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防疫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核医学;医护人员职业风险;职业风险防范
核医学主要是利用非密封放射性核素进行诊断和治疗,因具有安全、可靠、快速、灵敏及有一定程度的特异性等优点而在临床得到普遍应用[1-2]。但是由于在核医学诊断、治疗中使用的放射性药物、用后废弃的医疗材料及患者的排泄物等均是非密封源,如果处理不当极易扩散,对医护人员危害极大[3]。为探讨防范措施,笔者开展如下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开展调查,调查本市9所医院核医学科室的环境,并对278例医护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其中男167例,女111例,年龄24~52岁,平均(32.17±4.06)岁。
1.2 研究方法:调查前,调查者与本市各医院核医学科室管理人员取得联系,得到同意后下到科室进行检测,并发放问卷,填写完毕当场收回。共发出278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49份,回收率为89.57%。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核医学科及周围环境测量:见表1。
表1 核医学科及周围环境测量结果
测量位置空气比释动能率范围(μGy/h)平均值(μGy/h)放射源库0.12~0.27 0.19分装室0.09~0.16 0.13分装室操作位置3.09~4.04 3.62治疗室0.10~0.15 0.13给药室0.11~0.26 0.18ECT室0.10~0.88 0.23骨密度室0.10~0.21 0.15放免室0.09~0.15 0.132.2 核医学科表面污染监测:见表2。
表2 核医学病房表面污染监测
测量位置活度浓度(Bq/cm2)平均值(Bq/cm2)放射源库0.34~0.42 0.37分装室0.17~0.26 0.24操作者手0.21~0.24 0.23治疗室0.12~0.21 0.18给药室0.12~0.24 0.18ECT室0.16~0.19 0.17放免室0.14~0.21 0.16
2.3 职业人员个人剂量调查:对调查人员进行检测,其个人受照有效剂量范围(mSv)在0.05~2.22之间,平均0.28 mSv。
2.4 医护人员防护中存在问题:见表3。
表3 核医学科室医护人员防护中存在问题
防护情况例数构成比(%)防护物品不足3111.15 医护人员意识不高269.35 制度执行情况不佳4114.75 废弃物处理不当217.55 药品存放、使用方法不正确3512.59 3 讨论
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及自我防护已受到当今社会普遍的关注,为减少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减少各种危害因素,根据放射防护三原则:实践的正当性、防护的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3.1 制定防护管理制度,确保制度落实:根据医院情况,制定相应的放射管理制度以及防护制度,并实施配套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差错事故登记制度》,对不良反应的紧急处理和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处理做出相应规定,使相关科室能够协同处理较复杂的突发事件,一旦遇到重大事故能够及时上报,处理较妥善。安排人员对制度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考察,使医院中形成良好的防护管理氛围,确保人员安全。
3.2 提高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医护人员对职业危险的认识程度对其主动、自觉采取防护有直接影响。在定期开展职业防护要教育的同时,要指定专人进行管理与监督,督促医护人员自觉、自愿进行职业防护。操作时,医护人员应做好放射防护,穿戴工作服、帽、铅衣、手套及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医护人员工作时应佩戴剂量仪,同时防止放射性物质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进入体内,要定期体检,为其建立健康档案。
3.3 加强医护人员防护培训,规范操作过程:每位核医学医务人员在正式工作前接受职业风险防护培训,在熟悉放射防护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后才能持证上岗,而且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辐射安全规程操作。在操作前,医护人员无放射源的情况下充分作好准备工作。用药时应在有屏蔽的铅玻璃进行。对于辐射强的射线,最好在玻璃罩上加一层薄的铅防护层,而且要做好韧致辐射的防护[4]。吸药时要戴口罩、手套、防护用具,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注射时最好使用注射器防护套。一旦放射性药溅到皮肤,应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以减少放射性照射损害程度。如果工作台或地面有发生放射性药物外溢,应及时用纱布抹洗干净并将纱布装入专用、内衬塑料袋的放射性废物容器中,按放射性废物规定处理。用过的棉签和一次性医用手套不可随处乱扔,也应放置上述在专用放射性废物容器中,集中处理。废物容器表面显著位置应标有核素种类、废物类型、和存放日期,放射性废物应有专职人员负责收集、存放和处理,该人员应熟悉管理原则,掌握剂量检测技术,设存储登记卡,处理过程要记录备档[5]。结束后,医护人员最好在离开放射源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其他整理工作[6]。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医护人员要尽可能缩短与放射源的接触时间,增加与放射源之间的距离。而且严禁在活性区内吸烟、饮水及进食。
3.4 合理布局及增加防护设施:首先应通过合理布局减少核医学病房环境的污染。应按放射性活性区与非活性区将工作场所分开,采取清洁区、活性区的三区制原则布置,并按照放射性水平的高低依次序排列[7]。将清洁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等,分配在常年的上风向,保证无放射性物质污染。低度活性区如病房走廊、治疗室等,一般是不直接操作放射性物质,但有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或辐射的区域[6]。高活性区如分碘房、操作室等,直接操作放射性物质,通常设在病房末端。医院必须保证核医学工作室人员防护设施和物品的齐全,同时,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核医学病房内配备可视对讲机,医护人员可以在既不直接接触患者、又不影响工作、且可以观察到患者的病情变化的情况下,通过可视对讲机与患者沟通。
3.5 加强给药后的患者管理:患者口服或注射放射性药物后,要嘱咐 患者在病房休息,要求其在5个半衰期内不要随意离开自己的病房,同时避免与工作人员及其家属的接触,以尽量减少患者带来的照射[6]。而且患者住院期间,其使用的卫生器具应要冲洗彻底、单独存放。
4 参考文献
[1] 李传琼,崔邦平,代文莉,等.核医学科护士职业风险防范措施的探讨[J].中国医学论坛,2005,25(5):373.
