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设计实习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民办高校 环境设计 改革 实践教学
北京城市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本科设置于2004年,是本院艺术学部设置时间最长的专业方向之一,也是目前艺术学部毕业人数和在校生人数最多的专业方向,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每年也是学生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最多的专业方向。为深入贯彻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围绕人才培养“思”“实”“优”三字方针,以及艺术学部“创新、质量、特色、合作”的工作思路,同时考虑行业对人才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要想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专业,进行专业的改革、探索和创新迫在眉睫。
结合目前北京的市场和就业导向,针对学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开展专业综合改革,注重实践教学,配合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与改革,形成一系列具备学校办学特色、有代表性的教学成果,具体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专业建设
根据环境设计行业发展情况和学校的实际状况,环境设计专业于2013年上半年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其中包括专业独立、专业名称调整等重要方面。2013年教育部专业目录名称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名称调整为“环境设计”专业,专业也由以前艺术设计专业下属的一个方向,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即环境设计专业,这既是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飞跃,也成为艺术学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环境设计专业下开设两个专业方向:室内设计方向和景观设计方向。通过改革,进一步明确各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深化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专业建设。
二、构建教学团队
1.合理引进人才
根据目前专业现有师资和专业发展需要,合理引进环境设计专业的专职教师,加强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2.培养专、兼职教师
专职教师采取教师座谈、专业培训、学术会议以及参与实践、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注重双师型教师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和艺术创作水平,提高教师的职称层次,构建具有较强专业理论水平、教育教学理念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骨干教师团队,逐步完善本教研室的师资结构,打造一个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更合理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构建较为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企业兼职教师侧重教学理论和教学教法的学习,将实际案例引入课堂,将一线的行业信息引入课堂,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专业水平;高校兼职教师的培养,注重教学、教法的灵活应用,引入其他高校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师能够灵活把控课堂,完成教学任务。
三、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1.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的成果
采取国内高校调研、一线企业调研、行业专家交流、专业设计协会交流等多种模式,为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2.修、定课程体系
将课程重新修、定,减弱通用艺术基础课程比例,增加和强化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优化课程设置。
3.强化学生知识拓展
加强艺术采风、专业参观考察、专业讲座、学部选修课等方式,强化学生知识拓展。
4.继续改革毕业设计制度
进一步优化毕业设计环节工作安排,丰富毕业设计形式,重视毕业设计过程把控,完善毕业设计流程和成绩评价体系,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突出整体特色。
5.专业核心网络课程建设
鼓励专职教师开展专业核心网络课程建设。
6.加强硬件建设
加大实验室、工作室的建设投入,逐步创建环境设计专业实验室,其中包括木工及模型实验室、环境设计后期特效实验室、高端PC机房、环境设计综合工作室等。
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1.探索主题教学的新模式
深入开展主题式教学,探索主题教学的新模式,在尊重艺术学科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教学上的创新和特色,推动设计任务、创新项目和课程结合,比赛和课程结合,主题教学融入其中的教学模式。
2.加强专业设计类课程前、中期的控制
在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加强对于前期和中期过程的控制,如前期的课题布置、项目背景、现状分析、资料收集、创意主题、设计特色,中期的方案构思等方面。
3.加强专业设计类课程的综合表达和展示
在课程教学和毕业设计等方面,加强专业设计方案的综合表达和展示,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水平。
4.探索、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探索更加遵循艺术学科专业规律的课程考核方式,创新艺术学科成绩评定标准体系。增加和完善大作业、展览、汇报、调研报告、艺术采风、综合训练、交流学习、社会项目、比赛等考核形式。
五、强化实践教学
深入开展主题式教学和比赛教学,围绕“艺术设计为人和首都服务”的原则开展教学。
将实际项目引入日常教学和毕业设计中,行业一线设计师直接辅导学生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将学生直接带进实际的项目中去,让学生在校期间就与行业实际项目接触,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生专业水平。
对本专业各方向核心课程的比例进行调整,加大专业设计实践类课程,使其更加符合学校实用型本科层次人才的培养。
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采取全面、多元、分层的原则,积极寻求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平台,建立并完善专业实习体系。
六、突出专业特色
立足城市文化,明确培养目标,加强专业特色。由于本专业与“北京”城市结合紧密,又立足于学校和学部关于“服务首都”的战略思想,深入调研北京特色、行业需求以及就业导向,结合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索更加符合行业需要的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强调“艺术与数字科技的结合,艺术与城市的结合”,重视专业设计类课程、技能训练类课程以及毕业设计等方面,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缩短学生与社会和行业间的距离,扩大就业范围;另外,围绕城市内容主动寻找相关课题,拓展学生的专业眼光和能力,突出环境设计专业特色。
结语
我国设计产业发展迅速,社会对于应用型设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每年从国内各高等院校毕业的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数以万计。但从社会的用人单位、公司、企业反馈的信息却是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设计教育没有满足社会对设计人才的要求,通过考察各地方高校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在专业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专业教学以理论知识为主,设计课题陈旧,学术型的比重很大。设计结合市场的实践环节偏少,偏离了对学生设计应用能力的培养;出现了“学术化”的倾向。同时实践教学的硬件基础相对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课程的开展,不符合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也误导了专业教育的总体思路。
