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审计的理论知识范文

审计的理论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审计的理论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审计的理论知识

第1篇:审计的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独立董事;独立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083-02

目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是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其“形备而实不至”的主要表现是:上市公司股权过于集中,“一股独大”而使中小股东丧失了对公司决策的影响力;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在人员、资产、财务、业务等方面边界模糊;“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上市公司管理层既可以作为国家股的代表不理会中小股东的意见,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又可以作为内部人不理会国家股这一大股东的意见,从而损害国家股利益。“郑百文”、“猴王”、“黎明”等证券市场造假案,无一不是由大股东派出的少数人控制董事会和管理层,致使公司治理结构形同虚设而导致的结果。

在公司治理结构缺失与内部人控制的情形下,上市公司自己花钱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便成为司空见惯的怪现状。失去了“角色立场”的委托者总是力图购买审计意见或与注册会计师合谋完成利益驱动过程,失去了“真正的委托人”的注册会计师被迫在收益与风险的夹缝中苦苦徘徊。随着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独立董事制度正在逐步推行。笔者认为,独立董事制度引入,有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进行独立审计工作的质量,而独立审计的质量好坏又与会计信息质量息息相关。

一、独立董事制度有利于改变独立审计中失衡的委托、受托审计关系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基石,也一直是各国审计职业界、政府监管部门和学术界关注与讨论的焦点。站在会计信息监管的角度看,注册会计师审计属于外部会计信息监管范畴,其执业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作为外部主要监管力量的注册会计师没能保持独立地位,出具虚假审计报告是会计造假得逞的主要外部原因。而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主要原因是屈从于管理当局的意志,归根结底还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独立董事制度是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调整,它可以在审计委托机制、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审计资料等方面促进独立审计。

从审计受托角度看,企业所有者(股东)在考察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必然要委托企业外部审计机构进行独立的审核,并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在独立董事制度引进之前,由于现代股份公司的股权分散化,使真正意义上的审计委托人――全体股东行使委托权已不可能,要么由大股东行使实际委托权,要么由大股东参与的董事会行使实际委托权,或由董事会控制的经理人行使实际委托权,随着委托权的逐级下移,财产所有者的监督意愿在企业关系链增长的过程中得到削弱。这样就导致中国的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往往混为一体,都表现为董事会或经理,造成审核财务报告的外部审计缺乏真正的委托人,就往往发生高价购买审计意见的问题。而注册会计师不得不屈从于管理当局的意志,出具令管理当局满意的审计报告,否则管理当局就会去选择别的会计师事务所。因为注册会计师能否取得并持续取得业务以保证其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控制公司的管理者是否愿意接受他们。这样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就得不到保证。

实行独立董事制度之后,独立董事有权向董事会提议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其身份和职责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制约管理当局的不正当委托问题,避免了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人合二为一的情况,有助于维护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审计委员会作为独立董事制度的实现形式,大部分成员是独立董事,它的职责之一就是通过审查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向董事会提议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这样就可以促进会计师事务所的良性竞争,从而促进整个民间审计职业界独立性的提高。同时,由于审计委托人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经理层与注册会计师的相对独立性增强,这样,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就可以更好的审查企业经济责任的受托者――经理层。那么被审人就由原来的侧重会计部门(《独立审计基本准则》规定,“独立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扩展到经理层对于其受托责任的执行情况。

二、独立董事制度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执行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

内部控制是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而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促使审计工作从详细审计发展成为以测试内部控制为基础的抽样审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与评价,是审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审计是制度基础审计,即在了解、测试和评介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赖以生成的财务信息进行鉴证。在独立董事制度下,由独立董事任职并控制的审计委员会的职能主要有:检查会计政策、财务状况和财务报告程序;监督控制内部审计、并为注册会计师审计提供必要的协助。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设计及有效运行,也便于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测试与评价。

三、独立董事制度为独立审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时,一方面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和丰富的审计工作经验;另一方面也需要对被审单位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有全面、丰富的了解。但在现实中,特别是在独立董事制度实行以前,管理当局往往不愿向注册会计师提供其所需的审计资料。这就不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表现为注册会计师大量的运用估计和主观判断。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后,从其提供信息的广度上看,独立董事发表的有关意见如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资产重组、债务重组、非常交易等出具的独立董事报告等,为注册会计师的评估结论、出具的审计报告,提供了可信度较高的佐证;从其提供信息的质量上来看,独立董事所的有关意见,是以其独立于控股股东、经理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立场,并以其专业经验、资历和声望等身份为基础而做的,注册会计师可视为外部证据,运用专业判断予以证实。

四、独立董事制度可以提高内部审计效率,进而更好的为外部审计服务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可通过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内部审计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表现为:(1)注册会计师通过向内部审计机构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制订合理的审计计划;(2)内部审计可以给注册会计师审计提供必要的审计证据;(3)内部审计成员可以协助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工作,节省不必要的支出。

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与其权限、人员的资格以及可使用的资源密切相关。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并且必须直接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国家审计署于2003年3月4日并于5月1日起施行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3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必须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审计委员会,配备总审计师。” Louis Braiotta(1999)在《审计委员会手册》(第3版)中将审计委员会的基本功能界定为规划、监督、报告三个方面,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对内部审计进行监督。而中国目前在上市公司中推行的独立董事制度就具备了充当内部审计机构的角色,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独立董事独立于控股股东、经理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符合内审计构人员独立性的要求;二是独立董事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背景,具备进行内部审计的必要知识基础;三是独立董事可以独立意见,而这些意见又须在年报中披露;四是审计委员会的多数成员是独立董事,有利于形成独立性的意见。可见,通过独立董事制度(审计委员会)可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从而就会间接地促进独立审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杜琰.中国独立董事制度运行问题分析[J].财会通讯,2010,(9).

第2篇:审计的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 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它们的效率,帮助实现机构目标。风险管理是组织策略管理的核心部分,是组织以条理化的方式来处理活动中的风险的步骤,其目的是从每一项活动及全部活动的组合中获得持续的利益。在管理者的头脑中首先要明确风险类型:(1)投资风险管理。(2)经济合同风险管理。(3)产品市场风险管理。(4)存货风险管理。(5)债务风险管理。(6)担保风险管理。(7)汇率风险管理。

一、内部审计参与单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1)保证审计目标与单位目标相契合。传统内部审计通常采用“控制风险目标”的路线, 即直接测试内部控制,考虑内部控制是否有效,风险的大小仅用于表明控制的薄弱与健全环节,实现防弊或兴利的目标,因而无法与单位目标直接相关联,导致内部审计无法证明其价值所在。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后,采取的是“目标风险控制”的路线,这样审计建议可以直接针对单位实现目标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风险。(2)有利于进一步改进单位治理。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使得单位更加重视本单位治理的改进,以增强竞争力风险管理被认为是治理的核心,内部审计作为单位治理的自我调控机制是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战略目标、战略管理的高度出发,参与到单位治理与风险管理中,帮助组织发现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促进组织改进风险管理体系。(3)参与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本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不仅为内部审计自身提供了发展契机,作为单位内的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和咨询活动,能够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无论是内部审计还是风险管理都能从双方的整合中提高效率、创造价值。

二、内部审计在单位风险管理中的职责

(1)在风险环境分析中的职能。单位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为了更好地识别风险,就必须对存在风险的环境进行分析。(2)在风险事件识别中的职能。通过风险识别活动,要识别出能够影响单位的所有风险事件,并将风险轮廓准确、完整地勾勒出来。(3)在风险评估中的职能。在风险评估活动中要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两方面对已识别的风险事件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4)在风险反应中的职能。单位在对风险进行评估后,内部审计人员的主要工作就在于根据单位的风险容忍度和成本--效益原则分析、评价风险回报的合理性。(5)在控制活动中的职能。单位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要通过设计业务控制程序来保证风险管理措施的落实,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活动时,都要测试这些控制程序的有效性,这本身就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6)在风险信息沟通中的职能。内部审计人员提供的评估报告可以证明风险信息被准确、及时地传达给相关人员。(7)在风险管理系统监控中的职能。为了保证单位对风险的管理是一直有效,需要对风险管理进行持续监控。内部审计人员在日常审计中要分析环境和风险的变化,检查内部控制系统能否得到更新,是否能控制新的风险。

三、内部审计在单位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1)监督单位风险管理体系管理制度。这是重点监督的内容,因为没有好的管理制度,所谓风险管理形同虚设。通过部门审计,可以检验出单位风险管理体系总体管理制度以及各个分系统的管理制度等是否切实有效、利于执行。(2)对风险管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内部审计,可以评价单位战略目标的制定是否是在分析组织和行业的发展情况和趋势、单位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的基础上结合单位风险偏好来制订;评价管理层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是否准确;分析控制措施是否完善,是否可以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都落在风险容忍度之内;分析风险监控是否持续得到执行,监控报告制度是否恰当,风险管理报告是否充分、及时。

