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次贷危机的危害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健词:金融危机;出口结构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经席卷全球,此次经济危机具有较强的外部性、溢出传染性以及极大的危害性,对我国乃至全球的经济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由于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高达60%,GDP的40%左右也是由出口拉动的,所以在金融危机阴影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受的冲击最大。
2008年10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了19%,11月陡然下滑至一2.2%。时光进入2009年,降幅从个位数扩大至两位数,5月份达到了,-26.5%,创下了当年月度最低值。
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外贸出口也曾经一度遭受重创,但当年外贸出口仍实现了0.5%的增长。而据海关统计,2009年中国出口累计降幅达到16%,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最低点。全年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减少34.2%。
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给外贸出口带来较大压力,但是并不意味着外需随之消亡,外贸随之被忽视,其实是为中国提供了一个优化外贸结构、扩大市场的良机。
20世纪90年代,宏基集团的创办人施振荣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微笑曲线” (Smile Curve),阐明了产业链上附加价值的分布规律。微笑曲线分为三段:左段为研发、设计,中段为组装、制造;左右段为服务、品牌。这三类产业结构构成一个类似笑脸的符号,左右两段为附加价值高的区域,中段为附加价值低的区域。它们对应的产业模式分别为:左段为原始设计制造商(ODM),中段为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右段为自有品牌制造商(OBM)。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正好处于微笑曲线的中段,也是微笑曲线的底部,是附加价值最低的部分。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就是朝两端发展走研发或者品牌经营的道路。
在金融危机到来之前,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新劳动合同法推出等因素的冲击,处于“微笑曲线”底端的中国制造业已经表现出难以为继的态势。我国长期依赖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及其出口产业链收到极大的冲击。造成我国处于一个低端位置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前期处于新的一轮经济快速增长期,这一期间的主要表现就是重化工业。日本在50年代70年年代的经济结构也是处于此种状态。重化工业是经济快速增长期的特征。
另外出口贸易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对科研开发不足,导致大部分企业都是作为OEM为国外企业做贴牌加工,企业自身竞争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差。
总而言之,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内在要求,金融危机又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外部条件。事实上,产业结构调整(无论是市场驱动的还是政府主导的)在金融危机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并且将沿着原有轨道继续下去。 由于产能限制,在一段时期内许多企业没有拓展欧美以外西方国家的市场,此次危机导致的欧美西方国家市场大幅萎缩产能过剩也是积极开拓多元化的海外市场的良机。据海关统计,2009年前10个月,我国向美、日、欧出口明显减少。欧盟、美国和日本一直是我国前三大贸易伙伴,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向这三个市场的出口明显回落。而2009年前8个月,巴西与我国双边贸易总值为254.1亿美元,跻身我国前10大贸易伙伴行列。拉丁美洲、南亚、南非、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的近年来经济发展也较快,进口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些都值得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加以关注,大力开拓新的海外市场。因此,要缓解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造成的压力,就应该摆脱单一的贸易依赖,考虑更加广阔的出口渠道。只有通过优化出口市场结构、积极开拓多元化的出口市场来拓宽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空间,增加贸易渠道,才能分散我国出口过度集中少数发达国家的风险。
就企业而言对于新市场的开拓除了在营销手段上要有区别于欧美(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对于产品开发也要根据当地的消费水平、风俗习惯进行有差异化的设计与开发。以我国手机为例我国手机由于价格低廉,性价比高在印度市场占有率超过了60%,原本已经过剩的产能得到了有效的分化。
关键词:金融;脆弱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四种基本均衡与四大金融危机
所谓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种全局体系的风险因素,相对于的是一种局部性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金融风险,其破坏性极强,极易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是一种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金融体系的稳定是建立在一定均衡的基础上。这种均衡体现在四个方面:货币供求方面的均衡、资金借贷方面的均衡、资本市场方面的均衡和国际收支方面的均衡。其中货币供求方面的均衡体现在币值稳定上;资金借贷方面的均衡体现在信用关系的稳定上;资本市场方面的均衡体现在金融资产价格的稳定上;而国际收支方面的均衡体现在汇价和国际资金流动的稳定上。如果这四种均衡被破坏,就会导致不同规模、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根据其表现形式不同也可以分为四种:货币型金融危机、银行型金融危机、资本市场型金融危机、债务型金融危机。货币型金融危机是由货币贬值引发的金融危机,由于货币的贬值,导致外汇储备短缺,金融资本向国外转移,固定汇率体制被破坏,发生通货膨胀。银行型金融危机是由银行业自身出现亏损引发的金融危机,在银行体系中出现10%以上坏账,导致部分银行濒临破产开始倒闭,从而影响到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资本市场型金融危机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崩溃所导致的金融危机,例如股市或楼市出现价格的暴跌。债务型金融危机是由无力偿还外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
二、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主要表现
笔者上面分析了四类金融危机,那么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下,能否引发金融危机的发生?下面就分析一下我国潜在的金融危机。
(一)我国潜在货币危机
从我国现今的实际汇率上看,人民币一直存在一定空间的升值压力。而且通过与美国的对比,发现我国现今的通货膨胀率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从经常账户上看,我国一直维持贸易顺差,因此经常账户保持盈余,说明国家具有一定抵抗风险的能力。从资本和金融账户上看,因为从2005年开始我国放缓了对外国投资资金的吸收速度,因此外债资本流入中短期外债比重不断攀升,所以应该引起对这一方面的高度重视,以防引发短期投机资金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从外汇储备上看,我国外汇储备很充裕,是现今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大的国家,这是我国一种金融保险的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不会爆发货币危机。
(二)我国潜在资本市场危机
在资本市场发生危机的关键原因是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随着我国证券市场逐渐的规范化,上市公司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证券市场投资环境不断完善,投资者的信心在不断提高。因此,我国证券市场应该在不断上升中,向“牛市”进发。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也不会爆发资本市场危机。
(三)我国潜在债务危机
我国现在的对外债务一直保持在安全的状态下,连续7年我国外债负担率、外债偿债率和外债债务率均低于国际警戒线。但近几年,我国对外债务的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短期外债比例从2003年开始超出25%的国际警戒线。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要,但我国现今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也很小。
(四)我国潜在银行危机
我国现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中最不安全的因素在银行业,是最需要关注和预防的。第一,我国现在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资产率仍有可能反弹。虽然政府一直在干预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每年降低不良贷款2-3个百分点,,到2005年不良贷款率降到8.6%。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随着贷款力度的加大,不良贷款也会随之加大,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下,会出现银行不良资产的新的高峰。第二,我国银行业的资本缺口仍旧巨大。虽然银行业股份制改革解决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本充足问题,但资本不足一直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据有关估计,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标的话需要补充1·7万亿元。第三,我国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依然偏弱。银行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80%以上来源于此,其他收入只占19%左右。而在国外银行的盈余中其他收入占到35%以上。第四,政府解决银行危机的成本较高。从近几年国家解决银行危机的方式上看,基本上就是国家出资解决问题,政府掏腰包买单,可以输国家为解决银行业的金融危机承担了高额的成本。
三、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全面管理对策
(一)加强金融监管
从世界各国发展态势上看,金融监管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发展,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发展。因此,我国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进行金融业的全面监管。我国可以考虑参照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模式,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机构———国家金融协调发展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协调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弥补现有金融监管的不足与缺陷。
(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
现在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是把中央银行作为最后的贷款人来维护金融稳定,我国一般是由中央银行通过提供再贷款的方式,救助陷入流动性危机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在救助危机银行机构时,先后多次履行了最后贷款人职责。
(三)建立与健全投资者保护制度
通过国际上先进经验可以看出,建立一些相关的投资人保护制度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一般来说可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证券投资者风险补偿制度、建立寿险投保者风险补偿制度等等,来有效的预防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从而催动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参考文献:
1.苏锐.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思考[J].现代经济2008.(8):25-27.
