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番茄叶霉病范文

番茄叶霉病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番茄叶霉病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番茄叶霉病

第1篇:番茄叶霉病范文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发生规律,调查。

番茄是天水市蔬菜主栽品种,番茄灰霉病是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摸清天水市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发生流行规律,制定天水市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笔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日光温室及区域对番茄灰霉病发病症状、侵染部位、发病趋势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调查方法与内容

天水市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发病症状调查

调查时间和地点:按照番茄苗期、果实、叶片、茎和花等部位进行分类调查。调查时期主要集中在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高发病阶段。其中,集中调查共进行了3次,分别是2006年10月17日在天水农业园区、12月5日在麦积区石佛镇郭杨村和2007年4月28日在武山县农业科技园区,临时调查共进行了5次,均在天水农业园区目光温室内。

调查品种:调查共涉及12个日光温室的4个番茄品种,分别是‘金棚一号’、‘中研958’、‘合作908’、‘金牌国粹’。

调查方法:每个调查地点调查3个日光温室,每栋5点取样,每点调查3株,并按照植物病害症状分类进行归类。天水市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侵染部位调查

调查时期: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

调查地点:天水农业园区2区1 5号日光温室(‘金棚一号’)、天水农业园区9区4号日光温室(‘中研958’)和天水市麦积区石佛镇郭杨村郭仓元日光温室(‘合作908’)。

调查方法:每个调查地点调查3个日光温室,每栋5点取样,每点调查3株,调查果实和叶片。果实调查分残留的花瓣处、柱头处和果面处:叶片调查分叶尖及叶边缘处、叶柄处和叶片叶面处。对于叶片有不同部位发病的按照部位严重程度统计。

天水市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流行调查

调查时间: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

调查地点:在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和天水市麦积区石佛镇郭阳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日光温室。

调查方法:每15天左右对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取10株,每栋定点调查50株,记录全部叶片的发病率、严重度和果实的发病率,计算叶片发指数。番茄灰霉病的分级及病指计算按GB/T17980.28-2000进行。

结果与分析

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田间发生症状

通过调查发现,灰霉病在番茄植株上可以引起多种症状,并且有些症状有发展的趋势。

苗期症状

调查统计,番茄子叶感病后,叶缘开始褪绿变黄,随即脱水干枯,其子叶病叶率4.3%;幼茎多在节部发病,呈水渍状,软腐后枯死,病株率1.3%;真叶发病时从叶尖缘开始,病斑发展后即干枯死亡,真叶病叶率2.7%。在幼苗生长期,如遇上持续连阴雨天气,番茄病部即产生灰色霉状物,病斑迅速发展,导致成片苗死亡。

叶片症状

“V”字型病斑。成株期叶片染病多从叶片边缘或叶尖开始,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病斑边缘水浸状,浅褐色,最后叶片干枯致死,其V字形病叶占总病叶的72%。其成因主要是浇水过多,室内湿度过大,叶面长期结露所致。

不规则形病斑。番茄底部叶片老化、损伤后,叶边缘易感染灰霉病菌,进一步向叶内发展,呈不规则形病斑,其不规则形占病叶的15%。近几年,由于前期肥害、机械损伤引起的灰霉病有加重趋势。

圆形轮纹斑。番茄开花后,叶片表面附着残留落花,易在叶片上感染灰霉病,占病叶数的6.1%。叶片中部初期为水浸状小点,后发展为浅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轮纹斑,边缘明显,有时病斑破裂。湿度大时表面生少量灰色霉状物。

叶柄折断。危害番茄单叶柄或复叶柄,叶柄部初期为水浸状褐色斑块,然后向深度和周围扩展,严重时引起叶柄折断,湿度大时有大量霉层出现,占发病总叶片数的6.9%。

茎部症状

茎腐烂。茎部染病,开始呈水浸状小点,后扩展为边缘深褐色长椭圆形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灰色霉层。引起植株病部以上萎蔫,严重时枯死。打权使茎部受伤或被病果、病叶、落花附着易染病。

茎基腐烂。在土壤中存留的病菌直接侵染番茄植株的茎基部,最初呈水浸状病斑,然后向周围扩大,表面生大量灰色霉层,严重时病斑扩展绕茎一周,引起番茄茎基部腐烂,发病初期在晴天中午部分叶片萎蔫,早晚尚能恢复,最后整株变枯死、倒伏。这种症状发生较少,主要在重茬和老棚中发生。

花部症状

病菌多从花瓣或柱头处染病,致使花腐烂,长出灰色霉层,并引起落花。

果实症状

在田间不施用杀菌剂条件下,番茄果实灰霉病主要从残留的花器开始侵染,蘸花不当是加重番茄果实灰霉病的主要成因。目测可见,绝大部分染病果实由病菌浸染青果上残留花瓣和柱头,形成霉层后向花尊和果蒂蔓延,进而扩展到其它部位。果面发病初期,局部果皮灰白色、软腐,至扩展到整个果面。后期湿度大病斑上产生灰色霉层及黑色颗粒状物,失去商品价值。

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侵染部位

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病果侵入部位

从表1可以看出,在天水农业园区2区15号日光温室中种植番茄‘金棚一号’病果中,从残留花瓣处侵入的比例为83.3%,从未脱落的柱头处侵入的比例为10.3%,从其它部位侵入的为6.4%:在天水农业园区9区4号日光温室种植的番茄‘中研958’病果中,从残留花瓣处侵入的比例为82.5%,从未脱落的柱头处侵入的比例为9.8%,从其它部位侵入的为77%:在麦积区石佛镇郭杨村郭仓元温室种植的番茄‘合作908’病果中,从残留花瓣处侵入的比例为81.9%,从未脱落的柱头处侵入的比例为9.5%,从其它部位侵入的为8.6%。由此可见,番茄灰霉病病菌主要从残留花瓣和未脱落的柱头处侵入果实,造成果实腐烂,在生产中要从以上两处着重控制灰霉病病菌侵入。

