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化学检验气密性的方法范文

初中化学检验气密性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化学检验气密性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化学检验气密性的方法

第1篇:初中化学检验气密性的方法范文

 论文摘 要:学生要想学好化学,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做化学实验,它能清楚地让学生看到实验现象,体验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结论。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本文论述了初中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学校的教学设施也在不断引进,尤其是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初中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对物理化学实验器材不断的更新引进,使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做书本上的实验,观察到原先只能靠想象得到的实验现象和靠推理得到的实验结果。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习惯。 

 一、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于接受新事物较快,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他们的学习动机基本都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自己的爱好兴趣为主的。而初中化学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化学的时候,对化学充满好奇的时候,恰恰化学实验中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正是化学的魅力所在,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为什么对着水吹气,水不变浑浊,而对着澄清的石灰水吹气,石灰水变浑浊了;为什么紫色的石蕊是变色龙,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为什么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蓝色的火焰;等等。这些现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更直观、更生动、更具体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不再干巴巴地学习抽象的理论。 

 二、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初中学生在学习阶段知识面比较窄,见到的事物也较少,在学习的时候会对所学知识中提到的事物不知所云,这样根本不可能让学生继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学到镁的时候,学生根本没见过镁,怎么可能知道它在氧气中燃烧会是什么样子,化学实验的好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视觉、嗅觉和听觉感知物质的本质属性,使学生通过真实实验形成化学思维,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比如,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如果教师在讲解完之后让学生直接看收集好的二氧化碳,学生不会明白到底是怎么收集的,也不知道收集的是不是二氧化碳。但是,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方法,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学生收集到二氧化碳之后还可以检验它的存在,都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使学生对形成物质这一过程充分了解,把抽象知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并形成化学概念。 

 三、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 

 化学实验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学生需要掌握其规范才能进行基本操作的,学生在这一操作过程中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仅仅靠学生自己规范还不行,教师在学生平时做实验时,应该对学生加强检查并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一切良好的习惯都是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才能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做示范性实验的时候要严格遵守其规范要求,因为学生会以教师为模版进行效仿。尤其是教师在连接装置、对试管加热、搅拌药品,振荡试管和闻气味的时候都要谨遵化学规范,千万不能为了方便而使操作不规范,因为不符合规范的操作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学生做实验时也无法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化学规范操作。比如,在做点燃氢气的实验之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防爆炸;在做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时,一定要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有的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导致在给学生做示范性实验的时候就忘记了要演示检查装置气密性这一步骤,这样会对培养学生的习惯造成不良的影响。 

 四、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做化学实验的目的不是仅仅让学生观察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而是要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积极的思考,达到认识物质本质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的事先设置好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化学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探究、总结,最终得出所要的结论。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观察、观察什么现象等。比如,学生在做氧气的制取实验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1)试管口应该向上还是向下倾斜?(2)药品要怎样放置到试管中?(3)收集氧气时应该用什么方法?(4)为什么用这种方法?(5)怎样检验你收集到的是氧气?设置问题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学生不再盲目的观察而是有目的性的观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效果。经常设置这样的问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五、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在实验开始时就有了探究实验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和生成什么样的物质的想法,再通过教师的鼓励,学生敢想、敢做,敢于突破“老师没讲过”的束缚,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还会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调动自己的嗅觉、视觉和听觉等感官认清物质的本质,使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使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对事物有了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撼动和不可代替的,它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教师通过精心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可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通过设计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赵莉.初中化学新课程实验面临的问题、困难和对策[j].陕西 

 教育学院学报,2002(4). 

[2]尹木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s1). 

第2篇:初中化学检验气密性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能力;学习习惯

随着网络、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设施也在不断引进与优化,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初中学科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对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实验器材不断的更新引进,使得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做书本上的实验,观察到原先只能靠想象得到的实验现象和靠推理得到的实验结果。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习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于接受新事物较快、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他们的学习动机基本都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自己的爱好兴趣为主的。而初中化学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化学的时候,是对化学充满好奇心的时候,恰恰化学实验中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正是化学的魅力所在,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为什么对着水吹气,水不变浑浊,而对着澄清的石灰水吹气,石灰水就变浑浊了?为什么紫色的石蕊是变色龙,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为什么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蓝色的火焰?……这些现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更直观、更生动、更具体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不再干巴巴地学习抽象的理论。