2.马宇等.美国次级债危机影响为何如此之大[J].经济学家2008.(3):92-98.
目前,我国银行业的金融服务普遍出现了“服务过度”与“服务不足”并存的局面,应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所谓“服务不足”主要就小企业而言,而“服务过度”则是指对大型企业,尤其是对大型集团企业的过度授信、争夺大客户的过度竞争。近年来银行业对此的关注程度已经有所提高。但是根据笔者的观察,这种关注多数是从降低贷款集中度、防范关联交易风险的角度出发,而从更高的层次考察,企业(尤其是大型集团企业)的盲目投资与其资金的“易得性”之间存在必然的正相关关系,不但对银行的风险管理造成困难,而且容易形成误导信息,助长企业的投资冲动,甚至引发投资的盲目性,造成大量社会资源,尤其是宝贵的货币资源的浪费,同时还会进一步降低国家宏观调控的成效。
企业规模大了,在市场博弈中的发言权就大,与银行打交道就容易获得有利地位,得到银行的信任与支持。在目前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大客户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重点,“贷长”、“贷大”、“贷垄断”成为不少银行的信贷趋向,而对于客户的资金用途、发展方向则放松了警惕,甚至连起码的信贷管理约束也被放弃。有时贷款前连一张普通的财务报表都拿不到,或者是在贷款后求着企业要报表,更谈不上考究报表的真伪如何了。
当前,部分企业法人治理不完善,决策程序不规范,或者说很粗糙,企业负责人“灵机一动”而造成的投资冲动也就具备了上马的可能。笔者所熟知的一家企业,董事长在国外考察,用餐时喝了一点葡萄酒,问了一下价格是多少美元,合计后认为有利可图。于是十天之内,给企业董事会打了个招呼,就在考察途中把生产葡萄酒的设备定了下来。这种很随意就排板的项目并没有经过什么咨询论证,缺乏科学性可言。
大企业往往是地方政府的“宠儿”,当地经济发展的“台柱子”,其规模扩张的意愿很容易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甚至这种意愿背后往往就有政府的“影子”,企业行为成为地方政府与中央宏观产业政策博弈的工具。有时,地方政府明知企业新上项目与国家宏观政策相背离,但为了短期的政绩和地方的财政收入,不惜“遇到红灯绕着走”,采取各种形式默许、纵容甚至支持企业的违规行为,造成投资失控。由于大企业的相对优势地位,银行业对其信贷条件也更优惠,不少银行对企业规模的偏好达到了崇拜的程度,甚至不惜以降低信贷门槛、放弃信贷管理来开展业务。在各家机构激烈竞争、“送贷上门”甚至是“求贷上门”的情况下,利率优惠是必然的结果。这样,企业的筹资成本相对下降,而预期收益率则相对上升,本来在其他企业正常情况下是微利甚至是无利的项目就有可能成为盈利项目。一旦银行信贷政策发生变化,盈利项目就会变成亏损项目,银行也很可能会增加新的不良资产。同时,由于资金的“易得性”和种种优惠,企业可能误判形势,向所谓的“阳光产业”扩展,甚至脱离主业搞跨行业运营,给银行经营带来风险。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企业规模大、关联企业多,其调度资金的能力更强,银行很难对资金流向进行监控,无法辨别哪些资金是经营现金流,哪些是融资现金流。在资金供应趋紧的情况下,企业集团有可能通过集团或鼓励发展行业企业融资再让度给限制行业企业使用,轻松的绕开国家产业政策和银行信贷政策的限制,使宏观调控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服务过度”的危害性行文至此已经是昭然若揭。首先是导致贷款集中度过高,容易形成关联交易风险;其次是误导企业决策,助长其投资冲动;再次则是影响国家产业政策的正确实施,降低宏观调控的效果。从产品到商品的“惊险的一跃”,如果跃不过去,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情况下,摔碎的是商品生产者;而在我国企业自有资本严重不足,直接融资比例很低的情况下,摔碎的就可能是资金的供应者――银行。企业危机蔓延到银行体系,就可能导致银行业信用危机,进而影响金融稳定乃至社会稳定。
关键词 统计数据 误差 数据质量
中图分类号:THl24 文献标识码:A
统计数据质量始终是统计工作的生命。2009年6月,国家又对统计法进行了修订,修订的目的就是减少各环节统计误差,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靠。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核心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扎扎实实地做好统计工作,为党和政府应对国际经济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进行科学决策,正确调控,促进我国经济变暖并平稳较快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显得紧迫而重要。对于企业来说,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合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供依据,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下面就如何减少统计误差,提升统计数据质量谈谈自己看法。
一、统计误差涵义
所谓统计误差,是指实际收集统计数据(又称统计值)与客观事物(或真实值)之间的差距。误差是用来衡量和表述统计调查及资料整理取得的数据质量的,显然误差越大,数据的准确性就越小,质量越差;误差越小,数据的质量也就越好,数据的可靠性就越高。
二、统计误差产生的原因
统计误差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不同角度对统计误差的产生可以进行如下分类:(1)按误差的来源可分为调查误差和代表性误差。调查误差是由对事物的错误计量、判断和记录而产生的。不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会产生调查误差。代表性误差是非全面调查所特有的,只调查一部分单位来推断总体就必然产生代表性误差。(2)按统计误差的性质可分为偶然性误差与系统性误差。偶然性误差是由于偶然性原因产生的,不具有倾向性,数据可能被夸大,也可能被缩小,在汇总过程中往往相互抵消。而系统性误差则具有倾向性,使数据在数量上偏向一方,所以又称为偏差,它会造成汇总数据的失真,危害性很大。例如,在人口普查中,有的地区发生为了参军、升学、结婚等而虚报年龄现象,造成18―22岁年龄人口偏多。(3)按误差产生的原因可分为无意误差和有意误差。无意误差往往是调查人员水平低或被调查者漫不经心等原因造成的。有意误差则是被调查者为了某种目的而歪曲事实,例如某些人为了晋职、获取政绩、评奖等而多报产量,少报出生人口。这些行为是严重违反《统计法》的,是《统计法》所不允许的。更主要的是有意误差则往往会造成系统性误差,危害极大。(4)按误差产生的阶段可分为设计误差、调查误差和整理误差。统计误差可产生于统计活动的各个阶段。在统计设计阶段有些是理论不完善造成的,如统计理论不完善不严密,影响到指标设计、分组设计产生误差。有些是调查方法脱离实际,指标选择不当,分组界限不清,数据处理程序不合理而造成的。设计误差往往造成系统性误差,必须慎重对待。在统计调查阶段,产生误差的情况也很多:(1)是覆盖面误差,如遗漏单位、遗漏指标,甚至遗漏地区。(2)是计量误差,如计量工具不准,计量方法不合理,或计量工作不认真都可能造成计量误差。(3)是技术性误差,如调查者提问不当,被调查者记忆不清而回答错误。(4)是记录失误造成的误差。(5)是故意虚报瞒报造成的误差。调查误差常常是造成误差的主要因素,所以在评价统计数据质量时往往特别注重说明调查误差。
