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职业理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学生的理想就业是职业教育的最终追求
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学生的就业问题始终伴随着整个教育的完善和发展。学生的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就业理想也不断实现,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业人才需求也不断被满足。从学生个人发展来看,就业理想的实现本身就是促进社会需求被满足的一个突破口。但是在学生理想就业实现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当前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工作岗位与他们所学专业并不一致。因此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当更加重视这些就业质量提升上存在的巨大空间。
(1)学生的理想就业首先应当建立在专业与就业相一致的情况下。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后按照自己选择的专业方向学习。对于专业内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已经出具模型。而且长期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都为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根据调查80%以上的学生都希望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由此开来理想就业的第一步就是专业对口。专业不对口难说理想实现。这给职业院校和学生本身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首先是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要坚持自己的专业,要坚持自己的优势。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择业。其次职业院校在专业设计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市场的调研。摸清市场需求,并根据这种需求对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职业教育。
(2)学生的理想就业根本的还在于自己的综合素质。学生素质包含多方面内容,例如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创新能力等等。这些素质决定了他们的就业质量。很多职业院校学生在进入工作环境之后发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是理想中的工作,进而频繁跳槽[1]。但是如此折腾一段时间之后还是感觉自己的理想没有实现。这就暴露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学生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理想进行合理的定位和规划,而是职业教育中没有后将职业理想教育做好。这两种原因的存在最终导致了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始终没有理想实现的感觉。为此在职业教育开展的在校阶段,院校应当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额职业理想,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自我评估能力,使其认识到自己的理想定位是否合理,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这些理想信念的实现。
(3)学生的理想就业离不开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实践过渡。在进入工作环节之后学生能否有一个理想的工作状态很大程度上要看在这之前的实习实训质量。有的学生在实习环节中接触大量的实际工作内容,有的甚至直接上岗。
2 学生就业理想实现的三个基本素养
(1)基本能力素养。基本能力素养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后,作为社会人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例如语言交际能力、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能力以及相关的专业基础能力等等。这些基本素养对于学生更加高效的适应和融入新的工作环境十分有利。当今社会,人才竞争力已经发生了与以往很大的不同。这些条件对于学生的基础工作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和价值。提升学生的基本能力素养是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之一。他不仅仅存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同时还应当开设单独的课程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这些基本素养。而且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当更加重视这些基本素养对于学生提升工作的基本意义。而且学生基本能力培养还需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对于提升这项工作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is the cor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order to avoid the interference of various wrong ideas, the core position of idea and belief education must be made clear. This article explores effective ways of college students' idea and belief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reer planning.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理想信念教育;途径
Key words: career planning;idea and belief education;way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237-02
基金项目:学生当季就业质量调研与对策研究,孙洪敏(课题编号:13YB07)。
作者简介:孙洪敏(1983-),女,河北邯郸人,思政工作人员,讲师,研究方向为就业指导、学生党建。
1 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基本现状
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他们胸怀远大理想,勇于自立自强,富于探索精神,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成长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切身感受着我们国家蓬勃发展的好形势,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日前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勉励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总书记的讲话,为青年一代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大学生应该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成就小我,铸就民族的辉煌的事业。
由于我国当前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加之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种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近年来一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了问题。其根源都在于他们的理想信念不坚定、不正确。这就迫切需要思政工作者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那么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刻不容缓。
2 职业生涯规划为理想信念奠定现实之基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帮助个体从自我探索开始,找到自己的特点、优势与社会需求的最佳结合点,设计出具有可行性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担任职务的所有经历进行的规划和预期,这个规划包含个人的学习和成长,及对职业和组织产生的贡献和个人的成就期望。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个体所处的家庭、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根据实际条件具体来安排。因为未来具有不确定性,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有适当的变通性。通俗的讲理想是指由人所设定,指人们希望达到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向往的奋斗前景。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带有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理想既有现实性又有预见性。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复合了理想的现实性和预见性,并将理想的实现逐步量化,切入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
3 实现理想的前景需要确立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①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个人全面了解自己,对职业方向准确定位——确立目标理想,增强职业竞争力,找到更切合自己且易于实现的人生理想。②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全方位的进行自我分析,确立人生的方向,从现有成就基础上,提供奋斗的策略,制定更加科学可实现的理想,发现新的职业机遇。③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评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然后通过不断反思和学习,完善自己,从而提升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理想提供了前进的动力。④职业生涯规划和个体人生规划密不可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将个人生活、事业与家庭联系起来,让生活充实有条理,理想愈发丰满。
4 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为信念确立了支撑的依据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同时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层次。通俗的说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简单地说就是牢固的观念。那么怎样笃定信念,实现理想,职业生涯规划的简单步骤使理想信念找到现实有效的方法。①首先问一下自己,Who are you(你是什么样的人)?进行自我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性格倾向、教育背景、过往经历等,明晰自己的理想。②然后,What do you want(你想要什么)?对理想进行目标展望,包括职业目标、学习目标、收入目标、成就感和名望期望。理想远大丰满了,才更有助于笃定信念,使得自己的小目标的不断实现和超越。③其次,What can you do(你能做什么)?你的专长技能在哪里?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了哪些专业相关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判断出你能够做什么。理想必须以现实的能力和经验为基础。④再次,What can support you best(什么是你最好的职业支撑点和职业竞争能力)?你的各种资源和社会关系也许都能够影响你的职业选择和信念支撑点。⑤再其次,What fit you most(面对众多行业和职位,哪个才是最适合你的)?待遇、成就感和压力及劳累强度都不一样,选择最好的并不是合适的,选择合适的才是最好的。⑥最后,What can you choose in the end(你能选择什么)?你可以做出简单的职业生涯规划。光空有理想,而没有详细规划,没有信念支撑,那么最终会一事无成。
5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是实现理想的有力保证,使理想信念找到现实落脚点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人生规划的主体部分,是同个人、家庭和社会结合在一起,和个人追求幸福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要和个人人生目标即人生理想结合起来,使理想信念找到现实落脚点。通过下面的简单步骤,可以设计个人职业生涯规划。①择己所长,一个人一生中不能将所有技能都全部掌握,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充分分析别人与自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在了解社会需求的同时,首先必须了解自己掌握的技能,选择自己的优势行业。②择己所爱,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时,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从事一项你所喜欢的工作,让工作本身就能带给你一种满足感。把自己放在世界上最恰当的位置,职业生涯也会变得妙趣横生。③择己所利,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职业是个人谋生的手段,目的在于追求个人幸福。明智的选择是在由收入、社会地位、成就感和工作付出等变量组成的函数中找出一个最大值。让自己预期收益即个人幸福最大化。④择世所需,在设计职业生涯时,不但要发挥自己的专长,且必须适合环境。一定要分析社会需求,社会需求不断演化,职业也不断变化。目光长远,才能够准确预测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再做出选择,使得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化发挥。
6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助力学生坚定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
目前,不少大学生存在就业前迷茫、就业后频繁跳槽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职业生涯规划。一个人职业理想的形成经历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抽象到具体、由不稳定到稳定的发展过程。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自主意识发展迅速,掌握了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了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推理能力,他们开始探索自己的职业前景。此时,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使他们的职业理想逐步系统化、科学化。
很多时候大学生懂得确立理想信念,却不懂得如何实现理想,致使理想和行动脱节。要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除了要有目标和方向,还要有动力和付诸于行动的规划,而这个规划正可以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来科学的定制符合自身发展的步骤和目标。如果说理想是大学生的内心深处的灯塔,信念是他们的支撑和坚持,那么职业生涯规划就是通往灵魂的铺路石、台阶和桥梁。
参考文献:
[1]陈嫦娥.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探究.高等职业教育党建与思政工作研究第二辑[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6).
