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范文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238-01

一、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中专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3-20岁,属于“青春期”阶段,从入学至临近实习,他们在生理、心理上都经历了许多变化,总体分析,可分为三个阶段:适应阶段、转型阶段、成熟阶段,不同的阶段,心理和生理的表现各不相同。

(一)适应阶段

在此阶段,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适应中职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调整心态,建立信心,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体会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认识自己,开发潜能,悦纳自己,完善自己;帮助学生在专业课和其他活动中了解未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培养职业兴趣;帮助学生融入集体,在集体的建设中培养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友谊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现象,帮助学生学会调控情绪,正确对待异往。

(二)转型阶段

在此阶段,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性格和能力特征,提高自我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关注现实和未来职业选择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帮助学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成熟阶段

在此阶段,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确立就业目标或继续学习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和各种实践机会熟悉社会、体验社会、体验职业,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个性特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创业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增强迎接职业挑战的信心,提高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应对压力与挫折,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们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他们圆满完成学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使他们达到成功胜利的彼岸。

二、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体系,形成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学校开设心理学及健康教育相关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行为的矫正、人格的重塑、心理的调整。

(二)配备专业机构和人员

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严肃性,要在学校内选择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作为专职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并对班主任及其他教师进行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兼职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同时还要聘请校外的心理教育专家作为指导教师,根据教育的目的,帮助中专技校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健全人格,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三)开展心理咨询

在学校内根据学生的意愿,开展学生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将每次咨询的内容都要做好记录,将其内容归纳、分类,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并将档案输入计算机,实行计算机管理。班主任要及时提供学生的相关信息并记入档案,根据工作的需要,在保密的前提下,可借阅本班学生的档案,使健康教育更好得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应针对全体学生

全体中职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应以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和最终目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是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如果只是面对个别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了解决,但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得不到满足、心理健康维护被忽视,新的问题仍然会不断出现。

(二)不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要求学生机械记忆,其后果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反使学生承受更多的身心负担;有些学校将学生送进医疗机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引起学生的恐慌和压抑;有些学校把心理适应能力差而引起的心理问题等同于思想层面的问题,采用说服教育等思想工作的方法,教育缺乏学科化的引导方式,仅局限于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认为只要给学生讲授心理学知识,就可以解决心理问题,所有这些都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是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主动地适应现实、改造现实,对周围环境能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困难都能妥善处理。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们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他们圆满完成学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使他们达到成功胜利的彼岸。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之一就是让学生能积极地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交往、适应身体变化,做到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成为适应性良好、身体健康的人。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主动发展,有意义、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发展全体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教育研究出版社,2002年出版。

[2]孟昭蓝,普通心理学,北大出版社,1988年出版。

[3]郭思乐,素质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教育研究出版社,2002年出版。

[4]黄希庭,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5]罗吉斯,当代青年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

[6]王登峰、张伯源,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北大出版社,2000年出版。

第2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班主任;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青少年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及问题。大多数学生的不良行为表现主要是由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造成的。特别是在当下升学竞争与课业负担重的背景下,使身心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心理问题导致的问题日益增多,所以,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应当花大力气研究如何做好青少年学生的的心理健康工作。

一、班主任教师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分析

随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及全社会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兴起,唤起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他们渴望有更多的老师来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几个兼职或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已无法满足一所学校全部学生的需求。由于广大班主任教师基于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需要,若能承担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联系各方形成合力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灵魂。她几乎就是个指挥,运筹帷幄,外联家长,社区,内结领导、同事,把这几种力量凝聚成合力,给予学生的心理健康以积极影响。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频共振时,她要协调;当学科教师与她的学生有矛盾时,她要调和。因为她深信,学生是在良好的关系中成长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除了与班主任接触、交往,受到其关心教育外,其他科任老师及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这几股教育力量相互矛盾、相互干扰,方向不一致,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导致心理的扭曲。班主任正是这几股教育力量的协调者。班主任要与科任教师沟通情况,交流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理念、方法技术,达成共识,相互协作。

2、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针对性

班主任接触学生时间长,次数多,对学生了解较全面,较深入。在心理健康的内容选择上具有针对性。专职心理学教师一般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各年级各班进行心理学知识讲授和心理健康训练,具有广泛性、普及性的特点,而班主任则可根据本班的整体情况和突出问题、个体特点进行有选择性的讲授、训练和矫治。

3、心理教育引导具有灵活性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既可在校内,也可在校外;既可在课内,也可在课外;既可利用较长的时间,如入学教育和班会时间,也可利用较短的时间,如课间休息和放学之后。在空间与时间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而专职的心理学教师局限性较大,时间和空间基本上限制在上课的节次和上课班级,在个别辅导上即使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但这种灵活性是远不及班主任的。

