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范文

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

第1篇: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范文

【关键词】商贸流通;财务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商贸流通企业,是连接商品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属于商品生产环节之外的流通和交换环节,包括商品流通企业和商品流通服务企业,具体来说是指从事商品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等业务的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经营以及资金运转过程中由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所引起的财务损失或财务困难的一种可能性。财务风险存在于商品流通企业经营运转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好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越来越复杂和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环境之下,分析商品流通企业的财务风险并进行防范措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商贸流通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商贸流通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1.市场为主要决定因素

商贸流通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及程度大小是由市场决定的。一方面,如果企业把握不好进货量,或者是营销方式不得当,就会很容易引起商品库存积压,造成大量运营资金被占用以及商品保管成本增加,从而引发或者扩大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商贸流通企业对商品市场的依赖性很强,而市场环境逐渐复杂化和竞争激烈化,商品价格常常出现较大波动,这对商贸流通企业的运营十分不利,可能导致企业出现财务危机。

2.不可预测性

商贸流通企业的财务风险是由各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的,而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具有突发性、不可控性,这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

二、商贸流通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资本结构失调

商贸流通企业的筹资途径主要有债务筹资和股权筹资,大部分企业以债务筹资为主。适当负债能为企业带来杠杆利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很多商贸流通企业过度依赖于借贷筹资,使企业的资产负债比超过科学范围,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经营状况不佳,则很容易出现债务违约,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

2.资金流动性不足

商贸流通企业的资金流动是否顺畅与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直接相关。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很多商贸流通企业出现了为扩大市场份额,没有经过充分调研就将商品赊销给信用不良客户,导致后期出现坏账等情况;预付账款管理不足,供货商不能及时供货时资金被占用;长期存在存货积压的现象,导致运营资金被大量占用。上述现象都会造成企业出现资金无法正常流转、流动性不足等问题,企业财务风险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极易发生财务危机。

3.内部控制失灵

内部控制失灵是商贸流通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很多商贸流通企业根本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得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较混乱,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在采购、销售、财务、市场预测等各环节之间缺乏统筹协调配合,财务工作质量低下,商品流动与财务处理不能同步进行,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出现账实不符、信息失真等问题,导致企业在年度审计时出现大量财务损失,对资产损失缺乏责任追究制度,对财经纪律置若罔闻,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财务风险极易发生。

三、商贸流通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过度负债所引起的资本结构失调是导致商贸流通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因此,优化资本结构,保证企业的资产负债比在合理范围之内,是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合理进行债券与股权筹资。适当进行债务筹资,同时要保证企业的股权筹资量能为企业偿还债务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进行债务筹资时要尽量使未来现金流入、流出量相持平。

2.加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

良好的财务信用能保证商贸流通企业的商品购销、筹资等经济活动顺利进行,能有效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强财务信用管理,商贸流通企业不仅要对供货商保证财务信用,尽量不拖欠货款,也要与银行建立互信,及时偿还贷款,这样有利于企业在出现财务困难时有外来支持来降低财务风险。

3.完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

建立健全商贸流通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尤其是对财务工作的控制,能够提高财会工作的质量,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性,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一方面,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科学的财务控制体系,保证各项财务活动都在严格的控制之下,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同时兼顾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清晰明了;另一方面,加强财务工作制度建设,规范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增强风险意识,建立起岗位责任制度,促进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力,严格进行责任管理。

财务风险对商贸流通企业的正常经营具有明显不利影响,为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商贸流通企业必须要充分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问题。商贸流通企业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其财务风险具有市场决定性、不可预测性等特点,这对财务风险的防范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商贸流通企业要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努力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第2篇: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财务风险及成因 相关措施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及成因

企业在各种管理活动上,因为外界因素而出现的不能控制,以及难以控制的因素,统称为企业财务风险。这就使得企业在大部分时期内,所获得的财务结果低于预期的目标值的状况,为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在这个大背景下,依据企业的优势,学习防范财务风险就很有必要了。如下:

(一)投标存在的风险

现在企业要想取得工程项目,主要的手段就是公开企业招标。在这里有很多的风险存在,例如错误的估计、不到位的标书研究、整个投标信息的不完整,进而导致投标价有很大的可能存在偏差。倘若标价低了,就会有扰乱市场的风险,还会把施工管理的难度提升;标价高了,则中不到标。

(二)合同带来的风险

整个火爆的建筑市场,有的施工企业为了中标,便与业主签订一系列不合理的合同;又或者业主逼企业签订合同偷偷让施工方面自己垫付资金。如果这样的合同签订下来,那么施工企业会有很大的财务压力,也大大提升了财务风险。建筑工程一般施工周期较长,而且施工的时候也会存在其他的难以确定因素,尤其在变更上,没有明确的条款规定,责任无法认定,这样的风险也是难以避免的。

(三)资金所带来的风险

在建筑领域里,通常出现的情况是,建筑施工方在还没有拿到预付款的条件下,便以自己的资金垫资,强行动工。殊不知,这样会很有可能造成流动资金不足,而难以继续施工,如果企业资金不充足,就不得不向银行贷款了,这样才能使得施工继续进行下去。还有个特点就是,施工周期很长,难以周转的资金,会在企业经营上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

(四)风险在成本控制中的体现

在中标的企业中,往往都是以低价中标,这就给施工企业所留下的利润空间不是那么大,随着市场上物价的逐渐增高,上涨的人工费用,就使得施工成本也增加。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如果项目预算存在误差,成本控制不是很好,这也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

