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专题讲座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专题讲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讲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思想政治教育专题讲座

第1篇:思想政治教育专题讲座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8-0017-02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而随着就业形势的日渐严峻,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就业知识以及技能指导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不断显现,需要多层次采取合理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道德观等,为学生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1.缺乏正确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脱离。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客观分析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科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分注重毕业生的就业率,注重对学生就业技能、技巧培训、就业信息等,就业指导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处于独立状态,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等,思想政治教育多样化作用无法顺利发挥,导致大学生就业指导质量不高。

2.缺乏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高校没有客观分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情况,结合存在的问题以及当下的就业形势,科学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时效性、针对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择业观、创业观培养,等等方面很少涉及,特别是不同行业以及领域发展中大学生在就业、择业方面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影响大学生指导工作开展中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高。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合理。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中,教师没有客观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结合当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具体要求,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仍然采用传统单一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注重个性化教育,而这已无法有效满足新时期大学生在就业、择业方面的客观需求,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方面的问题不断显现,影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4.不注重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这就需要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并没有根据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以就业指导为中心,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正确看待当下的就业形势,具备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就业的基础上再择业,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攀比,不利于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1.注重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高校要客观认识所开展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准确把握出现的各类问题,多层次巧妙融合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大学生就业指导特点、性质、功能等,科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此基础上,高校教师要根据各方面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认知教育、法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全方位正确认识自身的优缺点,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等,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不断强化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便于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多样化的作用。

2.科学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客观地分析大学生的认知结构、能力水平等,以社会市场为导向,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准确把握他们所关注的就业焦点、热点问题。根据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特点、内容、重难点等,科学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大学生就业指导为中心,将诚实信用、社会责任、团队合作等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使其更加丰富,更具针对性、时效性、趣味性,便于提高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同时,教师要根据素质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多层次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围绕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比如,访谈、先进人物专题讲座等,便于专业在实践中全方位的了解不同行业、领域乃至基层发展以及岗位需求情况,结合自身优缺点,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也包括思想准备,明确职业方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他们学习专业课程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3.注重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師要注重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为中心,随时关注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出现的心理问题,根据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有效解决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拥有健康的心理,借助传授就业方法、技巧,分析就业形势,等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正确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在科学定位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4.注重德育渗透,优化利用网络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高校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多层次科学渗透德育,营造良好的就业指导环境,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开展多样化的就业指导活动。比如,就业心理专题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二者有机融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进行合理化就业指导。在此过程中,高校要注重网络技术的优化利用,以大学生就业指导为中心,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借助校园网站、主题教育网页等,随时不同行业以及领域各方面的就业信息,便于学生动态了解就业形势。高校可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随时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思想动态变化,特别是出现的心理问题,在互动交流中对其进行积极的教育、疏导等,及时解答他们在就业方面遇到的问题,科学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使在“网上与网下、实际与虚拟”的作用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质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高校要正确认识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要将二者放在关键性位置。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高校要全面、客观地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科学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利用网络技术,等等。以此,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邢莹莹,陈盈盈.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J].信息记录材料,2016,(06):110-111. 

[2]张燕芬.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138-140. 

[3]雷友华.浅析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问题[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6):67-68. 

[4]张玲.论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合点[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16-119. 

[5]韩嫣.大学生就业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07):10-11,17. 

[6]朱俊玲,秦立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2):13-17. 

第2篇:思想政治教育专题讲座范文

关键词:跨学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才的整体素质,因而历来受到广泛关注。2010年,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随后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从多个方面对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进行了强化。就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总体情况来说,上述两个“意见”均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但是,从跨学科的视野来看,当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只有立足于社会的发展状况及其对具有综合素质的高层次人才的客观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才能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完善,进而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一、跨学科视野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有学者认为,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陈旧,不能适应当前的新形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单一,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专职人员,工作落实不到位。[1]这种概括尽管比较全面,所指出的问题在我国当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但其只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归纳,针对性不强。笔者认为,在跨学科的视野下审视当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将其归结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偏重于宣讲政治理论,轻视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根据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的意见,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选修课为“自然辩证法概论”或“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博士研究生的必修课为“中国与当代”,选修课为“经典著作选读”。从课程名称可以看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基本都是政治理论方面的。研究生接受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作为高层次人才,倘若不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清楚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状况和实际指导意义,不熟悉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应看到,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偏重于宣讲政治理论的做法,虽然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却也容易因忽视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而导致一些研究生对其所产生的困惑难以排解,进而引发各种问题。无论是在婚恋、家庭、学业、信仰等个人事务中,还是在人际关系、集体活动、社会实践、就业等社会活动中,每一个研究生受家庭状况、教育背景、生活经历、个体性格、生理状况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必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研究生作为特殊的、接受专业化与高级培训的群体,在拥有更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学业、就业、人际、经济、婚恋等方面的问题及困惑,使其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这些困惑如得不到足够重视和及时疏导,必然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2]现实生活中,研究生过劳死、自寻短见或者违法犯罪现象时而发生,让人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不得不反思当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存在不足。在解决研究生的某些困惑方面,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似乎显得力不从心。客观地分析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发现其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⑴过于重视政治理论的宣讲,可能会忽视研究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其他问题。长期以来,通过一些必修课和选修课向研究生宣讲政治理论既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也是实践中各高校的具体做法,这使得不少人特别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和片面认识,即在一定程度上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同于政治理论宣讲,误认为只要把这一工作做好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基本完成了。而研究生的身心健康、生活状况、业余活动等则相应地被忽视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教学内容也被省略了。即使是辅导员、班主任等一些专职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也更多地是从管理角度对研究生开展教育。而能够给研究生带来心理、思想困惑的,往往是那些与个人生活紧密相关的细节问题,这些问题恰恰是政治理论教育难以关注的。⑵过于重视政治素质的提高,可能导致其他方面教育内容的缺失。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当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培养的主要是研究生的政治素质,而这种政治素质的培养不仅仅是引导研究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接受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应包含有培养研究生具有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内容,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有明显的体现。然而,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的政治理论教育,无论是在教导研究生树立人生理想方面还是遵守法律和道德方面,都是从“政治上更正确”的角度来进行教育而忽视了“学术上更专业”的问题。例如,当研究生在生活上面临着个人情感和物质利益的选择时,在学习上面临着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时,在处理某些问题的过程中出现心理失衡时,其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都难以起到直接的引导作用。可见,如果忽视与培养健全的人格相关的道德、法律、心理等课程,研究生在遇到与之相关的问题时因得不到专业性的帮助就有可能走向极端。