4、可以长时间跟踪和矫正

班主任带班一般为三年,初一到初三,高一到高三。这就为班主任对学生系统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条件。班主任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各阶段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全程式的系统的研究与教育。而专职心理学教师由于学校人力和物力、课程与精力等因素的限制,对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关注不够。学生的有些心理问题不可能是一次晤谈就得到疏解,其行为不可能是一次训练就有效果。

二、班主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

1.关心和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校虽然不是心理治疗的诊所,但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则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班主任作为学生最值得信赖的导师,应该在此领域先行一步,关心和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使自己具备相应的心理医生知识,把学生从自身心理脆弱敏感,意志薄弱,缺乏自信,抗挫折能力差以及行为表现异常等心理疾患中解脱出来。更要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环境,保持并强化健康的心理。

2.适时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新时期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晨会、科技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开展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样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还要协助学校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或针对学生提出的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给予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增进学生对健康心理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知道,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3.坚持开展系统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学生具有的各种心理问题因人而异,面对团体的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应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地进行认真、耐心的交流和辅导,对症下药。通过以朋友式的谈心,有针对性地梳理、引导,帮助分析利害关系,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达到解除他们减轻心理障碍的目的。对有的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要有一个过程,甚至是比较缓慢的过程,这时需要班主任要善于等待,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协调,这不仅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锻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班主任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4.协调好家长与学校校的沟通路径

新时期班主任还要继续发挥家长和社会的教育力量,与家长齐心合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教育态度、方式和内容也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如果家长与班主任的教育方法,内容不一致,相互矛盾,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导致形成多重人格。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向家长宣传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家长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等知识,使家长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认识到: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同时,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从而保证他们身心都得到健康地发展。

总之,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对班集体建设,对学生个人的成长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能使班级每个人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性格趋于完善,能使整个班集体和谐、健康、融洽、有朝气、有凝聚力。因此,班主任教师对青少年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必然,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如何当好班主任》魏书生

第3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教育策略

小学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在心智上、思想上,尚且不成熟。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便有必要了解学生基本心理特征,然而根据学生心理上存在的缺陷采取有效引导,进一步使学生能够积极、健康地成长。然而,现状下,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尚且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此便有必要在分析其不足的基础上,制定并落实有效强化策略。

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1.1认识程度不够:现状下,存在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够的情况,这一情况使心理健康教育进入盲区。一方面,表现为教师会将心理健康教育完全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在两者搞混淆的情况下,便难以解决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大大弱化[1]。另一方面,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危害性,未能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等角度出发,在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的情况下,从而难以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

1.2缺乏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现状下,在小学课程体系中,重点课程是语文、数学及英语。虽然大部分学校能够认识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尚且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没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而设置的思想品德教育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端正学生的思想、品行,但这与心理健康教育方针存在很大偏差。与此同时,部分学校虽然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在课时上存在不足,同时缺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场所,这样就大大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难以为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提供条件。

1.3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非常重要。比如,最基本的是需要教师具备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但从现状来看,大部分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方面较为薄弱,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素质整体不高,这样便很难使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优化及完善。

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强化策略探讨

2.1及时转变观念,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要想使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强化,有必要及时转变教师观念,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2]。对于教师来说,需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学生的日常学习及生活出发,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并为营造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制定有效方案。比如:一些小学生为了获得家长或教师的表扬而努力学习,希望考到一个好的成绩,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学生便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针对这一心理问题,教师便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使学生学习的态度得到有效端正。同时,需改变教育理念,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从而促进学生成长及发展。

2.2合理设置课程,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少不了相应课程的支持。为此,便有必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并充分挖掘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内容,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得到有效实现。例如:在小学语文课程《理想的风筝》一课中,便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师需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进行提问———“文章中主人翁刘老师是一个残疾人,但是同学们知道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吗?”教师通过问题的精心设置,能够让学生领悟到刘老师对生活保持的积极乐观心态。通过上述教育,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正面的心理,从而使学生在遇到生活上的困难时,不会选择逃避,而是选择勇敢地去面对。

2.3努力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教师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结合上述分析认识到现状下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努力提升教师整体素质,针对教师进行心理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教育,同时加强实践学习,不断总结教育经验,以此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例如:教师可以积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基本心理特征,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并在活动中邀请学生家长参与进来,让家长通过观摩、听课的形式,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生的基本情况。然后,教师需学会与家长沟通交流,以互相交流经验的方式共同制定并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从而使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优化。2.4积极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心理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而为纠正学生负面心理提供有效依据。因此,可以开展有组织、有目的的心理教育活动,通过活动,教师需留心观察,了解学生基本心理问题,进一步通过心理辅导,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消除。同时,教师可以采取游戏、鼓励等方式,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而使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此外,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让学生拥有心理倾诉对象,从而为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保证。