(五)风险在安全中的表现

建筑施工里,尤其是高空作业上,因为安全意识的薄弱,特别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带来不必要的支出费用,也有风险。

(六)竣工结算时的各种风险

业主突然间对于设计方案进行一些修改,甚至把工程量增加,这些情况时有出现,但由于只是口头的协定,没有纸质文件,在完工时没有有效的证据。还有一部分企业,因为本身就存在的问题,尚且没有解决,当竣工时间到期之后,根本无法办理有效的竣工验收手续,甚至,根本没有竣工,扔在施工。以上这些,都有增加应收账款回收超时的可能,资金断裂以后,又把工期给加长,相应的,也把财务所带来的风险给提升到一定程度。

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及相关措施

(一)构建财务预警机制,以此来有效的控制财务

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就首先需要对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进行提升,可以借助更专业的技术分析,以此来进行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例如财务比例分析法,资产负债表分析法。进行科学的分析,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风险,也会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提前预警,进而使得企业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即将出现的风险。

(二)投标管理的加强

在投标展开之前,就要对业主的资金信用就行全面的调查,可以成立专业的评估委员会,彻底的分析他们最真实的信用,对于那些投标项目的准确性,也要进行合理的评估。对于评估信用为优良的业主,可以让他们参与投标;但对于那些评估信用不合格的,施工企业本身就存在问题的,拒绝让他们参与投标,一旦中标,必然会出现亏损情况。在投标发放后,要全方位的考虑中标的可能性,从其报价上,最新技术要求上,需要认真的思考,对于标书中一些不清楚的条款,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做到款款清晰。

(三)合同管理的加强

施工合同在签订时候,施工企业必须做到看完每个合同条款,这样就能很大的降低不必要的纠纷出现,尤其在那些验工计价、付款方式、结算时间、条款违约上必须清晰。这里值得注意下,在变更索赔的条款上,需要加以详细考虑,因为,一旦出现纠纷,施工企业在没有获得足够的证据下,所造成的被动局面,只能自己吃掉。签订施工合同时候,可能会存在着风险转移到其他上人的条款。例如,在合同中,由于人工费用的上涨而带来的不必要支出,会造成合同的变更,追算一定的补偿款来规避风险。倘若出现了一些“霸王条款”,就需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与业主商定,把相应的工作处理好,进而把合同带来的一定风险,降低到最小,同时也会让财务损失减小。

(四)加强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的加强,就成本管理而言,在整个施工企业环节中尤为重要,优良的成本管理,无疑会大大提升企业的利润。

对于预算成本的有效管理。在尚且没有动工之前,需要从工程的自身出发,切合实际,从各方面条件来进行有效的评估,可以以专业的人员来进行评定,对于可能使用到人力,财力。安排一定的监管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加强施工生产过程中实际成本发生的控制。施工企业的特点决定了成本的发生主要集中在项目,因此加强项目的成本控制是重中之中。施工企业全面实行责任成本制,按预算的成本划分责任,分层次,采取谁承担谁负责,配合节约奖励、超支罚款的办法,使每个部门把节约成本当已任,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如项目经理对工程整体负全责;机料部门负责采购和供应,对材料成本和保管费用支出承担责任;工程技术部门负责施工生产,施工方案的逐级优化及工程变更,对工程成本承担责任;财务部门对于发生的实际成本、拔付款项等如实登记台账,及时反映分析成本的节超和拔付款情况,与预算成本做比较,定期分析,防止成本超支。

(五)施工安全管理的加强

就施工安全来说,它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还是所有职工的需要注意的事,可以通过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把那些已经发生的安全教训吸收下,并把施工生产过程中的监督做到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就节约了一定的费用。也可以购买保险,把风险转移。

(六)风险在竣工结算中的表现

以首先签订的合同为蓝本,结合实际需要的施工情况,尽可能的以条款为主,业主临时调整设计方案,甚至把工程量增加,这些情况时有出现,由于只是口头的协定,没有纸质文件,在完工时没有有效的证据。还有一部分企业,因为自身的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办理竣工验收手续。除此之外,有的业主自己也有资金困难,这就拖延了竣工验收手续的结算。以上这些,都有增加应收账款回收超时的可能,资金断裂以后,又把工期给加长,相应的,也把财务风险加大了。

(七)降低财务风险,把资金管理好,至关重要

企业想要获得盈利,预算是其不可缺少的工作,优秀的预算极其有利于实现企业对于资金的控制。同时,企业也是通过预算,进而实现资金合理支出,从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企业规避风险。除此之外,企业在签订采购合同时也要格外注意,有意识的规避其中所存在的风险。尤其是需要大量资金的采购工作,所面临的风险就不仅仅是企业所承担,而是需要企业和业主共同承担,这样的话,企业就能降低因负担过重而造成经济压力。企业资金的收回工作,应当视企业资金的紧急情况而定,在企业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必须保证业主能够及时还款。在企业资金足够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允许业主以合理的方式延长还款时间。最后,关于企业的融资问题,更要慎重抉择,不可盲目融资,尽可能的将企业分散的资金整合起来,以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

总而言之,只要有财务管理就必然存在风险,对于财务风险必须严加防范,这主要依赖于建筑企业内部全体成员以及部门的配合和管理,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同时企业在管理措施的应用中应当尽量采用能够最大程度规避财务风险的措施,以防止意外的发生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建人.施工企业经营财务风险防范探析[J].财政监督,2010

