态势。但这个数字若和全国做一个横向比较,仅占全国总数的303%,可以说发展速度和规模是大大落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影视制作业发达的城市。

另外在这期间,重庆市取得《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的单位,却由3家变成了2家。2005年,民营影视制作公司“重庆鼎盛影业公司”曾经取得了《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的第177号许可证,但是在2007年广电总局公布的审批合格的《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机构名单中,已经觅不到“重庆鼎盛影业公司”的身影,其许可证号已经改为(渝)字第015号。在这场大浪淘沙中,一直保有《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资格的是“重庆广播电视总台”(第010号)和“重庆重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第178号)这两个单位,而“重庆重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虽然面向市场,但是本质上也是隶属于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的。实际上这也就意味着,目前来说重庆没有一家民营影视制作公司持有甲种许可证资格,也没有哪家民营影视制作公司在电视剧制作规模上来说,能够达到申请甲种许可证的要求。而在2009年10月30日,国内最大的民营影视制作集团——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从这点来说,重庆与国内像北京、上海等民营影视制作发达的城市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二、重庆民营影视制作公司生存现状

在重庆这127家影视制作单位中,其中有重庆电视台下属的节目制作公司和股份公司,例如,重庆重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重庆视美动画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电视台电视节目制作有限公司等;还有国有企业投资成立的节目制作公司,例如重庆商界雷蒙影视有限公司、重庆文化影视艺术中心等以及民营的影视制作公司,例如重庆享弘数字影视有限公司、重庆笛女阿瑞斯影视传媒有限公司、重庆鼎盛影业公司、重庆原典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等。这当中,国有或国有控股影视制作机构约占30%,民营影视制作机构约占 70%。从机构数量上来看,民营影视制作机构在重庆影视制作行业中占到了三分之二的比例,但是大部分民营影视制作公司规模普遍较小,能够投资制作电影或者长篇电视连续剧的实力较强的影视机构只有不到十家单位,在经营内容上,以制作电视栏目、公司专题片、电视广告片等为主业的公司占了70%以上,其余有的以广告、承办大型演艺活动、设备租赁这些为主。重庆的民营影视制作业从整体上来说具有低成本、小制作、产品准入门槛低,缺乏竞争优势的特点。

第4篇:传媒行业概况范文

关键词 免费报纸 报纸产业 地铁报 报业生态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过在以传媒高度发达为表征的当今媒介化社会,却有众多的免费报纸。作为第一媒介世代中的优势媒介的报纸伴随第二媒介世代、第三媒介世代和新媒介世代“后浪推前浪式”的登场,报纸曾经取得过的优势地位已经极大地受到了威胁与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免费报纸逐渐在报业市场上成为应对这种挑战的形式之一。本文选取当代传媒业格局中的免费报纸作为探究的对象,进行多向度的传播学分析,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对正处在媒介变革时期的报业和免费报纸自身的发展提出一些见解。

一、免费报纸的发展历程

“免费报纸”是一种经验性的提法,相对于传统的付费报纸来说,是面向全部或部分社会受众公开发行,无需支付费用就可获取,以刊载新闻、信息、广告等内容并以盈利为目的的报纸,具有获取的无偿性、流动的公共性,内容的普适性等特点。

在瑞典,全球首份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免费报纸《地铁报》于1995年隆重登场;在美国,头号报业巨头甘尼特接连推出多份免费报纸;在英国,《每日邮报》与劲敌《独立报》竞相推出免费报纸,并将战火烧到了国门之外的爱尔兰;在德国,免费报纸《20分钟》一问世,立即对科隆市的报刊市场及广告市场形成有力冲击;在日本,发行量50万份的免费报纸《今日标题》已与路透社、彭博社以及其他外国通讯社达成了供稿协议……免费报纸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进程和影响波及进程还将持续下去,免费报纸间的竞争、免费报纸与传统报纸间的竞争更是不断升级。

以免费形式出现的报纸,可以追溯到报纸的最初诞生时,不过本文中所论及的免费报纸是指除无需支付费用可获取外,在内容方面与传统报纸并无明显差异的报纸。法国重要日报《解放报》的出版者谢尔盖·朱里(serge,july)认为“这些免费报纸具有普通日报的纸张、气味与铅字,但它们和正规日报的相似之处也止于此”。也即是说,这里的免费报纸同样是以新闻报道、社会资讯与广告为传播内容的,与那些名目众多的投递类、派发类广告传单或广告小报在性质上完全不同,尽管后者也是免费的。按照这个界定标准,世界上首份免费报纸为诞生于1995年的瑞典《地铁报》(metro),这份报纸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行、跨国营销做得最成功的免费报纸之一。目前世界上有超过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免费报纸,日均发行四千万份,而受众数则逾七千万。这些数字实际上始终处在正向变动中,因为免费报纸的阵营在不断扩充之中。此外目前报业业界和传媒研究学界依然有众多声音表示,免费报纸在报业乃至传媒业格局中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二、我国免费报纸发展综述

免费报纸在我国的出现与发展还停留在行业有所关注、有部分探索的阶段,并未形成气候,也并未对我国的报业格局带来实质性的冲击。关注免费报纸在我国的发展动态,就必须先从整体上对我国报纸传媒的运行状况有所掌握与认知。我国新闻界对报业功能与属性的认识经历了从报纸事业到报纸行业,从报纸行业再到报纸产业的转变。呼应这种理论上的转变,我国的报纸传媒业已经在产业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成果,重要的是这种探索之路依然有广阔的前进空间。基于这些现状的认识,可以说我国的传统报纸正处于产业上升通道上不断跨越的阶段,免费报纸要想成为一种能对报业现实格局有所撼动的业态就更需较长的时日来达成。不过由于我国报业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性,加上体制环境的不同。内地、香港和台湾在免费报纸的发展方面进度明显不一。

1 香港特区的免费报纸发展概况

在《都市日报》登陆香港之前,香港的免费报纸市场显得较为平静,只有一些地区性的小型免费报章;而《都市日报》2002年4月高调进入香港地铁报纸市场,正式掀开了一轮报纸市场的竞争热潮。根据《都市日报》母公司metrointernation,al的年报显示,该报在自创办起的14个月之后就实现收支平衡,目前的盈利能力与势头依然不减。目前《都市日报》每日发行量约36万份,加上每日将回收的报纸进行二次派发,每日实际的发行量接近40万份,读者人数近百万人,是香港目前最重要的大众化报纸之一。就《都市日报》的组织机构来看,共设编辑部、广告部、销售部、市场推广部和it部等5个部门。《都市日报》的编辑理念方针同metro international下的其它地铁报纸较为相近:精简、客观、兼听,重视娱乐性内容、重视照片与颜色的运用等,从质量上与其它传统强报看齐,从风格上能独树一帜。

所谓“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都市日报》的理念与实践给香港报业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并引发其它竞争者跟进。《头条日报》和《am730》两份免费报纸相继于2005年7月加入香港免费报纸的阵营,形成目前香港免费报纸市场“三国鼎立”的局面。

2 台湾地区的免费报纸市场

台湾传统报纸问的竞争向来比较激烈,媒体密度大加上外来报纸的登陆,这些因素使台湾报业的竞争程度不断“更新换代”;传统报纸近年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夹攻下,发行量与广告收益里直线下滑的趋势。这种不景气的状态被媒体称为台湾报业“寒冷的冬天”。台湾传统报业面临的这种困境迫使报业决策者们寻求新出路或借机转型。台湾免费报纸的勃兴正是有着这样的媒介生态背景。

台湾地铁自正式通车后,就先后涌现出过《捷运周报》、《捷运快报》、《交叉路》等以“地铁族”为主要发行对象的免费型报纸,成为台湾早期地铁免费报纸的代表。但由于这类报纸内容和编排水平并无可圈可点之处,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均不理想,因此这类报纸的影响并不大。真正引发对免费报纸市场价值关注的是联合报业与2004年推出的免费报纸《可乐报》的州版发行,相比此前出现过的免费报纸或地铁报,该报内容品质方面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在抢滩年轻读者市场方面达到初步成功。此后,来源于香港的《苹果日报》推出了免费报纸《爽报》(sharp报),加入到台湾免费报纸的市场竞争行列当中;2007年《联合报》也推出免费报纸《upaper》,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在台北的地铁站发行,提供时政和娱乐新闻及和台北生活有关的资讯。《upaper》希望读者提供自己的照片和故事给报纸刊载,甚至有机会可以登上头版,被称为是“印在纸上的互联网”式报纸。

