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人才培养方案 欧林三角 跨学科 监测机制 反馈机制
始建于1997年的富兰克林·欧林工学院(简称欧林工学院),以其别具一格的教育理念和卓有成效的创新实践,正在推动着美国传统高等工程教育乃至世界高等工程教育的巨大变革。经过短短十五年的发展,欧林工学院已经成为与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等名校争夺优质生源的强劲对手,在全美最有价值大学中名列前茅[1]。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和影响学生成才的关键。因此,在高等教育改革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优化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年来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分别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保障条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欧林工学院为鉴,对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
一、培养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改革的任务主要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首当其冲是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即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四年制本科工程教育而言,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界也曾有争议和改革尝试,其中心问题是,本科工程教育的四年学制能否达到医学和法学教育那样的专业水准。四年学制的本科工程教育质量面临危机,引发两种改革的提议,一种是延长本科工程教育的学制,另一种是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相衔接,但实质上都是试图延长工程师教育的时间。
欧林工学院并没有人云亦云,而是将四年制本科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实习工程师(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标准)或学士工程师(美国工程与测量考试委员会NCEES标准)。欧林工学院坚持不向研究型大学发展,而是坚信,按照全新开发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全能够在四年内培养出合格的实习工程师或学士工程师,而且他们的毕业生将来一定能够成长为优秀的工程师。
那什么是工程师呢?工程师就是这样一种人,他(她)们能将人、财、物组织起来,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回顾以往和环视周围,我们在制订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常常不能正视高等工程教育这一不容置疑的教育培养目标,常常喜欢含糊其辞,总是说我们的目标是高级科技人才或高级应用型人才,似乎明确表明培养的是工程师,就降低了培养规格,就会减弱高等工程教育的吸引力[2]。
因此,以欧林工学院为鉴,我国的工科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应该清晰地定位为实习工程师或者学士工程师。明确地说,高等工程教育就是培养工程师,而非其他。这是培养方案制订和优化中,首先要明确的和不可动摇的。
二、课程体系:欧林三角与跨学科体系
工程是科学的延续和再创造。当代工程师应该具有将科学技术转化为技术科学,并将技术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工程师应该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可以归纳为:(1)坚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2)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即在设计、组织生产、产品或工程质量控制和评估、解决工程或生产实践问题等方面的能力;(3)运用各种规范的工程语言、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和各种技术信息资源的能力;(4)计划、决策、组织、协调工程项目或生产的能力;(5)市场预测和应变能力;(6)包括英语在内的文字与语言交流能力;(7)计算机和网络运用能力;(8)与人交流、沟通、共事和处理公共关系的能力;(9)有相关法律知识,有社会责任感,有明晰的节能和环保意识;(10)有强烈的创新欲望、意识和能力;(11)有自我知识更新和能力扩展延伸的能力。
广义的工程不局限于设备、机械、过程和系统等要素本身,而是涵盖从需求到市场产品的全过程,既包括狭义的工程活动,又包括工程前期对社会背景的认识和实践,还包括后期对商业背景的认识和实践[3],如图1所示。广义的工程是一种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相结合、对社会产生长远有益的影响、具有长期社会吸引力的创新活动。基于这样的广义工程概念,欧林工学院把“工程”重新定义为一种创新职业,包含三个方面:(1)考虑人类和社会的需要;(2)对工程系统的创造性设计;(3)通过商业途径或慈善途径实现价值的创造。另外,欧林工学院对“创新”进行了重新定义,认为创新是在创造和发明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使具有价值潜力的原创性思想和原创性洞见影响人类的生活,是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吸引力等三方面属性的融合,是创造、发明和创业的融合。
图1 现代广义工程
根据对“工程”与“创新”概念的重新定义,欧林工学院确立了广义工程教育的教育思想,把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的基本理念总结表述为:在广泛的社会背景中培养工程创新人才。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的内涵:(1)将工程与真实世界相联系;(2)工程师能够有效沟通,理解其工作的工程伦理,考虑工作的社会影响;(3)工程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必须是有机的结合;(4)在工程的不同领域建立联系。欧林工学院确定了广义工程教育培养的“工程创新人才”应具备的9种竞争力: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团队工作、交流沟通、终身学习、理解环境、设计、判断力、机会评估及发展。
欧林工学院正是基于一种广义的工程概念,进行课程体系的全新设计,将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相统一,体现为欧林三角,如图2所示。
图2 欧林三角
严格的工程教育对应于工程的技术可行性,即设备或系统的创新应服从于自然规律。对应于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就是要求学生深入学的自然科学、数学和工程基础知识。创业教育对应于工程的经济可行性,即工程产品应具有市场潜力,能够通过市场获得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对应于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就是要求学生了解商业的基本原理及工程的商业背景,培养学生具备从工程师到创业者的角色转变能力,形成广泛的创业能力和造福社会的价值观和精神。自由艺术教育对应于工程的长期社会吸引力,即工程产品以顾客为中心,对顾客有吸引力,而且,工程师对工程系统和产品的设计要从艺术、人文和社会环境出发,考虑职业伦理和工程社会影响力。对应于课程设计方面,就是要开设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表1给出了欧林三角、工程属性、对应于传统教育形式、课程体系及学分的对应关系。
表1 欧林三角、工程属性、对应于传统教育形式、课程体系及学分的对应关系
欧林工学院不仅从知识领域上将课程模块分成以上四类,而且对组成课程模块的课程分成四个层次:初级课程、中级课程、高级课程、综合性设计型课程。大学第一年以初级课程为主;第二年以中级课程和部分高级课程为主;大二结束之前,学生确定专业方向,开始ENGR课程和AHSE课程,直至第三年结束;大学第四年,以终极设计项目(SCOPE)为代表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作为主要内容。欧林工学院设计了跨学科性的课程集群,来保证学生具有很好的知识广度。以牺牲学科深度为代价,来获得知识的基础性、跨学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性。比如:由微积分、差分方程、机电系统和项目训练构成的课程集群,能够有效地解决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能力之间的矛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但是,课程集群在设计和操作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院系设置的客观壁垒,为此,欧林工学院颠覆了传统大学依据学科设置院系的做法,不设置院系,学生有专业而教师无院系,所有的教师也不属于任何专业。
因此,以欧林工学院为鉴,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要重新审视我们目前的课程体系结构,抓住工程师的共同特质,设计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和跨学科课程集群,并且通过校企深度合作,设计一批具有综合性、实战性、创造性的工程项目和创业项目,给师生提供真刀真枪的实践平台。
三、保障条件:竞争力监测机制和教学活动反馈机制
目前,国内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上由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教学计划表格组成,而普遍忽视了对保障条件的制定,往往使得本来就不够先进的培养方案在实施中再打折扣。欧林工学院的竞争力监测机制(如图3)和教学活动反馈机制(如图4)值得借鉴[4]。竞争力档案是由校方建立并保持的一份保密档案,主要记录学生的竞争力情况,包括课程的测评结果、雇主信件和其他重要材料。欧林博览会的特色是由校内外专家共同担任评委,每位学生都要提交材料、在博览会上展示宣传自己,接受指导和评估。可以邀请企业通过博览会挑选学生,调动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积极性。
