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的审美认知范文

艺术的审美认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的审美认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艺术的审美认知

第1篇:艺术的审美认知范文

通过音乐鉴赏理论的掌握能够获得基本的音乐艺术审美素质,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一般音乐作品进行相关的审美评价,音乐作品的鉴赏与审美探析是更深层次接触音乐艺术文化的方式,有利于激发广大音乐爱好者对于音乐艺术文化的热爱情感,从而进一步推广音乐艺术。

一、音乐鉴赏中的理性探析

音乐艺术的理性认知与审美有利于深化观众在音乐艺术欣赏过程中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从音乐艺术所涵盖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作品内在情感思想等对作品进行分析,且在理论知识上加入个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解才能实现对于音乐作品的正确鉴赏与评价。在对音乐作品从艺术文化角度进行鉴赏时,应就其音乐风格、音乐体裁等进行分析。面对不同类型音乐作品,其理性认知的内容也都不同,因此音乐鉴赏中的理性认知主要从两类音乐作品入手:

(一)针对声乐作品的音乐理性探析。声乐作品是由多种音乐创作元素融合的音乐艺术,其中音乐旋律及音乐歌词是其主要部分。在对该类作品进行鉴赏与评价时,不能将歌词与旋律互相独立,应在两者结合的状态下,根据鉴赏者个人的音乐理论知识分析,形成一定的音乐艺术审美感受。

(二)针对器乐作品的音乐理性探析。在对器乐作品进行理性认知与审美鉴赏时需要同时考虑到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者当时的情感以及创作目的等,相对声乐作品的鉴赏显得更加复杂深刻,音乐鉴赏课程主要围绕器乐作品的深入探析来开展,这对于欣赏者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个人的音乐思想情感要求都较高。

二、音乐鉴赏的审美探析

音乐作品的审美探析与一般的音乐评论不同,音乐评论更多考虑音乐理论逻辑在音乐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思考,而音乐审美探析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因音乐情感上的感受。对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必须考虑多个艺术要素才能有效地提高个人的音乐艺术审美能力,首先,就音乐作品所表达出来的音乐艺术形式、情感等进行思考,就音乐欣赏过程中有关音乐作品个人的思想情感进行思考与深入理解,在自己的音乐感受中再建与创新音乐作品的艺术表达形式与内容;其次,在音乐感受基础上实现音乐艺术形式的再建与创新,对于音乐作品的艺术评价予以再次反馈。音乐艺术的审美鉴赏不是停留在对于某个音乐作品的单纯评价与结论,而是将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论认知与鉴赏者个人的音乐情感、听觉感受等结合,并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想象能力,使得音乐作品对人的精神影响达到进一步的深入。

三、如何对音乐作品进行理性的鉴赏与正确的审美评价

(一)注重音乐艺术文化欣赏。对音乐艺术的鉴赏首先需要对基本音乐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其次对丰富的音乐作品风格与类型进行深入了解,将音乐艺术融入于社会文化背景,,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音乐艺术鉴赏。

(二)注重音乐作品背景文化的融入。对音乐作品的评价与鉴赏并不是单一的专注于音乐演奏技巧,音乐作品本身必须包含有大量的音乐艺术文化背景,能够表现出一定的音乐知识深度与广度。因此,音乐鉴赏过程中不能缺少对音乐背景文化的导入,对于丰富音乐鉴赏知识,提高音乐审美品味至关重要。

(三)对多地区音乐文化元素以及民族音乐作品的了解。世界音乐艺术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并且形成了相当独立且富有地区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系统,在各个民族地区都拥有十分丰富的音乐资源,应作为音乐理性探析与审美研究的重要内容。

(四)注重音乐鉴赏的实际效用性。随着音乐与艺术文化的不断累积与深入,音乐艺术的审美与鉴赏应与现实素材相接轨,音乐鉴赏过程中应注意音乐资源与素材的拓展,除了关于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之外,也要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鉴赏实践对实际音乐理性认知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进行提高。

(五)强化关于音乐作品的鉴赏与探析交流。音乐鉴赏过程中应首先就某个音乐作品的风格流派、文化背景等内容进行探讨与分析,每一个鉴赏者都是一个单独的鉴赏个体,通过沟通与交流能够让每个个体充分发挥与贡献自己对于的音乐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在讨论过程中获取其他的人的音乐感受,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实现欣赏者对于音乐作品内涵的多角度思考。

第2篇:艺术的审美认知范文

【关键词】公共艺术;雕塑基础;空间基础

一、传统的雕塑专业

雕塑是传统美术学院下一门主要的艺术形式,其主要是以空间造型为主要手段,创作三维空间中的艺术品。传统的雕塑专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专业院校中,对于雕塑的学习时间是最长的。一般本科艺术类学习是四年制,而雕塑专业的学习则是五年制。传统雕塑专业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其特性决定了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和学习,甚至是熟知这门艺术形式。

二、公共艺术的认知

公共艺术作为一个新兴的“词汇”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美国政府为了推行艺术“百分比”计划,在城市建设中规定百分比的艺术计划,使得公共艺术有了雏形。公共艺术的概念从上世纪末传入我国,2013年教育部正式把公共艺术专业作为二级学科建立。1.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公共艺术、无论在西方还是在都是一个难以说清的概念。在早期的公共艺术研究中,往往是对公有空间的艺术为研究对象,这和公共艺术的诞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人认为公共艺术就是城市雕塑,是壁画,是空间艺术设计,其实我们是无法将其对等的。公共艺术无法被认知为如雕塑、油画、环境设计这样的独立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实它是多种艺术形式的集合,主要集中在空间之中,根本上是一种观念的建立。因此对公共艺术无论作何种概念解释,我们对其无法否认的一定是存在于空间之中的。2.公共艺术与雕塑雕塑我们说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其诞生跟随与人类之初,是人们对空间进行造型的一种艺术形式。其特点在于空间、体量这些都是必须满足于空间之中的,而非绘画艺术一般可存在于私密空间或者个人之中的。因而雕塑的这一特性使得其成为公共艺术的主要艺术表达形式。在公共艺术观念刚刚传入国内的时候,我们对公共艺术的研究很多都集中在对城市雕塑的研究。所以我们说公共艺术和雕塑是一个交叉和包容的关系。

