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动物医学防治范文

动物医学防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动物医学防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动物医学防治

第1篇:动物医学防治范文

根据学校通知规定,我校今年“五一劳动节”放假时间为:__年4月29日(星期一)、4月30日(星期二)、5月1日(星期三),共3天。4月27日(星期六)、4月28日(星期日)研究生正常上课。本科生上4月29日(星期一)、4月30日(星期二)的课,教职工正常上班。为保证同学们安全、稳定、愉快地度过五一劳动节,现将相关事宜及要求通知如下:

一、假期管理的规定

1、学生离校必须严格履行请假手续,提前请假,注明去向和联系方式,并按时返校销假,上报__必须真实。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假期时间安排,必须按时返校,学院将进行严格考勤;

2、放假期间在学校做实验的同学请做好实验室的防火、防电以及通风工作。外出做实验的研究生同学除了在学院备案外,务必告知导师,并注意路途的交通安全与人身安全。

3、假期留校的同学请不要随意接待校外人员在寝室留宿,如有特殊情况,请及时与假期值班老师取得联系。另外,假期留校的同学请注意用电、用水、防火等安全问题,切忌使用电炉、热得快、电热杯等违章电器,同时注意个人的人身安全、物品安全,防止盗窃、抢劫、受骗等事件的发生。

4、不提倡学生开展校外旅游、班级出游活动。不提倡学生开展登山、游泳等危险系数较高的活动,责任事故自负。若有班级自发外出游玩,必须由班主任陪同,并将去向、往返时间和有效的联系方式告知辅导员。

5、不允许组织、参加非法集会、游行等活动;参加各项社会实践同学,请提前向学院备案,保持警惕,注意安全。

6、为丰富在校同学假期生活,鼓励年级、班级、学生社团等组织校内各种文体活动,活动申请上报学院学工办和团委,学院在经费上给予支持。

二、对于发热等疑似疫情的防控和处理预案

1、留校学生要在假期期间搞好公寓及个人卫生,经常保持开窗通风。

2、发生发热时,学生要及时前往校医院排查诊疗,并上报班级应急网络负责人(班长),并逐级上报学院。

3、密切接触者情况要定期检测体温,进行排查,如有发热情况,按照第2条方案处置。

假期期间,全体辅导员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状态,有事可及时与辅导员沟通联系。

预祝各位同学假期愉快!

__学院学工办

__年4月25日

各院(系、部)、各部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__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现将劳动节放假调休安排等事项通知如下:

一、放假调休安排

(一)放假

__年五一劳动节放假3天,即5月1日(星期四)至5月3日(星期六)放假。

(二)调休

5月4日(星期日)上班(上课),教学按5月2日(星期五)的课表执行。

二、有关安保要求

(一)放假前,各部门(单位)要对所管校舍、设备、设施和物品进行安全排查,特别当前正值雨季,有关部门要对校舍屋面和校园下水道进行全面检查与清理,关好长春楼、弘船楼、各个教学楼等校舍的门窗水电;对本部门(单位)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加强交通、防火、防盗、防溺水、防流感、饮食卫生、治安、防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安全防范,尤其要做好肠道传染病等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确保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各部门(单位)要按有关节假日值班要求,安排人员做好劳动节的值班工作。值班安排表于4月25日前报学校办公室;值班人员按正常上班时间到岗值班。

(三)治安处应加强节假日期间的巡逻和外来人员的登记管理工作。

(四)凡是节假日离校的师生员工要关好各自宿舍的门窗、水、电、煤气,妥善保管贵重物品。

三、作息时间调整

自5月1日至9月30日,学校作息时间改为夏季时。

附:__

大学作息时间表(夏季).doc预祝全校师生员工劳动节快乐!

__大学办公室

__年四月十四日

各部门,各学院:

根据上级有关通知精神,经研究,我校“五一”放假安排如下:

5月1日至5月3日放假调休,共3天。其中,5月1日(星期四、“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法定节假日,5月4日(星期天)照常上班,安排5月2日(星期五)的教学任务(包括晚上)。假期交通车按校车时刻表中节假日校车线路运行。

请各部门、各学院安排好值班,做好节假日期间的安全工作。

5月1日起,学校开始执行新的作息时间安排;校车时间安排相应调整。

各部门,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__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现将五一劳动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一、放假时间

5月1日(星期四)至3日(星期六)放假调休,共3天。5月4日(星期日)上班,补星期五的课。

二、有关要求:

1、节假日期间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各部门,市职教中心根据工作需要落实值班责任。严格按照要求把除值班车辆外的车辆封存在指定地点。

