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范文

技术进步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技术进步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技术进步的重要性

第1篇: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偏向性技术进步;技能溢价;要素替代弹性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2-0003-04

引言

主流经济学长期以来一直忽略技术进步的偏向性。以Solow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外生的且是中性的,20世纪90年展起来的内生增长理论(Romer(1990)、Grossman and Helpman(1990)、Aghion and Howitt(1992)等)虽然将技术进步进行了内生化,把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归结于企业自身利益驱动的研发而产生的创新之上,但仍然未就技术进步方向做进一步分析。

但是现实中技术进步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非中性的(Acemoglu,2002)。早在1932年,Hicks就在其著作《工资理论》中对技术进步有过“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本身就是激发技术发明的动力,也就是对特定类型技术发明――偏向于节约使用已经变得相对昂贵要素的技术发明的激发动力”的论述;之后,Fellner(1961)、Kennedy(1964)以及Samuelson(1965) 从不同方面对希克斯的论述进行了扩展,然而由于这些论述都缺乏微观基础(Nordhaus,1973),因此并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

Acemoglu(2002,2003a,2007,2012a,2012b) 通过模型化Hicks(1932)等有关技术进步偏向的早期思想,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框架下,从微观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出发,研究了要素价格变化和创新产品的市场规模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从而为技术进步的偏向性找到了微观基础,关于技术进步偏向性的研究才重回人们的视野。Acemoglu最开始将偏技术进步应用于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淼拿拦劳动力市场中出现的技能溢价现象。之后,偏技术进步理论逐渐成为理解劳动力市场收入差距、国民收入分配等一系列非均衡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的新思路(Autor et al,2003;Autor et al,2006;黄先海和徐圣,2009)。

一、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定义及测度

(一)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定义

Hicks(1932)在《工资理论》中给出了技术进步偏向定义,即当资本劳动比不变条件下,由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劳动边际产出比的变化情况。Acemoglu(2002)在Hicks(1932)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定义,指出如果技术进步使得要素 Z 的边际产出高于其他生产要素,则称技术进步偏向 Z,或者说偏向 Z 的技术进步( Z-biased Technical Change)。因此,Hicks技术进步偏向指数可以表示为:

即技术进步偏向指数为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资本劳动边际产出比的增长率。如果Hbias>0,则表明技术进步偏向K,如果Hbias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Diamond(1965)也曾给出技术进步偏向指数的定义,即:

技术进步偏向指数的含义则为由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资本边际产出增长率和劳动边际产出增长率之差。Dbias和Hbias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两者可以相互推导。

(二)不同函数下的偏向型技术进步指数

现有研究对于生产函数的设定主要有C-D、CES和超越对数三种,其中C-D生产函数忽视了技术进步的偏向性,因此在测算技术进步偏向时,主要使用CES生产函数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CES生产函数应用最广泛(Acemoglu(2002)等),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由于其可变的要素产出弹性可以反映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效应和交互作用,同时形式较为灵活,能够避免由于生产函数误设带来的偏差(涂正革和肖耿,2005),近年来的使用变得频繁。

1.CES生产函数形式

假定生产函数为如下的CES形式,即:

其中γ为分配参数,反映生产中劳动L和非劳动要素Z(可以为资本、技能劳动或者土地等)的相对重要性;σ为劳动和要素Z之间的替代弹性;AL表示劳动增强型技术,AZ为要素Z增强型技术。

由(4)式可以看出,当Z增强型技术进步AZ的增长率大于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AL的增长率时,技术的进步偏向可以直接通过替代弹性σ的大小来判断:当σ>1,即两种生产要素为替代品时,技术进步偏向Z;反之,若σ

2.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

假定生产函数为如下的超越对数形式,即:

(三)偏向型技术进步测度方法

在Acemoglu(2002,2003a)的开拓性研究之后,兴起了一股研究技术进步偏向及其影响的热潮。摆在学者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测度技术进步偏向,众多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其中使用最普遍的主要有Klump(2008)基于CES生产函数的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法、Sato and Morita(2009)开发的指数测度方法、Leon-ledesmas等(2010)使用的Kmenta两方程估计方法,以及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测算方法(张月玲和叶阿忠,2014)。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Leon-ledesmas等(2010)使用蒙特卡洛模拟比较了各种测算方法后发现,Klump的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法的估计结果最为稳健。

二、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决定因素及诱发机制

国外学者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从微厂商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决定因素展开了大量研究(Acemoglu,1998,2002,2003a,2007;Kiley,1999;Xu,2001;Thoening and Verdier)。综合起来看,决定技术进步偏向的主要因素主要有:(1)要素相对价格及要素禀赋;(2)国际贸易;(3)政府干预因素。

(一)要素相对价格及要素禀赋对于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

早在1932年,Hicks便指出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会对技术进步方向产生影响,技术进步偏向于节约使用已经变得相对昂贵的要素。Hayami and Ruttan(1985)则认为,当某种生产要素相对充足时,偏向于该要素的技术会更有价值,进而激励厂商研发偏向于该充足要素的技术。

Acemoglu(2002,2003a,2007)对技术进步偏向决定因素的研究最为深入和系统,他在内生增长理论基础上,从微观厂商利润最大化出发,研究了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及要素禀赋对厂商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他认为,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及要素禀赋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决定存在两种效应:一种是价格效应( Price Effect),即技术进步偏向相对价格较高的要素,一方面通过研发偏向于该要素的技术进步可以节约该要素的使用,另一方面相对价格较高的要素生产的产品的价格相对更加昂贵,两个方面都会提高利润;另一种是市场规模效应(Market Size Effect),即技术进步偏向相对丰裕的要素,研发偏向于相对丰裕的要素的技术,意味着该技术在更广阔的市场。而最终何种效应发挥主导作用则取决于两种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如果两种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大于1,市场规模效应将起主导作用,技术进步偏向于丰裕要素,而且两种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大于2 时,还会出现强均衡偏向,丰裕要素的价格会随着丰裕要素的持续增加而上升;如果两种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小于1,则价格效应起主导作用,技术进步偏向于相对价格较高的要素。

(二)国际贸易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

Wood(1994)最早提出国家贸易会影响技术进步的偏向,Acemoglu(2002)、Brambilla et al(2012)、Caselli(2014)等在研究国际贸易对技能溢r影响时进一步发现,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的技术进步偏向都会产生影响。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国际贸易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机制影响技术进步的偏向。

1.防御性创新。Wood(1995)、Thoenig and Verdier(2003)认为贸易开放后,面对外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压力,国内企业会进行防御性创新,增加对资本、技术密集型技术的研发,从而使得技术进步偏向得到跨国传递。

2.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大量研究表明20世纪以来,以美国为首的世界技术前沿国家的技术进步总体为资本偏向(Wilkinson,1968;Sato,1970;Panik,1976),若落后国家通过低成本引起技术,则技术进步必定为偏向资本。Acemoglu 和 Zilibotti(2001)、Gancia和 Zilibotti(2009)认为,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戴天仕、徐现祥(2010) 研究认为,国外偏向资本的技术扩散到我国是我国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的其中一个原因。