三、数据质量评估
调查资料的质量评价,是对调查统计的数据准确性进行评估,以便了解它的误差大小并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正确地使用这些数据。常用的质量评估方法主要有:(1)现场抽查评价法。这是对资料质量进行实地检验的方法,通常是在调查结束后调查部门随机抽取一定的样本单位并派出较高素质的调查人员到现场按同样方法进行重新调查,然后将结果与原调查资料进行核对,发现误差后由抽查人员和原调查人员共同到现场核实,最终确定调查误差率。(2)一致性评价法。它是通过对同一次调查取得的资料局部数据与综合数据之间、相关数据之间、或对同类指标的各种调查、各种渠道提供的数据之间是否一致及一致性程度来评价资料质量。如果一致性程度高,则表明统计调查资料准确性高、比较可信。如果不一致,就需要运用其它评价方法来论证、分析,力求做出合理的判断。(3)逻辑关系评价法。这是根据数据之间存在的客观逻辑关系来评价数据质量。比如粮食产量数据可从农业数据投入、科技措施、政策作用、气候条件等相关因素的状况及其相关性来评价,职工的家庭收入可根据家庭各主要项目开支及其占家庭收入的比重来推断等等。(4)应用结果评价法。它是在调查统计结果经使用者使用后得到的正负面效应来评价数据质量的。如某地虚报粮食产量,主管部门据以进行粮食征购调拨后发现没有足够粮食可调,则证明原报粮食产量有较大的“水分”。 应用结果评价虽然时间较晚并可能造成不良后果,但权威性较高。(5)理论或经验评价法。理论或经验都是客观规律的表现,以此为标准评价数据具有客观性。例如在评价人口死亡率和平均寿命时可应用已编制出来的人口模型生命表。由于理论或经验数据是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的,应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注意实际情况是否具备理论或经验假设的前提条件。
四、统计数据质量评价结果的处理
我们将那类隐蔽性强、危害性大、涉及根本、关乎全局的危机称为“无察觉危机”。《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第二期(2012年04月)推出《无察觉危机研究》专题,邀请领域内著名专家,深入剖析无察觉危机表现、成因、对策等,引起广泛关注。公众如何认识、理解无察觉危机?无察觉危机发生在册的典型案例有哪些?还有哪些核心问题亟待厘清?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对无察觉危机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调查结果
高达96.9%的受调查者危机意识强烈
“司法公正”、“利益分配”和“干群关系”问题最易诱发无察觉危机
无察觉危机最可怕之处在于“难以调控”
半数以上受调查者支持通过“完善多渠道利益表达和争端解决机制”应对无察觉危机
无察觉危机,隐蔽于现实,诱发于无形,发展速度之快、影响之巨,往往令人始料不及。这类隐蔽性强、关乎全局的无察觉危机,一旦爆发,危害程度几何?公众的危机意识如何?应对无察觉危机的关键何在?为了进一步厘清这些问题,近日人民论坛联合搜狐网推出了“哪些问题容易诱发无察觉危机”的问卷调查。调查参与人数4041人,网络反响热烈。
高达96.9%的受调查者危机意识强烈
在问及“您觉得当前无察觉危机多吗”,高达96.9%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存在很多无察觉危机(其中72.8%选择了“非常多”,24.1%选择了“比较多”);仅有1.4%和1.5%分别选择了“一般”和“不多”;选择“没有”的为0.2%。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受调查者危机意识极其强烈。在人民论坛记者的面访过程中,许多受访者回答此问题时几乎脱口而出,不约而同地回答“很多”。
公众的危机意识为何这样强烈?归纳梳理受调查者意见,大致有以下几类原因:一是现阶段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矛盾和争端较多,人们面临的社会风险加剧;二是一系列突发的社会安全话题涌入公众视线,如房屋拆迁、土地纠纷、环境恶化、食品安全等事件不断发生。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公众生存状态,使之对个人的基本生存状态和发展前景衍生出诸多不确定心理,自然而然地滋生出强烈的焦虑、忧患情绪。
有受访专家进一步谈道,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面临了更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经济结构缺陷、法制建设不足、社会共识分裂、文化信仰流失以及因个别官员的不当举动致使政府公信力受损等问题都有可能成为孕育危机的温床。而近年来重大社会安全事故频发,更引发了公众对公共安全的担忧,这也是公众普遍危机意识强烈的关键因素之一。
“司法公正”、“利益分配”和“干群关系”最易诱发无察觉危机
“您觉得哪些问题处理不好,容易诱发无察觉危机”?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司法公正”、“利益分配”和“干群关系”三个领域存在无察觉危机的担忧程度最高,这三项的得票率分别为82.3%、72.4%和70.1%,遥遥领先于其他各选项。
有受调查者认为,司法争议、利益分配和官民冲突已成问题最多发、最易引起公众热议和争论的热门领域,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对公权机构和其他社会成员心生隔阂 、猜忌、不信任、抵制排斥等负面情绪。另有受调查者建议,存在于这些领域内的问题和危机似乎已暗流涌动,应当引起当局者的高度重视。
有受访专家谈道,当一个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天平倾斜,利益分配失衡、贫富差距拉大,官民矛盾不断升级,可能就容易引发社会怨愤情绪,导致公众对政府和公共机构的信任度下降,甚至会出现一些制度边缘乃至制度外的“自我救济”行为。这些都有可能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甚至引发连锁效应,导致其他危机的显性化,这是值得我们警醒的。
