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松树的雕刻方法范文

松树的雕刻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松树的雕刻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松树的雕刻方法

第1篇:松树的雕刻方法范文

1装饰纹样表现于新的装饰手法

很多人提起中国风的室内设计风格,便会想到传统吉祥纹样。有一种误解,貌似只要在室内空间运用传统吉祥纹样进行装饰,不考虑表现手法、应用形式,是否能融入当代设计风格,臆想乱造,就能展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艺术文化,这是一种误解,更是一种误区。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种类繁多,形态繁琐复杂,主题内容丰富多彩,并不易于融入当代艺术设计风格。如果想运用得当,将传统吉祥纹样运用到当代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去,就必须具备两点基本的设计素养:一,对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纹样的理解程度;二,对当代艺术设计元素的掌握程度。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以传统吉祥纹样为原形,通过抽象、概括、提炼等手法,拆解、创造新的设计元素,再以不同的技术手段、装饰材料,巧妙第运用到当代室内空间设计中去,是设计本身更加丰满,更加新颖,更具有文化内涵。在建筑设计、装饰构件、室内设计、家具陈设设计上,是非常有价值的。在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牌楼、照壁上都会有传统吉祥纹样的出现,多采用雕刻和彩绘的手法。开封山陕甘会馆就是很好的实例,会馆牌楼彩绘,色泽艳丽、真实生动。建筑构件也都有吉祥纹样的身影,如抱古石上的石雕纹样,墙头上的砖雕纹样,雀替上、房檐上的木雕纹样会馆墙头石雕纹样;雀替木雕纹样等等。在现代室内设计空间,可以应用吉祥纹样的装饰手法有很多,大到室内空间的各个界面,比如立面的窗帘软装饰、地面的地毯和地砖拼花;小到室内陈设:比如一套餐具、一个抱枕、靠垫、一幅装饰画等,处处都可以展现吉祥主题。

2装饰纹样应用于新的装饰材料

传统建筑装饰的吉祥文化和纹样图形,同样适应于当代室内空间设计,只是造型更为抽象、简洁,更为符合现代人简约的审美观,具象、写实的造型已不再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摒弃繁琐)。而新的表现形式将运用现代技术工艺、以新颖的材质来塑造吉祥纹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价值。吉祥纹样介入现代室内设计,最典型的材料便是布艺,纹样被活灵活现的应用于室内软装饰当中。布艺沙发、靠垫、抱枕、窗帘、窗幔随处可见各类动植物纹样,及文字纹样,装饰工艺有印花、提花、织绣等。软装饰纹样。在大型公共场所,如购物广场、商务会馆、高档酒店的广厅、大堂、电梯间、走廊多采用石材拼贴,纹样图形多种多样,有圆形、方形、多边形等,纹样内容以花卉、植物变形居多,最直接的寓意表达多为花开富贵。裁切工艺恰到好处,拼贴细腻,边缘平滑,形象完美,更有生气。地面拼花。

3装饰纹样表达吉祥情结

品位民间传统文化,体味大众祈福纳吉的“吉祥情结”。

3.1求“福”

在求“福”文化中,动物图案“蝙蝠”纹样的应用比比皆是。开封山陕甘会馆雕刻艺术中,大殿檐下近百只蝙蝠从天而降的木雕“福从天降”就是最好的印证,参观的人们翘首仰视飞翔的蝙蝠,寓意翘盼、盼望降福人间,故又称“接福”。在室内家具上多用蝙蝠纹样做饰边,各种器皿上也多有彩绘的红色蝙蝠。求“福”的植物纹样多以各类花卉来表达,以牡丹、荷花(又名青莲)、杏花(又名及第花)、绣球花(又名粉团,寓意团圆)百合等富贵、轻盈的姿态在室内各类构件上以彩绘或雕刻的手法出现。很多时候,植物花卉纹样也配有各类花瓶的配饰。花“瓶”与“平”安谐音,民间常说平安是福。在开封山陕甘会馆雕刻艺术中,以植物纹样表达求“福”愿望的吉祥纹样随处可见,照壁上的砖雕花卉,房檐下、门板上的木雕花卉等。如门板上的“平安富贵”,瓶中插有牡丹花,凭旁放置一展开的家书,牡丹花是富贵花,寓意富贵平安或家家平安富贵;“幸福长寿”瓶中插有绣球花,瓶旁置一灵芝,绣球花又称“粉团”,灵芝又称“芝仙”,古人以为瑞草或仙草,仙人在芝田种植芝草,吃了可以长生不老,寓意家家团圆、幸福长寿。

3.2求“禄”

在开封山陕甘会馆建筑装饰吉祥纹样中,牌楼的抱鼓石上有一大一小的两只猴子,在松树间跳跃,皆以背部示人,寓意“辈辈封侯”,祖祖辈辈被封为侯爵,也同样寓意着人们求“禄”并为子孙后代求吉的美好愿望,会馆中此类吉祥纹样的吉祥情结表现的淋漓尽致。民间纹样里常见的还有大公鸡和牡丹组图,仔细推敲不难发现其中美好的寓意,“公”谐音“功”,公鸡“打鸣”谐音“名”,牡丹代表富贵,寓意“功名富贵”,成为家家户户都愿意装饰的吉祥纹样。

3.3求“寿”

在求“寿”的吉祥纹样中,我们常见的动物造型有神鹿、仙鹤、白头翁,传统古建筑在室内空间各处的建筑构件上都装饰有吉祥纹样,如《松鹤齐龄》、《多子多寿》、《福寿双星》等等。在开封山陕甘会馆就有求“寿”的吉祥纹样“多子多寿”、“与天同寿”,由葡萄、松鼠、白头翁、仙鹤、凤凰、神鹿、松树、梧桐树等组图。可见,植物纹样也不乏之中。图形有、松树、枸杞、竹、桃、灵芝、水仙等。松树挺拔于山石间,生命力强,也用来喻长寿,民间就有“不老松”之说。“竹”与“祝”谐音。桃则与传说有关,传说西王母蟠桃三千年一结实,吃了能长生不老。

3.4求“喜”

求“喜”更是民间百姓的一件大事,一“喜”即指洞房花烛,二“喜”指孕育子嗣。常用的纹样有喜鹊、喜蛛、鸳鸯、蝴蝶、比翼鸟等。喜鹊、喜蛛纹样与钱币相组时被称为“喜在眼前”,而与梅花、竹子、獾组合时一般称为“喜上眉梢”、“欢天喜地”、“竹梅双喜”,而鸳鸯、蝴蝶成双成对的美好形象,以及“比翼鸟”的美好传说,都表达了成双成对的美好祝福和对新人的美好希望。

3.5求“财”

第2篇:松树的雕刻方法范文

一、建筑装饰中雕刻纹样的造型原理

(一)提炼净化,想象再造

“提炼净化,想象再造”是针对原有传统吉祥纹样的变革与创新。提炼净化既要大胆地删除繁琐的多余部分,又要细腻地提取精华部分;想象再造是对已提炼元素做进一步的剖析与延展,在提炼净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具体可以借助原图形已有的文化底蕴和特别的吉祥寓意,以及独特的造型进行全新的联想、幻象以及置换,从而创造出新的形式和新的图形语言。如开封山陕甘会馆牌坊中间的抱鼓石,分别釆用浮雕技法雕刻着“苍龙行云”“丹凤朝阳”。

(二)空间制约,适形造型

“空间制约,适形造型”是传统装饰图形造型的一种重要手段,适形纹样自古以来一直被广泛运用,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常以镶嵌式的手法,依次嵌入主题图形、辅助图形。如开封山陕甘会馆照壁内檐西上方,由喜鹊、莲蓬、芦草组图“喜得连科”;一只鹭鸶、莲花和芦草组成“一路连科”砖雕纹样;在西厢房的北三间额枋之上,有组砖雕吉祥纹样“四海长春”,由长春花(月季花)、寓意根基牢固的盘石、象征四海的海波组图,寓意山河统一、社稷巩固、一派祥和、四海长春。

(三)打散重构,二次抽象

传统装饰图形的造型是有规律可循的,大多来自于对大自然的模拟与仿生,分解打散这种象形的造型,并运用平面构成中对称、重复、渐变、相似等手段,将这些规律与寓意创作出新的形式与秩序;依循纹样本身的形态和比例,重新规划出一种图形的秩序美,将图形元素点、线、面等形式添加到新的图形语言中,创造出独具个性的新图形;还可以是与原纹样图形特征毫无关联的无中生有的创造,这种图形形式可以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将相关和不相关的图形形式组织在一起,创造出新颖的、充满装饰韵味的全新艺术造型。

(四)异物同构,共生造型

“异物同构,共生造型”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互不相干的物象大胆的结合,有序地组合出一个新、奇、特的新造型。这种神秘的异物同构图形在中国举不胜举,如龙、凤纹样便是其中的典范。龙是由多种动物组合而成,龙角似鹿,龙嘴似鳄,龙掌似虎,龙爪似鹰,龙鳞似鱼,龙身似蛇。龙形历经千年的变化与传承,才形成了今天的形象,它已化身为中国的象征。开封山陕甘会馆更像是一个龙纹样的世界,随处可见龙纹样装饰。异物同构是一种理想化、浪漫化、象征化的造型方法,除了上述将两种或多种互不相干的物象大胆地组合成一种新图形的表现方法之外,还可以是两种或多种物象参与构图,但各自保持原有图形的完整性,用一种区别于异物同构的说法,叫做异物并立同构法。这种造型方法在开封山陕甘会馆建筑雕刻艺术中吉祥纹样的应用非常多,如在西厢房雀替上,由葡萄、松鼠、白头翁组图“多子多寿”,白头翁嘴衔一枚葡萄,松鼠上下蹦跳;在东厢房次间的雀替上,由仙鹤、凤凰、神鹿、松树、梧桐树等组图的“与天同寿”等。

