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素质的感悟范文

心理素质的感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素质的感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素质的感悟

第1篇:心理素质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钢琴艺术;教育;心理素质;培养策略

目前,钢琴艺术教育的发展虽然十分迅速,但是一些内涵还不够完善。在教育的过程中,只注重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乐感、情感以及心灵净化的培养和帮助,忽视了这些内涵,使得钢琴艺术教育,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

一、钢琴艺术教育特点分析

艺术教育是提升个人修养与艺术品鉴能力的重要途径,钢琴艺术作为外来艺术教育科目,其教育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钢琴艺术教育注重培养想象力和表现力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缺乏了想象力和表现力,只注重简单的技巧练习,虽然能够很熟练的将曲目弹出来,却缺少感情和灵动性,让人们很难提升到一种很高的境界。想象力是指对音乐具有一定的感悟,以及通过音乐曲目来想象出他所表达的情感和方式。例如,钢琴曲《湖》,不仅要通过乐曲感受到音符的跳动,而且还要通过音乐来体会到湖面的波动以及湖面上所发生的故事,这需要很强的音乐想象力,才能够体会到音乐所表达的内涵和内容。另一方面,需要表现力。能够体会和感悟到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以及情景。如果没有很好的表现力,就不能够将感悟到的事物、精神以及内涵,通过音乐的方式表现出来。如果音乐缺乏了表现力,那么将失去对别人的感染,也就不能够提升。

(二)钢琴艺术教育对于个人素养的提升首先,帮助学生陶冶情操。钢琴艺术教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些学习钢琴的孩子,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明显的变得更加的纯洁和高尚。个人的气质也会变得非常的出众。另一方面提高艺术修养,通过钢琴的学习,学生通过感悟乐曲的魅力以及乐曲的旋律和节奏,逐步提高了对美的感知以及对美的感悟,从而提高了自己的艺术修养,达到了一种艺术水平。其次,有助于青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通过钢琴的教育学生动用了自己的眼、脑、手,通过这些器官和五官的协调运作,发展了自己的智力。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能够有助提高注意力。在乐谱乐章的学习的过程中,就提高了自己的注意力。钢琴弹奏的过程中,要求脱谱演奏,如果没有强大的记忆力,就不能够记住一些乐曲的旋律和音乐的律动。这样就必须要求学生逐步提高记忆力。最后,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接受钢琴技术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不断的感受到音乐律动和思维的跳动,也逐步提升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灵活的思维反应能力。

二、心理素质的特点以及培养意义分析

心理素质是人类全部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主要是由人类先天的素质和后天的环境以及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素质。这些心理素质对于人的生活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强大的作用,心理素质包括以下几方面能力,主要是认识能力、心理适应能力、情感表现力、意志力等等。这些心理表现都是心理素质在人身上的综合表现,能够通过这些感受到人心理素质的强大与否。

(一)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心理适应能力则是在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人的心理是否能够跟得上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积极的适应作用。例如,一个人处在一个寒冷、压力压迫的环境之中,能不能适时的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使自己不至于崩溃,甚至保持更加积极良好乐观的态度。例如,在一些特殊的时期,德国对犹太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迫害和伤害,但是有一些犹太囚犯就能够在艰苦的生活以及压迫中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直至战争胜利他们也能够积极乐观的生活。在进行钢琴艺术教育中,我们也能够通过教育提升学生在心理方面的能力。

(二)心理素质的良好表现通过我们对心理素质衡量标准的认识,我们来探讨一下心理素质良好的表现有哪些,从而能够认识到学生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首先是良好的个性。良好的个性包含很多方面,例如学生的自信、自强、自律、乐观、开朗、善良、热情、敬业、勤奋等等都属于良好个性的方面。这些良好的个性能够帮助学生更积极乐观的生活,能够在遇到困难时选择怎么样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去逃避问题,消极的进行生活。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不仅对于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在日后的生活工作当中也会有很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一个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或者是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自信心,很难完成演奏。在钢琴艺术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逐渐的培养自信心,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提升自强意识。

三、钢琴艺术教育与心理素质培养策略

心理素质是以先天为基础,但是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能够帮助增强心理素质。那么,钢琴艺术教育正是提升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教育手段之一。另一方面,要想做好钢琴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就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因此这两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钢琴艺术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心理素质的提高方法首先,我们通过提高自我认识和了解内心的方式来进行心理素质的提高。自我认识是提高心理素质的第一要点。例如,通过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提升自强力和自律能力,能够有针对性的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以及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弱点,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改正。在进行钢琴艺术教育的同时,我们通过让学生学习钢琴以及音乐曲目,让学生能够增强感受力和感悟力。同时能够更清晰自己的需求,在这种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提升对自己的认知,了解了自己的内心需求。这样就更加完善的认识到了自己。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能够逐渐提升自己的自信心、自律能力以及自强心态。其次,把握自己的情绪。情绪是心理素质的重要反应之一。把握自己的情绪非常重要,我们要认识到思维决定情绪,那么在把握情绪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思维。能够有效的通过钢琴艺术教育,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和思维。同时认识到钢琴教育也是一种情绪和思维的教育,那么通过学习钢琴,能够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这对于提升心理素质有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通过调节情绪也能够更好的学习钢琴。

