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火山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范文

火山旅游资源的独特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火山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火山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第1篇:火山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范文

2.1 阻力面理论的基本含义

景观生态学家俞孔坚博士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生物物种迁移过程中的阻力面概念,并建立了判别模型,俞孔坚博士用阻力面理论来识别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状态。在阻力面理论中物种对景观的利用被看作是对空间的竞争性控制和覆盖过程,而控制和覆盖必须通过克服阻力来实现,即阻力面反映了物种的空间运动趋势[1]。

2.2 地阻力面理论分析

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引入的阻力面概念,则应当是反映具有相当价值的旅游资源点、资源区克服阻力实现开发建设规划,不断扩大规模,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能力在空间的运动趋势。因而,建立这样的阻力面的旅游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TMCR)的因素则应从资源点、资源扩展阻力及其因子等几方面考虑。旅游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公式如下:

附图

式中:TMCR——某个地区内所有资源点扩散到空间某一点的最小累积阻力;

f——某个待定的正函数;

D[(K),ij]——以资源点i为圆心,以其中心开发建设的景区j向外辐射的半径;

R[,i]——以资源点为主要开发对象的景区j在开发建设中的阻力,由当地的基面特性和资源点本身的扩散能力(市场竞争力)决定;

n、m——分别是资源点和景区类型的数目。

K[,i]——从源j到空间某一点的路径数目。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确定模型中的R[,i]值时,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的情况,一是当地基面特性,二是资源点本身的 扩散能力(市场竞争力),其包括的具体影响因子可如图1所示。

附图

图1 影响资源点本身的扩散能力(市场竞争力)因子分析

Fig.1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capability completion

2.3 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分析

在旅游区规划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影响阻力面的各个构建各因子D[(k),ij]、R[,i]、及n、m、K[,j]等的分析确定,利用旅游资源点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TMCR)来确定阻力特征,再用相等的阻力特征值绘制旅游地等阻力线图(图2),旅游地等阻力线图可以很好的表明旅游资源点、资源区在扩大规模和参与旅游市场竞争能力中其空间阻力的分布状态,在旅游地的规划和开发建设中通过对旅游地等阻力线图的分析可以找出旅游资源点或资源区的运动趋势。从旅游地阻力线图中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资源点或资源区的扩散阻力在源区呈区域性下陷(图中的大面积黑色区域,已经将源包含在其中);在空间扩散最难的区域,其阻力最强,等阻力线分布类似于地形图中的山脊区域,区域阻力线分布集中且呈蜂状突起;在两下陷区域之间有低阻力分布区域,类似于地形图中的山谷区域,等阻力线分布稀疏或没有分布,可用谷地线相连,即旅游地阻力线图中的源间通道;两峰之间可用代表高阻力面的脊线相连[2]。

在指导实践上方面,可以根据阻力面进行空间分析,以判别资源点和资源区的在空间运动过程中的区间连接线、辐射道和战略点[3];根据旅游地阻力线图进行空间分析,可建立一组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相对应的旅游地规划要素,即:

以上述分析为基础而进行景区规划,可以达到地方旅游地合理开发的目的,其中,旅游地阻力面理论的实践意义可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①旅游区的功能分区规划;②旅游线路的设计;③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④旅游产品的建设布局;⑤旅游区的范围界线。

3 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旅游开发实践中的分析

本文采用我们参与完成的黑龙江省计划委员会和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项目“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地质遗迹国家级保护区总体规划”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研究为基础,对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加以点滴应用,以阐明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意义。

3.1 指导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作用

按照旅游者的市场需求,结合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有效地组织合理的空间结构和旅游线路,是区域旅游开发和规划过程中需要加以解决的重要之一,而阻力面理论的构建正是基于对当地旅游资源开发阻力的空间分析。在旅游地阻力线图中,其点、线、面三类空间要素均可成为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要素的选择基点,为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提供分析依据。