[2]杨海霞.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

第3篇: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范文

[关键词]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防范

一 、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成因透视

1.制度性因素

两权分离而导致的委托问题是企业内部财务风险产生的制度性基础。本质上是由一组契约链组成的现代企业中包含多纬度多层级的委托关系,在委托关系中天然存在着利益不相容、责任不对等、契约不完备以及信息不对称问题。契约关系中双方当事人都是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者,在缺乏必要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情况下,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不会自动实现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甚至会基于机会主义动机牺牲委托人的既得利益,不可避免的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面表现为:经营者为实现其自身收益的最大化,可能会选择经营业绩至上而不是财务风险控制至上的决策,由此产生财务风险甚至财务危机;由于契约的不完备,人往往不承担对自己经营行为所产生的财务效应后果,即经营者的决策行为与事实上的风险承担功能发生了偏差,导致经营者(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2.技术性因素

我国企业由于规避企业风险的技术手段欠缺而导致管理落后、资金散乱、投资失误、信息失真等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在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源配置越来越体现的货币导向和金融趋势下,企业财务人员由于对金融产品知识的欠缺导致宏观的金融管理与企业的微观财务管理的割裂,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在进行产品研发的过程中盲目追求产品的高性能而忽视产品的成本,忽视对研发阶段的产品成本的控制而导致产品成本高缺乏竞争力,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会计信息本身的缺陷,以及指导财务工作的财务理论假设条件与真实情况的脱节,造成企业财务人员难以用理论模型去估计众多不确定性因素存在的环境中的财务风险。

3.操作性因素

操作性因素主要是由于在财务政策运行中人为失误而造成的财务控制主体缺位引发的财务风险。从个体层面来看,人是经济活动中的主体,而人的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制度安排下如果企业相关人员蓄意违规同样会造成极高的企业财务风险;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规模的扩大,公司内部组织机构的庞大和复杂会导致公司经营对客户的反映越来越迟钝,可能由于流程不合理导致决策失误而引发财务风险。

二、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防范的路径分析及主要途径

构建合理有效的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技术特征以及生产规模,从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入手,有效的整合企业的整体资源,构建合理的企业业务流程,并在必要的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同步生成,以实时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以有效的控制企业内部财务风险。依据制度约束层面技术约束层面执行约束层面的防范思路,本文提出以下有效的防范途径。

1.制度约束层面的防范措施

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制度包括国家机构或行业组织为规范企业财务行为和协调不同财务主体之间财务关系而制定的相关规定,称为外部制度约束;企业管理层制定的用来规范企业内部财务行为、处理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协调企业和相关利益者之间财务关系的相关规则,称为内部制度约束。本文涉及的主要是相关的内部制度。

首先构建科学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在现有的公司治理理论的框架下,提高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需要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公司内部组织治理机构的科学构架,二是公司内部科学决策治理结构,三是经营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的构建。企业内部组织治理结构是指公司的最高管理当局的基本组织框架以及权责分割体系,谢志华研究表明,董事会的成员构成影响到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设计,所以通常在设立企业内部治理的机构框架时,应遵循企业实际特点,着重于企业董事会的构成以有效配置和行使控制权。企业内部决策治理结构的科学化与否直接决定着决策实施过程所遇到的财务风险的种类、性质及其程度的大小,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企业决策层正确的经营理念、风险观和决策的科学化,为保证其决策的科学化,通常可以在决策层的人员构成上引入比较独立的专家,通过一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发挥其专家能力和独立性,在机构设置上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通过专家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董事会的决策提供支持。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主要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诱导利益相关者实现既定的企业财务目标或经营管理目标。

其次构建科学的企业内部财务约束机制企业的内部约束主要是指企业自身的财务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的防范主要是通过预算管理的计划和控制两种手段来实现。其中预算规划是通过编制预算对组织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现实中企业往往通过以销售预算为起点和以目标利润为起点两种模式进行预算编制,两种预算编制模式都要求通过预算来合理的规划各个部门和员工的责权利关系,有效界定他们各自的权限和责任区域,这对于有效防范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是极其必要的。预算控制通常是以既定的预算编制为依据,通过定期的反馈报告分析实际和预算之间的差异,分析原因明确怎并实施奖惩。

2.技术约束层面的防范措施

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错综复杂,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技术手段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风险管理的需要,针对企业面临的具体财务问题,有必要将金融工程、管理工程、信息技术等进行财务统合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内部财务风险。

以金融工程为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核心手段。对于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防范而言,金融工程可以运用多种衍生金融工具通过用确定性代替风险,使企业的风险成本确定在一个可控的区间,还可以通过替换对自己不利的风险而保留对自己有利的风险的方式来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财务收益,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金融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企业信息不对称分布状况,通过 “信号传递”的机制,让外部投资者了解企业内部人掌握的信息。金融工程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增加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以降低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

以管理工程为企业降低财务风险的基点。将管理工程引入公司理财,利用工程技术的数量化、精细化和具体化对企业理财技术的提高和完善是必要的。管理工程可以通过仿真技术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充分反映实际过程的逻辑关系和随机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一些不具有现实性的假说,突破理论假设的约束,使预测更准确。支撑管理工程的重要理论――系统论遵循整体性和最优化的原则,通过协调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是部分功能和目标服从整体功能和目标的最有功效从而达到整体最优的目的,从而使财务管理活动更具合理性。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防范财务风险的必要手段。企业要防范财务风险必须要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平台,建立财务管理决策型的全面信息系统,实现对企业财务整体的管理和资源配置的优化。通过企业先进的信息系统是采购管理和控制得到保障,有效控制库存积压现象降低流动性的财务风险;网络信息技术还可以使企业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并对此进行有效的跟踪与考核,以规避企业的运营风险;财务部门可以借助网络新新系统对企业的采购、仓储、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及时反馈给管理部门,从而实现经营决策的动态化,以降低因时间延迟、市场变化而引发的财务风险。

