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大学生 人文素养 培育 提升
中国有着悠久的重文化、重修养的人文传统,中国的高等教育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历来重视人文教育。但是,近些年来,发生在作为祖国未来事业接班人主力军的大学生身上的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实都表明,当代大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离全面发展还是有很大距离的。这就要求当前高校包括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和方式方法,在继续强化专业知识的教授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育。
一、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意义
1.人文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人文精神是一种高度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在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和关切,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是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和方向保证。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代大学生更注重的是显性的科学知识的教育,对于隐性的人文素养却关注不够。事实上,只有具备高度的人文素养,大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对自身和他人命运、人格和尊严的关注,乃至对社会发展长远前途的关心。大学生如果只将精力放在智商的开发,不重视自身人文精神的塑造,将会是一个单向度的人,一个平面人。
2.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我国目前的高校有很多类别,但这些不同类别的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却都是共同的,那就是要培养出大批有个性、富有创造性和准确判断力、独立人格、有终极关怀价值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简单地培养出一些只具有工具理性的机器。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受市场需要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不乐观影响,不少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过分强调了人才的实用型,严重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忽略了高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必须实现根本转变,既要注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又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3.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市场经济已经在我国基本确立,市场意识、经济意识和竞争意识等已经深入所有社会成员的头脑。但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至上、片面崇尚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等也已经极大地成为了我国科学发展的阻碍。在这个时期,社会极大地呼吁人文精神,呼吁人们之间的人文关怀,呼吁终极关怀。高校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必然会造就一大批具有反思和批判和人文关怀的人,形成一股合力,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并影响全社会人文精神的构建。
二、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相对缺失的现状及原因
1.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简述
一是知识体系构成的实用化倾向明显。受就业形势的影响,也受教育被功利性理解的大环境影响,不少大学生都倾向于选择和接受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从历年高中生填报高考志愿可以看出,自愿选择人文学科没有多少;从高校学生对大学各门课程的兴趣和上课积极性来看,英语、计算机和经济类等课程,普遍受到学生重视,而一些基础学科,被许多同学认为是为了拿学分而不得已修的课程。这样一来,学生的文、史、哲、法、艺等学科知识贫乏。即使是一些人文专业的学生,也把“修养”放到了一边,仅仅停留在人文知识学习的层面,而忘却了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培植人性”,是培养人文精神,培养对社会、对人民、对自己从事的事业高度负责的一代新人,完善的人。
二是价值观的功利化和自我倾向突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加之大学生又常因心智处于发展阶段而易产生出困惑乃至是迷茫。表现在对待价值观和人生追求上,一些大学生以为大学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拿文凭,找好工作,功利性相当强;在择业时过于趋向大城市,实惠行业;在人际交往时也习惯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甚至包括与老师交往也带有很重的功利性考虑;在人格上缺乏独立性,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缺乏应对各种挫折的技能和心理素质。另方面在处理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关系时,自我意识非常强烈,自我倾向明显;在道德责任意识方面,心态浮躁,对社会的终极关怀表现淡漠。
三是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不少的问题和缺陷。由于生活环境的好转,以及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进入大学校园,当代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际交往能力不高、学习和就业存在困难、恋爱引起情感波动、人格养成存在不足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的四大心理问题。在这些学生身上,表现为意志力不够,情绪不稳定,言行不理性,容易冲动偏激,对挫折和压力的忍受力、持久力不强,很容易感到生活无目的、无价值、无意识,心态失衡、个性扭曲等问题日益突出。
2.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解析
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是许多因素综合出现的结果。在导致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不高的诸多原因中,当前的社会环境和高校的教育模式、方式以及大学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是主要原因。
一方面,自文艺复兴以来,启蒙运动将人类从神秘力量解脱出来并且赢得对自然界的控制。从那时起,工具理性(科技理性)开始占据统治地位。这种直线型的思维方式尽管在西方受到不少思想家的批判,但对于刚刚开始现代化进程的中国来说,却有某种必然性。中国改革开放30来年时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让中国人对自然科技的神奇力量充满着崇拜。结果,人文学术与人文知识分子的作用被贬抑,人文学科被排挤。大学生同样重理轻文,尤其轻视那些不能带来立竿见影实效的长线专业如人文科学。
