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嫁接育苗方法和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S6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1-49-02
茄果类蔬菜由于连茬种植,土传病害往往发生较重,进行嫁接换根是提高品种抗病性的有效方法之一。番茄传统的嫁接方法主要有插接、靠接、劈接,目前厦门如意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在生产上主要推广应用斜切套管嫁接法进行番茄苗育苗,较传统嫁接方法具有成活率高、伤口愈合快、简单易学、嫁接效率高等优势。
1 砧木和接穗品种的选择
1.1 砧木品种的选择 嫁接栽培番茄的主要目标是利用砧木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抗病性等特点,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砧木本身的抗性对嫁接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嫁接番茄砧木时,应选择根系发达、吸水吸肥能力强,可同时兼抗青枯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病等多种病害的野生茄子品种,如从国外引进的日本黑龙王茄子、日本托鲁巴姆、日本赤茄、刺茄等。
1.2 接穗木品种的选择 番茄接穗品种的选择要考虑栽培季节、气候等条件,适合当地栽培的品种。如厦门地区年平均温度在22℃以上,常选用如意1号、津优1号等品种。
2 育苗
2.1 育苗基质的制备 工厂化育苗一般使用的基质为草炭∶蛭石=2∶1(体积比);使用高位草炭(白草炭、藓类草炭,纤维长度一般在0.5~1.0cm),混粉型蛭石;对于来源不熟悉的草炭,应对其pH值等进行检测,并确定基质可以安全使用。使用过的基质再利用时,除要对基质进行翻晒消毒外,还应进行基质化学消毒,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喷洒,边喷边拌,拌匀后用农膜闷堆2~3d,揭膜后稍晾晒即可备用。
2.2 种子处理 选籽粒饱满、发芽率高的种子,浸种吸胀后,再用75%百菌清800倍液浸泡10~15min进行消毒。消毒处理过的种子用清水洗净,再用纱布包好,在25~30℃条件下催芽。
2.3 播种 接穗和砧木播种时间因情况而异,可同时播种,若所选砧木生长较慢,可提前几天播种。采用基质穴盘育苗,先将基质拌湿、拌匀后装入72孔或105孔穴盘中,将基质稍压实后每穴播入1粒种子,覆土后将水浇透。若因天气等原因,造成接穗和砧木生长速度差异大时,可采取调节水分、温度、施肥等措施,促其生长速度一致,同时要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3 嫁接
3.1 嫁接时间 待接穗有2~3片真叶,叶色深,无病虫,苗高10~12cm时进行嫁接。砧木要求有3~5片真叶,叶色深,苗高12~14cm时即可开始嫁接。
3.2 嫁接方法 嫁接时选砧木和接穗粗细一致的番茄苗。先用消毒好的刀片在接穗第一片真叶下方7~10cm处将接穗向下斜切,去掉下部,其切线与轴心线呈45°角,要求切面平滑。接着迅速套上1~1.5cm的套管,套管要求套入接穗1/2左右。然后用刀片将砧木离根系10~12cm以上的真叶向上斜切,去掉上部,其切线与轴心线呈45°角,要求切面平滑。再接着迅速与接穗套管对接,要求接穗和砧木斜面紧密对齐,以利伤口愈合。嫁接过程中要注意切面卫生,以防病菌感染,降低成活率。
4 嫁接后的管理
番茄苗嫁接好后进行底部供水,吸足水后摆放在小拱棚中,扣棚保湿。光照强时,可在棚上覆盖遮阳网。苗床温度白天控制在25~28℃、夜间18~22℃,最好不要超过30℃和不低于15℃。棚内湿度保持在85%~90%,浇水时用小喷壶往棚膜上喷水,千万不能将水溅到伤口处。番茄嫁接后,前3~4d完全密闭、遮光,第5~7d早晚适当通风,第8~10d早晚通风且揭掉遮阳网,10d以后正常管理。在此期间,注意去除砧木萌芽。15d后将苗子放到室外炼苗3~5d后即可出售。
斜切套管嫁接法,要求砧木和接穗的幼苗茎粗度一致,接穗和砧木斜面紧密对齐,这是确保嫁接成活的关键。该种嫁接方法,一个正常员工1d能完成800株左右的嫁接任务,并且成活率可达90%以上。
参考文献
[1]胡海锋.番茄嫁接育苗新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2(2):275-277.
关键词 日光温室;黄瓜;嫁接育苗;标准化;技术规程;辽宁朝阳
中图分类号 S642.2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100-01
近年来,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支持下,凌源市的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据统计,2012年全市设施农业占地面积达到12.33万hm2,总产量495万t,实现产值150亿元,成为了东北地区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设施农业已经成为朝阳市农业的支柱产业,成为推动朝阳市农民致富和助力朝阳发展的一个新引擎、新优势、新亮点。
随着设施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因育苗技术落后、品种选择不对路,部分农户因育苗不利造成不能按时种植,产品质量差、效益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施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传统的“户户种菜、家家育苗”的传统育苗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蔬菜产业规模化、区域化、工厂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的要求。黄瓜是凌源市设施农业主栽蔬菜品种,结合朝阳市设施农业发展实际,针对设施农业黄瓜生产缺乏标准化嫁接技术瓶颈问题,开展日光温室工厂化培育黄瓜嫁接苗标准化技术规程研究,是实现设施蔬菜产业向高产、优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全市实现设施农业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现将朝阳市日光温室黄瓜工厂化嫁接育苗标准化技术规程介绍如下。