三、《雕塑基础》课程的新角色

公共艺术专业作为新专业的建设,其基础体系的建设对于教学而言也是全新的。雕塑特性使得其作为公共艺术中的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其对空间的研究和思维是公共艺术基础研究中所必须的。1.《雕塑基础》课程的改革初探《雕塑基础》做为课程设置,在公共艺术专业下,其经历了9周的课时,6周的课时以及现在的5周课时,其课时量的安排在不断的减少。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提高。作为公共艺术专业的学生而非传统雕塑专业的学生,他们进入这一课程之后,对泥塑的认知几乎为零。同时在没有经历较深入造型训练的学生,实质是很难进入到雕塑的空间造型中的。在学科体系的建设与摸索中,我们也发现了这一问题,对《雕塑基础》课程的设置课时数的减少,本身就在于对该课程的重新定义。作为公共艺术专业的《雕塑基础》课程学习不应该是和传统雕塑的学习一致。公共艺术专业的《雕塑基础》课程学习是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公共艺术中雕塑这一主要艺术形式认知的一个基础,而非学习雕塑。2.《雕塑基础》课程改革与实施基于对《雕塑基础》课程在公共艺术专业下得重新认知,其作为对一种艺术形式的基础认知,而非技能学习,《雕塑基础》课程的改革得以实施。对于该课程的设计转向了意识培养、审美培养以及基础空间造型培养三个方面。首先针对意识培养。从公共艺术专业的认知中,我们将公共艺术之初的认识更多的置于公有空间之下,还是从观念上理解在公共社会中的公共性艺术,无论从何种概念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公共艺术都将是置于环境之中,而这样的环境可以是一个空间,社区甚至是一个城市。在空间中讨论艺术形式将是公共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雕塑基础》课程的第一任务即是培养学生对空间的认知理解。其次针对审美培养。审美是每个艺术学生的修养培养,也是一个学生在艺术设计上是否能够有独特性的关键。而审美也有本身的不同之处。在二维平面空间下得审美与三维立体空间下的审美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学生在学习之初是很容易混淆这两者的。虽然审美是一个个性与情趣,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集中体现,三维空间中得审美认知则复杂得多。形式,空间分割以及材料都是三维空间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基础空间造型培养,是根据传统雕塑专业而衍生的培养方向。无论是如何的基础体系培养,在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之上,能够进行应用才是训练的更本目的。原有的课程泥塑训练分别被替换成了泥塑造型、空间体块造型和材料造型三个部分。泥塑造型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传统雕塑这一艺术形式的完整过程有一个基础认知,学生通过两周的泥塑训练,进行泥塑的空间造型,了解和认知传统雕塑如何从概念、图像转换到空间的过程。了解基本方式之后学生将泥塑转换成为空间体块造型。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充分的发挥想象,运用不同的体块和组合方式,对前一阶段的泥塑进行空间重塑,这一过程中,学生能较好的理解空间造型的方法以及空间组合的方式,同时也避免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进入泥塑这种传统雕塑学习的尴尬。在后一阶段的材料造型的训练中,学生将更加广泛的对空间进行重组,通过应用不同的材料与方法,使得对空间多样性,空间正负的理解更加深刻,对空间的理解得到充分的训练,同时也较深入的理解雕塑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关系。

四、《雕塑基础》是公共艺术专业的空间基础

第3篇:艺术的审美认知范文

1.绘画艺术的内容美

在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中,中国绘画在内容上寄托着对于美的理解,而中国画的灵魂也正是绘画的内容美。中国绘画受到哲学影响,将神韵和意境作为中国绘画艺术中的最高境界。在绘画过程中,对于内容美的强化需要把握意与象的结合与运用,将神韵表现在艺术与现实的处理方面,从而连贯艺术构思与象征意境的发展,从而推动绘画艺术内容美的发展。

2.绘画艺术的形式美

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人们也更为重视艺术作品的形式美,绘画艺术的形式美体现在形式结构的多样统一中,而绘画作品形式结构具体表现在构图方面,构图的原则是多样统一,并且让绘画内容中,取得统一,让艺术作品呈现出整体的和谐美感。与西方绘画相比,传统中国绘画,在构图形式上,通常会在画面上留下大量的空白,从而表达出淡泊的创作思想。在中国绘画的形式构图中,充分运用浓淡、疏密、宾主和虚实等形式,富有表现力的线条也正是绘画艺术的形式美之一,在世界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中,线条始终处于重要地位。线条随着绘画艺术的演化,更具有表现性、含蓄性和象征性。色彩作为艺术作品的重要因素,对于绘画作品往往起到关键的装饰作用,从而促进绘画作品的完美,而色彩也能体现出绘画的形式美。随着色彩运用方面认识水平的深化,色彩在绘画作品中国的作用也更为重要,在中国绘画中,色彩上的浓淡运用,也是画风演变的重大趋势。

二、个体的道德素养生成

第4篇:艺术的审美认知范文

摘要:现代主义美术是人类艺术发展史中的一朵奇葩,作为现代中学生,有必要认识和了解现代主义艺术中各流派的创作特点。但当学生在面对现代主义艺术作品时,反应出的是抗拒和排斥的情绪,形成一种“欣赏障碍”,给中学美术欣赏教学带来困惑与思考。

关键词:困惑 欣赏障碍 审美定式 认知度 误导

二十世纪晚期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艺术分道扬镳的现代主义艺术以不可阻挡之势在我国艺术领域掀起新的热潮,由此大大开阔了国内大众的艺术视野,丰富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方法和技巧,出现了多种新的艺术价值取向,并且对国内艺术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国内艺术发展呈现出了新的格局。现代主义美术是人类艺术发展史中的一朵奇葩,作为现代中学生,有必要认识和了解现代主义艺术中各流派的创作特点、艺术风格、审美情趣,通过欣赏活动体验和领悟创作中的各种思想观念和情感表达,开阔眼界、扩充知识,提高艺术修养。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学生在面对现代主义艺术作品时,感到的是陌生和茫然,当教师展示出现代主义艺术作品,常常引发教室秩序的躁动,质疑和抵触的情绪在课堂中弥漫,一些“不安分”的学生甚至会大声发出他们愤怒的声音:“这些作品有什么好”?“画的真难看”,“还不如我画的好”…… 一时间令准备不足的教师陷入“重围”,甚至使课堂秩序失去控制,给美术欣赏教学带来困惑。

面对僵局,简单的解释、引导或许可以暂时“解围”,真正深入人心的教育要在思考中产生。反思导致教学中学生消极体验的原因,首先是“审美定式”的影响。在我国,经过从古至今两千多年的传统艺术观念的积累沉淀,已经在全社会中产生了一个较为稳定和普遍的审美心理定式,这种心理定式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在他们的审美活动中,学生在某些现代艺术作品鉴赏过程中,感觉陌生难懂,艺术作品无法与自己的审美经验相对接,无法促使自己生发审美享受和愉悦,于是就诱发出不解、烦躁和抵触等心理反应。