3.操作约束层面的防范措施

操作约束层面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相关财务管理人员操作失误或误解造成的,该层面风险的防范主要应注意相关业务流程的再造和企业文化的建立。

合理业务流程再造以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业务流再造程强调全局最优而不是单个环节或作业最优,强调以流程导向的企业组织形式替代职能导向的企业组织形式,以流程来推动企业各部门的合作和工作的完成。业务流程再造可以使企业的决策行为更贴近市场,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全面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增加企业产品的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

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文化表现为企业在其既定的经营领域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思考,代表了企业在社会层次上的形象。和谐的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精神引导来弥补企业管理制度上的欠缺,体现企业共同的目标和经营理念,能够将企业内部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之下。需要强调的是和谐的企业文化对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作用是一种隐性的,短期效果并不明显,着重是一种长期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志华:竞争的基础:制度选择――企业制度分析与构造,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高晨:企业预算管理――以战略为导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林毅夫: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 《经济研究》1997.3

[4]彭岚:论财务风险的分层管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2

[5]洪乐平: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在博弈分析,当代财经,2003.11

第4篇: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范文

一、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表现

虽然企业并购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益,但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财务风险是各类风险中最直接、对并购活动影响最大的风险。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并购定价、融资、支付等各项财务决策所引起的企业财务状况恶化或财务成果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并购价值预期与价值实现严重负偏离而导致的企业财务困境和财务危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负债压力的增加。如果企业采用负债融资的方式来支付并购成本,可能出现高昂的利息支出、债务契约限制给企业带来的机会损失以及未来还款的压力,其后果是将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不断扩大,大大增加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或破产的可能性。

2.控制股权的稀释。如果企业采用股票融资的方式来支付并购成本,将导致企业原发性股东的股权稀释。

3.业绩水平的波动。业绩波动如EBIT和EPS的变动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各种机会损失。

4.投资机会的丧失。由并购给企业增加的巨额债务或消耗大量的自有资本,会使企业错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5.现金存量的短缺。企业在并购时可能会大量消耗企业的货币资金,增加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二、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类型

财务风险与财务决策有关,而直接与财务风险来源有关的财务决策包括融资决策和支付决策,而融资决策和支付决策建立在定价决策基础上并影响着税收决策。因此,根据财务决策类型我们可以将财务风险分为三类:估价风险、融资风险和支付风险。

(一)估价风险

对目标企业价值的准确判定是成功并购的基础,有很多并购企业因为企业估价的分歧而导致并购进程的迟滞,因此价值评估是并购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目标企业的估算价值和实际价值差异过大而导致溢价风险,即支付成本超出实际价值的价格风险。产生估价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由于地理环境,市场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的不同,使企业进行彻底调查和长期跟踪调查的难度更大,成本更高。被并购企业有关人员,尤其是管理层,为了获得更高的并购价格,刻意隐瞒公司的财务亏损等不利消息,夸大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市场地位等。当被并购企业是非上市公司时,公司的财务报表等信息的准确性更加难以保证,从而更加无法获取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国在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时有三种评估方法,即账面价值法、市场价值法和收益现值法,但其各有优缺点,加之获取的信息不足等因素,价值评估难上加难。此外,我国缺乏系统的、专业的并购评估机构,加之各种评估条件的限制,使我国企业获取的信息不足以准确的计算出被并购企业的真实价值,并且因常常高估被并购企业的价值,致使并购整合过程复杂而艰辛。

(二)融资风险

并购所需资金数量庞大,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仅靠企业自留资金不可能完成并购,因此企业需要外部融资来获得并购所需资金。我国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主要有银行借款、发行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等债务式融资和发行股票等权益式融资。两种融资方式各有利弊:就融资成本和资本结构而言,债务式融资的取得成本要低于权益融资,且能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但如果负债过多,企业的利润在预期内不足以偿还贷款和利息,就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相反采用权益融资就不用担心偿债风险,但是发行股票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权益。此外,我国近年来的并购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大多是向银行借款,因此要实现融资成本和融资渠道畅通之间的平衡,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支付风险

我国企业为并购而支付的方式主要为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和混合支付。企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采用不同的支付方式,同时会产生不同的支付风险。目前,我国企业的大多数并购都采用现金支付方式,现金收购简单易行,能使收购交易尽快完成,降低不确定性,但是采用现金支付会使企业面临重大的债务负担和现金流量不佳的风险。而采用股票支付则会避免现金流转不畅的压力,并且可以让目标企业的股东共同承担并购后的经营风险,但是我国对股票发行的限制较多,且手续繁琐,股票支付还会稀释股东权益,造成股东价值的损失。混合支付是综合运用两种以上的支付方式,其风险介于现金支付和股票支付之间。如“现金+股票”、“现金+债券”的方式。但混合支付效率较慢,不能一次完成整个支付过程,因此会延迟并购过程,甚至给后期带来较大的整合风险。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针对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诱因和各种财务风险类型的分析,为确保企业并购的成功,规避和减少并购企业的财务风险,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下列具体措施:

(一)尽职调查,合理定价

国内外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产生估价风险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国企业应做好尽职调查,做到知己知彼。并购企业应该对目标企业进行内外部环境的调查和分析,在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时,尤其是要注意企业财务状况、品牌定位,市场地位的评估。