以课程为基础的竞争力评估
图3 欧林工学院的竞争力监测体系
图4 欧林工学院的教学活动反馈机制
以欧林工学院为鉴,我们在制订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要建立确保人才培养方案落实的保障机制,不仅要对教学环节的落实进行有效监控,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竞争力进行监控。从学生、教师、学校、企业等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督促,保证对教学活动的持续改进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优化。可以借鉴欧林工学院的竞争力监测体系,特别是搭建博览会这样的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展示自我,最终实现自我。
四、结语
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优化,欧林工学院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尽管各个高校的工科专业的基础和服务面向各有不同,但是工程师培养的共同特质和要求不会改变。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就须牢牢把握住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构建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和跨学科课程集群,打造校企深度合作的实践创新平台。建立和强化对学生的竞争力监测机制和教学活动反馈机制,以确保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参考文献:
[1]Nortel,Leveraging it to create an innovative,cooperative,student-centered curriculum,case study,Franklin.W.Olin College of Engineering,2009.
[2]严岱年.工程教育的创新奇葩——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11.
[3]曾开富,王孙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胆探索—欧林工学院的广义工程教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
关键词 人才培养方案 设计和开发 过程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过程控制的理论依据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优秀的高职毕业生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开发存在因果关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缺失,即使后续工作非常努力,也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开发是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活动,也是不断适应社会需要的改进过程。《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是世界质量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其中7.3条款明确了设计和开发的过程和要求,为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系统的模式。
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的主要过程和控制要求
按照标准的要求,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包括以下七方面。
1、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高职学校教学单位每年应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现进行策划,保证方案制定过程按照既定方针实施并全面监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要求》之类的文件可以视为一种策划文件,文件应规定以下方面的内容:主要工作步骤;每个步骤应采取哪些适宜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制定部门和人员的责任、权限;不同小组或成员之间如何沟通,衔接,确保方案内容的充分性、适宜性。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伴随着方案的逐步形成,可能会发现对某些环节考虑不周,需要更改,应及时进行文件的更新。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高职学校首先应明确本专业教育活动(包含教学)应达到的主要目标有哪些。确定目标时一般要考虑以下方面:
第一,国家法律、教育法规和政策对高职教育的基本方针和总体要求;
第二,通过调查分析,社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有哪些具体要求和建议;
第三,家长、学生对高职学校专业的教育服务有哪些期望;
第四,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本地行业发展水平,从业人员结构,对专业人才的容纳能力;
第五,高职学校根据办学特色提出的其他要求,以及高职学校的公开承诺;
第六 以前制定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料。
高职教学单位应逐项进行评价以上要求和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适宜性、可操作性。
3、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的评审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要求》所策划的安排,应对方案制定过程中的阶段性结果进行评审,以便发挥集体智慧。评审由有关小组、部门和本专业教师的代表,行业具有权威水平的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初步结果做出正式的、全面的评价,评价结果应形成文件(评审报告)。通过评审,有利于及早发现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纠正措施和完善设计建议,避免出现大的反复,以确保任务按时完成。评审会议的组织者应根据专家在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改进意见,逐项跟踪落实,作好记录。
4、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的验证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验证就是通过采取不同方式对设计输出的证据进行的认定活动,可以对最终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验证活动,也可以对某些阶段的设计和开发输出开展验证活动,评价和确定设计过程的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输入规定的要求。
验证的方法可采取与类似的经证实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比较;也可以通过“专业方向”试验进行,对方案进行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部门应保存验证的资料、记录。
5、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的确认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的确认一般采取取行业专家组共同评价的方式进行。通过确认,可使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更客观、合理。评价确认的结果应再反馈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开发过程中的有关阶段人员,并根据确认的结果需要解决的有关问题,进行必要的改进。
设计和开发确认的结果应形成纪录,包括经确认发现不能完全满足规定要求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改进措施和结果。
6、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改可能由于法律、法规、政策的变化,也可能是行业出现新形势所引发,还可能是因为人才培养方案有错误或高职学校教学过程有变化等引发。人才培养方案更改也应按标准7.3条款的要求实施控制,通常应该安排适当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
所有设计的更改在正式实施前均应严格控制,须得到规定的批准人批准才可以实施更改。应保持与设计和开发的更改相关的纪录,包括评审及评审后所采取措施的纪录。
7、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的输出
输出是指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应能对照输入逐项进行对比、验证。
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这些目标应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输入的各项要求。
第二,要培养符合上述要求的高职人才,采用什么教学模式;需要哪些教学资源:包括师资、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实训场地和器材、设施;对教学过程的有哪些要求,包括:教学文件、资料,教学环节安排,教学基本规范,教学检查,教学效果等等。为后勤和服务部门采购和服务工作提供采购清单、标准和服务要求,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依据。