其次,艺术自身的“认知度”也影响着现代主义艺术的鉴赏。在欣赏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发现,欣赏古典写实艺术作品时,学生的接受度和认同度很好,他们能较容易地感到作品身上所散发出的艺术魅力,而在欣赏现代主义艺术作品时,学生往往感到艺术的魅力在作品上较少显现,甚至觉得根本就没有显现。写实艺术使形象以日常所见到面目出现,让作者的情感和意图都蕴含在看似客观的视觉形象之中,作品符合大众审美的经验与预期,其优秀作品亲切可信,不知不觉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感染、控制着人们的情绪、情感和审美判断,鉴赏过程流畅而自然。现代主义艺术家们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外化和艺术形式的相对独立性,艺术形象带上了更强列的感彩,宣泄自己内心的情绪体验,表达对世界与众不同的新奇感受。现代主义艺术远远摆脱了自然的约束,拉开与真实的距离,走上一条通往主观世界的道路。如果说传统写实艺术的审美是通俗的、大众的、可认知的,那么在现代表现艺术中则正好被置换为晦涩的、自我的、难以认知的,这就注定现代表现主义艺术的鉴赏过程,必然伴随着直解、曲解和误解的跌宕与曲折。

例如,在欣赏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这一传统艺术的代表作品时,蒙娜丽莎悄然流露的恬静、淡雅而又神秘的微笑,典雅高贵的仪态,蜿蜒隐去、朦胧虚幻的意境,轻而易举就征服了学生的双眼与内心。而在欣赏蒙克的《呐喊》时,画面上惊惧可怕的骷髅形象,如血的残阳,恶魔般的意境,无处不在却无处可诉的无声的痛苦;达利《记忆的永恒》中分挂在干枯树枝上以及桌上柔软如面的时钟,交织着一种梦幻般的,生命衍生的痛苦,以及遭受欺凌的无奈……带给学生的是强烈的视觉刺激与震撼,审美骤然发生的巨变,与学生原有的审美定式产生落差,他们来不及调整,那些夸张、怪异的形象让学生的头脑中难以拼凑出清晰、完整、可信的审美判断,体会不到作品中反映的内在涵义,潜在的“排异”情绪就会骤然倾泻。逆反与抗拒阻碍了师生间进一步交流,教师的说辞显得苍白无力,欣赏活动很容易的就陷入被动与消极中。

还有,进入二十世纪,民主的艺术以宽容的胸怀容纳着各种艺术的风格与流派,于是极少数的艺术家、评论家、画商进行了史无前例的误导、诱惑,他们把一切天马行空、标新立异,都叫个性;称令人意外、吃惊和诧异的作品为艺术;谁能够掀起轩然大波,谁最荒诞不经,谁就是英雄,谁就是创造。艺术关心的不是美不美,艺术不艺术,而是能否出奇制胜,他们搅乱了甚至摧毁了许多还在成长的年轻体验者的审美构架,大量令人难以忍受的“垃圾”艺术,击穿了他们忍耐的底线,导致他们的内心难以应对外部震撼力的冲击和扩张,使他们失去了在这些作品面前端详、凝视、沉思的耐心与念头,进入审美失忆状态,诱发出强烈抵触、否定一切现代主义的欣赏障碍。

一位日本后现代“艺术家”拉了一泡屎,提名《肖像》,并荣获一等奖,这难道是艺术?这是堕落,是沉沦,是不知人间还有羞耻二字。还有达芬奇笔下端庄高雅的“蒙娜丽莎”从被杜尚重新演绎后,竟成为许多人手里任意戏弄的玩偶,这一人性美的典型形象被成百次地篡改,变成、孕妇、异形人、长舌妇、时髦女郎、外星人、精神分裂症患者,甚至还变成各种野兽。这些所谓的艺术不仅仅嘲弄了“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而且玷污了人的尊严和理性。这些主动沉沦的艺术,以革命的名义将艺术引向歧路,使许多本来不乏才华的艺术家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都在茫茫的永夜中看不到光明,也使千万年青的学生对美是何物,处于彻底的迷惘。

当然现代主义艺术,并非都是是腐朽、颓废和堕落的艺术,优秀的现代主义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现代艺术的衍生与发展,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反映。但并非普及、通俗的艺术样式,对于经验与积累不足的学生,它们就像山一样高、海一样深,他们的眼光无法逾越,他们的思想难以企及。著名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说过“人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 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用最专业的学识、最艺术的教育手段,最真诚的热情,带领学生用“心“去体会山岳的巍峨与峻峭,海洋的广阔与博大。

参考文献:

[1]《艺术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第5篇:艺术的审美认知范文

摘要:当前,新兴的传播途径使得大众的审美心态产生了较大的改变,各种艺术观念和艺术思潮相互冲撞,对原有的艺术哲学的形态和价值观念形成冲击。本文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艺术哲学角度对艺术价值观念进行探讨,帮助变革和整合新的艺术价值观。

关键词:艺术哲学;艺术价值;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J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262-01

在艺术哲学领域,艺术价值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艺术价值观,作为认知过程中主体对艺术价值的评判,对整个艺术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艺术哲学

通常所说的艺术哲学,是对作为人类审美活动集中表现和高级形态的艺术进行哲学思考和研究,是黑格尔对他的美学的定名和定位。黑格尔把美的范围定为艺术,艺术的美正是他在美学中所讨论的,他的美学在范畴内就是艺术哲学了。

实际上,艺术哲学是对艺术作品的内涵及价值的重视和肯定。艺术哲学要在精神层面让艺术离开美,回到本真的真理概念,艺术的真理就只是艺术真实,是我们生活进入到艺术心灵的真实,不同于外在生活本身的真实,也不同于符合客观事实的认识。艺术的来源或者说源泉应该是心灵对生活的感受以及体验,而不直接是生活本身,也不是观察对象本身。

二、关于艺术价值观基本概念

艺术价值作为价值的一个具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受一般价值规范。基于艺术的一些概念,艺术价值并不能认为是一个单一的价值体系,而是一个包含着多元价值导向的综合体。

艺术价值不是独特的自身闭锁的世界,艺术具有功利意义和科学认识意义、政治意义和伦理意义。如果这些意义不交融在艺术的审美冶炉中,如果它们同艺术的审美意义折衷地共存并处而不有机地纳入其中,那么作品可能是不坏的直观教具,但是永远不能上升到真正艺术的高度。可以认为:艺术价值是艺术作品在满足人类审美需要的过程中,最有意义的需求。艺术价值也是一个以审美为主要需求的价值系统,它是整个价值系统总的一部分,受到一般价值属性的规范。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还表现为对评价事物有标准。因此,艺术价值观就是关于艺术价值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观点学说,是人们反映、认知和评价艺术对于人的意义过程中所形成的总的观点和思想。这种观点和思想构成了艺术价值认知活动主体内在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尺度。在认知上要将艺术价值置于一定的价值观之下,艺术价值观既受到艺术价值的影响,又要对艺术价值发生规范作用,艺术价值需要在一定的价值观的指导之下进行创作,并升华为一定的价值观因素。