二、传统建筑装饰吉祥纹样的构成形式

(一)单独式

单独式是指将一个完整的具象形或抽象形进行变异的图形构成方式。单独式图形周围基本上不配置其他图形,也没有被限制的外形。常用的单独式图形有植物、动物、人物等,还有自然中的日、月、山、河等,以及由各种文字变异而来的抽象图形,这些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单独式图形。单独式图形在形式上极其灵活,在现代设计中很多个性鲜明的标志设计都是由灵活多样的单独式图形演化而来的。

(二)连续式

连续式图形是指将单独式纹样按照一定的骨架,进行规律或不规律的连续排列而形成的连续状图形。连续式图形分为带状连续式和面状连续式。带状连续式又称二方连续,是以单独式图形为个体重复排列而形成的二方连续的构图形式。其骨架有多种,如散点式、接圆式、波浪式、折线式,以及综合式等。面状连续式图形不受外形的限制,可无限延长图形,基本骨架有散点式、连缀式、重叠式等,在结构布局上均衡稳定、条理清晰、井然有序。面状连续式图形在变化时,无论单位形如何变异,都不能影响其整体的秩序美感。如开封山陕甘会馆中有多处“福从天降”的木雕装饰纹样。

(三)适合式

适合式图形的构图必须适合特定的外形,因此,适合式图形大都受外形的限制,但这也正是适合式图形的魅力所在。它的外形多样,有方形、圆形、长方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多种几何图形;还有多种自然形,如梅花形、桃形、葫芦形等;还有人造形,如器具形、家具形、服装形等各种异形。丰富的外形为适合式图形的适形创造了丰富的可能性,从内部结构上可分为直立式、旋转式、辐射式、转换式、散点式等。在开封山陕甘会馆内,适合式纹样也随处可见。如在东西厢房的墙头上,每墙两组大狮子身上有一只小狮子嬉戏的“太师少师”纹样;在牌楼的抱鼓石上有一大一小两只猴子在松树间跳跃、皆以背部示人的“辈辈封侯”石雕。

(四)太极图式

太极图式又称阴阳鱼,最具代表性的形态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图。太极图在造型上展现了一种相互转化、对应统一的形式美。由太极图式还发展派生出中国传统装饰纹样所特有的S形构图。太极图式在民间又被通俗地称为“喜相逢”(通常是偶数,成双成对),运用时以“鸾凤和鸣”“龙凤呈祥”“四喜娃娃”“二龙戏珠”等形式出现。由太极图式延伸而来的二分对称式、四分对称式,以及“万”字形图式和回旋图式,都是由古老的太极图式发展而来。在开封山陕甘会馆内,照壁上的砖雕“二龙戏珠”就是太极图式建筑装饰雕刻艺术的典范。

三、传统建筑装饰吉祥纹样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应用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从地面铺装到立面造型,小到家居陈设小件、家具,大到公共空间造型、建筑构件,随处可见传统装饰吉祥纹样的样子。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吉祥文字、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其内容依然是传统吉祥纹样中的福、禄、寿、喜、财五个方面;但从表现手段和应用材料上,传统吉祥纹样一直在进行创新。

(一)新的装饰手法的运用

传统装饰吉祥纹样种类繁多、形态繁复,主题内容丰富多彩,并不易于融入现代艺术设计风格。要想将传统吉祥纹样恰当地运用到现代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具备两点基本的设计素养:一是对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纹样有深刻的理解,二是对现代艺术设计元素有深入的了解。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以传统吉祥纹样为原形,通过抽象、概括、提炼等手法,拆解、创造新的设计元素,再以不同的技术手段、装饰材料,巧妙地运用到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从而使设计更加丰满、新颖,更具有文化内涵。开封山陕甘会馆就是很好的实例,会馆牌楼彩绘,色泽艳丽、真实生动;建筑构件也都有吉祥纹样的身影,如抱鼓石上的石雕纹样,墙头上的砖雕纹样,雀替、房檐上的木雕纹样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应用吉祥纹样的装饰手法有很多,大到室内空间的各个界面,如立面的窗帘软装饰、地面的地毯和地砖拼花;小到室内陈设,如餐具、抱枕、靠垫、装饰画处处都可以展现吉祥主题。

(二)新的装饰材料的运用

第3篇:松树的雕刻方法范文

2004年秋拍以来,艺术品市场上牙雕作品的估价不仅比2003年高出了近―倍,凡品相较好的“开门”牙雕,其实际成交价也比2004年春拍翻了一番有余。如在上海信仁秋拍中,一尊高19厘米的明寿星梅鹿坐像,虽已局部风化,―双鹿角也已断失,仍竞价至25.8万元才落槌;估价4~6万元的和合二仙也一直追升至ll万元方成交……

分析牙雕行情看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上世纪90年代起欧美国家将象牙列入禁售项目,令象牙制品的原材料告急。我国大批从事象牙雕刻的国营厂家政策性倒闭,牙雕工艺面临失传,牙雕工艺品的数量也越来越少;其二,随着市场的消耗,存世的牙雕精品将越来越难得,大象濒临灭绝,象牙数量的日益减少,象牙制品越来越珍贵;其三,随着艺术品市场不断攀升,书画、瓷器等一些热门藏品的投资风险不断加大,致使一些资金转投牙雕品;其四,牙雕的新旧,相对竹、木、角易判断识别;其五,牙雕品几乎没有从国外回流扩盘的后顾之忧。因从境外征集牙雕品返回国内拍卖目前在法律上是否可行,还十分不明朗,因此牙雕艺术品在国内即便迭创天价,境外握有中国古旧牙雕者也只能“望价兴叹”,无缘兑现。

可以断言,现存的牙雕工艺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价格仍会继续攀升,有选择地收藏一些牙雕艺术品必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保值增值的效果。

不可不防的假牙雕

形形的假象牙制品:早期的假象牙制品大多是骨制品,后来又出现了各种所谓的人造象牙,人造象牙主要有以下三种:

1.酚醛浇铸树脂:由酚和醛加树脂制成,无色透明,可掺入各种颜色熔制,也可雕琢。特点是坚硬、不怕热,高温不变形,易变脆,怕摔碰,日久变黄。 2.硝化纤维塑料:由硝化纤维和樟脑等原料制成,加入适当填充物和锌钡白颜料,特点是质地软,有弹性,怕热,易燃。

3.干酪素塑料:用动物奶里的蛋白质与甲醛合成,特点是遇高温易变形,但质地观感漂亮雅致。

虽然假象牙制品泛滥,但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辨别真假象牙也并不难。

四项基本技巧让你远离赝品

莫被假货“打了眼”,识别真假象牙的简单方法:

一看颜色。真象牙呈牙白天然本色,骨制品多经漂白而成,象牙即使漂白也会呈现出一种油润洁白的光泽,而骨制品漂白后则变得干涩,塑料制品白得呆板、不自然、无光泽。

二看质地。真牙质地细腻,纹路呈细小波纹,无骨眼,相比之下,骨制品的质地较粗糙,上边的纹路也粗,有骨眼。而塑料制品往往无纹路。

三看重量。从重量上看,同样大小的装饰品,由于象牙比重大,牙雕品比骨雕品及塑料制品的份量明显地重―些。

四看做工。真象牙作品大多精工细作,制品多为圆身,而骨制品因本身材质粗糙,即便是细作也会显得粗糙些,另外骨制品多因材料小而雕刻形状呈椭圆形或扁圆形,且表面高低不平。而塑料制品则往往留下模具的痕迹。

你会不会善待手中的宝贝

牙雕工艺品是否能增值,与品相有很大的关系,很多精美的牙雕工艺品因保护不当而产生龟裂等令人遗憾的品相问题,令藏品的价值大打折扣,因此象牙制品的养护绝不是一个小问题,应引起藏家的足够重视。

那么如何才能养护好牙雕工艺品呢?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象牙制品平时可置于软囊盒中,放上防蛀药块,如其表面沾上灰尘,可用毛刷刷除,但若沾上油渍或顽固性污垢,则需要用温肥皂水轻轻刷洗,万不可浸泡,洗后及时擦干,以防器物翘起或张开。

其二,象牙由磷酸钙和有机体组成,因此在气温悬殊不定、冷热无常的冬天过于干燥时,会导致龟裂、老化、脆化,裂时还发出“迫迫”声。因此象牙制品的存放环境应尽可能保持恒温。

其三:象牙制品对湿度的变化尤其敏感,因其不仅自身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且还具有吸水性,会随环境的改变而吸收或释放水分,体积也会随之膨胀或收缩,器物则会因过度涨缩而龟裂或变形。所以存放象牙制品时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应维持在55%~60%,简单的作法是在附近常置放一杯清水,此外还要注意象牙制品也不可以放在有风的地方。

责任:石泰峰

■牙雕拍卖价格排名――――――――――――――

序号 名称

成交价(元)