(2)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较低。
一方面,目前国内的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有大量的美术专业出身的设计专业教师在任教,以非设计思维方式的教学手段来培养现代设计师;另一方面,专业教师重理论而轻实践,这样的状况下培养的学生势必专业思路含糊,专业技术能力不强,进入社会难以胜任设计师的工作。
(3)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缺乏创造性。
一方面是教师在课程教学时没有结合市场的需求与变化,而是直接讲授教材上的理论,教学内容空泛。这样“理论至上”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很不利;另一方面没有利用好社会优秀资源,引进社会相关高级技工、民间艺人进行讲学。造成学生在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方面的缺乏,不能深入的体会工程技术与设计艺术怎样相结合。实践教学方面,一直沿袭老的教学模式,实践内容与当前专业需求相结合的程度不够。以写生考察为例,过分注重写生的绘画表现而忽略对建筑装饰、民族文化,建筑结构和空间布局等方面的考察内容,过分注重展览效应而忽略调查报告的总结。
(4)实践教学环境支持不够。
首先,在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上反映出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没有从学生的应用需求出发落实到实处,很多实习基地是应付检查的形式。导致学生在实习中的目的性不明确,缺乏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专业设计应用能力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其次,缺乏专业的实践基地。学生缺少走出去的场所,不能把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设计实践中,对企业的设计流程与施工管理过程缺乏了解。这样的培养环境不利于教学和实践的紧密结合,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专业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
2以应用为主旨,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
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入手,通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1)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进。
从培养目标出发,把应用型作为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构建符合学生专业特点的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设计项目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加强与专业需求的结合,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把专业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整合改善现有课程体系的实践教学环节,(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经过考察其他学校大概一致)实践教学包括写生考察、专业考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约占总学时的16%左右,比例有些偏低,可以考虑适当加大学时和学分的比例。实践内容按专业综合程度层次递进,要充分和专业特点、专业需求结合起来。开设以行业应用技术为背景的职业技能选修课程,考虑跨专业的其他专业课作为公共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2)加强教学方式的创新。
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模拟实体工程项目设计竞标,甲乙两方就设计方案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从应用的角度进行方案评价和设计创新。有重点地组织学生参加专业设计竞赛,把参赛设计项目作为设计课题进行教学,让学生从实践的角度确立设计的要求与方向,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也能获得不少设计奖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课堂教学以外,组织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实践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设计理论科研能力。加强“双证书”的培养,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执业资格认证考试,以求在毕业时既有毕业证又有职业资格证。提高学生今后在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3)建立有效机制,利用社会资源。
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学校提供有效的机制,聘请社会的设计名家、项目施工管理、民间艺人等来校进行实践方面的讲学、讲座,同时安排专业教师辅助教学,做到教学相长,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
3从目标责任出发,任优化教学团队的建设
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所谓“双师型”教师,就是既具备专业教学的教师资格又具备相关专业从业资格的教师,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来说,不仅是教师,还有可能是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工程设计师、建造师等。目前,地方高校的教师大多忙于教学,较少在社会企业的设计一线、生产管理一线等从事过相关工作,因而缺乏实践经验,这势必产生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钩等问题。为此,地方高校要制定灵活的制度,积极为在校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为教师在社会的实践工作开绿灯。组建科研团队,积极地利用集体的力量扭转在教学和科研上“单兵作战”的情况,把教学改革和科研探讨常态化。同时要聘请在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施工、企业管理等行业工作中有丰富经验、良好业绩的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以上措施有力地提升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4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活动
环境设计要求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在设计中要考虑社会市场的变化与要求,掌握正确的设计程序、认识设计与施工的关系,学习材料与结构等。因此,面向市场经济与社会需求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是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形式。
(1)建立设计工作室教学机制。
在校内建立以教学为目的的设计工作室,要求注重教学课题的实践性环节,实行“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机制。学生可以在设计工作室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在设计工作室教学中,教师把实践设计项目纳入正式的教学作为课程的课题之一,让学生面对真实的商业环境要求,指导学生更多地从经济性和实用性等相关问题去思考和解决设计的问题,让学生看到设计完成并投入实际项目施工的过程。这种真实参与实际工程设计项目、积累经验的做法普遍得到学生的认可。通过设计工作室的实战锻炼,能有效地了解实际项目的设计流程以及实施细节,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设计操作能力。
(2)加强完善实习基地建设。