三、艺术价值观的特性

刘纲纪在《美学与哲学》一文指出:“由于构成艺术作品的内在的精神内容和外在的感性形象都来源于生活,都是生活的反映,因而从艺术作品与生活的关系来看,艺术是生活的反映。” 艺术价值观作为一种普通的社会意识,一方面它反映出社会文化和心理的转换,另一方面体现出个体文化心理的结构。同时社会生活的发展状况与该时期的生活形态、普遍审美需求以及文化心理结构,它的普通性和独特性表现在:1、艺术价值观是艺术主体在价值追求和创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思维框架和评判标准的观念或者体系,具有一定的评判性。2、艺术价值观在一定时期内一旦形成,就会在长时期内影响规范人们的艺术活动及相关审美活动,具有一定的稳定持久性。3、艺术价值观对于艺术接受者、创作者都有潜在驱动和引导的作用,是一种价值追求和价值理想,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性。

艺术价值观客观性表现在:1、艺术价值观反映客观事物。艺术价值观是对艺术价值的反映,艺术价值同其它任何物质性的价值观念一样,是属于客观社会存在的,艺术价值作为主客体关系的产物。2、艺术价值观对价值的评价具有客观性。艺术价值观反映的是主观动机或者主观欲求,所体现的价值也不是受人的主观意识所决定,而是受自然生活条件和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艺术价值观的客观性是艺术价值观合理存在的基础,使得艺术价值观有自身的客观标准。

四、艺术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任何一种艺术价值观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由此制约着艺术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也使得它表征出要符合规律性的特征。艺术价值观作为价值的特殊形态,有着自身的规定性,它是主观和客观、时代性与永恒性、个体性与群体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任何价值观在不同时代、不同种族、不同国家和区域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民族性、群体性甚至于个性,艺术价值观同样也受时代、区域、种族甚至个人的影响,在评价标准上会有不同。艺术价值观在对艺术的评价时还要考虑到受时展、时代精神、民族传统、国家区域政治体制、社会价值观、大众审美标准的影响,这些影响以潜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形式隐藏在评判者心中,但是又是大家所公认的整体标准,这一标准有助于对艺术价值合理的评判。

第6篇:艺术的审美认知范文

舞蹈艺术的美育“内涵”

舞蹈艺术教育,是构成大学院校美育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教育功能、特点及本质皆体现于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舞蹈艺术教育,以培养学生艺术欣赏力、提高参与能力为宗旨,以完成独特的舞蹈艺术魅力、传达美好情感的美育为作用。大学学子对美的追求及向往,通过舞蹈教育达成“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的精神需求。我校开设《舞蹈欣赏与实践》等舞蹈艺术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审美水平,通过自身由外而内“形神共修”,实现舞蹈教育的核心内涵。舞蹈艺术教育,为高校美育最基本的模式之一,其特有的审美内涵无可替代。对处于人生最佳成长期的大学生进行舞蹈艺术教育,能令其于体能及形体等层面达到良好的状态,令其追求外在美的同时审视内心,追求精神美的共通。大学在校生,是富有浪漫情怀的“理想主义”、对美汲汲追求的群体。而舞蹈艺术教育,恰好符合其对美的追求、感受、学习及实现的愉悦体验过程。通过舞蹈艺术教育,大学生的体态更趋健美,举止愈加优雅。舞蹈美育能陶冶情操,提升艺术审美水平,提高品德、组织纪律性及集体荣誉感。舞蹈艺术教育,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其特有的美育功能无可取替。

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舞蹈艺术的审美本质为“认知活动”。为人们欣赏舞蹈表演油然而生的精神活动及情感体验,对舞蹈作品“感受”“体验”及“理解”的过程,即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性。可其又有别于普通意义的“认知活动”,它是独特的对“舞蹈作品”的“认知活动”,其通过对舞蹈作品的欣赏,了解了舞蹈塑造的“艺术形象”及所呈现的人物思想与社会生活,并对舞蹈作者有了具体而深入的认知,欣赏过程经观赏者产生的审美诠释进行了二次创作。下面,就其舞蹈艺术的“审美特性”进行扼要阐述。

舞蹈艺术外化的“动作性”审美动作性,为舞蹈艺术的第一特征,舞蹈艺术形象,为“直觉性艺术”,其主要艺术特性体现于表象外化的“动作性”。舞蹈艺术中“氛围”“情调”的渲染,“情节”“事件”的发展,“性格”“情感”“思想”的人物体现,矛盾冲突、意境生成等系列情节的推进,这些在影视里只需用语言表达的一切,在舞蹈艺术中便需要用“肢体动作”所构成的“语言”进行连贯性的发展完成。人体的舞蹈动作,为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为何将舞蹈判定为“动作性”的根本。舞蹈艺术“动作性”特点,也是其区别于“音乐”“美术”等非舞蹈艺术形式的本质。舞蹈的生命是“动”,由舞蹈艺术本质角度,“动作性”为人类内心情感外化的展现形式,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

舞蹈艺术的内在“抒情性”审美抒情性,为舞蹈艺术的第二特征。关于舞蹈的“抒情性”,《诗经•大序》内早有表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由此,我们看出古代时人们已然利用舞蹈抒感。舞蹈艺术内在本质属性,以优美舞蹈动作形态表达。此外,若想通过舞蹈动作清晰明了地表达某些语言文字包含的意义与内容,通常是无法实现的。但是,某些语言无法表达的复杂情感,以人体动作却可完全体现。因此,当人的精神世界与丰富复杂的内心情感无法以语言及其他艺术形态进行表达时,以人体外化动作性将其内在“抒情性”充分显现,就成为舞蹈艺术极其关键的审美特征。

舞蹈艺术的“综合性”综合性,为舞蹈艺术的第三特征。舞蹈艺术,其主要表现形态是以人体动作为媒介。同时“音乐”“美术”“诗歌”等在舞蹈生成之初即不离不弃,为构成其艺术形式的主要因素。舞蹈艺术将“音乐”“文学”“美术”“戏剧”“建筑”等艺术形式及对大自然“生灵”的模仿皆融入至舞蹈动作中来,使舞蹈艺术形态表现呈丰富、多元化的“综合性”方向发展。

舞蹈艺术在大学生中的美育功能

舞蹈艺术教育,对提高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试想一下,若高校没有了舞蹈艺术教育,体态美缺失的学生,就会令校园少了几许流动的雅蕴。一如专家所言,无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同样,缺少了舞蹈艺术教育的陶冶,大学生追求美的愿望便会有所缺失,全面发展必然遭受挑战与缺憾。所以,讨论舞蹈教育重要性的关键,主要是为了促进高校做好舞蹈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舞蹈艺术的美育功能。

外化“形体与气质”的培养舞蹈训练,首先受益的是个体的“形体”与“气质”。人的颈、肩、胸、腰、手臂、腿足构成了整体形态,人的情感、品质结合躯体线条,通过整体姿态呈现于观者。形体美,为人外在美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人第一眼的眼缘,直观显现着青春的“活力”“灵动”“美感”。形体,可体现人的生活态度及思想。美的形体,体现了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此外,优美的形态、强健的躯体可对人的内心产生影响。早在古代,孔子就极力主张以音乐、舞蹈模式、修饰人的仪容举止陶冶人的情操,促进外在、内在美兼备双修,令形、神和谐统一。近代,西方发达国家,将舞蹈教育作为提高素质的主要手段之一。首先,采取交际舞训练,教年轻人懂得礼节及仪表;其次,经芭蕾舞学习,实现形体的优雅、挺拔及秀美。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舞蹈活动的形体训练,既可获得体能及完美身材,又能锻炼意志、增进信心、塑造出高雅气质。