四、内部审计如何参与风险管理

(1)总体审查与评价单位的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机制是单位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单位风险管理是否有效的前提。内部审计部门或人员需要从总体上审查单位风险管理机制,以确定单位风险管理组织机构的健全性、风险管理程序的合理性及风险预警系统的存在及有效性。(2)对单位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单位经营管理过程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进行确认和分析,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分析判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评估风险对实现单位目标产生影响的严重程度。定量分析方法是对已被识别的风险进行量化估计,在风险难以量化,定量评价所需的数据难以获得时,应采用定性方法。

第3篇:审计的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深度学习;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6-0184-02

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向传统的“智商”测试以及智力观念提出了挑战,对西方国家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任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单纯的记忆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当教育者谈到对学习的追求时,通常指的是形成性的、积极运用的、深层次的学习,即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优点也日益明显,大力提倡深度学习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不仅为教育提供了不同的解释和阐述,也对深度学习设计提供了新支点、新依据和新视野。

1 多元智能理论与深度学习

1.1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内涵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3年在他的著作《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Multiple Intelligences)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经过多年对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艺术教育的研究,证明了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化的,至少存在8种彼此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智能,即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在世界:自我意识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1]。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有多种智力,由于受到不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及制约,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形成不同程度的组合,因而各具特点。另外,他还提出智力是一种生物潜能,八种智力同等重要,不能只强调其中的一、两种而忽视了其他的智力。在一个充满教育性的环境下,智力是可以提升的,只要得到适当的刺激,几乎所有的智力在任何年龄段都可以得到发展。

1.2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美国学者Ference Marton 和Roger Saljo在1976年提出的。深度学习是指基于理解的学习,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融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2]。

深度学习是强调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它涉及对多领域信息整合;深度学习是学习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它也是学习者自我导向的、主动积极的行为,学习者必须积极参与,从多渠道获得信息;同时,深度学习是终身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学校环境中或人生的一段时间,学习跳出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深层学是与批判性思考、新旧知识联系、多元野、自我反思、智力好奇、意义探寻、问题解决、学以致用、终身学习等词汇联系在一起。

2 多元智能理论为深度学习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2.1 多元智能理论注重学习个别化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学习的个体也是各不相同。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他们之间有不同智力的组合,所以表现出来的优势也不相同。教学中要关注学习者个体之间表现出来的差异,注重学习的个别化。在传统课堂上,教师照顾大部分学生,但无法做到尊重差异性。为了让每个学习者都能理解课堂上的知识,我们就要对不同的学习者用不同的方式去呈现相同的内容。

2.2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课堂导入多维度

课堂导入是激发学习者对这节课或这个学科兴趣的重要环节。多元智能理论指出,学习者智能上存在着差异性,导致每个学习者关注点和兴趣爱好都不相同,所以要求寻找多个切入点,让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在进行深度学习设计时,加德纳提出了叙述式、量化式、数字式和美学式等多种导入方式,要充分运用多种导入形式,利用优美的音乐、色彩丰富的视觉冲击和有说服力的数字来激发每个学习者的兴趣,即以8种智能类型和学生理解事物的方式为起点,调动起学生多种智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2.3 多元智能理论提供多元的评价观

多元智能理论扩充了智力的内涵,超越了传统智力的概念,对传统智力理论支持下的评价提出了挑战,为教学评价改革提供了新的视野和理论基础[3]。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表现突出的智力,所以我们评价学习者也要根据不同的智能类型来设计,即多视角的评价学习者。在评价中,要识别学生的强项和弱项,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来评价学生,并且尽量在接近学习者的“实际工作情况”条件下进行评价,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培养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超越了传统评价的范围,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教育评价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3 多元智能理论对深度学习设计的启示

3.1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深度学习是一种需要运用高水平思维的学习活动。要使学习者更好地投入到有意义的学习中,就必须为学习者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把问题或任务镶嵌在具体的教学情境当中,利用情境之锚固定学习者的注意力和兴趣,促使其进一步投入的深入学习。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应从多方面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或便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的因素,并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意义学习”提供模拟的或真实的情境,有助于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和学习动机,使教学内容对学生构成意义。例如在《信息管理系统》教学的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谈谈自己生活中接触过的或熟悉的管理新系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提前准备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让学生谈一谈案例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教师要加以及时点评和引导。

3.2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设计深度学习的多元教学策略

深度学习是一种问题求解,特别是新问题求解的学习活动,也是学习者处于高认知水平层次的学习。由于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大,应根据不同学科的性质和学习者的特点,设计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教师还需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呈现教学内容,在信息呈现的过程中合理的选用媒体,让不同智力优势的学习者都能够理解所学的知识。学习者既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得知识,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用自己独特的展现方式运用于生活实践之中,为深度学习提供支持。

例如,在讲解《数据挖掘》中的客户行为数据分析时,可以播放一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客户在电子商务网站或“两微一端”中的具体浏览和交易行为,以及从中分析到的客户的购买意向或潜在需求,进而充分理解客户行为数据分析的重要性,这样就可以帮助言语智能不强但空间智能强的学生理解知识。在没有多媒体教室的学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现实中的交易过程,让学生想象营销人员与顾客交流的画面,然后请学生进行“用户画像”,教师做鼓励性的点评。教师还可以通过问题的形式重新组织课程内容,给学习者创设一种真实的、复杂的、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学习任务,引发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

3.3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设计深度学习中的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竞争、合作、辩论等多种方式,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在课堂中受到老师的欢迎和普遍的使用。但在实际课堂中,小组都是由学生自由组合的,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分工不合理的现象。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因此协作学习小组中要有不同智力的组合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适当的调整小组成员,根据学习者个体的学习方式、认知风格等,对教学目标、内容、手段等进行选择、组合、管理,将不同智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到一起,让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发挥他们智能优势的同时发展其弱项智能[4]。

例如在《ERP模拟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一组都要有一个言语智力强的学生,这样在营销方案策划和最后的广告汇报中发挥他的优势智能;要有一个数理/逻辑智能占优势的学生担任团队的运用总监,对企业资源的整合进行合理规划;还有一些其他智能优势的学生,在协作学习过程中还有利于人际交往智能的发展。

3.4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设计深度学习的多元评价策略

加德纳认为,测试学习者最好的办法是在最自然的环境中,观察学习者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方式。深度学习也不仅仅强调学习的深,还注重知识的广。在深度学习中,学生构建的是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将不同的知识整合到一起[5]。因此,在深度学习设计中,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观,包括自我评价、同W评价、教师评价等多角度的评价,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让学习者对某些问题或知识有更为客观的了解。

例如,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设计《电子商务网站运营管理》教学中的多元评价策略。在进行电商广告策划时,学生要用到多方面的知识,将这些知识整合到一块,最后完成广告策划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了更多的信息,通过记录广告策划方案,让学生将新知识和原有的知识联系到一起,学生根据方案,制作广告的时候,要思考选用什么软件,怎么合理的把广告中的要素组合到一起。多元智能理论非常重视个人的自我反思能力,把自我认知与调控的能力放到与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同等重要的位置,认为评价中学习者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6]。而深度学习也涉及批判性思考等高水平的思维。因此,在各小组汇报他们的方案和作品的过程中,将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让学习者巩固已有知识的同时,也锻炼其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的多元评价方式还能激发学习者对知识的后续研究行为,进一步促进学习者的深入探究,提高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束语

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多元智能理论与深度学习设计之间的关系, 对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深度学习设计具有深刻的意义。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习者智力发展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同时开发学习者各方面的智能,让学习者发挥智能优势,发展其弱项的智能,从而达到全面发展,达到深度学习。

多元智能理论中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发掘对深度学习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的观点,要将这些观点有效的融入到深度学习设计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还需要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才可以有效地将多元智能理论融入到深度学习设计中。

参考文献:

[1] 王学沁.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艺校地理个性化学习研究[D]. 烟台:鲁东大学, 2016.

[2] 孙志远, 鲁成祥, 史忠植, 等. 深度学习研究与进展[J]. 计算机科学, 2016(2).

[3] 王俊琴.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网络学习评价研究[D]. 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11.

[4] 王静芝.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自主协作写作模式探究[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2).