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是为了合理的确定支付价格,企业价值的评估方法有账面价值法、市场价值法、清算价值法、净现值法和市盈率法等等。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估方法建立相应的估价模型,并根据并购的发展对现有的估价模型进行完善。这些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对于同一目标企业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会得到不同的并购价格,并购公司可根据并购动机、收购后目标公司是否继续存在,以及掌握资料信息的充分与否等因素来决定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和模型。如对于经营良好的上市公司,若其市盈率不被高估,可采用市盈率法及对应模型;对财务状况良好,营运能力强的非上市公司则采用净现值法及对应模型。并购公司也可综合运用定价模型,如将清算价值法得到的目标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下限,将现金流量法确立的企业价值作为并购价格的上限,然 后再根据双方的讨价还价在该区间确定协商价格作为并购价格。

(二)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

我国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融资金额、筹集和使用时间、资金成本、资金结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利率和汇率变动的风险等。因此企业在防范融资风险时,首先要对所筹集的资金进行成本回报的分析并以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为目标,在投资回报率与资金成本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企业的资产负债比,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的比例,使各项财务指标达到预期要求,最大限度的防范融资风险。其次企业在确定融资顺序时,要按照先内后外,先债后股的原则。即并购所需资金筹集要衡量成本和收益以及风险和收益间的平衡,应先考虑适用内部资金,然后再向外使用债务和权益融资。即使企业有足够的企业自留资金,也不能全用于投资而不考虑外部融资,否则可能会造成企业现金流量不够而造成企业经营风险。

(三)选择合理的支付方式

我国企业在确定支付方式时,要充分考虑到企业融资的能力和支付方式的结构。鉴于混合支付已经成为跨国并购交易的主流支付方式,因此为了和国际接轨,我国应该增加支付方式的多样性,如,“综合证券”支付,“现金+证券”支付等,也可以采取现金分期付款的方式,以降低财务风险。TCL收购TCL通讯便采用“换股+公募”的支付方式,即一部分资金通过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另一部分通过向向TCL通讯股东换股发行,这种并购方式能比较好的解决单纯现金支付带来债务风险和现金流动性风险,且能够比较好的安排企业的资本结构。

综上所述,在企业并购的活动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财务风险贯穿并购活动的全过程。无论是作为并购活动中的企业本身,还是作为中介机构,以及参与并购活动的政府各主管部门,都应谨慎对待,通过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尽量避免并购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从而最终实现并购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刘建波.企业并购财务分析及财务风险控制[J].财务理论,2010,3.

[2]闫翠英.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

[3]唐文萍,刘孟莹.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管理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2(17).

第5篇: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范文

关键词:风险防范;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指标设计

中图分类号:F253.7;F259.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01

一、基于风险防范的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一)物流企业风险防范与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规模相对来说都比较小,企业服务设施水准并不高,服务水平不高,并且我国物流行业相关制度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步伐太慢,高新技术的运用在物流企业并不常见,而且更新换代速度很慢,以此引发企业管理组织效率相对较低。

(二)物流企业风险防范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物流企业风险认识不足,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管理层对企业风险的认识并不全面,没有积极主动去研究企业自身潜在风险。

2.企业的发展战略缺乏对风险的考虑

最近今年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速度相当快,一直保持者两位数的增长率。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大部分货运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的现象。这些企业原本规模小,人员配备不足,管理者素质也是有一定的缺陷,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同时仅仅想着发展规模、怎么占领市场等这些粗略的问题,完全忽略了企业风险防范于管理的问题,加上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小,运营中出现不可控的风险,对企业来说就是致命的打击。

3.企业风险管理缺乏完善的组织机构

我国物流企业兴起和发展的时间较短,因此在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大多数企业都存在比较严重的组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4.物流保险合同有缺陷

我国物流企业中一部分根本就没有签订过相关货物或人员保险,这增加了企业在出现货物损失或人员损伤时所承担的赔偿费用,这就是物流风险管理的巨大缺陷所造成的损失。

5.险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国物流企业基本上都没有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即使一些企业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但是也没有得到高层的重视,成为闲置的机构,发挥不了作用。

二、问题成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任何物流企业的发展都无法摆脱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等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因此物流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各种环境的影响。

一是经济环境的影响,二是政治环境的影响,三是金融环境的影响。金融市场是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直接场所,它不仅为企业筹资和投资活动提供场所,而且为企业资本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了便利条件。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资金供给的增加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将为物流企业筹资、投资和风险规避提供多种选择。金融市场存在的外汇风险、利率风险、法律风险等,也将会加剧企业的外部金融风险。

(二)内部原因

外部原因的制约和影响固然重要,但是物流企业自身文化、资源利用、技术创新等的发展对财务管理模式的确立起到了直接作用。

一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转变。财务目标是企业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

二是企业资源分散。物流企业,虽然数量众多,发展势头猛烈,但是,这些物流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可利用资源分散,进而资源整合后的综合实力较弱,很难承担高效抗风险中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

三、基于风险防范的财务评价指标设计

(一)风险防范下成本费用类指标

物流企业风险防范下成本费用类指标主要可以设计为以下几种:

1.防范下设备费用:物流企业属于运输、仓储为主的企业,这两大环节对设备的依赖程度相当高,要做好风险防范就需要及时淘汰并更换具有一定风险性的设备,这就会减少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更新换代时间。

2.防范培训费用:物流企业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人员风险意识不强,风险防范措施或者技能普及不到位,各项风险防范措施落不到实处,这就需要企业定期对员工和管理层进行不同程度的风险意识教育,普及风险防范知识,同时宣传企业风险防范制度、措施。该指标就是计量一定时期内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费用。

