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的文化建设范文

城市的文化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的文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的文化建设

第1篇:城市的文化建设范文

1传统建筑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别具一格,四千余年延续不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体现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已深深植根于国人心中,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正如建筑学家梁思成所言:“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古老而灿烂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古代就远播至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地方城市在进行城市文化建设时发现,传统建筑要素对于城市文化底蕴的支承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历史无法被替代和更改,那些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历史建筑遗存的城市总是容易形成自身的特色,历经沧桑的传统建筑是城市厚重文化底蕴的最好见证。古都北京,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承的典范,其城市文化氛围的塑造,不仅仅被动的依赖丰富的历史建筑遗存,更致力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走在北京的街道,即使是在现代材料和建筑体系的建筑上,依然随处可见琉璃瓦、大屋顶、斗拱、彩绘、石雕小品等,这些都是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体现,这使得古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城市和谐共生,营造了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

2城市建设大潮中的传统建筑文化传承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触目可见的是钢筋水泥、玻璃幕墙,这种“千城一面”的景象越来越不能得到国人的审美认同。究其原因,城市建筑的文化载体功能被忽略了,而只是注重其经济效益。即使一些建筑也蕴含了设计师的某种思想,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很难引起国人的共鸣,被大众批判为难理解的、不合时宜的,甚至是丑陋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人们处于古建筑群中时,即使是普通人也能深切感受到民族的历史,享受到民族文化的浸润,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对于城市文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然而,随着建筑材料的变革和建筑高度、跨度的发展,传统的木材和结构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建筑功能和效率的需要,但传统建筑文化决不能因此而被当前的城市建设所舍弃。对于城市传统文化氛围的塑造,丰富的历史建筑遗存固然重要,但城市的生长和更新决定了历史建筑数量必然越来越少。在这种趋势下,传承和发扬才是传统建筑文化亘古不灭的根本。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不会随着建筑的消失而泯灭,而是要在新建筑上焕发新的生机。新的社会条件下我们如果再按照原来的形制、结构和工艺去大规模复制传统做法,则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并不局限于形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做好:一是做好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文物古建筑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人们了解城市历史沿革、文化积淀的最直接的实物例证。二是维护和创造城市的历史环境,在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中为城市的文物建筑周边足够范围内的环境做好规划设计,使传统建筑周边与城市现代建筑环境能够自然融合,和谐共存。三是在城市的现代建筑上,体现传统建筑元素,营造与城市历史相协调的文化氛围,传承民族传统建筑文化。

3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一体化”策略

廊坊毗邻北京,自古以来就是京畿要地,其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北京的影响。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政策不断落实,廊坊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必将迎来快速发展,而且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背景下,廊坊与北京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样的历史条件,对于廊坊的城市文化建设是一个巨大机遇。近年来,廊坊市致力于旅游业、服务业的发展,努力发掘本地区的文化产业潜力,将具备旅游开发价值的古建筑遗存进行了修缮,如永清县的宋辽边关古战道、霸州的龙泉寺大殿等。对于一些历史文化价值高,但没有建筑遗存的地方也进行了复建,如古县的隆福寺。这些工作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通过对省属17处、市属12处文保单位进行调研,发现当地的古建筑遗存大多为遗址、石碑、构件等,在旅游价值开发和文化影响力方面的辐射作用非常有限。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廊坊已然要处于北京的一小时生活圈范围内,交通一体化使得两地的空间和距离无限拉近。对于廊坊的城市文化建设来说,如果能与北京相对接,让廊坊成为京冀旅游的前哨站,成为感受中国古都文化氛围的起始点,则其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将无限光明。若要实现这一目标,首要的就是塑造廊坊的传统建筑文化氛围。对比两座城市的文化氛围可知,差异很大。北京的历史建筑遗存丰富,虽然现代化的建筑设施也在不断涌现,但围绕文物建筑周边的新建传统形式建筑使得两者能够和谐共存。走在北京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利用传统建筑元素装饰的现代建筑,甚至利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建造的传统形式建筑也是屡见不鲜,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城市并没有任何的违和感。廊坊虽然是一个新兴城市,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较为深厚,若能在城市建设中赋予建筑物广泛的传统建筑文化元素,使城市建筑能够起到文化载体的作用,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建设水平,与北京一同塑造中国传统文化区域意义重大。

4传统建筑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传统建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其建筑形式为百姓所喜闻乐见,在建筑美学上也具有极高水准,可以展现民族文化特征,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城市宗教文化传播提供场所,如佛教、道教、清真寺等宗教文化场所,必须有与宗教活动内容相适应的建筑形式。二是为市容市貌建设营造文化氛围。不论是在民居区中采用古代园林、风水文化思想,还是在商业建筑中采用富含传统建筑元素的设计,传统建筑美学可以提升城市整体环境的文化品位。三是丰富城市旅游资源,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文化享誉世界,在城市建设中积极传播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旅游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四是加强市民的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国传统建筑是世界上唯一的绵延四千余年不绝的建筑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蕴含了天人合一、中正和序、谦虚内敛、意境幽远等古代哲学思想。同时,在其丰富的题材中也表达了人们对于国泰民安、和谐相处、遇难成祥等百姓生活的美好愿望。这些文化元素的存在可以让身处其中的广大市民时刻受到熏陶,爱国爱家、宽于待人,促进社会主义道德水平的提高。

5结语

第2篇:城市的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 城市建设;环境艺术;城市文化;建筑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4-0133-02

0 引言

环境艺术设计是以构建和美化人们生活空间为目的的艺术设计,是人们在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将美学理念灌注于环境之中,逐步形成一种有理性、有计划、有目的并成系统的人类活动,是“对各种自然和人工环境因素加以组织,使之符合人们生活和心理需要,并产生审美感受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实现环境美学的具体形式。”其宗旨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沈阳,又称盛京,孕育了辽河流域的早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3万年前,沈阳地区已有人类活动。从春秋战国时期燕国设立方城起,沈阳的建城史已2600余年,素有“一朝发祥地”的美称,又有“两代帝王都”的延承。现今的沈阳依旧保留着这座城市特有的印迹和年轮,整体城市布局在两千余年的变迁和洗礼之后,在一些地区,仍然在浑厚的地域文化承载下,坐拥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在现今的沈阳城市发展中,随处感受历史遗留的岁月气息,并体现生态文明。本文以沈阳为例,浅谈如何将地域文化特色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相结合,在城市建设设计与发展中得到保护、发展、设计、整合、共存和运用。