第4篇:审计的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思维具体;政治理论课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国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若能有意识地把它作为“具体――抽象――具体”的发展过程来认识和对待,将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性,从而增强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

一、理论联系实际要追求达到“思维的具体”的认识

“具体――抽象――具体”是指在认识的过程中由对认识对象的感性具体认识开始,进一步上升到对之理性抽象的认识,再进而上升到对之理性具体的认识,从而达到理性地再现认识对象的本来面貌。这个过程反映了认识的基本规律。而理论联系实际乃至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和关键在于,使学习者相信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树立对理论的信念,掌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就要求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简单地停留于“讲一个观点,再举几个例子进行简单说明”的层面。这种惯常的方法满足于用实际例子的某些方面来证明观点,搞简单的“对号入座”,让受众听起来感觉是实用主义、拿来主义,是为自己辩护,无异于玩概念游戏,是无用的空洞的说教,效果往往比较差。如果把理论联系实际同时也看做对特定具体事物的认识,力求达到对它的“思维的具体”的认识,最终达到在思维中把握实际事物的完整的、全面的、丰富的内容,达到对特定具体事物正确的、深刻的、科学的认识,那么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这时受众就会认识到理论的威力,认识到理论是有用的、正确的、科学的,就会相信理论。这时,才能显示理论的威力以及有用性、科学性、深刻性。从逻辑上来看,惯常的那种“原理+例子”或“对号入座”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其逻辑基础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机械类比”,或由特殊到一般的“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其结论是或然的。这种方法既无法使大家信服,更不能使大家认识并掌握活生生的。在理论联系实际时,我们应该努力使对实际事物的分析达到“思维的具体”的水平,做到从“全部关系的总和”上去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

二、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思维的具体”的过程分析

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一个认识过程,要达到对联系的实际对象“思维的具体”的认识,就必须尊重一般的认识规律,使对实际对象的认识由“感性的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规定”,再由“抽象的规定”上升到“思维的具体”。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做到对实际对象的分析和认识实现由“感性的具体”到“抽象的规定”再到“思维的具体”的转变,需要注意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两个相互联系而又不同的层面和环节。

一是教学中运用具体的理论观点对实际事物的某些环节、方面、属性等进行分析和认识,进而说明和论证理论观点。这个阶段属于理论联系实际中对实际对象的认识由“感性的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规定”,它具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运用实际说明理论和观点,这是本阶段主要的教学目的。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各种概念、观点和理论,我们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事例加以分析,使要说明的理论观点形象化、感性化,是非常必要的。另一个特点是,这个阶段也是认识、把握所列举实际事物的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或它的某些侧面、属性,是对于实际事物的认识达到“抽象的规定”的阶段。以上两个特点是融合在一起的。比如,在哲学教材体系中,各章节所涉及的概念、观点、具体原理等,本身就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或提升,理论联系实际过程中作为实例引用的事物自然也包括在哲学的概念、观点、具体原理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大范围中,所以引用实例说明具体理论观点,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认识作为实例的事物本身的某些方面的本质和规律。反过来,认识了所引用的实例这些实际事物的特定侧面、属性等共性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揭示和论证了哲学的理论观点。具体实例是个别、具体,它反映和体现一般、抽象。哲学的理论观点就是一般、抽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讲,认识并掌握哲学的理论观点就是认识所举实例的本质。

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人们对实际事物的认识达到了“抽象的规定”阶段,这时的认识还是片面的、孤立的,还没有达到对客观事物完整、正确的认识,认识还必须进一步发展。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第二个环节或层面应是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认识实际事物的整体,达到对其“思维的具体”的认识,即对实际事物的认识由“抽象的规定”上升到“思维的具体”达到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事物,而不是只认识事物的某些方面和层面。这个阶段,理论联系实际的任务表现为运用在各章节中分门别类学到的理论观点,对实际事物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按照事物自身的规律,把它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现象与本质等各个方面重新联结起来,恢复实际事物作为整体存在和发展变化的本来面目,全面地、完整地、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不是片面地、歪曲地理解事物,从而真正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目的――理论的有用性得到了真正的证明,人们相信理论、相信。到了这一阶段才能真正地达到运用分析认识实际事物的目的,从而使学生认识的有用性和深刻性,并使其真正受到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锻炼。这一步可以通过最后开设专题讲座等方式来实现。

三、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由“感性的具体”到“抽象的规定”再到“思维的具体”应把握三个转变

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感性的具体――抽象的规定――思维的具体”的发展过程来对待,应该努力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上实现从“理解”到“运用”的转变。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两个阶段所达到的目标是不相同的。为了理解概念和理论观点,简单的举例说明是必要的。从广义上看,虽然它也属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范畴,但它的主要目标在于理解理论本身,还不是专门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因此,就教学过程来说,停留在这个阶段是不完全的。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之后,要适时地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目标的转移,即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同时,还要通过一定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以达到提高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

二是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形式上实现从分析到综合认识的转变。前面已经论及,由于各章节是分门别类地阐述完整理论体系中的某些观点、原理或某一侧面的,在章节教学中联系实际、举例说明,自然也就只能偏重于以客观事物、现象的某些方面的本质和属性去说明特定的理论观点,或用某个观点、原理去分析说明实际事物的某个环节、侧面。这时侧重的是分析的形式,还无法做到“从全部关系的总和”上去把握事物,也无法完整地把握理论,难免出现简单化和片面化。走完这一步以后,理论联系实际总体形式上要实现从分析到综合的转变。在完成有关章节和单元的教学后,应该增设专题分析环节,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教学中分门别类学到的理论观点,对某实际事物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的、历史的综合性分析。就像列宁曾经要求的那样,哪怕对一个例子,也要从一切可能的观点上,从它一切已知的方面,在它所有的环节上加以分析。而且运用的不是一个范畴、规律,而是一切同这个“实例”有关、有联系的规律,以达到“思维的具体”认识。这可以说是科学地理论联系实际的本质环节。因为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都是多方面、多因素、多矛盾的统一体,事物整体性的本质和规律存在于方方面面的统一中;而正确反映实际事物客观规律的理论也是多概念、多观点、多层次的统一,其威力也存在于其整体的世界观、方法论之中。这一切决定了综合运用理论对实际事物进行综合性分析的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从全部关系总和”上去正确地认识实际事物,才能真正使学生体会到理论的深刻性和科学性,真正锻炼学生应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在理论联系实际的主体上要实现学生由客体到主体的转变。总的来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然而,由于理论教学最终要落实到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能力上来,因此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将学生当做教学客体,教师讲、学生听。在教学后期,要创造条件(如通过写专题分析论文的形式)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独立地运用理论分析认识实际问题,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由“客体”到“主体”、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受运用理论分析认识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

要实现以上三个方面的转变,就必须注意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理论联系实际要围绕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学生对目前的政治理论课总体上兴趣不高,但这并不表明他们不关心社会政治问题。事实上,学生对很多社会政治问题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有的学生自己主动找书看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我们进行理论联系实际要围绕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支持和帮助学生在的指导下思考和分析自己所关心的各种现实问题,调动他们学习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各抒己见。理论教学要培养学生独立地运用分析、认识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在理论联系实际时就不能满足于使学生重复已有的结论和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鼓励他们大胆地探索新问题、提出新见解。这也是当前创新思维教育所必需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不要简单地把观点的奇特和离经叛道、众说纷纭看成思想混乱。其实,各抒己见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师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做好转变学生思想观念的工作。

第5篇:审计的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概念;会计准则;审计准则;重大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6)06-0044―07

一、研究背景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隆重举行了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会。2007年1月1日实施。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会上表示,这是我国会计审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笔者认为,它更标志着我国终于走上了一条符合“市场经济越发展,公允价值会计越重要”这一会计历史发展规律的“基于价值和现值的公允价值会计”不归路。

我国的新准则研制工作也得到了国际认可。2005年11月初举行的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会计准则趋同会议”上达成的共识之一认为:“IASB希望中国对完善国际会计准则提供帮助。IASB认为,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的基本原则和一些特别规定具有代表性,值得国际会计准则借鉴和吸收,并希望在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公允价值计量问题以及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等_一个方面得到中国的帮助。”

“2006年的春天注定要成为中国会计界的一个重要记忆”、“梳妆一新、薄施粉黛的‘准则姑娘’来了,明媚的春光便是她的金边衣裳”、“这是我国的第二次会计革命”、“以公允价值(含其难点现值)为最大亮点”、“公允价值的春天来到了”一时间,好评如潮。2006年下半年,随着准则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及其正式稿的,全国会计审计理论和实务界都迎来了学习培训。

然而,一切真如许多人所盛赞的那样完美无瑕了吗,以致“世界各国将向中国学习”(刘玉廷,2006)?笔者认为,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包括准则本身及其应用指南)总的方向是非常正确的,但该体系中隐含的一些重大缺陷和错误观念却不容忽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日益突出,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限于篇幅,本文主在提出这其中的若干而非全部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更深入展开的研究笔者将另行撰文。

二、公允价值概念:一个最基础、最复杂、最重大和最迫切的会计理论与实践问题

会计的核心是计量,计量的关键是计量属性,而公允价值可以说是最复杂、最先进、应用面最广而研究最不深入的复合计量属性。在公允价值(含其难点现值)被我国万众瞩目、炙手可热的同时,我们却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如下一个近乎残酷却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我国目前会计审计准则体系中大量采用现值和公允价值、与国际准则趋同,主要是迫于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多重高压,而并非政界、学界、实务界真正从会计发展规律上理解和掌握了纷繁复杂的现值技术和公允价值会计理论方法精髓。这大概正是在2006年7月举行的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上,公允价值会计问题已被宣布为未来两年中国会计学会重大科研课题、并将由中国会计学会召开全国性专题研讨会的大背景和根本原因。在这些纷繁复杂的技术、理论与方法中,“公允价值”概念本身无疑是一个最基本和突出的问题,是认识和解决一切公允价值会计审计问题的根本,更是一个国内外至今都没有完全解决、常变常新的重大会计基本理论和实务难题。

