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定向于行业”;“定性于专业”;“定型于应用”;“定位于教学”;“定格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225-01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定向于行业”的专业应用型教育。行业指向性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面向的主要特征,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出特色的根本途径。遵循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应用型本科院校既要立足地方,更要着眼行业,应在更合理的区位行业性背景内,强调专业布局适应行业特征,人才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科技服务适应行业功能,建立行业指向性明显的需求驱动型的发展模式,形成与本地区的产业、科技和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机制,拓展特色办学的广阔发展空间,增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力和贡献率,因地制宜地实现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区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定性于专业”的专业应用型教育。专业是基于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高等学校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单位,专业性教育代表了高等教育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特点。对于目前的中国高等教育而言,应用型本科的专业教育与侧重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专业教育,存在价值取向与培养方向上的本质差异,属于定向于工程应用或技术应用领域,并更加体现行业适应性的5A2类型的应用型高等教育,更加突出专业教育的专门性、针对性、实践性和行业性,人才培养兼具专业性和通识性,主要是指向职业带中的CF区域,即技术员与工程师的交叉区域,主要培养将工程原理应用于社会实践、侧重工程管理和应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或将技术原理应用于生产实践、侧重技术开发与现场管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本质上应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本科层次的专业性应用教育,从而显示其异于学科型专业教育或职业型专业教育的“最本质规定”。
三、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定型于应用”的专业应用型教育。从高等教育的性质与类型这二维来界定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属教育类型。首先,专业性代表了高等教育的根本属性,而高等教育既可以是侧重学科性的专业性教育,也可以是侧重应用性的专业性教育,两者存在着职能属性与培养方向事实上的差异,学科性的专业性教育以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为标志,应用性的专业性教育以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标志;其次,依据“学科性”或“应用性”的主导性价值取向,高等教育类型通常分为学术型与应用型二大类型,工程研究型和技术研究型教育,应用型教育作为上位概念,相应涵盖学术应用型、工程应用型和技术应用型教育,其间主要存在类型指向和性质差异;按照国际教育分类标准,学术型或研究型高等教育(含工程科学教育)类属5A1型学科性研究型的高等教育,工程应用型和技术应用型高等教育则类属5A2型专业性应用型的高等教育。因此,其教育类型定位应以专业性为特征、以应用型为主体。
四、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定位于教学”的专业应用型教育。参照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的大学分类,我国高等教育的流层结构一般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四个层级,前两级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体,或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并重,侧重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后两级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体,辅以研究生教育,侧重应用研究和科技服务。高等教育流层结构反映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多样化发展的必然走势,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民经济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与社会结构所决定。尽管学术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都可以基于所属类型,实现由教学型向研究型大学的层次攀升和跨越,但这种攀升和跨越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与外部规律,必须基于教育资源的传承优势和核心能力,基于自身学术资源的积累和社会人力资本的需求。在高等教育多样化和大众化背景下,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和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以真正超越学科型教育的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引领学校错位发展,办出水平,彰显特色。
五、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定格于实践”的专业应用型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实现与学术型大学错位发展的关键,在于传承其重视和强化实践性教学的原有优势,创建应用型本科教育独具特色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实践性特征体现在应用型本科教育全过程之中,这是由这类教育的本质特征和错位发展目标所规定的。实践性教学的重要途径是突出产学研合作教育,发挥实践性教学的主导性,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与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实现融通对接,以合作教育为切入点,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点,既有针对性地培养极具行业企业特征、极富实践能力的专业应用型人才,也更便捷地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更充分地发挥校企各自优势,注重在地方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开放性、多功能的实践性教学基地和科技服务平台,在为行业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持的过程中,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关键字:学生画像;标签;特征矩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9-0046-04
一、引言
当今大学生成长在以互联网和手机通信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手段蓬勃兴起的时代,虽然可以开拓国际视野,但也缺乏自制力,容易迷失方向,无法自拔;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其人生观、价值观在成长过程中发生偏差,崇尚享乐主义,主要精力不放在学习上,学生的自主能力差,不能正确的处理学习和交友,学习与休息,学习与娱乐等的关系。自我控制能力差,纪律松懈,作风散漫。从而导致了多门课程重修,学习进入了恶性循环。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国内教育发展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国内每年平均有50万大学生选择了退学,其达到了大学招生的0.75%左右。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成绩差,对个人学业或是对学校教学环境丧失信心[1]。大学生选择退学的结果给社会、学校、家庭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
从学校的管理角度出发,若能建立动态的预警教育机制,对大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做到事先警示教育、事后跟踪管理,对学生可以起到“扬鞭奋起”的警示与鞭策作用。学籍异常都是逐渐产生的,怎样在产生恶果之前及时介入干预和帮扶,怎样才能做到“防微杜渐”、是急待解决的问题[2][3]。
二、当前学籍预警体系的现状
目前,高校学籍管理一般分为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学校级别的管理主要靠建立规章制度和执行规章制度,而学院对学生的管理主要靠学籍监控及预警指导为主。教务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管理方面相对独立,主要是事后预警。
(1)成绩预警:根据教学管理系统,统计学生完成的学分及学分绩点和教学计划要求的进程比对,评估学生学习情况,并预测学生完成培养方案的趋势,将可能无法完成培养方案的学生整理汇总,并将其交给学院辅导员。辅导员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干预并对其预警。
(2)日常预警:可以借助教师定期对学生考勤记录、作业是否按时完成、以及课堂学习状态等进行分析,学院教学管理者收集到相关信息后进行整理及筛选后反馈给辅导员,由辅导员进行预警处理。
由此可见,目前的预警主要是单方向的,孤立的事后预警,具有迟滞性。只有出现严重的学籍异常后,才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问题,但是对于一些潜在的问题,学生不能发现,比如对处于网瘾状态而上学期表现良好的学生不能及时发现。现有的学籍预警系统无法做到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的实时监管,对问题的根源无法追踪。要以“学生为本”构建全方位预警方式的构架,将大数据挖掘技术和传统的人力管理相结合,做到“防微杜渐”,减少产生恶劣的后果。
三、基于学生画像的学籍预警系统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生的所有行为在高校面前几乎全是“可视化”的。许多高校开始研究如何有效的利用大数据技术为人才培养服务,挖掘学校海量数据潜在的巨大价值,进而提出“学生画像”的概念。学生画像即学生特征进行标签化处理,是高校利用采集到学生的各方面数据, 构建一个学生数据抽取模型。通过分析其个人基本属性、学籍信息、考勤信息、上网行为、借阅图书信息、校内消费行为及个人兴趣爱好等重要特征,进而抽象出学生的在校画像,该画像可以作为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学生画像可以为学校提供了充足的学生数据,对学生特征数据进行降维及聚类分析,能够帮助学校快速准确的了解各个学生的学籍状态,依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的对相关学校有关部门、教师、家长和学生传递预警信号,必要时采取干预措施,对学籍状态出现异常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引导,避免因各种原因导致学生无法完成学业或产生其他不良结果的事情发生。
1.构建学生画像的意义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在各种管理系统中采集并保存了有关学生信息的海量数据,并逐步形成了一个从学生基本信息、学籍信息、校内消费、图书借阅到上网行为的多维度数据存储体系。如果能够根据学校管理决策的需要构建一个数据仓库,对该存储体系统的数据进行抽取、清洗、转换并载入数据仓库中,进而形成一个高质量的数据中心,学生画像是在学校数据仓库中进行数据挖掘,通过其中多维度的数据信息,分析学生的有关信息,还原学生的基本属性、学习成绩、上课考勤、图书借阅行为、上网行为以及校内消费行为等属性。了解学生的各种特征及需求,精准描述学生群体特征,针对特定场景进行学生不同维度的聚类分析,将杂乱无章的海量数据转变为栩栩如生的学生画象,进而监控学生的学籍状态,并预测学生学业走向,必要时管理者可以干预学籍异常学生行为,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2.学生画像的构建
学生画像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贴“标签”,标签是指可以准确精炼的描述学生的特征标识,比如性别、年龄、民族、兴趣爱好等,将学生的所有标签综合在一起,就可以构成学生的“画像”了。本文主要从学生的基本属性、学习成绩、上课考勤、图书借阅行为、上网行为以及校内消费行为对学生特征进行研究。学生画像主要分三步:①采集学生数据;②统计分析,生成学生特征标签;③生成学生画像。流程如图1所示。
首先,对学校各个数据源进行数据抽取、清洗、转换、装载入学生数据仓库中,采集到的学生数据分为静态特征数据和动态特征数据,所谓静态特征数据是学生相对固定不变的特征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等特征,动态特征数据就是学生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的行为特征,如学习成绩、上课考勤、图书借阅行为、校内消费行为及上网行为等。
其次,利用收集到的学生特征属性信息,通过统计分析为学生在不同纬度特征上贴上标签。其中,对于学生静态属性,例如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等,通过对采集到的特征数据进行抽取、清洗及转换,可以直接为学生贴上标签。 对学生动态属性贴标签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统计分析。比如对学生学习状况分析时,需要对学生学年学期不同课程性质课程获取的成绩标准化处理,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生成学生学期不同课程性质获取的平均成绩,从而为该生贴上学习状况标签。依据同样方式为学生贴上上课出勤特征、上网特征及借阅图书特征等。
最后,根据学生的所有标签为学生画像,通过画像可以直观地呈现学生特征属性。
3.学生画像分析
高校为学生特征生成画像后,通过分析学生画像可以实时准确了解学生的各方面特征,掌握其基本学籍状态。考虑到学生画像中不同特征间具有某种相关性,而相关性会增加统计分析的复杂程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学生画像进行分析,将最初具有关系的属性用新的相互独立的属性来替代。选取尽可能少的属性来反映学生的所有特征。分析学生画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将n个学生画像数据按列生成矩阵S,如公式(1),该矩阵由n行m列组成
(5)选择主成分
根据标准化的学生特征数据,根据特征贡献率将学生特征值按降序排列,根据统计需求取前若干行(特征),形成降维后的学生特征矩阵S。
四、实验验证
通过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31个专业2个年级5367名学生静态数据及动态特征数据采集、整理、过滤分析,形成学生画像。其中包括静态特征(基本属性)24个,动态特征5个,总计29个特征信息。针对学生的特征数据生成学生特征矩阵,进而对学生特征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处理,动态提取学生关键特征值,从而生成新的学生特征矩阵,然后利用基于距离的聚类分析法,将学生进行聚类,将严重偏离中心点的学生特征信息提取出来,如图3所示,离群点的学生信息有可能为学籍状态异常,进而生成学籍异常学生信息,通过将模型提取的学籍异常学生信息与学院核对,结果发现95%的学生确实存在学籍异常特征。
在分析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急待解决的新问题,为进一步动态地监控学生学籍的状态,需要教务处、学生处、学院、任课教师、辅导员及学生多方形成合力,缺少任何一方的积极推进,都无法顺利完成预警工作并取得实效。必须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建设:①及时上报课堂考勤数据。任课教师考勤是考勤预警的最准确、全面的数据来源,数据汇总要及时,以免错失最佳干预期。②各个信息系统数据充分共享。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避免出现孤岛现状,实行实时的共享和同步。
五、结束语
采用学生画像的方法监控学籍状态,构造学生特征矩阵,并经过降维处理,简化特征,能够实时掌握学生学籍的动态生特征信息,及时的发现问题,未雨绸缪的采用预警措施,利于学校的学风建设,对于学籍信息不稳定的学生,采取实时预警措施。在有大量信息的教育领域,将基于学生特征画像方法应用于学籍状态监测,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加以推广应实验结果表明,所得出的结论对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张红云.高校学习预警机制探索[J].科技信息,2010(1):801.