2、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初中学生在学习阶段知识面比较窄,见到的事物也较少,在学习的时候会对所学知识中提到的事物不知所云,这样根本不可能让学生继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学到镁的时候,学生根本没见过镁,怎么可能知道它在氧气中燃烧会是什么样子?化学实验的好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视觉、嗅觉和听觉感知物质的本质属性,使学生通过真实的实验形成化学思维,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比如,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如果教师在讲解完之后让学生直接看收集好的二氧化碳,学生不会明白到底是怎么收集的,也不知道收集的是不是二氧化碳。但是,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方法,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学生收集到二氧化碳之后还可以检验它的存在。这些都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使学生对形成物质这一过程充分了解,把抽象知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并形成化学概念。

3、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

化学实验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学生需要掌握其规范才能进行基本操作,学生在这一操作过程中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仅仅靠学生自己规范还不行,教师在学生平时做实验时,应该对学生加强检查并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一切良好的习惯都是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才能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做示范性实验的时候要严格遵守其规范要求,因为学生会以教师为模版进行效仿。

尤其是教师在连接装置、对试管加热、搅拌药品、振荡试管和闻气味的时候,都要谨遵化学规范,千万不能为了方便而使操作不规范,因为不符号规范的操作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学生做实验时也无法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化学规范操作。比如,在做点燃氢气的实验之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防爆炸;在做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时,一定要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有的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检验好装置的气密性,导致在给学生做示范性实验的时候就忘记了要演示检查装置气密性这一步骤,这样会对培养学生的习惯造成不良的影响。

4、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的事先设置好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化学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探究、总结,最终得出所要的结论。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观察、观察什么现象等。比如,学生在做氧气的制取实验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①试管口应该向上还是向下倾向?②药品要怎样放置到试管中?③收集氧气时应该用什么方法?④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⑤怎样检验你收集到的是氧气?设置问题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学生不再盲目地观察而是有目的性的观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效果。经常设置这样的问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5、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在实验开始时就有了探究实验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和生成什么样的物质的想法,再通过教师的鼓励,学生就会敢想、敢做、敢于突破“老师没讲过”的束缚,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还会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调动自己的嗅觉、视觉和听觉等感官认清物质的本质,使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使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对事物有一个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化学实验教学能够能动地提高学生的操作与实践能力

第3篇:初中化学检验气密性的方法范文

近几年来,高一学生包括不少原来的尖子生普遍反映高一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不太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不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降低,甚至有的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显然,初高中化学教学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何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与过渡,已成为当前中学化学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初高中教学差异剖析

1.教学目标的不同

初中化学教育是化学启蒙教育。其教学内容大都贴近生活实际,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其知识层次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能力培养方面以形象思维为主,往往从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高中化学教育是化学科学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分流打下基础。基于此高中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在知识层次上要求学生对相当一部分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求学生能应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能力培养方面,高中化学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向定量分析发展,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

2.教材的跨越

初高中课程标准的不同要求,使得初高中教材跨越较大,存在着脱节现象。如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在第一章的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和第二节《离子反应》中就开始出现了较多的概念和应用,如化合价的计算,电子的得失、强酸、强碱、弱酸、弱碱、难溶性物质、挥发性物质、难电离物质、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而这些概念初中学生接触不多,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学过。接踵而来的概念抽象程度高,理论性又强,无异于给学生当头棒喝,成为很多学生高中化学学习的“拦路虎”。而接下来的第三章《物质的量》、第五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率》章节中的抽象概念和理论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的分水岭。总体上看,高中化学教材的深广度明显增加,由描述向推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

3.教师的教

由于课程标准要求低,又处在初三升学的关键时刻,初中教师的教学往往受中考考纲限制,对中考不作要求的一些化学分析方法、思想就很少讲解,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再加之初中化学课时多,内容少,教师可以对所教内容反复训练,学生的学习可以在课堂上基本完成,考试效果也比较好,教师对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程度自然就缺少了相应的关注。

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由于许多教师对初三教材内容的改变并不太了解,往往未进行初、高中知识的有效衔接,就把教材过度延伸、深化,将化学知识点讲得面面俱到,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缺乏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高中教学内容多,时间紧,在课堂上没有过多时间对重难点知识反复训练,因此学生必须在课后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记忆、整理和做练习,使不少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4.学生的学