1 嫁接方法选择
长期以来当地棚户是以户为单位用园田土营养钵小规模分散经营,采用的嫁接方法是传统的靠接法。此种嫁接法的缺点是只能使植株茎部4根维管束中的2根实现嫁接,输送营养和水分的能力相对较弱,而且嫁接点位低,距离土壤表面近,只有2.5~3.0 cm,易感染土传病害,嫁接方法复杂,还需用嫁接夹固定,只能在营养钵内进行嫁接,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每人只能完成嫁接量600~800株/d。
工厂化嫁接黄瓜苗采用顶接法。顶接法是以适宜品种如日本进口大和盛基白南瓜籽、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制的白籽南瓜作砧木,用绿园黄瓜、盛育5号等优良品种的黄瓜幼苗顶部作接穗,经过嫁接组合成嫁接苗,育成壮苗后移栽进入生产棚。顶接法与传统靠接法相比的技术优势是:使瓜茎4根维管束全部嫁接,输送养分和水分的能力提高1倍;嫁接方法简单易行,无需嫁接夹;在50穴的穴盘当中即可进行,无需营养钵;生产效率由人均嫁接600株/d提高到5 000株/d,为工厂化育苗提供了技术保证;嫁接点位提高了3~5 cm,极大地减少了土传病害的感染几率;全面提高了抗逆性、丰产性,产量提高30%以上。
2 嫁接的物质材料准备
在朝阳地区冬季极端低温条件下嫁接黄瓜苗前提是在保温措施良好的日光温室内进行[1-2];有行之可靠的增温措施,确保在极端不利的气候条件下也能保证嫁接育苗取得成功。再配备燃煤空气热传导辅助增温措施,即使在外部气温达-17 ℃时嫁接棚内也能确保温度在16 ℃以上;制作育苗小拱棚,方法是:截取4 mm铁丝(8号线)2.2 m。两端插入土中10 cm固定,在有地布的大棚内的土地上或在育苗床架上弯曲支成弧形小拱。小拱宽度为1.65 m,可并排放5个穴盘,小拱两边各配备1幅宽1.5 m、长度与大棚宽度一致的0.08 mm厚塑料薄膜备用;制作催芽床:根据播种量的大小及平盘数量的多少,在有地布的棚内铺上草帘,草帘上铺上1层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上再铺5 cm厚的蛭石,在蛭石中埋入电热线,支上小拱;准备好嫁接签和刮脸刀片;搭好可移动的简易嫁接台,可用花箱作嫁接台。由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嫁接手操作,并做好相关嫁接准备。
3 繁育砧木
用常温清水浸泡南瓜籽10 h,泡透后反复搓洗,并用清水清洗2次,洗去黏液,稍试晾干,然后放入催芽箱中进行催芽。催芽时种子下面铺上湿布,上面盖上湿布开始将温度调整在30 ℃,然后逐渐降低温度使其恒温控制在27~28 ℃,催芽26~32 h。当胚芽长到1~5 mm时即可播种。播种在50穴标准穴盘内,穴盘打孔深度0.8~1.0 cm。播种时胚芽朝下平摆,播种后附上蛭石。蛭石厚度与穴盘平齐。然后用自走式水车浇透,以穴盘底部小孔处滴水为准。然后进行正常苗期管理。当南瓜籽播种后7 d,子叶展平真叶初显时即可进行繁育黄瓜接穗。
4 繁育接穗
选用标准平盘,盘内装满配制好的基质,用定制的木板压平、压实,使基质平面低于平盘的平面1 cm。每个平盘均匀播撒1 000粒黄瓜种子。然后用蛭石和珍珠岩按1∶1的比例再添加200 g/m3的苗菌敌,充分搅拌均匀平铺在黄瓜籽上,与平盘上沿平齐。一次性将水浇透,以平满底部滴水为准。在春季进行嫁接苗时,相应的作物品种砧木与接穗的播期应视砧木长势确定接穗的播期,尽量使嫁接期相遇。
5 催芽
把种播好,浇透水的平盘放入催芽床小拱内,平覆上1层0.08 mm的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以保持盘内湿度。然后用电热线加温至32 ℃,逐渐降至28 ℃恒温管理进行催芽。一般催芽时间为5 d,接穗长到5~7 cm,子叶完全展开、由黄变为深绿色时即可嫁接。嫁接前将普力克800倍液均匀喷洒在接穗上,然后即可嫁接操作。
6 嫁接操作
当南瓜砧木播种在20 d左右,真叶长到2 cm;黄瓜接穗播种5 d后,长到5~7 cm完全变深绿色时即可嫁接。嫁接期间,1~7 d内温度应控制在16 ℃以上,温度偏低时可能造成育苗失败。成活期可适当降低温度适当炼苗,避免产生徒长苗。湿度管理上,应在90%以上,切勿使嫁接苗失水、萎蔫。嫁接口严禁沾水。所有嫁接苗应选在晴天进行,雨雪天气绝对不能嫁接。嫁接时,先用刀片把南瓜苗的生长点和真叶去除,再用同黄瓜茎粗相同的专用金属嫁接签,从南瓜苗一侧子叶上基部向对侧子叶下基部朝下斜插0.5 cm,但专用嫁接签尖端不要插破南瓜茎的表皮,也不要插入髓部。拔出黄瓜苗,在苗的子叶下0.8 cm处用刮脸刀片斜切1刀,切口长0.3~0.5 cm,将插在南瓜茎中的嫁接签拔出,把削切好的黄瓜茎斜切面朝下插入孔中,使接穗斜切面的尖部透出南瓜茎表皮0.5 mm,并使黄瓜的2片子叶与南瓜的2片子叶成“十”字形。嫁接要求:切接口要一次切成,黄瓜与南瓜插接时一次插成,不能来回移动;及时更换刀片,保证嫁接刀片的整洁、锋利,每片刀片的嫁接量在160~180株为宜;准备嫁接的苗进入嫁接场地前要认真识别病苗,注意病苗绝对不可进入嫁接工作台。
7 嫁接后管理
将嫁接完成的苗盘移入育苗小拱棚,1排5盘摆好,用0.08 mm厚的薄膜平铺在嫁接完的秧苗上封严,将支好的小拱两侧的塑料薄膜拉起,用嫁接夹将缝隙处对严夹好,在大棚上用85%透光度的遮阴网遮阳,然后进入嫁接时段的苗期管理:方法是每天“两敞两盖一遮阳”,即早晚阳光弱时,打开大棚上的遮阴网、小拱上的塑料薄膜和平铺在秧苗上的塑料薄膜,让秧苗接受弱光,放出潮气使秧苗呼吸到新鲜空气,注意不要使膜内滴水流到幼苗上。中午阳光强时,放下遮阴网盖好塑料薄膜,减少阳光直射,避免水分快速蒸发,确保秧苗不失水、不萎蔫。用该种方法管理7 d,期间视幼苗长势逐渐加长弱光光照时间,待幼苗完全成活时去除一切覆盖物,进入苗期正常管理[3-4]。
嫁接期间苗期管理的关键环节是温度控制,育苗棚内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在16 ℃以上,16 ℃是嫁接育苗的临界点,如达不到该温度就会有各种病害发生。造成育苗大量死亡。最佳育苗温度是26~28 ℃。当温度达不到时启动日光温室燃煤空气热传导辅助增温设备,确保温度要求。当嫁接苗完全成活,苗龄达到40~45 d,株高在12~15 cm,1叶1心,呈深绿色,茎干粗度达6~7 mm,根系呈白色细根密集抱团,整株无病态时即可按订单发放成品苗进入定植阶段。
8 参考文献
[1] 张凤光,贾利元.蔬菜穴盘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7):127-129.
[2] 郝金魁,张西群,齐新,等.工厂化育苗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349-351.