关键词: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较为长足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就是这一发展的最直观体现。但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来说,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向来是其工作的难点所在,而为了最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正是本文就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展开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一、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阶段划分
在本文就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展开的研究中,笔者将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划分为制订专业培养目标、规划并组织专业教学过程、专业教学评价和专业技能鉴定等三个阶段,希望这一人才培养阶段的划分能够为我国相关院校教学工作的更好展开带来一定启发。
1.制订专业培养目标
在制订专业培养目标这一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阶段中,其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培养目标的专业制定,可以说这一培养阶段主要是为了明晰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教学的方向与目的。对于应用型经济管理的专业教学来说,其本身属于较为复杂的人才培养与训练过程,这就使得一般高等院校想要真正较高质量的实现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必须保证自身拥有科学、完善的实践性教学计划,这一计划需要包括规划性、可实施性的教学指导文件,并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具体化与细分化,这样才能够较好的满足高等院校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2.规划并组织专业教学过程
在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为了保证第一阶段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培养目标能够得到较好的执行。具体来说,在这一规划并组织专业教学过程阶段中,相关高等院校需要提供专业教师与教学条件,并依据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开展高质量的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相关教学,这一教学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较好互动,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相关学生的职业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中,相关高职院校必须结合相关计划,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真正达成第一阶段设置的教学目标。
3.专业教学评价和专业技能鉴定
在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教学评价和技能鉴定,其主要是为了验证上两个阶段的真实发挥效果。对于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来说,再好的计划与策略,也需要通过验证才能够确定其有效性,所以相关高等院校就必须建立完善、科学的教学效果考察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够较好的实现较高质量的教学评价;而在学生的专业技能鉴定中,相关院校可以采用专业岗位操作技能验证的方式,对学生在真实岗位中专业技能的发挥情况进行鉴定,这样自然就能够较好的实现这一阶段的任务要求,保证相关高等院校真正实现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结合上文内容,我们对高等院校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阶段划分产生了较为直观的认知,而结合这一认知与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将在下文中对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进行详细论述,希望这一论述能够为相关高等院校带来一定启发。
1.教学过程整体设计
在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整体设计中,相关高等院校必须围绕培养目标,实现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市场需求相结合,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得到经济管理专业知识针对性、应用性和超前性的支持。由于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两部分,所以笔者建议相关高等院校建立集中与分散结合、教学与实践结合的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循环教学培养模式,这一循环教学培养模式主要通过对学生开展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应用的循环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实现自身所学经济管理专业相关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这自然就能够较好的保证这一教学的整体效果。
2.教学课程体系设计
除了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外,教学课程体系的设计也是这一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部分笔者建议相关高等院校采用浓缩理论教学、强化实践技能、身心教育并重的设计理念。具体来说,在浓缩理论教学这样设计理念的影响下,高等院校必须对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理论课程进行恰当而有效的压缩,这一压缩需要实现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教学课程数量与课时数量的显著降低,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教训内容的重复;而在强化实践技能这一教学课程体系的的设计理念影响下,相关高等院校需要增加自身实践课程,并同时增加专业能力培养课程,这样才能够较好的保证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而在身心教育并重这一教学课程体系设计的设计理念影响下,高等院校必须将育人放到与教书并重的地位,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对于高等院校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教学的教学质量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教学方式设计
在高等院校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设计中,笔者建议相关高等院校采用“方法训练、能力培养和科研指导”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设计理念,而根据这一设计理念,高等院校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教学就能够较好的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这自然也就将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具体来说,在方法训练这一理念下,高等院校需要通过不同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技能以及思维方法进行培养;而在能力培养理念下,高等院校需要设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发展能力;而在科研理念下,高等院校需要使学生接触经济管理专业相关的最前沿知识与技能,这样才能够较好的实现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4.实践性教学设计
