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文主义教育基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人本主义 世界大学城 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7.019
Space Teaching Mode Construction Based on Humanism Education
QIN Yangqing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00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networks,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model has been dramatic impact and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Taking humanism as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of Education, with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nearly three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 space world university city, try to construct the World University City space teaching mode, hoping can play a valuable rol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humanism; World University City; teaching mode; education information
1 人本主义教育观理论内涵分析
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人这一个体是教育的对象,实现这一个体的全面发展是发展教育的目的,这体现了人文主义“全人教育”的哲学思想。因此,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对教育对象有完整性的关注。人本主义教育家卡尔・罗杰斯主张尊重学生个体,鼓励个体自主学习,认为社会互动是人本主义教育观实现的重要方式。从人类行为选择及其所处环境的关系来看,人本主义教育观其实是在强调和关注如何将多种教学模式和多种教学手段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并通过这个教学体系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生作为教育的主要受众群体之一,从人本主义教育观来看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形成较为成熟、完整的自我概念,思维方式和社会认知能力出现了变化,思维方式逐渐由形式逻辑思维为主向辩证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社会认知能力随着经历和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扩大和强化。第二,基于专业形成了以职业为中心的学习取向。大学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学习的专业性,大学生一进入大学就选择了自己要攻读的专业并成为其今后所努力的方向和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大学生接受和选择的教育具有一定的职业倾向性。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中的大学生,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应着力解决当前或将来学习、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第三,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增强。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对知识和信息的接受、加工、储存、提取和应用的过程,具有明显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大学生在对所学知识逐渐理解、掌握和巩固的基础上,独立思考、探索创造能力日渐增强。
此外,当代大学生处于一个社会急剧变迁和信息大爆炸的时期,这一个时代将他们置于一个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教育环境体系当中。无论从主观能力还是客观环境来判断,我们都认为大学生具备了自主选择学习手段、学习方式的能力,也具有自主学习的需求。
2 空间教学模式建构人本主义实践
世界大学城是一座网络虚拟城市,在这座网络虚拟城市中有丰富的视频、音乐、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越来越多的院校引进世界大学城作为日常教学的新平台,教师和学生在这个平台能够全天候无限制的相互沟通、全时学习、及时反馈等。
综合国内外关于教育模式的相关认识,我们比较倾向于教学模式即教学方式,是基于特定的教学情景而选择相适应的、带有一定规律性的教学方法,是一定的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教学行为系统。下面将在人本主义教育观指导下的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模式建构作出探讨。
2.1 实施步骤
2.1.1 准备阶段
教师的课前准备是教学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通常所说的“备课”。
(1)了解和认识学习主题。对学习主体的了解和认识,可以使施教者对教学对象的学习准备状态及学习风格有一个了解,以便因材施教。一方面,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大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较为成熟、完整的自我概念,思维方式的转化和社会认知能力的提升;围绕专业形成了以职业为中心的学习取向。另一方面,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增强。
(2)解构工作过程和建构学习资源。高职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与行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实行和强化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其实现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该按照行业企业工作标准,依托特定的工作岗位将具体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解构成不同的、紧密联系的工作单元,在教学实施中,将其转换成对应的、具体的知识点、能力点和素质点。其次,根据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或课程体系的实际内容逐一建构所需的课程资源。