营养繁殖育苗技术的优点
我们所说的营养繁殖就是指利用乔灌木的营养器官的再生的能力,进而来繁殖成一个较为独立、完整新植株的方法。又营养所得到的繁殖的苗木,我们就称为营养繁殖苗,营养繁殖育苗的方法是能够很好的稳定地保存优良的品种还有类型,这样就会获得了最大的遗传增益。苗木要是想很快的开花结果,缩短生长的周期,所以,营养繁殖育苗技术在经济林木的培育中日益的重要。还有就是通过营养繁殖育苗技术是可以进行高接换种,利用硒木的一些某些特性,极大的增强了林木的每一种的抗逆性以及生长的潜力,使树冠高大以矮化。营养繁殖苗的生长是比较快的,在栽培的初期所生长也是较为迅速的,所繁育的技术也比较简单的,和播种育苗相比较的来说。也就是省去了以往的种子消毒以及种子催芽等一些比较复杂的过程。
营养繁殖育苗技术要点
扦插繁殖中插条生根的难易是育苗成败的关键。影响插条生根的因素。树种遗传特性不同,其枝条的生根难易有很大差异。影响扦插生根的诸内因中,母树年龄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应采集幼树或壮龄母树枝条扦插生根容易,成活率高插条部位及其生长发育状况也影响其生氓情况,枝条发育越好,营养物质含量越多,扦插越易成活。扦插时插条应保留一定数量的芽和叶,插条水分一定要充足,木质化程度越高越好。外部环境条件也将影响插条的生根,当然各种影响插穗成活的因子,都不是单独、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影响,综合发挥作用的。一个良好的接穗以及砧木,我们的接穗是应该采取自优良的品种、类型的优良单株,然后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技术水平,采用适宜的嫁接方法。这是对于母本还有砧木提前施肥,使其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都是可以获得很较好的嫁接效果。在接穗的采集、贮运过程中要保持其具有良好的生命力和一定的湿度,防止发霉、干萎,在嫁接过程中要做到快、平、准、严。减少接穗削面和砧木接口的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接穗削面要平滑;插入接口时砧穗二者的形成层要对准;接口处要包扎严紧,并做好接口及接穗的保湿措施。在嫁接中要创造有利于形成愈合组织的条件。选择适宜的嫁接时间。嫁接后及时检查成活情况,为集中养分供给接口愈合和促进新梢的健壮生长,对于砧木上的萌芽和萌孽条及时剪除。在确认嫁接己经成活,接VI牢固时,要及时解除绑带。嫁接苗的病虫害防治及施肥、灌水、排涝等,与其他育苗方法相同。结语生态环境以及植树造林的物质基础就是林业种苗。林业种苗品种的质量高低以及品种的好坏,不仅是关系到林业工程的成效,同时还会关系到我国国土的绿化工作,这也是改善环境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来更好的总结出有关林业育苗的方法,并且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够得到很还的运用,为我国的绿化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蒙古栎;育苗技术;播种育苗;嫁接育苗
中图分类号 S792.18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181-02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也称柞树,落叶乔木,树高可达30 m,为壳斗科栎属,喜光,耐干燥、瘠薄,耐寒,具有抗腐耐湿等特点,是国家二级珍贵树种。蒙古栎主要分布于燕山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山脉,承载着内蒙古及东北地区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也是发展多种经营和柞蚕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1]。蒙古栎育苗方法主要是播种育苗和嫁接育苗,其中嫁接育苗比较麻烦,主要用于蒙古栎无性系种子园建设。现将蒙古栎育苗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圃地选择
育苗圃地宜选择向阳、地势平缓、排灌方便的地块,土壤要求为深厚肥沃的棕壤土,通透性良好。
2 整地
整地包括翻耕、耙地、平整、镇压,要求做到深耕细整。圃地起苗后,要及时耕作,秋季翻耕深度25~30 cm。春季翻耕深度以20 cm为宜,随耕随耙。
3 施肥与加施菌根土
施足基肥,适当追肥,以农家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注意氮、磷、钾适当配比。施农家有机肥1 500 g/m2或复合肥75 g/m2,缺磷的土壤增施磷肥75 g/m2,均匀撒施肥料,然后耕翻埋入耕作层。农家有机肥要充分发酵、腐熟、消毒后施用。选择生长发育良好的成年蒙古栎,从其根部周围挖取土壤,该土壤中含有促进蒙古栎生长发育的菌种,挖取后堆放几天。在整地做床时与基肥混合一起施下或把菌根土和种子拌在一起播种即可。
4 育苗方法
4.1 播种育苗
4.1.1 催芽。为使种子尽早发芽并提高发芽率,应进行催芽处理。在播种前10 d将选好的种子用清水浸泡24~48 h,然后摊在地上,温度保持15~25 ℃,每天喷洒些清水,待种子萌发露白时即可播种。
4.1.2 播种时期。播种分为秋播和春播。秋播在地封冻前进行播种;春播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进行。
4.1.3 播种方法。顺床成行,每床3~4行,沟深5~6 cm,播种量300~340 g/m2,覆土4~5 cm,并轻轻镇压;或垄上开沟,沟深5~6 cm,播种量300~340 g/m2,覆土5~6 cm,并轻轻镇压。
4.2 嫁接育苗
4.2.1 接穗准备。接穗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即树液流动前采集,选择优树上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条。长度保留10~15 cm,直径最好不超过2 cm。采集的接穗用保鲜膜包装,缚标签,注明采集时间和地点,采回后立即放入-2~2 ℃的库中,沙埋贮藏。
4.2.2 砧木选择。砧木选择2~4年的优良苗木。
4.2.3 嫁接时期。在5月上、中旬,即树液流动后到发芽期间及时进行嫁接。
4.2.4 嫁接方法。嫁接时采用劈接法。把穗条从库中取出用清水浸泡2~4 h,使木质部变软,嫁接时接穗利于削切。把穗条剪成5~6 cm长的接穗,接穗上应有2~4个饱满健壮的冬芽,接穗底部两侧各削成约30°角的光滑斜面,最好一刀削成[2-3]。砧木在离地面3~5 cm处剪平,剪口要平滑,然后用嫁接刀直切劈开,开口长2~3 cm,立即将接穗插入砧木的形成层。注意至少有一侧的韧皮部对接上,然后用塑料薄膜缠紧,不能露出切口,接穗剪口处要用油漆涂抹上。
5 苗期管理
5.1 水分管理
灌溉要做到适时、适量。出苗期要适当控制灌溉,只要地面处于湿润状态,土壤不板结就不必灌溉;苗木速生期采取多量少次办法,苗木生长后期控制灌溉,除特别干旱外,可不必灌溉。圃地发现有积水立即排除。在苗木停止生长前1个月,停止浇水和施肥。
5.2 除草和松土
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人工除草在地面湿润时连根拔除。松土除结合人工、机械除草进行外,降雨、灌溉后也要松土。松土要逐次加深,全面松到,不伤苗,不压苗。
5.3 间苗
当年播种的苗要及时间苗,拔除生长过于密集、发育不健全和受伤、感染病虫害的幼苗,使幼苗分布均匀。
5.4 嫁接苗管理措施
要控制少生侧枝,及时摘芽除蘖;嫁接成活后,及时解除绑扎物,抹去砧木上的不定芽;穗上保留1个健壮的萌芽为主干,多余的全部抹去。
5.5 病虫害防治
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措施;出圃的苗木和调进的种苗要进行检疫,发现病虫害感染严重和属于检疫对象的,要立即烧毁;搞好苗圃环境卫生,做到苗圃内无杂草;苗期顶芽易遭虫害而影响生长,需及时喷洒杀虫剂防治[4]。虫害主要是天幕毛虫,趁幼虫群集时,可以人工捕杀,或用敌敌畏800倍液药杀。
6 苗木出圃
6.1 起苗时间
起苗应在4―5月苗木树液流动前进行,并与造林、移栽时间相衔接,以避免起苗后存放时间过长,影响造林的成活率。
6.2 起苗要求
保持根系完整,不损伤顶芽,不破损根皮。小苗起苗深度不能少于25 cm。起苗后,立即在蔽荫无风处选苗,剔除病苗、废苗。在选苗分级过程中,修剪过长的主根和侧根。