另方面,在科技理性的影响下,教育在不少人的眼中,异化成了国家和社会保稳定的工具,异化成了为大学生日后找个好工作的工具。这样一来,高等教育必然首先要将注意力集中于市场,集中于学生的就业,集中于学校的维稳,相反,其内在的价值却被忽视。而自小学开始到大学的应试教育风气的存在更是加剧了这种倾向。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只注重升学考试内容的学习,严重影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育。在大学阶段,虽然应试教育的模式不再复制,但各种考证、各种过级考试依然存在。再加上现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包括教师岗位基本实行的是逢进必考,而考核体系的纯量化,就更驱使大学生们将自己训练成考试机器,与考试无关的隐性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基本被放弃。
再方面,即使在这些为数不多的人文学科教育教学中,其教学内容也是相对狭窄,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为例,长期以来,高校过多地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工具性价值或者说是社会价值,包括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重视其即时的、显性的泛政治功效,忽视其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对健全人格、完美人性与素质发展的作用,忽视其长期的、本质的塑造人的功效,表现出明显的工具理性和工具论的倾向。有的教育者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经验操作层面,将大学生复杂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的提升和问题的解决简单化、形式化和表面化,忽视人的差异性和个性教育。
三、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与提升的路径
1.高校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教育者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前提。首先,高校要立足于学生长远的、终身的发展,树立与现代教育特点相符合的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高校的教育不仅仅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劳动工具,更是为了丰富他们的知识,开放他们的思维,拓宽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经过教育能在更高的境界与层次上正确把握自身的价值。只有通过这种教育,大学生才能摆脱那种短视的成才理念,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身。其次,高校还要改变过去过于强调专业知识的做法,从思想理念上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摆在更高的位置,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培养人文精神为宗旨,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注重提升人的理想、情操、道德的完善和提高。
2.建立科学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教育机制
目前,高校专业课的教学一般占据学生的学习时间都在大部分即60%以上,而且非常受学生重视。如果把这部分学习仅仅看成是纯专业性的,我们就会丢掉这块人文教育的阵地,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就难以深入,也难以持久。因此,高校要重视发挥各专业学科的育人因素作用,要寓人文精神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通过教授专业课程,让学生从中体会和感受人生的内涵,从而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其次,高校还要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尽可能开发学校的人文课程,增加人文课程的设置。各级学校要改变目前高校对大学人文课程的设置并未引起重视的现象,提高人文教育的地位,以必修课的形式,着重进行公共基础理论教育。同时,也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相关教师开设人文学科选修课,扩大人文学科对学生的影响和吸引力。学生可以通过选修课来弥补知识的缺陷,加强学科间的渗透。
3.重视教育者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
改革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大学教师是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主导者和先行者,他们的水平决定着专业教学的质量、办学水平和学生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综合实力。因此,高校教师不仅需要有渊博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精湛的教学艺术,还需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师要身体力行,让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品德、坦荡的胸怀、良好的性格去渗透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时刻感受教师的关爱和尊重。教师要提升人文素养,增强人文底蕴。要加强人文学科的学习,包括文学、历史、哲学、地理等,不断吸取中外文化的精华,并自觉运用在教学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让教师丰厚的人文知识,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并深刻感染学生的灵魂世界。
4.优化大学生人文精神塑造的外部环境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大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人人参与,为高素质人才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和优良的环境。作为政府,要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从全社会来讲,整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要重视培养良好人文素养的氛围,在公共舆论的领域内要鼓励电视、电影、报纸等大众媒体严肃地负起推进提升人文素养的责任;大学是社会的良心和知识的圣殿,所代表的是一种促进社会变革和前进的积极文化。高校的本质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努力营造出高品味的文化氛围,让学生身处其中,感悟、理解、思考,从而净化灵魂,升华人格,把正确的做人做事之道渗透到灵魂当中。在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的配合下,大学校园必将成为莘莘学子增加学识、提升人文素养的理想场所。
综上所述,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作为人的现实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在人全面发展的素质结构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缺乏人文精神的大学生是浅薄的,没有厚重感的。当代的大学生只有努力增强自己的人文精神,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才能在实践中有效地发挥作用,真正成为一名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底蕴的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任永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素质教育论坛(上半月),2008(9)
[2]郑丽.孔子人才培养观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启示[J].价值工程,2011(11)