关键词:就业;职业素质教育;社会评价;目标
学校一直以来把学生就业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之中。我们针对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积极与相关用人单位建立长久的协作关系,成立学生实习基地,与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同时,还专门设置了就业指导课程,重在解决学生在就业方面遇到的各种理论上和心理上的问题。
一、学生就业社会评价调查
为了真实地反映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和水平、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和要求,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信函、座谈及实地调查等方式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旨在调查现有课程体系结构、人才培养方式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从而可以帮助我们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毕业生意见反馈:由于在校期间应用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大部分能胜任一线的生产制造工作。在对学生的随机调查中,坚持了客观、真实原则,学生对教学满意和基本满意的人数达到了90%。
二、加强以“就业”为导向中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措施
通过“两课”、形势政策教育和主题班会等形式,深入有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将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例如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子设计项目实训课程结合了工程设计思想,在上机操作、软件编程、编码中将物联网工程师的规范纳入课程教学。在每一个项目教学中,每个实训项目库的所有开发文档均按公司实际开发规范完成,为学生在项目实训中的规范养成奠定了基础。
组织学生参加“盛群杯单片机设计大赛”、“TI英特杯”竞赛、“重庆市高职技能大赛”、“挑战杯设计大赛”和创业设计竞赛等素质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注重素质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1.以思想教育为核心,坚持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主题班会和班团活动的形式,对两课、形势政策进行学习,特别在学生党员中,推广“一名党员一面旗子”的活动,在教师和学生党员中成立示范岗,在系里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
2.使传统道德观深入人心,加强学生感恩、诚信教育。在上半年,我们配合学院开展“诚信校园,诚信人生”系列教育活动,结合了本专业学生的特色,还开展了“拿什么感谢你――我的父母”主题班会。通过诚信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院的规章制度,明辨是非,抵制错误的思想和拜金主义。
3.以“三风”建设为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系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学风建设为载体,以实现人才培养为目标,坚持以学风促班风,以班风、室风带动学风的原则,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4.以树立职业理想切入点,让学生了解就业导向。职业理想是人生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帮助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职业理想是我系对学生职业教育的切入点和核心内容。针对大一新生,我系组织了“谈理想,定目标”活动。通过了解“质量兴校,特色强校,自足市场,依法办学”和“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教育与产业相结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高校技能人才”,让学生从大一的入门阶段就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
5.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着力点,激发学生兴趣。在大二的提高阶段,将学习专业课程的技能培养与职业素养的学习结合起来,通过职业类别及其发展趋势、职业心理及其测试、就业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求职材料的制作、求职礼仪的告诫等让学生全方位接触就业。同时,通过模拟招聘和暑期社会实践使本系学生基本具备了较好的应聘心态,对自己的职业有进一步的定位。
通过到企业的现场调查,我们对社会人才市场有了更实际的了解。在以后的专业建设中,将积极地采纳业内人士提出的宝贵意见,在充分掌握社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确立专业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以进一步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应用电子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多维价值;“二元”结构;“三元”结构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4-0061-05
一、职业教育治理的多维价值
职业教育治理是一个多元主体共治的过程,强调政府、学校、社会等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治理格局[1]。职业教育治理价值为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共治提供了方向和指针,科学的价值导向能够有效化解各主体在职业教育治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疑惑、迷茫和失落等问题,通过治理价值的疏导使各主体获得归宿感、认同感和方向感。职业教育治理蕴含着多层价值维度,主要包括主体价值、底线价值和终极价值三个层面。
(一)主体价值: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教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职业教育作为职业导向性较强的教育类型,其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劳动分工,由劳动分工所带来的专业职业教育对受教育主体具有职业定向影响,容易导致个人的片面发展,最终产生“劳动异化”,这有悖于教育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通过对职业教育治理活动和行为进行引导,最大化地消解受教育者的“劳动异化”现象,同时,要求职业教育治理行为必须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着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多元化发展。因此,职业教育治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力源泉,职业教育治理的目标之一就是对人的教育权利诉求作出回应,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鼓励多元成才,为学习者的未来发展提供充足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教育自由是每个公民所应享受的权利,教育应当是一个自由的教育[2]。职业教育治理要主动承担起维护受教育者选择自由权、表达自由权、学习自由权等的责任,充分发挥学习者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职业教育治理除了维护受教育者的教育参与自由权之外,还应担负起实现职业教育治理主体的发展自由,发挥职业教育治理的民主活力,尤其要充分维护弱势主体在多元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中的利益诉求表达、决策参与和监督权的行使。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职业教育治理自由,同时还能有效规范教育行政行为,防范教育行政权错位、失位和越位现象的发生。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一种非均衡、粗放式的发展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育文化权利发展与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全面利益需求相脱节,不利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鉴于此,应通过探索集约型、均衡式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革新职业教育治理理念,以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全面利益诉求为己任,提升劳动者的人力资源水平,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底线价值: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效率,构建职业教育新秩序
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效率是职业教育治理关注的永恒主题,职业教育发展效率即职业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在职业教育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科学治理能够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职业教育运行效率的提升,从而达到更好的产出效果。同时,构建职业教育新秩序也是职业教育的底线价值之一,职业教育新秩序是对传统职业教育活动或行为的任意性、偶然性、情绪化的超越和否定,也是对职业教育管理活动和运作模式进行科学规划所达到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一般来说,教育效率和教育秩序在语义层面具有价值中立性,在不同语境下所表达的含义有所不同,既有正向含义,也有负向含义。职业教育治理所追求的教育效率和教育新秩序无疑是一种正向化的含义,职业教育治理本身就是一种多元化治理,强调多主体参与决策管理,治理过程重视民主化氛围的营造,使教育决策更加科学,正向的教育效率和教育秩序更容易达到。从另一个视角来看,治理本身也是一个权力分化的过程,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虽然达到了对教育行政权的分化,但分权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管理行为的低效,甚至陷入一种无序化状态,尤其在职业教育治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表现得最为明显。职业教育治理涉及到民主与效率、秩序的关系,职业教育治理是教育民主管理的重要表达形式,共同治理与民主管理需要更多的沟通、协商,相较而言,耗时较长,决策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效率损失,远不如个人决策来得快,但民主是一种制度化、理性化的纠错机制,其有助于科学决策的达成和实施,为教育发展带来“长期效率”。因此,维持职业教育发展效率、建立新的教育秩序是职业教育治理必须遵守的价值底线。
(三)终极价值:实现教育的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本质所在,也是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的终极目标[3]。通过职业教育治理以提高职业教育效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应有效用。职业教育效能的高低主要以职业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作为衡量标准,现代职业教育要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紧紧围绕这两大发展目标开展教育活动,切实发挥其在促进受教育者个人发展、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提升受教个人素养和水平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