附图

五大连池保护区(风景区)面积为1,060km[2],按其资源的地域组合特征来看,可分为7个景区[4]。其中,药泉湖景区、药泉山景区、老黑山景区和火烧山景区之间相距较近,是整个风景区的核心景区,的开发层次较高,也是旅游者必然游览之景区。而旅游资源品质相当的南北格拉球山景区、龙门山景区、笔架山景区和两个以火山堰塞湖为基础的水域景区等,或由于旅游资源开发水平较低,或由于距核心景区较远等因素,而旅游客流很少,在浪费了旅游资源合理利用价值的同时,严重了风景区旅游业的。例如,南北格拉球山景区的旅游资源在火山地质景观中实数罕见的景观类型,对五大连池这一以火山地质景观资源为旅游资源基础的风景区,其“火山地质博物馆”的美誉就是产生于火山地质景观的典型性、系列性和完整性,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足严重影响了风景区的景观形象,减少了风景区的旅游容量,降低了游客的滞留时间,影响了风景区的开发效益。如何降低景区开发劣势,合理的开发这一景区,旅游地阻力面可为其提供联系中心景区的最小阻力线和最佳战略点提供依据(图3)。在战略点设置具有吸引旅游者游览参与的景观,以有利于旅游活动的空间扩散,如可设置火山活动模拟演示馆。战略点的景观建设,在空间上将南北格拉球山景区和核心旅游区连接了起来。

3.2 优化旅游路线,提高旅游产品丰度

旅游产品是地区旅游规划的核心所在,其独特性和丰富程度是吸引客源和发展地区旅游产业的关键。阻力面通过对各影响因子定量分析而确定的区域旅游发展阻力线图,可为旅游资源实现产品开发提供指导。就线状空间的利用而言,有两种重要的线状空间区域有待发现和利用,其一,旅游区域内景点与景点之间、景区与景区之间所形成的最小阻力线作为设计旅游线路的选址依据;其二,源间通道的选定为考察地文景观资源提供了最好的路线,以便于风景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旅游产品设计新的,例如,源间通道的地文为森林景观则可设计为林间浴场或狩猎观鸟道;再如源间通道为是河流等水域景观的则可设计漂流项目;如果地文景观为陡峻的山体则可将其设计为探险攀登旅游产品。这两种旅游空间区域的发现,为旅游路线的设计和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利的依据,使旅游路线设计即达到了连接景点与景点、景区与景区的作用,同时又丰富了该旅游路线上的旅游产品,提高了景区整体旅游产品的丰度。

在五大连池风景区,岩浆流动形成的五个火山堰塞湖,湖面清澈、两岸风景秀丽,有温泊和灰鹤湿地等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又与火山景观形成完好的景区空间结构,然而由于水域景观长期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发,使相当的水域已遭到周边农业污染和沿湖水土流失的破坏。运用旅游地阻力面理论来分析,可将五个湖泊作为五个旅游资源点——源,源之间有天然流水通道,将各源之间的流水施以少量工程便可开发出一条以船为工具的优质旅游路线,将旅游接待区、水域观光娱乐景区、老黑山景区、南北格拉球山景区有机的连接成一体,沿源间通道可建设的旅游景点、景区主要有:温泊云雾奇观、垂钓乐园、连池矿泉水上餐厅、湖滨浴场、灰鹤湿地以及野外度假区等,在湖的两岸还可以开发大量的湖滨园林或其它人造景观,这不但丰富了旅游产品,增加了旅游路线,同时开辟了其它旅游产品的新的观赏角度,有力地提升该风景区的旅游产品品位。

3.3 建立风景区间的联系形成旅游体系

按照等级一尺度理论,地方旅游区仅是更大时空尺度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1],在对区域旅游开发规划的和管理中,不仅要注重风景区内旅游资源和产品的空间特性研究,而更应注重某风景区与相邻地域其它风景区或旅游影响要素间的关系研究,以及旅游区与旅游区之间的关系研究。在更为广泛的时空尺度上进行旅游区的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并将不同层次的旅游区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旅游空间网络体系。

阻力面可将不同等级和不同空间规模的风景区或区确定为不同的因子层次,确定其模型中的因子等级尺度,并根据实际区域范围的大小进行分析,设计出更大空间的旅游区域体系,并用以指导具体风景区的旅游规划和建设。在小尺度上研究景区内各资源点,例如,五大连池风景区内的一个泉眼、一个火山口、一片石海等的空间阻力特征;在中尺度上则可将风景区内不同的景区作为点要素来考虑,例如,五大连池风景区内的10个景区,以景区与景区所形成的空间阻力面特征分析来实现整个风景区的各景区之间的空间结构优化组合关系,制定出整个风景区旅游业建设的理论依据;在大尺度上着眼于五大连池风景区与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其它风景区间的主力特征分析,建立以风景区为区域单位的旅游源之间的点状要素,其阻力面特征分析则是用来研究更大空间范围区域或国家之间旅游空间结构特征。这样不同尺度旅游空间阻力面分析一方面为确定空间范围内旅游发展的构建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各确定区域的比较优势分析提供建设依据,同时有利于建设更大空间的旅游网络体系,该研究策略的对以省或国家为区域单位的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 结论

