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中西文化的差异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文化的差异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第1篇: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性;表达方式;语言结构;价值观念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内敛性与开放性

1.中西方内敛性与开放性的文化差异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体现

我们中国人要向对方表达意见时往往比较含蓄、内敛,而西方人则会直接地说出来。举个比较生动的例子吧,一邻居夜晚唱歌的声音很大打扰大家睡觉,他的中国邻居就会去敲门然后委婉地说:“我也不睡觉,来听你唱歌。”而他的外国邻居则会开门见山地说:“对不起,你的歌声太大打扰我们睡觉了,请你小声一点。”这样对比看来西方语言表达方式的直接和开放显而易见。

2.中西方内敛型与开放性的文化差异在园林建筑风格上的体现

中国在园林建筑风格上贵曲折,讲究“步换景移”,忌一览无余,如苏州园林就以盘环曲折闻名世界,中国人普遍喜欢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美。而西方建筑则多是拔地而起,直率张扬,注重表现自我,如高耸入云的哥特式建筑,典型代表是德国科隆大教堂。

3.中西方内敛型与开放性的文化差异在文学上的体现

中国文学在表达上也是重含蓄,忌直露,以淡为美。而西方则比较奔放,会很直接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以感情激越为胜。这方面很突出的例子就是对待爱情题材的诗歌上。中国诗人描写爱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始终不把那种爱表达出来,而西方诗人会高喊“你是我的太阳,爱情之火烧得我浑身焦灼。”这种直言不讳是中国人很难接受的,产生差异的实质在于彼此的审美取向不同。也正因为如此,当我们把某些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翻译成英语时往往会狼狈不堪。因为要把那些含蓄深藏的情感一一挖出来,数明白,不免显得有些奇怪和唐突。

二.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形象概括性与实证严谨性

1.中西方形象概括性与实证严谨性的文化差异在语言结构上的体现

我们中国人说话一般都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比如我们见面打招呼时常说:“吃了吗?”还有如“你来了,我走”“看看吧”等简练的语言都反映出中国文化重视思想意念的心领神会,不强求语言形式,注重直观感受和形象概括。相对来说,西方的语言就较为严谨,例如这个英文句子“If you're stuck with someone and feeling tongue-tied,console yourself by remembering that the other person may be feeling as agonized as you.”,乍一看语言表达比较繁琐,要一层层分析才能明白意思,反映了西方文化在语言结构上具有很强的严谨性。

2. 中西方形象概括性与实证严谨性的文化差异在绘画上的体现

中国传统绘画贵泼墨写意,重在“写”,强调“以形写神”,善于表现精神,讲究意境、神韵,偏抽象;而西方传统油画则多注重形式上完整,重在“仿”,善于描摹、仿造事物,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偏具象。例如中国画家齐白石的写意画《墨虾》和西方画家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的微笑》,这两幅作品大家都很熟悉,通过对比不难发现二者这方面的风格差异。

3.中西方形象概括性与实证严谨性的文化差异在戏剧上的体现

中国在传统戏曲上提炼出了许多艺术化的“程式”,忌生活化的写实,例如我国国粹京剧的四项基本功“唱、念、坐、打”中就有很多虚拟化无实物的表演,具有很强的形象概括性。相对来说,西方戏剧表演多以主客体的对立为出发点,情节跌宕起伏,比如经典剧目《哈姆雷特》中就有多方面的矛盾冲突,分析性的逻辑结构很强,引人入胜,有着其理性严谨性的独特魅力。

三. 中西方崇尚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文化差异

1.中西方崇尚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文化差异在价值观念上的体现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谦虚的美好品质,做人做事都比较低调,凡事多以集体利益为重,“孔融让梨”这个家喻户晓的道德故事就很好地反映了中国人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另外,中国古人为了表示自谦,经常会用“在下”“草民”“敝人”等表示尊重对方的词语自称,中国的姓氏排列一般也都是家族整体姓在前,个人的名在后。还有我们在汉语中提到地方时也总是先大后小,例如我在介绍自己时往往就会说“我是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临沭镇人”。

相比较而言,西方的个人主义观念突显出来,例如西方人在书面语中自我称呼时都习惯用一个大写的“I”,似乎显得有些张扬。而且西方其他方面的价值观念也几乎与我们相反,比如他们的姓氏总是个人名在前,家族整体姓在后。不仅如此,提到地方时也总是先小后大。西方这种崇尚个人主义的文化是西方人自信与个性的表现,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比西方更团结,集体观念更强,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嘛。但我们也应看到西方人更注重表现自我这一特点所突显的优势,他们注重个人的力量和价值,极富钻研和探索精神。很多科学领域也涌现出了非常多的伟人,如爱因斯坦、牛顿、霍金等伟大的科学家,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2.中西方崇尚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文化差异在医学上的体现

中国人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规律和实质,往往强调整体而忽视个体的作用。古代我们先人发明的中医就将人的身体看作一个整体,当人身体的某一部位产生不适时一般都是通过把脉、看气息、喝中药、针灸等方法观察病因并内调外理,通过人体各个机制的协调运作改善患病部位的症状,从而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中医比较注重修养调节,自然恢复,治疗方法比较温和。

西方医学上则习惯把人身体的各个部位看作不同的个体,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个部位患病了就重点针对这一部位进行诊治,而且动不动就喜欢动刀子做手术。虽然最终一般也能达到治病的目的,但总会让人感觉有些惧怕和不适,治疗方法比较极端。不过现在都讲究中西医结合疗效好,中西方不断相互借鉴对方医学上的优势技术,融合趋势不断加深,如今的治疗方法也不像以前区别那么大了。

3.中西方崇尚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文化差异在宇宙观上的体现

中国古代人们的宇宙观往往体现在较大的方面。比如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的《易经》认为凡物皆有相反相成的阴阳两种属性,中心思想就是以阴阳两种元素的对立统一描述事间万物的变化。这就比较笼统了,用阴阳两方面就可以概括万物,如“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水之南为阴”等等。万物运转都靠阴阳相互转化,生生不息,表现这个规律的形象图就是太极八卦图,这个规律的总结和图形的描绘就与中国崇尚集体主义的文化休戚相关。

第2篇: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关键词:中西文化;经济型酒店;差异;比较

酒店是一个集中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公共场所。酒店服务与管理就是酒店为了使所提供的

服务产品达到最佳而采用的模式、方法、手段的总和。由于中西酒店发展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中西酒店存在着很多差异。酒店服务与管理不只是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文化。而酒店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宽泛,它的基础是“软件”,即人。因为酒店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是服务于人的行业,既要让宾客满意,还要让员工满意,这就需要较多的人文的东西。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不同,人的思维方式、人际关系等有着极强的民族性,中西酒店文化亦存在着很多差异。

