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语文教育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人文价值
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是指语文教育具有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的作用和功能。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在古诗词教学中应注意人文教育:
1、构建民主和谐、平等参与的师生关系。课堂上要保证学生“童言无忌”,一定要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创造一种朋友与知己的情感氛围,要学会倾听学生、尊重学生、包容学生。
2、提供自由和自主的学习机会。在教学中,要保证每堂课给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和机会,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后,对课文的理解必然会有个人不同的感悟和个性化的理解,需要指出的是学生感悟、思考、生成的问题必须是自由的。教师不对学生做任何引导和暗示,更不能有硬性的统一规定。
3、提供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学生自主学习后,总会有交流的需要,总要有机会和时间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共享或征求他人的认同,我们应该提供给学生讨论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个人的感受和理解得到丰富和完善,使个人在自由阅读中生成的疑问得到解决。
4、教师是引导者、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引导者,平等参与的一员,应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中间,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紧张情绪,创造平等融洽的对话氛围。
二.古诗词教学的文学本位
在阅读和鉴赏诗词时,应当深入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包括诗人的生平和思想。诗词教学的文学本位立足于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经历,则有利于我们从当时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中深入体察诗人的心路历程、了解其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貌。诗词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每一个优秀诗人的诗作都是具有独特生命的,因此,对诗歌的阅读和欣赏,就不仅要了解介绍生平履历,而应该落实到具体文本的“细读”和“审美”上来。也就是说,从作品文本的语音、语言、语法、章法、乃至意象组合等具体细节上一一细致审读、潜心咀嚼,在此基础之上,进入诗歌的审美艺术境界,与诗人心神相应,从而把握诗歌的艺术特征,深刻认识诗人的独特的心灵世界。
古诗词教学时,应注重文学文本的理解:一要知人论世,了解时代背景。了解诗人气质,熟悉诗词创作背景,是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魅力的前提和基础。要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必须将诗词放归“故土”,从诗词生长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诗人自身的气质来品味诗词,方能感受其真正的魅力。二要细读,理解诗词主旨、写作思路、写作手法等方面。三要反复诵读,感受到文化审美。通过诵读,能感受到古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三.寓教于乐的课程理念
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寓教于乐”,就是要求通过“乐”的手段实现教化功能,保证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的顺利实行,使学生在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得到陶冶、教化。兴趣的培养是“寓教于乐”的核心内容。教师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寓教于乐的关键。“寓教于乐”是师生同“乐”,若引不起学生的共鸣,那便是自我陶醉。“寓教于乐”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艺术化语言的运用。我们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借助语言来进行的,那么,如何使自己的语言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关系到学生对知识和信息的掌握程度,思维的启发程度,兴趣的持久程度。因此,教学中要尽量使自己的语言艺术化,富于变化,有节奏感。
2、尽量利用直观教学手段。我们要尽量利用和创造更多的直观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诸如手势、直观教具、电影、幻灯、图画等。
3、强调“表演”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演员高超的表演手段,来增强自己所授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
一、读、看,让形象走出“之乎者也”间
形象美是美学的重要特征。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初中文言教学,教师要借助作品中的形象,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学。初中生大都刚刚接触文言文,“之乎者也”为他们理解课文设置了障碍。从心理学角度看,初中生虽然思维水平较小学有了提高,但是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时,仍然要借助于直观形象,因而从这一点来看,初中文言教学应采取直观教学的方式,让形象走出“之乎者也”间,成为学生理解课文的媒介。
首先要侧重朗读,这是文言教学进行美育教学的基础。因而文言教学中,应该通过范读(或听录音),让学生在声音的高低、快慢和强弱的变换中,感受古代文化的外在的形式美,再借助想象,使学生进行再创造,去感知人物的音容笑貌、喜怒哀乐;感知景物的赤橙黄绿、动静兴衰;感知事物的前因后果、是非曲直。这样,学生在听听读读中,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使作品中的形象从“之乎者也”中走出,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然后是看。由教者出示图片或简笔画,让学生直观感受作品中的形象,变理性认识为感性认识。图画是一种造型艺术,它通过平面描绘地方法,来创造人物形象和表达周围现实情境,他利用直观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而教材中的文言选文大多都具有图画美。尤其适用直观教学。如“与朱元思书”中的奇山异水,“三峡”中的夏水秋景,“桃花源记”中的桃林美景、淳朴好客的村人,无一不是生活的画卷。这些都可以通过图示让学生直接感受出来。
如果说读只是让学生的审美心理停留在感觉阶段的话,那么,通过图示直观,则是使学生的审美心理进入了知觉的阶段,形成了事物的表象。
二、诵、思,让形象和美感留在学生记忆中
教师要用直观的形式使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到了客观事物的外在美。但如何透过这些表象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挖掘出作品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更高的审美教育,这是文言教学的关键环节,更是文言教学的难点之所在。比如在讲授“小石潭记”一文中“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这一部分时,学生欣赏图片上封闭、死寂、令人窒息的图景,不禁要问小石潭这么美的景致闲置于此却无人欣赏,这与作者空有一腔抱负无处施展有什么区别?由此可见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以潭自喻,抒发自己抑郁不得志之情。小石潭的静谧之美和作者的志向之美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这样,在共鸣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理解的深度,挖掘出了作品的主题。
论文摘要:如何认识和处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基本的教育理论问题。过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心是师生主客体关系,现在则转向了师生主体问性。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是人类教育思想的重要渊源之一,其中也包含有很多主体问性思想,如困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教学相长,这些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仍然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