生产中常见的灰霉病侵入造成果实腐烂的途径和部位是:

灰霉病病菌从番茄残留花瓣处侵染后,在适合的条件下《连阴雨天)向果面与萼片夹缝内发展,引起(萼)片及果蒂部发病,进一步发展到番茄果肩部等,病果初呈灰白色软腐,最后落地腐烂。

番茄果实的柱头感染灰霉病后,在适宜条件下,向果的脐部蔓延,再发展到果实的其他部位。

根据调查,灰霉病引起烂果症状上述二部位初侵染占85%以上。

直接侵染番茄萼片,引起果蒂部腐烂。

番茄表面受病果粘贴而感病。

后两种引起的烂果占10%以下。引起这种症状的番茄果实往往提前成熟,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灰色霉层及黑色颗粒状物,失去商品价值。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病叶侵入部位

从表2可以看出,在天水农业园区2区15号日光温室中种植的番茄 ‘金棚一号’病叶中,从叶尖及叶边缘部位侵入发病的比例为70.7%,从叶柄部位侵入的比例为78%,从ut-R叶面部位侵入的为21.5%;在天水农业园区9区4号日光温室种植的番茄‘中研958’病果中,从叶尖及叶边缘部位侵入发病的比例为63.6%,从叶柄部位侵入的比例为11.8%,从叶片叶面部位侵入的为24.6%:在麦积区石佛镇郭杨村郭仓元温室种植的番茄‘合作908’病果中,从叶尖及叶边缘部位侵入发病的比例为66,7%,从叶柄部位侵入的比例为614%,从叶片叶面部位侵入的为26.9%。由此可见,番茄灰霉病病菌主要从叶片边缘发病,造成叶片边缘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温室土壤及空气湿度过大,叶片叶缘产生结露,尤其是尤其叶尖结露时间最长最多,这就造成了番茄灰霉病一般从叶尖发病较多。同时叶片边缘损伤较多,也造成了病菌容易从叶缘侵染。通过观察,叶片表面发病主要是落花落在叶面形成感病中心发病,其次是在灰霉病高发阶段,棚内湿度过大,棚膜滴露造成叶面损伤,容易感病。因此,控制灰霉病发病主要从选择无滴棚膜,降低棚内湿度,清除败花、残枝落叶着手

天水市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流行规律

天水市为日光温室次适宜区,通过多年的栽培实践,日光温室番茄主要形成了早春茬和秋冬茬两个茬口,且普遍栽培效益突出。2000年至2005年我们也试验种植过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即在8月中下旬育苗,10月上旬至中旬定植,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上市_直采收到6月中旬。在温室保温达到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10℃,平均最低气温不低于12℃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其栽培优势。通过调查,本市由于冬季连阴雨雪天较多,造成温室无温可保,冬季种植一般要保证茄科蔬菜正常生长必须采取加温措施,如不采取加温措施大多茄果类作物会遭受冻害或生长处于停滞状态。因此本此调查着重对本市日光温室番茄主栽茬口,即冬春茬和秋冬茬进行灰霉病发病情况调查。日光温室早春茬番茄灰霉病流行规律

从表3可以看出,日光温室早春茬番茄苗期和幼苗期灰霉病较轻,病叶率

从表4可以看出,8月25B至9月11日为灰霉病始见期,病叶率

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番茄灰霉病发病情况

通过对少数日光温室越冬栽培番茄灰霉病调查,发病初期为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发病盛期为翌年1月上旬至2月下旬。3月以后灰霉病较前期略有减轻但防治不容忽视。

小结与讨论

灰霉病对番茄叶、茎、花、果均能危害,危害症状呈现多样化。

通过调查表明天水市日光温室番茄灰霉病病症茎腐烂有逐渐加重趋势,成为继番茄叶片、果实之外又一大发病部位。

第2篇:番茄叶霉病范文

一、棚室番茄病虫害发生种类

棚室番茄栽培发生的病虫害有:猝倒病、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绵疫病、叶霉病、青枯病、病毒病,棉铃虫、茶黄螨、粉虱、蚜虫、红蜘蛛等,其中主要种类有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粉虱、蚜虫。

二、棚室番茄病虫害发生消长规律

棚室番茄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苗期,此期主要发生的病害有猝倒病、根腐病、晚疫病,虫害以粉虱为主,灰霉病、早疫病很少发生。10月中旬至12月上中旬为开花结果期,灰霉病、早疫病、叶霉病开始发生,立枯病、根腐病发生程度减轻;烟粉虱、茶黄螨发生达到高峰。12月下旬以后番茄进入结果盛期,随着植株的衰老抗病能力减弱,叶霉病、灰霉病、病毒病发生程度逐渐加重。

三、棚室番茄病虫害安全控制技术

1. 播种前防治 主要防治土传病害,对种子灭菌,兼治苗期病虫害。防治时间为7~8月播种前和育苗前,在猝倒病病株率达1%~3%时。防控措施有: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日光高温土壤消毒。在夏季高温季节深翻地25厘米,撒施500千克切碎的稻草或麦秸,加入100千克氰胺化钙,混匀后起垄,铺地膜,灌水,持续20天。