(二)教学方式:偏重于教师包干和独白,轻视团队教学和研讨研究生与本科生处于完全不同的学习阶段,因而对其采用的教学方式与本科生有很大的区别,这在专业课教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在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同样应当体现出研究生与本科生在教学方式上的区别。然而实践中,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专职教师的数量相对不足,再加上一些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把思想政治教育视为公修课而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不少高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照搬本科生的教学模式。这样做不仅导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几乎“沿袭”了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种不足,而且使研究生形成了轻视思想政治课程的错误观念。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由教师包干某些课程和授课中实行满堂灌式的独白两个方面。由教师包干某些课程,自终至终只由一个教师授课是高校中比较常见的授课方法,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一方面,由于只有一个教师讲授某些课程,自然就不存在教师之间的竞争和学生对教师的评比,教师没有教学效果方面的压力,也就没有提高自己授课水平方面的动力。所以,一些讲课水平低、教学效果差的教师长期“垄断”某些课程,通过“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方式授课也就不足为奇了,研究生也很难对这样的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另一方面,在只有一个教师授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很容易带来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研究生合并上课的结果。“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忽视了教学空间这一重要的环境因素,全国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常采取大班上课,一个课堂往往学生人数达到200人。这种情况久而久之,竟习以为常。在高校扩展的情况下,则更为严重。班级过大,使教师忽略了教育对象的特点和个体差异,难以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和课堂检查。”[3]研究生的专业课一般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而思想政治教育课还和本科生一样采取合并上课、大班讲授的方式,不仅授课效果差,还会给研究生造成学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不重要的错觉。在这种情况下,主讲教师没有压力而不认真讲授,研究生不重视而不认真学习,似乎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通病”。满堂灌式的独白方式在我国高校的教学中一直存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研究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比较缺乏,使研究生的心理困惑、怀疑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消解。随着困惑、怀疑程度的逐渐加深,研究生在心理上逐渐失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在行动上逐渐拒绝参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4]这固然有大班授课无法实现师生交流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主要的问题还是高校领导和相关专业教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认识存在偏差。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对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教育,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过于强化这一功能也易导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和授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小心翼翼和照本宣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机械地完成上级安排的教学任务外,别的什么也不敢做,当然也不会加入自己的相关理解,更不敢直面学生提出的社会问题,从而避免自己因可能出现的不当言论而陷入麻烦之中。因此,本来应当以讨论、交流等研讨方式来促进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则变成了毫无生气的、消磨时间的过程,其最终结果是使研究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活动无非是宣讲一些“官话”“套话”,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这样的课程当然不会有吸引力,也不能达到对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

二、开展跨学科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必然性

有学者认为,大学的专业划分太细会导致大学生的知识面过窄,不利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因而建议大学开展“大文科”“大理科”式的教育。这种观点并没有改变当前高等教育的现状,过细的专业划分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而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专业和研究领域的划分更为细致。不可否认,研究生教育阶段细致的专业和研究领域划分能够促进研究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但过于精细的专业划分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的思维和视野。因而,有学者建议开展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认为“实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不仅是科技发展和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5]研究生教育中专业课程的设置过于精细确有其合理性,但是把这种更细致的专业划分带到属于公共必修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领域则显得很不合适。笔者认为,以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使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应当进行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这是因为:从内在因素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决定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必须跨学科;从外在因素上说,社会现象的纷繁复杂要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必须跨学科。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决定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必须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当前我国特有的教育内容,古今中外的教育者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在高等教育中开展教育,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头脑,确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当然,我国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原理的前提下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掌握群众的活动。无论哪一个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运用一定阶级的思想来教育、影响、掌握和引导群众的活动。思想掌握群众,既是运用一定阶级的思想掌握本阶级群众的活动,也是运用一定阶级的思想影响和掌握其他阶级群众的活动,其实质都是力图让一定阶级的思想上升成为占主导地位或统治地位的思想,进而影响和支配全社会的实践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一定阶级的根本的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6]思想掌握群众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当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不能完全局限于划分相当精细的理论学科,而必须实行跨学科发展。只有开展跨学科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发展进步。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所讲授的主要内容,但理论从来都不是封闭和停滞不前的,它总是不断吸收其他学科中的科学成分,使之成为自己不断发展进步的积极因素。这一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其他学科,以包容的胸怀对待不同的观点,以扬弃的方式借鉴其他学科中的有益因素。正如有学者所言:“当今社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蓬勃兴起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可以说,跨学科研究必将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7]具体到教学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应当大力宣扬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还应当介绍与理论和方法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和基本主张,并用的理论和方法对其他学科的理论和基本主张进行评析。这是由于,每一种学科都在一定程度上经历了实践的检验和批评观点的挑战,因而具有了相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其许多观点和主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许多观点和主张,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充实和完善。广大研究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鉴别力,能够运用基本原理识别判断各种理论和观点,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和授课教师形成互动,这必然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发展并取得新的进步。如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概地拒绝其他学科,则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自身的完善。只有开展跨学科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实现用政治理论武装研究生头脑的目标。对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要用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研究生的头脑,进而转化为促使其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动力。然而,用政治理论武装研究生头脑的前提是其能够从思想上真正接受政治理论,这种真正接受尽管需要一定的宣讲来实现,但总体上说还要靠理论自身的说服力。毕竟,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们更注重学术的争鸣和论辩,一种理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被其内心所接受,主要看这种理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超越其他理论。所以,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如果单纯地讲授理论而对其他理论只字不提,甚至回避理论与其他学科在某些观点上的分歧和争论,既不利于研究生对理论的认可和接受,也不利于实现用政治理论武装研究生头脑的目标。笔者认为,广大研究生不仅要从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角度来接受政治理论,而且还要为学术研究增加内容和色彩,只有这样,才能使政治理论真正走进研究生的内心世界,进而武装他们的头脑。