2、后勤、保卫部门要切实做好水电气安全检查和防火防盗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重点部门和重点部位值班的部署和检查,确保学院财产安全。

3、劳动节过后,执行夏季作息时间。

上午 8:00 至 12:00,

下午 15:00 至 18:00。

办公室

*年四月二十一日

校内各单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__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精神,现将我校“五一”劳动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一、放假时间安排:

__年5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共3天。__年5月4日(星期天)上班,补上5月2日(双周周五)的课程。

二、放假期间的注意事项:

节日期间,各单位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如遇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全体师生平安地度过节日。

请各单位将值班安排表于4月28日前分别报送学校办公室和保卫处。

学校办公室值班电话:__

学校保卫处值班电话:__

第2篇:动物医学防治范文

关键词:中职;动物防疫与检疫;实训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9-038-02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重大动物疫情频繁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蔓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我国也先后多次发生较大规模的禽流感、猪蓝耳病疫情,对局部地区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动物防疫与检疫已成为当今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有着重大影响。做好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对保障动物和人类健康,促进现代畜牧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保障现代畜牧业扎实推进,基层需要大量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中职毕业生承担动物防疫与检疫工作。因此在培养基层所需的动物防疫与检疫人才时,要以培训操作技能训练,注重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加强实训课程建设,培养基层需要、留得住、用得上、干的好的动物防疫与检疫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动物防疫与检疫》实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运用动物防疫与检疫的相关知识为生产实践服务,为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服务。

笔者根据在暑假对部分基层站所动物防疫检疫部门和村级防疫员岗位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梳理分析。结合学校当前《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教学实际,就实训课程改革进行了思考和改革预期效果分析。

1《动物防疫与检疫》实训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内容缺乏新型重大疫情知识部分

通过近些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实践证明,要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进一步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健全兽医工作队伍。这就要求兽医工作队伍人员必须掌握重大疫情处理方法。而传统的教学内容中,没有涉及到这一部分内容。

1.2 《动物防疫与检疫》实训课程缺乏行政法规知识部分

动物防疫与检疫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是提高动物检疫人员执法本领的有效途径。对普及动物防疫知识,增加职工群众的食品饮食安全常识、依法进行屠宰检疫申报、活禽市场检疫、运输检疫,认真按照检疫申报要求开展动物检疫工作起着积极的意义。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出具检疫合格证明上市,把检疫不合格的动物按规定进行处理,确保动物卫生食品安全。因此,实训课程中应增加法律法规条文是必要的。

1.3 《动物防疫与检疫》实训课程缺乏综合技能实践部分

综合技能实践是对学生课程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检验方式,是学生独立完成工作的训练手段。目前,中职《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实训内容主要以单项技能为主,没有系统地将防疫与检疫工作过程统一为一个整体。例如:消毒实训部分,仅有消毒药品分类、各类消毒方法、消毒注意事项等三个单一部分,而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不仅要会选择消毒药品、知道注意事项,而且最重要的是要会根据生产需要选择消毒药品、消毒工具、自行安排消毒工作过程。在实训内容设计上消毒应该作为一个综合技能项目。

2《动物防疫与检疫》实训课程改革设想

2.1 增加重大动物疫病防疫与检疫实训项目

将高致病性禽流感、蓝耳病、新城疫爆发、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疫编入实训内容,单项技能要求掌握国家强制性疫苗发放程序、疫苗管理、注射登记、免疫效果监测,综合技能要求会制定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理办法。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做到重大动物疫病预防基础工作,就业时就能直接上岗工作,实现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需要对接。

2.2 增设动物防疫与检疫行政法规实训模块

将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家畜家禽饲养、管理、屠宰国标纳入实训项目。单项技能要求掌握各类表格填写,包括产地检疫申报记录、产地检疫证明、运输消毒检疫证明、屠宰加工厂动物产品检疫证明、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表等实用性表格,做到规范填写。综合技能要求熟悉法律法规条文,灵活处理工作中遇到的事件。使学生达到知法、懂法、执法,确保动物食品安全性。实现职业教育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

2.3 增加校内外实训场所,加强实训课程教学设施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无疑是实践导向课程方案实施的硬件保障。如对于《动物防疫与检疫》实训课程来讲,执法案例教学数据库、检疫病例多媒体库、校内养殖场是在校内进行实践教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而在校外养殖基地(小区)、动物监督所、动物屠宰场等部门建立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也是技能培养的重要场所。因此,要保证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的质量及效果,必须加大投入,对校内外实训场所及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以保证各项实践教学活动的需要。继而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对接。