教育公平是时展赋予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平等地接受教育是现代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职业教育治理的终极价值就是实现教育公平。职业教育为擅长技能操作,动手能力较强的个体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体现出教育的公平性价值。同时,职业教育并非会对劳动者的社会阶层产生固化作用,而是能够有效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很好的技能获得和利益表达平台。相比而言,职业教育比其他教育类型更多地担负起社会“拖底”责任[4],实现受教育者“体面就业”、“体面生活”是职业教育重要任务之一,其可以让职业技能人才通过接受更高层次和质量的职业教育,获得职业晋升的空间,促进底层劳动者向社会上层流动,进一步发挥在促进平等性公平、差异性公平、补偿性公平中的作用。
二、职业教育治理的原则指向
(一)本土治理原则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条件、文化环境不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各有差异,因此,职业教育治理所采取的措施和政策倾向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职业教育治理应做到因地制宜。在我国职业教育治理过程中,应紧密围绕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和现状,充分考虑到我国经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文化环境,在遵循本土化原则的基础上,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治理行为和举措,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治理实践的深入开展。一是应立足于我国具体国情,在治理中有选择地借鉴西方治理理论,通过职业教育治理实践的深入开展,形成具有本土化的职业教育治理模式;二是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积极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学科研究的本土化,形成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相匹配的教育治理理论;三是针对我国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在治理实践中应充分尊重各个区域的文化特点和经济发展现状,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职业教育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总之,职业教育治理应以本土化原则为本,坚持治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我国自身特点的职业教育治理模式。
(二)权责明确与权力多元化制衡原则
在职业教育发展中,权责不清会导致权力的越位、错位甚至缺位现象,权责明确是职业教育治理的基本要求。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要求政府要实现职能转型,由过去扮演“全能型”角色向“服务型”角色转变[5],在职能范围上也要由传统的“全能主义”转向现代的“有限主义”。职业教育治理要正确地处理好纵向和横向两种权力,在纵向权力上要明确各个层级部门的权力边界和职责范围,避免各层级部门的权责混乱;与纵向权力强调层级相比,职业教育横向权力比较注重主体性,主要是指职业教育权在政府、学校、社会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明确职业教育的横向权力分配要求各主体明确自身的权力性质和作用对象、范围,以免教育权力在不同主体之间出现滥用或缺位等问题。坚持权责明确原则是职业教育“管”“办”“评”相分离的必然要求,在权力导向上,政府要发挥好宏观调控职能,而学校、社会要在职业教育的微观调控和监督评价中履行好其应有的职责,以促进职业教育的科学治理。
在明晰各个主体权责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权力的效用,需要形成权力的多元化制衡机制。权力多元化制衡是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想实现职业教育权在政府、学校、社会等主体之间合理配置,必须构建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一方面,权力相互依赖能够更好地促进多元主体在职业教育治理中的协作配合,发挥各主体在职业教育治理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权利相互制约能够对各主体的行为起到规范作用,在职业教育治理中达到一种权力平衡,实现职业教育治理效率的“帕累托最优”。在传统职业教育管理模式中,政府处于权力的中心,独揽职业教育管理的决策权,学校、社会处于一种无条件服从状态,政府与学校、社会的关系主要是单一指令性的支配关系,职业教育治理的提出,正是要打破这种畸形关系,形成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共治格局。在现代职业教育治理理念主导下,职业教育治理要求遵守权力的多元化制衡原则,必须打破政府对教育权的一元垄断地位,实现职业教育权力配置的多元化,同时,还要保障职业教育资源供给、生产与监督相分离,在多元治理主体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制衡的关系,从而避免权力过度膨胀所导致的权力失衡、教育治理失效等问题的发生。
(三)权责非线性转移与权力重心适度下移原则
权责非线性转移是职业教育治理过程中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处理职业教育权力分配、权责转移关系的根本性原则。充分认识权责非线性转移原则,必须明确职业教育治理权的得失关系并非简单的“政失即校得”、“政失即社得”或“校社失即政得”的直线对应关系,也不是“权随责走”或“责随权走”的线性关联关系。遵守权力非线性转移的重要支点是在职业教育治理权责分配过程中打破简单的线性对应权力关系观,明确职业教育治理权在政府、学校和社会等主体之间的分配中还存在着一种中间要素,对各主体的权力进行着调节。权力的“得”与“失”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即教育权力获得者并不一定与教育权力失去者存在直线对应关系,职业教育由“一元”管理走向“多元”治理必然会对政府的教育权力产生分化,政府的权力并不是完全下放给职业院校,而是部分下放给社会主体,如对职业院校办学的监督权可以由社会专业组织执行。同时,权责非线性转移并非意味着职业教育权力转出主体在权力转移以后就可以免去相应责任,尤其是对政府而言,权力下放并非是责任的下放,政府向学校、社会分享职业教育管理权力,但却不能向各主体转移其作为公共教育主要供给者的责任。
教育权力适度下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不同阶段政府对教育权力的集中度也应不同,政府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教育发展水平作出适度调整,在社会发展和教育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政府对教育权的集中度较高,有利于对教育资源的统一调配和管理,发挥教育应有的优势。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越来越高,学校、社会对教育治理权的渴求日益强烈,政府对教育权力下放和权力重心下移成为必然趋势。面对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政府应逐步加大对学校、社会等主体职业教育权力重心下移,提高职业院校自身的自主办学和管理权限,加大职业教育管理权力在社会方面的配比,为社会参与职业教育治理提供充足的空间,充分发挥社会在职业教育治理中的监督和中介作用。
三、职业教育治理的未来发展路向――实现治理现代化
(一)职业教育治理法律现代化:做好法律建设的“立”与“破”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为职业教育治理提供法律依据和支持,依法治理是职业教育治理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6],而健全的法律体系是职业教育法治化的基础。一方面,加快完善教育法律法规,能够为职业教育治理行为和活动提供合法化基础,保障职业教育治理的效率和威严;另一方面,完善的法律保障,能够更好地激发职业教育多元化治理主体的能动性,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让渡必要的空间。当前,我国教育法治化建设较为缓慢,难以跟上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尤其在职业教育法律建设上表现得更加突出,一是职业教育立法较为分散,主要表现在地方立法较多,遍地开花现象严重,导致职业教育法律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不足;二是有关职业教育立法、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活动还未形成科学的制度规范,职业教育法制运行机制尚未建立等。针对这一现实状况,为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必须加快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在职业教育法律建设上适时做到“破”与“立”。“破”主要指打破旧有落后的法律法规束缚,对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法规及时进行更新、修订或删除。“立”强调新法条、规章的编纂与实施,特别是围绕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要求,适时将那些已经经过实践检验的较为成熟的职业教育治理制度、政策、文件上升为教育法律,为职业教育治理提供坚实完善的法律后盾。同时,还要根据不同职业教育治理主体的特点、任务、要求,建立健全规范各个治理主体行为的法律体系,进一步明确各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为职业教育多元治理主体之间互动、协作、沟通关系的建立和维系提供法律制度支持。
(二)职业教育治理结构现代化:由“二元”向“三元”结构转变
自亚当・斯密强调发挥市场这双“无形之手”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来,以“政府、市场”为主导的“二元”结构范式引领了西方国家的政治统治框架[7]。随着20世纪80年代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的兴起与发展,为政府的政治统治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管理范式,以“政府、市场、社会”为主导的“三元”治理结构初现雏形,有效解决了单一依靠传统国家管理、市场调节所导致的政府失灵、市场失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在治理方式上由传统的政府“一元”管理向“政府、市场”二元结构治理转变。职业教育治理走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职业教育治理方式上需要由过去的“政府垄断”发展到现代的“多元主体协同”。根据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必须对政府的职业教育治理权力和职能进行重新配置,在治理理论指导下,实现政府从“政府垄断”向“政府主导”的治理职能转型,打破垄断,在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治理中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职能的基础上,引入市场竞争和社会多主体参与,实现政府与市场、社会的有机结合,从“碎片化”的政府垄断模式转变为网络型多元治理模式。
治理结构现代化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构成要件[8],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治理结构现代化必须按照“多一些治理、少一些统治”的思路开展,在职业教育治理范式上由“政府、市场”为首的“二元”结构转向“政府、市场、社会”共同治理的“三元”治理结构。构建职业教育“三元”治理结构要注意合理运用各方之力,发挥各个主体的最大化优势。首先,促进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必须合理运用政府之“力”。面对当前政府在职业教育治理中存在“拉力”、“阻力”过大,对职业院校自主办学行政化干预过强的现状,必须重构政府的职能权限,合理运用政府之“力”,通过政策引导,制定实施旨在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教育政策,变“拉力”、“阻力”为“推力”、“引力”,为推进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次,促进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必须有效凝聚社会之“力”。社会参与是推动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治理要求职业院校要主动面向社会、融入社会,积极吸纳社会主体的参与,这也是促进职业院校由封闭管理走向开放治理的必由之路。第三,有效整合职业院校内部资源,提升职业院校自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形成治理“合力”。职业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和状况对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产生直观影响,深化职业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调整职业院校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运行机制,充分调动职业院校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在职业教育治理中的集合效应。民主化作为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指向,保障广大师生参与职业院校治理不仅是民主化的重要体现,更是推进职业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因此,培养师生共同参与学校治理的意识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职业教育治理模式现代化:“管”“办”“评”相分离