(二)社会现象的纷繁复杂,要求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必须跨学科对研究生开展跨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也是社会现象的纷繁复杂性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能够科学地解释研究生所思考的各种社会问题,为其提供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变革的转型时期,在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上,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保守与开放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一直在上演,并不时地引发一些社会事件,形成一个个舆论热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必须勇于直面这些现象和问题,并用原理来分析和解释其中的复杂关系。由于社会现象的涉及面非常广泛,与不少学科都有一定的联系,因此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吸收借鉴不同学科的内容,通过开展不同学科的专门教育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更富有理性,更喜欢思考,因而,一旦其关注了某一社会现象,往往会采用寻根究底的方式进行深入地探索,并希望得到专业领域的答案而不是泛泛而谈的解释。同时,他们也会积极寻求“自己的真理”,而一旦研究生对某些问题形成一定的认识后,会显得固执己见,难以轻易更改。更重要的是,接受政治理论教育的研究生遍及不同的专业和学科,有些研究生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可能比单纯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更为深刻。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讲解太“外行”,就有可能导致研究生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政治理论本身产生怀疑。因此,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针对研究生爱钻研的特点,用不同学科中更加专业的知识和术语来帮助研究生解疑答惑,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来培养研究生学习政治理论和其他相关知识的兴趣,帮助研究生拓宽知识面和树立严谨治学的态度。此外,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由对某一社会问题更有研究的专家就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来给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可能会更好。有学者提出:“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能动作用,调动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在施教中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自主评价、自主控制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汲取。”[8]研究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形成了一定的学术个性,不同研究生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理解可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对政治理论课程的需求状况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仍对他们开展完全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不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有所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然会打折扣。只有根据不同专业研究生的知识背景和学科特点开展跨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培养研究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美妙境界。

三、跨学科视野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建议。有的学者主张,针对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必须树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念,积极推行研究生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制,充分发挥研究生辅导员的作用,调动研究生会的积极性,有效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9]有的学者主张,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10]并强调深刻把握党建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内在逻辑,以党建“三步曲”带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11]在实践中,有的高校按照“构建导师团队是关键,研究生集体建设是重点,研究生辅导员建设是基础,明晰主体权责是根本”的思路,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12]这些研究和探索对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笔者认为,从跨学科的视野来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主要存在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因而从这两个方面来推动改革,是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探索。

(一)教学内容:开展政治理论教学的同时,兼顾人文和科学素质教育鉴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政治理论内容过多而缺乏其他方面素质教育内容的现状,可以考虑对教学内容做适度调整,在保持政治理论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加入其他素质教育的内容。这至少具有如下三个非常明显的优势:⑴顺应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素质教育一直是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研究生教育阶段也不例外。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加入人文和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有助于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更健全的人格,增强其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能力。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互补。思想政治素质与其他素质是互补关系,一个人文素质或者科学素质非常低下的研究生,不可能具有特别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反过来,其他素质教育做好了,不但不会冲淡政治理论教育的效果,反而会使广大研究生从更为全面的视域认识政治理论,并强化其影响。⑶解决研究生的实际困难。研究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其中较多的困难是由于经济利益、学术研究、人际关系、情感归属、社会现实等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因而只有加强这些方面的素质教育,才能更全面地解决研究生的实际困难,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沁入研究生头脑的目的。总之,在对研究生开展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必须兼顾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完整性。除了固有的政治理论方面的内容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所需要加入的其他素质教育内容,大致应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研究生开展以法律和道德为主的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是当前受关注度较高的素质教育,其目标是把人们培养成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公民。现代社会里,人们无论存在多大的差别,都是一个国家的公民,都应当行使最基本的公民权利和履行最基本的公民义务,都应当具备最基本的公民道德。因此,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法律和道德教育。而广大研究生所面临的法律和道德问题可能更为突出,由于其是基本的科学研究工作者,又是独立劳动的成年人,不仅在学术研究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如何对待别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科研成果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也必然会遇到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理顺家庭生活的问题。这些方面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是急需解决的,如果处理不好,则无法实现自己作为一个研究生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对于研究生来说,为了让其做好科学研究,必须对他们进行知识产权法律和学术道德教育,依据法律和道德处理好自主研发和科学借鉴、个人成果与单位成果、个人劳动与集体劳动等方面的关系,实现科学研究的良性发展。同时,还必须加强对研究生在人事劳动、社会交往、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法律和道德教育,帮助他们顺利解决就业和家庭生活方面的问题,使其尽早走出适应期而奔向幸福的人生。二是针对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开展不同的人文和科学教育。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对他们开展素质教育必须避免内容重复,并有效弥补其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这需要根据研究生专业的不同而分科进行。我国在高等教育阶段,各个专业的详细划分使人产生了“隔行如隔山”的感觉。一般来说,文科类研究生的科学素质相对不高,理工类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则相对欠缺。因而,可以考虑根据大的学科门类划分,对研究生分别开展不同的素质教育。比如,对文科类的研究生加强基本科学知识教育,使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大致状况有一定的了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对理工类的研究生开展人文社科教育,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同时,对非医药类的研究生开展卫生保健、医药常识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等。只有通过这种区别对待的素质教育,解决不同研究生各自面临的问题,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为研究生所接受和喜欢。