一、经济型酒店概述

(一)经济型酒店界定

经济型酒店又称为有限服务酒店,其最大的特点是房价便宜,其服务模式为“b&b”(住宿+早餐)。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如今在欧美国家已是相当成熟的酒店形式。它具有产品有限、产品和服务优质性、价格适中、市场定位明确、连锁经营方式等特点在酒店市场份额中占有重要位置。经济型酒店(Budget Hotel)是相对于传统的全服务酒店(Full Service Hotel)而存在的一种酒店业态。

(二)经济型酒店发展历史

(1)20世纪30年代末期到50年代末期是经济型酒店的萌芽与发展初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汽车旅馆的出现与发展。

(2)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从美国传播到加拿大、中美洲、南美洲以及欧洲。这种扩张同时刺激了本土经济型酒店的兴起,尤其是欧洲的经济型酒店开始快速发展。到80年代末期经济型酒店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成熟的酒店业态。

(3)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大型酒店集团的多元化战略和投资政策促使酒店集团更加倾向于通过资本运作来购买和整合原有行业内的品牌,而不是自创新的品牌。市场竞争淘汰了一些管理力量薄弱,资金运营不畅的品牌,一些大而强的品牌则因资本实力和管理实力变得越发强大。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转向服务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品牌建设、质量管理、市场细分、产品多元化等企业内部管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4)新时期。我国经济型酒店最初的发展始于1996 年,上海锦江集团旗下的“锦江之星”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型酒店品牌问世。进入21 世纪,各种经济型酒店品牌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除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锦江之星外,首旅酒店集团和携程网于2002 年共同投资设立的如家快捷也得到了迅速的成长。除此之外,一些区域性的经济型酒店品牌也在短短几年内在部分地区得到迅速的扩张,并积极向全国性品牌的方向努力。

二、中西方酒店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方经济型酒店发展与文化差异紧密相连,文化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方式

中国讲究“阴阳一体”,比较强调统一;西方哲学“神凡两分”,重在对立;中国文化趋于寻求和谐,西方寻求的是世界的对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立体型的曲线思维,向前看时往往还要顾后,看到胜利时还会回头看看失败,试图从失败中寻找出一些教训来,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此种思维方式的表现。中国人还善直觉思维,懂得领悟,当管理信息相对缺乏时,能够根据情势做出判断、决策,但有时会出现以小团体利益为中心,最终会导致整体管理的失败。

西方人是线型的、表层的直线思维,重视思维过程的结构性和因果关系,做事一般勇往直前,不但不顾后面,连前面有多少障碍都很少顾及。表现在管理过程中重事实、细节,信息影响判断、决策。处理问题有时候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当信息不畅时管理便缺乏灵活性。

(二)人际关系

中国人讲人情世故,重乡亲义气,比较宽容与隐忍,同事间是一种伙伴关系,能够团结合作,富有集体主义精神,但往往会嫉贤妒能,有平均主义、公有思想。

西方人喜爱竞争冒险,注重个人奋斗,注重功利,同事间奉行“亲兄弟、明算账”,缺乏集体主义思想,注重自我,讲求自我实现和成就感,推崇英雄主义精神。

在中国的社会制度里,讲究人人平等,官民一家,当员工有错误时,批评教育要满怀爱心,循循善诱,要在关心、理解、体贴、尊重的基础上进行;西方则尊卑有序,一切靠制度说话,批评员工常常态度粗暴,将自己与员工的关系看成是主仆关系,对员工缺乏理解、尊重和爱护。中国酒店管理者大多喜欢顺从、踏实、有悟性的下属;西方酒店经营者更欣赏有个性、敢冒险、有见解的下级。中国酒店管理者对棘手问题的表态常常委婉含蓄,模棱两可,周旋于各种关系的平衡,处罚下属多见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西方管理者比较果断,少情面,体现“火炉原理”特征,不受下属认同程度的影响。

中国酒店在决策时,大多要自下而上层层会议,最后由班子集体拍板和承担责任;西方酒店决策一般来自上层,之后各部门按等级顺序对决策付诸实施。

(三)企业文化

中国酒店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及建设不够,没有形成主体价值的企业价值观,需要相应的制度建设和流程建设对企业文化进行落实。中国除少数酒店集团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外,大多数酒店的企业文化空洞、形式化,不能让员工对酒店职业本身有深刻理解,也不能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让员工发现自己职业的意义并真正认清优质服务的含义,因而使得酒店凝聚力低下,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较低。

西方酒店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这种文化包括酒店服务理念、职业意义、管理方法、部门的组织结构、部门间的沟通与表达方式、处理问题的办法等等。同时,各个酒店企业文化还独具特色,他们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来增强对员工的凝聚力,增强客人的忠诚度。目前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了酒店间竞争的一种手段,在市场竞争中独有的企业文化使竞争对手无法模仿。

参考文献:

第3篇: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 英语教学

在英语学习当中,语言学家们也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思考,语言的学习不止存在于语言形式的学习,而且也通过语言来研究两个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得益于语言,语言之中也蕴含着文化。 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必然会对语言的学习产生一定的障碍。

正如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所主张的:“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 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 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由于中西文化各自的社会遗传性致使国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差异在思维模式上的体现

语言是思维的轨迹,其承载着文化。语言不同,文化必然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培养出的人的思维方式也必然存在着差异。而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英语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整体性概念,习惯上从整体去看待事物,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而不会对事物内部的各种联系加以分析,更不会把事物分成个体来看待,因此中国人会有“天人合一”的说法。而西方人则不同,西方文化强调事物的个体性,他们认为世界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组成世界的各部分是可以分离、可以划分的,所以西方人会有“天人分离”的思想。由于对个体的强调,西方文化中体现出的是征服而东方文化则持顺从态度。西方人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人类可以驾驭和征服自然;东方人则认为人与大自然是一体,人应与自然合作,与自然和谐共存。

二、 文化差异在待人接物上的表现

中国人看重人情、宗族、同门、师生方面的情谊,思考问题不会单纯从一个方面去考虑,而是喜欢从整体、长远去考虑,往往使一件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而西方人可能相对想得比较简单些,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码归一码。

以前看过一个故事,某中国人在国外开车违章,被警察拦住,要求处罚,于是,该人根据自己在国内的经验,开始求情说好话,希望警察能网开一面,并表示“下不为例”,警察也始终在微笑着听他说话,不置可否。该人看警察没有表示反对,以为事情就这样过了,很开心地开车走了,几个月后,该人收到了法院的传票,才知道事情根本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人家对他微笑,只是职业的要求,而该怎么办,警察绝对不会给你“下不为例”的机会的。