一、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间性思想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要素。20世纪初,教育界围绕着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的“教师中心说”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的“学生中心论”这两种观点引发了一场大争论。后来,德国的胡塞尔提出了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概念,它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一种交往和理解的关系。随着对胡塞尔主体间性理论的普遍认可,人们开始研究教育领域的主体间性问题。所谓教育主体间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双方在分别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同时,通过二者的平等交往和主动对话去发挥对方的主体性并由此获得双方的共同发展。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汽长、博大精深,在教育领域更是如此。中国传统教育是指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已定型的教育遗产,是已经成为实际的教育历史实体,是中华民族文明进化过程的教育渊源。我国近代以来的一次次教育改革,大都在模仿西方教育,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符合我国实际的教育模式,面对新世纪,回顾和反思我国传统教育中所包含的优秀思想,对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现代化道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体间性思想内容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涌现出了众多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优秀传统,并成为世界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中蕴涵着较为丰富的教育主体间性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教育主体间性理论认为,教育活动要重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我国传统教育中就蕴涵着这种思想。
孟子认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就是说,只有让学生通过努力追求而获得的知识才能彻底掌握。朱熹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语类》)明朝的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也主张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强调“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与心”(《观德亭记》),即只有通过自己思考得来的知识才是有效的学习。在激励学生学习方面,传统教育强调学生要有“天道酬勤”、“自强不息”的精神。颜之推在《勉学》中列举了很多勤学的例子—“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以此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目的。
除此之外,我国传统教育思想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怀疑与创新精神。北宋的张载教导学生“学则须疑”,认为“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理窟·义理》)。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名言也强调了怀疑的重要性。柳宗元主张,学习要在“读百家书,上下驰骋”、博采众长的同时,还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自著伟词。韩愈要求学生不要一味背诵文章,而是要吸收前人的优秀思想,即“师其意不师其辞”(《答刘正夫书》),主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发挥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的良好效果。宋代的程颖和程颐也强调“学者求有益,须是日新”((遗书)十九)。
2.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非就要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的积极指引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指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去解决问题。朱熹更是强调,教师的作用就是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要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点,在结束阶段去检验学习的效果,正所谓“师友之功,但能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尔”。荀子提出,学生应当“隆师”,即主动接近教师,因为“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儒效》)。和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认为,“学者须先立志,志既立,却要遇明师”,“天下若无着实师友,不是各抒己见,便是态情。”这些都强调了教育中教师指导的重要性。我国特有的书院制度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院制度萌芽于唐,完备于宋。书院教育采用的是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并且以自学为主。这种教育方式深刻体现了主体间性理论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宗旨。
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的学习就必须自己先学习,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对此也有许多论述,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无私无隐等,这些都是合乎教学规律的、有价值的见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这个平凡而伟大的职业从古至今就肩负着培育人才的作用,需要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发展而发展。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我们坚信,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总之,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
3教师妥运用好教学方法
关于指导方法,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也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因材施教,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早在2001〕多年前,孔子就在长期讲学过程中创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在《论语·先进》中有这样一个因材施教的经典例子,子路和冉求都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想法要立即去做吗?,,这样同一个问题。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却对冉求说“闻斯行之”。后来,孔子这样解释:“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施教,各因其才”,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北宋的张载说,“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语录抄》),教师要做到“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正蒙·中正》)。明清的王夫之强调,每个学生都有“刚柔敏钝之异”,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进行教育,正所谓“教思之无穷也,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导之”((四书训义)卷十五)。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教育比较注重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性格、情感、意志、爱好、能力等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并且也很注重通过教育来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是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启发式教学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孔子在《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在《论语章句集注》中对此做了精辟的分析:“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排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孟子同孔子一样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他要求教师不要急于代替学生下结论,而是“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尽心上》)。张载认为,教师首先要“答问者必知问之所由”,回答学生问题来引导学生自求通达,以培养学生自己获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就是教师围绕着学生的问题来步步深入、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从而使其以学生主体的姿态来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4.师生双方要教学相长、互促共进