(二)强调心理适应能力学生通过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心理应变、竞争合作等等一系列的心理反应,能够看出学生是否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都起到很重要的帮助。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良好的自我意识,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二是心理应变能力。心理应变能力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竞争合作能力以及心理调节能力。在学生受到了重要的挫折时,教师可以通过情绪的调节,帮助学生调节情绪,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积极地将情绪调整良好状态。这是一种重要的心理适应能力的外在表现方式之一。良好的纪律、积极的情绪、良好的个性和人际关系、社会的适应等,这些都是心理适应能力的表现。具有良好心理适应能力的学生能够在社会群体之中,遵守社会规范以及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能够找准自己的角色,为社会所服务,以及帮助自我进行提升。

第2篇:心理素质的感悟范文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9-0-01

一、心理素质的定义与培养

心理学家将心理素质定义为人的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中,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对客观现实的应变能力,它应当是介于生理素质与适应环境能力的思想文化素质之间,起着平衡与中介的作用,它与社会上其他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又具有衍生功能。

心理素质的培养,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其是一个涉及家庭、社会、教育系统、人际交往圈等多主体的综合性体系。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就对美术教育有较大影响的方面做较为详细的解释。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从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心理动力素质教育、创新素质教育等方面着手。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主要是指学生对挫折困难的承受能力,对人生与社会重大变革的适应能力,培养其坚强乐观的 意志品质,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心理动力素质教育包括成就感,进取心,抱负,求知欲,做事动机,对荣辱的态度等。它是推动人实现目标的潜在力量,是鼓舞人不断实现自身发展需要的强大内劲。在目标实现之后能否继续超越,不为名利所累,继续追求更高的目标也是这种心理素质的体现;创新素质教育 是 主体通过有目的的创新行为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动态,在对知识借鉴与领会之后,形成个人独到的见解,最终超越前人的观点,进行新的应用,解决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创新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心理素质的培养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英国艺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在1937年著的《艺术与社会》一书中讲:“我们认为,某些天生素质对艺术家来说十分重要,只有拥有这种素质的儿童才有可能成为艺术家。”所以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着显著的不同,它不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更注重发掘学习者的精神世界,积极激发学习者的创造灵感,鼓励其用心感受周围的环境,并以其美学思维对这些环境进行再现与挖掘。

通过对美术上述特性的分析,可以感知创造能力对美术学的重要作用。美术是以灵感型的独特创造为原本,追求极度想象之后的美的视觉实现。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情感和我们本质中不受约束部分的表现。”在大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启迪诱发学生独有的美术灵感,帮助学生摆脱僵化的思维模式,进行大胆的美术创新实践,在现实生活的小事中感悟美,发现美,以独到的最具感染力的形式加以表现。由此可见,心理素质中的创新能力对大学美术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大学美术的教育也包括技术部分,对色彩的处理,对各种技法的掌握,对各种客观事物的细心观察等等都要求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配合。

在前期的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要寻求现实或理想生活中的客观素材,并采取适当技法对其加以良好的展现。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面临一些创作瓶颈或问题。创作者如果不能正确应对,以积极的心态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甚至自暴自弃,自哀自怨,美术创作最终是不能正常运行的,即使前期的创作灵感多么独特与优异,也只能半途而废。

第3篇:心理素质的感悟范文

摘要:当前,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较为薄弱,培养耐挫心理素质对保障高职大学生心理安全、促进社会化和塑造良好意志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薄弱的原因,既有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又有个性特征与身心疾病方面的个人因素,可以通过开展职业理想教育、加强职业规划教育、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重视生命意义教育,实施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教育。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心理安全;生命意义

作者简介:张文龙,男,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咨询。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8-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社会对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也寄予厚望,不仅希望高职大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更期望他们能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可是,近年来,有关高职生厌学、网络成瘾、轻生等事例时有发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是什么让高职大学生如此脆弱?应该如何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笔者力图通过对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出培养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的有效路径,以期为高职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借鉴。

一、耐挫心理素质的内涵

耐挫心理素质,也称之为耐挫力,其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燕国材在《论耐挫力》中所提出的:所谓耐挫力,就是人们耐受挫折的心理力量;或者说,它是主体在耐挫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力。[1]他将耐挫力分为两部分,即挫折容忍力和挫折超越力。挫折容忍力就是忍受挫折、不肯退让的一种心理力量;挫折超越力就是指摆脱挫折、积极进取的一种心理力量。[1]从这个概念可以看出,耐挫心理素质是一种复合的心理品质,贯穿于挫折适应的整个阶段。在开始阶段,耐挫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能够接纳现实,忍受挫折带来的痛苦;后一阶段,耐挫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能够积极行动,改变挫折情境,促使需要的满足和目标的实现。

二、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薄弱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是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薄弱的根源,主要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高职大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为父母所宠爱,除了学习外的其他事情绝大部分事情都由父母代为操办,很少有独立做事的机会,可以说在大学以前基本没遭遇过挫折,更谈不上耐挫心理素质的培养。这种过度保护式的家庭教养方式阻碍了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导致其独立性差,抗挫折能力薄弱。

(二)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方式是导致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薄弱的第二大因素。学校教育重知识技能传授,轻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在上大学之前,高职学生基本上没有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健康知识知之甚少。上大学后,虽然当前高职院校都设有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大部分学校流于形式,对提高高职大学生的耐挫心理素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也没有制定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学校挫折教育的滞后使得学生不重视耐挫心理素质的培养,形成耐挫心理素质低下的不良状态。