3.产品相对价格上升诱致利润变化的结果。Acemoglu(2003b,

2015) 注意到国际贸易与偏向型技术进步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后发现,资本和技能劳动丰裕的发达国家与技能稀缺的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会因竞争力较强而具有较高的价格,从而使生产更加有利可图,进而促使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和技能劳动。

4.市场规模效应诱致利润变化的结果。Acemoglu et al(2012c,

2015)研究了外包业务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对一般均衡求解后发现,离岸外包与技术进步的方向呈倒“U”型关系,当离岸外包水平较低时,外包机会增加会引起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偏向于技能劳动,但是随着外包业务量的继续增加,市场规模效应将引致技术进步由技能偏向型向非技能劳动偏向型转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国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内生于该国的要素禀赋和要素投入结构,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要素禀赋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如果发展中国家直接引进使用发达国家的前沿技术,将会导致技术与本国要素结构的非匹配,即非适宜技术(林毅夫,2006)。

(三)政府干预因素

Gerschenkron(1962)认为,落后国家具有“后发优势”( 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落后国家可以通过低成本引进成熟技术,而在政府主导下通过研发“赶超战略”则可以快速缩小与已知前沿的技术差距。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行业政策、环境政策、产权保护政策、金融抑制等影响技术进步的偏向。

三、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影响

虽然早在1932年Hicks就提出了偏向型技术进步,但直到Acemoglu的一系列论文才使得偏向性技术进步与技能溢价、劳动收入份额等联系起来,成为解释这些经济现象的新理论(Autor et al,2003;Autor et al,2006;黄先海和徐圣,2009)。

(一)劳动收入份额的持续下降

Keynes(1939)曾说,要素收入份额“引人注目的稳定”是一个“奇迹般的事实”,Kaldor(1961)更是将这一经济现象归结为现代经济六大典型化事实(Stylized facts)之一,而且这一“事实”在20实际70年代之前广泛得到了来自欧美各国经验数据的支持(Solow,1958)。但是近四十年来,全球范围的劳动收入份额却出现了持续性的下降(Blanchard and Phelps(1997),Gollin(2002),Harrison(2005),Rodríguez and Jayade(2010)),Kaldor典型事实正不断受到经验证据的冲击和挑战(Blanchard et al.,1997)。

学者们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展开探索,Acemoglu(1998,2003,2002,2007)通过修正技术进步中性的假设,系统的论证了有偏技术进步(Biased Technical Change)可通过非均等提高不同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来影响不同要素在总收入中的分配比例。

Bentolila and saint-paul(2003)利用 12个 OECD国家13个产业1972―1993年的面板数据以及Guscina(2006)利用18个工业化国家1960―200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结果都发现技术进步表现出资本增进特征并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负向影响。

(二)技能溢价

Wood(1995)就曾指出,为了应对贸易自由化后的国外竞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会选择防御性创新,进而使技术进步偏向于技能劳动,增加了对熟练劳动的需求,扩大了熟练与非熟练劳动的工资差距。

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当时大学毕业生供给的增加,导致了大学工资溢价( College Wage Premium)经历了十年的下降,20世纪80年代之后,尽管大学毕业生数量依旧持续增长,但大学工资溢价却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Acemoglu(1998,2002) 用近几十年来现代部门发生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解释:技能劳动供给短期内的大幅增长通过“市场规模效应”和“要素价格效应”来影响技术进步的偏向,当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σ>1时,“市场规模效应”主导了新技术的走向,技术进步偏向于丰裕要素――技能劳动,并且当 σ>2 时,强均衡偏向将使得大学工资溢价会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而上升。

除此之外,近年来也有部分国内学者将其与就业(刘国辉,2016)、经济增长(钟世川,2014)、产业结构升级(孔宪丽,2015)联系起来考察,这些都是劳动收入份额的持续下降及技能溢价的进一步延伸。

四、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一)结论

本文在ζ向型技术进步的理论演进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定义及侧度方法在不同生产函数下的表达形式进行了阐释。当前测算偏向型技术进步的主流方法是基于CES函数基础上的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法,基于超越对数函数形式的测算法也在逐渐兴起。关于技术进步偏向型的决定因素,Acemoglu(2002,2003a,2007)对封闭条件下要素相对价格及要素禀赋对于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进行了最为系统的理论阐释,并将其归纳为“价格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综合效应则取决于两要素替代弹性的大小,当替代弹性大于1时,“市场规模效应”将起主导作用。此外,国际贸易及政府干预也会对技术进步的偏向性产生影响。偏向型技术进步理论的应用主要在于解释近年来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事实及“技能溢价之谜”,其他方面都是这两方面的延伸。

(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第2篇: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技术进步 技术创新 技术模仿 技术外溢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企业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关键因素。工业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发展的历程表明,规模生产已不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实现技术创新,从而达到技术进步的目的已成为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新增长理论也指出了内生技术进步对一国经济长期稳态增长的重要性。然而,现实经济中,技术进步却不仅仅取决于自主研发创新,它还依赖于对外界先进技术的模仿与吸收(林毅夫等,2005)。之所以有技术进步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差距的存在。因此在分析自主创新对技术进步作用的同时,不能忽略技术引进、技术模仿与学习、技术外溢等因素的重要作用。

一、技术创新是实现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

技术创新包括发明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技术上的原始创新往往会导致产业发生重大变化,同时也会对科学上的原始性创新起到推动作用。技术创新是企业技术进步的内核,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也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强大支撑。

二、技术差距的存在可以推动技术进步

研发产出若只依赖自主创新,那么,也就意味着,技术水平的进步是在一个封闭的经济状态下进行的,它只能依靠研发部门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与知识的积累。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的技术进步主要依靠自己的自主创新,这就很难实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因为,一个国家无论是资金还是人力资本都是有限的。

1.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技术差距

投入的资金量是体现国家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表1和表2给出了美国加州和我国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的研发经费统计数据。这些区域都是该国的技术创新中心,都有一定的代表性。

资料来源:US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al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2年至2006年各期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美国技术创新,不论是在时间方面还是在资金方面,所投入的要比我国多很多。这无疑是造成两国技术差距的原因之一。如果只考虑自主创新的作用,那么很难解释这些年来我国技术水平稳定、快速发展的现象。

2.技术外溢是缩小技术差距的途径之一

从上表中我们也可以分析出,我国的技术水平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即存在技术差距。缩小技术差距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地利用全球资源,招商引资,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外商不仅带来了资金,还带来了许多先进的技术,这种技术外溢,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国技术落后的窘境。

3.缩小技术差距可以推进技术进步

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并不能长期占有垄断利润,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因为在技术交流、产品流通之后,为了取得更高利润,企业会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先进技术的各种信息进行技术模仿,从而实现技术改进,提高利润率。在技术模仿的过程中,不仅满足了企业个体的技术提高,也实现了社会整体的技术进步。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理解,现实经济中的技术进步不仅要着重考虑自主创新的作用,还要考虑由于技术差距所引起的技术模仿、技术外溢的重要影响。

三、人力资本的影响作用

缩小技术差距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投入人力资本。因为无论是自主研发创新还是技术模仿,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和知识积累。在提高本国的技术吸收能力的基础上,与技术领先国的技术差距越大,对本国的技术外溢效应越显著,即较大的技术差距意味着更多可供选择的技术模仿空间,更低的技术模仿成本。因此,本国必须首先花费一定的人力资本来提高技术吸收能力。