从逻辑学角度讲,概念明确的程度取决于概念内涵和外延明确的程度。内涵指概念所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它通过下定义来阐述;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它通过做划分来列明。然而,目前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公允价值概念(包括其内涵和外延)都是相当令人困惑甚至是混乱的。财政部(2006)《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将公允价值与其他四种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简单并列,而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无任何解释的做法就严重误导了公允价值的外延,已引起国内不少人质疑。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多少人真正认识到我国目前的公允价值定义的重大局限性。以下通过国内外公允价值定义的演变简史来认识这个问题。

1995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交易的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结算的金额”。

1998~2006年,我国有关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基本上均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可见,我国有关公允价值的定义相当于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水平。

2000年,IASC金融工具联合工作组认为,公允价值是“在计量日,由正常的商业考虑推动的,按照公平交易出售一项资产应收到的或解除一项负债时企业应付出的价格的估计”。

在考察近十年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有关公允价值定义的演变时,我们必须注意自2004年6月以来,其四易其定义、且变化速度之快、内容变化之大令人吃惊的事实。

我们还会注意到,在以下FASB新近的四个定义中,包含了不少我们不熟悉甚至完全陌生、但在我们的深入研究和实际运用中却一定会面对、迟早要接受的种种新概念和新问题,它们理论涵义深刻、实践意义巨大。正如笔者(2004)在拙著《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第三章“公允价值概念”开头就曾指出的,“公允价值概念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且重要的问题。”“多年来,国内外会计组织在有关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概念都给出了一些大同小异的定义,但往往没有做更多的分析和说明,没有阐明涵义相当丰富的公允价值概念,这大大地影响了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准则和实务的发展。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一下。”换言之,我国目前的公允价值定义是非常简单和落后的,应予抛弃。

FASB认为,公允价值是指――

“自愿的双方在当前交易(而不是被迫或清算销售)中据以购买(或承担)或销售(或清偿)资产(或负债)的金额。”(FASB,1996)

“自愿的市场参与者在当前交易而非强制或清算交易中据以购买(或承担)或销售(或清偿)资产(或负债)的金额。”(FASB,1998)

“资产或负债在熟悉情况、没有关联的自愿参与者之间的当前交易中进行交换的价格。”(FASB,FVM,2004年6月)

“在资产或负债的参考市场上,市场参与者于当前交易中从资产中收到或因负债的转让而支付的价

格。”(FASB,FVM,2005年10月)。其中,参考市场(reference market)是个体进行资产或负债交易的最有利市场。最有利市场(the most advantageousmarket)是指这样的市场:报告个体销售或处置资产或转让负债的价格能最大化从资产中收到的金额或最小化因转让负债而支付的金额。FASB特别强调,作为一个总的原则,参考市场原则可以被广泛运用。由于不同个体在不同市场中从事不同的商业活动,因此其参考市场(从而市场参与者)也会因该个体商业活动及其所交易市场中的资产或负债的计价单元的不同而不同。考虑到这些差异,参考市场应当从个体角度来考虑。所以说,参考市场是个体进行资产或负债交易的最有利市场。

“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交易中,从资产中收到或因负债的转让而付出的价格。”(FASB,FVM,2006年3月)这里的公允价值计量假定,资产或负债的主市场中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交易是有序的(下面将解释有序交易)。主市场(principal mar-ket)是指报告个体将销售或处置资产或转让负债的市场,在该市场中,资产或负债的活动数量最大,同时活动水平最高。例如,在股票市场中,某只股票的交易量最大且交易价格最高,则这样的股票市场就是该股票的主市场。由于主市场是资产或负债具有交易优势的市场,因此,可以合理假定主市场将代表资产或负债的最有利市场。

“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销售资产所收到的或转让负债所付出的价格。”(FASB,FVM,2006年9月)何谓有序交易(orderly trails-action)?通俗地说,若从计量日之前一段时间起到计量日后的一段期间内,某些资产或负债的交易总会发生、且所发生的市场的环境没有什么变化,则这样的交易就是有序交易。

从公允价值定义的演变中,笔者可以总结出如下六个发展规律或趋势(见表1)。

表1 公允价值内涵的发展规律或趋势

三、《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重大系统性缺陷:缺乏单独的《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公允价值计量》

随着2006年的即将结束和2007年1月1日准则正式施行日的临近,我国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界已日益意识到,我们正处于一个十分窘迫的境地:在对公允价值既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说“市场经济越发展,公允价值会计越重要”是会计历史发展规律、是国际潮流、我国几经波折非搞不可?它的理论渊源和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又不知其然(如何确定公允价值?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如何保证其计量和披露的可靠性?……)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付诸实施了。

根据我们的认真分析和初步统计,我国现行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有35项、约占90%的会计准则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了公允价值和/或现值计量,许多准则都对公允价值和现值的计量及披露做了规范。表2简要列示了我国会计准则中有关公允价值和现值计量和披露规定的情况、以及各种情况的分布或比例情况。表2表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运用公允价值和现值的比例非常高,公允价值和现值的确为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最大亮点。

笔者认为,总的来说,除了上述公允价值概念内涵和外延方面的缺陷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目前最引人注目的焦点问题是:许多具体会计准则都运用了公允价值,但有关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的规定和阐述分散于各项具体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中,很不详尽和统一,无法有效地指导实践。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和运用不多,人们对它的认识有限;二是由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体系主要是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2005年以前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s)体系构建的,由于IFRSs体系缺乏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因此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也缺乏单独的《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应用指南。多的深入研究,现已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其刚刚于2006年9月15日正式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SFAS No.157)《公允价值计量》(Fair ValueMeasurements)中,FASB对该准则的原因做了如下对我国目前也完全适用的说明:“在本准则之前,公认会计原则中已有公允价值的不同定义以及应用这些定义的有限指南。而且,这些指南分散于需要公允价值计量的诸多会计公告中。指南之间的差异导致了不一致,这些不一致性又增加了公认会计原则的复杂性。FASB决定在本准则中考虑这些问题。”该准则主要解决三个大问题:公允价值的定义、用于计量公允价值的方法以及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扩展披露。

IASB也正即将解决这一问题。David Tweedie在2005年的《IASB主席报告》中早已指出:“IFRSs在很多情况下都要求使用公允价值。但是,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指南却分散于各个准则之中。这种统一和一致的指南的缺乏,已经导致了公允价值计量上的不一致。2005年9月,IASB在其日程表上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项目,目的是开发一个单独的准则,为个体以公允价值计量其资产和负债提供指南。……鉴于实务中遇到的如何获得公允价值的诸多问题,IASB认为亟需出台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为了加速IASB该项目的进程,IASB已决定,它准备在2006年将FASB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作为其单独的IFRS《公允价值计量》的征求意见稿(后改为“讨论稿”和“初步观点”),以尽快解决这一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时IASB和FASB还正在有关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联合项目中,继续深入地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对概念框架的影响问题。

所以不难看出,我国也应像FASB和IASB-样,尽快补充单独的《企业会计准则第XX号――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应用指南,以更好实现制定我国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总体目标。

四、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意义和历史地位

公允价值之所以风靡21世纪的全球会计和其他经济管理领域,源于其理论上相对于历史成本的显著的优越性;公允价值会计是基于价值和现值,面向现在、未来、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具有“真实和公允”本质特征的会计模式;公允价值会计是财务会计领域的模式性和范式性革命,是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价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价值是经济学的精髓,价值增值是管理学的永恒追求,尽管提供与经济决策既相关又可靠的价值计量始终是一个难题,但以计量为核心和天职、既从属于应用经济学又从属于管理学的会计学对此义不容辞,否则会计没有存在的必要。但长期以来,因会计计量理论方法的落后,世界会计模式长期为面向过去、基于成本计量的历史成本会计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价值和现值理念、具有“真实和公

允”本质特征的公允价值会计风靡世纪之交,因其能提供更多面向现在、未来、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信息,被誉为“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和“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和会计学家坎宁(1929)的名著《会计中的经济学》中对于价值计量方法的独创性论述和笔者的分析论证,可以说,公允价值是价值的直接计量(即现值)和间接计量(历史或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和短期可变现净值)的总称;公允价值会计代表财务会计未来发展方向,标志着会计正从成本计量走向价值计量;现值的可靠计量往往是价值和公允价值可靠计量的关键和难点。