2.4 增加实训课时量,将必需理论穿插于实训课中讲授

《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是实践性强的课程。动手操作是学好课程的根本途径。在课时设计上应加大实训课时量,将一些理论知识穿插在实训过程中讲授更有便于学生理解接受,也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结合。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学习必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更便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识记。

2.5 增加实训课程考核,打破单一理论考核形式

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程度的有效手段,必须加强职业导向的综合课程考评机制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要规范有效地开展,制度保障是关键。必须针对实训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实施,建立从过程到结果全面的管理、考核、反馈和不断完善的机制。同时,对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效果进行考核。改革考评方法,尤其注意增加对能力的考评、实践学习过程的考核和在工作现场的考核比重。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质量观,采用知识和能力并重的课程质量评价标准。而不仅是针对个别能力进行孤立评价。

传统的考核主要以闭卷笔试为主,实训考核为辅。然而《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仅仅依靠笔试,学生只会纸上谈兵,无法检验学生课程知识掌握程度。因此,考核应该以实践操作为主,在考核过程中穿插理论知识考试。理论知识主要集中在实训考核项目必需的知识点上,以口述作答,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实践的主动性。

3《动物防疫与检疫》实训课程改革的预期效果分析

3.1 通过实训课程内容改革,使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有效避免填鸭式的课堂理论式教学。综合实训项目使学生接触真实的生产环节,熟悉工作流程,做到工作就是学习、学习就是工作。

3.2 通过实训课程组织的改革,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以组为单位,学生自行合作完成实训项目,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在工作过场中,训练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确立工作目标,按时完成工作计划,时时总结工作经验,不断提高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

第3篇:动物医学防治范文

[关键词]野生动物医学 野生动物保护 兽医学 疫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129-02

野生动物医学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是兽医学和野生动物保护学的一个交叉学科,以野生动物为研究对象,以野生动物疾病防治为研究内容。野生动物医学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其研究生的培养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体系,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科目录中还没有野生动物医学这个学科。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的招生培养需要借助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生物学等学科平台进行。

一、野生动物医学方向的研究生将成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和野生动物救护领域的研究型或者综合型人才

野生动物医学的研究生教育是对动物医学、野生动物保护专业的本科生在野生动物疾病研究基础上作更高层次的培养。动物医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主要学习的是动物疾病防治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其在动物疾病防治方面的初步应用,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知识内容学习得并不深入。野生动物保护本科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主要学习野生动物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对野生动物疾病方面的知识只作一个大概的了解。而野生动物医学的研究生就在要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将这两个不同专业体系的知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培养既熟悉动物疫病防治理论又掌握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跨学科体系的研究型或者综合型人才。

研究型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侧重对野生动物疫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在对病原体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后,结合发病野生动物的行为特征,提出疫情、疫病防控的综合措施。该类型的研究生要重点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将来野生动物疫病防治领域基础研究做人才储备。野生动物医学研究型研究生可按照科学硕士进行招生培养,鼓励他们继续进行博士学习,并最终将野生动物疫病研究作为其终生的职业。

综合型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要以野生动物保护具体工作单位或者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行业的需要为培养出发点,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基层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或者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者的业务水平,提升动物疫病防控和野生动物救护能力。该类型的研究生要重点培养其组织协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野生动物医学综合型研究生可按照专业学位硕士进行招生培养,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多与相关生产实践单位接触,了解相关生产实践单位在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和野生动物中遇到的问题,有目的开展相应的研究试验,以便将来在工作中解决这些问题。

二、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人才的培养

(一)对于研究生的培养,不再以教师传授基本的学科知识为首要任务。研究生授课体系应该具有培养学生的专业理念素养、自主获取知识的功能。对于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应将科学的野生动物保护观根植于心,熟悉国际、国内野生动物保护行业的现状,使学生明白其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是服务于野生动物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这个根本的大局,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人文意义。

(二)野生动物行业有其特殊性,在进行野生动物相关工作的时候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作为野生动物高级人才,野生动物医学的研究生一定要熟悉与野生动物相关的国际、国内法律法规。适用我国野生动物和利用的法律法规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物一类、二类传染病》《进境动物和动物产品风险分析管理规定》《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三)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需要结合兽医学和野生动物保护学两个学科体系的知识进行培养,需要建立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在培养野生动物医学研究生的过程中,课程体系应该围绕“野生动物疾病防治”这个核心点,建立“兽医学”和“野生动物保护”这两个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本科为动物医学背景的同学应该选择“野生动物保护”这个模块中设立的课程,本科为野生动物保护背景的同学应该选择“兽医学”这个模块中设立的课程。但无论是“兽医学”还是“野生动物保护”模块中的课程体系,都不能简单的照搬各自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也不能采用本科阶段的授课方式。