(二)教学方式:组建专门的教学团队,并采取灵活的教育方法改革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比较庞杂,涉及到的专业领域很多,那种单纯地由理论专业的教师来开展教学活动的做法显然已经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方式上需要关注师资队伍和授课方法两个问题。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上,可以考虑组建一支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具体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⑴专职人员及其职责。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还是政治理论,因而专职教师主要应当是从事理论研究的教研人员以及热衷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素质课程教研人员。这一部分教师作为教学团队的骨干成员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者,从整体上把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内容,并根据每年形势的变化来修订教学大纲和基本要求,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不偏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偏离有关的文件精神和管理规定。⑵兼职人员及其职责。兼职人员应由人文和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他们除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进行学术研究和专业教学外,还应经常性地参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以高深的学术功底和专业水平向广大研究生开展人文、科技或者卫生健康方面的普及工作,使不同学科的研究生能够接触到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了解到不同专业或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最新进展,感受到其他学科或者文化的魅力,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增强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动力。⑶专兼职人员的关系。教学团队的所有人员采取分段上课的方式,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每一个教师都只负责讲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某一部分的内容。这样可以让研究生感受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采,时刻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保持新鲜感,期盼着更好的老师带来更精彩的学术大餐。同时,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和新闻舆论热点的变化,可以适时调整兼职教师,扩充或者压缩兼职教师的数量和教学任务,使整个师资队伍始终保持活力,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授课方法上,除了坚持传统的课堂讲授外,更应当注意采用灵活的方式开展教学,激发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兴趣。在这方面,不少学者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如有学者提出,通过微博在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微博的集聚或明星效应,组建各种类型的微博绿色社区;以学生政治辅导员为纽带组建微博班级;以红色社团为先导建设基于同一爱好的微博社团社区;开设理论微博课堂作为课程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教学方式的新探索。[13]有学者推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专题讲座教学法,认为“专题讲座教学法,可以克服目前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满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增强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式。”[14]还有学者主张发挥专业课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一个好的导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生一世的。导师要对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承担主要责任,对学生的引导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学术上,而要贯穿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整个过程中。”[15]这些建议都切实可行,只要组织得当,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相比之下,笔者认为,进行专题讲座和召开专题研讨会的方式,更有利于开展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专题讲座往往是由某一专业领域的名家主讲,内容非常灵活,时间和地点也可以适度调整,因而更有利于研究生学习。而专题研讨会可以把研究生列为主要发言人,由教师对其发言进行点评。发言者为了确保发言精彩,必然会查阅很多资料,这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研讨会通过不同观点的争锋来说明某一问题,既能培养研究生的表达和辩论能力,又能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专题讲座还是专题研讨会,本身都是学术性的活动,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取代了讲授者的独白和自上而下的宣传,因而更能受到广大研究生的欢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自然能够实现。

作者:魏胜强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郑州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白清平,陈巧玲.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05):16-17.

[2]马香丽.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J].大学教育,2014,(06):112.

[3]杨业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需要深化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研究,2010,(06):137.

[4]蔡晓良.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接受效果新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1):77.

[5]严伟.跨学科研究生教育: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09,(08):104-107.

[6]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思想掌握群众[J].研究,2012,(09):131.

[7]谢晓娟.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3,(09):101.

[8][14]唐检云,龚婷.以专题讲座增强研究生政治理论课实效性[J].中国高等教育,2014,(19):42-43.

[9][15]苗云飞.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03):151-153.

[10]顾慕娴,邹再金.构建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长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2,(09):83-86.

[11]顾慕娴,邹再金.以党建“三步曲”带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J].广西社会科学,2012,(07):179-182.