教育主体间性理论认为,师生在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同时,还要通过交往实现师生主体的共同发展。而孔子所说的“教学相长”便是这一思想的高度概括。
“教学相长”的思想,最早出现在《学记》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应通过交往和互动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唐代的韩愈也主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他把教师和学生放在了平等的地位上。荀子在《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强调每个人都要善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进步,提倡学生敢于超过老师。王守仁提倡“谏师”,更进一步地发展了“教学相长”的思想。他指出:“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在这种双向互动的教育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教学相长’反映了师生交往的平等思想,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包含着师生平等和教育民主的进步因素,是难能可贵的。”“教学相长”的思想直到今天对我们仍然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三、中国传统教育中主体间性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1.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挖掘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主体间性思想,许多熠熠生辉的教育思想和规律方法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传承和发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教师要运用好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师生双方要教学相长、互促共进,这些教育思想都是经过历史检验而保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是我国教育宝库中一笔独特的宝贵财富,同样这也是世界人民教育宝库中的精华。
教育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现代教育思想是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要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继承、汲取其中的积极成分,将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思想有机结合,进而丰富和发展我国的现代教育体系,成为我国再度腾飞的新起点。
2.我们要在教育实戏中认真贯彻主体间性思想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对策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初中德育教育的首要学科,学生的学习状况,同其品格、态度乃至日后的人生具有长远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对思想品德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只是课程的实施者,更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但就当前来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教学效果。因此,对这些问题加以明确,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与优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包括枯燥说教、教学方法滞后、重理论轻实践等,它们彼此间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思想品德教育作用的发挥。
1.枯燥的说教
就当前来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在内容上具有政治性、稳定性的特点,其过程被视作是学生积累知识的过程,这样便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方式。当然,这样的方式下,教师更多的是对教材和教案的重视,忽视自由,而重视强调,缺乏对学生的激励。在这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下,教学任务不但难以很好的完成,且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也会被削弱,进而对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意识的形成造成直接影响。
2.教学方法相对滞后
思想品德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几乎就是教学的全部工具,且在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被激发。毫无疑问,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教师画条条框框,学生死记硬背似乎已经成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一致手法,这同教育目的中“知行统一”的内容是相背离的,是对学生个性品质和身心发展的忽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无从谈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受到很大程度的扼杀。
3.重理论轻实践
理论知识的价值在于对人们实践的指导,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如理论与实际相分离,那么学生在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上便存在很大难度。但是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更加看重系统阐述和理论分析,这显然是同生活实际的偏离,极大地限制了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方面的作用。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对策分析
1.转变“单纯灌输”的理念
认识的提高,需要观念先行,即将学生视作教学的根本,对其情感体验给予足够的关注。当前的思想品德教材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上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转变“单纯灌输”的教学理念,并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对各种挫折作出正确的处理,将各种负面情绪加以排除,这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极其长远的,如在学生自信心建立、人际交往、良好性格培养上均能够给予很大的帮助。
2.创新教学方式
在选择教学方式时需要坚持一项根本性原则,即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公认的大智慧,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不但要将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且使其能够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应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应对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能力进行培养,注重学生道德素质、个性特长的发展。这样,学习就成为一种独立性、自觉性的行为,且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更多地提出问题,并依靠其自身的分析来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3.理论与实践兼顾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应当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践中,依靠真切经历来思考、感悟,并将这种感悟在课堂辩论等形式中进一步升华。社会调查是一个不错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事实运用所学知识来对相关问题作出分析。教师方面,则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据,来进行合适社会实践内容的选择,从而将思想品德教学从课堂延伸到社会,从书本知识拓展至社会实践中,从而达到学生知识丰富、视野扩大、思维开拓的目的。