除上述所提到的免费报纸外,台湾目前的报业市场上还有其它一些免费报纸,不过由于影响不大或与其它免费报纸存在同质化现象,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台湾免费报纸是否会慢慢转型为国际上类似的成功运作模式还有待观察,甚至其生存能力和发展前景也有待报业市场的检验,但较为明确的是,免费报纸对于台湾报业格局的影响是明显的,对于免费报纸所引发的新旧竞争升级化对每份报纸势必都是机遇更是挑战。

3 内地免费报纸扫描

免费报纸的出现需要具备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如都市化程度高、社会经济发达、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化、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完善等,纵观国际上运行成功的免费报纸,大都是在具备以上条件的城市先行发展起来的。我国内地免费报纸的发展再次印证了这样的发展规律。目前内地免费报纸具有典型性的主要有上海《i时代报》、广州《羊城地铁报》、南京《每日新闻》以及北京《北京娱乐信报》,此外我国内地其它正在兴建地铁的城市也已将地铁免费报纸的筹办提到了议事日程,如2006年4月,沈阳地铁建设指挥部与沈阳日报报业集团正式签署了关于联合创办《沈阳地铁报》的有关协议,双方定于沈阳地铁一号线开通之日起同时推出《沈阳地铁报》。这些免费报纸中,除《i时代报》已走过四年多的历程外,其余报纸均为近两三年出现的新成员,其中《北京娱乐信报》是2007年11月27日才开始进入北京地铁系统,由原来的收费型报纸转型而来。我国内地免费报纸由于起步时间晚、发展时间短,研究分析层面上也还只处于个案研究阶段,至于说是否对既有的传统报纸传媒形成了影响或影响力有多大,仍然还在观望和初步探索阶段。

我国内地免费报纸的兴起在客观上顺应了世界报纸市场上的免费报纸浪潮,实质上是顺应了当今媒介化社会中信息免费浪潮的趋势。由于传媒政策和体制的不同,我国内地所出现的免费报纸与外国已经发展起来的免费报纸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不过它们更多的是拥有共性。比如运营模式、盈利方式和新闻处理理念等。

三、解读免费报纸在传媒格局中的坐标

本文前述部分分别就免费报纸的界定、出现与发展概况及我国的免费报纸状况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但在媒介生态环境改变所引起的传媒格局改变、受众分化改变、传受关系改变等的变动中。如何从深层次看待免费报纸,以及如何读解免费报纸的性质、意义等,是更为关键和重要的问题。本文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1 作为报纸营销手段的免费报纸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新闻学教授菲利普·梅尔在2005年推出的著作《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中这样描写道:“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在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作为精确新闻学研究的专家和权威,梅尔教授为传统报纸媒体的消亡预言了如此具体的时间表,这种预言再次引发了对于报纸未来命运的广泛讨论。

对于报纸是否会消亡的讨论或许在短期内会持续下去,但是传统报业已然面临重重困境却是不争的事实:视听媒体和新媒体对于传统报纸的夹击、报纸受众尤其是年轻读者的流失、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免费浪潮以及因此而来的信息获取方式转变、传统报纸媒体的广告分流以及因此而引发的经济收益下滑风等。

传统报纸媒体如何冲出重围?免费报纸被推向了前台。

美国学者罗伯特·g·皮卡德等在分析报纸特性时,认为“报纸同时在两个市场上运作:一个市场是真实的报纸产品市场,另一个是为广告商提供通向受众途径的服务市场。……一张报纸在一个市场中的表现,影响着它在另一个市场中的表现”。也即是说,报纸的双重市场中,一个是读者消费在阅读报纸内容上的时间,另一个是读者购买报纸的金钱。免费报纸将这种双重市场进行了改造:读者不用支付购报费用就可以获取以前需要付费才能得到的报纸,报纸只进行一次售卖(将报纸读者的注意力和时间售卖给广告商)。免费报纸将不再有发行收入,报纸收入的重担落在了广告上。那么免费报纸如何保证广告商会对其进行广告投放从而获得广告费用呢?

首先,由于报纸免费,吸引了众多以前没有买报习惯的人群,而这部分受众群可能是连传统报纸也无法吸引的读者群体,因为the bestthingsinlife arefree。

其次,免费报纸更易于发挥两级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优势,通过传阅率提升传播效果。此外免费报纸能够提供到达读者的最便利途径,无论是metro international的《地铁报》还是国内的《i时代报》,均在最利于读者取阅的地点设置派发点。这有可能会争取到那些“没时间”买报或“买报不方便”的人群。

再次,凭借渠道优势。大多数免费报纸将地铁作为报纸派发的据点,而地铁作为现代“流动社会”蕴含着巨大的客流资源,而地铁车厢本身也是比较适合人们读报的场所。传播渠道是免费报纸仍然可以不断发掘的优势领域。 最后,累积受众资源。传统报纸所流失掉的受众群体,绝大部分是被互联网以及其它新媒体“抢夺”过去的年轻人,而这部分人群同时也是“地铁部落”的主力成员,这部分人经过专业市场的调查分析,是拥有巨大消费力、消费决策力的人群,这正是广告投放者所看重的要素。

通过以上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免费报纸有更为针对性的目标受众、更为灵活的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找回了流失掉的或正在流失的年轻受众群,因而有了保证广告收入的必要理由。此外免费报纸作为一种营销手段,也被许多传统收费报纸所运用,其中包括诸多传统型大报和强报。例如上海的收费报纸《新闻晨报》在上海多所高校设有免费取阅点,每日向高校学生提供免费的报纸,意在培养和稳固其优势受众群:高校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通常是许多媒体竟相追逐的目标受众。其实早在2004年,欧洲七大报业集团,英国《泰晤士报》、法国《世界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西班牙《世界周刊》以及意大利《晚邮报》、《24小时太阳报》、《民族报》签署了关于让青年学生靠近报纸的倡议书,目的是通过共同的行动,让报纸通过学校重新回到学生手中。这也是传统型报纸通过将原本的收费报纸进行免费派发的方式来培养年轻读者。

2 作为应对报纸传媒环境变化的免费报纸

从报纸的产业属性和内容生产属性的结合来看,免费报纸是报业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这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报纸产业所处传媒环境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变动。本文前述部分中已经提到过“报纸消亡论”的相关内容,暂且不论这个论断是否具有科学依据和逻辑,但该论断所引发的传统纸质媒体未来命运的火热争论反映了这样的事实:传统报纸产业在当今媒介环境下正在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读者群体的不断流失、现代人阅读方式的改变、传统报纸自身的改革之闲等是传媒环境变化带来的结果和表现,并且这种表现并没有在短期内得到扭转的迹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看待免费报纸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空间,无疑使得将免费报纸视做为一种传媒生态环境变化产物的理解有了更清晰的解读框架。也就是说分析免费报纸,如果想获得一种综合性全景性的认识。从报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来入手,是必不可少的研究途径。

四、免费报纸持续性发展的展望

无论是作为传统报纸营销的一种手段,还是最为传媒环境变化的产物,免费报纸的出现,在一个健康有序的报业竞争环境中是有积极意义的。以公益性为例,尽管说免费报纸背后的投资者或发行者是抱着赢利获益的最初动机来推出免费报纸的,但在客观上也确实有公益性的体现。因此关注免费报纸的可持续性发展也就有了可以依靠的理由。

第5篇:传媒行业概况范文

一、杭州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

根据《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杭州在“十二五”期间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培育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十大产业,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十二五”时期,杭州经济结构加速转型升级,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动力。2012年,杭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04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62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921亿元,分别增长2.5%、8.5%和10.1%。产业结构调整为3.3∶46.5∶50.2,第三产业的占比首次超过50%。从三种产业的结构比例来看,杭州已呈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模式,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已占半壁江山。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流动方向,即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再流向第三产业;从生产部门转到非生产部门,从工业转向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到知识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衍生了许多新兴的服务密集型行业。

未来10年,杭州将处于全面实施创新兴市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的关键时期。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杭州先后了人才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要经过10年的努力,使杭州市的人才总量达到260万人左右。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13万人,高技能人才达到66万人。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一大批以科学技术为指导,掌握各种理论技术和技能的技术型、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杭州地区高职院校概况

(一)规模概况

2012年,杭州地区共有高职院校18所,其中,国家示范(骨干)院校8所,占全省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总数的72.7%;省级示范院校11所,占全省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总数的50.0%。全日制高职在校生达11.9万人,占全省高职在校生总规模的38.5%;当年计划招生4.5万人,占全省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36.5%。杭州拥有全省绝大部分优质的高职教育资源。