建立专业的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产学研”教学形式中,建立校外有不同功能的实习基地。实习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习:1)了解当前市场的发展变化,认识设计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生产过程的相互关系。2)学习新的材料、工艺技术,学习施工工程技术。3)了解市场的设计管理、营销。通过实践过程积累社会专业实践经验,增强专业知识厚度,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运用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应用专业知识技能服务社会,在社会实践工作中体现自我价值,从而提高自信心和创造能力。
(3)建立校企合作平台。
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设计施工企业与学校专业教师交流,根据实际情况,把现有的工程设计项目拿到学校作为设计课题进行设计。教师通过实际项目进行相关教学,并按工程项目要求完成设计项目。其次,学生进入设计施工企业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合作完成设计项目。通过这个环节有效地加强了社会与学校的互动性,学生能充分的提升设计实践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5结束语
1.教学组织形式灵活,课堂气氛活跃
环境设计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读”、“观”、“思”、“操”展开。“读”,即是读书,了解设计历史,重要设计人物、事件、作品,提升理论知识、审美修养;“观”,即是参观、考察、观看,收集资料,提高鉴赏能力;“思”,即是思考、思索,拓宽设计思路,创新设计思维;“操”,即是实操、表现,以效果图、设计方案进行“图形”沟通。艺术设计类的学生个性强,他们思维敏捷、性格活跃,灵活的课程组织形式,活跃的课堂气氛,融“读”、“观”、“思”、“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
2.实践教学环节是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创新性的设计实践活动,假题真做;教师也会经常为了巩固某个知识点而带学生去现场参观或进行真实项目的实习操作,真题假做;或以教师的实际设计项目,结合课程需要进行真题真做,这是由艺术设计类的专业特点所决定的。
二、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2010年6月在全国高校范围和相关专业用人单位进行了一次关于“高校艺术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评价”的抽样调查。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目前高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资源状况及整合利用情况,为研究高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第一手材料。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培养不足的比例高达70%。有的用人单位还反映,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没有形成一个好的习惯,没有把基础的东西学好,而是认为学一门技术就可以去用了,结果设计基础很不扎实。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稍微复杂点的地块就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制图不太规范,实际项目工程能力较差。企业和毕业生都普遍认为这是由于在校期间缺乏有效的、足量的实践环节。例如,关于“工作中最有用的技能或知识的来源”的多选题,70.7%的实习生和毕业生认为是参加工作之后逐渐学习到的。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总结出目前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如下问题:
1.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学时不足,学生实践能力薄弱
目前,国内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思路主要受欧美国家设计类专业两大教学体系的影响:一种是巴洛克时期由法国巴黎工艺美术学院建立的“布扎体系”;另一种是现代主义时期由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奠定的“包豪斯体系”。因包豪斯学校类似职业培训学校的性质,其教学体系在国内职业技术院校得到极大推崇,学生经过前期基础课训练并掌握一定的必备知识之后,即进入各工作坊跟随教师进行长期的实践研究和生产工作,从实际操作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真实环境中体会专业技能,该种方式较好地满足了职业技术院校以技能培训为主的办学目标。普通高校因人才培养目标不同,要求学生“厚基础,宽口径”,大多沿用注重基本功,以图纸描绘为主的“布扎体系”教学模式,其中专业课程中实践教学学时所占比例甚低,仍以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为主,使得专业课程教学面对众多知识点只能“走马观花,略知皮毛”,实践教学则更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学生实践能力薄弱,根本达不到教学目的,满足不了就业市场对学生素质的要求。
2.实践教学内容缺少联系,未与市场及企业接轨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因学科跨度比较大,涉及工种多,加上不少年轻教师缺乏实际工程设计与实践经验,在实践教学中各章节案例演示中,多以网上资料为主,导致各章节内容与市场脱节,甚者出现被动接收到一些错误或过时的信息。笔者所在的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虽与众多知名设计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但在现实中合作关系较松散,在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未能完全实现企业资深工程师的参与及指导,学生不能感受到社会尖端的技术和行业水平。相比兄弟院校华南理工大学相关专业同学,在大二阶段即有国际排名第一的AECOM景观设计公司中国区设计总监参与教学及指导,这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视野和行业信心至关重要。
3.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现有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只注重案例的讲解、网上查阅和现场参观,学生固然能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照猫画虎绘制方案,但实际上,每个项目场地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特质,学生很难理解和捕捉到这些。同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扩招、条件的限制,学校没有创造学生参与施工的机会,使得学生对施工组织、施工管理、工程造价、各类材料等方面知识了解不多,理解不足。
4.未体现地域特色,对行业新技术、新动态、新材料的关注不够
我院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目前主要定位于为培养高端设计人才服务,其教学体系与国内其他院校大致相同,但没有针对自己所处的区位资源、学生所面对的就业市场和未来本地区的环境设计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具体目标,未能充分挖掘岭南传统文化和工程技术方面的资源,同时学生过于关注效果图的表现技法,而对行业新技术、新动态、新材料关注不够。
三、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创新性模式
针对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拟从增加课外实践教学学时数、教学内容及方法、考核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具体如下:
1.从“命令式”课堂辅导为主到通过网上辅导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思想的改革
部分学生由于生性胆小,所以在教师面对面地与学生沟通辅导的时候,往往只是一味听从老师的“灌输”,而不善于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教师面对这类学生除了应该大胆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外,还可以积极发挥网络教学优势,通过互联网系统与学生交流。如教师可将自己的QQ号告诉学生,并定好自己上网的时间,学生在该时间段里可以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发送给教师,教师可以通过网上文字、音频或视频聊天的形式,与学生进行直接的交流。学生可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及时修改设计方案,小问题的修改几乎是和语音同步的,其效率之高远远超出面对面的辅导;即使有的学生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的时间上网,也可以在空闲的时间上网给教师留言,教师下次上网一样能够收到学生发来的设计方案或文字信息。在辅导的过程中对求知渴望强烈的学生,尊重其想法,交流思想,介绍优秀的设计书籍等,帮助他们完善知识结构,完善设计方案。