6.3 假植、包装与运输
6.3.1 假植。苗木分级捆扎后,不能及时移植或包装运往造林地时要立即假植,其方法是将苗木根部和干基下部埋在湿润土中,并浇水。假植后,要经常进行检查,以防止苗木风干。
6.3.2 包装。调运苗木要包装。根据苗木大小及运输距离,采用相应的包装方法,要求做到能保持根部湿润不失水。
6.3.3 运输。苗木包装后,要及时运输。在运输中注意通风,不得风吹日晒,防止苗木发热和风干,必要时还要洒水。或采用根部蘸泥浆,夹放湿草、塑包捆扎等方法,保持苗木水分。
7 苗木档案
建立苗木档案,按作业小区填写生产技术档案,分别记载整地方式和标准、土壤消毒、种子来源及处理、育苗方法、播种量、播种期、出苗日期、生长状况、浇水施肥等管理措施,以及出苗量和苗木质量等情况。积累生产和科研数据资料,为提高育苗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8 参考文献
[1] 张智勇.蒙古栎播种育苗造林技术[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2):58-59,73.
[2] 李峰,刘婷婷,陶格斯,等.蒙古栎育苗及栽培技术[J].内蒙古林业,2011(1):22.
[3] 张锦波,宋卫东,张永红.蒙古栎直播造林技术[J].中国林业,2012(1):49.
关键词:五味子;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88-2
1生物学特征
五味子为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柔软,不易折断,幼枝红棕色或绿色,老枝灰褐色,皮孔明显,全株近无毛。单叶互生,叶柄细长,叶片广椭圆形、近圆形或卵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有疏浅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花黄白或粉红色。花被6~9片轮生,长圆形,花药5枚,心皮14~50个,离生,幼时聚成圆锥状,花后花托延生成穗状。浆果球形,熟时红色、桔黄色或白色,内含种子1~2粒。种子肾形,种皮光滑,深褐色或红褐色,坚硬,千粒重25克左右。花期5~6月,果期8~9月。
2繁育技术研究
目前,五味子新品种的选育主要采用选择育种,首先选择优良株系,再结合高效无性繁殖技术进行扩繁,最后上升为品种。1999年,我国选育出第一个五味子新品种“红珍珠”,2011年再次选育出五味子新品种“嫣红”。
近10年以来,随着五味子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日趋成熟,在吉林省的通化、长白、柳河、集安、靖宇、蛟河等市县推广面积已达近万亩。由于无性繁殖技术的研究还没有完全成熟,应用推广较缓慢,因此实生苗建园是产业发展现实所需,同时其又制约着五味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实生苗建园的缺点主要是株系间差异较大、抗病性及果实品质参差不齐,不利于规范化的栽培管理和果实品质的提高。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近年来选出的优良品种和品系,在丰产性、抗病性及果实品质等性状上都有较大提高,同时栽培技术及无性繁殖效率也有了进一步提高,但成果推广面积较小成为制约五味子产业发展的又一因素,因此实现五味子品种化建园及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将对五味子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1苗木繁殖
近年来,有关五味子苗木繁殖的研究越来越多,方法也从单一的实生育苗发展到嫁接育苗、扦插育苗、压条繁殖、横走茎繁殖及组培苗繁殖等多种育苗方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某些方法和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或在原有基础上有显著提高。
2.2种子育苗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科研人员就已经开始对五味子实生育苗进行研究和探索,逐渐认识到实生育苗的关键是通过何种技术或方法打破五味子种子的深度休眠,完成后熟作用。唐盘昌(1981年)认为五味子种子在20℃~25℃下,沙藏后催芽率较低温下保湿条件高,而梁鸣(1995年)则认为在3℃~15℃下采用变温处理后,层级时间缩短,种子发芽裂口率高。此外还有采用化学方法进行种子预处理,如刘德旺报道(1990年),当年采收的种子,用浓硫酸浸泡7分钟,清水冲洗干净后用500微克/克的赤霉素溶液处理24小时,以沙为基质,在23℃温箱中培养15天,发芽率可达85%。据陈建军(1991年)、王良信资料(2002年),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后,再进行层积处理,可以使层积时间缩短3个月左右。目前生产上普遍应用的方法是艾军、李爱民等人都提出的低温湿润层积+暖湿层积催芽。此法具有容易操作、符合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的萌发过程、风险小、成本低、效果好等特点。
2.3嫁接育苗
嫁接育苗技术是果树无性繁殖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在五味子苗木繁殖上已趋于成熟。李爱民(2001年,2003年)采用硬枝劈接的方法实现嫁接苗成活率达到88%,但此技术有诸多不易操作之处,推广应用受限。艾军(2006年)经过多年的研究在五味子嫁接方法和成活率上实现重大突破,嫁接方法不仅有硬枝劈接,而且还在绿枝嫁接、芽苗嫁接等技术上实现突破,使成活率达到95%以上,五味子嫁接育苗技术已趋于成熟,这将有利于实现良种化的进程。
2.4扦插繁殖
柳丽(1991年)、李爱民(1996年)研究认为NAA处理效果较IAA和IBA好;绿枝插条和硬枝插条诱导生根率高达85%以上。林昊(2010年)分别从激素、扦插时间、基质等3个方面研究了五味子扦插,认为IBA处理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80%,扦插的最佳时期为六月份,扦插最佳基质为珍珠岩+草炭(1∶1)。由于ABT生根粉用在林业和果树上有较好的诱导生根的效果,因此有研究认为50ppm的ABT效果最佳,生根率达73.6%,但也有研究认为150ppm的ABT一号生根粉效果最佳生根率达87%(陈建军,1991年)。尽管扦插繁殖成功的报道很多,但目前五味子种植业利用此技术大面积育苗及推广的实例还没有,因此,扦插育苗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2.5组培苗繁殖
近年来,随着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成熟,很多果树及药用植物都通过离体快繁技术实现工厂化育苗。五味子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不曾间断过,虽然通过愈伤组织再分化芽苗途径具有增殖系数高等优点,但仍存在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周期较长,获得不定芽速度较慢、且愈伤组织长期连续增殖极易发生退化和变异等缺点。基于以上问题,科研人员分别从外植体选择、诱导分化培养基和诱导生根培养基三个方面研究。张晓薇(2009年)、张佳(2011年)认为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外殖体为嫩茎段,但所使用的培养基均未诱导出根。王艳玲(2009年)、孔春雨(2009年)主要针对五味子诱导分化进行研究,并筛选出适宜的培养基。自1999年以来,陈雅君报道了五味子生根诱导获得成功,之后KIM(2005年)、顾地周(2009年)、白鹏(2010年)、陈丽静(2011年)相继报道了以成熟种子的胚和再生芽苗的节段进行生根,并筛选出生根效果佳的培养基,为五味子工厂化育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2005年)第一次报道了五味子体细胞的胚胎再生,其以早期的心形胚为外植体,在合子胚再诱导技术上有较大突破,为木脂素的生物转化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成仁.北五味子与华中五味子分布区订正[J].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10-12.