与全省相比,杭州地区高职院校规模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2010年,杭州地区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占全省总数的35.5%,而当年杭州地区人口规模仅占全省的12.7%,当年全年生产总值占全省的21.8%。到2012年,杭州地区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占全省比例近4成;人口比例有所提升,为16.1%,而GDP的占比变化不大。在高职教育规模上,杭州作为省会城市,有明显的地区优势。在校生规模比例是其当地常住人口比例的2.5倍左右;占全省4成的高职教育规模和占全省两成的GDP相比,显示出杭州高职教育的规模优势。

(二)专业分布概况

2012年,杭州地区18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覆盖高职高专教育全部19个专业大类,共设置专业205个,专业点数427个。专业结构丰富、设置门类齐全,但不同专业大类之间有较为明显的规模差异。

从专业数设置来看,排在前面的专业大类依次是财经、艺术设计传媒、电子信息、制造、土建、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7个专业大类,所占比例依次为13.2%、10.2%、10.2%、9.8%、9.8%、9.3%和8.3%,所占比例之和为70.7%。从专业点数的分布来看,排在前6个的专业大类依次是财经、电子信息、制造、土建、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所占比例之和达72.6%。而材料与能源、公安、资源开发与测绘、水利等大类,专业点数分布较少,一般为1~2个,所占比例之和仅为1.4%。从整体上来看,杭州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财经、电子信息、制造、土建等专业大类,而材料与能源、公安、资源开发与测绘、水利等大类,专业布点数较少,各自所占比例不足0.5%。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将19个专业大类对照三种产业进行划分归类:一产类专业包括农林牧渔类专业;二产类专业包括生化与药品、资源开发与测绘、材料与能源、土建、水利、制造、电子信息、环保气象与安全、轻纺食品类专业;三产类专业包括交通运输、财经、医药卫生、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公安、法律类专业。杭州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专业结构与三产结构基本适应,但契合度不高

从高职院校专业调整与产业发展对比来看,结构大致吻合,在校生规模和招生人数的比例也基本符合产业预期。2010~2012年,杭州地区高职院校专业总数增加17个,专业布点总数增加28个。与2010年相比,增加幅度最大的是三产类专业,专业数和专业布点数分别增加9.0%和7.0%。

3年中,有5个专业大类,无论是专业数还是专业点数,均未发生变化,分别是资源开发与测绘、材料与能源、水利、环保气象与安全、轻纺食品和公安大类。这些专业大类中的专业数和专业点数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3年来,变化相对较为明显的专业大类是制造、财经、艺术设计传媒等。艺术设计传媒大类3年来专业数增加40.0%,专业点数增加37.5%。这与杭州近年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密不可分。纵观3年,专业设置数呈下降趋势的专业大类有: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专业设置数呈增长态势的专业大类主要有:土建、制造、财经、医药卫生、旅游、艺术设计传媒等。

对2010年至2012年的杭州三产结构比例和专业结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专业结构设置比例基本呈现“三二一”的格局,即三产类所涉专业各项比例最高,2012年在校生规模占60.8%,当年计划招生数占61.0%;二产类所涉专业在校生规模占37.9%,当年计划招生数占37.8%;一产类所涉专业比例最小,在校生规模和当年计划招生数均占1.3%。近3年来,三产类专业各项规模稳步提升,二产类和一产类专业基本稳定,规模略有下降。从总体规模来看,专业设置的“三二一”结构与三产结构大体一致。从具体比例来看,第三产业的专业规模占据6成,超前发展的现象较为突出,这将导致第三产业人才培养数量过剩。与此同时,从数量上看,第二产业所需人才则较为不足。

(二)专业设置覆盖面较广,但尚不能充分满足支柱产业的需求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自身发展,要求进行重点专业建设。高职院校必须紧密围绕当地支柱产业设置主干和重点专业,再围绕主干专业设置与其相关联的专业,形成具有综合优势的专业群。

对杭州地区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重点专业分布最多的专业大类是财经,共有14个重点专业;土建大类,有12个重点专业;制造大类,有10个重点专业。从重点专业所占比例来看,法律大类11个专业中,有7个是国家级重点专业,占63.6%,且都来源于同一所高职院校,即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有其特殊性。水利大类共2个专业,其中,1个专业是国家级重点专业,故占比也较高,为50.0%。医药卫生大类,重点专业占比41.7%;有6个专业大类,没有重点专业分布。

杭州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种类齐全,覆盖面广,但对照“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杭州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大产业主要集中在材料与能源、制造、电子信息、生化与药品、艺术设计传媒等专业大类,而专业大类中的重点专业建设并无明显优势。

(三)专业设置重复度较高,专业特色不明显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普遍重复度较高,大部分高职院校均设有会计、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专业,导致专业“同质化”现象严重,造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在18所高职院校中,有一半及以上高职院校开设了上述5个专业。由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雷同的现象普遍存在,缺少专业特色,造成缺乏竞争力。

当前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对信息技术人才有很大需求,而且这个专业设置成本低,不少高职院校都跟风设置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由于人才培养过剩及结构不合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高职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计算机应用技术这两大计算机专业被亮“红牌”。分析显示,两专业遭遇“红牌”的原因,除失业人数多、就业率低、薪酬低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要求。

(四)专业设置中低投入的较多,高投入的较少

杭州共18所高职院校,专业布点数排在前十位的专业中,有5个专业属财经大类,3个专业属电子信息大类,各有1个专业属旅游大类和文化教育大类。专业布点最多的前十个专业,布点数达86个,占布点总数的20.1%,在校生数占总规模的28.3%,主要集中在财经、电子信息、旅游等大类。这些专业往往具有投入成本低、专业口径大、社会关注多等特点,开设院校和招生人数普遍较多。对于那些投入硬件条件高、专业口径小的专业,因其办学成本高,即使社会有较高的需求量,有较好的就业前景,开设的学校也不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从在校生分布来看,财经大类在校生数最多,占总规模的29.7%,电子信息大类、土建大类和制造大类在校生数分别占11.9%、11.8%和10.2%,以上四个专业大类在校生规模占总数的63.6%。材料与能源、资源开发与测绘、公安、水利等专业大类在校生占比都不足0.5%,以上四个专业大类在校生规模占总数的1.2%。由此可见,各专业在校生规模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

(五)专业设置的前瞻性不足,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同步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性,与社会需求相比,有一定的滞后性。从杭州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情况来看,面向二次产业的专业不同程度地存在前瞻性不足的问题。在“十二五”期间,杭州重点培育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十大产业,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大产业大部分属于二次产业。面对杭州区域产业发展的巨大需求,当前高职院校对应二次产业的专业设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未能跟上产业的发展。个别就业前景好、需求量大的专业,目前高职院校普遍没有设置。

四、对策和建议

(一)政府需加强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

政府需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布局谋篇。建议政府根据《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纲要(2013~2020年)》等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结合社会发展特点,把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纳入本区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计划中。根据杭州地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制定全局性、整体性且具有指导性的专业设置规划方案,统筹规划专业布点,促进专业结构合理均衡地发展。

加大对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的投入力度。政府应站在全局角度考虑区域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积极引导高校设置社会发展需求旺盛的新兴专业,淘汰落后专业;通过各类政策引导高职院校向政府确定的方向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于一些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冷门专业和符合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战略型专业,政府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和扶持其健康发展,有针对性地鼓励相关院校开设这类专业,并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如节能环保、新能源发展等是杭州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发展产业,但鲜 有高职院校开设与此相关的专业。政府应鼓励有条件的高职院校积极开设,并加大对材料与能源类专业建设的投入力度。

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把专业设置权限下放给学校。政府管理高校的重点,应该是在管方向、管政策、管引导等方面;通过完善制度,让高职院校充分发挥专业设置和调整的主动性。政府可通过规划、拨款、政策指导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专业设置进行宏观管理,增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建议政府切实把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中的专业设置权限放给学校,探索建立高校自主办学的有效机制,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积极为学校与行业、企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只有在政府统筹和支持下,“行企校”才能在校企合作上形成有效的合作模式与机制,校企合作也才能够真正达到双赢的目的。建议政府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统筹规划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发展,将校企合作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高职院校和企业为主体,行业协会为中介的校企合作发展机制。通过“政府搭台、校企唱戏”的形式,形成政府推进、企业和院校密切合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机制,实现企业人才需求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对接,促进企业与院校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高职院校应积极调整专业设置