三、 文化差异在词汇中的表现

词汇是构成语言最基本的结构,中西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对相同词汇的不同理解上。

词汇隐含的文化意义往往随着文化、 时间和个人经历的不同而变化,同一词汇由于不同的文化环境而表现出不同的意义。如ol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一提到“老”在中文里更多的是表达尊敬的意义,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奶奶等。对于年龄大的人我们尊称为老先生,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

四、文化差异在价值取向上的体现

在价值取向上,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凡事以个人为中心,尤其当人取得成就时,从来不掩饰自己内心的兴奋,会以各种方式进行炫耀,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认为谦虚使人进步,西方人则变现为骄傲是自我价值的真正体现。

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解。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第4篇: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关键词:中西服饰;审美文化;审美意识;民族差异性

自从出现了人类社会,便产生了人对美的主观反映,随着美和美感的发展,也就出现了作为审美意识表现的服装艺术。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差异,特别是受历史传统和各自特有的美学思想的影响,使二者持有不同的审美趋向,即美感的民族差异性。

一、中西方服饰的审美文化分析

(一)中国服饰的审美文化

在我国,服饰文化审美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华夏为主体的中华文化起源于大陆文明,文化本体比较封闭,是一种隐喻文化。在服饰穿着上,强调追求服装构成要素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品位,注重强调表现人的精神、气质、神韵之美,而相对弱化了服装与形体的关系。相对于西方的服装以表现人体的本质美为侧重,中华文化漠视“性”的存在,在服装设计上刻意压抑表现人体曲线美,回避感官刺激要素,宽衣博带,遮掩人体,表现的是一种庄重、含蓄之美。另外,传统东方服饰以平面直线裁剪为主,表现二维效果,强调平面装饰,在装饰过程中运用镶、嵌、滚、盘、绣等手段使东方服饰虽结构造型简练,但纹样色彩斑斓绚丽,尤其是精妙绝伦的刺绣工艺与丝绸面料配合,使服饰充满东方风韵,令人赞叹不已。

(二)西方服饰的审美文化

西方美学在世界艺术史上构筑了与东方美学截然不同的审美文化体系。西方文化以希腊为中心,起源于海洋文明,文化本体比较开放,易于融合外域文化,是一种明喻文化。在服饰文化上,特别强调崇尚人体美,重视展示人体的性差异,毫不忌讳表现性感,常常把服装看作是人体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毕达哥拉斯直接运用数学公式来计算研究人体比例,总结出人体美的黄金分割比,这进一步显露出西方服饰形体的写实风格与东方传统服饰写意风格的截然不同。另外,西方服饰大都表现三维效果,强调立体感和空间感,同时借助各种立体物如穗饰花结、荷叶边、金银丝带、褶裥、切口等点缀装饰服装表面,使立体装饰与立体结构造型相呼应,自然协调,易于激起观赏者产生审美愉悦。

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曾经指出:“大约中西服装哲学上不同之点,在于西装意在表现人身形体,而中装意在遮盖它。”这句话很好地体现了中西方服饰审美文化的不同。

二、中西方服饰审美意识的差异

(一)遵循协调美、自然形式法则美的不同发展主线

中国服饰自古以来就笼罩于协调美之下。每朝每代对人们的衣着行为都会有严格规定,无论什么身份必须按照各自的规范去穿着。如宋代,规定朝服衣身为绯色罗的袍和裙,里面衬以白花罗的中单,腰部束以罗大带,又以革带系以绯色罗的蔽膝,佩挂以玉剑、玉佩、锦绶等。可见穿着者的服装自身的配套穿戴上要协调一致,并且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所以中国传统服饰注重协调美,注重伦理内容与协调美,而淡化个性,呈单一性。

西方服饰的发展则一直以追求自然法则美为主线,呈丰富性、创新性。早在古希腊,基于对自然美、人体美的重视,其“缠身型”服装具有韵律美、和谐美的风格特征。在中世纪,由于宗教神学对人体的禁锢,使得服装把人体融入各种筒式大衣之中,形成“罩壳型”服装外观,但仍能从形形的点、线、面之间,从色彩的对比与调和之间探得其对比例和对比组合的重视,对于形式美的追求。直至今日,在大型服装展览会上,展出的作品中也无不折射着比例、对称、平衡、统一、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可见,西方服饰强调形式美法则贯穿古今。

(二)追求精神美、突出人体美的不同侧重

中国服装注重追求表现人的精神、气质、神韵之美。为了追求高于形的精神运用夸张大袖、宽襟、衣带帔帛来造成飘逸的感觉,否定和超越形的存在,已进入理想的精神境界。此外还强调运用服装的各个要素色彩、图形、纹样来表现强烈的精神美。如龙袍下端斜向地排列着许多线条,名为水脚,水脚之上还有许多波涛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有山石宝物,它除了表示绵延不断的吉祥含意外还隐喻着“一统山河”“万世生平”的精神寓意。

而西方服饰则突出表现人体美。早在古希腊时期,那些体育健儿就表现出比例匀称,肌肉发达的人体美,而并非用服装来表现社会地位和身份差别。随后的历代宫廷贵妇的服装,“内塑形体”“外露肌肤”,根据不同时期的要求,去强调、夸张人体的不同部位,在表现人体美上大做文章。20世纪初的S形式样,运用紧身胸衣在前面把胸高高托起,把腹部压平,把腰勒细,在后面紧贴背部,把丰满的臀部自然地表现出来,从侧面观察时,挺胸收腹翘臀,整个外形宛如纤细、优美、流畅的S形。发展至近代表现人体美的意识越来越强烈,1946年,三点式的泳装比基尼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英国设计师玛丽•奎恩特发明的超短“迷你裙”;90年代,意大利设计师范思哲利用“透”和“露”的款式强调炫耀女性身体美的性感设计,引领着时装界在全球的发展潮流。可见,追求人体美是西方服饰永恒不灭的性感定律。

(三)含蓄、意味深长和明朗率直、夸张求异的不同表现手法

含蓄深沉,讲究意境和韵味是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表现手法。表现在服装上,则采用意象的结构,衣身只有前后两片,衣服适体又不完全合体,在遮体的隐约之中含蓄地显现了流畅婉约,就像中国画的“笔情墨趣”。男子以宽适、贯通、畅达的服装样式,以顺畅的褶皱表现胸怀坦荡、浩然正气、铮铮铁骨、潇洒脱俗,如水墨画中之松、竹。女子则以顺畅造型、精巧的弧形袖口、弧形摆线、精湛的工艺和自然的褶皱表现端庄、高雅、美丽的神韵,寓意其纯洁、秀美和自然,如梅、如兰,如花似玉。