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多方主体的协助和配合,需要厘清各主体在职业教育治理中的权责关系,积极探索“管”“办”“评”相分离的职业教育治理模式[9],促进职业教育治理向现代化转向。政府作为职业院校的主办者,需要由过去的微观直接管理走向间接宏观治理,治理重心应放在职业教育相关的政策法律建设上,同时,还要履行起监督职业院校办学行为,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等重任。职业院校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执行主体,应落实好自主办学定位,做好发展规划,实现独立自主发展。社会专业组织作为“评”的主体,应发挥出职业教育评估中的作用。总之,“管”“办”“评”相分离是职业教育治理走向专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各主体在职业教育治理中各司其职,切实做到“不越位”、“不缺位”,共同为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这一共同目标努力奋进。
首先,政府在职业教育管理中应扮演好“掌舵者”角色,掌握好管理的“度”。“掌舵者”角色要求政府应主动承担起在职业教育治理中的“指挥者”、“教练员”职责,负责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相关的政策制度,指导和监督各方职业教育治理主体的行为,充分发挥在职业教育治理中的宏观调节作用,更好地引领职业教育发展。其次,职业院校要不断强化办学自主性,提高“办”的特色和水平。当前“管”“办”“评”相分离的教育治理模式改革,为学校的自主办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职业院校应抓住改革机遇,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教育行政部门所下放的权力,消除对教育行政机构的习惯性依赖,提高自主办学意识和学校领导者的院校治理水平,进一步激发学校的创造活力,促进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最后,发挥社会组织在职业教育评估中的专业优势,提升“评”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与政府相比,社会专业评估组织不仅相对专业,而且作为第三方机构独立性较强,对职业院校的评估也更为客观、科学。因此,应积极探索以非政府组织为首的社会专业评估结构作为教育评价的主体,政府应积极向社会专业组织授权,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治理的“管”“办”“评”相分离,由过去政府主导下教育评价向由政府、社会专业组织、公众等多主体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转变,使社会专业组织和公众真正享有并掌握教育评价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治理的民主化进程,最终实现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
参 考 文 献
[1]关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性”辨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25-28.
[2]王彩波,陈亮.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及其表征――基于“价值多维性―主体层次性―方法复合性”的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5(4):113-120.
[3]褚宏启.教育治理:以共治求善治[J].教育研究,2014(10):4-11.
[4]杨清.区域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内涵、原则与路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5):131-136.
[5]王珊,苏君阳.走向现代教育治理的教育管理权力重构[J].现代教育管理,2015(5):27-31.
[6]张建.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标准、困境及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4(9):27-33.
[7]范逢春.国家治理现代化:逻辑意蕴、价值维度与实践向度[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86-94.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就业创业能力 高职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着重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相对应的。大学生最终都要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要立足社会,不仅要“做事”,更重要的是“做人”。“做人”要有高尚的品德;“做事”一要有知识,二要有能力。从人才素质的构成分析,基础是知识,关键在能力,品德是根本。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是让学生先“成人”后“成材”的教育,只有“成人”了,才能成为可用之才。
一、就业、创业能力的内涵
就业能力指的是实现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个人理想,符合社会所需所求,同时还能体现个人价值的行为能力,具体表现在大学生是否合理规划职业发展之路,是否掌握牢固的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是否摆正求职心态及是否适合岗位需求的实践应用技能等。
创业能力指拥有发现或创造一个新的领域,致力于理解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能运用各种方法利用和开发它们,然后产生各种新的结果。创业能力是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融合。
以就业为目标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高职创业教育目标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培养掌握知识技能同时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二是培养具有亲和力、组织策划能力、良好沟通能力及领导魅力的人才。
二、素质教育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影响的几个方面
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受教育期内是影响最大、也是最有效的教育形式,其作用不言而喻,高职院校在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方面起到的作用不可低估。在校园时期,教育活动由大批经过专业培训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完成,不仅成系统,形势稳定,手段也多样化,使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是培养人才的有效模式。
学校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天然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离不开学校教育。高职院校本身侧重专业技能培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离不开素质教育。
对学生个体就业创业能力影响最活跃、最重要的几个要素无不需要素质教育,下面一一分析。
(一)责任感
责任,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例如:工人按照工厂工作条例,做好职责范围内工作就是他的责任。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
责任的约束除了依靠法律法规强制执行以外,更多的是依靠自身道德和修养。责任感是思想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责任感的培养除了受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外,最主要是靠学校的素质教育获得。一个社会人如果没有基本的责任感,不但完成不好本职工作,更不可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高职院校利用课程教学包括德育课程、专业课程,努力挖掘课程的教育潜力,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使毕业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才可能成为有较高创业能力的栋梁之才。
(二)事业心
事业,指人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性活动。事业心是一种道德品质,指人们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执著追求的情感,坚定不移的信念。
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构成要素中,首要的是事业心。要求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除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之外,还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在工作中,事业心体现为可靠性、纪律性、决策能力等。在责任心的基础上完成本职工作,有了事业心,才可能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创造性地完成其他工作。
(三)创新能力
创新就是生产力。创新能力是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工作中的创新能力指在工作岗位上创新自己的工作能力,产生新的思路、方法和措施,产生新的工作效果、效益。有创新思维才可能创新,在受教育时期培养创新思维,在工作中学会使用创新思维思考问题,才可能找到处女地,做到创新。
创新能力主要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培养,但它要求个人具备的基本素养,如健康心理、灵活思维、创新思维、耐心和恒心、合作意识、自信等只能在实践中培养。
(四)实践能力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过程,是付诸行动的过程。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各地高职院校重中之重的教育教学内容,也是高职教育和本科甚至更高层次教育不同的侧重点。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将课堂知识内化,真正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完善自身发展。实践是职业教育的立足根本。和本科甚至更高层次教育不同,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教学做一体化等模式将实践活动贯彻教学始终。通过大量课堂实践和课外实习,通过知识学习、消化吸收、不断反思,将课堂理论知识内化成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丽.加强创业教育把素质教育引向深入.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2.