4.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来进一步激发起创新能力,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实现:(1)通过营造愉悦、宽松的氛围,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对于学生的成功,教师应当有激励、有赞赏。当学生发生失误时,也需要给予鼓励和足够的宽容。(2)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生心理来进行合适问题情境的创设,便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去想象、去回忆、去创造。(3)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使其创新思维得到激活。
5.教师需对自身角色进行转变
(1)教师的职责是教育学生,在教育中应当是作为引导者存在的,且引导内容不但局限于思维和方法,怎样做人也是其重要内容。(2)教师是教学中的组织者,需要尊重学生,同学生间建立平等的关系,来促进学生独立性、主动性的发挥。(3)教师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倾听、观察、交流等是其参与的主要方式。
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一节课罢,在细细分析之下总会发现不足,这就需要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就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来讲,不但应在宏观范畴中借鉴上述内容,来作出积极改善,而且要求教师从细节抓起,结合课堂实际,来作出根本性的改变。我们有理由相信,重视问题的存在,并作出科学地改善,必将推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平.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J].课改论坛,201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改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正确认识校园文化,要从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校园文化活动入手,从而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将有利于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发挥其独特的隐性德育功能。
关键词:
校园文化;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阶段,而校园文化是对中学生思想道德产生影响的主要外部环境。校园文化是指在校园内部,以师生和其他教职员工为参与主体,体现校园办学理念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起着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连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重要作用。我们应充分发掘校园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借此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一、校园文化成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能性
校园文化能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因为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具有一致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的“三观”,不能单纯地靠灌输一种方法,还需要采用其他的方法,如借助必要的载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其次,校园对中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校园文化的建设本身就包含着教育学生的目的,无论是教师队伍还是建筑设施,都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最后,教育正处于变革、发展的时代,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也是学校教育的目的,引导学生养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纳入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
二、校园文化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的建设,既是一所学校要发展的内容,也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好的校园文化,除了美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生活,还应具有规范师生行为,对师生进行价值导向和目标导向,凝聚学生群体力量,保证师生、生生关系的和谐,激发学生内在动机,鼓励学生积极进取的作用。
1.校园文化增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层面指导着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校园文化建设联结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教学。校园文化渗透在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同时也丰富了科学文化教育的形式和内涵。第二,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校园文化建设弥补了单纯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化、形式化的缺陷,从更加新颖的角度开展教育,更多层次地诠释教育,体现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教育理念。第三,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多样,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有效的平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单一、形式单一,教育的效果不太理想。借助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之余,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2.校园文化蕴含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校园文化对中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价值观导向和情感熏陶上,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很好地培养中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价值观念也在形成过程中,可以说价值评判标准是鱼龙混杂的,引导中学生树立符合时展要求及趋势的价值观念迫在眉睫,也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首先,校园文化通过一定的环境和强制性的制度,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影响中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起到引导和塑造的作用。其次,优美的校园环境、高尚的师风,一方面能陶冶中学生的情操,提高中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情趣;另一方面能使中学生愉悦身心。审美过程可以消除疲劳,疏解不良情绪,利于身心健康。最后,校园文化具有形式多样、形象生动、可参与性强、渗透性强等特点,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中学的教学过程中发挥隐性德育的作用。
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园文化载体的构建
中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里,会受到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隐秘、自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比被动接受要好,受教育者在渗透性的环境中愉快地接受效果更好。
(一)优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打造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