[2] 马庆杰,罗云霄.核医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6.
[3] 黄善珠,韦琼兰.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认知调查及自我防护对策[J].广西医学,2009,31(2):263.
[4] 朱寿彭.放射毒力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5.
[5] 张丹枫,赵兰才.辐射防护技术与管理[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101.
【关键词】预防医学;实习生;临床实习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256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260-02
预防医学是医学科学体系中的分支,与临床医学不同的是其主要研究对象为人群。然而,只有熟悉了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常见病、多发病,才能更好地开展预防工作。进入实习后,医学生所处的环境、人际关系、学习方式、心理状态等都会发生改变,本研究皆在调查华西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本科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角色转换及心理转换问题,并探讨应对措施,为预防医学生更积极有效的开展临床实习提供参考意见。
1.对象及方法
选择在华西医院实习的06级本科预防医学专业实习生72名进行调查问卷及访谈,发出问卷72份,收回有效问卷66份,问卷回收率为91.67%,其年龄分布为19~24岁,男生23名,女生49名。针对主题,有目的性的设计了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心理状态,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2.结果与分析
2.1 缺乏社会经历,不能够较好处理医患关系。
表1 问卷调查结果
项目人数所占比例
是否会主动查房
是1725.76%
否4974.24%
不主动查房的主要原因
不知道或害怕独自与病人交流2857.14%
知识水平不足以解决患者的问题1530.61%
老师没有要求612.24%
你觉得自己和所管病人的关系如何
很融洽2131.82%
一般3959.09%
较为生疏69.09%
面对陌生环境,大多数学生表现出了生疏、紧张、恐惧,不愿主动去与病人交流或者与病人交流时表现出不知所措。另外,随着电子病历在各大医院的普及,在减少大量手写工作的同时,“剥夺”了同学们主动思考及与患者沟通的机会,影响实习效果。
2.2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薄弱,易产生挫败感。在调查中,55人(83.33%)坦诚自己的临床知识欠缺,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3 情绪易受带教老师及周围同伴的影响。实习生不但要适应从学校到医院的环境改变,还要适应转科后的环境变化。高达61个(92.42%)同学担心自己在老师面前表现不好,影响实习成绩,84.85%表示在乎老师是否记得住自己的名字,81.81%表示自己一天的情绪受带教老师、学姐学长、护士的影响。总之,实习生们面对陌生的环境、人群,心理极度敏感,渴望表现又害怕出错的矛盾心理普遍存在。
2.4 缺乏学习主动性,难以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大多数学生回宿舍后缺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3名同学表示从来不看书,在看书的同学中,平均每天花0~1h、1~2h、2~3h、>3h看书的同学分别占48.48%、30.30%、13.64%、4.55%,主要涉及《内科学》、《诊断学》。究其原因,46.97%表示“回宿舍后太累,提不起劲看书”,19.67%表示忙于其他个人活动而没时间看书巩固知识,16.67%认为自己是非临床专业,对临床知识未予重视。另外,本科生掌握的疾病谱较窄,认识层面浅,而大医院里的疾病种类多样,变化多端,这就造成了实习生面对陌生疾病时的茫然失措,再加之部分同学的不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学习新知识,导致了实践与理论的“脱钩”。
3.建议
3.1 上岗前培训。实习前,安排讲座,在病例书写、体格检查、医患沟通、相关的规章制度等方面加以培训,使学生端正实习态度,明确实习目的。另外,在进入各个科室之前,由带教老师介绍该科室常见疾病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对这些疾病的临床特点、病程发展、治疗方法等有初步的了解,有利于调动学生实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使他们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换。
3.2 在知识、思想上作好准备。不同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工作对象着重于群体,研究方法上倾向于宏观,但是,其发展需要以临床疾病为基础,故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应该充分意识到临床知识对于预防医学发展的重要性,从整体高度来认识临床实习的作用,这就需要学生们不断重温与临床密切相关的科目和基础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去。
3.3 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实习生应学会怎样与不同文化层次、经济、家庭、地位的患者良好沟通。首先,需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克服畏缩情绪,尽量详细、周到地帮患者解决问题。其次,实习生还应拥有较广泛的人文知识底蕴,以便在医疗实践工作中真正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另外,在实习期间应该注重仪表端庄、言行举止得体,尊重、关爱、理解病人,只有得到病人的信任,工作才可以顺利进行。
3.4 实习生与带教老师需积极沟通。学生一般是通过观察老师的工作行为,建立最初的工作的概念,因此,带教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他们的谈吐、医德和对待学生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实习效果乃至今后的发展。老师作为授予知识的主体,应该多与学生沟通,通过关心、尊重、鼓励、耐心讲解,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而作为实习主角的学生们,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带教老师身上学会人际交往的方法、谈话的技巧,工作之余多查阅书籍,实现理论知识与临床的结合。
参考文献
[1] 丁亚媛.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实习体会[J].护理研究杂志,2004,18(9):1682-1683.