基于初中化学的特点,不少初中学生把化学当文科来学习,将化学用语甚至实验操作、现象都死记下来,而理解不够透彻,难以灵活应用。而习惯了初中教学的高一学生,化学学习依然以记忆为主,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另外,高一学生尚未形成高中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往往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如课前预习、上课做笔记、课后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和总结等,总想考前看一下书就能重现初中的辉煌。而高中化学无论是知识的难度还是对学习能力的要求都有了质的飞跃,导致许多学生难以适应。[1]

三、初中教师要主动衔接高中化学

高中教师是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主力军。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初中化学教学受限于中考考纲和新课程标准,未能完全达到为高中化学打基础的要求,这是很正常的。而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着眼于培养有智慧的学生,初中化学教师加强初高中教学衔接,也责无旁贷。

1.关注教学的发展,防止将知识“讲死”

这是一个高一新生对化学学习的真实感受。她写到“首先是高中化学对初中化学的否决。我仍清楚地记得初中老师说过,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以后的金属不与酸反应。但进入高中后,却发现铜可以和浓硫酸发生反应。初中时所学的内容已在我的大脑中根深蒂固了,如今却跑出这么一个“意外”,定是需要一段时间来接受的”。我第一次读完她的这段话,非常震撼,学生信奉已久的由教师传授的“真理”被否定,这在认识上和心理上对他们是多大的冲击啊!而恰恰因为我们的教育使学生形成了错误的认识!因此,初中教师要关注教学的发展,主动接轨高中化学,防止将知识“讲死”而给学生错误的引导。

2.了解教学衔接点,加强知识的延伸与拓展

① 对于化学用语如化合价、化学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方程式等,建议初中化学教学加强其涵义的理解和表述的规范性。

② 对于基本概念和理论,建议补充用电离理论建立酸、碱、盐的概念,了解盐酸、硝酸是一元酸,硫酸是二元酸;归纳酸、碱、盐溶解性的规律;加强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运用;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电解质的电离和离子的概念等。

③ 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建议加强对常见酸、碱、盐、氧化物的性质及转化规律的教学,使学生加强对物质间转化的理解和运用。

④ 对于化学实验,建议加强对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如称量、仪器的安装、气密性的检验等;补充氢气的制取及实验装置原理的分析,了解启普发生器及其简易装置“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特点。

⑤ 对于化学计算,建议加强计算的规范性和计算能力的培养,加强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原理的理解,适当了解有关“差量法”、“十字交叉法”等的应用。[2]

第4篇:初中化学检验气密性的方法范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从绪言开始,每章都设计了相应的实验帮助学生来了解、认知、理解科学知识,并培养实验技能。但调研发现几乎所有老师们精心准备并讲解的都是应该如何正确操作实验,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很少有老师能做引起失败的实验。有时有学生做了不该有的操作、不符合规范的实验,老师会立即纠正,不敢让学生探究失败的原因。而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却是知识考查的重点,这些问题往往是实验之外让学生猜想、思考、摸不着边际的问题,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关健所在。就像第一位老师讲解过滤实验,学生们都顺利完成了过滤操作,不会有浑浊现象,学生们都对习题很狐疑。滤纸是按要求做的,都贴得很紧,会影响什么呢?如果在实验的一开始,老师就放手让学生去做,给学生的仪器也未必干净,学生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出现了问题,就会提出猜想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参谋解决问题并帮助汇总提升。这样看起来课堂是乱了,教学效率低下了,但却是真正有了探究的意味了。

那么有让学生探究“失败”实验的必要吗?人类经验的获得、人类智慧的生成不是一帆风顺的,无一不是通过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的反复循环最终获取的。我们教学不可能把历史上所有知识的生成历程都让学生经历一下。但我们在获得、享受或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换不同的方式得到,而不是只会用呆板的方式接受。知识的生成有时走直线,有时走曲线。没有失败的洗礼,一个人的心智是不完善的,精神内涵也不会趋于成熟。化学实验的教学尤其如此。失败实验的教学会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不该做出的动作做了会带来的直观影响,能加深实验结论的理解、识记、运用,会让学生感悟到前人获得经验、知识、真理的艰难历程,会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素养。教师是课堂的引领者,教师不能主动设计失败性实验,究其原因是什么呢?①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着老师的教学安排。在中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更直接的是要出成绩,所以花时间进行不该做的实验,担心会做无用功,影响教学效果,不如反复强化训练基础知识、基础理论。②做失败性实验浪费时间。浪费学生和教师的时间,教师要额外花时间策划、准备、演示或分组失败性实验,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③担心存在安全隐患。做失败性实验存在着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这是失败性实验存在的不利因素,宁可不做也不能发生不良的后果。④节约仪器药品的需要。失败性实验的操作,不可避免地要多损耗仪器和药品,学校经费的支出直接制约着化学仪器与药品经费的使用,这也是不得不需要考虑的制约因素。