第3篇:思想政治教育专题讲座范文

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必不可少

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培养"四有"新人,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缺一不可。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职业高级中学的思想教育阵地,政治教学和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通过政治教学,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让学生成为思想品德素质过硬的劳动者,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科学的方法论,有崇高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职业中学加强政治教学和德育工作,应该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合格且高质量的人才产品,而不是社会的次品、赝品和危险品。

二、根据不同的学历层次,切实加强政治课教学

针对职高学生课程多,相比较学时少,同时又要加强专业实作能力训练和应对高考。学校在保证专业课和高考文化课学时的同时,应改变以往政治课大一统的课堂教学形式,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外专题讲座教学相结合的灵活的教学模式,使政治课的教学讲座化、专题化、课余化,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对政治科目的兴趣。具体说来就是对学制为三年的职业中专学生,只在第一学年开设课堂政治教学,主要内容为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则在每周利用固定的晚自习时间进行专题或讲座(第二学年内容为国情党史,第三学年内容为就业常识和法律法规);对学制为两年或两年半的学生(主要为职高层次)则不再进行课堂政治教学,每周利用晚自习排出专门时间以讲座形式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内容为中学政治基本常识、国情、时事政治、就业常识和法律法规);对一些特殊专业更应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比如军警保安专业,学校不但要加强政治讲座教学,而且还应在课堂上辅以军事政治常识等内容的教学。总之,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政治教育教学,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相结合,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有力于营造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

三、多层次多形式的政治课教学有利于开展素质教育

实行素质教育,关键在于以人为本,尤其是以学生为本。在职业高级中学推行素质教育,一方面要抓住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培养出到社会上能胜任工作,同时又有根据自己情况升读高一级学校的学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有健康的心理和生理,尤其是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使他们能够在以后的社会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学习进步并适应社会变化。开展素质教育,实践"三减"可以切实减轻职高学生和作业负担,考虑负担和过分的心理生理压力。学校对学生政治学习的考评以讲座听后感、指定课外兴趣政治读物读后感以及时事短评、学期总结等形式进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广泛的选择空间,不拘一格,全面发展;同时又在学校教师的教育指导下不至于偏离学习方向,接受正确的、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加强多层次多形式的政治课教学,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全面提高职业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重点之一就是要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教师队伍。要建设名牌学校专业,关键要有名师工程。多层次多形式的政治教学要求教师不但对以前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有较好的掌握,而且要对专题讲座教学进行探讨和掌握;要求教师不断地接受知识、更新知识、细化知识、大力提高编制讲义和演讲的能力水平。在学校中培养出一批受学生欢迎的"名嘴和铁嘴"政治教师。同时,讲座化教学以大课形式进行,既减少了学生课时负担,同时也减少了政治课老师的周工作时间,让他们能够进行更精的业务钻研和更全的知识更新补充。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让我们的教师真正成为名师的能师。

五、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政治教学,有利于学校德育环境建设

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治教学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之一。不同时期,政治课根据不同的要求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专题和讲座,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国情教育和时事政治教育,把一些热点、焦点和重点问题讲清、讲透,使学校具有和谐健康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在校思想稳定学习努力,整个校园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

六、开展层次多形式的政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第4篇:思想政治教育专题讲座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影响;措施

大学生群体是新思潮的倡导者和引领者,对于社会先进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网络环境的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众多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因此,了解网络环境对于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合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前提。

一、网络环境对于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网络环境拓宽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

在互联网技术没有普及之前,人们主要通过传统的媒体,比如书籍、电视、广播等来获取信息。这样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而网络则可以容纳各种各样的信息。大学生只需要通过手机上网、电脑联网等方式,就可以及时地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从而拓宽视野,提高知识水平。

2.网络环境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网络所传播的信息必定会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满足了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大学生形成开放的思维方式。同时,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大学生可以通过普通网民的身份,与各种不同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这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平等、自由的观念。这样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会随之增强,促使他们能够勇于承担社会历史使命,为祖国的发展、民族的进步作出贡献。

3.网络环境扩展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

在科学技术水平较低的时代,大学生主要通过面对面、书信、打电话等一对一的方式,与外界人进行交流。这种真实的交流方式,会给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致使其难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进而影响到交流的效率和效果。而网络的虚拟性,打破了时空、语言、文化等的界限,扩展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为大学生了解社会,进入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网络环境激发了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造就了许多知识英雄和创新先锋,为众多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榜样,促使其努力学习新知识,成为优秀的人才。另外,网络的全球性和开放性,大大丰富了大学生的信息量,拓展了其学习空间和知识视野,有助于大学生构建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这能够引导大学生敢于认识自我、展示自我,激发了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和创新。

二、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1.制定科学、系统的网络管理制度

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可以促使大学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应该制定科学、系统的网络管理制度,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完善的网络管理制度,规范和引导人们的上网行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净化大学生的心灵。同时,高校应该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校园网络信息的监管工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利的网络条件。

2.充实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社会各个方面的竞争形势日益严峻,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高校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在网络环境的形势下,高校可以通过网络,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卫生、心理学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自信、努力奋进的健康心理。

3.建立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队伍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队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高校还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确保广大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排忧解难。

4.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

网络技术的便捷性、时效性和广泛性,可以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因此,高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通过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另外,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网上论坛、网上讲座、网上心理咨询室等方式,及时了解和排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总结

总之,在网络环境的新形势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确保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高校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立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高校还应该创新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规范上网,文明上网,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推动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思想政治教育专题讲座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微博