2.从原有完全孤立的单项设计训练到前后连贯、相对独立、系统的集中实践的改革
例如,我院在制定10级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计划时,就有意将室内设计课程方向中的主干课程跟景观设计方向中的主干课程的课程设计实际项目关联起来。以别墅设计为例,教师讲述完室内设计部分后先让学生完成别墅的室内环境设计;教师讲述完景观设计部分后再让学生完成该别墅的庭园部分,这样操作起来学生对于设计就有了连贯性,也能同时解决设计中内外视线、业主品位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运用发展的观点进一步理解学科之间交叉的意义,以便他们今后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设计问题。如2007级毕业设计作品,学生会在选题时就结合建筑、景观一起来做,综合能力较强。对于学生本身来说,通过前后连贯式教学,还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从“书本式”同质化的教学模式到立足本土文化,继承传统与重视创新,特色显著的教学模式的改革
例如,笔者在讲授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原理一》景观设计要素雕塑时,就有意让学生进行了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及特定条件的雕塑设计,练习题目为广州援建汶川地震灾区阿坝师专绿地入口的雕塑设计,设计要求该雕塑既要体现出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信心,又要表达出广州对汶川的援建内容。从练习中学生认识到雕塑的设计绝不是简单的买来成品那么简单,而是要根据每个场地的不同及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努力进行创作构思,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及凸显出地域文化特色。
4.从“传统应试型”考核模式到“竞赛型”和“评审交流性”的考核组织模式的改革
受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影响,当前的园林生态学教学中还存着很多弊端,阻碍了教学进步,急需改革。在此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提出一些改革建议,包括教学观念和内容的更新、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实践课的增加,以及师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 环境设计;教学改革;园林生态学
环境设计专业涉及城市规划、室内设计、园林建设和公共艺术设计等领域,因实用性较为突出,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而传统的教学存在很多弊端,如缺少实践锻炼、教学方法单一等,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园林建设、室内装潢等行业备受重视,这就对环境设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针对以往教学方法太过单一的缺陷,应进行改革,掌握多种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1]。
1更新教学观念和内容
1.1理念更新
现代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所以首先,应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坚持生本理念,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突显其主体性。利用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起积极主动性,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作为辅助者和引导者,要敢于接受新知识,并进行新的尝试。环境设计专业经常需要人工绘图、搭配色彩、提出新创意,并熟练操作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而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性,需要教师了解学生兴趣和心理规律,真正地体现以生为本理念。其次,学习理论知识的主要目的是在实践中应用,环境设计专业的目的是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所以要重视实践。以室内设计课程为例,需要学生掌握辨别装饰材料、熟悉施工流程的能力,若只传输知识,学生很难理解。但若是带领学生在材料市场或施工场地学习,将会取得更好效果。
1.2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同样重要,首先,课程要和专业紧密结合,环境设计的范围其实很广,涉及领域较多,尤其是在基础课上,必须结合专业设计,体现出较强的专业性[2]。如在学习色彩搭配时,不妨增加光与色彩之间的关系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在今后设计时如何根据光线选择颜色;而在设计素描课上,应增加室内空间、家具结构等写生内容,使学生尽早适应实际生活,而不是仅仅在学习理论。其次,教学内容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市场而加以调整,不可与实际相脱节。例如,环保节约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建筑设计或者室内设计教学上上都要突出绿色生态这一特点。教学内容要具有针对性,根据岗位工作要求,形成健全的内容体系。
2积极引进新教学方法
具体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和质量,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方法不能过于单一,而且一定要有效,能够取得进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许多新方法都经受住了考验,应用越来越多,在此主要介绍以下2种方法。
2.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把课堂教学活动视为一个完整的项目,按照规范的流程、操作要求逐步完成。通常要经过项目选择、项目实施、能力转化、能力提高几个阶段,部分高校采取此方法,结合现代化技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个项目,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擅长选择合适的项目。接下来的设计、实施工作就要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展示成果,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例如,园林植物景观规划项目,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既是景观,又起着绿色环保的作用[3]。实际中的规划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首先是要对项目进行策划,考虑其可行性和合理性;确定项目后,需初步规划方案,根据其用途、性质以及可能带来的各种效益综合考虑;然后对方案进行修改,直到满意后,开始施工图的设计;最后一步是对施工图进行变更。在此过程中,尽量遵循实际岗位要求,提前熟悉岗位环境,使自己的操作能力进一步提升。
2.2实例教学法
上面已经说到,环境设计是针对的具体项目、具体工程,理论知识必然是要用到实际案例中的,而且具体案例不同,所采用的技术、方法、要求等也有差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部分理论知识比较抽象,不好理解,需要借助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世界上有很多经典的建筑、雕塑、室内格局,都是著名设计师的作品,有许多可借鉴之处。国内也有很多案例值得借鉴,如植物对污水具有净化作用。那么如何净化,具体如何操作,又会取得怎样的效果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此时不妨以石家庄“清源节流行动”为例,通过分析洨河水污染的处理方案和具体措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除了提供实践经验,案例教学还有很多优势,比如可以反映行业最新动态、可以提高学生科学设计的意识、发挥模范作用引导学生进步等。
2.3其他方法
目前,各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还有很多优秀的方法,如角色扮演法,试着让学生扮演教师讲课;头脑风暴法,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其创新意识,集思广益,以得到更多更好的创意;实践-理论-实践法,即先通过实践让学生初步了解理论知识,并主动去总结探究,然后针对重点难点加以讲解,再把整个理论知识串起来,加深记忆。课堂结束后,再次应用于实践,操作技能会有很大的提升[4]。