校园物质文化不会硬性地规定师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但好的校园文化总是传达着学校精神,激发师生的奋斗热情,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师生,起着导向、规范和凝聚的作用。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也能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师生在学校内度过了大部分学习和生活的时间,教室是中学生看书学习的地方,是大多数学生待得最久的地方,对学生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每一个班级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教室,这就相当于一个大家庭,气氛温馨的教室给人归属感,各班创造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既增强了成员之间的认同感,又把每一个同学紧紧凝聚在一起。人文性的装饰也是十分必要的,张贴名人字画、名言警句,会让学生耳濡目染,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此外,需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展示自我,例如,开学之初就建立一本班级纪念册,可以由每一个学生随时更新里面的内容,可以是自我介绍,也可以是有感而发写的一段文字,还可以是一首诗等。还应该建立图书角,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这样,走进一间教室就不会感觉冷冰冰的,而是充满了“人气”的学习的地方。校园不仅仅是学习的地方,也是陶冶情操、培养兴趣爱好的地方。校园里面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雕塑等,都充分显示了校园的人文性和思想性。装饰景观要与学校自身特色和风格相结合,建筑、绿化要相互和谐,在潜移默化中感染人、鼓舞人。校园文化宣传的平台包括板报、墙报、校园广播站等。学校的报刊、广播、黑板报、墙报等传播媒介,都应直接向师生传递满满的正能量。墙报的设计和绘制以班级为单位,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校园广播推送的故事、音乐,都要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尤其要重视网络宣传平台的作用,加强网络宣传和引导,更有利于方便快捷地传播优秀的文化,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从而提高中学生的审美品位,引导中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
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建设,就是创造一种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的精神文化环境,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1.从内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
加强中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教育,对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导向和熏陶作用。首先应该强化中学生的民族意识,让他们感受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从而激发中学生的爱国热情。其次应该培养中学生的道德观念,积极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引导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善良、正直、有担当的人。最后要注重对中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其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而奋斗。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普及,一些落后、腐朽的思想也有死灰复燃的趋势,人为地切断中学生与外界的联系是不现实的。因此,新时期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应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规范了人们的精神和价值追求,我们应弘扬主旋律,培养中学生的鉴别好坏是非、抵制错误思潮、自我约束的能力,引导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从外注重文化氛围的引导
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单单要从内塑造,还要通过外界的积极影响来提高。优秀的师风、学风,会时时给处在这个环境中的中学生传递正能量,全面地影响中学生的“三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是需要建立监督和考核机制,对教师在校的行为有明确的规范;二是加强教师教育,进行师德师风培育;三是开展师德师风问题讨论和心得分享。育人必先育己,最有效而且最重要的师德师风培育就是教师加强职业认同感,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事业,并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学风建设直接关系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学风建设上要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严谨、勤奋、向上的学习态度。对于学生来说,端正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
(三)促进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在实践活动中塑造学生品德
发挥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需要借助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增强校园文化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也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作为传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手段,校园文化活动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学生在文艺、体育、美育等校园文化活动中,能自觉自愿地接受品德教育和心灵熏陶。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应该注意:一是每一种文化活动需要有明确的主题,可以结合各种主题和热点问题、传统节日,通过辩论、演讲、主题班会等形式,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坚定其爱国信念;二是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体育节,有计划地开展歌咏、舞蹈、书法、绘画及各种体育竞赛;三是积极组织和扶持学生艺术团体和运动团体,适当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一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校园文化活动有时会偏向于形式性和娱乐性,所以,并非所有的校园文化活动都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若要发挥校园文化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关键在于精心设计内涵深刻且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致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可以借助一些纪念日、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如“五四”青年节、“五一”劳动节等。除了传统的文艺表演、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还可以结合当前流行的综艺节目形式,以创新的形式增强吸引力,同时更要强调思想性。也可以把这些节日设计成为系列活动,使之具有连续性,增强其在学生心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作者:周申康 单位:长沙市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要想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生活化,还需要教师做更多的努力。第一,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转变观念,按照新课标的标准来授课,以学生为主体,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讨论,塑造生活化的课堂。也就是把生活的各种案例和范式有条不紊、适时的引入到思想政治课堂中,将理论知识与烦琐的概念用生活事实来表述,营造良好的课堂生活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生活化的课堂语言和教学关系有利于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第二,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的渗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潜移默化中促使课堂教学走出课堂,向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延伸。