2初中化学实验中可以尝试的“失败实验”

初中化学实验可以尝试的“失败实验”有哪些呢?①基本操作中:试管中竖直放入块状或颗粒状药品;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捂住试管再把导管伸入水中;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或仰视;高温的试管接触水、灯芯或其他低温物体;用酒精灯火焰不同部位对试管中液体加热比较温度升高的快慢;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注水的烧杯;盛有超过1/3水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装有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药品的试管加热,管口倾斜向上;过滤操作时,滤纸不贴紧漏斗壁、盛接液体的烧杯不干净、玻璃棒下端靠在一层滤纸上等。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制取的实验中: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时,取不足量的红磷、慢慢放进燃烧匙、装置气密性不好、过早打开止水夹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不在瓶底注少量水或细沙、用稍粗的铁丝做对比实验;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在集气瓶底部放几只小害虫;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快速伸到集气瓶底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用棉花堵住试管口、用气密性不好的装置进行实验、刚产生气泡就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先移开酒精灯,后移开水槽;制取CO2时,不把长颈漏斗下端伸到液面以下,收集时,用向下排空气或排水法收集;测定溶液pH值时,把pH试纸较长时间伸到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测量,看溶液颜色的变化、或用水润湿后测量;稀释浓硫酸时,把水倒入浓硫酸中等。③课外探究性实验:食品包装袋中干燥剂成分的检验及变质后的变化;铁生锈条件的验证;香烟烟气中CO含量的测定;制作叶脉书签检验碱的腐蚀性、碱对毛发的腐蚀性和护发素的pH值测定与护发的作用;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检验;皮蛋粉在制作皮蛋前后成分的变化等。

3“失败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原则

(1)破立结合的原则“失败实验”的操作绝不是孤立完成的,它的“破”是为了准确结论的“立”而做的。所以,可以把它们看做课本规范实验的对照实验,不能只做不评、只做不比。通过这些实验要让学生达到新的知识高度,能辩证地看待问题,培养优良的学习品质和科学素养。

(2)创新拓展的原则虽然一些“失败实验”源于课本或基于课本或是课本知识的应用,但原理不一定同于课本,操作也就未必相同。一些操作需要得出与课本结论不同的现象或危险性的后果,就要在实验中进行调整改进。如食品干燥剂一般是生石灰和铁粉的混合物,那么依据的性质应包括:生石灰的性质、熟石灰的性质、铁粉的性质、三氧化二铁的性质;涉及的操作可能有磁铁的吸引、溶解、过滤、pH试纸的使用等,创新性、拓展性、应用性增强了。

(3)节约性原则包括材质和时间。对于破坏性较强的实验,宜用旧不用新、能用废不用旧;老师演示能说明问题的,尽量演示,既能减少材耗,又能节省时间;仪器、药品用过了尽量分类回收贴上标签保存,以便再次循环使用;计划做的“失败实验”,教师一定要预先备好教案,准备好可能要用的药品、器材,不能等到实验时才手忙脚乱地准备,这样会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

第5篇:初中化学检验气密性的方法范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考化学命题是实施新的课程标准的核心方向标,笔者以近两年部分化学中考试题为例,归类分析如下。

1 “围绕某一具体知识,进行多维发散”的专题化试题

由点连线、由线成面是中考命题的策略。为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根据“某一具体知识”的不同分类,这类试题的设计构想通常采用如下两种形式:

(1)以某一化学概念或原理(如中和反应、燃烧、溶液等)为试题核心,从掌握概念(或原理)所必备的子核心内容出发,来进行多维命题。

(2)以某一具体物质(如水、氢氧化钠、二氧化碳等)为试题核心,从物质的性质、变化、组成、结构、用途等子核心角度出发,来进行发散命题。

如2007年南通市中考卷中的第28题就是以上述构想(1)来进行命题的。

[题目]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 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__________________性;

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①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②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