研究生要重点培养其自学能力,在课程设置和授课过程中不需要全面系统的讲述,只需要给学生点出各种课程核心内容即可,按照“师傅领进门,学艺靠个人”的观念进行授课。“兽医学”模块体系,可借鉴兽医学一级学科的分类法,分为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三大综合课程。“野生动物保护”模块设置野生动物管理学、生态学、动物学这三大综合课程。

基础兽医学重点讲述怎样应用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知识阐述发病机制,诊断具体疾病,指导用药施治,通过例证法使学生掌握这几门课程的用途即可,而这几门课程系统的理论和概念,包括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可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学。

预防兽医学重点讲述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在传染性疾病发生过程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可通过几个重要的疾病如禽流感、血吸虫病对野生动物及人类自身的影响来讲述。

第4篇:动物医学防治范文

应该选择动物医学专业。动物医学专业通俗来说,就是培养“兽医”的专业,它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保障动物健康的综合性学科。

扩展资料

主干课程编辑: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药理与毒物学、动物病理学、动物传染病学、兽医流行病学、兽医寄生虫学、兽医内科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外科学、兽医手术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兽医公共卫生学、实验动物学、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兽医法规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动物医学防治范文

1.理论教学需要改革

1.1 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革。

为更好地适应养殖行业的最新变化,我们在教学中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更新和改革,把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引入到教学中。由于本课程主要研究的是畜禽疫病,所以,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要深入到养殖企业一线了解最新疫情变化、养殖企业生产情况等,同时还要深入市场了解兽药及饲料销售情况,分析疾病变化情况。在教学中,教师若把有关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知识渗透到教学中,会对学生的就业产生很大的帮助。教师在课堂上除传授书本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1)结合实际病例补充相关知识。通过学习和了解实际病例、关注疫病动态使学生认识到畜禽疫病防治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以提高他们学习畜禽疫病防治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绪论部分畜禽疫病防治现状时,可结合广州市白云区发生的O型口蹄疫情况的新闻报道来加深学生对疫病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新闻,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时可让学生讨论如何避免人感染口蹄疫并结合前段的甲流情况,让学生去思考传染病的共同特点。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补充学科前沿知识。通过和学生交流,笔者发现学生渴望学到更多教材以外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及时穿插一些学科最新进展情况及热点问题,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

1.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与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为此,我们制作了畜禽疫病防治多媒体教学课件,使畜禽疫病防治课程完全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我们在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加入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照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以自然贴切地表达、处理各种视听信息,在教学中实现了更多的参与性和创造性。教无定法,除了应用多媒体教学、讲练结合、归纳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外,讨论、答疑的教学方式也经常运用于教学,改变了过去填鸭式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2.实验教学需要改革

畜禽疫病防治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课程。畜禽疫病防治实验课是畜禽疫病防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实验课内容多、时间少,要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实验内容,必须对实验教学过程进行一些改革。

首先,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但是,传统教学采用同一种模式培养所有的学生,毫无个性可言,致使学生创新性低下。要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大胆尝试,使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有兴趣去做实验,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用心去做实验。其次,要保证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实验内容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学生对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而进行的实验研究,积极性很高,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促进知识的消化吸收。教师要根据学校实际联系一些校外实习基地,设计一些综合实验,让学生体验整套的技术和操作。

3.实验教学要选用适当的方式

一般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先讲解原理,再由学生具体操作。这样就造成学生只知道照着老师讲的做,而对实验的原理并不了解,结果是实验做完也没有多大收获。实验教学是用实践验证理论的直观教学,其实验场地不局限于学校的实验室。由于本课程涉及到生产实践的内容很多,这就要求学生要到生产第一线、到养殖场去实习。我们学校的课程安排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本校养殖场中的实践操作技能,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随时去校内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并能得到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毕业后也能很快适应工作需要,能独立处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职业学校养殖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牧村,虽然对养殖业有所了解,但对目前国内整体形势了解很少,对自己将来的前途感到迷茫。因此,教师要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坚定学生的信心,只有有了信心,学生学习相关课程才会有兴趣。实验课是和学生沟通的最好机会,教师要善于利用时机巧妙地和学生沟通。

4.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的把握

第6篇:动物医学防治范文

关键词:中兽医学;实践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37-03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大潮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步入了“大众化、素质化”教育,高校教育质量日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兽医临床教学,包括中兽医学出现了因学时被压缩而形成的教学内容多与学时少的矛盾;出现了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现象。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中兽医人才,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兽医学的优势和特色,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畜、禽病证防治问题的能力,能应用中兽医理论和病证防治技术,开展相应的畜牧生产服务和科研活动,发挥中兽医学的实践医学特点,是临床兽医学及中兽医学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以期达到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的统一。