[2] 粱红英.医学实习生的心理状态与临床带教应对[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8,3(6):143-144.
[3] 孟红旗.与医学院实习生谈医患关系[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8,29(8):72-73.
[关键词] 动物防疫 欠缺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265-01
在社会和人们对于生活水平越来越重视,对于人体安全越来越关注的时代当中,动物防疫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实际效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由于动物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从近年来的流行疾病和禽流感爆发和流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如果动物防疫工作不到位的话就很容易导致疾病在动物以及人体当中蔓延。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畜牧业在各地尤其是农村经济建设当中已经成为建设和发展的重点项目。况且基层动物防疫本身就是防疫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而在农村基层单位当中就加强对于动物疾病的防疫管理,不仅能够有效保证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同时还能够更好的提高公共卫生的安全性能。在本文当中我便会对动物防疫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对应的改进措施。
1 动物防疫中存在的问题
1.1 动物防疫人员工作量大
动物防疫工作的工作量本身就比较大,加之我国畜禽养殖本身就是以散养作为主要方式的,因而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自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有效支撑。但是从我市动物卫生监督的情况来看,由于工作的涵盖范围比较广,同时其业务量又非常巨大,在这种态势下,工作人员数量较少很容易导致无法兼顾大量防疫任务,这样则会直接影响到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性。而且就农村基层地区而言,工作人员所面临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压力都要远远大于其预先估计,因而在大量工作任务的重压之下,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质量都会得不到有效保障,从而影响到动物防疫和发展体系的健全。
1.2 动物防疫实验室条件不佳
动物防疫工作不仅仅需要防疫我们已经所了解和掌握的病菌,在如今社会因素多样和环境变化的情况之下,病菌难免会发生一些变异或者是促使一些新型病菌种类的出现。从这个角度而言,动物防疫实验室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对已有的病菌和潜在病菌都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探讨。但是就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发展,尤其是基层农村防疫工作的情况来看,许多防疫机构当中并没有较为完整的防疫设备,有一部分地区即使购置有充分先进的设备,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科研能力和意识不足,因而就导致了这些设备的低使用率甚至是闲置的问题。这些因素都对动物防疫工作的有效进行起到了一定的阻碍性作用。
2 游锓酪吖ぷ鞯母慕措施
2.1 加大动物防疫设施的投入力度[1]
动物防疫工作是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对于设施和设备的完整操作来进行的,因而首先就需要政府投诉一定的资金来保证防疫设施的健全和发展。在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首先就需要建立科学化管理的动物防疫实验室,为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提供一定的场所和平台。其次就是需要工作人员关注国际和国内最新研发的防疫器材和科学技术,通过先进器材的支撑和技术的推动,才能够在满足工作人员需要的同时,提高其工作的有效性。
2.2 加大人才投入力度
人才是动物防疫工作的主要操作者和实施者,因而加大对于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也就成为了促进农村防疫工作发展的有力基础。目前防疫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不足,已经成为了建设防疫机构体系的妨碍因素。所以管理机构和部门就应当采取和高校进行联合的方式来进行专业性人才的引进,通过高质量的人才工作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工作的高效率。而对于现有阶段当中的工作人员来说,则需要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能够使他们充分了解到先进的管理思想,同时还能够使其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得到一定的提升。通过引进人才机制的健全和对现有人才培养体制的完善,不仅能够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同时还能够有效保证畜禽业的长远发展。
2.3 加大对实验室器材的投资