[2]孙迎武.素质教育之现状分析与建议.中国教育学刊,2014.9.
[3]刘邵岚.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研究.2015.5.
[4]衣俊卿.对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2.10.
论文关键词:社会职业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学习力
未来社会对人才资源的竞争,其实质是学习力的竞争。深入理解学习力的内涵,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学对提高职业教育对象学习力的重要意义,对提高职业教育对象的社会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学习力的内涵
什么是学习力?国外有学者释义为“一个人学习动力、毅力、能力、创新力的总和”,是人们获取知识、分享知识、使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是动态衡量一个组织和个人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强弱的真正尺度。学习力就是生产力,就是创造一一切的源动力。每一名职业教育对象都要努力养成不懈追求新知识、不断研究新情况、努力探索解决新问题的好习惯,形成人人学习、自觉学习、团队学习、终身学习、学以致用的好风气,做提高学习力的实践者。学习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快速全面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学习力的首要方面就是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在学习上必须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快速地而不是迟缓地感知变化的环境,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掌握最新的科技文化知识,批判地而不是盲目地获取有益于决策的有用信息和知识。
2.符合时展要求更新观念的能力。社会在前进,思想在深化,观念在转变,如果我们用陈旧的过时的观念指导新形势下的各项工作,显然也是不可思议的。只有不断注入新知识、新文化、新观念的“活水”,才会有“清如许”的崭新的生命力。
3.符合实际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也是支撑一个区域、一个组织综合竞争力的核心。科技需要创新,文化需要创新,体制需要创新,机制需要创新。要善于用新的视角观察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
二、提高社会职业教育对象学习力的重要性
1.提高学习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刚刚摆脱贫困,实现温饱的基础上开始的,而我们的目标却是宏伟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超常规的思想,超常规的措施,促进经济、社会等方面全面发展。超常规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创新能力来源于学习、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有了强烈的学习愿望,有了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又有学习运用知识的本领,就会产生创新能力,促进经济超常规发展。提高学习力是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发展和发挥他们的全部智慧和才能的重要手段。若每个人都有了很强的学习力,就能够为发掘个人智力和创造力以及个性和谐的发展,开辟一个广阔的前景。
2.提高学习力是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需要。我国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里的“新”就是创新,这是以学习力支撑的创新。我们只有不断提高学习力,才能进行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3.提高学习力是提高职业教育对象所在组织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提高组织的整体竞争力,就要强化以学习力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它是学习型组织的根基,也是学习型社会中人的基本素质。职业教育对象要努力成为善于学习的典型,善于学习的重点在于提高学习力。
三、思想政治教学对提高社会职业教育对象学习力的关键作用
1.思想政治教学能够把握教育对象学习力的动因。学习力的大小与它的动因有直接关系,动因大,则学习力提高快,反之学习力则提高慢,甚至下降。职业教育对象的学习力有政治动因、经济动因、组织动因等等。职业教育对象应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强烈的政治使命感、公正廉洁的政治作风,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增强学习力。学习力的政治动因是根本动因,思想政治教育能促使教育对象提高学习力。
2.思想政治教学能够推动教育对象的学习力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社会职业教育对象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骨干力量,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才能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胜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职业教育对象的学习必须与时俱进,只有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才能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胜任工作;不学习就会被淘汰;没有学习力,就没有创造力,工作就无法开创新局面,这已成为社会职业教育对象迎接新挑战的共识。在人类迈入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提高学习力对每一个社会职业教育对象来说,已成为生命、工作和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每一个单位组织来说也已成为参与竞争和领先一步的原动力。
3.思想政治教学能够促进教育对象内在潜力的最大发挥。要形成鼓励每个人学习并发展自身潜力的氛围,通过学胆开拓、创造性地工作,激发教育对象寻求工作内在的价值,创建重学习、重知识、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为教育对象搭建价值追求和实现的平台,提供创造辉煌的机会和智慧外化的舞台,营造全新的激励机制,并使其创造能量的释放达到最大化和最优化,这是思想政治教学在社会职业教育中要实现的最终目标。
四、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对策
1.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的优势,提高教育对象的政治理论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对理论教学内容加以精选,精选应当按照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要求,并适应社会职业教育对象的社会知识水平的原则来进行,重点要应用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员思想导向的教育,提高学员明辨是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员的竞争意识、开拓进取精神,并为学员提供有关市场、经济、公共关系、人际关系、心理调控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具有优良品质、健全人格、创新精神、组织与应变力和竞争力强的社会职业教育对象,使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具备应有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大力提高社会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目前,社会职业教育师资严重缺乏,由于面对的是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社会职业教育对象,能够较好开展教学工作的思想政治教师就更加匮乏。政府应重视培养有学识的社会职业教育工作者,为他们提高理论水平、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选派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充实到各级培训机构,充分发挥其理论水平和个人道德魅力。
3.改进社会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学的几种方法
(1)文件筐授课法。模拟现实工作情景为学员提供一系列文件和材料,要求其在规定的条件下对这些文件进行处理,以考察其工作能力和处事风格等。文件筐授课法可以针对不同的公文要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员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与上级保持一致的精神,使社会职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有的放矢,真正实现与社会实践接轨。
(2)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是测试社会职业教育对象政治素养的一种新方法,它有助于学员较好地发挥其特长,展现其优势,并能在锻炼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无领导小组讨论是评价中心技术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测评技术,其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学员进行集体检验。超级秘书网
(3)情景模拟法。情景模拟法是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过程,让学员在模拟的情景中表现自己的政治素质。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有利于学员充分展现在特定情境下的政治思想潜质,有利于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员的心态、品质和能力。
(4)差异授课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全体学员知识的获得,又要注重学员个体发展的差异,全面细致地观察分折每个学员,善于发现和开发学员潜在的闪光点,给学员创造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让学员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使学员形成独立和谐的人格。
(5)讨论演示法。启发学员将学习内容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比较,自己归纳总结出掌握知识的步骤、思路以及特点,使学员印象深刻,对于比较复杂的知识体系能够有实质性的了解,不再是死记硬背。
(6)推演教学法。按照教学步骤,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注重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和关联性,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由理想模式到实用模式的逐步分析,讲练结合,使学生不但理解应知应会的主要原理,而且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思想。
(7)渗透教学法。在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把学科知识和培养学员良好的思想政治品格、巩固学员的专业思想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学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8)研讨答辩法。在社会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计划地选定题目,组织学员进行研讨答辩,不拘泥于课堂,将研讨的时问、地点、内容宽泛化,给学员充足的空间交流研讨,以小组的形式形成研讨成果报告,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该报告进行修改、再研讨,并形成答辩方案。教师在组织答辩过程中,系统综合考察学员的政治敏感度、分析问题能力、研究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总结学员的优点与弱点,优势与劣势,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步教学计划。