思想政治作为一门课程,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而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也涉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校园里组织的每一次活动、每一座建筑都可以作为文化的符号和载体,都可以适当地引入到课程中,相互渗透,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另外,也可以开展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思想政治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取材于现实生活,教育过程要通过学生对生活的真实体验来逐步塑造思想品格。初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解决“学什么”“教什么”“怎么学”“怎么教”的问题,是要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过程,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正能量,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还要做到学以致用,而学以致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的内容取材于生活,知识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安排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
二以思想政治课为例,阐释思想政治生活化
按照传统的观念,这一堂课就是教师教学生在受到侵害时要如何保护自己,采取什么应对措施。然而,原本与学生们息息相关的内容,在一味的说教下只会让学生感觉更无聊、乏味。而笔者则是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变教师为主体的讲授为学生为主体的演讲,上了一节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的演讲能力。按照课程标准,本课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防范侵害的意识与能力为载体提升初中生能够辩证、多角度地进行讲演的学习能力。而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树立依法维权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学法、用法的主动性。思想政治课本身就是比较严肃的,因此也显得枯燥乏味,但理论是死的,教师是活的,能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的原因不仅仅是选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教师的生活化语言和生活化的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因素之一,笔者在日常学习工作中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这样可以缓解课堂气氛。在课堂设计方面,笔者注重选材生活化,如在引入话题时,用中国好声音诈骗信息探讨来引入,揭示提高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随后播放视频《小鬼当家》来设计问题:主人公面对不法侵害时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从而得出结论:中学生不仅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还要有保护自己的方法,这些例子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他们先是小声讨论,随后在笔者的提示和鼓励下,跃跃欲试,踊跃地发言,当笔者要求用演讲的形式时,他们也毫不畏惧,大胆发言。在学习保护自己的具体方法时,笔者采取了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让每个组都选出代表来发表自己组员的意见,因为存在竞争,短短几分钟内,每个小组的代表对三个情景进行讨论结果的汇报,而且十分精彩,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有一位女生,思路特别清晰,将每一条都讲述得很到位,把本课学生们的学习要点都提炼出来,同时还结合了生活中的情景,特别是结合了校园里存在的一些现象、校园文化以及受社会关注的新闻报道,都是学生们常见到、常听说的,整堂课学生们很有激情,即便是在最后,笔者构建知识结构图时,学生们一改往日的乏味,而是和笔者一起回忆、设计、构建,激情满满。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我们一起编写了《防护口诀》,学生们很认真,将口诀进行一次次的修改,以方便大家记忆。就是因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形式,选取学生们身边的事、受关注、感兴趣的素材,结合学校的校园文化,打造了一堂生活化的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笔者对于本课也做了积极反馈,学生们表示很喜欢这样的讲课方式。
三结束语
一、实现“文与道”的统一与共进
语文教材是按照语文知能训练的需要编排的,这其中的德育因素与整个学校德育的序列先后不一致,深浅亦不同,因此给语文德育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师要把握德育大纲,熟悉《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明白各学段各年级的德育任务,理清各段各级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从宏观上具备驾驭语文教材德育因素的能力,才能在课堂四十五分钟里进行渗透。老师备课时要多角度思考,在备教材的同时要备德育目标,根据课文实际寻找二者渗透的最佳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可能是开篇导语,通过导语使学生具备理解课文的感情基础,使教学事半功倍。有的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经历有特定的历史因素,它们也是很好的德育素材,要让学生了解。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一个感人的故事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种哲理的智慧可以改变千万人的命运。”我们也要通过故事情节教育学生。如学习《登上地球之颠》这篇课文时,中国登山健儿们书写世界登山史的新记录的故事,正是教师向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团结合作和自我牺牲精神教育的好时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有很好的品德示范作用;都德的《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就是一个爱国主义好榜样;《音乐巨人贝多芬》能激发学生追求自己的理想,与苦难和困难作不屈不挠的斗争。对于有的文章,可在分析教材这一环节诱导学生去发现真知,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如《俭以养德》这样的议论文,只要把文章分析透了,学生就明白了节俭的意义,德育教育就渗透在里面了。还有一些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学习时教师可以问问,中国石拱桥历史如此悠久,结构如此坚固,这说明了什么?自然就激起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总之,中学语文教材中可作为德育教育素材的内容比比皆是,教师只要善于抓住时机,完全可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实现“阅与感”的统一与共进
教师要利用课外阅读实施德育教育。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给予引导,同时加强阅读指导,教给他们读书方法,使阅读收到实效。例如针对有些学生沉迷于某些谈情说爱的言情小说的情况,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一些文艺理论书籍,引导学生了解任何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离不开时代特点的,并且教育学生在阅读文艺作品时不能片面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三、实现“句与悟”的统一与共进