[3]李成龙.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欠缺与综合素质低下辩证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2(18)
[4]李成龙,冯东山.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5)
关键词:“三环自主”;师生交流;备课方式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师生共同交流与合作的学习过程,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上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努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倡导课堂教学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本技能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实现上述转变,我校根据本校具体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在课堂教学上进行了一次改革尝试,即实施“三环自主”课堂教学改革,其课堂教学包括三个环节:自主学习、精讲互动、反馈拓展,各环节时间大约15分钟。经过2012年高一下学期和2013年高二上学期的尝试,笔者对三环自主课堂教学改革有了一定的了解。2013年11月学校开展了一次以“三环自主教学模式”为主题的公开教学探究活动,本人上了一节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六《蒙昧中的觉醒》的公开课。从备课到上课,笔者加深了对三环自主教学模式的理解和认识,也引发了对三环自主教学模式的思考。下面就结合这节公开课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一、从课前编写课堂指南看备课方式的改变
“三环自主”课堂教学开展的前提是教师编写课堂指南,课前发放到学生手中,引导学生结合课本进行15分钟左右的自主学习,所以课堂指南是“三环自主”教学模式的根基。围绕学生“如何学”“学什么”,我设计了《蒙昧中的觉醒》的课堂指南,它包括学习目标、学法指导、重难点、预习思考、反馈测评、拓展延伸等板块,其中学习目标、预习思考和反馈测评是最基本的三个板块。学习目标要结合课程标准要求、课本教材内容、学生具体情况来制定,如本课的学习目标设计为:
1.知道智者学派代表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及成因。
2.分析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的哲学思想,并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3.从苏格拉底之死的图片、文字材料,理解雅典民主的局限性,从中感悟先贤科学或理性认识事物、自信和自主的探究、判断、行动的精神,从而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这样的学习目标既具体又有可操作性,能从学生角度出发,又能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预习思考板块,一般包括两大部分:自主整理知识结构和设置预习思考题,题目在精而不在多,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反馈测评的题目一般以选择题或材料题的形式来呈现,既要紧扣课标,又要注意学科能力的培养,通过练习,起到了巩固知识又及时发现问题的作用。
设计《蒙昧中的觉醒》的课堂指南,引起了我对备课方式的思考,一节高效而又精彩的历史课少不了事先的精心准备,也就是我们说的备课。为了准备这节公开课,笔者提前研究该课的课程标准,广泛阅读三种版本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设计出初稿,这是备课的第一步即个人备课;接着征求备课组的意见,这是备课的第二步即集体备课;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形成正式文本,即备课的第三步。教师在使用过程中结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况给予适当调整,再次修订,这样编写而成的课堂指南,它真正与课堂教学相联系,为课堂教学服务。这种设计编写课堂指南的过程,是一种全新的备课方式,它与传统备课方式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它使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能促进年青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平台上进步,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增进教师团队的团结和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又将备课这一日常工作上升到教学研究的高度,能提高教研组水平。
二、从课堂实施“三环自主”教学看课堂变革
上课开始,我以一幅世界名画《雅典学院》导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板书课题,提出教学要求:“今天这节课先由同学们依据课堂指南和教材内容,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随后,学生围绕课堂指南的预习思考题,展开自主学习:
(1)什么是智者学派?为什么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代希腊会产生智者运动?
(2)智者运动最主要的代表是谁?有何主张?
(3)“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黑格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
(4)体会和理解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的哲学观点。
(5)比较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的内涵。
而我则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一开始,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约10分钟后,学生小组交流反馈自主学习的成果,发现学生踊跃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收集到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
学生1:“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与当时的时代有何关系?(我及时提醒: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考虑)
学生2:“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有重要意义,但有没有局限性呢?(我及时表扬学生:这个问题提得好。)
学生3:如何理解苏格拉底的人文精神?(我提醒学生换个角度思考:苏格拉底关注人的哪些方面,苏格拉底认为的人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至此,学生预习及反馈预习成果的第一环“自主学习”结束,时间约15分钟。接着针对本节课的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和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的三个问题,我引入第二环“精讲互动”,我以合作探究的形式设置以下问题作为课堂精讲互动的内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普罗塔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反映了怎样的时代需求?(结合学生1的问题进行设置)
(2)黑格尔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一句伟大的话。”但这句话有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呢?你该如何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结合学生2的问题进行设置)
(3)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的哲学观点体现了其怎样的人文精神?(结合学生3的问题进行设置)