(3)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可以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指明既定的方向,恰当的教学目标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每门课程或者每一个课程单元,教师都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2.1.2 操作阶段
(1)设计教学环境。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环境,一般包括教师个人基本情况介绍、课程教学系统和主界面的留言互动系统等。课程教学系统一般又包括:教学/学习系统、教学/学习资源库和教学/学习管理系统。这三大系统中,第一部分“教学/学习系统”是主系统,包括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在线测试、课间讨论、自动答疑系统、师生交互系统、基本WEB的虚拟学习系统等,构建了泛中心的学习环境和教学共同体。第二部分资源库不仅可整合(电子)教材,还可融入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原创的、自主开发的素材和课件,包括教师对各种知识源进行提炼、加工和再创造的主题学习资源、优秀的教学视频、名师的学习策略与文化讲座、教学案例、电子教案,富有创意的学生作品,师生交互资源、各种考试专题讲座、在线测试等等。第三部分教学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网络链接的方式将学生名单整合在一份电子表格上,教师不仅能够通过链接了解学生姓名等主要信息,随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效果等,还可以和学生进行在线单个、群组式的互动交流。
(2)组织教学资源。依靠已有的网络教学环境,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提纲挈领的组织自己的教学资源,建立一个有益于施教和受教双方主体、多角度全方位、体现学生个性和特色、能够不断更新和生发的课程体系,以及构建课内课外两种教学地点兼备、纸质电子多种教材形式并存、课堂面授和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个性化课程资源模块,这不仅满足了课堂教学的需要,还可以满足学生课下复习巩固的需求,满足其他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获取知识的需求,从而有助于实现人本主义教育观所倡导的“全人”发展,体现大学办学中使学生获得综合性发展的理念和宗旨。
(3)实施教学过程。教师在上课之前依据学生特征、课程要求等设计和创建自己空间栏目,然后将与解构工作过程相对应的教学内容“打碎”之后再“装入”各个栏目下的“资源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设计,首先向学生展示授课提纲,使学生建构一个“图景式”的整体知识框架,然后教师扮演指导者或者“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学生理解具体的知识点,掌握对应的技能或者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基本素养的塑造。
2.2 实施原则
(1)灵活变通原则。教学模式是一种概括化、简约化的教学范型,它只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整体框架。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自己的授课风格和个人偏好等做出相应的调整或创新,实现教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其次,社会发展所建构的教学环境和我们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千差万别,教师在运用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模式时,应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相关因素,恰当地取舍、调节教学模式的实施环节及各环节的具体实施步骤,使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模式更充分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2)统一性原则。按照人本主义教育观的目的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来看,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模式的建构应该遵循统一性原则,主要包括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智商和情商的统一。具体而言,我们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应警惕计算机技术对人性的消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情感的传达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可否认,人的情商或曰非智力因素比智力更为重要,因此,在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应重视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品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述两个方面,是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模式必须关注和克服的顽疾。
(3)互动性原则。无论从社会学的社会互动理论还是从传播学的学科角度来看,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或者教学信息的反馈都显得不可或缺。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模式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提供了这种互动或反馈的广阔平台,从而满足了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各自需求,搭建了多方交流沟通的桥梁。
3 结语