[3]章东飞.大学生学籍预警机制探索[J].教育学术月刊,2010(5):75-76.
[4]袁安府,张娜,沈海霞.大学生学业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79-83.
[5]吴青芳,胡欣敏.高校学籍管理与学风建设关系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10(4):21-24.
[6]李爱凤,刘葵,唐连章等.数据挖掘技术在数字化校园共享数据中心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232-236.
[7]黄晓霞,程论.综合评价与数据挖掘的比较[J].上海海市大学学报,2007(12):54-58.
[8]刘昕,郑莆燕,刘莉.学分制下二级学院学生预警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1中):174-175.
[9]林静,陶爱萍.我国近二十年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理论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12(1):60-62.
[10]曾丽.学分制条件下学籍管理的完善[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6).
[11]张波,耿在丹,杜保强.基于数据仓库的学生信息管理决策系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2):60-62.
[12]华金秋.台湾高校学习预警制度及其借鉴[J].江苏高教,2007(5):136-137.
[13]赵力,王涛,金代志等.高等院校学籍管理系统功能设计,2009(8):107-108.
[14]别红桂.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改革与探索[J].教育探索,2011(1):88-89.
[15]赵雄辉,聂娟.高等学校学籍管理制度建设原则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3):78-80.
【摘要】成人医学教育则是针对在职医务人员进行的旨在提升他们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继续教育。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属性,是作为主体的人在思想和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将主体性理论应用于成人医学教育有利于提升成人医学教育教师的主体性教育观念,有利于提升成人医护人员的学习主体性。将主体性理论应用于成人医学教育实践,需要在教师树立主体性教育观念,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关键词】主体性理论;成人医学教育;应用
引言
成人学生多指“生理成长已经(或渐趋)成熟,心理发展已具备一定适应能力,已经承担社会责任的人”。成人教育是对于已经完成中学后学业的青年或成年人所进行的专业训练和一般的文化教育。成人医学教育则是针对在职医务人员进行的旨在提升他们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继续教育。这就决定了这种教育形式的特殊性,由于教育对象的特定性,使他们处于医患关系的最前沿,他们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生成。
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属性,是作为主体的人在思想和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将主体性理论应用于成人医学教育有利于提升成人医学教育教师的主体性教育观念,有利于提升成人医护人员的学习主体性。因此本文以主体性理论的一般规定性入手,分析主体性理论应用于成人医学教育的意义,提出主体性理论应用于成人医学教育的策略。
一 主体性理论的基本内涵
关于什么是主体性,著名学者、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指出,主体性通常所指为主体应具有的基本属性,是主体之所以成为主体的质的规定性,主要指作为主体的人在思想和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1]可以看出,主体性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某种价值表达,是人存在的基本意义和价值。
具体来说,人的主体性,首先是指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主体之为主体,就在于它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具有“自觉的能动性”。主体的能动性首先表现为主体的自觉性,人作为认识和思维的生命有机体,本身的存在是有意识的、是自觉的过程;其次,主体的能动性表现为主体的选择性。人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特定的目标和目的,所采用的方式及方法,从根本上说都是选择的结果。
人的主体性,其次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主性。主体的活动只有是自主的,才能真正确立并巩固自己的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表现出主体意愿和实践能力。
人的主体性的第三个方面是指主体的自为性,主体自为性是主体自主性的逻辑延伸,自主是自为的前提,自为是自主的目的,只有自主的人才可能是自为的人。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其主体性体现在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的所有教育主体的主体性的总和,体现在教育系统内部各主体的确立和发挥各自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
成人医学教育主体性是指作为成人医学教育这种教育形式的主体承担者在成人医学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具有的主体性的总称,表现为成人医学教育系统内部各主体的确立和发挥各自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
二 主体性理论应用于成人医学教育的意义
进一步说,成人医学教育的主体主要包括成人医学教育的教师、成人医学教育的(学生)学员、成人医学教育的管理者和教辅人员。主体性理论应用于成人医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主体性理论应用于成人医学教育有利于提升成人医学教育教师的主体性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上,一些成人医学教育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守“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对人进行“工厂标准件”式的成批地加工,使之成为具有统一思想、统一知识的人。在主体性理论视野下,教师尊重成人医护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发挥他们继续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第二,主体性理论应用于成人医学教育有利于提升成人医护人员的学习主体性。长期以来,成人医学教育生搬硬套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和彰显成人医护学生主体性的特点,所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选择性,影响了学员的学习效果。主体性理论的视野下,我们必须承认,成人医护人员具有清晰的自我概念,他们了解自己的需要,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因此,他们不但具有自学的需要,还有自学的能力,从根本上提升了成人学员的能动性和自主性。
三 主体性理论应用于成人医学教育实践的策略
鉴于主体性理论在成人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我们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成人医学教育的教师和在职医护人员等主体的层面作出努力。
㈠ 教师要树立主体性教育观念:医学是知识、技术更新极快,对人力质量要求极高的行业之一。成人医学教育是我国普通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行医学终身教育的有效形式,在提高卫生人力质量方面是普通高等医学教育的延伸,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作为成人医学教育的教师,他们承担为在职医护人员提供医学继续教育、医学知识更新与拓展、医学技能强化的重要职责。
为此,教师在进行医学的教学实践中,必须要明白教育教学的过程不是“教师学生”的单向信息传输,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传输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从被动的、单纯的信息接受者地位中解脱出来,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成人医学教师要基于成人医护人员在客观上已有较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并且作过几年的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同时具备较高的悟性和感性认识等现实状况,在教学上不能一味地按普通本科生的教学方法去教学生,而要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导式”方法,这一点在成人医学教育中尤其重要。
㈡ 学生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我们知道,主体性通常所指为主体应具有的基本属性,是人之为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因此,成人医护学生要在教育实践中发挥这样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
在学习目的上,成人医护学员要明白成人教育既是对成人的教育,更是“成人”的教育,是实现成人发展的教育。成人的发展是指成人身心两方面的发展,即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成人医学教育要促进成人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一方面要使成人所具有的知识能力、思想道德、精神人格和行为规范与所处的社会相适应,具有个体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共同特征;另一方面要使成人在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品格,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身心得到充分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只有这样,在实际的医疗实践中,才能促进病人身心的和谐发展。
在课程内容上,由于成人医学教育培养对象的职业性、专业化决定了在课程体系上要构建开放式应该是不同标准的开放式“ 自助餐”而不是普通教育“的 大套餐”式教学模式。主动性、开放性、选择性学习成为适应成人学生不同学习和发展需求的基本课程体系特征。为此,学生必须以主体的视野和精神,融入课程体系培养过程,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
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属性,是作为主体的人在思想和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将主体性理论应用于成人医学教育有利于提升成人医学教育教师的主体性教育观念,有利于提升成人医护人员的学习主体性。鉴于主体性理论在成人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我们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成人医学教育的教师和在职医护人员等主体的层面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3
一、办学经费需独立
政府控制和大学自治是政府与大学关系中的核心问题。政府需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大学的作用,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保护大学学术组织的基本属性,政府对大学的过分控制会使得大学沦为意识形态和职业教育的训练场,丧失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应有作用;从大学的角度而言,虽然天然就具有摆脱政府控制的意愿,但作为资源依赖型组织,大学在资源获取方面对政府有依赖性,且这种依赖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拓展而增强、随着政府对资源分配能力的增加而增强,因而大学不得不一定程度上接受政府的控制。[1]因此政府和大学相互依赖,但各种矛盾纠缠使两者之间的关系复杂异常。大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控制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大学的经费支持,如果大学能够经费自给自足,无疑对其独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可以通过社会集资,校办企业,借鉴企业管理领域的BOT模式、PPP模式等筹集办学经费,在经济上摆脱或减少政府的控制才能更好地实行大学自治。