1城市历史文化与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旨在发展城市建设的前提下,把其融入本身自我的历史长河中,在融入的过程中,通过发现的矛盾,再进一步对其进行文化、地域、历史进行特色分析,最终,不仅实现城市建设的发展,更把发展进行全方位,包括协调发展与文化环境、发展与旅游环境、发展与居住环境等各个方面。这是一门在建筑环境设计领域的新兴学科,是宏观的环境艺术。城市环境设计不能造成城市的累赘和负荷,要全面考虑对文化的保护和工业、商业、农业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而进行空间的改建。

沈阳市启动的历史建筑恢复重建计划,就是围绕着修缮和重建城门、角楼、钟楼以及三部衙门等方面,体现了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的挖掘,以及对特色城市的设计规划,力求展现城市的魅力和文化风貌。

2 城市建筑改造与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2.1 历史商业区

20世纪80年代,随时沈阳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新型格局也在不断变化,但建设格局发展与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出现了强大冲突,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遗迹恢复性建设形成对立矛盾。在民族传统、地域特色的老城街道设计与历史遗迹的维修等方面,比如太原街、沈阳中街及相关周边街道伴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不断的改造与扩建,设计中不仅需要考虑到对未来综合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更要注重保护历史、尊重历史、延续历史的宗旨,科学地发展历史。

在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找寻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法则,才能把城市现代化建设真正融入到自然的发展长河中,发扬文化、传承特色,不仅要见证城市在历史中发展,更能看到在历史用留下城市的足迹。沈阳在城市发展中,制定了统一的城市规划设计,始终坚持贯穿文化传统与现代建筑理念相结合,尊重历史文化建筑。在上世纪90年代后的城市建设中,围绕着保持历史文化风貌的主题中心,完成了沈阳故宫街、张氏帅府博物馆、沈阳南站等建设与开发,得到社会和城市居民的认可和好评。现今重建和恢复后的中街步行街和太原街现代时尚商场,就是在把城市现代化建设与顺应传承历史相结合,在发展中印下历史的足迹,在历史中体现城市的特色发展。

图1 20世纪60年代的中街 图2 21世纪初的中街

2.2 历史建筑文化遗产

城市历史建筑,是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历史的记载、城市文化的传承、城市精神的发扬和城市特色的凸显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功能。形成特色的保护文化范围是城市建设与改造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当然其中应包括对特定原则的制定及保护方法的形成。

以特色典型的历史建筑作为中心点和重要标志体,范围的设定与划分应有相应的基础作为保障,进行现状的考察和真实的调研,搭配秉承历史底蕴为原则。

沈阳实胜寺与北京雍和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座清代皇家寺院,雍和宫为上院,实胜寺为下院。实胜寺的历史比雍和宫早一百多年,是东北地区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由于年久失修和历史原因,在改造前,实胜寺内道路不平、杂草丛生、古建筑破旧不堪,损坏严重,周边地区违章建筑达100多处,形成了低矮破旧的棚户区,严重影响了实胜寺的整体景观。2001年末,沈阳市开始了对实胜寺周边的拆迁,动迁居民202户、企业3家,拆除房屋200多间,总面积达7 000多平方米。市政府出资改造,进行全面系统规划重修,恢复了这座皇家寺院往日的雄姿,成为盛京沈阳的又一景致。图3~图4为沈阳皇寺广场的改建与开发,皇家寺院与皇寺广场的文化特色与商业特色的结合,在时间上,现代大都市与古韵历史相匹配,在空间上,传统景观与现今外部空间理论相结合,形成一座古城中独特的城市客厅。

现今,国内许多城市普遍面临多种问题,重点包括基础功能衰退和建筑结构基本毁损等,在规划设计工作中,应对历史建筑的风貌进行最大限度的保留,形成强大的“不变”应“万变”,保留不变中的精髓。

图3 铸有12座清朝皇帝铜像的皇寺广场

图4 修缮后的沈阳实胜寺

2.3 历史纪念性建筑设计

沈阳在中国近代史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一段占领的耻辱性记忆,1931年9月18日在柳条湖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为了真实记录这段充满屈辱的历史,让人民渐睡的思想惊醒,呼吁人们了解历史、发现历史、感知历史,在历史中能够以史为戒,在沈阳市委、市政府的组织下,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已经先后两次进行修建。图5为“九一八”纪念馆,纪念馆具有典型的纪念色彩和浓重的建筑艺术设计风格,纪念馆是是纪念碑和陈列馆相结合的建筑,整体一座巨型石雕,外形为翻开的台历状,一个高18m,宽30m,厚11m的历史纪念碑最让人心灵震撼,建筑本身由混凝土铸成,花岗岩附在周围,刚毅而坚挺。这个恰似一副“中国东北地图”的建筑,威武的不是形状,不是材质,而是那身上千疮百孔的伤痕,见证这份沉重的历史。

发展是城市环境设计的主题,只有在发展中保存,在保存中发展,才能既体现发展的意义,在意义中找到发展,在发展中找到历史的价值。把发展和保存结合,充分体现出通过城市文化与现代环境艺术的表现来发扬具有历史纪念的历史时代特点,突出城市特色,形成独特的城市价值。

图5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2.4 生态城市建设设计

2012年11月,党的十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纲要。沈阳是东北的中心城市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核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城市整体的环境艺术,增强文化软实力,构建生态和谐的魅力城市将成为当务之急。围绕着建设“现代城市公园”的主题,沈阳市政府将构建生态文明、体现城市美学、增加城市绿地以及建设区域公园等方面列入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重点,开展了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工程。2003年7月,沈阳市委、市政府为应对竞争和挑战、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创造新的产业带和新的投资热点而推出的一个重要的战略之举——建设金廊即“中央都市走廊”。通过几年的建设,“金廊”已其成为建筑标志化、环境生态化和道路景观化的现代服务业产业聚集区、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展示区和东北中心城市的核心控制区,成为沈阳充满活力的生命中轴和创造新世纪辉煌的黄金走廊。同时,沈阳市为迎接2013年全运会对青年大街等全市20多条重点街路的树池、分车岛实施了绿化全覆盖工程,实现了适应性、观赏性和生态性的有机统一,使城市道路的绿化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