3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现状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尚且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有必要转变传统观念,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合理设置课程,挖掘有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内容;努力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并积极开展心理教育活动等。相信从以上方面加以完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将能够得到有效强化,进一步为小学整体教学工作的完善奠定夯实的基础。

作者:程永生 朱希梅 单位:吉林省德惠市布海镇升阳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吴骘霞.新课改下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学周刊,2013,13:144.

第4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范文

一、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师资

当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所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匮乏。学校绝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由班主任、辅导员、思想品德教师组织实施。由于他们大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技能,对学生的辅导缺乏深度,加之班务繁忙,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得不到实施。

(二)重视不够

思想和教学上重视不够。农村教育者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受制于保障教学质量的压力,学校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考分,根本无暇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上和教学上重视程度不够。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经验,几乎是一片空白。农村的多数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一知半解,认识模糊不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制约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认识不清

1.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混为一谈。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和德育虽有联系但也有区别。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促进人的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不同之处是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个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德育侧重个体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在学校开展班、团队活动时,常常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将学生的情绪、性格等问题简单地归为思想品德问题。

2.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孤立化、狭隘化。大部分农村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孤立化、狭隘化,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合力的作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面狭隘。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理所当然就是心理教师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没有认识到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都包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因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常是心理教师孤军奋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全体教工的行为,必须全员参与,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都应当自觉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3.急于求成。很多学校的领导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认识不明确,追求心理健康教育“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一时看不到有明显的成效,就失去耐心与信心,对心理辅导教师不能给予公正的评价,对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不能给予必要的配合支持,这种做法严重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热情,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功败垂成。

二、解决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领导者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近年来,经过研究和实践证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也离不开正确的心理健康指导。因此,学校领导要走出认识误区,形成需要意识,要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培训

搞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有序开展的重要条件。中小学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开展师资培训工作,对广大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培训学习,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基础知识过硬,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条件。

(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的有效手段。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并能进行自我心理检查和自我心理锻炼,增强自身的心理保健意识。同时,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面向全体学生,有组织,有目标,有具体内容,定会受到师生的欢迎。在学习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生压力很大,思想上有这样那样的困惑,这些学生迫切需要心理上的帮助,渴望有人为他们指点迷津,解除困惑。如果学校能及时为他们组织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无疑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中

结合学科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宣传,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关心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树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人有责的新观念。在思想上能清楚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体教育工作者所共同承担的任务,在教学中,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五)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校园活动中

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在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自己的心灵接触,促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我教育。如团队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班会活动等,都要让学生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培养健康情趣。

(六)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级建设中

班级是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班级及其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班级建设,积极探索、学习优秀的班级管理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强凝聚力,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班风等方式,使学生对学校和班级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把权利还给学生,实行班长负责制,使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学会理解、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独立,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

第5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范文

心理健康学校工作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针对当前我国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弱点,进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着“成长比成绩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的理念,学校应牢固树立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中心,教书育人并重的思想,切实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为此,围绕“增强教师心理教育意识,提升心理教育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发展健全人格”这一中心,将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拟定如下计划。

 

  二、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体要求

 

  1.深化理论学习研讨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业务学习培训工作。心理教师除参加区每月二次的业务研讨活动和围绕“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辅导”的主题外,还应积极参加各种其它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使自己成为能带动本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家里手。

 

  (2)学校将对教师进行的“心育”理论学习辅导,纳入学校业务学习范畴加以管理。九月份,在本校心理教师的协助下,组织全体学生开展“爱祖国,爱父母,爱师长”活动;十月份进行个别教育辅导的知识、方法等”专题学习研讨;十一月份准备参加区心理健康表演课;十二月份组织班主任学习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

 

  2.合力探索实践提高

 

  (1)在启动20xx—20xx年“主题心理班(队)会”活动的基础上,本年度继续深入以“学生在生活、学习和人际关系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为内容,各班主任在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会、队会结合起来,一、三、五年级各选一个班级上好团体心理健康辅导公开课,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2)开展《个别心理辅导的困惑调查及对策》的课题探究,选材要尽量使心理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用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帮助解释,将身边的现象用心理学观点去分析,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接受心理知识,并在方法上努力做到既实用又便于操作。

 