[2]郑太坤,宋家宝.北五味子调查[J].科学通报,1980,14: 665-669.
[3]常仁龙,臧皓,孙佳明.等.北五味子资源调查及可持续利用研究.全国第八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2008:106-110.
[4]郑明善,全炳武,金明植.等.北五味子的栽培与利用概述[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1,23(2):129-134.
[5]李爱民,王玉兰,艾军.等.北五味子新品种“红珍珠”选育报告[J].特产研究,2000,(4):31-35.
[6]唐盘昌.北五味子干种子催芽育苗技术[J].中药通报, 1981,(6):5~6.
[7]梁鸣,周德本,周围.北五味子种子育苗技术的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5,(2):19-22.
[8]刘德旺.北五味子快速育苗[J].植物杂志,1990,(6):11.
[9]陈建军,孟维洋,张英伦.北五味子种子快速催芽育苗研究初报[J].中药材,1991,14(11):11-13.
[10]艾军.五味子栽培与贮藏加工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11]李爱民,王玉兰,艾军.北五味子嫁接苗的培育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1,(3):28.
[12]柳丽.北五味子扦插繁殖试验[J].特产研究,1991,(2): 49,50.
[13]李爱民,王玉兰,孙宪忠.等.北五味子初夏扦插繁殖研究[J].特产研究,1996,(1):26-27.
[14]林昊.北五味子扦插技术及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座果率影响研究[M].延边大学,2010.
[15]赵国栋,王西燕,廉士启.等.北五味子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试验初报[J].吉林林业科学,1995,(6):13,14,25.
[16]陈建军,李俊清,高光栋.等.北五味子硬枝扦插育苗研究初报[J].中药材,1991,14(1):11,12.
[17]张晓薇,夏媛,李凤兰.等.北五味子组织培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3933-3935.
[18]王艳玲,奚广生.北五味子种子诱导分化培养基筛选研究[J].北方园艺,2009,(7):242~244.
关键词:营养繁殖;育苗技术;林业;应用;方法
营养繁殖技术的应用可使树苗具有成活率高、抗病能力强、适应能力好、生长速度快、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是目前林业造林中主选的一种育苗技术。营养繁殖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对有再生能力的母本植物进行器官移栽,采用嫁接或者扦插的手段。在不影响母本植物正常生长的情况下,截取可再生的枝、茎或根部,利用科学方法,培育出新的植株,这种方法的应用优势比较多,对提高造林水平与效率有一定的作用,值得被推广。
一、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优势分析
1、培育周期短,环境适应性强
营养繁殖主要是以培养新植株为目的而研究的育苗技术,通常是以乔、灌木等具备可再生能力特点的树种为主要繁殖对象,通过对这些树木的枝、茎、根等具有可再生功能的器官进行合理嫁接或者扦插,使之形成新的植株,这样的培育技术可省略播种、萌发、生长等环节,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培养树苗时间,还可以使新植株自身具备母本植物所含有的良性特点,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对于经济林木建设来说,营养繁殖技术的应用可有效保证林木的成活率,完全降低播种培育中苗木死亡率高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可节约苗木培育的经济投入。
2、培养工艺简单,生长速度快
营养繁殖技术从工艺上来讲,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的特点,但是营养繁殖技术的应用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对树木的生理特点、生长习性等方面充分了解。营养繁殖技术与播种繁殖技术相比,过程简单、培养质量高,能够有效节约成本。播种繁殖技术一般需要经过选品种、种子处理、催芽、萌发、生长等过程,而且每个环节中工作要求都比较严格,技术复杂,而且萌发、生长过程较慢,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并且幼苗容易受到周边环境或者自然因素影响发育,同时幼苗适应能力差、抗病性能低,导致成活率比较低,可造成经济的损失。而营养繁殖技术的应用大可以省去播种育苗的前期环节,只需要选取健康植株的营养器官,进行插土培养即可,而且经济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大批量培养生产。即便是培育失败,也不会造成严重的苗木损失。
二、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
1、在森林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森林遗传学中引进营养繁殖技术,可以利用其能够很好地保留母株优良性状的特点,将想要保存的母株性状和种质资源安全可靠地存储在目标植株上去,从而为保护森林植物的多样性提供了技术保障。还可以利用营养繁殖苗进行无性系试验,对目标植株做出遗传评价。
2、在改良林木性状中的应用
营养繁殖苗经过培育成株后,最大限度地继承了母株的优良品性,性状稳定,没有性状分离现象,可以将更多地优良性状遗传给下一代。此外,利用扦插嫁接的方法建造无性系植物园,能够极大程度的减少林木的培育时间,缩短培育和开花结果的周期。
3、在林业生产中的实践应用
为了缓解我国木材市场的供求矛盾,对高产人工林的培育工作已经成为林业生产的重中之重。营养繁殖技术因其自身的诸多优点,已经成为大面积造林的常见方法。运用营养繁殖苗技术植树造林,苗木成林后排列相对整齐,储蓄量高、各个林木的品质一致,十分契合现代企业的规模生产和集约化管理的运营理念。利用营养繁殖技术建立的林木种子园,比普通的同列林木结实早、结实多,且种子的质量和数量都有更好的技术保障。
三、营养繁殖技术在林业育苗应用中的方法
1、嫁接育苗
(1)选择合适的砧木和接穗,在嫁接前通过试验测试两者的亲和性,并且注意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选用适当的嫁接方法。(2)考虑到嫁接后砧木母体与接穗母体之间营养需求存在差异性,因此要适当添加有机肥,保证两者从土壤中获取足量的养分,以便于在短时间内实现砧木母体与接穗母体的连接。(3)接穗做好接穗的截取、运输和保存工作。接穗表面要力求平整,切割后要对切割面进行包扎处理,防止切割截面出现营养流失。同时,接穗运输过程中也要做好保存工作,防止截取部分出现严重失水问题。(4)嫁接时间的选择。在春季时砧木树液开始流动,接穗还没有萌芽,并不适宜植株的嫁接工作,通常而言,秋季是最为适合进行嫁接育苗的季节。(5)做好嫁接后的养护工作。采用枝接时通常要求在新枝20-30cm时进行解绑,而芽接在新芽2-3cm时解绑最佳,此外还需要做好实时的剪砧、抹芽和立支柱等工作。