具体来说,一方面,由于在任何国家,活跃市场并不时时处处存在,因此现值计量在总体上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现值相对更难计量,所以纯粹的现值会计模式难以存在,而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和短期的可变现净值(这时折现的影响不重要)可以是现值的良好替代,因此首选它们,仅当不存在同样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活跃市场上的市价时才用现值。笔者认为,这些可替代现值的计量属性及现值本身就统称为“公允价值”。这也就论证解决了公允价值概念的外延问题,同时也证明了我国现行基本准则中有关阐述的错误。

总之,公允价值是经济学中价值概念的会计表达、是对能反映会计要素本质特征的现值概念的体现;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就是基于价值和现值的会计计量。笔者(2004)的这个观点深刻揭示了公允价值与价值和现值的关系,对于我们理解公允价值会计中的许多问题都非常关键。

在理解这一关系中,我们始终不要忘记:现值是最能反映各会计要素的本质特征,它是会计计量的最高目标,其他各计量属性不过是现值在一定条件下的替代;即使公允价值概念本身,其产生也并不是全新的概念,它只是一个为运用现值计量属性而需“功用”的众多替代性计量属性的总称而已!它是现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最初演绎逻辑的体现,是促使会计学资产(按其取得时所费的历史成本计价)、会计学收益(按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计算的收入减费用之差向经济学资产(按未来经济利益即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价)和经济学收益(某期间净资产现值的变动)回归的基础。所以,现值在当今会计环境.中越来越重要;不能离开现值的重要性来谈公允价值的产生,运用公允价值的目的是为了体现现值而非相反;而如上所述,现值是价值的直接计量,所以运用公允价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计量价值。公允价值在全球的普及标志着会计理论已经走上了实现财务会计“价值计量”梦想的不归路。我们曾用时间和实践证明了一条真理:“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现在,时间和实践将继续证明:市场经济越发展,基于价值和现值、面向现在、未来、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公允价值会计越重要。

五、公允价值审计:任重道远、风险近期高远期低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及其应用指南的局限性:其内容受制于存在重大缺陷的《企业会计准则2006》及其应用指南

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拟订、财政部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006》主要是参照国际审计与鉴证理事会(IAASB)的《国际审计准则》体系制定的。由于IAASB已于2002年7月了《国际审计准则第545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所以我国在缺乏单独的《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居然“超前性地”拥有了“先进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以下简称“第1322号审计准则”)。但由于第1322号审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与《企业会计准则2006》及其应用指南几乎同步研制、同步、特别是要求其内容不得违背有关会计准则及其指南的规定,因此,《企业会计准则2006》及其应用指南中存在的许多缺陷也直接导致第1322号审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内容存在局限性。

作为财政部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特邀的第1322号审计准则应用指南的撰写者,笔者曾于2006年7月初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由中注协举办的审计准则研讨班上做了演讲,用语言、图片和文字阐释了国际上最新的公允价值会计和审计的理论方法,但非常遗憾的是,对审计准则指南本身的限制(要求与会计准则在内容和时间上都要亦步亦趋)使这些最重要和精彩的内容(往往超越了我国会计准则的现有规定)很多都不能被完全体现于第1322号审计准则的应用指南中,这大大削弱了该准则及其指南的作用。

于是,下述担忧不无道理:在《企业会计准则2006》连公允价值概念都没有阐述明确、其计量和披露规范非常简单分散、相关的公允价值审计准则又不许越雷池半步的情况下,中国注册会计师如何能有效地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在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两道关(会计关和审计关)都没有被把好的情况下,谁能保证中国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最大亮点不会倏忽即逝?!谁能保证在中国会计的“第”大打折扣后、不会又一次把一一切问题归咎于所谓的“公允价值”

(二)公允价值审计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带给我国注册会计师的究竟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与以前相比,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总的来说是会增大还是减小?这是许多注册会计师十分关注的问题。要回答这一问题,需要从公允价值会计的复杂性、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上的优越性和公允价值会计审计方法研究上的不断突破以及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等方面来综合分析。

如上所述,公允价值会计理论、方法和应用中涉及许多复杂问题,这些复杂问题直接导致公允价值在国内外的普及之路都并非坦途。这些复杂问题如:公允价值概念本身疑云重重、以致其定义在国际上至今仍常变常新;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有时非常简单,但有时又相当复杂,尤其是当市价不存在、需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计量技术或估值模型估计公允价值时。这时,因涉及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容易引起和诱发被审计单位或第三方的错误和舞弊,导致财务报表的错报.因此,公允价值计量的难度和可靠性一直深受关注并引起争议;应用过程中人的观念、行为、准则本身的质量等都会影响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等等。这些复杂性陡然加大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成本和审计风险(包括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初次应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或相关会计制度时更是如此,这些必须引起注册会计师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所存在的上述系统性缺陷在影响被审计单位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信息质量的同时,也会给注册会计师的公允价值审计带来困惑。当注册会计师按照第1322号审计准则第十条的规定,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时,评价标准本身若不明确和统一,就会影响注册会

计师评价的正确性;当注册会计师按照该准则第四十二条和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对公允价值进行独立估值时,更需要明晰统一的参考指导。显然,我国相关会计审计准则的完善之路任重而道远。

然而,对于公允价值审计与审计风险的关系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公允价值会计自身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公允价值会计审计方法研究上的不断突破,是其迅速普及和不可逆转的根本原因,它们将从根本上减小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

这是因为,基于价值和现值,面向现在、未来、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具有“真实与公允”本质特征的公允价值会计信息较之历史成本会计下的信息更具相关性和反映真实性,从而更有利于维护公众利益,而这也正是注册会计师行业所应该追求的立身之本。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在最大程度上有利于实现现代审计目标之一(对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发表意见),符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也有利于消除长期以来审计界和司法界之间在“公允表达”理解上存在的重大分歧。实证会计理论中的计量观也认为,审计失败风险部分来自由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所认可的会计计量和披露的制度性失真(而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分别受制于会计理论和审计理论);变革落后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审计人员免于“挨打”,从而减小审计风险。

换言之,公允价值会计模式下的会计理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相对比较先进,只要被审计单位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就有可能从根本上大大降低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和法律败诉的风险。而在历史成本会计模式下,这一点却越来越难以实现,因为历史成本会计不符合会计环境的巨大变化,所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失去相关性和经济真实性(不只是以原始凭证表示的会计真实性)。

总之,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是当代注册会计师应当以职业怀疑态度、不得不认真学习和谨慎从事的一项问题复杂、风险可能很大的鉴证业务。

第6篇:审计的理论知识范文

品牌延伸的理论成果很多,包括前两节中的内容。在这里我们主要关注怎么样的产品可以延伸,为什么有些延伸易于成功,有些延伸却难以成功。根据美国著名品牌专家凯勒的归纳,品牌延伸研究主要取得如下一些结论:

(一)当品牌有美好联想及品牌与延伸产品之间相匹配(fit)时,品牌延伸就会取得成功

品牌延伸成功的条件之一是品牌有美好的(favorable)联想,这点易于理解。这在品牌延伸的定义中已经明确,再说如果品牌没有什么美誉度和知名度,品牌延伸与重新推出新品牌并没有什么区别。因此,消费者在评判和接受延伸产品过程中,会根据其产品类知识和品牌所代表的产品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和相似性,做出接受或拒绝的决定。只有当延伸产品与品牌产品所代表的类相似或紧密相连时,消费者才会把对已有品牌的美好联想和积极态度转移到延伸产品上。如果消费者不认为两者之间有足够的相似性,品牌就难以与延伸产品建立有效的联想。

所以,从类的概念看,消费者评品价品牌延伸的可接受性经过以下两步:第一步,消费者确定——在他们的心理——延伸产品与品牌代表的产品的匹配性;第二步,如果匹配性好,那么消费者就会把对主品牌的已有积极态度转到延伸产品。否则会更仔细地评估延伸产品,以形成一种相对客观的态度。这时延伸产品要成功,必须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强有力而又令人喜爱的品牌联想

(二)延伸的匹配性基点可有多种类型:(1)基于产品相关的特性和利益点;(2)基于非产品相关的特性和利益点(如用途、使用场合和使用者类型相同等)

为了说明相适性(fit)不必基于产品性质相关的联想,Park、Milberg和Lawson提出了一个叫“品牌内涵”(brand concept)这一个术语,其定义是由品牌产品的性能、利益和营销努力组合而成的具有高度有序意义的品牌独特形象和联想。在此基础上,三位专家把品牌的相适性基础分为两类:一类是“产品—性能—相似性”(Product—feature—similarity),另一类叫“品牌—涵义—一致性”(brand—concept—consistency)。所谓“品牌涵义一致性”是指品牌内涵与延伸产品之间的包容性。如果延伸产品被认为包容于品牌涵义之中,则一致性就好,延伸就越能成功,否则就难以成功。笔者在几年前也提出了一个类似概念,认为任何一种品牌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就像一个“字或词”一样。并认为若品牌内涵与延伸产品能相容或拓宽品牌涵义,则可以延伸。反之若品牌内涵与延伸产品不兼容,甚至相互冲突,则不应延伸。