二、弱化行政权
1.必须强化学术权力,弱化行政权力。当前,在我国大学里,教师与行政人员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文化鸿沟,特别是两种力量对于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严重的分歧。[2]从大学的三大基本职能和社会对大学的要求来看,行政文化只能作为大学教学、科研活动开展的助手,决不能让行政权力一手遮天。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降低大学行政人员地位,学术重于行政,行政让位于学术,并为学术服务。
2.教授治校。高校去行政化可以从教授治校切入。教授治校并非是取代校长治校,其内涵是指教授参与大学学术事务的管理及学术问题的决策。也就是说教授涉及的方面仅为学术事务方面,和校长的管理和决策是不冲突的。但校长需由教授推选,必须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经验,其主要职责是统筹学校大局,带领师生进行科研创作。20世纪中国教育史,教授治校做得最好的是清华大学。仅只有评议会和教授会,但高校管理工作做很非常成功。教授治校的本意并不是让教授去参与行政,而是淡化官本位的思想。这是现在高校管理的发展趋势,未来的高校应努力朝这方面发展。
3.赋予教授与学术水平相当的地位。教授争做院长、拼职称的现象屡见不鲜,主要原因是大学轻学术,重职称的传统。如果教授的水平以学术水平衡量,无疑会加强教授的科研能力,有利于学术自由。但这一点在结合中国大学办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很难做到,原因是自扩招以来,大学行政事务日益繁琐,因此对行政岗位的需求有增无减,各学院内部也有必要设置行政岗位管理日常事宜,因此部分教授既有行政职位,又兼顾科研。
三、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价制度并不完善,尚处于起步阶段,原因主要是固有的传统评价模式的限制。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快速大发展时期,在步入国际化的过程中,为提高大学教育质量、重塑大学精神,必须引入第三方评价,以打破因高等教育评价内部操作导致的公信力缺失并加强学校和市场的沟通。
四、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和监督体系
关键词:母语教育;语文教学;习得;实践
一、母语教育及其规律
1.母语教育
既然母语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其首先是一种语言教育,语言的表现形式、语言的组织方式、语言的表达与运用当然是其应有之义,它的社会属性则要求其应包含语言内容或者说母语内容对人的教化、育化功能,只有这样,“母语教育”才是完整的,由此可见,母语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要大于“语言教学”。“母语教育是指在儿童的语言系统基本形成以后,通过学校母语课程中听说读写等学习方式,以母语的语言为核心包括母语的语言、文字、文章、文学及所形成的文化的教学而进行的完善教育,……完善人的言语交际能力、促进个体的情感及人格健全发展,同时形成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2.母语教育的规律
习得在语言学理论中是指儿童获得自己母语的过程。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习得是一种下意识地掌握语言的过程,语言习得者通常意识不到他们在习得一种语言,而只知道他们是为了交际、实用而运用这种语言。因此,母语的学习天然具有实践性。当然,除了无意识地习得之外,母语学习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那就是有意识地学得。克拉申认为,学习是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规则的过程。显然,这与我们的课堂语文教育是基本一致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当学生开始在学校接受母语教育之后,习得这一学习母语的途径便自然停止了,恰恰相反,如果我们处理得当,学生可以在学得过程中获得第二次母语习得的机会。
如果说幼年时期的习得主要是习得母语口语的话,那么学校“语文教育的任务归根结底是使儿童汉语水平向‘书面化’、‘规范化’、‘文学化’的目标前进” 。既然习得是学习母语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母语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母语书面语学习和实践环境,实现母语学习的非自然习得?这些非自然习得的方式包括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利用课堂时间,围绕一定的主题,大量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读物,进行经常性的练笔,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语文活动”等,从而实现学得与习得的互动,获得更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二、当下母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教育阶段技术化的教学取向
母语作为一个民族的共同语言,其教学过程中当然具有语言工具性的属性,但也正是因为它是一种民族共同语,它又必须要具有传承民族传统与文化的功能,这就是我们现代语文教育中常常提及的人文性属性。但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存在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语文教学实践中往往是围绕考试来进行各种应试技巧培训,而忽视了学生母语运用能力和对母语感悟能力的培养。因此,当学生被束缚于对语言形式的技术主义的分解和训练之中,触摸不到母语中蕴含的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的时候,他们也就难以对母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获得深刻的认同了。
2.高等教育阶段边缘化的学科地位和延续性的教学方式
母语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主要体现为大学语文的教学。但是大学语文却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尴尬:
一方面,大学语文的地位在高等教育中处于十分边缘化的危险境地。无论从学时分配、师资配备还是课程地位来说,都处于非常边缘化的地位。学时上,往往只有32-36学时;师资上,往往没有专职的大学语文教师,多是由文学院或中文系的专业课教师兼任;课程地位上,很多学校没有赋予它必修课的地位,而是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有的学校即使将其作为必修课,但只针对部分学生开设,甚至有很多学校根本不开设该课程。
另一方面,大学语文在高校里常被戏称为“高四语文”,主要原因是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高中语文有很大的相似性。教学内容上,往往还是针对某些具体的篇目进行解读,与高中相比并没有太明显的差异,学生对文本背后的深层文化信息依然没有形成有效的理解和接受。当然还有一种是按照文学史或文化史的序列来进行内容编排的,但一来大学语文的课时量不足以将这些内容讲透彻,二来过于专业化的内容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同样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式上,虽然不再是对文章进行肢解式的训练,但大多也还是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精神的深层理解和审视。
另外,由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语言基础没有打好,高等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又侧重于人文性的熏陶,导致了学生的语言学习出现了断层。没有良好的语言基础,文化的浸染功能同样难以实现。
3.缺乏真实有效的母语实践
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我国的母语教学中都存在着重视理论灌输,轻视语言实践的倾向。基础教育阶段由于有中考、高考这两根指挥棒的存在,导致了实际教学中重考试、轻应用。高等教育阶段由于更多偏重其思想性人文性,导致教师具有很强的灌输(或者启发式的灌输)冲动,再加上课时有限,高等教育阶段师生关系的相对松散,自然就更加难以实现母语教育的实践性教学。
但是,如前文所说,母语学习天然地具有实践性。学生从实践中习得母语的效果要远远优于在理论中学得母语的效果。它是对学得的巩固和提升,因为母语是伴随每个人一生的语言,习得母语的过程也是习得整个民族的思想文化精神实体的过程。如果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脱离了母语实践,那么这样的母语教育一定是有问题的,也一定会出问题的。
三、母语教学的对策
1.认清母语教育的性质,建立一体化的母语教育体系
母语教育既是一种语言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教育,这就是母语教育的基本性质。但我国当前的母语教育实践在应试体制之下往往二者都做得不足。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却并不注重语言的结构、形式及组织规律等基础性的内容,进行文化教育却又往往变成了生硬的道德说教。
我国母语具有很多其他语言所不具备的独特之处,如以字为单位,字又是音形义的统一体,音又有四声,义模糊丰富等。这些特点使我国母语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如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此基础上兼顾对学生语言鉴赏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对母语中蕴含的文化、思想等有一定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性地培养学生对母语本身的热爱和尊重。高等教育则阶段主要是从思想和内容的角度,培养学生对母语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因此,在制定母语教育的课程标准或者体系建设上,就应该有一体化的整体架构,而不是实行各自为政的课程标准。
2.重视母语实践,创设真实的母语实践环境
母语是从实践中习得的,也应该是用来实践的。当前学生对语文的厌学情绪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母语教学脱离了生活实践,使他们产生了距离感、陌生感,进而便会产生疏离感,甚至排斥感。因此,我们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取得有效的母语教学效果,创设真实的母语实践环境便非常重要。创设真实的母语实践环境,既可以是创设真实的问题,也可以是创设真实的母语交际环境。
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人们对事物的兴趣和关注度往往与社会生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与生活关系越密切的,越容易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也就越容易获得更好更快更大的发展。我们在忧叹母语地位岌岌可危、外语地位咄咄逼人的同时,也应首先反思母语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的严重脱节。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未来更有建设性地改进我们的母语教学,才有可能使母语、母语教学和母语教育获得广泛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李晟宇.母语与母语教育[J].长江学术,2006(03).
[2]荣华.汉语母语教育意识的觉醒——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2.
[3]张鹏举.语文个性化教学与学习方式转变[A].转引自王和平.论母语教育及其文化的价值与建设——母语教育,我们丢失了什么?[J].教育学报,2007(03).
[4]魏占峰.母语习得论[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Z2).
[5]袁湛江. “三点式”阅读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6(01).