世界大学城空间依托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对“在场”体验的严格的时空限制,构建了一种将传统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模式紧密结合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双方主体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无差别的个性化学习和教学互动。我们应该理性地审视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模式,发挥其优势,克服其弊端,使其效用实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杨晰.人本主义视野下对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超越[J].现代教育科学,2012(2).
[2] 刘洪宇.空间革命―高职院校开放发展的新起点[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3] 杨楚欣.高职院校知识共享应用案例分析[J].职教论坛,2012(15).
[4] 谢泉峰.职教新干线空间群组与课堂教学互动学习模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
关键词:课程知识观;课程知识选择;课程知识组织;课程知识呈现;知识观
一、课程知识观的三维视角
胡森在《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指出,课程知识是“在一门课程中所教授或所包含的知识(课程内容)和制定课程时所应用的知识(课程编制知识)”。本文使用其第一个层面的含义,即视为有助于实现既定教育目标,通过课程要向学生传授的内容。
为确立课程知识的基本范畴,本文认为至少需要从课程知识的本体属性、划界问题及其内在关系三个层面进行探究和思考。首先,课程知识属于知识的思想范畴,但能否成为课程知识则取决于特定社会的教育实践准许何种知识进入教育场景。其次,课程知识直接以影响和发展人为目的,承载教育情境实践下的价值追求,较非课程知识具有更强的目的性、方向性和工具性。同时,课程知识从广义上讲,必须具备意义与符号两个要素。其中,“意义”是课程知识的内容,涉及横向分类与纵向排序两种组织结构,“符号”则指它的呈现形式。
课程知识观中的“观”,在汉语中,指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结合上述课程知识基本范畴的探讨,我们可知,课程知识观从本体上反映了人们在课程教学领域如何看待课程知识,其中涉及的本质问题是如何选择课程知识的观点,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为了特定教育目的以何种标准选用进入课程领域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质问题又相应派生出了对课程知识的处理观念,包括意义组织和形式呈现两部分,其中前者涵盖内容分类与教授排序两方面。基于此,本文在课程知识观的历史透视中,将分别从课程知识选择、课程知识组织和课程知识呈现三个维度进行剖析,从而把握典型课程知识观的基本特征。
二、课程知识观的历史变革
1.柏拉图理性主义课程知识观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创立的阿卡德米学园,被看作世界第一所大学,其办学目的主要在于培养为治理国家出谋划策的哲学家或最高统治者,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学习理性知识,从而获得真理。
在课程知识选择上,柏拉图根据认识过程由低到高划分的4个阶段,即相信、想象、知性、理性,将后两者划归为知识范畴,可作为课程知识。其中,知性知识是数学和科学研究的对象,涉及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旨在促使灵魂转向真理、养成抽象思维的基础上,引导人们对美与善的追求;而理性知识则指辩证法研究的对象,意在培养统治者的辨证能力,使他们实现灵魂的最终转向,获得最高的“善的真理”。
在课程知识组织上,柏拉图一方面基于发展受教育者理性的需要,将“四科”课程作为古希腊课程体系主干,并指出其训练是辩证法学习的前奏和准备;另一方面,他秉承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的原则,按照儿童年龄特征规定先学算术、几何,再习天文、音乐――从可见到可知,由意见至知识,从而逐渐提升人的心灵状态,并经选拔,使少数非常优秀的学生能够接受最高形式的辩证法学习,实现灵魂转向。
在课程知识呈现上,古希腊由于强调传递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生本源的形而上学的知识,以概念、范畴和语言为载体,并视所学具有绝对性和终极性,注重服从权威、引经据典,将古典语言――希腊语与拉丁语,看作唯一的教学呈现和研究语言。
2.夸美纽斯泛智论课程知识观
生活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夸美纽斯,吸收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成果和哲学认识论的新发展,提出了著名的“泛智”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们”,从而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体系的基础。
在课程知识选择上,夸美纽斯较早期人文主义教育,强调更贴近生活、更切合实用,培养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形成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设置。具体来讲,他在充实“七艺”的同时,将地理、物理等新兴的自然科学引入课程,并加入自然科学史、经济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常识、国语和手工劳动等。
在课程知识组织上,夸美纽斯将“周全”课程分为三类,包括语言、哲学和神学等主要课程,为更好掌握主要课程服务的历史和各种练习课的次要课程,以及由各种游戏、娱乐和戏剧表演组成的第三类课程。同时,在泛智内容排列顺序上,他主张“教育的自然适应性”,通过构建统一的学制系统和课程知识圆周式排列方式,使各级学校或阶段所学知识完整、统一,程度渐进,适合学生年龄和理解力。
在课程知识呈现上,夸美纽斯通过明确提出“国语学校”阶段,将本族语的地位大幅提升,体现了教育民族性与世俗性的增强。
3.斯宾塞科学主义课程知识观
作为19世纪实证主义哲学的代表,斯宾塞敏锐地洞察到科学对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针对英国奉行古典教育乃至陷入“装饰化”“形式化”的状况,指出科学知识对人们成长和幸福生活具有重要影响,进而提出了科学主义教育思想及其课程观。
在课程知识选择上,斯宾塞指出唯一合理方法,就是评判一门教学科目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程度,并由此形成了基本上包容近代自然和社会科学全部学科的课程设置。其中,数学和自然学科占极大比重,而且注重在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中,体现课程知识的实用性。