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将旅游资源点看作是具有可扩张性发展的能动主体,实现这种资源的扩张价值则需要克服以当地基面特征和资源本身竞争力两要素所决定的阻力来完成。从不同空间尺度进行分析,则特定范围内的旅游空间结构可以通过旅游地阻力面分析得到体现,其发展趋势也可以通过对阻力面的分析得到预测和调控。因而,可以得出结论,旅游阻力面的研究可以在旅游规划和开发实践中起到优化资源配置和合理设计旅游地空间结构的指导作用。本文对于旅游地阻力面的论述仅仅是该理论初步的提出和探讨,在模型的构建和因子的选择上仍有待完善,而其意义则需在实践中得以检验。

附图

图2 旅游地阻力线图

Fig.2  equal resistance side

附图

图3 五大连池格拉球山景区的阻力面空间分析示意图

Fig.3 The analysis of the resistance side between the central beauty spot and Gelaqiushan in Wudalianchi

【】

[1] 徐海根.保护区生态安全设计的理论与[M].北京:环境出版社,2000.29-37.

第2篇:火山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范文

地质沉积与构造运动是形成不同地形地貌旅游资源的根本因素。沉积物在沉积时或沉积之后,由于物理、化学及生物的作用,沉积岩各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不同而构成不同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处于东经100°03′~103°52′,北纬26°03′~29°18′之间,西缘木里藏族自治县与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的恰朗多吉峰接壤;东临金沙江谷地;北起大渡河与雅安地区接壤;南及金沙江;东北与乐山、宜宾两地为邻;境域东西宽360km,南北长约370km。1广袤的凉山大地承载着多种多样的沉积与构造景观,壮观而又奇特,是凉山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底本,又是深刻影响各族人文旅游资源品位和种类的重要因素,可以长期为乡村旅游业开发利用,而在开发沉积与构造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分析其禀赋,择优选择其开发途径,是变这类旅游资源为旅游资本,获得良好产业效应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抉择。

一、凉山沉积与构造旅游资源的独特禀赋

(一)凉山沉积与构造景观得天独厚。分布在凉山境内的“攀西古裂谷”和“康滇地轴”地质构造带构造复杂,使州境赋存着《旅游资源分类表》中“AB亚类沉积与构造”所列的全部7种旅游景观基本类型,且单体景观数多量丰。如碧鸡山――木佛山断层、竹核断层、丁央断层、雅砻江流三曲地带等是断裂岩层广泛出露,形成奇形怪状的典型断层景观;水打坪背斜、马颈子向斜、盐源弧形构造是地层在各种内力作用形成的褶曲景观;布拖县沙洛乡螺旋岩村的岩层被扭曲产生螺旋状褶曲;会理黎溪区莲花石村境内岩石因扭曲断裂形成莲花状褶曲;木里麦日乡公母岩、会理的秀气龙盘、盐源左所村八仙坪莲花等皆是奇特的节理景观。昔格达组标志地层、马湖地质公园等更是世所罕见的地层剖面;木里县呷洛村神仙洞内,钙化的石头似、似石塔、石狮、石猫等是奇特的钙华景观;金、银、铜、铁、锡、水晶、盐、滑石、芒销等84种矿藏的矿点矿脉遍布凉山。

(二)凉山的沉积与构造景观自然审美与人文内涵结合良好。单体景观天生形态独特,似物象形,村民根据其形象附会出诸多相关神话、传说,其主题往往蕴含着各族村民的价值理念,寄托着村民的愿望,反映着当地环境特征。如相岭双龟是小相岭两处巨大龟型山石前后相连,人称双龟山。左面有三尊酷似人形的巨大“念经石”。山沟中有迎客松、“诗人天问”、“灵猴望月”、“泥牛喘月”、“商妇望归”等奇岩古树,构成“盆景沟”,又与万亩草甸和形如龙脊的望天坡组合成佳景,是可供附近乡村游客登山休憩、观山赏景、拍照留影、体验彝族风情、品尝山珍野菜的旅游目的地。公母山、公母岩,是象形的自然地貌与中国生殖文化天人合一的奇观,赋藏着地质学、人类文化学多学科知识,反映着中国传统的阴阳观,揭示出阴阳平衡则村寨安康的哲理。宛若仙境自然景区内的分布着彝、藏、汉、傈僳族等十多个民族和摩梭人等人口,各族都有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积淀,构成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