上文中笔者曾提到,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两部分,所以高等院校必须对这一教学的实践性教学部分进行较好的设计,这里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将实践教学设计为专业技能初步应用、实践应用能力的深化、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等三个教学环节。(1)专业技能初步应用在专业技能初步应用这一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设计第一环节中,这一环节学生经济管理相关实践能力的提高,主要通过课本上的知识实现,而在对学生进行的专业技能教学中,相关高等院校需要实现从理论课程开始与从实际应用需求结合的教学形式。在从理论课程开始的专业技能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而从实际应用需求开始的技能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经济管理相关技能,这两方面教学的结合,就能够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初步实现自身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自然就实现了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技能初步应用这一目标。(2)实践中应用能力的深化在高等院校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第二个环节中,这一环节需要实现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深化,而为了能够真正实现这一目标,相关高等院校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模拟实习、应用实习和综合实验。具体来说,相关高等院校在这一教学环节除了开展具体的主干课程教学外,还可以有目的的组织各类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活动,其中灵活结合实验教学平台开展的仿真实训教学能够在这一时期发挥较好的应用效果,这点需要相关高等院校予以重视。(3)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在高等院校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第三个环节中,这一环节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管理相关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使其能够满足社会中各类企业的需求。具体来说,在这一实践应用能力提高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高等院校需要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的专业技能复合、拓展和创造性应用能力的培养上,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毕业前掌握较为扎实的经济管理相关实践技能。具体来说,这一时期相关高等院校需要较高质量的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网络信息安全”课程、“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案例分析”课程、“顾客关系管理”课程,通过这一系列实践相关的教学课程与具体的社会实践,学生就能够较好的掌握经济管理相关实践技能,而高等院校也就真正实现了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环节中高等院校采用感知认知、体验实践、应用创新的递进式实践能力培养过程,能够更好的完成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结论
在本文就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展开的研究中,笔者详细论述了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阶段划分、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结合这一论述我们能够了解到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于相关高等院校的重要性,希望这一内容能够为相关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相关教学的更好展开带来一定帮助。
作者:张静 单位: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董萍.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0,01:20-22.
[2]杨荣明.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09,04:121-125.
[3]何京蓉,冉建宇,陈梅.应用型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创新[A].华中师范大学.
[4]焦健.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简称《课程方案》)是指导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含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体育院校)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指导性文件。其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高等学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的重要前提。课程方案制定的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各高校培养人才的高低。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课程方案》,其培养目标是指培养本专业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课程设置主要是必修课(1126学时、60学分,占56.1%)包括必修课和一般必修课,选修课程(880学时,50学分,占43.9%)主要包括方向选修课(约530学时,31学分)、任意选修课(不少于350学时,19学分),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社会实践(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实践(10~12周,其中见习l~2周、实习8~10周),科研实践(毕业论文、学术活动)。其中教育实践是学生教学能力形成的主要环节。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教育部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为出了多元化的特点,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不同要求,但是《课程方案》却没有对教师的核心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做特殊的、具体的要求,没有体现出对教师教学能力重视。很明显滞后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能力要求。因此,各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应考虑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从课程设置看,教育部很注重体育基础学科,忽视人文学科课程和教育类课程,而且理论选修课较少、技术选修课较多。从教学实践环节看,学生实习时间太短(只有10周),这一点与国外教师教育明显不同,比如英国的学校非常重视教学实践课,其课时量远超过200课时,同时通过微格课程的教学训练,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法国的教师教育业非常重视学生的教学实习,其教学实践达到486学时。
2对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
由于西安体育学院是陕西省及西北地区唯一所高等体育专业院校,其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时间长、规模大、人数多,是体育教育人才主要培养基地。所以本文以西安体育学院2004年教学计划中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为例对陕西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进行分析。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学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以及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636学时、占23.9%)、专业基础课(548学识、占20.6%)和专业课(648学时、占24.4%)。选修课(828学时、占31.1%)和实践性教学活动(教学实习10周)。
西安体育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2003年《课程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保持了高度一致,都是培养复合型人才,不同的是西安体育学院强调了人才的专业性,体现了社会对人才的专业化要求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等,体现出为中小学培养人才的特点。必修课划分更为具体,但是课程设置只是强调了体育基础学科,忽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选修课也缺乏对教育类课程的重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向课程目标转换时没能突出为中小学培养教师人才的特点,课程设置脱离《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忽视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缺乏对学生教学能力的训练,缺乏针对学生教学能力专门课程的开设以及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相关专题课程的开设。教学实习时间太短,实习前的培训主要是常规口令练习和中学校园集体舞练习,缺乏针对学生教学能力和从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培训。西安体育学院新修订的08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与以前相比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和进步,但是教学实习时间的规定、实习前培训以及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专门性课程仍没有得到重视。
3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民办 高校 计算机 人才培养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1、入学前基础相对薄弱