这一环节既有小组合作的生生互动,也有教师的点拨、评价、总结的师生互动,例如问题1,先由小组合作探究,生与生互议,作为高二文科生,基本能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去探究“人是万物的尺度”产生的时代:政治上: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经济上:工商业发达;思想文化上:希腊公民基本素养才是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本人表扬学生并适时精讲:民主政治发达,使得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社会地位提高;工商业发达,进行交换,使人在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交换讲求公平,使得平等、互利、理性、契约成为一种可能。通过师生的互动,共同生成这样一种认识:社会的变化使人在社会中处于突出的中心地位,“人是万物的尺度”反映了时代的需求。问题2我通过材料、图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普罗塔戈拉的观点,并链接网页了解普罗塔戈拉的悖论《半费诉讼的故事》,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发展个人见解,从积极和局限性来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对于问题3,许多学生自主学习中感觉较难,我提醒学生换个角度思考:苏格拉底关注人的哪些方面,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回答:关注人的道德、知识、教育、冷静、理性等等)在此基础上,学生概况古代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过程,总结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产生的疑难点得到解决,重点得以攻克,生生、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从而完成第二环“精讲互动”的教学。
最后,进入第三环“反馈拓展”的环节,这是进一步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我精选了《全优设计》中“知能达标训练”的4题选择题诊断学生课堂学习实际效果,如第二题:2.一天,上课外活动时,同学刘宇说:“今天的风真大,天气转凉了”。而同学杨平说:“今天的风好凉爽,真是好天气。”与他们的说法观点相似的是( )
A.“水是万物的本源”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D.“认识你自己”
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组内交流,四个小组各派代表发言,如第二题,学生分析说天气的凉与爽,两个同学的感觉不一样,也就是说,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说明这题强调人的价值与作用,这与普罗塔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相一致,所以正确答案是B,学生以掌声赞同该学生的解析;我则通过多媒体投影:“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人生而平等”,让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形成知识结构,并布置作业,对本节课加以拓展延伸:比较东方孔子和西方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提示:从社会环境、思想主张、影响等多角度比较)。
这节课上完后,教研组结合这节课对“三环自主”教学模式进行研讨,老师们畅所欲言,我收集了同仁们的意见,也对自己的这节公开课进行反思,并结合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感受到这种教学法引起了课堂的几个变化:
1.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传统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被动的学习方式,是老师叫学生读就读,叫学生听就听,没有关注到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需求。而关注人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三环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设置预习思考题,引领学生自主预习课本,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在生生互动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的体验;在反馈拓展中通过自己独立完成和交流讨论来巩固知识,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符合新课程理念。从这节公开课来看,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过程是学生积极思考、探究知识的过程,使课堂气氛活跃,与以往传统课堂的“沉闷氛围”相比形成了鲜明特色。
2.师生角色定位的变化
长期以来,学生在历史教学中总是处于从属地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往往会忽视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教师将课堂当做展现自己风采的舞台,老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一堂课教师从头讲到尾,就怕学生听不懂,这样的课堂教学违背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要理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倡导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建立起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注重能力与方法培养的现代教学模式,“三环自主”课堂教师模式下,教师设计预习思考题、收集学生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点拨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如如何理解苏格拉底的人文精神,教师提醒学生换个角度思考)、课堂精讲,此时的老师如同“导演”引领学生进行读书、思考、合作,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收集课本信息,完成预习思考题,生生合作解决疑难问题,在课堂中主动获取知识,课堂教学变成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主宰课堂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让课堂变成学生自我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学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这样,传统的师生角色定位发生了变化,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主,教师起引领作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能较好地结合,符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现代教学模式。
三、从课后评课看课堂教学评价重心的变化