(三)凉山沉积与构造景观科学技术内涵丰富。沉积与构造景观是地壳受地球内营力作用,不同质点受到强烈挤压、拉伸或扭动,岩层原始产状被改变的结果,所产生的褶皱、断裂或扭曲等,记录着各地的地质构造运动过程,是地球几十亿年演变留下的一部“石头大书”。每个地层代表着它形成的地质年代地壳的成分结构,具有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价值和观赏价值。能让游客既得到观赏审美享受,又能认识一些科学事物,学到新的科学知识,受到教育启迪。

(四)凉山诸多沉积与构造景观是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不少单体景观具有高度的奇特性、唯一性、不可替代性。雷波马湖地质公园多达14种成因类型的地质遗迹,深切于近1000m的金沙江大峡谷中,一层又一层的地质剖面清晰可观。有上、中、下三层龙湖溶洞,有时间跨度达6亿多年的完整地质剖面,都是品位极高的旅游资源;又如2013年在昭觉三岔河乡三比罗嘎村新发现的恐龙游泳足迹,一个上万平方米的陡峭岩壁上,有距今1亿至2亿年的近千个恐龙足迹,包含多种类白垩纪恐龙以及蜥脚类、兽脚类、翼龙类脚印化石,发现至少12条恐龙行走足迹,应是中国至今发现的最大面积的恐龙足迹群,且多种类恐龙脚板印在同一岩层上,更为罕见;盐源县的公母山,公石、母石两大节理景观在同一山凹内天然生成,形象逼肖而名扬海内外;昔格达组标志地层、三渡水断崖都是天下无双,不可复制的景点景区,科研价值及观赏价值都非常高。

(五)数不清的矿点矿脉证明凉山矿藏“得天独厚”决非虚言,不少沉积岩是生产旅游纪念品的宝贵原料。凉山是中国的重要黄金产地,肉眼能见金矿脉矿硐密布的金矿就有40多个,鸭嘴金矿、龙达金矿、麻哈渡金矿等是著名采黄金点。盐源瓜别乡洼里金矿被称为西南第一金山,历来以产块金闻名2。20世纪初掘得40两到100两的天然金块就有近20块。特别是清宣统元年(1909)洼里工人叶文焕采获巨大自然金一块,重496两(31斤),1913年将其残存小半拿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轰动天下3。

白银、南红玛瑙、苴却石、水晶石、大理石、黄蜡石等,兼有观赏、实用、收藏价值。如凉山水晶石有无色、黑、紫、黄等颜色。体积大小不一,长短粗细各有不同,形状却天生一致为棱锥体,每一块水晶石中段是六棱柱体,两端分别是六面棱锥体,三者浑然一体构成一个18面透明体,光线折射,闪烁多彩。往往有几十个六棱柱体聚为一团的“水晶石山”,更是奇特美观。

(六)诸多生物化石点是地球历史的见证,是研究生物起源、进化的科学依据,又是重要的地质遗迹和不可再生自然遗产。如专家们根据雷波县古生物地层发现的六个孢粉组合带各个地层的孢粉类型、数量变化推断:从1.6万年前的晚更新世晚期至今,雷波小海子一带虽然经历了冰后期的转暖期――寒冷――温冷到温暖――温暖微干――温凉――温暖冰期变化,但这里受黄茅埂高山阻隔和金沙江河谷干热气候影响,气候变化波动较小。

总之,凉山各地的沉积与构造景观多样,壮观奇特,是当地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底本,又是深刻影响各族人文旅游资源品位和种类的重要因素,可以长期为乡村旅游业开发利用。

二、凉山乡村沉积与构造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断层景观出露广泛,凡交通方便之处的断层景观都得到实质性利用。断崖绝壁令人赞叹,断出的冷泉、温泉都为所在乡村添景,吸引路人驻足,吸引游人前往。古今皆有影响的是雅砻江流三曲地带锦屏山秀丽河湾,雷波马湖地质公园中的彝、汉新村,具备了较好的旅游接待能力,以竹核断层形成的竹核大小温泉为代表的温泉乡村大多有客自远方来等。