拍卖公司

拍卖日期

1

清康熙・象牙漆刻梅花笔筒

RMB715,000

dE京翰海

2000-12-11

2

清・象牙雕“群仙祝寿”瓶

RMB 605,000

津国拍

2000-11-07

3

清中期・象牙莱公铭笔筒

RMB 363,000

_lc_海崇源

2003-04-20

4

清・象牙帝王像

RMB 341,000

5E京翰海

2004-01-12

5

清初・象牙刻读书乐诗笔筒

RMB 319,000

dE京华辰

2004-05-16

6

民国・牙雕福禄寿三星像

RMB 308,000

津文物

2003-08-28

7

民国・象牙十八罗汉

RMB 308,000

上海友谊

2002-12-02

8

明弘治・象牙雕梅花鹿寿星

RMB258,500

上海信仁

2004-12-08

9

清・象牙山水人物臂搁

RMB 250,000

dE京翰海

2002-12-09

10

清・象牙十八罗汉

RMB 242,000

dE京翰海

2004-01-12

11

清・象牙彩禄星

RMB 242,000

dE京翰海

2001-07-02

12

清中期・象牙填彩人物诗句六方笔筒

RMB 231,000

北京华辰

2003-07-12

13

清乾隆・文竹牙口浅刻山水诗文笔筒

RMB 220,000

北京翰海

2004-11-22

14

清・象牙雕瑞兽水月观音

RMB 220,000

中贸圣佳

2002-12-07

15

清・象牙百宝鸟笼

RMB 220,000

上海崇源

2003-10-25

16

清乾隆・象牙镂空螭龙纹香筒

RMB 209,000

北京华辰

2004-05-16

17

明・象牙雕像棋(一副)

RMB209,000

中国嘉德

2000-11-06

18

清・象牙十八罗汉像

RMBl98,000

北京翰海

2004-06-28

19

清・象牙雕群仙双耳瓶

RMBl98,000

北京翰海

2004-01-12

20

清・象牙竹林七贤臂搁

RMBl90,000

北京翰海

2002-12-09

21

清・象牙灵芝整枝如意

RMBl87,000

上海敬华

2001-06-23

22

民国・象牙雕白菜草虫摆件

RMBl87,000

北京翰海

2003-03-15

23

清・牙雕祥花瑞果纹盖盒

HKDl76,250

佳士得

2000-05-01

24

近代・象牙雕长寿百蝠纹宫扇1件

RMBl76,000

上海东方

2002-12-02

25

清乾隆・彩绘牙雕蟠螭纹插屏

HKDl64,500

佳士得

2000-10-31

26

清・象牙黑地花卉纹六角笔筒

RMBl65,000

津文物

2004-06-24

27

清・象牙雕荷莲鸳鸯笔筒

RMBl65,000

北京翰海

2004-06-28

28

清・象牙雕关公关平周仓立像

RMBl65,000

-&南仁恒

2005-01-23

29

近代・象牙雕水浒人物摆饰

RMBl59,500

上海信仁

2004-04-16

30

日本明治・象牙贴金花鸟扇

RMBl54,000

北京翰海

2004―01―12牙雕拍卖精品鉴赏

点评:一尊长寿星盘腿而坐,一手持“拂扇”,一手支撑在卧鹿身上,寿星有着夸张的大额头和长胡须:慈眉善目,一派祥和气氛。拂则言“福”,鹿则指“禄”、“福禄寿”是中国民间对幸福生活追求的象征。此摆件集三者为一体表达出完美的瑞意,而饱经沧桑则留下了历史的印记。当我们蓦然回首的时候,却发现它与同时代的民间窑瓷器中的纹饰如出一辙。

点评:此牙雕所雕人物取材于三国故事。关羽,三国时蜀汉大将,字云长。东汉未投奔刘备,与张飞三人桃园结义,情同手足。初守下邳(今江苏邳县东),为曹操所败,与刘备失散被俘。操待与殊礼,羽助战有功,封汉寿亭侯;后得知刘备下落,乃护送二嫂归之。刘备定西蜀,关羽留守镇之,为吴将吕蒙袭破,与子关平皆遇害。后因其忠心可嘉,广受尊崇,民间多有关帝庙以供其像,该组雕像用科考究,关公端坐抚长髯,凝神观书,头着纶,卧蚕眉,丹凤眼,颇具英雄豪气。两旁关平手捧印信,周仓执刀侍之。人物刻画细腻,栩栩如生。

近代象牙雕长寿百蝠纹宫扇1件

尺 寸:高127厘米

成交价:RMBl76,000

拍卖公司:上海东方

拍卖日期:2002-12 02

点评:此扇为近代牙雕中的精品,整体作品高120厘米。扇体高60厘米。作品整体构造吸取继承中国古代建筑的框架结构,井进行了艺术创造。及扇枭以硕大象牙攒插而成。掏膛透雕缠枝梅花纹。框内以四组寿字纹和螭纹“雀替”支撑整体作品的核心――扇芯。它以牙雕作品中难度最大的加工手段之一的拉丝技法进行创作,通体拉丝透雕直棂窗花格作为背景。纤若发丝,然无一缕断刀败笔,可谓罕矣。扇面主题纹饰以深浮雕仕女仙鹤和长寿翁于正背面。绝妙之处在于,虽图案不同,然正背两面图案迎光视之形状宛如一体,可见构思奇巧。枭下以掏挖工艺制成活环链三根用连接三只绣球,一球拉丝掏膛锦地寿字,二球拉丝掏膛开框四李花卉纹绣球,三球剔地浮雕“康仙寿恒福贵昌康”八字灯笼球。整件作品艺人将浮雕、圆雕、镂空、拉丝、剔地等近乎所有的牙雕技法融合一体。展现了中国近代最高超的牙雕工艺,实非凡物也。此工艺绝技已失传。

清象牙山水人物臂搁

尺 寸:高30.1厘米

成交价:P,.MB 250,000

拍卖公司:北京翰海

拍卖日期:2002-12-09

点评:此臂搁上窄下宽,呈覆瓦式,雕竹节形,有四矮足,正面雕七童子放风筝,意寓春风得意。背面雕溪山行旅,此臂搁笔墨韵味十足,是象牙清玩中的精品:

清乾隆象牙雕山水人物臂搁

尺 寸:高25厘米

成交价:RMBl32,000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

拍卖日期:2004-05-17

点评:此臂搁上窄下宽,左右两边下曲,雕饰成竹节形。正面浅雕高士坐于蒲席之上,举杯待小童伺饮,而身后书童却在举壶畅饮。其景生活情趣浓厚,使人忍俊不禁。背面上下有四矮足,内凹采用高浮雕技法,以清初多用的“渔家乐”为题材,雕刻渔人出海捕鱼,满载而归的情景。雕刻技法精湛,人物神态生动,亭台楼阁细腻。臂搁是古人书写时垫臂的工具,也是书案上的陈设品,为乾隆时期极有代表性的文房用器。

清象牙竹林七贤臂搁

尺 寸:长25.8厘米

成交价:RMB 190,000

拍卖公司:北京翰海

拍卖日期:2002-12-119

点评:此臂搁上窄下宽,呈覆瓦式,雕竹节形,有四矮足,正面雕高士夜行,背面内凹,以竹林七贤为题材,高浮雕技法,是清代牙雕文房用具的代表作之一。

清中期象牙莱公铭笔筒

尺 寸:高12.1厘米

成交价:RMB 363,000

拍卖公司:上海崇源

拍卖日期:2003-04-20

点评:象牙因材料之缺,多随形,或制为圆器,极少见有方形整体做器的。此笔筒四壁为整支象牙所裁制,牙色农重,纹理美观,其上裂纹如铁丝金线般游走,尤其笔筒底板又为横开象牙料,纹线呈自然圈状:观其用料之慷慨大度,当在清代康雍之际,因此丁亥应当是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

清初象牙刻读书乐诗笔筒

尺 寸:14.3 x 10.9厘米

成交价:RMB 319,000

拍卖公司:北京华辰

拍卖日期:2004-05-16

点评:此笔筒取象牙而制,口沿打洼,外壁楷书刻宋遗民翁森所作《四时读书乐》诗,字口原填石青,尾落“时在庚申仲冬下瀚,后学温淮清敬录”,落“淮清”、“月楼”朱白丈联珠印、全器包浆肥润,填刻工整秀丽,保存完好,不为多见:《四时读书乐》诗:山光照槛水绕廊,舞云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昼长吟罢蝉呜树,夜深灯落萤入帏。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奏来熏风。昨夜庭梧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音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木落水尽千岩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水,心清足称读书子。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清象牙雕和合二仙

尺 寸:高17厘米

成交价:RMB 110,000

拍卖公司:上海信仁

拍卖日期:2004-12-08

点评:“和合”原是古代传说中二神仙名,即手持荷花的“和圣”与手持圆盒的“合圣”。在我国的传统习俗上,把他们视为和美谐调的象征 此组雕像一为站着的和圣,坦胸露肚,一手持荷;一为跪着的合圣,一手开盒;两人的另一手均握蝙蝠,皆在开怀大笑。象牙质地上佳,雕刻精细,线条流畅。据考证,和合二仙即寒山与拾得。寒山,一称寒山子,唐代僧人。相传他于公元7世纪末至日世纪初居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寒岩,好吟诗喝酒,与国清僧人拾得为好友-有诗三百余首。后人辑为《寒山子诗集》。拾得,也为唐代僧人。本为孤儿,相传公元7世纪末至8世纪初被奉干携入天台国清寺为僧,故名拾得。寒山为友,后人集其诗附于《寒山子诗集》中。寒山、拾得居苏州寒山寺,至今寒山寺佛殿壁石刻有寒山、拾得像,称和合二仙