2、扦插育苗
影响插条生根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母树的树龄因素。母树的树龄对于插条的生根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母树的树龄过大,则不利于扦插生根的成功率的提高。(2)插条的扦插部位及其生长发育情况。在进行扦插时,由于母本营养器官选择的位置不同,后续的插条发育情况也会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在土壤营养成分相对贫瘠的环境下,插条本身所含有的营养物质越丰富,后续生长能力也就越旺盛,树木的成活率也就越高。(3)扦插苗所处的土壤土质或者培养基环境的影响。土壤土质和培养基环境对扦插成功率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个良好的能够满足插条生产所需的营养条件的扎根环境绝对有利于插条的生存发育。通过分析插条生根操作步骤,可以通过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来提高插条的成活率:首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插条母本树种的不同,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扦插方法。例如一些具有休眠期的树种,在休眠期生命活动非常缓慢,如果仍然选用成熟度较高的建筑枝干,扦插成功率相对较低,因此我们要选择嫩枝作为扦插目标,此类树种主要以银杏、松树为主。而对于一些根系发达、根部生命力较强的树木,在选择营养器官时要以硬枝为主,例如常见的杨树、柳树等。除此之外,其他树种根据扦插时间、气候条件等因素的不同,在扦插方法上也存在较大差异,相关操作人员在进行育苗工作时要注意做到科学合理。除此之外,扦插工作完成后,还要注意做好后续的养护、观察工作。
作者:孙锡文 单位:黑河市逊克县林业局车陆林业站
参考文献:
龙骨生产过程中,机械嫁接苗主要通过播种、发芽、育苗、机械嫁接。其中,播种、机械嫁接是整个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一个种苗的砧木和接穗,包括种子加工、基质处理,基质的幼苗砧木接穗培养填充、播种、发芽和种苗培育的砧木和接穗。
2龙骨花嫁接方法的选择
2.1嫁接作业方式。嫁接是将植物的枝或芽连接到另一植物的适当部位,使两者结合成一个新的植物体。从根嫁接中取出的枝或芽被称为接穗,接穗的根部称为砧木。嫁接的植物砧木形成地下部分,接穗构成地面的上部。接穗所需的水分和矿质养分来源于砧木。一般来说,砧木所需的同化产物由接穗同化器官提供,如果砧木离开砧木,砧木的同化产物来源于砧木和接穗。龙骨花的嫁接作业方式比较多,分类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按照龙骨花在砧木苗茎上的嫁接位置不同,可分为顶端嫁接法和上部嫁接法2种,以顶端嫁接法应用的比较广泛。2.2按法和插法。去除砧木生长点的基本操作方法,在下胚轴靠近叶节点用刀片割下一刀,然后切刀在接穗的对应位置,嵌入嫁接夹或捆扎带两切口。该方法易于接口愈合,幼苗生长,因为接穗与白根易管理,成活率高,但操作复杂、接枝处理效率低,不适合大面积生产,此外,要求砧木与接穗苗的下胚轴大小相似。2.3劈接法与断根嫁接技术。劈接法将接穗幼茎削成楔形,把接穗幼苗上部保留2~3片真叶,切除下部的根、茎部,断面削成楔形,斜面长度应和砧木切口相应,随即将接穗砧木的切口中,使砧木与接穗表面平整,一边对齐后,用嫁接夹或其它物体固定砧木和接穗。劈接的优点是愈合好,成活率高,其后生育良好,但砧木一侧发育好,另一侧发育较差,容易裂开,嫁接功效不高。传统的嫁接方法是由原来的砧木根保留,砧木的嫁接苗可以使原根枯萎病抗性,提高抗寒性,提高肥料的吸收能力,吸收水分,减少枯萎病的发生,提高产量。取根嫁接龙骨是指将龙骨苗从地面拔出,取出根部,并根据龙骨的要求和茎扦插苗、砧木嫁接。嫁接方法为无根砧木苗,嫁接苗的存活期,不能直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可以从砧木部分吸收水分,但由于砧木无根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如果环境很差,很容易出现萎蔫,从而降低嫁接苗成活率,移植的风险比较大。插、劈嫁接法用于断根嫁接。
3机械嫁接育苗生产体系的设计及应用
3.1存在问题。育苗时,外界气温太高,导致塑料大棚白天温度升高,砧木和接穗砧木幼苗发生徒长,影响机械嫁接作业,减少机械嫁接成功率。苗圃太晚,机械嫁接操作延迟,天气炎热,塑料大棚温度高达45℃,中午虽不能解除塑料大棚两侧塑料,但冷却速度不是很大。愈合拱封闭,因为需要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以愈合的拱隧道不冷,嫁接苗萎蔫难以生存。由于嫁接机操作人员对育苗方法不熟悉,机械嫁接成功率降低,辅助人员分工不清,不能顺利进行整个生产。嫁接操作在温室中进行,温室内的相对湿度非常高,长时间放置在温室内嫁接,一些执行机械和部件出现锈蚀,造成运动不稳定,降低机械嫁接成功率。3.2解决方案。秧苗应在3月中旬左右升起,用地热线控制温度,从而避免高温带来的不便。嫁接机操作工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掌握苗要领,整个嫁接苗的生产过程应该分工明确,保证嫁接操作的有序和关闭。对外露的嫁接机的结构和部位进行涂刷处理,防止生锈,提高嫁接机运动的可靠性,保证嫁接机的连续作业。在小拱塑棚的愈合过程中,再将水倒进塑料布中,这样当水在加热丝中蒸发,以保证大棚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提高嫁接苗成活率。治疗不应面积过大,面积太大,许多放置嫁接苗会影响湿度,降低湿度,使每个愈合面积小拱棚,适当削减树木嫁接苗,可促进苗木嫁接后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辜松.2JC-350型蔬菜插接式自动嫁接机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12)
[关键词]苗圃育苗;现状;新技术;推广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307-01
苗圃育苗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应当不断创新苗圃育苗新技术,并对该技术进行推广。
1、苗圃育苗问题分析
第一,苗圃育苗地土壤结构恶化、肥力降低。在苗圃育苗过程中,多采用土壤连作的方式,为提高苗圃育苗质量,苗圃地选择过程中,定位非常的盲目,比如自然条件差的地方,排灌非常的困难;部分地区不具备苗木培育条件,尤其是光照、热以及水等条件,对育苗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苗圃育苗过程中,采取的是连年耕作的方式,而且在育苗时未对苗圃用地进行必要的养护,对土壤改良不到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致于土壤结构恶化,肥力下降。