一、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育观念

中兽医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临床课,实践性、应用性很强。课程要求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的理、法、方、药俱全的中兽医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技能,并初步具备独立分析及诊治动物疾病的能力[1]。我校作为应用性的本科院校,教学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素质。因此,中兽医学教学目标是: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兽医学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和诊疗规律及基本技能,便于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开展中西兽医诊疗的配合,为在兽医临床工作中更好地适应兽医职业发挥作用。中兽医与西兽医是属于两套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不能用现代兽医学的理论和观念去理解中兽医学中的概念和理论。系统学习过西兽医理论的学生,习惯现代兽医学的理论和观念,容易对中兽医学产生概念抽象、内容繁杂的感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会有非常大的难度。笔者认为,若能把相对枯燥的中兽医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将临床实例引入教学、带入课堂,会有力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抽象的中兽医学概念不再感到抽象,理论教学也会由枯燥变得生动、有趣。中兽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服务于兽医临床,并植根于临床实践之中。作为一门实践医学,从前期的基础理论课教学起就要引入临床意识,让学生及早地形成中兽医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明确学习目的和方法,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二、优化教学模式,重视实践教学

受到中兽医学总学时的限制,实践教学的学时不足是个现实问题。为了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上进行了调整和改进。课堂讲述时使用多媒体教学,尽量做到图文并茂;在中药材的识别上,采取开放中药标本室,将中草药在野外的生长形态制成系列图片等,供学生学习和鉴赏;对中药的炮制、有效成分提取等单个验证性实验的过程,采取播放录像、教学片等多种形式配合教学,让学生能以很少的时间就能掌握这些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标准的操作规程。几年的实践表明这些方法行之有效,教学效率高、成效显著,有效弥补了总学时的不足,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在临床教学方面,通过积极探索、拓宽思路,加强实践、促进教学,利用我校兽医院的有利条件,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出我校的资源优势:一是结合理论课教学,有针对、有选择地把校附属兽医院的门诊病历介绍给学生,并且多渠道、多形式地让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到诊疗现场观摩、病历回访。让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和体会去验证课堂学习的理论,再把临床中的现象和疑问带进课堂。二是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兽医临床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不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培养学生的临床意识和积极的探索精神。历经几届,学生反映乐于接受这种现身说教的教学方式,认为理论联系实际更具有说服力,可增强记忆、拓展思路,有效提高对中兽医学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了中兽医学能够服务于临床、服务于生产的信心。

三、实践中实事求是,施教时有的放矢

中兽医学的医学体系具有鲜明的实践特点,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兽医临床。中兽医的诊断治疗除讲究科学性外,还具有高度的经验性、灵活性和技巧性。中兽医实践教学的重点是临床,不仅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更要注重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此有人提出:临床实践与中兽医理论相结合、临床实践和临床思维相结合、临床实践和科研训练相结合、临床实践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2]。运用中兽医从事临床需要具备一定的中兽医理论、临床经验和操作技能,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处方用药。在开展中、西兽医配合时更需要两种医学知识的兼备,只有在中兽医水平和西兽医水平都很好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各自所长、优势互补,取得理想的配合效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配合。有些人也曾学习过一些中兽医理论,临床上却不会用,不按中兽医原理进行思维,只对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和某些特殊的生物学功效感兴趣。如在治疗病毒性疾病时习惯于把几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合用或在使用西兽药的同时配合使用些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中草药提取物,误认为这就是中兽医,就是中西兽医结合。究其原因可能存在很多因素,但主要还是中兽医学的学习过程中缺少了临床实践的环节,或是这一环节教学过程草率、缺乏实效,未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临床实践教学中还需要理清中兽医与西兽医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兽医学的优势,否则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1.中兽医与西兽医的关系。中兽医与西兽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各自的发展历程。临床上两种医学均能通过诊疗有效地为动物防病治病,显示两种医学理论体系所具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两者各具特色,共同成为现代兽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兽医的临床实践教学主要是依靠中兽医的理、法、方、药进行教学,临床上诊治动物疾病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西兽医在临床上具有很多先进的检测手段,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些也可以作为辅例证为中兽医的诊断、推理和临床效果提供验证,有助于中兽医的临床教学。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中、西兽医属于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兽医所阐述的观点、概念以及解决兽医临床问题时的思路和方法,遵循着自身理论体系的连续性、系统性。因此不需要处处得到西兽医的验证和解释,否则会对中兽医教学产生负面影响。