政府部门是国家各项工作的指导性和指引性的机构,因而为了更好的促进动物防疫工作的进行,不仅需要政府给予该工作以足够的理念重视和支持,同时还需要政府在管理方式上进行及时的更新[2]。从现阶段我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防疫体系和水平还不够完善,也由于资金支持和政策指引不够明确,因而造成了实验室器材投资力度不够的问题。所以为了更好的提高我们的防疫水平,就需要政府部门针对性的对实验室器材和工作人员的科研条件进行改善,这样才能够有效推动工作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3 小结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当中,病菌的变异深度和广度也越来越大,这种变异空间有可能是其自身原因所致,也有可能是个人类行为所引发的。因而在今后的发展当中,动物防疫工作者所面临的工作任务类型会越来越多,所需要处理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因而在对于动物防疫工作的推动方面,工作人员和管理机构还需要面对更多的问题和挑战。所以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机构管理者都应当从思想意识上就重视动物防疫机构体系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够在提升其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同时,更好的促进动物防疫的科学化进程。所以在提升动物防疫工作水平的实践当中,一方面需要通过制度化管理来对工作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另一方面则是需要更新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和知识,使他们能够自觉主动的提升其防疫知识和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第一条为了贯彻国家有关安全使用农药的规定,加强农村农药中毒的防治工作,保护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农药中毒主要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人员所发生的生产性农药中毒。对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也应掌握情况,做好抢救治疗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各级卫生防疫、职业病防治、医疗和卫生宣教等单位均应执行本办法。其任务是掌握基本情况,开展卫生监督监测,进行卫生防护措施评价,宣传防治知识,培训专业人员,以及中毒病人的诊疗、报告和有关科学研究等。各单位应建立健全责任制,将本办法的贯彻实施情况纳入考核内容。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应把防治农药中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第四条各级卫生部门要密切配合农业、供销、工商、公安等部门共同搞好农药管理和安全使用工作。
第二章卫生监督
第五条各级卫生防疫、职业病防治单位应当贯彻执行农药管理的有关政策和制度,负责农村农药中毒防治的卫生监督工作;乡镇卫生院(所)应积极参加卫生监督工作。
第六条省、地市级卫生防疫、职业病防治单位全面负责所辖地区农药中毒的防治管理工作,重点进行农药毒性、中毒原因、防毒方法、监测方法的研究,以及防毒措施的卫生评价;指导和协助下级单位开展预防农药中毒的卫生监督工作,向有关部门推荐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和经验。
第七条县级卫生防疫、职业病防治单位应掌握本地区农药中毒的基本情况,并对中毒较多的乡镇进行调查,分析中毒原因,提出预防办法,向有关乡镇政府发出《农药中毒通知书》(附件3)。应根据当地用药特点,重点进行施药人员的污染机会、部位、原因、中毒途径、人体污染量及生物指标的调查和监测,及时作出预测预报。
第八条乡镇卫生院(所)应积极参加预防农药中毒的经常性卫生监督工作,及时了解安全用药情况,督导施药人员积极采取措施,防止中毒事故的发生。
第三章宣传教育
第九条各级卫生宣教、卫生防疫、职业病防治单位应积极配合当地农业、供销部门对植保、供销以及施药人员进行培训;宣传农药的毒性、对人畜的危害和防毒方法等安全用药知识。
第十条省级卫生宣教、卫生防疫、职业病防治单位负责全省农药防毒宣传工作,组织宣传活动,培训宣传人员,提供宣传资料,推广先进经验。
第十一条地、市、县级卫生宣、卫生防疫、职业病防治单位负责组织、检查、指导农药防毒宣传工作,进行宣传效果的考核,编制适合本地特点的宣传材料,组织社会力量开展宣传。
第十二条乡镇卫生院(所)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农药防毒知识:要组织和指导乡村医生将宣传教育工作做到田间地头,将防毒常识普及到广大群众。
第十三条各医疗单位也应向群众宣传农药防毒知识,特别应对农药中毒就诊人员及其家属进行预防农药中毒及农药污染物品消毒处理知识的宣传。
第四章急救治疗
第十四条各级医疗、职业病防治单位应了解本地区所用农药的品种、毒性,掌握中毒的急救治疗方法,储备必要的治疗药物和器械,随时做好农药中毒病人的急救治疗工作。
第十五条在使用农药期间,医疗、职业病防治单位应成立农药中毒急救治疗组织,健全会诊制度,及时治疗中毒病人,努力降低病死率。
第十六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举办培训班,组织卫生医疗单位从事农药中毒防治工作的人员学习农药中毒的预防、诊断、急救治疗等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第五章报告制度
第十七条农药中毒病人的首诊医生为农药中毒的法定报告人。报告人必须填写《农药中毒报告卡》(附件1),送交病人所在乡镇卫生院(所);乡镇卫生院(所)按旬将报告卡送交县(区)卫生防疫站;县(区)卫生防疫站按月(于次月五日前)报地、市和省卫生防疫站或职业病防治院(所);省卫生防疫站或职业病防治院(所)按季(于次季20日前)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应在每季度后30日内汇总,上报卫生部。
各级卫生防疫、职业病防治单位应对农药中毒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
第十八条1村1日内发生生产性农药中毒5人以上或有死亡者,当地卫生医疗单位应立即用电话报县(区)卫生防疫站,后者应立即派人进行调查,提出防治措施,并向当地政府报告。