内在“心理素质”的培养舞蹈艺术,是通过音乐、神情及不断变化的人体形态实现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其通过大脑形象思维模式结合情感体验来实现审美过程。从生理角度来说,大脑左、右两区分别为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彼此联系而又分工不同。左脑主要为“阅读”“理解”“语言”“数学计算”等功能;右脑主要为“时空概念”“调动情感情绪”“形象感知”“艺术欣赏”等功能。舞蹈可极大地促进人的“想象力”“幻想力”等联想功能,于舞蹈艺术体验中,使“发散性思维”获得长远发展,因而推动“创造性思维”及“技能”的不断提高,促进身心健康。在舞蹈艺术教育中,学生在领悟基本的舞蹈动作基础上,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以优美的肢体替代语言宣泄情绪,释放情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倾泻了大学生因学习生活所带来的烦躁、压力,缓解了学生的抑郁情绪,由此可知,舞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挥着重要效用。#p#分页标题#e#

对“审美能力”的培养舞蹈融入了“美好向往”、大众对“真善美的汲汲追求”,使舞蹈艺术感染力具有净化心灵与陶冶情操的教育效应。舞蹈艺术教育活动能教会学生以优美的“肢体语言”对美好事物进行“赞美”与“歌颂”。以丰富的舞蹈语言显现学生的“愉悦”“烦恼”,能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给予的“风”“雨”“生灵”“日升”“日落”。此外,在培养学生自编自导、组织歌舞表演能力和舞蹈素材选取上,要依主题经“认知”“理解”、适合“时代特点”等因素,才能让学生的“才能”“情感”“智慧”以“舞蹈艺术”为宣泄口,激发其审美创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文明步伐的加快,大众社会交往日益频繁。为了顺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学生务必要具有较高的社交水平,加之高校是大学生们建立人脉的最佳时机,能否与同学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未来走向社会亦有深远影响。此外,各大高校对大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亦越来越关注。舞蹈艺术教育,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惬意、舒适的氛围,使舞者于优美旋律及舞蹈中,促进彼此愉悦的交流。此时舞蹈脱离了其艺术审美范畴,充分发挥了其沟通学生和社会的媒介效用。舞蹈活动,以动感形象与优美旋律惑诱大众的视觉,诱感心理反应,实现了视觉、听觉及内心的愉悦体验。在此和谐美好的氛围里,大众既能获得美的享受,又能促进交流、扩大交际。

第7篇:艺术的审美认知范文

【关键词】艺术;德育;艺术高校

艺术是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进行不断探索的成果。现在对艺术的定义极为广泛,从眼睛所及、耳朵所听、鼻子所嗅、甚至身体的感受,所有能让人产生愉悦或者情绪共鸣感受的事物都可以称谓艺术。视觉艺术除了传统定义的美术与设计之外,还衍生出如园艺、插花、化妆等诸多范畴。耳朵所能感受的美除了音乐本身,还有乐器与放音设备的极致追求。鼻子能闻到的香气如香水、食物的烹调、甚至葡萄酒的酿制也都是艺术的体现。而身体的感受,如材质的运用;伸手所及的每一个恰到好处的装置都是人们对艺术的追求。艺术出现在我们所能涉及的几乎所有领域。因此,现代许多高校都开设出多种不同专业的艺术类学科。当艺术这一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学科体系时,人们总结出艺术的三大社会功能:审美认知功能、审美娱乐功能、以及审美教育功能。其中审美认知功能是指通过对艺术的体会与鉴赏,更为全面的认知自身、认知社会、认知历史以及认知人生。审美娱乐功能是指通过对艺术的感悟,放松紧张情绪,寻求一个更为和谐的生活空间,以积极乐观的方式使感受者更为主动的体会艺术所要传达的内涵,并以此延伸至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而对于社会而言,艺术所代表的审美教育功能也同样拥有巨大的能量。艺术本身能传递一种真善美的感染力,而人们通过接受这种熏陶,会不由自主的将艺术作为自身精神上的寄托;思想上的启迪;行动中的标杆,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们更为上进的思想、更加积极的生活状态,从而树立起具有“真、善、美”这一感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艺术的这三种社会功能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因此艺术在世界每一个角落都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着,并影响着每一代的人们。

对于学校这一社会教育机构而言,艺术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功能尤其重要。这也是当代社会频繁出现的一个对教育成果的重要归纳――素质教育。过去的国民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学业的进步,智力与能力的提高。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定义除了智力与能力的要求之外最重要的人才评判标准变成了沟通的能力、协作的能力、人格的完善、德智体全面的发展。

虽然德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但在具体运行的过程中,教育还是有许多欠缺之处。在整个教育体制内,普遍的方法依然是一种教条式的教育,其中也包括德育的培养。现在的艺术类课程交给学生的内容基本还停留在对艺术本身的认识与审美的培养。而对于如何更有感染性的引导;如何运用艺术中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能够更为积极的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如何更为主动的面对学习与生活;如何在现有的规范科学教育方式中做到潜移默化的德育培养,这些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是需要攻克的难题。

对于现代艺术高校而言,许多的艺术流派在这里交汇,碰撞出新的火花,并在这里繁衍传承,这里是许多艺术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艺术是一个趋向完美的表现,是人类对美好事物的寄托。但于此相反的却是许多的艺术家虽然拥有超乎常人的艺术天赋,但他们异于常人的性格和最后的结局也往往被世人所谈论,留下一个天嫉英才的惋惜评价。所以作为当今的艺术类教育机构,培养的目标首先是针对众多学生的人格塑造,而不是艺术家的塑造。对于现代艺术高校而言,这样一个学术机构本身所掌握与接触到的艺术资源比其它任何一类学校都要多。如何从艺术教育中挖掘出更为合理的德育工作方式,是每一位教师、学校管理人员都应该认真思考与积极探索的内容。

一、艺术课堂中的德育工作

音乐、舞蹈、美术、设计、戏剧等所有学科都是艺术的一类研究方向。其所包含的积极性在审美水平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开拓和身心的全面发展中都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过去高校教育的弊病在于知识的传授总是通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等形式进行。教学方式的简单化虽然使艺术教育能够传授给更多的学生知识,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与关注角度的不同,对艺术作品的理解都有所区别。也因此导致教师在艺术教学过程中仅仅以自己的认识进行艺术分析与归纳,所得出的结论较为片面,很难使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产生深刻共鸣。因此学生对艺术课程的学是停留在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过程,无法使艺术中所具有的审美教育功能真正发挥作用。尤其是艺术教育与其它的理论知识学科有一定区别,它从本质上来说更偏向于对感性认识的体会,因此在教学方式上更需要因材施教。而高校艺术教育如何从课堂理论化的讲授转换成更为主动的引导学生自发自愿的体会艺术作品;如何在提高学生欣赏水平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将美的感染力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中以主动的态度接受品德、素质的教育影响,这些都需要教师对授课方式与教学节奏进行探索,以追求更为有效的传授方式。