第二,苗圃育苗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苗期管理不到位。近年来,国内多数地区苗圃育苗过程中,尤其是林区育苗时,均采用的是传统育苗技术手段,比如蜂窝纸或者埋料袋装土林苗培育方式。从实践来看,该种苗圃育苗方法会导致苗木根系纤细、或者卷根,对苗木的日后移栽非常不利,苗圃育苗质量差。在苗圃育苗苗期管理过程中,因对苗木缺乏管理,未做好必要的前期工作,以致于林苗质量下降。比如,在育苗准备过程中,未对对苗圃地施肥、消毒等;苗圃育苗时,未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第三,育苗栽培方式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以林业苗圃为例,育苗过程中采用的栽培方式以露天栽培模式为主,而且栽培密度过大,该种苗培育方式,受环境条件的影响非常的大,在育苗时新育苗技术未全面普及,以致于严重影响了苗圃苗木质量。同时,苗圃地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很多设备已经老化,却未及时的更新,已经无法有效满足高质量苗圃育苗需求。
2、苗圃育苗新技术
基于以上对苗圃育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提高育苗质量和效率,应用和创新新技术势在必行。
2.1 采取工厂化苗圃育苗技术手段
近年来,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精细,工厂苗圃育苗也逐渐走向了专业化和规模化道路,利用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手段、控制温室操作系统和生物控制系统,这些技术在苗圃育苗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苗圃育苗技术水平的提高。当前,国内工厂育苗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组织培养育苗技术手段,该种育苗技术手段和方法,所采用的是无菌操作培育幼苗方式,即选用泥炭以及珍珠岩等材料作为基质。育苗时,将这些基质置于特制育苗盘中,然后将待育苗植物的离体器官、或者细胞组织分解成很多个小植株,以便于待育苗植物的快速生长。实践中可以看到,该种育苗技术对室温、培育时间以及营养液的要求比较高,需对其进行精细化管控,确保培育对象一次性发育成苗。对于该种苗圃育苗技术而言,其最为显著的优势表现在因将基质置于育苗盘之中,幼苗成苗时一盘一株,苗圃幼苗根系与育苗盘之间错综交杂;而且幼苗形状下小上大,相似塞子一样,所以称之为塞子苗。
2.2 采取容器育苗技术手段
苗圃育苗过程中的容器育苗技术手段,即将基质置于容器之中,以此来培育种苗。这是一种现代化育苗技术,具有成材周期短、育苗成活率高、苗圃产量大大以及可促进育苗技术应用推广等优势。实践中可以看到,由于育苗时所用的容器不同,在容器育苗技术应用过程中,通常根据苗圃规格大小选用荫棚区,或者采用4.55L、9.09L以及22.73L和31.82L容器,或者直接选用塑料薄膜作为育苗容器。在选择容器规格时,多基于环保和节能视角考虑,这有助于根据苗圃规格进行灌溉,比如高位、低位灌溉以及滴灌和雾灌等技术手段。容器中的介质多为松木或者杨木碎末,通过适量增加控释肥,不仅有助于苗圃的正常保温,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营养物质,对于提高苗圃幼苗成活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容器育苗过程中,需精确配制营养液,对室内的温度进行严格管控,这对
幼苗的成长非常有利。实践中,因幼苗全在容器中被培育,这有助于幼苗被运输至栽培地点,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减少了运输途中对所培育的幼苗造成损害。
2.3 采取高位嫁接育苗技术手段
高位嫁接育苗技术手段,即将植物枝、芽等组织,嫁接到砧木上,以此来培育树冠。实践中可以看到,该种苗圃育苗技术手段,比较适用于那些大规格林木培育,一般高度在2至3米的树木,比如砧木、乔木等。对于这些树木而言,他们的规格非常的大、而且比较高,在嫁接过程中可有效发挥林木的美化、绿化功能,而且还可以快速形成大片景观,从而实现高位嫁接育苗目标。在传统的大型树木育苗过程中,因采用的播种和埋条育苗方法非常的繁杂,而且育苗周期比较长,所以未能得到大范围推广。高位嫁接育苗技术手段的应用,可有效缩短育苗培育时间,对于提高幼苗出圃量、育苗周期缩短以及林木观赏性增强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金叶女贞、红叶石楠等树木的叶子比较艳丽,适合园林景观建设应用。
3、苗圃育苗新技术的应用推广
首先,应当加大对林农育苗只是和技术的培训力度。苗圃育苗新技术的推广,旨在让广大林农能够有效掌握当前的新育苗技术和方法,明确育苗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比如苗圃培育时的温控、水分和肥料等。在此过程中,推广部门应当加强对林农的不断培训和指导;育苗技术专家应当及时为广大林农讲解育苗方面的注意事项和新技术方法,手把手地传授苗圃育苗新技术,以保证林农民能够准确掌握育苗技术。同时,还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广大林农参加培训。进一步提高林农们的育苗技术水平,及时了解和解决林农们在育苗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其次,加大苗圃育苗新技术的推广宣传力度。苗圃育苗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需要不断进行宣传,只有让市场了解新技术,才会有更多的人去主动尝试该种育苗技术。第一,建议育苗推广部门应通过电视、网络以及报刊和手机微信等等方式,加大苗圃育苗技术宣传,有意识地在园林较为集中的地区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以确保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苗圃育苗新技术。第二,推广部门应当立足实际,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和政策优惠,比如减少苗圃育苗技术企业的税负、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等,共同营造一个苗圃育苗新技术应用推广氛围,打造一个新技术推广平台。
结语
总而言之,苗圃育苗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关系着我国园林建设事业的发展,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技术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苗圃育苗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魏立.浅析几种苗木培育新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1(16).
[2] 孙静华,王宇等.保持和提高林业苗圃土壤肥力措施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0(9).
[3] 王国祥,蔡晓东.林业苗圃育苗地耕作层土壤的改良及养护[J].吉林林业科技,2010 (2).