第十九条各级卫生防疫、职业病防治单位应掌握本地区使用农药的品种、数量、毒性、施药人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等基本情况。县卫生防疫站于次年元月十日前填写年报表(附件2),报地市和省卫生防疫站或职业病防治院(所),省卫生防疫站或职业病防治院(所)于次年2月底前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应及时汇总,并于次年1季度内将全年情况报卫生部。
第六章奖惩
第二十条对认真贯彻执行本办法,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或个人,应给予表扬奖励;对不执行或执行不好的单位或个人,应给予批评处罚。
第七章附则
关键词:养殖小区;兽医;防疫设施;建设;措施
近些年,随着我国养殖行业的迅猛发展,养殖小区基本都采用了统一销售、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用药、统一用料以及统一品种的管理模式。家庭养殖逐渐趋于规模化以及集约化,进一步实现了生态化、集约化以及标准化生产,成为当地政府推动养殖业发展的关键举措。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遭遇了一些困境,很多养猪以及养鸡小区容易发生疫病,导致养殖户出现经济损失。究其原因,养殖小区防疫设施不完善以及防疫措施不到位也是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加强养殖小区兽医防疫设施建设是当前养殖小区以及政府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1养殖小区兽医防疫设施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1小区建设规划不合理一是养殖小区在选址方面距离交通干道以及居民点较近,无法有效避免外界干扰和交叉污染。二是小区布局不科学,小区内生活区与生产区混在一起,无法有效控制疫病。三是养殖人员各自为战,虽然称为养殖小区,但是管理混乱,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1.2人员和设备配备不齐当前,很多养殖小区缺少兽医治疗室,缺乏必要的仪器设备,无法对疫病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分析。同时,养殖小区缺少专职的兽医人员,或配备的兽医没有国家认定的从业资格。
2加强养殖小区兽医防疫设施建设的技术措施
2.1以疫病防疫为设计中心虽然养殖小区的发展水平、经济形势以及养殖种类存在差异,但是在设计过程中一定都要以疫病防疫为中心,科学规划、科学选址。其选址应注意:一是远离居民频繁活动地区,距离至少为600米,并且设有防疫屏障;二是与主要公路和铁路距离在400米以上;三是与沼泽要有河流以及山丘等天然屏障;四是尽量选择地势高,并且排水方便,地面平坦,要高出洪水线之上;五是远离养殖场、屠宰场、造纸厂等生物污染和工业污染源;六是水源要保证充足,并且水质较高,饲料资源以及电力供应充足、交通便利。2.2完善防疫设施在养殖小区内,生产区要与生活区分开,物资、动物以及人员运转要采用单向流动的方式,出粪道和进料道一定要严格区分。在生产区入口处,要设有淋浴室、换鞋室、消毒室以及更衣室,并且设有符合国家规格的消毒池。同时,在生产区内要设有病死畜禽处理设施、隔离舍、化验室以及兽医室,在养殖小区外还要设有粪便处理设施以及存放场所。2.3配置专职兽医以及仪器设备养殖小区一定要配备具有从业资格的专职兽医,同时,兽医室还要配备防疫消毒等兽医器械设备,配有生物制品储存设备,并且对小区物资进行统一供应和管理。化验室要配备兽医检查、药敏实验以及免疫抗体检测等仪器设备,可以针对重点疫病和常发病进行及时的诊治,如果发现疑似重大疫病,要及时做出处理和反应,避免疫病扩大造成更加严重的经济损失。2.4科学制定防疫制度养殖小区一定要科学制定防疫制度,并且严格执行,例如扑灭制度、疫病控制制度、监测制度、消毒制度以及免疫制度等。通常情况下,对于普通疫病,要及时进行处理,进而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如果发生重大疫病,一定要及时上报上级组织,并且配合相关部门对疫病进行妥善处理,尤其要做好免疫抗体检测以及疫病监测工作。清晰准确地对疫病趋势进行分析,指导养殖户开展防疫工作,做好计划以及科学免疫。各个养殖户的档案资料一定要完整记录,主要包括:畜禽死亡原因、死亡率、发病率、饲料情况以及来源、实验室检测结果、产品销售以及免疫接种等情况,加强档案的分析和利用,不断进行总结,进而提高养殖小区的防疫水平以及管理水平。
3加强养殖小区兽医防疫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
3.1高度重视政府要给予防疫设施以资金扶持,并且给予充分的重视,资金投资方向以完善防疫设施和条件为主,提高养殖小区的生产效率以及防疫质量。3.2完善新型经济关系当前,我国养殖小区除了奶制品之外,其他类型的小区基本是简单的家庭集合化生产,虽然采用了“六个统一”的经济管理模式,但是无法有效落实防疫工作,导致疫病频发、生产效率低。因此,要完善新型经济关系,采用股份制公司的形式,由养殖户推选人品好以及工作能力强的人担任总经理,并且完善监督管理工作,配以政府的资金土地以及政策引导等政策支持。不断完善养殖小区的防疫设施,提高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率,提高养殖小区的竞争力,推动养殖小区的现代化发展。
4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养殖业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新形势下,为了提高养殖小区的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率,当地政府和养殖户一定要充分重视防疫工作。并且采取相关措施强化小区的兽医防疫设施建设,推动养殖小区的进一步发展,适应市场对养殖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聂荣晋.当前阶段规模化养殖中存在问题及探讨[J].中国动物保健,2010,(02).
[2]林加土,安,姚宝珍,沈华伟.福建省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的构想[J].福建畜牧兽医,2007,(05).
[3]张永辉,沈桂英.规范养殖小区建设提高规模养殖效益[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09).