(二)姿态万千节理景观外形奇特,又富人文内涵,最具吸引力,开发利用最好的是盐源公母山,但创造的主要是景点门票收入,所在乡村的餐饮、民俗文化、购物等收益较少。一些独特性很高的节理景观因受交通制约尚待开发,如木里县里多村有自然天成的莲花僧石像。传说莲花僧追捕两个妖魔到了里多村,两妖魔跳进河里一直不出来,莲花僧就把自己的像刻于山顶镇守妖魔。景观形象奇特,又赋神话传说和藏传佛教文化内涵,旅游吸引功能强,但受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影响,尚未创造较多的旅游收益。

(三)众多的矿脉矿点引人关注,但很少有专门的旅游产品,象南红玛瑙近年来市场销售红火,但多处于村民自发的无序开发状态。

(四)大多数生物化石点的化石已异地保存,新发现的昭觉恐龙游泳足迹化石引起中外专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已采取了相应保护措施。

三、市场定位与开发思路

将本类乡村旅游市场定位于面向大众游客,分类开发与综合开发并举的开发思路。小长假及寒暑假游客为主体,调查各乡村沉积与构造景观特色,选定本村本寨乡村旅游主题,设计既能突出景观特色又具有可操作性的乡村旅游产品。重点开发休闲观赏游、科学考察游、科普教育游、纪念品购物、特色餐饮等旅游活动项目。

四、根据资源特色优势,分类设计打造沉积与构造乡村旅游产品,是可行的开发途径。

(一)设计打造休闲观赏类乡村旅游产品。奇形怪状的断层景观、地层剖面景观壮美、伟岸。在秀丽河湾,断头山、断尖岩、横断山等,刀劈斧削般的断崖景观展示着自然力的强大;螺旋岩村、黎溪区莲花石村等地的那些被扭曲成螺旋状、莲花状、羽冠壮的褶曲,莫不有鬼斧神工之妙。让游客到乡村休闲时能观赏到这些景观,体味自然地貌奇特之美,摄影录像,把神奇与壮美带回家。

(二)根据乡村实际,以各乡所藏沉积与构造景观为主景,设计打造旅游审美与科学考察结合、审美与科普教育结合的乡村旅游活动项目。明确研究沉积岩的原生构造,可以确定沉积介质的营力及流动状态,从而有助于分析沉积环境,或确定地层的顶底层序等作用。附近乡村可建成为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的地质考察服务基地,提供食宿、导游和后勤保障、安全服务,帮助他们完成不同主题的调研。

(三)设计实施以沉积与构造为主题的旅游项目,为普通游客提供观赏休闲游,为中小学生组织科普学习实践的夏令营旅游。帮助游客认识矿藏实物和了解相关科普原理。如认识铜矿,了解凉山铜矿分为火山沉积变质型、沉积变质―热液富集型、沉积型、热液型四个类型;认识镍矿并懂得镍是机械制造业、航空工业、国防工业不可或缺的有色金属;明白石灰岩是制造水泥、石灰的原料和炼钢添加剂;芒硝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钠,用于制革、玻璃、制碱工业等,也是泻热润燥,清火消肿的中药材,常用药西瓜霜就是芒硝和西瓜配制而成的;懂得重晶石即硫酸钡,是钻井、提炼钡以及医学造影的重要原料。

(四)以沉积与构造景观开展热爱祖国河山教育的旅游活动。以矿石聚集地旅游体现凉山矿产得天独厚;以节理、地层剖面景观让游客深刻体验祖国山河之美,激发爱国爱乡之情;以裂谷理论和攀西大裂谷成因展示凉山地质构造的古老性和奇特性,如盐源盐矿被誉为“埋藏着的一颗巨大无比的白珍珠”,岩盐层厚达6000m,总储量27亿顿。若将这些岩盐砌成一米见方的盐墙,绕地球三周尚且有余;又如凉山历代所产砂金、块金知名于世界。1939年国家银行收购黄金314917两,其中1/3收购自凉山,有力地支持了。4

(五)继承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创新传统手工艺技术,利用凉山特产的矿石资源,设计制作凉山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较强装饰性和较高收藏价值的特色旅游纪念品,丰富乡村旅游购物内容。组织凉山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把传承技艺与制作工艺品相结合,发扬光大布拖银器制作、会理苴却砚制作等技艺,利用黄金、白银、南红玛瑙、大理石、水晶石、黄蜡石等制作凉山特色的首饰用具,如水晶眼镜、项链、手链和室内摆件、苴却石砚台等旅游纪念品。