在西方,对美的事物,往往明朗率直、夸张求异的表现出来,形象具体生动,令人一目了然,一览无遗。从古希腊的多利安式希顿发展至今的露脐、露背装、比基尼等都会对女性丰腴的胸,或优雅柔美的颈,或坚柔相间的背,或圆润的臂不加遮盖,直接,直白地表达对人体美的追求。西方这种对美的坦白直率表达与中国的含蓄表达是截然不同的。

三、结束语

以上对中西方服饰审美文化进行了探讨,中西方服饰审美意识存在着差异。人类文明的多元和多彩,服装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设计者且不可生搬硬套,而应不断从中西方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为底蕴,努力吸收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

另外设计者不仅要学习现代设计理论思想,还应该对中国古代博大精神的设计理论思想进行学习与研究,从中可以预见到未来的本土设计发展的广阔空间,可以在国际化和民族化的洪流中找到设计应有的平衡点,同时,只有正确认识美感的民族差异性,正确把握美感的性质,才使我们不至于迷失在各种时尚设计的风潮中,对设计行为有一种理性的、宏观的、深刻的把握。这是现代设计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楼慧珍,吴永,郑彤.《中国传统服饰文化》[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冯泽民,齐志家.《服装发展史教程》[M].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3]杨道圣.《服装美学》[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第5篇: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 习语翻译 影响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着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特征。文化的差异会导致人们对不同语言中的同一现象产生不同的理解,甚至会引起误解。习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过长期的使用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或语句,它具有简练、丰富、寓意深刻、机智幽默的表达特点。因此,习语在体现语言的文化差异上比其它语言成份更具有代表性。英语和汉语都拥有大量的习语,它传载着英汉两种文化不同的民族特色及文化信息,它们与各自的文化传统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只有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更准确的理解和使用所学的语言。本文将主要介绍中西文化差异对体现语言文化特点的习语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习语的产生是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况有关的。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况,会使不同民族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产生不同的理解。而这种差异性反映在文化上就会出现不同的语言形式。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因此英语中的许多习语是与航海、渔业有关的。例如: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 sea of troubles(无穷的麻烦);all at sea(不知所措);a kettle of fish(乱七八糟),在汉语翻译中就不会看到“大海”、“鱼”等。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人们的生活与陆地、农业有关。例如:当形容一个人花钱大手大脚,不知节俭时,汉语常说的习语是“挥金如土”,而英语中所用的则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花钱如流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者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但是所反映的文化信息却大不相同。在汉语中也有许多在英语中没有的习语,又如:“烟花三月(梅雨)”,“大漠孤烟(戈壁滩)”,“邯郸学步”,“有眼不识泰山”等习语。以上这些习语都是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产生的,在翻译习语时要考虑到习语所产生的环境。

二、历史发展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其重要体现就是历史典故。比如:“Achilles’heel”,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故事,指最关键、最致命的部分;“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来源于古希腊的神话;“meet one’s Waterloo”指滑铁卢之遇,喻指受到极其沉重的打击;“blood and iron”寓指铁血政策。而有关中国历史典故的汉语习语也比比皆是,如:“说曹操,曹操到”(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are half a boy; three boys are no boy)等。由以上翻译我们不难发现,只有了解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才能得出比较贴切的翻译。

三、风俗习惯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语言反映着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习语与风俗习惯又是紧密相联的。所以,风俗习惯不同,习语所反映的文化信息也各不相同。例如:狗在两种文化中的表现意义不同。在汉语中,狗这一词意味着厌恶和鄙视,和它有关的词大都带有贬义。如:“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而在英语中狗大都带有褒义或中性之意,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的人);“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个人都有得意之时)等。再比如:在使用颜色的词语时也是各不相同。汉语中红色(red)常常用来表示喜庆、幸福,白色(white)用以表示对逝者的哀悼。而在英语中红色使人联想到危险或极端,白色是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所穿服装的颜色,表示纯洁。可见只有充分了解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正确把握习语的真正含义。

四、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是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宗教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征和不同的文化信息。中西方的不同且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中国传统的是佛教和道教,汉语中很多习语都和这两种宗教有关。比如:“回头是岸”、“五体投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灵丹妙药”等。而在西方国家中,基督教则是人们信奉的主要宗教,《圣经》几乎成为人手一册的经典读物。因此,英语中许多习语都是来自基督教和《圣经》。例如:“as poor as Job”是指贫困得一无所有,Job就是圣经故事中的人物;“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指自助者,上帝助之;“to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指区别好人与坏人,辨别真伪。

第6篇: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中西方文化渗透 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14-01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文化的渗透已经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教学目标,既有利于学生改善运用英语的习惯,而且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让学生接受先进文化,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实现中西文化的良好交融。因此,对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实现中西方之间的文化渗透有重要的学习价值和教育意义。

一、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文化源于生活。中西方文化文化各有优势,各具独特,从某种角度上讲,是人民思维的结晶,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学生思维想象的引导,让学生感受中西文化,而且文化也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目前,一些教师根本没有意识到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只是在教学中,一味地传播知识和语法,虽然一些教师也采取了文化渗透教育的教学方法,但是缺乏实际操作性,不易于操作,导致中国学生大多数学习到的是“中国式英语”。

二、教学中中西文化渗透的方法

1.创设文化背景

在教学环境中,文化往往是从衣食住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体现的, 而这些方面中西方既有相似点也有不同处, 把这些都做一下简单的总结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完善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内容。同时,在日常的口语中便渗透着中西文化教育,可以在课堂上多让同学们练习一些谚语,用于讲一些历史故事等,在交谈时,尽量运用一些谚语,一些地方习俗语,从而创设文化背景。

2.加强文化引导

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特殊的文化教育,关键在于引导,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增强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意识,把中西方文化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并且把教学上升到文化传播的高度,有效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这样,中西方文化就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学生也会慢慢的觉得自己对文化的依赖性,通过这样的文化传播氛围,使得英语教学更加自然、轻松、愉悦,学生能对自己的所掌握的中西文化畅所欲言。

3.文化活动中渗透

目前,当今的大学生对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有着很大的激情,因此,可以以此为突破点,将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一些传统节日进行分析比较,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并且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应该用肯定和否定的眼光来看待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摒弃西方文化中不好的东西继承传统文化中好的东西,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正确看待中西文化,从而更好地学好英语这一门语言。