图6 沈阳“金廊”夜景 图7 沈阳市政府广场绿化风景

3 城市文化与建筑的环境艺术探讨

建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一个城市的神态。在建筑风格上,东北有自己的地域文化——沈阳的“一宫两陵”代表满族文化,还有沈阳市部分高校保存较好的日俄时期建筑,这些都是很好的历史文化遗产。沈阳建筑的环境艺术发展方向,一定要强调地域特色。好的城市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应该体现地域的特色和文化,还要有时代的要求,而不是追求一种形式。合理的建筑发展趋势是和环境融合在一起,和城市融为一体的。注重历史文化与生态和谐的设计风格的统一,是城市建设环境设计的出发点。让民族性在历史性中留存,让历史性在发展中体现,形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环境艺术在指导城市建设的设计中,应保持现有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保留历史文化色彩,改善原有的负面生态环境。在要尊重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历史建筑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同时,还要力求艺术与环境的完美结合。随着各级政府和公众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重要性认识的增强,未来的城市环境艺术建设设计,必将会呈现出美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谢迁.西安城市文化与城市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10.

[2]李爱,孙迟.论城市环境艺术——以沈阳市例[D].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3]张春慧.城市公共环境艺术与城市形象建设探讨[J].规划与设,2008(27).

[4]李博.论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J].现代商贸工业,2010(3).

[5]吴祥忠.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创新的探索[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6]九一八博物馆.http:///wiki/%e4%b9%9d%e4%b8%80%e5%85%ab%e5%8e%86%e5%8f%b2%e5%8d%9a%e7%89%a9%e9%a6%86.

第3篇:城市的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 文化建设;成都形象;文化资源;个性特色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2—0064—4

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市,自2003年以来,已经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改革试验中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已经获得了“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六个一体化”(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市场体制、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管理体制等的“一体化”)的辉煌成就。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这些成就,可以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三大领域,却在“文化建设”方面,却明显缺失。因为,就当下的中国发展的国策而言,需要的是“四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按照这个标准,成都市应该及时跟进,加快文化建设的步伐。

文化建设的内容甚多,城市文化设施如社会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公共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基础性设施的硬件建设,已经被很多人认识到了。中国的每个城市、包括成都市,都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确实,这些硬件设施为广大市民的文化消费与文化审美活动,提供了条件,为提升普通市民的文化素养、培养现代社会的文明公民,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也为文化创造者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理念支配下,中国城市的文化设施建设、包括成都市的城市文化设施建设,大多雷同,缺乏自己的特点。例如,成都市体育中心、四川省与成都市图书馆、成都市娇子音乐厅等大型文化设施的外观形制,如果把其标牌名称去掉后,换上任何一个城市的名称都可以。像天府广场这样的不可置换的城市文化形象设施建设,在成都街头还太少。一个城市的精魂和个性呈现,就在于其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张扬——这才是城市文化形象建设最困难的所在。

城市建筑的任何一种具体物质形制,都应该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文化韵味。北京的四合院与上海的里弄,就是不同文化风格的民居;同样是皇宫,北京的紫禁城与巴黎的凡尔赛宫,却具有东西方的不同历史文化内涵;伊斯兰文化圈的的穹隆建筑以及尖拱窗形式,与西方哥特式高耸的尖塔构成鲜明对比;即使是现代化建筑,纽约的摩天大楼与上海的摩天大楼,都有各自的文化韵味。城市的建筑不仅是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绘画、实用的雕塑,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实用性与观赏性的统一,而且必须具有鲜明的民族的,地域的、时代的独特文化内涵。

事实上,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是中国社会、乃至于整个世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个基本特点。一个区域的禀赋受到地理、资源、文化传统、民族、基础设施、市场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而形成自己的个性;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形态,又往往集中体现于一个中心城市的形象之中。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禀赋、构成因素及分布状况、由之而来的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由这些前提条件决定而形成的文化、制度、人口规模等,这就决定了每一个城市都是独特、不可互换的。一个城市的建设必须体现自己对历史理性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和体验,展示自己独特的社会图景和地域文化气象。这种图景和气象,固然展示着这个城市当下的社会面相和精神世界,更要呈现出特定地域社会的文化面貌。我们对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的认知,要将其视为一个复杂的、互动的、长期的历史过程的结晶和缩影”,要将这个地域空间中多重因素叠合的社会文化因素,通过物质化的建筑设施,进行显像化的展现。于此,这个城市动态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变化的时间历程,通过不同街区的各种物质化手段,得到立体的‘‘全息化”展示。也就是说,通过对“地域空间”的历时性的过程和场景的重建与再现,常常更有助于广大市民与外来者,对这个区域社会历史脉络与文化创造历程及其特色精妙之处的感悟与理解。

特定的区域,既是人类在一个特定空间中生存的历史过程单位,同时也是他们基于特定自然条件禀赋而进行生存活动与文化创造的空间。这个具体的时空,一方面为该区域人类的活动提供了条件和限制,但同时也是他们进行独特历史创造的“场”,一种独特的历史就在这种特定空间展示了自己的过程。作为巴蜀大盆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成都市,应该承担起这个任务。因为位处巴蜀大盆地的成都,有着自己漫长的发展历史,一直是内陆大都市、大陆型农耕文化圈城市的典型。

成都形象定位是“文化、历史之都”,这早已被四川省与成都市政府、本土学术界与广大市民所确认,成都市为这种城市文化形象的建设,也做了大量工作,努力把这种品牌形象特征用物质化、视觉化的方式,外显出来,昭示世界。在武侯祠、杜甫草堂、青羊宫、文殊院、大慈寺、宝光寺、都江堰与二王庙、青城山等历史文化保护地的完美化建设等方面,投入极大并获得很好效果;在锦里、宽窄巷子、文殊坊等街区的文化形象设施建设上,也取得较好成绩。

但是,可以被称为“文化、历史之都”的城市尚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行文批准并对它们进行重点保护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截至今天至少已经有113座。所以,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成都城市建设,必须探索一条自己的路子。

第4篇:城市的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 衡水市 文化软实力 文化生态建设

“软实力”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人约瑟夫・奈提出的概念,它相对于军事、经济等硬实力而言,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内部凝聚力和国际感召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主要指精神文化的决定性力量。文化生态环境是由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信仰崇拜等文化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它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有机组合。文化是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对于衡水地区来说,只有达到经济与文化的共同繁荣,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的文化软实力。