在初中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历久不衰的格言或名句,不论诗词、散文或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色,而且往往含有一些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时就是通过其中的一段话来体现的。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紧紧抓住,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例如讲解《岳阳楼记》,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对洞庭景色的出色描写,同时也要让他们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理解范仲淹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讲解鲁迅小说《故乡》,不仅要分析闰土的艺术形象,同时也要学生理解和背诵最后的句子:“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讲解《生命的意义》时,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同时也要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神圣,要珍惜生命,让生命放射光芒。小说主人公保尔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至理名言,最集中地体现和概括了他为全人类利益而生存的博大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不仅影响了整整几代人,而且会永久地流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由于作品中的名言警句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学生易记、易背,把它抽出来重点讲解,这对学生思想健康成长,无疑是注入了有益的营养。
四、实现“乐与思”的统一与共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活动课;依据
语文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传统的语文课着重于对课本知识的讲解,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学生很难做到自主学习,不利于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活动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结合语文理论知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语文活动课教学的分析研究,可以增强学生的初中语文学习水平。
一、语文活动课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是指人对外界的认知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而逐步建构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应该主动地学习知识而非被动地接受,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教育,避免出现盲目的灌输,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而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另外,语文活动课应该具有强烈的团结合作意识,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索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
质量。
2.“做中学”理论
“做中学”理论是指从经验中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学生对于刚刚接触到的知识缺乏充分的理解,很难真正地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发展各自的特长,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兴趣广泛,个性鲜明的年龄,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3.“教学做合一”理论
“教学做合一”理论是指教和学的中心指导都应该是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应该只有理论知识的讲授,同时,应该具备科学的活动课教学,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达到语文教学的预期目标。“教学做合一”不仅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多种教学形式,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结合感知认识和感性认识,最终达到分析、思考问题的目的,实现真正的教学统一。
二、当前初中语文活动课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语文活动课不够重视
目前大部分初中院校对语文活动课不够重视,语文教师不能准确地说明语文活动课的具体内容和现实意义。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实行语文活动课的教学作用不大,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大部分教师没有经受过语文活动课的专业培训,对于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形式比较陌生,难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现活动课的预期目标。由于教师对语文活动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语文活动课很难快速地开展,语文活动课的发展脚步停滞不前。
无论是传统的教学形式,还是语文活动课,教学时间的充足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目前,初中院校往往将语文活动课的教学时间分配给语文学科的科任教师,虽然提高了教师的自,但由于语文活动课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难以分配到充足的教学时间。很多教师不能严格地实行语文活动课的教学时间。学生反映任课教师经常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或者非必考科目的课时,导致语文活动课真正的教学时间极少。
2.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设计内容简单乏味
合理的教学内容会直接影响语文活动课的最终效果。在确定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内容时应该注意内容的针对性和层次感。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的实践能力,还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程内容。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自主创新的精神,不能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难以设计出切实可行、内容丰富的教学内容,继而使教学内容针对性不足。
语文活动课的发展时间较短,教学形式往往是课堂小组讨论、集体看视频、参观旅游等,这些教学活动形式便于组织,但学生的主动性程度较低。在活动中学生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很难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导致语文活动课的程式化情况比较严重,教师仅仅是为了应付教学任务,无法实现语文活动课的教学目的。
三、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的对策
1.建立和完善学校的保障监督机制
学校开展语文活动课的重要前提是学校对语文活动课的重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学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主要特点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确保语文活动课的开展行之有效。首先,应该确保语文活动课的授课课时,只有充足的课时才能保证活动课的顺利进行。其次,应该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系统,客观公正地对活动课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系统为语文活动课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促进了活动课的发展。
2.开发整合语文活动课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在教学活动中需要被应用到并对教学有着积极作用的资源总称,其主要包括教学主体资源、教学基地和网络资源。教学资源对于语文活动课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合理地开发整合语文活动课的教学资源才能为语文活动课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才能够促进语文活动课的顺利开展。在一次研讨活动中,一位教师诉苦:“一个学生的家长想给孩子买些学辅资料,让我给推荐,我到了书店一看,教辅资料、学辅资料铺天盖地,浩如烟海。如何选择?连我都不知哪一类最好,从何下手,怎么给别人推荐呢?”这位教师的苦恼,引起了在场同行对如何选用文本教学资源的
思考。
3.丰富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内容
在语文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内容和形式是相辅相成、相互服务、相互主导的,根据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变化,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形式主要可以分为课堂教学、校内课外教学、社会实践等三种形式。顾名思义,课堂教学是指以课堂为教学的主要平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校内课外教学是指在学校内部课堂之外的教学形式,主要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旨在建设学生的精神文明思想,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而社会实践则是指学生深入到实际社会中,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使学生融入社会生活中,增长学生的见识。