关键词: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策略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养殖场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越来越大,为了真正实现规模化养殖的社会化管理水平,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科学化管理,确保畜牧产品质量满足畜牧行业发展标准,促进畜牧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1 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现状
部分养殖场主要存在问题,一是因地制宜而建的,办公区、生活区和生产区混为一体,生产区未设动物疫病隔离观察治疗区,内部设施设备因陋就简,很容易导致动物疫病的传播、扩散;二是动物防疫制度不够健全,防疫措施落实较差,动物防疫效果也不够理想;三是养殖场出入口和各圈舍未设立消毒设施,达不到消毒防疫的目的;四是多数户主没有考虑隔离圈舍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等辅助设施的建设。
就动物免疫注射情况来看,一是免疫程序较为混乱,有的使用单苗,有的使用联苗。二是动物免疫用疫(菌)苗来源复杂。多少规模养殖场防疫所用疫(菌)苗自己通过不同渠道购买,仅有少部分养殖业主向动物防疫主管部门申购。
2 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的有效策略
2.1 强化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水平
2.1.1 建立科学的畜禽保健用药管理制度
在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过程中,为增强动物机体免疫能力,应当选取有益于畜禽健康的日常保健药物,调节畜禽的身体机能,并配备先进的兽医诊疗设备及相配套的畜禽治疗及保健药品,结合养殖场规模化发展的疫病管理标准,积极制定合理用药规程,开展科学合理的畜禽治疗及保健操作,切实保证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用药管理的有效性。
2.1.2 建立规范的消毒程序
在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过程中,为全面提高卫生管理水平,养殖场应当积极建立健全规模养殖场的消毒设施和设备,包括消毒间、消毒池等,规范养殖场消毒管理标准,并配备与养殖场畜禽生长需求相符合的消毒药物,严格按照相关管理标准实施消毒操作,控制好养殖场的动物卫生,促进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目标的实现。
2.1.3 选取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和管理措施
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的顺利高效开展,应当依据国家对重大疫病的管理标准出发,结合养殖场自身发展实际以及动物疫病的疫源状况等,开展系统化分析,进而规范免疫程序,并选取科学合理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措施,严格按照国家对动物重大疫病的墙纸管理标准,积极开展规模化养殖场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效果,降低规模化养殖场疫病的发生几率,为规模化养殖场的稳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建立健全规模化养殖场的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2.2.1 建立动物卫生防疫监督机制
为进一步提高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效率,养殖场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建立动物卫生防疫监督机制,并制定与其相配套的管理措施,通过机制与措施的相辅相成,密切配合,切实提高规模化养殖场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效果。与此同时,应当逐步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管理责任制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并以目标考核的方式促进制度落实,提高动物卫生监督管理过程中各项职责的落实到位,最大程度上防范动物疫情的发生和扩散,一旦出现由于职责履行不到位或者监督措施不合适而导致动物疫情发生、蔓延或非法使用添加剂而影响动物健康的情况,应当严格依照规模化养殖场的动物卫生防疫监督管理机制追求其责任,以促进规模化养殖场生产监督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2.2.2 维护规模化养殖场管理秩序
为切实提高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效率,应当在严格遵照动物卫生防疫监督机制的基础上,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灭源、常年免疫和无害化处理等综合性的防控措施,为动物建立免疫档案,充分做好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应当积极完善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养殖场动物调进调出行为,加强规模化养殖场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规范性,促进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饲料、兽药及添加剂的管理,依法查处违禁使用兽药、饲料和添加剂等违法行为。
2.2.3 明确具体监管内容,完善养殖环节巡查记录和管理
在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过程中,应当积极规范养殖场的各项养殖行为,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并完善免疫、用药、消毒、无害化处理、生产管理等环节的台账,完善养殖档案,促进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此基础上应当严格控制好规范化养殖场的引种工作,规范引种审批制度,为获得审批的坚决不允许引进动物,最大程度上控制疫源。规范化养殖场应当建立并完善强制免疫制度,加强动物免疫的科学化管理,对重大动物疫情实施可追溯管理,以提高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效率。应当充分做好养殖场动物养殖各环节的巡查工作,明确具体监管内容,对养殖过程中的各项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巡查记录,在准确把握规模化养殖场养殖过程基本情况后,对动物卫生各项情况进行归档,以提高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及决策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促进规模养殖场向标准化、专业化发展。
2.3 加强规模养殖场的普法教育,落实责任
2.3.1 做好法律和法规宣传,提升责任意识
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重大疫情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在规模养殖中的责任意识,特别是引种审批、强制免疫、消毒灭源、无害化处理、环境检测、疫情监测、疫情报告等方面的责任意识。
2.3.2 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告知制度
向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发送《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内容的“畜禽异地引种审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及规定”、“禁止使用瘦肉精等危害添加物”等告知书。利用媒体做好普法教育,使养殖业主熟悉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政策,明确自身权利、责任和义务。
2.3.3 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承诺制度
按照“放心肉”工程建设有关要求,与各规模养殖场签订“依法经营和管理”、“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处置”、严禁使用瘦肉精等危害添加物等承诺书,并对规模养殖场防疫条件进行备案登记,定期进行记录更新。
结束语
规模化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当在明确养殖场管理标准的基础上,规范养殖行为,建立健全免疫和监督管理措施,加强规模化养殖场监管,充分做好动物卫生监督重点工作,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降低养殖风险,促进规模化养殖场的标准化发展,全面提高规模化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07