地方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开发是关系到一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提升一地的文化软实力,事关其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加强地方文化生态保护和建设是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也是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需要。对于衡水地区来说,虽然经济不算发达,但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地方文化资源潜存巨大的优势和价值。近年来,衡水市通过各种措施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特色产业,有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如何使文化生态建设进一步为经济发展服务,以经济发展促进和完善文化生态建设,使二者相辅相成,达到双赢,从而提高衡水地区的文化软实力,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文化生态建设的必要性

1.文化生态建设是加快衡水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与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社会的文明程度往往都是以经济与文化的双重标准来衡量的。衡水虽是农业大市,但农业收入一直落后于省平均水平。衡水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但是从以往的数据分析来看,第三产业(主要是旅游业和服务业)所占GDP的比重要低于河北省的平均水平。以旅游业为例,以往衡水市在旅游方面投入较少,虽坐拥衡水湖这一天然生态旅游区,但是并未充分开发;文物古迹的挖掘和研究也进行得不深,众多知名手工艺品虽拥有悠久的历史,但并未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旅游资源体现了文化资源的经济属性,文化资源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因此衡水地区文化生态的建设是一个关系到地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性课题。

2.生态文化建设是衡水地区文化建设,以及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需要。衡水自古为燕赵文化与齐鲁文化交流之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衡水地区的历史和人文资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为建立有特色的中国本土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也为提升河北省,乃至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供了宝贵资源。

3.生态文化建设是衡水文化创新发展的需要。在大多数情况下,新的文化都是以深厚的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在经济政治全球化的今天,各国都在竭力保持自身的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才是源泉,只有保持丰厚的原生态文化,才能创造出新文化。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生态文化建设为文化进一步创新储备了丰富的资源,是创新文化的根和魂。

二、文化生态建设之措施

从目前看来,衡水的文化资源比自然资源更为丰富,更具有开发潜能。同时,人文资源的开发不会以破坏环境和消耗资源为代价,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近年来,衡水越来越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除计划把华北内陆具有典型代表性湿地环境的衡水湖打造成集水上游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生态旅游区外,人文资源的开发也逐步纳入了计划。但是,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实现资源开发的合理性,提升衡水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刺激地方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必须根据本地区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状况,进行制度创新,探索出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文化发展模式。

首先,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精神能源。精神为行动提供动力。衡水地区的自然条件一般,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低于省平均水平,工业也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种种事实表明,衡水的经济发展有很多困难和障碍。但是衡水人民在同艰苦的环境斗争中,形成了顽强拼搏的斗志、自力更生的品格和勤勤恳恳的务实精神。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帮助衡水人民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自信心,激励和鞭策人们为家乡的振兴和繁荣奋斗。

其次,要充分利用衡水地区特有的文化优势,发展具有衡水特色的文化产业,为衡水文化事业和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开拓新领域。

最后,要利用文化资源促进文化精品的创作生产,推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优秀作品。只有精品才能成为文化“名片”,才能更好地体现其鲜明特色。因此,我们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精品的生产,以精品来塑造品牌。

提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搞好文化生态保护和建设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但这是一项需要各部门互相协调,全民一起参与的事业。政府在其中对于保护区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责任,要采取措施切实保护文化资源,加大对文化生态建设的投入,健全文化资源管理机构,组建一支业务熟练的文化研究队伍,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所有的这些工作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俊,张忠潮.论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与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J].湖北社会科学,2010,(2).

[2]高春菊.谈衡水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转换[J].衡水学院学报,2009,(5).

[3]刘德斌.“软权力”说的由来和发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

第5篇:城市的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全运会;奥运会;城市文化;软实力;济南市

一、城市文化软实力:城市竞争力的内核

当前,伴随着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作为一种能够产生凝聚力、亲和力、生产力和创造力的软实力,在全球化的城市竞争中,分量越来越重。因此,各发达城市普遍重视城市文化的建设。一方面,城市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发展作为根基,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它是随着城市的产生、发展生长起来的,具有鲜明的城市传记特征;另一方面,城市发展实际上受到自身浸染着的城市文化制约。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变迁、社会结构、社会风气、市民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可以纳入城市文化的范畴。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兴衰。

城市文化一般具有聚集性、地域性、多元性和辐射性的特征。影响特定城市文化的因素既有自然的,又有人文的,更有社会的,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成了一种特定城市文化体系。从理论层面看,城市文化是一个价值概念,是城市市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从实践层面看,城市文化就是城市的精神、特色、市民素质、大众文化、历史文化遗产、建筑文化、群众文化等编织而成的城市图景。因此,城市实际是一种文化形态或文化实体。世界上的城市千差万别,根本差别就在于城市文化的不同。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不仅有利于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增强城市竞争力、辐射力、凝聚力和亲和力,而且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因此,世界上的发达城市无一不把文化软实力建设当作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战略。

二、重大体育赛事: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战略性机遇

体育事业是一种具有活力的文化事业,是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大体育赛事富有改变公众心理的神奇魅力和吸引全球传媒的威力,既可以有效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也可能把一个城市多年的精神财富积累毁于一旦,对于一个城市的影响往往巨大而深远。自20世纪后半期以来,奥运会对主办城市和举办国的影响迅速增大每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都会精心策划丰富多彩且最具地域和国别文化特色的文化活动,来烘托节日气氛,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唤起全民参与的热情,用文化充实奥林匹克运动的内涵,陶冶人们情操,净化人们心灵,激励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推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三、第11届全运会:济南市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助推器

近几届全运会对主办城市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产生了广泛的辐射效应。正如济南市委副书记、第11届全运会济南赛区组委会常务副主任殷鲁谦在接受采访时所言:“每一届大型运动会都会给举办城市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北京、广州、南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同样,第11届全运会在济南举办,对于宣传推介济南,加快济南城市建设步伐、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都将起到推动作用。”一个地方版、迷你版的“奥运会”――举世瞩目的第11届全运会对主办城市济南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进一步推进了济南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的发展。