3.防范下利息费用:对于物流企业更换具有一定风险性的设备以及对员工的培训费用都需要大量资金,企业就需要通过外部融资渠道进行融资,这些融资方式会产生一定的利息费用。该指标就是计量物流企业一定时期内进行风险防范过程中通过外部融资所产生的利息费用。

(二)风险防范下运营质量类指标

物流企业基于风险防范的运营质量类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

1.净利风险损失量:企业进行风险防范必然会导致风险损失降低,该指标主要计量一定时期内单位净利润中产生的风险损失量,即将企业一定期间的风险损失除以该期间企业净利润。每个期间将该指标与上一个期间和企业未进行风险防范期间相比较,以此来判断企业风险防范对运营质量的影响。

2.防范成效:该指标主要反映企业对于风险防范的效果,即风险防范所产生的绩效。该指标是用本期单位净利风险损失量减去上一期单位净利风险损失量,再除以风险防范所产生的各项费用(主要是设备、培训和利息费用)之和。

(三)风险防范下财务发展类指标

风险防范下物流企业财务发展类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

1.防范创新投入:该指标主要计量物流企业在进行风险防范过程中对创新的投入量,反映了物流企业对风险防范中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也能反映企业未来在风险防范中在创新方面所处的优势地位。

2.防范的深度:该指标带有比较强的主观色彩,主要是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定期或者不定期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风险防范相关制度和风险防范意识的认识程度,进而能够看出未来企业在风险防范工作中所得到的支持以及风险防范效率。

第6篇: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 控制与防范 财务管理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越来越大。财务风险作为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决策和经营,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如何更好的控制和防范企业财务风险,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成为了越来越多财务人员关注和研究的方向。针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竞争,企业要加强对于财务风险的认识,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做好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筹资、投资、资金运营及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的不确定因素导致企业资金损失的可能性,其实质是一种微观的经济风险。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风险的集中体现,是现代企业面临的重要的问题,同时对于企业的生存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对企业的经营和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如何做好企业财务风险的开展和防范,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保障企业的健康正常运转成为了众多企业探索和研究的方向。面对财务风险,企业客观分析和认识财务风险,准确找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财务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防范措施,对于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带来的财务风险

宏观环境是企业外部环境,主要涉及到国家政策法规、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是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外部因素,是企业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因素,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较大。宏观环境具有复杂性和未知性,宏观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财务风险,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加剧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于财务管理弹性较大的企业而言,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可以依靠各种财务活动来分散财务风险,降低宏观环境变化对于企业财务的影响。但在特定时期和环境下,企业对于利率变动、通货膨胀等影响因素的抵御能力较弱,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企业财务系统应变能力较差,加大的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和运转产生影响。

(二)企业财务活动带来的财务风险

企业的财务风险不仅受到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的影响,同时受到企业内部财务活动的影响。企业财务活动主要包括企业的筹资、投资、资金运营、收益分配等方面,这些方面对于企业的资金的周转和使用产生较大的影响,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体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财务活动选择,同时也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财务风险。相关研究表明,我国企业存在资本结构不合理、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财务管理制度不合理、财务关系混乱、收入分配政策不合理等问题,众多的问题导致企业内部出现缺陷和不足,导致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人员欠缺风险意识

企业财务风险受到企业外部的宏观环境及企业内部财务活动的影响,对于企业的正常的经营和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作为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者,对于企业财务活动的选择和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建议和决策是企业开展财务活动的主要依据。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风险。但在实际经营管理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明确的风险管理意识,财务管理意识淡薄,不能准确的把握企业财务风险的本质,对于企业财务风险预计偏差,导致企业在面对财务风险时,缺乏及时有效的财务风险应对措施,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

企业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资金周转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管理。为了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企业应该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将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工作。结合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成因,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资金周转和经济效益。

(一)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

针对宏观环境对于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影响,企业应该结合自身财务管理状况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提高企业的环境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宏观环境是企业必须面对、无法改变的外部环境因素,针对宏观环境,企业应该加强对于宏观环境的分析,把握重要事件对于宏观环境的影响,把握宏观环境的变化趋势。结合企业财务实际情况,把握宏观环境的变化,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变措施,结合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和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提高企业的宏观环境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提高企业财务活动决策的科学性

企业财务决策直接决定着企业财务活动的选择,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企业要不断提高企业财务活动决策的科学性,做出准确的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保障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企业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周转速度。在企业进行财务决策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外部社会环境、企业财务实际状况等多种因素,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制定多种决策方案,结合企业实际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随意性,提高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三)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作为企业财务活动的决策者,对于企业财务风险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应当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的预测、预警和防范。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定期或者不定期参加财务培训,强化财务风险的理论学习,加深对于财务风险的了解和认识,把握财务风险的本质,树立正确的财务风险观念。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职业综合素养,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为企业财务分析和决策做出准确的判断,提高企业的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同时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合理利用防范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综合采用分散法、回避法、转移法、降低法等多种财务风险的方法,控制和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财务风险对于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

三、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选择越来越多,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大。企业财务风险是企业日常财务管理中不可忽视部分,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受到宏观环境、企业财务活动、财务管理人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对于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提高企业财务活动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不断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资金周转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小康.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控制与防范策略[J].中国商贸,2014,(33).