Park和他的同事们在提出上述概念之后,又进一步指出品牌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功能导向品牌”(Function-Oriented brands),另一类是“地位导向性品牌”(Prestige-oriented brands)。功能导向性品牌的延伸,更多地基于产品性能的类似性,而地位导向性的品牌则基于品牌内涵的一致性。如索尼是功能导向性品牌,而鳄鱼就是地位导向性的品牌。前者作连续延伸,后者却可以大范围跨类非连续延伸。不过,为了行文方面起见,我们在下面不打算采用Park等人提出的品牌分类,而是用我们一开始发展起来的概念:功能性品牌和表意性品牌(详见:第二章)。

(三)品牌延伸产品与原型产品的相似性和匹配性,依赖于消费者对产品类别的知识:(1)匹配性可能是制造技术和产品技术的相似性;(2)也可能是更表面性的匹配性:如互补性,附属性等

延伸产品与品牌是否适合有时也不是基于品牌产品与延伸产品的具体性能和利益点,而是其他一些因素。其中之一是公司(供应方)是否有这个核心技术来生产出延伸产品,并保证相应的高质量,即所谓制造和设计技术的相似性。如理光,从照相机,向复印机的延伸,佳能亦然。这就是基于技术的相同,因而被认为是相配的。还有一些则要表面的多,两种产品的制造技术可能毫不相干,如两面针从牙膏延伸至牙刷,或三笑的牙刷延伸至牙膏(注:现在三笑已被高露洁兼并),它们只是在使用时互补而已。

(四)、品牌涵义越丰富,品质信誉越高,则品牌延伸就能走的越远,但任何品牌都有限度,有自己适合的界域(boundaries)

高品质的产品而导致的高品质的品牌,被认为更可信,更有专业水平,因而对其推出的产品有更多信赖。这时延伸产品成功的可能性亦更大。例如P&G公司就是一个例子,P&G公司150多年的经营历史,打造出一个一个知名品牌和高质量的产品。因此,当公司每推出一项新产品时,只要打上“宝洁公司优质产品”,一般失败的可能性很小。下图更清晰地展示了品牌内涵与品牌延伸的关系。

这里AB的延伸,适用于配方修改或外观改变的品牌延伸。如新口味产品,新包装等。这一步的延伸,是最相似的基于产品的延伸。AC的延伸,涉及到技术,如Bic(比克)最早生产一次性使用的圆珠笔,后来延伸到了一次性刮脸刀片和打火机等价廉物美的商品上。AD则又进了一步,是从利益点延伸,即品牌可以延伸到与这个利益点相同的各种产品,如索尼满足人们的视听需要,任何一种这样的视听设备和产品,公司都可以延伸。AE,这是跨度很大的延伸,与品牌的深层价值有关和核心识别有关。如果品牌具有被感知到的消费者真心希望的价值,且这两种跨度很大的产品均有此表意功能,就可以如此延伸。如万宝路、夏奈尔等。

总之,只具有物理属性(产品、配方)无明显附加价值的品牌,不适合进行大跨度的品牌延伸,反之如品牌有强有力的核心技术支持和文化价值内涵,则品牌可以走得更远。

(五)但一个品牌即使有很高的品质,若被认为是一个产品类的标志(Protypical),就难以延伸到这个产品类之外。

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乐,产品质量不错,享有盛誉,但是可口可乐=Coke,就是“可乐”,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是可乐的代表。因此,可口可乐不可能延伸到非可乐类产品上去,只能是配方上面做一些变化(古典与新可乐,无糖可乐和不含咖啡因可乐),无法突破可乐这个类别。“非可乐”饮料是7up叫出来的,因此,当它试图去模糊7up与可乐的界线,想挖可乐的消费者,推出一种叫“7up Gold”的似可乐延伸产品时,公司尽管化了$1000万元作为引入的广告投入,但市场业绩却令人失望,远低于的预期的目标。7up不得不停止生产。因此,作为产品类的代名词的品牌,要想延伸是十分困难的。如国内“张小泉”剪刀,已有340年的历史,“张小泉”就是剪刀,不可能是别的。因此“张小泉”虽然推出了各种各类的产品,但它们仍然都是“剪或刀。”

(六)实体性的功能联想与抽象性的利益相比,更难延伸

如果一个品牌的核心联想与品牌产品的功能联在一起(如:海飞丝去头屑,佳洁士坚固牙齿),则该品牌就走不远。如果品牌与一些抽象的利益和人类价值(如:健康,关心,爱等)联在一起,则品牌就可以走得更远一些(如:海尔真诚到永远)。

(七)成功的品牌延伸可以提高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丰富品牌内涵,而且可进一步拓展品牌延伸的疆界,让品牌延伸走得更远

如娃哈哈、海尔、TCL等公司的不断品牌延伸,使品牌内涵日益丰富,品牌的延伸领域不断扩大。我们深信,这些品牌还将走的更远。它们会形成如下的发展过程:品牌延伸成功品牌涵义丰富品牌延伸再成功品牌涵义更丰富……

(八)品牌垂直延伸难度较大,通常需要引入子品牌

品牌垂直延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向上延伸,另一种是向下延伸。向下的延伸的风险是会影响品牌形象,如品牌质量下降,高质量品牌变成廉价品牌子,会使品牌权益受损。如派克笔的向下延伸遭重创,美国凯迪拉克的向下延伸也差点毁了其一世英名——尊贵和地位的象征。因此,正确的策略是向下延伸时用一个次品牌(Subbrand)以示与主品牌(Masterbrand)相区别,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其成功。

向上延伸,也会有困难,而且往往困难更大。因为消费者不相信该品牌产品的质量能上移,或者说已有品牌形象无法与高端市场联系在一起。如日本的本田、丰田车进入美国市场时,以价格低质量好著称,当它们想进入高端市场时,这些品名就无法使用,不得不开发新品牌(如Acura,Lexus等)。一些公司采取的策略是加上一个前缀。如美国强生公司原有品牌“泰诺”(Tylenol),为了表示更强有力的产品,它引入了“Extra Strength”(特效)前缀,以区别于早期的“泰诺”。

从总体来说,品牌向上延伸比向下延伸更难。

上面八点就品牌延伸什么情况下可行,什么情况下困难可能比较大,应怎么延伸(比如说次品牌策略,比如说逐步延伸策略)比较好等提出很有价值的看法。下面,我们要介绍两个关于品牌延伸不成功的研究成果。这两个成果告诉我们一次品牌延伸失败,不等于永远不能延伸,也不见得一定会损害品牌权益。

(九)一个不成功的品牌延伸,只有被认为品牌与延伸产品相匹配时,才会导致对品牌的伤害。否则,只要及时中止,品牌权益不会受到损害

如果消费者一开始就认定延伸产品与品牌不致,拒绝接受延伸产品,那说明消费者仍然保持着对品牌的好感和喜爱。因此,品牌延伸失败只是证明了品牌的价值,公司及时中止延伸产品,品牌原有地位不会受到冲击。如美国的列维(牛仔)、我国的娃哈哈(“银耳燕窝”、“红豆沙”、“绿豆沙”等)。这些品牌仍然迄立在著名品牌行列。只有在品牌与延伸产品相匹配时,延伸失败会使品牌信誉大大受损。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沿“否”这条路径走,是直接否定延伸产品,同时维持对品牌及品牌原有产品的认知,因而不损害品牌权益。

沿“是”这条路径,消费者会有一种失望和受骗上当的感受(出于对品牌的信任而购买延伸产品),结果却令消费者失望,进而怀疑品牌的承诺,改变对品牌的好感。这就导致了品牌权益的损失。

(十)品牌延伸的失败,并不是说品牌不能延伸,只是说明延伸已超越了其范围,要缩小跨度,延伸更“相似的产品”

Keller和Aaker的研究表明,不成功的延伸并不意味着该品牌以后不能再延伸。事实上,品牌延伸的失败有多个方面的原因。比如,Levi’s(列维)与休闲不一致,因此,初次延伸失败了,但后来,公司引入了一个品牌Dockers,却大获成功。Levi’s Dockers休闲裤,是最畅销的品牌之一。

娃哈哈的非常系列亦然,其左冲右突,尽管最早推出的非常系列并不成功,但最后选定的“非常可乐”和“非常柠檬”,“非常茶饮料”还是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故延伸失败并不可怕。只要及时解决问题即可。延伸失败了要找出原因,是产品本身没有市场,还是产品与品牌不兼容被顾客拒绝(如Levi’s)?抑或对延伸产品支持力度不够?找到了症结,那么,延伸失败就不全是坏事。

关于品牌延伸失败,有时并不完全是产品——延伸产品有什么问题,而是纯粹的心理问题。品牌延伸研究中发现了如下两种现象:

(十一)消费者把品牌产品(类)中的正面联想,转移到延伸产品上去之后,却成了负面联想。亦可导致延伸失败

如著名汤料公司坎贝尔(Campbell),其在汤料产品上享有盛誉,在美国一看到Campbell这个名词,就会联想到营养丰富,味美可口的汤羹 。但是当公司想用坎贝尔这名字来推出“蕃茄酱”时,却未能通过市场测试,人们认为这个名字让人想到这“酱”里有太多的水分。所以,只得换了一个名称,叫“Prego”,结果大获成功。

(十二)消费者把品牌某些正面联想转移到延伸产品之后,可能会推论出一些负面的联想,从而危及品牌延伸的成效

如“永久”尽管作为一种耐用消费品,比如1980前后人们希望自行车经久耐用时,是一个很好的名称,也名符其实。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车子已向时尚化方向发展,尤其是花式车更是如此。这是“永久”继续用在新车型上,给人感觉“老化”,“落伍”之感。 二、品牌延伸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

品牌延伸理论提示品牌延伸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品牌延伸可能的方向,它对品牌延伸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认为品牌延伸理论至少有以下实践指导意义:

(一)延伸的匹配性原则

品牌延伸的匹配性是指导品牌延伸的第一原则,违背这一原则的品牌延伸,要么导致延伸产品的失败,要么损害品牌权益。

(二)延伸的匹配性表现的多样性原则

品牌延伸的候选产品的寻找,要突破产品的相似性和技术的相通性。这两点是匹配性的表现,但不仅仅这两个方面,还表现在许多其它方面。如产品的互补性,目标市场的相同性,情感性利益的共同性等与产品性能无关的品牌特性。

(三)延伸的市场研究原则

品牌延伸从心理学上讲有三个假设:第一,它假设品牌的积极有利的联想和要素会有效转移到新产品之中去;第二,品牌的负面影响不会传给延伸产品;第三,在品牌延伸过程中,品牌的正面联想,不会变成负面效应。但品牌延伸研究表明,情况并非始终如此,它们只是假设而已。因此,延伸之前的市场调研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市场研究,就是要验证这三个假设的正确性。如高露洁是牙膏品牌,当延伸到口香糖产品上去时,市场测试表明他们联想到了药味。这种联想对牙膏是正面效应,但口香糖却有负面效应。又如娃哈哈纯净水会令人联想起开心大笑的娃娃,这对果奶、AD钙奶是正面的,但对纯净水是负面的。因此,广告应当渲染纯净水的清纯、甜美,弱化娃哈哈的字面意义,防止品牌的某此因素传入延伸产品。

第7篇:审计的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审计本质 审计目标 审计假设 审计概念

一、准则出台的背景

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治理层进行沟通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沟通,财政部于1999年2月4日颁布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4号――与管理当局的沟通》。2005年财政部对该准则进行了修改,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修改后的准则,即《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l号――治理层的沟通》。2009年末,中注协为了保持与国际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进一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提高执业质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针对国际审计准则的新变化以及我国审计实务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中注协正在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进行全面修订。其中第1151号就是全面修订的准则之一。

二、审计理论要素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准则应用分析

审计理论是人们在审计过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对审计活动规律性的认识,它是对已被审计实践活动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并且应当用来指导实践的理论;审计准则是规定审计人员应有素质和专业资格,规定和指导其工作行为,衡量和评价其工作质量的标准。从某种角度看,它是一种条文化的审计理论或者是法规化的审计理论。因此,审计准则只有得到审计理论的有力支持,才能保证审计准则对审计实践的指导意义。那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准则中审计理论是如何体现的呢?

(一)审计本质观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准则中的应用

审计本质是对审计固有的本质属性的概括性说明,是审计得以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的根本特征和内在属性。根据审计本质观里的论,认为审计是一种有助于促进股东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利益最大化的社会活动。精明的管理人员具有主动聘请审计人员对其业绩报告的真实性进行签证,以显示其良好的经营绩效的动机。因此该准则便应运而生,审计人员与治理层以及管理层的沟通成了审计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审计免疫系统论认为:在经济社会运行中,审计发挥的是预防、揭示和抵御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障碍、矛盾、风险的功能。审计功能的发挥,是为了维护经济社会运行的健康和安全。这个免疫系统有责任更早感受到风险,有责任更准确发现问题,有责任提出抵御“灾害”的建议,有责任在促使其健全机能、改进机制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就必须使得注册会计师和治理层充分沟通,以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诊断是对“当前实践的评价”, 治疗方法是“需要一些改进措施”。于是与治理层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沟通不好,也许就会导致审计失败。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该准则就有了它独一无二的作用。

(二)审计目标观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准则中的应用

审计目标就是审计行为活动意欲达到的理想境地或状态,研究审计目标就是要探索审计行为活动意欲达到的理想境地或状态是什么以及怎样达到。考虑到审计人员的主要业务是会计报表审计,发表意见的对象是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希望审计人员为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做出鉴证,以帮助他们做出有关判断或决策,对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成为审计总目标。

审计目标制约着审计准则,该准则第三章第十一条明确规定了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沟通时的目标。

该准则第十七条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应当与治理层沟通的内容,这些内容正是注册会计师实现审计目标的一个途径。治理层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沟通,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对管理层的业绩进行监督。同时注册会计师有必要与治理层沟通,向他们获取相关信息以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并且及时向治理层通报审计中发现的与治理层监督财务报告过程的责任相关的重大事项,以达到揭弊查错的目标。

这是审计理论要素中的审计目标在该准则中的最直观体现和应用。该准则的制定,使得与治理层以及管理层沟通成为审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程序。

(三)审计假设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准则中的应用

审计假设是人们从长期的审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目前还无法对其从逻辑上加以证明的对某些审计事项的理性认识,包括实施审计应具备的前提条件以及对被审计事项作出判断的依据。

1961年莫茨和夏拉夫第一次系统研究审计假设问题,他们提出8条临时性的审计假设,构浩了一个完整的审计假设体系。其中第二条假设: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之间没有必然的厉害冲突。其含义是: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提供的财务报表和财务资料进行验证的过程中能保持超然的独立地位,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不存在必然的利害冲突。否认这条假设则意味着管理当局处处作假,提供的报表、帐簿和凭证的内容均是不真实的。审计人员处于这种情况,根本无法完成自己的任务,实现审计目标,为实现审计目标、规范审计行为所制定的审计准则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因此,这是开展审汁工作的环境条件假设。

(四)审计概念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准则中的应用

审计准则与审计理论结构的概念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莫茨和夏拉夫认为审计概念包括证据、应有的审计关注、公允表达、独立性和道德行为。

(1)证据。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为形成审计意见所获取的证据。关于证据,该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其与治理层之间的双向沟通是否足以实现审计目标。如果认为不足以实现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其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以及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能力的影响,并采取适当措施。

(2)应有的审计关注。在准则中第四章第二节中,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沟通时着重问一些自己职业关注的事项。通过这些事项的沟通,更好地完成审计任务。

(3)公允表达。这与审计目标有类似之处,公允性发表意见成为审计总目标之一。该准则中第三章第十一条第三部分“及时向治理层通报审计中发现的与治理层监督财务报告过程的责任相关的重大事项”便要求注册会计师公允表达意见,这也要求了注册会计师必须保持独立性。

(4)独立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提供专业服务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该准则明确规定了,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进行沟通时,往往会遇到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形象的情形,注册会计师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损害其声誉,还可能导致审计失败。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业务过程中更不能变沟通为串通,丧失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原则,与治理层串通舞弊,粉饰会计报表、逃税等。

(5)道德行为。审计的道德行为就是一般道德行为观念在审计领域中的应用。道德行为包括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应有的职业谨慎与技术规范、保密等。因此在该准则第八条就注册会计师在与治理层沟通过程中的保密行为做了规定。

三、结论与建议

总之,审计理论要素中的审计本质观、审计目标观、审计假设、审计概念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准则中充分得到了应用。

由此可见,审计理论为审计准则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其中审计本质是对审计固有的本质属性的概括性说明,是审计得以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的根本特征和内在属性,而审计目标制约着审计准则。审计准则的制定离不开审计假设,审计约定、审计计划、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准则都离不开判断假设、证据假设和标准假设。审计准则与审计理论结构的概念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审计准则是建立在审计理论概念的基础之上的,是联系审计理论与实务的纽带。任何国家、任何审计组织要制定自己的审计准则,都应考虑这些基本审计概念,这样制定出的审计准则才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接受住时间的考验。同时审计理论这几个要素之间也是互相联系、互相发展的。

希望在审计理论的指引下,审计准则能够越趋于完善,更好地指导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工作,同时推助整个审计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学文,郭化林.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阐释与应用[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2]刘华.审计理论与案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刘明辉.独立审计准则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第8篇:审计的理论知识范文

首先,这部著作的历史意义和当代现实意义是什么呢?