(一)城市精神文明水平大幅提高

第11届全运会极大丰富了济南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济南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推广了体育文化,提高了公众的社会道德水平。本届全运会期间,涌现出无数感人事迹,为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和摄影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同时通过开展全运会会徽、歌曲、吉祥物和广告画征集等活动,发行全运会纪念邮票、开展火炬传递和编排全运会开幕式大型广场文艺表演等系列活动,不仅极大发展、繁荣了济南市的体育文化事业,对山东文化大省的形象也起到了积极的提升作用。全运会让人们怡然自得的欣赏体育赛事,通过社会舆论的广泛动员,从事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了济南人民生活中的常规娱乐方式和休闲时尚。通过举办全运会,不但培养了济南人对济南城市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还大大提高了周边地区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加速了济南市的城市文明建设。

全运会的成功申办极大地提升了济南市民的主人翁意识。作为东道主,济南人在准备和举办全运会的过程中,在全市上下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宣传教育工作,形成了团结、向上、文明、和谐、互助的社会氛围,为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建我济南、爱我泉城”的精神状态充分展现了济南人民空前的凝聚力。“人人争当东道主、我为全运作贡献”主题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更是鲜明的营造了当好东道主、喜迎全运会的舆论环境。同时,济南市还广泛开展了“迎全运、讲文明、树新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办了“文明市民教育、文明秩序养成、文明礼仪普及、文明窗口扮靓、文明模范引领、文明示范街区评选、文明社区创建、重点地区整治、泉城义工奉献、未成年人引领”等十大文明创建活动。

(二)城市体育文化设施得到完善

作为一种大型的体育文化活动,全运会也有效地推动了城市体育文化设施的建设。第11届全运会举办前,山东省以构建和谐体育为出发点,办赛的同时开展群众活动,把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纳入到第11届全运会的办赛宗旨之中,提出了“唱响一个主题、实施两大工程、抓好六个突出、落实一个条例、基本建成全健身体系”的工作思路,计划开展一系列的“全民健身与奥运、全运同行”的主题活动,制定了“一点三线”全民健身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规划,并付诸实施,为山东省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在这层保障下,通过精心的筹备,终于使得第11届全运会在济南完美的落下了帷幕,大大提高了济南市政府对群众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使济南市在体育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的投入和建设,为济南城市体育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了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济南城市文化的辐射力和竞争力。

(三)城市文化影响力大大增强

第11届全运会对济南城市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影响还在于它大大提升了济南市的社会文明程度和良好的外部形象。全运会引起了全国人民和世界体坛对山东的高度关注,扩大了山东在国内外的影响面,提高了山东省人的整体素质,提升了济南的城市文明水平,促进了济南市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优化了山东现代化建设的内外环境。全运会期间,4000多名中外记者聚集山东,每天向世界各地发稿,每天数百万人次点击11届全运会网站,比赛期间数十亿人次观看开闭幕式和有关比赛,仅中央电视台直播、转播节目就将达2000多小时。这些活动都极大地提高了举办地的知名度,扩大了山东在海内外的影响,树立了山东经济强省、体育强省的形象。同时,全运会的举办,为全国许多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很好的互动平台,不但将本市的体育健儿的拼搏精神和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展现了给外界,提高了济南市的知名度,还有选择的吸收了外界先进的体育管理理念和城市体育文化特色,丰富了济南城市文化建设的内容和理念,做到了“走出去,引进来”,实现了济南城市文化的跨越式发展。

(四)城市文化特色更加凸显

第11届全运会的举办让济南的城市文化特色因为全运会更加凸显。一是鲜明的文化气质。浸润于齐鲁文化、泉水文化和名士文化,济南的城市文化气质突出表现为三“雅”(古雅、儒雅、高雅);二是特有的视觉美感。“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历史传统风貌和大路通衢、高楼栉比的现代景观的完美融合。通过第11届全运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了济南的城市文化特色所在。尤其是促进了齐鲁文化与龙山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外界也充分领略到了山东济南的城市风貌、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提高了济南泉城特色的社会美誉度。

(五)城市文化产业得到发展

借助举办全运会的重要机遇,山东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2008年,山东省和下属12个市共同设立了数额高达2亿多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济南、青岛、莱芜、临沂、滨州、烟台、潍坊等7个城市成为了综合试点市,都相继出台了改革方案。为给全运会的举办构建起良好的文化氛围,济南市积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产业链,重点培育了108个文化产业项目,涉及广播影视、出版发行、文化艺术、网络文化、文化休闲娱乐、节会展览、文化产品生产及销售、体育产业等领域,通过全社会招商、融资,投融资总额达人民币172亿元,充分显示了济南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前景和巨大潜力。

(六)历史文化名城得到保养

为能让参赛选手发挥最佳水平,让游客获取最佳身心愉悦,济南市大力改善外部自然环境。依托历史名山华山,开挖大湖面,精心打造了济南华山水景园,形成了山水相依的自然景观,按照“七岛伴三山,玉带连两湖”的总体结构,建造乐“一山两湖十八园”,再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历史风貌。此外,济南市还进一步提升其历史和自然景观,以古城区、商埠区、历史文化街区及传统文化保护为重点,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重点加强了以明府城、大明湖、环城公园为核心的泉城特色标志区建设,保护古城区传统格局、轴线、路网、水系和建筑风格,以保护商埠区路网街区和近现代优秀建筑,加强对芙蓉街、曲水亭街等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泉水作为济南城市最宝贵的战略性资源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保护,以加强泉景观建设,增加泉文化内涵,做好泉水申报国家和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工作为重心,济南市的“泉水之都”形象获得了极大地提升。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济南努力地维护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风貌,这可谓是济南城市文化发展历程中最为值得褒奖的一大善举。

参考文献:

1、汪寿松.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J].南方论丛,2006(3).

2、杨乐平,张京祥.重大事件项目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城市问题,2008(2).