关键词:政府干预;国家助学贷款;准公共产品;人力资本;公共财政;公共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3)04-0058-06
从全球范围来看,学生贷款的形成历史并不久远,最早可追溯至1913年丹麦私立慈善机构所提供的学生贷款。然而,这一时期的贷款从本质上看仍属于相对零散且缺乏制度约束的慈善类捐赠,并未形成经常性的行为。从20世纪50年代起,严格意义上的学生贷款制度开始在一些国家形成(最早于哥伦比亚),并在以后不断扩大到更多的国家。截止到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学生贷款项目,且这一趋势仍在向更广阔的范围扩展。究竟学生贷款何以受到如此多国家的青睐和追寻,从而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贷款项目均体现出不同程度的政府干预,而其干预的内容和方式无不影响到本国学生贷款项目的实施效果。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的扶持是学生贷款保持兴旺不衰的关键因素。在此,本文尝试从公共产品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公共财政理论以及政府公共性对政府干预国家助学贷款的理论渊源进行探讨。
一、公共产品理论与国家助学贷款的产品属性
(一)产品类型及其提供方式
1954年11月,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在其发表的《公共支出的纯理论》(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一文中最早提出了公共产品理论。该文基于产品的三大特性——效用的能否分割性、消费的是否竞争性以及受益的是否排他性,将全部社会产品分为三类,即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所有成员集体享用的集体消费品,社会全体成员可以同时享用该产品,而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社会成员对该产品的消费。公共产品的上述特性决定了其最优供给方式应由政府全额承担,因为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价格信号失灵,导致其提供者无法通过等价交换的原则从消费者身上获得相应报酬或利润,因而单靠市场不可能充分提供公共产品,即形成市场失灵,此时需要政府干预。然而,政府提供并不一定意味着也由政府部门生产,因为即使一种产品在公共提供的情况下,还是要在私人生产和公共部门生产之间做出选择。决定由公共部门生产还是私人部门生产,取决于产品生产效率的高低。从这一意义上看,纯粹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其一,政府提供,政府公共部门直接生产;其二,政府提供,私人部门生产,而由政府出资购买。
私人产品,是对市场经济中的一类产品或者服务的概括,它们是排他的、具有很强竞争性的产品或者服务。私人产品的排他性,是指个人对一种产品的使用,排除了他人使用此产品或享受其益处的特性。私人产品的竞争性,是指当某个人或某些人从这一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得到好处时,必定会使其他人从这一产品的消费中得到的利益减少,或者不能从这一产品得到好处,消费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换句话说,增加消费者会产生正的边际成本。人们家庭生活中的大部分产品,例如,住房、食品、衣服、家用电器都具有这两个性质,都属于私人产品。对于私人产品,从效率角度讲,应采取私人提供的方式,因为私人产品的消费竞争性和排斥性特征,符合完全竞争假设前提中关于产品的消费利益必须内部化的要求;从消费方面看,私人产品不存在市场缺陷,如果采用公共提供,不仅不会改进效率,而且还会造成巨大的效率损失。因而,只要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就能够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提供消费者所需的私人产品。
在现实生活中,与私人产品的普遍性存在相比,纯粹的公共产品却并不多见,而更多的产品则体现出两者的某些共有特征,既具有公共产品的部分属性,同时又兼具私人产品的部分特性,此之谓准公共产品。根据产品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区别,准公共产品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其一,拥挤性的准公共产品。该类产品的效用可为全社会所享用,一部分人享用该产品并不能排除其他人同时从该产品中获益,然而由于消费者数量的增加会导致拥挤,使得每个消费者从中所获得的效益下降,导致其在消费上呈现出一定的竞争性。其二,利益外溢性的准公共产品。这类产品的效用具有不完全的不可分割性,其所提供的利益只能部分由其所有者享用,是可分的,具有私人产品属性;另一部分则为所有者之外的人共同享用,不可分割,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对于准公共产品,在重视市场作用发挥的同时,政府也应适度介入,以弥补其收益外溢带来的市场失灵现象,最大限度地增进供给效率。
(二)国家助学贷款的产品属性及其供给方式
从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来看,国家助学贷款在消费层面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竞争性,在贷款总额有限的情况下,一个人获得贷款将会阻碍或减少其他人获得贷款的机会;同时,国家助学贷款以经济贫困学生为资助对象,通过以家庭经济状况为筛选依据的贫困生认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贷款受益对象的排他性,从而体现出私人产品的部分属性。然而即便如此,国家助学贷款带来的效用和收益却不能完全实现分割。国家助学贷款不仅使得获贷者本人直接受益,使其能够顺利入学并得以完成学业,进而通过就业得到比同龄未接受高等教育人群更高的经济收益、社会地位和精神满足;而且国家助学贷款还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收益。作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一种有效方式,国家助学贷款通过保障贫困学生的受教育权而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高等教育收费与大众化政策的顺利实施,从而有利于保障贫困生的公平入学,维持社会稳定,并保持了国家竞争力上升的可能性;通过为贫困阶层的学生提供资助而使其顺利完成学业,能够推动社会阶层的正向流动,避免弱势阶层的“代际遗传”,减少社会阶层之间在经济收入和发展机会上的差距,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借助教育公平推动社会公平的实现;此外,国家助学贷款还有利于引导人才流动(通过代偿制度),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可见,国家助学贷款的社会收益对于每个获贷者而言是不可分的,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效应,也因为这一特点,国家助学贷款应被认定为一种“利益外溢性的准公共产品”。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其性质的混合性,就决定了供给方式的多样化。一般而言,国家助学贷款这种具有正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其提供方式可以有三种:其一,政府部门作为贷方直接提供,以从本金来源上保障贷款供应的顺畅;其二,政府委托私人部门(商业银行)提供,允许商业银行开办贷款业务,但政府必须与其签订特许合同,同时提供一定程度的补贴优惠,以弥补其成本,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政府财政补贴的最终资金来源为税收收入;其三,政府和私人部门各自组织提供国家助学贷款,以满足不同群体的资助需求,但私人部门仍要参照政府制定的贷款政策并接受政府的监管。可见,无论选取何种供应方式,都需要政府适度介入其中,以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促成真正有效的贷款供给。
二、人力资本理论与国家助学贷款的收益外溢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及其基本观点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T·w·Schultz)最早对于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系统论述。在舒尔茨看来,如同体现在物质产品上的资本被称为物质资本一样,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个人身上的体力、知识、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的总和。同物质资本一样,人力资本也是通过投资而形成的。人力资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社会经济增长以及个人发展的推动方面的独特地位。
1、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
其一,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超过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根据边际收益递减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然而随着生产要素的继续增加并达到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会递减,最终导致产量绝对减少。这意味着即便在能够持续获利的理想情况下,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也终有一个限度;而与之相比,人力资本投资却不存在边际收益递减的问题,它通过将依附于个人身上的知识转化为技术,可以不断地推动产业升级,且人力资本的存量越大,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将更加显著,从而在总体上表现出超越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其二,人力资本可部分替代物质资本的作用。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物质资源和人的体力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日渐下降,而对于知识和技术的需求则越来越高,这对于劳动者的素质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意味着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会更多地代替其他生产要素。其三,实证研究的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人力资本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舒尔茨把教育经费或投资看成教育资本,当作生产中除人力、物质资本之外的另一个生产因素。他认为美国1957年相较于1929年增加的国民收入中,除物质资本和劳动增加两个部分之外,还有一个剩余。这个剩余的70%可以用增加的教育投资来解释。通过计算,舒尔茨认为,国民收入增长额中的33%来自教育投资的增加,其中高等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额的贡献是5.7%。
2、个体通过接受教育提升人力资本的存量,成为推动社会收入分配趋于平等的重要因素
除却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人力资本对于个体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收入的增加,从而使居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平等现象趋于减少。而有此改变的根本原因在于居民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这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具体表现在:其一,教育投资能够提高个体收入的能力,而由于劳动力市场存在分割现象,大范围的教育投资能够增加主要劳动力市场中高技术人才的有效供给,进而降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工资水平,而低技术人员的相对减少则可以提高其所在的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工资水平,从而产生收入的再分配效应,从总体上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平衡状态。其二,减缓因受教育不同而产生的收入差别。舒尔茨认为,随着义务教育普及年限的延长以及中等和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高,社会各阶层收入不平衡的状况将趋于减少。其三,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可以使物质资本投资以及资产性收入在个人总收入的比例中趋于下降,从而使得个体问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国家助学贷款是提升国家人力资本存量的有效措施
人力资本理论进一步凸显了教育投资的重要价值,从而使得教育投资构成了教育经济学理论应用的核心。鉴于人力资本在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中的突出作用,政府和社会各方应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使其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协调一致。然而,1997年我国实施的高校招生并轨,一方面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大众化阶段;另一方面,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生均成本的上涨,高校的财政需求进一步扩增,在公共预算紧缩的压力下,政府通过实施成本分担以扩大高等教育机构非公共收入来源便显得尤为迫切。在此背景下,通过收取和提高学费,将部分成本从纳税人转移给学生或其父母,以此增加社会性投入便成为政府的不二选择。然而,学费标准的提高超出了许多家庭的财政支付能力,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难以负担,导致我国高校贫困生群体不断扩大,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因而,正是在这种“教育经费的巨大财政压力”以及“贫困生就学难问题”的双重困扰下,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迅速出台。