此外,公众评选的最易诱发无察觉危机的前十大社会问题依次为:“贫富差距”,得票率63.8%,排在第四位;排在第五位的是“政治体制改革”,得票率为61.9%;“道德沦丧”得票率为59.8%,排在第六位;“信仰缺失”得票率为52.9%,排在第七位;“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和“医疗改革”依次排在第八、第九、第十位,得票率分别为52.1%、46.3%和42.1%。
无察觉危机最可怕之处在于“难以调控”
既然公众的危机意识如此强烈,那么在公众眼中无察觉危机的最可怕之处是什么?50.6%的受调查者选择了“难以调控,一旦爆发则范围更广、影响更大”,居首位;32.8%的受调查者认同“难以量化,累积具有渐进性、长期性,易突然转变为重大显性危机”,位列第二;14.7%选择了“难以观察,长期存在,容易产生心理麻痹,主观逃避认识危机”,排第三位;另有1.9%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其他”。
难以调控、难以量化、难以观察是无察觉危机的三大可怕之处,其中,调控之难当居首位。历史的教训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无察觉危机一旦爆发,往往已经无法防范、无法逆转、无法挽回。2007年8月,次贷危机席卷美国,多国中央银行注资救市也未能阻止金融危机的爆发;看似寻常的突尼斯大学生的街头自焚事件却掀起了2011年阿拉伯世界的飓风,多米诺骨牌连番倒下……潜伏性和隐蔽性是无察觉危机的保护色,为其营造了不断增长的空间和可能性。当危机发展越过爆发的临界点,往往具有较强的不可预测性,负面情绪的煽动、逆流思潮的影响、从众求全的心理暗示都可能让受影响群体丧失辨别能力和基本理智,而危机之始源则可能在混乱氛围中显得扑朔迷离,令政府的调控和治理工作难上加难。专家建言,对无察觉危机的处理,宜早不宜迟,宜疏不宜堵。
适当的表达和争端解决机制是政府应对无察觉危机的重要策略
关于“应对无察觉危机的关键”,不同领域的专家纷纷根据各自研究特长各抒己见。那么,公众最认同的是哪一种看法呢?52.1%的受调查者支持“倡导社会公平,强化法律体系,完善多渠道利益表达和争端解决机制”,排在第一位;17.2%的受调查者选择“树立危机意识、忧患意识、风险意识、问题意识”;15.5%的受调查者赞同“因势利导,关注社会心理,化危机于无形之中”; 13.7%的受调查者选择“保持高度的警觉性、透视力和把握力,见危机于渐进,化危机于未成”;另有1.5%选择了“其他”。
以上调查结果反映出,大多数受调查者赞同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倡导公平正义的方式来表达诉求和解决争端。法律的公平完善能促进程序正义的实现,构建适当的利益表达和争端解决机制,让矛盾在既定制度和框架之内得以解决,这正是政府可为范围内应对无察觉危机的重要策略。
摘 要:2014年,国务院出台指导意见,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而P2P网贷平台因其交易成本低、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对于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2013年下半年,由于各种原因,P2P网贷平台出现倒闭潮。倒闭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平台创建者的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本文一方面剖析了P2P平台目前存在的风险,一方面根据目前世界各国对P2P平台的监管经验,提出我国监督P2P平台的一些列方案,用以保护中小企业及投资者的利益。
关键词 :金融监管 行业自律 金融风险
P2P网贷平台鼻祖始于英国的ZOPA,P2P全称为PeertoPeerLending,中文名叫人人贷。根据ZOPA网上介绍,他们网站是帮助借方和贷方获得高的评级,找到最值得信赖的借方和贷方。比如说,你想买一辆车,就可以上ZOPA网站,ZOPA网站给你进行评级,然后网站上有人会根据你的信用来考虑是否借钱给你。这个意义上的P2P平台更加像是一个信息交互平台,而平台给信息交互的双方提供信用评级。2006年被成为中国P2P的元年,而本土化的P2P平台近几年的发展如沐春风。根据《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2014》披露,“从2013年的数据和行业调研情况来看,P2P借贷行业在国内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据测算,整个行业线上平台的交易额在1100亿人民币左右,线下的交易额在700亿到800亿左右。相比较,2012年的情况,整个行业有8倍左右的增长。”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要求金融部门采取综合措施,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P2P借贷因其交易成本低、覆盖范围广等特点,对于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根据《中国影子银行监管研究》书中介绍,“(P2P平台的)具体服务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借贷信息公布、信用审核、法律手续、投资咨询、逾期贷款追偿以及其他增值服务等。”
本土化的P2P平台不仅提供信息,很多P2P平台还提供保障本金的服务,这就意味着,平台将投资者的风险转嫁到自己的身上。2013年9月,开始出现集中的P2P平台倒闭潮。P2P平台倒闭的原因主要有:
1、平台本身建立动机不纯。由于低门槛、无标准、无监督,很多平台建立并不是为了提供一个信息交互的平台,而是为了骗取资金。平台的创办人会开办活动骗取投资信任后,在平台上虚假标,造成“庞氏骗局”。
2、把真标包装后骗取投资人信任。有些平台肆意缩短借款实际周期,将大标拆成小标,甚至还有平台由于竞争激烈,私自提高收益率,最后因为到期无法兑付而造成资金链断裂,平台倒闭。
3、把P2P平台变为自融平台。有的平台的信息来自于关联公司或者上级公司,关联公司或者上级公司在平台虚假信息,借来的资金其实没有转向普通借款人,而是转向关联公司或上级公司。由于平台把关联公司或上级公司的自身经营的风险同平台上的普通投资者关联到一起,一旦出现危机,则投资者的利益受损。
4、风险控制不到位。如果说上述问题都是平台主观上的问题,则风险控制则是所有P2P网站面临的问题之一。由于平台对于借款人的审核主要来自于网络大数据,缺乏资产担保,有可能会出现借款人到期不能还款或者延迟还款。
5、开放性平台的系统漏洞。和传统的金融体系相对,P2P借贷平台的开放性比较高,这就容易产生由于技术问题发生的信息泄漏,对投资者造成损失。