第3篇:火山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范文

一、城市品牌的作用力

品牌的影响意义深远,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强势品牌的市场份额远远高于其他品牌,全球3%的强势品牌占领着40%以上的市场分额。而在另一些特定市场,处在领导地位品牌的平均利率是位居第二品牌的4倍;有的甚至高达6倍之多。品牌的原则也适用2/8定律,大多市场80%以上的份额由强势品牌占据,剩下20%的市场由无品牌主体分食。可见,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一个企业是否拥有强势品牌决定这个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一个城市是否拥有强势品牌直接影响外来投资、游客、消费者的决策。

城市的资源就是城市的产品,当城市品牌化之后,城市的形象更加生动、具体、形象,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让人们知道并了解这个城市,并将某种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相连,让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个元素之中。让城市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与城市同生共存。

二、城市品牌内涵

我们说,一个城市的自然环境、经济实力、人文景观、建筑特色和历史风貌形成这个城市的特色,将这种城市特色定位包装就形成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城市文化、CIS,城市品牌是凝聚城市的灵魂,其内容由高度概括、高度凝炼的反映城市价值的信息构成,这些内容与城市环境中包括外来游客在内的各种主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城市的名称、标志、市徽、市花、吉祥物、宣传口号仅仅只是城市品牌的基本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以及一切以宣传城市的活动均应服从并服务于城市的品牌内容。所以,要打造一个旅游城市的品牌形象,就要先从丰富并发现这个城市的旅游价值入手。

三、旅游城市定位方法论

一般意义上说,城市的旅游价值由四个方面构成:城市自然环境、城市景观环境、城市社会环境、城市物产环境。丰富并完善这四个环境要素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丰富品牌内涵、提炼品牌核心价值的过程。下面,我们结合案例来阐述城市品牌概念提炼的来源和丰富品牌内涵的手段。

定位途径一:从城市自然环境提炼

案例:贵州贵阳

城市背景:贵州贵阳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属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历史悠久,气候适宜,民俗文化众多,那里四季如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树木常青,之前他们以第二春城宣传推广自己的城市形象。

概念提炼:和产品一样,城市营销也离不开其独特的销售主张,贵阳有60%的森林覆盖率,“森林之城”的概念定位远比“第二春城”的卖点更具其独特性、唯一性。

概念内容丰富举措:

1、 城郊实行300公里的第二环城林带。加快实现“森林之城”的步伐。

环城林带建设需要的资金运用市场机制,将造林工程向社会公开招标,吸引民间资金先期投入林带建设。

2、城内实施生态绿化工程,净化市内河道,修建绿色走廊。

3、用围棋文化做载体将“森林之城”传播。

定位途径二:从城市景观环境提炼

案例:格林纳达(Grenada)

城市背景: 格林纳达(Grenada)是加勒比海一个火山岛,其传统经济为农业,大多资源均未被开发商开发,之前这个小岛城市是用该小岛的物产资源--“香料”来推广自己,宣其为一个“盛产香料的小岛”,显然,这个卖点很难招揽游客。

概念提炼: 区别于加勒比海的其他岛屿,这个小岛的一切均处于未被开发的原始状态,没有游客、没有高层建筑、没有大饭店,也正因于此,它能最原始地表现加勒比地区的风貌,是一个完全没有受到破坏的小岛。由此,“加勒比海原貌”的概念成为该小城的独特卖点。

概念支持: 没有一座建筑会比棕榈树更高;瀑布是天然而非人造;海滩没有受到开发商污染。

定位途径三:从城市社会环境提炼

城市的社会环境、历史沿革也可以作为一个城市的独特卖点,这里我们以香港为例,城市背景:香港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地理位置优越,是世界著名的采购中心和商业中心,但这个城市依然面临国际投资价值和旅游价值的竞争危机,面对危机,需要香港站在全球和未来的角度重新塑造一个适合未来发展的国际化品牌,确立其在国际社会的定位。

品牌定位:“香港是一处融合机遇、创意和进取精神 的地方,动力澎湃,朝气勃勃。既是运输枢纽,也是文化汇聚之都,又位处亚洲最优越的策略性位置,人才荟萃,成就耀目,称其为“亚洲国际都会”再确切不过。

品牌形象标志:“飞龙”形象由香港的英文缩写H和K融入设计图案中,龙身的线条以中国书法表达,飞龙的流线型姿态予人前进感和速度感,象征香港不断蜕变演进。

定位途径四、从城市物产环境提炼

案例:景德镇

城市背景: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等,而最具世界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当属其陶瓷资源。