方案三: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 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1)表中x=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__________________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中和反应这一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解题时,考生一定要掌握pH的测定的原理和方法,要懂得探究性实验中如何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还要根据题目提供的表格数据,在表中利用比例关系填写出溶液的温度变化,然后抓住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引起密闭系统内压强增大,来解释U形管中左边液面下降,从而判断中和反应的发生。

2“展现真实生活情景,分析解决问题”的专题化试题

关注自然、关注社会是中考试题命题的基石。为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这类试题的命题构想通常是以重大新闻、全球问题、热点事件、前沿技术等情境信息材料为载体,挖掘信息中涉及到的、并符合考试说明的知识要点,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目的来进行系统设计。旨在让考生积极主动寻求“景”中蕴涵的基础知识、答题目标、内容的取向和问题解决的任务和线索,借助于真实的“景”,动之以“情”,产生情感的体验、做答的动力。

如2007年厦门市中考卷中的第24题,就属于该类试题。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①物理性

质:_________; ②化学性质:_________;③用途:_________;

(2)请从分子构成的角度,指出氧气和臭氧的不同点:_________;

(3)写出材料3中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磷在臭氧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相似,请写出磷在臭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_________;

(6)请提出一个缩小臭氧层空洞的设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分析:

本题是一道信息情境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考生要学会知识迁移,根据平时写化学方程式的经验,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题给信息,准确填写臭氧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善于联想到化学中的其它物质,分析出其利与弊,如二氧化碳的功与过等。

3“构建知识获取过程,开展科学探究”的专题化试题

凸现科学探究,联系生产生活是中考试题命题的导向。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仔细研读新课标,不难发现“科学探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它已作为一项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被置于“内容标准”的首位。这类试题的设计构想通常基于以下两种方式:

(1)以学生未知的新事物或新知识为探究目标,模拟科学家开展探究的方法,从“提出猜想”到“得出结论”,并渗透化学学科的特色――实验手段,以达到认知结果。该种构想注重的是考生从“猜想”到“结论”整个科学探究形成的过程。

(2)以学生较为熟悉的原有知识为探究目标,在已知结论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获得结论的原有的实验手段和探究方法,提出新的实验探究方法或探究过程,让学生对新的方法和过程进行评价和补充。该种构想注重的是考生对新的科学探究方法或过程的评价。

如2006年常州中考卷中的第27题,就是以上述构想(2)来进行命题的。

[题目]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1)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是_________(填物质的编号):①石灰石②氮气③铁丝④红磷⑤面粉⑥二氧化碳。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①简要叙述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请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燃烧。

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填装药品,并已设法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氮气。若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请设计后续的实验步骤,并按要求填表。

在后续实验步骤中,有一步骤为“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请把这一步骤用“题示”两个字填入下表相应步骤的“操作”栏中,且不必填该步骤的“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栏。

(3)①有人建议在装置X处作下图Ⅰ所示的改动,以便可随时切断气流。这样的做法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又有人建议在实验开始后,在Y管末端处增添一个燃着的酒精灯(下图Ⅱ),大家讨论后觉得很有必要,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不需要文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B在“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这一步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分析:分析第四大题中的27题,表格如下

突出学科特色是中考试题设计的方向。本题是一道学科特色较强的化学实验创新探究题,具有很好的区分度。解题时,考生首先要明确常见物质燃烧的条件,然后分析题目提供的实验装置,抓住单个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原理,来检查整套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本题的亮点之一是在设计实验验证木炭燃烧的两个条件:必须要有氧气、温度必须达到木炭的着火点。考生要运用类比的思想,确定在整个装置预先充满氮气的情况下,要达到题目提出的两个实验目的,应该是先验证“缺少氧气不能燃烧”、“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能燃烧”、“两个条件都满足才能燃烧”三者中哪一者?考虑到氮气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方便验证:缺少氧气物质不能燃烧。最后确定验证的顺序是先验证“缺少氧气不能燃烧”,再验证“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能燃烧”,最后验证“两个条件都满足才能燃烧”。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第一次实验中用酒精灯加热了玻璃管,要验证“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能燃烧”,必须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后才能通入氧气进行。本题的亮点之二是试题设计的问题(3)中三个小题,都是为树立学生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而设计的,体现了命题者具有很高的学科水平和良好的社会意识。