从以上几点分析,基于互联网的P2P借贷平台和传统金融一样,具有流动性风险、系统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特征,还具有互联网特有的技术风险。这些风险不仅会损害到投资者的利益,也会造成平台破产倒闭。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平台建立时的无门槛无标准,平台建立后的无监管。P2P平台的迅猛发展,使得平台开始变的更加专业,便捷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而平台投资者的分散性,越来越需要规范的监管和风险控制规定出台。
借鉴世界各国对P2P借贷平台的监管,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金融监管机关的行政监管和司法监督,即金融监管机关根据法定职责,依照互联网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度的和有针对性的监管规则。
第二,要求P2P平台申领银行牌照,适用银行业的监管规则严格监管。例如,在美国,P2P网络借贷的特点是放贷人不直接向借款人发放贷款,而是由P2P平台作为中介机构向放贷人出售与贷款相对应的收益权凭证。因此,美国证监会(SEC)把P2P借贷平台纳入证券业监管,侧重于市场准入和信息披露。在美国证监会进行注册的成本比较高,如Lending Club注册资本高达400万美元,这使得很多潜在的市场参与者被击退。而在英国,P2P网贷适用《消费信贷法》,同时,司法部门正在推进相关立法,推进行业自律和政府管理,如成立行业自律组织英国P2P金融协会,要求设立网贷公司需要提出申请并获得牌照,并规定了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法国和德国则是根据银行法规定对P2P借贷平台进行监管,任何机构以任何形式提供存款或贷款等银行类业务,都必须获得银行牌照。日本主要通过“地下金融对策”系列法律对P2P网贷进行监管,强化市场准入规则,规定贷款利息上限,防止借款人过度借贷,强化对高利贷、无登记营业、违法放贷广告和开展劝诱活动等行为的处罚力度。
对于我国如春笋般兴起的P2P借贷平台,为了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也为了使这个行业能够持续发展,对于该行业的监管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要将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督结合起来。由于互联网金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P2P借贷平台虽然从2006开始,真正的繁荣也是在近几年,行业的迅猛发展必然会出现从业人员比较杂的情况出现,同时,由于行业的进入门槛低,监管力度比较小,因此行业自律格外重要。特别是行业中的一些领军企业,已经在行业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需要以身作则,发挥主观能动性。行业中的一些协会也应制定相关的从业标准和规则,改变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的现状的,提高从业者的素质。同时,行业的领军者也协同行业协会根据自身经验和行业特点来制定相关的制度和规章,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高行业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
我国对于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的监管主要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行政部门进行。在P2P借贷平台上出现的一些社会危害性较小的金融违法行为,如虚假广告,上述监管部门则依据相关行政法规予以行政处罚;对于P2P借贷平台在业务操作中出现的那些社会危害性较大的犯罪行为,如非法集资,则由司法机关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行政监督主要对行业目前存在的不良行为进行疏导,促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司法监督主要通过积极立法及时修订现有法律等途径,防止P2P借贷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非法集资、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行为。
其次,对消费者进行教育,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由于互联网金融降低了消费者进入金融行业的门槛,吸引了众多中小型投资者,很多投资者可能对投资的风险意识并不是很强烈,对这些消费者进行金融知识的教育,可以提高他们投资的风险观念,可以理性地选择产品进行投资。同时,对于金融产品的深入了解,也有助于调动他们进行金融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提升P2P借贷平台的信息透明度,利用法律规定信息披露制度,将借贷双方在借贷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规范,并要求借贷平台向借贷双方提供彼此详细的信用记录。建立相对完善的信息披露系统,一方面让借贷双方特别是投资者了解信贷合同的详细信息,违约风险等,规定如果P2P借贷平台如未在招标说明书中完全披露关键信息,则投资者有权向借贷平台追偿损失。同时让借贷双方了解行业经营和风险状况,如目前合同的违约比例,延迟付款的时长等,有助于消费者理性地进行分析和判断。也可以促进行业内部进行自我调节。
第四,设立较高的准入门槛。相关部门应设立规章制度,对P2P借贷平台的注册资本、实缴资本、从业人员资格等进行规定,同时对借贷双方也增加一些个人财务标准,包括最低收入、证券投资站资产的比重上限、借款是否需要相应抵押品等进行要求。通过提高参与人员的整体素质来规范参与人员的行为。
由于P2P借贷平台是利用网络作为平台整合了信息流和资金流,将小额度的投资人集合起来,集体放贷给小微企业,属于一种集资加放贷的商业模式。同时,P2P借贷平台进行征信调查,信用担保等,这些与传统的商业银行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和传统的商业银行一样,也会出现挤兑风险,因此,银监会需担起责任,将P2P借贷平台的监督和监管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中,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零壹财经,零壹数据 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2014 中国经济出版社 第1版 2014年6月1日.