关键词:新时期;电力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我国电力企业作为一门特殊的服务行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而电力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电力企业经营发展决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保持电力企业先进性的前提。在新时期背景下,电力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此,电力企业应跟上时展脚步,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以求最大化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支撑作用。
一、新时期电力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问题
1.政工工作的规章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由于某种原因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还未形成完善的规章制度,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时,相关负责人通常以原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进行;在新时期下,传统的教育规范已经无法适应时展带来的企业职工思想教育工作新问题,制定合适的处理措施,从而阻碍了新时期电力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实施。
2.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低
电力企业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未认识到开展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为电力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无关紧要,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电力企业大部分工作人员没有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并且电力企业思想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低,导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效果不理想。
3.电力企业高层对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不足
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企业管理者对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缺乏危机意识,加上电力企业管理层中缺少高素质和思想先进的管理人员,过于注重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不足,与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产生偏差,使电力企业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对工作开展出现怠慢、不认真的情况,缺乏思想教育宣传,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难以获得较大成果。
二、加强新时期电力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方法
1.完善政工工作的规章制度
新时期背景下,促使电力企业必须不断完善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关的规章制度,并将其落实到电力企业各个生产经营活动中,让思想政治教育员工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以此维护全体职工的利益。同时,设立管理层热线电话、电子邮箱、职工意见信箱和领导接待日,建立制度。定期收集整理建议意见,调动职工工作热情,建立按劳分配薪酬制度,确保职工付出程度和薪资成正比例关系。另外,还应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人员执行工作的自觉性,从而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促进电力企业稳定发展。
2.提升职工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电力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存在较大差别,技术人员侧重于硬技术,而政治教育人员以软思想为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必须通过自身作用,让各个部门人员和管理层负责人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关系,让管理层及时了解到员工需求,将员工各种信息数据反馈到管理层上,从而提升整个企业内部职工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例如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效果不理想,其他部门人员对教育人员产生较大误解这一问题,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奠定基础,让全体职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以此提升全体职工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实行考核上岗制,定期安排政治教育人员接受培训,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更好适应本职工作。
3.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政治理论教育,强调全体职工的政治倾向和思想意识发展变化规律,帮助全体职工树立正确的政治教育观念和崇高的职业理想,通过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来规范自已的职业行为,摒弃过去思想政治建设的错误观念,做到领头羊的作用,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例如电力企业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开展主要以业务经营管理为主,以最大化实现经济利益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唯一目的,忽略了提升职工思想觉悟方面的工作。因此电力企业必须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观念,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企业业务经营融为一体,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化,更好服务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除此之外,企业应对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进行创新,严格遵守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原则,激发职工的主观能动性,确保电力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电力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必须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不断创新、完善政工工作的规章制度,并将其贯穿于电力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严格遵守以为人本、服务至上的原则,提升职工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让全体职工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激发职工主观能动性,确保电力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茹.新时期电力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析[J].新西部(下旬刊),2015,(4):67,74.
关键词 职业教育;课程;核心价值取向;历史;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0;G7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4-0034-05
对任何改革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准确把握其核心价值取向,即为什么要改革?要改革什么?获得什么?看似简单的问题,在面对具体对象时很可能变得非常复杂,比如职业教育课程。对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人们提出了许许多多的价值判断,比如要实行理实一体化课程,课程要满足职业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等等。这些判断都是正确的,然而它们只是针对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经验地提出改革的理想,而非课程理论视阈内的判断。要真正在学术层面把握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必须把这一问题放到历史与文化的背景中去分析。
一、培养复杂职业能力:职业教育课程的时代使命
对于职业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们似乎陷入了技能观与反技能观的争论之中。一种观点认为,职业教育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其课程的核心内容是技能训练,即使高职教育也不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最近甚至还出现了“高端技能型人才”这一倍受争议的概念。这一观点一经提出便遭到了不绝于耳的反对。反对者认为,职业教育课程不能仅仅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而要同时教给学生知识,尤其是技术,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对高职教育来说更是如此。有人甚至据此主张从技能与技术的角度区分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认为高职教育侧重技术,而中职教育侧重技能。观点发展到这一步,便已陷入了目标分析的机械主义,因为在现实中是无法把技能与技术截然分开的。比如,汽车维修工维修汽车,其活动是属于技术的还是技能?显然它是综合的。
技能观与反技能观之争,是因为缺乏对职业教育课程史的深入考察所致。事实上两种观点均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处。说技能观完全错误是不对的,因为国外文献在表达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时,的确使用频率最多的一词便是“skill”,然而又不能据此认为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就只是技能训练,因为这些文献往往都只是政府的项目报告,而非严谨的学术文献,其对概念的使用并非那么严格。主张职业教育应教给学生技术是没错的,且正是因为有了现代技术,职业教育才可能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如果我们要使用技术,那么就必须把其活动化,那么技术在活动层面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其是与技能完全对立吗?