在课程知识组织上,斯宾塞通过完满生活的五类活动划分,相应各安排了一组必学知识。第一,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解剖、生理及卫生学;第二,为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算术、几何、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生物学和社会学等;第三,为抚养和教育子女需掌握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知识;第四,有助正确调节公民行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历史知识;最后,可供满足爱好和感情的文学、艺术和音乐。同时,他以进化论为依据,吸收了夸美纽斯等人关于教育应“顺应自然”的思想,主张课程教学和教材编排必须适合心智和能力演化的自然过程,进而提出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准确到准确和由具体到抽象等教材编写和讲授原则,力图把教材的逻辑次序与心理次序统一起来。 在课程知识呈现上,一些特殊的概念、符号、范畴和命题被借助表达,而观察和实验也被看作判断一种表述是否为科学知识的主要方法,故数学语言和观察命题成为课程叙述的基本形式。
4.杜威经验主义课程知识观
杜威是20世纪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面对传统教育对学生专门化、狭隘化的束缚,他重新释义“经验”为“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强调经验的动态发展及人在其中的主动性,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对原有课程观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课程知识选择上,杜威强调确立“社会价值的标准”,将“要素”,即社会方面最基本、和广大社会群体共同参与的经验有关的事物,放在课程设计的首位。因此,他提出课程中的各门学科必须代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标准要素”,并成为“启迪社会价值的工具”。
在课程知识组织上,杜威认为应以儿童为中心,遵循知识的发展程序,由最初接触反映日常生活经验、关于如何做的知识,过渡到运用间接获取的知识、经验,并最终达至科学化、系统化知识。可见,他特别强调知识组织与儿童经验发展的同步,并逐渐根据发展水平为其注入逻辑性。
在课程知识呈现上,杜威一方面反对学科课程中以简单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做法,强调知识呈现与社会生活经验的结合;另一方面又创造性地提出了“活动作业”,认为多种知识应当以生动、实用、相互联系和依存的形式出现在课程之中,从而将人、学科知识和社会统一起来。
5.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知识观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的发射震动了美国教育界。布鲁纳针对经验课程无视学科系统性、认识能力培养欠缺和分科课程缺乏结构化、真正知识未能掌握等弊端,以皮亚杰的发生学结构主义思想为基础,探讨课程改革,并建立了结构主义课程观。
在课程知识选择上,布鲁纳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提出“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即每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之间的规律与联系。他强调摒弃零星经验或知识结论的掌握,认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结构学习有助理解、记忆和迁移。
在课程知识组织上,布鲁纳提出“螺旋式课程”,即以与儿童的思维方式相符合的形式尽可能早地将学科的基本结构置于课程中心地位,并随着年级的提升,使学科基本结构不断扩展和加深。他强调学科基本概念或原理的连续性,指出依据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特点,“阶梯性”地组织知识。
在课程知识呈现上,布鲁纳给予对猜想、推测等直觉思维的强调,提出应注意描绘形成丰富的图像,防止过早语言化。在此基础上,他十分重视影片、电视、幻灯片等装置的辅助教学功能,指出应与教师教学技巧紧密结合。
6.多尔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知识观
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一书的最后,提出了以4R――丰富性(Rich)、回归性(Recursive)、关联性(Relational)和严密性(Rigorous)为特点的后现代课程观。他主张课程通过参与者行为和相互作用形成,具有建构性、非线性和不断展开的动态性。
在课程知识选择上,多尔提议3S――科学(Science)、故事(Story)和精神(Spirit)的结合,即课程内容体系首先包括培养学生科学理性及逻辑推理能力的科学知识,并赋予其故事性的丰富想象力,注重探索创造过程中的个体感觉与体验。为此,课程内容要求具有宽泛、丰富、一定非确定性和启发性,以达成促进探索的课堂气氛。
在课程知识组织上,多尔认为课程是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开发和探索创造,强调个体反思及对反思的共同讨论,并指出挑战和干扰对这一自组织过程的变革具有重要影响,继而使课程成为一种经验转化过程。
在课程知识呈现上,多尔推崇隐喻和描述性方式,提出通过一些假设、猜测以及疑问的呈现,诱发学生参与其中,并使其历经与文本对话中各种可能性的探讨,意识到没有唯一正确的知识,应尊重和鼓励多元文化的发展。
三、知识观视野下的变革解析
1.知识观的先导影响
我们通常视知识问题为课程问题的基础,而知识及其变化对学校课程的影响最终要经由人对知识的理解方可实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以怎样的知识观去对待知识,构成了课程的基础。施良方曾从课程理论发展史出发,将知识观与课程的关系总结为:哲学中关于知识来源和性质的观点,对课程理论和实践,尤其是课程设计模式,起着直接指导作用;认识论中有关知识价值问题的探讨,对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关系甚大;认识论中有关知识形式与分类的观点,在学校教育中“折射”为课程的类型与门类。对照前述课程知识基本维度的划分,我们可将课程知识观与知识观紧密联系的问题域整理为下表:
其中,知识的性质是知识观本体问题,反映了人们对知识本质属性的观点――抑或形而上学的抽象、概括和终极性,又或者是近代认识论强调的客观、普遍和中立性,继而映射为课程知识存在的意义,即人们在课程教学领域如何看待课程知识。伴随知识性质转变引发的知识观转型,人们对其一般性质的观点也相应改变。首先,知识的价值直接关系人们对待知识功用的态度,它一方面可作为判定标准,将所有“非知识”“准知识”排斥在课程内容之外,另一方面也可用于比较各种知识价值大小来选择最有价值的课程内容,从而回应有限教学时间和空间下的教学需求。其次,知识陈述是在知识本质属性下的符号表征,其在课程领域的存在方式也需符合相应时代背景下的知识呈现特点;同时,知识的类型源自对知识特征的本质区分,如亚里士多德根据认识中形式与质料的区分,将知识分为逻辑学、理论科学、实践科学和制作四类,并折射在其吕克昂哲学学校的课程分类观中。最后,课程知识作为人们日常获得知识增长的主要载体,它的编排结构需适合认知学习过程,故人们对于知识来源与增长的观点,将被巧妙地反映在课程知识的编排观念之中。
因此,本文就将在明晰知识观在各层面演进背景基础上,剖析课程知识观念的各维度变革特点与趋势。 2.课程知识观变革脉络
一是课程知识选择:从普遍真理到存疑情境。古希腊柏拉图为知识奠定了理性基础,重视知识对于思维发展的功能,故确定了以数学为核心的“四科”及促进灵魂最终转向的辩证法。到了近代,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唤醒了人们征服自然的信心和热情,知识价值观由人格陶冶转向对自然的控制,实用价值诉求凸显。在这一观念影响下,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强调课程知识更贴近生活、切合实用;而之后的斯宾塞更以“为完满生活做准备”为起点,构架了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强调同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的实用性课程知识体系。伴随知识的迅速增长与膨胀,人们通过不断掌握知识来认识世界万物的愿望已不现实,实用主义知识观便提出,知识的价值在于为人们应付变动不居的环境提供有效工具。由此,现代社会的知识更多地被赋予了工具性,如:杜威将知识看作“启迪社会价值的工具”,把与社会群体经验有关的基本社会问题置于课程;而布鲁纳的以学科结构为中心,也源于他对基本结构巨大迁移作用的考量。不同于此,后现代课程知识观深受建构主义和后现代知识观的双重影响,其强调主客体相互作用下的重新建构及情境影响,因而多尔的课程知识体系不仅内容宽泛多样,而且注重非确定性想象空间的赋予,将课程知识选择变为可探究的多元情境设置。
二是课程知识类别上从等级层次到多样分类。无论是古代西方以理性为尊的知识观,还是科学时代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发问下提出基于人类活动的知识学习序列,学者们以往都站在不同知识观立场下确立了人文、宗教抑或自然科学为“优势”知识领域,从而无形中将知识分类变为分层,形成了诸如主要、次要等典型课程知识划分。而后现代知识观主张各类知识对于个体发展都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应更加“宽容”地包容与关注知识的“弱势群体”。正如波兰尼区分了可言与默会知识,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个体知识的不可或缺性;又或者是利奥塔将知识分为叙事与科学两类,防止人们以科学标尺抹杀叙事、民俗等信息的重要作用。不难看出,后现代课程知识分类的非确定化与不明确,恰恰源于其知识观对于“弱势群体”知识重视与关注的结果,表现出对课程知识丰富性与多样性的尊重和认同趋势。
三是课程知识编排上,从普适确定到开放建构。传统知识观将人类知识增长看作一种“个体”的认识过程,即强调在排除社会文化等“干扰”因素下,个人天赋、智慧、责任和劳动等在积累基础上的理性突破。因而,从古至今,西方课程知识观都强调遵循人的心理发展特点恰当编排,只是随着学科分化及其特征的逐渐独立,学者们日益重视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协调。与上述强调由课程专家和专业设计人员精心组织、最优编排的“自上而下”范式不同,后现代知识观重视社会因素在知识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干扰对自组织过程及促成学生学习突变形成关键影响,故其课程知识的编排,随着师生主体“自下而上”的共同建构而不断修正、调整,具有开放、互动、生成和发展的特性。
四是课程知识呈现上从抽象绝对到多元描述。古代形而上学知识观强调,真正的知识揭示事物本源属性,具有终极性和绝对性,故其依赖逻辑而非感觉获得,相应表述也被认定必须是由概念和逻辑所构成的命题。到了培根及其之后的科学时代,真正的知识要求既得到观察和实验证实,又得到严格逻辑证明,即“外在的证实”和“内在的完备”缺一不可。因此,知识借助特殊的概念、符号、范畴和命题表述,数学语言和观察命题成为课程知识呈现的基本形式。之后,杜威的实用主义知识观用“经验”取代“真理”,强调知识呈现与社会经验的结合,率先提出了“活动作业”这一将人、学科知识和社会联系其中的综合表述方式,并带动了现代课程知识在多样联系和与辅助设备结合中呈现的思潮。而后现代知识观则指出,知识陈述并不唯一,它们均应得到同等的尊重和认同,课程内容也相应鼓励形成多元化的描述空间。
数学老师个人工作计划1
为了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特制定本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所教学的是高寺中学20xx级5班,现有学生58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24人;上期末数学考试最高分97分,最低分18分,平均分67,80分以上19人。总体上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及格的同学仅68.1%。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基本概念,基本计算,以及基本的空间与图形知识都极其欠缺,数学的思维混乱,不能独立思考,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能主动的学习,有70%的同学有上进心,但主动性不够,需要老师的引导,这要求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明确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但也有10%左右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一天贪玩好耍,不能积极主动的完成学业,甚至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需要老师在培养学生的专长入手,激发他们广泛的爱好和兴趣。有80%的学生心理素质较稳定,思想健康,人格健全,性格开朗,能和老师沟通。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有10%左右的学生情绪波动大,怕吃苦,甚至个别的还有耍“小皇帝”脾气的,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目标明确,上课能够专心听讲,及时认真地完成课堂作业,但是也有个别学生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自己留守在家,生活上无人照顾,学习上无人指导,产生厌学思想,生活自由,学习自制力差等现象!