网络教育微博作为一种影响广泛、方便快捷、及时迅速获取信息的新传媒工具在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和广泛推崇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利用微博这一新型传播信息的渠道搭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一、用微博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微博营造了一种平等交流的空间,在虚拟网络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平等性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展现了微博教育的优越性。在微博环境下,师生双方不是面对面的交流,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交流者之间的心理障碍。微博的即时性特点增强了双方的交流速度。扩大官方微博的影响力,善于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设立名师荟萃、智慧讲堂、社会传真、校园焦点、就业创业、卫生健康等栏目,面向广大学生及时传递校园内外的最新动态,便于有组织、有系统地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i亥利用微博的优点,积极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平台,让教育手段多样化,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一个既相对稳定又与时俱进的体系。微博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获取渠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海量的素材和鲜活的内容。微博时代,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一是要利用微博和传播信息快速的功能,改进和丰富大学德育的内容,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提高学生明辨真伪、探求真理的能力,增强道德选择、道德判断、道德评价的能力。二是利用微博信息传播的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动态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突出教育内容的新颖性、时效性。三是要把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微博”虚拟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微博的优势,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化为大学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信息,让大学生喜欢学、学得好、学了管用。

三、关注网络舆论,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在微博系统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粉丝”关注和评论的对象,大学生热衷于在微博上就社会和校园的某些热点问题发表他们的看法、观点、主张等,这些言论汇聚在一起会逐渐形成某种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舆论。这种网络舆论可能是正面的,当然也可能是负面的,甚至会在某种情况下形成极端的“多数意见”,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舆情监管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开通高校官方微博、社团微博、院系微博、班级微博等,及时关注学生的微博,密切关注校园网络舆论,了解舆论动向,把握时机,适时引导;要加大对校园舆情的监管力度,增强对舆情发展的预测性。在网络环境下,一个不经意的信息就有可能通过评论和转发被无限放大,对大学生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因此,对于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和舆情危机的处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确面对的问题。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大学生中加强正面引导,培养他们良好的网络道德,使他们在道德准则的约束下自觉地规范自己的上网行为,客观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并具备对网络上具有煽动性的网络舆论进行辨别的能力,使大学生养成“人人说真话,真话人人说”的良好习惯,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校园网络舆论氛围。

四、积极搭建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微博的出现,意味着每个人都拥有了同等的话语权,并可以将自己的声音迅速传播。高校的思政教育如果漠视这样一个平台,意味着将话语权拱手让与他人。那么所谓的思政教育,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仍会停留在过去,甚至会悄然止步。因此,高校应该紧跟微博时代步伐,积极搭建思政教育微博交流平台。一是高校应该积极开通官方的思政教育微博平台。高校通过专属的思政教育微博平台,主动各类信息,虚心听取学生各类意见,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架起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新桥梁。二是高校思政教育者要主动开通自己的微博平台,通过微博进行时事热点和理论热点的探讨,与学生共同交流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我发现,达到思政课的育人目的。

五、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网络媒介素养是指公众对各种网络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网络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微博是一个完全“无屏障化”、用户可以不经任何审核,随时随地、转发各种信息的媒介传播平台。面对海量化的网络信息,大学生如果缺乏媒介素养,不懂得筛选,不懂得质疑,也不会批判,很容易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因此,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微博。首先,高校可通过开设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教授理论知识,增强大学生的辨别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高校可开通微博平台,在网络上组织开展社会热点、校园热点等话题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在网络上参与辩论,并从中得到领悟与体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再次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邀请网络传媒人士走进校园与大学生开展面对面交流,提高大学生对网络媒介本质的认识。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运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功能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需的。我们要不断加强对微博网络环境的管理,引导大学生正确冷静地看待这一新鲜事物,增强主流意识和社会主旋律对大学生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志艳, 陈爱国. 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路探新[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 2005,(04).

[2]史丽宏. 现代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 职业圈 , 2007,(06).

[3]毛子成. 博客,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 2008,(01).

第6篇:思想政治教育专题讲座范文

关键词:宿舍文化 学生 党建工作

宿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其教育功能日渐凸现。积极探索学生党建工作新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一、坚持一个中心,创新工作思路

作为公寓管理部门,要围绕“以宿舍文化建设为载体,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新途径”这一工作中心,做到以党建工作促进宿舍文化建设,用宿舍文化丰富党建工作内涵,使党建工作和学生进行零距离的接触,把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延伸到学生课堂之外,扩大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面,提高宿舍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实施两个建立,强化监督管理

目前,由于高校招生数量扩大,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难度也在加大。在课堂之外,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宿舍度过,所以在学生社区加强对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监督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一是每栋公寓要对本栋楼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人数、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个人档案,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二是建立学生党员监督管理机制,在各栋楼设立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服务意见箱,让普通同学监督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行为表现。此外,每栋公寓在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同时,还要配合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预备期的考察、培养工作,这样有助于加强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监督考核力度,提高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三、坚守三个阵地,扩大党建覆盖

(一)学生党员示范宿舍

在每学期伊始,公寓管理部门根据学生党员所在宿舍的卫生、学习、精神风貌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同时在征求公寓管理老师意见的基础上,对符合要求的宿舍授予“党员示范宿舍”称号,并进行挂牌。评选学生党员示范寝室,旨在发挥广大学生党员在宿舍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真正做到一个党员树立一面旗帜、一个学生干部树立一个标杆。以党员自身的形象和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其他同学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真正实现以点带面,使学生宿舍真正成为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重要场所,进一步推动学生党建工作。此外,还可以把在同一公寓的学生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组织起来,按党员住宿楼层,分楼层划分“党员责任区”,使党员深入各宿舍与宿舍长、楼道长等共同负责对宿舍进行自我管理。