  (3)学校将创设积极的校园心理环境,继续规范“知心姐姐信箱、心灵有约广播、培养心理委员”等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工作。同时,每学期为学生开展一次以上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或心育常识普及活动。做到使心理知识有宣传阵地;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有疏通渠道;心理经验有分享空间,努力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四、具体措施与办法

 

  1.继续发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网的学习、教研的平台功能,同步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源和业务参考学习资源。

 

  2.加强心理教师的业务学习,日常业务学习具体采取“个案解析、备课研究”等形式,完成学习和实践任务。

 

  3.举行“青年教师心理健康表演课”活动。

 

  4.学校将创设积极的校园心理环境,继续规范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工作。

 

  5.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利用家长学校、调查问卷,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学校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认真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开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逐步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二、主要措施

 

  (一)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

 

  想要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上规范化,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取得实效,一个健全的组织是保障。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由心理辅导骨干教师为组员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在领导小组统一的指导下,制定教育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工作的开展有成效。

 

  (二)提高心理辅导教师专业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依托于一支素质强硬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我校将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心理辅导培训,从培训教师入手,帮助教师丰富自身的心理辅导知识,提高心理辅导能力。

 

  1、利用一切有利机会,选派学校的心理辅导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学习。

 

  2、聘请心理教师来我校做讲座,组织全校教师积极参加心理辅导专业知识的学习。

 

  3、学校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订阅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报刊杂志,如《大众心理学》、《心理与健康》等,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资料,阅览室、图书室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书籍。

 

  4、继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人际关系心理学》和《现代学校心理辅导》的学习。

 

  5、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市等各级各类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个案、教学设计的评比活动,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再上一个台阶。

 

  6、在学校内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气氛。

 

  7、要求班主任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辅导实践,并及时积累经验和整理、收集相关的辅导资料,以达到促实践求进步的效果。

 

  (三)完善心理咨询室服务学生

 

  1、做好“心灵家园”咨询室的常规工作,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需要。

 

  2、继续开设心灵信箱,欢迎学生来信倾诉自己的烦恼或困惑,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学生,做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导。

 

  3、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咨询,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并及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解决。

 

  4、成立心理咨询教师队伍,有计划、有安排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对来访者做到尊重、理解、耐心、疏导、解惑。

 

  (四)遵循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教育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校以学期为段确定辅导教育的重点,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常规教育辅导活动。

 

  2、各班主任根据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年级段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实效地开展心理辅导教育,做到月月有主题,在每个月中都至少开设一节班队心理辅导课。

 

  3、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少先队活动有机结合,并要求班主任注重在平时的晨间教育、班队教育、生活的交流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各任课教师也要在平时的学科教育和生活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辅导教育。

 

心理健康学校工作计划3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因此学校要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在师生中形成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认识,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甚至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塑造一个健康的人格

 

  一、基础现状分析

 

  1、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已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具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能力。学校提出把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成我校的一大品牌,一大亮点,明确地表明了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以及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决心,这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新的春天,也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适宜成长的大环境。

 

  2、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大多数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尽管我校已经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但在师生中未能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在学生群体中,对心理健康持有不正确观念,或者知之甚少的例子还比较普遍。如何消除部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正确认识,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的了解;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甚至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本学年应该重视、优先解决的问题。

 

  二、发展方向分析

 

  1、让教师更了解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当然更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功能、实施途径与方法,否则心理健康教育只能成为一纸空谈。虽然我校教师对心理健康已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理论指导和深刻认识的教育是无法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升到更高的层次的,因此,本学年的一个重心应放在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正确认识上。

 

  2、让学生也认识心理健康教育。

 

  一提起心理健康教育,人们的脑海中就浮现出变态、神经病、心理治疗等字眼来,内心极不舒服,下意识地排斥。其实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很广,心理治疗(矫正性功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我们的教育对象更多的是心理健康的学生,发展性功能、预防性功能更为普遍和重要。因此,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进而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形成健康的心理,是本学年的重点。

 

  3、形式灵活多样,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起来。

 

  对于小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课堂中、渗透在游戏中、渗透在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因此,本学年学校的各种教育途径都要行动起来,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人心。

 

  三、具体措施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间;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提高班级凝聚力,集中解决班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结合学科教材内容,渗透有机专题教育,如语文课,课文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直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体育课竞技项目教学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品质。

 

  3、整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材料,教师集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可以通过召开讲座、团体辅导、个别咨询、自学材料、外出培训等途径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4、设立心理咨询室,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矫正性功能;咨询室设星星知我心信箱,专人解答学生来信;咨询室设星星和月亮谈心区,专人辅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做好心理咨询档案的收集与整理。