第6篇:城市的文化建设范文

一是明确文化定位,彰显城市个性。各级文化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当地文化脉系的研究,科学厘清当地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发展脉络,从中提炼出最能体现地方人文精神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并通过各种方式,加大传播力度,积极与规划、建设部门沟通,把这些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体现到当地城市建设的规划之中,提升城市定位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建筑师的建筑理念,物化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善待历史文化遗产,把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特征,使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城市“唯一性”的主要标志。要注意维护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街区,加强对现代文化遗产特别是工业遗产的普查和评估工作,编制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合理利用工业废弃设施,有效保护好工业文化遗产。

二是着眼满足需求,提升城市品位。各级文化部门要根据城市功能布局和人员聚集情况,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新建、改造或迁建一批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美术馆、群艺馆和文化馆等文化设施,特别是要坚持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打造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使文化设施成为城市最具标志意义的建筑。要重视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根据文化需求实际,建成一批文娱、体育、博览等各具特色的文化设施,新建住宅小区应配套建设相应文化设施。要注重发挥各类文化设施的功能互补性,在空间摆布上尽量形成聚集、照应、连带关系,打造辐射力强的文化一条街、文化中心区等城市文化核心区。

三是打造文化品牌,树立城市形象。各级文化部门要立足当地文化特色,精心谋划和打造展示代表城市形象的文化品牌,力争经过若干年不懈的努力,河北省各个设区市和文化底蕴厚重的县级市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节庆品牌、剧目演出品牌、文化旅游活动品牌等,使之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优化当地人文环境,树立城市良好形象。

四是搞活文化市场,增强城市活力。各级文化部门要着眼当地文化资源秉赋和产业优势,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就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园区建设、基地示范、企业发展、人才培养、品牌塑造、投融资政策等相关问题进行科学论证和精心研究,作出部署。要着眼增强城市活力,进一步减少文化市场的行政许可,在依法办事的前提下,降低文化市场进入门槛,搞好对文化市场主体的服务,优化文化市场环境,着力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拉动文化消费需求,进一步激活河北省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

五是加强文化展示,开展公共服务。各级文化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更大程度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己任,统筹兼顾不同城市人群的文化需求,维护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特别要关注城市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残疾人、低收入家庭等社会群体的文化生活,采用政府购买、引入社会资本资助、补贴等方式,向这些特殊群体提供质优价廉的文化服务。要积极推进国有博物馆、革命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支持国有艺术院团、影剧院每年安排一定场次,主要面向低收入居民的低价演出和放映等,满足他们的基本文化需求。

第7篇:城市的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复古;传承

历史文化名城在形成和演变过程中,蕴涵着自然、民族、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等因素的历史积淀,有着丰富和不可替代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城市的历史文化不仅在精神领域,而且在经济领域也拥有巨大的能量,作为凸显城市魅力的软实力而备受关注,一些城市甚至打响了文化品牌争夺战。然而,受经济一体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一些地方城市文化的保护和建设并没有和经济发展做到有机结合,或者仅仅将文化建设作为经济主导下的品牌工程,过分强调历史文化的经济效应,而忽视或破坏了其本体价值。

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正确化解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历史名城文化资源,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使历史名城焕发新貌,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实现使城市的现代性与文化性和谐统一,进而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城市魅力,这是一个急需解决并且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试以古城保定为例,从“以旧纳新”的角度,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共同放在文明的进程中,化“传统”的被动抵御为主动相融,兼顾传承与创新、保护与发展,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策略进行探讨。

一、历史文化名城及城市文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历史文化名城在由传统古城向现代化城市转换过程中,面临着保护与建设方面的一些共性问题,集中体现在整体文化环境的被破坏,文化生态正在消失。

1.功能性与现代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就是要保护构成城市特色的基本肌理,尤其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街区、包含文化信息的历史建筑,以及独具特色的社区结构。然而,这些包含历史记忆的环境,其功能性衰退和物质性老化现象严重,与居民的现代生活需求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特别是基础设施、环境卫生设施的严重滞后,使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和水平受到严重制约,并由此导致居民的乱搭、乱建、乱架、乱堆等行为发生,破坏了传统民居的空间环境特色。随着旧城改造,一些长期沉积下来的历史文化痕迹被无情抹去。在古城保定,民国风情街西大街、东大街由于道路拥挤狭窄,已无法再现当初的繁华,商业功能退化成一些电动车、丧葬用品集中售卖处。

2.保护和经济开发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现状是新城市功能产生于老城市空间范围之中,这使得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散布于城市经济的核心地带。与此同时,由于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期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期,核心区域土地价值不断提高,旧城改造成为有利可图的投资热点,这种局部经济利益的驱动,必然形成一种缺乏整体有机联系的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之下,文化名城建设将面临更大的冲击。如保定市,由于历史文化载体分布较散,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环境协调区的控制难度极大,现代建筑插建于历史风貌区或历史建筑周边的情况时有发生,历史文化氛围的保护亟需加强。

3.片面“城市发展观”对历史文化的无视

那种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中所表现出的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形象工程,忽视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做法同时也对城市的历史文化造成巨大冲击。在目前经济发展的高速起步阶段,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都市的现代化,错误地认为“旧城”就是过去岁月留下的烂摊子,是城市发展的沉重包袱,便开始了大规模的“破旧立新”工作。将旧城区的老宅旧屋全部拆光,然后在平地上盖新的高楼大厦。于是,充满传统情致的居住区被毁掉以建设所谓“标志性”建筑:尺度宜人的历史街道被无情的的拓宽;旧城中不多的公共空间变为通衢大道而被淹没,但使城市原来的社会结构、文化遗存、城市风貌以及地方风情,遭到严重破坏,甚至面目全非,完全斩断了城市的历史文脉。

4.风貌建设的“复古化”成为另一种伤害

城市铲除历史建筑,如同人类摈弃记忆。反之,城市建筑没有创新和发展,同样是可怕和不可取。如果说几年前建设性破坏表现为大拆大建的话,那么现在愈演愈烈的复古潮则是另一种形式的建设性破坏。这种复古的做法有两个特点,第一,把本来用于文物保护建筑的“修旧如旧”的概念,移植到大片的整治地段,甚至是新建建筑也被“穿衣戴帽”;第二,抹杀街区传统风貌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特色,把某个时期的建筑风格统统作为“克隆”样本。这种做法无论是对街区风貌的保护,还是对历史建筑的研究,都将造成真实信息的混乱。

二、实施“以旧纳新”――既保护又发展的名城建设新模式

在这样一个经济和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期待把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建设问题放进古老文明现展的纵深视野,置诸全球化、城市化的现实处境,以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相结合的态度,把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推进到一个更深入的水平。文化名城的发展,不仅需要传承历史文明,还要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动力,培育新型的文化生态,使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得以源远流长。