1、现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不利影响
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入学并得以完成学业,以防止国家优质人力资本的流失,从而实现科教兴国、人力资源强国的既定目标。应该说,从全国范围来看,国家助学贷款通过对弱势群体的资助保障了高校入学机会的相对公平,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顺利实现,高学历人才的增加在客观上使得国家的人力资本总量得以不断提升,因而从总体上表现出政策实施的有效性。然而,国家人力资本总量的提升并不意味着各省能够保持相对均衡的发展比例,事实上我国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区域不平衡,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本的占有数量和质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且这一差距仍在不断扩大。由于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这一差距必然导致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发展状况进一步加剧。在现行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实践中,政策规定由各省级政府分别承担所属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补贴和一半的风险补偿金;在国开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中,省级财政需承担考入本省所属高校的本省学生的贷款贴息与部分风险补偿金,同时县级财政需承担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机构运转和人员经费。由于省际政府(包括县际政府)在财力上的差距,从而一方面导致某些贫困省份难以负担;另一方面,即使投人巨额资金,却无法保证能从该项人力资本投资中得到收益,因而缺乏参与的动力。比如,贫困地区的学生在获取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后,极有可能选择到发达地区就业,使得贫困地区失去了人力资本存量,其后果导致贫困地区的财政性人力资本投资与预期结果相反,加剧因人才流失而造成的贫富差距。
2、政府介入有助于实现区域间人力资本配置的相对均衡
就直接形成人力资本的高等教育而言,其收益中的区域差距十分明显。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001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东部地区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受益者,占总数30%左右的东部地区学生享受了40%-60%的高等教育机会;中部地区学生,而不是西部地区,享受公共高等教育的程度最低,占总数53%左右的中部地区学生却只享受了30%-40%的高等教育机会。高等教育利益归宿的地区不均衡状况,反映出人力资本流动中产生的人才富集效应,亦即在完全自发的情况下,人力资源更愿意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和人才集中区域。这种区域间的差异同样体现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过程中。截至2006年6月底,我国东部9省份、中部10省份、西部12省份的高校助学贷款获贷率仅为8.92%、10.76%和9.73%,而同期贫困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却分别为15.76%、19.39%和23.57%。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看,西部高校助学贷款需求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东部高校的2倍。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有责任以某种方式适度介入,弥补国家助学贷款区域发展中的失衡,以有效发挥助学贷款在缩小地区间人力资本差距、提升同家人力资本总量的功能。对于中央政府而言,不存在投资主体和收益主体的不对称问题;相反,随着人力资本存量增加后的人才流动,带来了资源的有效再配置,会使国家获得较以前更多的投资收益。
三、公共财政理论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市场失灵
(一)学生贷款的市场失灵使得政府干预成为必要
不同于物质资本市场以实物抵押或质押的方式运作,学生贷款市场的生成是以人力资本的预期收益为凭借和依托而存在的。相对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具有不可转移性,依据的是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未来收益和个人信用作为隐性担保。个人学业表现的差异、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家庭社会资本的多寡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等,决定了并非所有大学毕业生都能获取稳定的、较高的收入,从而导致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收益的不可预期性;而大学生并非独立的经济人,在经济上还需依赖于父母,且入学前未与银行发生信贷往来,因而其个人信用状况无从查证。南于缺乏抵押担保,再加上学生的信用和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直接决定了学生贷款存在较高的违约风险。在政府不介入的情况下,为防范学生贷款可能的拖欠风险,银行必然会显著提高贷款的利率,以此弥补贷款可能拖欠带来的损失,而这样会导致部分真正贫困的学生放弃贷款,转而选择其他类型资助方式或者选择低收费的专业。因而,学生贷款的高风险决定了市场无法自动生成,造成了学生贷款市场的失灵,唯有在政府介入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方式的干预来化解贷款的风险,学生贷款市场才可能生成并得以有效运转。
(二)公共财政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性
从理论上讲,政府有几种可用的财政手段可供选择,然而在干预国家助学贷款时却存在较大缺憾。譬如,税收杠杆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但面对国家助学贷款长达10余年的贷款期限,亦难有效发挥作用。此外,由于利率作为产品价格的一种外在表现且几乎与所有的金融现象、金融资产发生联系,因而各国政府格外重视其在调控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使得利率杠杆成为货币政策的核心。然而,对国家助学贷款而言,经办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决定了其放贷利率应根据市场基准利率确定,而不能随政府的行政调节随意改变,这就是利率杠杆的缺憾。在上述手段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政府仍须采取某种适当的方式介入助学贷款,从而客观上为公共财政资金参与其中提供机会。
从性质上看,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在资产运营中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具体表现为保证资金的安全,保持资产的流动性,获取最大限度的盈利。就国家助学贷款而言,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商业银行提供国家助学贷款的最终目标就是获得利润。这一经营目标决定了国家助学贷款首先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即贷款风险、贷款期限、利率以及管理成本。在贷款本金、利率、期限和管理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风险成本越低,银行就越有可能盈利。从风险构成来看,又可分为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由基本经济因素的不确定引起的,亦即借贷者未能完成学业、长期失业或者因意外丧失劳动能力等因素导致还款能力失落而形成的风险,显然这是超出商业银行主观努力程度之外的,其与贷款的期限正相关,与政府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补偿负相关,即风险补偿金越多,系统性风险就越小。非系统性风险是指因为信息不对称、制度缺失或不健全以及商业银行的主观努力不够等原因形成的风险,其与政府的制度供给(如建立信用体系等)以及借款人的预期收入负相关,在银行实收利率给定的情况下,实付利率取决于政府对借款学生财政贴息的多寡,贴息越高则借贷学生的实付利率越小,非系统性风险也越小,因此非系统性风险与公共财政资金也呈负相关关系。可见,在国家助学贷款成本(即贷款本金)、银行贷款年利率、贷款期限、管理成本(包括贷款发放、管理以及回收过程中投入的人力财力)等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政府提供的财政资金(风险补偿及财政贴息等)越高,银行的风险成本就越低,可能获取的利润就越高,银行提供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也就越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财政资金是降低贷款风险、推动银行放贷的有效经济手段。
四、政府的公共性与其干预国家助学贷款的必然性
(一)现代政府的公共性特点
公共性是对公共事务和共同实体的属性的一种总括性描述,主要被当做描述、界定、衡量政府活动性质和基本价值的一个分析工具,用以描述政府活动的长远目标、政府公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政府决策对于保障公共利益完整性和完全性的意义等。
在罗尔斯(John Rawls)看来,公共性的理念属于政治正义观念的广泛作用范围,而不属于该观念狭窄的作用范围。他认为,公平正义中所理解的公共性的理念具有三个层次:其一,为公众共同理解并接受的社会正义;其二,对公共正义的理解是在共享与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三,公共性是在共同协商交流中得以充分证实与验证的。因而,可以认为,公共性是一种涉及公共资源为社会成员共同分配与使用,社会共同利益向公众公平开放,并为公众公平共享的性质。
政府的公共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从政府的目的来看,政府的公共性是指政府组织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的性质。从政治过程来看,政府的公共性则意味着在涉及公共产品的提供等集体行动上,存在着有效的决策参与通道和决策选择机制,它包含着政府的政策制定与执行是否具有开放性,以使公民能够充分了解有关政策信息,并能够与政策制定者进行磋商;公民的利益是否能够通过民主的程序得到表达和整合,公民依靠怎样一组规则来决定政治决策的选择,决定政府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提供。从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上看,政府的公共性意味着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是由公众委托的权力,因而是受公众制约的权力;政府所管理的对象是公共事务,也就是与每个公民的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务,而不是与某个特殊阶层的利益相关的事务;政府的决策必须符合公众利益。简言之,政府的公共性就是政府在民主政治理念的基础上实现公众高度参与、保障社会公平以及承担为公众谋求公众福利的责任的性质。政府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代表和体现公共利益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等,具体表现为公众性、公益性、公正性、参与性、公开性、责任性等方面。
(二)国家助学贷款具有社会公益性
关键词:职业;专业;高职专业;专业研究
Abstract: under the educating elicit condition, we set up profession on a subject catgoring basis in a long term, which does not link closely with the social vocation, and sabotag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educational profession and social vocation. In this case, it not only effects the graduates’ employment, but also curbs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academic and teaching, learning, researching, training. This article starts the concepts of vocation and profession, stating that it must depend on social vocation to set up new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 regarding profession is not from research, but from regulation, and illustrating seven principles of professional research.