 

  5、编辑心理健康小报做到每月一期,每期一个主题,至少每班一份;发动学生采、编、出稿,办成学生展示认识成果和交流心得的平台。

 

  6、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会、队会结合起来,落实发展与预防功能;尝试以队会的形式、班会的内容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春风化雨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7、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途径,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红领巾广播站的月安排中至少有两周以心理健康为主题;开辟心理健康宣传专栏国旗下讲话主要围绕心理健康展开。

 

  8、可以在学校网站开设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块,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提升我校心理健康工作档次,让更多人来支持、更多的专家来指导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9、注意收集活动材料,如照片、稿件等。

 

  四、月份安排

 

  学生:

 

  (一)低年级

 

  1、目标

 

  通过帮助学生适应学校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良好适应能力,与他人良好相处的能力,使其初步具有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意识,初步形成积极正确的自我概念。

 

  2、内容

 

  九月、学生角色意识(如我是小学生)。

 

  十月、学校环境、集体生活适应(如我们的校园集体生活真快乐)十一月、基本学习技能、行为习惯训练(如好习惯交朋友)十二月、体验合作、体验友情(如大家一起来我和同学手拉手)一月、学习成功体验(如我能行成功体验真好)。

 

  二月、学习兴趣(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到兴趣乐园去)。

 

  三月、自理、自立意识(如今天我值日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四月、排除不良情绪方法(如情绪气象台让自己更快乐)五月、正确处理同伴人际冲突的方法(如沟通化解小矛盾)。

 

  六月、自我保护方法(如披着人皮的狼自护在我心)。

 

  七月、时间观念(如做守时的好学生时间的妙用)。

 

  (二)中年级

 

  1、目标

 

  初步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能初步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具有爱心和集体责任感,初步具有自我完善意识、生活强者意识和创新意识。

 

  2、内容

 

  九月、自我控制策略(如智斗难题真快乐当天功课当天清)十月、基本学习策略(如巧学苦练无难题学习要得法)

 

  十一月、如何交朋友(如谦让、友善朋友多让我们走到一起来)。

 

  十二月、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如:优点轰炸缺点轰炸)。

 

  一月、应对挫折的方法(如批评不可怕我也曾失败过)。

 

  二月、正确的消费观(如巧用零花钱小会计)。

 

  三月、体验创新、创造(如我不同意这个想法创造就在你身边)四月、如何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如当我难过的时候)。

 

  五月、集体意识、集体责任感(如我爱我班集体力量大)。

 

  六月、什是理解、宽容、原谅、信任(如与我同行握住我的手)七月、什么是死亡(如热爱生命珍惜每一天)。

 

  (三)高年级

 

  1、目标

 

  能进一步认识自我并悦纳自我,使其心理变化与生理变化相适应,初步学会分析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竞争意识和正确的性别观念。

 

  2、内容

 

  九月、学习计划的制定(如订好学习时间表)。

 

  十月、应考策略(如考试前的我考试中的我考试后的我)。

 

  十一月、工作神圣而平等(如职业大舞台条条大路通罗马)。

 

  十二月、家庭观念(如家庭小帮手爸爸妈妈和我)。

 

  一月、心理防御机制的运用(如学会说不使自己感觉好起来)。

 

  二月、如何与他人沟通(如当小朋友难过的时候怎样赞美别人)。

 

  三月、什么是竞争(如同学进步我高兴正确竞争好处多)。

 

  四月、正确认识社会不良现象(如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攀比之风不可长)。

 

  五月、调节情绪的方法(如做情绪的小主人)。

 

  六月、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筑起防范恶习的城墙)。

 

  七月、什么是心理学健康及其重要意义(如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不神秘)。

 

  教师:

 

  九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内涵、功能。

 

  十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途径。

 

  十一月、教师心理健康。

 

  十二月、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一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二月、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

 

  三月、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

 

  四月、心理健康测验。

 

  五月、心理训练。

 

  六月、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第6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范文

高中阶段处于青少年的青春叛逆期,又面临着来自学业上的巨大压力,很容形成巨大心理落差,轻则产生心理问题,影响自己的学习,重则产生心理疾病,会影响正常的生活。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这一时期的学生的心理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家庭、人际关系到学业成绩等时刻影响到高中生的脆弱心理。高中班主任作为学生最亲近的“大朋友”,积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有利于开发学生内在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得到有效提高,促进高中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格。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开展相辅相成

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德育教育也能促进高中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所以,高中班主任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对德育工作的进行也有着重要作用。