关键词黄瓜;嫁接技术;管理;注意事项
黄瓜嫁接是利用南瓜等抗土传病害的葫芦科植物作砧木,以黄瓜作接穗,利用嫁接苗进行栽培的技术。其有以下优点:一是可防根位病害,特别是对防枯萎病效果十分显著。枯萎病菌不能侵染南瓜根系,换根栽培中枯萎病株可以降到20%以下,甚至根本不发病。二是南瓜根系发达,吸肥水能力强,嫁接后的黄瓜植株生长旺盛,环境适应性强,可增产30%~50%,并能提早上市5~7 d[1-3]。
1嫁接前的准备
主要品种是黑籽南瓜,用种22.5 kg/hm2,种子量为4 400~4 700粒/kg。种子催芽前在阳光下晾晒1~2 d,温水浸种6 h,搓洗3~4次,浸种后在12~14 ℃条件下晾18 h,使种子皮变干,于30 ℃催芽,2 d开始出芽。
主要嫁接栽培用的南瓜苗和黄瓜苗要适时培育,嫁接一般在出苗后7~8 d进行。黄瓜、南瓜幼苗2片子叶都充分展开,真叶还未萌生,苗高达4~5 cm,叶色由黄转绿时嫁接,一般成活率可达95%。如果嫁接过早,因幼苗太小,不易操作;如果嫁接过晚,因幼苗组织老化,成活率不高。育苗时:一是先播南瓜,过2~3 d再播黄瓜,因南瓜生长较慢,相差2~3 d,嫁接时正好二者子叶都同时展开;二要分2~3批育苗,每批播种相差1~2 d,以便陆续进行嫁接;三要适当提高育苗温度,使子叶下胚轴伸长,便于嫁接时操作[4-5]。
2嫁接方法
2.1靠接法
先畦播黄瓜,5 d后播南瓜。南瓜播在营养钵中,钵中的营养土可放至7成满。2~3 d南瓜出苗,约10 d南瓜长到一叶一心开始嫁接。嫁接前要先用竹片削一个竹签,其柄部为片状,最尖端为圆柱形,将尖下部竹片光滑面削成刀刃。嫁接时先用竹签刀刃部或刮脸刀片将南瓜生长点从子叶处去掉,用竹签尖在2片子叶基部的侧芽处划1下,以免长出侧芽。南瓜在生长点下0.5 cm处用刮脸刀片向下切约1/2茎粗的斜口,黄瓜在生长点下1.5 cm处向上切2/3茎粗的斜口。黄瓜、南瓜切口的斜面长度约1 cm,将二者切口对插吻合。用嫁接夹夹在接口处,再向营养钵内放些床土,将黄瓜根系盖上并浇足水,进入嫁接后期管理。10 d后用刀片断去黄瓜根,去掉夹子[6]。
2.2断根靠接法
等南瓜出苗后再播黄瓜,可省去断根工序。南瓜长到一叶一心开始嫁接。南瓜的切口、去生长点方法同靠接。在黄瓜生长点下1 cm,插入南瓜切口中吻合。用嫁接夹夹在接口处或用地膜条包绑。
2.3水平插接
在南瓜出苗后播种黄瓜,可节省断根和夹嫁接夹工序。南瓜长到1叶1心时去掉生长点,生长点下0.5 cm处用比黄瓜茎略粗的竹签垂直插穿南瓜茎,略露出竹签。展平黄瓜苗子叶,从生长点下1.0~1.5 cm处切30°斜面,切口朝下插入南瓜茎插接孔中。黄瓜苗选用粗壮苗,不宜用徒长苗。
2.4斜插接
南瓜、黄瓜的播种及苗的大小均与水平插接相同,首先用竹签尖部在南瓜1片子叶侧,与茎成45°的方向斜插1个稍穿透的孔,将刚展平子叶的黄瓜苗从子叶下1 cm处切约30°斜面,朝下插入南瓜斜插接孔中。
3嫁接后的管理
3.1温度管理
5 d内苗床温度白天保持24~26 ℃,不超过27 ℃,夜间18~20 ℃,不低于15 ℃。5 d后,白天保持在22~24 ℃,夜间12~15 ℃。
3.2湿度管理
嫁接苗床的空气湿度必须保持在90%以上。3 d后适量通气,使棚内的空气湿度下降,嫁接苗成活后,加强通风,适宜的空气湿度为70%左右[5-6]。
3.3浇水管理
苗栽入苗床或育苗钵放进苗床后,要随即逐株或逐行浇透水,3 d内不再浇水。苗床开始大通风后,育苗钵土容易失水变干,要根据钵土的干湿变化及时浇水,使苗钵土经常保持湿润。
3.4光照管理
嫁接当日以及嫁接后3 d内,用遮阳网把嫁接场所和苗床遮成花荫,从第4天起,每天早晚让苗床接受短时间的太阳直射光照,并随着嫁接苗的成活生长,逐天延长光照时间。
3.5抹杈和抹根
砧木在去掉心叶后,其子叶节处的腋芽能够萌发出侧枝,与黄瓜苗争夺养分,应及时抹除。另外,在湿润、弱光环境下,嫁接苗的黄瓜苗茎上也容易产生不定根,要及时抹除。
4注意事项
(1)提早播种。嫁接黄瓜有个缓苗过程,南瓜根系耐低温,可早定植,故要早播10 d左右,否则影响早熟。
(2)乙烯利处理。嫁接缓苗要求的温度偏高,使黄瓜坐瓜节位上升,瓜数少。因此,需要用乙烯利处理降低坐瓜节位和增加坐瓜数。方法是黄瓜长到1~2片真叶时,用100 mg/kg乙烯利喷叶,7 d后再喷1次。此外,要特别注意若是(下转第147页)
(上接第145页)
1代杂交黄瓜种,不宜用乙烯利处理,因为其本身结瓜性很强,处理反而会出现花打顶现象。
(3)尽量采用生态防治霜霉病。嫁接基本根治了蔓割病(枯萎病),但对其他病害和霜霉病等得不到直接防治,故要采取生态防治,采用4段变温管理,创造不适宜霜霉病发生的温度、湿度条件,再配合药剂综合防治。
(4)增施复合肥。嫁接可多年连作,但往往导致土壤营养比例失调,某些营养缺乏。要多施农家肥、复合肥。例如50 kg水中加叶面宝1支、尿素0.5 kg进行叶面追肥。
5参考文献
[1] 比列克孜·马木提.黄瓜嫁接技术[J].农村科技,2010(4):47-48.
[2] 栗淑芳.黄瓜嫁接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09(11):186-187.
[3] 张万春,关佳蕙,张娜娟.黄瓜嫁接技术研究[J].吉林蔬菜,2009(3):88-89.
[4] 陈海燕,寨秀兰,马艳华,等.黄瓜嫁接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技,1989(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