Key words: Vocation; majors; the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rofessional research
一、职业
1、职业的学术性定义
职业(Career)一词,它更多的是指一种事业,不同于工作(Job)。因此,职业问题不是简单的工作问题。在德语中,职业一词为“Beruf”,乃是“天职”之意。它意味着个人毕生应当为之而不懈奋斗的目标。因此,职业本身已经包含了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内容,它是一种具有高尚性的事业。
社会学认为:职业,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种社会位置;职业是已经成为模式并与专门工作相关的人群关系和社会关系;职业同权利和利益紧密相连(垄断权、经济收益权);职业是国家确定和认可的。
经济学认为:职业,是社会分工体系中劳动者所获得的一种劳动角色;职业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具有社会性;职业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职业具有经济性。
法国权威词典认为:职业是为了生活而从事的经常性活动。美国经济学家阿瑟萨尔兹认为:人们为了获取经常性的收入而从事连续性的特殊活动。
职业一词的本意,至少包涵了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职业体现了专业的分工,没有高度的分工,也就不会有现代意义上的职业观念,职业化意味着专门从事某项事务;其二,它体现了一种精神追求,职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个人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职业要求个人对它的忠诚。
2、职业的通俗含义
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职业须同时具备五个要点: (1)目的性,即职业以获得现金或实物等报酬为目的;(2)社会性,即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3)稳定性,即职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形成,并具有较长生命周期;(4)规范性,即职业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5)群体性,即职业必须具有一定的从业人数。
3、热门职业的含义
热门职业,又称时髦职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人们通常所说的热门职业一般包含以下几种含义:(1)“热门”职业指那些从需求上看,最短缺的职业。(2)指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数量增长最快的职业。(3)指人们最希望从事的职业。人才紧缺性是热门职业定位。
4、职业的分类
职业的种类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与各国职业分类标准也有关系。由于各国职业分类标准并不统一,因此,国与国之间的职业种类不具可比性。但是,在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职业活动及职业角色接近的程度,将众多的职业分成若干大类、中类和细类。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了《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并于1986年第二次出版。它的出版,为各国编制或修订本国的职业分类提供了一个样板。
职业分类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所谓工作性质,即一种职业区别于另一种职业的根本属性,一般通过职业活动的对象、从业方式等不同予以体现。职业分类的目的是将社会上纷繁复杂,数以万计的现行工作类型,划分成类系有别,规范统一,井然有序的层次或类别。对从事工作性质的同一性所作的技术性解释,要视具体的职业类别而定。而职业分类体系则通过职业代码、职业名称、职业定义、职业所包括的主要工作内容等,描述出每一个职业类别的内涵与外延。
我国1999年国家组织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①,使得我国的职业分类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二、专业
1、专业的含义
专业,一般指高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实际上,专业有广义、狭义和特指三种解释[1]。
广义的专业,是指某种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一些特定的劳动特点。
狭义的专业,主要指某些特定的社会职业。这些职业的从业人员从事的是比较高级、复杂、专门化程度较高的脑力或体力劳动。一般人所理解的专业,大多就是指这类特定的职业。
所谓特指的专业,即高等学校中的专业。
“精英教育”阶段的高校专业是社会分工、学科知识和教育结构三位一体的组织形态。其中,社会分工是专业存在的基础,学科知识是专业的内核,教育结构是专业表现形式。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
2、专业的学术性定义
薛国仁、赵文华通过整理教育论著,将较有代表性的关于专业的定义归为以下四类[2]:
(1) 《教育大辞典》第3卷(上海教育出版社)将专业定义为:中国、苏联等国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各个专业领域。大体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课程计划或美国学校的主修。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划分。薛对这个定义的评论是,“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描述性的定义,说明了专业划分的依据,兼顾了中国、苏联与美国的特点,缺憾是不太明确,不是一个精练的定义。”
(2) 《教育管理辞典》(海南人民出版社)将专业定义为: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这个定义基本与《辞海》的解释一致,认为专业是一种学业门类。薛对这个定义的评论是,“这种解释只强调了社会分工需要对专业划分的重要性,忽视了专业与学科的关系。事实上专业与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 周川“专业散论”(载《高等教育研究》1992.1)从广义、狭义、特指三个层面来理解专业[3]。其中,特指是依据确定的培养目标设置于高等学校(及其相应的教育机构)的教育基本单位或教育基本组织形式。薛认为,“视专业为教育基本单位,比较符合事实,更有利于指导实践,但没有涉及到专业划分的依据。”
(4) 潘懋元、王伟廉主编《高等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0)的定义是: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因而在谈到课程时,其中也就包含了这种组织形式。薛认为,“用课程定义专业,揭示了专业与课程间的本质联系,比较符合美国高等学校中的专业的事实,但作为专业的定义来讲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5)薛本人综合上述专业定义的优缺点,给定的定义:专业是指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个专业定义既有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属性,又具有分门别类地进行这种活动的基本单位的属性。
其实,上述定义都是建立在以学科为核心的“知识文化”高等教育中的专业定义。
3、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专业定义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w)于1973年6月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召开的“关于中等后教育的未来结构”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他分别将15%和50%作为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4]。我国从1999年扩招开始,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5],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
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专业,仍然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单元,同时也是高校与社会接轨的接口。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社会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6]。它主要强调的是:适应社会人才需求,为培养社会人才的职能需要,满足受教育者就业的愿景。
因此,大众化条件下的高校专业定义是:专业是指根据社会职业分工需要,确定人才培养规格,通过整合学科资源和社会实践可利用的资源,分类分层进行高深知识和专门知识、专门工作经验和技术、技巧,以及行业道德规范等,教、学、研、训等活动的基本单位。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专业概念表述,其内涵有四大要点:一是整体上不单纯以学科知识教育为核心,而是以知识与技能教育并重的双核心的高等教育思想。二是高等教育是分类教育,在分成学科知识型与职业技能型两类基础上,又是分层教育。三是分类的本质要求是“精英教育”层面仍以学科教学为主体,“普本教育”层面的应用学科以知识与技能教学并重的双主体,高职教育类以技能教学主体的教育教学思想。四是三类教育都必须重视职业导向,尽量满足未来就职的需要,强化教、学、研、训四位一体的知识运用与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
三、高职专业设置
1、人才与职业分类是高职专业设置的基础
高职教育的专业划分原则是以技术、职业性和职业岗位群为主。根据笔者的研究,高职教育与传统的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是不同的文化类别。普通本科教育是“知识文化”类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是“技术文化”类的高等教育[7]。因此,高职教育从内分类到专业设置不按学科分类为标准来设置,而应以社会职业分类为基础[8]。其原动因是社会生产管理第一线专门人才需求结构变化与细化。
人才结构既包括层次,也包括类型(当然人才结构还可以通过学历、职称、年龄、地域等维度来进行描述),但层次和类型常常交织在一起,所以,实践上的人才分类中往往既体现了类型也体现了层次。
人才类型首先可以被区分为应用性人才和理论性人才两大类。理论型人才主要从事基本理论和原理的研究。应用型人才负责由基本原理向实际生产的转化。应用型人才进一步又可以分为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等三类。工程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工程设计(或工作规划、业务决策) ,技术型人才负责将工程设计转化为实际生产工艺。技能型人才负责生产工艺向产品形态的转化。所以,社会人才又可分为4 种类型:学术型(科学型、理论型)人才,工程型(设计型、规划型、决策型) 人才,技术型(工艺型、实施型、管理型) 人才,技能型(技艺型、操作型) 人才。以上四种类型,也是人才理论层次,实践意义的人才类型应该以行业来划分。例如:机电、建筑、医疗、教育、管理等行业(专业)。
2、高职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高职教育就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它的专业不是以学科分类为基础,而是以社会职业分类为基础的,教学专业不等于社会职业。职教专业必须以社会职业分类为基础,研究出适合高职教育需要的专业。
高职专业与职业的关系:(1)一个专业是一组相关职业的职业技能的集合。(2)专业技能核心要素与职业资格相对应。(3)专业教学与职业劳动过程、环境相一致。(4)专业名称与行业、职业的社会认同和学生理解,以及社会地位、价值判断基本一致。
高职的专业不是规定出来的,是研究出来的。一般是从研究社会职业开始,找出各相关职业技术与能力,确定通用技能项目与技能要求,集中归并研究出职业组群的技术名称或行业名称,名称尽可能使用社会通用、学术、中文称谓,并与国家职业大、中、小分类相统一。之后才是研究专业标准等一系列专业建设。
3、高职专业设置的几种模式
现有的几种主要的专业设置模式:第一,根据学校条件设置专业。这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封闭办学的专业设置模式。第二,根据生源需求设置专业。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主体主观需求论②”的专业设置模式。第三,根据本地区经济结构设置专业。这是大众化教育条件下,地方高职院校主要的专业设置模式。第四,依托行业企业进行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这是行业和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依据本行业和本地企业人才需求设置专业的模式。第五,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让高职教育始终面对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这是自主就业条件下,跟踪热门专业、满足大批人才需求的专业设置模式。第六,立足学校现有专业资源,按高职专业设置原理,选择主体重点专业,开发新型专业方向,跟踪人才市场需求,逐年更新专业。这是多行业、多专业综合性院校,面向全国人才市场的专业设置改革模式。
以上六种高职专业设置模式,在现有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除第一、第二种模式应该抛弃外,其它四种模式都是可取的。第三、四种模式,最能体现地区和行业特色。第五种模式实践证明很难突出专业特色,若能及时收集到人才市场准确信息,分析发展趋势,提前调整专业技能组合,在专业建设上下硬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模式。第六种模式,是大多数综全性高职院校采取的可行性模式。既兼顾了现有专业资源,又能结合人才市场需求,及时淘汰更新专业。
4、高职专业设置原理
第一、高职的专业有大、中、小专业之分。这是因为行业概念具有大中小属性。如机电行业,是“大”行业,那么机电专业就是“大专业”。汽车行业是“中”行业,汽车制造与维修就是“中专业”。柴油动力机制造就是“小专业”。
第二、多个行业中有共同的技术岗位。如会计专业,是典型的多行业的共同管理技术。
第三、大、中专业开发,结合当地实际需要,就有可能是特色专业。如德国的农业专业,开发出的分支专业有:奶制品、牛养殖、羊养殖、谷物生产、羊和羊毛等。社区服务专业,开发出的分支专业有:金融咨询、老年护理、儿童服务、社区工作、残疾人工作、青年工作、酒精麻醉品工作等。商务专业的分支多达12个,如国际商务、国际贸易、法律服务、法律惯例、广告、人力资源、销售、销售管理、营运管理、公关、资产金融、银行业务和金融等。加拿大的管理专业设置的分支专业有:办公室管理、办公室管理主管、医疗办公管理、保健办公管理、土著自治政府管理、本土小企业管理、小商行行政管理、小商务管理、商务行政管理等[9]。
第四、需要多学科知识支撑的多技能专业,可渗透到多行业,开发出新型专业。如计算机技术,是个发展迅猛的行业,但它已透到所有的行业中,已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行业了。如德国就设置了多个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如:机械工程应用信息学、电子工程和信息技术、商务信息学、商务管理和计算机科学、医学文档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等[10]。