《蒙昧中的觉醒》这节公开课结束后,教研组对这节课进行点评,郑老师说:这节课学生积极参与,整节课学生爱学、乐学,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非常好。郑老师的这句话引起了我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思考,在“三环自主”模式下,如何评价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强调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师的讲课水平,而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关注不够,这样的评价标准“重教”而不“重学”。《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评价侧重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应重视过程与发展,树立“全面、多元、发展”的学生评价理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活动、历史思维以及身心发展状况及时做出评价。也就是说教学评价要体现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实施课堂教学评价须把学生放在核心地位的评价标准,要从“重教”转向“重学”。“三环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了,师生的角色定位变了,因此课堂评价标准也要随之变化,要侧重以学生学的方法和学的效果来衡量老师教的效果,要看教师实现三维目标的方式是否得当,是否促进学生在“爱学”的基础上“会学”并且“能用”。经过一年多的课改教学实践,本校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看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实施“三环自主”课堂教学模式说到底就是要回归主体、发展主体,改变课堂上教师机械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不过,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本人还处在一个实践探索中,对课堂教学的操作程序和课堂教学的组织,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运用,都需要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在实践中还有很多问题引起我的思考:如预习思考题的设置,如何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控制课堂时间,完成教学目标等等。总之,“三环自主”教学模式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全新变革,带来了课堂教学的很大变化,今后本人要加强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学习,使该项研究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更科学、更完善,为打造高效课堂服务。
关键词:茶文化;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
我国的茶文化是世界文化体系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它是我国古代人对茶的研究成果体验,也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侧面反映。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精髓可以归结为博大精深的茶道精神,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有社交、礼仪、艺术等诸多方面,并且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扩大。高校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在教育课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它的教育内涵与茶文化是有某种程度和意义上的共通性的,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用茶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茶文化内涵的描述,分析了茶文化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1我国茶文化的综述
茶文化是人们以茶为载体而衍生出的一系列相关内容。它的核心是茶。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高度发达,为茶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它已经成为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一种体现。我们从文化的角度来对茶文化定义,它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与茶相关的一系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者高度和谐统一的产物,从属于“中介文化”的范畴。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茶文化的内容和体系更加完善和健全。它的内容主要涉及到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环境、产业科技以及茶类和茶具、茶艺、茶画等等艺术表现形式,由茶延伸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茶道精神、茶德等方面。总体上来说,它的结构体系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我们从茶事活动的行为文化来看,在茶叶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人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这种模式的表达主要是通过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来完成。我国古代诗词中像“寒夜客来茶当酒”一句,就充分说明了敬茶的习惯已经形成。此外,还包括有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风俗。并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所形成的茶艺习惯也大不相同,各自有自身的特色,这也正是茶事活动的一种表现方式。除了行为文化外,还包括心态文化。人们在品茶饮茶过程中所包含的新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情趣,都是在前期茶事活动中积累形成的。在品茶时内心所追求的审美情趣,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并且由此产生一系列丰富联想,体现出茶叶生产以及茶区生活的文艺作品,把茶艺和人生处世哲学充分结合,进一步上升到哲理层面的高度,也就形成了茶德、茶道等。这是茶文化的精髓所在,占有核心位置。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简述,可以看出,茶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集为一体的产物,它的各种衍生行为和现象都是茶叶多样性应用的一种体现,这些文化是围绕茶展开的。
2我国茶文化的基本特征
2.1形成主体的多元性
首先,我国古代的政治体系是以帝王为最高统治的,它的地位特殊性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茶文化的发展。纵观古代帝王将相,有很多是直接参与到茶文化形成中的,例如宋徽宗、乾隆帝等等都对茶情有独钟,并且留下了丰富的茶文化诗词[2]。其次,人民群众是茶文化形成的直接创造者。古代人民不仅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茶文化物质成果,也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精神财富,这些对后人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影响。在人们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由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模式和准则,基本上最后都纳入到了茶文化的构成体系中。例如当前社会中还有很多地区仍然保留着“吃讲茶”的传统习惯,这也正是茶文化在人民群众中有广泛的基础体现,也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和谐文化。第三,在文人墨客眼中,茶是一种寄情传景的致和之物,可以通过茶来表达思想情感,通过茶来陶冶情操,提升内在气质。这在历朝历代都有明显体现。唐宋元明清,不同朝代的饮茶特点各不相同,这样所形成的诗词也就各有特色。但是,中心不变,即围绕茶来作文章,推动茶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2.2历史传承悠久