③种子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小时,或用福尔马林300倍液浸种30分钟,也可用种子重量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预防苗期真菌性病害。

④土壤消毒。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细土按1∶100的比例配成毒土,每平方米用1.25千克,或每平方米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克撒于土面后与土壤拌匀。

⑤棚室消毒。用福尔马林500倍液按1~1.5千克/米2的用量喷雾,闭棚一昼夜,放风7~10天后定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棚室土壤、屋顶及四周表面喷雾消毒。

2. 幼苗期防治 主要防治蚜虫、烟粉虱和苗期病虫害,兼治苗期立枯病。防治时间:蚜虫单株5~7头,粉虱单株5~15头,茶黄螨初见新叶皱缩,斑潜蝇百叶有虫道100条。

①农业防治。育苗可采用防虫网,通风口用尼龙网罩住,防止蚜虫、粉虱等害虫进入;适当控制浇水,及时排除积水,苗后撒施少量干土或草木灰填缝,逐步通风降湿,及时分苗;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销毁。

②生物防治。定植前或定植后各喷1次10%83增抗剂50~80倍液;用0.9%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茶黄螨、蚜虫、粉虱和斑潜蝇。

③生态控制。控制苗床温度,白天温度在25~27℃,夜间不低于15℃。

④化学防治。防治猝倒病、炭疽病可用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或64% 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25%噻虫嗪、10%吡虫啉、50%抗蚜威喷雾。

3. 定植与结果期防治 主要防治对象为蚜虫、烟粉虱、病毒病、疫病、灰霉病等。防治适期:病毒病主要是预防发生,疫病(晚疫病)、灰霉病为始见病叶。

①农业防治。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拔除病株,集中深埋或销毁;适时通风降温,控制浇水,避免大水漫灌,防止积水。

②物理防治。棚内悬挂50厘米×50厘米黄板,诱杀蚜虫、烟粉虱、斑潜蝇等害虫。

③生物防治。用0.9%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粉虱、叶螨等害虫;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细菌性病害;用1%武夷菌素水剂150~2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炭疽病。

④化学防治。病毒病防治可用1.5%植病灵2号水剂1000倍液,或NS-83增抗剂250毫升/亩,或5%菌毒清125克/亩喷雾;疫病防治可用25%阿米西达、72.2%霜霉威水剂、52.5% 酮·霜脲氰可湿性粉剂等喷雾;防治灰霉病可用40%嘧霉胺、50%腐霉利、50%异菌脲等喷雾;叶霉病可用10%苯醚甲环唑或43%戊唑醇喷雾防治。

第3篇:番茄叶霉病范文

番茄既是蔬菜又可作水果吃,因为产量较高,价格较稳定,栽培面积也越来越大,每到收获之季,菜农们忙碌着采收上市,乐享丰收的喜悦,然而近年来不少种番茄的农友谈起番茄就有说不完的辛酸与无奈!这是由于番茄灰霉病和晚疫病给他们带来了诸多麻烦,特别是晚疫病,蔓延迅速,为害严重,使菜农们头痛不已,因此将番茄灰霉病和晚疫病的识别与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供大家在防治时参考。

1 灰霉病

灰霉病属真菌性病害,可为害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西葫芦、菜豆、韭菜、莴笋等。番茄的叶、茎、花、果实都可染病,以青果受害最重,多从残留的花托染病,逐渐向果面和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果实变软腐烂,病部生出大量灰色或灰绿色霉层,严重者果实脱落;柱头染病,果实病部呈灰白色软腐,后生出灰色或灰绿色霉层(这点区别于脐腐病)。叶片染病多始于叶尖,初现水浸状浅褐色边缘不规则的“V”形病斑,有深浅相间的轮纹,后病部生有少量灰色霉层而干枯。茎秆染病,开始呈水浸状小点,扩大后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灰褐色霉层,绕茎1周后病部以上枯死。

2 晚疫病

晚疫病也属真菌性病害,菜农称其为“黑叶子病”,主要为害番茄、马铃薯等。番茄的叶片、叶柄、茎秆和果实均可发病,以叶片和青果受害严重,露地番茄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发病,大棚番茄多中部或中上部叶片先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侵染,出现暗绿色病斑,后呈暗褐色,高湿时可见稀疏的霜状白霉。茎秆染病,出现不规则黑褐色斑块,少凹陷,高湿时可见灰白色霉层,表皮腐烂。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上,初呈油浸状暗绿色病斑,稍凹陷,后为棕褐色,有不规则云纹,果实不变软。

3 灰霉病与晚疫病的区别

番茄灰霉病叶片染病多见于叶尖,病斑呈“V”形向内扩展,有深浅相间的轮纹;茎秆染病开始出现水浸状小点,扩大后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高湿时病斑长出灰褐色霉层,不腐烂;果实染病多从残留的花托侵染,初呈水浸状灰白色病斑,扩大后果实软腐,病部出现大量灰色或灰绿色霉层,果实易脱落。而晚疫病叶片染病多见于叶尖和叶缘,病斑不见轮纹;茎秆染病出现不规则黑褐色病斑,高湿时表皮腐烂;果实染病多从果肩侵染,初呈油浸状暗绿色病斑,后呈棕褐色,无霉层,有不规则云纹,果实不变软,不易脱落。

2 防治方法

2.1 综合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采取配方施肥,合理密植;注意通风排湿;视情况供肥水,防止植株徒长;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2.2 药剂防治

①灰霉病 可在蘸花的药液中加入0.1%的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喷雾防治;如遇阴雨天气,可用45%百菌清烟剂,每667 m2用药250 g,夜间蒸熏,白天及时通风,或撒5%灭霉灵粉尘剂,每667 m2每次1 kg。