4.加强中西文化对比教育

在教学中,西文化的渗透,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好的方面,可以开阔眼界,丰富思想,激活创造力,唤起热情,增进了解,促进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参与社会、献身世界的角度与深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中国学生的全球意识与国际意识健康发展,不再夜郎自大;而不利的一面,就是西方文化的产生背景并没有照顾到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沿革,渗透本身可能产生的异化和腐化,使我们忽视中国社会的实际,盲目崇拜,照抄照搬,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会使中国人削弱民族自尊心和文化历史的使命感;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要正确区分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区别,坚定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在英语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三、注意事项

1.渗透教学各个环节

首先,在课堂问候与交流时,教师要尽可能适时地穿插一些相关性文化和礼仪,并且随着课堂内容的不断深入,如中西方关于年龄(age)、婚姻(marriage)、收入(income)等问题的观点;欧美人厌恶突然拜访,中国人则对其感到惊喜等等。

其次,语法和词汇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可以通过文化渗透。这是因为词汇和语法在演变和不断使用过程中,不仅积极了大力的历史文化,而且蕴含着大量的文化涵义。如在英语中,许多词汇富有情感意义和修辞手法、引申义等。例如:The local health organization is reported( ) twenty?鄄five years ago. A.to be set up B.being set up C.to have been set up D.having been set up正确答案是C,sth. be reported do某事物被报导怎么样,因为句意和后面的一个过去时间,故用完成时。据报导,这家本地的卫生机构25年前就已经成立了。例句:据报导,他是上星期四提出这项请求的。He is reported to have made the request last Thursday,其与中国人的语法习惯有着很大的不同,通过这样的渗透,来提升教学实效性。

2.中西文化双向教育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同等性,不能让学生数曲忘本。文化不仅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特点,而且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另外,要正确引导学生对文化的认同,了解西方的积极性,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从中吸取一些优秀的、先进的思想,不能由于学习西方文化,而摒弃中国文化,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奠定良好基础。

3.发掘文化元素

在教材中,有关于英语国家和变体的英文内容相当多,因此,教师要立足于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的丰富内容,了解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不同特色文化,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针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入手,勤于思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语言材料,渗透中西文化教育,如日常口语、对话、听力等。

总结:

总而言之,在语言教学中,文化渗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想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英语,就必须要渗透中西方文化,深入研究和探讨,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涓涓.浅议西方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06)

第7篇: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中西方文化;文化熏陶;有效措施

作为文化观念的主要表达形式,文化意识形态是人们在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人类传统文化的总体意识与看法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密切联系着文化与实践的相对关系,促进着社会主义各项活动的进行。因此,可以说文化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的必要理论保障与实践指导。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全球化经济日益扩展的进程中,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也要面临更多的挑战。我国文化在不断更新与替换的同时也在逐步适应着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整体步伐。物欲横流的社会正在严重冲击着我国本土文化,外来文化在冲刷我国五千多年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在逐步侵蚀着国民的灵魂。但无论是怎样的现代文化的导入与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都不能改变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真谛。浅谈大学生英语教学中的本土文化导入,我国文化意识形态的完善与发展需要对本土文化的坚持,但也必须做到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兼容并济。我们要做的是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逐步剔除并替代糟粕的、与新时期社会发展相背离的文化,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主义文化意识体系。大学英语的学习从本质上看就是对国外先进文化的引进,只要将我国传统文化与国外先进文化进行良好的融合,以我国新时期文化意识体系为科学指导进行文化的提取与定向吸收,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需求,同时也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满足文化意识形态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中西文化熏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我们必须厘清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文化是孕育语言的土壤,是培育语言特性的源泉。语言在实现沟通的过程中,实质上也是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为了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英语的交际功能,需要适时地进行文化教育,增强学生文化领悟力。不同文化之间又存在巨大差异性,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还应突出跨文化传播的理念,加强文化知识的输入,以及与英语基础知识的融合。

其次,导入中西文化能够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英语教学中经常涉及一些单词、词组、短句,以及句型等,不少教师仍然采取机械的教学法,学生也一直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法,使得大学英语教学陷入了裹足不前的境地。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如果能适时地导入中西文化,将生动有趣的历史、地理、社会风俗等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既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也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

另外,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中西文化熏陶,既为大学生学习英语奠定了基础,也为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提供了文化食粮。学生在接受中西文化熏陶过程中,将进一步开阔视野,增进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大学生学习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还有利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将来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石。例如有的学生将来会参与接待外宾,或者参与重大国际会议和活动的志愿者工作,了解欧美文化,无疑提升学生的工作质量,也有利于展示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面貌,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渠道。

二、立足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征,大学英语教学如何有效进行文化熏陶

(一)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互动和参与感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出现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以及师生互动的缺乏。部分教师将情景教学课变成一堂“电影放映课”,学生欣然接受,教师轻松授课,看似营造出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实则于教学无益,白白浪费时间。教师应将学生的兴趣聚焦于学习上,而不是通过“纯娱乐”的方式对学生不负责。教师应科学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发挥多媒体工具的作用,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二)加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校际交流和合作,全方位提高师资质量

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并坚持不懈地进行文化学习,全面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共性,从中提取适合大学英语教学的元素。大学教师应以加强自身文化教育为基础,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准确无误地将文化理念和英语教学相结合。另外,大学英语应培养和挖掘自身的优势,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服务。除了教师自身因素外,加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还需积极建构有利的外部环境,搭建科学高效的平台。其一,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学习。定期外派教师到兄弟学校“取经”,定期吸收外校教师来校合作教学;其二,安排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例如定期外派教师赴欧美学习培训,吸收国外优秀的教学方法。

三、总结

经济全球化极大地增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人们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密切,急需建立一个畅通无阻、科学高效的沟通渠道。然而,如果交流双方不理解对方的文化传统、语言习俗,就会使沟通产生障碍,甚至发生误解,以及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当今世界,英语具有全球影响力,成为各国之间最重要的交流语言。因此,大学生需加强英语学习,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影响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关键因素便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只有减小差异差异才能更好地增进交流。

参考文献:

第8篇: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关键词]休闲文化;娱乐文化;联系与差异

一、休闲文化与娱乐文化的联系

休闲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丹尼尔·贝尔曾指出:休闲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后工业社会,经济表现为“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如果工业社会的定义是根据作为生活标准标志的商品数量来确定的话,后工业社会的定义则根据服务和舒适——保健、教育、娱乐和文艺——所计量的生活质量的标准来确定的。”丹尼尔·贝尔所说的“后工业社会”的“生活质量的标准”,实际上指的就是现代的大众休闲社会的“休闲”标准。“休闲”(也被说成是“闲暇”)这个词在现代社会是一个长期流行的词,而“休闲娱乐”则被看成现代社会那些所谓“成功人士”的理想生活境界。正如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正在休闲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休闲才是一切事件环绕的中心”。与对“娱乐”研究的不受重视比较起来,人们对“休闲”的研究历来显得非常有兴趣,且休闲理论具有一定的深度。从西方中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马克思,对“休闲”在人类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都有非常深刻的论述。马克思把休闲称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他在《剩余价值理论》的草稿中指出:对于人类发展来说,“休闲”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这种时间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一是指用于娱乐和休息的余暇时间,二是指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休闲化”,“休闲学”不但成为许多哲学家和人类文化学及社会学家研究的专门学问,而且似乎显得意义重大,包容甚广,任何一种人类活动都可以成为休闲活动,也可以成为其研究的对象,关键看这类活动是以人的精神向往“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还是在社会和生计的压力下不自由地被迫去做的“机械劳作”。“休闲具有多方面的性质和意义,市井文化可以从中找到乐趣和空间。哲学家可以从中发现自由、美和人生真谛;社会学家可以从中发现个性、生活方式,察见社会变迁;经济学家可以从中发展消费、就业和新的产业,提出新的理论范畴;而文化学者把它看成一种思想或高尚的态度。神学家把它看成是寄托灵魂的地方。”

从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对人的生存状况的研究中我们知道,在人的一身中,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有什么样的经济状况,他个人的生活时间不可避免地分为三种时间。这三种时间是:

第一种是用于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个人必需时间”,这种时间主要满足人的睡眠、穿衣、吃饭等需要,这是人存在的前提;

第二种是用于人为了生存和在社会中发展的“劳动时间”,这种时间主要满足人为了生存而需要的物质条件;

第三种就是人的“休闲时间”,是人在满足了生理需要和物质需要之后,能够自由支配,主要用于满足生活质量,特别是精神生活的需求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人们拥有相对的行动自由,精神处于宽松和宁静之中,社会对人的控制相对较少。

需要说明的是,人的这“三种时间”是从人类产生时就具备了,也就是说,“休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古以来就有了,而且比较发达。比如,中国曾一度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但由于佛教和道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在士大夫中间,休闲生活是他们追求的生活,其中最显著的就是“隐”,“隐”其实就是现代的所谓“休闲”,并且这种休闲包含了许多思想和理念。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对休闲的歌唱和描写是非常多的。陶渊明、李白、王维等都是有名的“闲士”。陶渊明写“闲”之悠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舟超遥以轻飓,风飘飘而吹衣”。李白本身就是“孤去独自闲”的“超然之士”,写“闲”之豪放,“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王维写“闲”之宁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宋代的苏轼后半生为一“闲人’,大唱“闲”歌,著名的《前赤壁赋》写他与友人闲游长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浩浩于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还有著名的写“休闲文化”的诗歌如陆游的词句“小醉闲眠,风引飞花落钓船”,赵师秀的“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及至明清张岱等人的闲情散文和沈复《浮生六记》等“闲书四种”。中国古代贵族和士大夫的休闲活动不可谓不丰富多彩,如弹琴、养鸟、下棋、饮酒、观戏、赏舞、唱歌等,这使中国的“休闲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从社会的发展进程来看,随着丹尼尔·贝尔所说的人类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人类的“休闲”从古代的贵族士大夫少数人的休闲到部分白领人士、有闲阶级的休闲再到大众休闲社会的发展过程。西方的大众休闲大约在20世纪初期就来临了,那时,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普遍实行了每周工作35至40小时的制度,并且实行了“带薪休假”制度。工作时间的缩短和“带薪休假”是大众休闲社会的主要特征。中国的大众休闲大约自1995年5月起开始实行五天工作制时来临,因为这意味着中国人的三分之一时间将在闲暇中度过,后来实行的节日“黄金周”制度,近年来实行的民俗节日放假制度,更推动了大众休闲社会的发展。

这里当然不是讨论“休闲”的科学理论问题。而是要简单分析—下“休闲”与“娱乐”的关系问题。在人们的一贯认识中,“娱乐文化”几乎是没有独立的文化形态的,之所以在人们看来没有独立的文化形态,与贯常的人们把休闲与娱乐混为一谈有关。“休闲娱乐”在许多人心目中并不是并联的关系,而是同一的关系,二者没有区别,“休闲”就是“娱乐”,“娱乐”就是“休闲”。在大量的以“休闲”或者“娱乐”为讨论内容的书籍中,包括在大量的有关部门的文件和资料中,都被看成是同一概念。当然,“休闲文化”与“娱乐文化”的关系的确是太难分开了,二者常常形影相随。在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和文化学家对“休闲”的论述中,虽然论述的重点有所不同,但许多与之有关的阐述有一个共同之处是,都把“休闲”与“娱乐”联系起来,强调休闲之时间内的娱乐。我们可以从以下的关于“休闲”的著名定义中看到“休闲文化”与“娱乐文化”的形影相随的紧密联系。

1952年,德国著名哲学家约瑟夫·皮珀发表了《闲暇:文化的基础》,这本书被称之为休闲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皮珀在书中阐述了休闲的价值意义和基本概念,休闲是人的一切文化的基础和精神提升的来源,当然也是娱乐活动的基础。休转贴于 闲文化具有三个特征,其一休闲是一种精神的态度,它意味着人所保持的平和、宁静的状态;其二休闲是一种人类为了自由“创造过程”中的机会和能力;其三休闲是上帝给予人类的“恩赠礼物”。同时,皮珀还指出:休闲的历史发展的真正核心是“节日庆典”和“大众狂欢”,“对节日庆典会是真实的东西,对闲暇而言也会是真实的”。

1970年,联合国召开国际休闲会议,会议上通过了著名的《休闲》。《休闲》对休闲作了如下阐述:“休闲是人的自由消遣的时间中的活动,休闲时间是指个人完成工作和满足生活要求之后,完全由自己支配的时间。这段时间的使用是极其重要的,休闲和娱乐为补偿当代生活方式中人们的许多要求创造了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它通过身体放松、竞技、欣赏艺术、科学和大自然,为丰富生活提供了可能性。”《休闲》指出:个人是自己最好的休闲与娱乐资源,个人可以利用休闲的机会实现自我,发展文化交往、提高教育水平和获得娱乐的机会。

美国的休闲研究专家杰弗瑞·戈比对休闲文化有深入的研究,他写出了两本著名的休闲学著作《你生命中的休闲》和《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在这两本书中,他在疏理了以前关于休闲的定义后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他同时还指出:“理解休闲与娱乐对于更明智地改造个人生活与社会是至关重要的。”杰弗瑞·戈比还谈到广义的休闲,认为广义的休闲指的是“人们以自身的生活方式愉快地、自愿地去做的事情。”