4“构建物质之间链接,区别推理事物”的专题化试题

坚持继承创新、综合评价是中考命题的源泉。历年来,化学推断题作为一种传统的题型,是普遍认同的极具开发潜力的题型,它对考查学生创新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窥视近两年的中考题,正赋予它新的生长点,不断推陈出新。此类试题设计的构想已不再局限于常见物质的简单转化(如“碳三角”、“酸三角”、“石灰三角”等),而是加大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横向联系,提高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分离提纯的综合程度,增强物质的反应类型、分类与性质的有机整合,因而近两年推断题“亮点”迭出,精彩纷呈,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和综合性。

如2007年苏州市中考卷中的第24题,就属于该类题型。

[题目]A是绿色粉末,G是蓝色溶液,X为常见的稀酸,B、C、D、E、F、H和Y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①、②、③、④和⑤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D_________,E_________,X_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分析:

第6篇:初中化学检验气密性的方法范文

一、让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不要机械地接受学习

很多教师都有深刻体会: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如果过度开放,不但会浪费时间,而且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也不好。因此很多教师怕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一种教学方法――机械地让学生接受学习。长此以往学生会乏味,教学效果会很低。我认为只有适时、合理地开放,才能让学生从与教师的互动中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下面是我在讲解CO的性质的一些做法:

学生对CO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能溶”而不是“易溶”很难理解,且课本上安排学生实验:用一瓶汽水进行实验,实验时不安全。因此,我在处理此问题时是这样做的:

首先我让学生思考汽水中冒出的气体是什么?如何检验它。学生都能正确的回答:“是CO,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接着完成实验,学生观察后一致认为汽水中冒出CO,说明CO易溶于水。我不作解释,接着安排学生实验:每小组两个相同的软塑料瓶(已收满CO),我要求学生分别倒入半瓶蒸馏水和澄清石灰水,立即盖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对比、思考、有什么发现。学生实验后,都发现两个塑料瓶都变瘪,但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的塑料瓶更瘪,讨论后得出结论:CO能溶于水,但在水中溶解能力并不太大,澄清的石灰水吸收CO能力更强。

通过本实验,学生既充分认识了CO“能溶于水”这一性质的真正涵义,又理解了空气中的CO为什么没有都溶解到蒸馏水中的原因,还认识到打开汽水瓶时CO为什么会逸出。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学生还学会了一种证明CO能溶于水的方法。

二、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有的教师认为,高度开放的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探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初三学生年龄在14岁左右,在思维能力方面,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有相当的发展,但还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属于“经验型”逻辑思维,因此一开始就完全让学生自由探究并不适合。我认为学生开始学习化学时,应多采取定向探究,由教师提供具体教学事例和程序,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的探究。当学生熟练地掌握一些实验技能和方法时,再由学生自由探究。

例如:在讲解实验室制备O、CO、H三种气体时,我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讲实验室制备O时,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操作的步骤、注意点、收集方法的选择等,都采用由我提问,学生讨论后我逐一分析归纳总结。并且由我分别用两套装置演示一遍制备并收集O后,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这里重点体现“扶”。在讲实验室制备CO时,我与学生重点讨论药品的选择:为什么不能用木炭燃烧、加热NHHCO、NaCO和稀HCl反应来制备CO。发生装置的选择、气密性的检查、操作步骤可让学生自行设计,我评价认可后,学生分组完成实验。

当在讲解实验室制备H时,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此时我采用学生自由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对比自行选择药品、发生装置、收集装置、设计实验方案,而教师作出恰当评价,由学生完成实验。这里重点体现为“放”,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

三、化整为零,分散难点,让学生愿意去学去记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入门篇。学习时,有很多的符号、理论概念的要记忆,但切不可让学生死记硬背。例如:初中教学中,化学元素的教学是一种难点。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些没有规律的元素符号,学生会对“化学”这门学科失去兴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更让学生产生厌烦。我是这样做的:

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元素符号统筹安排,平均分配每天要记的元素符号,开始时介绍简单的化学式,如氧化镁、二氧化碳等,告诉学生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可根据名称来写。学生觉得化学式书写一点不难。介绍了化合价后,再分析化学式书写方法,说明不能单凭名称写化学式。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三个阶段:在讲第一章第一节时,对一些简单化学反应,如镁带的燃烧,铜绿、碳酸氢铵的加热分解,介绍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到第二节氧气性质时,让学生在进行铁、碳、磷、硫在O中的燃烧实验后,判断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的条件,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回忆第一节的几个反应,也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这样到介绍化学方程式书写时,我们只要重点讲解配平就可以。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记忆以实验为基础,不需死记硬背,很快就能掌握。这体现了新教材的“体验性”原则。