②晚疫病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72%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64%杀毒矾(f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百泰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750倍液喷雾防治;如遇阴雨天气,可每667 m2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150~200 g加滑石粉0.5~1.0 kg拌匀后撒施。

参考文献

第4篇:番茄叶霉病范文

1 品种特性

该品种属无限生长型樱桃番茄、生长势旺盛、耐低温弱光、抗病力强,尤其高抗TY病毒病。其果实呈亮粉色,鸡心状、品质佳、耐裂、耐贮运,单果重20克左右,糖度可达10度以上。

2 品种试验示范

该品种2014年秋季在普兰店区丰荣街道鞍子山社区刘义和普东社区于善军两家进行试种,并在两家分别安排了品种抗病性及抗逆性对比试验和商品性及品质对比试验,两个试验点均较对照品种表现优异。

2.1 抗TY病毒能力突出

两个试种点均未发现病毒植株,而两家对照的主栽品种发病率分别为23%和19%。

2.2 品质和商品性优异

据测定其果实糖度为10.5度,平均单果重为20.2克。果实甜度好、萼片长、色泽亮丽、卖相好。

2.3 抗逆性较强

该品种田间生长势强,既耐低温又抗高温。除高抗TY病毒之外,抗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等病害的能力也优于对照的主栽品种。

3 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宜的栽培密度

因甜禧较常规樱桃番茄品种生长势旺盛,且叶片肥大,若栽培过密则田间郁闭较重,通风透光差,病害会发生较重,尤其叶霉病。建议采用单干整枝亩保苗3500株左右,采用双干整枝亩保苗2200株左右。

3.2 轻基肥重追肥

栽培樱桃番茄特别是长势旺盛的甜禧,要改变以往只注重增施大量基肥的习惯,应侧重中后期的追肥。一般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2500公斤,定植时沟施“喜正多功能肥”(菌肥)2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硫酸钾10公斤,“全都有”中微量元素肥10公斤。开花结果期随水冲施多元素水溶肥,依田间长势每次滴灌或冲施N20-P20-K20平衡型肥料5~8公斤,依土壤墒情7~15天冲施1次,冲水间隔期短则冲肥量要少,反之应加大冲肥量。中后期应注重冲施N16-P12-K32高钾型水溶肥,用法与上同。

3.3 加强叶霉病为主的病害防治

第5篇:番茄叶霉病范文

关键词:番茄 常见病害 防治

一、番茄早疫病

症状:番茄早疫病在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危害花、果、茎、叶。叶片染病,刚开始呈针尖大的小黑点,之后不断扩展为轮纹。茎部多在叶柄和分枝处感染,产生椭圆形不规则病斑,叶柄处是轮纹斑,表面处有灰黑色霉状物。青果染病,初始于花萼附近产生不定形或椭圆形黑色或褐色凹陷斑,后期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密生黑色霉层。

防治: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好润40克,或瀚生蓝400倍液预防。发病时施用更胜10克或百倍5克或盖牌5ml或优鲜10ml。上述药剂交替使用,每7~10天1次,连续2~3次。尽量应用粉尘剂和烟剂。

二、番茄晚疫病

症状:番茄晚疫病可危害幼苗、叶、茎和果实,叶和青果受害重。叶片染病,多从下部叶的叶缘或叶尖开始发病,开始为水浸状不整形暗绿色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高湿时叶背病部与健康部交界处长白霉;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上,病斑初始呈暗绿色油浸状,后变成暗褐色至棕色,边缘明显,云纹不规则,稍凹陷,果实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少量白霉并迅速腐烂。

防治:采用拔萃20克,满分10克,超赞10克喷雾,药液用量每亩50~60公斤,7~10天喷一次,连续4~5次。

三、西红柿灰霉病

症状:灰霉病对番茄叶片、花、果实及茎均可侵害,果实以青果受害重。多数残留的花瓣或柱头先被侵染,然后向果柄或果面扩展,果皮灰白色,病部长出大量灰绿色霉层,失水后果实僵化。叶片染病,多从叶尖开始,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后干枯表面生有灰霉致叶片枯死。茎染病始呈水浸状小点,之后会扩展成为长条或长椭圆形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灰褐色霉层。

防治:沾花时在防落素或2.4-D中加入50%异菌脲可湿粉或0.1%的50%腐霉利可湿粉进行沾花或涂抹使花器着药。发病初期喷洒20%嘧霉胺20克或灰洒20克(注意使用温度)喷雾。也可使用烟剂。

四、番茄叶霉病

症状:染病叶片正反两面出现边缘不明显的近圆形褪绿黄斑,后期正面褪绿变黄,背面黄斑处出现紫黑色或黑色霉层,严重时叶片干枯卷缩。果柄和嫩茎上也可产生相似的病斑,花器发病后容易脱落。果实发病,果面上或果蒂附近形成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色斑块,硬化凹陷。

防治:发病初期可采用傲凯,菌洁,或品星3克,或百倍10克,准好10克防治。

五、番茄病毒病

症状:条斑型:叶片发生褐色斑或云斑,茎蔓发病斑块呈褐色,变色部分仅处在表皮组织,不深入内部;坏死型:整株或部分叶片黄化,多从边缘坏死、干枯,发生黄褐色规则状坏死斑,病株果实呈淡灰绿色,有白色的半透明状浅斑点透出。黄顶型:顶部叶片黄化或褪绿,叶面皱缩,叶片变小,边缘卷起,植株矮化,不定枝丛生;花叶型:叶片呈深浅相间或黄绿相间的斑驳、或略有皱 缩现象;卷叶型:叶片边缘向上方弯卷,小叶畸形、扭曲,叶脉间黄化,植株丛生或萎缩;蕨叶型:植株矮化,花冠增大成巨花,上部叶片成线状、中下部叶片微卷;