回顾职业教育课程发展史,不难发现这场争论的多余。如何与职业岗位要求更好地对接,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考虑的重要维度,也是职业教育课程一直追求的重要目标。二战后,围绕这一轨迹,职业教育出现过三种比较成熟的课程模式,即MES课程模式、CBE课程模式和工作过程课程模式(项目课程模式形成的维度更倾向于课程设计)。这三种课程模式并非并列的,也并非毫不相关的,而是沿着一条清晰的逻辑路径发展的,那就是对职业岗位要求内容越来越复杂和真实的理解。也就是说,虽然三种课程模式都主张依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开发课程,但对“职业岗位要求的内容是什么”这一问题,三者的理解是不相同的。
MES课程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其“S”是“skill”的首字母,这种课程模式认为职业岗位要求的内容就是技能,因此描述和训练操作技能是这一课程模式的核心内容[1]。该课程模式的形成是因为早期职业教育主要存在于工业领域,且工厂在福特主义影响下普遍建立了流水线生产模式。现在许多职业教育文献仍然使用“skill”一词,显然是该模式影响的延续。随着技术与生产模式的发展,以及职业教育拓展到商业等领域,职业岗位对工作者灵活适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这一变化,20世纪80~90年代世界范围内发展了CBE课程模式,其“B”是“Competence”的首字母。可见,这种课程模式明确提出了“胜任岗位的能力”这一概念,其范围与复杂性显然远远大于技能。事实上,这一模式产生的课程内容,其理论性和综合性要明显高于MES课程模式。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德国发展起来的工作过程课程模式,透过其所使用的一些关键概念,如行动、过程、领域等,可以看到其进一步赋予了职业能力以复杂性、整体性的内涵,“认为职业能力是内隐藏、深层的、过程性的”[2],并透过情境一词进一步赋予了职业能力以现实性、真实性的内涵。
简要的历史分析表明,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沿着职业能力的复杂性这条轨迹发展的,如何准确描述并有效培养能够胜任复杂岗位任务的职业能力,是当代职业教育课程的使命。无论强调技能还是知识,都不足以概括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内涵。事实上,技能、知识、素质或是技术,都只是这种职业能力中的一个要素。完成任务必须进行智力或肢体的操作,这就是技能;当操作不再是简单程序的重复,而是要进行选择和设计时,就需要知识;当这种知识是来源于科学的应用时,便属于技术;当在现实意义上讨论职业能力这一概念时,它本身就必须遵循工作规范,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职业素质。事实上,除了这些要素,还可以列出许多其他要素,如经验知识、策略知识等等,而这些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本身也是重要的课程内容。如果只抓住课程的一个要素便对课程改革的整体取向进行判断,不仅会迷失方向,还会产生不必要的学术争论。
因此,复杂职业能力培养应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价值取向。职业教育课程不能仅仅培养重复性任务的操作技能,而是要培养学生判断并解决生产与服务中问题的能力,利用资源高效率、低成本完成任务的能力,技术方法设计能力,与同事或工作对象合理沟通的能力,等等。职业教育课程应在这一基本价值取向上具体描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精选和组织,建立满足我国产业升级后对职业人才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二、突出实践知识: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特性的关键方面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核心价值取向的第二个方面是如何评估实践知识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地位。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建立怎样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而且涉及到选择怎样的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模式。因为如果我们确定职业教育课程以实践知识为基本价值取向,那么就可以大幅削减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学科课程的数量。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因为在西方国家,其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毫无疑问是以实践知识为核心的。如,德国职业教育课程对数学及其他科学知识的要求很低,大量课程内容是关于工作策略、方法和技巧的。而在我国,这一问题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尽管我国职业教育一直在努力突出实践性,但职业教育课程整体上至今并没有彻底摆脱学科课程的框架束缚。这是为什么?因为该问题在我国的形成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
在我国的知识论中,人们对理论知识价值的评估要远高于实践知识。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正是这种观点的典型表述。虽然我国一直在努力强调工作者之间的平等,强调要尊重劳动者,但这些观点往往表达的只是一种政治期望,事实上劳动者实践知识的价值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认可。对两类知识价值的不同判断,直接导致工作组织内不同职位等级员工之间收入的惊人差距,而这种差距必然要深刻影响到学校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而另一种学说还进一步降低了人们对实践知识价值的评估,即“实践是理论的应用”。按照这一观点,人们往往简单地认为,实践知识只不过是理论知识应用的结果,最为根本的还是理论知识,如果掌握好了理论知识,人们便能很容易获得实践知识,否则就是舍本逐末。许多教师便是用这种观点反对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在这种观念的支持下,职业教育课程的实践化改革只是一种表象。
对实践知识研究的基本结论是:实践知识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独立知识体系。首先,实践知识并非零散的、无结构的知识。虽然实践是不确定性极强的过程,但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一样,同样是一个结构严密的知识体系,而且完全可以通过分析找到并描述出这一结构。比如在汽车维修工作中,其实践知识可归纳为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排除方法等几个基本方面。其次,对于实践活动而言,最为重要的知识是实践知识。理论知识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实践活动,但使实践活动有效进行的是实践知识。比如在汽车维修工作中,无论对汽车理论的熟悉程度如何,如果缺乏关于故障现象及其成因的实践知识,就不可能完成维修工作。最后,实践知识是相对于理论知识的独立知识体系。就形成途径而言,有些实践知识的形成可能源于某些理论知识,但所形成的实践知识在内容上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们并不依附于理论知识而存在,仅仅掌握理论知识也不可能轻易获得实践知识。这就是教育体系中要专门培养实践型人才的直接理论依据。另外,掌握理论知识也并非学习实践知识的先决条件,学生可以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从中演绎出实践知识,也可以先学习实践知识,然后从中归纳出理论知识。
对职业教育来说,其实践主要是技术实践;对实践知识价值的不恰当评估,还与技术文化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相关。现代技术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有一个重要特点,即是与现代工业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其兴趣指向是实现大规模的物品生产。要实现物品生产,就需要在技术中形成大量的实践知识,如物品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知识,生产物品的工艺知识,进行加工操作的方法知识,工厂生产的标准知识,等等。然而,由于我国的现代技术是源自西方的舶来品,受传统理论至上观念的影响,技术文化在我国的发展并不充分。一方面,与上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关系一样,我们往往只是简单地把技术看作科学的应用,在许多人的观念中科技一词已有科无技,没有完全确立技术的独立地位;另一方面,即使是对技术本身的兴趣,也往往更倾向于技术原理,而或多或少地忽略了作为技术精髓的技术实践知识。这就是我国的许多技术研究成果未能转化成生产力的重要原因。
学校形态职业教育的办学文化,进一步阻碍了对实践知识价值的正确评估,因为“某种社会体系的知识能否被纳入学校体系,取决于在该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学校功能观”[3]。德国双元制采取以企业为主的办学模式,其职业教育体系独立于普通教育体系,因而容易体现出职业教育特色,突显实践知识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当然,其他国家也有采取学校职业教育形态的,如美国。这些国家开放的知识观与完善的技术文化支持了实践知识在其职业教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在东方文化圈国家,比如我国,当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办学文化与理论至上的知识观相结合时,便成了影响我们正确评估实践知识在职业教育课程中应有地位的有力因素。其影响途径包括:类似于普通教育的考试制度,学历至上的教师招聘标准,与普通教育趋同的教育观念,等等。
然而,毫无疑问的是,“实践知识应当是职业教育课程的主体内容”[4],这是由职业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对以上影响因素的剖析说明,要真正确立实践知识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中主体地位面临很多困难。近20年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确一直在努力突出实践,如明确要求职业学校增加实践课时的比例,然而实现这一教育理想的具体形式是什么呢?或者是机械、枯燥的重复技能训练,或者是抛弃了学校责任的所谓企业顶岗实习,而不是基于实践知识的教学。因此,有必要把突出实践知识作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之一,这一方面要求正确评估实践知识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价值,另一方面要求致力于开发职业教育课程中的实践知识体系。
三、强化标准与规范:工业化时代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要求
工业化时代生产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标准与规范。标准是对产品的规格和质量要求而言的,规范是对工人的操作活动而言的。这是所有企业的灵魂。只有有了标准,才可能使生产的产品形成大市场,并实现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全球化时代的这种分工合作甚至打破了国家界限而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而要保证标准的实现,就必须对工人的操作活动进行规范化。可以说,对标准与规范的开发与执行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文化的成熟水平。比如德国和日本,都是工业非常发达的国家,而精细与严格均是这两个国家国民性格的重要特征。形成于工业生产的这一模式不只是存在于工业中,而是迁移到了现代农业和服务业中。虽然从生产的内容看,现代农业、服务业与工业完全不同,但其生产模式是非常接近的。比如酒店管理与服务便是高度强调标准与规范的行业。因此可以说,标准与规范是现代经济的灵魂。个性化生产趋势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特征,而仅仅是使标准与规范更加多样化。
与技术文化一样,现代工业文化对我国来说也是舶来品。尽管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但工业文化的这一核心特征在我国体现得远远不够。我国的工业生产也强调标准与规范,但都不够标准与规范,我们的文化能够容忍大量不够标准、不够规范的产品与服务存在。即使已经达到标准,也与发达国家的标准有着较大距离。比如汽车维修,在德国只有经过严格训练、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才能从事这一行业,而在我国,大量几乎没有经历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也在合法地从事这一行业。每年频发的产品质量事故与服务纠纷,大多数是源于此。我国经济要持续发展,达到新的水平,必须致力于工业文化的矫正。而职业教育是培育工业文化的重要途径。
然而,如果说经济领域已充分意识到了标准与规范的重要意义,并正在努力建立和执行标准与规范体系,职业教育领域对它的重视则还只是停留在谈论中。如果对职业教育教材做一分析,不难发现其中大量篇幅描述的是概念和理论,较难找到描述标准与规范的内容,即使有,也往往只是作为附属材料,描述得不是那么精细。这与工业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教材明显不同。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教材通常要用图文结合形式,非常精细地描述操作步骤与规范。一个极端的案例是,“用便携式冲击钻在砖石墙上钻孔”这项任务,他们拆分了17个步骤。在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中,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学生实训中的操作更远谈不上规范。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要达到非常高的规范水平是不太可能的,但教师应当传递给他们这种文化。
现代职业教育是现代工业发展的结果。职业教育应从现代工业中汲取文化营养。因此,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当强化标准与规范,以弥补现有课程的不足,并促进企业的标准与规范建设。这不仅意味着要把相关行业的标准与规范纳入教材,更意味着应当把对标准与规范的意识渗透到课程的方方面面,使之成为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在实训中严格学生的操作规范,建立其以标准与规范为核心纽带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总之,职业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是深深扎根于特定历史与文化背景的。要准确抓住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必须把相关课程问题放到历史与文化的背景中去考察。本文所确立的三个核心价值,分别涉及职业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与方法。这三个方面既不是相互矛盾的,也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愿景。
参考文献
[1]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1:130.