与传统公办普通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学生是通过低于全国统招本科的分数线招生入校的。在学习能力方面他们相对于普通本科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
2、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明确
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参与学习的唯一动力是顺利毕业,因此对公共课以及专业课都不够重视,仅以科目及格并拿到学分为目的。
3、大多数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技术学科,推陈出新速度飞快。部分学校计算机教学内容过时,设备陈旧,教学方法手段落伍。因此学生毕业后,知识结构存在缺陷,难以胜任相关工作。
二、民办高校的特点分析
民办高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校园以及基础设施以及独立的教学管理模式易于打破普通公办学校的模式。就师资而言,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占比较大,因此他们在课堂教学及学生管理中更容易创新,与时俱进。民办高校在招聘专任教师同时,部分教师来自母校,在改善校园办学成本效益上发挥极大作用。就管理制度而言,民办高校能够及时的调整自己的管理模式以及制度,适应社会及学校发展情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规范完善教学管理。
三、民办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
与普通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更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兼顾理论与实践学习,在计算机专业领域内培养同时具备初步的理论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的技术型人才。
学校应该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及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注重与社会就业需求相衔接,充分发现学校特色,凸显专业特色。
四、培养建议
1、明确专业定位
不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发展历程、形成的学科特色、具备的教学资源等各方面的不同,应该结合自己的校园特色以及优势来定位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例如具有语言特色的院校,计算机专业可以进行双向培养模式,具有计算机专业以及外语特长的复合型人才。如果每个院校都照搬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以培养工程研究人员、科学家等学术精英为目标,这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在优势与特色上下功夫。不管是市场运作模式还是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多元化的。
2、建设多元化师资队伍
为培养适合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应该做好多元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首先应该培养教师队伍,根据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应用性、综合性以及创新性实验研究,紧抓校内实验设施建设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把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以及适应现代化科技发展等社会三大职能列入计算机教学大纲。
采取双模师资队伍模式,聘请企业经理、高工作为院校的客座教授;以兼课、报告会及讲座模式形成师资组。
近年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改革面临较大的挑战,结合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与优势,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从原来的学术型、研究型转向市场和大众的需求,同时兼顾想要从事研究的人才进行培养,双向兼顾,多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凤.浅谈独立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J].科教文汇.2010,(3)
[2]吴绪玲.关于独立院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内江科技.2012,(6)
[3]杨继.独立院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11,(2)
[4]苏晋荣.独立院校计算机类毕业生考研、就业动向调研与总结[J].计算机教育.2011,(11)
关键词: 课程地图 会展专业 人才培养体系
一、引言
课程地图(Curriculum Mapping)以课程规划指引学生未来升学和就业的发展方向,是为让学生了解所学课程与未来职涯选择的关联,明确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课程规划,其目的是让学生进入大学之后有学习的整体方向,并且提供学生规划四年修课的参考,进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成就与提高学习兴趣。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属于应用型较强的学科,其课程地图的建设意义重大。
二、课程地图设计思路与调研
会展专业课程地图的设计要基于行业的需求和岗位能力进行,以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为导出专业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并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形成课程体系,最终完成课程地图建设。因此,首先必须通过调研了解会展行业人才需求层次,并通过行业人事方面获知岗位能力。
(一)调研基本情况:基于应用型会展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应当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为此,专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调研活动,具体包括:(1)以会议形式开展企业会展专业人才座谈,了解会展企业核心诉求;(2)以访谈形式开展会展企业经理访谈,了解会展企业高端人才需求;(3)以网络文本形式开展会展企业相关岗位能力描述高频统计,了解核心能力需求;(4)以问卷形式针对实习生、毕业生和企业开展调查,检验人才培养的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5)通过毕业生回访和国内外相关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统计,了解当前课程设置的不足,并结合地方需求创造自己的特色课程体系。以上工作的开展,对企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的能力要求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加明确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在此基础上使课程地图的设计有据可循。在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未来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二)调研结果分析:根据调研情况,总结出会展行业需求,确定会展专业人才定位,其中会展行业需求包括会展企业岗位需求、人才需求和行业标准。会展专业人才定位包括人才培养规格、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结果分析:1.行业需求大量的企业访谈与问卷调查显示,无论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还是海口、三亚等二三线城市,会展行业仍然保持一定增速,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同时人才供给与人才培养是短板。企业访谈情况:针对国内10家会展相关企业的访谈情况显示,具备沟通能力、营销能力、策划和执行能力的人才最紧缺。问卷调查情况:针对本次课程地图设计的总体目标,会展专业对企业人才需求进行的问卷调查,于2016年11月1-10日以实地走访访谈、网上发放等形式进行发放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43份,回收率为95.3%。经检查剔除无效问卷,最终形成有效问卷137份,有效率为91.3%。主要信息摘录如下:针对会展企业的人才需求,就受访企业人才需求方面而言,42.11%的企业存在人才紧张现象,42.11%的企业有长期稳定的需求。受访企业对人才的学历要求主要集中在本科学历,占总比例的47.37%,其次是大专学历,占总比例的36.84%。受访企业的人才来源,主要是行业内人才流动,占总比例的52.63%,其次是招聘会,占总比例的26.32%。通过分析会展企业的人才缺口,最紧缺的人才为会展策划师,占到总比例的57.89%,其次是展台设计师(31.58%)、会展销售人员(31.58%)和项目经理(31.58%)。为全面把握国内重点会展企业人才需求的岗位特征,针对前程无忧、智联招聘、58同城等大型综合招聘网站的会展企业各岗位人才需求,重点了解各岗位的职位描述,从而把握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人才认定标准。此次调研共涉及北京、上海、广州及海口共计20家大中型会展企业,对不同岗位抓取的岗位描述文本进行高频归纳分析得出岗位要求包括市场营销、媒体整合、新媒体运营、方案策划、文书文案、品牌推广与宣传、项目协调与执行、财务预算与报价、公关与沟通等方面。