3提高实践实训课比重
为了使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技能,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必须增加实践实训课的比重,争取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就环境设计专业而言,创意无比关键,所以实践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为主。加大投资,建立起专业的实训室,除了实训中常用的画板、画笔等基础物,还要注重氛围的营造和整体结构的设计,包括选材、形状和风格等,都要结合专业课程和企业需求考虑,尽量保持一致。除了动手操作区域,实训室内还应有材料存储区、教学示范区、作品展示区、现代化信息技术区等。当确定一个项目后,搜集材料、独立思考、动手操作、作品展示、最终评价等工作最好都能在实训室内完成,一来可充分利用资源,二来能够提高学生的工作效率。部分学生想象力很丰富,经常能想出很新颖的创意,但缺乏平台展示。所以,学校要经常办一些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给他们一展身手的机会。例如,举办校级技能大赛、原创作品比赛、模拟实践设计活动等,在寒暑假也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实际教学证明,很多优秀设计师都是在此类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经验,而且对市场需求更加了解,所以设计水平要高于一般的学生。
4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师生的努力。教师在新的教育环境中退居幕后,其实责任更重,要真正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就必须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与研讨会,吸收新知识与新理念;鼓励专业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职称评定;有目的的让专业教师进入相关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际工作技能与经验,确保其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能够将最新、最好、最实际的技能传授给学生;鼓励专业教师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并以实际项目为任务,驱动教学的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教授,在亲身经历项目过程的同时,把实际工作的经验与技能同学生一起分享,达到务实教学、增加学生实践经验的目的[5]。学生亦是如此,除了深入理解环境设计专业,了解该专业的社会现状,还要养成独立思考、仔细观察、认真总结的习惯,强化自身创新意识,学习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同时,要完善自身道德素质,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
5结语
环境设计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一个专业,在实际中有着广泛应用,包括室内设计、园林规划、建筑设计等。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快速吸收理论知识,提高自身技能,需对以往的教学进行科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袁方.关于教学改革的思考——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魅力中国,2010,22(27):154-155.
[2]张榕泉,吴海燕,夏建红,等.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剑南文学,2012,24(10):170-172.
[3]吴玉琴.园林生态学教学改革探讨[J]绿色科技,2011,20(7):245-246.
[4]季玲.信息时代的教学改革模式初探——以环境设计专业为例[J].时代教育,2013,22(15):173.
1 重视学科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
专业设置是衡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对于人才培养情况进行评估,其核心主要是对培养单位的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等发展规划问题进行评估。独立学院这类办学实体,在起步阶段一般是借鉴其依托院校的专业建设,选择发展势头良好、迎合社会需求的成熟专业、新兴专业和特色专业作为其专业设置的基本指南。例如,交通类高校所下属的独立学院,应当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交通运输类专业为自身品牌。这种专业建设思路,为独立学院提高市场竞争力、开拓生源、增加就业等打造了富有特色的品牌效应和发展优势,也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好评。但一味照搬照抄其他学校的专业建设模式,不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实际条件,不考虑自身未来发展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思路,就会陷入盲目被动的专业设置倾向之中。独立学院必须要在专业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和必要性的科学论证,淡化学科界限,突出专业特色,拓宽专业设置口径,弹性设置学科方向,合理配置调整一、二、三级学科和方向之间的关系,增强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受教育者在今后就业过程中就业面的拓宽和职业方向的灵活转移。
2 科学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完善课程体系
科学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完善课程体系是实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以笔者所在的独立学院现有的环境设计专业为例,教学计划中专业基础与专业核心课程课内学时基本控制在合理区间,约占本科培养计划总学时的70%,专业课程学分值约占培养计划总学分的70%。压缩课内学时、增加实践课时,使学生有更多时间从事实践活动和综合素质拓展。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公选课五个模块,体现了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把专业理论、通识基础和综合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密切了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之间的联系,开设涉及多学科、多元化、多样性的人文课程,使人文教育贯穿专业教育的全过程。
3 强化实践环节,重视创新素质培养
应用型人才语境下关于实践育人的价值目标,充分符合现代教育学中关于素质教育客观规律的论述,有利于弥补传统的功利化色彩极为浓重的应试教育对学生兴趣天赋和个性发展的抹杀。通过保证足额实践教学课时,加强实践教学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与专业实验室建设,提高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在环境艺术设计日常教学,特别是实验操作教学内容上,增加那些侧重强调软件技术与美学设计功底相融合的兼具综合性与创新性的实验教学。在专业社会实践方面,要广泛地建立专业实习基地。教学培养单位应当走出校门,与设计行业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签订专业教学实习协议,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广泛地开辟参与专业实践、了解行业现状的实习、实训平台,使得学生对设计类公司企业的现代化设计程序、公司运转流程、业务洽谈规则、施工现场运作等,形成全方位的了解和体味。在环境设计人才培养,特别是教学过程中,把课内教学与课外认知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联动、有形设计元素和无形设计理念相融合,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加课题研究、项目研发和创意孵化。
4 研究学生特点,改进教学和评价方法