第7篇: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范文

关键词:企业 财务风险 防范

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受到市场经济复杂多变性以及企业自身管理情况的影响,极有可能出现各种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发生时间、发生状况以及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不确定的。如果对财务风险控制管理不当,不仅有可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造成企业战略发展的挫败。因此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必须认识到防范控制财务风险的重要性,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控制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一、造成企业出现财务风险问题的原因分析

1.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复杂多变。由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以及各个职能部门,财务管理活动的这种复杂多变性就决定了客观上存在着风险发生的条件,如果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对于一些关键环节控制不当,例如筹资借款管理、负债经营以及投资经营等方面,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2.企业财务管理环境造成的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约束条件,是不会随着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所改变的,例如企业经营面临的市场环境、经济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等内容,这些环境的变化调整都有可能造成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3.企业财务风险意识不高,财务风险管理的局限性强。在现代企业管理形式下,一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管理重视不足,而且也没有全面、准确的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本质,导致财务风险管理效果较差。此外,企业在财务风险控制管理方法选择上还存在着较多而问题,财务管理流程设计不合理,导致对财务风险的控制管理存在着较多的局限性,各种财务风险问题经常发生。

二、企业财务风险表现形式分析

1.企业的债务比例较高。一些企业的资产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不当,因此造成了企业债务资金处于较高的水平,财务负担沉重,如果偿债能力不足,极有可能造成企业资金周转的断链,造成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2.投资决策不科学。企业的投资项目由于会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以及资本投入,如果企业投资决策之前没有经过系统深入的可行性研究以及风险分析,容易出现投资风险问题。

3.应收账款管理力度薄弱。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力度不足或者是经济合同签订不规范,大量应收债款回收困难,很容易造成企业继续生产或者是扩大经营缺乏资金,严重的可导致资金链断裂。

4.企业存货量过大。现阶段一些企业生产计划制定不合理,导致在生产经营阶段出现了大量的存货积压,同时对于存货缺乏盘点分析,导致存货量不断增加,大量存货的长期积压势必会造成大量资金的占用,造成了企业负担的加重。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研究

1.准确把握市场环境,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为了防范企业财务风险问题,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开展管理工作之前,必须对宏观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以市场环境、经济政策环境、金融环境、法律环境以及企业文化环境的分析数据为基础,制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策略。同时结合宏观环境的变化及时的对企业财务管理机构设置、职能分配、制度建设以及流程设计等内容进行优化调整。此外,应该在企业内部全面树立风险意识,通过使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尤其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工作的重要性,将财务风险防范贯穿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推动财务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完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预警体系的建设。在市场环境下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财务风险问题就不可避免,因此企业应该通过完善的财务风险防范预警体系来避免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首先,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管理机构设置情况,建立系统的企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由企业高层管理者作为主要负责人,由财务管理部门负责主导,重点开展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对于财务风险防范预警体系的建设,应该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投资报告等资料作为依据,通过采用模型分析法,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风险进行分析,明确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以及重要程度,进而有针对性的制定解决完善措施。

3.合理的选择财务风险防范方法。为了防范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合理的选择财务风险防范的方法,现阶段应用较多的财务风险防范方法主要有分散法、回避法、转移法以及降低法。分散法主要是通过企业的联合经营、多元化经营以及多种经营等方式,来降低大额投资项目的风险问题,通过将投资风险分散承担,规避财务风险。回避法主要是指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活动时,通过对多种投资方案进行系统的分析,选择风险较小同时又能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投资方案,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转移法则主要是指企业通过购买财产保险或者是担保协议,来将财务风险全部或者是部分转移给他人来承担的方式。降低法则是指对于客观存在的风险,通过采取配套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后损失的措施。企业应该结合生产经营实际特点以及项目情况,合理的选择财务风险防范方法。

四、结语

财务风险防范控制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复杂激烈市场环境形势下企业实现经营发展的关键。因此,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在企业内部全面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并通过完善财务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建设,强化全面预算执行管理,以及制定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规避方案和应对预案等措施,避免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田月昕,伊基红.从现金流量的角度识别与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J].商业会计,2011,4(18):162-163.

第8篇: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风险成因;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许多企业为求发展、求生存而选择了漫无目的的扩张,最终导致企业风险剧增,甚至使企业的经营陷入十分严重的困境中并最终以破产的结尾收场。从财务角度来看,企业常常会因管理不善而遭受巨大的损失,造成财务风险的存在,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经济损失。如日本八佰伴以及英国巴林银行等企业的倒闭,均是因财务风险规避不善所导致。财务风险管理已成了当前企业管理的重要核心,因此对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成因

企业财务风险主要由于企业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造成。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可根据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环境因素来对其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识别。

1.内部环境因素引起的企业财务风险

从当前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情况来看,引起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企业融资活动、企业治理结构、电力营销、资本运作以及企业各项投资活动等。

(1)企业融资活动。电力企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企业,从当前我国电力企业体制来看,其资金来源还较为单一,通常只能向银行融资。在电力企业盈利能力比较低的情况下,企业的效益很容易受到国家相关利率政策的影响,通常只能通过举债的形式来维持电力的投资,因此来说电力企业的融资活动与财务风险紧密相连。

(2)企业治理结构。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治理结构为国有独资形式,只有适当的选择集权与分权的治理结构,才能有效的将企业的权力进行下放或集中,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供电企业基层人员保持高度的创新性和积极性,以此来避免公司陷入失控状态,同时也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

(3)电力营销环节。电力产品不能储存,且同时面向全社会,实现产供销同时完成,用户先用电后交费,由此来看电力营销的风险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因此,电力营销环节很容易给企业带来极大的财务风险。