(一)讲授教学向讨论教学转化,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接受真善美的熏陶。艺术教育工作包括艺术理论的教育,也包括艺术创作的指导。教师对于艺术理论的讲解阶段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语言表述。可以化被动为主动的提前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在了解简单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在课堂中展示优秀的艺术作品,并由学生分组讨论,达到主动学习的效果。虽然对于艺术的认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通过相互讨论,共同分析艺术作品,或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艺术创作的过程也能使学生对艺术的体会更为全面,对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有更深刻的理解,使学生自主自愿的接受美的感染,通过体会到的感动使学生产生认同的同时主动接受艺术理论的内容。这也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认知系统。于此同时通过讨论可以完善学生的交流、沟通甚至协作的能力,达到相互欣赏、共同进步的校园氛围。艺术所代表的内涵不是简单的某个人、某个流派就能阐述清楚的内容。老师对于艺术审美的培养应该重在引导,由学生自己积极的理解与欣赏。当学生能与艺术中优美的音符、绚丽的色彩、感动的故事产生共鸣时;对于艺术所蕴含的美与冲击心灵的力量有了更深的认识时;学生就能获得对于艺术中所代表的“真、善、美”的认识与理解的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对于艺术创作的热情与富有成就感的满足心理。

(二)弘扬民族文化,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艺术是多元化的,也是分流派的。在文化的差异与时代的变迁中,每一种艺术风格也有所不同。横向对比,艺术有着民族、文化、地域的区别;纵向对比,艺术又在各自的历史长河中以不同的风貌进行着演变。在众多的艺术风格中,中华民族因其悠久的历史与广阔的土地,造就了丰富而独特的艺术形式与灿烂的多民族艺术风格。中国的艺术在世界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鲜明的可识别性。因此教师不仅仅要对艺术进行宏观的阐述,而对于我们自己民族的艺术形式更应该重点介绍。学生在通过了解中国古往今来的大量艺术作品之后,归纳出我们自己民族的艺术语言,并通过对其艺术形式的理解,对民族文化产生更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既陶冶了情操,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这种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程的纯理论教学,而是一种潜移默化、感动心灵的熏陶。

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有着自身的魅力与价值。作为艺术教育者而言,不能简单的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将已有的理论体系与表现形式强硬的灌输给学生。如何最大限度的让学生自主的感受艺术的魅力;如何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完整的人格;如何引导学生用自己理解的艺术语言创造新的艺术,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思索。

二、艺术高校教育的德育契机

大学的校园文化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本身就极具渗透性与感染性。学校的校风、学风、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与娱乐活动的开展这些都在潜移默化营造着教育氛围。善用这些德育的机会,能有效的达到教育目的。

(一)入学适应阶段。艺术大学和其它所有高校一样,都有着各自的校训、校风、学风和教风。这些明确的人才培养方式与目标在学校建设初期就以警句的形式浓缩的进行了表述。虽然每所大学的培养方向在语言的表达上有所不同,但总的方针依然是引人向上。这些要求对于学校、教师、学生而言都有明确的目标定位。除了课堂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对于这些目标要求的了解也应以多种方式使师生能谨记并产生认同感。因此新生的入学教育就是一个极好的教育契机。学生在入学期间都抱有较高的接受能力,在此期间的新生对于大学与大学学习方式都以一种迅速接纳新事物的心态在适应着大学生活。因此入学教育,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自身培养方向的定位都起到一个极好的教育阶段。在这个有利时机,学校应使学生全面了解如校史、学校优良传统、行为规范等等。

同时,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也可以组织其运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对学校的校训、校史或者学校生活进行艺术创作。如影视专业的学生可以对自己所在的艺术大学的历史、现在正在发生的故事进行纪录片的创作,故事的演绎;设计与美术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摄影、宣传册、美术创作等多种形式记录学校生活;音乐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对学生时代的心情、学校的历史事件进行音乐创作等等。这些活动能加强高年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加深他们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同时对于他们自身而言也是一次再教育的过程。而在新生入学阶段分批的对新生进行这些艺术作品的展示,也同样能使新生对所在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生活有更为全面的认识。通过接触本专业高年级学生的艺术作品,也能更好的激发新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热情。

此外,高校的学习与中小学学习方式有着明显区别。高校大学生在学习上拥有更多的自主性。每学期自由选择课程,可支配更多空余时间,甚至有些专业课程的教师会提前布置下需要预先自学的书单。这些都与中小学阶段由教师布置作业并检查作业的教育方法不同。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学习计划和发展目标的制定就尤为重要了。班主任应在新学期开始时指导学生正确制定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目标,并细分至每学期的学习计划。随后在每个学期期末进行学习效果的总结,对新学期学习计划进行重新修订与完善。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需完成的学科要求与技能要求为前提,制定好每学期需达到的专业水平与假期的自我完善计划。这能很好的使学生迅速转变学习方式,更为主动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使学生养成自我负责、自我完善、认真学习、积极生活的良好习惯。这也是一种完整的人格培养方式,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增强学校学风的建设。

(二)实践下乡活动。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教学方式。此外,实践下乡活动也是艺术高校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中国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艺术语言。中国历史中也存在着不同的艺术形态。通过实践下乡活动,以实际的调研将多种艺术形态展现给学生,能促使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世界、认识我们自己的国家。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进行下乡调研、参加社会调查,参加社会服务、参观历史博物馆、参观人文景观、尤其是毕业前夕的毕业社会实践,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过程,也是德育的机会。使学生了解今后步入社会时所学专业的实践运用方式,以及初步了解各自专业更深层次的研究方法。通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活动中,亦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社会实践中对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巩固专业技能的实践运用能力。

(三)班级日常活动。班级日常活动通常指班会。这是针对班级日常事务进行及时通知或教育的活动。对于班主任而言,应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掌握语言的艺术,避免说教或强硬的安排方式。使工作内容能真正的深入学生群体,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

第8篇:艺术的审美认知范文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性化;自然要素;人工要素;社会要素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203-02

随着经济与社会条件的变换和城市的进程,人们渐渐忽视了与自己密不可分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当代人的生活、当代人所面临的社会和环境挑战、当代人的价值观,需要我们有新的对策和设计表达,这边是新景观,当代的景观设计。