2.兽医临床与中兽医教学。中兽医临床实践教学是一个理论用于实际的学习和训练的学习过程,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针对具体病畜和动物疫情,运用中兽医的理论和技法分析疾病、防治疾病,培养学生用中兽医解决临床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兽医临床实践教学要注重实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指导教师的临床水平应有适当考虑,病例的选取上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病例选取得比较典型、得当且适合于中兽医技术的运用和发挥,教学过程就会变得顺畅,容易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中由于指导教师自身中兽医临床水平的限制,临床上有些问题还不能很好地运用中兽医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和解释,应当主动放弃,实事求是,不能勉强,以免影响正常教学。

综上所述,中兽医实践教学是中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优化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思路,重在保障质量、提高教学效果。中兽医临床实践教学形式特殊,任务重、难度大,对指导教师也提出了特别要求:除具备中兽医理论教学能力外,还需具备丰富的中兽医临床经验和能力。实现中兽医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更应重视中兽医学教师自身的实践能提升。

参考文献:

[1]刘钟杰,许剑琴.中兽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葛铭,于文会,王海彬.中兽医临床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8(2):68-69.

第7篇:动物医学防治范文

关键词:纳米材料;纳米技术;动物疾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8)04-0012-02

当前国际动物疫病现状呈现复杂化,形势不容乐观。新兴复合型科技研究产物应用于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环节迫在眉睫。纳米材料及技术由于具有新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已被研究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纳米材料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优势,越来越多研究人员将纳米技术引入到动物疾病防控领域,如致病菌的快速检测、疾病的诊治等方面,并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研究概况

1.1纳米材料特点

纳米材料主要表现为表面与界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实际应用效果包括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催化效率高、安全性稳定、吸附能力优良、低毒性等特点。

1.2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是纳米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纳米科技最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检测诊断、药物治疗以及健康预防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军事医学院邱志刚[1]试验发现,水中的纳米氧化铝可以促使耐药基因从大肠杆菌转入沙门氏菌的效率提高200倍。即使以往很难发生耐药基因转移的不同种类细菌,在氧化铝纳米粒子的作用下耐药基因也发生了转移。由此可见,应用氧化铝纳米粒子大大加快了细菌获取耐药基因的速度。

1.3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下对物质进行制备、研究。在药物研究领域,由于纳米材料和纳米产品性质的特异性和优越性,用该技术建立新的药物控释系统可起到提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效果、改善药物的输送、替代病毒载体、催化药物化学反应的作用。研究引入了微型领域,为寻找和开发新兽药、结合转基因技术用于动物试验研究[2],研制合成理想的药物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纳米材料在动物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随着生命科学、生物信息学等新兴复合型学科的迅速发展,纳米材料借助其特殊的结构效应在动物疾病防治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医学起源于疾病诊断,对动物疾病没有很好的诊断就不可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动物疾病诊断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种检验诊断手段、仪器已是各式各样。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性去化验检测样品材料,可借助纳米材料极高的传感灵敏效应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便于疾病防治。

2.1纳米分子信息成像和诊断

分子信息影像是生物医学和分子诊断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可用于检测,考察机体内外组织中的分子细胞形态结构变化[3,4]。而纳米探针由于具有高亮、光学稳定、光谱吸收范围广等特点,可用于定量准确监测生物机体内部分子的理想工具,连接于小分子的肽、抗体以及核酸分子来进行疾病检测,靶向定位于目标细胞分子内部。Wu等[5]研究发现,基于量子点的肿瘤标记Her2的免疫荧光标记,比常规荧光染料标记不同的靶细胞表面受体、细胞骨架、核抗原和其他细胞器更有效。同时也发现了生物结合的胶体量子点在细胞标记、细胞示踪、DNA检测和体内成像方面很有价值。Gao等[6]进行了体内量子点成像和肿瘤定位的动物研究,观察到量子点在肝、脾、脑、心、肾和肺中的吸收、滞留和分布有逐渐减少的规律,在裸鼠前列腺癌异种移植瘤的研究中,量子点在瘤组织内特异性蓄积呈现出亮红色。

2.2纳米金及其检测技术

纳米金即指金的微小颗粒。其直径在1~100nm,具有高电子密度介电特性和催化作用。可与多种生物大分子结合,且不影响其生物活性。新型的纳米抗菌复合材料具有作为新的抗菌剂或者是抗菌包装材料的高效伤口敷料的可行性[7],可以用作高效的抗微生物制剂在生物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纳米金PCR是基于常规PCR基础上,结合纳米技术而发展起的新型检测技术。刘阳等[8]根据副溶血弧菌(VP)的toxR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纳米金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能扩增得到与试验设计相符的208bp(VP)的特异性条带,且与其他细菌无交叉反应。与普通PCR法进行比较,该方法检测灵敏度比普通PCR高10倍。而与传统的细菌分离鉴定法相比,纳米金PCR检测大大提高检测效率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2.3作为药物运输载体