应用型独立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实现理论教学内容由内化到外化的转化。环境艺术设计教师,应当善于充分结合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中的成功设计案例,把握时机,适时适度地渗透专业教育,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效性。在课程准备和教学实施中,要善于开发课程教材中所包含的设计元素,并将其列为教研活动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教师在课程准备和教学讲授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知识体系的科学建构,教材的内容设计,学生的认知规律、接受程度等,综合考虑并设计专业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仅要有教与学之间的知识层面的交流,也要有思想情感的沟通与互动,切实提高教学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实效性和导引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探索教学方式、手段、途径等方面的改革,在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和思考兴趣上进一步下功夫。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培养城市设计人员、广场设计人员、街道设计人员、景观设计人员等多方面人才的专业,而洞庭湖作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其周围拥有者丰富的民间文化,且在洞庭湖水文化的影响下,洞庭湖周围民间文化影响越来越深远,在此背景下开设民间艺术课程时,湖南地区学校将洞庭湖周边民间文化融入到其中是很有必要的。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
现阶段,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各行业都处于快速发展状态下,因而在该种背景下,人们的对城市环境设计艺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大部分学校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师资力量得到了加强,教学设备不断增多,同时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然而由于教学内容有限,导致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并不十分理想。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能够为学生讲授教材中呈现的内容,而其中很少涉及民间艺术与民间文化,此时学生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往往会忽视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内涵以及民间文化,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民间文化传播所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尚未引导学生挖掘、利用本土民间艺术资源,影响学生设计效果以及学生学习效果。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民间艺术课程的策略
基于前文分析,发现当前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开设民间艺术课程是很有必要的,为此,下面就提出三点开设该课程的策略。
(一)利用多媒?w技术,呈现民间艺术内容
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现阶段教学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的一项技术,合理利用该技术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够吸引学生眼球,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关注程度[1]。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在民间艺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不仅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相关民间文化,同时能够通过直观看到的方式融入相关民间艺术所呈现的场景之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出民间艺术图片、视频、音乐,让学生能够在了解、掌握民间艺术内容的基础上,合理使用相关内容进行环境艺术设计。
在洞庭湖周边,我们不难发现有历史悠久的文武茶灯文化、花鼓戏文化、剪纸文化等众多文化,为了促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可以在民间艺术文化课程中更好的学习到民间文化,丰富学生艺术涵养并提升学生艺术水平,该专业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出相关民间艺术文化的介绍,并借助图片、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到洞庭湖周围民间艺术文化的魅力,促使学生可以将相关民间文化熟记于心,进而在后期设计时合理使用到上述文化。
(二)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基于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目前已经开展环境艺术设计实践,实践不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让学生深入理解环境艺术设计知识的重要方式,基于此,在开设民间艺术课程后,为了促使学生可以将合理的民间艺术知识运用于实际设计之中,教师不仅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丰富、立体的民间艺术,同时也需要在学校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建设起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学生可以在落实环境艺术设计构思以及设计方案后,寻找到自身学习不足,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更深入的了解当地民间文化特点以及艺术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该城市的环境艺术方案,让该专业学生拥有更强的就业能力[2]。在建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校外实习基地时,教师一方面需要为学生提供他们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材料;另一方面也要为学生提供真正展示的平台。
例如,让学生以洞庭湖周围民间文化为支持设计公园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校外实习基地,通过为学生提供设计所需的材料,像剪纸、花鼓戏图片、青山唢呐图片等,以保证学生可以在丰富的教学内容支持下,在校外实习基地中更顺利的设计出本地区公园。
(三)开展民间艺术专题讲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洞庭湖周边民间文化内容相对较多,且学生在不断学习与发展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民间文化相对较少,因而要想使学生能够将本地区民间文化与民间艺术理论课程联系起来,真正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之中,教师就要积极为学生开设民间艺术专题讲座,通过引入一些学生尚未接触过却富有文化底蕴的内容,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研究兴趣,促使学生可以在掌握更多洞庭湖周围民间文化艺术内容后,设计出更合理的室外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设计等。
在开展民间艺术专题讲座时,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做好前期宣传工作,教师应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了解与分析,在宣传中呈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保证学生可以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洞庭湖周边民间文化讲座之中;二是将学生自主选择权利下放给学生,虽然希望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其中,进而掌握更多民间艺术与民间文化内容,但是硬性要求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还会产生反作用,为此,教师就需要为学生呈现民间文化趣味性、艺术素养以及重要性后,让学生自主选择是否参与到专题讲座听讲之中[3]。三是聘请更加专业的艺术专题讲座人员,此时教师可以在学校的支持下,聘请深入研究相关民间文化或民间文化传承者前来讲授,此时学生会受益匪浅。