防治:注意防治白粉虱等害虫,加入盐酸吗啉胍20克或瀚生删毒10克,再加钾肥。

六、番茄枯萎病

症状:番茄枯萎病又称萎蔫病,主要危害根茎部。成株发病,初始叶片自下而上变黄,并在中午萎蔫下垂,而后变褐萎垂,早晚又恢复正常,叶色变淡,像似缺水。反复数天后,整株叶片逐渐萎蔫下垂,叶片不再复原,最后全株枯死。病茎横剖,发现病部维管束呈褐色。死株的茎基部在湿度高的情况下常布粉红色霉层。

防治:前期使用品星,准好, +恶霉灵灌根,后期直接将病株拔除。也可将石灰或乙酸铜撒入病穴中消毒。切忌大水漫灌,防止病菌传染。

七、番茄斑枯病

症状:番茄的叶片、茎和花萼均可受害,果柄和果实很少受害,开花结果期的叶片上发生最多。叶片发病初始,背面出现圆形水渍状小斑点,不久正反两面都出现近圆形的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深褐色,凹陷,其上密生黑色小粒点。发病严重时,植株早衰,叶片逐渐枯黄,造成早期落叶。茎上病斑呈褐色椭圆形。果实上病斑呈圆形,中央颜色浅,边缘深褐色,周围黄晕圈。

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对种子进行消毒,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4年轮作。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自身抗病力,及时铲除杂草及病株残叶,减少菌源。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即可。

八、番茄细菌性溃疡病

症状:发病植株叶片青黄褐色皱缩、卷曲、干枯,垂悬于茎上而不脱落。病茎拐曲,生不定根或突疣,严重时开裂,髓变褐、中空。果实发病产生乳白色圆形小病斑,稍隆起,后中部变褐,呈“鸟眼状”。严重时许多病斑连成一片,导致果实表面十分粗糙。

防治:可用世泰20克,或农用链霉素、春雷霉素等防治。

九、番茄细菌性斑疹病

第6篇:番茄叶霉病范文

关键词: 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叶霉病;防治措施

 

 

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是温室蔬菜生产中常发性的3种重要病害,近几年来,随着各地温室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危害日趋严重。如何有效防治以上几种病害,保证蔬菜生产安全,已成为当前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课题。 

 

1霜霉病 

 

霜霉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由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真菌侵染所致,病菌的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0~25℃,空气相对湿度83%以上,叶面有水滴或水膜。在阿克苏地区1年在温室中有2次发病高峰期,一次是10~11月,即扣棚初期,另一次是2月下旬至4月中旬,即气温回升到揭棚前。目前在生产中对霜霉病主要采用甲霜灵、恶霉灵、苯霜灵、甲呋酰胺等苯酰胺类内吸性杀菌剂,但近年来随着病害的发展已对甲霜灵(瑞毒霉)、恶霉灵(杀毒巩)、苯霜灵、甲呋酰胺等苯酰胺类内吸性杀菌剂出现高度抗性,防效已下降到保护剂的水平,在生产上建议推广霜霉威、霜脲氰、烯酰吗啉、氟吗啉等具有良好防效的新药剂。另外,长期连续使用单一的内吸性杀菌剂,易导致病菌产生抗性,因此建议把内吸性杀菌剂与代森锰锌、铜制剂等保护剂复配,可具有提高防效、扩大杀菌谱、延长药效期、延缓抗性产生等多重作用,但复配剂易对温室作物产生药害,应慎用。大田作物的苗期也应慎用,以确保安全。 

 

2白粉病 

 

白粉病是蔬菜常发生的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真菌引起,病菌侵染适温10~15℃,分生孢子的发芽和侵入适宜相对湿度90%~95%,但无水或低湿也可发芽侵入,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时,病害极易流行。特别是在保护地栽培的条件下,近年来温室白粉病发展迅速,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逐年加重,温室发生危害期一次是9~11月中旬,另一次是3月底至6月,当前在生产中发病时主要使用的25%粉锈宁对白粉病无任何治疗和铲除作用,同时在瓜类作物上使用粉锈宁应慎用,建议在发病时用12.5%烯唑醇1 000倍液,或45%烯唑酮1 000倍液、10%世高可湿性微粒剂1 000倍液进行防治,效果较好。 

3灰霉病 

 

灰霉病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温室新上升的病害,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引起,病菌的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0~23℃,并且随着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大,一般温室相对湿度在60%~70%,平均发病率为11.4%;相对湿度在70%~80%,平均发病率为17.3%;相对湿度在80%~90%,平均发病率为23.6%;而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温室,平均发病率高达45.6%。在阿克苏地区的温室中其发生高峰期为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从栽培技术来看,高垄栽培、全膜覆盖、膜下滴灌或暗灌,因其灌水量和蒸发量小,温室相对湿度一般可控制在70%以下,发病率较低,而末覆膜、明沟灌溉的温室,相对湿度一般都大于70%,发病率相对较高。对灰霉病目前尚无抗灰霉病的品种和种质资源,生产上主要依靠化学防治来控制。灰霉病菌对常用的苯并咪唑类(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苯来特)、二甲酰来胺类(如速克灵、扑海因、农利灵)、N-苯氨基甲酸酯类(如乙霉威)等杀菌剂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抗药性。发病初期建议使用新型杂环类杀菌剂45%扑霉灵1 500~2 000倍液,隔7~10d喷1次,连续喷2~3次。另外,可在沾花时加入0.1%速克灵进行局部施药也可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4叶霉病 