(二)宿舍文化活动室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各宿舍楼根据实际建立宿舍文化活动室,购买一些棋类、球类、报纸和书籍供学生学习和娱乐,在管理上采取让学生自行管理、定期开放的办法;另外,以宿舍文化活动室为阵地,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为骨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艺活动。宿舍文化活动室的建立,有助于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文娱场所,而且在普及党建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大学生文体广场

在学生社区开辟一块体艺活动广场,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公寓为阵地,每周组织举办周末文化广场。活动的开展为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张扬时代个性,尽显青春风采,搭建了平台。

四、坚持四个推进,丰富党建内涵

(一)推进党团组织进宿舍

加强公寓楼学生党员、团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党的知识宣传、专题讲座、理论学习、入党咨询等教育活动,采取党员带动预备党员、预备党员带动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分子带动广大青年团员、团员带动群众等方式,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的堡垒和模范带头作用,形成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良好局面,主动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更能有效地组织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

实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进宿舍,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政治修养,提高文明素质。要积极探索教育方式,在学生社区,邀请工作理论水平和社会实践经验较高的辅导员老师开设思政教育大讲堂,课程内容涉及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律基本常识、学生管理方法、防火防盗以及消防安全知识等等,思政教育大讲堂的开设,有助于实现宿舍区的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效对接,填补在宿舍与教室之间思想政治教育的空白。

(三)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进宿舍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属于育人的工作,把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结合起来,能够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为此,在各宿舍楼设置心理行为指导室,邀请心理辅导老师开展咨询工作,帮助学生克服一些不健康心理和偏激观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推进公寓党建文化活动进宿舍

在公寓党建文化活动开展方面,加强公寓楼学生党员、团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党的知识宣传、专题讲座、理论学习、入党咨询等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五一联欢会、国庆节联欢会、元旦晚会、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文体活动来打造宿舍党建文化;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学习先进典型、宣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等来展现公寓党建文化;通过定期组织筹划专题教育,利用宣传栏、墙报、黑板报、讲座、网站等多种形式来宣传宿舍党建文化。

第7篇:思想政治教育专题讲座范文

[关键词]例会;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模式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校应当合理借助周日例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运用一定的思想理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逐渐提升个人的思想政治修养。

一、周日例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总体素质情况尚算良好,并普遍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大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对国内外时政加以了解,加之大学生本身对此较为关注,使得大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可以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从整体上讲,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都趋于积极向上的状态,这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大学生们对生活经验和技能的渴望不断提升,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大大增加,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才能更好地被大学生所接受。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潮水般涌入,强烈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还很艰巨,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及时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2.周日例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周日例会是各大高校利用课余时间把学生集中起来进行交流探讨的一个平台,是增强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各种原因,许多高校的周日例会采用强制性点名、考核的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原有的乐趣,甚至引起学生的极度反感。其实,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周日例会完全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来开展,例如,可以观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题材的视频、漫画展览,或举办时事热点讨论会、专题讲座等,藉此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自觉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这就要求高校老师与时俱进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教学模式的创新,充分利用好周日例会这个平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效用。

二、如何发挥周日例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1.保障周日例会的场所

周日例会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而一个可以容纳众多学生的场所是周日例会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学校应给予例会必要的场所保障,为其顺利进行提供支持。

2.抓住学生思想动态,创新例会内容

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在大学生生活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一些抨击性的网络传媒言论深深地影响着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无形中对大学生灌输了错误的判断与认知。这就要求我们以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基础,切实了解大学生所关注的是什么,以及对什么感兴趣等。其次,要充分利用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视频,或是通过演讲、辩论之类的活动,指导他们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接受正确政治思想的洗礼。此外,要给学生创造畅所欲言的机会,通过交流、探讨摒弃偏见、不满和抱怨,积极地面对生活,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3.周日例会要符合专业和年级的特点

高校学生所处不同的年级,接受着不同的专业教育,经历过不同的环境,这决定了他们对知识的需求有所不同。为此,在开展周日例会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深入了解学生实际需求,并以专业、年级为背景,结合学生的专业素质需求,定期通过周日例会这个平台,为学生集中讲述生活技能、就业技能等方面的知识,把课本之外的经验技巧传授给他们,使其能够从容地应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并为社会主义发展做出贡献。

三、结语

周日例会通过将学生聚集在一起,让学生畅所欲言,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完成政治思想知识的普及和传递,引导学生关注政治、参与政治。而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从单一制模式向立体式格局的转变,必须树立新的教育时空观,确立适合当今时代特点的立体教育格局,同时充分利用周日例会这一平台,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使当代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第8篇:思想政治教育专题讲座范文

摘要:如何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解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频繁出现的思想和心理问题,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帮助,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性,提出了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措施,以帮助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就业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

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全方位开展就业指导

(一)深化教育理念,强化“三观”教育

同志曾说过:“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业指导工作中,应该坚持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价值观、职业生涯发展观。引导大学生将实现个人理想、自身价值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的价值观。

(二)加强国情教育,培育正确的择业观

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紧密相连,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就业市场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因此,加强国情教育,把国情教育与就业政策导向、就业形势分析、就业市场预测、就业素质准备等结合起来,通过新闻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增进社会责任感。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帮助大学生树立热爱国家、报效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怀,鼓励积极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去。