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文明产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产生时期,并且这种文明从诞生到现在没有被隔断。茶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从侧面也证明了这一论述的准确性。“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最早体现人们对茶的认知和关注的,经过神农氏之后,从神农时代至今历经几千年历史,出现了神农氏、陆羽等的茶研究代表人物,陆羽更被称为茶圣。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有了更大范围的延伸,例如茶道、茶艺文化传入到了日本、文成公主带茶到塞外、寺院引入茶,实现了禅与茶的结合文化、文人饮茶题诗等等,都是很好的体现,因此,它在时代的发展中变得更具有内涵和独特性。
2.3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对于茶文化的研究各不相同,这就形成了茶文化的民族性特点。每一种文化都是民族人文精神的体现。例如四川少数民族喜爱饮用砖沱茶,西北地区青海、少数民族饮用紧压茶,武陵山一带的土家族饮用擂茶,云南西双版纳一带的傣族喜欢饮用烤茶等等。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在饮茶上有很大的差异性,这是与其生活环境和人文文化有重要关系的。
2.4体系构建的完整性
我国的茶文化结构具有物质、制度、行为以及心态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它的物质文化主要有茶叶的选种、栽培、加工以及包装运输等劳动,同时也包括与饮茶相关的茶桌、茶具等的事物存在;其次,它的制度文化包括茶叶专卖制度、茶马贸易等;第三,它的行为文化是通过民风和民俗的形式表现出,属于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国形成的习惯和定势;它的心态文化主要是指人的内心心理活动,长久的积淀在民族文化的最深层,而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历史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生活意义,因此,可以说它的构成体系是十分完整的。
3茶文化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作用
3.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处世态度,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上述提到茶文化的精髓是茶道精神,而茶道精神又是和茶人精神紧密相关的。茶人精神指的是茶人的形象,也就是说作为茶人应为具备的素质、风范和面貌。它最朴素的表达就是“默默的无私奉献,为人类造福”,是从茶树风格、茶叶品性引申出来的。那么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就可以充分的学习茶人精神,从茶文化中吸取营养,掌握正确的为人处事原则,这对其未来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以茶文化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强化,对茶道精神的领悟体会到深层含义,从而自省、审己,正确的定位自己、看待自己,以平和稳定的状态调整人机关系,从而能够面对和处理各种问题,这对现代社会的稳定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3.2帮助学生更好地修身养性
茶文化的本质就是从中领会,并与人的追求相关。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人们以细微的感官来感受茶道,去探寻未知的事物,可以帮助大学生在自我认知层面上超越自我。茶道精神中的一个表现就是仁义、诚信,这两方面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当前很多学生存在的考试作弊、随意毁约等导致诚信意识严重丧失,而茶文化的引入,可以让学生在品茶学习的过程中,领悟茶道精神,注重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关注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和仁义,从而改变自己重新塑造人格,修身养性,以正确的心理心态来服务于社会,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多的利人利己的贡献。
3.3提升整体素质,实现全面综合发展
高校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各个方面都还处于成长完善阶段,那么在教育课程设置中加入茶文化,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不仅对学生而言,而且对于高校自身来说都是如此。茶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健全的体系,其包含着博大精深的内涵,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来说是十分有益的。茶文化根植于华夏整个文化体系中,包含了哲学、美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理论,而且也渗透了各个宗教的传统文化精髓。高校学生可以从茶文化中体会领悟到华夏文化的魅力,学会正确的为人处事,从言行、心理、价值观等方面来不断改进完善,使其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发展特点,以茶道精神指导未来发展的方向,并与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充分结合,达到修身养性的同时升华自我。
4总结
【关键词】:建筑设计;思维方式;哲学
一、简述现代建筑设计思维方式内涵及其转变的时代背景
(一)现代建筑设计思维方式内涵
现代建筑设计思维方式可以说是现代建筑设计实践和行为的人格化反映。而现代建筑设计思维方式既是对现代建筑设计行为和实践的主观反应,又是现代主义思想意识在建筑领域上的体现,而后者则更为显要。现代建筑设计思维方式适中集中于要让人拥有家的感觉,同时还重新定义了家的意义,即超越一个遮风避雨的屋檐、一个暖人的壁炉或一个舒适的睡床,而更是―个物质和精神的场所。现代设计理念往往强调建筑本身给人提供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从形而上意义来说,就是对已知世界的占有。在现代主义思想在现代社会所营造出了的是一种全新的意义环境,从直观的角度就是让人们感受到自己正处在已知的充满意义的环境之中。现代建筑设计思维方式就是现代主义思潮的其中一种形式,其对现代主义思潮的人本主义核心理念的表现和阐述,强调建筑是对人与自然全新关系进行调整和标榜的全新场所,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建筑的全新认识方向。
(二)现代建筑设计思维方式转变的时代背景
20世纪50年代,尤其在二战后,古典复兴建筑仍然流行,政府性建筑和纪念性建筑的发展,而同时不断涌现出了一些折中主义的建筑,其内涵是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建筑样式结合在一起。由于社会生活飞速发展变化,房屋的层数和容积量不断增加,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日益复杂,建筑材料和结构已与古代大不相同,因此学院派建筑师不得不对传统建筑加以改造和简化,同时革新的现代派建筑兴起。现代建筑设计思维方式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成熟起来。如同绘画、雕塑艺术一样,建筑设计理念所经历的变化也是很大的。建筑科技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建筑样式和结构迅速走向现代,呈现出许多诸如高层建筑的大量发展和新的建筑设计思潮的层出不穷的新特点,以及多元建筑形式风行一时的趋势。
二、哲学视野下现代建筑设计思维方式分析
(一)“历史印象重心”向“当下印象重心”转变