二、教材分析:
1、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
第十二章数的开方由平方根和立方根开始,进而学习实数的相关知识,第十三章整式的整除主要介绍了幂运算、整式的乘法和除法、乘法公式、因式分解几个基本的运算,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第十四章勾股定理主要探索勾股定理及其应用,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模型的建立为主。
第十五章平移与旋转主要介绍了图形的`基本变换,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总结规律。
第十六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介绍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特征以及几类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对几何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2、体系结构:
(1)数学内容的引入,采取从实际问题情景境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具有现实背景的素材,建立数学模型,使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获得数学概念,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和方法。
(2)教材内容的呈现,努力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况和机会,适当编排应用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自主探索、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教材内容的编写,把握课程标准,同时又具有弹性,编入一些选学内容,以适应较高程度学生学习的需要,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4)教材内容的叙述、行当介绍数学内容的背景知识与数学史料等,将背景材料与数学内容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
(5)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材中占有适当地位,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自主探索、实践体验。
3、教材体例。
(1)教材的正文中,根据教材内容的实际需要,适当设置了一些相应的栏目;如“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体验和感受,掌握必要的知识。
(2)结合教材各块内容,安排一些有关的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故事、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数学趣题、知识背景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对数学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教育。
(3)控制习题总量,降低难度,增加探索、开放、实践类型的习题,按照不同的要求,编制不同水平的练习题,按课时给出随堂练习,每一节设置习题,有必做题和选做题,每章的复习题设程度不一的A、B、C、三组,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需要。
(4)增强了研究性课题学习,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提高解决问题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5)每一章的开始,设置有展现该章主要内容的导图与导入语,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
第十二章数的开方
1、让学生经历又一次数系的扩展过程,进一步体验数学发展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际的辩证关系。
2、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等概念;认识平方与开平方、立方与开立方间的关系;会用平方、立方的概念求某些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并用根号表示,会用计算器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及任意一个数的立方根。
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4、能估计某些无理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与估计能力,会进行简单的实数运算。
第十三章整式的乘除
1、探索并了解正整数幂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并会运用它们进行计算。
2、探索并了解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
3、会由整式的乘法推导出乘法公式,了解两个乘法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通过从幂的运算到整式的乘法,再到乘法公式的学习,了解乘法公式来源于整式乘法,又运用于整式乘法的辩证过程,并初步认识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特殊——一般——特殊”的一般规律。
5、探索并了解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并能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
6、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及其与整式乘法之间的关系,从中体会事物之间可以互相转换的辩证思想。
7、会用提取公因式、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进行因式分解。
8、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一些探索实践过程中去,逐步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严密性和初步解决问题的愿望与能力。
9、通过本章一些生活实例的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第十四章勾股定理
1、经历由情境引出问题,探索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再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2、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掌握勾股定理,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3、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会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4、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感受数学文化的价值和中国传统数学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与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
第十五章平移与旋转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它的基本特征,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以及“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等基本性质。
2、能按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通过平移后的图形。
3、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基本特征,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以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等基本性质。
4、认识旋转对称图形,并能按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通过旋转后的图形。