关键词: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飞速发展,职业教育模式发生重大改变,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不断深入实践的“现代学徒制”学习模式就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室内装饰设计是强调实践应用的一门专业,并且高职大专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相比有较强的竞争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并不是相当重视学历文凭,大半部分为大专学历。根据调查显示,社会上紧缺的是直接能够进入业务状态的装饰设计人员。要求进一步深化室内设计专业内涵建设,服务当地装饰行业发展,不断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和实践室内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1.室内设计专业对人才的要求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动力,只有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参与,室内设计才能更好地做到“以人为本”,室内设计学科才能更好、更健康地发展,室内设计行业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室内设计专业对人才的要求是必备文化基础知识,有一定文学艺术修养及审美情趣。具有扎实的美术基础,能熟练地使用CAD、三维软件设计方案、制作效果图;能进行商业环境设计制作。现代学徒制教学理论的提出就是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发挥室内设计人才的优势作用,推行人才培养新格局。所谓现代学徒师徒教学理论,就是将传统企业师徒教学形式引入职业学校教育实践和实习教学活动之中,以弥补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经验匮乏的不足。
2.室内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开展方式
2.1校企联合办学
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的开展措施还是实现校企联合办学。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操作技能,还要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新学徒制教学活动如果只是在校内开展,就缺乏操作环节,无法实现随时教习的师徒关系模式,因此必须在企业内部开展,才能与实际工作环境相接轨,确保生产与劳动技能传帮带更为有效。首先,明确双方责任,确保共同商订徒培养计划及课程学习任务。例如:金华市技师学院与企业签订的职责分化合同就要求双方共同参与学生面试、选拔及过程管理;共同参与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与考核;定期开展学徒制试点工作研讨(每学期至少1次)。其次,明确校方职责组织学生报名、推荐,选派学生到乙方实践;制订学生实践及课程学习计划;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并进行学徒制试点工作检查等。企业尽可能创造有利条件,培养学徒的职业素养,提高学徒的专业技能;指派合格的技术骨干担任带教师傅,安排专人负责学徒试点工作;提供实践岗位数量及带教师傅;对学徒进行职业培训与安全规范宣讲,保障学徒实践期间的安全;不得让学徒参与与岗位技能无关的其他活动。
2.2创新实践教学
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活动要坚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主线,突出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有效实践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师傅严格按照岗位工作程序和技能操作要领指导学生训练,尤其难度大的工作,必须在师傅的引领和指导下完成,对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师傅要严格把关。通过实践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装饰行业发展动态、企业运营机制、工作流程及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确立清晰的职业规划。
2.3规划教学安排
规划教学安排有利于系统开展新师徒教学模式,确保师徒教学有实效,学生实际设计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一般来讲,可以采取“两学期一个进步”的实践方式。具体内容如下:第三、四学期:每周下企业实习时间不少于2天,每月实习时间不少于8天。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初步了解装饰行业发展动态、企业运营机制、工作流程及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确立清晰职业规划。学生需要全面熟悉、了解所在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返校时撰写一份有关实习单位简介与经营的分析综述。第五、六学期:每周下企业实习时间不少于3天,每月实习时间不少于12天。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熟悉装饰企业的岗位分工和职责,了解装饰设计、施工、预算等岗位内容与要求,掌握常用装饰材料信息。第七、八学期:学徒进入装饰协会培训和学习,进行系统化实操训练,按照企业准员工培养考核。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设计、预算、施工等轮岗训练,提升装饰设计、预算、施工、营销等岗位技能。第九、十学期:学徒完全融入企业,按照企业的作息时间、企业相关要求进行考核。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选定其中一个岗位,通过真实项目进行顶岗实践,强化岗位职业素养和技能。
2.4形成奖惩制度
学徒制教学内容要形成奖惩制度,也需要校企联合评价,第一步,确定考评项目。主要依据岗位要求具备的能力素质及员工平时工作表现。第二步,实施考评:企业结合员工考核内容在实习生考核成绩后注明优秀、良好、一般、合格、不合格,校方则要结合教学效果与测验结果评估。第三步,结合评价结果进行奖惩管理。校方除了联合评审之外,还要以激励为主,采取相应激励措施:企业实习时间、成绩可折合成学分,具体比例参照学校有关标准执行;考核优秀的学生,企业给予一定的交通补助。
3.室内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开展的效果
3.1基本技能培养效果理想
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之后,我校选派学生到企业当学徒,受到企业主管与技术人才的全面培养。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都能学会量房、绘制施工图、制定预算等工作。这些学习内容比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更为理想,用时更少,可以说通过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观察想象能力、思维活跃程度、创新能力,打破单一教条的固化思维模式,易于激发学生思维潜力,很多同学都比在校时的期末考核成绩提高了不少。
3.2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活动之后,学生与企业双面合作,参与企业专业人员全面培训活动。在实训过程中,除了企业内布置的师傅人才进行专业室内设计指导之外,学校还选派专任教师全程跟踪,边学习边协助管理,以企业项目、实训基地为载体,以学校、企业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深入指导为支撑,和岗位实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很多同学都在学徒教学活动中担任了优秀的室内设计助理职责,并取得了师傅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充分认可。综上所述,室内设计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要依靠校企联合办学,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规划教学安排,形成奖惩制度,确保师徒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