经济较为开放的国家、地区能够相对充分地从技术外溢和模仿中受益。在技术进一步得到交流的过程中,更多的人力资本从最终产品生产部门转移出来,使得研发部门的工资报酬有所上升,从而提高了研发部门的人力资本比重,也为本国的自主研发积累了知识存量。在这一转移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技术模仿对人力资本部门配置结构的影响。它不仅能有效地均衡人力资本在各部门间的比例,无形中还提高了本国的自主研发能力。当然,这种转移并不是无止境的,在很大程度上它还取决于本国对外界先进技术的模仿、吸收能力。

四、推进技术进步――自主创新、技术模仿缺一不可

值得注意的是,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加强本国的技术模仿、吸收能力的时候,往往会过于强调较大的技术差距所带来的后发优势,而忽视了这一优势的有限性。因此,在加强技术模仿力度的同时,同样不能把自主研发置之不理。

推进技术进步是一项关系全局、时不我待的战略任务,需要全面规划,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增强国力。

1.利用技术模仿实现技术进步

利用技术差距,吸收技术先进国所带来的技术外以弥补本国的技术缺陷,从而实现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2.全面发展自主研新的各种创新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原始创新来或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通过围绕一些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战略产品和重大项目,将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起来,实现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甚至引起重要领域的重大突破。

3.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在利用技术外溢实现技术进步的基础上,积极消化吸收再创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想推进技术的进步,不能封闭起来进行,而应开展广泛的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完善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充分利用人类共用的科技成果。

4.不断完善国家激励机制的建设

技术进步最终还是需要人来实现,这就取决于人的素质高低,取决于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这就要求我们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战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政府要制定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要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要构建科研成果转化机制。要形成公开有效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给创新者应有的尊重和回报。

5.高校科研与企业相结合

现在大学是从事科研、提供知识产品的主体,而技术创新和产业的主题则是企业。只有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整体创新实力。

五、总结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上都得到了巨大收获,发挥后发优势,但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道路会越走越窄。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自有的知识储备,在缩小技术差距的同时,加强技术创新的力度,从而实现技术进步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张鹏飞: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落后国家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5第1期

第3篇: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范文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众多,金融发展和技术进步是其中经常被提及的因素,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具有悠久的传统,比较有代表性的有Goldsmith(1969)、Levine(1997)、谈儒勇(1999)、冉光和等(2006)等,研究结果大多支持金融发展有助于经济增长。对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多学者是从产业结构变迁、二元结构、人力资本等角度阐述。还有的研究则从不同层面讨论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中的金融因素。CalderonCeasar和LiuLin(2003)用实证的方法说明金融发展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杨文举(2006)的经验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效率的变化、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都促进了中国各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资本深化的贡献最大。关于金融发展与海洋经济的关系,武靖州(2012)认为,沿海地区是我国相对发达的区域,民间资本充裕,通过金融政策安排与创新,凝聚社会资本力量投入海洋开发领域,是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验研究方面,俞立平(2013)的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持不够,两者的互动效应不够明显,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余文珍,梁显富(2013)基于沿海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表明:我国金融结构对海洋经济的促进作用仍处在规模扩张阶段,为促进海洋产业的提高,应转向集约式的效率提高模式。综上所述,目前直接关于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海洋经济发展三者关系的研究,尤其是经验研究较少。本文就从这三者的关系入手,主要从经验研究层面探讨金融发展和技术进步对海洋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模型构建

(一)分析框架目前关于海洋经济增长与陆地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十分少见。从我国的情况看,一方面海洋经济增速明显较快。2002-2011年大多数年份,海洋经济的增长速度要高于整体GDP增速,两者的平均值分别为13.4%和10.6%,海洋经济增长率高出2.8个百分点。但另一方面,海洋经济增长速度的波动性也较大,2002-2011年,海洋经济增长率最大和最小增速分别为19.8%和4.2%,远大于整体GDP的波动范围。由于难以定量分析这种差异性产生的原因,我们暂且借鉴一般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并假设金融发展和技术进步也是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则反映海洋经济产出关系的生产函数为:Y=f(L,F,K)(1)其中,Y代表海洋经济总产出,L是劳动力投入,F代表金融发展水平,K代表总的智力资本投入,则可构建如下计量模型:其中Y代表海洋经济总产出,X为自变量的集合,包含劳动、金融发展、技术进步等因素。μi为不可观测的地区效应,表示各省份之间不同但不随时间变化的一些不可观测因素。λt为不可观测的时间效应,是一个不随省份不同而变化的变量,α表示所有没有被包括在回归模型中和时间有关的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其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δ2的正态分布。

(二)影响因素与指标选取海洋经济总产出用海洋生产总值表示,是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的简称,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沿海地区①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海洋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是海洋产业②和海洋相关产业③增加值之和。我们把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因素到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要素投入(1)劳动要素。一般以就业人数衡量,具体指标是海洋经济就业人数,用ML表示。(2)金融要素。资金的投入是推动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通常用金融相关率指标FIR衡量,计算方式为存贷款余额/GDP。也有部分研究认为,考虑到存款是贷款的来源,因此采用贷款余额/GDP表示金融发展(FD),如俞立平(2013)对我国金融发展与海洋经济关系的研究。本文采用后一种方式。2.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常见指标包括科研经费投入、在校学生数等多种。但是,科研经费投入对技术进步具有滞后性,在校学生数则具有流动性,因此,单个指标难以反映技术进步整体的状况。对于海洋经济而言,本文选取海洋经济的产业细分与统计中的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④(以下简称为海洋科研教育)增长值作为技术进步的指标,并假设海洋经济的技术进步依赖于对海洋科研教育投入的增加,因此预期符号为正。技术进步指标具体又可以从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两个角度进行测度。(1)相对指标。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占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的比重(RMR),以此衡量相对技术进步对海洋经济的影响。(2)绝对指标。选取海洋科研教育增加值(MR)作为绝对技术进步指标。之所以要做此区分,是要比较在当前阶段,海洋教育科研绝对规模的增长与相对比例的提高对海洋经济的作用。3.控制变量影响海洋经济的其他影响因素很多,我们还选取结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反映海洋经济在当地经济总量中的相对重要性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具体指标是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占地区GDP的比例(RM)。我们把海洋经济影响因素即各自变量列表汇总如下:

(三)计量方程与数据处理根据上文的分析,本文的计量模型确定为:除各地区贷款余额与地区GDP数据从历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取得外,本文中的所有原始数据均来自历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我们进行面板数据计量分析的样本范围是2006年到2011年沿海11个地区的年度数据。我们对于属于水平数值的变量取对数,在变量名称上用在指标名称前加一个字母L表示,各主要变量的统计性描述汇总如下:

三、计量分析

从海洋经济发展与各自变量的散点图看,大致都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但是相对而言,劳动要素与海洋科研教育投入与海洋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更加显著。在做计量分析前,首先对各面板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PanelData单位根检验表明,均在5%置信水平上均拒绝接受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PanelData是平稳序列。然后建立混合模型,并检验模型的冗余性(RedundantFixedEffectsTests)。检验结果拒绝冗余原假设,则选择固定效应模型。Hausman检验在5%的置信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因此固定效应模型成立。我们采用逐步回归法依次检验各因素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采用海洋科研教育占海洋经济的比例指标(RMR)来表明相对技术进步,根据式(3),得到模型1,结果表明相对技术进步对海洋经济增长并不显著作用。去掉这个变量后,得到模型2,各个变量均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劳动和金融要素的投入对海洋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海洋经济劳动就业人数增长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以拉动海洋经济增长率提高3.64个百分点,说明劳动对海洋经济的拉动作用富有弹性,比较显著。而金融发展本身就是比例指标,每提高1,将使海洋经济增长率提高0.38个百分点,弹性较低。此外,在两个模型中,海洋经济占海洋地区整体GDP比重的提高也都有利于海洋经济的增长,表明海洋经济增长可能存在一种正向的反馈机制。我们再采用海洋科研教育增加值指标(LMR)来表明绝对技术进步,根据式(4),得到模型3。与模型2相比,劳动和金融要素的系数仍然显著,但是系数有所变小,而技术进步对海洋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而且系数提高。根据AdjustedR2、DW值等指标的综合判断,其拟合程度要优于模型2。模型3表明,金融发展对海洋经济的增长有较大的支持作用,金融发展指标每增加1,就可以使海洋经济GDP增长率增加0.2个百分点。海洋教育研发投入的增长率每增加1%,海洋经济GDP增长率就增加0.7%,表明当前海洋教育研发投入的弹性小于1,仍显不足。从上述的经验研究中,我们发现,金融支持与技术进步对海洋经济发展的作用似乎存在内部的关联,为此,我们引入两者的交互项,得到模型4,此时一个较大的变化时金融发展变量的系数由正变负,而且统计上不显著。移去该变量,得到模型5,此时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的交互项显著为正,但系数较小。劳动投入、技术进步、海洋经济占比等变量的系数和显著性大致保持不变,模型拟合优度和稳健性良好。从模型2、模型3和模型5的比较中,我们看到了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复杂的内在关联,这样的复杂性表明:第一,海洋经济本身的复杂性。海洋经济本身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概念,既涉及到传统产业,也包含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涵盖了三次产业,因此要对海洋经济发展做具体分析。第二,金融发展和技术进步对海洋经济的影响机制复杂。既有各自独立影响,也有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第三,当前金融支持对海洋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点:一是经验研究中所用的指标只涵盖了银行信贷,并不包括其他形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因此不够全面。二是对于海洋经济而言,目前仍然存在着金融排斥现象,尤其是海洋渔业等客户规模较小的传统行业。因此,通过金融创新,增加涉海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得性和丰富度,就成为进一步发挥金融因素对海洋经济发展作用的必然之选。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4篇: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创新发展战略

2005年末,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自主创新的重大发展战略,指出这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中心环节。紧接着中央又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制定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两年来,中央提出的这一战略得到了全国各地的热烈响应,科技创新的投入大幅度增加,自主创新的成果开始涌现。2006年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已由2002年的1.07%上升到1.42%,专利申请授权数同期由13万件上升到近27万件,增长1.02倍。但是,应当看到,技术创新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追求技术进步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技术进步的动力不足,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不高。2006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68%的企业尚未建立研发机构,76%的企业没有研发活动,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76%,远远低于国际上一般为3%的水平。用于技术引进的支出与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支出的比例为1∶0.26,远远低于日、韩1∶5-8的水平。绝大多数企业尚缺乏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出口轻纺产品中贴牌生产占相当高的比重。通常讲一类企业卖标准,二类企业卖专利,三类企业卖产品,我们的多数企业仍处于卖产品的阶段。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许多企业尽管销售额很大,但获利甚微,大部分利润流入外企手中。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国内投资只能集中投向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而电子信息、精密设备等技术、知识密集型行业主要靠外商投资或进口产品来满足需要,使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遭遇到资源、环境越来越严重的制约。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要按照十七大报告的部署,切实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着重抓好以下主要工作:

第一,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去年年初通过的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是集中了大批专家,经过缜密论证制定的,它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科技发展创新的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16个重大科技专项已陆续启动,鼓励科技研发投入等上百个配套政策也正式推出。落实好纲要,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当前的问题是,企业申请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主动性、积极性还不够高。如企业研发投入可以在税前超额扣除等优惠政策,真正能享受的企业不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申请的积极性低于中小企业,这就使本该享受的优惠政策而没有享受。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企业对政策信息不了解、不敏感有关,但根本原因在于企业仍缺乏以技术进步求发展的动力,需要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入手,建立企业技术进步的机制。

第二,抓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企业是技术研发投入和技术进步的主体。在发达国家,研发投入资金和研发人才的70%以上集中在企业,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我国在计划体制下建立起来的科研体制,在企业之外建立了一大批靠财政供养的科研机构,使科技与经济长期处于“两张皮”的状态。随着应用型科研机构的企业化改革和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两张皮”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企业作为研发主体的地位逐步增强。去年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科研投入的比重已由过去的30%左右上升到66.3%,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所有大中型企业都应设立自己的研发机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不应低于3%,高新技术企业应当在10%以上。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企业,应当成为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因为这些企业集中了最好最多的科技资源,而且随着近几年盈利的大幅度增长,已经具备了增加研发投入的实力。必须从考核指标等方面建立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激励机制。企业获得的技术成果,应对其市场价值做出评价,列为企业的绩效。对企业业绩的考核,不仅要注重实现利润和资产保值增值,也要注重其技术储备等长期发展能力。在考核企业资产价值时,不仅要看其有形资产,也要看其无形资产,越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越是要注重考核其无形资产。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阐明了的企业技术进步的规律,我们今天应毫不犹豫地运用于对国有企业的考核和管理。目前国有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强度低于全国大中型企业的平均水平,症结在于国有企业尚未建立起追求技术进步的机制以及决定这个机制的考核指标体系。只有把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研发的巨大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才能落到实处。

发挥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各自的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它们之间的联合,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大学科研经费60%以上来自于企业委托的研究课题,每年达500多亿元。原部属256个应用型科研机构改制之后,有的进入企业内部,有的成为独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增强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和创新意识。要大力推动三者之间的联合,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第三,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实行开放式创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技术资源的市场化、国际化也呈不断发展之势,特别是在传统制造业领域,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由于市场和管理等原因,经营困难,其技术人才和技术成果必然在国际上流动。一些以技术专利为主要产品的研发企业,必须通过出售其技术才能维持企业生存发展。一些企业和科研机构有研发能力而缺乏研究课题和资金支持,谁能提出课题并提供资金即可为谁服务。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技术需求市场,而外汇储备的积累和人才培养,已使我们具有较强的购买能力和技术合作的实力。因此,要开动脑筋,灵活地采用各种办法,广泛利用国际市场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这比起关起门来自己研发,是一条省时省力省钱的捷径。总结各地企业的成功经验,至少有以下途径可以利用:一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凡是能买到的技术,尽可能用这种办法;二是用系统集成的方式实现重大装备和产品的国产化;三是依托重点工程,通过国际招标、技贸结合,提升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广“三峡模式”;四是通过国际并购获取国外技术资源,如“联想模式”;五是通过国际合作进行技术研发;六是通过委托国外开发拥有知识产权,如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神华模式”;七是自主研发设计,由国外制造或进口关键零部件,即“华为模式”;八是扩大加工贸易高技术产品进口零部件在国内研制配套的比例,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第四,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我国科技创新资源相对不足,必须逐步增加科技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由于科技资源管理分散,部门和单位相互封闭,使有限的资源不能充分利用,而且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如地面卫星接收站,由于不能面向社会开展服务,造成重复购置,利用率很低。国家出资建设的重点试验室,利用也不充分。一些科研信息、资料、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面向社会开放做的很不够,科研力量、科研经费使用比较分散,对重大课题的组织攻关不力,存在着低水平的重复劳动。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缓慢。对此,必须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来解决。要健全和扩大技术市场和服务市场,把政府有关部门、科技中介组织的功能和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企业的科技研发活动也应分离出来,按照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独立经营,既为母公司服务,也为社会和市场提供服务。尽快使科技研发成为服务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通过规划、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益。