[2] 张 芬,吴 江 国外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与经济 2013.11.
[3] 屈援,李安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征、监管原则与监管路径[J]金融与财政研究 2014.08.
关键词:经济危机;次级债;中国中小企业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由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造成的,其原因如下:
1、 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泡沫及经济的虚假繁荣;
2、 美国衍生工具和信用评级的金融监管不力,致使类似网络泡沫的经济重现,使世界各国深受其累;
3、 美国对次贷危机的危害性估计不足,没能在早期及时纠正和提供必要的支持,造成现在难以收拾的局面。
一、2008年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分析
美国是典型的低储蓄高消费的国家,其经济发展对债务存在高度的依赖性,次级债危机必将导致其国内市场信用级别下降,而这会减少流向美国的国际资本,于是建立在国际资本流入基础上的美国国内需求将因此而下降。与美国相反,中国目前正处于高储蓄的状态之中,外部需求的增长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内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较高。美国对于中国而言,比中国对于美国而言更为重要。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总量高达中国出口贸易总量近百分之五十。当因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导致的国内需求下降发生后,其对中国商品需求的增速也将下降,这将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增长造成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大批以出口加工贸易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处于生产萎缩、利润下降的状态时,为中小企业提供能源、矿产、钢材等上游产品的国有企业也难以避过产能过剩的困境,国有企业利润下降、上缴税收大幅度减少在最近几个月表现特别明显。而此前存货较多的国有企业将不可避免地陷入经营困难的地步。此外,从全球市场的角度看,在次级债的影响下,发达地区受到打击最大,在美国对中国商品需求下降的同时,欧洲以及日本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也会相应下降,这对于中国的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美国的需求下降时,欧盟和日本的需求也跟随下降,欧盟与日本没有能成为美国份额下降的替代区域。因此,外向型经济主导下的中国经济产能过剩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1.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原因。
2.中国金融资产在美国的实际损失预计是巨大的。
3.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
4.世界巨头的危机靠他们自己是无法消化的,中国势必会成为最终的买单一族。
5.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用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不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
二、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对中国中小企业影响
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国内经济环境的低迷,给中国企业发展带来了特殊的挑战:
中国金融环境首当其冲地会受到巨大影响,金融环境的变化会导致一系列政策的调整,中国市场宏观环境发生变化,这使得所有的企业都会受到影响。中国整个消费市场将发生变化。一旦普通消费者感觉到”严冬”来了,一定会收紧支出,这对消费市场的刺激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当消费市场不旺盛的时候,对所有的企业都有影响。对企业价值链的影响。当某个运行良好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受到经济危机的波及,照样会影响到这个企业的运作。因为,只要产业价值链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企业都难以独善其身。直接对出口企业造成影响。在经济危机中,受到冲击最大的将是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小型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型的企业。
因此,随着经济危机影响的深入,中国企业面临的困境会越来越大。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突破发展瓶颈,一系列的问题与困惑摆在了企业面前:
1.出口增速下降,将面临更多的贸易保护壁垒。全球经济会对中国企业的出口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2.境外投资企业的业绩下滑,经营成本上升。受境外投资企业所在国经济增长放缓影响,中国境外投资企业的业绩不容乐观。所在国的信贷紧缩,将导致企业的经营流动资金吃紧,对资金量的需求相应增加;如果所在国实施资本项目管制,那么境外企业与境内企业间的资金流动链条将断裂。
3.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下跌,中国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下降。
4.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外汇衍生品风险上升。全球性金融危机形成后,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美元、欧元、英镑、澳元等国际货币的波动幅度增大,从事外汇交易的风险大增。此前,有些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或投资中为避免汇率损失,从事套期保值交易;另有一些企业从事外汇衍生品投机交易,这些交易中的风险因素不可忽视。
三、中国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
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正在给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带来冲击,对中国企业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分析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因素时,应当将外部冲击与中国自身经济周期的特点分离,以避免得出错误的结论。
1.出口企业应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虽然美国经济的放慢会拖累其他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但是中国企业通过实施市场多元化,仍有可能扩大出口。