重视专业设置建设规划,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学校应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为引领,依据自身发展现状,结合区域未来五年或十年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立足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本校五年或十年专业发展规划,系统开展学校的专业建设工作,使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高职院校要利用专业设置自主权,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沟通,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指导,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适时压缩或淘汰落后专业,巩固成熟专业,新增和发展新兴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建立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

培育和扶持紧缺专业,大力发展产业支撑型专业。高职院校应根据学校自身发展定位,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积极调整专业设置,重点发展与新能源、节能环保、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物联网、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积极谋划产业结构所需的人才体系,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首先,通过对应用型紧缺人才需求现状进行分析调研,对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进行预测和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重点,以满足企业发展生产需求。其次,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最后,以企业调研定岗位,以职业岗位定所需要的能力,以能力培训定课程的思路,根据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制定专业核心课程,加强专业实习实训,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应优化人才资源结构配置,减少集中化程度低的专业设置,增设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专业,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品牌专业。高职院校应当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合理定位,确定专业培养的服务对象,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品牌专业,提升专业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要紧紧围绕所在区域的区位优势和所在行业的行业优势,以服务地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人才需求为前提,形成专业发展的独特优势。在杭的18所高职院校,除3所是由省教育厅或地市政府举办以外,其他院校都由行业或企业举办,不少院校都有鲜明的行业渊源,有明显的行业优势和专业特色。应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依托行业办学,根据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设置,邀请企业高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保证专业发展的适应性,构建富有行业特色的品牌专业。

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共赢。要积极探索满足学校实训教学需要,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的校企合作双赢新模式,搭建校企合作创新平台。经济产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要求高职院校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的职业教育观,创新办学合作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从多方面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例如,可以组织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为企业员工开展定期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岗位技能和素质;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实习实训,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期间的相关费用全部由学校承担,以减轻企业的经营压力等。在校企合作中,要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保障其经济利益,从而解决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促进教学内容和评价方法的改革,推进专业建设,培养企业所需的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实现校企共赢。

参 考 文 献

[1]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报告(2000-2010)[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马树超,郭扬.高职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第6篇:传媒行业概况范文

世通华纳移动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

2003年1月,世通华纳移动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是中国领先的移动电视传媒集团.集团下设移动电视技术有限公司,移动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和移动电视广告公司三大核心部门, 通过在城市公交车、高级写字楼、商住楼等场所安装数字电视播出终端,构建中国城市新型的视听媒体——数字移动电视.

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电视运营商,世通华纳专注于为受众提供吸收信息的另一条途径,同时为广告主搭建一个全效的信息传播平台。世通华纳的移动电视广告平台在为公交乘客提供大量的生活消费资讯及休闲娱乐节目的同时,也帮助广告主接触城市中最广大的中坚消费群体,获得更高效的广告到达率,从而增加市场占有率及提升品牌知名度。

2006年,世通华纳移动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得到了多家国际顶级风险投资商的充分肯定。随着国泰财富基金、鼎晖创投、华登国际以及成为基金共同注资4500万美元,世通华纳的品牌架构获得更大的延展空间,从而演化成为具备联播功能的跨区域媒体平台。

时至今日,世通华纳已经在全国设立23个全资子公司,10家办事处,所打造的卖动传媒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移动电视广告联播网,覆盖全国33个省会及中心城市,拥有5万辆公交车,8万台电视收视终端,城市覆盖人群达到2亿人次,以其贴近市民的节目内容和极强的广告穿透力揭开了中国移动电视传媒行业发展的新篇章。世通华纳也以无可争议的雄厚实力,捍卫了中国移动电视第一媒体的地位。

实习工作内容:

了解公司的背景、做有关于公交移动电视开机率的调查和问卷及后期跟同事跑业务。

实习时间:2007年5月8日—2007年5月25日

实习地点:沈阳市沈河区青年大街219号华新国际大厦14楼E座

实习内容及心得: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总结,虽然实习是短暂的,但我获益良多。这次实习的收获对我来说有不少,自己感觉在知识、技能、与人沟通和交流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总体来说,这次是对我综合素质的培养,锻炼及提高.让我知道了自己身上还有许多有待提高的地方,更让我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憧憬与期待……

站在面前的就是那个向往已久的社会,虽然实习的单位离学校很远,但一路的疲惫很快就被即将实习的兴奋冲的无影无踪,因为终于可以在这个巨大的舞台上展现自我。为了更平稳的走上社会的大舞台,为适应今后的社会工作而奠定基础,同时完成大学教育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出于对毕业后就业去向的考虑,我和大家一样,满怀激情的走进了这家广告公司。因为以前从未接触过广告方面的事情,因此对于这次能在这里实习,我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并打算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的适应这里的一切。

世通华纳是我初涉社会的开端,将从这里迈向美好的未来,我一直坚信自己的能力,即使人生的道路很曲折,但我的目标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前进,永不言弃,永不退缩!

由于我们对于公司的背景不是十分了解,公司对我们20名实习生进行了内部培训,让我们对公司有了最基本的认识,了解了公司的概况、发展历程、企业精神、媒体优势等等。“在中国,85%的市民完全依赖公共巴士出行、学习、工作和生活、在无聊的旅途中提供和传递真实、快乐、时效的信息,这是每一位世通华纳人至高无上的光荣使命。”鄢总的话让我们了解到了公交移动电视作为新兴的主流大众传媒,前途不可限量。同时,对我对公司的核心价值也有了初步了解:诚实、责任、服务、绩效是世通华纳人对每一个广告主做出的承诺。公司以其特有的“覆盖面广、创新互补、效果佳、长时性、强制性传播、高性价比”的优势;以“亲善、大众和活力” 的品牌个性,全效连接着买卖双方,链接着城市的每一个消费场所。卖动传媒,以其独特的传媒模式,一改传统媒体在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大量损耗,无可替代的成为在封闭空间唯一性,无干扰的强化传播媒体平台。

作为一个以“成为中国移动电视传媒的领航者”为企业愿景的广告公司,世通华纳秉承“以勇于创新、突破自我、居安思危、速度致胜”为经营理念,覆盖城市的庞大收视人群,以深度、全效、连续音画的传播方式,全天广告高强度滚动播出频次,以及节目植入等多种高效广告传播手段,生动演绎了全效传播在移动电视领域的完美应用。因此,无论对城市居民还是对企业商家而言,卖动传媒都是一个真正高频次、高触达率、高黏合度的沟通平台,也都倾注着世通华纳责任的极至。“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激励着每一个世通华纳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商海中,不断的奋勇前进……

而我们实习的公司是世通华纳沈阳公司,它成立于2006年2月,公交移动电视正式开播于今年4月。据统计,公司中员工的平均年龄是31岁,其中45.6%的员工是大学以上学历。为此,我十分庆幸能够有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司实习的机会,使我能真正的开阔了眼界。在实习的过程中,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一些遗憾。那就是对企业中有些工作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在看人做,听人讲如何做,未能够亲身感受、具体处理一些工作,所以没有领会其精髓。但通过实习,加深了我对广告的理解,丰富了我的广告知识,使我对广告有了深层次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第一天来公司,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什么也插不上手,只是做坐在那里等着培训,之后公司的田总为我们分配了任务——对45条公交车移动电视的开机率进行调查以及向随机向路人做调查表。这任务让我十分兴奋!但工作并非象我想的那样容易,在马路上吸尾气、晒日光浴是避免不了的,还要因为做调查表而受到他人的拒绝……

以前我总是盼望早点到社会参加工作,因为我总觉得工作是一件极其容易的事,可是当我离开学校,真的进入社会实习后,才体验到工作并不是我想象中那样,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天早上都要很早起床,上班,到下午四点才能回家。在工作中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每天都要打起精神工作。刚开始上班的时候,我的心情激动、兴奋、期盼、喜悦。我相信,只有我认真学习,好好把握,做好每一件事,实习肯定会有成绩。但后来很多东西看着简单,其实要做好它很不容易。

第7篇:传媒行业概况范文

关键词:广西传媒产业 产业集群 产业制约 集群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广西传媒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品牌基础和人才基础。但受一些因素的制约,广西传媒产业总体仍然比较落后,与全国传媒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根据广西传媒产业的现状,采取集群化的发展方式,将有利于增强其活力和能量集聚,实现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和形成传媒产业增长极,促进广西传媒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传媒产业集群概述