2.人才定位根据企业及招聘网站的人才岗位需求,大致可以将会展从业人员分为四类:科研人才、统筹管理人才、会展辅人才和会展支持性人才。四类人才呈金字塔型分布,即科研人才需求相对较少,会展辅助与支持性人才需求最大。科研人才即从事会展相关课题的研究者,一般以高校教师和协会研究人T为主;会展统筹管理人才主要指具备项目统筹管理、协调与应急公关等经验型的人才,这部分人才必须精通和熟悉大型展会及活动的操办流程,具有较高的创新精神、组织能力和宏观把握能力,是会展业的最高从业人员;会展辅人才是指精通展会设计、策划、营销、文案的专业性人才,属于专业技能型人才;会展支持性人才是指能为大型展会提供布置、搭建、翻译、旅游接待、会务接待的专业性人才。结合企业需求,认为我校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的会展核心人才应是具备行业核心能力(策划、设计、营销),兼具管理执行知识(统筹、协调、公关)的会展中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
(三)能力识别与检验:1.专业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为了培养行业需求的人才,需要明确不同岗位和层次的人才所具备的能力。针对企业,在以访谈和会展沙龙形式的讨论中,重点对企业提及的人才能力加以识别、归纳和整理,并与各大招聘网站收集的不同岗位要求加以比对,从而形成行业对会展人才能力的认知,包括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专业基本素养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为策划能力、设计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执行能力。
2.能力检验。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人才识别”工作所获取的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设计调查问卷,面向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和实习生及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发放,以期对“人才识别”中的能力进行检验,进一步确认行业对会展人才能力的需求。由此可得,会展公司最看重的能力为组织与管理能力(73.68%)和创新能力(73.68%),其次为沟通能力(68.42%)。在面向实习生与毕业生的调查问卷中,分别调查学生对会展行业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重要性的评价。根据调查显示,基本素养方面,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执行能力得到较高的评价,专业核心能力方面,现场统筹能力、营销能力、基本服务技能获得较高的评价。广泛调研国内外相关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同时结合海南省会展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基本确立我校会展人才培养定位。
三、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由企业调研与访谈及各企业对我校毕业生的用人来看,目前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存在如下问题:问题1:人才培B方案的设计相对于行业市场所需要的专业素养和核心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差距,尤其体现在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包括开设课程、开设时间、实习实践、第二课堂等都存在着不合理性。问题2:开设的课程并未达到市场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效果,比如:沟通管理课程并未达到学生应该具备的沟通技巧;计算机应用课程因其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和实验软件的限制并未涉及展会活动具体应用软件的使用;市场营销对新媒体营销的应用能力的介绍寥寥无几;活动策划课程对文案的规范化、活动创意开发的欠缺及展示设计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等都未达到市场应用的实际要求。问题3:课程内容相对于行业市场发展所需要的技能而言比较滞后。随着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先进的计算机应用软件、互联网平台技术、新媒体营销等被广泛应用于会展活动的各方面,而教材内容还来不及更新,尽管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涉及相关知识,但只是轻描淡写掠过而已,没有系统性。因此,所教授的内容没有与时俱进,导致毕业生在从事相关岗位时并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技能。
(二)建议:在今后学生的培养方面,应以市场岗位为导向,明确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清晰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在专业培养上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加强学习能力、语言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及核心专业技能即策划、设计、营销、统筹管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这不仅仅需要在课程方面加以改进,还需要结合第二课堂、学生活动、课程实践等形式达到市场企业的要求。其次,建立广泛的“校企合作”,建立“官产学研”协同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多轮驱动机制,结合会展经济与管理的专业特征,重视以“项目带动”的方式创新课堂教学。同时,对教师能力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让教师到企业挂职,提高行业企业实践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注重教师继续教育,尤其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此外,引进企业高管作为特聘讲师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开设讲座,进行教学,甚至项目合作开发,与市场无缝对接。
四、基于课程地图的会展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针对以上调研资料,得出三亚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地图课程设计的基本架构:人才培养(成才结构)、职业成长规划、考级考证通道及学科竞赛共四大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基本素养和核心技能;基本素养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能力、沟通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并根据这些能力的培养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和学期的安排。核心技能包括策划能力、设计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并根据相应的能力进行课程设计,但同时课程设计应该体现地方特色和学校的学科优势,因此,会展专业在大三和大四阶段开设三个方向课程(会议会奖类课程、婚庆旅游类课程和体育赛事类课程),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择业取向进行课程选择,同时为地方紧缺人才提供支撑。专业课程实践体系分别设在大一的认知实习(2周)、大三第一学期的课程实习(6-8个月)、大四的毕业实习(2-3个月),通过企业参观、活动服务、项目参与、顶岗实践、工作对接等全方位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与应用理论知识,掌握相应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同时课程体系的设计包括职业成长规划、考级考证通道及学科竞赛三个辅助模块,在此基础上形成人才培养/成才结构示意图、职业导航图、考级考证导航图及学科竞赛导航图四个导航图,实现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
1 前言
高等体育院校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是培养人才的蓝图,其内容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课时分配及各教学环节的安排等。其中,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影响人才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最主要的手段[1] 专业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的设置应该紧紧围绕专业的培养目标。