和传统的注射或口服给药途径不同,运用纳米材料可定点靶向进行药物运输,对于药物剂量控制和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使用纳米材料运输药物可有效提升药物运输效率,降低毒性反应。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开始关注并构建用于药物输送的纳米载体,这些药物载体在肿瘤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如Chen等[9]将pH敏感材料环糊精和低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整合成纳米载体,并负载寡聚核酸,该载体可以有效地转染肺腺癌细胞,并对肿瘤生长有良好的抑制作用[10]。

3展望

第8篇:动物医学防治范文

【摘要】 目的: 分析竹荪提取液对砷中毒大鼠血细胞15项参数的影响,为防治砷中毒及竹荪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As2O3经口染毒,建立砷中毒动物模型,竹荪提取液灌胃14 d,采用F 820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实验动物血细胞参数。 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砷中毒模型组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淋巴细胞绝对值(WSCC)、血小板(PLT)显著降低,P

【关键词】 砷中毒;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竹荪提取液; 大鼠,Wister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15 blood parmeters in arseniasis rats that chang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xtract from Dictyophora duplicate(EX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study. Methods: Arsenic poisoning anim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given AS2O3 to rats orally. EXT was than used to treat these rats orally for 14 days, and F820 semiautomatic blood corpuscle analyzer was adopted to analyze the blood parameters of experimental animals. Results: (1)Compared with those of normal control group (group C), RBC, HCT, WSCC, and PLT were lower and MCH, and MCHC were higher significantly in arsenic poisoning group (group AP) (P﹤0.05 or P﹤0.01); (2)In EXD treated groups (high and low doses), RBC, HGB, HCT,MCV, and RDWCV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group AP, and MCV, and RDWCV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group C. When dose increased, MCHC descended significantly in high dose group (P﹤0.05). WBC, WSCC, and WLCC increased more along with dose raise. WSCR descended significantly in the low dose group (P﹤0.05), but increased more when dose increased. WLCR had opposite display to WSCR. PLT continuously reduced along with dose raise. PDW and MPV showed a rise trend, but it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AS2O3 has harmful effect on blood system of experimental rats to some extent, and EXD has sheltering effect on blood system, and can cause changes of erythrocye, leucocyte, and platelet indexes, but the mechanisms need to be studied further.

[Key words] arsenic poisoning; erythrocytes; leukocytes; blood platelets; extract from Dicty ophora duplicata; rats, Wister

竹荪营养丰富,既有保健补益作用,又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抗肿瘤活性等特殊药用功效,是一种食、药兼用菌。贵州省既是一个燃煤型砷中毒的重病区,同时也是竹荪资源丰富的省份,为了了解竹荪对砷中毒实验大鼠血液系统的影响和血细胞参数的变化特征,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1],进一步观察了竹荪提取液对砷中毒大鼠血液系统的影响,为竹荪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砷中毒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剂

As2O3,分析纯,由贵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中心实验室提供。

1.2 竹荪提取液的制备

市售竹荪干品250 g洗净,加3 000 ml双蒸水浸泡3 h,制成匀浆,煮沸60 min,用8层纱布过滤,浓缩至500 ml,浓度为0.5 g/ml,4 ℃保存备用。

1.3 动物分组

Wistar健康大鼠32只,体重180~200 g,雌雄各半,贵阳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黔)2002-0001。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砷中毒模型组(5.0 mg/kg),砷+竹荪低剂量组(As2O35.0 mg/kg+竹荪5.0 g/kg);砷+竹荪高剂量组(As2O35.0 mg/kg+竹荪10.0 g/kg)。2 ml/100 g灌胃染毒,每天1次,连续7 d,染毒7 d后给正常饮食、饮水;竹荪各剂量组用竹荪提取液灌胃,每天1次连续2周。2周后处死动物,颈动脉采血,肝素抗凝,4 ℃保存备用。

1.4 检测指标

采用Sysmex F820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严格按仪器说明书操作。测定: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CV)、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百分数(WSCR)、中性粒细胞百分数(WLCR)、淋巴细胞绝对值(WSC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WLCC)、血小板(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

2 结果

2.1 血液红细胞系各项指标

由表1可见,砷中毒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BC和HCT显著降低,MCH和MCHC显著升高,P

6期罗 鹏等 竹荪提取液对砷中毒大鼠血细胞参数的影响表1 各组大鼠血液红细胞系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略)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1)P