(三)个人因素

1.个性特征。个性特征会影响高职大学生的心理耐挫性。(1)具有独立性品质的高职大学生其耐挫心理素质更强。独立性是指个体能够独自应对周围的环境及所面临的任务挑战等。[2]具备了独立性品质的高职大学生就可以有能力应对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而独立性差的高职大学生在遭遇困难时往往会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对;(2)外向型的高职大学生其耐挫心理素质较强。外向型的学生通常比较开朗乐观,遇到困难会积极面对,并能够及时寻求帮助;而内向型的学生则比较保守害羞,遇到逆境倾向于独自隐忍,不善于运用社会支持的力量。

2.身心疾病。身心疾病也会影响高职大学生的耐挫心理素质。身体上的不适与心理上的困扰会使高职大学生变得脆弱,降低应对困难的能力。相对于身体疾病,心理疾病对高职大学生的耐挫能力影响更甚。如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会严重干扰高职大学生正常的认知行为,在遭遇困难时倾向于采取病态的应对方式。

三、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开展职业理想教育

一个人有了远大理想,就有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对于高职大学生而言,最主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理想,也就是有使命感,树立能够终身奋斗的事业目标。一方面,利用思政课等途径帮助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职业理想的树立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把职业理想教育融入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高职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职业理想。

(二)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职业规划就是结合实际,制定实现自己职业目标的具体计划。职业规划就像是职业目标的路线图,拥有科学的职业规划,提前谋划、早作准备,才能在实现职业目标的道路上少一些阻碍,即便在遇到困难时因为有准备,也能坦然面对困难、努力向前。[3]因此,应当加强职业规划教育。(1)可以开设职业规划与指导课程,系统地教授职业规划相关知识与方法,为科学进行职业规划提供指导;(2)通过职业规划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职业规划的热情,通过比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三)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大学生耐挫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心理品质,才能提高耐挫性。(1)抓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这个主阵地。按照教育部的有关文件要求,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很多都是流于形式。应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精心设计心理健康课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真正发挥心理健康课的重要作用;(2)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情景剧大赛、素质拓展等,都是高职大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可以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积极体验和心理成长;(3)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机制。即在班级内设立心理委员,在系部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在学院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形成一个三级教育网络,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4)利用心理测量和心理咨询,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在新生入学后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并建立心理档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辅导。

(四)重视生命意义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这一群体有较多学生学业成绩不佳、学习动机不足,容易出现一些不良问题,如生活百无聊赖、无聊郁闷、逃课旷课、沉迷于网络游戏、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等。这些问题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尤为突出。从本质说,是自我找不到生命意义的表现。据对高职院校学生“生活目的测试”量表的调查结果显示,42.8%的学生处于生命意义和目的不明确状态,26.1%的学生处于生命无意义、无目的状态,这说明高职院校学生的生命意义感状况不容乐观,如此负向的生命态度是高职生人生发展上的重大隐忧。[4]因此,大力开展生命意义教育,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独特的生命价值,对解决高职生不良行为问题,学会正确的应对方式,防止出现自杀等恶性事故具有重要意义。生命教育是一种体验性的感悟式教育,应积极地开展生命体验活动,而避免空洞的理论式说教。[5-6]因此,开展生命意义教育重点就是要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真切地感悟生命,去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命的历程以及生命的安全等。

参考文献:

[1]燕国材.论耐挫力[J].上海教育科研,2006(9):74-76.

[2]王清宣,赵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23):90-97.

[3]杨爱华.大学生社会学[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9:32.

[4]周娟.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意义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32-35.

[5]蒋政兵.试论大学生生命教育[J].世纪桥,2009(11):111-112.

第4篇:心理素质的感悟范文

一、更新教学观念,营造学习氛围

良好课堂学习心理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师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新观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状态中学习。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要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出发,运用好激励性语言,在对教材的学习、理解、分析之中,帮助学生揭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感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滋润,接近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教师热爱、信任和理解学生,学生尊重和敬仰教师,可以形成积极向上、愉快活跃、和谐有序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因此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如微笑着走进教室,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讲课。当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有困难时,老师适时的微笑可以减轻或者化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时时处处用自己的良好形象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

二、挖掘语文教材,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适合心理辅导的内容和素材,而且学习过程中还会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教育的情境。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挖掘本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通过选择典型课文,开发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感悟,对所营造出的教学情境的深入体会,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通过课文对人物语言、动作、品格的描写,使学生受到人文内涵的熏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比如,在人物传记类的课文中,教师应提炼人物的精神品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只有孜孜不倦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在童话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课文的同时,让学生感悟到只有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相互宽容,才能拥有快乐的生活。我在《掌声》的教学中,根据文本内容,注重挖掘,一个自卑、忧郁的孩子后来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是什么让她有如此大的转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寻找、感受英子的内心世界,并在朗读当中感悟出英子改变后开心、自信的心情,引导学生感悟到尊重、理解、鼓励可以改变一个人;当别人身处困境时要给他们鼓励和帮助,并通过帮助别人,也让自己体会到快乐……

三、多元教学设计,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重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反复渗透、耐心诱导和细心培养。根据学习的需要、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点等,可结合多媒体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多种形式让学生感悟、体验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1.读中感悟,榜样激励。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描写英雄的文章,如《军神》一文中,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表现,在整个过程中沃克医生的反应等。我在教学中注重“读中感悟”,抓住描写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词句,通过“小组读、个别读、比赛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细细感悟“军神”顽强的毅力;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看英雄的视频或电影,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到英雄的内在品质,使学生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坚定地向英雄学习遇事不慌、沉着冷静、勇敢坚定、机智敏锐等心理品质。