第五、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是对智力劳动成果价值的肯定,是激励科研开发、激发人的创造智慧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正是凭借科技上的优势,运用知识产权遏制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并获取超额利润。作为发展中国家,破解技术封锁的唯一途径,就是下决心增加研发投入,创造自己的知识产权,培养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要树立知识产权意识,善于利用和学习专利技术来创造自己的专利。要打破对国际专利的迷信,只要舍得投入,就能产生自己的专利,并以自己的专利打破外国公司在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去年,我国申请国际专利3910件,比上年增长57%,国际专利申请量由全球第37位上升到第8位。其中华为公司一家即申请了575件,占全国的15%,在全球企业中居第13位,在发展中国家企业中居首位。为什么一个公司竞能占全国这么大比例?关键在于重视以创新求发展,去年公司研发投入达60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0%,企业6万职工中有3万人从事科研,平均年龄只有27岁。如果我们的大型企业特别是中央级大企业都能像华为这样,我国就有可能迅速成为专利生产大国,真正成为创新型国家。

第5篇: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科技进步;经济增长;资本

一、引言

全面小康社会后,我国国际地位有很大的提高,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的根本性标志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具体有以下几项表现: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元人民币;第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人民币;第三:恩格尔系数降到35%;第四: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第五:城镇化率达到56%;第六: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达到20%;第七:大学入学率达到25%;第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95%。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仍将始终遵循社会主义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向高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迈进。那么未来实现经济增长的路径

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关于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决定因素的理论很多,以下主要通过其中三个理论加以说明:1.以哈德罗-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为代表的资本决定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是资本积累,主要内容是指在资本-产出比率不变的条件下,经济增长取决于储蓄率。2.以索罗经济增长模型为代表的技术决定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的程度。这两个理论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中单强调资本积累的哈德罗-多马模型已经不起实践的考验。索罗模型虽强调科技进步的巨大作用,但它把科技进步当作外生的,对经济的作用只是暂时的增长,并非持续的增长。3.内生增长理论,该理论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新增长理论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进行重新思考,把经济增长的源泉科技进步即技术进步内生化,弥补了索罗经济增长模型把技术进步当做外生因素的缺陷,并指出技术进步中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对经济的持续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理论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收益递减和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也做了完善,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通过积极的外部效应机制遏制了要素收益递减和规模收益递减,不仅使自身能够形成递增的收益,而且能使物资资本和劳动的要素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保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通过以上的分析可发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虽然会导致产量的增长即经济增长,但经济要实现长期、持续和高速的增长不能只依靠简单的生产要素投入,要摒弃粗放的生产方式,采取集约的扩大再生产方式,也就是说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技术进步不仅带来产出的增长,而且可以通过外部效应,提高劳动力、自然要素和物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消除这些要素同收益递减的联系,且带来递增的规模收益。各国之间经济增长率和收入水平的差异主要就是源于各国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不同,所以未来发展经济最重要及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增加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

三、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近几年,国家统计局同有关部门开展了科技进步定量测算办法的研究工作,推出了一套测算办法,即以增长速度方程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计算公式为:EA=Y-αK-βLY×100%%其中EA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Y为产出的平均增长速度K为资本的平均增长速度,L为劳动力的平均增长速度α为资本的产出弹性,即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增加1%,产出增加α%β为劳动的产出弹性,即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增加1%,产出增加β%Y、K、L均可由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查找并计算而得(本文按下一年数据减上一年数据,再除以上一年数据而得,其中资本主要指固定资本,劳动主要指从业人员。)α、β可由Y的变化率除以各自变化率计算而得。从2005年至2013年劳动力的增长速度总体来说是下降的,劳动力产出弹性也是下降的,而资本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走势。以2009年为例,科技进步贡献率为负,此时主要贡献的应为资本,该年资本增长速度高达21.8。我国在失去人口红利的优势后,对经济做出主要贡献的是资本,其次是技术进步,且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是稳定的,但由于资源能源的稀缺以及环境的日益恶化,随着经济与环境两手抓的意识越来越强,那么在未来对经济增长起到关键作用的定是技术进步。

四、小结

通过本文以上对两者之间的分析,并结合本国实际国情,得出以下几点认识。首先,随着全面小康,经济全球化,网络现代化,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倾向于科技的竞争,德国关于“工业4.0智能工厂”的战略和美国的“依托硅谷模式抢占软件技术优势,发展先进生产方式”的工业4.0的挑战,都证实了科技进步的重要性。我国在制造业方面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以东北三省为例,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制造业失去了对中国经济的支撑作用,经济萎靡不振,面临转型压力,这个过程需要科技进步,完成转型。完成转型之后,我个人认为技术进步随之只会更加重要,只有技术进步提高要素利用率,才能有力的刺激经济增长。其次,要想迈进发达国家之列,要注意产业结构的调整,合理安排各产业占比,要注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将会出现更多的智能机器人进入该产业,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我们人类将从事更加高智能的工作,提高生产率,那么这就需要较多地依托智能互联网,软件的开发,站在科技进步制高点才能实现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最后,科技创新能提高要素利用率,引导生产要素在各部门之间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是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型的源泉动力。因而,创造良好的软环境是吸引科研人才、高端企业,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科研机构和高校是国家软实力建设所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和科技创新基地。我国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引进高科技产业企业,汇集科技人才,组建科技创新联盟,汇集同类产业资本,要把产业资本和科技人力资源紧密结合起来,丰富完善载体功能,增强自身要素集聚。

参考文献:

[1]王振华,李旭.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县域经济增长[J].农业技术经济,2015(2).

[2]张卫,郭玉燕,孟静.全面小康背景下城市人口与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J].现代经济探讨,2008(10).

[3]郭坤,徐爱好,张再生.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及借鉴.[J]宏观经济管理,2015(5).

[4]张汴生,陈东照.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河南省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8).

[5]严炜.基于科技进步的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6).