第五、社会大量存多技能复合型行业,专业也应按行业交叉、学科交叉、技能复合设置专业。如企业管理和汽车营销就是典型的复合专业,它既有工科知识又有文科知识。从这一点看,高中分文理科教学模式不适合职业教育的需要。我国高职教育对复合型专业研究尚没有起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专业研究的视野,也制约毕业生的就业。高职教育研究开发复型专业必将开辟一片新天地。
澳大利亚的将管理专业与其它多个专业交叉。如:农业商务管理、农业乡村商务管理、马匹商务管理、音乐商务管理。其它的多学科交叉专业设置有德国的商务管理和经济、商务管理和环境技术、商务数学和统计学、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的地理数学技术等[11]。
第六、行业垄断和地区特有职业最易开发出特色专业。
行业垄断,是指行业和企业集团主办的高职院校,凭借技术垄断、人才进入门槛和优势实验实习条件,设置行业特点极强的专业,就是特色专业,如湖南民政职院的殡葬专业、铁路职院的火车驾驶专业、中远集团所属职院的轮机与船员专业等。
地区特有职业是指针对本地区传统行业、地区特有产业开发出的专业。如牧业区的牛羊养殖、兽医与防疫、草场种植等。高寒、石漠、沙化地区的高寒、石漠、沙漠治理,高寒、石漠、沙化土地种植等。少数民族地区特有服装、饰品、用品生产与制作等。旅游区的导游专业、探险野营专业等等。
第七、行业综合创新专业。从社会同类和相关的单一职业和单一岗位,重组出新的组群,这种职业组群可称为“教育职业”[12]。教育职业就是高职教育专业。
如南方农村大量种植的粮食作物和疏菜、油料作物,前者称农艺,后者称园艺,二者组合即为种植,我们就可以称其为“现代种植技术专业”。家禽、家畜加上野生、外国特种物种繁养,综合为养殖,称其为“现代养殖技术专业”。若能在专业标准上设置开发出特有技术与能力,就是专业特色。
因此,高职“专业标准”和“课程标”是高职院校的知识产权,应得到保护,必须在保密状态下送上级教育主管机关审批。教育主管机关审批专业,再也不是权力审批,而是专业审批、技术审批、论证审批。主要从职业调查,职业和岗位分析,技能项目设置,以及课程知识与技术组合来看,是否达到高级人才所应具备的技术和能力,所培养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规范。同一专业,不同高职院校可能人才标准不同,质量差较大,这就是改专业设置为专业研究的意义所在,也是人才质量竞争的核心,是高职院校形成竞争态势的关键所在。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由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编写,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统计局批准正式颁布,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
②教育主体主观需求论,是指高职教育专业以学生要求就读什么专业,学校就必须设置什么专业的说法。其实,学生对社会职业认识不深,了解不多,这种极端需求是不存在的。
参考文献
[1][3] 周川,专业散论[J],《高等教育研究》,1992年第1期
[2] 薛国仁、赵文华:专业: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中介概念[J],《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第4期
[4]马建富: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及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6月
[5]教育部,二ΟΟ六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教育统计网,2007年6月7日
[6]冯向东: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5月第23卷第3期(有改动)
[7]柴福洪,高职院校院、系设置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P6-9)
[8]柴福洪,高职教育“技术文化”探源[J],职教通讯,2007年第11期,中思网,
网址:sinoth.com/chaifuhong/1000006532.html
【关键词】高校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策略
前言
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成人教育地位占据非常重要的权重。21世纪背景下,教育的重点已经转化为对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而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终身教育俨然已经成为教育体系的一项重点内容。为此,高校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更要全面贯彻终身教育理念,为高校成人教育的积极转型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导向作用,继而实现高等成人教育科学育人的目的。
一、高校成人教育的相关内容介绍
1.高校成人教育的基本职能
普通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包括科学研究、教学和社会服务;而高校成人教育的基本职能则包括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高校成人教育与社会生活与社会生产均紧密结合,能够使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显著提升,这就反应了其培养人才的这一职能;高校成人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对社会人才结构的完善、对劳动素质的提升以及对科学技术转化的促进等。
2.高校成人教育的基本属性
相对普通高等教育,高校成人教育的固有属性更为突出,即:灵活的教育形式、广泛的教育对象、多样化的教育规格、高度适应社会的教育内容以及终身教育属性。高校教育对象的来源多为在职从业人员,不考虑其性别、身体情况、民族等均可以参加到高校的成人教育行业。而正因如此,高校成人教育衍生出了多样化的教育规格、灵活的教育形式、终身性的教学过程等属性。相对于未成年人。在职成人的情况更为复杂,教育对象参差不齐,无论是系统、单位、个体情况还是地区。为此,高校成人教育形式和规格要灵活多样,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并重,兼顾本科与专科等办学格局。
二、高校成人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1.高校成人教育教学目标有待明确
就目前的成人教育形势来看,成人教育目标有待明确是成人教育有效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从成人教育学习内容、专业、设置等角度出发,成人教育是以高等教育为基准的,主要是对科学型人才进行重点培养。但高校成人教育又与普通高等教育存在明显区别,为此,在成人教育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定不能满目按照普通高等教育进行,要考虑到成人自身特殊性等方面,这样才能够建立一个真正属于成人教育的目标。由此可见,定位不准确或不确定的成人教育目标,无法真正发挥教育效能。
2.高校成人教育教学手段过于单一、陈旧
高校成人教育要紧跟时展的脚步,为成人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但目前,高校成人教育教学手段过于单一、陈旧,无法满足成人学生的学习要求。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均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案进行,而成人教育教学内容与计划的制定也均是根据普通高等教育标准来实施的,使成人教育的特殊性明显缺失。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成人教育如若不能进行及时的创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就很难突破成人教育教学的瓶颈,阻碍了高校成人教育教学功能的实现。
3.高校成人教育生源素质较差较大
最近几年,我国普通高校均处在扩招,部分高校为了实现扩大招生规模目的,就将门槛减低,以吸引更多的考生。在这种情况下,由高考进入高等学校,以继续深造为目的的考生人数将持续增多。而只有一些高中毕业后不愿意参加工作或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才会接受高校成人教育。由此一来,不仅减少了高校成人教育生源,更会导致生源素质差异化。再加之社会人员群体,也是成人教育学生的主要来源,其职业、岗位、行业以及本身文化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无疑给高校成人教育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教学带来一定的阻碍。
4.高校成人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
通常,学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能力和素质。就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和学历结构来看,明显存在着不能够适应其所承担工作任务的问题。例如,部分教育管理人员没有充分了解成人教育管理以及成人教育心理学,其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也无法满足成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要求,造成了成人高等教育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的局面。再加之,由于其工作繁忙,很少有意识的提神自己的专业素质,在现代化管理知识水平明显不足的情况下,直接对高校成人教育管理的优化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优化高校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
1.全面贯彻高校成人教育的终身学习理念
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是教育优化,在教育事业发展中,成人教育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能够引导人们实现自我的完善,为此,成人教育是人们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机会与途径。高校成人教育模式转型发展的实现需要依托于终身教育理念,为此,高校要对成人终身学习理念进行不断强化,鼓励成人接受终身教育思想。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了更好的适应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的用人要求,高校成人教育模式需要作出积极的转变,全面贯彻终身学习理念,进一步改善成人教育环境,使成人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有效的优化。
2.打破陈旧、单一的高校成人教育教学手段
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高校成人教育教学的有序管理,需要依托于灵活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成人教育的受教育程度、对象身份以及工作等均存在明显的差异,高校成人教师应客观的认识这种差异,并尊重教育对象的个性差异,以进一步推动高校成人教育模式的转型发展,从而使成人教育教学管理质量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在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要教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尽可能的使教学手段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以更好的适应成人教育发展需求与模式。另一方面,高校成人教育打破陈旧、单一的高校成人教育教学手段还包括不断的创新高校成人教育教学内容,即在内容上要突出了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特征,以适应成热的生活需要和工作需求,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人们在成人阶段,往往处于一个再劳动和再教育的时期,为此,不断传递、更新知识信息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高校成人教育终身教育过程,继而有效促进劳动、教育与生活的整合、统一。
3.进一步明确高校成人教育教学转型发展目标
高校成人教育的明确能够有效促进成人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使终身学习理念深入广大师生心中。目前,终身教育与学习已经成为当下高校成人教育的一种主流发展形势,是教育事业组成的关键部分。为此,受到终身教育理念的作用下,需要进一步明确转型发展目标,并对终身教育的含义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并深化,使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能够进行有机的整合,顺应社会型人才的发展需求,从而使高校的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支持下更具特色。
4.强化高校成人教育师资力量
高校教育中,师资力量是实现高校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关乎着整个教学质量。为此,为了实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成人高校应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其师资力量,对高校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的教学技能以及整体素质进行提升,使教师的责任感得到有效培养。与此同时,高校还应鼓励教师参与到成人教育中,帮助其树立终身学习思想,使高校成人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高校成人教育通过对从业人员的技术业务、文化以及政治等方面素质进行培养提高,能够有效优化劳动生产率,从而提升经济效益,并促进社会经济的有效发展。与此同时,高校成人教育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各岗位,能够传授给劳动者最新的科学技术,使其能够有效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来促进劳动力的提升。除此之外,高校成人教育也能够按照社会需求,对教学计划于专业设置做出科学的调整,以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技术型人才。
四、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高校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优化有助于教育对象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此,高校应对其重视起来。高校成人教育工作人员要以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做切入点,不断的强化高校成人教育的终身学习理念,不再局限于陈旧、单一的高校成人教育教学模式,从而构建出高校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长效机制,优化师资队伍,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成人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化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玉萍.基于动机视角的高校成人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探索[J].成人教育,2012,32(6):29-30.
d
[2]苏伟.高校成人教育教学管理方法探讨[J].科教文汇,2011,(11):192,208.