作者:郑静群 徐松玉 单位:金华市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首先是对材料、工艺、加工技术,施工设备等的综合性了解,是一个设计人员必备的常识。我们这学期所学习的建筑材料与工艺使我们深入认识了建筑当中所学要运用的各种材料,包括墙面的顶面的还有地面的。现代设计方法,就是将现代设计的观念、技术和计算机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它是现代社会提高设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必备的设计手段。现代设计方法,已发展成为纵模交错的学科,具有显著的综合性。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在装修方面变化很快,新材料不断取代旧材料,还包括各种面层材料和各种结合剂、紧固件。同时各种配套的材料,如各种卫生洁具、五金件、灯具、家具等,也在不断更新换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交往更趋密切,装修业越来越引人们的重视,而且对装修的工艺技术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们学习的室内装饰设计的课程,让我们知道了室内的平面图,立面图,顶面图,效果图各种图的画法。对于室内的各种图都有所掌握了。还有各种灯饰,地面装饰的方法我们都掌握了,这就对于以后我们自己装饰设计房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学习了室内人体工程学。里面的知识可以很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确定人和人际在室内活动所需空间的主要依据根据人体工程学中的有关计测数据,从人的尺度、动作域、心理空间以及人际交往的空间等,以确定空间范围。确定家具、设施的形体、尺度及其使用范围的主要依据。对视觉要素的计测为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提供环境心理学对室内设计的条件。这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我们日常的家具等摆设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否则就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所以我们学习的该课程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去单位实习是我们亲自去学习书本上的内容,去实践锻炼,是我们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样可以使我们毕业之后就能够很好的融入到社会当中去。现代室内设计的涉及面,比以往传统的,单一的,为满足物质基本需求的设计更为广泛,涉及到由界面的空间形状,空间尺度,空间环境,空间组织的调整和再创造,各界面的装饰设计,室内的采光、照明要求和音质效果设计等等方面,设计师在这些设计过程中,应结合业主的需求,合理的确定室内主色调和色彩的搭配,选取各界面的装饰材料,确定构造作法。同时协调好诸如空调、水电、消防等配套设备的安装。选择家具、灯具、陈设、室内绿化布置等饰品。
由此可见,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不再是一门传统的,单一的学科,它包涵了很多的方面的知识。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软件测试; 实践性教学环节
中图分类号:G712,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144-001
1.专业人才需求
我国软件产业被预测为21世纪拥有最大产业规模和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按《湖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布的全省经济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开发一览表,软件工程师及测试人员2020年要达到9.3万人,我省软件测试专业人才缺口很大。
2.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2010年与企业合办软件测试专业。合作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供真实项目资源、教学案例、兼职师资,并且参与专业教学、学生评价和学生就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双方共同申报科研课题、共同解决技术难题,共建共用课程资源、教材和实训实习基地等教学资源,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软件测试专业学生第五学期在合作企业进行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训。合作企业结合软件人才的实际岗位需求,将培训学生按照企业的真实环境,组织企业师资团队,按照企业软件开发的流程,为学生分组分配角色,对学生进行软件项目实训指导和技术培训,使同学们了解软件开发主流技术,理解现代软件开发的规范过程,并在项目经理的带领下,以开发团队的形式,进行高强度的全真项目开发实践。在实训过程中,通过进度压力、质量压力、团队氛围,激发同学们自身的潜能,使同学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获取直接的软件开发技能,积累实战经验,为就业及日后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合作企业跟踪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分析现今主流的软件开发语言,按照中国软件行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标准,根据当前IT企业就业的热门方向,结合同学们的兴趣特长,将软件测试专业在职业技能学习上划分了三个方向:Java方向、PHP方向和Net方向。分方向教学,让学生在一个方向上学深、学专。通过分方向教学软件测试专业毕业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更精、更专,满足了现今软件企业的人才要求。
3.实践教学环节探索
通过校企合作,在实践性教学环节做了以下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一是校企合作双方提前布局、全面部署、计划周到。实训前,合作双方进行了沟通交流,就培训内容、目标要求与企业进行了充分协商,对学生进行了实训前的动员,提出了实习实训的具体要求,统一了思想认识。
二是实训目标明确、内容充实、过程扎实、收获颇丰。合作企业周密安排,从内容培训到项目制作进行了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充实、项目制作任务大、模块多、要求高,实习内容既有常用技能训练,又有新技能渗透,使学生真正学到了软件开发的关键技能和最新技术,从教学内容上保证了实训的质量。
三是制度保障、管理严格、全程跟进。实训过程中,企业方全程跟进,坚持课前有考勤、课中有检查、周末有小结,结果考核有答辩,坚持经常召开学生会议,强化实训制度与要求,并把学生的出勤、表现、技能掌握情况与答辩成绩纳入实习成绩评价范畴。除专业教员之外,企业还安排教学督导员,坚持对学生跟踪指导、坐班听课,做到管理到位,思想到家,关心到人,从措施与管理上保证了实训的有序性。
四是创建真实的企业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软件测试专业实践环节按软件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建设。位于合作企业实训基地完全按软件企业的功能布局和风格进行实训环境设计,学生实训期间,与企业员工要求一致,需要佩戴学员卡,并打卡记录考勤。
五是提供真实的实训项目,搭建专业的培训平台。将真实项目引入实践教学课堂,追踪技术潮流,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
六是配备真实的项目经理,组成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他们参与过中、大型软件项目开发,具有丰富的项目开发和团队管理经验,同时还有较高的授课水平。
七是营造真实的工作压力,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在企业实训中,企业会安排人员模拟客户代表给予项目组施加真实的项目压力,例如需求变更、新技术风险、工期变更、人员变动等问题,让实训学生来应对,从而培养学生承受工作压力的能力和应变能力,为以后踏入职场打下基础。
八是面向企业推荐符合条件的学生,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合作企业下设人力资源公司,该公司负责联络国内各大软件企业,了解用人需求,并根据培训学生的表现,选拔推荐同学到有关企业就业或组织招聘、面试,解决同学们就业需求。
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培训,学生普遍切身感受到企业文化和企业工作氛围的熏陶,受到了企业工程师严谨求实、刻苦攻关、爱岗敬业的精神教育,学到了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了解了软件产业的新近发展情况,增强了学好专业技能的紧迫感,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表达、沟通及自我管理能力,收获很大。
项目来源:武汉市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重点项目《软件技术专业仿真式企业课堂与虚拟公司模式研究》(2013039)
参考文献:
[1]高志升.软件测试技术教学方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09期
[2]程茂,温静,吴玉洁.《软件测试》课程的教学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4期
[3]胡宏银.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