古典主义建筑设计理念是一种“历史印象重心”的,即在设计上凸显了厚重的历史感,从设计理念上是一种对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建筑设计思路采取的是兼容并包、继承凝练的态度。从建筑设计的方案和构成上可以看到这个时代之前几个时代阶段具有代表性特色的建筑设计风格的集合和积淀,并能够融入几个时代的社会历史演进内容,可以说是一部立体的、可视的历史活化石。无论是巴黎圣母院、帕特农神庙,还是罗马大斗兽场,都能够看到其设计上的承前启后和风格积淀。可以说,这种“历史印象重心”促成了建筑设计理念上的一脉相承。西方思想史上最经典的传承是古罗马对古希腊文明的继承,在建筑设计风格上也同样是遵循“历史印象重心”的轨迹运动。古希腊的建筑设计理念为宗教建筑设计理念,建筑的构图美,柱高度和间隔经过严密的设计,形成一种理想和优美的比例。从这一点来说,希腊的建筑艺术,更多地倾向于人文的铸造与探寻。古罗马延续了古希腊的文化艺术,并结合自身作为强大统一帝国的政治特征,在建筑设计上开创性的延续古希腊作为自由城邦的风格,布局不规则有自发性,城中有广场和大型公共建筑及神庙,还修筑了巨大的输水道,后来成为许多欧洲城市的基础。罗马建筑的敦实,宏伟,厚重的艺术风格,集中体现了当时的观念及帝王权利的威严。而“当下印象重心”从更浅层意义上来说,就是建筑设计理念上更过的关注当下,具有超越历史的独立感,强调对当前一个暂短阶段的社会文化思潮在建筑设计上的影响和渗透,是具有独立意识和单向度倾向的设计理念。当代很多建筑,追求的不是对传统风格的延续,而是直逼绝对的超越和突破,强调的是从当下开始的原创性,似乎看不出任何古典风格的痕迹。这是现代建筑设计思维方式的重大突破。
(二)由群体思维方式向个体思维方式的转变
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由于具有厚重的历史感而往往是几个时代中的一个群体的思维方式的展现,是从古至今建筑设计领域中集体智慧在某一个建筑设计方案上的爆发。从古典主义建筑的风格上往往能够看出浓烈的集体主义倾向,规范,系统,和谐,宁静,体现了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对各个时代的设计理念的参考和融会贯通,是对一个群体思维方式的尊重和发挥。同时,建筑艺术还融汇了其他艺术门类的成果,触类旁通,将绘画、造型、雕塑等艺术形式和理念都融入其中,大大完善了建筑设计思维方式的立体感和兼容性。米开朗基罗在设计罗马圣彼得教堂的正面和圆顶时。是―位伟大的画家,而克罗德・佩罗在想出卢浮宫的圆柱走廊时,也是―位杰出的画家。正是这些具有绘画天分、技巧和创新理念的艺术大师,才造就了西方辉煌的建筑艺术,使建筑发展到城市,到规划,始终充盈着那个时代所有大师们的智慧、心血与精髓,渗透着一股浓重的群体文化气息。而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往往追求的是一种个体的思维方式,也同样是基于“当下印象”,建筑设计师在其设计理念上往往不具备明显的对前人设计理念的传承,而对同时代的建筑设计的借鉴也相当的含蓄和节制,更多的是对自我和个体意识的发挥和体现。世贸大厦,迪拜塔,更多的是建筑设计师个人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在空间、结构上的体现,是建筑设计师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通过建筑设计对外部世界、社会生活和人文精神的深度思考和创新性领悟。
三、对现代建筑设计思维方式转变的反思,
(一)经济社会结构的变革的直接反映
思维方式是意识范畴,任何意识都是社会生活的反应。而思维方式的转变,自然是社会形态变迁在思想领域上的反映。同样,建筑设计理念的转变,往往是建筑设计实践方式转变的人格化体现,而影响这一转变的,主要就是经济社会结构的变革。建筑设计要与某一时代的经济发展、社会政治结构和市民生活方式紧密联系,是经济、社会、科技等众多因素的合力构筑起来的。经济形式从自然向市场,社会结构从政府型向市民型,市民生活从一元到多元,等等方面的转变都能够促动建筑设计理念上的转变。
(二)现代价值观转变轨迹是建筑设计思维方式转变的尺度
建筑设计理念终究是设计师的精神行为,是自身思想意识、设计经验和艺术表现力的综合体现,而建筑设计也是科学与艺术的最微妙结合,可以说,建筑设计师既是科学家,又是艺术家,而艺术天分在其中更为重要。建筑设计的思维方式对内则是整个建筑设计思维方式演进的某一时代阶段的爆发。而建筑设计思维方式的转变可以说是建筑设计思想史运动和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必经之路,是历代建筑设计师及其建筑设计思想之间传承、突破、改良、对话和包容的过程体现,任何一个时代的转变和破旧立新,其本质都是建筑设计思维方式内在尺度的自行调整和自发协同,也建筑设计所涉及到的各种资源在建筑设计理念指导下的不同结构、不同路径下的重组。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王志华,浅论建筑设计中的风格与理念[J].中国科技博览,2009(20)
【3】刘勃,浅谈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J].价值工程,2011(6)
正是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生态失调失衡的反思,引发我们去研究探索在生态学、教育生态学原理与方法观照下建构德育生态的融入策略。德育融入策略的建构有利于为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营造学生道德发展的生态场;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自然生成和自动提升。
党的十报告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由此,也为学校德育的融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仅从构建德育生态的角度就学校德育模式中的“融入策略”作一简述。
一、在德育三重生态的“圆融互摄”中融入
融入,单从词面看是“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里,混合分不清彼此”的意思。但将其引入到德育工作的方法模式中来,其含义就极为丰富了,一时很难全部表达清晰。我们的学校德育应达到“教育无痕、情智共生;植入心底、高峰体验”的境界。
就学校内部而言,德育工作涉及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三重生态。自然生态的主要因子是指影响师生课堂学习、德育习得和人生成长的物质环境;类生态的主要因子是指教师与学生以及由此而呈现出来的师与生、生与生、组与组等共同遵循的学校教学和德育活动方式,也包括教材隐含的文化观念、思想因素以及教师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精神,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等;内生态的主要因子是师生内心世界的感受和领悟,包括学习观念、独立精神、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依据上述这些基本原理,我们要优化学校德育的物质硬环境和文化软环境,将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工程来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融入社会实践全过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融入班主任工作全过程,融入学校管理全过程。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只有三重生态各自的最佳发挥是不够的,三重生态之间应是最佳的组合与有机渗透。三重生态体验理论认为,体验是道德教育的本体。①写到这里,笔者自然地想到白居易的《琵琶行》。秋夜、明月、江边、空船就是自然生态;琵琶女、诗人、青衫湿就是类生态;琵琶女“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无限诉说,引出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和被贬后境遇的自述以及诗人的青衫湿,不正是内生态吗?这是自然生态和类生态对内生态的最佳影响所产生的动人画卷,更是内生态体验发挥作用而使得自然生态和类生态的影响发挥到了极致。②
上述三者之间已经水融,浑然一体,这可以称作是“融入”的最高境界了。这给我们德育工作者以很深的启发:只有在三重生态的“圆融互摄”中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才能为学生德育建构起理想的生态环境和健康成长的生态场。正如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抓住“融入”这一关键,“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成长需求,区分层次、突出重点,注重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形成一个相互衔接、层次递进的教育体系”。唯有如此,才能不负时代的重托和历史的使命!