近年来语文活动课的发展速度飞快,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已逐渐形成完善的语文活动课程体系。为避免传统语文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方式,活动课教学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教材的基础上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并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具有更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例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理解较难,所以我组织学生观看《百家讲坛――康震评说坡》,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上到春天的诗歌单元,就组织学生去公园踏春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多彩的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教学的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中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形式,活动课教学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到一起,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使学生真正地学以致用,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赵晓玲.浅议新课程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3,17(10):52-53.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 活动课 问题 对策
1.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思想品德活动课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它着眼于思想品德学科的开放特点,把“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活动的中心,通过活动去体会和实践,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内化。因此,搞好活动课教学,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对于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培养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实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活动课并未真正突显其特色,甚至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1.1 从教师的角度看,部分教师存在观念陈旧、认识不足的问题。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有些思想品德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不足,看不到活动课的意义所在,认为活动课不实在,可有可无。有的把活动课上成了“自习课”或“放羊课”;有的则把活动课看成总结课或复习课;有的还是采用传统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有的虽然在形式上上了活动课,但主题不突出,组织不严密,无任何效果;有的甚至把活动课的内容放在一边,不予理睬。
1.2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参与率低,理解不到位。在很多活动课上,少数学生确实比较活跃,他们拥有了比别人更多的发言权、出场率。但真正的活动课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让学生在活泼、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去体验和感知。因此我们应多鼓励学生参与,而不应在课堂上只关注中上等水平的学生,甚至忽视对性格内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关爱,这样会造成每次活动课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总抱着冷漠的态度。
1.3 从教学过程看,教学目标不明确,形式不灵活,活动成了走过场。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中,都是在目标的调控下完成的。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偏离目标的活动是低效的。在许多思想品德活动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看起来学生情绪高涨,热热闹闹,但活动结束,学生却并未真正理解活动的目的、活动的意义。有些学生也做了总结、发言,但思维却不深刻。老师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节约时间,不再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体验、去感悟。这样的教学活动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就算达到了,那也只能是认识目标,能力目标又怎么能达到呢?
2.解决问题之对策。为解决上述问题,老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寻找适合新课程要求的策略,使活动课真正发挥其特色和功效。
2.1 教师应积极学习,提高认识,发挥主导作用。新编《思想品德》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变抽象的说教为生动形象的活动体验,通过活动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使师生获得教与学的情感体验,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开展活动课教学,目的是为了“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积累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必须改变已习惯的适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以启发式的引导性教学取代知识灌输,积极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条件,这样才能实现活动课的目标。
2.2 创造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思想品德活动课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其开展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辩论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讲故事、演小品或看录像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在上“抵制不良诱惑如网络游戏”时,可以组织学生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针对网络问题进行辩论;在上“珍爱生命 善待生命”时,可让学生查找人和动物的故事,并进行讲故事比赛;在辩论赛、演讲比赛、主题班会、讲故事、演小品、讲授课、辩论课、讨论课、演讲课等课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如音像、图片等,而这些教学形式在活动课中又交替使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活动目标要明确。思想品德活动课,要根据实际精心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这是活动课开展的前提。活动的成败,也应以教学目标是否得以落实加以评估。当前本课程教学目标上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这是教师在活动设计、开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地方。因此,活动课教学的开展应克服为活动而活动的情况出现,否则就演变成追求表面形式,这样做反而会对教学造成干扰,也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为此,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必须要思考和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落脚点以及活动价值在哪里。要从活动的“质”上去思考、取舍,而不应该停留在诸如“这节活动课热闹不热闹、学生活跃不活跃”、“学生表演了几个节目”这些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