清中期象牙透雕五老图香筒

尺 寸:高26厘米

成交价:RMB 99,000

拍卖公司:上海信仁

拍卖日期:2004-12-08

点评:此象牙香筒由筒体及器盖两部分组成,通体象牙透雕。主体部分为:“香山五老图”,在层峦叠嶂的深山中松树楼阁掩映其间。五位老者正沿级蹒跚而上,其中三位于半山腰正拄杖前行,直指山顶琼楼玉阁,山脚下二老者肩挑花篮,在梅花鹿的陪同下悠然相随。山下树冠茂盛,山顶祥云漂浮,整个画面呈现一派祥和景象。在主体纹饰上下两端分别饰“八宝”和“暗八仙”图案。其分别为“八宝”中的宝鱼、宝瓶、宝相花、方胜四种,以及“暗八仙”中的莲花、鱼篮、拂尘与宝剑、拐杖与葫芦,分别暗指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铁拐李。在八宝和暗八仙图案之外还分别浮雕多层,连续回纹及仰覆莲为装饰,繁华而富于装饰性。同样材料的筒盖钮为仰覆莲托宝珠。盖体层层镂空透雕,利于香气的外溢飘散。此香筒所用象牙,色泽微黄均匀,质地细腻。做工规矩、严密,盖与筒身浑然一体,整体观赏繁缛而不凌乱。画面布局合理,生动。若收藏于厅堂,可显得高贵富丽,若是置放于书房案头则可贮藏香料。让缕缕清香伴君闲读,不亦乐乎。

明 象牙笔筒

尺 寸:15.H厘米

成交价:RMB 115,500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

拍卖日期:201)0-05-08

点评:此笔筒由整段象牙挖膛制成,材质厚重,颜色古朴理疏朗自然.较为少见。

清象牙浮雕龙纹瓶

尺 寸:高51厘米

成交价:RMB 99,000

拍卖公司:上海敬华

拍卖日期:2004-04-16

点评:此对龙纹瓶呈直筒形瓶腹,正反两面卷草纹地子上分别开光六面,开光内深浮雕云龙赶珠纹图案,颈部前后亦为龙纹开光,两侧装饰一对狮首衔活环,盖顶端深浮雕海水龙纹,外撇圈足内和瓶盖内分别刻“乾隆年制”四字款,工艺繁复堆砌,层次重迭铺张。

清象牙雕瑞兽水月观音

尺 寸:高23厘米

成交价:RMB 220,000

拍卖公司:中贸圣佳

拍卖日期:2002-12-07

点评:此牙雕作品,下承狻猊座,狻猊作回首状。狻猊之上一朵祥云托起一圆屏,两面分别刻云中仙女和仙人行旅图,圆屏之上,观音双手合十,端坐于祥云之上,似乎在注视着芸芸众生。雕刻工艺十分精湛。

清乾隆象牙雕猴桃小水呈

尺 寸:直径7.5厘米

成交价:RMB 101,200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

拍卖日期:2003-07-13

点评:水呈作一桃形,镂雕桃枝叶作柄,三只小猴攀附其上,另有一桃形象牙小勺,勺柄雕作灵芝状,配有相同风格的木雕底托。整体雕工精细,玲珑秀巧,此为象牙制文房中难得的精品。

清中期象牙填彩人物诗句六方笔筒

尺 寸:高x直径一14 x 7.2厘米

成交价:RMB 231,000

拍卖公司:北京华辰

拍卖日期:2003-07-12

点评:此六方笔筒由象牙整挖制成,口沿出唇,打磨精整、外壁以阴刻填彩工艺描绘纹饰,布局严谨,构思巧妙。一侧借象牙自然纹理为远山之景,雕刻枫林之中,童子停车,高士观景树下,画面左侧题刻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侧阴刻葡萄满枝,题诗:千金还有子,拔地出高枝。

清象牙雕醉八仙祝寿桃形杯

尺 寸:直径7.9厘米

成交价:RMB110,000

拍卖公司:北京华辰

拍卖日期:2004-05-16

第4篇:松树的雕刻方法范文

关键词:剪纸艺术;民间;传统;现代;平面设计

1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概述

剪纸是一门雕、镂、剔、刻的艺术,是将一张平展的薄纸剪刻成形式多样的平面造型图案,它的载体有很多,一些片状的材料,如纸张布皮、金银箔,甚至树叶树皮等,都可以用来制作。同时它的历史也是很久远和漫长的,早在商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得到逐步发展和成熟。它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最初,是由于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恐惧而用来祈福辟邪的,后来发展成为用于装饰、造型艺术等方面来美化生活和艺术。它来自于民间,跟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心理有着莫大的关联,不同的时期和地域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风格上分为南派和北派,南派风格细腻清秀,北派风格豪放粗犷,这就更能体现出地域的差别性。

2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和现代平面设计之间的联系

剪纸艺术主要是运用象征、夸张、理想化的手法来描绘日常生活的人物、动物和事物。一般是以纸张为材料,用剪刀和刻刀进行裁剪雕刻,呈现出镂空的形式,而这种画面雕刻出来后又是独立完整的,这就需要巧妙的手法来制作,既要保障线条的流畅圆润不中断,又要使形象生动具体。剪纸艺术是把原本三维空间的造型用二维平面的方式呈现出来,形象简洁而巧妙,在对人物的剪裁中,用连接不断、纵横交错的线条将面部器官勾画清晰,并能从中看出不同的表情心理;雕刻动物时,它们的形象和动作无不惟妙惟肖,幼稚生动。在色彩上采取单色调为主,色彩的选择是根据场合的不同来设定的,一般是大红或大绿,红色代表喜庆,绿色是为避凶趋吉,以一种色彩作为主色调占取较大面积,小部分再配以其它色彩,同时应避免同类色邻近色的组合,这样才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形象一目了然。传统剪纸艺术的这些形象和色彩以及手法的运用,都符合了现代平面设计中要把握的简洁、生动、强烈三大要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引入这种形象,再对其造型元素加以提炼改造,结合当前的社会现状和审美观,就能创造出既不失传统又新潮的现代平面艺术作品。而在利用传统剪纸艺术时,不仅仅要参考其形象造型,更重要的是要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意境和韵味,也就是说,要取其“神”。不管民间剪纸的历史多么久远,发展多么漫长,它所包含的情感都反映着人们的意愿和信仰,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因此,将这些美好吉祥的寓意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中,更能体现传统民族文化精神,使作品具有更深厚的内涵。例如,2008年奥运会福娃招贴设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波兰馆参展标志设计,都采用了中国民间剪纸的形式特点,使其整体画面视觉冲击力强,形象生动醒目,整体效果又具有现代化特色,形式新颖独特,寓意明确,是传统剪纸与现代平面设计完美结合的体现。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从应用上可以分为窗花、灯花、礼花、刺绣花、室内花、祭祀剪花几大类,它的题材也特别丰富,可以说是一部完整的民间传统艺术图案集。它历经数千年,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民间艺人逐步加工更新改造为形成的,它并不以个人的喜好为基础,而是反映了大众的习俗和精神向往,凝聚着集体的智慧,有相当稳定的受众群体和深远的历史积淀性,并具有很强的民族特征和广泛的社会普遍性,这种丰富的艺术形式,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大量素材和资源。传统剪纸的寓意和象征也是很明确而形象的,多是以家庭和睦、风调雨顺、平安吉祥为主题,运用谐音和指物会意的手法来表达,例如莲花和鲤鱼的图案象征的“连年有余”,喜鹊登上梅枝则指的是“喜上眉梢”,同时鸳鸯戏水象征着甜蜜爱情,松树仙鹤代表了健康长寿等等。当人们看到这样的图案时,马上就能联想到它们所表达的寓意,而这些都是在传统民间剪纸的逐渐流传中所深入人心的美好标志。这种富有传统民族特色的表达方式,也是现代平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运用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引其形,延其意,传其神,再加以现代人的审美视角,对其进行剖析和改造,定能设计出别开生面平面艺术作品。

3现代平面设计在传统剪纸艺术中的创新和超越

有着独特民族特点的剪纸艺术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能带给现代平面设计巨大的想象和创意空间,将这种具备中国传统美术形式特点的艺术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中,并加以超越和创新,将会创作出独特新颖又不失传统的平面设计作品。要使一个平面设计作品在众多佼佼者中脱颖而出,只是简单的挪用剪纸造型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在它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而超越。要避免单纯的模仿和复制,而应该结合自己的设计主题,将传统剪纸图形进行变化和革新,借助其所蕴含的精神思想来表达自己设计中的意义,使其即具有传统的民族美学意韵,又有现代平面设计所必需的时代感,同时体现出中华文明的气质与气度。在实际的平面设计中,将传统民间剪纸文化的精神实质融会到现实平面设计中,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胆创新,在设计中积极开拓独特的思维视角,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融入更多自己新颖的构思,再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审美观,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现代的设计手法来进行再次设计,使其更具有当今时代特色。而在创新的同时,不应一味追求标新立异而抛弃一切传统剪纸艺术中所具有的美学特征。

4结语

作为中国传统文明的一项象征,民间剪纸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出于生活,其独特的风格具有趣味性、象征性、艺术性和功能性等特点,同时也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和灵感,它所承载的民族气息能使现代平面设计绽放出别样的风采,而在其之上加以创新和超越,更能推动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向世前.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对平面设计的启示[J].卷宗,2011(8):53.

[2] 刘荣超.剪纸艺术之美的形式[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12.

[3] 王世琴.试论羌族剪纸艺术的文化特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2):103.