产业集群是一种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也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增长极。所谓传媒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存和坐落于特定区域或环境内的各种媒介实体所形成的集合体,主要包括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广告业、网络业等几大产业。在传媒产业集群中,由于大量与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这些企业按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形成一种竞合关系。传媒产业集群通过发挥集聚效应、分工协作效应、竞争自强化效应、规模效应和区域品牌效应,可以形成竞争优势。近年来,我国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北京CBD地区和湖南长株潭地区等区域的传媒产业已出现了产业集群发展的趋势。

广西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广西共有图书出版社8家,音像电子出版社6家,报纸71种,期刊184种,出版物交易市场3个,新华书店93家,出版物发行网点4196个,各类印刷企业4253家,光盘复制企业3家,磁介质复制企业1家,广播电台9座,电视台8座,广播影视制作机构68家,数字报纸14种,电子书超过8000种,传媒集团5家。

2009年,广西传媒产业稳步发展。全区报刊业总收入11.6亿元,实力在我国西部地区位居前列。《南国早报》期发行量30万份,年广告经营额2.39亿元,列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2008-2009百强排行榜:全国都市报30强》第27名。广西图书出版能力在我国西部地区位居前列、在全国居第9位,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产值达20.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2亿元;区内8家图书出版社共实现生产码洋17.55亿元,销售收入7.7亿元,利润1亿元。接力出版社被评为国家一级出版社,其低幼类图书在全国554家出版社总排名中居第50位,在全国31家少儿出版社中位居第2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已进入中国出版50强,在全国100多家大学出版社排行榜中居第8位,在地方大学出版社中列第1位。漓江出版社在全国41家文艺出版社中名列第5位。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在全国311家最具成长性出版社排行榜中列第19位。全区印刷复制产业总产值达70亿元,产值上亿元的企业有7家,上千万元的有110家。全区出版物发行销售码洋约41.88亿元,其中全区新华书店系统销售码洋24.88亿元,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实现利润3900万元。全区共出版音像制品263种,复制129.26万张(盒),出版电子出版物35种,复制1195.5万张。全区广播影视业总收入31.81亿元。其中,广电网络收入突破10亿元,广西电台广告收入5029万元,广西电视台广告收入60064万元。全区电影市场逐步发展,电影票房为7700万元。全区有线广播电视用户540多万户,其中城市数字电视用户278万户,付费数字电视收入1381万元。广西卫视的《寻找金花》和《时尚中国》栏目在全国已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的《小螺号》节目多次获全国优秀广播栏目奖。由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冰雪同行》,获得第十三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提名奖、第二十七届金鸡奖最佳美术提名奖。广西日报传媒集团资产总额7.24亿元,净资产6.19亿元,经营收入5.12亿元。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产值20.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2亿元。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收入为25.77亿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总资产3.5亿元,年发行码洋6亿多元。广西正泰印刷包装集团固定资产1亿元,年产值超4亿元。

广西传媒产业集群化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

当前,要实现集群化发展,广西传媒产业面临着市场机制、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和产业技术等方面的制约。

市场机制制约。2006年底,广西电影制片厂完成了转企改制。2009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相继成立;区内108家原属事业单位的新华书店、9家音像电子出版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工作。但广西目前还没有成立广播电视集团,广西各地市的传媒经营单位大多也保持传统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由于已转制的传媒企业转制时间短,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加上离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众多的未转企传媒经营单位,广西传媒产业的整体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建设尚有较大差距。一些传媒企业还没有成立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市场主体,不少传媒资源配置还是依靠行政手段,如广西目前所组建的传媒集团基本是在行政方式推动下,按照同行业、同区域范围组建的。同时,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产业部门之间的不协调现象也较为突出,产业秩序有待规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传媒大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

产业规模制约。规模扩张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纬度,是形成外部经济、规模经济和结构生产力的保证。目前,广西传媒产业一方面是产业规模普遍较小,实力较弱。除了图书出版产业已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在我国西部12个省市区中均名列第一位,处于全国中上水平外,广西传媒产业中其他产业在全国都属落后水平,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广西传媒产业的龙头骨干企业规模不大。如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是广西目前最大,种类最多、经济规模最大的报业企业,拥有8报3刊3网13公司1工厂,拥有7.24亿元的总资产,其3亿元的年广告经营收入占广西报刊的80%以上,在广西报业可谓一家独大,但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22.06亿元的年广告经营收入、39.62亿元的年营业总收入相比差距仍非常大。

产业结构制约。目前广西传媒产业集群存在一系列结构性问题。一是企业空间布局分散。从形式看,在某些地区存在大量同类企业,但实际上这些企业通常在地理空间上是相对分散分布的,地理位置集中程度还相当有限。如广西报纸出版地主要集中在南宁,而广西印刷产业无论是企业的总数量,还是其中的包装装潢印刷企业数量居前四位的都是南宁、玉林、桂林和柳州,但是这些企业在当地的分布并不是相对集中在某一区域的。二是企业间分工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大部分传媒企业仍处于孤立的、自发的状态,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小而全”现象非常突出。三是产业链结构普遍不完善。广西传媒企业的产业链普遍较短,纵向产业配套还很不深入,产业链结构横向演进速度缓慢,依托内容产品的跨媒体、跨行业的多种经营尚未全面展开,缺乏多元化的赢利渠道,因而增长缓慢,抗风险能力弱。

产业技术制约。一是产品技术含量普遍较低,传媒企业竞争力主要依赖于初级要素。目前,广西新闻出版、印刷、广播影视等领域的数字化以及现代物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均处于起步阶段。二是传媒企业人才匮乏。以广西印刷业为例,截至2008年底,共有从业人员近5万人。在所有从业人员中,高级技师仅有7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率不到万分之二;技师115人,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千分之三;高级工185人,中级工877人,中高级工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7%。员工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三是技术创新层次低、技术升级进程缓慢。广西传媒企业研究开发投入普遍较少,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总体技术水平与国内外先进技术尚有很大差距。如广西期刊数字化发展目前仍没有实际的动作。

转贴于

广西传媒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路径

受上述因素的制约,广西传媒产业内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专业化分工和相互协同关系,也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及支撑产业相互关联的互补作用,缺乏既竞争又合作的创新能力,造成产业分工层次低,资本积累速度慢,自我发展能力弱,从而影响了产业的竞争力。借鉴我国一些地区传媒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广西传媒产业的实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深化传媒体制机制改革。首先,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积极理顺传媒管理体制,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同时,不断创新传媒管理手段,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实现管理转变,努力提高传媒行政管理效能。其次,要加快市场主体建设。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经营性传媒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已经转制的,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条件的国有传媒企业要逐步进行股份制改造,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再次,要推进传媒投融资体制改革。要积极引导和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服务,加大对传媒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既要积极引导各类风险投资机构进入传媒产业领域,又要拓宽各类传媒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优先引导和扶持一批符合国家传媒产业政策、公司治理较规范、市场发展前景较好的传媒企业上市,从而为广西传媒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加快政府支持体系建设。第一,要制定和落实传媒产业政策。要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广西实际,设立区、市级两级传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和完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金融信贷支持等促进传媒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政策的贯彻落实力度,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推动广西传媒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要加强传媒产业法规和监管体系建设。要积极推进传媒产业立法进程,制定符合广西实际和发展前景的地方性传媒产业法规,建立健全广西传媒产业法规体系。同时,以加强市场监管为手段,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健全市场规则,建立依法经营、违法必究、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传媒市场体系,营造良好的传媒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第三,要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要为广西传媒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条件,逐步完善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信息咨询服务、融资服务、法律服务、技术服务、人才培训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培育传媒产业要素市场。产业要素市场,有利于加快传媒产业集聚。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规范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消除不利于市场培育完善的各种障碍,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传媒市场体系。要搭建传媒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有序、有效流动的交易平台。培育发展传媒市场中介机构,提高传媒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健全以市场为基础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市场化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增强要素活力,激活要素潜力,促进生产要素有效地流动、集聚和优化配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技术要素以多种形式参与收益分配。积极实施人才战略,推行更加宽松和优惠的人才政策,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大力开展人才教育与培训,促进人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为产业集群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优化调整传媒产业结构。结构是产业集群生产力的重要来源,是实现产业集群功能的载体。推进广西传媒产业结构调整,将有利于推动广西传媒经济从粗放型增长转变成集约型增长。首先,优先发展内容产业。要以提高内容创意和生产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调整和优化内容创作、生产和经营机制,重点发展平面传媒业、广播影视业、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等内容产业。其次,改造提升传统传媒产业。充分运用先进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改造提升传统传媒产业,改造传统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模式,延伸产品和服务领域,增强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比如,建设以媒体资源中心为核心的广播电视传媒业平台,以开拓广电产业新的增值服务体系。再次,加快传媒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广西可以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通过有计划地建设诸如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数字出版、版权创意、动漫等传媒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促进各种传媒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实现产业合理布局,提高传媒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协作水平,促进产业区域协调发展。