第7篇:初中化学检验气密性的方法范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强化常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科学素质

培养学生的实验科学素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它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1、加强指导,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因初中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方法还不足,实验观察能力不够强,因此,我们一方面通过演示实验,教给他们观察的目的、重点和方法,引导他们通过看、闻、触等感觉器官来获得实验信息;另一方面,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所感知的直观感性材料,对遗漏的或表达不清楚的实验现象,通过再实验、再复述,以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从而逐渐形成自觉观察实验的良好习惯。例如,演示“镁带的燃烧”实验时,先告诉学生观察的目的是理解化学变化的概念和认识在化学变化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启发他们观察的重点是镁带燃烧前后物质的色态变化,如果不对学生加以指导,则大部分学生会主次不分或观察不全面、不细致,只看到“耀眼的白光”,而忽略“放出大量的热和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2、注重启发,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尽可能创造条件将验证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或探索性实验,也可以增加一些辅实验,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怎样将感知的直观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得出结论,也有利于启发学生对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化学知识的理解由生动的直观上升到抽象的思维,避免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只能机械地记忆,或简单地重复。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可运用以下3个实验进行对比:1)在醋酸溶液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2)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也变红;3)取少量固体石蕊于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石蕊不变色。那么2)中变色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学生讨论非常热烈,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并写出反应方程式:CO2+H2O=H2CO3。

再如,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理解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教材中设计了“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和“氢氧化钠溶液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两个实验进行探讨,再由宏观现象深入到微观分析,使学生心领神会。

3、严格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动手能力

初中学生刚接触到化学实验是一件既新鲜,又好奇的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从一开始就仪器的名称、使用方法、基本实验操作、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等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向学生介绍初中化学常用的9种仪器以及比较常用的12种仪器。第二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基本操作训练时(主要有:1)取用药品,2)称量物质,3)加热物质,4)过滤,5)蒸发,6)洗涤仪器,7)连接仪器,8)检查装置气密性),通过讲解、示范,带领学生进行模仿式操作,然后让学生独立练习,并及时检查和纠正学生在操作练习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或者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比赛,比一比谁的操作更熟练、更规范,这样对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增强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第三步,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和观看电视录像,指出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坚持让学生通过预习来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注意事项,通过讲解使学生懂得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原理,并充分体现演示实验的示范性和典型性,以期达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切不可让学生凭一时兴趣把做实验当作“玩把戏”。

由于我们注重常规实验教学,而且常抓不懈,使所教学生的实验能力大大提高,成效显著。

二、开展课外实验兴趣小组,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在实验教学实践中,有部分同学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表现突出,我们就召集这部分同学,拟建课外实验兴趣小组,推选出小组长,共同制订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实验内容、实验报告、中心汇报人),采取两种主要活动形式:第二课堂实验和家庭小实验。

第二课堂实验内容丰富,除了教材中安排的9个选做实验外,我们还结合课本有关知识增加了一些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的实验或实验的改进、小制作、小发明等。每次活动都抓了落实,既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又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学得开心,做得用心。例如:1)用铜线代替氧化铜粉末,改进“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学生认为改进后的实验速度快、现象更明显,铜丝还可重复使用);2)提供部分阅读材料和实验仪器,研讨甲烷的实验室制法,要求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挖掘实验信息,并按照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操作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此实验。

鼓励并指导学生做一些材料易得、操作简单,又联系生活实际的家庭小实验,让他们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去亲身体会科学究竟是什么?强化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情趣以及化学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例如,用食醋和鸡蛋制二氧化碳气体,除水垢、除铁锈、自制简易净水器、制波尔多液等。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课外实验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第8篇:初中化学检验气密性的方法范文

一、反应原理

1.制取氧气

采用的是含氧化合物分解的方法。常用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2KClO3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2H2O22H2O+O2。其中过氧化氢被称为“绿色氧化剂”。

2.制取二氧化碳

采用碳酸盐和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方法。实验室中常用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两种药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碳酸盐不宜采用碳酸钠,因为它颗粒细小,和酸反应速度过快;酸不宜采用硫酸,因为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难以继续进行,也不宜采用浓盐酸,因为其挥发性太强,会使二氧化碳气体不纯。

3.制取氢气

采用的是活泼金属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方法。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制取,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Zn+H2SO4ZnSO4+H2;Zn +2HCl