动物防疫在目前的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可以保证畜牧业的正常发展,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从而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在动物防疫工作中,为了实现效率的提升,必须要做好重点的把握,这样才能将人力、物力进行有效的调控,从而促进动物防疫的全面开展。
1 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的工作重点
1.1 疾病控制
在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点便是疾病的控制。动物疾病的控制主要指2个方面:疾病发生区域的控制。在畜牧业发展中,由于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所以疾病的种类也不一样,因此在进行疾病控制的时候,要做好范围控制,减少疾病范围扩大的几率;要做好疾病种类的控制。在实践中发现,有的疾病处理不当会造成衍生疾病,增加防疫难度。所以在进行疾病控制的时候,要做好针对性,避免疾病的衍生。
1.2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也是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之所以重视科学研究因为通过科学研究,可以加深对疾病的了解,而对于疾病的特点、症状以及成因也会有更加深层的分析;重视科学研究,可以研究出克制疾病的有效药物,而药物的利用能够大大提高疾病预防的效果。简而言之,进行科学研究,既可以实现对疫病状况的详细了解,又可以研制出具有较高效果的新药品,所以,科学研究必须要重视。
1.3 技术人员设置
技术人员的设置也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在防疫工作实践中发现,工作的具体分工不同,需要的人员技术水准与理论认知也存在差异。某些关键的环节,必须要高技术水平的人员来进行操作,其效果才能发挥到最大。所以本着“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原则,在进行技术人员设置的时候,必须要对各个环节的用人要求和特点进行掌握,然后了解技术人员的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布置。简而言之,通过科学布置技术人员,可以使得防疫工作技术环节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2 加强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的对策
2.1 提高思想认识
为了加强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必须要提高思想上的认识。而思想认识主要包括2方面内容:提高对免疫工作的重视。在过去的动物防疫工作中,常常因为相关机构对工作不重视,所以在疫情爆发的时候会造成重大的损失,这对于畜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所以为了做好防疫工作,要从思想上提高对防疫的认识,认真的部署防疫工作内容;要提高对动物疫情的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动物疫情,并深化对疫情的研究,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疫情防控的措施布置。
2.2 充实工作人员
在目前的畜牧兽医工作中,要想提高动物防疫的效果,充实工作人员意义重大。工作人员的充实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要充实专业的理论研究人员。通过理论人员的充实,提高对动物疫情研究的深入,从而获得更加详细的疫病资料;要充实技术人员。技术人员的作用是根据理论人员的研究结果进行技术完善和补充,从而提升疫病处理的能力。总而言之,通过理论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充实,可以有效提升动物防疫的综合能力,实现动物防疫水平的提升。
2.3 加强资金投入
加强资金投入也是强化疫病预防的重要对策之一。在疫病预防中,疫苗的接种,疫病的研究以及技术和设备的更新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资金不到位,很有可能造成疫病防控措施的滞后。所以在疫病防治中,相关部门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提升疫病研究的水平;促进技术和设备的更新。通过设备更新,疫病研究和分析的精准度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全面了解疫苗情况的时候再进行预防,必然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小结
畜牧兽医工作在畜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践工作中,要深化畜牧兽医工作的分析,全面的了解工作的重点。根据重点的要求来进行人员、资料的布置,通过综合安排和处理,有效解决畜牧兽医工作中的问题,并进行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和人员的充实。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全面性提升畜牧兽医工作的效果,保障畜牧业的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农村散养猪 疫病防治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232-01
农村散养猪是农村地区猪养殖的常见模式。尽管最近几年,我们积极推广猪规模化养殖,但是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村散养猪模式依然会广泛存在。农村散养猪规模通常比较小,饲养条件恶劣,饲养管理不当,疫苗免疫不正确,常常导致疫病发生,给基层防疫人员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目前,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1 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问题分析
1.1 村防疫人员不足,防治手段落后
由于饲养户养殖规模较小,饲养分散,给防疫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基层防疫部分待遇较差,专业防疫人员都不愿意到基层从事防疫工作。现存的防疫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文化水平低下,防治手段落后,当出现猪疫病后不能及时反应,导致疫病蔓延。
1.2 疫苗使用存在不当
首先,疫苗管理存在问题。疫苗免疫是做好农村猪疫防治的关键性措施,但是由于农村猪养殖户不集中,居住在偏远地区,需要基层防疫人员来回奔波,加上基层疫苗保存设备简陋,常常因为疫苗保存不当而导致疫苗失效,最终影响到免疫效果。疫苗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保存在低温环境下,而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很多防疫人员都将疫苗暴露在室温环境下,特别是在夏季,30度以上的高温常常导致疫苗瞬间失效[1];其次,疫苗免疫注射流程不当。由于基层地区缺乏防疫人员,很多散养户都是自行购买疫苗进行注射,由于缺乏专业技术,造成疫苗配置、使用和注射位置不当,或者因为猪没有保定好反抗导致注射量不足,根本达不到疫苗防治的效果;最后,科学防疫意识缺乏。农村散养户由于科学防疫意识不足,不重视猪的免疫注射,存在逃避免疫的现象。普遍存在重视药物治疗,轻视预防的现象。当猪群出现疫病之后,不能做到第一时间上报疫情,而是自己自己随意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在没有明确疾病种类和致病菌的前提下,随意、大剂量、多种类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差,使得致病菌耐药性增加,给猪疫病大范围传播和流行提供了可能。
1.3 病死动物不能做到无害化处理
由于农村散养户疫病科学防治意识不强,当养殖场出现病死猪后不能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此外,由于饲养规模极较小,饲养户无法承担无害化处理设备购置的经济负担,常常将病死猪随意丢弃。另外,还有不少养殖户和屠宰场法律意识淡薄,将病死动物上实现销售,严重威胁到地区动物市场安全秩序和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2 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对策分析
2.1 强化培训教育,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辖区内散养猪养殖户和村级防疫员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防疫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确保防疫质量。同时,要进一步提升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待遇和生活质量,上级政府部门应该重视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难等问题,从财政资金中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农村防疫队伍建设,设备购置,提高农村防疫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覆盖面,最终解决农村散养猪疫病防治难等问题。