1.以“旧”营造古城氛围,培育和维护文化传承载体的环境

作为全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里程碑的《威尼斯》指出:保护一幢文物建筑,就意味着要适当保护一个环境;一幢建筑的保护,需要以保护其周边环境为前提。必须保护遗产存在过程中的全部历史见证。历史文化作为千百年的积淀,在当地居民、尤其是历史街区老居民的生活方式上,得到最真实质朴的反映。当地居民的言谈举止、休闲娱乐、邻里关系,乃至其室内摆设、不同节气的风俗习惯,都生动地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这种传承不是那些庸俗的敲敲打打的旅游项目所能替代的。因此,避免大规模搬迁原居民,避免在“旧”城区植入不协调的现代化建筑,不仅是基于社会安定意义上的考虑,更是对维护历史文化传承载体环境的理解。如以保定为例,在旧城以直隶总督署为中心,可在原护城河内划定旧城区,明确保护和建设细则,不再新建大型商用、民用建筑,减轻“旧”城区的负载压力,尽量保持原有的“旧”街区风貌。

2.以“新”彰显时代气息,掩映和保护古城特色

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格局基本都已形成,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大拆大建只会破坏城市肌理,改变历史文化名城的“面孔”。但是,多年的发展也给历史文化名城带来了高密度的人口。据统计,中国661个城市的建成区平均人口密度在1万人/km2以上,而历史文化街区则更密集。再加上每年有很多农村人口移居进城市,更加重历史文化名城的负担。只有把人口疏导出旧城,把旧城的人口密度降下来,才有利于下一步的保护工作。所以,必须对城市人口进行疏导。在这个前提下,在旧城的建新城就变得顺理成章,而且此举同样适合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需求。在新城规划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多方考虑,进一步突出城市的文化特色。如保定在新的城市建设中,提出打造低碳城市、太阳能之城的新口号,集中力量,攻克低碳能源、低碳建筑、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污染减排、循环经济等一系列低碳生态核心技术,创造和谐宜居的“低碳城市”,不仅是对古城的有效保护,也孕育了新的城市文化。

3.“新旧交融”,提升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意识

城市是一个有生命的载体,它是在不断地发展的,在不同时期必然留有时代的烙印。因此大规模拆除老街区或者全面复古,都会导致历史的缺失。缺失历史和缺失今天同样不可取。政府作为决策者,应该以更为开放的眼界,对城市“旧区”“新区”进行区别对待、分层次规划,既要保持传统,也要创新文明。如在提升建筑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意识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在推进历史建筑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同时,鼓励建筑师的创新意识,在地方建筑文化的传承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事实上,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历史文明不应该成为城市发展的负累,而应该成为智慧源泉,应该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努力打造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性的历史文化名城。应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构成要素进行综合利用分析,如历史文化资源、建筑与街道文化、公共艺术、民俗文化、大众传媒、文化旅游等,使这些元素在城市建设中的得到充分渗透,使“文脉”得以延续。如古城保定,在原有的历史文化基础上打造关汉卿大剧院等现代化的新型文化社区,在健身文化基础上建设体育公园、体育文化特色街区,就是从历史文脉中汲取营养,使城市的文化展现出新的魅力和活力。在建筑规划和街区设计上,不妨都取源城市的历史文化,用现代文明的方式加以展示,这无疑将为城市的文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卢鹰.历史名城的文化创新与发展研究[J].新西部,

2010,10

[2]陈蔚.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D].重庆:重

庆大学,2006

[3]边宝莲,曹昌智.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态保护与文脉传

承[J].城市发展研究,2009,11

作者简介:

王满,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艺术学。

第8篇:城市的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 图书馆 和谐文化 城市建设

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建设城市美好家园,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提高城市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必须要有先进的文化建设来为其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而公共图书馆作为传播先进文化,开展思想教育的社会文化机构,则是促进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思想武器和有力工具。本文就图书馆在构建发展城市文化、构建和谐城市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有益尝试方面略作论述。

一、推进城市阅读,为提升城市竞争力打造坚实的基础

图书馆作为一个群体性、社会化、开放式的阅读场所,可以通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在全社会掀起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材的阅读热潮,不断增加市民的知识含量、改善市民的知识质量,并将阅读成果转化为创新理念和创造成果,使读者的发展能力得到创新,从而提升城市竞争和发展能力。

1.发展图书馆事业对提升城市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晋江图书馆拥有馆藏50多万册纸质图书、100多万种电子图书,广泛收录国家重要信息资料,将当今国内外变化、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及时呈现给读者,培养了读者的新文化、新道德观念;图书馆还通过及时解答读者不断提出的新课题,使读者对当今世界有更客观和全面的认识,从而自觉地提升思想境界和更新观念。

2. 发展图书馆事业有利于传播地方特色文化、培育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内核,是城市的灵魂。晋江图书馆经过多年努力,搜集了一万多册体现本土地方特色文化的图书,记录着晋江这座城市特有的民间文化和精神面貌,为读者了解晋江、融入晋江,树立“晋江人”的城市意识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此外,晋江图书馆还利用阵地优势,积极传播地方特色文化,多次在馆内开展本土优秀摄影家、书法家举办“晋江文化”系列展览,并与福州地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交流活动,将本土文化带进省城,增进广大读者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增强自我认同感和自豪感,自觉树立城市意识。

二、 推进城市学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图书馆一方面通过提倡城市学习,引导市民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及时地吸收掌握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进一步提升人们的整体素质,一方面通过提供科研与经济建设信息服务,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潜在或直接的智力支持。

1.图书馆事业可以实现教育公平,是提高人们整体素质的最好场所

现代图书馆秉承着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承担和实现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缩小社会鸿沟的使命,平等、开放、公益是图书馆的基本属性。这就使全社会的公民都能利用图书馆实现自己的阅读目的,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生存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自己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晋江图书馆为弱势群体设立的各种设施和服务,积极地帮助了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2009年9月,全省县级市首家视障阅览室“落户”晋江图书馆,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均等地享有图书馆资源作出了实质性的努力。

2.图书馆信息服务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科技的发展需要在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藏有大量前沿信息的图书馆,在信息资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2012年以来,晋江图书馆利用自有图书、期刊、报纸等文献资源及数据库等电子资源,为科研与经济建设提供信息服务,其中为经济建设提供信息服务囊括了各个领域,如:塑料化工、织造、陶瓷、拉链、皮革、制衣、装修、酒店管理、轻工、农场以及各类农村小型个体经济等等;在为科研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先后为晋江市医院、晋江市科技局、晋江市环保局等个人或单位撰写科研方面论文提供参考资料,为当地科技发展及科研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提升城市道德意识,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障