一、新景观的含义

所谓新是针对旧而言的,那么城市新景观就是针对传统式园林而言。我们并不是说它们不优秀,而是他们离当下现实的人,现实的生活方式和现实的环境需求太遥远。所谓新景观,是因为应对了新的问题:前所未有的城市化、生态与环境化、人地关系的空前紧张;所谓新景观,是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和材料为我们理解和解决旧的核心的问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和途径:所谓新景观,是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和材料为我们理解和解决旧的和新的问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和途径: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遗产保护理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钢筋水泥、玻璃和刚及各种人工材料;所谓新景观,还因为我们有了新的艺术可供借鉴和融入: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表达,环境艺术、装置艺术的体验,多媒体艺术的空前繁荣,都为新景观创造提供了创新的源泉;所谓新景观,最终是因为这个社会需要新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一直贯穿城市建设发展的整个历程,城市公共空间与人们密不可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城市公共空间不断减少,因此我们更应该对城市公共空间周边环境进行系统分析,本着“以人为本”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以生态优先、整体优先为原则,设计具有美感、特色感、整体感的城市公共空间,使人拥有高品质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城市环境,使城市新景观体系得以实现和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设计美学原理

所谓城市设计美学就是指用“真”的城市形态:“善”的城市环境;“美”的城市意象来用美学的角度诠释城市设计理念,综合自然、人工、社会三个自然元素来分析城市设计思想,综合各种美论来阐明城市设计的审美观态度。下面对城市设计美学的框架结构进行分析:

(一)美学艺术范畴与景观设计

美学的艺术范畴是指“真”的城市形态;“善”的景观环境;“美”的景观意象。一个好的形态,应该是真、善、美高度统一的艺术综合体。真的景观形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拼贴式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的会合;真的景观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历史的变化而产生渐进式、碎片式的变化,通过这种渐变,既可以保持景观文化的延续,又能不断地更新,在景观形态的图低关系中,虚体形态。

1、真的景观形态。景观具有了真的形态,就具备了创造美感的基本条件。一个景观如果结构合理,我们便说它在美学原则上体现了合规律性。一个景观如果形象真实,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在心里功能上就具有了认知的基础。景观的艺术形象是景观形态美的外在表现,它是人们接受美和培养美的媒介,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反映,同时也是规划师、设计师和建筑师思想情感的表现和表达,有的景观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却倍感亲切、温馨,居民不肆张扬,乐得逍遥。在这样的景观中待的稍微久一些,你就能感受到恬静、舒适带来的愉悦和。

2、景观的文脉环境。我们这里所说的景观环境,主要指的是景观的文脉环境。景观的文脉,是景观赖以存在的背景,是与景观的内在本质相关联的那些背景。如一些历史遗址景观:旧建筑的改造利用。艺术的创造。首先需要构思,而构思的中心,就在于建构意象、经营意象,其目的还是要实现审美意象。审美意象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设计者对实际生活的体验,对人类生活价值的感悟。景观很大一部分属于人文景观,更大的程度在于创造着对审美的认知和感受,结合创造者的感情在勾画出美丽的景观建设,这就是虚与实相结合的结晶。

(二)物化结构与景观设计

1、自然要素。既然景观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那么景观内的规划与设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在自然状态与人工之间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景观设计应该把特有的自然景观突显出来,包括峭壁、山知、高原、河流、湖泊、地平线上的连绵轮廓等,这些特征景观是城市建筑形态的补充,应该最大限度地保持其自然状态。这是景观设计的境界。中国也开始于20世纪初的绿化运动景观建设以致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开辟林荫大道和建设城市公园,形成城市的“肺”,一直作为良好的传统继承下来,以致后来的城市结合中心区开辟了许多小公园、小广场,根据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创造休息、交往的宜人空间。例如大连把改善环境同吸引外资结合起来,将城市的公园绿地的规划建设作为振兴经济、吸引外资的重点战略性综合规划,成为全中国生活环境最美的城市之一。

2、人工要素。景观空间是景观特性和特征的物质表现,是景观中最易识别、最易记忆的部分,是景观魅力的展示场所。人们对景观的认知往往是通过对景观空间的认知来实现的。景观空间与建设空间一样,可能是相对独立的整体空间,也可能是相互有联系的序列空间。与建筑空间不同的是,在景观空间中后者占主导地位。景观空间的设计主要应考虑的就是秩序问题。建筑师城市人工环境和人文景观的主体,是构成城市形态的基本要素。景观的环境直接决定建设景观的是否成败。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回归和对人性空间的重视。人文主义的城市设计思潮从具体的生活体验和人对城市的实际感受出发,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知觉经验和城市环境之间的联系,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宜人的尺度构筑城市空间,强调心理生活和城市生活的融合,批判现代主义刻板的功能分区和大尺度分人性的空间创造。人文主义思想倡导以“人”为中心,并重历史与文化的城市设计思想和借鉴传统城市空间创造的规律。其重要的人文意义和多防卫的设计方法受到充分的认识和研究,为环境整治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理论。

3、社会要素。城市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会聚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积淀。历史不仅仅只出现在教科书中,更反映在有生命、有形体、有质感的景观中,作为景观特点的象征、历史文脉的体现和文化特色的反映,对观赏者、游览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作用。

设计美学既要研究作为审美对象的景观形态的客观存在,也要研究作为审美主体的景观欣赏者的审美意识、审美心理。景观大众的审美意识包括在景观当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所形成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标准、审美情趣和审美需求等。他们是景观大众在感受、认知、欣赏和创造城市形态美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同时又反过来对城市形态美的欣赏和创造起支配作用。

(三)观念体系

1、环境美论。环境的艺术性需要自然的要素,也需要人工的要素来实现。为打破传统上生活与艺术相隔离的状态,需要创造出一种能使观众有如置身其中的艺术环境。者也对现代环境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城市园林化思想的提出和城市园林艺术的发展,环境设计以极大地景观规划等学科的进展,都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了环境艺术观的形成和发展。环境艺术与人的生活空间是结合在一起的,人的行为的改变会带来视点的改变,由此形成的空间环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并具有了时间的顺序。

2、空间美论。美是一种整体的和谐,需要精神物质双重需要上的美观,各部分的构成基调合成了景观美。人的行为是从感觉、知觉认知到空间行为的一系列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指人的外显。例如知觉和认知虽不是外显形,却是人们认识和使用空间的重要因素,人们对空间环境的审美过程也主要在视知觉中进行。因此,建立正确的行为观对空间环境的创造将会起到有益的帮助作用。人对空间的体验和感知程度也就决定了空间创造的成功与失败。行为体验是人们形成环境意象的唯一途径,积极的行为体验能够有助于人们形成头脑中得认知地图,了解空间的意义,能够扩大和深化人们的活动范围,增加人们对环境的信赖感和依附感,鼓励人们相互交流,减轻环境的压力,并积极参到环境的改造之中去。积极的行为体验可以激发联想,拓展人们的思维空间,并密切环境与行为的互动关系。艺术的表现还要依靠创作者男的感觉、想象、情感和对艺术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设计师、建筑师就同于艺术家,他们必须深入现实生活,获得深刻的社会体验和生活体验,在这种体验中去发掘美,才能把生活中的美加以提炼、凝聚,同时加上丰富的情感,从而创作出艺术的典型形象,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这既符合一般的艺术规律,也同样符合景观的艺术创造。