恩格斯曾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一览无遗”。

在马克思生活的19世纪中叶,欧洲思想界中空想社会主义、西方古典经济学等争相斗艳,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如何向前发展的问题,一时间沸沸腾腾,成为当时思想界最为重大和值得关注的问题。然而,虽然各个学派思潮涌动,这个问题并未得到很好地解决,唯独马克思的《资本论》科学的阐述了资本主义做为阶级社会最发达阶段会向无产阶级社会过渡这一规律。《资本论》创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法公式概括人类的进化历程。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致力于解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最大的思想体系。这部著作一度被称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圣经”,任何一个熟悉工人运动的人都不会否认:本书所作的结论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各地的工人阶级它让工人们明白了剥削制度的本质,指导了工人运动。

《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当今世界的形势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它的基本理论仍然是今天的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的思想已经获得全人类的意义,他不仅为19世纪的人类所拥有,为20世纪的人类所重视,而且,作为人类的一笔宝贵的思想遗产,在以后人类各个世纪中,它都将被继承、被发扬光大。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资本论》在德国畅销,充分说明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思想对全球的借鉴意义。我们运用资本论的经济观点的时候,我们要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其次,《资本论》的特色是什么?

该书最大特色就在于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的论述方法。《资本论》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其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马克思使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在《资本论》中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资本论》的方法不亚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发现。

再次,如何理解《资本论》的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但是,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服务性劳动、科学研究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由于都不直接创造物质产品,都不创造价值。这一含义,与现实经济活动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遇到了一系列挑战。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是立足于商品经济社会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理论反映。没有商品经济社会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劳动价值论。我们应该看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是长期的、有阶段性的,这一发展过程必然决定着劳动价值论要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确切反映,是科学体系发展的必然途径。

在今天,《资本论》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有何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如何运用?

在世界经济政治形势深刻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显现的今天,《资本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所作的预见和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我们应当结合新形势,深化《资本论》研究,与时俱进的应用经济学理论。《资本论》虽然没有专门论述社会主义经济的篇章,但是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势和与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对比时,对未来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作了多方面的探讨和论述,提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实行按劳分配,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等重要思想。马克思的这些思想阐明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指明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和方向,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成为了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南。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科学性已被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所证实,他们关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等科学理论,已经通过革命与建设实践而变为现实。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既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又是结合我国实际的发展,是一脉相承中的创新。《资本论》提供的是认识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现成的教条,《资本论》的理论也需要在实践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第9篇:审计的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 基坑 安全性 控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新建建筑物与相邻建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基坑开挖越来越深。同样 “楼脆脆”、“楼歪歪”等事件的曝光,也让人们开始担心基坑开挖对相邻建筑产生的不利影响,甚至对基坑开挖也出现了抵制现象。

1 工程概况

某小区内新建3栋高层建筑,地上17-25层,地下3层。基坑开挖总形状呈“L” 形,大致尺寸为东西长约165m,宽约40m;南北向长约106m,宽约50m。基坑开挖深度为自然地坪下约17m。其中基坑7m深度以上采用土钉支护;7m深度以下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和锚杆支护。

该工程南侧有1栋已投入使用的多层住宅楼。新建工程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遭到了该楼住户的强烈反对,导致基坑施工至7m深度后暂停。

2 基坑基本情况及与多层住宅楼的位置关系

基坑与多层住宅楼(以下简称“既有建筑”)的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现场勘测时,A、B、C栋楼的基坑均未施工完毕,开挖深度约7m,开挖范围如图l中的阴影部分所示,其中部分位置土钉支护施工完毕,其余位置未完成,施工暂停。

既有建筑为6层(带储藏室)砌体结构,条形基础,埋深1.30m(见图2)。该既有建筑位于A、B栋楼基坑的南侧,与基坑南侧开挖顶边线边缘距离仅9.4~10.0m。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期间,从钻孔中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8.0~9.8m。检测时已开挖基坑底部未发现地下水。

3 基坑施工情况

(1)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及钢筋网配置情况现场抽测已完成的土钉支护喷射混凝土强度、厚度及钢筋网配置情况表明,其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

(2)坡率检测。抽测已施工完毕的土钉支护边坡,坡率(高宽比)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部分位置的坡率不能满足原设计1:0.3的要求,并存在局部超挖的情况(c.d、e点)。

(3)排水措施检查。对基坑已完成部分的排水检查发现,基坑边坡表面未设地表排水系统。边坡虽设有泄水孔,但堵塞较为严重。

4 基坑监测情况

基坑开挖至7m深时,由于既有建筑的住户对居住安全的担心及强烈反应,开始进行基坑监测工作。基坑边缘水平位移的一周观测数据显示,各观测点累计变化量为1~3mm,变化速率为0.1~ 0.4mm,观测点变化速率小于《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

497-2009中的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报警值。为对南侧既有建筑的沉降进行观测,布设了沉降观测点,但尚未开始观测。

5 既有建筑现场勘测情况

该建筑北侧路面沿地下管道位置出现平行于基坑边缘的开裂现象。通过对既有建筑周边墙体进行勘测,建筑物存在一定的裂缝,但均为收缩裂缝,未发现与不均匀沉降有关。

6 复核验算情况

根据设计参数、实测坡率和基坑深度,对土钉墙支护单元进行了稳定性验算。其结果表明,土钉墙内部稳定性系数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7 该基坑工程施工中忽视的几个问题

由于该工程设计、施工及前期;准备工作方面存在一些失误,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带来影响,并产生一定的事故隐患,致使工程停工。

7.1 前期协调工作

深基坑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当邀请设计、施工、监理、市政、公用、供电、通讯、监测等有关单位,介绍设计、施工方案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征询相关单位意见。

对可能受到影响的相邻建筑,应对具体的影响部位或可能产生争议的部位提取影像资料或布设标记,作好记录,并纳入基坑监测范围。建设单位应当与其产权单位(产权人)签订书面协议,必要时也可委托法定检测单位预先进行检测鉴定,以确定其可承受外界影响的程度。

7.2 设计方面

该基坑工程的安全等级为一级,应采用动态设计法设计,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施工情况和相关部位变形、地下水位等监测的反馈信息,必要时对原设计做校核、修改和补充。

在基坑周边表面应设地表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的破坏,保证雨季到来时基坑的安全。

该基坑7m以上采用土钉墙支护,土钉墙支护属被动受力,土钉受力需要土体产生一定的变形。由于基坑距离既有建筑较近,土体变形可能对其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应慎用土钉墙支护,而采用桩撑体系较为合理。

7.3 施工方面

基坑工程施工前,应了解其周边既有建筑的基础形式与埋置深度、上部结构情况、基坑周围地下市政管网的位置与走向、市政道路等周边环境,明确需要保护的坑内基础工程,确保基坑施工时周边既有建筑和环境的安全;应编制详尽而又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要有充分的预见和有效的应急对策。

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搞好各分项工程的协调管理,注意工序衔接,合理安排工期,使得支护结构能够按设计要求运行:要控制施工偏差,对岩土土质、坡率、基坑深度等对基坑安全影响较大的因素均应进行校核,发现与设计不一致时,应立即与设计方联系。

7.4 监测方面

该工程基坑监测工作开展较迟,监测的内容也较少。该基坑支护工程类别为一级,应按GB 50497―2009要求监测边坡顶部水平及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地下水位、周边建筑物及管线的变形等。检测应从基坑工程施工前开始,直至整个地下工程完工为止。对有特殊要求的基坑周边,监测工作应根据需要延续至变形趋于稳定后结束。

8 防治措施

(1)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涉及的内容繁多,需要设计、施工、监理、市政、公用、供电、通讯、监测等多部门协调工作。

(2)地下水位的变化、地表渗水等均可能对深基坑支护的计算模型产生较大的影响,设计时应加以注意,必要时应增加阻水、排水及泄水设施。对于附近有建筑物的基坑工程,设计时不宜采用土钉墙等被动受力支护体系,而宜采取预应力锚杆等主动受力支护体系。

(3)基坑开挖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应急预案;开挖时应严格控制坡率,并按设计要求布设支护设施,避免基坑超挖。应认真做好支护周边的阻水排水系统,使之发挥作用,避免地表水侵入引起土体参数的变化。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与设计不符的情况应及时与设计方沟通,以便设计方进行动态设计。

(4)基坑及其周边既有建筑的监测工作应包括监测边坡顶部水平及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地下水位、周边建筑物及管线的变形等内容。监测工作应在基坑工程施工前开始,直至地下工程全部完工为止。基坑监测数据应及时反馈给设计及施工单位,以确保基坑支护的安全。

9 结语

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建筑基础的深度也越来越深,所以对深基坑的支护工程就成为了基础施工中的难点。因此,深基坑工程施工要根据其特点,了解和掌握一切不利因素,制定切实可行、安全、合理施工方案和方法,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