第5篇:松树的雕刻方法范文

最能代表清代漆器装饰水平的是清宫廷造办处制作的漆器,运用了明代《髹饰录》中涉及的髹漆技法,同时还有所发展,多种髹漆工艺的运用和结合是清代的时代特色。黑髹、朱髹、描金、雕漆、戗金乃是清代最常用的技法,镶嵌则因物料不同而分为木嵌、螺钿嵌。明代开始流行百宝嵌绚丽多姿,清初达到高峰。

在装饰题材上,清代的漆器装饰图案除因袭明代以外。取材更有进一步发展、拓宽,吉祥图案盛行,植物、动物、风景、人物、几何纹等无所不有,十分丰富,尤其是自然山水纹饰,妙得其真,或晕染,或用五彩,真正成了髹画工艺的独立审美对象,由附庸而独立,风格突出,气韵生动。在纹饰题材和结构上的变化既适应了统治阶级繁缛华丽的审美趣味,也体现了满汉文化交融的意趣,髹漆工艺吸收了西方外来文化,融汇了中西艺术,器物装饰趋向细腻精致,绚烂华美,突显髹漆工艺技法的精湛。其装饰题材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类。

一、龙凤纹饰

龙纹、凤纹、云纹都是这一时期较为流行的纹饰,多采用夸张而富有浪漫色彩的表现手法。龙是美德祥瑞的象征。凤具有吉祥、美丽的意义,龙纹与凤纹组合在一起,意为龙凤呈祥,象征美好。云纹大多象征高升和如意,在漆器装饰上应用较广,多为陪衬图案,形式有:四合云、如意云、朵云、流云等,常和龙纹、蝙蝠纹、八仙、八宝纹组合在一起,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芬芬,飘飘欲仙。

如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期间的作品彩漆描金云龙纹方盒和朱漆描金凤戏牡丹纹碗等。彩漆描金云龙纹方盒,通体髹黑漆作地,饰彩漆描金云龙纹。盖面波涛汹涌,腾跃出大、小二龙,身缠火焰,追戏着一滚动的火珠,四周流云滚滚,有苍龙教子之意。朱漆描金凤戏牡丹纹碗,碗银里,撇口,敛腹,圈足。外壁髹朱漆地描金凤戏牡丹纹,三只金凤姿态优美,盘旋于牡丹花丛之中。足外墙饰描金如意云头纹一周,底髹黑漆,有描“大清乾隆年制”楷书款。此碗凤首金色深黄,颈部细毛及凤身金色较浅,是典型的彩金象工艺。凤首之轮廓及眼睛用黑漆细勾,凤羽、翅翎及牡丹花叶则采用“搜金”画法,使金色浓淡成晕,反映了清代漆器工艺的高度水平。

二、几何纹饰

几何纹饰历代都有,到明清时期更为普遍。主要有锦纹、回纹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对黑漆嵌五彩螺钿山水花卉书格是至今所见装饰锦纹最多的实物。书格以五彩螺钿和金银片托嵌成各种花卉,其中就有不同纹样的锦纹36种,做工精细,特别是所嵌螺钿、金银片极薄,在狭小的面积上做出十几个单位的锦纹图案,显示出极高的工艺技巧。

三、山水人物纹饰

在不同的背景上,衬托各种景物,刻画山林殿阁、人物活动、神话故事、八仙八宝等,使画面层次清晰,各自成章。其特点或为引申历史典故,或为反映文人士大夫的悠闲生活,或为山水风景,追求绘画意境。如北京故宫收藏的剔红羲之爱鹅图笔筒,通体髹朱漆,通景雕羲之爱鹅图,水榭内一老者凭栏眺望水中返波的小鹅,近有小桥、流水、树木,远处山峦绵延起伏,颇具画意。通内及底髹黑漆,底有刀刻填金“嘉庆年制”篆书款。此笔筒是嘉庆年问的标准器,其雕刻虽不善藏锋,但刀工精细工整,景物层次分明,具有极强的立体感。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以日本或西方人物、风景为题材的漆器作品,前所未有。如识文描金风景图提匣,通体髹金漆为地,饰识文描金银加彩图纹。匣顶饰百花纹,匣正面小门饰山水、楼阁、帆船、流云等风景图纹,匣体两侧饰方胜、葫芦、银锭、火珠、双钱、卐字、书卷等杂宝纹,背部饰蜜蜂及折枝花卉纹。此匣造型典雅,纹饰凸起有浮雕感,门上所绘图案有明显的异国风情,系仿当时日本漆器的制作。以自然风景为题材的漆器绘画作品的大量出现,得益于髹画和金饰工艺的发展,对细部的处理更多地吸收了绘画中的皴、擦、点、染等技法,增强了山石林木的层次感和立体效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增加了深远的艺术效果。如黑漆描金山水图手炉,该器以“彩金象”技法饰山水楼阁景色,景物描绘精细,用金浓淡相间,宛如画家用墨。其近山石用金线勾边及皴纹,加重处以红漆或黑漆,使山石显得嵯峨嶙岣,远山则以淡金敷之,并微露底漆,使景物虚实结合,层次分明,是描金漆器的精品。

四、树石花卉纹饰

这种作品主要取材于现实中的自然景物,常以牡丹纹、荷花纹、灵芝纹、忍冬纹、缠枝纹、折纸花卉纹、西洋花纹等纹样构成图案,以锦地压花的方法来表现。如北京故宫收藏的彩漆描金四喜图菱花式盘,通体髹朱漆描金纹饰,盘心作描金回纹花卉,内用黑、黄、淡绿色描绘寿石、碧桃树、牡丹,四只喜鹊或在空中飞翔,或栖息于枝头、寿石之上,有长寿祥瑞之意。盘内壁饰描金莲花纹,外壁饰缠枝花卉纹,底髹黑漆,正中刀刻“乾隆年制”楷书款。该盘描绘细腻。笔法流畅,色彩富丽,纹饰生动,是髹漆工艺与绘画技巧完美结合之典范。

五、吉祥图案纹饰

这类作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象征吉祥的作品,图案中以大型文字作为主题。如剔彩开光寿字宝盒双龙、寿星、祥云、杂宝、火珠、松树、鹿等诸多内容在器物上无所不见,并在这些图案之上压一大大的“春”字,寓意吉祥。如北京故宫博物馆藏的红漆地嵌螺钿百寿字炕桌,桌面中间嵌螺钿寿字共一百二十个,边缘嵌螺钿卐字锦纹地,面下有束腰,嵌团寿及长寿字,牙条及直腿嵌螺钿蝙蝠、寿桃、团寿字及方寿字,寓意“福寿双全”,堪称绝品;另一种是象征福寿的作品,常以自然界中动植物的形象,寓福寿之意。如紫漆描金五蝠捧寿碗,用五只蝙蝠围成圆形,中捧一寿字,间隙饰祥云,立意鲜明,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第6篇:松树的雕刻方法范文

观其神韵,或昂首远眺,似坡大江东去;或低眉沉思,似杜少陵叹息肠内热;或气宇轩昂,似辛稼轩把栏杆拍遍吴钩看了;或含娇带羞,似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乡盈袖……故而,植物学家把称作“植物艺术品”。

品种繁多,花型及花色丰富多彩,花期长,花量大,是布置花坛、花境及岩石园等的极好植物材料。盆栽观赏也深受我国人民喜爱,案头菊及各类菊艺盆景使人赏心悦目;大立菊是盆栽中的“皇后”,一个枝干上就有上千朵花,竞放吐艳,清香阵阵,沁人肺腑,令人陶醉。地栽以不同花期的组成花镜、花坛或草坪镶边,可行成明显的季相变化,与背景如树篱、树墙、栅栏、景石相配,自然协调,相映成趣。同时是世界上四大切花之一,在销售额中居四大切花首位。水养时花色鲜艳而持久,可供花束、花圈、花篮制作用。

近几年来,许多植物学家研究发现,还具有保护环境、净化大气的奇妙功能,被称之为空气的“卫士”。它不畏烟尘污染,对一些有害气体(H2S、Cl2、SO2等)具有不同程度的吸收能力和非凡的抵抗力。特别是白母菊,它在使人生畏的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硫的空气中茁壮成长,并且枝叶并茂,花开仍旧。比起那些傲雪腊梅、飘香桂花、富贵牡丹及芍药、石竹等经受不住二氧化硫的“折磨”的鲜花来说,菊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因此,在一些被二氧化硫污染的地区,如化工厂、电厂、药厂、钢厂等地的附近,可多栽植,一则美化环境,二则可净化空气,是理想的环境保护植物。

此外,在园林中大量出现在建筑小品和雕刻图案上。与兰花、梅花和竹通称为“四君子”。成为历代文人画家不倦的创作母题。宅园大厅里陈设的清式太师椅靠背上,往往是四把椅子一套,其中就有靠背上分别雕刻着“梅、兰、竹、菊”图案,象征着四君子,以映衬人物。古代神话传说中,又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含义,常常成为组合图案中的吉祥符号,如与喜鹊组合表示“举家欢乐”,与松树组合就成为“益寿延年”的象征等,园林漏窗也不乏图案。

很多人培育的,株高花不大,且易倒伏,严重的影响到观赏效果。正规的花木养植场,均用矮壮素等化学药剂处理来解决这一问题。而家庭培育,人们多不会使用,而且它的枝术要求高。那么在家庭怎样才能用简易的方法培育一盆高不过尺,且花大的呢?依笔者多年养护经验,采用以下方法,可以达到目的。

迟插 按常规,一般的扦插,大多是在5月,此时扦插的优点是:温湿度较适宜,易成活,好管理。但缺点是:营养生长周期长,到开花时植株过高,叶距长,尽管摘心,也难控制。到开花时仍较高。所以笔者采取迟插的方法来加以抑制,改在每年的7月中旬时扦插。但此时的气候较差,温度高湿度低,扦插的成活率要低于5月。因此正确选用插条及精心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定要选生长健壮的、无病虫害的、无明显侧芽的主枝,太嫩的易腐烂,太老的不易生根。枝条长要求8厘米,去掉下部一半叶片,用利刀将断面削成光滑的马耳型。尽量做到随取随插,以免叶片失水,影响成活。