2.结合文章,挖掘内涵。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第八次》一文主要体现了布鲁斯王子在面对困难几乎失去信心的情况下,受到启发,自我调整,最终战胜敌人。我在教学中结合当时布鲁斯王子身处的环境,加入议一议、换位思考和“结合实际,谈谈你是怎样面对失败的”等教学环节,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挖掘出布鲁斯王子面对失败和挑战重拾信心、不屈不挠的心理品质,从而受到教育。

3.创设情境,自省自悟。为了更好地矫治和预防学生的攀比心理,学会与人合作,尊重别人,上《掌声》一课,我设计了看一看、选一选、小组讨论、分角色表演、谈感受等教学环节,让学生自省自悟。最后学生总结出“对于有困难的人我们要给予帮助和鼓励,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掌声”,体验到知识与心灵同步成长的成功。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能激发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勤于学习,能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环境,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潜能,做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从而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第5篇:心理素质的感悟范文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初步确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从课程的实施现状来看,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课程目标重补救预防轻发展促进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主要是预防和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心理问题的解决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这样的课程目标导致了不少大学生只知道应该怎样避免负面情绪却不知道该如何提升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能力;只知道悲观、自卑、嫉妒等各种不良人格是怎样形成的却不知道怎样去发展诸如乐观、自信、宽容等积极的人格品质。

(二)课程内容重学科专业性轻实际应用性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陈述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般围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恋爱与性心理、择业心理等内容展开,比较忽视学科在具体生活领域的应用,缺乏教育载体的深度发掘。比如:体育运动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在大学生情感心理教育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在促进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心理健康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等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充分利用多样化教育载体,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课程模式单一实施途径简单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模式主要是学科课程模式,基本上按健康心理学的知识逻辑来组织课程体系,很少兼顾学生的心理逻辑,课程模式缺乏灵活性且比较单一。课程实施途径主要有专题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健康活动以及心理咨询,课程实施途径相对简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课程模式还是课程实施,都应该从系统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以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自我潜能的开发为教育目的,建构科学有效的课程模式和实施途径。

二、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特征

健全的心理素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内源性条件,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直接效应和调节效应,健全心理素质的形成是个体维护心理健康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作为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样做既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能培养学生成为更加积极、乐观、幸福、进取的个体。该课程体系将综合多个学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有效手段,其基本特征如下:

(一)发展与适应并重的课程目标设置

发展与适应并重是指该课程是基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首要目标的课程理念。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秉承积极心理学对人性持积极评价的取向,重心是重视人和社会的积极因素的教育功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观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上。因此,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既应指导学生积极适应又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良好适应能力的发展。

(二)综合化的课程内容构建

综合化的课程内容是指一切与大学生有关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以及社会实践都可以整合成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即生活即课程的大课程观。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的途径,形成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统领,以专业心理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为骨干,以学科教师为生力军,以宿管员和同伴为社会支持力量,以正向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和媒体宣传为积极氛围的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重视学校教育与社会活动的有机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自我教育与同伴互动的有机结合。

(三)自主参与的课程组织形式

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一切教育活动都以激发、调动大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感悟为核心,形成围绕心理健康和积极心理品质的自我教育活动。实践活动是个体心理品质形成的主要形式。依据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从心理发生的角度分析认为,心理品质是主体依托实践共同体,通过实践活动内化外部刺激而形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灌输课,而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体验课程,教师应该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与操作。因此,该课程体系非常重视大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实践活动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特别强调课程的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

三、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成

(一)专题训练课程

专题训练课程是基于“明理导行”的原理,让学生转变观念,提升认识,了解和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与技术。专题训练课有两种实施途径,分别为专家讲座和心理训练(心理教育课)。专家讲座课一般由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讲授,受众面比较广,使大学生深入了解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专家讲座的缺陷是难以实施具体的行为操作,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悟成长较少。心理训练(心理教育课)是由心理老师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以学科课程的方式,围绕大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心理健康主题开展的课堂训练或团体辅导。心理教育课让大学生亲身参与,共同交流,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或者领悟形成一些积极的心理品质。

(二)实践活动课程

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技能形成、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训练活动课程。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视实践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课潜移默化地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实践活动课主要采用如下形式开展:

(1)营销活动。以市场竞争实践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实施方法是邀请营销专业的老师参与到该课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和技巧来消除或缓解某些心理障碍(如社交恐惧)达到维护心理健康之目的。

(2)媒体设计。让学生设计心理健康主题方面的多媒体作品,并参与竞赛。邀请对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的新媒体专业的老师参与该课程,在课程中向学生提供心理健康主题方面的信息以及校园的心理健康服务资源。

(3)自我超越训练。自我超越训练可以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强化大学生的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增进团队参与意识和责任心,为大学生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4)健康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体育运动教育不仅促进学生身体技能发展,而且有益于学生社会技能、自尊、亲社会倾向以及学业成绩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艺术陶冶课程

艺术陶冶课程指利用艺术的审美心理教育功能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艺术的审美心理教育主要指个体通过艺术欣赏和实践,获得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个体的思想、情感、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个体正确地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艺术陶冶课程的具体实施途径包括以下内容:

(1)音乐心理调节。音乐不仅能治疗心理问题,也能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音乐能渗透到人们灵魂的深处,激起大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使其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2)舞蹈心理教育。舞蹈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舞蹈不仅是身体的展现,也可以治愈心理创伤。舞蹈心理教育致力于将舞蹈的治疗功能和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这种课程要求学生编排具有情感愈合功能或者积极情绪体验功能的舞蹈。

(3)美术心理教育。美术心理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通过美的事物来调动主体的各种心理功能,升华情感,使其通过丰富的内心体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促进自身内在的协调发展以及自身与外在环境良好共生关系的建立。美术教育也是张扬个性、表达自我的一种有效形式,有利于促进自尊、自信和个性成长。