[3]黄国芬.改善高等成人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的探究[J].才智,2012,(21):265-266.
[4]周云.高校成教学院教学管理与督导机制建设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7):28-29.
[5]王春梅.管理与自我管理——高校成人教育校外教学点教学管理的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7):7-8,10.
关键词: 法学本科教育;素质教育;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3)04-0029-04
法学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内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法学教育也是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基础。近30年来,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我国教育事业经历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人们对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仍存在诸多的认识分歧,高等教育中的法学教育也是如此。这些认识分歧的存在,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活动具有直接影响。
一、我国现阶段法学本科教育的基本定位与培养目标
关于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我国法学教育界历来存在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争论。曾令良教授认为,“法学教育主要是一种法律职业教育,法学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法律服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5而张文显教授认为,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在本质上属于素质教育。[2]1笔者认为,从我国的特定国情和社会现实出发,应当将我国现阶段的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为素质教育。其一,我国人口众多且人口素质偏低,这是我国在人口方面的基本国情。在此条件下,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社会,必须通过发展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其二,近十五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尤其是法学本科教育的扩招,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这也是高校扩招政策最主要的社会合理性。如果从法律职业教育和法律人才的市场需求角度考虑,连续多年就业率“倒数第一”的法学本科教育实在没有扩招的合理性,甚至其本身作为一个本科专业而存在的合理性也值得怀疑 。其三,教育机构的基本职责是培养和教育人,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同志在十报告中强调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这一论断为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是今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因此,我国现阶段的法学本科教育应当定位为素质教育而非职业教育,更不是应试教育。高等教育机构的基本职能是培养和教育人,提高国民素质,这是我国大学扩招的合理性所在。就法学专业而言,本科教育阶段属于大众化的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在研究生阶段则开始朝法学理论或法律实践方向发展,职业教育的属性逐渐增强。有学者主张我国应当学习美国高度职业化的法学教育模式,将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为职业教育,[3]3殊不知美国的法学教育是以研究生阶段为起点的,[4]22这与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根本不同,两者不具可比性。
教育的性质定位决定其培养目标。基于对法学本科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定位,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而非专业型法律人才。其一,由于深受高考制度的影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存在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这种倾向由于高考制度难以废止而必将继续存在。在此前提下,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高等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责任就更为重大。换言之,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以培养法律专业人才为限,而应当同时着眼于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其二,将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也是为了使法学本科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以扩大其就业面。众所周知,自上世纪末开始大幅扩招以来,法学本科学生就业形势一直不容乐观,不少人以此为由对法学本科扩招施以口诛笔伐。笔者认为,对此问题应当坚持辨证态度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一方面,法学本科学生的扩招的确忽视了当前社会所能提供的专业性法律工作岗位的数量,但是扩招无疑提高了国民素质,任何人都难以否认大学毕业生的基本素质普遍高于未上过大学的同龄公民;另一方面,导致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学生由于知识面的原因或对就业岗位的认识偏差导致其就业时眼睛只盯着法院和检察院,殊不知,具有较高素质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在当今社会是大有作为的,除了律师、法官、检察官等专业性法律职位外,各种行政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也都需要从事法律工作的人才。
二、法学本科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
明确了法学本科教育的根本属性为素质教育,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就需要通过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来全面实现其培养目标。笔者认为,为全面提高法学本科生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法学本科教育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要着力提高法学本科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十报告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青年学生一旦选择了法学专业,大多数人将来要从事的都是公共事务,这要求他们首先要成为高素质的公民。为此,我们首先要对青年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即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要引导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宽容态度、法治观念、责任观念和理性精神;[5]10-12引导学生自觉承担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其次要对学生进行法律专业思想道德教育,主要表现为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逐步培养清正廉明、执法如山的良好品德,形成立法为公、执法为民的职业追求,树立追求真理、维护正义的崇高理想,坚定党的事业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的崇高信念。
二要着力提高法学本科学生的人文与科技素质。首先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热爱我们的人民。历史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和安身立命的根基。选择法学专业即意味着今生要“与人打交道”,而这里的人绝大多数是与我们自己具有同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人,是我们的同胞。我们应当热爱他们,理解他们,并善于同他们沟通。因此,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其次要引导学生通晓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知识。当今的知识社会,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多地与科技和知识连接在一起。法学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具有密切联系,若对相关学科缺少必要的了解,就不可能学好法学。因此,我们应当培养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兴趣和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应对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工作和生活需要。
三要着力提高法学本科学生的专业素质。法学本科生应当具备基本的专业能力,其核心是法律思维能力,包括基本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为此,本科学生需要掌握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同时要具备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
四要着力提高法学本科学生的体质和情感素质。拥有健康的身心是成为人才的基础。为适应未来充满挑战性的法律职业,法科学生应当具有健康的身体和阳光的心态,具有正当的工作动机和兴趣,自信,积极,乐观,冷静。同时,若能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则其职业发展一定会如虎添翼。
三、落实素质教育的法学本科教学建议
针对我国目前的法学本科教育现状,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与科技素质、专业素质和体质、情感素质,对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法学本科教学提出如下具体建议和措施。
(一)加强思想道德课程建设
思想道德课程是我国法学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单调乏味、人云亦云、空洞说教、脱离社会现实的讲授使得学生觉得味同嚼蜡,多数学生都在考前一周通过死记硬背过关了事。因此,如何以思想教育课堂为平台,大力提高法学本科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尚需教师付出不懈努力。在此方面,国外的做法也许值得借鉴。首先,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注重道德教育与课程教学的结合,不仅德育课,其他各科也承担有德育任务。如体育课,致力于培养运动员的精神和风格,积极指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养成守信、勇敢、拼搏、协作、忍耐、公正等品质。其次,反对直接灌输,强调间接教育,注重全面渗透。第三,崇尚道德教育实践,把道德教育寓于学生的生活中, 通过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道德观念的理解。[6]65-66受此启发,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课堂应当尽量摆脱空洞说教而适当采用情境教学法,即以古今中外实际发生的真实具体的人物和事件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而且,所有授课教师不但要言传,更要身教,在工作和生活中以身作则,尤其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力争通过体验性、感受性教育,唤醒学生内心的向善之心。
(二)加强人文修养,拓宽知识面
作为将来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类工作的后备军,法学本科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丰富的科学技术知识。中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和载体,是中国人彼此交流、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表达工具。运用中文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是社会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如何强调其重要性都不为过。然而,我国多数法学院在法学本科教育阶段对中文课程的开设不够重视,多数法学院不开设中文课程,少数院系仅作为选修课程。笔者所在的法学院未开设任何形式的中文课程 ,其导致的教育缺失是非常严重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法学本科学生甚至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病句连篇,学生缺乏基本的遣词造句能力,其文章段落和篇章结构更是毫无章法、惨不忍睹,使得教师指导学生论文的过程不得不“堕落”为帮学生修改病句的过程。基于此,笔者强烈建议,法学本科教育阶段应当将中文作为必修课程开设一年,其教学内容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教学方法可以多样化,采取课堂讲授与课余自习相结合,兼顾阅读与习作、演讲,从而既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又能提升其中文表达能力。
鉴于逻辑思维能力是法律思维能力的基础与核心,数学也应当作为必修课程开设。此外,为满足学生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愿望,法学院系至少应当为学生提供选修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课程的机会。
(三)调整专业课程开设顺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多数法学院的法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具有以下共性:先开设法理学、法制史、法律思想史等专业基础课,再开设民法、刑法等专业主干课。通常的情况是,法学院大一的新生第一学期开设法理学课程,大二以后才开设民法、刑法等课程。其实践效果如何呢?许多本科高年级学生坦言,大一的法理学课程根本听不懂,学不进,实际上就是浪费时间,大多数学生的收获仅仅是在临近期末时背了一堆法律常识性教条。如此开设法理学,其教学效果接近前文所述的思想道德课,根本没有起到启发思维、为学生提供进入法学殿堂钥匙的作用。法理学纯理论化的演绎使得学生苦不堪言,更有甚者使学生彻底丧失了学习法律的兴趣,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再无热情。学习是一种典型的认识事物的活动,而认识事物有其固有的规律,即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逐渐深入的过程。若遵循此规律,则学习过程会相对顺利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相对于民法、刑法和诉讼法等部门法学,法理学属于抽象、深奥的理论法学,对其中许多理论的把握需要以具备具体的法律知识为前提,否则很难理解。大一第一学期开设法理学,相当于当头一棒,把学生打蒙了,以后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为顺应认识规律,法学院应当先开设民法、刑法、诉讼法等部门法学课程,到高年级再开设理论法学课程 。甚至民法学的开设和讲授顺序也可调整为先开设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民法分论课程,后开设民法总论。
(四)加强身心健康教育,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由于法律工作具有“与人打交道”的特点,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法律工作者事业发展的助推剂。因此,应当给法学本科生提供体育和艺术等课程的选修机会,并鼓励学生在课外以学生社团的形式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广大学生通过群体活动丰富自己,提高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曾令良.21世纪法律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与中国法学人才培养的应有改革[J].法学评论,2001,(01).
[2]张文显.法学本科教育属于素质教育[J].法学家,2003,(06).
[3]孔繁华.法学教育的创新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