二、在从文化到精神的“暗潜滋长”中融入
进行德育融入,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与学生的生命成长,各种生态因子有机整合与协调运作,师生、同伴间互相激发、共同参与、合作交流、质疑探究,在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快乐成长、幸福体验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着从文化到精神的“暗潜滋长”,共同发展,持续发展。
学校德育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为学生打开一个广阔的文化空间,主要的途径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优秀的文化。而学校是文化创生之地,是精神传承之所,是生命滋荣之根。学校的文化、学校的精神不是写在墙上印在纸上的东西,它更多的是浸润于校园的空气之中,在师生口耳相传中播植道德的种子,收获幸福的人生。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我们要把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放在对青少年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上。一切有效的德育都是基于对学生的真正认知。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有自由思想和发展的生命体。一颗被紧紧裹住的心是不可能有生命弹性的,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精髓融入学生的心底,就必须营造开放、民主的文化心理环境。
中学德育可以针对社会生活实际进行解疑释惑,针对学生成长实际力求教育生动活泼,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比如,在讲述高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货币是财富的象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知识时就可以融入“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的“崇善”价值观。在这一价值观的融入过程中,可能不同家庭经济背景的学生接受程度有差异,我们要给予宽松的氛围,允许学生有认知和认识上的差异,因为“只有在自由之中,深刻而富有创造性的智慧才能存在”③。学生现实的德育水平,既取决于教育者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程度,也取决于教育者为学生创造环境的开放程度。
三、在德育生态因子的“和谐共生”中融入
在德育生态中,教师、学生是两个极为重要的内生态因子。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实践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德育融入,需要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同时也要呼唤教师主导角色的真正回归。德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在师生“和谐共生”的生活世界中融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在提升学生生命品质的同时也提升着教师的生命品质。
在今天学校的德育实践中,要将德育生态的主体因子——学生应有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表达与展示的权利,给予学生话语权;让学生有随时质疑和申辩的权利;让学生有偶尔出错或“越轨”的权利,尊重学生,尊重人权,允许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不断进步;让学生有自我评价和同伴相互评价的权利。把这些权利落实到位了,就有可能激活德育主体——学生的学习“内源”,从而“内生”出一种接受学校德育的情感需求。
在今天学校的德育实践中,德育生态的主导因子——教师,一要提升自己的德育实践能力和教书育人水平。进行德育融入,教育工作者要从“老师”转变成“导师”,从教育“前台”转到“后台”,从“课堂”回到“课后”,从“主讲”转变到“善喻”。“喻”是德育融入的一种好形式:“喻”者,明也,德育目标明确、德育内容明晰;“喻”者,例也,旁征博引,触类旁通;“喻”者,化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教化无言。二要深入学习理解十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学生的尊重。教师还应以自己尽责做好教育工作的榜样作现身说法,教育引导学生强化刻苦学习、志向高远、意志坚强、不怕困难、昂扬向上,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重任的责任意识。
在建构德育融入模式的过程中,有了学生权利的回归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我们的中小学德育就有可能变为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德育;变为自觉主动、活泼生动、师生互动的德育;变为充满着“爱”、洋溢着“情”、体验着“乐”的德育。以日积月累的“浸润”与“孕育”为手段的融入,一定会在学生思想深处播下德育种子,成为感召学生心灵的伟大力量!
注释:
①②黄大龙.生态课堂:教育的又一种追求[J].人民教育.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