(4)影视观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忌讳强制、说教和指责,尤其要讲究分寸。电影艺术非常重视人物情感的宣扬和抑制,这使电影的情感心理教育功能成为可能并富有实效。影视观赏一定要在观看影片后进行有指导的分享交流。

(5)校园心理剧。校园心理剧是利用舞台创设的生活情景,通过行为表达的方法和技术,重现生活情景中的心理冲突,使心理问题和心理过程表现出来,促使观众和演员产生新的领悟、体验新的情绪从而改变行为的一种综合性和表达性的心理干预活动。校园心理剧使参与学生的情感得到宣泄和梳理,认知结构发生变化,使参与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起新的行为模式,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社会,完善自我。校园心理剧以其独具魅力的原创性、互动性、生动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和人格影响,提高他们自我帮助和帮助他人的心理健康意识。

(四)微环境文化课程

大学生生活的微环境对其心理问题的预防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交往最多的人就是微环境中的同学,比如宿舍同学、班级同学等,因此宿舍环境和班级环境对大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1)宿舍文化心理塑造。宿舍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和谐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可以让宿舍成员获得一种归宿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大学生的心理成长。

(2)班级文化心理建设。班级是大学生相互交往的重要组织形式。大学生与班级成员交往比较多,班级的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影响很大。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给大学生提供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班级同学的情感支持对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有非常大的帮助。为了预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提高其心理素质,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建立积极的班级人际关系,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同合作精神。通过组织班级活动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四、结语

第6篇:心理素质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钢琴;演奏;心理素质

师范类音乐学学生在钢琴演奏中,不仅要学会演奏的方法,更要学会如何克服紧张等心理活动。这就需要培养一定的心理素质,本文就此谈一些看法。

一、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分析

(一)钢琴演奏练习过程的心理分析

钢琴演奏在练习过程中一般会经历三个心理变化过程:1.练习初期的新鲜感钢琴练习刚开始往往是很有新鲜感的,这一阶段除了模仿还会进行技能的协调,对弹指熟练掌握,强调肢体动作的连贯性,但细节不丰富。在心理方面,起步期也不会很紧张,还处在一个学习和总结归纳的过程中,对钢琴乐曲的理解力与技术的掌控力处于上升状态,也鉴于刚开始对钢琴演奏的这种兴趣,练习者会很放松,注意力多集中在作品本身和技术层面。而随着练习过程的进展,练习者在技术上、审美上、音乐表现力方面的进步促使他们追求更加层次深的内容。2.练习中期的稳态感练习者在经过一段周期的练习后,内心已经掌握了自己的一套演奏框架,对于技术和审美的提高也进入了一个稳定的状态,不同的练习者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和表现也会不尽相同。而这一阶段,如果仅仅是为了追求演奏技巧的娴熟度,那么钢琴演奏也就失去了富有魅力的层面,创作和创造的意识也会被压缩到最低。因此很多练习者会在中期出现单纯的机械性练习心理,却忽略了钢琴演奏的真正价值,忽略了音乐作品所具有的特殊艺术潜质。同时也要看到,在练习中期有些能够有希望成为钢琴演奏家的练习者们会将重心和注意力放到对演奏作品本身的理解、感知和创新上,他们会思考如何从练习中得到升华,如何从心里驾驭作品。因此这两种不同的心态都有可能在训练的中期出现,两种心态和追求的差异也会促使形成不同的练习高度。3.练习后期的超越感在经历了训练初期的熟悉和中期的强化之后,进入到训练的后期。在后期中钢琴的练习者基本已经掌握了演奏钢琴的基本技能,也能够在动作和心理上做到一定的协调。练习者的紧张感逐渐被这种对乐曲的熟练驾驭而冲淡,他们内心意识会抬高到一个对音乐信息和特色进行再加工再创新的阶段。练习者会把在训练中得到的总结和感悟实践在这一阶段的练习中,提高对作品审美、情趣方面的感知,希望将作品的最高感染力表现出来,同时练习者不仅局限于灵活结合这些东西,还希望能在乐曲中加入新的表达或者表现的成分,形成与其他人截然不同的风格体系。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绝大多数钢琴练习者都会经历从初期的新鲜到中期的稳定,再到后期的创新和突破。相应的在演奏技艺方面也会呈现出稳定的上升曲线,但由于个体的心理存在差异,对作品本身与钢琴演奏的理解程度存在区别,也会影响到他们最后所表现出的演奏效果。