ZnCl2 + H2。酸不用硝酸和浓硫酸等氧化性酸,因为没有氢气生成,也不用浓盐酸,因为会使收集的气体中含有杂质;金属不用镁、铝,因为其活动性强、反应速度过快,也不用铁,因为其活动性弱、反应太慢。

二、发生原理

对于气体的发生主要应考虑两大因素,即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初中阶段可归纳为以下两种类型。

1.固-固加热型

适用范围:反应物均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时气体的制取。

仪器装置:如图1。

注意事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加热前先预热。

应用举例: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或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2.固-液不加热型

适用范围: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须加热的气体的制取。

仪器装置:如图2。

注意事项:长颈漏斗末端须液封,也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可用锥型瓶、广口瓶、平底烧瓶代替大试管;装药品时先固后液,液体从长颈漏斗加入;如果要控制反应速率,可再添加弹簧夹或有孔塑料板。

应用举例: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制取氢气。

三、收集原理

1.选择收集装置的原则:根据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是否与水反应和气体密度大小选择收集装置。

2.常见的收集装置、适用范围及使用注意事项如下。

注:除上述常见的气体收集方法以外,也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收集方法。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如氧气与氢气,可采用甲装置收集(即短进长出),从长管中排出的水可用烧杯接装,如将烧杯换成量筒还可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气体如氧气与二氧化碳,可用乙装置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气体如氢气,可用丙装置收集。另外,有毒性且不溶于水的气体如一氧化碳,最好采用甲装置收集。

四、验满原理

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可以通过观察集气瓶里水位的下降情况验满。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可以利用气体各自的性质来检验。如氧气的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表明气体已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五、放置原理

主要由气体的密度决定,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正放于桌面;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倒放于桌面。

六、步骤原理

制取气体时首先要组装好气体发生装置,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接着装药品。若反应物只是固体物质,一次性装好后再固定装置;若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两种物质,一般先装固体,固定好装置后从长颈漏斗中加液体。待开始反应排尽空气后收集气体,结束时要考虑仪器的安全拆除顺序。

如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来制取O2的主要实验步骤可概括为“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茶(查)”即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庄(装)”即盛装药品,连好装置;“定”即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即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收”即收集气体;“利(离)”即将导管移离水面;“息(熄)”即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七、除杂原理

气体中混入杂质气体,一般可采取下述方法进行除杂。

1.直接吸收法:水气可选择浓H2SO4、火碱、氧化钙等初中常见的干燥剂吸收。酸(碱)类气体可采用碱(酸)液吸收,如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可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氨气等碱性气体可用酸液吸收。如果是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可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吸收。

2.转化法:将混入的气体杂质转化为原气体。如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一氧化碳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将一氧化碳氧化为二氧化碳,以达到除杂目的。

八、验证原理

第9篇:初中化学检验气密性的方法范文

一、以趣促学 ,主动求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最好的老师”故有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态度。

化学是初中新开设的学科,对学生充满可新鲜感和诱惑力,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渴望。而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排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的学。

1、接触化学,开始对化学颇有兴趣,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需识记的的确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让学生很难记住,往往学生就会把化学认为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要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的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如“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氢一氧二为标准,单质价态总为零。”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

例如:在制取“氧气”这个课题中,做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这个实验中 要掌握好实验步骤的顺序〈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药品〈3〉将药品固定在铁架台上〈4〉点燃酒精灯〈5〉收集气体〈6〉将导管撤离水槽〈7〉熄灭酒精灯。讲解完后我们可以用语音记忆法“茶庄定点收利息”使学生可以很快的掌握下来。并能完整地说出每个字相对应的操作。又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可以十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的理解、巩固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义务教育的化学教科书中编入了84个演示实验,10个必做的学生实验和9个学生选做实验;还安排了12个家庭小实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把一些实验引入课堂中,采用“边讲边实验法”,进行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同时应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学生通过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大量生动、有趣的化学反应现象,从而了解物质变化的事实,掌握物质的性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变化,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讲铁的性质,做铁钉生锈这个演示实验时,可先让学生自己找材料,每人在实验前10天准备三支干净的医用针剂小药瓶。按装满水、少量水、干燥三个不同条件各放入铁钉一枚。让学生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等到讲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带来“成果”。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结合;直到得出正确结论,效果就比较好。

二、夯实双基,提升能力

在课堂中注重“双基”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初中化学里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元素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基本计算和化学实验组成。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

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癣归纳、补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