第7篇:番茄叶霉病范文

关键词 几种蔬菜病害;危害症状;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3-0147-02

随着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蔬菜种植面积、种类在逐年增加,特别是保护地蔬菜近年来得以迅速发展,导致蔬菜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危害程度发生了新的变化,给农技工作也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在蔬菜病害的防治中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现介绍番茄、辣椒、茄子病害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1 番茄晚疫病

1.1 危害症状

番茄晚疫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果实和叶片,幼苗期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变,叶柄处产生黑褐色腐烂,空气湿度大,病斑边缘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层,病斑扩大后,叶片逐渐枯死。幼茎基部形成水渍状溢缩,出现萎蔫或倒伏。成株期下部叶片形成水渍状淡绿色病斑,逐渐变褐色,空气湿度大,叶背病斑边缘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层。茎和叶柄产生病斑水渍,褐色凹陷。果实病斑呈不规则的云纹,最初为暗绿色油渍状,后变成暗褐色至棕褐色,边缘明显,微凹陷,果实质坚硬,不变软,在潮湿条件下,病斑长有少量白霉。

1.2 防治方法

实行轮作,加强通风,适当摘除植株下部老叶。注意灌水,不宜大水漫灌。药剂防治可选用25%瑞毒素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72.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4%杀毒凡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2 番茄灰霉病

2.1 危害症状

番茄灰霉病危害幼苗,成株后危害果实、叶片。幼苗受害导致苗期病害。幼果或绿果发病多先从顶萼或果脐部发病,病部呈灰白色,水渍状,发软,最后腐烂,病部长满厚厚的灰色霉层。病果一般不脱落。继续扩展,果实之间互相感染。叶片受害时,长出大型灰褐色水浸状病斑,湿度大时病部生有灰色霉层,干燥时病斑灰白色,隐约可见轮纹状。

2.2 防治方法

防治应从苗期着手,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进行苗床土消毒。定植棚应进行2年轮作,注意放风降湿。发病初期可选用6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晴天上午喷药进行防治[1-2]。

3 番茄溃疡病

3.1 危害症状

叶、茎、果均可受害。发病叶先在植株下部叶片发生向上纵卷,并凋萎下垂,如缺水状,后叶部边缘及叶脉间变黄,叶片变褐枯死,但不脱落。当病菌沿维管束向上至顶梢时,常有一侧或部分小叶凋萎,其余叶序正常。后期株茎出现狭长条斑,向上下扩展,髓部变成褐色,长达一至若干节。果实受害,滞育,畸形和皱缩,种子不正常。潮湿时病果产生“雀眼”状白色圆形斑点,后变褐色中央粗糙突起。周缘有白色晕圈。因维管束腐烂,常引起植株死亡。

3.2 防治方法

一是链霉素药液坐窝水移栽,按7 g农用链霉素加水75 L,每株用药液150 mL。二是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销毁,并喷洒硫酸链霉素或200 mg/kg氯霉素液。

4 辣椒炭疽病

4.1 危害症状

辣椒炭疽病分红色、黑色2种。辣椒黑色炭疽病可以危害辣椒的叶和果。危害中老叶片时,最初会出现绿色水渍状的斑点,逐渐变成圆形,边缘呈黑色,中间呈灰色,有轮纹状黑色小粒点。后期在果实上危害,一般对着色成熟的果实危害比较严重,受害果实上的病斑为长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病部一般呈凹陷状,其上生有不规则的隆起状轮纹,密长黑色小粒点,空气温度大时,边缘出现浸润圈。环境干燥时病部组织失水变薄,很容易破裂。茎及果梗受害,病斑呈褐色凹陷,形状不规则,表皮易破裂。辣椒红色炭疽病,果实出现圆形或近圆形水渍状病斑,黄褐色,后期凹陷,长友轮纹状排列的橙红色小粒点,潮湿时溢出淡红色或粉红色黏性物质。

4.2 防治方法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二是药剂防治。可选用75%白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

5 茄子黄萎病

5.1 危害症状

茄子黄萎病是茄子生产上的一个重要病害,俗称“半边风”,国内分布广泛,露地和保护地均有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在茄子各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发病初期,叶片叶脉产生淡黄色斑点,并逐渐发展到半边叶或整叶变黄。初期病叶在晴天中午萎蔫,晚上及阴天可以恢复。病情重时,整个叶片颜色由黄变褐,叶缘向上卷曲,最后叶片枯死脱落,植株变成光杆,横剖病株茎、根、分枝及叶柄,可见其维管束变褐色或黑色,一般髓部不变色。

5.2 防治方法

6 黄瓜霜霉病

6.1 危害症状

黄瓜霜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一般从中下部叶片先发病。初始在叶片上出现水渍状绿色透明小斑点,扩展后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或四方形病斑,早晨水渍状为绿色,以后变为黄色至淡褐色。潮湿时叶背面病斑过密生灰黑色霜霉状霉层。发病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全叶变黄干枯。以上是感病品种的典型症状。在抗病品种上,病斑较小,略呈圆形,褐色,很少扩大,叶背面病斑处不产生或很少产生霉层。温室内温湿度控制不当,放风不好或傍晚灌水,室内湿度大,夜间易结露,叶面存水滴,极利此病发生。另外,栽植过密、栽苗过深、灌水过多、通风不良、肥力不足等均易促进此病。

6.2 防治方法

一是温室要注意通风、降温、降湿。二是霜霉病发生严重地块要进行轮作。三是药剂防治:发病前可选用45%百菌清烟剂3 750 g/hm2,每隔7 d喷1次,连续喷2~3次。发病期,晴天可用25%瑞毒霉800倍液、64%蛇毒矾400倍液、60%普力克水剂800倍液、72%克露600~800倍液交替喷雾[5-6]。

7 参考文献

[1] 陈金安.大棚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5-36.