壮大传媒龙头企业品牌。龙头骨干企业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产业集群升级的带动力量,也是创名牌的重要载体。传媒龙头企业的培育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做大做强现有传媒龙头企业。要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传媒企业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重组,提升现有传媒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引导产业集聚。当前,要加大扶持已成立的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和广西正泰印刷包装集团,要让优势资源逐渐向这些优势集团集中,进一步发挥优势集团的带动作用,从而带动相关企业、产业的发展,促进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的发展,形成相互配套、相互促进的产业集群。二是注重培育产品品牌和产业品牌,加大产业集群的吸引力。广西传媒企业要充分发挥已有品牌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品牌结构的提升和品牌战略的延伸。如不断拓展“师大”、“接力”等出版品牌的延伸,继续做大做强“金花”、“时尚”和“东盟”等卫视品牌。与此同时,要充分挖掘、整合区内丰富的传媒文化资源,创出具有广西地域特色、民族特色、边疆特色的区域新品牌。

参考文献:

1.邵培仁:《论中国媒介的地理群集与能量积聚》,《新闻大学》,2006(3)。

2.邹迎九:《广西传媒产业集群的生成与优化》,《东南传播》,2010(4)。

3.李建平:《广西文化发展报告》,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广西年鉴社:《广西年鉴:2009》,广西年鉴社,2009年版。

5.广西新闻出版局:《广西新闻出版(版权)工作会议在南宁举行》,广西新闻出版局网站。

6.陆一:《以区位优势强健广西新闻出版业》,《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5月13日。

7.广西广播电影电视局:《2009年全区广播影视总收入突破30亿元》,广西广播电影电视局网站。

8.汪景然:《广西厂:多种产业开发迈上新台阶》,《中国电影报》,2010年2月25日。

9.广西日报:《广西日报社60年间标志性事件》,《广西日报》,2009年12月3日。

10.甘宁:《深化出版体制改革广西酝酿出版传媒集团上市融资》,《南国早报》,2010年2月3日。

11.甘宁:《广西新华书店喜迎60华诞》,《南国早报》,2009年12月10日。

12.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关于我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网站。

13.玉林市新闻出版局:《市新闻出版局2009年发展服务业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玉林市新闻出版局网站。

第8篇:传媒行业概况范文

引 言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艺术鉴赏能力也有所提高,加上新媒体的普及化,电视已经成为今天主要的传媒平台。电视频道的观众基数很大且稳定,但是随着观众鉴赏能力的提高,促使电视行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加,很多电视台为了获取收视率,通过对电视节目的改版和包装,从而突出自己频道的特点和优势,甚至对整个电视频道进行整合定位,提高观众的频道识别意识,强化自己独特的品牌地位。

电视栏目是电视频道的组成部分,是展现电视频道风采的平台,为了塑造电视频道的品牌影响力,就需要不断注入新的血液,增加频道活力,而包装设计和创意恰恰是电视栏目的灵魂。本文就以传统的地域文化和眼下的流行风等因素,分析电视栏目包装的创意风格。

彰显本土文化的创意形式

1. 现如今,很多媒介平台为了获取关注,吸引观众眼球,对外来文化不加甄别,罔顾媒体人对观众正确导向的责任,大肆宣扬不良风气,败坏频道形象。而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度,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是一座无法估量的文化宝库。只要对我国本土的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和了解,挖掘各种文化特征,比如琴、棋、书、画、古筝、二胡、流水等传统文化因素,并在媒体包装设计上大胆创新,合理运用,就会向观众展示一个新颖、艺术的频道形象,获得观众认可。同时,也达到了传播我国本土文化的目的,树立了健康向上的品牌形象。

那么,在传媒渠道众多,传媒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通过怎样的包装手法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的环境中去,怎样挖掘与频道定位相符合的传统文化符号,并能够充分展现电视频道风格?下面,笔者就以目前几个融入传统文化设计的电视栏目作为典范,并对包装手法进行分析。

(1) 分析央视的水墨宣传片。 2009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一部古文化感极强的宣传片――《水墨―相信品牌的力量》。此部宣传片采用了我国古代水墨画的元素,通过水墨的变化无形,展现我国众多古代文化符号,比如龙、鹤、高山等。此片创意别具一格,内容变化多端,意境柔美,让人们对我国古老文化充满向往和自豪,和中央电视台的地位和风格极为相符。

(2) 分析2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宣传片。第26届金鸡奖颁奖典礼在苏州举行。在我国,素来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老话,这就确立了苏州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说到苏州,便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起湖水、楼阁、石桥、油纸伞、石雕、刺绣、石卵街道等苏州印象,充满抒怀的欲望。而此宣传片正是融入了这些因素,在影片开头通过诗词的方式,简短而概况的叙述了苏州秀美水乡,把人带入遐想和美好的意境。在视觉上,则通过各种颜色柔和的光束贯穿亭台楼阁。在艺术审美的角度看,通过屏风展示古人的诗词作品,悠悠道出苏州的文化底蕴。此片在创意和意境上下足了功夫,使宣传片和苏州古城相得益彰。

(3) 分析江苏五套的频道宣传片――折扇篇。众所周知,苏州的折扇文化流传已久,在古代,折扇相当于文人才子的随身饰物,通过在折扇上作画、题词来显示自己的才华,由此开创了折扇文化。正是受折扇文化的影响,在宣传片开头,一把巨大的折扇逐渐打开,各种苏州本地传统文化元素纷纷登场,折扇的每一次打开与合起,都展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比如苏州园林、苏州刺绣、祥云图案等。在配乐上则采用三弦和琵琶为主乐器,和画面相呼应,营造出古色古香的优美氛围。

通过分析以上实例,我们应该注意到本土文化在媒体包装中的重要地位,只要进行不断挖掘和合理运用,一定能够成为媒体包装的灵感源泉。

2. 流行元素作为画面主要构成的创意形式

流行元素具有时代的特征,比如动画的展示效果,绚丽的光效和动感的音乐,这是由于这些特点,以流行元素为画面主要构成的创意形式深受年轻观众的热爱。

相信大家对湖南卫视并不陌生,特别是年轻人,更是印象深刻。湖南卫视为何得到年轻观众的如此青睐,原因在于湖南卫视的定位准确。“快乐大本营”是湖南电视台的金牌栏目,收视率位居全国前列,栏目的宗旨就是“快乐、流行、时尚”,和年轻人的口味相当吻合。另外,湖南卫视对细节包装的把控十分严格,画面展示主要以暖色调为主,色彩鲜明但不刺眼,音乐动感但不刺耳。很多电影或电视剧上映前都会到湖南卫视进行宣传,总是给人以走在社会前沿的感觉,不知不觉中就在观众心里留下前沿、时尚、快乐等字眼。

分析湖南卫视的包装,最关键的一个特点就是高度的统一性,总是以“快乐”为主线,并进行包装,培养年轻人的收视习惯。不管哪个栏目,总是相互呼应,制造快乐,展现出频道的定位,营造品牌氛围。

结束语

第9篇:传媒行业概况范文

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刺激了经济金融类图书杂志的销售,但从出版行业的总体情况来看,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其外部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出版业包括了传统的纸质图书出版和以互联网、手机为基础的数字化出版,是传播科技文化知识、普及大众教育的重要工具,具有提升国民素质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笔者力图通过理性总结历史经验和预测未来趋势,深入探索可行措施,希望帮助中国出版业坚持改革决心,把危机转化成体制破冰和产业格局调整重组的时机,以此推动行业发展,提升民族文化竞争力。

一 金融危机对国际出版行业产生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对美国出版业的影响

金融危机源起于美国,所波及到的经济领域范围广程度深,在影响呈现方面也比其他国家迅速。因此,美国出版行业在金融危机下的波动先于其他地区发生,加上传统出版领域普遍受到来自数字出版的冲击,美国书业萧条的状况体现得更加全面深刻。