我校于2002年开设社会体育专业,但由于专业开设的历史较短,其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都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对我校社会体育专业2007-2012年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发现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对于如何合理的构建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出符合社会与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提出一些意见及建议,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2 我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2.1.1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不相适应:我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为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通过分析我校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开设的课程与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目标相关性比较小,而且通过访谈一些同学,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并不了解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具体工作内容,对于这个职业应该具备何种职业技能、需要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体系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从中可以看出,与这一培养目标相对应的课程在设置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2.1.2课程设置门类较多但主导方向模糊:由于许多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相关性不强,使得课程的门类较多,但开设方向比较零散,没有统一的主导方向。
2.1.3课程门类众多但学时有限:许多比较普及的大众体育项目如游泳、健美操、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体操、武术、田径、瑜伽等等均有开设,然而除了作为主项提高的项目外,其他课程只有十几到二十多个学时,再加上学生精力有限,面临就业时才发现自己没有真正掌握一项运动。
2.2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实践是证明理论的唯一真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后,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2.2.1有些课程在设置中都有所设计,然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一些课程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如:艺术性限定性选修课也由于一些原因最后变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一样;专业方向特色课程中的非限定性选修课设计的诸多课程,由于一些原因也由原本的应该学生自主选择变为有系里商议决定开设的课程,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不多。
2.2.2实践环节课程,如门球、垂钓等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我校的条件制约成为一种“走过场”的形式,而舞龙舞狮课程由于没有师资无法开展。
3 影响我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因素
3.1师资队伍的结构
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中,师资建设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我校社会体育专业开办的历史较短,社会体育专业师资缺乏,现有教师绝大部分都是原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出来的教师担任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教学,而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却只有一位,师资队伍不齐全,这使得我校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等方面受到限制,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由于缺乏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师无法开设相关方面的课程;出现为了迁就教师结构而只能开设体育教师方面的课程,使得在专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无法完全脱离体育教育专业的影响,与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相符。
3.2教学成本限制
限制与教学成本和办学条件的限制,选修课程的开设门类有限,发展的方向有限,如艺术性限定性选修课虽有设置,但在实际的开展过程却是同学校性公共选修课一样,在其中选修课程,完成两个学分的修习,让艺术性限定性选修课成为摆设;专业方向特色课程中的非限定性选修课设计的诸多课程,出于教学成本的考虑,由原本的应该学生自主选择变为由系里商议决定开设的课程,原本开设的多种选择课程也只是一个形式;课程设置门类较多但主导方向模糊,也是由于教学成本考虑开设一些学校现有的课程,导致课程开设的门类虽多,但主导方向模糊。
3.3场地设施不足或缺乏
我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因客观条件的制约,课程的开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只能开展一些对体育场地的要求较小或现有场地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中缺乏高端体育休闲娱乐项目,一些比较流行如:水上运动、高尔夫球等因缺乏场地等原因课程开设受到限制,无法开展;游泳、门球等也因场地的缺乏,在校外开展,课程开展限制多,课时等受到限制,有些课程只是一个走过场的形式,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乒乓球、台球、健美运动的场馆面积有限,环境设施较差,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缺乏专门的瑜伽室、跆拳道馆、游泳馆等教学环境,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我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制约了我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对我校培养出高质量的社会体育专业高级人才产生限制。
4 对策及建议
4.1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师资队伍的结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设置,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让原有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通过进修、自学等方式,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适应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需要,改变师资队伍结构,同时不断引进或外聘既有知识又有丰富经验的社会体育专业教师,增加本专业的活力,让 “两代”教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以促进教学质量?。鼓励教师不断的进修,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便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学习。
4.2体育场馆设施建设
体育设施是课程设置的基础,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是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以开展的保障。在体育场馆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资金问题。而在体育场馆的建设中如游泳馆建设,建议可以通过同社会上的企业或组织联合投资,达到双赢的效益,既解决我校体育场馆建设中的经费问题,课程设置或开展中遇到的场馆不足问题,又能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或者与我校乐森田径场建设的途径一样,通过校友回报母校,以捐赠或其他方式,使学校体育场馆建设中的资金问题得到解决。
4.3教学成本投入及实践环境的建设
通过财政拨款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调整学费的使用比例,加大课程设置的投入力度;学校体育场所有偿对外开放,增加学校收入,用于改善体育设施,通过加大教学成本的投入,使我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限制减小,课程设置更加合理、规范。
通过加强同社会上的健身俱乐部、健身会所、晨练点以及社区体育锻炼点等实践场所的联系,建立实践平台,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与体育相关健身指导或兼职工作,将学校所学应用到实际中,既能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又能赚取额外的收入。
4.4根据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设置课程
加强国家有关部门的宏观调控,公布前几个年度的相关专业的就业情况以及社会对相关方面的人才的需求程度根据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来设置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结合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与实际接轨,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 冯晓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研究[J].山西师大体学报,2004,19(1):34-36.
[2]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编.社会体育指导员等 级培养教材(国家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教务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M].2010,75-79.