(二)钢琴演奏表演过程的心理分析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曾经说过,练习和表演是两个概念,不可能同时存在。在表演中,演奏者面对舞台环境、面对观众,此时的心理与练习的心理是完全不同的,且这些因素会影响到演奏者内心的变化以及作品最终的呈现效果1.表演中紧张心理的分析表演中,钢琴演奏者容易出现“紧张”的心理表现,心理的紧张会导致技术上的跟不上,对不上点,反过来技术又会进一步影响心理紧张,如此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乐曲表现力的失控状态。钢琴演奏者在表演场合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心理,只是不同的人临场对紧张的控制有差异。面对陌生的环境、舞台和观众,表演者紧张常常表现在会出现心跳加速、表情不自然、眼神出现游离、注意力不集中、情绪高涨、呼吸急促等生理现状。甚至一些心理素质不好的演奏者在表演中还会出现记忆空白、键盘分辨不清等情况,如果对紧张感不能瞬时控制,就会影响到正常发挥。2.引起心理紧张的原因表演中出现的紧张来自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来说,由于表演的舞台和环境、观众和练习中会存在很大的不同,引起表演者的内心慌乱。表演场合人越多,越容易引发紧张,如果观众更加专业,表演者会更加紧张。第二,在钢琴表演中,场地和环境比练习时要更加宽敞,气氛也会更浓,灯光和音乐都比较正式,演奏者从练习到表演中的过渡和转换比较快,表演者的适应不够及时,就会产生紧张心理。从主观来说,演奏者的性格、技术、演奏经验和阅历与出现的紧张程度关系很大,如果演奏者的性格比较开放,其在表演中反而会更加兴奋,更有助于表演的效果。演奏者如果表演的次数多了,经验丰富了表演会更加放得开。另外,表演者自身的技术水平对紧张的影响也比较大,一个技术水平不高的演奏者往往会对自己的表演不自信,尤其面对专业人士很容易紧张,如对自己的技术足够自信的情况下,紧张感也会降低很多。

二、钢琴演奏心理素质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一)演奏者心理的差异性问题

在对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的培养方面,往往教师都不注重对于练习者个人性格方面的认知。大对数情况都是一刀切,即对不同性格的练习和表演者都采用同一种培养方法,不能做到“以人文本”。不同的人在生理、心理、审美、情绪控制、作品感知方面差异很大,如果对这些因素不能具体到个人,很难克服培养对象的心理素质。

(二)演奏者的心理预期问题

钢琴演奏者有的越练越自信,有的对自己的技术和心理素质不自信,更不愿意在公开场合表演,对于这种不同的心理变化,教师往往没有引起重视,采用一种急功近利或者消极帮助的方式去指导演奏者,而没有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提升他们对于钢琴演奏的兴趣和热爱,显然,对培养对象的心理预期要求越高,有可能会导致不爱练习的人更加厌烦钢琴演奏,本来就惧怕表演的人内心更加紧张。

(三)心理素质培养训练问题

钢琴演奏心理素质的培养中,训练的方式方法不当,也会影响预期的培养效果。练习和表演的环境有差异,观众有区别,对表演者本身的要求程度也不同,因此教师和培养对象会把练习过程和表演过程分的很清晰,这就心理方面给练习者造成一种心理暗示,让他们很“自觉”的把训练场地和表演场地进行了不同的“对待”,而真正表演的时候,演奏者一时很难从长期的训练中走出来,对陌生环境无法短时间适应,就会出现紧张。这种下意识将训练与表演分开,对表演者心理素质的培养很不利。

三、对策

(一)注重演奏者个体间心理的差异性

教师在改善演奏者心理素质的过程中,要从演奏者个体角度出发,对演奏者的气质性格、情绪调控、临场发挥综合考量,找出情绪失控的原因,加以针对性辅导。对不同性格和个性、不同专业技术水平的演奏者要进行针对性、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如果演奏者本身性格就很开放,对陌生环境适应快,就多从技术的角度进行心理指导;如果演奏者的情绪控制不稳定,临场发挥容易失误,就应多从疏导内心、树立自信、鼓励的角度提升他们对于钢琴演奏的热爱,时间久了,这种基于个体心理层面的培养就会出效果。

(二)指导演奏者拥有良好的心理预期

在指导演奏者进行练习的同时,需要与演奏者进行积极的沟通,使其在应对演奏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问题保持平稳的心态,认识到成功是需要多次努力尝试,而对于多次失败的演奏者则要纠正其消极的演奏心理。紧张分为积极紧张和消极紧张,积极紧张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稳定演奏者心理情绪、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让他们在表演前得到放松;对于消极练习和消极紧张的情况,指导者不应对他们的预期值过高,要从钢琴演奏的特点出发,循序渐进指导和培养他们在练习和表演每个阶段出现的反应,让他们逐渐熟悉表演的环境,增强自信。

(三)从实践训练中提高心理素质

基于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对训练舞台和表演舞台的不同要求,指导者应在训练中要求演奏对象通过不断的舞台实践积累演奏经验,或通过模拟舞台演奏,设置突况来提高演奏者的舞台应变能力。指导者不应过度强调表演舞台的特殊要求,对演奏者心理的培养应建立在让他们认识到每一次训练都是一次表演,每一次表演都是一次普通的训练,这种有意识的模糊两种舞台的边界,随着演奏者学习和演奏经历的积累,他们就会游刃有余地在舞台和训练场合中切换并驾驭。同时在训练中通过模拟舞台演奏也可以让演奏者较快地适应表演,克服紧张心理。总之,钢琴演奏作为一门实践性的艺术,对演奏者的心理素质的要求高,如果心理素质不好,对作品的呈现具有很大影响。

参考文献:

[1]艾希.钢琴演奏者心理调节与心理素质培养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3年.

[2]刘小静.钢琴演奏的不良心理因素与心理素质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9):274-275.

[3]丁艳.关于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培养的探究[J].音乐时空,2013,(12):186.

[4]杨妙.钢琴演奏中心理素质的培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4):262.

[5]刘青.论钢琴演奏者的演奏准备及舞台演奏中的心理素质问题[J].西安音乐学院,2013,(08).

[6]赖天舒.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分析与心理调控[J].湖南师范大学,2010,(11).

[7]张瑜.论怎样培养钢琴演奏者良好的舞台心理素质[J].音乐时空,2014,(24).