(1)出版物的发行印刷受到冲击

据美国在线媒体组织WhatTheyThink2008年11月4日推出的题为“美国印刷每月出货量”的最新报告显示,9月份美国商业印刷的出货量为84亿美元,与2007年8月相比下降了3.35亿美元,下降幅度为3.8%,[1]该报告的组织者表示,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纸媒向其他媒体转移,是市场印刷需求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另据PIA/GATF(美国印刷协会/印刷技术基金会)10月份的统计报告显示,2007-2008年度美国印刷业的盈利出现下滑,美国印刷企业的平均税前利润率为3.1%,较前一年度的3.4%下降了0.3个百分点,盈利能力降低。[2]杂志出版方面,受到金融危机对广告的拖动与网络的双重冲击,部分杂志出现停刊减刊的现象。其中奢侈品时尚杂志12月广告页码较去年同期下降22%,趣味杂志《Radar》倒闭,少女时尚杂志《Cosmo Girl》停刊仅保留网站,《Men"s Vogue》合并到《Vogue》,形同停刊。[3]

(2)图书销售下滑,报纸广告与发行骤减

美国图书销售三大实体连锁店巴诺书店、鲍德斯书店、百万书店第三季度销售下滑明显。其中,巴诺书店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去年下滑4.4%;鲍德斯总销售额同比去年下降10%,净损失1.722亿美元;百万书店平价店总销售额则同比去年下滑9.9%。业界认为美国书业目前的表现比初期的预测更加萧条。[4]美国报业在金融海啸下广告收入大减,发行减少,全美507份报纸08年前两季度发行量减少了4.64%。继美国最大报业集团甘尼特公司(Gannett)和《时代周刊》的发行商时代公司10月底宣布裁员,《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宣布2009年4月开始停止发行印刷版而专注网络版之后,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报业12月8日宣布已向特拉华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这是金融危机下公司无力偿还巨额债务的被迫之举。[5]

(3)出版集团应对危机

企鹅出版集团旗下的哈泼考林斯和皮尔森两家出版公司宣布冻结员工薪金增长计划并考虑裁员;西蒙-舒斯特和托马斯尼尔森两家出版公司在美国已经分别裁员35人和54人;[6]时代华纳旗下出版公司Time Inc第三季度业务收入下挫7%,[7].计划裁员250人[8];

在总体市场萧条的局面下,唯有电子出版物和相关产品销售却表现出繁荣之势。各商家加大对数字化出版的投入,希望以此摆脱危机困扰,占领新媒体市场:企鹅集团宣布进军手机阅读市场,手机版图书供iPhone用户购买阅读;兰登书屋免费向iPhone提供部分畅销书的手机版本;亚马逊推出的电子阅读设备Kindle更是被称作出版业的“特洛伊木马”,业内人士认为它具有改变出版行业整体格局的潜力,巴克莱资本的分析师道格安缪斯(Doug Anmuth) 12月5日宣布将亚马逊的股票评级调升至“超配”,相当于买进的评级,肯定亚马逊凭借其现有商业模式在经济低迷环境中的竞争优势,并预估经济情况稳定以后亚马逊的业绩将恢复两位数的成长率。[9]

(二)金融危机下欧洲、日韩、澳大利亚等国出版行业概况

英国:金融危机对银行资本的直接冲击对英国的大型出版集团和图书批发公司造成了负面影响。鲍德斯集团08年年初曾以资产抵押的方式向Landsbanki银行申请了2300万英镑的贷款并得到批准,金融危机对冰岛Landsbanki的冲击使鲍德斯集团的资金链受到严重影响,最后凭借英国政府对Landsbanki英国支行提供的短期担保贷款得以暂时维持运转。英国第二大图书批发商贝特拉姆因其母公司伍尔沃斯集团失去信用担保而陷入信用危机,许多出版社因此要求贝特拉姆提前回款,甚至停止向贝特拉姆供货。

图书的销售市场略显疲态,据尼尔森图书公司的数据,如果排除“哈利波特”的因素,截止08年10月,英国图书销售额比上年同期下滑1%。新闻集团旗下《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的广告收入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尤其是分类广告和单一广告,默多克表示可能对旗下几家英国报纸进行裁员。[10]

法国:2008法国出版行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保持了稳定的发展速度,销售额持续走高。上半年出版物销售额比2007年同期上涨15%,中小书店销售额增长达到8%。

德国:2008年的德国图书市场和2007年比相对低迷,其中商业街书店的销售额在今年的前9个月同比减少3%。法兰克福书展作为世界最大的图书博览会,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状况并不明显,大多德语出版商相信,他们的商业环境仍然十分稳定。[11]

日本:日本最大日报之一《读卖新闻》下属的《读卖周刊》由于发行量大幅下降,在12月1日之后暂停出版。日本出版物研究所预测,从目前的数据来看,预计2008年日本书业全年的销售额和2007年相比将下降3%。

二 中国出版业在金融危机下的挑战与潜在机遇

1.金融危机刺激下经济类图书出版销售大幅增长

全球范围的经济波动,大众了解经济现状的渴望和对未来经济走势的关注空前高涨,原本只有专业人士关注的经济金融类图书成为了人们寻找解答的重要工具。在图书销售市场上,《伟大的博弈》《次贷危机》《货币战争》等大众财经读物成为畅销书;中信出版社5月推出的《美元大崩溃》销量超过17万册,6月推出的《看不懂的中国经济》销售20万册,《黑天鹅》超过14万册,10月推出的《美国怎么了——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上市不到一个月已经加印四次,对市场需求的快速感知和反应令他们收到丰厚回报;其他出版社也看到这难得的商机,加快推出更多的相关内容图书,开始一轮新的市场争夺,轻工业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北京出版集团等也纷纷准备从美国、欧洲等地购进相关畅销书的图书版权,加快制作推向市场。[12]不过,这种热点书籍的销售成绩能够延续多久,也因经济的快速变动充满了不确定性。

2.中国图书在国际书展上版权输出成绩显著

法兰克福国际书展10月15日在德国开幕,这是国际版权交易最重要的平台,交易额高达世界版权交易高达额70%—80%。虽然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国际图书市场也进入一个版权交易趋于谨慎的观望期,中国展团仍有108家出版社参与了本次书展,品数量达到5300多种,交易成绩突出。据中国展团组织方不完全统计,此次中国展团输出版权1092项,总金额约3767万美元。其中签署版权输出合同的有408项,金额约1204万美元;达成版权输出意向的684项,金额约2563万美元。[13]虽然数量上比2007年的1928项版权输出有所减少,但贸易额大幅攀升,成绩斐然。并且09年中国将作为法兰克福书展的主宾国参加,全年将有机会举办大约150场活动,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是中国出版业走向世界的一次重要机会,全面推广中国的优秀出版产品,提升国中国出版业在国际文化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14]

3.国内杂志出版市场目前尚未出现明显波动

当美国的时尚生活类杂志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举步维艰的时候,国内的杂志行业受到的冲击相对有限,中国的时尚杂志仍有相当大的市场拓展空间,未来生存与发展环境相对稳定。据桦榭出版集团中国区总经理艾弥尔预测:“有实力的出版公司依然不会放缓在中国市场的投入,不会取消在华新项目的开展。”[15]《摩登绅士》,《GQ》内地版,《芭莎男士版》等并未改变原有出版或改版计划,杂志出版商对中国市场仍有信心。

4.传统报业因广告收益下滑受到严重影响,数字化探索步伐加快

金融危机背景下房地产,汽车以及相关消费领域市场需求下滑,广告投放速度减缓或规模紧缩,报纸依赖广告实现赢利的能力降低,加上纸张成本的上涨导致的运营成本增加,报业的“寒冬”也许正在逼近。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负责人指出,报纸行业2008年面临全行业亏损的可能。[16]如果经济情况没有明显好转,中国报业在2009年可能更会面对雪上加霜的境况。另一方面,中国报纸的数字化由于技术弱、资金少、机制不灵活、新闻门户网站过于强大等因素的制约,发展方向不明确,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赢利模式,金融危机下整体经济环境的低迷,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快报业数字化探索的步伐,寻求有效的网络出版赢利方式,协调传统发行与网络出版之间的关系,通过资源整合提高价值。

5.数字出版产业在危机中受到制约也面临机遇

数字出版的迅速发展是世界出版产业的趋势。中国的数字出版市场起步晚,在硬件开发、产业链建构、消费者阅读习惯的培养上处于初级阶段,数字出版行业标准、管理规则等相对滞后。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可能限制对电子出版物阅读终端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与市场推广,但从目前国际出版市场上,部分出版社关注数字出版以应对传统出版萧条的走势来看,金融危机会加快出版数字化转化的趋势,在传统图书销售下降的现实条件下中,推进版权的数字化开发,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建构新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加快出版产业整体格局的转化。