2.以内需市场为导向,主动调整结构。由于中国的金融体系与外部基本是隔离的,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与其他主要经济体比较是良好的。随着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内部需求也逐渐旺盛。因此,在外部市场深陷金融危机的时候,潜力巨大的内需市场应该成为中国企业的重要目标市场。
2008~2009年间,国内商业银行系统信贷规模扩张过度,国家由适度转型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整个商业银行系统信贷规模进行严格的控制,导致国内金融机构纷纷采取多种形式把信贷业务从表内转移到表外,以达到其信用规模继续扩张的目的。
关键词:
银行信贷;银信合作;影子银行
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3009802
国内一些商业银行进行了大规模的委托贷款、信贷资产转让、银信合作等“影子银行”业务层出不穷,留下巨大风险漏洞。另外,政府过多的政策管制也将驱动高风险的金融交易和其他一些活动进入整体金融系统循环中更为不透明的领域,进一步推动影子银行的兴起。如非市场化的利率管理体制,导致大量的居民储蓄流向银信、银保等理财产品、以银担合作等信托产品,大量的资金很有可能流入房地产企业及及其他高风险的投资,使国内的整个金融体系积累更大的系统性风险。
当前我国不断放宽民间资本投资的市场空间,使得长期以来被压抑的民间资本投资潜能得以释放,民营经济高速发展。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在国内经济总量中的份额逐年提升,成为拉动内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民间投资的增长相应带动了民间借贷的快速增长,民间借贷利率水平也水涨船高,呈现出“高利贷”化的趋势。
民间借贷风险分析:
我国影子银行系统的产生有它的客观必然性,但同时也带来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由于民间借贷的不可预测性和风险性,不仅削弱国家宏观调控效果,而且对传统金融机构及业务形成了较大冲击,极易发生债务纠纷,不利于社会安定,对金融稳定构成了威胁。
首先,当前我国民间借贷利率水平过高,不仅加重了经营者的财务负担,也不利于民间借贷资金使用者――广大中小企业和“三农”经济的健康发展。
其二,大量的民间借贷流向了房地产等领域,在房价上行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没有问题,但一旦房价大幅下跌,高度依靠民间借贷的广大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链就会立即面临断裂的风险,可能导致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崩盘。
其三,民间借贷资金在传统金融系统外部循环,资金组织、信贷投向难以有效监控,这将干扰到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此外,我国的民间借贷还在一定程度上冲击正规传统银行类金融体系,干扰社会金融秩序,易引发非法集资。
在2010-2011年间,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市场资金不断趋紧,各商业银行为了避开信贷额度限制,广泛开展与信托公司的业务合作,形成了所谓的影子信贷体系,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分析其潜在风险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具有“内胶外扩”趋势,风险的外扩性极强。银信合作式的表外融资“变身术”背后掩盖更多地是对监管政策的规避,与目前稳健货币政策要求以及主要监管导向不符,即使当下正处政策真空地带,表面上未触犯监管条例,但其隐含的法律风险和政策风险确是不可小觑。当前银信合作业务内在风险呈胶着关联状态,而一旦牵发,风险的外扩性极强,甚至还可能造成局部领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2)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异化混沌”状态,暗藏次贷危机隐患。目前,许多银行在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设计上存在本末倒置的异化思想,即为满足特定企业所提出的融资需求而发行理财产品募集所需资金,忽略了前端理财产品的设计和理财资金投向的最优化选择。设计异化的结果使理财资金管理处于混沌状态,对于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发行而言,随着理财产品种类日益增多,理财资金池将日益扩大,池内项目和理财资金鱼龙混杂,下属分支机构所推荐的理财融资项目经多次包装、切割和重组后,作为理财资金投向包,流向不同资金使用方,但最后理财计划人可能自己都无法搞清楚资产包内有何物。
(3)监管“动作慢”,难止监管套利。目前,监管部门对融资性表外业务的监管尚未跟上,缺乏全面的、科学有效的监管,对各家银行业务开展情况没有全面的掌握,现有的报表体系中缺乏对该项业务的统计,致使个别商业银行钻空子,将该项业务作为监管套利的工具。一是绕规模,弱化货币政策效果。为应对紧缩货币政策下无钱可贷的窘境,商业银行纷纷将融资性表外业务作为规避信贷规模调控的“蹊径”,通过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方式将募集的社会资金变相放贷,增加社会融资总量,客观上减弱了国家宏观调控、抑制通胀的政策效果。二是球,投向限制性领域。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商业银行信贷政策和信贷条件愈发严格,个别银行开始转道表外业务,借助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监管压力相对较弱的途径,将募集的社会资金投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双高和产能过剩等限制性领域。据调查,我国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资产管理业务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和产能过剩行业融资金额,共占到融资性表外业务的20.58%。
我国的“影子银行”的体系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体系还有很大差别,目前主要表现为银信合作、民间借贷、银行理财和信贷资产转让等,并呈现特有的二元化特征:一是具有西方影子银行特征的机构和产品,例如私募股权基金、资产证券化产品和类似于CDS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但这些机构和产品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规模不大;二是我国具有监管套利性质的影子银行业务,以及不受审慎监管约束的非银行信用中介活动。在我国目前主要表现为银信合作、民间借贷、银行理财和信贷资产转让等。当前,中国的“影子银行”已处于监管部门视线下了,所以危害性还未显现。不过,由于中国的金融体系完全是由国家信用作担保,因此各类当事人都有过度使用现有金融体系的冲动。如果监管部门不防微杜渐,一旦让国内的影子银行泛滥,其风险累积的速度和程度将会比2008年前的美国更快更严重。因此,监管部门应设定更严密的法律制度和更为有针对性的政策进行监管。
参考文献
[1]姜震.影子银行的监管问题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2]龚明华,张晓朴.影子银行的风险与监管[Z].文竹中国银监会研究局,2011.