第7篇:心理素质的感悟范文

理论与技巧是声乐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声乐基础,才能在声乐的学习中不断进步,有所成就。在理论基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夯实学生基础,让理论基础促进学生的歌唱水平。例如,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声乐水平;让学生准确快速的识谱,可以帮助学生在声乐演唱时恰当的做出演唱处理,这就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注意对学生歌唱技巧的培养。在歌唱技巧方面,呼吸和发声是教师需着力训练的关键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发声练习,在每节课开始之前,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充分的发声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呼吸方法和气息的调节,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坚持发声训练,如每天早起坚持进行等等。只有学生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掌握扎实的技巧。在进行发声训练的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歌唱时的咬字和情感处理,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关键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踏实的学习作风,以兴趣为切入段带动理论技巧的培养。

二、文化素质的培养

声乐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做支撑,这样才能演绎出动人心弦的歌曲。声乐演唱中打动人的地方不是声乐技巧,而是声乐演唱者在声乐演唱中将情感与技巧相结合,将歌曲的本质演绎出来。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歌曲的内涵与情感,重点加强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首先要把德育内容融入到声乐教育当中,在进行声乐教育的过程中把德育内容穿来。例如,在演唱或欣赏爱国题材的音乐时,可以让学生重温那段历史岁月,感受祖国的变化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对声乐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其次,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进行民族声乐学习时,可以拓宽教学深度,让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鼓励学生拓宽知识面;最后要加强声乐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融,如戏剧、美术等,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创造条件。

三、表现能力的培养

除了以上的基本素养外,考虑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特殊性,需要培养学生的声乐表现能力,以更好地适应职业需要。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未来更多的是要接触儿歌,所面对的团体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这就需要求在声乐教育中,必须综合考虑到儿歌和小朋友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声乐表现能力。首先,在声乐控制方面,要符合小朋友的兴趣特点,做到甜美且富有童趣;其次,在演唱过程中,要注意加入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符合儿歌的基本特点,吸引小朋友的关注;再次,要注意提升儿歌演唱的表现效果,可以根据儿歌的具体内容加入一些小朋友喜欢的道具;最后,歌唱表现的形式要多样,可以合唱、小组演唱或独唱。总之,在声乐表现能力方面,要做到轻松愉快、活泼热烈,让小朋友充分融入到歌唱当中。广大中职教师要把握住这些关键点,培养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能力,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幼儿园,开展实践活动课,让学生更能了解如何与小朋友进行沟通交流,以便在声乐表演中更具表现力。

四、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一方面良好的身心发展是当代人才发展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心理素质对声乐学习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进行声乐演唱时,一旦演唱者出现消极或紧张等负面情绪,其艺术表现水平必然大打折扣。实际上心理素质问题是声乐领域里的一个常见问题,即使很多专业的艺术家也可能会在演出中受到心理问题的影响,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首先,教师要多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很多学生羞于在人多的地方进行声乐演唱,或是演唱时有怯场的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多多鼓励,对于学生的优点要指出,对于学生存在的不足要鼓励学生改正,不能盲目的批评;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调整演唱时的状态,做到注意力集中,心态平静,排除杂念,可以多给学生创造在多人面前演唱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能力;最后,在学生的日常考试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发现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对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状态做出评估,然后因材施教,培养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记录学生的心理变化。

五、结语

第8篇:心理素质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 心理行为训练 警察 培训体系

在警察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其执法效果与其心理活动息息相关。警察的综合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其思维、决策等各种心理活动,继而对行为产生正面或者负面效应。可以明确,过硬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警察在执法活动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心理行为为主题展开相应培训体系的构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警察的综合心理素及心理健康水平。

1.心理行为训练发展与特点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行为训练就开始在军事领域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与相关军事人员在大量的案例中得出:在战争中表现突出的军人并不具有超于常人的体能,而在意志力、顽强性及反应力等其他由心理状况决定的因素上具有突出的表现。认知到此点,在军人的训练方面,各个国家开始专注于心理素质的训练。当前,心理行为训练是建立在诸多的基础心理理论学科之上的,包括应用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基于上述基础理论,针对受训对象的基础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状况开展相应的训练。

行为训练并不是心理行为训练关注的重点,这种培训体系的重点在于借助行为训练途径触动受训对象,使之获得一定的感悟、体验与沉淀等。心理行为训练的核心宗旨为:训练沉淀意志、行为塑造认知、习惯养成品质。具体而言,基于心理行为训练的警察培训体系是通过培训目标对训练场景与内容加以肯定,受训警察在场景与活动中充分感知自身在情绪与行为等方面的心理发展状况。

2.基于心理行为训练的具体警察培训类型

2.1基本心理能力培训。对于警察来说,其在工作中需要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为观察力、思辨力、记忆力、反应力、注意力、思考力、抗压性、意志力及自信心等。针对这些基本心理素质,相关的心理行为训练方式众多(如理论培训、实训与拓展训练等),也已经在警察培训体系中被广泛实行。基本心理素质的具备是每个警察顺利完成任务、保障警务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基础。

2.2团队协作训练。团队协作在警务工作中是必需的工作形式,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工作的高效化与成功率。在警察培训体系中,实行团队合作训练有助于警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行为的养成。通过团队协作训练,受训警察具备强烈的团队归属感与荣誉感,从而促进其积极地融入团队协作,融合为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每位警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自身职责与团队事务上。在警察培训体系中,应用较广的团队协作训练有同步行军、天梯、毕业墙等。