品牌定位:“瓷都”

四、城市包装工具论

品牌塑造必须凸显品牌气质。法国巴黎有的是浪漫气质,美国纽约有的是商人气质,意大利的罗马有的是古典气质。城市的气质由表及里,内外的和谐统一成就一个城市的品牌气质。

如果说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是为城市的内气质,那城市外的建筑、景观、广告宣传、活动表现便为城市的外气质了,城市内气质需要长久的积淀,城市外气质需要的是经市场调查后的科学包装。

五、城市营销机构论

城市品牌运营商

城市品牌经销商

六、几种城市品牌建设误区

1、将市政建设等同城市品牌建设

城市的旅游资源为城市品牌的塑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但是,不少以旅游经济为城市品牌基础的大中型城市普遍有个误区,就是误将市政建设和改造等同城市品牌的建立,一两项工程、几个概念住宅小区、几个城市广场远不能说明一个城市的气质,体现一个城市的内涵,城市的市容市貌只如人的衣着外貌的改变,但纵然再多的修饰如果其言谈举止思想性格和外表格格不入就会给人一种穿着雨靴跳巴蕾,梳着云髻拿大顶,穿着棉袄跳探戈的滑稽感觉。

第4篇:火山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范文

[关键词] 地理教学 版图教学 电教媒体

一、版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地图具有表现地理空间信息的独特功能,它作为记载、传输地理信息的特种文化工具,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版图教学是教师以地理学科为依托,以地理教学内容为指导,师生之间开展的以获取、分析、处理和应用地图信息、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各种为终身学习服务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版图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创设一个形象、具体、生动、丰富的教学素材背景,既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学习的印象,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新课程一个明显特点是图多文字少,如何通过读图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达到掌握知识目的,是当前课改一个重要课题。新高中地理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不把考试置于课程的核心,而是把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独特性置于核心。随着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进行,版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出很大的作用。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其快捷的地理信息的组织方式、地理信息的存储方式、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等,使地理课堂生动而又直观;而传统版图板画则在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和空间概念的形成等地理基本素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传统地理版图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传统的地理版图教学是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结合课文内容和教学目的设计,依靠自己的熟练技巧用各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的简略地图以及将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及演变过程等用各色粉笔描绘出的黑板画。

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非常灵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自行设计,也可以把文字变为图形,还可以把复杂的图形简化成略图,从而弥补地理挂图、地图册和课本插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的缺陷,在揭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简化原图、突出地理事物特点和规律、辅助教学等方面也有很大作用。同时教师可以赋予图形一定的趣味性,比如我国的轮廓图画成只报晓的雄鸡;意大利的轮廓图画成一只漂亮的长筒靴和一个足球;法国的轮廓图画成六边形;黑龙江省的轮廓图画成一个展翅欲飞的天鹅;广东省的轮廓图画成一只把长鼻子伸向南海的大象,通过这些活动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听课的注意力随教师的笔触和语言而转移,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的双边活动。

新版的教科书中,图像比重在不断增加,考查学生读图、析图、绘图方面能力的内容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版图教学的缺陷则凸显出来,首先是其容量的局限,不利于大范围的图示讲解,比如其如复习课时,画一张图只能复习一个知识点,未能全面多方面的复习;地理教学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往往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这样影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另外,这种图示不能以声、像效果展示出来,在创设直观、生动的情境上及身临其境的感受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也难以模拟演示宏观和微观的动态变化过程。

三、现代地理版图的优势与不足

电教媒体辅助教学是当代教学手段的重大变革,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对实现地理教学过程最优化起着重要作用。现代版图教学则是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电教媒体,通过幻灯、投影、电影、录相、计算机等现代化的视听工具将地理学科中的各种图像材料应用于教学过程的教学形式。

现代版图教学的表现手法非常广泛,既可表现地图画面,说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结构和组合的特点,又可以活动画面直观地表现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的教材得到充分的感知,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加深了对所学教材的理解和记忆,再加上声音的配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可视性强,提高了他们的求知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充分地调动学习者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学习的效率才会提高。而且,这种教学具有很大的可控性,既可把图示放大也可缩小,既可放慢也可加快,既可分解也可组合,从而突破了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微观及宏观的限制,可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比如传统地图上等高线表示地貌形态,学生很难看懂,而利用电子地图的等高线和高程点可以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将地表起伏以数字形式表现出来,可以直观立体地表现地貌形态。