[3]文洪武.基于现行法律框架的中国金融监管协调合作研究[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
[4]巴曙松.金融危机下的全球金融监管走向及展望[Z].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2010,(6).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监管;次贷
一、金融危机概述
(一)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等。其表现出的特征是由于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更加悲观,使得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速快速下滑。往往伴随着企业倒闭潮,失业率上升,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引起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二) 此次金融危机背景
2007年开始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始于美国的次贷问题的不断加剧。次贷危机是伴随着2006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以及次级贷款的高违约而开始的。2007年,美国有近130万房地产违约遭到拍卖,比2006年增长79%,美国非理性繁荣的房地产业已经出现裂痕。2008年,有230万的房地产接受了法拍程序,比2007年增长了81%,由于全球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在内,通过大量购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其价值源于抵押贷款的还款)而投资于美国房地产市场,贷款高违约使他们损失惨重,金融危机似乎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仍然不足,银行为规避风险,惜贷现象较为严重。希腊债务危机,爱尔兰债务危机,无不在警示着金融危机的危险依然潜伏于金融的各个方面。
(三) 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渠道:
1.按揭的危机可能导致房地产投资急剧缩减。在美国,房地产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份额占的很大。2006年初,美国的房地产投资开始急剧下降。按年率计算,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美国房屋建筑方面的投资减少了将近25%。
2.不断下跌的房价导致消费者消费的削减。2002年以来,由于房价的上涨,很多家庭都用房屋作抵押进行借贷来支撑家庭的消费开支。 2007年,这些房屋拥有者突然发现他们已经再也无法靠把房屋作为抵押从银行借到钱了,这样就导致他们的消费下降了近10%。如果美国房地产市场的8万亿美元投机性泡沫全部消失,那么将导致美国人民的消费支出每年下降近3200亿―4800亿美元。而消费对于美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占了美国GDP的70%左右。由于消费性开支和住房投资的下降,以致这次住房危机可能导致GDP下降3.1%~7.0%左右。
3.信贷市场的危机会导致股票市场不景气。股票市场和实体经济紧密相关,互相影响。股票市场的不景气反过来也会导致消费的不景气。
4.金融危机影响企业主的决策。金融危机导致企业决策者对未来预期持消极态度,为避免损失,从而减少投资,进而影响美国的实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经济体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互相渗透,且此次金融危机覆盖面非常广,因此其他国家很难在本次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其必将波及很多地区,包括中国在内。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还是依靠国内市场。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出口一直低于GDP的10%左右。自90年代中后期以后,中国的出口占GDP的比重正在急剧增加。2013年,该指标已经接近39%。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该指标达到如此之高,本身就是难以想象。所以,此次金融危机将会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中国必须要改变增长方式,挖掘国内市场,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减少对外部的过度依赖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合作不断紧密,尤其最近这些年来,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量的短期游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都进入了房地产市场。因此,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非常有可能对中国的金融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
二、中国的金融情况以及监管建议
(一)什么是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总称。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综观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
从词义上讲,金融监督是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全面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和发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
金融监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的金融监管在上述涵义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内容。
(二)危机中的中国经济运行概况
美国的金融危机增加了中国经济的外部风险。根据观察,中国本身的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有限,主要原因是中国的金融市场并没有完全开放,且政府对银行经营范围及项目控制和监管很严格。中国金融市场活跃度不高,市场中没有复杂的金融创新产品。然而,受到外部需求减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外贸出口增幅在金融危机中呈逐步放缓,同时导致了出口增长减速,中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也在金融危机中遭遇了严峻考验。在中国银行业方面,有些人曾担心中国的银行业在金融危机的浪潮中无法抵御其倾袭。事实表明,某些国有银行的确因为购买了与次级贷款相关的国外金融产品而蒙受了一些损失,但损失有限,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中资银行海外机构总资产由于占全部资产总额的比重还不到4%,远低于欧美大型银行40%左右的水平,而且业务范围有限,客户基础薄弱,并没有充分融入欧美当地市场成为主流银行。与此同时,中资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债券交易规模也比较小。2010年6月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题为《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背景、动因与策略》的演讲中指出:雷曼事件爆发之时,中国7家上市银行持有雷曼债券资产的风险敞口还不到7.22亿美元;中国银行业涉及次贷的金额总共不超过100亿美元,不及美国次贷总规模的1%。
然而在当前中国房地产价格一片看涨的趋势下,很多人担心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中国将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因此,从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风险角度而言,加强金融监管,控制房地产行业的过度繁荣,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中国应采取的金融监管措施建议
1.转变监管理念,调整监管目标
国家监管机构应当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还要逐渐实现外资银行和国内银行同等国民待遇。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对国有商业银行有一些“特别待遇”,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不再侧重金融风险的化解,而是根据监管原则和各家金融机构经营状况,对其适时作出停业整顿或退出金融市场的决定,建立更加安全、高效的市场退出机制以及竞争机制,提高银行的危机感,
2.加快市场化脚步,减少行政干预
政企分开是改革的必然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在上市之前,长期处在自我封闭的状态,市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持悲观态度。但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这几家上市银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屹立不倒。中国的银行业股改从某种角度来看是成功的,然而,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均由国家控股,无疑大股东会在银行的发展方向甚至具体经营行为的决策等方面是起主导作用。上市后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行长等高层管理者仍然显示出行政官员的浓烈色彩,这也容易使上市银行的高管们决策更多地倾向于政府管理和社会效益,而不是企业的市场化和内在经济效益。因此,政府应当学会适当放手,给予国内的商业银行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手脚受缚。
3.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完善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
著名金融学者易宪容认为,中国按揭贷款实际上比美国次级债券的风险要高。因为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直上涨,银行按揭贷款快速增长,如果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下跌,其潜在风险必然会暴露出来,发放按揭贷款的国内银行将面临危机,且比美国次级债券更严重。因此,完善房地产信贷及其证券化风险防范的法律制度是中国避免美国覆辙的当务之急。我国目前相关的法律制度并不健全,同时房地产市场又异常火爆,这催生了异常活跃的房地产信贷市场。老百姓既感叹高房价,又拼命投身于房地产市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呈现过度繁荣。此时政府应该逆经济形势采取政策,防止房地产市场过度膨胀,如制定购房限令,加大房贷审核力度,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性质及种类进行明确的规定,确定其发行、交易、监督等环节的具体机制,同时对证券化的整个过程实施有效监管,实行信息披露、杜绝虚假包装。
4.谨慎发展金融创新产品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是跟美国在金融创新及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上放松了警惕心理和监管脱不开关系的。金融衍生品固然能带来巨额利润,但是其背后的风险也是不一而足的。中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宜采取谨慎的态度,要集思广益,循序渐进,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充分考虑到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应对措施。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要打好宏观经济和基础证券市场的基础。
5.谨防国际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中国已经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证监会国际组织、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等国际金融组织,并且与许多国家或地区签订了金融谅解备忘录,为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应当善于利用国际间的金融监管合作机制,及时获取相关金融信息,了解政策甚至要求就某些具体目标采取联合行动,以更好地共同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金融监管的薄弱,为克服金融危机,必须加强金融监管,提高监管的有效性,确保经济长期稳定地发展。同时,不能简单看待金融监管,因为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类的改革涉及改变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和各国在国际金融监管体制中的话语权,是各国综合国力的博弈,各方各种势力的角逐刚刚开始。近年来各种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但在西方势力统治下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目前不会被轻易取代。因此金融监管改革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苏新茗,《全球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改革:解决之道》国际金融研究 2010.1.
[2]胡维波,金融监管的理论综述[J].财经政法资讯,2004,(1):46-53.
[3]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二季度)[R].:30.
[4]李喜莲 邢会强,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应对金融危机法律对策研究专题2009.