浅插 采取先浅插,后再填土的办法。它的优点在于将菊苗插入盆底浅土中,这样既可避免高温干燥环境的不利影响,提高成活率,又降低了它的原始高度,一举两得。当菊苗成活开始生长时,随时填土,只让顶部4~5张叶片露出土面,使其上部枝干上不断萌发新根,从而增加养分的吸收功能,以补充因迟插所减少的营养生长的时间。一般用7~8寸瓦盆,选用砻糠灰或中粗的烧尽的煤渣与一般的黑泥1:1混合使用,盆底不用瓦,而改用塑料沙网,这样可增加土的容量。填土高度约在5厘米,将菊苗插入土2/3,每盆约插条4支,以防个别苗不能成活。用手将苗周围的土轻轻压实,直接用自来水浇透。因自来水较干净,它既不会导致插条切口腐烂,还有一定的杀菌作用,有利于插条早生根。将盆置于阴凉通风处,每天早中晚用极细的水雾向叶片上喷水,不要一次喷得太多,以免过多的水分顺枝流入盆土中,造成盆土积水,导致苗的切口腐烂而不能生根。盆土一定要维持湿润而又不积水的状态。半个月后,如菊苗依然青翠挺拔,证明已生根,此时即可逐步转入正常的养护管理。

合理的水肥管理 已成活的菊苗应逐步接受光照,这样有利于其营养吸收的根系尽快发达。前期宜扣水控肥,保持其叶片不发瘪为限,防止疯长,可结合浇水,用5‰尿素根外施肥,以增大叶片,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每星期施一次淡淡的有机肥水,以确保根部生长养分所需。随菊苗的不断增高,及时填土,可在土中加入少量腐熟的饼肥渣或干鸡鸽粪。待苗长至盆口高,土填至离盆口3厘米时,即不再填土,摘心一次,每棵留两个近顶的侧芽,其余的应全部摘除。此时天气逐步转凉,要由淡到浓地加大肥水量,只要盆中需要浇水,就可隔天施一次肥,同时用磷酸二氢钾辅以根外追肥,促使其花芽分化和孕蕾的正常进行,直到花蕾现色时,即可停肥。

第7篇:松树的雕刻方法范文

关键词:公路、景观、绿化、设计

公路景观绿化空间主要由景观廊道和景观节点组成。

景观廊道由三个空间层次组成,第一层次为道路空间,其组成有行车道、路肩、边坡等;第二空间层次为道路两侧的带状绿化空间,其组成有乔灌木、花草等;第三空间层次为公路两侧的视域空间,其组成有田野、村庄、山、水土等。景观廊道的设计时需考虑车辆快速通过时的整体效果

景观节点一般位于道路的相交处,是视线的交汇点,是公路景观空间的重点和突出点。此处车速减缓,相对景观廊道来说感受时间增长。其景观构图可以地形、绿化、建筑小品等元素为主,图案以自然式布局为主,体现较强的艺术性、观赏性和实用性。

一、公路景观的绿化设计的方法

公路作为一种线形构造物,其周边环境千变万化,山岭、坡地、河流和四季更替的植被,构成公路的一种自然美。公路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需充分利用大自然,通过景观设计达到满足公路景观内涵的要求,同时达到自然景观与再造景观和谐统一的目的。公路景观设计的方法主要是“借景”和“造景”。

“借景”是将公路外、车辆不能到达的地方的风景借用到公路景观之中,将优美的远景、近景有效的纳入人们的视野范围,是公路景观设计重要的构图手法。因公路的空间有限,因地制宜的借景至关重要。“造景”是利用植物、建筑、山石、水体等传统园林要素人工制造景点,以期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二、景观廊道的绿化设计

两侧带状景观、边坡地被景观等。两侧带状景观又分为主线部分和与城区接壤部分景观。

―― 主线部分景观。主线部分景观是公路连续景观“线”的主要表现形式,构成了公路景观的基础。主线部分景观设计需根据地区、地形、地貌、公路沿线结构的特点,划分典型绿化设计断面,明确绿化起讫点的位置。绿化断面设计主要是确定公路全线植物品种的基调树种、搭配树种以及功能性隔离树种。对于隧洞道、桥梁等处,应单独设计,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

―― 与城区接壤部分景观。林带结构以乔、灌、草结合的紧密林带为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有更好的减噪效果,林带林带高度易在10米以上,宽度以15―30米为宜。据调查,由于40米宽的林带可减低噪声10 ― 15分贝,因此有条件时尽量将林带扩展到这一宽度。林型可由低到高布置,既起到防护、防扩和降低噪音的作用,又不影响行车视线。

(1)树种的选择

树种不易过多,基调树种、搭配树种和隔离树种各选一、二种即可。但同时,也要注意,在较长路段内不易采用同一种绿化植物品种,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在植物的选择上应以常绿、耐寒、耐旱、耐修剪为原则,色彩以深绿浅绿色、淡黄绿色等各种不同绿进行搭配。

对于乔木,我省常用的有四种。第一种是杨树,在大同有一品种,其树干挺拨、高大、树冠小且规整,不易遮挡标志;第二种是槐树,江南槐树冠小、耐旱、开小红花,成活率也较高;第三种是柳树,在吕梁种植的馒头柳,树冠呈圆形,树干不是太高,沿公路种植后,非常齐整;第四种是松树和柏树,尤其是柏树,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成活率较高。但由于松树和柏树都存在着树干不够粗壮的问题,在公路上种植后往往都是只成排、不成林,在风力的作用下,当树冠长到足够大时,树就向一侧倾斜,所以在选择松树和柏树时,应尽可能将其置于能成林且背风处。

对于灌木,可选择普遍栽植的常绿树种,但树高不易过低,否则会经常发生被车辗人踏的现象。

边坡是公路破坏最严重的地方,每年雨水冲刷会造成大量的边坡土流失。边坡绿化其首要功能是生态防护,保护路基,稳定边坡,恢复自然生态。其绿化的手段主要有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工程防护多为钢筋、水泥组成的刚性防护;植物防护则为柔性防护,工程防护是植被防护的基础。边坡绿化的植物应选择干旱、瘠薄、根系发达、覆盖度好、易于成活、便于管理、同时兼顾景观效果的草本地被为主,根据不同地段分别采用丛植、列植等模式。在边坡草种植时,一要注意选择适合于当地,最好是当地就生长着的边坡草;二是要注意路肩上最好不要种草,否则草高超过15cm时会影响排水,不利于路容美观;三是在《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中推广的“香根草”,由于其固坡效果较好,可以考虑应用,但要注意,该草生长过快,易对构造物造成损坏,且易遭牛羊啃食;四是对于上边坡的绿化,可采用“液压喷播”、“客土喷播”、“岩质坡面喷混植生技术”等较为成熟的手段,但一般成本较高。

(2)沿线各类房屋和设施的绿化、美化

―― 公路沿线设施的主要色彩除以外,应以红、白为主。综合全省绿化、美化搞的较好的多条公路的主要色彩,如边沟顶上的红色镶边和白色线条、挡土墙轮廓的红边勾勒、护柱和护墩等设施的红白相间线条等,无不都给公路添上了浓重的“色彩文化”,无不与周围单调的自然环境紧密融合。

―― 对于挡土墙的设计。挡土墙相对路域环境显的比较生硬,应对挡土墙进行美学处理,使它看起来尽量不显眼。一方面可利用植物遮蔽墙体,使其尽量与周边环境相融;另一方面可对墙面进行美化,体现当地文化。

―― 对于桥梁的设计。分为桥头和桥两侧防撞护栏。桥头是桥梁绿化和美化的重点,应雕刻或立碑标注桥名和建桥年月,在锥坡上设置方便养护工上下检查的台阶。两侧防撞护栏一般不要做过多的修饰,刷白即可。桥上适当增加反光材料,完善相应的标志(限载、限速)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 对于隧道出入口的设计。应提取地方的文化符号,将艺术设计融入隧道土建设计中,将隧道的出入口尽量处理得简洁而富有生趣,同时对洞口环境尽量恢复自然绿化,增加与周边环境的过渡,避免呆板和生硬感。

―― 公路沿线道班房、服务区、饭店、加油站。公路沿线道班房、服务区、饭店、加油站等是为车辆提供服务,是必不可少的公用设施,它的存在是必然的,但应加以引导,如统一他们的标识、色彩、符号等,对车辆驶入、驶出道路的宽度、长度予以规定,划设清晰的标线和设置规范的标志。

―― 广告牌的竖立。大型擎天柱式广告牌和天桥、挡土墙等构造物处广告牌的设立不仅仅是增加公路管理段的收入,而且也能给公路引入一种经济文化的气息,一种与现代经济接轨的味道,不应一搞文明路建设就首先治理广告牌,只要广告牌不侵占公路建筑红线是可以适当考虑的设置的。

三、景观节点的绿化设计

节点的细部设计主要体现在地形营造、植物配置、观景路线、景石布置、园林小品等方面。在地形营造上要充分利用现状土方,在植物配置上,路边引导区以花草为主。观景休闲区需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要使人停留下来“赏景”,通过裁植遮荫的大乔木,通过精雕细琢,使游人展开想象,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二是为驾乘人员提供停车和休憩的场所,通过建筑、铺地、增加坐椅等设施,创造舒适的休息场所。

综上,在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时既要考虑车辆快速通过时的效果,又要考虑人们停留时的细部效果。设计前应对每个节点及各个节点间的景观特征、空间关系、时空关系做分析和比较。理出主次先后、轻重缓急,将断断续续、杂乱无章的景观元素有组织、有规则的组合起来,形成良好的景观序列,而后按照动态风景序列布局的原则将每个节点沿公路线形、沿空间和时间变化有机的串联起来。使景观绿化设计既服从动态景观序列布局的整体需要,又能同时反映出当地的人文背景和自然特征。