但是,现代版图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过多的视听材料和扩展资料容易冲淡课堂教学的主题,造成感性材料的堆砌,把地理课变成电教表演课,一闪而过的图像让学生当时兴趣十足,放完之后记住的内容则少之又少,而且图片课件是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课堂上难以根据学生思维的变化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的预设和生成上不够灵活。而且这种教学对硬件设施的要求较高,虽然近年来计算机等设备在中学配备的数量逐年增加,但计算机在城区郊区各类学校分布不均,校际差异较大,城区数量较多,远郊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不足,重点中学较多,一般中学不足,硬件条件的不足从客观上限制了电子地图的应用。

四、如何优化地理版图教学

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两种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地理表象的形成,因此,教师要研究教学内容的特点,实现板图板画与电教媒体二者的有机结合,针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

1.服从教学内容需要

任何辅助教学手段都必须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进行设计,包括内容、出现时间、版面安排等。地理学科抽象概念多,需要理解记忆的概念、现象、规律和数据多,尤其在自然地理部分适合采用传统版图的教学内容较多,比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轨道、黄赤交角、大气垂直分层、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分布等等都很适合采用传统的版图。而在人文地理部分,适宜用电教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的内容则更多,比如农业区位因素、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工业区位因素、城市化及其进程、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文化景观的形成、旅游资源及其特性、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等等内容都非常适合采用多媒体版图教学。

2.画图教学时的注意要点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科学地设计出填绘的内容及形式,采用各种象征符号和形象符号、圈、点、线条以及示意图法和动态图法迅速画出板图板画,从而保证图简略明确、爽目美观、生动形象、迅速准确,富于表现性。一幅版图所反映的地理事物要目的明确,特征突出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如绘制沙丘要突出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的特点;沙漠植物要突出根系发达而茎短叶小的特点;绘制中国铁路线略图时,只需要绘出干线与枢纽城市,其他地理事物即可简略或不画;绘制热带草原的稀树高草景观要突出树干粗树冠较大的特点等。另外,教师绘图时需注意做到色彩鲜明,美观醒目,用笔要简练,不可过于细碎,线条要清晰有力,其轻重与浓淡都应以后排学生能看清为准。教师还要注意画图时间不宜过长,而且在画图过程中要与教学语言配合,使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还要与直观教具配合可使立体与平面相互印证,与画片配合加深空间概念,使板画更形象突出,从而创造一种自然、轻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同学们在兴趣中不知不觉地积极学习。

3.电教媒体版图的注意要点

电教媒体引入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掌握电教理论的基础上,必须熟悉各种媒体的特性,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技巧,并学会排除干扰因素,细致地策划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确定整体教学过程的具体策略。比如讲授“地质灾害”一节时,教师可以针对火山、地震部分的教学内容,呈现出火山爆发、地震造成房屋倒塌等影像材料,然后进入教学互动,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再比如进行“中国旅游”教学时,可以布置学生利用互联网上的电子地图和其他资源(旅游区的介绍、图片、视频等),进行一次模拟旅游。教师选择若干旅游目的地,学生自由组合,分为若干小组,利用网络资源,自己选择出行路线、交通方式、旅游景点、住宿安排等。将搜集的信息整理后,每组由一名学生汇报自己的旅游方案,全班进行讨论。总之,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电教资料的内容确定某节课的具体教法,教师必须对照电教资料内容自己多次反复观看,从而了解其内容及其系统性,了解学生应注意哪些内容,教师应该强调什么内容,让学生从观看中找答案,克服视频、投影中内容“一晃而过”的缺陷。

4.两种版图教学有效结合

现代版图与传统版图的最佳组合标准是新组成的媒体群必须能够突出地理学科特点,必须能够实现学科教学的整体目标。地理教学中有些传统的教学模型或实物标本、板图板画等直观手段还是有电教媒体无法替代的优势,所以必须做到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包括许多环节和步骤,需要多种媒体配合,形成最优化的组合,以加强学习效果。如幻灯长于表现真实的典型的景观,投影适宜表现各类简化的地图,而视频动画的优势又在于表现运动中的地理事象,教师应在教学的不同环节,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比如教师讲授中国行政区划时,可以先通过传统版图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点,然后则可以用电子地图编制练习,让学生随堂进行,检测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填注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省会等,起到巩固课堂教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