和谐社会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良好的人文环境来营造。晋江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大课堂、思想的加油站、精神的栖息地,可以有效地净化人们的心灵,提升人们的道德素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 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满足需求、完善自身发展的条件

晋江图书馆丰富的文献和信息资源,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来消遣、娱乐,也可以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和专业素养;晋江图书馆主动为群众提供健康、优秀的报刊和书籍,使人们在阅读中达到慰藉心灵、愉悦身心的境界;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展览、讲座、影视赏析等读者活动,于2011年至今共举办四届晋江市“悦”读节活动,开展 “我心中的少儿图书馆”征文及绘画大赛、“迸发城市活动?品味人文书香”创意书签大赛和“时光?足迹”微电影作品征集比赛、“送您一本好书”大型图书漂流活动、“寻找晋江最爱读书的孩子”暨一生阅读计划专属卡读者选拔活动等多个影响力大、受众面广的活动,倡导了一种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高雅的休闲娱乐环境。

2.图书馆充分发挥对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教育功能

第9篇:城市的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城市社区;文化构建

对于社区公共图书馆而言,如果将图书馆管理好,这不仅有利于城市社区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城市人文的可持续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社区图书馆的功能,

社区图书馆,首先是为一个城市固定辖区内,为所有居民提供公益服务的无偿文献信息集散场所。

它的主要功能在于培育社区文化的传播与开展社区的文化建设,强调社会的主流文化与城市当前的热点事宜。这就必然导致了社区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传播方向性与区域性相互综合的场所,所具有四个基本导向特征:

1、地域导向特征,以地理位置为引导的划分,将城市的不同角落进行全方面的覆盖于转播;

2、人口导向特征,以人为单位,在城市中进行人的宣传与推广;

3、结构导向特征,社区是有基层的组织架构组成的,这拉近了社区图书馆与其社区内部成员的距离;

4、心理导向特征,以社区整体的导向,用心理宣传的方式,建立城市文化的归属感与凝聚力。

二、社区图书馆管理与城市社区建设的关联。

1、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是在社区当中,作为社区的一部分,各个地方的图书馆管理者,可以找到与城市社区相结合的地方,走合作之路,借社区的平台,让图书馆更好的融入到社区的建设中来;

2、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的模式。社区的建设,现在更多的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社区平台,尤其是以融租、借、售为一体的小型社区图书馆,更可为城市社区创造一个安全、学习气氛高的环境。良好的社区图书馆管理,可以促进整个城市社区的发展,更可以提高社区管理的人文效应。

三、图书馆管理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必须遵循一条原则,那就是稳打稳扎,讲究一定的方法,才能有成效。特别是在那城市社区高速建设的表面上看,城市社区的发展确实变的跟快了。

社区图书馆管理是一项细致的、持久的工程,只有把周边的因素都互动起来,参照社会的区域,从便于图书馆的推广的实际工作点出发。

我们能看到,在相应的区域内,具有一个社区图书馆的,是人们可以感觉到的更多更好的城市共性,凝聚社区作为城市基层转化的最基本单位,图书馆对于城市的稳定和社区的发展有更多的存在价值。

四、社区图书馆作为城市社区的文化中心,是一个总价值的体现。

包括整个社区对知识的传播与创办,社区文化也因此而得到加强,这就好比是社区一方面,将文化与社区“图书馆”等同,另一方面图书馆又在社区的管理体系当中,这种相互的体系,我们称之为文化的延续又或者是纽带。

城市的社区文化是在一定的空间产生的,文化靠着社区的“土壤”传播,而图书馆则是这种传播方式的一份子。这也可以从中看到图书馆对于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影响与重要性。

五、在城市社区的转化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文化迁移的过程。

文化有它的历史与扩张行,而社区图书馆本身则具有文化的传承性,这就决定了它们的发展,一定是交叉的发展,好的社区必然要配备有丰富藏书和服务功能的社区图书馆,反之,高水平的社区图书馆,必然配套有高水平的社区。

这就是我们现在要看到的中国的现状与国情,而这也导致了,我们城市化不完整所带来的文化的差异性。

没有社区图书馆的城市社区,相应的人的基本素质都比有高水平图书馆的社区要低很多,这也是我们城市化所出现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配套好社区图书馆。

在此,我们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

(1)建立完善的社区文化场所,包括图书馆,并且,加大图书的引进力度,在滋养市民灵魂的同时,也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2)宣传城市社区的管理理念,有效结合图书馆的功能,再加以推广。

(3)以市场为引导,加强图书馆的竞争力度,发展与社区对接的服务,吸引社区的图书消费,提高社区的文化建设水平,这已经成为强化城市社区建设的有效手段。

六、社区图书馆对于社区的影响。

在中国城市社区的考核里,精神文明建设是很重要的一项,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在宏观的层面探讨――文化的重要性。

今天,我们依然要探讨城市基层里,对于图书馆的认识,首先图书馆是个动力,文化的动力,其次,社区图书馆是方向,是宣传理念的方向,因此,我们要牢牢协调好社区与图书馆的文化传承关系,做到常维系,常学习,常共进。

七、加强社区图书馆管理的意义。

研究中国社区图书馆的人都知道,一个区域的文化气息与文化底蕴,不是可以设置的,但是一个图书馆的建设,放在不动的城市社区中,却可以看到不同的效果。这就是现在社区图书馆成立的意义――成为社区学习的源泉。

在以往,图书馆是独立的,但是社区图书馆,就是为社区服务的场所,因此它属于公用设施,政府必须大力支持,而图书馆也需要加强自身的管理,以期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加强社区图书馆与城市社区的紧密联系。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显得极为重要,社区文化也是如此,在城市发展的量变中,质的变化,就表现在了社区图书馆这一类的公共设施,是否在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图书馆担当着重要的传承文化、传播精神文明的角色。其在社区的建设、文化的统筹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我们必须不断的协调社区图书馆对于城市社区的各个方面的支持,才能够最后看到城市文明的不断提升,看到图书馆事业更加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