参考文献:

第8篇:松树的雕刻方法范文

    满语中的一对词语uduwen(义为“公貔”)与jaira(义为“母貔”),二者读音相去甚远,可能是它们产生_的年代不相同,也有可能是它们各自蕴涵的意义不同造成的结果,这就有可能发掘词语所反映的关于熊崇拜的文化内涵。满语uduwen,汉译为公貔,貔是一种像熊一样的野兽,《五体清文鉴》将其划分在有关熊类词语的中间,表明满族先人将其等同于熊。满语ungga义为“长辈”,与uduwen读音相近,这表明了熊与长辈、与先祖在意义上的联系。

    熊崇拜是满一通古斯语族的最有代表性的动物信仰崇拜文化之一,这在语言中也有体现,如赫哲语称“熊神”为“mafka sewun”,“mafka”义为“祖父”;鄂温克语称公熊为“amihang”,这个词又是祖父的意思,称母熊为“eniheng”,此词又有“祖母”之义,表现出了满一通古斯语族先民们视熊为祖先的无比崇敬之情。

    满语jaira义为“母貔”,与它读音相近的一组满语词语如“jaria”义为“躲开”、“躲避”,iailambi义为“躲避”,jailandumbi jailanumbi义为“一齐躲避’’,jalatambi义为“只管躲避”,这表明满族先人们对熊所产生的消极躲避的恐惧心理。满族在狩猎时代,每天都面临野兽的威胁,,受到熊伤害的几率最大。先民们认为熊的能力比天大,熊的喜怒哀乐和所作所为能决定人们的命运,就对熊产生了恐惧,再发展,则产生以祈求熊不发怒侵袭、寻求熊来保护自己的心理,逐渐地由最初对熊的恐惧衍生出对熊的崇拜。在满族一些族姓的萨满祭规中明确说明不能用熊皮做鼓面、做偶像,认为用熊皮蒙鼓面会不敲自裂,如果鼓面崩裂,跳神诸熊神降临时,它会大闹神案,萨满和主人便会遇难。

    二、满语词语lefu与汉语词语“熊罴”

    汉语中的“熊”就是“能”,二者是古今字的关系,“熊”是后来与“能”相区别而产生的字。“能”古音属于泥母,泥母与来母读音相近,就与lefu的相近;“熊罴”的“罴”,古音属于帮母,与lefu的第二个音节的读音相近,则汉语的“熊罴”与满语的lefu是同音同义的词语。这是汉语与满语语言接触的结果。

    熊在中国大地上很早就出现了。殷墟出土过熊的骨骼。汉族也有熊崇拜。在中国上古时代,传说黄帝就自称为“有熊氏”。郭璞《尔雅注》日:“罴,似熊而长头高脚,猛憨多力,能拔树木。”《尔雅‘罴》:“猎者云,罴,熊之牝者,力尤猛。”百兽之王老虎尚且怕罴,罴之凶猛威武可见一斑。熊被人们视为壮毅勇武的象征,故在中国最早的古书《尚书‘康王之诰》中有日:“则亦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义王家。”此即以熊罴来比喻勇士。在汉语中,“熊虎”比喻凶猛、勇猛;“熊威”指“雄威”:“熊豹”也指勇猛;“熊鱼”指珍贵之物;“熊腰”、“熊腰虎背”都形容人魁梧强壮;“雄韬豹略”则比喻高妙的用兵谋略。这些都说明,汉民族对熊也充满了崇敬之情。汉语中,与“熊”同源的“能”字也可以说明熊的特性,如“能力”、“能耐”、“才能”及所引申的“能源”、“能量”等等都说明了人们对熊的巨大无比的力量所产生的敬畏之情。

    熊体形硕大而力量无比,常被视为力量的化身。满族萨满神话故事中,满族祖先神拜满章京的大师兄就是一只黑熊,故事中描述黑熊见到树就拔,像人拔草那么容易,它将拜满章京关在山洞里,用大石头堵住洞口,拜满章京每天都努力试图推开大石头,最终锻炼成为一个有惊人力气的神人。在满族的火祭中,熊被安排为太阳神的开路先锋,他力大无比,勇猛,忠诚。在萨满请神时,熊神附体后能将磨盘举起,能将巨柳拔起,能用巨石做泥丸掷着玩耍。萨满极力表现熊神果敢、勇猛、神力无比的特性。正表达了人们对熊的力量的崇拜心理。如果将这种崇拜心理再继续发展下去,就成为了崇拜的偶像,成为了一种动物神,即产生图腾崇拜。“为什么图腾制度会与动物和植物有关呢?这是因为它们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物,因为食物需求在原始人的意识中占有优先地位,能够唤起强烈和多变的情感。”这种情感几乎在全人类的原始社会时期都普遍存在。对于动物的敬慕和畏惧的心理好像是对立的,但实质上却是统一的。由畏惧产生敬慕,又由敬慕产生畏惧,汉语中“敬畏”一词很好地表达了这种心理。在当时的狩猎社会现实生产生活实践中,熊的综合力量和作用使萨满教产生了熊的崇拜。

    三、jukteri\juktembi、faihacambi aidan与熊祭仪式的文化说解

    满语jukteri是收在《五体清文鉴》中的词语,义为“两岁熊”。它的同源词“juktembi”义为“祀神”,“jukten”义为“祀”,“jukten i boo”义为“祠堂”,“jukten i usin”义为“香火地”,可见满语中熊与祭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关于熊的祭祀活动是满族祭祀中的大事。

    满族萨满教文化中有熊祭仪式,熊作为图腾祖先在萨满教中被保存下来,信仰萨满教的人在打死熊以后要遵守各种禁忌对熊举行隆重的风葬仪式。往回驮运,必用骟马。祭祀时,先取小肠绕熊头三圈,将头割下,包上草置放于木架上。由老猎人率猎者向它叩头,献烟祷告,再以草烟熏,谓之“除污”。打死熊然后吃熊肉时,忌说熊是本民族人杀死,而假说是外族人所为,且须把熊之死说成是“睡觉”。对杀死熊的刀子叫做“刻尔根茎”(意为什么也割不断的钝刀子),打熊的枪要说成是吹的东西。吃熊肉时,大家围坐一齐“嘎嘎”作乌鸦叫声,就是乌鸦在吃熊肉。熊的大脑、眼球、心、肺、肝、食道,被认为是熊的灵魂所在处,都不吃。这些东西连同头和各掌五趾以及右上肋骨两根,由下右下肋骨三根,左上肋骨三根,左下肋骨两根,用桦树条捆好,并用柳条捆六道,以便风葬。风葬前要选择东西向并排的两棵枝叶繁茂的大松树,中问架好横梁,熊的尸骨,由众人护送至葬所,把熊头向东悬挂在横梁上,送葬的人哭泣致哀,再三祷告,同时还得在上风处点燃火堆,用烟熏熊的尸骨以除污。在两树向阳而剥去部分皮,各模刻十二道小沟,将熊眼球镶在东面树的第六道沟两端,并以木炭、鲜血和鲜花等涂上各种颜色。对伤害过人的熊,多不举行风葬仪式[5]966,[61243。

    萨满教祭熊仪式很有代表性,从文化角度可对其做多方面分析,会带给人们很多启发意义:

    第一,熊祭仪式反映先民们神人共体、共源的原始思维特点。原始先民们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地统一的。人与动物同类,自己与所崇拜的动物是共源的。在这种思维指导下,他们认为人与动物可以有共同的情感秉性,他们可以互通感情,可以平等交流,因此才有可能产生这种祭熊仪式。为了祈求幸福生活,他们就要利用一切机会与动物交流。他们认为崇拜的动物也是人类的祖先,这与祭祖的意识是一致的。在他们看来,崇拜的动物具有祖先一样的权威力量,这时的动物就不单纯是被崇拜的对象,而且是生存在他们共同生存的社会中的一员。崇拜仪式实质是使全社会中的人都植根于共同体的具体形式以及使他们具有共同意识的具体形式,这种仪式的结果是使先民们超越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界限,达到了人与万物的统一,达到了所有生物的总体性。

    第二,祭熊仪式成为维系社会团结的力量。在这种仪式中,人们不仅打破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界限,而且使自己群体的生命意识得到强调,使他们在仪式中体会到,人与动物一体,动物的灵魂永远活在当世之中。他们反复强调:我们都是有共同血缘的,是祖先的同舟共济的子孙。它让人们反复体验和认知团结的重要性,在整个仪式中,形式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再一次证明群体的这种同根同源本性,使整个社会群体成员之间建立起一种纯粹的伦理关系。这种伦理关系是由崇拜的动物(神)维系起来的。而且,在人群与神之间又建立起一种严格的互利互惠关系。先民们通过宰杀分食某种所崇拜的动物,使整个部族的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与整个部族结合成一个整体,使整个部族的关系更加稳固牢靠。在这个仪式过程中,神与人统一了,人与人统一了,他们通过分享动物肉体使他们血溶相连,从而使感性世界的精神寄托又直接导致了精神世界感性化了。