三 我国出版行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分析

金融危机的冲击对出版行业而言是不可避免的,我国新闻出版业正处于深化改革、加快技术升级与转型的关键阶段,外部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为行业发展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因素,投资市场的谨慎可能减缓部分出版集团上市融资的步伐,中国出版走向世界的探索可能面临更多的贸易壁垒。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种经济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大众娱乐消费减少学习需求增加等客观因素为出版行业发展创造的有利外部环境,中国市场的相对稳定性和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为出版业发展所带来的机会。这是一场蕴涵机遇的挑战,也许会加速我国出版产业已有的增长缓慢、产业链不和谐等问题集中爆发,但同时也会产生外在压力让国家政府职能部门和出版企业大刀阔斧坚持改革推进出版创新。我们需要通过一些具体有效的措施推行,让中国出版业能够在金融危机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扩大国内市场,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不断自我完善,真正推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成就,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国家管理层面

1.发挥舆论引导的职能,在金融危机中担负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

金融危机的冲击令国民收入消费状况出现一定的改变,不但需要一个物质选择上的调整期,社会心理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缺乏安全感,对未来失去信心等,出版主管部门要通过自己的职能,引导提供大众需要的出版产品,疏导社会情绪,使人们通过学习增加对社会状况的理性认识,提高生产创收能力,积极面对危机,保持社会稳定。比如大力推进“农村书屋”计划,加快建设进程充实文化产品,切实考虑因金融危机影响返乡的相当数量的农民的知识需求,增加涉及农业生产技术、自主创业等相关内容的图书比例,配送大批使农民“看得懂,用得上,留得住”的出版产品,满足基层人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2.大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出版产业的市场转化

出版业担负着民族文化推广传承的重任,我国文化积淀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却因长期的体制限制,创新乏力,鲜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诞生,在国际话语领域处于弱势地位。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家出版管理部门应加强市场化改革的决心,加快推进出版单位的“转企,脱钩,改制,重组”,鼓励出版企业上市融资,适度放宽行业外资金参与的条件限制,加快以质量衡量为标准的书号审批改革,拓展民营出版机构的发展空间,释放产业的内在创新活力,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生产出一批能体现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闻出版作品,让中国出版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领域,通过市场规律的优胜劣汰实现出版业的资源整合、结构优化。

3.鼓励出版集团公司跨地域跨行业整合,培养一流的出版传媒集团

纵观维亚康姆,贝塔斯曼等世界十大传媒集团,它们都没有局限于某一单一传媒类型的产业结构,它们不仅仅是出版业的领跑者,还通过深度挖掘资源优势拓展相关传媒领域,相互补充提升,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全球化扩张。金融危机中单一出版行业抵御风险的实力较为单薄,与其他传媒行业的资源整合率不高。政府部门应鼓励出版企业打破行政区域限制,以实现资本资源人才的最优化为原则重新整合,壮大实力加强对相关传媒领域的探索,扶持建立产业链完备的真正跨区域、跨行业的出版传媒集团,针对国际市场,打造中国的强势出版传媒品牌,让中国出版业真正走向世界。

4、扶持版权产业基地建设,推进版权产业的规模发展

总结其他国家版权产业园区建设的经验,结合版权产业对智慧创意互动融合的内在需求,与金融危机下国家拉动内需的市场导向,大力支持版权产业基地的建设。依靠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几个中心城市,借助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的学术研究优势,建设“国家版权产业发展战略基地”与“国家版权产业研究中心”,推进版权产业官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5、加强对数字化出版业的支持与管理,拓展新兴出版领域市场

当英美书市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遭遇寒流之时,人们开始采用电子出版物的发行来转“危”为“机”。虽然2006年我国数字出版业整体收入逼近200亿,但中国的数字出版业基础薄弱,特别是对阅读器终端的开发推广不够,单位产品赢利能力不强,收益结构不合理。但中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出版管理部门应放宽政策,鼓励企业积极投入,加强与国际一流出版商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建立合理长效的盈利模式,引领大众建立对数字出版物的阅读习惯,紧跟世界出版的发展趋势,深挖国内市场,消化金融危机对传统出版业的负面冲击,带动出版产业的整体成长。

6.培养引进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满足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变化

我国开设编辑、出版、印刷相关专业本专科层次专业学校多达250余所,人才培养已具备一定规模。但另一方面由于专业教育与实务需求的脱节,缺乏高水平的出版人才。金融危机压力下要求出版人才了解现代传媒特性、具备选题策划能力,能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政府应推动编辑出版专业方面的教育改革,注重培养的科学性、实用性,认可学科的独立性、权威性,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出版人才队伍,满足出版业跨越式发展的需求。

(二)出版机构层面

1. 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推出金融危机下满足消费口味的优秀作品,抢占市场先机。不仅仅要抓住现在经济金融内图书热销的机遇,还要对市场未来走向有预见和判断。比如在经济危机中读者可能普遍感觉苦闷,也许更需要更有趣味性的书来慰藉自己,休闲娱乐类图书在未来可能畅销。企业可以提前策划,指定选题,发掘相关优秀作品,尽量避免因对市场信息的滞后反应而丧失机遇。

2. 有一定基础的出版企业要通过上市融资壮大自身实力,以此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下。自2007年12月21日辽宁出版集团首创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合并打包上市,迈出了我国出版企业上市的重要一步以来,我国已有出版行业上市公司11家。上市企业要充分借助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增强自身实力,坚持创新,积极拓展。

3.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引进,激发创造活力,为出版产业的发展寻求智慧支持。金融危机的冲击增加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国际优秀出版人才到中国的可能性增加。国内出版企业要充分发挥他们智力资源,了解国际市场和国外读者的需求和阅读习惯,找准选题,提高品质,减少因翻译、结构、设计造成的质量问题,多出精品,打造自己的国际品牌。

4.加快数字出版物的研发推广,培养消费习惯,探索一种稳定的抗风险能力较高的赢利模式。数字出版的推进工作需要政府与企业双方面的合作。经济的持续低迷使人们更希望通过书本增加知识,提高素质。出版企业对数字出版产品的推广开发要讲究战略步骤。平衡数字出版物与传统出版物的结构,新旧互动,拓展整体的市场需求。

结语

金融危机的强劲破坏力正在逐步显现,未来的一年,中国的出版产业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对未来保持足够的理性,但同时也要充满信心,通过政府与企业多方面的沟通合作,促进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建立能够走向世界的强势出版集团,为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注释]

[1]《2008年9月美国商业印刷出货量下跌近4%》,科印网,2008年11月11日

[2]《PIA/GATF数据显示:美国印刷业盈利下滑》,科印网,2008年10月10日

[3]《金融危机来袭,杂志的好日子过去了?》,东方早报,2008年12月10日

[4]《业绩下滑 美国书店萧条迎圣诞》,中国新闻出版网,2008年12月10日

[5]《广告市场不好,美国报业爆发“流感”》,国际金融报,2008年12月10日

[6]《金融危机来袭,杂志的好日子过去了?》,东方早报,2008年12月10日

[7]《时代华纳,规模经济的正反面》,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12月10日

[8]《时代华纳旗下出版公司计划裁员250人》,新浪网,2008年11月19日

[9]《巴克莱调升亚马逊股票评级》,新浪网,2008年12月5日

[10]《广告收入下滑,默多克将对旗下英国报纸进行裁员》,中华广告网,2008年11月10日

[11]《图书业不惧金融危机》,中华读书报,2008年10月29日

[12]《金融危机带火经济类图书,该类图书关键词是危机》,法制晚报,2008年10月17日

[13]《法兰克福书展闭幕中国展团版权输出成绩斐然》,新华网,08年10月21日

[14]《法兰克福书展受金融危机困扰》,北京商报,2008年10月27

[15]《金融危机来袭,杂志的好日子过去了?》,东方早报,2008年12月10日

[16]《金融危机,报业转型的良机?》,新闻记者,2008年11月28日

[参考文献]

1.蔡尚伟等:《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人民网,2008年11月27日

2.蔡尚伟、王倩茹:《论金融危机与文化产业》,人民网,2008年10月17日

3.蔡尚伟、江南:《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人民网,2008年11月19日

4.蔡尚伟、张玥:《金融风暴对传媒产业的影响及对策初探》,人民网,2008年10月22日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