(三)拉近师生关系,有利于日常工作的管理

高中班主任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班级的管理者而已,高中班主任还是学生学业的指导者及心灵的领路人。高中班主任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学生的困境、压力和难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并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如此,师生双方都更能够理解彼此的行为,有利于学生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也有利于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一)高中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得到重视

高中升学压力很大,不仅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高中班主任也有升学压力,而且班主任不比学生的心理压力少。首先,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负责,监督和保护学生的日常生活,保证其人身健康。其次,班主任还是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监护人,高中生在高中阶段既是青春期又是叛逆期,班主任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要在学生遇到困难和压力及时给予关注和帮助,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再次,班主任还要保证学生的升学率,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好的发展空间;最后,离开学生,班主任还是个普通人,需要照顾家庭,要缓解生活上的压力。因此,高中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也需要得到关注,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调试的心理,在健康的基础上做出最好的状态才能更好的引导、照顾和帮助学生。

(二)师生双方对在高中阶段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

现阶段,很多高中教师对在高中阶段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不足。高中班主任关注学生的重点还是在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上,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混为一谈,对实际操作心理健康教育不了解。而学生在这个阶段重点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会怀疑在自己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高中阶段,高中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整体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完整的人格。

三、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的建议和对策

(一)高中班主任注意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

1.认识和明确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地位。高中班主任不但有教育教学的任务,还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在具体的工作中首先督促学生好好学习,提高教学效果,然后还要明确自身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争取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学校要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展开进行监督,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2.关注高中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首先,班主任自身应该学会自我调节。班主任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确保自己处于健康水平,并调试到最佳状态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次,高中班主任要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保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科学有序展开。最后,学校领导应该关注包括班主任在内的学校所有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使教学活动有效展开,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

(二)使师生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重要性,了解和掌握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高中生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高中班主任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要能够根据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心理活动的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方法与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以维护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另外,高中阶段的学生固然应该将生活的重心放在学习成绩上,但是也应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只有保证心理健康,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才能勇敢地面对挫折和打击,在学习的路上走的更远更好。

(三)提高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首先,从高中班主任层面,使其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性的同时,还应提高其开展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其次,鼓励班主任积极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不断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在帮助自己调节心理状态和心理压力的同时,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最后,学校要经常对班主任进行考核及培训,也可以适当对在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的班主任给予肯定和奖励,在帮助高中班主任提升内在动力的同时增加外部刺激,提高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四、结语

第7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范文

>> 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分析 工科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党建带团建工作研究 高等农业院校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理工科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分析 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管理模式的研究 浅论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面向创新教育的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提高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生物类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与途径 浅析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地方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农业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管理方式对农业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浅析 浅析当代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 论高等农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农业院校农学类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孙华 张东彦")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认识偏差、缺乏系统的教育管理体系等原因,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高等农业院校应该树立正确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健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重视和改进该项工作。 【关键词】农业院校 研究生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143-02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和储备高素质创新型农业人才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全面健康的农业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种种原因而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试图分析高等农业院校(以下简称“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形成对策。

一 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不同专业和背景的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得出了有普遍借鉴意义的结论。研究者发现,当下研究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绝大部分研究生能够对自身和环境有正确的认知,能通过调整心态、端正认知来改变不合理的信念。然而,与本科生相比,农业院校研究生群体具有知识结构丰富、年龄段高、生源情况复杂、社会化程度高、就业压力偏大等特点,这使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科学研究中心对2005级、2006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中发现,研究生群体中心理异常的比例低于本科生,然而心理异常的个体,其异常的程度却比本科生严重;何长才(2005年)在研究发现,对研究生威胁最大的三种心理健康问题依次是强迫、人际敏感和抑郁,分别占被测研究生总数的22.85%、17.48%、15.94%。在农业院校研究生群体的研究上,李梅等(2002年)在对农业院校为主的397名研究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研究生在强迫症、焦虑、恐惧、偏执以及精神异常上显著高于成人常模。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预防问题发生、及时解决问题。

二 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改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工作在实际开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将问题和原因剖析如下:

1.重视不够,缺乏对应的教育辅导机构

农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大多归属于学生工作(部)处管理,研究生(部)处没有成立相应的教育机构。由于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不够深入,大部分师生认为,研究生群体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与本科生相比,他们人数少、学历高、知识面广、就业机会多,因此也应该具备相对较好的心理素质,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心理教育工作普遍偏重于本科生。