[4] 陈章玉.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设计及课程设置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262-1263.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思路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方案,是教育机构为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而要实施的一切活动及其安排的总体规划,具体规定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所需教学条件以及实施教学和评价的建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但是传统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环节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课程设置不合理,一般先上完理论课,再进行相应课程的实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相关知识未能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不利于学生掌握理解,往往学生实训时,理论课内容已经忘记。第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根据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老师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学习,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第三,课程教学内容未能与职业岗位工程内容相一致。所以急需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制定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基于工程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思路应当如下。首先,专业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行业情况调研
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与已毕业的本专业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人数比例、工作岗位及专业知识需要等情况;2. 请企业老总们来校参加专业设置的研讨会,提出本专业课程设置看法与对学生的要求等;3. 专业教师下企业进行走访,了解行业最新发展状况及急需专业人才。其次,专家及专业教师根据对行业调研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确定本校建筑工程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岗位群工作任务及所需的职业能力,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相对应的行动领域,根据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即确定课程体系。最后,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群所需的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的确定
通过专家分析该岗位群的各岗位的主要职责、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归纳形成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以此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职业行动领域及相关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2、确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归纳确定行动领域
行业专家通过调研结果分析,再结合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与确立施工员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比如:施工准备阶段的“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阶段的“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等等。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来构成施工员岗位行动领域。
3、根据行动领域确定专业学习领域
选择典型职业行动领域中有教学价值的并考虑建筑工程的施工特殊性、复杂性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影响,将行动领域转化成学习领域。形成了“课证融和、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专业学习领域分为三大模块:一是基本能力课程,二是专项能力课程,三是综合能力课程。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平台建设
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职业能力为基础,彻底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为基础的课程设计理念,建立以工作任务为基础的课程设计理念。在实施中实训室建设是关键。实训室的建设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平台,在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统筹规划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形成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有力支撑。我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2010年被评为省级示范性专业,在项目建设期内规划设计校内实训基地(下设4个校内建筑实训中心),使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达3000㎡。建立一套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满足岗位实境训练的需要。其中建筑施工实训中心、建筑识图实训中心、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实训中心、建筑施工实训中心满足专门技能训练的要求;建筑施工管理实训中心满足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还建设了25个校外实训基地,建立了一套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满足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
四、结束语
基于工程过程导向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是按照行业调研、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培养方案实施平台建设等流程进行的。从2008年开始我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建筑工程专业几门课程分别获得省、市级精品课程;发表关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论文数篇,申请校级课题1个。大部分的课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来进行教学,所培养的学生获得企业一致认可。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陶素连.基于工程过程导向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1(8).
[3]徐善状.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J].中国电力教育,2010.
中国地方高校既肩负着培养地方基层专业人才的责任,也承担着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任务。我国地方高校一直承担着使命,为全民素质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各地基层培养了大批踏实敬业、会学善用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旨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指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目前人才培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今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探讨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是为了更好地修订课程方案,切实地培养与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
2高校类型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点
地方高校人才目标是培养会学善用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此为目标的高校被归属于教学型大学。这类高校毕业的学生,多数在企业或事业单位居于执行层,从事执行工作或管理一个小型团队,因此要求既有动手操作能力,又有一定的管理和研究能力,总之是应用型的人才。吴国英将高校类型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点做了清晰地表述。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需要通过符合教育规律的实践课程方案,经过实验、实习、实践,四年不断线地实践教学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执行、解决问题、协调能力。然而,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方案陈旧,即专业实习+教育实习=实践教学。
3地方高校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
3.1课程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符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课程来完成。目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追求社会价值为取向。通常情况下,课程价值取向也应随之转变,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方案。现实情形却差强人意,许多地方高校实践课程多年如故。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时,最为重要的课程方案未能同步跟上。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脱节,导致频繁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只流于形式。首先实践课程门数绝对少。以实践性较强的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为例,教学型大学的实验和实践性课程基本为6门,包括2门教育实践课程。研究型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实验和实践性课程一般在10门左右。仅课程数量而言教学型大学就明显少于研究型大学。其次学时、学分执行最低标准。仍以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为例,高等学校地理科学专业规范建议课程教学按16~18学时折算1学分,实践教学按32~36学时折算为1学分,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按每周折算为1学分的方法折算。教学型大学执行的都是最低标准,而有条件的高校或研究型大学相同学时折算的学分要低许多。再次专业特色不突出。教学型大学教师教育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基本是专业实习与教育实习平分秋色,导致既没有突出专业特点,也无教师教育专业特色。
3.2模块化课程方案尚未建立
模块化是指“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主题式教学单位(即模块)”。模块化课程更加地关注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群与课程群之间的构造关系及其配置过程。每一模块生成的过程,就是对课程与课程、课程群与课程群之间逻辑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优化的过程。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显然需要经历细致地推敲、严密地论证,否则只能是全部知识的拼盘。地方高校模块化课程体系尚未建立。
4地方高校实践课程问题成因
4.1人才培养目标失准
近些年,高校数量增加、社会需求多样并伴有结构性就业失衡导致部分大学迷失了人才培养目标,走错了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迷失、学校定位欠佳最明显的是省属本科院校,它们处于高等教育中间层次,前有部属重点大学,后有新生本科院校,不能准确地把握高等教育动态与本校的办学情况,很容易被社会风潮带着走。人才培养目标失准,一般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虚高,超出了学校及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造成了虎头蛇尾的现象。人才培养目标虚高表现在:一是课程方案制订时就已经低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二是变相或不执行课程方案。
4.2课程方案指导意见的束缚
高校课程方案的结构与设计是经校级最高决策机构确定后再交由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并提出“指导意见”,其中最具实质性的内容就是给出课程方案统一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表”,明确要求各专业培养方案在制订时遵照执行,实际上是对课程决策的指导和框限。根据学校课程设置及指导意见的要求各专业在设计课程方案时,只能在专业课程安排上进行抉择。
4.3利益群体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