5、通过具体实例认识中心对称,探索它们的基本性质,理解“连接对称点的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并被对称中心平分”这一性质,并理解中心对称图形是旋转角度为180°的旋转对称图形。
6、了解图形全等的概念,能识别全等多边形(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角和对应边,知道全等多边形(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分别相等。能体会图形的三种变换与图形全等的关系。
7、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与旋转或它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和欣赏这些图形的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8、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说理的习惯与能力。
第十六章平行四边形
1、通过经历运用图形变换探索图形性质的过程,体验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2、在对平行四边形的原有认识的基础上,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探索并掌握几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和各自所具有的特殊性质。
4、掌握梯形的概念,探索并了解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并会运用将梯形分解为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5、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及梯形相互之间的一些关系。
6、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说理的习惯与能力,并要求学生能熟练书写规范的推理格式。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结合落实课标理念。将“合作分组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渗透于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挂图,实物等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教学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构建高效课堂。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2、培养学生兴趣和良好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适时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补充数学相应课外思考题,扩充资源,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兴趣。教育关键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习兴趣与良好习惯培养。
3、创设和谐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学习方法、目标实施。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发散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5、做好课题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学习中,学会探究,合作,自主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以优带差,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能力,师生共同提高。
6、实行分层教学。关注各类学生,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类分层布置,因人而异,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待转化三类学生。发挥优生的帮扶作用,打牢基础知识,提升每一个学生的能力。
7、抓落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治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自己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厉、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爱好,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
数学老师个人工作计划2
初三学年下学期的复习教学,是整合升华学科知识、培养提高应试能力的重要环节。复习教学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成功与否。为保障毕业班复习教学取得良好成效,奠定今年中考胜利的基础,结合本年毕业班工作实际,对初三复习教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复习课型模式研究,提高课堂效益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优生优培,中程生提高,困难生稳中求进;依纲据本,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强化薄弱环节;加强教情、学情研究,强化中考的研究,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促进初三复习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工作及要求、措施:
1、提高认识,全力以赴,进入冲刺状态
首先,每位初三教师要充分认识复习教学的重要性,增强“责任重于泰山,质量压倒一切”的责任感,树立“认真就是水平,负责就是能力”的观念,发扬关键时刻冲得上豁得出的拼搏精神,全力以赴,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真真正正进入冲刺状态,苦战100天,用成绩说话,坚决夺取今年中考的全面胜利。
其次,全体教师要以毕业班工作的大局为重,服从安排,听从指挥,不管是级部的安排,还是各备课组的布置,都要扎扎实实贯彻执行,将落实进行到底。纪律严明,政令畅通,是工作胜利的保障。要彻底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的不良作风。
第三,全体教师要增强精诚合作的团队意识,实实在在搞好团结。团结出力量,团结出成绩。在初三这个集体内坚决反对那种意气用事,挑拨离间的行为。有意见、有矛盾当面说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有困难、有问题,大家齐帮助、共协商,形成一个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
2、周密计划,科学安排
各学科现已完成教学进度,学期开始即转入总复习阶段。总体时间安排是3月上旬—4月中旬45天左右为第一轮复习,以课本知识的疏理、归纳、总结为主;4月下旬—5月中旬30天左右,以课外拓展为主,5月下旬—6月中考前,主要是整合升华阶段,训练应试能力与技巧。
三轮复习的具体思路是:
一轮复习本着全面、扎实、系统、灵活的指导思想,一是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坚持补弱纠偏,重在一轮;坚持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复习效率;坚持面向全体,实现大面积丰收。二是落实“四个为主”,即以基础知识的复习为主,以低中档题目的训练为主,以学科内综合为主,以小综合训练为主。三是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基础和能力的关系(强化基础,提升能力),扬长与补弱的关系,复习知识与做题的关系(做题的目的是回扣知识提升能力)。四是确保两项常规的落实,即教师的教学常规和学生学习常规的落实。
二轮复习本着“巩固、完善、综合、提高”的指导思想,采取“专题复习加综合训练”的复习模式,突出“五个强化”,即①强化时间观念;②强化研究:重点研究“两纲”(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两题”(综合题和能力题)、“两课”(复习课和讲评课)、“两生”(优生和困难生)、“两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两情”(教情和学情);③强化训练:立足“三个讲好”,增强“五个针对性”。“三个讲好”:讲好专题、讲好试卷、讲好练习;五个针对性:针对目标生讲、针对中考新模式指向讲、针对二轮复习能力要求讲、针对反馈的问题讲、针对典型题目讲;④强化应试技巧与规范化,最大限度降低非知识性丢分;⑤强化学生心理调控,加强心理辅导,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复习,以必胜的信念参加中考。