[2] 姜伟,王建国,靳玉荣,等.日光温室番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5):125-127.

[3] 孙英.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134.

[4] 孙永泰.辣椒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J].技术与市场,2008(9):34.

第8篇:番茄叶霉病范文

关键词:有机基质;基质重复利用;番茄;病害防治

在以日光温室为代表的设施蔬菜生产上,采用有机基质栽培有利于防控土传病害,克服连作障碍,实现蔬菜优质和丰产。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可行的措施,研究提出基质重复利用技术,以及相应的蔬菜病害控防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笔者在泰安职业技术学院试验农场的日光温室,对基质的重复利用和基质重复利用条件下的病害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基质配方为羊粪∶蛭石=1∶2(以体积比计算), 其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为2.10 g/kg、8.11 g/kg和4.80 g/kg, 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0.96 g/kg、0.87 g/kg和0.97 g/kg[1]。供试番茄品种为以色列189。

1.2 重复利用基质理化性质试验

试验在泰安职业技术学院农场日光温室进行, 采用自行研制的有机基质无土栽培形式。采用自制简易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土槽栽培, 槽的纵切面为等腰梯形, 上口宽35 cm,下口宽25 cm, 高25 cm, 长5.6 m, 槽间距1.4 m。每槽为一个小区, 小区面积7.84 m2, 3次重复, 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定植28株, 滴灌浇水, 田间管理均按常规进行。CK:新配基质,以发酵腐熟的羊粪和蛭石为基本构成材料,基质配方为羊粪∶蛭石为1∶2(体积比);Tl:种植一茬番茄后的有机基质; T2:种植二茬番茄后的有机基质。对新配基质和使用1茬、2茬的基质,按两个基质槽为1个小区,分别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g、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 g、甲醛100 mL处理,以未处理作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小区定植番茄56株。从定植到进入开花结果期,调查因土传病害导致产生的病死株数,统计病死株率。

1.3 番茄基质栽培病害防治试验

1.3.1 番茄早疫病、晚疫病防治

供试药剂为:①0.3%苦・小檗碱黄酮水剂(成都恩威集团生产)100倍液;②0.2%霉净(苦参碱)水剂(绥化岱安农化公司生产)400倍液;③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河北省植保所绿丰农药开发中心生产)600倍液;④72%百菌清悬浮剂(江阴市利港精细化工厂生产)600倍液。

药剂试验共4个药剂处理,以喷清水为CK,试验重复3次。于番茄植株发病初期开始用药,隔7 d喷1次,连续喷施3次,最后1次用药7 d后调查病害防治效果。

1.3.2 番茄叶霉病的防治

供试药剂为:① 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延边春雷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400倍液;② 2%武夷菌素水剂(黑龙江肇东市生物制品厂生产)100倍液;③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山东神星农药有限公司生产)800倍液,以喷清水为CK,试验小区3次重复。于番茄植株发病初期开始用药,每隔7 d喷1次,连续喷施3次,最后1次用药7 d后调查病害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质理化性质比较

基质物理性质的优劣是决定基质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2]。以往的研究认为,一般育苗基质的体积质量以0.10~0.85 g/cm3为好。体积质量过大,增加搬运的强度,也不便于运输;基质过轻,则缺乏黏结能力,不易固定根系。本试验3种基质的体积质量都在这个范围。一般适宜栽培的基质总孔隙度要在60%以上,本实验的3种基质中2茬基质孔隙度最小为69.7%,超过60%。EC值反映了基质中可溶性盐分浓度的高低,与基质的供肥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但EC值过高会出现盐害。本试验基质的EC值,以CK最大为0.798 mS/cm,T2最小,为0.490 mS/cm,均在适宜范围[3], 见表l。

测定结果表明,利用1茬、2茬的基质仍具有良好的理化性状,只是其pH偏高,可在重复利用基质时按每10 cm3加入1 m3草炭,既可稍微降低pH,且补充了养分。

2.2 新配基质与重复利用基质养分含量

对新配基质、用过1茬和2茬基质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列入表2。从测定结果可以看出,重复利用1茬、2茬的基质,在番茄生育期间按每667 m2追施了150 kg固体有机颗粒肥之后,除K、Mg、Cu、Mn等元素随基质使用次数的增加而含量下降之外,其全N、全P、速效N和Ca、Zn的含量还略有上升,各种营养元素基本上能满足番茄生长和开花结果对养分的需要。

从基质理化性状和养分含量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有机基质连续使用3茬,仍适宜番茄的生长和结实。

2.3 重复利用基质消毒处理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新配基质药剂处理区和对照区均无病死株。使用1茬、2茬的基质3种药剂处理均能有效控防土传病害引起的死株,其防效无显著差异;而且,连续2年的试验结果一致(表3、表4)。需要说明的是,甲醛作为一种低毒和挥发性强的消毒药剂,其使用比较方便。