2.认识偏差,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问题化

农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三项任务,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排查心理问题、预防和及时治疗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培育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和完善的人格。三者相辅相成、平衡发展,促进教育工作的发展。然而,现实中由于心理教师队伍的缺乏、心理疾病的危害性较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的成效较慢等原因,农业院校心理健康中心极其容易将关注点主要放在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预防重大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方面,日常工作中主要以尽早发现和识别有心理疾病的研究生、稳定研究生心理为核心,严重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初衷。

另外,农业院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者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业教师、各级政工干部和辅导员组成,政工干部和辅导员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在心理健康工作中,往往容易将研究生心理问题和德育问题混淆起来,分析心理问题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去疏导,结果可能越疏越堵,并可能因为耽误了对心理疾患的及时发现和转介治疗而耽误了患病研究生的最佳治疗期。

3.缺乏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许多环节组成,如宣传、预防、发现、转介、研究、跟踪调查等过程,每个环节相互配合,形成系统化,教育效果才能彰显。然而,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经费不足、场所限制、师资队伍不够强大、研究生扩招等原因,目前农业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一个整体协调的系统,工作的方式和途径集中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咨询、心理小游戏等方面,虽然也受到广大研究生的欢迎,但是本质是数量不少、质量不高,多是以说教、灌输、游戏为主,没有形成全员化的关注,没有结合农业院校研究生的专业特点、个性特点开展教育,心理活动过后难以坚持跟踪调查,只是转向被动地等待、发现心理问题,很难引起研究生情感的共鸣。

三 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1.加深认识,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人才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对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农业院校全体师生应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机构的完善、专项经费的增加等方面,加大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力度。

2.科学认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

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是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研究生心理水平,最终达到建立健全人格的目的,这与德育教育工作、甄别和发现心理问题的工作,本质上是不同的。因此,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发现心理问题,也不能直接等同于德育教育、观念问题,应该树立正确的工作目标,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全面认识,健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宣传、引导、咨询、跟踪、干预等环节,需要建立健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升教育效果。第一,系统地开展心理课程建设,安排专业教师、一线心理辅导工作者编写农业院校研究生心理教育书籍,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和必修课,为本校研究生提供专业的指导;第二,健全心理健康咨询体系,每学期定期对研究生开展排查工作,逐步完善研究生心理档案,对学业困难、经济困难、心理障碍、身体患病、家庭突发状况等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进行跟踪、了解;第三,建立和完善的预警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对研究生的压力源、出现的行为和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危机干预,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第四,以加强研究生干部队伍建设为契机,倡导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观念,学会更好地调控情绪,提高抗挫折能力,保持心理平衡。

4.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目前,从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通常包括心理专业教师、心理咨询中心指导老师、政工干部、辅导员等,这是从院系到学校都有的专门队伍,看似十分完备,其实还有不少提升的空间。第一,需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农业院校中,研究生导师与学生的接触较多,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然而在现实中,导师对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力度不大,农业院校对于研究生导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认识也不够,应该继续加强导师的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第二,需要加强研究生班级里的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作用,朋辈心理辅导员是心理危机预警体系中最基层的部分,他们可以以同学和好友的身份了解心理状况、进行危机干预、做好预警工作。

5.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第8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范文

在高中阶段教育中,班主任需要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对高中生的重要作用,一些班主任能够针对高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由于大部分班主任并不是心理学专业毕业,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这也是目前高中班主任亟待解决的问题。

1高中生心理教育的作用分析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在高中阶段由于学业压力和学生之间的竞争,再加上对未来感到迷茫,让高中生面临着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因此适当的心理教育是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班主任可以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或者通过开班会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重要,但是心理健康同样不能放松,对心理健康有了正确的认识,学生在面对心理压力时才会适应和调节;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学生想要提高学习成绩可能并不困难,但是教师要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具备优秀品德的学生可能不简单,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德育工作在高中阶段同样重要,如果学生心理素质优秀,自控能力较强,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能够做到能屈能伸,在与人交往时能够做到正直善良,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重要帮助,如果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对人总是怀着偏激或者猜疑的态度,那么德育教育就很难正常进行;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班主任开展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能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鼓励学生与班主任畅所欲言,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实际上为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创建了良好的环境,再者,班主任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大致心理状况,针对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未雨绸缪,有助于更加顺利的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2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与问题