(4)资本运作。电力企业的资本运作也即是指通过并购、上市、托管等形式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产生一些收益不确定性等问题,这些问题来自于货币市场、商品市场以及资本市场共同作用下的影响,但同时远远高于货币经营方式、商品经营方式中的风险程度。

除此之外,电力企业通常会基于电力市场的各项需求来实现预测投资,并不能实现所有投入都能产生相应的预期效益,一旦投资失败,对于资金密集型的供电企业来说,会带来无比严重的损失。

2.外部环境因素引起的企业财务风险

电力体制改革、资本市场不发达、电价政策变动等都是造成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常见外部因素。打破传统电力企业垂直一体化垄断经营模式是当前电力体制改革的重心,于是,电力企业将迎来科学合理的管制政策以及市场竞争巨大压力的多重挑战,这些挑战均不同程度的给供电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资本市场不发达,使得供电企业的经营不得不通过向银行贷款实现企业的扩大,然而这种单一的筹资渠道,很容易给供电企业带来较高的资产负载率;另外电价政策的变动带来的财务风险也非常明显,因为供电企业所提供的电力产品属于公共产品,直接关乎到国计民生,因此,很容易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国家政策直接关乎到其盈利水平。

另外,供电企业同样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因此科学技术也会直接给财务风险带来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的火灾、暴乱等突发事件以及地质变迁、洪水等自然灾害也会给供电企业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

二、供电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通过以上对其风险成因的分析,我们如何对这一系列风险有效的进行防范,成了当前供电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完善有效制衡、责权明确的企业治理结构

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是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前提保障。供电企业必须形成授权、决策、监督和执行的合理框架,四者之间相互协同、相互制衡同时又责权明确。除此之外,还应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制定企业发展方针、制度及相关政策,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2.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电力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这同时也给电力企业的融资工作提出全新的要求。为适应当前形势,供电企业必须争取各项政策优惠,同时优化企业融资理财的内部环境,逐步拓宽企业自身融资渠道。

3.实行企业全员风险管理

要想运行高效完善的风险控制业务机制,必须将全程全员风险管理理念贯彻整个财务管理中,企业每一个业务流程环节,每一位员工都能有效的排除和评估风险。使得企业每位职工都能明确做到责、权、利三位一体。

4.推进企业财管理信息化建设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当前供电企业进行优化和控制以及整合各种资源的前提需要,财务管理信息化也是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新趋向,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将其进行广泛推广应用,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以此来简化复杂的企业经营管理信息,优化管理平台,提高企业财务效率,从而有效降低财务风险,为企业决策层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总而言之,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对稳定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以上分析可知,当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其风险问题仍十分棘手,需要我们完善企业的有效制衡、责权明确的治理结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等方式来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以此来确保电力企业获得更加长期、安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范跃华.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7):237-238.

第9篇: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范文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管理;问题;对策

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在进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风险存在于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当中,稍有不慎就很可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现代企业要想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必须更新观念,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优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环境,实现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系统化和科学化。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代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企业管理者和财务工作人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优化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不断提升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水平,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为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一、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现代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对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一味的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忽视了内部管理工作,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了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当中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财务风险;另外,由于领导的不重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以及其他部门工作人员更是缺乏对财务风险的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相关人员专业素养不高,面对专业性、复杂性比较突出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无从下手,其他部门人员也不能积极配合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导致企业风险管理流于形式,不能切实发挥作用。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现代企业将几乎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经济效益的提升方面,而忽视了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财务风险防范工作也没有制定一个科学的管理流程和标准。企业对自身的实际情况缺乏全面的了解,在开展各项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当中对于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不能进行科学的判断,也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财务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导致企业在面对突发的财务风险时没有详细的应对预案,不能准确的评估风险的大小、影响等,也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3.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在面对日益增大的竞争压力的同时,还面对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然而很多现代企业内部资本结构的发展速度不能跟上社会经济和市场改革的发展速度,资本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第一,在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过于追求财务杠杆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持续攀升的负债率导致资金与负债失衡;第二,以短期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管理目标,难以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因而企业容易因资本结构不合理而面临财务风险,导致企业战略发展受阻。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1.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意识。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需要企业领导及工作人员提高财务风险意识。首先,企业领导要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提高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视,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其次,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尤其是对于财务工作人员,要帮助其树立现代化的财务风险管理和防范意识,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增强其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从而帮助企业有效的防范和应对财务风险,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2.规范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高效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离不开一套科学完善的制度作为指导和支撑,因此为了切实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企业必须完善和规范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建设。首先,明确责任制,企业要严格按照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工作流程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保证企业在面对财务风险时可以很快的找出责任的根源,快速的处理风险,解决问题。其次,企业要强化财务部门风险管理职能,梳理和规范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明确各部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为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质量和科学性。另外,企业还要完善财务风险管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审计制度,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防范、控制和评估体系,从而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制度保障。

3.优化企业资本结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针对目前现代企业由于资本结构不合理而面对的财务风险问题,企业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资本结构,这也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实现现代化经营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在进行资本结构优化的过程中要以降低财务风险为前提,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充分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的变化发展,对企业现有融资、投资结构进行改革优化,调整和控制企业资本与负债的失衡问题,将资本结构优化同企业的战略发展相结合,最终达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

三、结语

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需要企业领导和工作人员提高重视,更新观念,强化财务风险防范和管理意识;企业要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财务风险预警、防范及评估机制,优化企业内部资本结构,进而帮助企业有效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最终实现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作者:白茹 单位:四川省阿坝州审计局

参考文献:

[1]周鹏燕.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研究[D].长江大学,2013.

[2]梁俊华.新时期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探析[J].现代商业,2012,09: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