三、国外对环境景观的改造措施和理论

第9篇:艺术的审美认知范文

从古到今,关于艺术是什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历代的美学家和艺术家。在古汉语中,“艺”是技巧的意思。古希腊文“Texvn”一词既表示艺术,也表示制作和手工。所谓“艺术”(Art)一词,源自拉丁文Ars,原意近于“技艺”之属。大意是指手工、冶铁、外科手术、雕塑、制器等技术。可见古代“艺术”一词是隐藏、寄托在其它的学科中,并未被充分的认知、探讨的。迟至十八、九世纪,“实用艺术”与“优美艺术”的分野愈趋明朗。最后,艺术在理论上终于完全从技艺中分离出来了。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艺术是自然的模仿。“艺术”是纯然人为的,我们用它特指一种我们所要指称的意识形态。艺术是一种主观的认知,却又绝非如此单纯。它是一种概念,它既没有数学的准确性,也缺乏物理学的验证性。当我们承认某作品为“艺术品”时,艺术就具备了客观的普遍性。多数人不能肯定地自称懂得“艺术”,但他们又认为自己或多或少也能欣赏一些“艺术”或“伟大的艺术品”。那么,先不论不懂艺术的人到底是否欣赏艺术,或他们欣赏的到底是什么,艺术所包含的主观认知便是已形成了。反而在他们眼里如果艺术不“独特”(例如我们也看到许多互相指称“误解”,甚至直斥为“伪艺术”的艺术),而是具有普遍性,则其似乎只能算是一种技术,只能说是一门实用科学。这样说来,艺术其实主要以群众心理为皈依了。但这其中也存在某些疑问,要从这些众说纷纭、互相矛盾的论述当中求取一个准确的答案是极不容易的。如果我们不分析它的构成,则我们无法说明“艺术是什么”。

一克洛齐在其著作《美学原理》中提到:审美的全程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印象、表现、美的感受(或审美的感受)和由审美体会到物质现象的传达。

第一阶段:印象。审美的事实依据在对物体印象的表现之瞬间就已完成。比如我们在表现物体时先在心中形成文字,然后明确地构思它是一个图形或雕像,或是找到一个乐调;这时候表现就已产生而且完成了。所以艺术作品即能够审美的作品都是“内在的”,实质性的;所谓“外在的”是表面的,并不完全是艺术作品。

第二阶段:表现,即心灵审美的综合作用,是第一阶段的准确表达。艺术本身是“内在的”,但不代表“艺术作品”也是“内在的”。“艺术作品”的本身就是外在行为,只是一种传达艺术的媒介手段。而“艺术”是独立的意象,是人的意识形态,如果不经传达,则不为其他人所知所感,但我们也不能就说它是不存在的。“艺术作品”并不等同于“艺术”,它们的形态价值全在诚实的模仿或只为了准确地传达艺术,所以它们的意识所形成的价值可比拟艺术,但终究不是艺术本身。世界上堪称“艺术”的,原本不多,能达到艺术顶峰的,更是难得一见;艺术其实是有程度差距的,绝对的纯艺术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当我们的心灵越净化,则达到的艺术境界也就越高;心灵审美越明澈,我们的直觉就越不受到杂质的干扰,越能让事物的本质本象不经扭曲的直接照入心灵。

第三阶段:美的感受,或审美的感受。托尔斯泰在《艺术论》里说道:只要视者听者能感受到创作者同样的情感,这就是艺术。这的确是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质。艺术是一种人类行为,当其中一人以一定的外部标准准确传达所感受的情感于他人,他人对这种情感也会同样的准确感受起来。感受这概念包括一切确实存在而又无法通过语言符号和一个明确的思维推理的心理过程,它包括一切我们直接经验到的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现代心理科学证明,正是那些东西的总和,构成了我们的“自我”。艺术家不同于一般人之处,就在于他不但善于感受和体验,而且善于以创造形式把它表现出来。艺术是一种心灵高度的、纯净的发挥,是一种对事物超然的感受,一种完全脱离社会观点、理性思维的观照。

第四阶段:由审美意味到物质媒介的传达(声音,动向,线纹与色彩等等)。艺术不追求直接的实效,它追求的是美——实效的象征。历史上许多艺术家通过审美领悟感受到对生活的这种有生命的、变化无穷的形式,使他们的艺术作品在不同时代里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得到永恒。另外,物质媒介组成的有机整体,其结构和轨迹无不与艺术家的感情或心绪(我们通常称为情感)相对应,从而还具有那种情感的表现性。例如画布上涂满各种色彩,键盘上敲出各种乐音,纸上写着不同词语……如果这些颜色、乐音、词语是有机地互相关联而形成有意味的整体时,那么不论它是抽象还是具体,不论它是否合乎逻辑,它都必然地构成不同的意境,具有这种或那种情感的表现性。那么这个有机整体,就称之为艺术。

二一个人内在的生命力愈是强大,他要求自我表现的冲动也就愈强烈。艺术家不同于哲学家就在于他不但善于感受和体验,而且善于以创造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因为为了表现他的情感,除了创造可以诉诸感觉的形式之外没有别的途径。

如果他们的创造成功,所创造出来的形式就必然是独一无二的美。这就是艺术创作。我们说艺术创作是有意识的活动,是指它由构成艺术作品的诸要素,如颜色、声音、形状、语词等物质媒介和其他媒介的不同组合方式所构成;它诉诸感性而不诉诸理性。它不仅不同于任何思想的陈述形式,也不同于任何其他情感的表现形式。所以不谋求明确而谋求生动,就是要一以当十,刹那中见永恒。为了创造这样的形式以期引起别人共鸣,艺术家不得不经过长期艰苦努力的创作。在创作上诚实和真实都是艺术的基本要求。诚实是艺术家表现了他本人曾经体验到的情感或心绪;真实则是艺术家表现了他所感受到的他人的情感或心绪。

有许多貌似艺术的东西也可以说是情感的表现性形式,但却没有真实的情感。这样的“艺术”实际上并不是“艺术”。中国艺术的现状也需要有责任感有眼光的艺术家去改变。当代艺术的多元性,像是给人造成了某种迷象,即:随着媒介的发展和更新,艺术家不需要花很多功夫去培养技艺以及精神上的修养,而是只需要能想出一个新的点子,用新的媒介或新观念的形式做出来,再进行一番包装和操作就几乎成矣。这样“,人人都是艺术家”理想就得以实现了!这种观点大有众望所归的趋势,这种趋势将导致艺术家不再对艺术生存作严肃而深入的思考和反省,不再视其为崇高精神载体,不再与平庸有距离。他真正关心的不再是作品的精神价值,而是能否在现实的竞争中获取机会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