2.2 做好免疫工作,建设动物防疫应急处置和物资保障体系
首先,疫苗冷链配套体系。加强县、镇、村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动物疫苗等生物制品存贮运输冷链体系,进一步加强疫苗贮运等过程的管理。县级配备疫苗冷藏车、30立方米疫苗冷藏库、10立方米疫苗冷冻库,基层畜牧兽医站应当有足够贮存疫苗的冰箱、冰柜等冷链设施,村防疫室配备必需的冰箱和手提式冷藏箱等设备;其次,建设动物防疫应急处置和物资保障体系。动物疫情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是扑灭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关键措施,县、镇二级要建立独立、规范、安全的物资储备库,县级物资储备库不低于200平方米,储备50万元以上的应急物资。镇级物资储备库不低于20平方米,储备2万元以上的应急物资[2]。动物防疫应急物资储备、更新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配备并确保疫情处置必须的设施设备投入。根据疫情形势,及时修订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畜牧部门要定期进行突发动物疫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反应能力和扑灭能力。
2.3 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打击不法分子
利用2-3年时间,在农村地区建立起一处集中无害化处理场,配备焚烧炉等无害化处理设备,落实管理人员及工作职责。规模养殖场、定点屠宰场要同步建立覆盖本区域的无害化处理场所,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达到全覆盖。同时,开展“打击非法处置病死动物及其产品专项整治蓝盾行动” 震慑了不法份子违法犯罪行为。执行常态化例行性监督检查,与从事饲养、屠宰、经营、运输动物和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动物产品的单位和散养羰迪治薹於越樱让违法分子没有了可乘之机。通过一系列措施手段,切实将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控制在源头,阻断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上市。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村级 动物防疫 人员 素质 队伍 建设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1.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196-01
动物防疫一直都是我国公共卫生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更加是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以及全面发展基础性的工作,村级的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是建设我国动物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动物强制免疫、动物免疫档案建立、动物疫情报告以及畜禽免疫标识加挂等等重要防疫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保证我国动物卫生安全以及人民群众财产和生命安全至关重要。村级动物防疫员主要承担对动物的计划免疫以及强制免疫,协助其做好动物疫情调查、动物疫情报告、动物产地检疫以及畜牧生产统计等等工作,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的建设,有利于对重大的动物疫情进行早诊断、早预防以及早控制,下面,笔者就对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进行探讨。
一、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近些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对于动物防疫的经费投入比较少,村级冷藏设备以及防疫防疫器械损坏的部分也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换以及充实,再加上农村山区水电并不正常,疫苗的保存容易受到影响,防疫的质量很难保障。村级的动物防疫人员呈现出年龄老化的现象,动物防疫员平均年龄为四十岁左右,因为动物防疫队伍的年龄呈现出老化的现象,动物防疫工作并不能够正常开展,导致防疫的进度十分缓慢。村级动物防疫元的文化素质比较低,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工作,并且不适应当前动物防控形势发展需求。存在着一定的疫苗副反应,疫苗副反应对于动物防疫工作具有负面影响,从本质上增加了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的难度。
二、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措施
1.实施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要加强组织领导
想要保证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的建设,要求各个乡镇要将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作为当前农村工作以及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来实施,要将其摆放到突出的位置上,将其列入到议事日程中,将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工作作为各个乡镇干部考核主要的项目,切实落实和加强领导。
2.实施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要健全工作责任制
通过进行目标管理的制定,进一步将村级动物防疫员个工作的任务进行量化,将质量标准细化,明确其考核的指标,保证每一项工作的任务都能够明确,进度都要具体,要求也要严格,进而保证动物疫病监测以及动物检疫等等工作能够很好完成。
3.实施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要明确权利和义务
各个乡镇必须要根据养殖方式、交通情况、免疫程序、地理环境、畜禽饲养量以及区域广度等等因素,合理、科学进行村级动物防疫员的配置,原则上要坚持每一个行政村必须要设置一名村级的动物防疫员,那些比较大的村可以配备两名,年龄要选择在五十岁以下,文化程度要在初中以上,与此同时,对于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选用,必须要按照择优、竞争、平等以及公开等等原则,将选用条件严格掌握,对选用的程序进行严格遵守,将进入关严格把好,与此同时,还要和村级动物防疫员签订基层的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书,并且对其权力和义务进行明确。
4.实施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要完善管理机制
各个乡镇都要将动物强制免疫、免疫档案建立、畜禽标识加挂以及动物疫情报告等等情况作为考核的组成部分,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的情况来实施检查以及考核,要重点考核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合格率以及免疫率,通过抽样调查以及实地检查等等方式方法来确定检疫结果是否为百分之百,通过在实验室中实施血清学实验能够对抗体保护率的水平进行确定,提升检验免疫的质量。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动物疫病的发生情况来对当地动物防疫工作的成绩进行确定。
三、结语
本文中,笔者首先对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阐述,接着又从实施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要加强组织领导、实施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要健全工作责任制、实施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要明确权利和义务以及实施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要完善管理机制这四个方面对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 王汝明;何志强;李杰飞;高红起;;建水县临安镇村级动物防疫人员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3期.
[2] 王荣祥;范红结;郭亮;庞训胜;王强;柳卫国;;基层兽医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3] 华沙宝;巴达玛敖德斯尔;;蒙古语语料库建设现状分析和完善策略[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