第6篇: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技术进步;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现状

一、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社会生产力,早已深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进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也不容小觑,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当时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层次不一,其实质上,则是科技进步发展程度的不同,接下来,我们就对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

1.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构成要素有积极的影响

区域经济的构成要素包括:经济中心、腹地和网络,技术进步在对着三要素进行改良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优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创造良好的地理环境。具体表现在:

(1)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中心的影响

作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中心,同时也是区域内的主要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经济中心之所以能以最快的速度成长,技术进步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区域范围内的科术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中心的地理位置,这样就使其掌握了先进科技的绝对优势;另一方面,经济中心处于整个地理区域的中心关键部位,整个区域中主要的先进产业和技术部门都集中于此,使其具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使它能在第一时间吸收最新的科技成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其内在的经济技术水平和经济能力。

(2)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腹地的影响

区域经济中心的技术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其对周追经济腹地的辐射力。第一,科学技术在增强区域经济中心的经济能力后,还可以顺势吸收经济腹地内更多的剩余产品和安置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也拓宽了周围腹地的经济发展空间;第二,技术进步促使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获得较快发展的同时,势必会造经济中心城市产业的大变革,从而,使得一些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开始向周围腹地扩散,这就为腹地城市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3)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网络的影响

技术进步也同样改善着经济网络的具体形态,以便促进其更快的发展,换一种方式说,技术进步也同样优化了三者之间的联系。例如,科技的进步使得经济中心的产业结构向多元发化发展,经济中心产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深化了经济腹地的产业结构层次,这样就可以从经济腹地转化一部分剩余的劳动力,也就相应地密切了经济中心和腹地的关系。同时,对于经济网络来说,也相应地改善了区域内的交通运输条件,加快了各地区之间的信息互递和经济交往。

2、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积极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通常有四种类型:自生要素、再生要素、牵动性要素以及制动性要素。对于再生要素中的劳动者来说,技术进步可以改善其存在的形态,促使其向知识化、技能化转变,再生要素的资金方面,技术进步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其使用的效率,在拥有高技能的劳动者和高效的资金利用率的同时,就可以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对市场这一牵动性要素来说,技术进步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相应地增加了该产品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市场的作用功能;对于区域经济活动中的组织管理而言,技术进步可以不断地促进组织管理的方法趋于科学化、高效化,也就相应地改善和提高了组织管理的功能形态最终,也就使得人们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生要素有了重新的认识。

二、科学技术影响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科学技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地区经济的增长规模体现出来。尤其是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学者,他们强调经济增长作为经济体系的内部因素,是受内生技术影响的,所谓内生技术就是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人力资本的有效积累等相关的技术进步因素,这些内生的技术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进入新世纪以来,部分学者对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收集了我国2000以来四五年的综合数据,并采用了随机效应模型对其进行具体分析,首先,他们把全国所有的地域具体分为大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等8个大的区域,通过对其统计的相关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技术创新方面,与东部沿海以及北部沿海等一些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我国的西南、大西北区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而同时,其经济的增长速度与东部地区相比也较缓慢,这就明显地表现出当地经济的增长对先进科学技术的依赖性相对较弱,也就是说该区科学技术的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区域内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我国研究学者李国平同样利用Fagetherg的模型对我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同样得出技术进步对我国区域地区生产率的影响效果也较为显著的结论。

三、科学技术影响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原因分析

1.人力资源缺乏

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人力资源量少,尤其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极度匮乏,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其现有的类似于高等院校中的校的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和技术优势等先进科技力量难以充分发挥有效作用,从而,就很难形成一个从基础科研、实际应用到产业化落实的创新体系。进一步地削弱了高新技术产业在这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2.技术的消化吸收较低

从我国大部分经济落后的区域看,多数企业对科学技术的消化能力较低,吸收强度不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引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其对先进科技消化吸收的投入,其引进和消化吸收之间的比例关系约为1:2:6。而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其在科学技术方面引进经费与吸收经费的比例还达不到为1:0.1,这种引进与消化吸收之间的不合理现象,容易将其陷入“引进一落后一继续引进一继续落后一持续引进一持续落后”的恶性循环之中。

3.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经济落后区域的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健全,合作双方的矛盾突出,因为知识产权还未达到资本化、股份化的目标,这就使得先进科学技术发明者的积极性、主动性未得到充分的发

挥,进一步阻碍了科研人员原有的技术创新的动力。虽然,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企业的积极性很高,研发机构的技术水平也很好,但合作的道路却是异常艰辛。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双方不能及时地处理好各自的利益。

4.金融制约因素

多数区域经济落后地区的企业对风险投资机制的认识不深,该企业发展基金的投入不足,融资渠道受到阻碍,在外资的利用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方面力度不大,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自身的科研实践和生产经营活动。

四、加快区域科技进步的有效措施

1.深刻认识到区域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一个国家或地区其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脱离了科技进步的发展轨道,区域经济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总量相对来说比较大,但是,其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差、资源消耗高、企业效益低。这一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生产技术的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使我国经济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同时,面临着提高经济整体素质的迫切要求。

2.提高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即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制约。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区域经济又为技术创新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践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为了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缩小东西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全国各区域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不同地区在技术创新方面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区域优势,积极引进外资,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

3.为区域科技进步提供必要的条件

各区域要深化改革,制定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相关制度。特别是要积极推进与科学技术配套的教育体制、经济体箭等方面改革,要从根本上改变科技、教育、经济三者严重脱节的现状。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还要积极推进生产和科研的紧密结合,加快科学技术向产品的转化。除此之外,还要改革企业资金的投入方式,对科研项目研究要有选择性的进行资金的支持;加大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进步中的主力军作用。

第7篇: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范文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对国际技术贸易的理论探索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我们能从中找出一点关于国际技术贸易的理论基础。之后的需求-资源关系理论、技术要素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都开始对国际技术贸易有所涉及,并着手对技术进行独立研究。关于国际技术贸易产生的原因,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生产的技术越是先进、生产的条件越好的商品所需要的个别劳动时间越少,该商品也就越具有价格优势。鉴于此,市场参与者都会积极主动地研发新技术,以此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若市场有合适的技术可以购买,且其价格低于自己研发所需要的费用,那么技术贸易就产生了。比较成本理论认为,不同国家研制开发技术的条件存在区别,技术产品的相对成本也存在高低之分,故一个国家从发达国家购买技术的同时也向不发达国家输出了技术,这一理论奠定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客观依据。根据赫克歇尔和俄林,技术知识是一种要素禀赋,每个国家都应该充分利用其相对丰富的要素进行生产和出口,进口稀缺的要素产品。因此,每个国家都应该出口其掌握了技术的产品,进口其没有掌握的技术的产品。美国学者波斯纳和哈夫鲍尔认为,技术先进的国家由于其技术上的优势会使其在该产品的生产上保持一段时间的垄断地位,从而形成了技术差距。由于技术的模仿效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这一段时间内,关于该技术产品的贸易便产生了。日本人斋藤优认为一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国内和与之有经济交往的国家的需求以及与资源的制约,如果资源不能满足需求,就会产生技术革新,也形成国际技术转移的动力。关于国际技术贸易动机的研究,曼斯菲尔德认为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在技术转让和直接投资上进行选择:如果跨国公司在生产要素上有保障,出口又能获得较大利润的情况下,一般会倾向于直接投资;只有在国外市场较小、目标市场国不具备投资的条件下,跨国公司会选择技术转让。英国经济学家邓宁则认为一国的经济活动由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移和货物贸易构成,要想考察国际技术转移的动机,就必须将三者结合起来分析提出“三优势”理论模型,该理论认为国际技术转移的动机的“三优势”包括内部化优势、所有权优势以及区位优势。所有权优势是指国外企业没有的、本公司所有的技术、商标所有权优势以及规模经济等优势;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内部运用所有权优势,实现技术转移内部化、消除交易成本的能力;区位优势则指东道国所拥有的要素享赋、市场以及政策优势。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企业内部优势以及东道国区位优势不明显,企业就会倾向于进行技术转移。关于国际技术贸易转让机制的研究,根据上述的技术差距理论,随着其他模仿国加大对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和模仿生产,技术创新国的技术领先优势便会逐渐丧失。为了延长技术的生命周期和实现利润最大化,技术创新国会通过技术许可和投资等方式进行技术转让。技术模仿国则通过自行研究或技术引进等方式掌握该生产技术,从而实现技术产局缩小甚至消失。美国经济学家费农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三个阶段:产品开发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和产品标准化阶段。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生产该产品的优势也随之从科技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到劳动力密集型将进行转移。在这一过程中,技术领先国开发新技术产品并占领国内市场,继而向外出口,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大,然后技术产品出口又逐渐减少,最后该技术产品的创新国从国外进口。这样,该技术在技术创新国结束它的生命周期。但由于技术产品的输出,资本和技术也在输出,技术从而由技术创新国转移到另一国,这样该技术在另一个国家开始了其新的生命周期。综上所述,国际技术贸易的产生是伴随着商品贸易,马克思商品价值理论、比较优势、赫克歇尔和俄林资源禀赋等理论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分别阐述了国际技术贸易理论产生的原因、国际技术贸易运作机制。