荷兰文化学家胡伊青加所论述的关于休闲与游戏的联系,作者围绕人的休闲所带来的娱乐活动加以论述,认为游戏就是在“空闲时间内从事的活动”,“游戏的最主要特征,即游戏是自愿的,是事实上的自由。其它还有如皮尔斯关于休闲的理解。他认为,休闲是自愿性而非强制性的活动,休闲的目的并不在于维持生计,而在于获得真正的娱乐。杜马哲迪尔关于休闲的论述,他认为:休闲具有三要素:一是放松,放松是休闲之始;二是娱乐,娱乐使人们超然忘我,快乐无比;三是个人发展,休闲使得个人发展有了可能。

从以上关于休闲的概念和内涵的论述中,首先,我们看到:“休闲”与“娱乐”的概念有时真的很难区别,二者常常可以互用,所以,人们常常把“休闲娱乐”当成一回事,二者是同一文化概念和文化类型。其次,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休闲是娱乐的前提,人在休闲的时间才有娱乐的可能。休闲是人们拥有的“自由支配的时间”,那么,娱乐活动进行的前提当然是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此就一般情况而言,当然也有某人参加娱乐活动并不在自己自由支配时间范围内,如集体举行的娱乐活动、人际交往中的某些“被迫”参加的娱乐活动等,也有一部分娱乐场所的工作人员,工作时间也是进行娱乐活动的时间)。第三,休闲与娱乐都是以生活为追求的,娱乐活动正是休闲生活的重要来源。第四,休闲与娱乐都是自由的、自愿、寻求生理和心理放松的个人活动,是人的生命体内在的自然必然性。在我们前面所谈到的中国贵族和士大夫、隐士的休闲过程中,也表现出娱乐活动的必然性。

二、休闲文化与娱乐文化的差异

然而,作为两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休闲文化”与“娱乐文化”在形影相随的同时,还是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

首先,二者所包含的基本内容不一样。“休闲”着重于人的精神内容,并且附带有各种文化理想和人格完善追求的概念;“娱乐”着重于人的本能需求,并且附带有各种身体欲望和现实利益追求的概念。这正如科林伍德所说:“娱乐与消遣的区别在于,在影响对实际生活有益的情感能量时,二者所产生的效果不同,娱乐是借方,消遣是贷方。”“消遣”在这儿显然是“休闲”的同义语。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这个图表:(“v”表示“是”,“×”表示“否”)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休闲”的含义比较宽泛,几乎包括了除社会或者政府、单位规定的劳作时间之外的全部人生内容,这里面不仅仅有娱乐,更有为追求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而产生的如教育、学习、科学探索、职业培训等与工作密切相关的活动,或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群体与群体之间的聚会等社会活动,是人对自我价值进行精神的、文化的和经济的“重新定位”的过程。“娱乐”则仅指人纯粹为追求、进行欢乐而轻松的活动,是人自我陶醉、自我游戏和自我肯定的基本摆脱了社会价值追求的活动。在休闲中,有许多事情是并无娱乐情趣可言而且相当“劳累”或“用心”的,如与工作和经济利益有非常紧密联系“学习和自修”、“利用电脑学习或获取信息”、“从事工作之外的有收入的活动”、“参加宗教活动”等,有些活动只是个人随意的休息,如“逛街、逛商店、夜市”或者“闲暇”、“无事休息”等。

其次,文化观念上的“高”、“低”之分。休闲文化通常具有较强的哲学意味,很大程度上是宁静、崇高并且是精英化的。娱乐文化不含哲学理性,是通俗、热闹并且就整体而言是世俗化和享受性的。换句话说,休闲是“心灵的完善”,而“娱乐”是“身体的舞蹈”,休闲是追求“终极意义”的审美活动,娱乐是满足“现世享乐”的游戏活动。因此,在许多人(包括大哲学家和文化学家)看来,休闲文化是高层次的、满足人的“高尚的精神生活,让人获得“畅”或“心醉神迷”的,充满个性的“心灵体验”,有思想深度和精神内涵。而娱乐文化是低层次的,满足人的“本能”的,让人“玩物丧志”的、没有个性的“具体活动”。在中国古典哲学中,虽然没有“休闲”的专门理论,但对休闲的论说却见于各种文化典籍,如老子的“致虚静,守静笃”,庄子的“心斋”、“坐忘”,都强调一个人如果不能从世俗功利的利害得失中解脱出来,“闲”和“隐”,做到“不敢怀庆赏爵禄”,“不敢怀非誉巧拙”,他就不能得到创造的自由和生活的宁静。中国艺术哲学历来讲究“闲”中出“逸”,追求“闲远”的意境,所以推崇“写意”的画品。宗白华认为中国艺术是“虚空中传出动荡,神明里透出幽深,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里,表现着同样的意境结构,代表着中国人的宇宙意识。……中国人对‘道’的体验,是‘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唯道集虚,体用不二,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指出的休闲是一种哲学思考似的深思状态,亦即古希腊哲学家所推崇的沉思、从容、宁静和忘我,休闲是对个人意识、精神、个性的开发。皮珀所认为的休闲是人的一种思想和精神的态度,而不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休闲具有宗教般的崇高性。齐克森特米哈伊所说的休闲是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于其中,以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的体验的过程, 是“畅”或“心醉神迷”的过程。中西方对于人生休闲的哲学内涵和崇高精神境界表现出同一种意识和追求。可见,休闲的目的是自由地探寻“人生意义和文化精神的坐标”,休闲的时间是“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所以,也有学者针对当代把休闲庸俗化和泛娱乐化的状况,指出现在的人们所谓的“休闲文化”是机械复制的产物,是文化工业的一个部分,是雷同的,无个性的,这恰好违反了休闲文化的真正本质。“人们对休闲的追求不能简单地约化为是对自由时间的追求,而是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不是追求获得更多的业余爱好或娱乐活动,而是追求超越繁忙的日程安排所获得的一种雅致与宁静的感觉。”反观古今中外对于娱乐的普遍看法,既使将娱乐看成是休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认为娱乐是休闲的“下品”,是与“宁静致远”和“诗意的栖居”的休闲相对立的。传统的“玩物丧志”是对人们娱乐的评价,现代的娱乐被认为是“宣泄感官欲望、拒绝精神内涵”的活动,自然显得“低级”、“庸俗”,而在现代的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对娱乐的定义和表现中,也充斥了“宣泄感官欲望、拒绝精神内涵”、“低级”、“庸俗”的内容,并认为这就是娱乐,以至于尼尔·波兹曼发出了现代社会的人们将“娱乐至死”的慨叹。