[2]姜大源.德国主流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7:93.
[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01.
[4]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8:134.
On the Core Value Orient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of 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istory and Culture
XU Guo-qing
(Research Institute for Vocational and Adult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课;创业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当前全社会鼓励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和人文环境下,要贯彻落实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对创业教育的正向教育、正面宣传、正面引导。推动积极探索和不断实践,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导向
立德树人从道德层面培养人、教育人是高等院校教育落实在教学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也是为适应时展,建设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新发展新局面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导向就是,努力培养国家和社会认为合格的人才。一是要培养具有大局观念、广阔胸怀的人。在世界近代历史中,不同国家根据历史发展的进程,结合国家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国的发展之路,全球的绝大数国家都在携手共同努力,走向全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培养学生树立世界协同共享的一体化发展理念,提高学生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发展大势深刻认识,树立人类是个不能分割的整体的历史责任观念,从而知道如何去认识大体、理解大局、学势、走好大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培养当代大学生具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把握能力。引导学生把中国建国以来的发展进步,放置在整个世界的发展的进程中来认识,领会中国近十几年取得的非凡成就。通过对比分析,增强大学生爱我中华的自信心。二是要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时代担当的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荣誉感。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三观,树立勇于扛起责任,勇于担当的理性认识,在春风化雨中培养学生胸怀天下、心系祖国的胸怀,养成勇担重任、努力干成大事的情怀。当前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们要把青和中国梦结合起来,把个人的理想,把个人的价值实现的过程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主动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责任,担当起祖国长远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四是要培养具有远大梦想、作风踏实的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基础是马克思理论。马克思理论的核心要义是教育年轻人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为国家民族的解放富强、为人类的幸福自由有所作为、有所贡献。这是青年人成长时应该具备的坚定的理想信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树立起远大的理想是为了仰望星空,同时,还要踏踏实实地培养学生、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让大学生认识到眼高手低浮于面上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大家立足实际踏踏实实工作和生活,有所为、有所成。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基础,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世界胸襟、时代责任、担当使命、作风扎实的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贡献者。
二、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背景和问题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始于九十年代,正式纳入教学大纲是在2002年。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展十五年来,有效引导大学生们改变过去的就业观,树立起正确的创业理念,积极推动了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发挥了较好的社会引导效应。在对2002年起的六届本科应届毕业生进行的跟踪问卷,深入研究中发现,本科毕业生毕业后选择从事全职的人在逐年下降,选择读研究生或是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一年比一年多。现状为理想而创业成为一种主流,为钱而创业的大学生反而少了一些。在目前的高校创业教育中,主要有以下的突出现象:一是创业教育导向不是很清晰。很多大学在创业教育中更多关注的是实施层面的技能教育,通过组织开展创业大赛、创业设计、成立创业中心等等。这种务实性教育,往往只能给少数人给予影响,大部分学生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种教育模式带来的思想引导有限。二是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现在很多高校的创业教育和育人树人脱节,把创业教育作为职业培训来推行,为学生的就业服务。在对创业教育的体系建设上,没有整体的有效的高层设计,很容易让创业教育走入为创业而创业的怪圈。三是创业教育课程开设不科学。大多数高校在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中,只是开设几门和创业教育有关的课程,缺乏让创业教育渗透到全部教学体系,所有重点学科中的理念,没有把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的思想理念进行全方位教育。四是创业教育的老师队伍水平有限。教师是创业教育的师长和引导者,创业课程的设立、课程内容的创新都需要教师投入巨大的热情和工作时间。创业教育还是一项刚刚起步的新兴学科,教师们也大部分都没有创业经历,没有创业成果,所以目前高校的创业教育更多是在理论层面上。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创业教育的途径
一是要从更新价值观念的角度入手,让思想政治教育课成为创业教育的重要精神课堂。树立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尊重人的个性、发挥人的潜力入手,引导大学生认识创业对自身发展的好处,认识到创业是个人价值更好体现的重要途径,认识到创业是提高个人社会生存能力的一种方式。要把创业教育的创业精神作为一种核心精神灌输给大学生,引导大学生不仅仅是为钱而创业,为生活为生存创业,更要为梦想、为祖国发展而创业。二是要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创业教育的融合点之处。党的十后,大力倡导“工匠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创业教育的一个融合之处。要引导大学生通过学习各行各业的创业史,各行业翘楚的创业史,让大学生感受到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浓厚良好的氛围;要引导大学生从自我发展的方向出发,以工匠精神为航向,干一行干好一行,爱一行钻研一行的精神,去创业去实践。三是要不断丰富思想想政治理论课上关于创业教育的学习方式。创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坐而论道,不能光关注务实的技能培养。要建设精神层面的开放课堂,让大学生与创业成功者、企业家开展思想上的探讨和碰撞,让大学生从身边的榜样身上,找到创业的标杆,找寻自己精神上、专业上的不足,从而努力培养提高迎难而上、不屈不挠等各种创业者的特质。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入融合,是高校创业教育的一个方向,要从教学大纲、教师队伍、教育理念上加强对其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涂乃天.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体育中的渗透[J].当代体育科技,2015,(06):96+98.
[2]蔡文鹏,张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35-38.
[3]王晓宏.高校体育课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2):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