2国际技术贸易技术发展作用的研究

国内研究学者围绕国际技术贸易与技术进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关系以及技术引进与工业技术进步的关系等。周斌、李辉娥(2000)[4]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上海市技术引进项目的宏观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技术引进提高了上海的工业技术水平,促进了技术进步。成蓉(2002)[5]认为技术引进是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技术引进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田楠(2005)[6]测算出了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之间有显著的较强正向作用关联性。上述研究都表明技术引进对技术进步都存在正向影响。而陈国宏(2001)[7]等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法验证了短期内,技术引进是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但不存在长期内则同向关系。李光泗、徐翔(2006)[8]对1990-2004年江苏省的数据研究表明:江苏省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呈现负相关,没有表现出预期的正向影响;而自主创新投入对江苏省技术进步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投入与技术进步之间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综上,国内大部分研究结果认为通过技术引进可以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但有文献认为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不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更有文献验证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负相关。这一结果与国外学者大多支持的技术转移促进技术进步的一致结论大相径庭。对此,许继琴、潘丹等(2008)[9]纵观世界各国技术引进的历史进程,发现技术引进成功的国家都是正确处理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关系。而我国长期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重视不足,这可能是导致国内实证研究结果不一致的重要原因之一。

3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不少学者还对国际技术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蒋殿春(2001)[10]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引进应与其国内技术发展水平、投入要素相对价格、消费者收入特征等技术支持要素相适应,并指出所引进技术要与国内技术水平差异不太大、接近于表转化或转标准化的新技术,国内的有关政策也应对技术选择作适当的引导。部分学者还分析交易成本与国际技术贸易发展之间的关系。张亚斌、王晓娴(2004)[12]认为交易费用与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呈负相关关系。蒋翼潮(2012)[11]也认为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与交易成本的高低呈非线性的负相关关系。黄静波(2005)[12]分别从国家、工业、企业、技术、技术转移合约层面五个方面入手,证明成功的国际技术转移必备条件包括:一项好的技术、有对技术的需求及双方都拥有能够胜任该项技术转移活动的技术专家。李洁、石林芬(2009)[12]在引入TBP(技术国际收支)的收入数据,通过相关分析和协整研究分析,对R&D投入与国际技术贸易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证实:R&D经费总额的增加将导致国际技术贸易中技术收入的增加,国际技术贸易中技术收入的增加也将导致经费总额的增加;企业R&D经费比政府部门R&D经费对于国际技术贸易中技术收入的影响更大。提出为提高我国技术贸易中的收入以及我国在技术贸易中的竞争力,应当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确定企业在R&D中的主体地位,制定激励R&D投入的公共政策,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对国际技术贸易的管理。综上所述,对于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研究认为其主要集中在交易成本、对于技术的需求以及企业对于技术研发投入这几个方面,并且对于研发和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最为多。

4国际技术贸易的现状、特点和趋势分析

第8篇: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范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培育建筑强省的若干意见》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实施科技兴业,围绕着做强做大建筑业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快建筑业科技进步,提高我市建筑业整体技术水平,促进我市建筑业全面健康发展,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快建筑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市建筑业近几年持续稳定发展,但科技含量低、科技投入少、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弊端已越来越明显,也阻碍了我市建筑业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快建筑业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推进我市建筑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由建筑大市向建筑强市的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建筑业主管部门要统一思想,认清形势,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高度,深刻认识和理解建筑业科技进步和建筑业发展的关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大力度,迎接挑战;要进一步增强科技意识,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措施,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业”战略,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做大做强建筑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实现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二、建筑业科技进步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科技兴业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根本,以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行业为重点,把科技进步作为优化行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动力和支撑,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机制,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建筑业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高建筑业整体科技水平。

(二)主要目标

到“十一五”期末,我市建筑业科技进步的主要目标是:基本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建筑业技术创新体系和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基本形成工程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和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的技术市场体系;主要工程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企业的研发能力、技术标准工法和信息化水平能满足和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重点扶植具有国内、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总承包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专业承包企业;建筑业科技贡献率和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

——创建建筑业企业省级及以上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3—5家。

——一级企业具有省级工法1项以上;特级企业具有国家级工法和推动企业进步的专利各3项以上,累计有效专利8项以上并具有至少1项发明专利,并主编过工程建设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全市建筑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企业总收入的0.1%以上,其级企业达到0.5%以上、一级企业达到0.2%以上。

——一级及以上企业建立企业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内部办公、信息、数据交换的网络化;特级企业在此基础上还需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远程在线控制。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建筑业科技人才管理体制和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培育建筑业类注册人员2000人以上,其中一级注册建造师达到1500人以上。

(三)总体部署

到“十一五”期末,我市建筑业科技进步的总体部署: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建筑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行业发展由速度效益型向技术效益型转变。二是以科技创新推动建筑节能,在建筑节能重点领域结合我市实际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实现建筑节能技术的跨越,保证建筑节能目标任务的完成。三是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四新”技术,提升建筑业整体水平,以企业研发中心为平台,研究应用经济适用、快捷高效、质量保证、安全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四是以建筑业信息化建设,带动产业科技进步,建成以网络为支撑,工程信息管理为核心、工程项目管理为主线的设计、施工、管理初步实现一体化的计算机集成应用系统。