再次,休闲是制度化了的,常常表现为政府行为和行政指令,古今中外皆如此。对个人来说,休闲是法定的权利;对单位来说,休闲是不得不执行的制度。所以,休闲还具有严肃性、神圣性甚至法律性。而对于个人和单位来说,娱乐则无以上的政府权力和制度的制约,几乎没有严肃性和神圣性,相反还会对严肃性和神圣性产生较大的消解作用。所以,休闲文化是制度化了的文化,娱乐文化是非制度化的文化。考察休闲文化的发展史,我们看见,休闲之成为“人的权利”,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与世界各国政府将其制度化是分不开的。在中国,古代的帝王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天谕”让臣民百姓休息,发出“放假”多少天的“圣旨”等等。在西方,对于人们工作与休闲的权利和时间的规定,也很早就开始了。如1912年,法国议会就通过了10小时工作制的决议,到1919年又缩短为8小时。1919年,国际劳工组织(ILO)的第一号条约,又宣布了一周48小时,一天8小时工作制的原则。到了20世纪中期,法律明确对人们“休闲时间”的保障,一些国家以政府法令的形式,强制实行每周35—40小时工作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或推荐实行“弹性工作制”。西方许多国家立法不准单位缩短和侵占工人或职员的休闲时间,甚至不准个人在休闲时间加班等,不遵守者将被视为违法。政府还进行未来的“休闲规划”,“工作百分之……”、“休闲百分之……”是常见的词语。在现代中国,工薪阶层从每周休息一天到每周休息二天再到假日“黄金周”制度和中国传统节日放假制度的实行,都是政府的制度推行的,而我国已经实行的“带薪休假”制度,也将是“制度”在先,“休闲”在后。“对个体的人来说,休闲不仅仅是一个如何增加量的问题,而是如何改变‘质’的问题。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人的休闲本质的变化可以成为社会进步的一把标尺,建立和制定相应的机构和政策,支持和鼓励人们体验更富有意义的休闲行为。”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休闲文化越来越成为“制度化”、“法律化”的文化,“休闲的自由”是被制度甚至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但娱乐则历来是“悉听尊便”的活动,古今中外没有什么专为娱乐而制订的官方的政策法规,也没有政府规定人们必须进行娱乐活动,更没有让人们想不娱乐都不行的政策法规,最多也就是政府关于人们从事娱乐活动的、没有制度和法规作用的指导性“文件”。娱乐从古到今都是人们的自发行为,将来也是如此,在“休闲时间”内一个人娱乐还是不娱乐,是没有人来管你的,强制一个人娱乐是无法理解的,娱乐与否纯粹看你的个人爱好和情趣及当时的心境。那些关于娱乐活动或娱乐场所的政策法规,并不是冲着娱乐本身来的,而是规范某些娱乐活动的“附加值”,限制某些娱乐活动“超越娱乐本身”等的管理措施。显而易见,娱乐文化是非制度化的文化,也不可能成为制度化的“官方”的文化,娱乐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永远是民间文化(与“官方文化”相对的概念)的一种。

[参考文献]

[1][英]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商务印书馆,1984,20,143.

[2]马惠娣,呼唤中国的休闲学[N],中华读书报,2000-1-9.

[3][德]约瑟夫·皮珀,闲暇:文化的基础[M],新星出版社,2005.

[4][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3,276.

[5][美]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

[6][荷]胡伊青加,人:游戏者[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10.

[7][英]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98.

[8]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70.

第9篇:中西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关键词:创新思维;英语教学;渗透;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41;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2-0003-0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因此,教师要运用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运用英语思维表达能力,逐步渗透中外文化意识。

一、运用创新思维在备课时提前渗透中外文化意识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两者之间存在渗透与反渗透关系,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而语言对文化有促进作用。语言反映一个民族地域的特征、意识特征、文化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发展文化、语言文化,更包含人文文化、精神文化意识。因此,英语教师在备课时,不仅备教法、备语法,还要备中外文化、历史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造性地渗透中外文化的差异性,能激活英语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趣味性、时效性。语言是一种信息与文化载体。例如讲country、nation 这两个单词时,教师创造性地给学生渗透了管理文化。中国人把国与家联系起来,国就是家,家就是国,而西方人则认为country是country,nation 就是nation,更不用说国和家的关系。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单词的差异,又理解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文化性。

二、运用创新思维在上课时渗透英语国家文化与中国文化常见的文化意识的差异

由于地域背景不同、历史传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考虑以上几个不同,并逐步把这几个不同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意识。例如,教师在讲授“知识分子”和“intellectual”时,可根据中西文化的差异,给学生逐步渗透以下知识:在中国,“知识分子”包括大学教授、在校大学生、医生等受过高等教育的各行各业的人才,但在西方发达国家,“intellectual”仅包括大学教授等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人,这个词所指的人范围要小得多。这样渗透中西文化的差异、语言文化的差异,能让学生感觉到英语课堂的知识性、趣味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运用创新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策略

中西文化的差异不仅有历史原因、地域原因,还有形成与发展的原因等。教师通过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区域比较等各种方法,能让学生体会和领略到各种不同文化都有其产生的土壤。这样,学生就会比较中外文化的差异,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播放英语科技、历史等方面的纪录片,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领略了外国文化,激发了学生对世界不同文化的兴趣,使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有趣、高效。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创新思维渗透中外文化,一般要有两个层面的教学。第一个层面是通过学习范文了解中外文化。英语教材中所选的范文是渗透中外文化意识的切入点,教师可以准确而适当地展开,但不要刻意去分析、讨论这种文化现象,要把这种文化的灵魂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第二个层面是通过课外阅读、看英语语言电视、看英语语言的电影、网络资源等来营造一个英语语言文化氛围,逐步渗透英语文化意识。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科学准确而有意识地渗透文化意识,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同时,教师要做文化意识的认知者、倡导者、传播者。

四、运用创新思维渗透文化意识对英语教师的基本要求

首先,教师只有具有广博的语言文化知识,其主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才能驾驭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其次,教师要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措施渗透文化意识。再次,教师必须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使文化意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最后,教师要有处理整合教材和教学资源的能力,在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的同时,逐步而有效地渗透文化意识。

五、结束语

总之,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每个45分钟,利用学校良好的教学环境,把课本知识及外界的现实世界,与世界各个领域的文化知识联系起来,把文化意识作为课堂教学的灵魂。同时,英语教师作为一门语言知识的传播者、语言语法的教导者,更要运用创新思维将学生培养成文化意识的感知者,让他们用英语进行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邱玲.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设计[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