2.3自我意识训练。在心理行为训练中,自我意识训练是主要的项目之一。通过这项训练,受训警察能够全面、客观、及时地觉察到自身的内心活动与行动能力,即提升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认知水平。其中心理与行为具有生理状况、心理状况和人际关系。自我意识主要涵盖自我认知、自我体验与自我监管三种心理要素。在自我意识训练中,主要针对上述三大要素开展具体的训练项目与内容。在自我监管上,需要警察对自身的行为与心理进行自我约束与自我控制等。在警察培训体系中,被广泛应用的具体自我意识训练有红色轰炸、自我介绍和滚雪球等。

2.4开发潜能训练。在针对警察所开展的心理行为方面的培训中,开发潜能训练是基本的训练之一。其通常在户外情境下进行,主要以冒险类的活动为主,例如空中单杠、空中跨越断桥、信任背摔、穿越电网等。通过这些项目的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受训警察的应变力、战斗力、自信心、信任感及团队协作意识等,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其消除恐惧等不良心理。

3.基于心理行为训练的警察培训要点分析

3.1强化培训教官的综合技能。在针对警察的心理行为展开培训中,需要相关的教官具备扎实、丰富的专业心理学知识、行为学知识及运动学知识等综合性较强的技能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素质的教官才能确保培训效果。为此,要针对培训教官进行定期定时的具有针对性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训。培训方式可以为多媒体教学、外派学习等方式。

3.2促进小班化、个性化的培训方式。在现有的警察培训中,一般是小组或者团队的形式展开训练。其中受到教官数量、相关器材、受训警察人数的影响,小组或者团队的成员数量较多。例如在一些警察培训中,往往由1名教官带领40名左右的受训警察开展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培训效果。因此,需要促进人数较少的小班化甚至1对1的个性化培训方式的推行。这就需要相关警察部门在教官人力资源建立、相关设备器材等方面投入一定的精力与财力。只有具备充足的软件与硬件条件,才能确保小班化与个性化培训方式的实行,从而有效增强心理行为训练的培训效果。

3.3强化培训项目的针对性。当前,在警察培训体系中,在理论层面,培训课程会根据职务、职责及级别上的不同来分别设置。但是执行后,这种划分也有待进一步清晰化,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对培训项目的针对性加以强化,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受训对象对自身职位所需技能的充分掌握,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培训所需的各项资源。为此,就需要根据受训警察的年龄、生理情况、职责等客观条件来对训练项目加以设置,明确其中的要点与难点。

4.结语

基于心理行为训练的警察培训体系较复杂,在执行中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需要相关工作者与研究者在充分掌握理论背景知识的同时,深入挖掘这一培训的特点、要点与难点,从而促进警察培训体系的完善,以及警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我国社会的安定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罗亮.警察职业培训中心理行为训练探析[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04:87-88.

第9篇:心理素质的感悟范文

一、培养学生的音色感和节奏感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训练学生音色感和节奏感,对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知有极大的帮助。判断两个声音是否相同,音色可谓是根本。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内在的音色感的培养,可以体现为培养学生对于不同和弦、调性和旋律的感知。另外,使用不同种类的乐器,选择不同的音乐作品,都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表达,进而形成不同的内心音乐听觉。节奏感,一般是指在音乐演奏过程中,人们对于节奏的张弛度,节奏不同长短组合的感知。内心音乐听觉中的节奏感,主要指音乐轻重或音长的内心期待,可以是过去的,也可以是正在感知的。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培养学生内在节奏感,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以及音乐演奏过程中对于节拍风格的感知,了解和掌握音乐的节拍风格,可以从单位拍开始,逐步向复杂性的节拍过渡。在存储大量节拍信号之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就可以进行节拍性格的辨识。

二、培养学生的和声感和旋律感

按照一定规则,两个或两个以上音高不同的声音,进行同时发声所产生的整体音效,就是和声感。和声感具体包括两部分:一是和弦,二是和声。和弦是和声的基本组成,同时,和声又是连接和弦的基础。人们对于和声功能的感知,对于和弦色彩与结构的感知,对于和声的逻辑的感知,就构成了内心音乐听觉的和声感。这一能力的培养,要有两个先决条件:即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和声理论知识,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和声效果感知经验。随着合唱歌曲的增加,在音乐教学中,学生越来越重视对于和声感的感悟。内心音乐听觉的和声感的培养,不仅需要加强学生的和声感常规训练,还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随着不和谐音响表现形式的增加以及无调性音乐的发展,未来的和声规则会更难掌握,学习难度讲会越来越大。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内心音乐听觉,旋律感的培养是最为关键的部分。人们对于旋律要主动,积极的去感悟和理解。只有用心进行旋律的感知,才能真正体会音乐内在价值的审美。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内心音乐听觉旋律感的培养,包括四个方面:节奏感、气息感、调式调性感、音程感。在日常旋律听写技能训练中,可将这四个部分分开进行训练,这样会更有利于把握整体旋律准确度,以及旋律发展规律。

三、培养学生基础乐理知识和技能

要想开启音乐的大门,基础乐理知识和技能是必备的敲门砖,只有具备扎实的乐理知识,并且熟练基本技能,才更有利于内心音乐听觉能力的提升,在日后训练不断完善自我。基本乐理知识包括多方面,如调式、节拍、音高和音程等,在培养内心音乐听觉方面,这些基本知识不仅是进行不同调式表现、常规视唱的基础,同时也是掌握和弦结构,进行情感和风格掌握的根本。掌握基本技能不仅体现在对于音乐的情感表现以及音乐的特殊处理上,同时,还体现在培养学生实际音乐表达能力和内心音乐听觉方面。

四、培养学生的基本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