三、加快建筑业科技进步的重点工作和要求

(一)提升特级培育企业的科技进步水平。以特级企业资质新标准就位为契机,大力提升企业的科技进步水平。特级及特级培育企业在今年全部建立科技研发中心,有2家通过省级研发中心认定。每家企业每年完成企业工法3项以上,确保全市每年获批省级工法20项以上,国家级工法3~5项,一级企业每年上报企业工法1项,此项工作由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分解落实。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开展专利申报和国家及行业标准的编写。(特级培育企业科技进步指标分解详见附件)。

(二)加强检测设备自动化建设。今年起,检测机构在桩基础静荷载检测时要将现场检测数据同步传输到建筑业管理信息平台;商品混凝土企业对混凝土试块检测要采用检测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并同步传输。市检测中心要扩大检测资质范围,增添高科技检测设备,须具有资质要求的见证取样和建设工程专项类全部资质。今年起全市各地的检测机构都须具有建筑节能检测能力和设备。

(三)加强重点课题研究和推广。市质量监督总站要发挥优势,结合我市实际开展重点课题的研究并形成研究成果,今年初要制订分年度课题计划,重点是商品混凝土技术、建筑节能施工技术、钢结构技术和地基加固、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等建设部推广应用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

(四)加强“四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通过科技创新,鼓励、引导和推广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建筑工程中应用,依法淘汰落后技术和产品。尤其要进一步加强建筑物围护结构模式的研究,今年开始结合我市实际大力推广外墙自保温体系,加强自保温体系中的冷热桥问题、梁柱跟墙体交接部位处理问题以及自保温砌体施工技术问题的研究和探索,该项工作由市图审中心牵头。建筑业企业要广泛开展“四新”技术在建筑节能的应用,并总结出工法、专利及标准。

(五)加快建筑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开通市建筑业信息管理平台,实现部分办公自动化(施工图审、施工许可证发放、质量受监、竣工备案等)和造价2000万以上的工程实时监控功能,今年底前进一步完善,使网络具有档案管理、招标投标、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综合管理职能,到2010年实现全面建筑业信息化管理并接轨长三角信用体系。一级及以上企业今年全面完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2家以上企业通过信息化综合考评。

(六)加强建筑业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人才资源是建筑业科技进步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加强建筑企业总工程师队伍建设,使他们成为建筑科技进步的中坚、企业技术管理的组织者。今年起开展市建筑业十佳科技带头人(总工)评选。强化建造师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使他们成为懂管理、懂经济、懂技术、懂法律的工程项目组织者和管理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建筑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岗位培训与考核鉴定制度,开展技能比武和建筑工人技师考评制度,将技术工人的培养纳入施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

四、加快建筑科技进步的政策与措施

(一)加大建筑科技投入。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科技投入的若干政策措施,积极争取政府科研基金项目,引导企业多元投入,多方筹集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完善企业提留技术开发经费的做法,促进企业加大对自主技术创新的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介入企业自主技术创新,鼓励外来力量创办技术开发机构;建立技术创新风险资金,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经费保障。一级以上总承包企业要在每年的企业利润中拿出5%以上用于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的投入。

第9篇: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范文

一、设备管理的目的、作用、重要性和意义

1、设备管理的目的 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装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设备高效率、长周期、安全、经济地运行,来保证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2、设备管理的作用 1)设备管理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设备管理工作对技术进步和工业现代化起促进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也就是劳动手段不断完善的过程,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往往迅速地应用在设备上,从某种意义上讲设备是科学技术的结晶。另一方面新型劳动手段的出现,又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新产品的发展都靠设备来保证。可见,提高设备管理的科学性,加强在用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更新,力求设备每次修理和更新都使设备在技术上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对促进技术进步,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设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任何一种工业管理制度和技术管理制度,都是为满足和适应当时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管理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使设备管理的地位愈来愈突出,作用愈来愈显著。在现代管理阶段,由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的许多生产过程由机器设备逐步取代人的作用,因此生产开始受到设备影响,设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了。

3、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a.为企业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b.为企业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提供保障。c.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d.有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

4、设备管理的意义 1)加强设备管理,有利于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2)加强设备管理,还可对老、旧设备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合理地做好设备更新工作,加速实现工业现代化。3)设备是工人为国家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劳动手段,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搞好设备管理对一个企业来说,不仅是保证简单再生产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而且对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消耗、保护环境、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设备管理的内容、范围和基本任务

1、设备管理的内容

主要有设备物质运动形态和设备价值运动形态的管理。企业设备物质运动形态的管理是指设备的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修理、更新、改造、直到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企业设备价值运动形态的管理包括设备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将这两种形态的管理结合起来,贯穿设备管理的全过程,即设备综合管理。

设备综合管理有如下几方面内容:

1)设备的合理购置。设备的购置主要依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的原则。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合理购置。a.设备的效率,如功效、行程、速度等。b.精度、性能的保持性、零件的耐用性、安全可靠性。c.可维修性。d.耐用性。e.节能性。f.环保性。g.成套性。h.灵活性。2)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若将安装调试好的机器设备,投入到生产使用中,机器设备若能被合理使用,可大大减少设备的磨损和故障,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应有的精度。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防止超负荷、拼设备现象发生,使全员参加设备管理工作。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有松动、干摩擦、异常响声、疲劳等,应及时检查处理,防止设备过早磨损,确保在使用时设备台好,处在良好的技术状态之中。3)设备的检查与修理。设备的检查是对机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精度、磨损程度进行检查和校验。通过修理和更换磨损、腐蚀的零部件,使设备的效能得到恢复,只有通过检查,才能确定采用什么样的维修方式,并能及时消除隐患。4)设备的更新改造。应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包括设备更新规划与方案的编制、筹措更新改造资金、选购和评价新设备、合理处理老设备等。5)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要使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就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巡回检查、防止并杜绝设备的跑、冒、滴、漏,做好节能工作。6)生产组织方面。合理组织生产,按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违规操作,以防设备的损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2、设备管理的范围

一般所指的设备就是有形固定资产总称。是设备的广义定义,它包括一切列入固定资产的劳动资料。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所指的设备,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1)用以直接开采自然财富或把自然财富加工成为社会必需品的劳动资料。2)符合固定资产应具备的条件。在研究设备管理时,所讨论的设备不仅是属于固定资产的设备,也包括非固定资产设备。例如一台水质分析仪,当它处于制造、装配和试验阶段是制造厂商的劳动对象,而入库后待销售的水质分析仪是产品,直到使用单位将水质分析仪安装移交使用后才能作为固定资产。但无论哪一种状态都在设备管理的范围之内。

3、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

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做到全面规划、合理配置、择优选型、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适时改造和更新,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以实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能高和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目的,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在设备管理方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搭建设备信息共享平台,定期通报设备运行情况,实现了生产组织与设备技术状态的有效结合;利用设备管理周例会制度,重点分析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强信息沟通,加快信息传递,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如何搞好设备管理工作

要采用现代设备管理理论与方法指导设备综合管理。设备综合管理是运用长远的、全面的、系统的观点,采取一系列技术的、经济的、组织的措施,力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设备综合管理的特点:a.过程(一生)管理;b.全员参加管理(从企业领导到生产工人);c.价值管理。全过程管理是基础,全员参加是手段,价值管理是目的。

搞好设备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专管与群管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设备管理与生产相结合;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设备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相结合;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相结合;设备管理与技术开发及智力开发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奖励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