第9篇:松树的雕刻方法范文

中国烹饪渊源流长,菜肴品种丰富多彩,随之应运而生的各式造型菜肴也不计其数,如“松鼠桂鱼”“琵琶虾”“八宝葫芦鸭”“鱼”雕刻精美的各式瓜盅,无不是以美形和美味,而成为经典名菜。而这一结果却又跟中国烹饪菜肴制作的灵活性分不开,它是西式菜肴所不可比拟的。手工操作、经验把握、烹调方法的复杂多样,因人而异的创作能力,不同的技术水平,不一样的审美尺度,不一样的价值取向等,造就了中国菜肴品种的万千名目、造型的无穷花色。正是这诸多的可变因素,才充分发挥了司厨者的聪明才智,极大地推动了烹饪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中国食文化的发展,使中国食文化充溢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菜肴造型的千差万别。一个厨师一个样,一地厨师一个样。但无论菜肴之形如何变化,食者总是愿意接受一些造形优美、自然,朴实大方,以食用为本,以味为先的菜肴。菜肴造型隶属于烹饪美学的范畴,而烹饪美学最大的两个特性便是“综合性”与“实用性”。综合性道出了隶属范畴之内的造型方面的广度与深度;“食用性”则说明了菜肴以食用为本、以味为先的基本原则,任何违背了食用性为主的那些过分追求精雕细琢,华而不实,或喧宾夺主,或杂乱无章,搞花架子的菜肴都将受到食用者的蔑视与反对。要创造出一道形式典雅,造型优美、食用性强的菜肴,则有必要了解菜肴造型之种类、造型的法则、规律以及手法,以便有理可依,有章可循。

菜肴造型之分类方法有诸多种。其一,从狭义上来划分,可分为动物类造型、植物类造型、几何类型、静物类型等;从广义上来划分有各式飞禽走兽、鱼虾水产类造型,各种花草树木造型,各类果实造型,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放射形造型等,各种花瓶、篮子、龙舟等静物造型,其种类数不胜数。其二,从菜肴的冷热程度划分,可分为冷菜造型和热菜造型。热菜造型通常分为两种,一种为普通造型,一种为艺术造型。普通造型,追求刀工精细,装盘得体,造型自然,朴素大方;艺术造型则是以神似为主,追求一种神似,如徽菜中的名菜“凤炖牡丹”,以鸡喻凤,以猪肚切片拼摆成花形作牡丹,追求的是一种神似;鲁菜中的“乌龙戏珠”,以海参作龙,以冬瓜丸喻珠也同样如此。冷菜造型相对热菜造型来说则有更大的创作空间和更高的造型要求。冷菜原料一般先烹制而后切制装配,有较多的美化菜肴的时间,能够进行精切细摆,同时也减少了破坏菜肴的可能。在造型上以形似为主,它能够以非常明确的形式将宴会的主题充分表现出来,意境突出;能够抓住宴会的主题,能够引导人们进入宴会的意境,从而渲染宴会的气氛。如婚宴上以一道“鸳鸯戏水”或者“龙凤呈祥”的冷盘来烘托气氛,渲染主题;寿宴上以一道“松鹤延年”或“鹤鹿同春”来表达人们的祝贺之意;好友相聚则以一道“岁寒三友”或“梅兰竹菊”,来表达友谊之情。它能非常直观,明了地表现出人们的良好愿望,而这些是热菜所不及的。热菜多为酥烂,细嫩之物,不利于烹后切割,更不利于细刀工的再次表现。热菜中有许多菜带有一定量的汤汁,稠黏多味,而且易受串味的制约,因此它不利于拼盘。同时热菜还受温度的影响,温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菜肴的质量,因而不能长时间拼摆堆叠造型。其三,从菜肴造型的原料品种划分,可分为单一原料造型和多样原料造型。单一原料造型如东坡肉、清蒸鱼、白切鸡等;多种原料造型如五彩鱼丝、什锦虾球、梅菜扣肉、溜核桃鸡等。其四,按造型方式划分可分为单体造型和组合造型。单体造型如炸鱼排、香酥凤翅、凤尾虾排;综合造型是经两种或两种以上原料经单独加工,然后组拼成一个造型的方法,这是菜肴造型中经常使用,也是司厨者乐用的一种方法,如龙井鲍鱼、片皮鸭、明珠甲鱼、梅菜酥排等,它具有一菜多味、多料、多色之特点。

造型在菜肴中具有非常特殊的魅力。创造形象悦目、美观大方的造型菜时,更需要遵循一定的形式法则,掌握造型的一般规律,加上娴熟高超的烹调技术,才能在菜肴之形的创造过程中得心应手,胸有成竹。菜肴造型的形式法则有:第一,单纯一致,即前面所述的单一原料造型,是一种看不到对立因素的形式美,没有粗细、大小、厚薄、长短之分,给人一种纯洁明净、整齐划一、简朴自然的美。如各类冷菜中的单拼,热菜中的单一原料制作的菜肴,如醋溜土豆丝、油爆河虾、红烧肉等。第二,对称均衡。对称即以盛器的中心部位为基准或以假想为中心,使摆放于盛器中的菜肴的各个部分构成均等关系。此种菜肴造型能使人有一种整齐、平稳、宁静之感,具有圆润饱满,庄重统一的效果,但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产生呆板、没有活力之感。均衡,又叫平衡,它又可分为重力平衡和运动平衡。重力平衡在造型中是指通过色彩和形状的合理分布,取得平衡安定的效果;而运动平衡是指形成平衡关系的两极有规律地交替出现,使平衡不断被打破又重新形成,如奔跑的骏马、飞翔的雄鹰、游动的鱼虾等。在进行造型时往往以瞬间的静止平衡状态来表示活动的开幕,给人一种美感,同时还富有想象的余地。在取运动平衡的瞬间静止状态时,需要选取运动平衡的一刹那,而不能采用打破平衡的形象,否则就会给人以失重的感觉,毫无美感。均衡的造型活泼自由,给人的想象力空间较大,给人发挥创作的余地较多,但若处理不当则会产生杂乱无章,失真于自然物象,所以对称和均衡两者宜结合使用,但必须以其一为主。要么对称中求均衡,要么均衡中求对称,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造型效果。第三,尺度比例,菜肴造型是在方寸之盘中进行,尤如中国的造型盆景在尺许的各式盆中要创造出造型各异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山水人物、飞禽走兽。不掌握好尺度比例,则无法创造出美。菜肴之造型要注意器皿的种类,大小要“依器度形、依器度量”,如用腰盘或者鱼盆装鱼就不会出现抛头露尾,汤盘装烩菜就不会使汤汁溢出,炖菜宜用砂煲和瓷锅,炸炒菜则要用平盆,只有这样才能利于突出表现主料,使菜肴与器皿合二为一。尺度比例的另一种含义则是菜肴造型本身之间的比例大小,如造型菜“满载而归”中盘与拱桥、渔夫之间的比例关系,艺术拼盘“松鹤延年”中的仙鹤与松树、山石、太阳之间的比例关系等,只有处理好尺度比例,才能突出重点,有主有次。第四,调和对比,这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调和在于求同,对比在于求异,在盘中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原料造型则会产生调和与对比关系,如颜色中的红与橙、黄与绿、绿与蓝,形中的长方形与正方形、圆形与椭圆形等;对比则是将两种相反或对立的物体并立,使之有较大的反差,如色彩中的红与绿、白与黑,形中的方与圆,体积中的大与小。对比具有活跃、跳动之感,如“鲤鱼跳龙门”中的鲤鱼与龙门的大小对比,芙蓉鱼片中圆形鱼片与用胡萝卜切制的鱼形料花的搭配。调和与对比,只用其一,或无生机,或加大刺激,唯有调和对比后,才能使造型优美。但在运用时,同样有侧重点,以调和为主,则获优雅宁静之美;以对比为主,则获得跌宕起伏,多姿多彩的效果。第五,节奏与韵律。菜肴造型时很多情况下要采用重复或渐次原理来表现节奏和韵律。重复是指一个基本单位有序地重复出现,如什锦拼盘,以一长方片作为基本单位多次重复地出现,排列成一个圆形;而渐次则相反,有逐渐变化的意思,如拼摆“南海晨曲”这个冷盘时,海面上的帆船和天空中的海鸟从近到远逐渐变小地排列,椰子树杆从粗到细地逐渐变化都采用了这种渐次变化,使整个造型富有韵味,生动活泼。第六,多样统一,又叫和谐,是菜肴造型形式法则的最高形式。所谓多样,即菜肴造型中各部位的差异;统一是指这种表面看似差异的部位其内在的联系,合乎规律性,合乎自然性。如“凤戏牡丹”、“龙凤呈祥”、“孔雀开屏”等,其造型的优美就在于多样性和变化性、统一性的完美结合,符合自然物象之形、之美。

虽然菜肴造型丰富多彩,但其在造型规律上却只有3种:首先是写实象形,即对自然物象如实描绘、刻画,又叫摹仿性造型,如鱼、玉米鱼、布袋鸡等。其次是夸张变形,用加强的方法对物象的代表性特征加以夸张,使物象更加具有典型化,如“癸花鸭”中将癸花的果实变形夸大,既抓住了物象的主要特征,又美化了物象;冷盘“孔雀开屏”中,将孔雀的尾巴加以夸张变形处理使其更美观,更突出孔雀的主要特点和部位。再次是简化添加,简化去掉一些繁琐部分,使物象更加集中、单纯、精美;添加与之相反,在一个造型中把不同形象及各种有内在联系的形象有代表性地集中在一起,以丰富形象,增添新意,从而增强整个造型的艺术效果,如拼摆飞禽类的羽毛时,采用简化的柳叶片代表复杂的羽毛原形,使之简化、单纯;拼摆蝴蝶时添加上鲜花,拼摆鸳鸯时添加上荷花,拼摆雄鹰时,添加上蓝天或广阔的草原,做鲤鱼菜肴配上龙门等,能使菜肴更富有朝气,更富有诗意。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