(三)注重心理疏导,引导高素质全面发展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容易出现自卑、焦虑、孤僻、急躁、心理恐慌、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多是由于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引起的,势必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就业效果。因而,高校应关注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状况,积极采取有效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客观分析现实,引导大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形成高尚的思想觉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健全的人格,帮助大学生增强求职的信心,以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四)突出创业教育,鼓励自主创业

大学生最富有激情,是新时代的生力军,是最具创造力的群体。同志曾指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就会发生更大的作用。”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能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也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因此,高校应建立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创业人才成长的校园氛围,在就业指导课中积极培养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强创业技能的训练,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深入渗透就业指导各环节

(一)充分发挥大学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仍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学方式因循守旧,课堂气氛沉闷,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内容上,有些教师局限于讲解教材上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没能紧跟社会发展形势,结合国内外热点时事,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也没能做到对大学生群体特别关注的事件进行理论分析,给予正确的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主渠道,通过课堂教学向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就必须要坚持“德育为先”,做好课堂理论课的教学。

(二)寓教于乐,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文化生活作为“第二课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把德、智、体、美等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具有育人的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养成,也有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几乎每所高校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包含科技、学术、体育、艺术等方面活动,举办活动时,可以根据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增加相关的环节,突出具有就业指导意义,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校园模拟招聘大赛等等。

(三)努力建立“三维立体式”的教学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一个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实现的广泛的综合系统,不单单是依靠学校教育的力量,也要吸纳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有利条件,才能建立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封闭式的就业指导向开放式的转变。家庭教育为大学生个性和品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家庭环境对子女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具有学校教育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另外,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社会各界需要支持和配合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以宽容的心态对待高校实习生和刚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积极地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的机会,帮助大学生积累社会实践能力。

三、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化传播、灵魂塑造的实践主体,具有崇高而神圣的责任。而一流的就业指导队伍是实现高效就业指导的关键。用自身优秀的个人品质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大学生,用专业的技能和博学的才能去引导大学生,担当合格的“心理辅导员”和“生涯设计指导师”。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主体,其自身政策水平的高低、业务能力的强弱、服务意识的浓薄等都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是否具有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成败的关键。因而,努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打造一支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强、就业指导能力硬的人才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徐阳.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J].科教导刊,2011,4:130-131.

[2]赵方.人力资源强国目标下的大学德育教育研究[J].社科纵横,2010,12:193-194.

第9篇:思想政治教育专题讲座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整合 途径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般而言,心理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素质发展又具有导向作用。对于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往往同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交织在一起。心理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在心理方面的反映。心理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讲要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前提。反过来,心理问题的存在,也必然影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学校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一、整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起来,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客观上起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倍增器”的积极作用,对于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本身是完善人格、发展人格的重要手段,它所实施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能改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人际关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学生之间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者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理论说服教育,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内心想法容易被忽视,两者缺少思想交流,教育效果往往不明显;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咨询者与来咨询者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咨询者不是说教而是开导来咨询者,这两者之间建立平等、协调的人际关系。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有利于双方都敞开心扉,显露出真情实意,形成平等融洽的人际关系。这种融洽的人际关系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透视学生的内心世界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得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观点、看法听得进、记得牢,从而容易改变自己的原来态度和行为方式,这为顺利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设了良好的心理氛围。

第二、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在社会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状态千差万别、错综复杂,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客观上要求教育者必须根据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选择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过程与操作方法,正所谓“因人而异”、“潜移默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也只有这样,教育者才有可能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打开受教育者的“心灵之窗”,解决困扰受教育者思想的实际问题。教育者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必须首先深人了解和掌握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发展趋向,找到产生思想问题的“症结”所在,教育者才有可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受教育者的心坎上、触及受教育者的灵魂,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得更加有效,更富有艺术性、针对性和准确性。

第三、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长期以来,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考虑的头等大事。如果这种教育行为谈不上科学,最终必然会危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起来,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运用心理学原理、方法探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毛、理活动现象及其活动规律,并有效地运用其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教育者真正掌握了心理学原理、方法,并将其有效地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就能够更好地揭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自身的工作实践更易于引起受教育者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从而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二、整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途径

要想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起来,发挥二者的综合优势,就必须找到二者的结合点,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让其真正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显著成效。在实施过程中,一般需要运用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教育观念的整合。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整合,首先需要的就是教育工作者对此观念有深刻的了解、认识和认同。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其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政治信念的心理基础。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整合,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相关学科的教学和学校的教育、管理活动中,能使二者相互协调、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就必然要求突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只重视心理学知识的传授,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的现状,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与依托,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格品质和健康心理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以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树立现代教育目标观,真正构建起一种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整合。

第二、手段方法的整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必须在具体教育手段和方法上优势互补。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应互相汲取对方领域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灵活运用,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方法的综合优势。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要发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变被动应对矫治型教育为主动引导发展型教育。采取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等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方法,把心理学中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调适和平衡,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别教育功能,使学生不断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较高的层次上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矫正不良人格,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功能。

第三、师资力量的整合。首先,要从体制上把心理教育教师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使之浑然一体,使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倾向问题,而且要全面掌握大学生的主要心理及应对措施,调适、矫正、发展学生心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提高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有针对性、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以新时期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次,要加大既擅长思想政治教育又熟悉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得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一支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重角色的教师队伍。改变这种状况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国家在师范院校开设一门兼顾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专门为高校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重角色的师资队伍。同时,还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对在岗的教师实行业务培训和指导,让其能更好地履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条件下的教育职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