2.2 血液白细胞系各项指标

由表2可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砷中毒模型组除WSCC差异具有显著性(P

2.3 血液血小板系指标

由表3可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LT明显降低,P

3 讨论

由于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长期过量摄入可引起砷中毒,地方性砷中毒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2,3],砷可对机体多器官、多系统造成损伤[4]。我省是地方性砷中毒的重病区,早在20世纪60年代,贵州省就发现了世界上独有的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病区主要分布在兴仁、兴义、安龙和织金等市、县的9个乡镇32个行政村,暴露人口约4万人,砷中毒患者2 848人[5]。

竹荪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真菌,含有多种活性成分,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多糖,竹荪多糖系异多糖,其中多糖组分是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和木糖[6]。多糖是具有高活性的大分子物质,它在抗肿瘤、抗凝血、抗炎症、刺激免疫以及降血糖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7]。贵州省的竹荪资源丰富,竹荪中所含的真菌多糖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且无毒副作用,是有开发前途的保健食品和药物资源。此次研究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砷中毒模型组RBC、HCT、WSCC、PLT显著降低,P

综上所述,竹荪提取液可对血液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可减轻砷对血液系统的损伤,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竹荪的药用价值,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罗鹏,张爱华,吴应宽,等. 三氧化二砷对实验大鼠血常规指标的影响[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4):374-377.

[2]Hamilton E T.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in a holistic evaluation of land contaminated by histonic mine wastes: a study multielement mine wastesinwest Devon,2000(2):163-166.

[3]Gebel T. Confounding variables in the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of arsenic[J].Toxicology, 2000(1-3) :155-162.

[4]黄晓欣,张爱华,杨大平,等. 燃煤型砷中毒患者临床特征、多系统损害及其意义[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2(6):490-493.

[5]安冬,李达圣. 贵州省地方性砷中毒防治现状及对策[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5(2):214-216.

[6]王小东,毛慧玲,王顺启. 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J].江西科学,2005(3):243-246.

[7]胡春,丁霄霖. 提取物对人工红细胞膜的保护作用研究[J].食品科学,1996(2):7-12.

第9篇:动物医学防治范文

近年来,室内环境状况成为百姓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室内环境检测作为一个新的职业由此应运而生。而如何提高检测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从业水平,确定其从业资格,也成为保证室内环境检测行业健康发展的新问题。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特有职业必须经过职业技能培训才能持证上岗"的通知,要求从事室内环境检测的人员必须进行相关的职业资格培训。由于室内环境检测主要属于化学检验的职业,所以培训主要以化学实验为主,重点对室内主要污染物质的检测进行培训,并按照国家标准对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严格的实际操作考试,最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考核鉴定合格者,颁发高级、中级、初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这意味着,如果您请室内环境检测部门进行室内环境检测,可以要求检测人员出示职业资格证书,如果对方不能出示资格证书,您可以拒绝让他们进行检测。

婚前检查有新规定

卫生部对1997年制定的《婚前保健工作规范》进行了修订。新《规范》已正式实施。原《规范》同时废止。

新《规范》要求,婚前医学检查要对个人隐私进行保密。在对女性进行婚检时,除处女膜发育异常外,严禁对其完整性进行描述;对可疑发育异常者,应慎重诊断。婚前医学检查单位应向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当事人出具《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并注明医学意见。双方为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宜结婚的疾病,注明"建议不宜结婚";发现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或重要脏器疾病,以及其他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疾病,注明"建议不宜生育";发现指定传染病在发病期内,或其他医学上认为应暂缓结婚的疾病时,注明"建议暂缓结婚"。未发现以上情况,为婚检时法定允许结婚的情形,注明"未发现医学上不宜结婚的情形"。

一次诊断多次治疗不得每次收费

据悉,上海市试行医保费用"总额控制"办法以来,绝大多数医保定点医院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合理用药、合理医疗,既保证了参保职工的医疗,又降低了医药费用,减轻职工的负担。但也有少数医保定点医院未认真执行《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收费标准》的有关规定,对属于一次诊断多次治疗的门诊项目,如换药、理疗、静脉注射等,采取治疗一次,收取一次挂号费和诊疗费的办法。

为保障广大职工的基本医疗,纠正少数医院门诊项目收费方面的不规范行为,上海市卫生局、市医保局联合下发了《关于重申门诊换药、注射等项目收费规定的通知》,重申凡属于一次诊断多次治疗的项目,如门诊换药、理疗、针灸、推拿、血透、放疗等,按每疗程5次治疗收取一次挂号费和诊疗费;对注射、静脉注射、补液等不得重复收取挂号费和诊疗费。对违反上述规定的,市卫生局、医保局将严肃处理。

认养动物有新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