三轮复习以“回扣、模拟、完善、调整”为指导思想。抓回扣做到“四化要求”,即:回扣教材提纲化、回扣基础系统化、回扣形式习题化、回扣时间具体化;抓模拟做到“四性要求”,即试题体现基础性,考试体现模拟性,答题体现规范性,讲解体现系统性。逐步达到完善知识体系,适应考试要求、调整教与学的方向、升华应试技能的目的。
3、细致研究教材、考试说明、中考试题,做到有的放矢。
各任课教师要加强对初中学段本学科教材的通研。教材是中考命题的依托,一方面要熟悉教材的整体编排体系,编写体例、重点难点,另一方面又要熟悉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知识结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教法和学法等。要在通研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重新划分若干个大单元,以利系统复习。
《考试说明》或学科新课程标准,是中考命题的基本依据。今年中考改革力度大,研究透彻《中考说明》及有关学科课程标准,是获取中考信息的捷径,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教师要明白并教学生明白中考内容的范围及试题结构,搞清“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
中考试题有很强的继承性和连续性。加强往年中考试题的研究,有利于增强平日教学的针对性,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各科教师要在3月底研究好近3年的中考试题。要注重从以下两方面做好研究:第一中考试题与教材、《考试说明》及学科教改要求的吻合程度,中考试题的知识覆盖面;第二中考试题的难度分值比例和理论联系实际试题的分值比例,题型比例和本学科各部分内容的分值比例。
密切注意中考动向,注重中考信息的搜集与整理,保持与教研室、中考改革先进县区、兄弟学校的密切联系,提高应试指导的科学性、时效性。
4、组织好大型考试,搞好质量分析
级部组织的综合拉练、模拟考试,要做到考务严密,分析透彻,补漏措施具体,使每一次考试成为学生学习的加油站,教师教学的里程碑,教学质量的大会诊。开好三个会:
首先,级部开好质量分析会。级部要着重对考试暴露出的学科教学、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改进学科教学促进班级管理的意见和措施。各备课组、各班要认真贯彻执行。
其次,备课组开好科教导会。各教师要仔细研究学生试卷,针对试卷中暴露出的知识缺陷、应试技巧不足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定出补救措施,找出改进办法。
第三,各班开好班教导会。班主任要对本班的班级管理措施、考试的综合成绩、四类生(特优生、优秀生、中间生、困难生)的分布及变化等班级情况作详细的总结、分析。任课教师要对本学科教学作分析说明,同时提出对班级的意见和建议。班主任、任课教师要群策群力,掌握好学情、教情,搞好学生及班级管理。
数学老师个人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小学德育纲要》为依据,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以养成教育为基本内容,在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三加强结合”教育,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跨世纪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要点
(一)抓好“三个结合”教育
1、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做好家访工作。
2、学生在家、在校的学习常规要求,使孩子在家长指导下,加快常规养成。
3、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教育活动,了解家乡变化,感受祖国的腾飞。
(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1、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开展好红领巾读书读报和影评书评活动。
2、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线,当前,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十分迫切,我们不仅要告诉学生为什么爱国,更要告诉学生怎样做才是爱国,爱国首先要从爱父母、爱亲人、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做起。
3、坚持周一升旗仪式,努力提高升旗仪式的效果,改革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的形式和内容,“养成道德好习惯”为主题,开展系列演讲活动,力求做到内容详实,针对性强,有感而发。
4、围绕学生“知识+能力+魄力”的育人目标和规格高、质量优、特色显著的办学目标,实施周小的育人工程,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适时地组织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三)加强养成教育
1、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要抓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周小学生礼仪常规要求》、,围绕学生“知识、能力、魄力”的培养目标,实施“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育人工程,逐步贯彻“五小”行动。
2、把养成教育有机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设想通过各种学科的教学和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受到美的熏陶,发展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1)思想品德课是学校进行养成教育的主要渠道,任课教师要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行为要求。强调思品课与晨会课、文体活动课等,对学生作分享训练和指导,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2)语文课要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感受到用词造句的语言美、人物塑造的形象美,表情达意的情感美,环境场合的意境美
(3)数学课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逻辑美,几何图形的对称美,数理演算的推导美,习题运算的思维美。
(4)英语课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平日样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感受语言语调的韵律美、字母书写的线条美、词汇积累的意志美。
3、加强红领巾值日岗力度,让红领巾礼仪队员对校园卫生、交际礼仪、课间秩序、路队纪律等方面的良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4、养成教育融于对活动中,结合班队课,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养成教育的系列活动。
5、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
6、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如信息角、争章园、作品展示角、教师赞美角、荣誉角等,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开展“红旗”班评比活动。
(六)抓好阵地建设
1、根据每月教育重点和班级实际生动活泼的上好每一堂晨会课,有计划地组织好每周一次的班会课和主题队会课。
2、增强育人意识,把课堂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阵地,结合学科特点,有机渗透德育。
3、充分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广播台宣传校园文明佳事,树立榜样。建立一直学生、教师通讯员队伍,及时采集学生间、教师间的好人好事,加大宣传力度。
4、利用墙壁张挂教育标语,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