除了上课时间之外,班主任大多数时间都与学生相处,例如班会、自习和活动课等,在相处中班主任能够发现学生细微的情感和心理变化。班主任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在管理工作中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联系密切,对于学生的家庭状况、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等都比较了解,因此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学生也愿意向班主任倾诉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于任课老师则是完成教学任务后就离开教室,除了上课时间基本与学生没有接触,对学生也缺乏了解,即使能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专职心理教师,虽然能够通过讲座或者面对面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是频率一般只能达到每周一次到两次,开展心理教育针对全校学生,范围较广,而班主任可以对自己的学生更加了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范围也更小,因此效果相对于专职心理教师也更好。虽然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多方面的优势,但是目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如果班主任和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那么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虽然我国大力开展素质教育,鼓励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评价学校好坏和学校领导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还是升学率,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承受着很大的升学压力,因此狠毒班主任认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只是极少数,不需要进行大范围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对学生心理健康不够关注,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

3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

3.1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不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对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有正确认识,这也是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健康的心理能够起到调节情绪、促进学习的效果,学校领导和班主任都要转变观念,不仅要重视学业成功还要重视心理成长,学校领导可以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利条件,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考核体系,针对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能力培养,通过激励政策鼓励班主任自主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才能让学生和家长共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开展。

3.2完善硬件条件

为了保证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顺利开展,学校可以投入一定的资金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心理咨询室,在寒假和暑假可以聘请专业的心理专家针对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水平。有些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并未班主任配备电脑,让班主任能够随时查阅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成果,帮助班主任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在很多教师都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提高了班主任整体心理健康能力水平,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较好。

3.3建立完善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学生和教师相互信任,在交流与合作中就会减少很多阻碍和问题。在学校中,如果学生对班主任有充分的信任,那么学生的行为就会有利于班级发展,班主任也能更加顺利和深入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4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例如一位教师在上实验课时,学生不小心弄坏了实验器材,教师严厉的批评了学生,导致学生对实验课兴趣大减,不能很好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可以看到教师的言行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教师对于学生尽量不要否定和批评,而是多去表扬和鼓励。

4结束语

第9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班主任 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探索

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班主任是学生的导师,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家长,更是学生的朋友。班主任最易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学习状况、人际关系、家庭背景以及其亲子关系。在学校里,与学生交往最密切、对学生了解最深入的是班主任。班主任不仅在情感上最接近学生,也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因此更能从情感、认识和行为等方面去影响学生;班主任方便通过观察、直接接触、与家庭教育结合等多种渠道全面了解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评定、早期干预和长期追踪辅导有重大意义。因此,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班主任也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和骨干。下面,结合多年的经验谈几点看法。

1.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基础

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既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更有助于人的社会素质,诸如后天逐渐培养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班主任在思想上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人的发展、对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实现人格健全。要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必须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一方面,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为了开发智力、发展思维,因为就绝大部分人而言,在智力上并不存在显著的高低之分,而只有智力类别之分,因此必须着重开展学生个性心理教育,即进行自我意识、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习惯等的培养。应该说决定人的智力潜能的开发、学业和事业成败、生活质量提高的关键是人的个性心理健全和发展。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是学生学习心理、情感、意志品质、性心理、个性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科学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次:第一,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第三,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着眼于实现心理健康、预防疾病,更是为了优化心理素质,实现健全人格。积极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把重心放在“诊断和解除痛苦”上,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所以,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要定位在“发展”、“优化”和“开发”上,而不是心理问题的预防甚至“矫正”上。

2.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2.1 导向性原则

价值观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起着定向的作用。人文主义代表马斯洛承认“青少年不能没有导向”。学生毕竟不是成人,他们的心理尚未发育成熟,价值观尚未最后定型。在社会转型期,在意识领域价值多元的背景下,他们中许多人还不能独立地自我选择,需要班主任进行价值干预,进行澄清和引导。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依靠德育为自己导引方向。

2.2 自原则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和能动性。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居高临下的简单灌输,必须淡化过程中的“教育”(说教)痕迹。应该帮助学生产生内在自信、自助的力量,提高学生对外界的适应性、和谐性,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

2.3 疏导性原则

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不再是强制灌输而是强调体验感悟,不再急于对学生暴露的思想和行为问题作出判断,而是多采用活动性和生活性的教育方式。 班主任要视野开阔,深谙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各自的优点与局限,尽量做到取长补短。有些心理问题往往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有些道德表现往往反映着人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应突破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在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环境、不同场合都应接受不同行为规范的要求和制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在进行道德规范教育时,应针对学生个性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

3.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3.1 提高自身人格魅力

毋容置疑,班主任自身潜移默化的力量对学生的心灵世界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认同、示范、感召、共鸣、渗透等作用。因此,班主任个人的心理素养和人格魅力就是启迪学生自主育心,调节自我、塑造自我的外部环境。

3.2 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一对一的沟通,如周记交流、谈话、指导都是班主任常常采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对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行之有效的。但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产生自助、自信的力量,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能量和心理弹性,还需要不断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