2.4 番茄基质栽培病害防治试验结果

2.4.1 番茄早疫病、晚疫病防治

调查结果:4种药剂对番茄早疫病和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列入表5和表6。

本试验所用的4种药剂对番茄早疫病和晚疫病的相对防效均在85%以上,药剂间防效无显著的差异。其中,0.3%苦・小檗碱黄酮水剂和0.2%霉净(苦参碱)水剂为植物源生防制剂,更有利于绿色食品蔬菜的生产。

2.4.2 番茄叶霉病的防治

调查结果:3种药剂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列入表7。

本试验所用的3种供试药剂对番茄叶霉病的相对防效均在80%以上,药剂间差异不显著。其中,2%春雷霉素WP和2%武夷菌素水剂均为农用抗生素,其使用符合绿色食品蔬菜的生产要求。

3 结论

3.1 从以上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重复利用的有机基质只需加少量草炭调整pH,在2~3茬蔬菜作物生长期间补施固体有机颗粒肥(或氮、磷、钾复合肥),有机基质重复利用2~3茬不影响蔬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这样可显著降低有机基质蔬菜生产的成本。

3.2 为控防因土传病害造成重复利用基质蔬菜作物会出现死棵现象,重复利用的基质可用多菌灵、福美双、甲醛等进行消毒处理。

3.3 在有机基质番茄生产中,可用0.3%苦・小檗碱黄酮水剂和0.2%霉净(苦参碱)水剂防治番茄早疫病和晚疫病。利用2%春雷霉素WP和2%武夷菌素水剂等农用抗生素药剂可以防治番茄叶霉病等病害,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蔬菜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建勇,高俊杰,徐守国,等.化肥施用量对有机基质栽培番茄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3):602-606.

第9篇:番茄叶霉病范文

番茄是一种喜温性蔬菜,既不耐寒,又不耐高温,一般在15℃~33℃条件下能正常开花结果,最适宜的温度:白天25℃~28℃,夜间15℃~17℃。

1 培养壮苗

1.1 番茄育苗 苗床要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地下水位低的地块(忌重茬),667平方米施人畜粪500~750千克,细土杂肥250~500千克,过磷酸钙25~30千克,苗床要做成平畦,以便于覆膜、管理。苗床面宽1~1.2米,苗床间距40~50厘米。每667平方米大田需苗床约15~18平方米。

1.2 适时播种 选择抗性好的优良品种,并应根据当地的种植习惯、人们喜食口味等选择品种。如大红果:汴红6号、上海903等;粉红果:上海919、上海906、上海908等。播种期以12月中下旬左右为好,播种前选晴天把种子晒1~2天,可以使苗出得好、出得齐。播种量667平方米0.5~0.8千克,播种前将畦浇透水,再把种子拌合细土来回撒播几次,播匀。播后覆盖过筛细土1~2厘米,再搭棚覆盖,一般采用双拱双膜覆盖为好。覆盖后密封到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始揭膜炼苗。炼苗需晴天进行,白天揭开棚膜两端,夜间再盖好,周而复始,直至3月中下旬分苗,也就是在幼苗生长到二叶一心时进行分苗。这时要特别关注天气预报,选择连续7天晴好天气(棚温不能低于10℃),选用暗水栽培法分苗,栽苗宜浅不宜深,多带起土苗,如遇低温,影响花芽分化,易形成畸形果,所以要想办法加温。

1.3 分苗 在小号棚或中号棚即可,3月中下旬取苗分栽。分苗前施足分苗肥,667平方米施人畜粪1500~1750千克,过磷酸钙20~25千克。作平畦,畦宽1.3米,畦面要平,按12厘米×12厘米的株行距单株分栽,苗活稳后,要经常通风炼苗,一般25~30天为宜,待苗显蕾时,于4月中下旬移栽大田。

2 定植

移栽前大田要施足底肥,667平方米施人畜粪1000~1750千克,复合肥50~60千克,一般采用高垄栽培,每垄二行,垄宽1.1~1.2米,株距25~30厘米,667平方米栽植4000株左右。

3 田间管理

3.1 及时中耕培土 本地5月份多大风,为了防止倒伏,要早培土,勤中耕,及时搭架、绑蔓、整枝、打杈。一般采用单干整枝法,每株留3~4穗,每穗留3~4个果,最上部果穗上留2~3片叶摘心,侧枝及时除去。

3.2 加强肥水管理 在第一穗果实长至核桃大小时,667平方米追施复合肥30千克,在3~4穗果实膨大期,再追施复合肥30千克,或尿素20千克。追后及时浇水,结果期结合喷药,喷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2~3次。

3.3 果实管理 在每穗开花2~3朵时,用30~40毫克/升的番茄灵液蘸花,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果实膨大。北京四海公司保果灵每支配2千克水,上海坐果灵一片配2千克水,低温情况浓度可适当加大,高温时降低浓度。

4 番茄病虫害综合防治

番茄在栽培中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叶霉病等。虫害有蚜虫、菜青虫、棉铃虫等。

4.1 结合深翻土地,土壤消毒,消灭地下害虫及土传病害,培育壮苗,加强药剂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4.2 灰霉病、早疫病在低温高温条件下易发生,因此防治上重点需降低温度。灰霉病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腐霉利)1000倍,50%朴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喷雾防治。早疫病可用50%甲托1000倍,53.8%可杀得900~1000倍喷雾防治。

4.3 晚疫病的发生多在高温高湿密度大的田块里发生,可用普力克600倍,甲霜灵加代森锰锌800~1000倍喷雾防治。

4.4 病毒病(农民也称小叶病) 首先要选用抗病品种并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在育苗及植株生长的高温期间应采取防虫(防蚜虫)、降温,不要过于干旱。发病初期,可喷施1.5%治病灵乳剂1000倍,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加叶面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